遥感原理与应用知识点

第一章

1、遥感的定义:通过不接触被探测的目标,利用传感器获取目标数据,通过对数据进行分析,获取被探测目标、区域和现象的有用信息

2、广义的遥感:在不直接接触的情况下,对目标物或自然现象远距离感知的一种探测技术。

3、狭义的遥感:指在高空和外层空间的各种平台上,应用各种传感器(摄影仪、扫描仪和雷达等)获取地表的信息,通过数据的传输和处理,从而实现研究地面物体形状、大小、位置、性质以及环境的相互关系。

4、探测依据:目标物与电磁波的相互作用,构成了目标物的电磁波特性。(信息被探测的依据)传感器能收集地表信息,因为地表任何物体表面都辐射电磁波,同时也反射入照的电磁波。地表任何物体表面,随其材料、结构、物理/化学特性,呈现自己的波谱辐射亮度。

5、遥感的特点:1)手段多,获取的信息量大。波段的延长(可见光、红外、微波)使对地球的观测走向了全天候全天时。

2)宏观性,综合性。覆盖范围大,信息丰富,一景TM影像185×185km2,可见的,潜在的各类地表景观信息。

3)时间周期短。重复探测,有利于进行动态分析

6、遥感数据处理过程

7、遥感系统:1)被探测目标携带信息

2)电磁波辐射信息的获取

3)信息的传输和记录

4)信息的处理和应用

第三章

1、电磁波的概念:在真空或物质中电场和磁场的相互振荡以及振动而进行传输的能量波。

2、电磁波特征(特征及体现):1)波动性:电磁辐射以波动的形式在空间中传播

2)粒子性:以电磁波形式传播出去的能量为辐射能,其传播也表现为光子组成的粒子流的运动

紫外线、X射线、γ射线——粒子性

可见光、红外线——波动性、粒子性

微波、无线电波——波动性

3、叠加原理:当空间同时存在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波源产生的波时,每个波并不因其他的波的存在而改变其传播规律,仍保持原有的频率(或波长)和振动方向,按照自己的传播方向继续前进,而空间相遇的点的振动的物理量,则等于各个独立波在该点激起的振动的物理量之和。

4、相干性与非相干性:由叠加原理可知,当两列频率、振动方向相同,相位相同或相位差恒定的电磁波叠加时,在空间会出现某些地方的振动始终加强,另一些地方的振动始终减弱或完全抵消,这种现象叫电磁波的相干性。没有固定相位关系的两列电磁波叠加时,没有一定的规律可循,这种现象叫电磁波的非相干性

5、辐射能量(W)单位:J,电磁辐射的能量

6、立体角(Ω)单位:sr,一个半径为r的球面,从球心向球面做任何形状的锥面,锥面与球面相交的面积与半径平方之比即为立体角。用来描述辐射亮度的方向性,通常用极坐标下的天顶角和方位角来表示

7、辐射出射度(M):单位:W/m2 ,辐射源物体表面单位面积的辐射通量

8、气溶胶:悬浮于地球大气之中具有一定稳定性的沉降速度小的,尺寸在100nm~10μm 的液态及固态粒子

9、颗粒大气散射的影响:

1)大气散射的原因:电磁波与物质相互作用后,电磁波偏离原来的传播方向的一种现象。实质是电磁波在传输中遇到大气微粒而产生的一种衍射现象。

2)大气散射的类型:瑞利散射:微粒直径小于辐射波长时的散射。

米氏散射:微粒直径与辐射波长差不多时的散射

非选择性散射:微粒直径比辐射波长大的多时的散射

10、反射:1)镜面反射:光滑物体表面物体的反射满足反射定律,入射波和反射波在同一平面内,入射角与反射角相等

2)漫反射:非常粗糙的表面。当入射辐照度一定时,从任何角度观察反射面,其反射辐照亮度是一个常数,这种反射面又称为朗伯面

3)实际物体反射:介于镜面和朗伯面之间的一种反射,自然界中绝大多数地物都属于这种类型。

11、环境对光谱特征的影响因素:1)地物的物理性状:表面颜色、粗糙度、风化状况及含水量情况等。

2)光源的辐射强度:同一地物的反射光谱强度,由于他所处的纬度和海拔高度不同有所差异

3)季节:同一地物,在同一地点的反射光谱和强度,由于季节不同而有差异。

4)探测时间在:进行定位地物光谱测量中,必须考虑时间要素,以避免由于光照几何条件的改变而产生差异。

5)气象条件:同一地物在不同天气条件下,其反射光谱曲线也不同

典型地物波谱特征水植被土壤,给波段范围在哪一波段上

大气衰减的类型

大气衰减产生的条件

大气吸收

第四章

1、三种成像原理:1)摄影成像是通过成像设备获取物体影像的技术

2)扫描成像是依靠探测原件和扫描镜片对目标地物进行以瞬时视场为单位的逐点逐行扫描,进而得到目标地物的电磁辐射特性信息,形成一定谱段的图像

3)微波遥感是通过微波传感器获取从目标地物发射或反射的微波辐射,进而识别地物并反演其属性。

2、摄影成像类型(垂直侧斜):1)垂直摄影:摄影机主光轴垂直于地面或偏离垂线在三

3º以内,航空摄影测量及制图大部分都是垂直摄影

2)倾斜摄影:摄影机主光轴偏离垂线大于3º,取得的像片称为倾斜像片,全景摄影成像除镜头垂直飞行器下方航带的中心线,其余状态均为倾斜摄影。

3、摄影机类型( 分幅式全景式)

4、三种扫描成像方式:光/机扫描成像,固体自扫描成像,高光谱扫描成像。

5、遥感图像基本特征:空间——可从多维空间,特别是从宏观上将地球、各圈层作为整体进行观测研究。空间分辨率代表地面范围的大小,也就是扫描仪的瞬间视场,即遥感图像上能够分辨的最小单元

时间——可完整、系统的研究各地物在时间序列和时间过程上的变化。时间分辨率代表对同一地物进行反复遥感采样的时间间隔。

光谱——可大大增加波谱范围,更进一步扩展对电磁波的利用效率并提高识别能力。光谱分辨率代表传感器能够分辨的最小光谱距离,间隔越小,分辨率越高。

6、图像分辨率:光谱分辨率

极化分辨率

角度分辨率

第五章

1、颜色三要素(红绿蓝)

2、颜色的性质:明度:能量辐射亮度的体现。

色调:不同波长的组合。

饱和度:彩色的纯洁程度——波段窄——单色光

3、三个颜色模型表达方式:RGB模型(红、绿、蓝)图像

CMYK模型(青、品、黄、黑)减色法

HLS模型(色调、颜色、饱和度)

4、预处理流程:辐射校正——》大气校正——》几何校正——》配置——》镶嵌

5、辐射畸变:

辐射校正:消除或改正遥感图像成像过程中附加在传感器输出辐射能量中的各种噪声。

体现:随机坏像元问题、行或列缺失、行或列部分缺失

校正过程

6、几何畸变:

体现:位移、旋转、缩放、弯曲

校正过程:准备工作——》输入原始图像数据——》建立纠正变化函数——》确定数据输出范围——》逐个像素的几何位置变换——》像素亮度值重采样——》输出纠正后的图像。

选点规则:均匀分布,特征明显,数量足够,误差控制在一像元以内。

地物交叉点;对角线选取—棋盘式加密;蛇形加密(山区)

7、影像配准:是将统一地区不同特性的相关遥感影像(如传感器不同、获取时间不同、波段不同、空间分辨率不同等)在几何上进行互相匹配,从而实现影像与影像之间,地理坐标及像元空间分辨率的统一。

相对配准:选择某一卫星遥感数据作为参考图像,将其它卫星数据与之配准(图像-图像)绝对配准:将所有图像分别校正在地图坐标系下(图像-地形图;图像-实际精度测量点)

8、镶嵌方案:(先镶嵌再校正)相邻图像重叠区选择控制点——》相对配准——》相邻图像镶嵌——》工作区所有图像镶嵌——》选取控制点——》镶嵌图几何精校正——》生成带地理坐标的镶嵌图

省时省力,一般用于重叠度较大,相对几何精度较高的图像镶嵌工作,平原地图遥感影像。

(先校正再镶嵌)各景影像分别进行几何精校正——》带地图坐标的镶嵌图。

对相邻图像的重叠度要求不高,避免局部地区精度不高对整体精度造成的影响,一般适用于山区遥感影像镶嵌。

9、对比度变换(对图进行识别)通过改变图像像元的亮度值来改变图像像元对比度,从而改变图像质量的图像处理方式

10、线性非线性:为了改善图像的对比度,必须改变图像像元的亮度值,而且这种改变需符合一定的数学规律,即在运算过程中有一个变换函数。

线性变换变化函数是线性的或分段线性的。

非线性变换变化函数是非线性的。如对数变换和指数变换。对数变换主要用于增强暗部分指数变换,主要用于增强亮部分。

11、直方图均衡化(幂指对):为了增强对比度改善目视效果,有时也用拉伸扩展中区压缩两头的方法,也就是产生一幅灰度值,均匀的图像,直方图均衡,就是把已知灰度概率分布的图像,经过一种变换,使之演变成一幅具有均匀灰度概率分布的新图像。

12、彩色变换:将红、绿、蓝图像变换到一个特定的彩色空间,并且能够从所选彩色空间变换回RGB。两次变换之间,通过对比度拉伸,可以生成一个色彩增强的彩色合成影像。

HLS:色调、亮度、饱和度

HSV:色调、饱和度、颜色亮度值。

13、HLS变换概念:H:用角度表示,反应该颜色最接近什么样的光谱波长,0º红色,120º绿色,240º蓝色。L:表示光照强度或亮度,确定像素的整体亮度,最亮值为1。S:表示饱和度,饱和度参数用从色环的原点到彩色点的半径长度表示。在环的周围是饱和的颜色,其值为1,在中心是中性影调,其饱和度为0。

14、多光谱变换概念:通过函数变换,达到保留主要信息,降低数据量,增强或提取有用信息的目的。其变化本质,对遥感图像实行线性变换,使多光谱空间的坐标系按一定规律进行旋转。

15、主成分分析(K-L变换)特点:主分量空间与多光谱空间坐标系旋转了一个角度,

新坐标系的坐标轴一定指向数据信息量较大的方向,

第一主分量集中了最大的信息量,常常占80%以上,后面的分量的信息量依次递减,

最后的几个分量几乎全是噪声,这所以这种变换又可分离出噪声。

16、主成分分析(K-L变换)目的:1)数据压缩。进行K-L变换后,TM数据前三个分量,已包含绝大多数的地物信息,足够分析使用,数据量可减少到43%,另外还可作为分类前的特征选择。

2)图像增强。前几个分量信噪比大,噪声相对小,因此突出了主要信息,达到增强图像的目的。

17、穗帽变换概念:(K-T变换)指在多维光谱空间中,通过线性变换、多维空间的旋转,将植物、土壤信息投影到多维空间的一个平面上,在这个平面上使植被生长状况的时间轨迹(光谱图形)和土壤亮度轴相互垂直

目的:通过坐标变换是植物与植被的光谱特征分离。

特点:

分量(四个):

18、图像运算:两幅或多幅单波段图像,完成空间配准后,通过一系列运算,可以实现图像增强,达到提取某种某些信息或去掉某些不必要信息的目的。

差值运算用途:土地利用变化监测,海岸线变化,边缘增强

比值运算用途:用于突出遥感影像中植被特征、提取植被类别和估算植被生物量——植被指数,去除地形影响,增强隐伏信息、微小变化信息等。

19、空间滤波概念:对图像的某些特征,如边缘、轮廓、对比度进行强调或尖锐化,以便于显示、观察或进一步的分析与处理。是增强图像数据中的相关信息,它将增加所选择特征的动态范围,从而使这些特征检测或识别更加容易。

20、均值滤波:将每个像元在以其为中心的区域内,取平均值来代替该像元值,已达到去掉尖锐“噪声”和平滑图象的目的。

21、中值滤波:将每个像元在以其为中心的的邻域内取中间亮度值来代替该像元值,以达到去尖锐“噪声”和平滑图象的目的,具体计算方法与模板卷积方法,类似。

22、图像锐化:1)图像锐化的目的是增强图像中景物的边缘或轮廓

2)边缘和轮廓通常位于灰度突变或不连续的地方,具有一阶微分最大值和二阶微分为零的特点

3)边缘检测算子具有各向同性(对于各向异性的算子,与检测算子方向相同的边缘和轮廓不能被检测)

22、卷积运算:选定一卷积函数,在空间域上对图像做局部检测的运算,以实现平滑和锐化的目的。

23、融合:概念:将同一区域的多源遥感图像,按统一的坐标系统,通过空间配准和内容复合,生成一幅比单一信息源更准确、更安全、更可靠的新图像的技术方法。

目的:一方面可有针对性地去除无用信息,消除冗余,大幅度减少数据处理量,提高数据处理的效率;另一方面又能将海量多源数据中的有用信息集中起来,融合在一起,便于各种信息特征互补,发挥各自优势获得更多的有用信息,减少识别目标的模糊性和不准确性,从而为快捷、准确地识别和提取信息奠定基础。

过程:

结果及评价指标:通过目视判读可比较和分析评判融合图像的质量,多种遥感图像数据融合,因涉及到不同数据源,其数据获取方式、图像融合方法不同,最终的融合效果可以差异很大,因而需要对融合效果进行定量评价。一般通过多种数学方法,来评判融合图像的质量

数理统计分析方法——均值、标准差、熵、联合熵、相关系数、平均梯度、偏差指数。如

用“熵与联合熵”来评定其信息量的大小

用“梯度和平均梯度”来判定融合图像的清晰度,

用“图像偏移、逼真度、影像的方差和相关等”来评定融合图像的质量。

23、目视解译:概念:专业人员通过直接观察或借助辅助判读仪器在遥感图像上获取特定目标地物信息的过程

24、计算机解译:概念:以计算机系统为支撑环境,利用模式识别技术与人工智能技术相结合,根据遥感图像中目标地物的各种影像特征,结合专家知识库中目标地物的解译经验和成像规律等知识进行分析和推理,实现对遥感图像的理解完成对遥感图像的解译。

25、图像分类原理:分类基本原理:同类的物具有相同或相似的光谱特征,不同的物具有不同的光谱特征。

遥感图像分类:每个像素按照亮度接近程度给出现对应类别,以达到大致区分遥感图像中多种地物的目的。

分类方法过程

26、非监督分类:在没有验类别作为样本的条件下,根据像元间相似度大小进行计算机自动判别归类,无需人为干预,分类后需确定地面类别。

优缺点:主要优点,无需对分类区域有广泛的了解,仅需一定的知识来解释分类出的集群组;人为误差的机会减少,需输入的初始参数较少,(往往仅需给出所要分出的集群数量、计算迭代次数,分类误差的阈值);可以形成范围很小,但具有独特光谱特征的集群。

主要缺点,对其结果需进行大量的分析及后处理,才能得到可靠的分类结果;分类出的集群与地类间,或对应或不对应,加上普遍存在的同物异谱和异物同谱现象,使集群组与类别匹配难度大。

27、监督分类:首先选取有代表性的训练区作为样本,通过选择特征参数(如像元亮度均值、方差等)确定判别函数,据此进行分类。

优缺点:主要优点:可充份利用分类地区的先验知识,预先确定分类的类别;可控制训练样本的选择,并可通过反复检验训练样本,以提高分类精度(避免分类中的严重错误);可避免非监督分类中对光谱集群组重新归类

主要缺点:人为主观因素较强;训练样本的选取和评估需花费较多的人力,时间;只能识别训练样本中所定义的类别,对于因训练者不知或因数量太少未被定义的类别,监督分类不能识别,从而影响分类结果。

密度分割概念

真彩色概念

假彩色概念

波段配比

321 432 453 742 743TM波段

图像特点色彩技术数字运算图像变换

镶嵌配准

第六章

1、红外遥感:概念:是指传感器工作波段位于红外波段范围(0.76到1000um)之内的,通过探测目标反射或辐射红外能量获取目标有关信息的遥感手段,以确定地面物体性质、状态和变化规律。

2、热红外遥感构成:(分类波段构成)波段介于0.76-2.5um之间的红外遥感称之为近红外遥感。

波段介于2.56-6.0um之间的红外遥感称之为中红外遥感。

波段介于6.0um-1mm之间的红外遥感称之为远(或热)红外遥感。

3、热红外特点:近红外遥感:近红外波段上,传感器接收到的主要是地表反射太阳光的能量

中红外遥感:白天的遥感信号中既包含有目标自身的辐射,又包含有目标对太阳中红外辐射的反射辐射,两者数量级相当,而清除太阳辐射的干扰又非常困难。夜间遥感信号为地表本身的热辐射。中红外遥感对高温物体敏感,但对常温目标的灵敏度不如热红外遥感。某些地物在某些波段的中红外辐射具有穿透性。

热红外遥感:传感器接收地表自身热辐射。热红外遥感的大气影响更为复杂,他的大气效应除了有大气吸收、散射外还有大气自身的发射。热红外信息,除受大气干扰外,还受地表状况与环境条件的影响。地物本身的热过程是复杂的。温度与比辐射率的分离非常困难。热红外遥感图像的混合像元(非同温像元)问题突出。

4、温度的概念:1)分子运动温度:分子运动温度为动力学温度,又称为真实温度。它是物质内部分子的平均热能,是组成物体的分子平均传递能量的内部体现形式。

2)辐射温度:又称为表征温度。物体的辐射能量是物体能量状态的一种外部表现形式。并可用热传感器来探测

3)亮度温度:当一个物体的辐射亮度与某一黑体的辐射亮度相等时,该黑体的物理温度就被称为该物体的“亮度温度”。通常用Tb来表示。

5、三个温度指标:地表温度:地面表层的温度,在不同地表不相同。在裸地,是地表层的温度,水面则是水表面温度,在植被则是叶冠温度,

气温:一般而言是距离地面1.5-2m左右的空气湿度,

土壤温度:不同深度的土壤温度。一般指20cm平均温度。

6、热容量与比热:是物质储存热能力的量度,随温度变化的。热容量是指在一定条件下,如定压和定容条件下,物体温度升高1℃(或1K)所需要吸收的热量,单位为卡/度。对于一定物质而言,热容量与质量成正比。因此,单位质量的热容量,叫做比热。

热惯量:是一种综合指标,是量度物质热堕性大小的物理量,热惯量大,昼夜温差小,表面温度均一

城市热岛效应(概念四大类型)

第七章

合成孔径雷达应用

高度计应用

散射计应用

被动辐射计应用

第八章

1、生态系统概念:生态系统是指生物群落与其生境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彼此间不断地进行物质循环,能量流动和信息联系的统一体,简言之,生态系统就是生物群落和非生物环境的总和。

2、NDVI概念:归一化差值植被指数,近红外波段与可见光红波段数值之差和这两个波段数值之和的比值

3、SAVI概念:土壤调节植被指数,Huete(1988)基于NDVI和大量观测数据提出土壤调节植被指数用以减小土壤背景影响

4、EVI概念:增强植被指数,通过加入蓝色波段以增强植被信号,矫正土壤背景和气溶胶散射的影响。EVI常用于LAI值高,即植被茂密区。

典型光谱特征

第九章

卫星的组合,

传感器

数据特征,

卫星用途应用

波段应用,

水色遥感及其他形式测量及传感器

海温遥感测量及传感器

风场测量及传感器

盐场测量及传感器

海岸线测量及传感器

遥感原理与应用知识点汇总

第一章 1、遥感的定义:通过不接触被探测的目标,利用传感器获取目标数据,通过对数据进行分析,获取被探测目标、区域和现象的有用信息 2、广义的遥感:在不直接接触的情况下,对目标物或自然现象远距离感知的一种探测技术。 3、狭义的遥感:指在高空和外层空间的各种平台上,应用各种传感器(摄影仪、扫描仪和雷达等)获取地表的信息,通过数据的传输和处理,从而实现研究地面物体形状、大小、位置、性质以及环境的相互关系。 4、探测依据:目标物与电磁波的相互作用,构成了目标物的电磁波特性。(信息被探测的依据)传感器能收集地表信息,因为地表任何物体表面都辐射电磁波,同时也反射入照的电磁波。地表任何物体表面,随其材料、结构、物理/化学特性,呈现自己的波谱辐射亮度。 5、遥感的特点:1)手段多,获取的信息量大。波段的延长(可见光、红外、微波)使对地球的观测走向了全天候全天时。 2)宏观性,综合性。覆盖围大,信息丰富,一景TM影像185×185km2,可见的,潜在的各类地表景观信息。 3)时间周期短。重复探测,有利于进行动态分析 6、遥感数据处理过程 7、遥感系统:1)被探测目标携带信息 2)电磁波辐射信息的获取 3)信息的传输和记录 4)信息的处理和应用 第三章 1、电磁波的概念:在真空或物质中电场和磁场的相互振荡以及振动而进行传输的能量波。 2、电磁波特征(特征及体现):1)波动性:电磁辐射以波动的形式在空间中传播 2)粒子性:以电磁波形式传播出去的能量为辐射能,其传播也表现为光子组成的粒子流的运动 紫外线、X射线、γ射线——粒子性 可见光、红外线——波动性、粒子性 微波、无线电波——波动性 3、叠加原理:当空间同时存在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波源产生的波时,每个波并不因其他的波的存在而改变其传播规律,仍保持原有的频率(或波长)和振动方向,按照自己的传播方向继续前进,而空间相遇的点的振动的物理量,则等于各个独立波在该点激起的振动的物理量之和。 4、相干性与非相干性:由叠加原理可知,当两列频率、振动方向相同,相位相同或相位差恒定的电磁波叠加时,在空间会出现某些地方的振动始终加强,另一些地方的振动始终减弱或完全抵消,这种现象叫电磁波的相干性。没有固定相位关系的两列电磁波叠加时,没有一定的规律可循,这种现象叫电磁波的非相干性

遥感原理及应用总结

绪论

第一章遥感物理基础 Chapter 1 Physical basis of remote sensing 电磁波:在真空或物质中通过传播电磁场的振动而传输电磁能量的波。 (在真空或介质中传播的交变电磁场) 电磁波是通过电场和磁场之间相互联系和转化传播的,是物质运动能量的一种特殊传递形式。 原子光谱、分子光谱和晶体光谱 波粒二象性: 1 波动性:表现出干涉、衍射、偏振等现象。 一般成像只记录了电磁波的振幅,只有全息成像时才同时记录振幅和相位,在遥感成像时,只有雷达成像是如此。 干涉的影响: 利—利用能量增大的趋势使图像清晰,方向性强; 弊—造成同一物质所表现的性质不同 SAR成像时,斑点的产生就是由于电磁波的干涉引起的。 衍射的影响: (1)使电磁辐射通量的数量、质量和方向都发生变化,结果测量不准确,对目标物的解译也带来困难。 (2)缩小阴影区域。 (3)影响遥感仪器的分辨能力。 光的偏振现象说明光波是横波,在微波技术中称为“极化”。 多普勒效应:电磁辐射因辐射源或观察者相对于传播介质的移动,而使观察者接受到的频率发生变化的现象。 2 粒子性的基本特点是能量分布的量子化 光电效应应用:扫描成像、电视摄像等,把光像变成电子像,把对人眼无作用的电磁辐射变成人们可以看见的影像。 3、波粒二象性的关系 电磁波的波动性与粒子性是对立统一的,E(能量)、P(动量)是粒子的属性,υ(频率),λ(波长)是波动的属性,二者通过h联系起来。 光的波动性和粒子性是光在不同条件下的不同表现: 从数量上看:少量光子的运动表现出粒子性;大量光子的运动表现出波动性。 从频率上看:频率高的光子粒子性强,频率低的光子波动性强。 当光和其它物质发生相互作用时表现为粒子性,当在传播时表现为波动性。 为什么说遥感的物理基础是电磁波理论? 不同地物电磁波特性不同(表现为不同颜色,不同温度) 传感器接收的是电磁波 数据传输是电磁波 数据处理的是地物电磁波信息 应用的是地物电磁波特性 电磁波谱:将电磁波在真空中按照波长或频率的依大小顺序划分成波段,排列成谱。 紫外线Ultraviolet波长0.01~0.4μm。 此波段地物成像反差小,仅对萤石、石油等有较高的反射率,因此可以用于石油普查。由于 散射的原因,在2000米高度以下成像为好。 可见光Visible 波长0.4~0.7 μm 大气对之有影响(吸收,散射),大部分地物有良好的反射,它是主要的RS波段

遥感原理与应用复习题

遥感原理与应用复习题 一、名词概念 1. 遥感 广义:泛指一切无接触的远距离探测,包括对电磁场、力场、机械波(声波、地震波)等的探测。 狭义:是应用探测仪器,不与探测目标相接触,从远处把目标的电磁波特性记录下来,通过分析,揭示出物体的特征性质及其变化的综合性探测技术。 2. 传感器 传感器是遥感技术中的核心组成部分,是收集和记录地物电磁辐射能量信息的装置,如光学摄影机、多光谱扫描仪等,是获取遥感信息的关键设备。 3. 遥感平台 遥感平台是转载传感器进行探测的运载工具,如飞机、卫星、飞船等。按其飞行高度不同可分为近地平台、航空平台和航天平台。 4. 地物反射波谱曲线 地物的反射率随入射波长变化的规律称为地物反射波谱,按地物反射率与波长之间的关系绘成的曲线称为地物反射波谱曲线(横坐标为波长值,纵坐标为反射率) 5. 地物发射波谱曲线 地物的发射率随波长变化的规律称为地物的发射波谱。按地物发射率与波长之间的关系绘成的曲线称为地物发射波谱曲线。(横坐标为波长值,纵坐标为总发射) 6. 大气窗口 通常把通过大气而较少被反射、吸收或散射的透射率较高的电磁辐射波段称为大气窗口。 7. 瑞利散射 当微粒的直径比辐射波长小许多时,也叫分子散射。 8. 遥感平台 遥感平台:遥感中搭载传感器的工具统称为遥感平台。 遥感平台按平台距地面的高度大体上可分为地面平台、航空平台和航天平台三类。 9. TM 即专题测图仪,是在MSS基础上改进发展而成的第二代多光谱光学-机械扫描仪,采用双向扫描。 10. 空间分辨率 图像的空间分辨率指像素所代表的地面范围的大小,即扫描仪的瞬间视场或地面物体能分辨最小单元,是用来表征影像分辨地面目标细节能力的指标。通常用像元大小、像解率或视场角来表示。 11. 时间分辨率 时间分辨率指对同一地点进行遥感采样的时间间隔,即采样的时间频率,也称重访周期。 12. 波谱分辨率 波谱分辨率指传感器在接收目标辐射的波谱时能分辨的最小波长间隔,也称光谱分辨率。间隔愈小,分辨率愈高。 13. 辐射分辨率 指传感器接收波谱信号时,能分辨的最小辐射度差。 14. 传感器 传感器,也叫敏感器或探测器,是收集、探测并记录地物电磁波辐射信息的仪器。

遥感原理与应用知识点

遥感原理与应用知识点 遥感原理与应用是研究地表物体的信息通过传感器获取后进行处理和 分析的一门学科。遥感技术通过使用传感器捕获电磁辐射能量,并将其转 化为数值数据,通过分析和解释这些数据,可以获取地理空间信息,从而 应用于地理信息系统、环境保护、农业、林业、地质勘探、城市规划等领域。以下是一些关于遥感原理与应用的知识点。 1.传感器类型:遥感传感器有光学传感器、热红外传感器、微波传感 器等。光学传感器包括可见光和红外线传感器,可以捕捉可见光和红外线 辐射。热红外传感器用于捕捉地球表面的热量辐射。微波传感器则利用微 波的性质来获取地球表面的信息。 2.电磁辐射谱:电磁辐射谱是指从长波到短波的一系列电磁波的频率 和能量范围。电磁辐射谱包括无线电波、微波、红外线、可见光、紫外线、X射线和伽马射线。不同波段的电磁辐射在捕捉地表物体的信息时具有不 同的特点和应用。 3.多光谱遥感:多光谱遥感是利用多个波段的光学传感器捕捉地表物 体的信息。不同波段的光谱可以提供地表不同特征的信息,如植被生长、 土壤质量、水体含量等。多光谱遥感可以用来监测环境变化、农作物生长 情况等。 4.高光谱遥感:高光谱遥感是利用波段数较多的光学传感器获取地表 物体的高光谱信息。高光谱遥感可以提供比多光谱遥感更丰富的地表特征 信息。通过对地表的高光谱数据进行分析,可以识别和分类不同类型的地 表物体,如植被、水体、建筑物等。

5.雷达遥感:使用雷达传感器进行遥感观测的技术被称为雷达遥感。 雷达遥感利用微波辐射可以透过云层和大气,获取地表物体的信息。雷达 遥感可以应用于地表的三维测量、地形地貌的研究、灾害监测等领域。 6.遥感数据处理:获取到的遥感数据需要通过一系列的处理和分析方 法来提取有用的信息。数据处理包括预处理、影像增强、影像分类、特征 提取等步骤。遥感数据处理的目的是将原始数据转化为可用的地理空间信息。 7.地理信息系统(GIS)应用:遥感数据可以与地理信息系统结合使用,实现地理空间数据的管理、分析和可视化。通过遥感数据和GIS技术 的结合,可以实现地理信息的快速获取、大范围的分析和决策支持。 8.环境保护应用:遥感技术可以用于监测环境变化、气候变化等。通 过遥感数据,可以实时观测和监测大气污染、土地利用变化、水体污染等 环境问题,从而进行环境保护和生态管理。 9.农业应用:遥感技术可以用于农作物的监测和管理。通过遥感数据,可以识别不同农田的植被生长状态、土壤湿度等信息,帮助农民进行农田 管理和决策。 10.城市规划应用:遥感数据可以用于城市规划和发展。通过遥感数 据的分析,可以了解城市的土地利用情况、人口密度分布等信息,从而优 化城市规划和管理。 总之,遥感原理与应用是一门研究如何获取、处理和分析地表物体信 息的学科。通过遥感技术,可以实现对地理空间信息的获取和分析,应用 于地理信息系统、环境保护、农业、城市规划等领域,对于社会的可持续 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遥感原理与应用复习重点整理

绪论 1、遥感的概念:在不直接接触的情况下,在地面,高空和外层空间的各种平台上,运用各种传感器获取各种数据,通过传输,变换和处理,提取有用的信息,实现研究地物空间形状、位置、性质、变化及其与环境的关系的一门现代应用技术学科。 遥感概念:在不直接接触的情况下,对目标或自然现象远距离探测和感知的一种技术。 2、遥感的分类:按照遥感的工作平台分类:地面遥感、航空遥感、航天遥感。 按照探测电磁波的工作波段分类:可见光遥感、红外遥感、微波遥感、多光谱遥感等。 按照遥感应用的目的分类:环境遥感、农业遥感、林业遥感、地质遥感等。 按照资料的记录方式:成像方式、非成像方式。 按照传感器工作方式分类:主动遥感、被动遥感。 3、遥感起源于航空摄影、摄影测量等。 第一章 1、电磁波:通过变化电场周围产生变化的磁场,而变化的磁场又产生变化的电场之间的相互联系传播的过程。电磁波的特性:具有二象性,即波动性(干涉、衍射、偏振现象)和粒子性。 2、波长最长的是无线电波,最短的是γ射线。 3、电磁波谱图:按电磁波在真空中传播的波长或频率递增或递减顺序排列制成的图案。 4、地物的反射率概念:地物对某一波段的反射能量与入射能量之比。反射率随入射波长变化而变化。反射类型:漫反射、镜面反射、方向反射。 5、影响地物反射率的3个因素:入射电磁波的波长,入射角的大小,地表颜色与粗糙程度。 附:影响地物光谱反射率变化的因素: a太阳的高度角和方位角。B传感器的观测角和方位角c不同的地理位置d地物本身的变异e时间、季节的变化 6、地物反射光谱曲线:根据地物反射率与波长之间的关系而绘成的曲线。1.不同地物在不同波段反射率存在差异2. 同类地物的反射光谱具有相似性,但也有差异性。不同植物;植物病虫害3. 地物的光谱特性具有时间特性和空间特性。(同物异谱,同谱异物)。 7、地物发射电磁波的能力以发射率作为衡量标准;地物的发射率是以黑体辐射作为参照标准。 8、绝对黑体:对任何波长的电磁波辐射都全部吸收的物体。(灰体发射率小于1)。 9、黑体辐射的三个特性:a.辐射通量密度随波长连续变化,每条曲线只有一个最大值。b.温度越高,辐射通量密度越大,不同温度的曲线不同。(绝对黑体表面,单位面积发出的总辐射能与绝对温度的四次方成正比)c.随着温度的升高,辐射最大值所对应的波长向短波方向移动。(维恩位移定律) 10、大气的垂直分层:对流层(航空遥感活动区)、平流层、电离层和外大气层。在可见光波段,引起电磁波衰减的主要原因是分子散射。在紫外、红外与微波区,引起衰减的主要原因是大气吸收。引起大气吸收的主要成分是:氧气、水(0.7~1.95)、臭氧(0.3以下)、二氧化碳(2.6~2.8)。 11、散射作用:太阳辐射在长波过程中遇到小微粒而使传播方向改变,并向各个方向散开。改变了电磁波的传播方向;干扰传感器的接收;降低了遥感数据的质量、影像模糊,影响判读。 12、三种散射方式:米氏散射:当微粒的直径与辐射波长差不多时的大气散射。 均匀散射:当微粒的直径比辐射波长大得多时发生的散射。 瑞利散射:当微粒的直径比辐射波长小得多时发生的散射。 13、大气窗口的概念:通过大气而较少被反射、吸收或散射,衰减程度较小,透过率较高的电磁辐射波段。第二章 1、遥感平台的概念与分类 遥感平台:遥感中搭载传感器的工具。有:地面平台、航空平台、航天平台。 2、全球定位系统GPS的组成有:地面控制部分(主控站、地面天线。监测站和通信辅助系统组成)空间部分(21颗工作卫星,3颗备用卫星组成),用户部分(天线、接收机、微处理机和输入输出设备组成)。 3、卫星姿态角定义:定义卫星质心为坐标原点,沿轨道前进的切线方向为x轴,垂直轨道的方向为y轴,垂

遥感原理与应用知识点

第一章 电磁波及遥感物理基础 一、名词解释: 1、遥感:1广义的概念:无接触远距离探测磁场、力场、机械波; 2狭义的概念:在遥感平台的支持下;不与目标地物相接触;利用传感器从远处将目标地物的地磁波信息记录下来;通过处理和分析;揭示出地物性质及其变化的综合性探测技术.. 2、电磁波 :变化的电场和磁场的交替产生;以有限的速度由近及远在空间内传播的过程称为电磁波.. 3、电磁波谱:将电磁波在真空中传播的波长或频率递增或递减依次排列为一个序谱;将此序谱称为电磁波谱.. 4、绝对黑体:对于任何波长的电磁辐射都全部吸收的物体称为绝对黑体.. 5、绝对白体:反射所有波长的电磁辐射.. 6、光谱辐射通量密度:单位时间内通过单位面积的辐射能量.. 8、大气窗口:电磁波通过大气层时较少被反射、吸收和散射的;透过率较高的电磁辐射波段.. 11、光谱反射率:ρ=P ρ/P 0 X 100%;即物体反射的辐射能量P ρ占总入射能量P 0 的百分比;称为反射率ρ.. 12、光谱反射特性曲线:按照某物体的反射率随波长变化的规律;以波长为横坐标;反射率为纵坐标所得的曲线.. 二、填空题:

1、电磁波谱按频率由高到低排列主要由、、紫外线、可见光、红外线、微波、无线电波等组成.. 2、绝对黑体辐射通量密度是温度T和波长λ的函数..19页公式 3、一般物体的总辐射通量密度与绝对温度和发射率成正比关系.. 4、维恩位移定律表明绝对黑体的最强辐射波长λ乘绝对温度T 是常数2897.8..当绝对黑体的温度增高时;它的辐射峰值波长向短波方向移动.. 5、大气层顶上太阳的辐射峰值波长为 0.47 μm.. 三、选择题:单项或多项选择 1、绝对黑体的②③ ①反射率等于1 ②反射率等于0 ③发射率等于1 ④发射率等于0.. 2、物体的总辐射功率与以下那几项成正比关系⑥ ①反射率②发射率③物体温度一次方 ④物体温度二次方⑤物体温度三次方⑥物体温度四次方.. 3、大气窗口是指③ ①没有云的天空区域②电磁波能穿过大气层的局部天空区域 ③电磁波能穿过大气的电磁波谱段④没有障碍物阻挡的天空区域.. 4、大气瑞利散射⑥ 29页 ①与波长的一次方成正比关系②与波长的一次方成反比关系 ③与波长的二次方成正比关系④与波长的二次方成反比关系 ⑤与波长的四次方成正比关系⑥与波长的四次方成反比关系⑦与波长无关..

遥感原理与应用知识点总结

遥感原理与应用知识点总结 遥感原理与应用是地理信息科学和地球科学领域中的重要学科,主要涉及利用遥感技术获取地球表面信息的方法、原理和应用。以下是遥感原理与应用的重要知识点总结: 1、遥感定义:遥感是指通过非接触传感器,从远处获取地球表面各类信息的技术。 2、电磁波谱:遥感技术主要利用电磁波谱中的可见光、红外线、微波等波段,不同波段的信息携带的地面信息不同。 3、辐射与反射:遥感传感器接收到的辐射包括目标物体的自身辐射和反射太阳光。反射率是物体反射能量与入射能量之比,是遥感影像分析的重要参数。 4、分辨率:分辨率是遥感影像中能够识别的最小细节,可分为空间分辨率、光谱分辨率和时间分辨率。 5、图像增强:通过图像处理技术,对遥感影像进行色彩调整、滤波、边缘增强等操作,以提高影像的可读性和目标物体的识别精度。 6、图像分类:基于遥感影像的像素值和特征,利用计算机视觉和图像处理技术进行自动或半自动的分类,得到专题图层。 7、动态监测:遥感技术可以对同一地区不同时相的影像进行对比分析,发现地表信息的动态变化,如土地利用变化、环境污染监测等。 8、应用领域:遥感技术在环境保护、城市规划、资源调查、灾害监测、全球变化研究等领域有广泛应用。 9、遥感数据融合:将不同来源的遥感数据融合在一起,可以提高遥感影像的质量和精度,为应用提供更加准确可靠的数据支持。 10、3S技术:遥感(Remote Sensing)、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和全球定位系统(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的结合,可以实现空间数据的快速获取、处理和应用。 以上知识点是遥感原理与应用学科的核心内容,理解和掌握这些知识点有助于更好地应用遥感技术解决实际问题。同时,随着遥感技术的发展,新的理论和方法不断涌现,需要不断学习和更新知识。 除了上述知识点外,遥感原理与应用还包括许多其他重要内容。例如,传感器设计和制造涉及的技术和标准,遥感数据的预处理和后处理方法,以及遥感应用中涉及的法规和政策等。此外,随着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技术的发展,遥感图像的自动解译和目标识别成为新的研究热点。 总之,遥感原理与应用是一门综合性、应用性很强的学科,需要掌握扎实的理论基础和实践技能。通过不断学习和实践,可以更好地应用遥感技术为人类社会和经济发展服务。同时,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创新,遥感技术将在未来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为人类探索未知世界和解决实际问题提供更多可能性。

《遥感原理与应用》期末复习重点

《遥感》重点章节1.3.5.8 绪论 1.1遥感的概念 狭义的遥感:应用探测仪器,不与探测目相接触,从远处把目标的电磁波特性纪录下来,通过分析,揭示出物体的特征性质及其变化的综合性探测技术。 广义的遥感:泛指一切无接触的远距离探测,包括对电磁波、机械波(声波、地震波)、重力场、地磁场等的探测。 遥感探测的基本过程 辐射源:目标的电磁辐射能量(自身发射,散射、反射) 记录设备(传感器,或有效载荷):扫描仪(多光谱扫描仪),相机(CCD 相机、全景相机、高分辨率相机等)、雷达、辐射计、散射计等。 存储设备:胶片、磁带、磁盘 传送系统:人造卫星的信号是地面发送到卫星的,在卫星中经过放大、变频转发到地面,由地面接收站接收。 分析解译(人工解译、计算机解译) 1)国外航天遥感的发展 第一代1G 1957年10月4日,苏联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 1960年4月1日,美国发射第一颗气象卫星Tiros 1,为真正航天器对地球观测开始。 1960年Evelyn L. Pruitt 提出“遥感”一词。1962年在美国密歇根大学召开的第一次环境遥感国际讨论会上,美国海军研究局的Eretyn Pruitt (伊·普鲁伊特)首次提出“Remote Sensing ”一词,会后被普遍采用至今 。 1972年7月23日第一颗陆地卫星ERTS-1(Earth Resources Technology Satellite 1 )发射(后改名为Landsat-1),装有MSS 传感器,分辨率为79米。1975年1月22日,Landsat-2发射,1978年3月5日,Landsat-3发射。 1978年6月,美国发射了第一颗载有SAR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 ,合成孔径雷达)卫星的Seasat ,以后不同国家陆续发射载有SAR 的卫星。 1982年7月16日,Landsat-4反射,装载MSS ,TM 传感器,分辨率提高到30米。1985年3月1日,Landsat-5发射,1993年10月,Landsat-6发射失败,1999年4月15日,Landsat-7发射,装载ETM+,分辨率提高到15米。 1986年2月,法国发射SPOT-1,装有PAN 和XS 遥感器,分辨率提高到10米多光谱波段,SPOT-5全色波段分辨率达到5m , 2.5m 。 2000年初美国发射MODIS 是Terra (EOS-AM1)卫星的主要探测仪器,地面分辨率较低(星下点离间分辨率为250米,500米,1000米等)。 2000年7月15日,第一颗重力卫星CHAMP 发射成功,它是由德国GFZ 独自研制的,也是世界上首先采用SST 技术的卫星。 2002年,重力卫星GRACE 发射,它是美国(NASA)和德国(GFZ)共同开发研制的。 2)中国航天遥感的发展 1970年4月24日发射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1号”——通信卫星。 1988年9月7日中国发射第一颗气象卫星“风云1号”。 1999年10月14日发射第一颗地球资源卫星“中国-巴西地球资源遥感卫星”(CBERS-1)(China Brazil Earth Resources Satellite ),最高空间分辨率:19.5米。 3)小卫星 重量在1000公斤以下的卫星称为小卫星。小卫星质量小于500kg ,占卫星总量的70%。 1.3 遥感的类型 1)按遥感平台据地面的高低划分 地面遥感:100m 以下平台与地面接触,平台有:汽车、船舰、三角架、塔等。为航空和航天遥感作校准和辅助工作。 航空遥感:100m-100km 以下的平台,平台有:飞机和气球。可以进行各种遥感实验和校正工作。特点:灵活大、图像清晰、分辨率高。 1.2 遥感发展简史 无记录的地面遥感阶段(1608-1838年) 有记录的地面遥感阶段(1839-1857年) 空中摄影遥感阶段(1858-1956年) 航天遥感阶段(1957-)

遥感原理与应用知识点

遥感原理与应用知识点 遥感原理是指通过对地球表面进行远距离观测和测量,利用电磁波与物体相互 作用的规律,获取地球表面信息的一种技术。遥感应用是指利用遥感原理获取的地球表面信息,应用于农业、林业、地质勘探、环境监测等领域的一种应用方式。下面将详细介绍遥感原理与应用的相关知识点。 1. 遥感原理 1.1 电磁波与物体相互作用 电磁波在与物体相互作用时,会发生反射、折射、散射和吸收等现象。不 同物体对不同波段的电磁波有不同的相互作用规律,这是遥感原理的基础。 1.2 传感器与探测器 传感器是用于接收地球表面反射、散射和辐射的电磁波的设备,探测器是 传感器中的核心部件,负责将电磁波转化为电信号。传感器和探测器的选择与应用场景和需求密切相关。 1.3 遥感图像获取与处理 遥感图像获取是指通过传感器获取的地球表面的电磁波数据,遥感图像处 理是指对获取的遥感图像进行预处理、增强、分类等操作,以获取有用的地表信息。 2. 遥感应用 2.1 农业应用 遥感技术可以用于农作物生长监测、土壤湿度检测、病虫害预警等方面。 通过获取农田的遥感图像,可以及时监测农作物的生长情况,提供农业生产的决策支持。 2.2 林业应用

遥感技术可以用于森林资源调查、森林火灾监测、森林植被类型分类等方面。通过获取森林地区的遥感图像,可以对森林资源进行调查和监测,提供森林资源管理的依据。 2.3 地质勘探应用 遥感技术可以用于矿产资源勘探、地质灾害监测、地质构造解译等方面。 通过获取地质区域的遥感图像,可以探测地下矿产资源的分布情况,提供地质勘探的依据。 2.4 环境监测应用 遥感技术可以用于水质监测、大气污染监测、土地利用变化监测等方面。 通过获取水域、大气和土地地区的遥感图像,可以监测环境的变化和污染情况,提供环境保护的参考。 3. 遥感数据分析与应用 3.1 遥感数据分类与解译 遥感数据分类是指将遥感图像中的地物进行分类,以获取地表覆盖类型信息。遥感数据解译是指对遥感图像进行解读,提取出具体地物的信息。 3.2 遥感数据融合与模型建立 遥感数据融合是指将多个波段或多个传感器获取的遥感图像进行融合,以 获取更全面、准确的地表信息。遥感模型建立是指通过遥感数据和其他地理数据建立数学模型,用于预测和模拟地表变化。 3.3 遥感数据应用与决策支持 遥感数据应用是指将遥感数据与其他数据结合,用于决策制定和规划设计。遥感数据可以为政府、企事业单位提供决策支持,帮助其做出科学合理的决策。

遥感原理与应用第8章知识点总结

遥感原理与应用第8章知识点总结 第8章 什么是监督分类? 就是利用计算机对地球表面及其环境在遥感图像上的信息进行属性的识别和分类,从而达到识别图像信息所相应的实际地物,提取所需地物信息的目的。 8.1.2光谱特征空间及地物在特征空间中聚类的统计特性 1.为了度量图像中地物的光谱特征,建立一个以各波段图像的亮度分布为了空间的多维光谱特征空间。 2.特征点集群在特征空间中的分布大致可分为如下三种情况: 1.理想情况——不同类别地物的集群至少在一个特征子空间中的投影是完全可以相互区分开的。 2.典型请况——不同类别地物的集群,在任一子空间中都相互重叠的现象存在,但在总的特征空间中是完全区分的,这时可采用特征变换使之变成理想情况进行分类。 3.一般情况——无论在总的特征空间中,还是在任一子空间中,不同类别的集群之间总是存在重叠现象。这时重叠部分的特征点所对应的地物,在分类时总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分类误差,这是遥感图像中最常见的情况。 8.2 特征变换及特征选择 特征变换,它是将原有的m个测量值集合并通过某种变换,产生n个(n≤m)新的特征。特征选择,从原有的m个测量值集合中,按某一标准则选择出n个特征。 8.2.1 特征变换方法 1.主分量变换,主分量变换也称K-L变换,是一种线性变化,是就均方误差最小来说的最佳正交变换;是在统计特征基础上的线性变换。K-L变换能够把原来多个波段中的有用信息尽量集中到数目尽可能少的特征图像组中去,达到数据压缩的目的。 2.哈达玛变换

3.穗帽变换,又称K-T变换,是一种线性特征变换。 4.比值变换和生物量指标变换。 8.2.2特征选择(目的:用最少的影像数据最好的进行分类) 怎么选择? 1.距离测度 2.散布矩阵测度 8.3监督分类 如何进行监督分类? 1.确定感兴趣的类别数 2.特征变换和特征选择 3.选择训练样区 4.确定判别函数和判别规则 5.根据判别函数和判别规则对非训练样区的图像区域进行分类 8.4非监督分类 非监督分类也称聚类分析。一般的聚类算法是先选择若干个模式点作为聚类的中心,每一个中心代表一个类别,按照某种相似性度量方法(如最小距离方法)将各模式归于各聚类中心所代表的类别,形成初始分类。然后由聚类准则判断初始分类是否合理,如何不合理就修改分类,如此反复迭代运算,知道合理为止。 与监督法先学习后分类不同,非监督法是边学习边分类,通过学习找到相同的类别,然后将该类与其他类区分开。 K-均值聚类法 缺点: 这种算法的结果受到所选聚类中心的数目和其初始位置以及模式分布的几何性质和读入次序等因素的影响,并且正在迭代过程中又没有调整类数的措施,因此肯呢过产生不同的初始分类得到不同的结果,这是这种方法的缺点,可以通过其他简单的聚类中心试探方法,如最大最小距离定位法,找出初始中心,提高分类效果。 ISODA TA算法聚类分析 平行管道法聚类分析

遥感导论知识点整理

遥感导论知识点整理 1、遥感概念广义:泛指一切无接触的远距离探测,包括对地磁场、力场、机械波(声波、地震波)等的探测。遥感定义:是从远处探测感知物体,也就是不直接接触物体,从远处通过探测仪器接收来自目标底物的电磁波信息,经过对信息的处理,判别出目标地物的属性。 2、遥感系统组成包括:被测目标的信息特征、信息的获取、信息的传输与记录、信息的处理和信息的应用。 3、传感器一般由信息收集、探测系统、信息处理和信息输出4部分组成。 4、传感器是收集、量测和记录遥远目标的信息仪器,是遥感技术系统的核心。 5、遥感的特点:大面积的同步观测、时效性、数据的综合性和可比性、经济性、局限性。 6、遥感的数据类型:按平台分为地面遥感、航空遥感、航天遥感数据;按电磁波段分可见光遥感、红外遥感、微波遥感、紫外遥感数据;按传感器的工作方式分主动遥感、被动遥感数据。 7、电磁波谱:按照电磁波在真空中传播的波长或频率进行递增/递减排列形成的一个连续谱带。 8、遥感机理:遥感是利用传感器主动或被动地接受地面目标反射或发射的电磁波,通

过电磁波所传递的信息来识别目标,从而达到探测目标地物的目的。 9、大气发生的散射主要有三种:瑞利散射(d<<λ)、米氏散射(d≈λ)、非选择性散射(d>>λ)。 10、自然辐射源是被动遥感的辐射源包括太阳辐射、地球辐射。 11、地球辐射:地球表面和大气电磁辐射的总称。 12、地球辐射是被动遥感中传递地物信息的载体。 13、人工辐射源是主动式遥感的辐射源。 14、地物波谱:地物的电磁波响应特性随电磁波长改变而变化的规律,称为地表物体波谱,简称地物波谱。 15、大气窗口:通常把电磁波通过大气层时较少被反射、吸收或散射的,透过率较高的波段称为大气窗口。 16、反射率:地物的反射能量与入射总能量的比,即ρ=(Pρ/p0)×100%。表征物体对电磁波谱的反射能力。 17、地物反射类型根据地表目标物体表面性质的不同分为镜面反射、漫反射、实际物体的反射三种类型。 18、地物反射波谱:是研究可见光至近红外波段上地物反射率随波长的变化规律。表

遥感原理与应用名词解释

1.电磁波:变化的电场和磁场交替产生,以有限的速度由近及远在空间内传播的过程。 2.干涉:由两个(或两个以上)频率、振动方向相同、相位相同或相位差恒定的电磁波在空间叠加时,合成波振幅为各个波的振幅的矢量和。因此会出现交叠区某些地方振动加强,某些地方振动减弱或完全抵消的现象。 3.衍射:光通过有限大小的障碍物时偏离直线路径的现象。 4偏振:指电磁波传播的方向性。 5电磁波谱:按电磁波在真空中传播的波长或频率递增或递减顺序排列。 6绝对黑体:对任何波长的电磁辐射都全部吸收的物体,称为绝对黑体。绝对白体则能反射所有的入射光。与温度无关。 7等效温度:为了便于分析,常常用一个最接近灰体辐射曲线的黑体辐射曲线作为参照,这时的黑体辐射温度称为等效黑体辐射温度(或称等效辐射温度)。 8大气窗口:通过大气后衰减较小,透过率较高,对遥感十分有利的电磁辐射波段通常称为大气窗口。而透过率很小甚至完全无法透过的电磁波称为“大气屏障”。 9遥感:即遥远的感知,是在不直接接触的情况下,对目标或自然现象远距离探测和感知的一种技术。 10光谱发射率:实际物体与同温度的黑体在相同条件下辐射功率之比。 11光谱反射率:物体的反射辐射通量与入射辐射通量之比,它是波长的函数。12波谱特性:指各种地物各自所具有的电磁波特性(发射辐射或反射辐射)。13反射波谱特性:物体反射率(或反射辐射能)随波长变化而改变的特性。 14方向反射:具有明显方向性的反射。 15漫反射:入射能量在所有方向均匀反射。 16镜面反射:当入射能量全部或几乎全部按相反方向反射,且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17波谱特性曲线:以波长为横坐标,反射率为纵坐标所得的曲线。 18散射:电磁波在传播过程中遇到小微粒而使传播方向发生改变,并向各个方向散开。 1近极地轨道:卫星从南向北或从北向南通过两极运行。 2太阳同步轨道:指卫星轨道面与太阳地球连线之间在黄道面内的夹角不随地球绕太阳公转而改变。 3.赤道轨道:i=0度,轨道平面与赤道平面重合。 4.地球静止轨道:i=0度且卫星运行方向与地球自转方向一致,运行周期相等。 5重复周期:指卫星从某地上空开始,经过若干时间的运行后,回到该地上空时所需要的时间。 6星下点:卫星质心与地心连线同地球表面的交点。 7春分点:黄道面与赤道面在天球上的交点。 8升交点:卫星由南向北运行时与赤道面的交点。

遥感导论知识点总结

遥感导论知识点小结 1.遥感技术系统的组成 被测目标的信息特征、信息的火枪、信息的传输与记录、信息的处理和信息的应用。2.遥感的类型 1)按遥感平台分为地面遥感、航空遥感、航天遥感; 2)按工作方式分为主动遥感和被动遥感; 3)按探测波段分为:紫外遥感(0.3-0.4);可见光(0.4-0.7);红外(0.7-14mm); 微波(0.1-100cm)等。 3.遥感技术的特点 大面积的同步观测、时效性、数据的综合性和可比性、经济性、局限性。 4.电磁波的主要参数 1)波长(Wavelength):指波在一个振动周期内传播的距离。即沿波的传播方向,两个相邻的同相位点(如波峰或波谷)间的距离。 2)周期:波前进一个波长那样距离所需的时间。 3)频率(frequency):指单位时间内,完成振动或振荡的次数或周期(T),用V示。 注:一般可用波长或频率来描述或定义电磁波谱的范围。在可见光——红外遥感中多用波长,在微波遥感中多用频率。 4)振幅(Amplitude):表示电场振动的强度。它被定义为振动物理量偏离平衡位置的最大位移,即每个波峰的高度。 5)电磁波谱:将各种电磁波在真空中的波长按其长短,依次排列制成的图表。5.常用电磁波波段特性 1)紫外线(UV):0.01-0.4μm,碳酸盐岩分布、水面油污染; 2)可见光:0.4-0.76 μm,鉴别物质特征的主要波段;是遥感最常用的波段; 3)红外线(IR):0.76-1000 μm。近红外0.76-3.0 μm’中红外3.0-6.0 μm;远红外6.0-15.0 μm;超远红外15-1000 μm;(近红外又称光红外或反射红外;中红外和远红外又称热红外。) 4)微波:1mm-1m。全天候遥感;有主动与被动之分;具有穿透能力;发展潜力大。6.地物的反射光谱特性

《遥感原理与应用》复习资料

第一绪论 1、环境空间数据获取的方法: 基丁地面的采集方法:现场观测、实际测量、实际调查 基丁遥感的采集方法 2、遥感的概念: 即遥远的感知,是一种不直接接触物体而取得其信息的探测技术。 从远处探测、感知物体或事物的技术。即不直接接触物体本身,从远处通过各种传感器探测和接收来自目标物体的信息,经过信息的传输及处理分析,来识别物体的届性及其分布等特征的综合技术。 是应用探测仪器,不与探测目标相接触,从远处把目标的电磁波特性记录下来,通过分析,接触处物体的特征性质及其变化的综合性探测技术。 3、遥感系统包括: 被测目标的信息特征、信息的获取、信息的传输与记录、信息的处理、信息的应用。其息的处理包括:辐射校正、姿态校正、几何校正、增强处理、聚合分类。 4、遥感的分类:(P4) a. 按遥感平■台:地面、航空、航天、航宇 b. 按探测波段:紫外、可见光、红外、微波、多波段 c. 按工作方式:主动、被动 d. 按应用领域: e. 按传感器:地磁波、高光谱、声波、重力、磁力、地震波 f. 按照资料的记录方式:成像方式、非成像方式 5、遥感的特点: 宏观性、时效性、综合性(概括性)、经济性、局限性 6、遥感技术发展的四个阶段: a. 瞬时信息的定性分析阶段(是什么) b.空间信息的定位分析阶段(在哪里) c. 时间信息的趋势分析阶段(如何变化) d.环境信息的综合分析阶段(多源信息 的复合) 第二章电磁辐射与地物光谱特征 1、电磁波谱:按电磁波在真空中传播的波长与频率,递增或递减排列,构成了电磁波谱。(波长由小到大):丫射线、X射线、紫外线、可见光、红外线、无线电波(微波、超短波、短波、中波、长波)。 2、目前遥感应用的各电磁波波段及特征:

《遥感原理与应用》试题答案及要点

《遥感原理》试题及答案要点(3-12) 《遥感原理》试题三答案要点 一、名词解释(20分) 1、多波段遥感:探测波段在可见光与近红外波段范围内,再分为若干窄波段来探测目标。 2、维恩位移定律:黑体辐射光谱中最强辐射的波长与黑体的绝对温度成反比。黑体的温度越高,其曲线的峰顶就越往左移,即往短波方向移动。 3、瑞利散射与米氏散射:前者是指当大气中的粒子直径比波长小得多的时候所发生的大气散射现象。后者是指气中的粒子直径与波长相当时发生的散射现象。 4、大气窗口;太阳辐射通过大气时,要发生反射、散射、吸收,从而使辐射强度发生衰减。对传感器而言,某些波段里大气的投射率高,成为遥感的重要探测波段,这些波段就是大气窗口。 5、多源信息复合:遥感信息图遥感信息,以及遥感信息与非遥感信息的复合。 6、空间分辨率与波谱分辨率:像元多代表的地面范围的大小。后者是传感器在接收目标地物辐射的波谱时,能分辨的最小波长间隔。 7、辐射畸变与辐射校正:图像像元上的亮度直接反映了目标地物的光谱反射率的差异,但也受到其他严肃的影响而发生改变,这一改变的部分就是需要校正的部分,称为辐射畸变。通过简便的方法,去掉程辐射,使图像的质量得到改善,称为辐射校正。 8、平滑与锐化;图像中某些亮度变化过大的区域,或出现不该有的亮点时,采

取的一种减小变化,使亮度平缓或去掉不必要的“燥声”点,有均值平滑和中值滤波两种。锐化是为了突出图像的边缘、线状目标或某些亮度变化大的部分。 9、多光谱变换;通过函数变换,达到保留主要信息,降低数据量;增强或提取有用信息的目的。本质是对遥感图像实行线形变换,使多光谱空间的坐标系按照一定的规律进行旋转。 10、监督分类:包括利用训练样本建立判别函数的“学习”过程和把待分像元代入判别函数进行判别的过程。 二、填空题(10分) 1、1999年,我国第一颗地球资源遥感卫星(中巴地球资源卫星)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发射成功。 2、陆地卫星的轨道是太阳同步轨道-轨道,其图像覆盖范围约为185-185平方公里。SPOT卫星较之陆地卫星,其最大优势是最高空间分辨率达到10米。 3、热红外影像上的阴影是目标地物与背景之间辐射差异造成的,可分为暖阴影和冷阴影两种。 4、TM影像为专题制图仪获取的图像。其在光谱分辨率、辐射分辨率、空间分辨率方面都比MSS图像有较大改进。 5、遥感图像解译专家系统由三大部分组成,即图像处理和特征提取子系统、解译知识获取子系统、狭义的遥感图像解译专家系统。 6、全球定位系统在3S技术中的作用突出地表现在两个方面,即精确的定位能力和准确定时及测速能力。

遥感原理与应用知识点概括

名词解释 1. 遥感:遥感即遥远感知,是在不直接接触的情况下,对目标或自然现象远距离探测和感知的一种技术.一般指的是电磁波遥感.p1 2. 电磁波:根据麦克斯韦电磁场理论,变化的电场能够在它的周围引起变化的磁场,这个变化的磁场又在较远的区域内引起新的变化电场,并在更远的区域内引起新的变化磁场.这种变化的电场和磁场交替产生,以有限的速度由近及远在空间内传播的过程称为电磁波.p1 3. 干涉:有两个(或以上)频率、震动方向相同,相位相同或相差恒定的电磁波在空间叠加时合成的波振幅为各个波的振幅矢量和。因此会出现交叉区域某些地方震动加强,某些地方震动减弱或完全抵消的现象成为干涉。P2 4. 衍射:光通过有限大小的障碍物时偏离直线路径的现象成为光的衍射。P2 5. 电磁波谱:不同电磁波由不同波源产生,如果按照电磁波在真空中传播的波长或频率按递增或递减的顺序就能得到电磁波谱图p2

6. 绝对黑体(黑体):如果物体对于任何波长的电磁辐射都全部吸收,则这个物体是绝对黑体。P4 7. 基尔霍夫定律:任何物体的单色辐出度和单色吸收之比,等于同一温度绝对黑体的单色辐出度。 8. 太阳常数:太阳常数指不受大气影响,在距离太阳的一个天文单位内垂直于太阳辐射方向上,单位面积黑体所接受的太阳辐射能量。P6 9. 太阳光谱辐照度:指投射到单位面积上的太阳辐射通量密度,该值随波长不同而异。 10. 散射:电磁波在传播过程中,遇到小微粒而使传播方向发生改变,并向各个方向散开,称为散射。P10 11. 米氏(Mie)散射:如果介质中不均匀颗粒与入射波长同数量级,发生米氏散射。P10 12. 瑞利散射:介质中不均匀颗粒直径a远小于电磁波波长,发生瑞利散射。P10 13. 无选择性散射(均匀散射):当微粒的直径比辐射波长大得多时所发生的散射。符合无选择性散射条件的波段中,任何波段的散射强度相同。P1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