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人机发展与应用1

无人机发展与应用1
无人机发展与应用1

中国无人机的发展与应用

一、无人机的概况

无人机(unmanned aerial vehicle,简称UAV)是一种由无线遥控设备或由程序控制操纵的无人驾驶飞行器。它不需要飞行员在机舱内进行驾驶,飞行过程由电子设备控制自动进行。飞机上不用安装任何与飞行员有关的设备,这样就有效地节省和利用空间装载应用设备以完成赋予它的各种任务。无人机与有人驾驶飞机的最大区别是,单纯依靠无人机本身是不能完成任何任务的,它需要一套严密的控制系统和根据任务需要搭载的应用设各,所以无人机也称为无人机系统。

无人机最早诞生于1917年,由英国人制造出第一架无人机,至今已有近百年的历史了。但是无人机的应用则始于20世纪50年代。早期的角色是作为靶机使用,后来逐步用于空中侦察、电子对抗、目标指示等领域。在60年代的越南战争和70年代的中东战争中,无人机都有重要表现。在海湾战争以及北约空袭南斯拉夫的过程中,无人机都曾被频繁地用于执行军事任务。

无人机的快速发展和广泛运用是在海湾战争以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充分认识到无人机在战争中的作用,竞相把高新技术应用到无人机的研制与发展上。轻型材料的使用和新的设计大大增加了无人机的续航时间;先进的信号处理与通信技术提高了无人机的图像传递速度;自动驾驶仪能使无人机自动改变高度和航向飞往目标,地面操纵员可以通过计算机根据需要改变无人机的飞行数据。在阿富汗战争中,无人机已经能够攻击地面目标,其在军事领域的重要价值越来越清晰地展现在世人面前。

无人机经过了近百年的发展,其产品种类繁多,外形千奇百怪,很难用简单的语言将其一下子介绍清楚。如果以飞行距离的长短进行分类,有短程无人机、近程无人机、中程无人机和长航时无人机;如果以飞机的外形分类,有微型无人机、小型无人机、中型无人机和大型无人机;如果从军事用途上进行分类,有靶机、侦察机、干扰机和攻击机:如果从飞行原理上分类,则有固定翼无人机和旋翼无人机(即无人直升机)等。

小型无人机(Mini-UAV)的最大起飞重量只有几千克乃至几十千克。由于其携带方便,操作简易,成本低廉,因而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比如以色列的“云雀”,重约6千克,直径12厘米,通过助推器或小型火箭发动机肩扛发射。发射后其机翼(翼展1.5米)在电动机动力作用下迅速打开进入飞行位置。该机装有一台摄像机,可提供空中即时影像。最大飞行距离10千米,可在目标区域上空飞行60多分钟。“云雀”无人机可从屋顶、窗口或狭窄小巷发射,即使对恶劣环境也有较强的适应性,应用一台笔记本电脑就可以对其进行操控。该型系列

飞机在2004年就成为以色列军队的制式装备,2005年被澳大利亚和加拿大军方采购,并在军队中成建制装备应用于阿富汗战场。

中型无人机通常是指重量在一百千克至几百千克、飞行距离达数百公里、留空时间在2小时以上的飞机。该类飞机在民间领域的应用最为广泛。

我国研制无人机已有四十多年的历史,所投放的产品也比较成熟。从最初的无人靶机系列,到高空高速无人侦察机等,已经开发出的产品有数十种,并广泛应用于空中侦察、战场监视、目标定位、战场评估等军事领域,随着近十几年来科技得不断进步,无人机的安全性与可靠性也逐步完善,开始进入民用市场,在各个领域发挥出高科技带给人类的方便快捷与高效。

以无人机为飞行平台,利用高分辨CCD相机系统获取遥感影像,利用空中和地面控制系统实现影像的自动拍摄和获取,同时实现航迹的规划和监控、信息数据的压缩和自动传输、影像预处理等功能,可广泛应用于国家生态环境保护、航空摄影、测绘、矿产资源勘探、灾情监视、交通巡逻、电力巡线、治安监控、应急减灾、应急指挥、人工降雨、国防安全、国土资源勘探、城镇规划、地震调查、环境监测、森林防火、农作物估产、保护区野生动物监测、大气取样、海事侦察、边境巡视、禁毒侦察、消防侦察、生态环境保护、海洋环境监测、土地利用调查、水资源开发、农作物长势监测与估产、农业作业、自然灾害监测与评估、城市规划与市政管理、森林病虫害防护与监测、数字城市等领域。

二、无人机应用

1、无人机在突发性公共事件中的应用

中国每年因自然灾害、事故灾害和社会安全事件等突发公共事件造成的人员伤亡逾百万,经济损失高达数千亿。目前,我国正处在突发性公共事件的高发期,而且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都将面临突发性公共事件所带来的严峻考验。从自然角度分析,中国也是世界上受自然灾害影响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灾害种类多、灾害发生频度高、损失严重。自然灾害在中国有着较强的社会性,灾害造成的损失也在逐步增加。

突发事件的主要特征,一是突发性和难以预见性;二是破坏性;三是具有紧迫性。因为是突然发生的、非正常的、带有破坏性的事件,极易造成公众的恐慌,所以在处理突发事件时,就带有紧迫性的特点。突发事件对应急管理的要求是:迅速判明情况,查明事件原因;实现快速响应,尽快到达现场;采取果断措施,实施正确指挥;进行紧急救援,防止事态发展;妥善安排善后,尽力减少损失。在这些环节中无人机都能够发挥出重要作用。具体说,无人机在处理突发事件过程中的主要作用体现在以下方面:

(一)实现快速响应,在第一时间到达现场,迅速展开作业

小型无人机只有几千克或十几千克,依靠遥控器或手提电脑就可以对其进行操控。装备该类无人机的小分队只需2—3人就可以完成任务。即使在道路被毁的情况下,徒步也可以到达事故现场。一架未组装起来的无人机,有的仅有一个标准行李箱那么大,放在汽车或飞机上就可以很方便地携运。有些无人机的起飞条件很简单,在汽车上就可以弹射起飞。尤其是无人直升机的起降,有块几平米的平地就行。

如果是中型无人机,通常需要车载控制设备。其保障分队一般需要配备2—3辆吉普车,具有一定的越野能力,也能在最短时间内到达现场,实现快速响应。

无人机不仅能够有较快的反应能力,而且对环境和气象条件有较强的适应性,在这方面比有人驾驶飞机更优越。例如:参加“5·12”救援的无人机能在6级风下完成飞行任务,受阴、雨、雾等天气条件的限制比有人驾驶飞机要小得多。固定翼无人机起飞时一般只需要一条100米左右的跑道,只要周围没有突出的障碍物就可以自主起降。如果采用遥控起降方式,则只需要二三十米长的跑道,可以利用震后残存的公路顺利起降。飞机可超低空作业,受天气条件的限制非常小,但是获取地面影像的速度非常快,可在半径15千米的范围内稳定可靠飞行数小时。

(二)采集现场数据,迅速将现场的视、音频信息传送到指挥中心,供指挥者进行判断和决策

无人机通常配置的基本设备就是多媒体采集系统,负责完成视、音频数据的采集,通过无线传输方式,传输到地面的接收机。其机载摄像机能够对视频数据进行编码压缩,以图像方式把视频数据送回指挥中心。如果配置高清晰度的数码摄像机,能够对现场进行高质量的视频采集以及音频的实时采集。比如安装视频采集的无人机能够采集稳定的视频画面,其数据传输距离可达30公里。

无人机能方便地使用摄像机、热像仪等各种载荷。即使是普通的民用级专业数码相机,也能安装到飞机的平台上。配合自动曝光摄影等一系列先进技术,就能自动获取高清晰数码照片。通过后期处理,生成的数码影像和地形图可为灾难评估和灾后重建提供可靠的数据保障。在“5·12”抢险救灾过程中,无人机在第一时间获取了大量震后详细影像,为灾后救援提供了可靠的决策依据。

通过对灾区或事故现场进行视、音频图像采集并及时传报给指挥中心,能够使政府相关部门掌握现场情况第一手资料,对情况的分析更加全面、准确,使判断和决策更加及时、正确,反应更加迅速,各部门以及各类救援人员的协调也会更加充分。

(三)能够实现通信中继功能,快速恢复现场局部通信

空中通信中继是无人机的一个重要用途。当自然灾害(如地震、洪水、泥石流、海啸等)发生时,在一定地域内地面原有的有线、无线通信系统均遭到破坏,此时此地,在最需要通信联络的时候信息传递就成为一个大问题。而无人机则可

以作为一个便捷的通信中继机,在指挥中心与现场之间搭建一条无形的信息“桥梁”,快速构成一个应急局域无线通信网以解燃眉之急,为救灾赢得宝贵时间。

在“5·12”汶川特大地震中,地面通信遭到破坏,由于其特殊的地理和气象环境,对空通信保障也十分困难,通信联络是抗震救灾指挥中存在的一大难题,为此空军不得不派出一架专用飞机担负中继转讯任务。事实证明,由于该机在灾区上空架设了一条不问断的通信桥梁,扫除了高山峡谷内的通信盲区,为抗震救灾指挥部实时指挥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持。如果在地面通信中使用多个无人机分队进行配合,整个救灾指挥的通信环境就会更加完善。

(四)跟踪事件的发展态势,帮助指挥中心实施不问断指挥处理

由于无人机的使用方便快捷,到达现场之后能够迅速展开,展开之后就能够不间断地跟踪事件的发展,利于指挥中心及时掌握事件态势。在追踪事件态势方面,无人机有大飞机无法比拟的优点。由于其机体小巧,速度容易控制,机动性好,在需要急转弯时,无人机可以一下子转过来,大飞机就不行。此外无人机能超低空飞行,适应性更强,相对而言,大飞机在山区飞行就受限制。因、为飞得低,也能看得更清楚。

使用无人机获取信息的分辨率很高,可以达到0.1米。目前无人机所措载的传感器一般都采用光学传感器,夜间使用还受到限制,如果配备红外或具有夜视功能的系统,其功能就更加强大。

(五)参与救援行动,投掷紧急救援渤资

不同的无人机都具有一定的负载能力。可以装载一定数量的装备或物资。在危急条件下,可以向被围困的受难者或处于恶劣环境下以正常手段不能被施救的人投放救援物资或工具,以帮助受固者尽快脱离危险。

(六)在媒介失灵的状态下,播撒传单,向受害人传递政府施救信息

我国目前正处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建阶段,各种社会矛盾不断涌现,即使是人民内部矛盾也会出现一些新问题,如果处置失当,有可能会出现骚乱、械斗甚至暴乱等影响社会安全的重大事件。当该类事件出现时,由于参加的人群众多,容易缺乏理智,现场很难控制。必要时可利用无人机播撒传单,向现场群众传递有关信息,引导群众配合政府的施救行动。

(七)进行空中喊话,传递政府领导者讲话,并通过视频与受害人对话

突发事件具有不确定性,如果在处置过程中不能使用正常的宣传工具与群众进行沟通,可通过无人机搭载扩音设备对现场进行喊话,传达领导人意图。同时,指挥中心通过无人机直接监视现场情况,必要时也可与其进行对话,以缓解矛盾,控制事态发展。

(八)参与灾后重建,提供有关地理及气象相关信息

事实上,我国无人机在洪涝灾害应急监测、太湖蓝藻爆发、森林火灾监测、大气臭氧监测以及大型科学试验中已经发挥了重要作用,也形成了推动无人机技术发展的专业技术队伍。在2008年“5·12”汶川特大地震的抗震救灾工作中,无人机与遥感技术应用相结合取得了显著效果,引起了业内各界的高度重视。同时也使政府有关部门注意到,在类似的灾害监测中,无人机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2017年无人机发展现状及发展前景分析研究报告

2017年无人机发展现状及发展前景分析 研究报告

小型无人机行业最近可谓热潮涌动,极飞、亿航等多家无人机初创企业在还未有成熟产品的情况下就获得了数千万美元的融资。无人机这一小众行业之所以能够进入大众视野,还是得益于大疆创新的出现。在国内电子企业普遍还处在代工与组装的劳动力密集模式中时,大疆创新已经悄然成为全球小型无人机市场的绝对龙头,2014年营收近30亿元,市场份额近70%。大疆的引领与示范作用不可谓不强,国内迅速兴起了一股无人机创业与投资的热潮。 套用大疆创新创始人汪滔的话:“人类对于飞行的梦想与生俱来。”小型无人机的真正发展时间不超过10年,从有成熟产品到现在不过4年,而1年以前相关产品还相当粗糙、没有完整的安全保护和数据记录设备。无人机的发展速度大大超出人们的预期,越来越多之前不曾设想过的领域已经开始出现无人机的应用。我们看好这一快速成长行业未来的发展,同时也将持续关注这一领域中相关的投资机会。

小型无人机发展现状分析 民用小型无人机迎来爆发期:市场规模快速成长,国外巨头纷纷布局 所谓无人机,即不载人的飞行器。按照技术来划分,无人飞行器可分为无人固定翼、无人直升机、无人多旋翼飞行器、无人飞艇、无人伞翼机、扑翼式微型无人机等六大类,而前三类应用最为广泛,其中无人多旋翼飞行器又由于其结构简单、价格相对低廉的特点,应用场景迅速拓展、发展前景最受关注。 多旋翼小型无人机经历了一段漫长的发展历史。 多旋翼无人飞行器尽管机械结构简单、成本相对较低,但飞行时不太稳定、很难控制,容易因侧翻而坠机,所以需要自动控制器和导

航系统来控制飞行姿态。但过去由于导航系统体积庞大、重达数十斤,难以应用在小型飞行器上,所以很长一段时间内,多旋翼无人机都没有取得大的发展。直到20世纪90年代以后,得益于MEMS技术的发展,重量仅为几克的导航系统才被研制出来。配合逐步成熟的控制算法,多旋翼无人机的研究和使用成为热点。 2006年至2015年,国内外的民用小型无人机公司如雨后春笋般出现。2015年,法国的Parrot公司发布了世界上第一款真正受到大众关注的四旋翼无人机AR.Drone,它不仅控制简单、可实现悬停,还可以通过WiFi将所搭载相机拍摄到的图像传送到手机上。 AR.Drone轻便灵活、操作便捷,最终大获成功。在AR.Drone的引领下,全球范围内掀起了一股将多旋翼商业化的热潮,多旋翼飞行器进入快速发展期。目前,中国的DJI(大疆创新)、美国的3DRobotics、法国的Parrot成为这一市场的龙头企业。

浅谈无人机的发展现状及发展趋势

浅谈无人机的发展现状及发展趋势研究 【摘要】随着世界科技的进步,计算机技术日新月异,人工智能、云计算已经得以实现,智能化、信息化和自动化的时代已经到来,无人飞机就是新科技下的产儿。无人机能有效的利用人工智能、自动驾驶和信号处理等高精尖核心技术,由于其体积小、航程远及无人驾驶等优势,现在广泛应用到军事领域,用于侦查、干扰,战场目标摧毁等,效果极佳,受到各国军事管理部门的重视。本文就无人机发展的现状及其未来可能出现的发展趋势进行研究,尝试解开无人机的面纱,让更多的人了解无人机。 【关键词】无人机;发展现状;发展趋势;军事领域 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对未知领域的探索也拉开帷幕,面对着高风险、高强度的任务,人们开始利用无人机替代有人飞机来执行,这也是大势所趋,形势所迫。无人飞机其实就是一种由无线电遥控控制的设备,有的是利用预编程序操控,又被人称为遥控驾驶航空器。目前在军事领域发展较为迅速,在一些科技发达的国家已经得到广泛应用。本文对无人机的研究主要是以军用无人机为标本,因为它代表着最先进的无人机发展技术。 1、军用无人机的发展现状分析 对于无人飞机的研究和使用,最早出现在美国,1909年世界上第一架无人机在美国试飞,并取得了不错的成绩。接下来的几年里,英德两国也开始研究无人飞机,并且在1917年先后在此技术研究上取得成功。在无人机问世以来,军事领域显得兴趣盎然,现在对无人机的研究也多数是出于军事使用的目的。在20世纪60年代,无人机已经开始应用到军事领域,在美越战争中,美国就使用了这种无人机来进行军事侦察、空中打击和目标摧毁。但是,最经典的无人机作战运用,属于以色列人。在第四次中东战争中,以色列使用BQM-74C无人机,成功地摧毁了埃及沿运河部署的地空导弹基地。在以色列入侵黎巴嫩时,利用猛犬无人机摧毁了黎巴嫩一些重要的导弹基地。美国在出兵阿富汗和袭击恐怖组织的时候也大量使用了无人飞机,并且在使用中也收到了一定的效果。在20世纪末,很多的国家已经研制出新时代的军用无人机,并且纷纷应用到军事领域,用于战场情报侦察、低空侦察和掩护、战场天气预报、战况评估、电子干扰和对抗、目标定位摧毁等,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军事战争和军事调动的原始形式。 2、军用无人机的类型研究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军用无人机的发展日趋成熟,它与有人机相比具有相当大的优势,比如,相对于有人机来说,无人机的操作简单,材料花费较小,关键是可以无飞行员亲自操作,伤亡率低;无人机顾名思义隐蔽性较好,不易暴漏,获取情报的真实度较高,生命力极强;另外,就是无人机的跑距离较短,易于起飞和降落。 就目前对无人机的研究来说,掌握此技术的国家已经有30多个,无人机的类型也有200种以上,军事无人飞机已经广泛应用到军事领域。就现在的军用无人飞机,按照及功能,可以划分为以下几个类型:靶机:主要用于训练飞行员和防空兵及测试其它防空兵器的性能;侦察机:主要用于战场相关情报的搜集和处理;诱饵机:主要是诱使敌雷达,进行空中打击;电子对抗机:主要是对敌机、指挥系统等开展电子干扰和信息侦;攻击机:主要是目标打击和战场摧毁;战斗机:用于空袭或者地面打击;其它无人机:比如激光照射、核幅射的侦察等。 3、军用无人机未来的发展趋势探究 虽然和平与发展是当代社会的主要特征,但是很多的国家在国防建设上并没有放缓脚步,而是在不断的升级军用武器及其它国防基础设施建设。军用飞机有其自身巨大的优势,在各国得到了前所未有的追捧和研究。新时代的战争不再是常规武器之间的较量,而是科学技术

民用无人机发展现状及应用分析

民用无人机发展现状及应用分析 一、民用无人机行业发展现状 中投顾问在《2016-2020年中国无人机行业深度调研及投资前景预测报告》中表示,民用无人机的发展要归功于军用技术的民用化,与军用无人机的百年历史相比,民用无人机从20世纪80年代才开始起步,在近十年里得到了真正全面的发展。与军用无人机高空、高速、远程和高续航等要求不同,民用无人机技术要求低、更注重经济性,军用技术的民用化降低了无人机市场进入门槛和研发成本,使得民用无人机得以快速发展。 主要的军用无人机制造国如美国、以色列、欧洲和日本等均加快民用无人机产业化,民用无人机进入普及时代。 图表世界民用无人机不同领域销售额占比 资料来源:中投顾问产业研究中心

图表不同用途民用无人机 资料来源:中投顾问产业研究中心 民用领域对无人机的飞行速度要求通常在100公里/每小时以下,飞机高度在3000米以下,某些特殊应用飞行高度在4000-5000米。无人机已广泛应用于防灾减灾,搜索营救,边防巡逻,森林防火,气象探测和农作物估产,管道巡检等领域。由于小型无人机的航空特性和大面积巡查的特点,在洪水,旱情,地震和森林大火等自然灾害实时监测和评估方面具备特别优势。 中投顾问在《2016-2020年中国无人机行业深度调研及投资前景预测报告》中表示,民用无人机下游需求非常广泛,包括农业、电力石油、检灾、林业、气象、国土资源、安防、海洋水利、测绘、城市规划等多个行业。近年来无人机在民用市场的应用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如农林植保和巡检两个领域,无人机需求较为迫切,且具备较大的市场规模。我们认为其它行业的潜在需求也将逐步显现,我国民用无人机市场空间巨大,将进入快速发展期。 二、中国民用无人机的应用情况 中投顾问在《2016-2020年中国无人机行业深度调研及投资前景预测报告》中表示,中国无人机起步较早,20世纪80年代,西北工业大学D-4固定翼无人机就对地图测绘和地质勘探做了尝试,但是民用无人机领域开发长期以来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直到近年来由于需求牵引,尤其是灾害频发急需一种灾情监视评估和搜救手段,民用无人机才得到充分关注。

未来年无人机行业发展未来前景预测分析

1.1未来5年无人机行业发展未来前景预测分析 1.1.1中投顾问对无人机行业发展因素分析 一、有利因素 (一)标准体系发布 2017年6月,工业和信息化部联合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科技部、公安部、农业部、国家体育总局、国家能源局、中国民用航空局等部门发布了《无人驾驶航空器系统标准体系建设指南(2017-2018年版)》。 《指南》坚持统筹规划、引领发展,多方参与、协同发展,需求牵引、急用先行,军民融合、开放合作的原则,确立了无人驾驶航空器系统标准体系“三步走”建设发展路径,明确了系统标准体系建设的总体要求、建设内容和组织实施方式。根据无人驾驶航空器系统分类分级复杂、体积重量及技术构型差异大、应用领域众多等特点,《指南》从管理和技术两个角度,提出了无人驾驶航空器系统标准体系框架,包括“分类分级”、“身份识别”等基础类标准,“注册管理”、“制造管理”、“运行管理”等管理类标准,“系统级”、“部件级”等技术类标准以及在不同行业的应用类标准,其中,基础类标准以国家标准为主,管理类标准、技术类标准和行业应用类标准以行业标准为主。 下一步,工业和信息化部将会同相关部门进一步推进无人驾驶航空器系统标准体系建设工作,以标准引领和促进无人驾驶航空器系统产业发展。 (二)无人机飞行走向合法化 2017年8月,《四川省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安全管理暂行规定》通过审议并公布,该规定的出台有望使无人机的飞行正常、合法化。《暂行规定》的发布确定了四川省关于无人机、航模和其他飞行器的管理职责,对于规范各种飞行器的飞行起到了非常积极的作用。 同月,江苏无锡也发布了《无锡市民用无人机驾驶航空器管理办法》,该《办法》主要规范了民用无人机管理的基本事项、实名等级制度、飞行要求及禁止飞行区域四个方面内容,并对民用无人机违法违规行为设置了详细的处罚规定。 从内容上看,两条法规都对无人机的飞行区域做出了明确限制,不过相比此前各地发布的“禁飞令”来说,这种限制相对更合理。另外,两地的无人机相关管理法规都规定无人机必须进行实名登记才能展开飞行活动,对违反相管理法规的行为也提出了明确处罚措施。四川和无锡两地无人机相关管理法规的正式发布,意味着无人机飞行将再次进入合法化时代,无人机的合理监管走上了正轨。 (三)无人机应用广泛 无人机按应用领域,可分为军用与民用。军用方面,无人机分为侦察机和靶机。民用方面,无人机+行业应用,是无人机真正的刚需。目前在航拍、农业、植保、微型自拍、快递

民用无人机行业发展现状与应用情况

民用无人机行业发展现状及应用情况 一、民用无人机行业发展现状 民用无人机的发展要归功于军用技术的民用化,与军用无人机的百年历史相比,民用无人机从20世纪80年代才开始起步,在近十年里得到了真正全面的发展。与军用无人机高空、高速、远程和高续航等要求不同,民用无人机技术要求低、更注重经济性,军用技术的民用化降低了无人机市场进入门槛和研发成本,使得民用无人机得以快速发展。 主要的军用无人机制造国如美国、以色列、欧洲和日本等均加快民用无人机产业化,民用无人机进入普及时代。 图表世界民用无人机不同领域销售额占比 资料来源:产研智库

图表不同用途民用无人机 资料来源:产研智库 民用领域对无人机的飞行速度要求通常在100公里/每小时以下,飞机高度在3000米以下,某些特殊应用飞行高度在4000-5000米。无人机已广泛应用于防灾减灾,搜索营救,边防巡逻,森林防火,气象探测和农作物估产,管道巡检等领域。由于小型无人机的航空特性和大面积巡查的特点,在洪水,旱情,地震和森林大火等自然灾害实时监测和评估方面具备特别优势。 民用无人机下游需求非常广泛,包括农业、电力石油、检灾、林业、气象、国土资源、安防、海洋水利、测绘、城市规划等多个行业。近年来无人机在民用市场的应用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如农林植保和巡检两个领域,无人机需求较为迫切,且具备较大的市场规模。我们认为其它行业的潜在需求也将逐步显现,我国民用无人机市场空间巨大,将进入快速发展期。 二、中国民用无人机的应用情况 中国无人机起步较早,20世纪80年代,西北工业大学D-4固定翼无人机就对地图测绘和地质勘探做了尝试,但是民用无人机领域开发长期以来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直到近年来由于需求牵引,尤其是灾害频发急需一种灾情监视评估和搜救手段,民用无人机才得到充分关注。

多旋翼无人机的发展以及应用

多旋翼无人机的发展以及应用 多旋翼无人机是一种能够垂直起降的无人直升机,其发展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1907年,当时Breguet兄弟Louis和Jacque在法国科学家CharlesRichet的指导下,设计制造了世界上第一架有人驾驶的多旋翼飞机—“旋翼机一号”。 多旋翼无人机根据旋翼的数目可以分为四旋翼、六旋翼、八旋翼等类型,还有一些特殊造型的多旋翼无人机,其最大特点就是具有多对旋翼,并且每对旋翼的转向相反,用来抵消彼此反扭力矩。多旋翼无机人相较于其它无人机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与固定翼飞机相比,它具有可以垂直起降,可以定点盘旋的优点;与单旋翼直升机相比,它采用无刷电机作为动力,并且没有尾桨装置,因此具有机械结构简单、安全性高、使用成本低等优点。多旋翼无人机的诸多优点使它在以下领域获得了广泛的应用: 1.教育科研领域应用,多旋翼无人机的研究涉及到自动控制技术、MEMS传感器技术、计算机技术、导航技术等,是多科学领域融合研究的一个理想平台; 2.航拍领域应用,利用多旋翼无人机搭载相机设备(可见光相机/红外相机),并配备图像传输系统,被人们称为“可飞行的相机”已被广泛的应用于影视航拍。 3.军事领域应用,多旋翼无人机搭载侦查设备快速飞行到危险区域执行侦查任务,为作战人员提供战场信息,是单兵作战的理想装备; 4.警用安全领域应用,无人机可搭载高清晰度数码摄像机:实时图传系统和地面控制系统可有效协助工作人员锁定、凝视关注事物。无人机可搭载物质投递设备:通过集成探杆、线轮、物品仓、软梯等装备,并搭载相关投放设备,可执行物资横向运输、线路牵引、传单投递、物资投递等。警用安防无人机无人机能利用承载的高灵敏度照相机可以进行不间断的画面拍摄,获取影像资料,并将所获得信息和图像传送回地面。应用于反恐维稳,如遇到突发事件、灾难性暴力事件,可迅速达到实时现场视频画面传输,传供指挥者进行科学决策和判断;成为一种不可多得的重要工具。无人机能进一步提高公安干警的响应、决策、评估效率,推动公安的信息化建设进程。 5.农业领域应用,利用多旋翼无人机替代人进行喷洒农药,具有成本低、效率高,减少农药对人体伤害等优势;除了喷洒农药,无人机还可以用来检测水稻长势,这项研究已经开发出了成熟产品。无人机装载光谱传感器,在稻田上空飞一圈,就可以记录下水稻颜色深浅,人们可以此来判断水稻生长情况,对后续农药、肥料喷洒提供参考。无人机还能用来研究土地荒漠化变化历程、植被变迁、土壤盐渍化检测等方面,对农林植物进行病虫害监测和预警。 6.交通领域应用,交警在执法过程中用上了无人机,用于抓拍违法行为。无人机能对监控盲区的违法行为进行补充抓拍,在交通拥堵的情况下,无人机可以率先赶到现场勘察,通过图传功能将交通状况传回指挥中心,便于远程指挥疏导。 7.环保领域应用,无人机可用来观测空气、土壤、植被和水质状况,也可实时跟踪和监测突发环境污染事件的发展;监测企业工厂的废气与废水排放,寻找污染源。 8.救生医疗应用,当发生洪水时,无人机可携带救生绳或救生圈,将其投到需要者身边。当有人在登山过程中突发疾病,无人机可携带急救药品飞到患者身边。 9.电力行业应用,电力无人机应用优势具备防雨水功能的无人机可在大雨、中雪天气飞行,不受恶劣天气影响,可随时巡航,有利于加大重点区段的特巡力度,增加大负荷运行下设备检测次数。无人机机动灵活,机身轻巧可靠,结构紧凑、性能卓越,使用不受地理条件、环境条件限制,特别适合在复杂环境执行任务,可定期对线路通道内树木、违章建筑等情况进行重点排查、清理,确保输电通道安全。傻瓜式自主飞行。无人机系统具备全自动一

无人机相关技术与发展趋势_甄云卉

第28卷第1期 兵工自动化 Vol. 28, No. 1 2009年1月 Ordnance Industry Automation Jan. 2009 ·14· 文章编号:1006-1576(2009)01-0014-03 无人机相关技术与发展趋势 甄云卉,路平 (军械工程学院 光学与电子工程系,河北 石家庄 050003) 摘要:无人驾驶飞机(简称“无人机(UAV )”)主要包括飞机机体、飞控系统、数据链系统、发射回收系统、电源系统等。其相关技术涉及隐身、飞行控制、动力、数据链、发射等方面。根据其运用灵巧、精度高、可重复利用等特性,在军用、民用以及研究领域有着广泛应用。针对现有状况阐述无人机目前存在的问题,展望今后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无人机;飞控系统;隐身技术;数据链;雷达散射截面 中图分类号:V279 文献标识码:A Related Technologies and Development of UAV ZHEN Yun-hui, LU Ping (Dept. of Optical & Electrical Engineering, Ordnance Engineering College, Shijiazhuang 050003, China) Abstract: The Unmanned Aerial Vehicle (UVA) comprises airplane frame, flight control system, data link system, launch reclaim system, power-supply system, etc. Its related technologies contain stealth, flight control, power, data link, and so on. Based on the characteristics of being used smartly, accurately and repeatedly, it is widely used in military affairs, the civil and the research field. Analyze recent problems of the UVA system under current circumstances, and cast a light on the UAV in the future. Keywords: UAV; Flight control system; Stealth technology; Data link; RCS 0 引言 随着科技信息时代的发展,未来信息化条件下的战争将对武器装备的高射程、高精度、零伤亡、高重复利用率以及隐蔽性等特征提出更高要求。无人驾驶飞机(Unmanned Aerial Vehicle ,UAV ,简称“无人机”)与其他武器相比有更好的优越性。无人机是具有自主程序控制、可进行无线遥控飞行的空中飞行器,可与遥控人员协作完成半自主控制,也可在无人驾驶、控制的状态下自主操作。无人机设计灵巧,空间利用率高,可重复使用,实际用途十分广泛。故对其相关技术与发展趋势进行研究。 1 无人机的系统组成及特点 1.1 系统组成 无人机主要包括飞机机体、飞控系统、数据链系统、发射回收系统、电源系统等。飞控系统又称为飞行管理与控制系统,相当于无人机系统的“心脏”部分,对无人机的稳定性、数据传输的可靠性、精确度、实时性等都有重要影响,对其飞行性能起决定性的作用;数据链系统可以保证对遥控指令的准确传输,以及无人机接收、发送信息的实时性和可靠性,以保证信息反馈的及时有效性和顺利、准 确的完成任务。发射回收系统保证无人机顺利升空以达到安全的高度和速度飞行,并在执行完任务后从天空安全回落到地面。 1.2 系统特点 1) 机体灵活性好,体积小、重量轻。由于无人机的设计不用考虑驾驶员的部分,机身可以设计得很小,同时使用较轻的材料以减轻机身重量,提高生存能力和飞行速度。 2) 可担负多载荷任务并进行远距离、长时间续航。与相同体积和重量的有人机相比,无人机有更多的空间和载重量用来承载燃料、武器和设备等,提高了工作效率,延长了续航时间;同时,不用考虑飞行员自身的承受极限和飞行加速度的影响,可执行更复杂的飞行作战任务。 3) 隐身性能好,生存能力强,费用低廉。与载重量相当的有人驾驶飞机相比,无人机造型小巧,机体灵活,可采用雷达反射特征不敏感的材料制造以达到较好的隐身效果,从而躲避敌人的探测。目前,大部分中小型无人机的价格已降至有人驾驶飞机的1/10左右,而小型无人机更是价格低廉。 4) 安全系数高,自主控制能力强。无人机最大的特点就是机上无人驾驶,使其可以担负许多有人 收稿日期:2008-07-23;修回日期:2008-09-03 作者简介:甄云卉(1981-),女,黑龙江人,军械工程学院在读硕士研究生,从事数字通信技术及其应用研究。

无人机行业发展现状、前景及趋势分析

中国无人机行业发展现状、前景及趋势分析 中国无人机发展现状 中国2014年无人机销量约2万架,其中军用无人机约占1.4%,民用无人机占98.6%,预计到2020年中国无人机年销量将达到29万架。受低空逐步开放的利好,国内民用无人机发展非常迅猛,未来几年将保持50%以上的增长,2014年中国民用无人机销售规模已经达到40亿元。 以中航智、大疆、易瓦特、零度智控、深圳亿航等为代表的无人机企业将迎来较好的发展机会。 图表中国典型的民用无人机企业情况 资料来源:中投顾问产业研究中心 2015年,国内的无人机市场依然火热。包括研发、生产、运营在内,我国目前有300家至400家民用无人机企业,从业人员超过万人。未来我国需要1万多架民用无人机,以此简单计算,未来市场空间高达500多亿元。 无人机行业发展前景 无人机被称为“空中机器人”,从1917年第一架无人机诞生到现在近100年时间,无人机技术持续进步,尤其是微电子、导航、控制、通信等技术,极大地推动了无人机系统的发展,促进了无人机系统在军事和民用领域的应用。 2015年9月3日中国的阅兵展示了3款无人机,让民众过足了眼瘾。据美国、以色列未来战机规划,未来无人机将超过有人机。我国军用无人机紧随以美国、以色列为首的第一梯队之后,处于第二梯队,发展空间巨大。 民用无人机拥有规模不亚于军用无人机的巨大市场。未来的无人机将集成更多的机器人技术和更先进的算法,装备更多的传感器,加载更多的任务载荷设备,接入外部网络,智能化地完成各种复杂的任务。 民用无人机用途极为广泛,未来市场主要集中于农林植保、影视航拍、电力巡检等领域。借鉴美

第2页 国对民用无人机监管逐步放松的历程,以及国内民用无人机政策的规范和低空空域改革的深化,我国民用无人机行业将呈现爆发式增长。 无人机行业发展趋势 一、智能化趋势 未来无人机应该是智能化的,而不仅仅只是听从人类指令而被动行动的玩具。未来战场瞬息万变,战机往往梢纵即逝,因此,一架具有主动判断能力和卓越战场感知能力的智能化无人机就能在站场上迅速取得先机,从而赢得战争胜利。 二、隐身化趋势 现代防空武器的迅速发展,对无人机的隐身性能及机动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提高无人机的机动性能和战场生存能力,未来无人机需要朝着隐性化,微型化方向发展。特别是翼展不超过15厘米的特微型无人机,携带方面,战术灵活,可以在提高生存能力的大大增强战争侦察、渗透能力。 三、集成化趋势 未来无人机正朝着系统集成,综合传感方向发展,增强无人机的通用性。未来无人机不将再有明显的分类,一架无人机就能完成侦察/探测/打击/评估等一体化任务。同时,针对未来一体化战争趋势,无人机数据链可以与有人战斗机迅速分享,各自分工,应对不同任务的需要。未来的无人机系统更强调高度集成化,以满足灵活多变的作战任务需求。 四、民用化趋势 根据《美国陆军无人机系统路线图(2010-2035)》,无人机在军用领域的应用范围将进一步扩展至C3I 指挥控制、空战、加油、空运等更多类型的作战任务,逐步对有人驾驶飞机形成替代。而在民用领域,随着对无人机应用价值认知程度的加深,无人机在遥感测绘、边海防、森林防火、管道巡线、警务执法等方面的应用已开始起步,并呈现出迅猛发展之势。未来,全球民用无人机的市场需求将以年均近30%的速度快速递增。

无人机行业应用分类

无人机行业应用 随着无人机技术的发展,细分市场领域的需求增长,无人机的应用正展现出越来越丰富的可能性。航拍、植保,替代电力工人巡线等等,无人机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正推动着各个领域的发展。 根据国家权威机构的研究表明,目前民用无人机下游行业应用分类如下: 一、农业方面:农业植保、农作物数据监测 1.用于农业事前预防:农田信息监测 通过对大面积农田、土地进行航拍,从航拍的图片、摄像资料里了解农作物的生长周期,对农田进行全面的有 效监测。 2.用于农业事中监测:农药喷洒 无人机进行农药喷洒可以降低农作物生物灾害,具有高效安全、覆盖疏密程度高、防治成效好、节水节药成本 低等优势。 3.用于农业事后控制:农业保险勘查 当出现大面积自然灾害时,农作物查勘定损工作量极大, 其中最难以界定的就是损失面积问题。无人机通过高分辨 率图像和高精度定位数据获得能力、多种任务的应用拓展 能力的特点可以高效的处理这种工作量极大的任务。通过 航拍查勘获取航拍成果数据、对航拍图片的后期处理与技 术分析,农田保险公司可以准确测定实际受灾面积,进行 农田保险灾害损失勘查,不仅提高了工作效率,更能降低 人为因素导致定损结果的误差。 二、电力石油方面:电力巡线、石油管道巡检 装配有高清数码摄像机和照相机以及GPS定位系统的多旋翼无人机,可沿线路进行自主巡航普查,对塔架、绝缘子等可悬停详查,实时传送拍摄影像,监控人员可在电脑上同步收看与操作。而在山洪爆发、地震灾害等紧急情况下,多旋翼无人机可以对线路的潜在危险,诸如塔基陷落等问题进行勘测与紧急排查,丝毫不受路面状况

的影响,既免去攀爬杆塔之苦,又能勘测到人眼的死角,对于迅速恢复供电很有帮助。 无人机在待巡查的石油管道上空沿线飞行,无人机在自动飞行模式下,用内置高清摄像机指向待巡查的石油管道,采集管道详情影像、并通过无线远距离实时回传至地面站。通过3G网络传输功能,还可将无人机视频影像实时传输至石油企业在全球任何地点的手机 终端或指挥中心。夜间可以配置无人机载红外热像仪实现巡线检。 三、检灾方面:灾情监测、应急指挥、地震调查 中国幅员辽阔,地质灾害频发频繁,灾前预警、灾时监测、灾 后重建等需对灾区进行反复遥感动态监测,搭载了高清拍摄 装置的多旋翼无人机对受灾地区进行航拍,可以提供一手的 最新影像。 利用无人机载视觉系统可以迅速、有效、全方位搜索自然灾 害及突发事故的遇难者和幸存者。 四、林业方面:森林防火、森林灾害防治、保护区野生动物检 测 无人机作为一种新型的中低空实时电视成像和红外成像快速获取系统,在对车、人无法到达地带的林业资源调查、 生态环境、森林防火、森林病虫害防治等方面尤其独特的优 势。在森林消防方面,作为现有林业监测手段的有力补充, 无人机除了能在发生森林火灾时快速定位火点,确定火情外, 更能对林业火灾进行监测、预防。森林火灾的发生,因地理 位置分散偏僻,发生之初通常很难发现,若能及时监测到林 火的发生,将火灾扼杀在萌芽状态,抢占灭火先机,就能将 产生的破坏和损失大大降低。利用航拍影像,可以第一时间 检测保护区野生动物情况。 五、气象方面:空气监测 人机搭载生态大气检测仪可实现区域空气质量的在线自动监 测,能全天候、连续、自动地监测环境空气中的二氧化硫、 二氧化氮、臭氧、一氧化碳、、PM10和有机挥发物的实时变

中国无人机行业发展环境分析(报告精选)

北京先略投资咨询有限公司

2011-2016年1-3月中国无人机行业发 展环境分析 (最新版报告请登陆我司官方网站联系) 公司网址: https://www.360docs.net/doc/7c8662165.html, 1

目录 2011-2016年1-3月中国无人机行业发展环境分析 (3) 第一节2011-2016年1-3月中国经济环境分析 (3) 一、宏观经济环境 (3) 二、国际贸易环境 (9) 第二节2011-2016年1-3月无人机行业发展政策环境分析 (10) 一、行业政策影响分析 (10) 二、相关行业标准分析 (11) 三、行业发展规划 (12) 第三节技术环境分析 (12) 一、主要生产技术分析 (12) 二、技术发展趋势分析 (13) 第四节2011-2016年1-3月无人机行业发展社会环境分析 (15) 2

3 2011-2016年1-3月中国无人机行业发展环境分析 第一节 2011-2016年1-3月中国经济环境分析 一、宏观经济环境 1、GDP 历史变动轨迹 2015年,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形势和不断加大的经济下行压力,党中央、国务院保持战略定力,统筹谋划国际国内两个大局,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主动适应引领新常态,以新理念指导新实践,以新战略谋求新发展,不断创新宏观调控,深入推进结构性改革,扎实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经济保持了总体平稳、稳中有进、稳中有好的发展态势。 初步核算,全年国内生产总值676708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 6.9%。分季度看,一季度同比增长 7.0%,二季度增长7.0%,三季度增长6.9%,四季度增长6.8%。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60863亿元,比上年增长3.9%;第二产业增加值274278亿元,增长6.0%;第三产业增加值341567亿元,增长 8.3% 。从环比看,四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增长1.6%。 图表- 1:2011-2015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统计分析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2020无人机行业现状及前景趋势

2020年无人机行业现状 及前景趋势 2020年

目录 1.无人机行业现状 (5) 1.1无人机行业定义及产业链分析 (5) 1.2无人机市场规模分析 (7) 1.3无人机市场运营情况分析 (7) 2.无人机行业存在的问题 (10) 2.1安全性是最大困扰 (10) 2.2民用无人机技术尚未成熟 (10) 2.3成本是制约是无人机大规模发展的最大瓶颈 (11) 2.4民用无人机产业任重而道远 (11) 2.5基础工作薄弱 (12) 2.6产业结构调整进展缓慢 (12) 3.无人机行业前景趋势 (12) 3.1市场趋势 (12) 3.2技术趋势 (13) 3.3产业链趋势 (13) 3.4产业体系协同化 (14) 3.5消费产品个性化 (15) 3.6行业应用专业化 (16) 3.7研发升级智能化 (16) 3.8运营服务精准化 (17)

3.9安全监管规范化 (18) 3.10延伸产业链 (19) 3.11生态化建设进一步开放 (19) 3.12呈现集群化分布 (20) 3.13行业发展需突破创新瓶颈 (21) 4.无人机行业政策环境分析 (23) 4.1无人机行业政策环境分析 (23) 4.2无人机行业经济环境分析 (23) 4.3无人机行业社会环境分析 (23) 4.4无人机行业技术环境分析 (24) 5.无人机行业竞争分析 (25) 5.1无人机行业竞争分析 (25) 5.1.1对上游议价能力分析 (25) 5.1.2对下游议价能力分析 (25) 5.1.3潜在进入者分析 (26) 5.1.4替代品或替代服务分析 (26) 5.2中国无人机行业品牌竞争格局分析 (27) 5.3中国无人机行业竞争强度分析 (27) 6.无人机产业投资分析 (28) 6.1中国无人机技术投资趋势分析 (28) 6.2中国无人机行业投资风险 (28)

无人机应用与发展浅析

无人机的发展与应用 2018级软件工程2016040121146 方添龙 摘要:无人机也就是无人驾驶的飞机,主要是依靠程序控制或者遥控控制的方式来进行飞行的飞行器。在科技发展的今天,无人机在许多的领域都有着实际的应用,但就算有着十分广阔的发展前景,目前无人机技术仍不成熟,本文章主要对无人机实际应用和未来发展分析和研究,并对其发展的前景进行了进一步的讨论。 关键词: 无人机发展前景,实际应用,三大领域 1.无人机的发展及特点 无人驾驶飞机简称“无人机”(“UAV”),是利用无线电遥控设备和自备的程序控制装置操纵的不载人飞行器。无人机实际上是无人驾驶飞行器的统称。无人机最早的应用是在军事方面作为空军靶机使用后因无人机技术的进步和信息技术的发展,无人机开始发展出侦察,诱敌,信号中继等功能,现今无人机的使用范围已拓展至军事、民用和科研三大领域。相较于传统的飞行器,无人机一般体积较小且无驾驶员,所以生产和维护成本低,不受驾驶员的生理情况限制,拥有较强的工作强度。但同时无人机也存在各种缺点,比如生存能力不足,飞行速度较慢,难以完成复杂的工作的缺点,尤其是面对飞行过程中出现的突发情况不能及时地处理,如大风,外来攻击,自身机械故障等情况。这些都会导致无人机失控甚至坠毁。 2无人机的应用 2.1军事领域的应用

无人机有着体积小、隐蔽性高的特点,因此在军事当中被广泛用于执行军事电子侦察,电子对抗、预警、远距离攻击,战斗评估、军事地形航拍及测绘、反恐等方面。无人机的强大功能,使得其在减少人员伤亡、应对复杂的战事、提高工作效率等方面发挥了强大的作用,特别是在现代信息战和电子战中无人机已经成为了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正因如此无人机技术在当前阶段被世界上的许多国家重视。但同时无人机在战争中的作用还是有限的,并不能很好的实现电子对抗、侦查和攻击等方面的作用,另外,无人机作战飞机的隐身能力、信息通讯能力、导航能力等仍然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进一步提升和改进。 2.2民事领域的应用 无人机在民用领域应用广泛,其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第一个是在农作物植保方面。使用无人机进行药物喷洒作业,具有作业效率高、单位面积施药液量小、无需专用起降机场、机动性好等优点,植保无人机可以远距离摇控大范围内操作,从根本上避免了作业人员暴露在农药中的危险,改善了操作者的劳动条件和劳动成效。 第二个是在无人机航拍方面,无人机在航空中的摄影主要 有三种:固定翼地理勘察航测,无人直升机正射影像,多旋翼飞行器低空拍摄。航拍的主要优势是不受地面环境的限制,且成本低,相较于人为驾驶和卫星监测无人机体积小成本低且可获取较为清晰画面 所以何以应用于许多场合,尤其在新闻领城内的使用,有些甚至将会上升到国家政策的层面。其中大部分的原因,是因为真人驾驶与控制

无人机培训市场发展前景分析

无人机培训市场发展前景分析 中投顾问在《2016-2020年中国无人机行业深度调研及投资前景预测报告》中表示,无人机市场的火热是大家有目共睹的,但是普通消费者看到的更多的是媒体的宣传和消费娱乐级市场的繁荣,作为无人机下游产业链的培训市场也潜藏着巨大的发展空间。 一、为什么无人机产业需要培训的支持 民用无人机主要分为消费级和工业级。 消费级的火热伴随着的是黑飞和不断出现的无人机安全事故,为了支持无人机的多元化快速发展即将出台的法规会在考虑安全的前提下放开消费级的管控,但是肯定会限制距离和重量以及区域等等,非室内、视距内轻型及以上等飞行,证照管理是前提。 工业级的无人机现在并没有像消费级那样成熟除了行业垂直纵深没完善之外,没有合格的飞手是制约之一。特别是整机重量达30kg以上的植保单旋翼无人机(直升机),飞行的安全直接关乎从业者和使用者的人生安全。这也是植保无人机应用推广中的首要考虑要素。 在无人机的其他应用领域,如电力巡线等,超视距的飞行需要严密的地面控制站规划,涉及到气象、飞控原理、避障和图传等等。 所以,无人机驾驶员的需求很大、要求很严,而具有无人机作业综合能力的人才更是亟待培养,我把这类人称为“无人机应用领域的项目经理”,即:在接到某个飞行任务的时候,你可以对无人机类型选择、航线规划、外设部件调试、安全警戒、应急处理、系统测试和数据分析等做整体规划,协调配合来完成。 二、培训的主体和合法机构 中投顾问在《2016-2020年中国无人机行业深度调研及投资前景预测报告》中表示,目前,我国的无人机驾驶员证照管理分为两大类: (一)民航局直接管理。 这主要涉及在融合空域(是指有其他载人航空器同时运行的空域)运行的小型(是指空机质量在5700kg 以下除微型轻型的无人机)及以上级别无人机和充气体积在4600立方米以上的遥控飞艇。由于这部分的无人机在实际应用中的比例极低,也不是这一波无人机市场火热的推动者,所以有待进一步发展。 (二)AOPA管理。 视距内运行的质量大于7kg和在隔离空域运行的超视距无人机,这是目前应用范围最广的无人机领域。其驾驶员的证照管理有民航局授权的中国航空器拥有者及驾驶员协会(中国AOPA)管理。 但是,AOPA不直接培训,它是监督和管理机构,具体培训有AOPA授权的专业培训机构来完成(类似汽车驾校)。 三、目前国内培训机构的情况 中投顾问·让投资更安全经营更稳健

小型无人机发展现状及前景分析

中国小型无人机发展现状及发展前景分析 小型无人机行业最近可谓热潮涌动,极飞、亿航等多家无人机初创企业在还未有成熟产品的情况下就获得了数千万美元的融资。无人机这一小众行业之所以能够进入大众视野,还是得益于大疆创新的出现。在国内电子企业普遍还处在代工与组装的劳动力密集模式中时,大疆创新已经悄然成为全球小型无人机市场的绝对龙头,2014年营收近30亿元,市场份额近70%。大疆的引领与示范作用不可谓不强,国内迅速兴起了一股无人机创业与投资的热潮。 套用大疆创新创始人汪滔的话:“人类对于飞行的梦想与生俱来。”小型无人机的真正发展时间不超过10年,从有成熟产品到现在不过4年,而1年以前相关产品还相当粗糙、没有完整的安全保护和数据记录设备。无人机的发展速度大大超出人们的预期,越来越多之前不曾设想过的领域已经开始出现无人机的应用。我们看好这一快速成长行业未来的发展,同时也将持续关注这一领域中相关的投资机会。 小型无人机发展现状分析 民用小型无人机迎来爆发期:市场规模快速成长,国外巨头纷纷布局 所谓无人机,即不载人的飞行器。按照技术来划分,无人飞行器可分为无人固定翼、无人直升机、无人多旋翼飞行器、无人飞艇、无人伞翼机、扑翼式微型无人机等六大类,而前三类应用最为广泛,其中无人多旋翼飞行器又由于其结构简单、价格相对低廉的特点,应用场景迅速拓展、发展前景最受关注。

多旋翼小型无人机经历了一段漫长的发展历史。 多旋翼无人飞行器尽管机械结构简单、成本相对较低,但飞行时不太稳定、很难控制,容易因侧翻而坠机,所以需要自动控制器和导航系统来控制飞行姿态。但过去由于导航系统体积庞大、重达数十斤,难以应用在小型飞行器上,所以很长一段时间内,多旋翼无人机都没有取得大的发展。直到20世纪90年代以后,得益于MEMS技术的发展,重量仅为几克的导航系统才被研制出来。配合逐步成熟的控制算法,多旋翼无人机的研究和使用成为热点。 2006年至2010年,国内外的民用小型无人机公司如雨后春笋般出现。2010年,法国的Parrot公司发布了世界上第一款真正受到大众关注的四旋翼无人机AR.Drone,它不仅控制简单、可实现悬停,还可以通过WiFi将所搭载相机拍摄到的图像传送到手机上。AR.Drone轻便灵活、操作便捷,最终大获成功。在AR.Drone的引领下,全球范围内掀起了一股将多旋翼商业化的热潮,多旋翼飞行器进入快速发展期。目前,中国的DJI(大疆创新)、美国的3DRobotics、法国的Parrot成为这一市场的龙头企业。

无人机的发展与应用

无人机的发展与应用(转载) 无人机的发展与应用 (1)国内外现状 21世纪前十年世界各国都在大力发展各种用途的无人飞行器,目前,世界上32个国家已研制出了50多种无人机,有55个国家装备了无人机。无人机成为本世纪武器装备发展中的最大亮点。据报道,1993-2005年间,北约国家无人战斗兵器总数增加了1.7倍,2006年,这 一数量达到了11万架具。 美国、北约、以色列、南非等其他国家都非常重视无人侦察机和多用途无人机的研制和生产及应用。美国在发展无人机计划的同时,也考虑民用和商用的可能性,如环境监控、通讯中继、毒品侦察、大气取样、野生动物跟踪、测绘等。 由于国防预算的削减,俄罗斯的导弹公司和生产厂家不得不将一些军用无人机转为民用。如他们用四年时间研制的NART无人机将用于气象和生态观测;Ka37无人驾驶直升机将用于农业和空中拍摄。同时,俄罗斯还研制了用于农作物统计、输气输油管道监控、化学和核物质 监护等方面的旋翼无人机。 国内的情况是,高空、高速、中远程、长航时、大载荷等类型的无人机主要应用于军事领域,主要由航空集团、航天集团以及院校研制与生产,国内主要有北航、南航、西工大、航空集团、某些研究所等单位研制。目前北航、南航、西工大这3家主要的无人机研制生产基地,主要是应付军队的需求,任务十分饱满,无瑕顾及民用领域,目前民用无人机的研制生产还 没有明确的骨干单位。 目前装备部队的有(涉密,仅内部可见)等无人驾驶飞机。由于成本较高,操作复杂,培训维护难,因而主要为军事需求服务,缺乏针对民用需求订制,民用领域尚未真正推广应用。已有企业忙于军品,民用领域基本空白,但民间应用正在逐步渗透。从民用来看,航空遥感、灾情监报、矿藏勘探、数字中国建设等都需要大批量地使用无人机。根据专家预计,今后10年内民用无人机市场的销售额可达10亿美元。无论是军用还是民用,无人机都将朝着模块化、标准化、多样化和系列化的趋势发展,其应用范围广泛,前景喜人。 (2)无人机在民用领域发展应用分析 到目前只有天空这个大市场还没有开发,这是由于对航空产品对安全性的严格要求和航空管

2016民用无人机发展前景及应用领域分析

2016民用无人机领域“番位”之争谁主沉浮? 近段,最热闹的领域莫于过无人机了,特别是CES国际电子展的召开,更是引爆业界对无人机的关注热度,各无人机厂商纷纷放大招,亮出自家无人机,群雄逐鹿之势已形成,接下来必将引起一场激战,那么2016民用无人机领域“番位”之争,谁主沉浮? 文/黄文凤 无人机民用市场迎来增长爆发期 从国内市场来看,中国不愧是无人机制造强国。据ZDNet报道,去年11月至今年1月份间统计的最新数据显示,中国制造仅民用无人机出口增长就超过9倍,推动出口总额上升至27亿元,据权威数据统计,目前中国市场上大约有400家无人机制造商,占据全球无人机市场的70%。该数据还指出,其中43%的无人机出口都通过香港发货,然后出口至欧洲和北美等地区。 根据美国《航空与太空技术周刊》刊登的分析报告,世界无人机将在2024年达到673亿美元市场规模。预计今年美国将售出超过100万台无人机,并且以20-30%的速度在未来数年递增。而这其中最大的增量来自于民用无人机领域。可见民用无人机领域确是一块“大蛋糕”,未来市场潜力不容小觑! 追溯到无人机的来源,发现其实无人机早就存在,只不过最初一直以军用为主,无人机的军用,并不仅仅存在于好莱坞的惊险大片中,现实中的战争也有采用无人机来执行军事任务,据相关数据显示,早在2010年以前,军用无人机占据了市场规模的99%以上。然而,据不完全统计,在过去5年内,全球范围有3000家不同规模的企业涉足民用无人机相关领域。其中不乏Amazon、Google、DHL等巨头在持续进行测试。国内除了大疆、亿航、极飞等专业公司以外,顺丰物流以及其他A股上市公司如宗申动力等也频频发力。民用无人机市场份额已经超过10%,远远快于军用无人机的增长速度。 未来民用无人机的热门应用领域 民用无人机领域根据用途和场景,目前可以大致分为五大类:消费类(运动、摄影或娱乐)、工业、农业、监控安防、测绘勘察及物流等。 一.消费类无人机市场占巨大份额。国内大疆可谓开启了消费类无人机市场先河,并以70% 的市场份额领跑,而亿航、3D Robotics等企业紧随其后,将会尽力在这个市场分一杯羹,其他无洞察力只是跟风的同质化公司将很大可能在未来几年面临淘汰或整合,而能较快找到市场定位的公司,将赢得自己的一席之地。深圳飞豹航天航空科技有限公司(下面简称“FLYPRO”)总经理林海介绍,FLYPRO定位于新兴的运动市场。运动无人机领域是目前大疆也无法切入的市场,因为大疆无人机需要用遥控器或手机来辅助操控,而对于运动群体来讲,当他们进行滑雪、冲浪、滑板、跑酷、山地骑行等高速运动时,是无法腾出双手来操控无人机设备的。 二.无人机在农业应用领域快速渗透。全球有超过500亿亩耕地,中国有接近20亿亩耕地,然后中国在农业耕地仍采用传统的方式,而欧美大型农场虽然偶尔会应用一些大型机械设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