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资源规划课程设计 三峡大学徐刚老师1

水资源规划课程设计   三峡大学徐刚老师1
水资源规划课程设计   三峡大学徐刚老师1

水资源规划与管理课程设计

设计题目:洪水调节设计

网选班级:2班

学号:2012101204

姓名:黄辉

指导老师:徐刚

2015年1月10日

目录

一、设计目的

二、设计基本资料

三、设计任务及步骤

四、设计计过程

(一)洪水标准的确定

(二)特性曲线的绘制

五、列表试算法运用

(一)方案I设计洪水标准计算

(二)方案I校核洪水标准计算

(三)方案II设计洪水标准计算

(四)方案II校核洪水标准计算五、计算成果选择以及课程总结

(一)调洪计算成果表以及方案选择

(二)课程设计总结

六、附录:原始资料表格及附表

七、参考文献

洪水调节课程设计

一、设计目的

1、洪水调节目的:定量地找出入库洪水、下泄洪水、拦蓄洪水的库容、水

库水位的变化、泄洪建筑物型式和尺寸间的关系,为确定水库的有关参数和泄洪建筑型式选择、尺寸确定提供依据;

2、掌握列表试算法的基本原理、方法、步骤及各自的特点;

3、了解工程设计所需洪水调节计算要解决的课题;

4、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设计基本资料

某水库以灌溉、防洪为主,兼有发电、供水、养殖等综合效益的大(2)型水利水电枢纽工程,水库承雨面积450km2,水库总库容2.408亿m3。挡水建筑物为粘土心墙代料坝,最大坝高38.26m。溢洪道为开敞式宽顶堰,溢洪道堰顶高程102.70m,采用3孔8m×6m(宽×高)的弧形门控制。水库正常蓄水位107.00m。

洪水调度自正常蓄水位起调,当设计洪水小于正常蓄水位所对应的最大下泄流量时,控制闸门开度,使下泄流量与来水流量相等;当等于、大于这一下泄流量时,则闸门全开。洪峰过后,水位回落至正常蓄水位,则下闸控制,维持正常蓄水位不变。

由于该水库需进行除险加固方案设计,现对2个不同溢洪道改建方案进行方案比选。

方案I:保持溢洪道堰顶高程和单孔宽度不变,由现在的3孔改为5孔;

方案II:降低溢洪道堰顶高程至Xm,扩大单孔宽度至12m,保持孔数不变;(注:X=101.00+学号最后1位/10,即101.00m-101.90m),下游无防汛要求。

三、设计任务及步骤

分别对设计洪水标准、校核洪水标准,按照上述拟定的泄洪建筑物的类型、尺寸和水库运用方式,分别采用列表试算法推求不同溢洪道改建方案的水库下泄流量过程,以及相应的库容、水位变化过程,并给出最后的比选方案建议。具体步骤:

1、根据工程规模和建筑物的等级,确定相应的洪水标准;

2、用列表试算法进行调洪演算:

a)根据已知水库水位容积关系曲线V~Z和泄洪建筑物方案,用水力学公

式求出下泄流量与库容关系曲线q~Z,并将V~Z,q~Z绘制在图上;

b)决定开始计算时刻和此时的q1、V1,然后列表试算,试算过程中,对每

一时段的q 2、V 2进行试算;

c) 将计算结果绘成曲线:Q ~t 、q ~t 在一张图上,Z ~t 曲线绘制在下方。 3、 对不同改建方案做对比分析并给出方案比选建议:

四、设计过程

(一)、洪水标准的确定

有基本资料信息得,该水库设计洪水标准为500年一遇,即选择P=0.2%的典型洪水过程线;水库的校核洪水标准为2000年一遇,即选择P=0.05%的典型洪水过程线;(典型洪水过程线见附录)。 (二)、特性曲线的绘制 运用水力学公式:

2

/30

2q H g m nb ?=ε(详细见附录)

计算不同水位Z 对应的最大下泄流量q 并绘制相关曲线。 1、根据已给的数据绘制水库水位容积曲线V-Z 如下:

图表1 某水库容积特性曲线

2、绘制下泄流量与水库水位关系的q-Z 曲线以及与容积关系的q-V 曲线。

a 、方案I :堰顶高程102.7m ,5孔8m ×6m (宽×高)

图表2某水库下泄流量与水位关系q-Z曲线

图表3某水库下泄流量与库容q-V曲线b、方案II:堰顶高程X=101.40m,3孔12m×6m(宽×高)

图表4 某水库下泄流量与水位关系q-Z曲线

图表5某水库下泄流量与库容q-V曲线

五、列表试算法的运用

(一)、方案I设计洪水标准计算

试算法计算过程如下:

1、确定调洪的起始条件。本题洪水调度自正常蓄水位起调,即Z=107.0m,相应的库容V=16173(万m3),另由信息得初始下泄流量q

1

=20(m3/s)。

2、计算时段平均入库流量和时段入库水量。先将p=0.2%洪水过程线划分计算时段,选择计算时段Δt=1h=3600s。

第(1)栏:时间段Δt=1h,合计48个时间段,即洪水过程一共48小时。

第(2)栏:将500年一遇的洪水即P=0.2%的洪水过程线填入。

第(3)栏:时段平均入库流量Q=(Q1+Q2)/2,例如Q=(20+21)/2=20.5 m3/s。第(4)栏:时段入库水量QΔt,例如20.5×0.36=7.4(万m3)。

3、逐时段试算求泄流过程q~t。因时段末下泄流量q2与该时段水库内蓄水

量变化有关,而蓄水量的变化程度又决定了q

2的大小,故需试算q

2

,并将试算

加过填入。

第(5)栏:

(a)、当入库流量Q≤697.7(m3/s)(Z=107.00m对应的下泄量)时,取q=Q,来多少水就下泄多少水。例如t=0时,Q1=20 m3/s、Q2=21 m3/s,则q1=20 m3/s、q2=21 m3/s 。

(b)、当入库流量Q>697.7(m3/s)时,假定一个合适的q2,按照ΔV=V2-V1,

计算得到V2,根据V2用线性内插查q-V曲线得到一相应的q

2并与假定的q

2

比较,

如相等则假定正确,否则重新假定直到相等为止。例如t=17h时,V1=16173 m3、

Q1=514 m3/s、Q2=934m3/s,假定q2=703.6 m3 /s,则ΔV=QΔt-q

Δt=260.6-219.2=41.4(万m3),时段末水库水量V2=V1+ΔV=16173+41.4=16214.4(万m3),查询q-V曲线的q2=703.6 m3 /s,与原假定符合,假定值正确。

(C)、以上一时段求得正确的q2、V2作为下一时段的q1、V1,继续重复以上b的演算步骤,此步骤用计算机excle完成。

第(6)栏:时段平均下泄流量q=(q1-q2)/2。例如t=0, q(20+21)/2=20.5 m3/s 第(7)栏:时段下泄水量qΔt (万m3)

第(8)栏:时段内水量变化ΔV=(QΔt -qΔt )(万m3)

第(9)栏:水库存水量V=(V1+ΔV)(万m3)

第(10)栏:有V的值查询V-Z曲线得到相应的Z的值。

4、从上表第(1)、(2)、(5)栏可绘制洪水流量过程线。第(1)、(10)栏

可以绘制水库调洪后的水位过程线。

5、绘制Q-q-t曲线和Z-t曲线,推求最大下泄流量q max和设计洪水位Z

按照Δt=1h,从绘制的Q-q-t曲线可知,最大下泄流量q max发生在t=27h时刻,正好是q-t曲线与Q-t曲线的交点,即q max=1423.5 m3 /s,此时对应的Z设=109.61m。

图表1-1某水库设计洪水过程线与下泄流量过程线

图表1-2某水库调洪后的水位过程线

。利用表中第(9)栏各时段末的库容值V,由库(6)、推求设计洪水位Z

容曲线上即可查得各时段末的相应水位Z,即表中第(10)栏。q max=1423.5 m3 /s =109.61m。

对应的即为Z

(二)、方案I校核洪水标准计

试算法过程同方案I设计洪水标准的计算。

1、根据列表数据绘制Q-q-t曲线和Z-t曲线。

2、推求最大下泄流量q max和设计洪水位Z设。

按照Δt=1h,从绘制的Q-q-t曲线可知,最大下泄流量q max发生在t=27h时刻,正好是q-t曲线与Q-t曲线的交点,即q max=1651.0 m3 /s ,此时对应的Z设=110.33m。

图表2-1某水库设计洪水过程线与下泄流量过程线

图表1-2某水库调洪后的水位过程线(三)方案二设计洪水标准计算

试算法过程同方案I设计洪水标准的计算。

1、根据列表数据绘制Q-q-t曲线和Z-t曲线。

2、推求最大下泄流量q max和设计洪水位Z

按Δt=1h,从绘制的Q-q-t曲线可知,最大下泄流量q max发生在t=27h时刻,

正好是q-t曲线与Q-t曲线的交点,即q max=1560 m3 /s,此时对应的Z设=109.28m。

图表3-1某水库设计洪水过程线与下泄流量过程线

图表3-2某水库调洪后的水位过程线

(四)、方案二校核洪水标准计算

106.50

107.00 107.50 108.00 108.50 109.00 109.50

5

10

15

20

25

30

35

40

45

50

Z (m )

t (h )

Z-t 曲线

试算法过程同方案I设计洪水标准的计算。

1、根据列表数据绘制Q-q-t曲线和Z-t曲线。

2、推求最大下泄流量q max和设计洪水位Z

按照Δt=1h,从绘制的Q-q-t曲线可知,最大下泄流量q max发生在t=27h时刻,正好是q-t曲线与Q-t曲线的交点,即q max=1783.1 m3/s,此时对应的Z设=110.02m。

图表4-1某水库设计洪水过程线与下泄流量过程线

图表4-2某水库调洪后的水位过程线

六、调洪计算成果以及课程总结

(一)调洪计算成果表以及方案选择

根据表五可以得到到,同样的典型洪水时,方案II 的设计洪水位Z 设和校核洪水位Z 校均小于方案I ;也即方案II 的泄流能力大于方案I 的泄流能力,从大坝防洪安全的角度分析,泄流能力大,大坝的安全度叫高,能够抵御更稀遇的洪水,单从对大坝的安全角度分析应该选择方案II 。

这只是一个初略的筛选,最终方案还要考虑更多的因素。例如要考虑防洪、发电、航运、灌溉等多方面的综合因素,对大坝两个方案投资国名经济评价和财务评价最终做出决定。 (二)课程总结

通过一周的水资源规划课程设计,在这次课设中不仅检验了我所学的知识,也培养我如何去把我一件事情,如何去做一件事情,又如何去完成一件事。在次过程中,培养我了独立完成任务的能力,提高了自己的实际操作能力,同时学会了运用所学内容解决实际问题。

通过此次课设,我觉得我在多发面得到了提高。尤其是office 的使用,在之前看来是很简单的工具,可真正用的时候却不是那么简单。同时也觉得课本知识的欠缺,通过这次洪水调节课程设计,对洪水调节有了更加全面深刻的认识,特别是调节过程中运用的列表试算法,学会了用excle 编程推求试算结果。

课程设计是我们专业课程知识综合应用的实践训练,是我们走向工作岗位必不可少的过程。我们应该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的完成课设。为以后的工作打下基础。

七、附录:原始资料表格及附表

(一)、堰顶溢流公式:

2

/30

2q H g m nb ?=ε

式中:q ——通过溢流孔口的下泄流量,m 3/s ;

n ——溢流孔孔口数;

b ——溢流孔单孔净宽,m ; g ——重力加速度,9.81m/s 2;

ε——闸墩侧收缩系数,与墩头形式有关,初步计算可假设为0.92; m ——流量系数,与堰顶形式有关,可查表,本工程取0.48;

H 0——堰顶水头,m 。

(二)、水位-库容曲线

八、参考文献

1、 《水利水电工程等级划分及洪水标准》(SL252-2000)

2、 《水力学》(第四版,吴持恭主编)

3、 《水利水能规划》

水资源规划课程设计样本

水资源规划 课程设计报告 题目: 南京市六合区需水量预测 班级: 水文1101班 学号: 姓名: 贾璐 指导教师: 周建康 扬州大学水利科学与能源动力工程学院 二〇一五年一月 目录 1.课程设计目的 (3)

2.六合区概况 (3) 2.1自然条件 (3) 2.2社会经济状况 (6) 2.3农业生产 (6) 3.需水量预测 (7) 3.1水平年选择 (7) 3.2需水量预测 (7) 3.3预测的原则 (7) 4.需水预测计算 ....................... 错误!未定义书签。 4.1生活需水预测......................... 错误!未定义书签。 4.2生产需水预测......................... 错误!未定义书签。 4.3 其它需水 (18) 5.需水量汇总 (18) 6.心得体会 (20)

1.课程设计目的 课程设计是学生在校接受专业技术教学的一个重要的教学环节。在系统地学习了专业理论知识后, 进行课程设计, 可使学生进一步复习和巩固所学的知识, 综合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和技能, 培养独立思考问题、发现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从而可使所学的专业知识得到一定程度的拓展和深 化。 经过课程设计, 还能够训练同学们设计、计 算、编写设计报告等基本技能, 为今后参加 实际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2.六合区概况 2.1自然条件

2.1.1自然地理位置 六合区位于长江下游南京市北岸, 区域地处北纬39°9′~32°27′, 东经118°34′~119°03’, 是江苏省会南京市的北大门。滨江带滁, 东与仪征市相邻, 西至安徽省来安县, 南靠长江, 北接安徽省天长市, 拥有46公里长江”黄金水道”, 属长江下游”金三角”经济区, 是”天赐国宝, 中华一绝”雨花石的故乡, 中国民歌《茉莉花》的发源地。全区面积1485.5平方公里( 包括长江水面18.6平方公里) , 其中耕地面积93.6万亩, 人口88.8万人。 2.1.2水文气象 六合区属于北亚热带温湿气候区, 气候温和, 雨水充沛, 多年平均降雨量1003.1mm。降雨年际差异较大, 时空分布不均, 由于地处南北冷暖气流的过度地带, 汛期暴雨集中, 往往引起洪涝灾害。 主要气候特征如下: 多年平均气温: 15.1℃; 多年平均年蒸发量: 908.3mm; 多年平均年降水日数: 113d; 多年平均年日照时数: 2199.4h; 常年主导风向为东风, 多年各风向平均风速为4.2m/s。 2.1.3地形、地貌 六合区为地山丘陵、岗地、河谷平原和沿江洲地等地形单元

水资源规划与利用期末卷(附答案解析)

二.简答题(4小题,共28分) 1.水库群联合工作时可以相互补偿,补偿作用有哪些?补偿的目的是什么? (1)水文补偿:不同河流或干支流,因水文不同步性,起到相互补充水量(也称径流补偿),提高总供水量或出力。 (2)库容补偿:利用各水库调节性能的差异,而进行的补偿。选调节性能好的水库作为补偿水库,调节性能差的水库作为被补偿水库。改变补偿水库的运行方式,以提高总的保证出力或水量。(3)电力补偿:水电站水库在电力系统中联合工作,共同满足系统用户出力 和电量要求因相互补偿使系统的保证出力提高,或将季节电能转化为可靠电能 2.电力系统为什么需要设置负荷备用容量?哪些电站适宜担任负荷备用? (1)在实际运行状态下,电力系统的日负荷是经常处在不断的变化之中,随时有可能出现突荷。这是由于系统中总有一些用户的负荷变化是十分猛烈而急促,这种不能预测的突荷可能在一昼夜的任何时刻出现,也有可能恰好出现在负荷的尖峰时刻,使此刻最大负荷的尖峰更高,因此,电力系统必须随时准备部分备用容量。当这种突荷出现时,不致于因系统容量不足影响供电质量。 (2)靠近负荷中心,具有大水库、大机组的坝后式水电站,应优先考虑;对于引水式水电站,应选择引水道比较短的电路;当缺乏水电站时,也可选择火电站。 3.何谓死水位(Z死)和死库容(V死)?为什么水库要设置死库容(或者说,死库容有何 用)?为什么要设置极限死水位?

死水位:在正常运用的情况下,允许水库消落的最低水位。死库容:死水位以下的水库容积。极限死水位:当遇到特殊枯水年份或者发生特殊情况(例如水库清底检修、战备、地震等)时,水库运行水位允许比设计死水位还低一些,被称为死水位。 设置死水位的作用: (1)垫底:保证兴利各种用水部门正常工作的最低要求。水位——自流溢出,发电最小水头,航深,供水最低水位。水量水域——养鱼、旅游、库区环境卫生。 (2)容纳水库使用期间的泥沙淤积,保证V兴正常运用。 4.简述绘制水库调度图的意义。 水库调度图不仅可用以指导水库的运行调度,增加编制各部门生产任务的预见性和计划性,提高各水利部门的工作可靠性和水量利用率,更好地发挥水库的综合利用作用;同时也可用来合理决定和校核水电站的主要参数以及水电站的动能指标(出力、发电量)。 三、论述题(1小题,共12分) 从水资源的综合利用与开发谈起,说明水资源对人类活动的重要作用?以及可能出现的问题?通过这门课的学习,你对这些问题的解决有何建议? 结合水资源的综合利用与开发;说明水资源对人类活动的重要作用;水资源利用可能出现的问题;解决这些问题的建议。 四、计算题(3小题,共36分)

水资源规划与管理的方法.

水利规划 收稿日期:2005210224 文章编号:100620081(20052420001205 水资源规划与管理的方法 [斯威士兰]J.I.马托多 摘要:空气、土地和水是地球的3个脆弱的组成部分,都是相互影响很大的资源,因而必须加以适当地规划与管理,以便充分保证公众健康、食品供应与运输。生活的质量直接取决于如何对这些资源的可持续开发进行规划与管理。这3种资源紧密相关,因而需要进行多目标的水资源规划与管理。 对水资源规划与管理传统方法与有利于可持续发展的一体化方法进行了论述。如果两种方法应用得当,就能获得相同的“可持续发展”的最终结果。但是,由于忽略了一个重要的环节,这两种方法都不能获得最终结果。所忽略的这个环节就是各级政府协调水资源规划与管理的责任与工作的体制。 关键词:水利规划;水资源管理;可持续发展中图分类号:TV213.4文献标识码:A 地球的3个脆弱的组成部分是空气、土地和水。为了充分保证公众健康、食品供应与运输,这3种相互影响很大的资源必须加以适当的管理。人类生活的质量直接取决于如何管理好这些资源。水是人类发展最重要的促进因素。在人类活动的几乎所有部门,水都是一种很重要的资源。在底格里斯河与幼发拉底河、尼罗河、印度河、黄河等流域,那里有丰富的水资源,形成了古老的文明。古代的水资源规划与管理都是为了单一用途。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已认识到对资源进行一体化规划的重要性,因此需要对包括多目标系统资源在内的资源进行更长期的规划。水资源的多目标规划与管理也是由于竞争与用水矛盾加剧以及由于人口快速增长和对更美好生活的向往应运而生。

在发达国家,传统的水资源规划与管理采取自上而下的方法并听取公众意见。而在发展中国家,在水工程规划与实施方面由专家与决策者(通常是政治家说了算。公众除了接受正在制定的规划外无更多发言权。 水资源一体化规划与管理是共同参与的,在技术与科学方面可集思广益,且必须从最基层但又是 在自然单元(水处于自然状态的流域、水库与含水层层面上进行规划与管理。当事人的参与是水资源一体化规划与管理的关键。当事人是被授权的集体,他有责任以协调与统一的方式解决本地的问题。 早期的水工程规划不考虑环境,因而对环境产生了不利的影响。国际社会近来在水资源规划与管理方面已将重点放在提高环境质量与保持美学完整性上。环境影响评价现在是水资源规划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可持续水资源系统现在与未来的设计与管理要能充分地促进实现社会目标,同时保持其生态、环境和水文的完整性。” 一些学者认为,将来全世界的水资源问题将会更加复杂。人口增长、气候变化、管理要求、工程规划范围、时空大小、社会与环境因素以及跨境等所有问题都是使水资源规划与管理问题复杂化的原因(见图1。系统分析是解决复杂水资源问题的工具之一。有关人士指出,复杂的水资源规划问题主要依赖于系统思维,而系统思维可定义为通过参与基于思维模型的建立、比较和归结过程,利用计算机软件工具(如STELLA ;D YNAMO ;V ENSIM ;POW 2ERSIM 产生的理解能力。 ? 1?

给水排水专业水资源利用与保护课程设计

《水资源利用与保护》 课程设计 题目:南阳取水构筑物的扩大初步设计学院:市政与环境工程学院 专业:给水排水科学与工程 姓名:李国伟 学号:024411225 指导老师:肖晓存余海静王远红朱慧杰 完成时间:2013年12月13日

水是生命之源,是重要的自然资源和环境要素。长期以来,我国水资源的不合理开发、利用所造成的严重水资源短缺和区域性的生态、环境灾害受到了国际水资源与环境领域的广泛关注。现代资源开发利用已从传统的仅对水资源的评价与无序开发转变为更重视水资源量与质的综合评价、合理开发与利用;更加注重节水技术的开发与应用。强调水资源合理开发与利用,加强水资源的管理和保护已成为当今人类维持社会进步、经济可持续发展所必须采取的重要手段和保护措施。 作为当代大学生,我们必须对水资源的利用与保护有所了解。因此通过工程课程设计,掌握水资源形成、评价、供需平衡分析的基本概念、理论与方法;掌握取水工程基本概念、理论、工程技术和措施;了解与水资源保护有关的理论、技术方法与措施,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增长实践知识。将对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有重要的作用。 课程设计是大学学习的重要环节,是每一个大学毕业生的必修课。我们要把握好每一次机会尽可能的开阔视野,增长见识,能为我们以后更好地把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实际工作中播下种子。 由于自身知识匮乏,经验不足,理解有限,在设计过程中还会有许多错误和疏漏之处,恳请老师及同学指正和批评!

Water is the source of life, is the important natural resources and env ironmental factors. Long-term since, our country water resources caused by the unreasonable development and utilization of the serious shortage of w ater resources and regional ecological and environmental disaster has recei ved the widespread attention in the field of international water resources a nd the environment. Modern resources development and utilization has fro m the traditional only for evaluation of water resources and the disorderly development to attach more importance to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in w ater resources quantity, quality and reasonable development and utilization; Pay more attention to the development and application of water-saving te chnologies. Emphasis on development and utilization of water resources re asonable, strengthen the management and protection of water resources has become the modern human to social progress and economic sustainable d evelopment is an important means of and protection measures must be tak en. As a contemporary college students, we must use and protection of w ater resources. So by engineering curriculum design, formation, evaluation, analysis of supply and demand balance of water resource to master basic concepts, theories and methods; Master water engineering basic concepts, theories, techniques and measures; Understanding and protection of water r esources related theory, technical methods and measures, combining theory with practice, the knowledge growth practice.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 t of economy of our country have important role. Curriculum design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university to study, it i s every one of the required courses of college graduates. As much as pos sible, we should grasp every chance to expand their horizons, enrich their knowledge, can we better apply learned knowledge to practical work in t he seed. Due to their lack of knowledge, lack of experience, understanding is l imited, in the design process there will be many errors and omissions, ple ase the teacher and classmates opinion and criticism!

水资源规划及利用期末适用卷(附答案)

水资源规划与利用测试题A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24分) 1.防洪限制水位 2.年保证率 3.设计枯水系列 4.水电站保证出力 5.系统最大工作容量 6.重复容量 7.水库群 8.防洪库容 一.解释下列概念(每小题3分,共24分) (1)防洪限制水位:水库在汛期允许兴利蓄水的上限水位。 (2)年保证率:是指多年期间正常工作年数占运行总年数的百分比。 (3)设计枯水系列:为了计算水库运用多年连续枯水状况,选择的设计枯水系列。在实测资料中选择出最严重的连续枯水年组,并从该年组最末一年起逆时序扣除允许破坏年数,就得到设计枯水系列。 (4)水电站保证出力:是指水电站在长期工作中符合水电站设计保证率要求的枯水期(供水期)内的平均出力。 (5)电力系统最大工作容量:为了满足系统最大负荷要求而设置的容量。 (6)重复容量:在汛期,为了减少弃水额外增大水电站的容量,使在丰水期多发电。由于这部分加大的容量不能当作工作容量,因而称重复容量。 (7)水库群:一群共同工作的水库整体(群体)。 (8)防洪库容:防洪高水位与防洪限制水位间的库容。用以拦蓄洪水,满足下游防护对象的防洪要求。

二、简答题(4小题,共28分) 1. 水库群联合工作时可以相互补偿,补偿作用有哪些?补偿的目的是什么? 2. 电力系统为什么需要设置负荷备用容量?哪些电站适宜担任负荷备用? 3. 何谓死水位(Z 死)和死库容(V 死)?为什么水库要设置死库容(或者说,死库容有何作用)?为什么要设置极限死水位? 4. 简述绘制水库调度图的意义。 二.简答题(4小题,共28分) 1. 答: (1)水文补偿:不同河流或干支流,因水文不同步性,起到相互补充水量(也称径流补偿),提高总供水量或出力。 (2)库容补偿:利用各水库调节性能的差异,而进行的补偿。选调节性能好的水库作为补偿水库,调节性能差的水库作为被补偿水库。改变补偿水库的运行方式,以提高总的保证出力或水量。 (3)电力补偿: 2. 答: (1)在实际运行状态下,电力系统的日负荷是经常处在不断的变化之中,随时有可能出现突荷。这是由于系统中总有一些用户的负荷变化是十分猛烈而急促,这种不能预测的突荷可能在一昼夜的任何时刻出现,也有可能恰好出现在负荷的尖峰时刻,使此刻最大负荷的尖峰更高,因此,电力系统必须随时准备部分备用容量。当这种突荷出现时,不致于因系统容量不足影响供电质量。 (2)靠近负荷中心,具有大水库、大机组的坝后式水电站,应优先考虑; 对于引水式水电站,应选择引水道比较短的电路; 当缺乏水电站时,也可选择火电站。 3. 答: 死水位:在正常运用的情况下,允许水库消落的最低水位。

(完整版)终极版《水资源规划及管理》考试重点

1、水资源的定义:①(广义)是指地球所属范围内的、可作为资源的水,包括地球表面地层中的和围绕地球的大气中的水分。 ②(狭义)作为资源的水应当是可供利用或有可能被利用,具有足够数量和可用质量,并可适合对某地用水的需求而能长期供应的水源。 2、水资源的基本特性:①循环性和有限性②时空分布不均匀性③用途广泛性④经济上的两重性 3、中国水资源的特点:①我国水资源总量多、人均少、单位面积少 ②地区分布不均,南涝北旱③年际和季节变化大,水旱灾害频繁④地下水分布广泛,是北方地区重要的供水水源⑤水土流失,河流泥沙含量大。 4、水资源评价的概念:一般是针对某一特定区域,在水资源调查的基础上,研究特定区域内的降水、蒸发、径流诸要素的变化规律和转化关系,阐明地表水、地下水资源数量、质量及其时空分布特点,开展需水量调查和可供水量的计算,进行水资源供需分析,寻求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最优方案。 5、水资源评价是①水资源合理开发利用的前提,②是保护和管理水资源的依据。 6、地表水资源的构成与类型:降水、径流、蒸发。 7、河水流量过程线的分割方法:水平直线分割法、斜线分割法、退水曲线法。 8、地下水资源量评价的内容:⑴区域地下水资源量评价的内容:①补给资源量的计算②储存资源量的计算③可开采资源量的评估④开发利用条件分析 ⑵局部地下水水量评价的内容:①地下水水量计算②成井条件分析 9、地下水水量计算方法:水量均衡法、水文分析法、开采试验法、解析法、数值法、黑箱法。 10、水量平衡法的应用步骤:①均衡区的确定②均衡要素的确定③均衡区的确定④水量均衡方程的建立⑤计算补给量与排泄量 11、水量均衡法基本原理:是根据水量平衡原理,利用均衡方程计算待求水量的一种方法。由水量平衡原理可知,在一定时间段内,任一均衡区进出水量大体保持如下平衡关系:Q补-Q排=±Q储 12、水质量指标的概念:表示水中物质的种类、成分和数量的综合指标,是判断水质的具体衡量标准。 13、水质量指标包括:水的物理指标、水的化学指标、水的环境化学指标、水的化学组分指标。 14、水质评价方法的分类:按评价对象分类(大气降水水质评价、地表水水质评价、地下水水质评价)、按评价时段分类(回顾评价、现状评价和影响评价)、按水的用途分类(供水水质评价、养殖用水水质评价、风景游览水体的水质评价)、按评价范围分类。 15、水资源评价的基本程序:①资料收集与分析②水资源分区③水资源基础评价④水资源利用评价 16、地面水资源开发利用形式:⑴按水源划分:有河流、湖泊、水库、海洋等水体取水。 ⑵按取水构筑物的构造型式分(河流取水的工程形式):固定式取水构筑物(岸边式、河床式、斗槽式)、移动式取水构筑物(浮船式、缆车式)。 17、地面水取水位置的选择:①取水点应设在具有稳定河床、靠近主流并有足够水深的地段②取水点应设在水质较好的地段③取水点应选在具有良好地形、地质和施工条件的地段④取水点应尽量靠近主要用水区⑤取水点应避开天然障碍物和人工构筑物⑥取水点应避免冰凌的影响⑦取水点的位置应与河流的综合利用相适应 18、其他水资源的综合利用:雨水利用、海水利用、中水回用。 (中水:城市污水经处理设施深度净化处理后的水统称中水,其水质介于自来水与排入管道内污水之间,故名中水。) 19、城市水资源的概念:指一切可以被城市利用的、具有足够数量和质量的、并能供给城市居民生活和工农业生产用水的水源,包括当地的天然淡水、外来引水和可再生的、使用过的水和经处理的污水等资源。 20、城市水资源的基本特征:系统性、有限性、脆弱性、可恢复性、可再生性。 21、城市水资源的开发利用三个阶段:自由开发阶段、制约开发阶段、合理用水和重复用水阶段。 22、水资源规划的概念:以水资源利用、调配为对象,在一定区域内为开发水资源、防治水患、保护生态环境、提高水资源综合利用效益而制定的总体措施计划与安排。 23、区域水资源承载能力的概念:在一定流域或区域内,其自身的水资源能够持续支撑经济社会发展规模,并维系良好的生态系统的能力。或者说是,可供水量能够支持人口、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的能力或限度。 24、水资源规划的类型:流域水资源规划、跨流域水资源规划、地区水资源规划、专门水资源规划。 25、水资源规划应遵循的基本原则:①社会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兼顾的原则②以水资源合理配置为中心原则③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办事的原则④节流与开源并举的原则⑤实事求是、量力而行的原则⑥指导思想全面转变的原则 26、水资源规划管理模型的组成:决策变量、目标函数、约束条件。 27、水资源规划管理模型的求解方法:线性规划法(LP法)、动态规划法(DP法)、多目标规划法。 28、需水预测量存在的问题:超前。 29、需水量预测的概念:在充分考虑资源约束和节约用水等因素的条件下,研究各规划水平年按生活、生产和生态用水三类口径,区分城镇和农村、河道内与河道外、高用水与一般用水行业,分别进行毛需水量与净需水量的预测。 30、水资源供需平衡的基本思想:开源节流。 31、水资源优化配置的概念:在一个特定流域或区域内,以有效、公平和可持续的原则,对有限的、不同形式的水资源,通过工程与非工程措施在各用水户之间进行的科学分配。 32、水资源优化配置的意义:水资源优化配置发最终目的是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这也正是其重要意义所在。具体地讲,则是通过水资源的优化配置来协调各种用水竞争,促进水资源合理高效利用,保证社会、经济、资源和环境协调发展。但实际上,水资源优化配置的意义和作用在解决现有水资源问题上尚未得到显著体现。这有三方面的原因:一是水资源优化配置受到重视程度不够,或者在水资源规划中没能得到体现,或者制定的配置方案得不到有力的贯彻执行;二是由于实际水资源问题的复杂性,目前的优化配置技术方法和模型远不够完善;三是当经济目标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决策者的主观价值取向,而决策者如果过于偏好短期经济利益,势必造成生态环境用水被挤占,影响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33、水资源优化配置的原则:可承载原则、效率原则、公平原则、有偿原则。 34、流域水资源规划的基本特点:综合性、复杂性。 35、水库群分类:串联水库群、并联水库群、混联水库群。 36、水资源管理的概念:水行政主管部门运用法律、行政、经济、技术等手段对水资源的分配、开发、利用、调度和保护进行管理,以求可持续地满足社会经济发展和改善环境对水的需求的各种活动的总称。 37、水资源管理的原则:①坚持以法治水的原则②坚持水是国家资源的原则③坚持整体考虑、系统管理的原则④坚持用水资源价格来进行经济管理的原则 38、现行水资源规划与管理的准则:经济效益、技术效率、实施的可靠性。 39、水权的概念:一种观点认为是依法对于地面水和地下水取得使用和收益的权利,它是一个集合概念,是汲水权、引水权、蓄水权、排水权等一系列权利的总称。另一种观点认为是水资源所有权和各种用水权利与义务的行为准则和规则,它通常包括水资源所有权、开发使用权、经营权及其与水有关的其他权益。 40、水权包括:水资源所有权、水资源使用权、水资源处置权、水资源经营权。 41、水权的配置原则:①基本用水优先原则②时空优先原则③开发优先原则④效率与效益原则⑤留有余量原则⑥再分配的原则 42、数字模型的概念:指将系统的结构、有关参数和因素及相互关系归纳一个或一组数字方程式,用来反映水资源系统的结构、功能和目标。 43、最优化模型的概念:是对系统在约束条件下,达到最优目标的思维过程和寻找最佳方案途径的一种数学描述。 44、模拟模型的概念:是模仿系统的真实情况而建立的模型。在水资源系统分析研究中,可以仿造水资源系统的实际情况,利用计算机模型,模仿水资源系统的各种活动,对不同决策方案的反应作出模拟分析。

河海大学水资源利用课程设计报告

《水资源利用》课程设计报告 班级: 学号: 姓名: 指导老师: 2016.01.20

目录 1自然地理及经济发展概况 (1) 1.1自然概况???????????????????????????1 1.2水系概况 (1) 1.3水资源供需平衡分区 (1) 2水资源总量评价 (2) 2.1汛期雨量及年降雨量的统计 (2) 2.2各种来水频率代表年的选择 (4) 2.3水资源总量分析 (5) 3供水工程调查分析 (10) 3.1蓄水工程 (10) 3.2提水工程 (11) 3.3水井工程 (11) 4用水调查分析 (12) 4.1生活用水算?????????????????????????.12 4.2工业用水计算????????????????????????.13 4.3农业灌溉用水计算 (14) 5可供水量及供需平衡 (21) 5.1可供水量计算 (21) 5.2用水次序??????????????????????????21 5.3水资源供需平衡计算 (21) 6课设感想???????????????????????????????????????26

1、自然地理及经济发展状况 1.1 自然概况 评价地区(某县)位于苏北西部,洪泽湖南岸。总面积2492.8 km2,耕地面积 113.31 万亩,其中水田面积70.99 万亩,旱地面积42.32 万亩。全县水面积 428.8 km2,陆地水面积 133.3 km2。该县属季风性湿润气候,夏季高温多雨,秋季气爽天高,冬季干燥寒冷,气象灾害频繁,洪涝汗渍热带风暴齐全。2000年末全县总人口 68.34 万人,农业入口 61.57 万人,占总人口的 90.1 %。 2000 年工业总产值 6.0 亿元,比 1995 年增长 219.0 %,年递增 26.1 %。 1.2 水系概况 该县境内河流、湖泊属淮河水系,境内河流有淮河和入江水道,淮河全长 2222 。境内64.95 km,水面积 80 多 km;入江水道全长20.5 km,水面积约 7.0 km 2 5 座,总库容3 有湖泊 8 面,总湖泊面积约 197.3 km。现有中型水库20160 万 m, 兴利库容 33 12168 万 m,小型水库120 座,总库容 13681 万 m,兴利库容 7022 万 3 m。 1.3 水资源供需平衡分区 由于水资源供需条件在面上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因此,需要划分若干个计 算单元。本设计以县境为界,采取以流域水系分区。全县共分 7 个计算单元,即:仇集大涧片、沿淮河南岸片、沿洪泽湖片、沿入江水道片、铜龙河片、古城大涧 片和河西片。各片面积分类情况见表1。 表 1该县各片面积分类表单位:km2 片名总面积陆地面积 其中 山区平原水面 仇集大涧187.6187.611173.8 2.8 沿淮南岸282.9246.9136. 105.1 5.2 6 沿洪泽湖717.4663.168.3541.53.8沿入江道241.2234.1 1.7216.216.2铜龙河164.8164.832.511121.3古城大涧263.5263.576.8163.323.4河西635.4437.3426.710.6 合计2492.82197.3426.1637.133. 913

水资源规划及利用复习资料

一、绪论 ?名词解释:水资源、水利、水利建设、水利工程、水资源的综合利用 ?简答/论述 ?水资源的基本特点 ?与水资源相关的部门有哪些,简述其用水特点 ?水资源综合利用的矛盾体现着哪些方面 ?知识拓展: ?我国水资源和水能资源的特点 ?我国水资源和水能资源的开发利用状况 ?了解我国著名水利工程的建设历史、其对我国文化的影响 、兴利调节 1、名词解释: ?径流调节、兴利调节、防洪调节 ?静库容、动库容 ?水库的特征水位和特征库容(含义、作用,尤其是与洪水调节有关的) ?水库的水量损失、水库淤积、淹没、浸没、淹没区、淹没损失 ?调节周期(注意各种调节的来水、用水过程的时间性与调节过程) ?完全调节、不完全调节 ?工作保证率、设计保证率、年保证率、历时保证率 2、基本曲线、系数 ?水库的特性曲线 ?库容系数、调节系数(知道公式、会计算、会判断水库的调节性能) ?水量累积曲线和水量差积曲线(绘制方法、特性) 3、简答/论述 ?如何理解一水多用、一库多用? ?兴利和防洪之间的关系 正常蓄水位与防洪限制水位之间的关系问题 ?水库的水量损失有几种? ?水库淤积的原因、如何减少? ?考虑水库淹没和浸没对水库建设的重要性体现在哪些方面? ?水电站的设计保证率主要决定于哪些因素? ?兴利调节计算中调节流量、兴利库容和设计保证率三者的相互关系。 ?兴利调节计算的基本原理是什么? ?兴利库容的大小主要决定于那些因素? 4、计算 ?掌握水库蒸发和渗漏损失计算的方法 ?了解库容淤损法计算水库年淤积量和淤积年限的方法 ?掌握兴利库容的计算(尤其是在水库二次运用时) ?掌握调节流量的计算(等流量调节) ?课程设计:掌握时历列表法和图解法进行兴利调节计算的方法 5、知识拓展 ?了解三峡水库规划设计和运行管理的相关知识 ?了解水库淤积的实例 ?了解水库兴利调节计算的相关规范

水资源利用与保护课程设计说明书

目录第一章绪论 (1) 1.1 设计目的 (1) 1.2 设计任务 (1) 1.3 设计时间 (1) 第二章计算说明 (2) 2.1 基本资料 (2) 2.1.1 河流自然条件 (2) 2.1.2 地区气象资料 (2) 2.1.3 工程要求 (2) 2.2 构筑物类型确定 (3) 2.2.1 取水构筑物分类及确定 (3) 2.2.2 固定式取水构筑物 (3) 2.3 构筑物设计 (5) 2.3.1 取水头部设计 (5) 2.3.2 进水管设计 (7) 2.3.3 集水井设计 (8) 第三章结论 (13) 参考文献................................. 错误!未定义书签。第一章绪论 1.1 设计目的 1、对所学知识加以应用和系统化,培养解决实际工程设计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在设计、制图、查阅资料、使用设计手册和规范等基本技能上得到初步训练。 2、使学生能通过设计掌握地表水取水构筑物的基本计算方法。 3、掌握工具书的应用方法。 1.2 设计任务 南阳市一取水构筑物的扩大初步设计 1.3 设计时间 2013年1月3日——2013年1月6日

第二章计算说明 2.1 基本资料 2.1.1 河流自然条件 1、河流水位: 最高水位为 35.35 m, (频率P=1%);最低水位为 20.45 m (保证率P=97%)。 2、河流的流量: 最大流量为 26500 m3/s;最小流量为 335 m3/s。 3、河流的流速: 最大流速为 2.45 m/s;最小流速为 0.5 m/s 4、河流的含砂量及漂浮物: 最大含砂量 0.45 kg/ m3;最小含砂量 0.0013 kg/ m3。 有一定数量的水草和青苔,无冰絮。 5、河流主流及河床情况 河流近岸坡度较缓,主流离岸 75 m,主流最小水深 3.9 m。岸边土质较好,有一定的承载力,满足使用要求。 2.1.2 地区气象资料 最低气温:-10℃,最高气温:39℃,最大冰冻深度15㎝。 2.1.3 工程要求 净水处理厂供水量为 3.85 万m3/d,供生活饮用和生产需要。

水资源规划及利用课程设计

1 流域概况 苍南县位于浙江南部沿海,与福建省交界,属浙中、南山区与沿海丘陵、平原的交叉地区。地势西高东低,西部山区群山盘结,山涧峡谷陡峭;东部地势平坦辽阔,河网纵横交织,池塘星罗棋布。海域辽阔,海岸曲折,多港湾。沿浦河流域为苍南县东南部沿海一个独立入海水系,沿浦河发源于鹤顶山西麓,经十八孔水库下泄至马站溪下游与支流横路坑汇合,贯穿马站平原,经沿浦水闸排入大海。 2,河长,坝址以上集雨面积 km云遮水库坝址位于沿浦河十八孔水库上游,河道坡降110‰。坝址以上流域属中、低山丘区,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呈阶梯形递降,山峰高程大都在620m~990m,坡降大,溪流湍急。流域水系见图1。 2 水文气象 流域地处东南沿海,气候温和湿润、光照充足、雨量充沛,属中亚热带海洋型季风气候,全年季节变化明显,以温和、湿润、多雨为主要气候特征。降水量年内分配不均。春末夏初(4月16日~7月15日)由于太平洋副热带高压逐渐加强,与北方南下冷空气交绥,静止锋徘徊,形成连绵阴雨天气,称梅汛期;夏秋季(7月16日~10月15日)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控制,热带风暴或台风活动频繁,经常发生大暴雨,称台汛期;10月16日~翌年4月15日称非汛期,除出现少数雨雪天气外,基本以晴冷、干燥天气为主。根据资料统计,多年平均气温为℃,多年平均日照时数1696h,平均无霜期达300d以上,多年年)。1967年),最小年降雨量为(1990平均降雨量,实测最大年降雨量为(.

流域水系图1 图 3 径流量 根据降水径流计算得到的云遮水库坝址1962年~2009年共48年径流系列,经P- Ⅲ型曲线适线,变差系数Cv=,偏态系数Cs=,适线成果见表1、图2。 表1 云遮水库设计年径流计算成果表 计算断云遮水库坝 (k集水面(mm多年平均降雨/s多年平均流(多年平均径流(mm多年平均径流总Cv Cs/Cv P=10% 3P=50%/sm代表年流量() P=90% 3/sm云遮水库各月平均流量表单位:表3 111 1961961961961961961961961971971971971971971971971971971981981981981981981981981981981990 19911992. 3/s单位:m续表云遮水库各月平均流量表

自考生水资源规划及利用试题(1)

《水资源规划及利用》复习题 1.在河流上建立水电站的主要动能指标是多年平均发电量和保证出力 2.设计多年径流系数是从长系列资料中选出的有代表性的径流深度y(或径流总量W)与同时段内的降水深度x(或降水总量)的比值。 3.我国的基础产业有:农业、能源工业、交通运输业、邮电通讯业、原材料工业和电力工业。 4.在水资源综合利用方面,通常被人们忽视的是环境保护和水污染防治。 5.水库水量损失包括蒸发损失和渗漏损失。 6.水库的兴利库容从空库—蓄满—放空的完整的蓄放过程称为兴利调节。 7.水电站发电机组的出线端输出的功率称为出力。 8.在防洪与兴利结合的水库调度中,必须把水库的安全放在首位,要保证在整个汛期内都要留出足够的防洪库容,等待洪水的来临。 9.落差和流量是决定水能资源蕴藏量的两项基本指标。 10.水电站厂房建在坝下侧,不随坝上游的水压力,其形式称为坝后式厂房。 11.水资源具有以下特点:水利和水害的两重性,综合利用,再生性,随机性,地区性和整体性。 12.天然水流又称为径流。 13.由于洪峰流量超过河床的安全泄量,因而泛滥成灾,称其为洪水成灾。 14.减少某一河段洪水流量的方法有分洪、滞洪和蓄洪。 15.在干旱缺水的地区,农业上采取的水利措施是修建灌溉工程。 16.利用水文条件的差别来进行的补偿,称为水文补偿。 17.水库在正常运行情况下允许水库的最低水位,称为死水位。 18.随着正常蓄水位的增高,水利枢纽的投资和年运行费用会增加。 19.两水库联合调度,利用库容差异所进行的径流补偿,称为库容补偿。 20.正常蓄水位与设计死水位之间的库容,称为兴利库容。 21.水电站的最大工作容量、备用容量和重复容量组成为水电站的装机容量。 22.水电站的主要动能指标有两个,即多年平均发电量和保证出力。 23.水库调洪计算的目的,正是为了定量的找出他们之间的关系,以便为决定水

水资源规划及管理复习总结

1.可持续发展:指“人类在社会经济发展和能源开发中,以确保它满足目前的需要而不破坏未来发展需求的能力”。 2.水资源利用可持续度:指表示水资源对于发展的支持程度,是水资源对于发展用水量的满足程度,可供给的水资源总量与发展用水总量的比值。 3.水资源利用可持续指数:是表示区域发展持续可能性的大小,是水资源利用的产出与用水量的比值,即表明发展的程度,又表明水资源利用的节约程度。 4.水资源规划:水资源规划是以水资源利用、调配为对象,在一定区域内为开发水资源、防治水患、保护生态环境、提高水资源综合利用效益而制定的总体措施计划与安排 5. 水平年:指在规划设计水资源过程时,以未来某一年的需水量作为规划设计需水量,未来的那一年就是我们的设计水平年。设计水平年是相对于现状年而言,现状年也叫基准年。 6. 设计代表年:常常从长系列的水文资料中选择一些代表年或代表期的径流资料调节计算,供规划方案比较。 7. 最大供水能力:是指区域供水系统能够提供给用户的最大供水量的大小。 8. 灌溉水利用系数:是指灌溉面积上田间所需净水量与渠首引进的总水量的比值。 9. 生态环境需水:是指为了维持生态环境系统一定功能所需要保留的自然水体或需要人工补充的水量。 10. 河道内生态环境需水:指维持河流生态系统一定形态和一定功能所需要保留的水量。 11. 河道外生态环境需水:指保护、修复或建设给定区域的生态环境需要人为补充的水量。 12.供水预测:是以现状情况下水资源的开发利用状况为基础,以当地水资源开发利用潜力分析为控制条件,通过经济技术综合比较,制定出不同水平年的水资源开发利用方案,从而进行可供水量预测,为水资源的供需分析与合理配置提供参考依据. 13. 可供水量:指在不同水平年、不同保证率情况下,考虑可利用水资源量,河道外需水量及工程供水能力三者组合条件下工程设施可提供的水量。 14. 库容系数:库容系数β =V/W 水库兴利库容除以本级水库多年平均年径流量 15. 灌溉制度:在一定的自然气候和农业栽培技术条件下,为使作物获得高产、稳产,在作

水资源规划及利用期末考卷问答及详情答案

1、什么是水资源的综合利用? 水资源(可供利用的大气降水、地表水和地下水的总称)综合利用的原则是按照国家对环境保护、人水和谐、非工程措施是指通过法律、行政、经济手段以及直接运用防洪工程以外的其它手段来减少洪灾损失的措施。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战略方针,充分合理地开发利用水资源,来满足社会各部门对水的需求,尽可能获取最大的社会、经济和环境综合效益; 河川水能资源的基本开发方式有哪几种?有何特点? 答:方式表现为集中落差和引用流量的方式。根据集中落差的方式可分为:坝式(蓄水式)水电站、引水式水电站、混合式水电站、潮汐式和抽水蓄能式水电站。坝式水电站的特点是:优点:拦河筑坝,形成水库,抬高上游水位,集中河段落差,能调节水量,提高径流利用率。缺点:基建工程较大,且上游形成淹没区。引水式水电站的特点:优点:不会形成大的水库,淹没损失小,工程量小缺点是饮水量较小,水量利用率较低。混合式水电站:综合利用水能,比较经济。 防洪的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有哪些?两者的区别? 工程措施:修筑堤坝、河道整治、开辟分洪道和分蓄洪区、水库拦洪、水土保持。 非工程措施:建立洪水预警系统和洪水警报系统、洪泛区管理、洪水保险、防洪调度。 工程措施是指利用水利工程拦蓄调节洪量、削减洪峰或分洪、滞洪等,以改变洪水天然运动状况,达到控制洪水、减少损失的目的\(非工程措施是指通过法律、行政、经济手段以及直接运用防洪工程以外的其它手段来减少洪灾损失的措施) 什么是径流调节?分哪几类?(P28) 为了消除或减轻洪水灾害或是满足兴利需要,通过采取能够控制和调节径流的天然状态,解决供需矛盾,达到兴利除害目的的措施称为径流调节。 径流调节分为两大类:为兴利而利用水库提高枯水径流的径流调节,兴利调节:为削减洪峰流量而利用水库拦蓄洪水,以消除或减轻下游洪涝灾害的调节,洪水调节。 水库特征水位和特征库容有哪些?其含义是什么? 水库工程在不同时期有不同任务,为满足兴利要求和保证防洪安全,需要一些控制性的水位和库容,我们把这些决定水库调节能力,其限定作用的控制水位和库容,称水库的特征水位、特征库容。它包括:(1)死水位和死库容:在正常运用情况下,水库都有一个允许消落的最低水位,将其称为死水位。 死水位以下的库容成为死库容。 (2)正常蓄水位和兴利库容:水库在正常运行的情况下,为满足兴利部门枯水期的正常用水,水库兴利蓄水的最高水位称为正常蓄水位。正常水位与死水位之间的库容,是水库实际可用于调节径流以保证兴利的库容,称为兴利库容。 (3)防洪限制水位和结合库容:水库在汛期允许兴利蓄水的上限水位,称为防洪限制水位。防洪限制水位与正常蓄水位之间的库容,称为结合库容。 (4)防洪高水位和防洪库容:水库从防洪限制水位起调,坝前达到的最高库水位称为防洪高水位。 它与防洪限制水位之间的库容称为防洪库容。 (5)设计洪水位和拦洪库容:当发生大坝设计标准洪水时,从防洪限制水位经水库调节后所达到的坝前最高水位称为设计洪水位。它与防洪限制水位之间的库容称为拦洪库容。 (6)校核洪水位和调洪库容:当发生大坝校核标准洪水时,从防洪限制水位经水库调节后,坝前达到的最高水位称为校核洪水位。它与防洪限制水位之间的库容称为调洪库容 (7)总库容:校核洪水位以下的全部水库容积即为水库的总库容。 什么是水库的调节周期?按调节周期分类,径流调节有几种类型?(P35) 答:水库从死水位开始蓄水一直到正常蓄水位再放水到死水位,经历一个完整的蓄放水过程所需的时间。按调节周期分类,可分为日、周、年、多年调节。 什么是完全年调节、反调节、补偿调节、梯级调节和径流电力补偿调节?(P37) 答:完全年调节:能把年内全部来水量按用水要求重新分配而不发生弃水的年径流调节

水资源课程设计说明书

合肥工业大学课程设计任务书

目录 第1章工程规划概况 (2) 1.1 梅山水库简介 (2) 1.2 梅山水库兴利调度原则………………………………………………………….. 2. 1.3梅山水库调洪原则 (2) 第2章规划方案设计 (3) 2.1 规划任务 (3) 2.1.1 设计典型年的选择 (3) 2.12 兴利调度计算任务 (4) 2.13 防洪调度计算任务 (4) 2.2 计算方法及具体过程 (4) 2.2.1 兴利调度 (4) 2.2.2 防洪调度 (7) 第3章规划调度方案结果与分析讨论 (8) 3.1 兴利调度 (9) 3.2防洪调度 (9) 3.2.1 基本原理 (13) 3.2.2 方法与我的思考过程 (14) 3.2.3防洪调度的结果及分析 (15) 第4章结语………………………………………………………………….…15. 4.1 课程学习……………………………………………………………………………1 5. 4.2 个人感想 (16) 参考文献 附:兴利计算表格 调洪计算表格 Matlab程序(水位库容spline拟合) 原始数据表格

第一章工程规划概况 1.1梅山水库简介 梅山水库简介:梅山水库位于淮河支流史河上游的安徽省金寨县境内,东与淠河西源为邻,西与灌河隔岭为界,南源于大别山北麓,北距史河入淮口130km。水库流域南北长约70km,东西宽约40km,流域面积1970km2。梅山水库按500年一遇洪水设计,5000年一遇洪水校核,设计洪水位137.66m,校核洪水位139.93m,正常蓄水位128.0m,汛限水位125.27m,死水位94.00m,总库容22.64亿m3,兴利库容9.57亿m3,调洪库容5.0亿m3,死库容1.26亿m3,为年调节水库。梅山水库现有水电站装机容量为4万kW,4台发电机组,单机最大过水流量29.8m3/s,电站主要结合灌溉供水或利用泄洪弃水发电,原则上不单独为发电目的而放水入横排头水库。现状情况下多年平均发电量为9925万kW·h。 1.2 梅山水库兴利调度原则 梅山水库兴利调度原则:非汛期为5-10月,汛期为6-9月,其中9月为过渡期,即从9月份开始水库开始慢慢蓄水,并在9月末时保证水库水位在死水位和正常高水位之间,10-5月份水库处于非汛期,这段时间保证水库水位在死水位和正常高蓄水位之间,并保证非汛期末时水库水位在死水位与汛限水位之间。 1.3 梅山水库调洪原则 梅山水库调洪原则:从汛限水位125.27m起调,设计洪水位139.17m。电站装机4台,为安全计,按3台发电机组满载下泄流量,其余泄流设备均关闭,但水库水位上涨到防洪高水位时,除泄水底孔外其余泄流设备均全开,按泄流能力下泄,不受下游及淮河干流限制;之后水库来水较小时,按维持设计蓄洪水位控制下泄,但最小下泄流量不小于3台机组发电流量。 第二章规划方案设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