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五首赏析题 (2)汇总

词五首赏析题 (2)汇总
词五首赏析题 (2)汇总

望江南

1.“梳洗罢”这三个字能揭示出这位女子的什么心态?

“女为悦己者容”倚楼眺望之前用心梳洗修饰的经过和急切盼望重逢的心情。她精心梳洗说明她相信爱人一定会回来,心中充满希望。

2.“独倚望江楼”中哪个字最能说明女子怎样的生活状态?

“独”这个字写尽了她的孤独和期盼。

3.“过尽千帆皆不是”这句话中你能不能体会出她的心理变化?

“过尽千帆皆不是”从“希望是”到发现“不是”,写出了女子一次次从希望到失望的过程,让人为之心碎。

4.“斜晖脉脉水悠悠”这句写景有什么意味?

夕阳余晖斜拂江面,绿水悠悠而去,人不见,景依旧。

5.从这首词中你认为她等了多长时间?

从“斜晖”可以看出她等了一天,而从全文,我们却能读出,以前她可能在这里等过,而以后,她也将继续她的等候,直到爱人归来。

江城子·密州出猎

1、对这首词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 C )

A.该词起句着一“狂”字,贯穿全篇,统摄了全词。

B.“亲射虎,看孙郎”是词人以孙权比况自己虽“鬓微霜”,但仍英武有为,希望能建功立业,报效朝廷。C.“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词人以冯唐自比,表示自己敢于为蒙冤受屈的将领直言,使他们重新复职。D.“天狼”喻指西北方的敌人。

2、对这首词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D )

A.词的上阕描绘打猎的壮阔场面,下阕抒发由打猎激发出来的胸襟抱负。全词由实而虚,由叙事而抒怀。

B.苏轼作此词时正值壮年,而以老夫自称,是因为作者心怀壮志却仕途坎坷,深感岁月易逝,人生易老,所以才要“聊发少年狂”。

C.作品融叙事、言志、用典为一体,调动多种艺术手法,表现了作者宝刀未老、志在千里的英雄豪气。

D.此作是东坡豪放词的代表作之一,它对李清照词风的形成产生了积极的影响,苏、李二人成为了宋朝豪放词派的代表人物。

3、本词上阕写景,描写了密州出猎的宏大场面;下阕言志,抒写了词人渴望报效祖国的豪情壮志。

4、“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有什么含义?在表达上有什么好处?

这是词人以魏尚自喻,意思是说,什么时候朝廷能像冯唐赦免魏尚一样起用自己呢?运用典故,表达委婉含蓄。

5、“左牵黄,右擎苍”写出了一副出猎的雄姿,“千骑卷平冈”写出了壮观的出猎场面。

6、本词上阕围绕“狂”来写,根据词的内容,请你写出词人怎样狂?

①报知全城人出看自己出猎②猎必射虎③自比孙权

7、表现词人欲驰骋沙场,杀敌报国的爱国之志的三句是

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8、“鬓微霜,又何妨”表达了词人什么心境?其言外之意是什么?

表达了词人不服老的心境,其言外之意是我虽然年纪大了,但我仍能跃马疆场,迎击来犯之敌。

9、“西北望,射天狼”中“天狼”指代什么?最后三句表达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西北边境的辽和西夏,词的结句表达了词人要报效祖国,关怀国家命运的爱国精神。

渔家傲秋思

(1)你怎样理解“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一句中的“寐”?这句抒发了将士们怎样的情怀?

睡觉壮志难酬,思乡忧国的情怀。

(2)从“长烟落日”,你想到了学过的哪两句诗?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3)这首词的上、下阕分别以什么表达方式为主?全词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上阕侧重于描写,下阕侧重于抒情。全词表达了戍边将士建功立业的英雄气概和浓浓的思乡之情,侧面反映了边塞生活的艰苦。

(4)词的上片间接点明季节的词语是“雁去”(限2个字)。

(5)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C)(2分)

A、词的上片重在写景,主要描写了塞下秋景之“异”;词的下片集中抒情,主要抒发了征人思乡爱国之情。

B、词的上片中“长烟落日孤城闭”,与“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意境相似。

C、词的下片中“管悠悠霜满地”,以如霜的月光为背景,烘托了征人凄婉的愁思。

D、这首词的意境悲凉、壮阔,形象鲜明、生动,语言质朴、凝练,是宋词中的精品。

(6)全词抒发了作者怎样的复杂感情?

a、慨叹功业未立;

b、思念家乡。其它如“壮志难酬、有家难归”、“爱国的情怀、思乡的苦闷”之类的意思也得全分。

(7)请揣摩“霜满地”在表达上的作用。

借边地夜景表达凄清悲凉之感;在时间上是“长烟落日”的延续;表现了守边将士寒夜戍守的艰辛。(答对其中一点得全分,若答“交代时令特征”或“借景抒情”、“渲染气氛”之类的内容,也得1分。)

(8)请赏析“长烟落日孤城闭”的妙处。

写出了塞外的奇异(壮阔)风光;反映宋朝守军力量薄弱,军情紧急;为下阕抒情作铺垫。

武陵春

李清照

(1)上阙四句中有两句通过人物的外在行为来写主人公的内心哀愁,请将它们找出来。

“日晚倦梳头”、“欲语泪先流”

(2)下面两个句子都写了“愁”,请简要说出它们在内容和写法上的不同之处。

①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李清照《武陵春》)

②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李煜《虞美人》)

①“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用夸张表现凄苦忧愁重得连船都载不动,形象可感地写出了“愁”之重②“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用比喻(设间、夸张),将无形的“愁”比作有形的“一江春水”永流不尽,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愁”之多。

(3)对下列一首词理解和欣赏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C )

A.首句“尘香”二字写落花已化为尘土,流露出词人对美好事物遭受摧残的惋惜之情。

B.“欲语”而泪先夺眶而出,写出词人有难以抑制的满腹忧愁和伤痛,具有感人心弦的艺术魅力。

C.“春尚好”“泛轻舟”用词轻松,节奏明快,恰到好处地表现了词人随遇而安的喜悦之情。

D.词作最后两句将哀愁比作可承载可触摸的实体,来写“愁”之浓之重,既形象生动又自然妥帖。

1.在《望江南》中,主人公是“梳洗罢”,而文中作者却“日晚倦梳头”,从中,你能体会到作者什么心态?

梳洗罢,是一种信心,一种希望,而“倦梳头”是一种放弃,一种对生活毫无兴趣的悲凉。从中可以看出作者的满怀愁绪。两篇文章都用同一个典型细节来反映主人公的心态,应该学习这种写法。

2.“闻说”“也拟”“只恐”这三个词说明了什么?

“闻说”“也拟”“只恐”这三个动词写出了作者试图排遣愁绪的做法,前两个词给人一种希望,好像可以为作者松一口气,而“只恐”又让人跌落到作者的万丈愁绪中,三个词写出了作者的沉重、无奈。又紧紧抓住了作者的心。

3.本文是如何抒发作者感情的?

作者通过景色、典型细节来抒情,即间接抒情。也有直接抒情,如“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使文章的风格既含蓄又直朴、率真。

破阵子

1.这首词中,作者用大部分笔墨追忆当年火热的军营生活,请结合诗句,合理展开想象,描述一下当年的生活场面。

军营生活情景的描述宜选择看剑、闻角、分炙、奏乐、点兵等场面,烘托出豪迈热烈的气氛,展现出一位豪气满怀,临敌出征的将军形象。

2.在这首词中,哪两句集中吐露了作者的心声?表达了他怎样的思想感情? 与曹操“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相比,有何异同?

词中集中吐露了作者心声的诗句是“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前一句抒写词人一生中的事业和抱负,后一句抒发无尽的感叹。表达了渴望杀敌报国的雄心壮志和壮志未酬、报国无门的悲愤之情。

与曹操“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相比,同写久经军旅的老者,英雄之心尚在,不同的是,辛弃疾哀伤较重。

3.作者有意作“壮词”,“壮”正是这首词的风格特色,请体味这首词的“壮”是怎样体现的。(提示:可从题材、思想感情、语言风格等角度进行分析。)

这首词是一首“壮词”。

(1)“壮”在场面,“壮”在军营生活活的雄豪、壮美:分食牛肉,奏悲凉苍劲之曲,秋点兵的壮大场景。

(2)“壮”在人物超常的本领:骑飞快奔驰的“的卢”马,拉满霹雳作响的雕弓,风驰电掣。勇猛雄健。

(3)“壮”在志向:率师北伐,统一南北,为国立功,成就英名。

(4)“壮”在心迹的表露:“可怜白发生”,不是一味的嗟叹,而是对现实的抗议,充满了壮志难遂的抑郁、愤慨。

(5)“壮”在语言:文辞壮丽而不“纤巧”,洒脱而不拘谨。

比较《渔家傲》《江城子》《破阵子》

1、这三首词均与战争有关,但表达的主题不一样,请分别概括。

《渔家傲》

《江城子》

《破阵子》

2、三首词中都有酒,但借酒表达的感情不同,请分别表述。

《渔家傲》

《江城子》

《破阵子》

3、三首词都有白发,但由白发而生出的感情有区别,请分别述说。

《渔家傲》

《江城子》

《破阵子》

阅读这首词,回答问题

声声慢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它、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1.下列关于本词艺术特点说法不妥的一项是()

A、从结构上看,打破了上、下阕界限,全词一气贯注。开头点明心境,中间层层铺垫,抓住秋天景物渲染惨淡意境,结尾收束全词,既严谨完美又含蓄。

B、从内容看,这首词作法独特,以豪放纵恣之笔写激动悲怆之怀,始终紧扣悲秋之意,写尽作者晚年的凄苦悲愁,是一首个性独具的抒情名作。

C、从音节看,短促幽咽,巧妙运用叠词,缠绵哀怨。用浅俗之话,发清新之思,词意兼二,闺词绝调。

D、从情景看,尽管开端三句就用一连串叠字写主人公一整天的愁苦心情,但从全词看,是以写景为主.情景交融。

2.下列对词作内容理解不准确的一项是……………………………………………( )

A、词一开头连下十四个叠字。层层铺叙,表现了寂寞、空虚、复杂、细致的生活感受和心理状态。

B、词的中间部分通过淡酒、雁、黄花、梧桐、细雨等形象,构成动人的意境,使人更觉凄苦哀婉。可以说全词以境界写愁。

C、词作最后用感叹兼反问表达爱国思想、民族意识、国破家亡之恨。

D、词作抒写孤寂抑郁的愁苦和自身漂泊的哀痛,情调流于低沉,谈不上什么艺术成就和社会意义。

3.这首词的作者李清照是著名女词人,号。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江春水向东流。”李煜《虞美人》

“离恨恰如春,更行更远还生。”李煜《清平乐》

“飞红万点愁如海。”秦观《千秋岁》

“便做春江都是泪,流不尽许多愁。”秦观《江城子》

“试问闲愁都几许?—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贺铸《青玉案》

“只载—船离恨向西洲。”苏轼《虞美人》

“休问离愁轻重,向个马儿上驼也驼不动。”董解元《西厢记》

“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李白

“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李清照

“人言柳叶似愁眉,更有愁肠似柳丝。”白居易

“平林漠漠烟如织,寒山一带伤心碧。暝色入高楼,有人楼上愁。”李白

答案

1.“梳洗罢”这三个字能揭示出这位女子的什么心态?

“女为悦己者容”倚楼眺望之前用心梳洗修饰的经过和急切盼望重逢的心情。她精心梳洗说明她相信爱人一定会回来,心中充满希望。

2.“独倚望江楼”中哪个字最能说明女子怎样的生活状态?

“独”这个字写尽了她的孤独和期盼。

3.“过尽千帆皆不是”这句话中你能不能体会出她的心理变化?

“过尽千帆皆不是”从“希望是”到发现“不是”,写出了女子一次次从希望到失望的过程,让人为之心碎。

4.“斜晖脉脉水悠悠”这句写景有什么意味?

夕阳余晖斜拂江面,绿水悠悠而去,人不见,景依旧。

5.从这首词中你认为她等了多长时间?

从“斜晖”可以看出她等了一天,而从全文,我们却能读出,以前她可能在这里等过,而以后,她也将继续她的等候,直到爱人归来。

一(1)C (2)D3、密州出猎,渴望报效祖国

4、这是词人以魏尚自喻,意思是说,什么时候朝廷能像冯唐赦免魏尚一样起用自己呢?运用典故,表达委婉含蓄。5.左牵黄,右擎苍;,千骑卷平冈

6、①报知全城人出看自己出猎②猎心射虎③自比孙权

7、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8、表达了词人不服老的心境,其言外之意是我虽然年纪大了,但我仍能跃马疆场,迎击来犯之敌。

9、西北边境的辽和西夏,词的结句表达了词人要报效祖国,关怀国家命运的爱国精神。

17.(1)睡觉壮志难酬,思乡忧国的情怀。(2分)(2)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2分)(3)上阕侧重于描写,下阕侧重于抒情。全词表达了戍边将士建功力业的英雄气概和浓浓的思乡之情,侧面反映了边塞生活的艰苦。(答对一种表达方式给1分,后一问意思接近即可给2分。共4分)(4)雁去。(5)C。(6)本题2分,一点1分。a、慨叹功业未立;b、思念家乡。其它如“壮志难酬、有家难归”、“爱国的情怀、思乡的苦闷”之类的意思也得全分。(7)本题1分。借边地夜景表达凄清悲凉之感;在时间上是“长烟落日”的延续;表现了守边将士寒夜戍守的艰辛。(答对其中一点得全分,若答“交代时令特征”或“借景抒情”、“渲染气氛”之类的内容,也得1分。)(8)本题2分。写出了塞外的奇异(壮阔)风光;反映宋朝守军力量薄弱,军情紧急;为下阕抒情作铺垫。(答对一点得1分,答对两点得全分。)

18. (1)“日晚倦梳头”、“欲语泪先流”(2)①“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用夸张表现凄苦忧愁重得连船都载不动,形象可感地写出了“愁”之重②“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用比喻(设间、夸张),将无形的“愁”比作有形的“一江春水”永流不尽,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愁”之多。(3)C

1、《渔家傲》写战争的苦难,《江城子》表达的是为国建功立业的渴望《破阵子》写的是壮志难酬的惆怅。

1.在《望江南》中,主人公是“梳洗罢”,而文中作者却“日晚倦梳头”,从中,你能体会到作者什么心态?

梳洗罢,是一种信心,一种希望,而“倦梳头”是一种放弃,一种对生活毫无兴趣的悲凉。从中可以看出作者的满怀愁绪。两篇文章都用同一个典型细节来反映主人公的心态,应该学习这种写法。

2.“闻说”“也拟”“只恐”这三个词说明了什么?

“闻说”“也拟”“只恐”这三个动词写出了作者试图排遣愁绪的做法,前两个词给人一种希望,好像可以为作者松一口气,而“只恐”又让人跌落到作者的万丈愁绪中,三个词写出了作者的沉重、无奈。又紧紧抓住了作者的心。

3.本文是如何抒发作者感情的?

作者通过景色、典型细节来抒情,即间接抒情。也有直接抒情,如“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使文章的风格既含蓄又直朴、率真。

1.这首词中,作者用大部分笔墨追忆当年火热的军营生活,请结合诗句,合理展开想象,描述一下当年的生活场面。

军营生活情景的描述宜选择看剑、闻角、分炙、奏乐、点兵等场面,烘托出豪迈热烈的气氛,展现出一位豪气满怀,临敌出征的将军形象。

2.在这首词中,哪两句集中吐露了作者的心声?表达了他怎样的思想感情? 与曹操“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相比,有何异同?

词中集中吐露了作者心声的诗句是“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前一句抒写词人一生中的事业和抱负,后一句抒发无尽的感叹。表达了渴望杀敌报国的雄心壮志和壮志未酬、报国无门的悲愤之情。

与曹操“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相比,同写久经军旅的老者,英雄之心尚在,不同的是,辛弃疾哀伤较重。

3.作者有意作“壮词”,“壮”正是这首词的风格特色,请体味这首词的“壮”是怎样体现的。(提示:可从题材、思想感情、语言风格等角度进行分析。)

这首词是一首“壮词”。(1)“壮”在场面,“壮”在军营生活活的雄豪、壮美:分食牛肉,奏悲凉苍劲之曲,秋点兵的壮大场景。(2)“壮”在人物超常的本领:骑飞快奔驰的“的卢”马,拉满霹雳作响的雕弓,风驰电掣。勇猛雄健。(3)“壮”在志向:率师北伐,统一南北,为国立功,成就英名。(4)“壮”在心迹的表露:“可怜白发生”,不是一味的嗟叹,而是对现实的抗议,充满了壮志难遂的抑郁、愤慨。;(5)“壮”在语言:文辞壮丽而不“纤巧”,洒脱而不拘谨。

参考答案:1.(1)D (2)D (3)南宋易安居士

最新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诗词五首》赏析题

《诗词五首》赏析题答案 2017.12 《饮酒》中考试题集萃 1、“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这是千年以来脍炙人口的名句。诗人悠闲地在篱下,采菊,抬头见山,是那样地怡然自得,那样地超凡脱俗!以景物的描写衬托出诗人的闲适心情。“悠然”二字很妙,说明诗人所见所感非有真意寻求,而是不期而遇。 2、诗人在与大自然的亲近中获得了的心境。 悠然,闲适,恬淡,自然 3、前人在评论这首诗时说“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中的“见”字用得非常精妙,换成“望”字就没有这种效果,请你说说为什么? “见”字表现出悠闲不经意,体现出与自然融为一体,而“望”字是有意的向远处看,体现不出物我合一的境界。 4、请找出诗中描绘傍晚时分山中美丽景色的诗句。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5、有人说“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一句写出了门庭冷落的景象,表现出诗人的孤独与寂寞。你同意这种观点吗?请谈谈你的看法。 不同意。这一句是写诗人虽身居闹市,却远离俗世,不受世俗烦扰,表达了诗人陶醉于自然,恬淡愉悦的心情。 6、请从炼字角度说说“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妙在何处。 “悠然”形象地写出了诗人远离世俗后心灵的自得、闲适、恬淡。 示例二:“见”写出了诗人看到南山美景时的随意与自然,体现了作者心灵的自由和惬意。 7、“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中的“真意”指的是什么 自然之趣和人生真谛。 8、前人在评论这首诗时说“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中的“见”字用得非常精妙,换成“望”字就没有这种效果,请你说说为什么? “见”字表现出悠闲不经意,体现出与自然融为一体,而“望”字是有意的向远处看,体现不出物我合一的境界。 9、“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这两句是什么描写?有何深刻意义?诗句的表面意思是:太阳下山时,山色十分美丽,成群的飞鸟结伴而还,所以这两句是景物描写。 这两句诗的深刻含义是:鸟飞倦了,也知还家,可有些人呢?为什么还要奔波于龌龊的官场之中,不肯接受这种美好的归宿呢?不思返归这优美宁静的大自然的怀抱呢? 10、这首诗在艺术上情、景、理三者浑然交融,就这个特点作简要的分析。 情:恬淡安宁与世无争。 景:菊、山、飞鸟、落日…… 理:要感受自然乐趣必须心灵超脱世俗。 《春望》 1.杜甫唐代著名的主义诗人。答案:现实主义 2.杜甫在《春望》一诗中写国都沦陷,山河依旧,春天来临却杂草丛生的句子是“,”从中表现了诗人忧国伤时的感情。 答案:国破山何在,城春草木深 3.诗中“草木深”表面上写的是,实际上是写。 答案:山河依旧、草木蔓生草茂人稀,荒凉萧条,物是人非(写出“荒凉萧条、物是人非”意思的可记分)(杂草丛生,树木苍苍国都沦陷,城池残破) 4.这首诗前四句触景伤怀,写春望之景;后四句忧时伤乱,写春望之情。全诗表 达了的主题。 答案:感时忧国思家悲己。 5.“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一联中,诗人用“抵万金”来形容什么?(2分) 答案:形容家书的珍贵,表达对妻子儿女强烈的思念之情。 6本诗将眼前景、胸中情融为一体。通读全诗,谈谈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答案:忧国思家的情怀。 7.赏析:“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答案:这两句的意思是“感怀时局,见到花开不禁伤心落泪;怅恨离别,听到鸟鸣不由心惊。作者移情于物的拟人手法,具体写了自己在这个春天里的特殊感受。表达了诗人忧国忧民的心情。 8.这首诗写景很有特色,请自选角度赏析。 答案:诗歌的前四句是春望之景,由远及近,由大到小,由山河到草木花鸟。很有层

(完整版)诗歌鉴赏选择题练习(含答案)

要逐项将选项与相关诗句对照,聚焦比较,找出选项中的确切根据或确切误点。 一、西塞山①下作 韦庄 西塞山前水似蓝,乱云如絮满澄潭。 孤峰②渐映湓城北,片月斜生梦泽南。 爨③动晓烟烹紫蕨,露和香蒂摘黄柑。 他年却棹扁舟去,终傍芦花结一庵。 【注】①西塞山:三国时东吴江防边塞,历代诗人多有趣咏。②孤峰,指湓城北的庐山。③爨(cuàn):烧火做饭。 1.下面对这首诗歌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不恰当的两项是(5分)()()A.诗人行至西塞山这个东吴江防边塞,前望江水,历史往事等引起丰富的联想,但诗人并没有借西塞山势发盛衰荣辱的感叹。 B.颔联写诗人所见,前望是庐山,后看是斜月;“渐映”写月光逐渐明亮,“斜生”巧妙的写时间的推移、位差的变化。 C.颈联化实为虚,把西塞山一带异时生长成熟的植物作艺术的归纳,使得描绘的景物更加富有艺术魅力和生活情趣。 D.尾联,表现了诗人对西塞山的爱恋,他把芦花化作宁静恬适的生活伴侣,期望有一天独棹扁舟而来,依傍芦荻结庵而居。 E.这首诗写诗人舟行至西塞山下时所见所感,前两联暗示诗人的行迹,第三联写出对此地烹紫薇、摘黄柑的乡间生活的赞美。 2.首联“西塞山前水似蓝,乱云如絮满澄潭”写景有何妙处?请简要赏析。(6分) 二、野望 [唐]杜甫 西山白雪三城戍①,南浦清江万里桥②。 海内风尘诸弟隔,天涯涕泪一身遥。 惟将迟暮供多病,未有涓埃③答圣朝。 跨马出郊时极目,不堪人事日萧条。 【注】①三城戍:西山三城的堡垒,三城,与吐蕃临界,为蜀边要塞。②“南浦”句:南浦,泛指送别之地。万里桥,在成都杜甫草堂的东边。③涓埃:细流与微尘,比喻微小。 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 ) A.首联由景人题,远望“西山白雪三城戍”,近看“南浦清江万里桥”,景象开阔辽远。 B.颈联写自己“迟暮多病”“未报圣朝”,含蓄地批判了皇帝昏庸无能,荒淫误国,抒发了自己报国无门的悲叹之情。 C.尾联照应题目——“野望”,抒发了作者深为民不堪命,世事日转萧条和自己年老多病,功业未就的隐忧。 D.前两联写景,后两联抒情,景是情的基础,情是景的生发,情景交融,浑然一体。 E.诗人虽身居草堂,然心忧家国,诗歌内容深广,意境雄浑,感情深沉,表情达意抑扬跌宕。 2.颔联蕴含了诗人哪些思想情感?请结合具体诗句加以赏析。(6分) 三、浪淘沙·九日从吴见山①觅酒 吴文英② 山远翠眉长,高处凄凉。菊花清瘦杜秋娘。净洗绿杯牵露井,聊荐幽香。

九上《词五首》学案.doc

九上《词五首》学案 姓名:班级: 学习目标: 1.积累文学常识,了解婉约派和豪放派的风格特征及代表作家作表作品; 2.培养学生结合作者的生活经历及作品的写作背景理解词的内容及情感的能力;通过反复吟咏,培养学生感悟诗歌意蕴的能力:通过探讨研究,培养学生合作、质疑的反思精神, 归纳、综合的能力。 3.感悟作品内涵,领会词作情感,培养学生积极乐观的人生观和爱国情。 学习指导:诗词的鉴赏方法和规律 ⑴、从题目认识对象(2)、从字面读出感觉(3)、从注释破解难点(4)、从作者了 解背景⑸、从原作找到根据⑹、从题干得到启示⑺、从首联找到特点 ⑻、从尾句渗透主旨(9)、从景物把握情感(10)、从意境洞察心胸。 规律:诗、词的内容特点一般以前(景)事后情,或前事后理居多,鉴赏时?要把握住作者具体用了什么样的写法表情达意。 一、预习导学: L《望江南》,选自《》,《望江南》是。作者,是(朝 代)词人,诗词兼工,是词派的重要作家之一。 2.李清照(1084—约1151),号,济南(今属山东)人。有《》。李清照的父亲李格非是学者兼散文家,母亲出身于官宣人家,也有文学才能。李清照多才多艺,能诗词,善书画,很早就受人注意。 3.给加点线注音 但()脉脉()白短洲()() 二、理解、赏析: (一)《望江南》 1.木词虽短短27个字,却讲述了一个凄婉动人的故事。试给这个故事理清记叙的要素。 时间地点人物事件 2.全词的主旨句是:o 3.本词写了女子什么样的情感? (二)《武陵春》 1.有人说,这首词的上阕没有一个“愁”字,却句句在写愁。你同意吗?请作分析。 2 .上片中〃,〃句,.表达了作者对丈夫无限思念的情感。 3.“问说”、“也拟”“只恐”表现了词人怎样的感情变化? 4.评论认为“只恐双溪辫盆舟,载不动许多愁”是一个“创意出奇"的句子,请说说他奇在何处?(或问:如何理解鉴赏“只恐双溪舟HI舟,载不动许多愁” ?)

高考语文易错题精选-诗歌鉴赏练习题附答案

一、高中诗歌鉴赏试题 1.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第下列小题。 广陵赠别 (唐)李白 玉瓶沽美酒,数里送君还。 系马垂杨下,衔杯大道间。 天边看渌水,海上见青山。 兴罢各分袂,何须醉别颜。 (1)本诗共有几个字押韵,正确的一项是() A. 两个 B. 三个 C. 四个 D. 五个(2)以下评价适合于本诗的一项是() A. 含蓄委婉 B. 雄奇瑰丽 C. 高亢豪放 D. 明俊(3)本诗是怎样抒写临别感情的?请结合具体内容加以赏析。 【答案】(1)C (2)D (3)本诗前两联写饮酒送别,“数里送君还”中的“数里”,写出别情的深厚。第三联借景抒情,以壮阔的景色写出送别时的洒脱。尾联直接抒情,表达不须因离别而醉酒,也体现了洒脱的情怀。 【解析】【分析】(1)本题是一首律诗,一般是偶数句押韵,即二、四、六、八句的尾字,即“还”“间”“山”“颜”,这几个字都是an韵。 (2)这是一首赠别诗,但李白的这首诗一改赠别诗伤感忧郁的常见基调,惜别而不伤别,语言平易自然,意象开阔疏朗,情调昂扬乐观,显示出作者豪放洒脱、风调俊爽的豁达性格。尤其是颈联“天边看渌水,海上见青山”,这是对美好前景的展望,因有了对前景的展望,故尾联中说“兴罢各分袂,何须醉别颜”,显得极为豁达。A项,“含蓄委婉”不当,所谓“含蓄委婉”,不直言其事,故意把话说得含蓄、婉转一些。这与尾联不合。B项,“雄奇瑰丽”,所写风景雄伟壮观异常美丽,这与诗歌中的景物特点不合。C项,“高亢豪放”,“高亢”指声调或情绪高昂、激动,这与诗歌中所表达的情感不合。D项,“明快俊逸”,明白通畅,明亮明朗;洒脱优美超群拔俗。这与诗歌所写之景“渌水”“青山”相合,故选D项。(3)首联“玉瓶沽美酒,数里送君还”是写携酒送别。开篇未写送别先说沽酒:精美的玉瓶里盛着新买的香醇的美酒,送君数里,终于到达分别的地点。以“数里”写出别情之深厚。颔联“系马垂杨下,衔杯大道间”紧承上句,写作者与朋友在长满垂柳的大路边下马停留,临别再饮上几杯饯行的酒。再次表达离别之情。颈联“天边看渌水,海上见青山”是展望美好前景,以“渌水”“青山”“天边”“海上”等壮阔之景来抒写送别时的洒脱。尾联“兴罢各分袂,何须醉别颜”直抒胸臆,畅饮美酒、畅谈友谊,但终究还是要离别。作者好像在劝慰朋友:既然等待你的将是丰富美好的旅程,那么就快点启程吧,我们不须作小儿女的离别时的伤情之态,甚至饯别的酒也不须喝醉。表达离别时的洒脱之态。 故答案为:⑴C;⑵D; ⑶本诗前两联写饮酒送别,“数里送君还”中的“数里”,写出别情的深厚。第三联借景抒

三十词五首

三十词五首 【学习目标】 1、积累文学常识,了解婉约派和豪放派的风格特征及代表作家作表作品; 2、培养学生结合作者的生活经历及作品的写作背景理解词的容及情感的能力;通过反复吟咏,培养学 生感悟诗歌意蕴的能力;通过探讨研究,培养学生合作、质 的反思精神,归纳、综合的能力。 3、感悟作品内涵,领会词作情感,培养学生积极乐观的人 观和爱国情。 【学习重点】 1、准确背诵词作,理解词的思想内容。 2、归纳比较不同词作的区别,感悟婉约和豪放派的词风。【学习难点】准确默写,理解运用。 【知识链接】 1、李清照(1084—约1151),济南(今属山东)人。李清照的父亲李格非是学者兼散文家,母亲出身于官宦人家,也有文学才能。李清照多才多艺,能诗词,善书画,很早就受人注意。王灼《碧鸡漫志》说她“自少年即有诗名,才力华赡,逼近前辈。”朱弁《风月堂诗话》也记载晁补之常向人称赞她的诗句。李清照十八岁时嫁给太学生赵明诚,赵爱好金石之学,也有很品高的文化修养。 【自主学习】 1、给加点字注音 千嶂.里()燕.然未勒()羌.管()擎.苍() 貂.()裘.()鬓.微霜()千骑.()酒酣.() 何妨.()谴.冯唐() 麾.下()炙.()了.却()的.卢() 2、《望江南》,选自《》,《望江南》是。作 者,是(朝代)词人,诗词兼工,是词派的 重要作家之一。 3、范仲淹:(朝代)家、家,他有 “”的旷达胸襟和 “”的政治抱负。他的代表作《岳阳楼记》, 写于他被贬谪的1046年,而就在他被贬谪的前4年(1040年),他还 在塞外征战。 4、《江城子密州出猎》作者,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 宋文学家。我们在初二学过他的一文一词,分别 是,。 5、《破阵子》选自《》,作者, 字幼安,号稼轩,南宋爱国词人。我们初一时学过他的一首词 是。 【合作探究】 (一)《望江南》 1、本词虽短短27个字,却讲述了一个凄婉动人的故事。试给这个 故事理清记叙的要素。 时间地点人物 事件 2、词中前八个字写了女子什么心态? 3、可以推断白蘋洲是个什么地方? 4、反复吟诵本诗,体会词中女子的情感的变化。 5、由上题推断,全词的主旨句 是: 。 6、由上题推断,本词写了女子什么样的情 感? 7、词中“过尽千帆皆不是”的“尽”能否改 为“境”,为什么? (二)《武陵春》 1、有人说,这首词的上阕没有一个“愁”字, 却句句在写愁。你同意吗?请作分析。 2、上片中 “,”句, 表达了作者对丈夫无限思念的情感。 3、“问说”、“也拟”“只恐”表现了词人怎样 的感情变化? 3、评论认为“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 愁”是一个“创意出奇”的句子,请说说他奇 在何处?(或问:如何理解鉴赏“只恐双溪舴 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三)《渔家傲》 1、词中“”字直接点明了季节,

九年级上册第6单元《词五首》中考赏析试题汇编及答案[1]_2教程文件

九年级上册第6单元《词五首》中考赏析试题汇编及答案 [1]_2

九年级上册第6单元《词五首》中考赏析试题汇编 渔家傲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通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一)13.对上面这首词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词的上片描写边塞秋色,以一“异”字统领全部景物特点,突出了塞下秋景与中原的不同。 B.“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一方面描写迥异域内地的独特景色,表现边塞

的悲凉,同时也反映了战事吃紧、戒备森严的特殊背景。C.“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是全词的核心,下面提示了戍边将士思念家乡却又不甘无功而返的矛盾心理。 D.“羌管悠悠霜满地”写出了将士们苦中作乐,夜深霜重之时仍在军营中奏乐欢闹的场面。 (二)9、对这首词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词的上片重在写景,词人着意用一个“异”字,统领全部景物的特点,突出塞下秋景与内地景象的迥然不同。B.词人在下片集中抒发了身处边塞的征人之情,开头两句是全词的核心部分,从正面揭示了自己和征人们卫国思家的心理矛盾。 C.结尾三句情调激昂、高亢。含蓄地表达了词人对朝廷的腐朽和软弱及其不修武备、不重边功做

法的愤懑之情。 D.词人写了自己亲临目见的景物,表达了戍边将士复杂的情感,全词意境壮阔,形象鲜明,语言凝练,读来真切感人。 (三)1.对这首词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从“塞下”、“霜”等词语可以看出,这首词写出了我国北方秋季的景物特点。 B.这首词既表达将士的爱国之心,又流露出思念家乡和亲人的感情。 C.“衡阳雁去”是说“大雁向衡阳飞去”而非“大雁从衡阳飞走了”。 D.这首词感情悲观而消极,表达了鲜明的反战、厌战情绪。 2.对这首词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词的上阙写的是“落日孤城”的边塞景象。 B.词的下闻表现了将士们在艰苦抗敌的同时怀念家乡的心情。 C.“人不

诗词赏析:重点初中必背古诗词40首

诗词赏析:重点初中必背古诗词40首 初中必背古诗词40首九年级上册 (一)、课内古诗词 【望江南】(温庭筠唐) 梳洗罢,独倚望江楼。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肠断白苹洲。 【渔家傲秋思】(范仲淹北宋)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江城子密州出猎】(苏轼北宋)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武陵春】(李清照南宋) 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辛弃疾南宋)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二)课外古诗词 【观刈麦】(白居易唐) 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妇姑荷箪食,童稚携壶浆。相随饷田去,丁壮在南冈。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复有贫妇人,抱子在其旁。右手秉遗穗,左臂悬敝筐。听其相顾言,闻者为悲伤。家田输税尽,拾此充饥肠。今我何功德,曾不事农桑。吏禄三百石,岁晏有余粮。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 【月夜】(刘方平唐) 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 【商山早行】(温庭筠) 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槲叶落山路,枳花照驿墙。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 【卜算子咏梅】(陆游)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12 ---来源网络整理,仅供参考

1词五首习题

九年级上册《词五首》中考选择题 1. 对《望江南》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A.“梳洗罢”才“独倚望江楼”,表明她精心打扮,是为了时刻准备心上人的归来,“女为悦已者容”,一个“独”字,写出了妇女只希望一个人静静等待思念的人归来的心态。 B.“斜晖脉脉水悠悠”表面上是写水,实际上也是喻望穿秋水的眼神——那每天不知疲倦地注目的眼神。 C.这首词写一女子登楼远眺,盼望归人的情景,表现了她失望和怅惘的情怀。 D.温庭筠的这首小词一洗常见的浓艳风格,写得清新淡雅,空灵秀丽,而又朴实自然。后人评价说:“绝不着力,而款款深深,低徘不尽”。 2. 下列选项中,是全词唯一唱出昂扬之音的是( ) A.塞下秋来风景异 B.四面边声连角起 C.燕然未勒归无计 D.将军白发征夫泪 3.对《渔家傲秋思》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词的上片重在写景,主要描写了塞下秋景之“异”;词的下片集中抒情,主要抒发了征人思乡爱国之情。 B.词的上片中“长烟落日孤城闭“,与”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意境相似。 C.词的下片中“羌管悠悠霜满地“,以如霜的月光为背景,烘托了征人凄婉的愁思。 D.这首词的意境悲凉、壮阔,形象鲜明、生动、语言质朴、凝练,是宋词中的精品。 4.对《渔家傲秋思》这首词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A.词中写出了边塞秋天与江南一带不同的景物。 B.“千嶂”是指很多像屏障一样的山峰。 C.“浊酒一杯家万里”形象写出了戍边将士的思乡之情。 D.“羌管悠悠霜满地”写出了边关虽寒冷,但有羌管鸣奏,生活并不艰苦。 5.对这首词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词的上阕写的是“落日孤城”的边塞景象 B.词的下阕表现了将士们在艰苦抗敌的同时怀念家乡的心情。 C.“人不寐”三字突出地反映了当时孤城危急的战况。 D.这首词基调悲凉,意境开阔。 6.对诗歌内容赏析有不恰当的一项是() A.开篇词人特地用了一个“异”字,以统领全部景物的特点,突出塞下秋景与中原的不同。 B.“衡阳雁去”是说连那南飞的衡阳雁也掠空而过,不愿作片刻的停留。C.这首诗流露出思念亲人和家乡的感情,表达了鲜明的反战、厌战情绪。 D.词中的“长烟落日”,与王维的名句:“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都描写了塞外壮阔苍茫的奇异风光。 7.下面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首词是作者边地生活经历的写照,反映了边塞生活的艰苦,表达了戍边将士思念家乡、为国建功的情怀。 B.这首词通过“塞下”“长烟落日”“霜”等词语写出了边塞秋季的景色特点。 C.“衡阳雁去无留意”一句是说,衡阳的大雁飞去,没有丝毫想留下来的意思。

人教部编版八上语文24课《诗词五首》注释译文与赏析

24课《诗词五首》阅读赏析 《饮酒》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注释 (1)结庐:建造住宅,这里指居住的意思。 (2)车马喧:指世俗交往的喧扰。 (3)君:指作者自己。 (4)何能尔:为什么能这样。尔:如此、这样。 (5)悠然:自得的样子。 (6)见:看见(读jiàn),动词。 (7)南山:泛指山峰,一说指庐山。 (8)日夕:傍晚。相与:相交,结伴。 (9)相与还:结伴而归。 译文 居住在人世间,却没有车马的喧嚣。 问我为何能如此,只要心志高远,自然就会觉得所处地方僻静了。 在东篱之下采摘菊花,悠然间,那远处的南山映入眼帘。 山中的气息与傍晚的景色十分好,有飞鸟,结着伴儿归来。 这里面蕴含着人生的真正意义,想要辨识,却不知怎样表达。 赏析 主题:写诗人辞官归隐后悠然自得的心境和生活情趣,表现了诗人热爱田园生活,厌倦官场,决心归隐的人生追求。 1、诗人生活在人来人往的环境中,为什么能做到“而无车马喧” 答:“车马喧”指世俗的纷扰,诗人“心远”,意即精神超凡脱俗,所以虽然身处闹市,也像居住在偏僻安静的地方,表达了诗人鄙弃追名逐利之心的人生态度。 2、“见”字能否换为“望”字,为什么? 答:不能。“见”妙处在于无心,诗人东篱采菊,无意间抬头,南山映入眼帘。一个“见”字写出了无意得之,悠然忘我的心境,与作者的闲适恬淡的心境相融合。而“望”则是有意为之,破坏了诗歌自然而然、浑成天然的意境。 3、这首诗景、情、理融为一体,试分析。 答:诗中展现的采菊东篱、忽见南山、夕照山林,倦鸟知返,绘出了幽美淡远的景和怡然自得的情,在情景交融中又蕴含万物各得其所以及要感受自然乐趣必须心灵超凡脱俗的哲理。

古代诗歌鉴赏练习题(含答案)

古代诗歌鉴赏练习题 .一、田园山水诗 (一)田园诗 诗歌史上,把田园诗和山水诗是分开的。用诗歌吟咏田园风光描写农村生活的乐趣大约始于东晋的陶渊明。代表作是《归园田居》、《饮酒》等,到了唐代,田园诗不但描写出如画一般的朴素优美的田园景象,而且写出了诗意般的农家生活。如孟浩然《过故人庄》、司空曙《江村即事》、王建《雨过山村》等都描绘了农村美丽的风光和淳朴的人情,辞章流露出作者对农村生活的热爱和向往。宋代,不仅吟咏田园风光的诗词多了,内容也有了拓展。作品或描写农村风光,或描绘山村、水乡的风俗画,或写农村生活,农民劳动和各式各样的人物,它们不仅表现农村恬淡寂寥的闲适情趣,而且通过农村的日常生活和生产劳动的描写,着意表现充满生机的自然及纯朴而富有活力的劳动者。如辛弃疾《鹧鸪天·陌上柔桑破嫩芽》、《西江月·明月别枝惊鹊》、范成大《四时田园杂兴》、陆游《游山西村》等。值得一提的是,这些田园诗如同它的名字一样,语言清新质朴,不事雕琢,常常选择典型事物进行叙述描写,形象真切近人,生活意味极浓。 (二)山水诗 山水诗从曹操的《观沧海》始,经南朝谢灵运、谢眺的进一步创造到唐代已臻成熟,成为蔚为大观的诗歌流派。出现一批胸襟旷达,气象宏伟,意境阔大的讴歌祖国壮丽山河的诗篇,如李白的《望庐山瀑布》《望天门山》、杜甫的《望岳》《登岳阳楼》、王维的《终南山》、孟浩然的《望洞庭湖呈张丞相》等,更有大量的诗歌着意描写山水绮丽迷人的风光,山林的幽静花鸟怡人的自然秀美,如王维《山居秋暝》、杜甫《春夜喜雨》《江畔独步寻花七绝句》、杜牧的《山行》《江南春》等。 山水诗都表达了作者的主观感情。古人说:一切景语皆情语也。什么样的景(包含读者的感受),即反映出作者什么样的情怀。大凡用明丽的诗句写出壮美的诗篇,多表现作者热爱祖国山河的民族自豪感和积极进取的生活态度,如《望岳》;用清丽的词句,描写秀丽迷人风光的山水诗,大多表现作者热爱生活,积极用向上精神或恬淡快乐的生活情怀。如于良史《春山夜月》、刘方平《月夜》;如果诗歌刻意描绘的是静谧、幽深的景物,一般多则反映诗人寄情山水,陶醉于自然,厌恶世俗,超然尘外的情趣,或表现对隐逸生活的崇尚和追求,或表现作者清高、孤傲的心志。如王维的《山居秋暝》、李白的《山中问答》、柳宗元的《江雪》。 以上所述只是一般情况,鉴赏诗歌,一方面要揣摩诗句,体会诗中景物特征,另一方面要尽可能结合作者所处的时代和生活经历进行具体分析,仔细把握,千万不可“按图索骥”。

九年级语文上册第6单元25词五首同步练习新版新人教版

25 词五首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1)燕然未勒.( ) (2)右擎.苍( ) (3)锦帽貂.裘( ) (4)霹.雳( ) 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老夫聊.发少年狂( ) (2)也拟.泛轻舟( ) (3)八百里分麾下炙.( ) (4)欲.语泪先流( ) 3下列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温庭筠是晚唐著名词人、诗人,诗与李商隐齐名,时称“温李”。为花间词派重要作家之一。 B.范仲淹,北宋著名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其《岳阳楼记》的名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为后世所传诵。 C.李清照,南宋女词人,号易安居士,前期词融入家国之恨与身世之感,情调感伤;后期词多写闺情相思、悠闲生活,风格顿变。 D.辛弃疾,南宋词人,字幼安,号稼轩,与苏轼并称为“苏辛”。《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等均广为传颂。 4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望江南》描绘盼望之切、相思之苦、忧愁之深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2)辛弃疾的《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一词充分表达作者作战目的和最高理想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阅读理解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7题。 渔家傲秋思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5词的第一句点明了地域是______,季节是______,词人特地用了一个“______”字,来统领全部景物的特点,突出塞下秋景与中原的不同。 6“长烟落日孤城闭”除了勾勒出一幅苍凉的塞外图之外,也点明了________________的特殊背景。 7请简要分析“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一句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二)(2008江西中考)阅读下面的宋词,完成8~10题。 菩萨蛮 (宋)高观国 何须急管吹云暝①,高寒滟滟②开金饼③。今夕不登楼,一年空过秋。桂花香雾冷,梧叶西风影。客醉倚河桥,清光愁玉箫。 注:①瞑:昏暗。②滟滟:月光摇动的样子。③金饼:比喻圆月。 8这首词的上片写__________,下片写________。 9这首词中体现了季节特点的词语有哪些? 10你认为作者在词中表达的情感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二、表达交流 11从下面的名句中任选一句,进行赏析。 (1)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2)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12(2008福建厦门中考)山有竹则山青,水傍竹则水秀。在城市的花园里,在农舍的庭院中,在学校的读书亭边,常可见竹影摇曳。为了感悟竹文化的魅力,假设你所在的班级准备编写一份《竹韵》小报…… 《竹韵》小报需要一幅插图,陈谨同学建议以吴均《山中杂诗》中的“山际见来烟,竹中窥落日”为题画一幅画。请你展开想象,用优美流畅的语言将这幅画描绘出来。 [附注:山际,山与天相接的地方。烟,此指云雾。窥,从缝隙中看。] 参考答案

古代诗歌鉴赏练习题(含答案)汇总

古代诗歌鉴赏练习题 2. 雨过山村唐·王建 雨里鸡鸣一两家,竹溪村路板桥斜。 妇姑相唤浴蚕去,闲着庭中栀子花。 1.用自己的话写出前两句诗描绘的景象(限60字) 2.诗中的“妇姑”是指。 3.最后一句用了表现手法。简说此句描写的意义。 3.. 四时田园杂兴宋·范成大 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 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1.“儿女各当家”是指。2.诗作一、二两句描绘了一幅怎样的景象? 3.写幼童“也傍桑阴学种瓜”的细节,意在表现什么?诗中流露出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4. 社日唐·王驾 鹅湖山下稻粮肥,豚栅鸡栖半掩扉。 桑枳影斜春社散,家家扶得醉人归。 这首诗描写社日农民的欢乐情景运用了细节描写,很具表现力。试举两例分析。 6. 春山夜月唐·于良史 春山多胜事,赏玩夜忘归。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满衣。 兴来无远近,欲去惜芳菲。南望鸣钟处,楼台深翠微。 1.诗中说“赏玩夜忘归”的原因是;首联在全诗结构上起什么作用? 2.你认为诗中哪一联写得最好?选出来试作简析,品味其妙处。

10. 江南春绝句唐·杜牧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明代诗论家杨慎曾评说:“千里莺啼,谁人听得?千里绿映红,谁人见得?若作十里,则莺啼绿红之景,村郭、楼台、僧寺、酒旗,皆在其中矣。”你同意他的意见吗?请简述你的见解。 . 11. 夏意宋·苏舜钦 别院深深夏席清,石榴开遍透帘明。 树阴满地日当午,梦觉流莺时一声。 1.这首诗描写的环境有何特点?试简说之。 2.从全诗看,诗人的“夏意”是什么?

13.鹿柴唐·王维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1.试述“人语响”在创造意境上的作用。 2.第三句中的“入”字极为洗练,说出它的传神之处。

词五首赏析

词五首 一.《十五从军征》 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道逢乡里人,家中有阿谁? 遥看是君家,松柏冢累累。兔从狗窦入,雉从梁上飞。 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舂谷持作饭,采葵持作羹。 羹饭一时熟,不知贻阿谁?出门东向望,泪落沾我衣。 1.译文 刚满十五岁的少年就出去打仗,到了八十岁才回来。路遇一个乡下的邻居,问:“我家里还有什么人?” “你家那个地方现在已是松树柏树林中的一片坟墓。”走到家门前看见野兔从狗洞里进出,野鸡在屋脊上飞来飞去,院子里长着野生的谷子,野生的葵菜环绕着井台。用捣掉壳的野谷来做饭,摘下葵叶来煮汤。 汤和饭一会儿都做好了,却不知送给谁吃。走出大门向着东方张望,老泪纵横,洒落在征衣上。 2.创作背景 《十五从军征》是一首揭露封建社会不合理的兵役制度的汉代乐府民歌,反映了劳动人民在当时黑暗的兵役制度下的不平和痛苦,作品真实、深刻、令人感愤,催人泣下。当时繁复的兵役使得那个时代充满了小人物的心酸和无奈。没有马革裹尸,却也垂垂而暮。 3.鉴赏 《十五从军征》是一首叙事诗,描绘了一个“少小离家老大回”的老兵返乡途中与到家之后的情景。揭露了封建社会不合理的兵役制度,反映了劳动人民在当时黑暗的兵役制度下的不平和痛苦。作品真实、深刻、令人百感交集,催人泣下。 作品开篇不同凡响:“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这两句,直言老兵“十五”岁从军,“八十”岁方回,看似平淡无奇,像不经意间道来,实却耐人寻味,颇见功力。他“十五从军征”,奔赴何处,诗中未作说明;其军旅生活如何,战况怎样,诗中也均未交代。这就给读者留下众多想象的空间。但有一点是明确的,那就是他“从军征”,系出于战事,一去就是数十年。“八十”与“十五”相对照,突出其“从军征”时间之久;“始得归”与“从军征”相呼应,则表明他中途一直未能回来。八十岁是虚写,写出从军时间之长,兵役的繁重。 正因为“十五”从军,“八十”方回,其间数十年与家人失去联系,对家中情况一无所知,老兵才急切地想知道家中的情况,于是,这也就极其自然地引出下文——老兵在归乡途中与乡里人的对话。唐代诗人宋之问的诗句“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反映其在久别家乡之后、返乡途中的矛盾心理,与此诗笔法有别,却殊途同归。宋之问的诗句是曲笔写其返乡途中想了解家中情况的迫切愿望,而此诗则是直言之。二者均表现了久别家乡的返乡之人的真实情感。此诗中“乡里人”的回答很巧妙,没有明言直说老兵家中还有谁,而只是用手指着远处长满松柏的众多的高坟说:“那儿就是您的家。”言下之意就是:“您的家中已无他人了。”其实,“乡里人”这样回答,是不忍心道明真相,怕老兵一下子承受

《词五首》中考赏析试题汇编

九年级上册第6单元《词五首》中考赏析试题汇编 内江市(2009年四川省)读《望江南》,回答下列问题 梳洗罢,独倚望江楼。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肠断白蘋洲。 译文:梳洗化妆已罢,独自倚靠在望江楼上(眺望)。 过完了上千只船儿都不是(心上人船只),只有日落前的余辉含情凝睇着悠悠江水,(让人日日)愁肠寸断于白蒴洲头。 5.这首不到30字的小词,容纳了很多内容,就时间而言,是从写到;就景物而言,先后写 了、白蘋洲等。就人物情感变化而言,由希望到以至最后的。 6.本词给人们展示了一幅优美的画面,试用简洁优美的语言进行描绘(100字内)。(4分) 2、荆州市(06年湖北省)7.阅读温庭筠的《望江南》,然后答题。 梳洗罢,独倚望江楼。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肠断白蘋洲。 ①从“_______________”到“_______________”,写出了词中女子等等远行爱人归来的时间之长。 ②“_______________”一词,写出了词中女子一次次失望之后内心的痛苦和哀伤。 3、2010四川省犍为县 10、词的第一句“梳洗罢,独倚望江楼。”给我们提供了哪些信息 渔家傲 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通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译文】 边境上秋天一来风景全异,向衡阳飞去的雁群毫无留恋的情意。随着军营的号角声响起,四面传来战马嘶鸣的声音。像千里屏障一样并列的山峰,烟雾弥漫中,落日朦胧,只见四野荒漠,一座孤城紧紧关闭着。 空对愁酒一杯,离家万里,思绪万千,想起边患不平,功业未成,不知何时才能返回故里。羌人的笛声悠扬,寒霜洒满大地。征人不能入寐,将军和战士们愁白了头发,伤心眼泪 (三)渔家傲范仲淹1.对这首词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从“塞下”、“霜”等词语可以看出,这首词写出了我国北方秋季的景物特点。 B.这首词既表达将士的爱国之心,又流露出思念家乡和亲人的感情。 C.“衡阳雁去”是说“大雁向衡阳飞去”而非“大雁从衡阳飞走了”。 D.这首词感情悲观而消极,表达了鲜明的反战、厌战情绪。 2.对这首词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词的上阙写的是“落日孤城”的边塞景象。 B.词的下闻表现了将士们在艰苦抗敌的同时怀念家乡的心情。 C.“人不寐”三字突出地反映当时孤城危急的战况。 D.这首词基调悲壮,意境开阔,风格和“苏辛”相似。 (四)(2007贵州省遵义市)渔家傲范仲淹 2.从“长烟落日”,你想到了学过的哪两句诗(2分) 3.这首词的上、下阕分别以什么表达方式为主全词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4分) (五)渔家傲范仲淹 1.该词是范仲淹驻守西北边防时所作。词的上阕写,下阕写______,笔力雄健,感情沉郁。 2.“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写出了塞外怎样的景致试加亦描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面对这首词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A.“塞下秋来风景异”中的“异”字,写出了边塞秋天的景物与江南一带不同。 B.“千嶂里”中的“千嶂”是指很多像壁障一样并列的山峰。 C.“浊酒一杯家万里”形象地写出了戍守边关的将士们的思乡之情。 D.“羌管悠悠霜满地”写出了边关虽寒冷,但有羌管鸣奏,生活并不艰苦。 4.“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抒发了将士们怎样的情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08浙江省金华市) 1."塞下秋来风景异"中的"异"字,突出了"塞下秋景"的哪些特点(2分) 2.这首词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完整版)诗歌鉴赏练习题

诗歌鉴赏练习 1、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移家别湖上亭戎昱 好是春风湖上亭,柳条藤蔓系离情。黄莺久住浑相识,欲别频啼四五声。(1)作者是采用什么样的艺术手法来表达他对湖上亭依恋难舍的深厚感情?请结合诗句具体分析。 (2)古人写诗很讲究炼字,诗中的“系”和“啼”两个动词就用得准确传神,请分别予以简要分析。 2、阅读下面的词,完成后面的问题。 昭君怨郑域 道是春来花未,道是雪来香异。竹外一枝斜,野人家。 冷落竹篱茅舍,富贵玉堂琼榭。两地不同栽,一般开。 (1)这首词上阕吟诵的具体是什么?是从哪几个方面来写的? (2)这首词下阕,用了什么手法?表现了什么思想? 3、阅读下面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落日怅望马戴 孤云与归鸟,千里片时间。念我何留滞,辞家久未还。 微阳下乔木,远烧入秋山。临水不敢照,恐惊平昔颜。 (1)本诗以“落日怅望”为题,从全诗内容看,作者惆怅的原因是什么?(2)请从语言、表达技巧方面任选一个角度,写一段50字左右的鉴赏文字。 4、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浣溪沙苏轼 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萧萧暮雨子规①啼。谁道人生无再少? 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②。 ①子规:杜鹃鸟;②黄鸡:白居易诗有“黄鸡催晓”句,用以感叹人生易老。 1、有古人在评价这首词时认为“门前流水尚能西”一句富含哲理,运用得十分巧妙。你同意这样的观点吗?为什么?请结合全词进行简要赏析 5、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水口行舟宋?朱熹 昨夜扁舟雨一蓑,满江风浪夜如何。今朝试卷孤篷看,依旧青山绿树多 ①这首诗写舟行江上的见闻感受,诗人情感变化,富有层次。请结合具体词语简析之。 ②这首诗运用了哪些艺术手法?诗人描绘的画面中,蕴含着人生哲理,请细加品味,说一说你的看法。 6、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后面的问题。 倦夜杜甫 竹凉侵卧内,野月满庭隅。重露成涓滴,稀星乍有无。 暗飞萤自照,水宿鸟相呼。万事干戈里,空悲清夜徂。

语文:第25课《词五首》导学案 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下

第25课《词五首》导学案 学习目标: 1、积累文学常识,了解婉约派和豪放派的风格特征及代表作家作表作品; 2、培养学生结合作者的生活经历及作品的写作背景理解词的内容及情感的能力; 通过反复吟咏,培养学 生感悟诗歌意蕴的能力;通过探讨研究,培养学生合作、质疑的反思精神,归纳、 综合的能力。 3、感悟作品内涵,领会词作情感,培养学生积极乐观的人生观和爱国情。 重点:1、准确背诵词作,理解词的思想内容。 2、归纳比较不同词作的区别,感悟婉约和豪放派的词风。 难点:准确默写,理解运用。 第一课时 一、自学生疑(预习导学) 1、《望江南》,选自《》,《望江南》是。作者,是(朝代)词人,诗词兼工,是词派的重要作家之一。 2、李清照(1084—约1151),号,济南(今属山东)人。有 《》。李清照的父亲李格非是学者兼散文家,母亲出身于官宦人家,也有文学才能。李清照多才多艺,能诗词,善书画,很早就受人注意。王灼《碧鸡漫志》说她“自少年即有诗名,才力华赡,逼近前辈。”朱弁《风月堂诗话》也记载晁补之常向人称赞她的诗句。李清照十八岁时嫁给太学生赵明诚,赵爱好金石之学,也有很品高的文化修养。 3、给加线字注音:倚()脉脉()白蘋洲()舴艋() 二、学习释疑 理解、赏析:(一)《望江南》 1、本词短短27个字,却讲述了一个凄婉动人的故事。试给这个故事理清记叙的要素。

时间地点人 物事件 2、词中前八个字写了女子什么心 态? 3、可以推断白蘋洲是个什么地方? 4、反复吟诵本诗,体会词中女子的情感的变 化。 5、由上题推断,全词的主旨 是:。 6、由上题推断,本词写了女子什么样的情感? 7、词中“过尽千帆皆不是”的“尽”能否改为“境”,为什么? (二)《武陵春》 1、有人说,这首词的上阕没有一个“愁”字,却句句在写愁。你同意吗?请作分析。 2、上片中“,”句,表达了作者对丈夫无限思念的情感。 3、“问说”、“也拟”“只恐”表现了词人怎样的感情变化? 4、评论认为“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是一个“创意出奇”的句子,请说说他奇在何处?(或问:如何理解鉴赏“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诗词的鉴赏方法和规律:⑴、从题目认识对象⑵、从字面读出感觉⑶、从注释破解难点⑷、从作者了解背景⑸、从原作找到根据⑹、从题干得到启示⑺、从首联找到特点⑻、从尾句渗透主旨⑼、从景物把握情 感⑽、从意境洞察心胸。 规律:诗、词的内容特点一般以前(景)事后情,或前事后理居多,鉴赏时要把握住作者具体用了什么样的写法表情达意。 三、练习反馈: (一)根据提示,写出以下写愁的诗、词句。

古代诗歌鉴赏练习题(含答案)

古代诗歌鉴赏练习题 2.雨过山村 唐-王建 雨里鸡鸣一两家,竹溪村路板桥斜。 妇姑相唤浴蚕去,闲着庭中栀子花。 1 ?用自己的话写出前两句诗描绘的景象 ____________________ 字) 2. 诗中的“妇姑”是指 3. 最后一句用了 ______ 3..四时田园杂兴 宋-范成大 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 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 学种瓜。 1 ?“儿女各当家”是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诗作一、二两句描绘了一幅怎样的景象? 3.写幼童“也傍桑阴学种瓜”的细节,意在表现什么?诗中流露出作者怎样的 思想感情? (限60 0 表现手法。简说此句描写的意义。

4.社 日 唐?王驾 鹅湖山下稻粮肥,豚栅鸡栖半掩扉。 桑枳影斜春社散,家家扶得醉人归。 这首诗描写社日农民的欢乐情景运用了细节描写,很具表现力。试举两例分析。 春山多胜事, 兴来无远近, 1 .诗中说“赏玩夜忘归” 构上起什么作用? 2.你认为诗中哪一联写得最好?选出来试作简析,品味其妙处。 6.春山夜月 唐?于良史 赏玩夜忘归。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满衣。 欲去惜芳菲。南望鸣钟 处,楼台深翠微。 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 ;首联在全诗结

10.江南 春绝句 唐?杜牧 千里莺啼绿映红, 南朝四百八十寺, 千 里莺啼,谁人听得?千里绿映红,谁 人见得?若作十里,则莺啼绿红 之景,村郭、楼台、僧寺、酒旗,皆在其 中矣。”你同意他的意见吗?请简述你的 见解。 11.夏 意 宋?苏舜钦 别院深深夏席清,石榴开遍透帘明。 树阴满地日当午,梦觉流莺时一声。 1. 这首诗描写的环境有何特点?试简说之。 2. 从全诗看,诗人的“夏意”是什么? 水村山郭酒旗风。 多少楼台烟雨中 明代诗论家杨慎曾评说:

词五首赏析练习题

《词五首》理解性默写试题 1、《望江南》中通过描写景物,抒发无尽相思之情的两句是: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 2、《望江南》中与《天净沙秋思》点题句“断肠人在天涯”有异曲同工之妙的一句是:肠断白蘋洲 3、《渔家傲秋思》中表现边事紧张的三句是: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4、《渔家傲秋思》中表现将士们思家与报国矛盾心情的诗句是: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5、《江城子密州出猎》中运用典故,表达作者渴望得到重用的心情两句: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 6、《江城子密州出猎》表现诗人报国之志的词句: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7、《武陵春》中表现景物依旧、人事已变,引发人内心伤感的词句是: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8、人们常把愁怨比作连绵不断的江水,比作斩尽还生的野草,而李清照在《武陵春》中创意出奇,以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的词句,物化了自己内心的哀愁。 9、《破阵子》中描写军营火热生活的的词句是: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10、《破阵子》中表现激烈战斗场景的词句是: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一) 渔家傲(范仲淹。宋)(19分) 1.词的上片写景,以"异"字统领以下背景: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 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既渲染了西北边地的荒漠,又暗示出将士们的思乡之情。2.“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描绘了边塞怎样的景致?(5分) 描绘了边塞群山连绵,长烟霭霭,夕阳西下,一座孤城(因战事吃紧)城门紧闭的肃杀、荒凉景致。 3、“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怀?(5分) 表达了作者思乡与报国的矛盾。 4.此词的主旨句是哪一句?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5分) 主旨句: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表达了将士们思乡与壮志难酬的悲愤。 (二) 江城子?密州出猎(苏轼。宋)(28分) 上阙描写了太守出猎的壮观场面,下阙抒写了词人渴望报效国家、杀敌立功的豪情壮志 6.“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一句有什么含义?在表达上有什么好处?(6分) 含义:以魏尚自比,希望朝廷能(像汉文帝赦免魏尚那样)重新重用自己。 好处:运用典故,使表达委婉含蓄。 7.写出猎时装束威武和气势之盛的句子是哪句?(3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