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元素的发现及其命名探源

化学元素的发现及其命名探源
化学元素的发现及其命名探源

化学元素的发现及其命名探源

前言

到目前止,人类已经发现了 110 种化学元素。由这些元素形成了宇宙世界万万千千种物质,构成了大自然妙趣横生的和谐图案。纵观这些元素的发现过程,我们看到在这个“图案”上谱写了人类认识大自然从“必然王国” 向“自由王国”过渡的客观规律,也看到科学事业先驱者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奋斗足迹。本书根据元素周期系,按照原子序数的顺序,编写出这些元素最早的发现年代、发现者、发现过程以及命名原义,试图探讨化学元素的发现及其命名的渊源,从一个侧面启迪人们去探索“自由王国”的奥秘。也试图从这个探源过程中,介绍中国古代和现代科学家的贡献,恢复元素发现史的本来面目。

本书根据元素周期系,按照原子序数的顺序,分别介绍了迄今为止发现

的 110 种化学元素的发现年代、发现过程、发现方法及其命名的原义。容新颖,深入浅出,系统完整,既有详尽的史料,又收录了最新的科技研究成果,兼备可读性和学术性。可供高校、中专化学工作者、教师、研究生参考,也可供大、中学生阅读。

化学元素的发现及其命名探源

1.氢 H( Hydrogen)

早在 16 世纪,瑞士著名医生帕拉塞斯(P.A.Paracelsus)曾描述过铁屑与醋酸作用时会产生一种气体(这种气体就是氢气);17 世纪时,海尔蒙特和波义耳等都曾偶然接触过它。1700 年法国勒梅里曾在一份《报告》里提到过它,并曾论及过这种气体的可燃性。但是他们都不知道这种气体是什么东西,也没有将这种气体分离出来。

1766 年,英国化学家卡文迪什(H.Cavendish)首先系统地研究了这种气体,他用铁屑和锌等作用盐酸及稀硫酸后用排水集气法收集而获得这种气体,但他误认为该气体是由金属分解出来的。又由于这种气体在加热时就会燃烧,他就把它叫做“i nflammable air from metals”,即“来自金属的可燃空气”。并错误地认为氢气就是燃素或燃素和水的化合物。

几年以后,1782 年,法国化学家拉瓦锡(https://www.360docs.net/doc/7e11870184.html,voisier)重复了卡文迪什、普列斯特里等人的实验,明确提出正确的结论:水是氢和氧的化合物。正确地赋予一个能反映这种可燃气体燃烧后产生水的这种变化特征的名字,把它称作“hydrogene”(英文变为hydrogen),即“氢”。该词源自希腊语中的 hydro(意为“水”)和后缀—genes(意为“产生”或“生出”),因此 hydrogene 原意为“会产生水的东西”。并确认氢是一种元素。中文名曾为“轻气”。

值得提出,德国人不像英国人那样喜欢把他们的科学名词变为希腊文或

拉丁文,他们直接用德语命名这种新的“空气”。但他们也很注意上述奇特的变化,因此他们称它为 wasserstoff,意为“水物质”。

当氢的同位素发现以后,英国物理学家卢瑟福(E.Rutherford)提议将

H1 叫做 haploge,H2 叫做 diplogen。这两个名词分别源自希腊语 haploos(意为“单个的”)和 diploos(意为“成双的”)。但发现质量为 2 的氢的同位素的美国化学家尤里(H.C.Urey)建议将 H2 叫做 deuterium,该词源自希腊语 deuteros(意为“第二”),汉语译作“氘”。而 H1 则称为 protium,它源自希腊语 protos(意为“第一”),汉语译作“氕”。对于 H3,则取名

为 tritium,源自希腊语 tritos(意为“第三”),汉语译作“氚”。

2.氦 He(Helium)

1868 年 8 月 18 日的日食期间,在地球不同地点有 6 个不同观察者,发现日珥光谱中有一条明亮黄线。法国天文学家简森(P.Janssen)在印度日食期间让太阳大气的光透过棱镜,他注意到在地球物质那些熟悉的光谱线中产生了一条他不能确认的黄色光谱线。后来,英国天文学家洛克耶尔

(S.N.Lockyer)将这条谱线的位置和各种不同元素产生的类似谱线位置作了比较,断定这条新线是太阳中的某种元素产生的。1869 年雷伊脱(G.Rayet)指出这条线不是氢的也不是钠的,而是另一个元素的新线。洛克耶尔和弗兰克兰(E.Frankland)把这种当时不为人所知而为太阳所有的元素定名为氦

(helium)。该词源自希腊语中表示太阳的一个词“helios”,因此氦的原意是“太阳元素”。

在地球上找到氦这种元素则是在此之后二十七年的事。1888 年美国化学家赫列布莱德(W.F.Hillebrand)用硫酸处理一种沥青铀矿获得一种不活泼的气体。由于他忽略了当这种气体加热时,它的光谱中的某些谱线并不是氮的谱线,他误认为这种气体就是氮,因而错过了发现新元素的机会。1895 年,格兰化学家拉姆赛(S.W.Ramsay)采用钇铀矿重复上述实验,并和洛克耶尔研究了所产生气体的谱线,证明了这种稀有气体正与太阳上的氦相同,从而证明了地球上也存在氦。

3.锂 Li(Lithium)

1817 年,瑞典化学家阿尔费德森(J.A.Arfvedson)在分析从攸桃岛

(uto)采集到的一种叶石 pelalite(现已证明是被称作透锂长石的硅酸锂

铝 LiAlSi2O5)过程中,发现该叶石中含有氧化硅、氧化铝及一种新碱金属。

他把这种碱金属制成硫酸盐,进行试验,并进行详细分析计算研究后,发现该碱金属与酸类饱和的量比其它各种固定碱类要大得多,它的溶液不被过量的酒石酸沉淀,又不受氯化铂的影响。证明这种碱金属硫酸盐既不是钾盐、钠盐,也不是镁盐。于是他肯定这种碱金属是一种新元素,并命名为“锂”

(lithium)。该词源自希腊语“岩石”之意,因为之前发现的碱金属钠和钾是从植物里取得的。

阿尔费德森曾试图制取金属 Li ,但未成功。 1818 年布兰德斯

(Brandes)、戴维等人分别用强电流电解锂矿石制得了少量的这种金属。直

到 1855 年,本生和马提生(A.Matthiessen)采用电解熔融氯化锂的方法,才制得较多量的锂可供研究之用。

4.铍 Be(Beryllium)

1798 年法国矿物学家霍伊(R.J.Haüy)观察到祖母绿和一般矿物绿柱石的光学性质相同,从而发现了铍。根据霍伊的要求,法国化学家沃奎林

(L.N.Vauquelin)对绿柱石和祖母绿进行化学分析,当他把苛性钾溶液加入绿柱石的酸溶液之后,得到一种不溶于过量碱的氢氧化物沉淀。他证明这两种物质具有同一组成,并含有一种新元素。

铍盐有甜味被称为甜土,这种新元素最早被命名为“鋊”,(glucinium),该词来自法语“glucose”,是“葡萄糖”的意思。后来因为发现镱的盐类也同铍盐一样具有甜味,

“鋊”被改称为“铍”,希腊语“绿柱石”之意。“铍”

(beryllium)这一名称是德国化学家韦勒(F.Wohler)命名的。1828 年韦勒用金属钾还原铍土得到纯的金属铍粉末。

5.硼 B(Boron)

古代埃及制造玻璃时已使用硼砂作熔剂,但是硼酸的化学成分 19 世纪初还是个谜。1807 年英国化学家戴维(H.Davy)报告了用电解法在两白金面之间电解湿硼酸以及在一个金属管中用钾还原硼酸制得了硼。1809 年法国化学家盖吕萨克(J.Gay—Lussac)和锡钠尔德(L.J.Thenard)用金属钾还原无水硼酸 B2O3 取得了单质硼。

硼的命名源自阿拉伯文,原意指硼砂“Borax”及相似的化合物“Borate”。

6.碳 C(Carbon)

无定形碳、石墨、金刚石是三个已知的同素异形体。认识无定形碳、使用无定形碳最早。古代人类就已知道钻木取火,广泛用木炭来冶炼金属,明了炭是比木柴更好的燃料,伐薪烧炭便是古代农民的一种副业。在旧石器时代用山火烧成的黑焦炭作为描绘物象的墨色涂料。从埃及出土的古迹装饰品中就见到过金刚石。 1772 年法国拉瓦锡把太集光于金刚石时见产生二氧化碳,才知道它的本质是碳。1797 年英国的台耐特确认金刚石是纯碳所组成。

碳的命名原意取自拉丁语“木炭”之意。拉丁语中“煤”称为 Carbo(所有格为Carbonis),英语中元素碳(Carbon)的名称就是由此得来的。在英语中煤叫 coal,它最初用于指任何燃烧着的余烬,如将木材加热但不使其产生火焰,留下一种黑色的残余物,继续加热它会缓慢燃烧,这就是木炭

(Charcoal)。Char 的意思是炭化,Charcoal 的意思是经过炭化形成的煤。煤、木炭和各种形式的煤烟等都是无定形碳,对这类物质称为“amorphous”(无定形的),它源自希腊语 a—(意为“无”或“不”)和

morphous(意为“形状”)。

石墨因其每 6 个碳原子构成一个六角环形的层状晶体结构,容易写在纸上,因此对于碳的这种同素异形体,又叫做“graphite”(石墨),它源自希腊语 graphein,意为“写”。由于金刚石具有正四面体的晶体结构,因此形成非常坚硬的同素异形

体,人们一度曾用 adamant 一词来表示它,该词源自希腊语前缀 a—(不可)和希腊语daman(征服),意为“不可征服的”的物质。

7.氮 N(Nitrogen)

1772 年英国化学家布拉克(J.Black)的学生卢瑟福(D.Rutherfard)把老鼠放进密封的器皿里,及至老鼠闷死后,发现器皿空气的体积较前减少了十分之一,若器剩余气体再用碱液吸收,则又继续失去十分之一的体积。用此法除去空气中的 O2、CO2,并研究所余气体的性质,他发现它有不能维持动物生命和灭火的性质,且不溶于苛性钾溶液中,因此命名该气体为“蚀气”或“恶气”“Mephitic air”。它源自拉丁词“mephitic”,意

为“有毒的气体”,但卢并不承认这种“蚀气”是空气的一种成分。英国牧师兼化学家普里斯特利(J.Priestley)也进行了实验,他和卢都称这种剩下来的气体叫“被燃素饱和了的空气”,意为它已“吸足了燃素”,因此失去了助燃能力。

1772 年,瑞典化学家舍勒(G.W.Scheele)也从事这一研究,他用硫酐吸收大气中的氧气,取得氮气。他把空气中能维持生命的那部分气体称为“火气”( fire air),剩下的部分则称为“秽气”(foul air)。法国化学家拉瓦锡(https://www.360docs.net/doc/7e11870184.html,voisier)则把它称作“azote”(非生命气体)。它源自希腊语中的前缀 a-(意为“没有”)和 zoe(意为“生命”)。因此“azote” 是没有生命的气体。德国人按照同样的原则将它称为 Sticksttoff,在德语中的意思就是“窒息物质”。

1790 年,法国化学家查普塔(J.A.Chaptal)把它称作“nitrogen”。

意指它是某种可以构成硝石的东西,因这种气体构成了常见的化学物质“硝石”分子的一部分,法语中的“硝石”叫 nitre。当时给新气体命名时都加上词尾“-gen”,来自希腊语中的后缀“-genes”,意为“出生”或“被产生出来”。因此,nitrogen 一词的原意就是“从硝石中产生出来的东西”。现在,汉语中将 nitrogen 和 azote 都译作“氮”。中文名曾为“淡气”。

8.氧 O(Oxygen)

早在公元 8 世纪,中国人马和在其著作《平龙认》(看风水的书)中曾谈到:大气是由阴、阳两部分组成,阴的部分可用“阳的变化物”如金属、硫黄及木炭等提取出来。燃烧时,这些物质就与大气中阴体混合而生成此二种元素的混合物。阴气是永不纯净的,但以火热之,可以从青石、火硝、黑炭石中提取。水中亦有阴气,它和阳气紧密地混合在一起,很难分解。因此,有人认为阴气就是氧气,从而认为氧气的最早发现者是中国人。对这一说法存有争论。不过至少可以说,在一千多年前,我国学者马和已经对氧气作了十分深入的研究。

17 世纪,荷兰化学家德莱贝尔(C.J.Drebbel)曾加热硝石制得过氧气,但未进行研究。约 1700 年前后,德国化学家斯塔尔(G.E.Stahl)提出一种理论解释为什么有些物质在加热时会燃烧或生锈。他认为这样的物质含有“phlogiston” (燃素),它源自希腊词phlogistos,原意为“易燃的”。

1756 年俄国化学家罗蒙诺索夫(M.B.Lomonocol)曾在密闭玻璃器煅烧金属,作了金属煅烧后重量增加的试验并指出:重量的增加是由于金属在煅烧时吸收了空气的结果。1772 年,瑞典化学家舍勒首先制得纯净的氧气并对其性质进行了研究。

他用硝酸盐 KNO3、Mg(NO3)2、氧化物 HgO、碳酸盐 Ag2CO3、HgCO3 加热分解

和用软锰矿与浓硫酸或浓砷酸混合蒸馏,从空气中分出了“火气”(Fire air,“维持生命的那部分空气”)。但他的研究成果迟至 1775 年才发表。发现氧的荣誉被英国牧师兼化学家普里斯特利(J.Priestley)所得。1774 年,普里斯特利利用聚光镜加热汞煅灰(氧化汞 HgO),且用水上集气法收集被分解出的气体,研究其性质。他发现这种空气能帮助蜡烛燃烧,使呼吸轻快,使人感到格外舒畅。但由于燃素学说的禁锢,他把这种新气体称作“dephlogisticated air”,意为“脱去燃素的空气”。

1774 年,法国化学家拉瓦锡用 Sn 和 Pb 作了著名的金属煅烧试验,指出

燃烧就是金属与这种被其称作“上等纯空气”的气体化合的结果,从而推翻了人们信奉达百年之久的“燃素学说”,建立了燃烧的氧化学说,拉瓦锡也获得了“现代化学之父”的尊称。

但拉瓦锡错误地认为在所有的酸中都含有这种新物质,因此他把这种气

体命名为“oxygine”,在英语中就是 oxygen(氧),它源自希腊词 oxys(意为“强烈”的、“锐利的”)和希腊语中的后缀-genes(意为“产生”)。所以 oxygen 原意就是“产生某种强烈味道(酸味)的东西”。换句话说,氧这一名称意味着酸的形成者。在日语中把氧称为“酸素”就是这个意思。

德国人也承袭了拉瓦锡的错误,他们用德语将氧气命名为“Sauerstoff”,意为“酸的物质”。

中文曾命名为“养气”,取“养气之质”之意,即人的生命必不可少的东西。

9. 氟 F(Fluorine)

氟的发现,被认为是上个世纪最困难的任务之一。自 1768 年马格拉夫发

现 HF 以后,到 1886 年法国化学家莫瓦桑(H.Moissan)制得单质 F2 经历了

118 年之久。这其中不少科学家为此不屈不挠地辛勤劳动,很多人由此而中剧毒,有的甚至贡献了他们宝贵的生命。

1529 年德国化学家阿格里科尔(G.Agricol)确认萤石的存在,人们开始认识氟的存在。

1670 年德国纽伦堡的艺术家斯瓦恩哈德(Schwanhard)发明用萤石和硫酸作为玻璃工业的刻蚀剂。

1764 年马格拉夫(S.A.Marggraf)研究了硫酸与萤石的反应。

1780 年瑞典化学家舍勒在研究硫酸与萤石作用时,他断言生成的酸是一种无机酸,称之为萤石酸,并预言在这种酸中,含有一种新的活泼元素。当时曾被称为“不可驯服的”“不可捉摸”的元素。从这以后,许多化学家致力于分离这个未知元素。但一次一次失败了。先后有德、英、瑞典、比利时、法国的化学家参加了研究工作。仅在法国就经历了四代人,总共 106 年。为了征服元素氟,先后有四位化学家由于氟中毒而献出了生命,其中有爱尔兰科学院成员托玛克·洛克斯(Tomac Noks)兄弟俩、比利时化学家路易埃(P.Louie)、法国化学家杰罗·玛尼克莱(J.malikre);有的化学家如戴

维、莫瓦桑等由于在研制过程中受氟的危害得了重病而过早地去世。

1886 年法国人莫瓦桑在总结前人经验基础上,在铂制 U 形管中,用铂铱合金作电极,在-23℃下,电解干燥的氟氢化钾,终于第一次制得单质氟。这一成果轰动了当时法国科学院,也是当时世界化学领域的一个重大事件。莫也因此而被授予 1906 年度诺贝尔化学奖。但由于有害气体的毒害,长期劳累,莫瓦桑于获奖的次年便去世,年仅 55 岁。

关于氟的命名,早在 1810 年德国化学家戴维(H.Davy)与安培

(A.M.Aupere)就曾建议用希腊字“Fluo”表示这个未知元素,含“流动” 之意。因含氟矿物称为萤石或氟石,远古时代,人们在金属冶炼过程中就知道用萤石作熔剂。萤石和矿石在一起加热时,会使杂质生成流动性的矿渣而与金属分离,因此将其称为 fluores,拉丁语“流动”(fluere)之意。元素氟“Fluorine”,自萤石(fluor)中制得因此而得名。法语从 HF 的性质又赋予氟元素“破坏的”原意。

10.氖 Ne(Neon)

1898 年英国化学家拉姆赛(W.Ramsay)和特拉弗斯(M.W.Travers)在用化学方法(把已经不含有 CO2、H2O 和 O2 的空气通过灼热镁以吸收其中的氮)把 O2 和 N2 从空气中

除去后,利用分级蒸馏粗氩的方法发现氖。确定这个新元素氖的存在是由于在残余气体的发射光谱上发现了新的光谱线。

氖的命名,源自希腊词 Neos,意为“新的”即从空气中发现的新气体。

11.钠 Na(Sodium)

钠很早就用为玻璃的原料,1702 年德国化学家施塔尔(G.E.Stahl)把“碱”分成天然的和人造的两种,即碱(碳酸钠)和钾灰(碳酸钾)。1807 年英国化学家戴维(H.Davy)用电解打的方法(通较大电流将打熔化),在阴极得到金属钠。并为它命名。

1806 年戴维在一篇论文中曾预言:“如果化学结合有如我曾大胆设想的那种特性,不管物体的天然电力多强,但总不能没有限度,可是我们人造的仪器的力量似乎能够无限地增大”,所以我们可以“希望新的分解方法使我们能够发现物体的真正元素”。这个预言第二年就实现了。

因为钠存在于天然碱打(Soda)中,Na 的取名 sodium 一词即源于此,英文原意“打”。元素符号“Na”源自医学拉丁文 Natrium,意为“头痛药”。

12.镁 Mg(Magnesium)

1695 年英国医生用英国东部的含有盐类的湖水作有效的泻剂,同时小亚细亚有人把白色粉末苦土作为泻剂。1755 年英国的卜拉克指出苦土(氧化镁)与石灰为截然不同的两种物质。

1808 年,英国人戴维使钾蒸气通过热的白镁氧(即氧化镁),并用汞提取被还原的镁。他还用汞作阴极电解了硫酸镁、苦土(MgO),从而首先发现了镁。但他得到的是一种汞齐形式的镁。

法国科学家布西(A.Bussy)于 1828 年用金属钾熔融无水氯化镁,第一次得到了真正纯的镁。

1831 年,布西将该金属命名为“镁”(Magnesium)。镁的命名取自希腊文,原意为“美格尼西亚”,因为在希腊的美格尼西亚当时盛产一种名叫苦土的镁矿,古罗马人把这种矿物称为“美格尼西·阿尔巴”(magnesia alba),“alba”的意思是“白色的”。

13.铝 Al(Aluminium)

纪元前 5 世纪已有应用明矾作收敛剂、媒染剂的记载。1824 年,丹麦的物理化学家厄斯泰德(H.C.Oeisted)将氯气通入粘土与木炭的炽热混合物,然后将所得的无水氯化铝与钾汞齐一起加热,第一个制备出不纯的金属铝。

1827 年,沃勒(F.Wohler)把钾和无水氯化铝共热第一个离析了较纯的铝,并描述了它的很多性质。

1854 年,德维尔(H.C.Deville)用钠作还原剂并成功生产了较大量的比较纯的铝。同年第一次用电解法制备了铝。

铝的命名源自拉丁文“明矾”,在英国写作“Aluminium”。

14.硅 Si(Silicon)

石英、水晶早为古代人认识,古埃及以石英砂为制造玻璃的原料。1807 年瑞典化学家贝采里乌斯(J.J.Bertholius)将硅土、铁和碳的混合物烧至高温获得硅化铁,加盐酸,硅化铁分解产生沉淀,此时产生的氢气较纯铁分出的多,于是他证明其中必含有别种元素。十六年后即 1823 年,贝采里乌斯用金属还原分离法将四氟化硅与金属钾或氟硅酸钾与钾共热首次制得粉状单质硅。

“燧石”在英语中称为 flint(此词派生自盎格鲁—撒克逊语),在拉丁语中则为Silex(所有格为 Silicis),因此,早期化学家把燧石及类似的岩石称为“Silica”(硅石),贝采里乌斯在硅石中发现新元素时,简单地在该词后加上一个供非金属用的后缀 on,结果就是 Silicon,汉语早年曾音译为“矽”,现在则称为“硅”。

15.磷 P(Phosphorus)

17 世纪,德国有位汉堡商人布兰德(H.Brand),是个炼金术士,他曾听传说从尿里可以制得黄金,于是抱着图谋发财的目的,使用尿作了大量实验。大约在 1669 年一次实验中,他将砂、木炭、石灰等和尿混合,加热蒸馏,虽然没有得到黄金,却意外地分离出像蜡那样的色白质软的物质,它在黑暗中能放出闪烁的亮光,于是布兰德给它取了个名字叫“冷光”(即白磷),他称它为 Phosphorus。

磷的命名在希腊语中就是“晨星”,这个词来自 phos(意为“光”)和 phorus(意为“生产”、“诞生”)。晨星是光的“产婆”,因为在它出现之后不久,太阳就要升起了。在早晨,金星比太阳早到达地平线,因而在太阳升起之前,它已闪烁在的天空,它就是“晨星”。在汉语中称它为“磷”,曾用“燐”。

16.硫 S(Sulfur)

由于硫在自然界有天然存在,因此,古代在有历史记载以前,人们就发现了硫。《本草经》(汉)中说:“石硫黄??能化金银铜铁,奇物。” 说明我国古代学者早已对硫的性质有所研究。

硫的基本性质早在 1777 年就为拉瓦锡所认识。硫的命名起源于远古时代,中国《本草纲目》中称“石硫黄”,拉丁文

称“Sulfur”,在英国写作“Sulphur”。欧洲中世纪炼金术士曾用“ω”符号表示硫。

17.氯 Cl(Chlorine)

早在 13 世纪,人们就可能注意到氯和它的常见酸衍生物——盐酸,中世纪时已有王水。

1658 年,德国化学家格劳拜尔(J.R.Glauber)用硫酸处理普通的盐,得到一种溶液,该溶液能发出一种窒息性的蒸气,即氯化氢,他把该物质称为“盐精”(spirit of salt)。

由于“盐精”是由盐制得的,且其溶液呈酸性,而盐又最容易从海水中制取,所以这

神奇的化学物质

神奇的化学物质 ——足球烯【C60】 一.感兴趣的材料 接触化学以来,我对碳这种化学元素很感兴趣,它可以组成柔软顺滑的石墨,也可组成坚硬无比的金刚石,还可以组成足球形状的C60.接下来我要为大家介绍的就是C60,足球烯。 二.文献查找 基本介绍:C60分子是一种由60个碳原子构成的分子,它形似足球,因此又名足球烯或巴基球。 C60是单纯由碳原子结合形成的稳定分子,它具有60个顶点和32个面,其中12个为正五边 形,20个为正六边形。其相对分子质量为720。 C60是80年代中期新发现的一种碳原 子簇,它是单质,是石墨、金刚石的同素异形体。C60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来源:1985年,Rice大学的H.W.Kroto和R.E.Smalley等发现用激光束使石墨蒸发, 用10大气压的氦气产生超声波,在喷咀上能生成性质十分稳定的一种新的碳的同素异 形体。经过飞行时间质谱证实,它的确不含其它元素,其组成主要是C60。Kroto等为了纪念前驱研究者Buckminster Fuller,将这个球形分子称为Buckminsterfullerene或者简称为“布克球”(Buckyball) 详细介绍:们认为这种碳单质既然具有确定的组成,显然就不会像石墨或金刚石一样构成无限庞大的分子。按照碳原子价键的要求,它可能具有球形结构。它以60个碳原子作为顶点,组成一个32面体。其中12个面是正边形,20个面是六边形。正好是一个削20面体的每个顶点,像足球一样的多边形体,如图1所示。在这样的分子中,每个碳原子都满足sp2杂化轨道的要求:与其它三个碳原子相连,等价地组成一个五员环和两个六员环。由于它具有这种特殊结构,因此现在更形象地称它为足球烯(footballene soccerballene)。 按照正常的碳—碳键的键长计算,C60构成的球体直径大约为7 A0,它的内腔至少可以容纳一个直径为5A0的客体原子。根据这种思想,Smalley又设计将石墨板浸泡在沸腾的三氯化镧饱和溶液中,干燥后将它作为靶子,用激光蒸发,使镧原子嵌入球体内部。从而发现了一系列分别由44个到76个碳原子和一个镧原子组成的碳—镧化合物。显然这是一种包合物。 事实上,12个正五边形不仅只能和20个六边形构成C60的封闭壳,还可以和其它若干个六边形组成蛋形的多面体,而镧原子的存在,使其它形式的多面体也趋于稳定。 和C60分子有关的“碗烯”(corranulene)分子,C20H10,具有一个由五个正六边形环绕的正五边形结构,如图2所示。这个化合物早已于1966年由Michigan大学的https://www.360docs.net/doc/7e11870184.html,wton合成成功。它的分子构型像一个碗,有芳香性,而且很稳定。而足球烯分子的表面,就存在着这样的12个正五角形单元。C60分子具有Ih点群的对称性,是一个“非交替烃”(non-alternant hydrocarbon)。 曾经有好几位学者对C60作过HMO计算,并将C60和其它芳香烃的离域能(delocalization energy)和共振能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其共振稳定性大约是苯分子中每个碳原子的平均共振能的两倍。虽然在这个分子中碳原子并不都是完全共平面的,因此会出现一些张力,但是它的共振结构数高达12500,因而可以使体系稳定化。如果考虑到C60多面体分子中π键与σ键的交角大约是11.60,用0.877校正其共振积分,按POAV1/3D HMO法计算,仍然可以明显地看出它具有较高的π电子能。 C60的超导型:1991年,赫巴德(Hebard)等首先提出掺钾C60具有超导性,超导起始温度为18 K,打破了有机超导体(Et)2Cu[N(CN)2]Cl超导起始温度为12.8 K的纪录。不久又制备出Rb3C60的超导体,超导起始温度为29 K。表6-1列出了已合成的各种掺杂C60的超导体和超导起始温度,说明掺杂C60的超导体已进入高温超导体的行列。我国在这方面的研究也很有成就,北京大学和中国科学院物理所合作,成功地合成了K3C60和Rb3C60超导体,超导起始温度分别为8 K和28 K。有科学工作者预言,如果掺杂C240和掺杂C540,有可能合成出具有更高超导起始温度的超导体。

化学元素周期表的发现与发展

化学元素周期表的发现与发展 摘要:化学元素周期表是人类研究化学的一个里程碑,揭示了化学元素间的内在联系。在元素周期律的指导下,利用元素之间的一些规律性知识来分类学习物质的性质,就使化学学习和研究变得有规律可循。现在,化学家们已经能利用各种先进的仪器和分析技术对化学世界进行微观的探索,并正在探索利用纳米技术制造出具有特定功能的产品,使化学在材料、能源、环境和生命科学等研究上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关键字:本文就化学元素周期表的起源,归路,意义,以及发展历史等角度全面的了解 化学元素周期表。这个化学史上重要的成就,同时帮助我们更好的学习化学,理解化学元素的本质联系。 1.起源简介 化学元素周期表现代化学的元素周期律是1869年俄国化学家德米特里·伊万诺维奇·门捷列夫首创的(周期表中101位元素“钔”由此而来)。门捷列夫将元素按照相对原子质量由大到小依次排列,并将化学性质相近的元素放在一个纵列,制出了第一张元素周期表,揭示了化学元素间的内在联系,使其构成了一个完整的体系,成为化学发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之一。1913年英国科学家莫色勒利用阴极射线撞击金属产生X射线,发现原子序数越大,X射线的频率就越高,因此他认为原子核的正电荷决定了元素的化学性质,并把元素依照核内正电荷(即质子数或原子序数)排列,经过多年 元素周期表修订后才成为当代的周期表。常见的元素周期表为长式元素周期表。在长式元素周期表中,元素是以元素的原子序数排列,最小的排行最先。表中一横行称为一个周期,一纵列称为一个族,最后有两个系。除长式元素周期表外,常见的还有短式元素周期表,螺旋元素周期表,三角元素周期表等。 道尔顿提出科学原子论后,随着各种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的数据日益精确和原子价(化合价)概念的提出,就使元素相对原子质量与性质(包括化合价)之间的联系显露出来。德国化学家德贝莱纳就提出了“三元素组”观点。他把当时已知的54种元素中的15种,分成5组,每组的三种元素性质相似,而且中间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等于较轻和较重的两个元素相对原子质量之和的一半。例如钙、锶、钡,性质相似,锶的相对原子质量大约是钙和钡的相对原子

《神奇的化学元素》读后感

《神奇的化学元素》读后感 无论你是否学过化学,这本书是我最难忘的 一堂化学课。里面将用有史以来最华丽的视觉盛 宴带你踏上美丽的化学之旅。这本书就是《神奇的化学元素》,它是作者花费了7年的时间精心完成的,里面不仅有丰富的化学知识,还有把化学元 素的容貌拍摄成的美丽照片,让我们能目睹化学 元素的真容! 书里面有许许多多令我赞叹不已的科学知识。例如:绿宝石里有铍,高尔夫球杆里也有铍;氧 是地球中最丰富的元素之一,它竟然占地球总质 量的一半;氧化硼居然比钻石还要硬其中最让我 感触最深的就是碘的知识。你们可能觉得会很奇怪,碘神奇在哪里呢?通过这本书我了解碘在常 温下是固体,但它也只是勉强的坚持住固体的状态,稍微加热就会熔化,并立即蒸发成浓密而美 丽的紫色蒸气。书中描述碘元素蒸气的照片非常 的绚丽,这可是作者花了很长的时间拍摄到的。 碘是个相当温和的元素,它的作用可大了。可以 用来治疗马蹄上的真菌病;缺乏碘会导致甲状腺 肿大,所以我们在盐里面加了碘,有了碘盐甲状

腺肿大现在就不多见了;还可以把含有百分之几碘的酒精用作消毒剂,我们的生活中经常用到。 带着对书中碘元素的好奇,爸爸带着我做了一个小实验,实验很简单,只见爸爸拿了几粒米饭,放在一个小容器中,和了一点水,用筷子把米饭捣碎,然后拿来了我们消毒用的碘酒,往乘有米饭的容器里滴了几滴橙色的碘酒,只见容器里的溶液顿时变成了深蓝色。这让我非常惊讶!爸爸告诉我米饭中含有大量的淀粉,淀粉和碘发生了化学反应,溶液就变成了深蓝色。碘元素化学反应产生的视觉变化,原来也可以这样啊! 这本书一共有118个故事,每个故事都是那么直观,形象,让我对科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也让我认识到科学与生活的和谐与美妙,化学元素在我们生活中真是无处不在,我要立志从小就好好学习科学知识,为探究更广阔的科学领域而努力!

化学元素的发现及其名称符 的来历

112+种化学元素的发现及其名称符号的来历。 01氢HHydrogenium(Hydrogen) 早在16世纪就有人发现金属在酸中可以产生一种能燃烧的气体,但没有继续进行进一步的研究。最先把氢气收集起来并进行认真研究的是英国的卡文迪许,他在1781年发现锌和铁投到盐酸和稀硫酸中能够产生一种新气体,所产生的气体量是固定不变的,与所用酸的种类和酸的浓度都没有关系。可惜他受了虚假的“燃素说”的欺骗,坚持认为水是一种元素,错过了新元素的发现。后来拉瓦锡又重复了卡文迪许的实验,认为水不是一种元素而是氢和氧的化合物,并在1787年正式提出“氢”是一种元素,因为氢燃烧后的产物是水,便用拉丁文把它命名为“形成水的元素”。并且以此为突破口进行研究,最终戳穿了“燃素说”的谎言。现在日文里氢气的名称仍然是“水素”。 中文意译:由于氢气是最轻的气体,因此得名,从“轻”字音。 02氦HeHelium 1868年,让桑和洛基尔在观察日全食的时候,分别同时从日冕光谱内发现一条新的黄色谱线,确定了太阳中含有一种新的元素,即氦,并认为它是属于太阳上的某个未知元素。后来有人用无机酸处理沥青铀矿时得到一种不活泼气体,1895年英国科学家拉姆齐用光谱证明其就是氦。以后又陆续从其他矿石、空气和天然气中发现了氦。元素名来源于希腊文Helios,原意是“太阳”。 03锂LiLithium 锂是继钾和钠后发现的又一碱金元素,但它在地壳中的含量比钾和钠少的多,而且化合物不多见,因此发现较晚。发现它的是瑞典化学家贝齐里乌斯的学生阿尔费特森。1817年,阿尔费特森在分析透锂长石时,最终发现一种新金属,贝齐里乌斯将这一新金属命名为Lithium,该词来自希腊文Lithos (石头)。 04铍BeBeryllium 含铍的矿石有许多透明的、色彩美丽的变种,自古以来就是最名贵的宝石。1798年,法国化学家沃克兰对绿柱石和祖母绿进行化学分析时发现了铍,后来维勒把它命名为Beryllium,它来源于铍的主要矿石──绿柱石的英文名称Beryl。而单质铍在三十年后的1828年,才由德国化学家维勒用金属钾还原熔融的氯化铍而得到。 05硼BBoracium(Boron) 1702年法国医生霍姆贝格首先从硼砂制得硼酸。1808年英国化学家戴维和法国化学家盖吕萨克、泰纳,用钾还原硼酸各自获得单质硼。硼的拉丁名称为Boracium,元素符号为B。这一词来自Borax(硼砂)。硼砂的拉丁语是Borax,因为它可以熔融金属,阿拉伯语Borax的意思是“焊接”。

化学元素名称及来源

化学元素名称及来源 1. 氢,H(Hydrogenium, [En]Hydrogen),即形成水的元素,由希腊语Ydor(意思是水,演变为拉丁语就是Hydra)和Gennao(我产生)构成。? 2. 氦,He(Helium),这是从日光光谱中发现的元素,所以用希腊语Helios(太阳)命名。? 3. 锂,Li(Lithium),因从叶石中发现而得名,希腊语Lithos意思是石头。? 4. 铍,Be(Beryllium),因从绿宝石(Beryl)中发现而得名。? 5. 硼,B(Borum, [En]Boron),得名于硼砂,硼砂的拉丁语是Boron,因为它可以熔融金属,阿拉伯语Boron的意思是焊接。? 6. 碳,C(Carboneum, [En]Carbon),古代就已发现,得名于炭(Carbon)。? 7. 氮,N(Nitrogenium, [En]Nitrogen),即形成硝石的元素,由希腊语Nitron(意思是硝石,演变为拉丁语就是Nitre)得名,后缀-gen参见氢(1)。? 8. 氧,O(Oxygenium, [En]Oxygen),即形成酸的元素,希腊语Oxys(酸),后缀-g en 参见氢(1)。? 9. 氟,F(Fluorum, [En]Fluorine),得名于萤石(拉丁语Fluor,原意是熔剂),化学成分是氟化钙。? 10. 氖,Ne(Neon),来自希腊语Neon(新的)。? 11. 钠,Na(Natrium),英语为Sodium,因电解苏打(Soda,化学成分是碳酸钠)制得而得名。拉丁语Natrium意思也是苏打。? 12. 镁,Mg(Magnesium),得名于苦土(Magnesia,希腊一个盛产苦土的地方)。? 13. 铝,Al(Aluminium),得名于明矾(拉丁语Alumen,原意是具有收敛性的矾),化学成分是硫酸铝钾。? 14. 硅,Si(Silicium, [En]Silicon),得名于石英玻璃(Silex)。? 15. 磷,P(Phosphorus),因会发出冷光而得名,由希腊语Phos(光)和Phoros(带来)构成。 16. 硫,S(Sulfur),古代就已发现,因其晶体程黄色而得名(梵语Sulvere,意思是鲜黄色)。? 17. 氯,Cl(Chlorum, [En]Chlorine),以氯气的颜色绿色而得名,希腊语Chloro s 意思是绿色。? 18. 氩,Ar(Argon),来自希腊语Argon(懒惰)。? 19. 钾,K(Kalium),英语为Potassium,因电解木灰碱(Potash,化学成分是碳酸钾)制得而得名。拉丁语Kalium意思也是木灰碱。? 20. 钙,Ca(Calcium),得名于石灰(Calx)。? 21. 钪,Sc(Scandium),因其发现者是瑞典人,为纪念他的祖国(Scandinavia,斯堪的纳维亚)而得名。? 22. 钛,Ti(Titanium),以希腊神话人物Titan命名。? 23. 钒,V(Vanadium),以北欧女神Vanadis命名。?

元素发现史——卤素

个性鲜明的卤族元素 一、氟,一段悲壮的发现史 在化学元素史上,参加人数最多、危险最大、工作最难的研究课题,莫过于氟元素的发现。氟的发现被认为是19世纪最困难的事情之一。1529年,德国化学家阿里科尔证实了萤石的存在,人们从此开始认识氟的漫漫征程。 1768年马格拉夫研究萤石,发现它与石膏 和重晶石不同,判断它不是一种硫酸盐。1771年化 学家舍勒用曲颈甑加热萤石和硫酸的混合物,发现 玻璃瓶内壁腐剂。1810年法国物理学、化学家安培, 萤石 根据氢氟酸的性质的研究指出,其中可能含有一种与氯相似的元素。 化学家戴维的研究,也得出同样的看法。1813年戴维用电解氟化物的方法制取单质氟,用金和铂做容器,都被腐蚀了。后来改用萤石做容器,腐蚀问题虽解决了,但也得不到氟,而他则因患病而停止了实验。 接着乔治·诺克斯(Knox,G.)和托马斯·诺克斯(Knox,R.T.)两弟兄先用干燥的氯气处理干燥的氟化汞,然后把一片金箔放在玻璃接受瓶顶部。实验证明金变成了氟化金,可见反应产生了氟而未得到氟。在实验中,弟兄二人都严重中毒。继诺克斯弟兄之后,鲁耶特(Louyet,P.)对氟作了长期的研究,最后因中毒太深而献出了生命。 法国化学家尼克雷(Nickles,J.)也遭到了同样的命运。法国的弗雷米(Fremy,E.1814-1894)是一位研究氟的化学家,曾电解无水的氟化钙、氟化钾和氟化银,虽然阴极能析出金属,阳级上也产生了少量的气体,但始终未能收集到。同时英国化学家哥尔(Gore,D.G.1826-1908)也用电解法分解氟化氢,但在实

验的时候发生爆炸,显然产生的少量氟与氢发生了反应。他以碳、金、钯、铂作电极,在电解时碳被粉碎,金、钯、铂被腐蚀。这么多化学家的努力,虽然都没有制得单质氟,但他们的经验和教训都是极为宝贵的,为后来制取氟创造了有利条件。莫瓦桑出生于巴黎的一个铁路职员家庭。因家境贫穷,中学未毕业就当了药剂师的助手。他怀着强烈的求知欲,常去旁听一些著名科学家的讲演。1872年他在法国自然博物馆馆长和工艺学院教授弗雷米的实验室学习化学,1874年到巴黎药学院的实验室工作,1877年获得理学士学位。1879年通过药剂师考试,任高等药学院实验室主任。1886年成为药物学院的毒物学教授。1891年当选为法国科学院院士。1907年2月20日在巴黎逝世。他在化学上的创造发明很多,现在主要介绍他在氟方面的研究。 1872年莫瓦桑当上弗雷米教授的学生,开始在真正的化学实验室工作了。弗雷米教授是当时研究氟化物的化学家,莫瓦桑在他的门下不仅学到了化学物质一般的变化规律,而且还学到了有关氟的化学知识和研究过程。他知道早在60年代安培和戴维就已证明,盐酸和氢酸是两种不同的化合物。后一种化合物中含有氟,由于这种元素反应能力特别强,甚至和玻璃也能发生反应,以致人们无法分离出游离的氟。弗雷米反复做了多种实验,都没有找到一种与氟不起作用的东西。虽然他知道制单质氟这个课题难着了许多化学家,可是莫瓦桑对氟的研究却非常感兴趣,不但没有被困难所吓倒,反而下定决心要攻克这个难关。由于工作的变化,这项研究没有及时进行,所以在10年以后,才集中精力开展研究。 莫瓦桑先花了好几个星期的时间查阅科学文献,研究了几乎全部有关氟及其化合物的著作。他认为已知的方法都不能把氟单独分离出来只有戴维设想的方法还没有试验过。戴维认为:磷和氢的亲合力极强,如果能制氟化磷,再使氟化

初中学作文-观后感读后感-《神奇的化学元素》读后感700字

《神奇的化学元素》读后感700字 《神奇的化学元素》读后感700字 无论你是否学过化学,这本书是我最难忘的一堂化学课。里面将用有 史以来最华丽的视觉盛宴带你踏上美丽的化学之旅。这本书就是《神 奇的化学元素》,它是作者花费了7年的时间精心完成的,里面不仅 有丰富的化学知识,还有把化学元素的容貌拍摄成的美丽照片,让我 们能目睹化学元素的真容! 书里面有许许多多令我赞叹不已的科学知识。例如:绿宝石里有铍, 高尔夫球杆里也有铍;氧是地球中最丰富的元素之一,它竟然占地球 总质量的一半;氧化硼居然比钻石还要硬……其中最让我感触最深的 就是碘的知识。你们可能觉得会很奇怪,碘神奇在哪里呢?通过这本 书我了解碘在常温下是固体,但它也只是勉强的坚持住固体的状态, 稍微加热就会熔化,并立即蒸发成浓密而美丽的紫色蒸气。书中描述 碘元素蒸气的照片非常的绚丽,这可是作者花了很长的时间拍摄到的。碘是个相当温和的元素,它的作用可大了。可以用来治疗马蹄上的真 菌病;缺乏碘会导致甲状腺肿大,所以我们在盐里面加了碘,有了碘 盐甲状腺肿大现在就不多见了;还可以把含有百分之几碘的酒精用作 消毒剂,我们的生活中经常用到。 带着对书中碘元素的好奇,爸爸带着我做了一个小实验,实验很简单,只见爸爸拿了几粒米饭,放在一个小容器中,和了一点水,用筷子把 米饭捣碎,然后拿来了我们消毒用的碘酒,往乘有米饭的容器里滴了 几滴橙色的碘酒,只见容器里的溶液顿时变成了深蓝色。这让我非常 惊讶!爸爸告诉我米饭中含有大量的淀粉,淀粉和碘发生了化学反应,溶液就变成了深蓝色。碘元素化学反应产生的视觉变化,原来也可以 这样啊! 这本书一共有118个故事,每个故事都是那么直观,形象,让我对科 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也让我认识到科学与生活的和谐与美妙,化学

趣味化学元素[整理]

趣味元素目录 “不中用的铜”——镍 “大显神通”的金属——钛 “烈火金刚”和“抗蚀冠军”——铌和钽“死亡元素”——氟 “小太阳”里的“居民”——氙 爱生锈的金属——锰 半导体工业的“粮食”——锗 被人类忽视的元素——碲 变化多端的元素——碘 不怕火的金属——黄金 才能出众的金属——钒 长“眼睛”的金属——铷 大理石中的金属——钙 地球上最多的金属——铝 典型的半导体——硒 电气工业的主角——铜 毒药中的元素——砷 对光线敏感的金属——镉 躲在食盐里的金属——钠 放在手中能熔化的金属——镓 古老的非金属元素——硫 核燃料的原料——钍 会哭的金属——锡 活泼的元素——氧 金属的“维生素”——硼 金属中的“贵族之家” 金属中的“硬汉”——铬 能在水中燃烧的金属——钾 霓虹灯的“主人”——氖和氩 脾气古怪的气体——氮 奇妙的晴雨花——钴 热缩冷胀的金属——锑 人体健康必需的重要元素-镁 砂中之宝——硅 身轻如燕的金属——锂 神奇的金属——钡 生活和思维的元素——磷 生命元素——锌 水一样的银子——汞 太阳上的元素——氦 脱发元素——铊 唯一的非金属液体——溴 为原子能服务的“仆人”——锆

无形杀手——氡 现代工业的基础——铁 蓄电池的“主角”——铅 夜光粉里的元素——镭 月亮般的金属——银 战争金属——钼 住在绿宝石里的金属——铍 最轻的气体——氢 最软的金属——铯 姗姗来迟的金属——铼 “不中用的铜”——镍 镍也是一种银白色的金属,十分坚硬,它的熔点比号称“不怕火”的黄金还要高出几百度。镍的本领在很多方面都超过了铜。可是,镍的拉丁文原意竟是“不中用的铜”,这是怎么回事呢?原来,最初人炼出的镍不纯,其中含有许多杂质,影响了镍的性能,人们却误以为镍没有多大用处,因而给它取了个不雅的名称:“不中用的铜”。 古巴是世界上最著名的蕴藏镍矿的国家。有趣的是,“天外来客”——陨石中也含有镍。人们估计,地心也有很多的镍。纯净的镍银光闪闪,不易锈蚀,主要用于电镀工业。 刚笔插、外科手术器械等银光闪闪,就是因为表面镀了一层镍,既美观、干净,又能防止 生锈。 在世界上,人们一直认为镍是瑞典科学家克朗斯塔特在1751年首先发现的。然而,实际上我国才是最早知道镍的国家。历史学家们发现,我国早在克朗斯塔特发现镍前一千八百年的西汉(公元前一世纪)就已知道用镍和铜来制造合金——白铜。那时人们主要用白铜来作马具、烛台、盘子等。我国古代制造的白铜器件,不仅畅销全国各地,还远销国 外。秦汉时,在新疆西边有一个大夏国,与众不同的是,这个国家使用的货币,是用白铜 做的,而用来铸造货币的白铜,就是从我国运过去的。至今,在波斯语和阿拉伯语中,还 把白铜叫做“中国石”。 到了近代,东印度公司从我国广东购买了大量的白铜制品,运送到德国。一些不明真情的欧洲人以为这些东西是德国制造的,把白铜叫做“德银”,这完全是弄错了。那是德国人从中国学会了炼白铜的技术,大量进行仿造生产出来的。同样,中国炼制白铜的技术在当时也传入了瑞典,这样就使一些人以为镍是瑞典人克朗斯塔特首先发明的。 对一般人来说,合金是一种异常坚硬的、能传热善导电的物质。可是,令人不可思议的是,镍和钛的合金居然跟人一样,具有记忆功能。而且它的记忆力很强,经过很长时间,重复上万次都准确无误。 人们是怎么发现镍钛合金的这个“特异功能”的呢?在1958年时,美国的海军军需实验室要进行一次实验,实验中需要一种镍钛合金材料;于是秤学家们找到了一根弯弯曲曲的镍钛缆绳,他们先把缆绳加热,然后冷却下来,把它拉成直线,做成需要的合金材料。然而,奇怪的是,在实验中,当人们给这种镍钛合金材料加热时,它又变得弯弯曲曲 的,跟它原来的形状一模一样。这引起了人们的兴趣,这次人们先把缆绳弯成了圆形,变冷后又把它拉成直线,再次加热,它又自动地变成了圆形。人们这才知道镍钛合金还有这么好的记忆功能。 镍钛合金的这种记忆功能有很多用途。比如,用它制成的机器人的胳膊会随着温度的

化学元素发现史

化学元素发现史 前5000年 原子序82 铅:Pb 铅古人发现。 前4000年 原子序29 铜:Cu 铜古人发现。 前3100年 原子序51 锑:Sb 锑古人发现。 前2600 原子序79 金:Au 金古人发现。 前2000年 原子序26 铁:Fe 铁古人发现。 前1500年 原子序80 汞:Hg 汞古希腊人发现。 三千年前 原子序30 锌:Zn 锌中国古人发现。 前7世纪 原子序50 锡:Sn 锡古人发现。 前600年 原子序47 银:Ag 银古人发现。 317 原子序33 砷:As 砷公元317年,中国葛洪从雄黄、松脂、硝石合炼制得,后由法国拉瓦锡确认为一种新元素。1450

1669 原子序15 磷:P 磷1669年,德国人波兰特通过蒸发尿液发现。 1735 原子序27 钴:Co 钴1735年,布兰特发现。 1735 原子序78 铂:Pt 铂1735年,西班牙安东尼奥.乌洛阿在平托河金矿中发现,1748年有英国化学家W.沃森确认为一种新元素。 1751 原子序28 镍:Ni 镍中国古人发现并使用。1751年,瑞典矿物学家克朗斯塔特首先认为它是一种元素。 1766 原子序1 氢:H 氢1766年,英国贵族亨利.卡文迪西(1731-1810)发现。氢[hydrogen],金属氢[Hydrogenium]。气体元素符号。无色无臭无味。是元素中最轻的。工业上用途很广。 1770 原子序16 硫:S 硫古人发现(法国拉瓦锡确定它为一种元素)。 1771 原子序8 氧:O 氧1771年,英国普利斯特里和瑞典舍勒发现;中国古代科学家马和发现(有争议)。 1772 原子序7 氮:N 氮1772年,瑞典化学家卡尔.威廉.舍勒和法国化学家拉瓦节和蘇格兰化学家丹尼尔.卢瑟福(1749-1819) 同时发现氮气。 1774 原子序17 氯:Cl 氯1774年,瑞典化学家舍勒发现氯气,1810年英国戴维指出它是一种元素。 1774 原子序25 锰:Mn 锰1774年,瑞典舍勒从软锰矿中发现。 1778

氯元素的发现史

氯元素的发现史 瑞典化学家舍勒于1774年用浓盐酸与二氧化锰反应制得了氯气。但它究竟是游离态的单质气体还是化合态的气体,仍然不清楚。后来法国化学权威贝托雷继续研究氯气。他首先将氯气通入一个冷的空玻璃瓶里,让氯气里的含酸蒸气受冷凝结,再将除去酸蒸气的氯气依次通入三个盛满水的瓶子使氯气溶于水。他发现溶有氯气的水溶液,在有光照的地方可以分解成盐酸和氧气。我们现在知道,氯和水反应生成的次氯酸在光照下分解 Cl 2 + H 2 O = HCl + HClO 2HClO = 2HCl + O 2 贝托雷以此判断出氯气是盐酸和氧结合成的: 氯=盐酸+氧基 氯气是盐酸和氧结合得很松散的化合物,因此露置在阳光下就分解了。其实在当时人 们已经用过许多强烈的药剂或其它手段来处理氯气,都未能使它分解为盐酸和氧。贝托雷的判断显然跟其它一些研究是矛盾的。他得出这个错误判断的表面原因,似乎在于他忽视了水和氯气的反应。但更深层的原因,是他深受拉瓦锡“所有的酸中都含有氧基”结论的影响。拉瓦锡在提出燃烧的氧化理论的同时,提出了“氧是成酸元素”的论点,认为一切酸中均含有氧。按照这一理论,盐酸应是一种氧化物的水化物,如硫酸、磷酸 一般(我们姑且把它写成 HClO m )。而氯气是盐酸经二氧化锰氧化得来的,应该含有更 多的氧(即应该写成 HClO m+n ),当时将氯气称作“氧化盐酸”。结果氯气不仅不是一种单质,反而比盐酸具有更复杂的结构、更大的分子量。贝托雷的实验很和“逻辑”地证明了拉瓦锡的论点。1809年法国化学家盖.吕萨克和泰纳,用分解法研究盐酸的组成。当时金属钾已被戴维用电解法制得,并证明钾是一种元素。于是他们就用金属钾和铁等与盐酸气(HCl)反应,看它是不是能够放出氯气。实验得出结果后,他们说:“我们考察金属钾对于盐酸气的反应。在寻常温度时,这个反应很慢;但钾熔融时立刻在盐酸气中发光燃烧,结果得到氯化钾和氢。在这个实验中收集的氢气之量,恰与钾和水接触时发生的相等。我们在暗红热时,用盐酸气通过擦净的铁屑,许多氢气放出,而不觉有盐酸混合在内,同时得到氯化铁;残渣铁屑并没有氧化。当中等温度时,用盐酸气通过既熔而又研成细粉的一氧化铅,又收集到氢,不过已与氧化合变成水的状态了。” 这些实验证明,不是氯气分解成盐酸和氧,而是盐酸分解成氯和氢。 在同一年盖.吕萨克和泰纳用合成法证明了盐酸的组成。他们把同量的氢气和氯气混合在一起,静置数日,或稍微加热,或露置日光中,都能化合成盐酸气。 这个实验证明了盐酸气是氢气和氯气的化合物,而且是这两种气体化合而成的唯一物质,其变化应该表示为: 氯+氢=盐酸气(HCl)

化学元素发现时间与科学家

化学元素发现时间与科学家 2006-10-17 14:05:11 来源: 网易探索(广州) 网友评论 0 条进入“化学元素”论坛年代-元素名称-发现者 古代碳(6. C) 古代硫(16. S) 古代铁(26. Fe) 古代铜(29. Cu) 古代锌(30. Zn) 古代银(47. Ag) 古代锡(50. Sn) 古代锑(51. Sb) 古代金(79. Au) 古代汞(80. Hg) 古代铅(82. Pb) 1250 砷(33. As) (德)马格耐斯(A. Magnus, 1193-1280) 1669 磷(15. P) (德)波特兰(H. Brand) 1735 钴(27. Co) (瑞典)布兰特(G. Brandt, 1694-1768) 1735 铂(78. Pt) (西)德-乌罗阿(D. A. de Ulloa, 1716-1795) 1751 镍(28. Ni) (瑞典)克郎斯塔特(A. F. Cronsted, 1722-1765) 1753 铋(83. Bi) (英)赭弗里(C. J. Geoffory) 1766 氢(1. H) (英)卡文迪许(H. Cavendish, 1731-1810) 1772 氮(7. N) (英)卢瑟福(D. Rutherford, 1749-1819) 1774 氧(8. O) (英)普列斯特里(J. Priestley, 1733-1804) 1774 氯(17. Cl) (瑞典)舍勒(C. W. Scheele, 1742-1780) 1774 锰(25. Mn) (瑞典)甘恩(J. G. Gahn, 1745-1818) 1778 钼(42. Mo) (瑞典)埃尔姆(P. J. Hjelm, 1746-1813) 1782 碲(52. Te) (奥)缪勒(F. J. Müller, 1740-1825) 1783 钨(74. W) (西)德-埃尔-乌雅尔(de El huyar)兄弟 1788 氡(86. Rn) (德)道恩(F. E. Dorn) 1789 铍(4. Be) (法)沃克兰(L. N. Vauquelin) 1789 锆(40. Zr) (德)克拉普罗特(M. H. Klaproth, 1743-1817) 1789 铀(92. U) (德)克拉普罗特(M. H. Klaproth) 1791 钛(22. Ti) (英)格雷高尔(W. Gregor, 1762-1817) 1794 钇(39. Y) (芬)加多林(J. Gadolin, 1760-1852) 1798 铬(24. Cr) (法)沃克兰(L. N. Vauquelin, 1763-1829) 1801 铌(41. Nb) (英)哈契特(C. Hatchett, 1765?-1847) 1802 钽(73. Ta) (瑞典)爱克堡(A. G. Ekeberg, 1767-1813) 1803 铑(45. Rh) (英)武拉斯顿(W. H. Wollaston, 1766-1828) 1803 钯(46. Pd) (英)武拉斯顿(W. H. Wollaston) 1803 铈(58. Ce) (德)克拉普罗特(M. H. Klaproth)等 1804 铱(77. Ir) (英)台耐特(S. Tennant) 1804 锇(76. Os) (英)台耐特(S. Tennant, 1761-1815) 1807 硼(5. B) (法)盖-吕萨克(J. L. Gay-Lussac, 1778-1850)等 1807 纳(11. Na) (英)戴维(H. Davy, 1778-1829)

化学类科普书籍推荐书单(上)

化学类科普书籍推荐书单(上) 《视觉之旅:神奇的化学元素》 [美]西奥多?格雷著/陈沛然译 人民邮电出版社出版 《神奇的化学元素》以图片形式讲述了目前已知的所有元素的故事。从它们的来源到它们的用途和传奇故事,包罗万象,生动而有趣。本书的最大特色是其赏心悦目的插图,它们充满具有摄人心魄的独特魅力,难得一见。 作者TheodoreGray是一位化学家,更是一位疯狂的元素收藏爱好者。他多年来费尽心血收集了2000多件与元素有关的各种标本和文物,其收藏可以与任何一个专业的博物馆媲美。书中的图片大部分就来源于他的这些收藏。 本书是TheodoreGray的一部科普杰作,其写作过程共花费7年时间。出版后广受赞誉,仅英文版就在1年多时间里销售了20余万册,同时被翻译成了15种文字。 不论你是否学过化学,《神奇的化学元素》一定会成为你最难忘的一堂化学课。它将用有史以来的最华丽的视觉盛宴带你踏上美丽的化学之旅。

《致命元素:毒药的历史》 [英]约翰?埃姆斯利著/毕小青译 三联书店出版 汞、砷、锑、铅、铊,这些元素周期表上的呆板符号,矛盾而奇特的牵系着古往今来的历史:科学的进步和环境的污染,、奢华的享受和帝国的毁灭、壮体的良药和谋杀的工具,以及离奇死亡的伟人和狡猾邪恶的投毒者……《致命元素:毒药的历史》所写都是真实的事件,因此它才令人警醒和深思。其实这些元素离你都不远,饮食、吸烟、化妆、染发、装修、尾气,你几乎每天都面临着重金属超标的风险。约翰·埃姆斯利编著的《致命元素:毒药的历史》描述了人类发现、开采和利用如上这些元素的历史,以及他们给人类带来的利益和污染,解释了这些元素被人体摄入后的发病机理、症状,以及解毒方法等,还特别穿插了历史上一些伟大人物的神秘疾病、离奇死亡和一些至今仍有争议的谋杀案件,这使本书像小说一样饶有趣味。

化学元素发现历史

化学元素的发现史 1 H 氢 1766年,英国卡文迪许(731-1810)发现 2 He 氦 1868年,法国天文学家让逊(1824-1907)和英国洛克尔(1836-1920)利用太阳光谱发现。1895年,英国化学家莱姆塞制得。 3 Li 锂 1817年,瑞典人J.A.阿弗事聪在分析锂长石时发现 4 Be 铍 1798年,法国路易.尼古拉.沃克兰发现 5 B 硼 1808年,英国戴维、法国盖.吕萨克和泰纳尔发现并制得 6 C 碳古人发现 7 N 氮 1772年,瑞典舍勒和丹麦卢瑟福同时发现氮气,后由法国拉瓦锡确认为一种新元素 8 O 氧 1771年,英国普利斯特里和瑞典舍勒发现 9 F 氟 1786年化学家预言氟元素存在,1886年由法国化学家莫瓦桑用电解法制得氟气而证实 10 Ne 氖 1898年,英国化学家莱姆塞和瑞利发现 11 Na 钠 1807年,英国化学家戴维发现并用电解法制得 12 Mg 镁 1808年,英国化学家戴维发现并用电解法制得 13 Al 铝中国古人发现并使用。(1825年,丹麦H.C.奥斯特用无水氯化铝与钾汞齐作用,蒸发掉汞后制得) 14 Si 硅 1823年,瑞典化学家贝采尼乌斯发现它为一种元素 15 P 磷 1669年,德国人波兰特通过蒸发尿液发现 16 S 硫古人发现(法国拉瓦锡确定它为一种元素)

17 Cl 氯 1774年,瑞典化学家舍勒发现氯气,1810年英国戴维指出它是一种元素 18 Ar 氩 1894年,英国化学家瑞利和莱姆塞发现 19 K 钾 1807年,英国化学家戴维发现并用电解法制得 20 Ca 钙 1808年,英国化学家戴维发现并用电解法制得 21 Sc 钪 1879年,瑞典人尼尔逊发现 22 Ti 钛 1791年,英国人马克.格列戈尔从矿石中发现 23 V 钒 1831年,瑞典瑟夫斯特木研究黄铅矿时发现,1867年英国罗斯特首次制得金属钒 24 Cr 铬 1797年,法国路易.尼古拉.沃克兰在分析铬铅矿时发现 25 Mn 锰 1774年,瑞典舍勒从软锰矿中发现 26 Fe 铁古人发现 27 Co 钴 1735年,布兰特发现 28 Ni 镍中国古人发现并使用。1751年,瑞典矿物学家克朗斯塔特首先认为它是一种元素 29 Cu 铜古人发现 30 Zn 锌中国古人发现 31 Ga 镓 1875年,法国布瓦博德朗研究闪锌矿时发现 32 Ge 锗 1885年,德国温克莱尔发现 33 As 砷公元317年,中国葛洪从雄黄、松脂、硝石合炼制得,后由法国拉瓦锡确认为一种新元素

有趣的化学元素谜语大全

有趣的化学元素谜语大全 打一元素名称: l 值钱不值钱,全在加两点。(打一化学元素) ——金 l 金属之冠。(打一化学元素) ——钾 l 金榜第一。(打一化学元素) ——钾 l 像是与金相同,其实差别很大。(打一化学元素) ——铜 l 黑色金属。(打一化学元素) ——钨 l 品德高尚。(打三种化学元素) ——锌磷镁 l 华盛顿的货币。(打一化学元素)——镁 l 世界通用货币。(打一化学元素)——镁 l 听其名很漂亮,观其物也平常。(打一化学元素) ——镁 l 金库被盗。(打一化学元素) ——铁或铥 l 丢失钱财。(打一化学元素)——铁 l 木火水土。(打一化学元素)——铁 l 端着金碗的乞讨者。(打一化学元素) ——钙 l 有钱的讨饭者。(打一化学元素)——钙 l 水上作业。(打一化学元素) ——汞 l 工字桥下水,只向低处流。(打一化学元素)——汞 l 此物能流动,非水比水重;外观银白色,失水便成工。(打一化学元素)——汞l 液面上凸,落地成珠。使用不慎,慢性中毒。(打一化学元素) ——汞 l 江水向下流。(打一化学元素)——汞

l 石旁伫立六十天。(打一化学元素) ——硼 l 山中自有氧化钙。(打一化学元素) ——碳 l 流水去,石头现。 (打一化学元素)——硫 l 流水干涸石头现。(打一化学元素)——硫 l 抵押石头。(打一化学元素) ——碘 l 岩下土叠土。(打一化学元素)——硅 l 填土砌石垒屋基。(打一化学元素)——硅 l 生平懒得交朋友,性情孤僻常独游。(打一族元素)——稀有气体元素 l 咳不出声,却有气。 (打一化学元素)——氦 l 一种气体真孤僻,不善交友爱独立,遇到雷公闪红光,用它可做测电笔。(打一化学元素)——氖 l 孙女不辞而别,奶奶怎不生气。(打一化学元素)——氖 l 气盖峰峦。(打一化学元素) ——氙 l 大洋干涸气上升。(打一化学元素) ——氧 l 最轻量级。(打一化学元素)——氢 l 六月六。(打—微观粒子) ——氮 l 六月天气。 (打一化学元素)——氮 l 火气太多。 (打一化学元素)——氮 l 酷暑。 (打一化学元素)——氮 化学名词、术语 l 蒸蒸日上的新中国。(打一化学名词)——升华 l 腾飞吧,中国。(打一化工名词) ——升华 l 吹胡子瞪眼。(打一化工名词) ——气态

化学元素的发现及其名称符号的来历

112+种化学元素的发现及其名称符号的来历。01氢HHydrogenium(Hydrogen) 早在16世纪就有人发现金属在酸中可以产生一种能燃烧的气体,但没有继续进行进一步的研究。最先把氢气收集起来并进行认真研究的是英国的卡文迪许,他在1781年发现锌和铁投到盐酸和稀硫酸中能够产生一种新气体,所产生的气体量是固定不变的,与所用酸的种类和酸的浓度都没有关系。可惜他受了虚假的“燃素说”的欺骗,坚持认为水是一种元素,错过了新元素的发现。后来拉瓦锡又重复了卡文迪许的实验,认为水不是一种元素而是氢和氧的化合物,并在1787年正式提出“氢”是一种元素,因为氢燃烧后的产物是水,便用拉丁文把它命名为“形成水的元素”。并且以此为突破口进行研究,最终戳穿了“燃素说”的谎言。现在日文里氢气的名称仍然是“水素”。 中文意译:由于氢气是最轻的气体,因此得名,从“轻”字音。 02氦HeHelium 1868年,让桑和洛基尔在观察日全食的时候,分别同时从日冕光谱内发现一条新的黄色谱线,确定了太阳中含有一种新的元素,即氦,并认为它是属于太阳上的某个未知元素。后来有人用无机酸处理沥青铀矿时得到一种不活泼气体,1895年英国科学家拉姆齐用光谱证明其就是氦。以后又陆续从其他矿石、空气和天然气中发现了氦。元素名来源于希腊文Helios,原意是“太阳”。 03锂LiLithium 锂是继钾和钠后发现的又一碱金元素,但它在地壳中的含量比钾和钠少的多,而且化合物不多见,因此发现较晚。发现它的是瑞典化学家贝齐里乌斯的学生阿尔费特森。1817年,阿尔费特森在分析透锂长石时,最终发现一种新金属,贝齐里乌斯将这一新金属命名为Lithium,该词来自希腊文Lithos (石头)。 04铍BeBeryllium 含铍的矿石有许多透明的、色彩美丽的变种,自古以来就是最名贵的宝石。1798年,法国化学家沃克兰对绿柱石和祖母绿进行化学分析时发现了铍,后来维勒把它命名为Beryllium,它来源于铍的主要矿石──绿柱石的英文名称Beryl。而单质铍在三十年后的1828年,才由德国化学家维勒用金属钾还原熔融的氯化铍而得到。 05硼BBoracium(Boron) 1702年法国医生霍姆贝格首先从硼砂制得硼酸。1808年英国化学家戴维和法国化学家盖吕萨克、泰纳,用钾还原硼酸各自获得单质硼。硼的拉丁名称为Boracium,元素符号为B。这一词来自Borax(硼砂)。硼砂的拉丁语是Borax,因为它可以熔融金属,阿拉伯语Borax的意思是“焊接”。

【最新2018】神奇的化学元素读后感-推荐word版 (3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 神奇的化学元素读后感 篇一:《神奇的化学》读后感 全书分为材料革命、复合材料、生物材料、纳米材料、智能材料、新型聚合物六大部分。 材料革命 材料革命中讲到了古代的旧石器时代、中石器时代、新石器时代、铁器时代和后来的塑料时代,讲述了人类在历史最早阶段依赖于那些容易获得天然材料。这一章体现了人类祖先的伟大智慧,学会了利用自然制造武器、工具、房屋和日常生活用品。 复合材料 如今船只的全身坚硬,耐用,而且密度小。这正是因为有了复合材料后才出现的。复合材料就是指两种或两种以上成分组成的材料。现在的复合材料已经变成了高级复合材料,用于制造(来自:WwW. : 神奇的化学元素读后感 )飞机、火箭、卫星等为人类探索宇宙更进了一步。生物材料 生物材料,就是用于医疗装置并与生物系统相互作用不可生长的材料。生物材料,分为三大类:一是不会反应的材料;二是发挥积极作用的材料;三是可以被人溶解和吸收的材料。现代生物材料的发现与研究可以替代我们体内的一些部件,甚至出现了人造血液,仿生移植。 纳米材料 纳米等于10亿分之一米即10 米,纳米只有通过显微镜才能观察,纳米已成为了表示一些微粒的单位,。人们运动纳米材料创造了德雷克勒技术假设了装备器、复制器及纳米计算机。 智能材料 广义上说,智能材料就是当环境改变时,材料会在某种程度上发生变化。我们房子的屋顶、墙壁、窗户等。但真正意义上的智能材料应该是像伸缩材料、形状记忆合金、变体材料即人造橡胶等。这些材料能帮助人们也能提高人的生活质量,给人们呈现更美好的未来。

化学必读科普书籍推荐

化学必读科普书籍推荐 《化学简史》 作者:J.R.柏廷顿 译者:胡作玄 每个接受教育的人都学习过化学这门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自然 科学,不过很少有人了解化学科学发展的历史。关于化学史的论著有 很多,对于一般读者来说,本书是既简明又的著作。阅读本书也会给 化学专业的读者带来益处,它为读者提供了对化学历史总体的理解, 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资料丰富、翔实,对于所有对化学感兴趣和有 研究的读者都非常有益。 《周期表》 作者:[意]普里莫·莱维 原作名:IlSistemaPeriodico 译者:牟中原 虽然这本可能不是通常意义上的化学科普书,但是其中也蕴含着 有意思的化学知识,并且作者赋予它们特殊的意义,这些意义与化学 元素本身的特性密切相关。 氢,和星星、太阳里燃烧的元素一样。它的凝聚产生了这永恒而 孤寂的宇宙。1975年出版的《周期表》是莱维最为的作品,他凭借丰 富的化学家的知识,以各种元素为隐喻,创作了一系列相互纠结的半 自传故事,既包含了他所出身的皮埃蒙特犹太社会、他从中学开始的 化学学习,亦表达了他对二战时大屠杀的反思与回应。在莱维的笔下,各个化学元素的不同性质,它们美丽的结构式,随着情节的进展得到

了一一体现。元素不但是有诗意的,更具备丰富的哲学意义。1996年,英国伦敦皇家研究院将《周期表》评为“有史以来的科学著作”。 《图解化学元素》 作者:[英]JackChalloner 副标题:探秘我们宇宙的构成单元 原作名:TheElements:TheNewGuidetotheBuildingBlocksofOurUniverse 译者:卜建华 《图解化学元素》不但仅一场视觉之旅,更是一部化学元素的百 科全书。书中不但有精彩的彩色图片,形象展示了各元素的形态及其 在现代生活中的踪迹,更有清晰简明的文字,介绍了各元素的发现、 命名及其单质和重要化合物的用途。 《罗密欧的毒药》 作者:苏瓦兹 《罗密欧的毒药(苏瓦兹老师讲趣味化学)》(作者苏瓦兹)共有 172个化学问题,主要解答和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化学难题,从饮食健康、躲避日常化学危害、化学知识、化学历史等几个方面,带领读者 在化学的世界里畅游,科学性强,深入浅出,文字轻松活泼,幽默诙谐,充分展示出化学的魅力。《罗密欧的毒药(苏瓦兹老师讲趣味化学)》是“科普阅读世界经典文库”之一。 《视觉之旅:神奇的化学元素》系列 作者:西蒙·库伦·菲尔德/西奥多·格雷 副标题:神奇的化学元素2 原作名:TheodoreGray'sElementsVault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