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量衡算

第七章 能量衡算

7.1 能量衡算经验式

如下的能量平衡经验式是在不输入轴功并且内能和机械能不变时总结出的。这个经验式说明了进入到系统的能量等于流出系统的热量。它的表达式如下: 654321Q Q Q Q Q Q ++=++ (7-1) 经验式里: 1Q 是能量改变中由物料进入设备引起的那一部分,单位是千焦; 2Q 是能量改变中由加热物质和冷却物质引起的那一部分,单位是千焦; 3Q 热量变化中由反应过程引起的那一部分,单位是千焦;

4Q 是能量改变中由物料离开引起的那部分,单位是千焦; Q 5是设备加热和冷却时引起的那部分能量变化,单位是千焦;

6Q 是由设备能量流失而引起的那部分热量变化,单位是千焦。

这个经验式运用时,其他的有可能是正值。还有可能是负值。要记在心里只有1Q 和4Q 一直为正值。例如Q3的规定不同于热力学的。一定要注意。如果操作过程有热量放出,3Q 的符号是正的,同理如果单元操作要吸收热量,3Q 符号是负的,

Q2又叫热负荷,能根据经验式来计算。要是算出的2Q 是正的,说明操作过程设备和被处理的物料的温度会下降,需要外界提供热量才能平衡。如果2Q 是负的值,则说明操作过程中需设备和物料温度会降低,得需要外界带走热量才能使系统平衡。还有,间歇操作情况比较特殊,通常情况下时间段不一样则操作也不一样的,这样一来,Q2应该分不同的操作段来计算,根据各个段的计算结果,找出绝对值最大的作为热负荷。

想要得出反应容器的热负荷,必须从热量平衡经验式入手。求出经验式中其他各项值以后就可以算出Q2了。

7.2 反应能量衡算示意图

对环化脱水过程进行热量衡算的目的是确定环化脱水过程中需要转移

的热量。依题意可将苯嗪草酮环化脱水的反应装置作为衡算对象。若将过程的热效应作为输入热量来考虑,则可绘出如下图所示的衡算示意图。

反应原料带入的热量1Q

反应后物料带出的热量4Q 合成过程转移的热量2Q 设备升温所需热量5Q 过程的热效应3Q 设备向环境散失的热量6Q

7.3 加热剂或冷却剂的类型

由热量衡算可确定设备的热负荷,根据热负荷的大小和工艺要求,可选择适宜的加热剂或冷却剂,以向设备提供或从设备移除热量。

7.3.1加热剂的选择

由于整个工艺的的温度需要的温度上限在C ︒±565,因此采用低压饱和水蒸

汽(kpa 6000 表压),其传热系数为1243102.1~107.1--︒••⨯⨯C m W ,其优点

为蒸汽的冷凝潜热大,传热系数高,调节温度方便。

7.3.2冷却剂的选择

由于整个工艺进行冷却时并不需要达到很低的温度,因此本工艺不需要采用冷冻盐水充当冷却剂,也避免了高额投资。本工艺只需采用冷却水做冷却剂即可,其使用温度在C ︒30~15,采用冷却水的优点在于设备简单,控制方便,价格低廉等。

7.4 换热器的类型 7.4.1换热器分类

(1)按照使用目的分类:冷却器、加热器、再沸器、冷凝器等; (2)按照结构分类:管壳式、板式、管式等。

7.4.2换热器的选型

换热器的类型有很多种,每种型式的应用范围都不同。在某种场合下性能不错的换热器,如果换到另一种场合则可能会改变原先的传热效果和性能,甚至会有很大的改变。

所以,针对具体情况正确地选择合适的换热器,是格外重要的。在换热器选型时需要考虑多方面的的因素,主要有: 1) 工作流体的性质 2) 是否利于清洗、维修 3) 热负荷及流量大小

4) 设备结构、尺寸、重量及材料

5)压力、温度、允许压降的范围

在选择换热器时,除了要考虑上述因素外,还必须对材料来源、制造条件、结构强度、安全性、密封性等因素加以考虑。这些因素通常是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的,可以通过优化设计来解决。对于不同的操作状况和工艺条件,有时可以使用特殊型式的换热器及特殊的换热管,以降低成本。所以,必须综合考虑工艺条件以及机械设计的要求,正确地选择合适的换热器来有效地减少工艺过程能量的损耗。对与专业的工程技术人员而言,设计换热器时,应给与型式的合理选择、经济运行和降低成本等方面足够的重视,有必要时,还得通过计算来进行分析投资和操作费用对比、技术经济指标分析,从而确保该设计为该具体条件下的最优设计。

7.4.3本工艺选择的换热器类型

管壳式换热器又名列管式换热器。是间壁式换热器的一种。管壳式换热器以封闭在壳体中管束的壁面作为传热面。此类换热器结构简单,操作可靠,可用各种结构材料制造,但以金属材料为主,可在高温、高压下应用用,到目前为止是应用最广的类型之一。所以我们选择应用较为成熟的管壳式换热器。

7.5 能量衡算

7.5.1 计算Q

1 与Q

4

的数值

根据以下式经验式可以计算出Q1 与Q4:

Q1 (Q4)=

经验方程里T是反应装置中物质的冷热程度。单位是度;

Cp代表热容,单位是千焦每摩尔每度

m代表设备的物料出入的量,单位是公斤;

温度能显著影响物质的比热容,上述经验式中物料的查定压比热容时的温度要取进出口物质和基准温度的平均温度。这个式子的应用非在0℃和1×105pa 不可。也就是俗称的标准态。万一查不到那只能根据手册提供的估算方法估算了。各种各样物质的比热容可以在各种化工手册上查到。

7.5.2 计算过程热效应Q3的方法

衡算热量Q3的时候,根据规定:正号为放热,符号则代表吸热.如果操作过程物质发生了状态变化,就一定会产生状态变化热。如果操作过程还发生了化学反应(反应热与状态变化热都属于过程热效应的范围)。则还会有热量放出或者

吸收。状态变化往往随着化学变化。一般来说化学反应过程都或多或少的带着状态热。

①计算状态热的方法

凡是由于发生了相变产生的热量都是状态热,熔融热、汽化热、液化热等都属于状态热的范畴。状态热往往较小,所以他又叫又潜热,详见下文的讨论。溶解放出的热量

固态溶质的溶解过程类似于熔融。固态溶解过程放出热量可以认为和熔融热相等。气体溶解热数值与汽化热的相等,符号相反;

熔融过程放出的热量

物质熔融热可以根据以下公式求出,(见《化工工艺手册》上册P887):

ΔΗm=TmK/M

式中:ΔΗm —熔融热,kJ/kg

M—相对分子质量

Tm —熔点K

有机物取值范围最大为10—16,取13比较合适。

无机物取值的范围较大是5—7,通常估算时取6较合适

元素取值范围为2—3,一般情况下取2.5。

以上是K的取值范围。

2、计算反应热的方法

25度下和一个大气压是计算反应热比较方便,标准反应热被规定为标准状态下的反应的热效应,通常ΔHθ可以用来代表他,即右式所示q

r

0 = -ΔHθ。标准反应热数据可在《化学工艺手册》或《化学工程手册》中查到;如查不到则可借助其他热力学数据换算出。

⑴根据物质标准生成热计算q

r

0,以下是经验方法

q r0=q f0

经验式子中q

f

0为物质的标准生成热单位是千焦每摩尔。

ν是反应方程中物质前面的系数

⑵依据物质标准燃烧热求算q

r

0,如下是经验方法

q r0=q c0

q

f

0为物质的标准生成热单位是千焦每摩尔。

经验式子中ν是反应方程中物质前面的系数。

⑶计算标准燃烧热的经验方法

勒夏特列和盖斯得到结论:物质的燃烧热大小取决于与燃烧该物质消耗的氧原子量,它们是成线性关系的。所以得出如下经验式

q c0=+x

经验式里,a和b是关于物质结构的常数,从《化学工艺手册》能查取他的值X—有机化合物完全燃烧时需要的氧原子个数。

⑷ q

f 0与q

c

0的换算,由盖斯定律可知:

q c0+ q f0=q ce0

式中:qf0—标准生成热kJ/mol;

qc0—标准燃烧热kJ/mol;

n —化合物中同种元素的原子数;

qce0—元素的标准燃烧热 kJ/(g.atm) 。

t值的计算

⑷不同温度下反应热q

r

因反应恒定在t℃下进行,而且反应物及生成物在25℃-t℃

t计算公式为

围内均无相变化,则q

r

q r t = q r0–(t-25))

经验式子里T表示反应在什么温度下进行的。

经验式里Cp代表经验式中物质的的热容单位是千焦每摩尔每度;

ν代表反应中物质的系数。

0表示标准反应热单位是千焦每摩尔;

经验式q

r

7.5.3 Q5 的确定

加热设备需要的热量:

Q5=cmΔT;c 为设备比热容

Q5的值可以根据Q4的值计算出。因为由经验得出的,Q5 的值通常是Q4 的二十分之一到十分之一。

7.5.4 Q6的计算

为了使计算简化,假设设备壁面的温度处处相同,则有:

Q6 =Fαt(tω-te)

式中F—设备总表面;

αt—壁面对空气的给热系数;

tω-壁面温度;

te—环境空气温度;

7.5.5 Q2的计算

在应用热量衡算方程式时,Q值都有正负两种情况(Q1和Q4除外)。如:当过程放热时,Q3取正号。当过程吸热时,Q3取负号。

根据热量衡算方程式,只要知道其他Q值,由式子可求出Q2,也就是设备的热负荷。如果Q2为负值,说明需要从设备和物料移走热量,即需要冷却。如果Q2为正值,说明需要给设备物料提供热量,即需要加热。

7.6计算和查取热量衡算的基础数据

衡算能量的时候,从这些手册主要有《纯物质的热化学数据手册》,《化学工

程师技术全书》,《化学工艺手册》(第三版)。先要通过这些物性手册查取到能查到大多数物料的物化常数,但是依靠手册并不能查到所有需要的数据,这时候只能估算需要用到的物性常数。估算方法手册一般都会提供。本论文要估算的物性常数有很多。包括各种物质的比热容。物质比热容估算经验公式如下。

7.6.1 估算液体热容的经验公式

《化工工艺设计手册》中提供的Misenrd 估算法应用非常广泛。根据这个方法可以估算绝大部分有机化合物。这个估算方法原理如下:分子由各种基团构成,它们的比热容共同构成了分子的比热容。它们之间有着固定的关系。只要查出了要求分子的中所含基团摩尔热容,就可以根据关系换算成分子的热容。近似计算的时候,科普法也可以用来估算液体的比热容,经验公式如下文。

7.6.2 估算固体比热容的经验公式

用科普法可以估算固态物质的热容。公式如下:

C(kcal/kg. ℃)

经验公式里M为被估算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

N为分子中某一原子的出现的次数;

经验公式中Ca为原子的比热容单位是千卡每公斤每度。

需要注意的是,这个方法只是估算的20度时物质的比热容。若想知道该物质其他温度下的比热容,如要求80度时该物质的比热容,比20℃时的时各化合物的比热容要高五分子一到四分子一。也就是说20度以上物质的比热容大概为20度的1.2到1.25倍。

7.7 反应阶段升温所需加热剂流量的计算

由试验结果可知,反应在65℃下收率最大,假设温度达到65℃时才开始反应。为了尽快使温度升高,工业生产中一般采用饱和水蒸气加热。

假设物料是在加热完成后才开始反应,查《化学工艺设计手册》得25℃时正丁醇定压比热容为0.54 kcal/kg. ℃,65℃时正丁醇定压比热容为0.625 kcal/kg. ℃。在25℃到65℃正丁醇比热容近似线性变化,则该温度区间正丁醇平均定压比热容Cp1=0.5825 kcal/kg. ℃=2.439kJ/kg. ℃。根据科普定律求得20℃时乙酸钠的定压比热容为0.3012 kcal/kg. ℃=1.26 kJ/kg. ℃。20度以上物资的比热容要比20℃时的时各化合物的比热容要高五分子一到四分子一。也就是说20度以上物质的比热容大概为20度的1.2到1.25倍。

所以该温度区间内乙酸钠的平均定压比热容Cp2=1.26×

1.2=1.51kJ/kg. ℃。根据Missenard法计算出2-乙酰肼腙-2-苯基-乙酰肼的该温度区间内平均定压比热容为Cp3=

2.401kJ/kg. ℃。

ΔQ=Qk-Q0=[10499.6×2.439+818.7×1.51+2359.8×2.401] ×(65-25) =1.30×106kJ

加热时间τ的计算公式为Q=KAτΔTm

式中Q—需要传递的热量,kJ;

K—传热系数,W/(m2.K);

A—夹套的换热面积;

τ—加热时间,h;

ΔTm-平均推动力;

其中,每个釜的夹套面积为13.4m2,则总面积为67m2。

ΔTm=

K 可取经验数据K=245W/m2.K

假设饱和水蒸气出口温度T2=75℃,进口温度T1=100℃;物料初始温度t1=25℃;物料最终温度65℃。则水蒸汽的平均温度Δtm θ=0.5(T1+T2)=87.5℃

ΔTm=

=32.3℃

带入数据:1.30×109=245×67×32.3τ

得τ=2452.7s=41min

热流量q=Q/τ=(1.30×106kJ/5)/2452.7=530kJ/s。

在87.5℃时,水的密度近似取ρ=1000kg/m3,热容:Cp=4.2kJ/(kg. ℃)。

换算成体积流量为:

V=q/Cpρt=530÷4.2÷1000÷75

=1.7L/s

7.8 反应至回流阶段的能量衡算

7.8.1 Q1的计算

用基团贡献法求得苯嗪草酮的定压比热容为:2.317 kJ/kg. ℃。

Q1=[10499.6×2.439+818.7×1.26+2359.8×2.401] ×65

=2.100×106kJ。

7.8.2 Q4的计算

用基团贡献法求得苯嗪草酮的定压比热容为:2.317 kJ/kg. ℃。

Q4=[10499.6×2.439+1893.9×2.317+818.7×1.26+185.1×4.2] ×65

=2.067×106kJ

7.8.3 Q3的计算

估算化学反应热经验方法

旧键断裂需要提供能量,而新键形则会放出能量。化学反应的过程也就是分子中旧键的断裂然后再形成新键。根据这个原理就可以估算反应热了。在由乙烯制取乙醇的时候。如下图

根据上述原理,假如键能数据已知,就可以根据下式估算反应热:Δr Hθ

(Chemi cal

Bond)

(Bond

length)/

()m12-10

(Bong

energy)/

()

mol

kJ/

(Chemi

cal

Bond)

(Bond

length)/

()m12-10

(Bong

energy)/

()

mol

kJ/

H

H-60 436 Cl

C-177 328 Cl

l-

C198 243 O

C-143 326

B r

B r-228 193 O

O=148 146 I

I-366 151 F

H-92 567 N

N-141 159 l C

H-128 431 N

N=124 418 B r

-

H142 366 N

N≡110 946 I

-

H162 298

H-96 463 C-154 348 O

C

H101 393

-

C=133 615 N

C

H109 413

-

C

C≡120 815 C

C-148 305

N

但是由于在不同化合物中,同种键的键能并不完全一致,另外,但是需要注意的是,这种估算方法并不精确。原因是键能的定义条件不一样。不同环境下同种键键能也不一样大。

根据键能估算Q3

根据此反应可得:

=[2×E(C-O)+E(N-H)] ×

=[2×326+393] ×=1.0744×107kJ

=[E(C-N)+E(O-H)] ×

=[305+463] ×=7.896×106kJ

所以可知苯嗪草酮合成过程中脱水闭环过程中所产生的热效应为

Δr Hθ=-

=1.0744×107kJ-7.896×106kJ

=2.848×106kJ

当过程吸热时,Q3取负号,当过程放热时,Q3取正号。因此Q3为ΔrH θ负值,这个反应要吸收热量。

7.8.4 计算Q5的值

和其他项热量相比,Q5数值一般较小,所以Q5可忽略不计。

7.8.5 计算Q6

用下面的经验公式可以求出设备流失到环境的热量,也就是6Q

3

610)(-⨯-∑=ταT T S Q W W T (7-5)

经验式中

W S 是环境和设备接触的表面积,单位是平方米;

W T 是设备外壁的温度,单位是度; T 设备所处环境的温度,单位C ︒; τ散热需要的时间,以秒为单位秒。

经验公式里 T α热量散失的给热系数,单位是瓦每平方米每度。

因为合成设备设有保温层,因此,其外壁向周围介质散热的联合传热系数T

α可用下面的经验公式估算。

)(052.04.9T T W T -+=α (6-6)

假设,C T W ︒=60 ; C T ︒=25.

则,对于苯嗪草酮合成装置的对流-辐射联合传热系数:

1222.11)2560(052.04.9)(052.04.9--︒••=-⨯+=-+=C m W T T W T α

由于反应釜的夹套换热面积为已确定为2

m 4.13=A ,即可认为与周围介质直接接触的设备外表面积24.13m S W =,又苯嗪草酮合成时间至少需16h ,即散热过程持续的

时间s

41076.5606016⨯=⨯⨯=τ,故根据式

3

610)(-⨯-∑=ταT T S Q W W T

Q 6=11.22×13.4×(60-25) ×5.76×104 ×10-3 =3.03×105 KJ 7.8.6 Q2的计算

Q2=Q4+Q 6-Q1-Q3=2.067×106 +3.03×105-2.100×106。-(-2.848×106kJ

=3.118×106kJ

因为Q2为正值,表明需要给设备及所处理物料补充热量。由上述可知,反应釜夹套面积为A=13.4m2。

因为反应温度为65℃,持续在此温度下反应,因此热流量为:

q=Q2/τ=(3.118/57600)×106=54.1kJ/s

7.9 回流阶段所需加热剂流量的计算

热流量q=54.1kJ/s,假设饱和水蒸气出口温度T2=75℃,进口温度T1=100℃;

在87.5℃时,水的密度近似取ρ=1000kg/m3,热容:Cp=4.2kJ/(kg. ℃)。

换算成体积流量为:

V=q/CpρΔt=54.1÷4.2÷1000÷25

=0.52L/s

7.10加水加热阶段能量衡算

7.10.1 Q

的计算

已知各物质的定压比热容,可近似认为正丁醇在上一步减压蒸馏中全部蒸出,其他物质留在釜中。水的加入温度为室温,取25℃,其余物料为65℃。

则Q1=[818.7×1.26+2359.8×2.401] ×65+4.2×6256.3×25

=1.092×106KJ

7.10.2 Q

4

的计算

各物料的出口温度为65℃,则

Q

4

=[818.7×1.26+2359.8×2.401+4.2×6256.3] ×65

=2.143×106KJ

7.10.3 Q

3 Q

5

的计算

因为不发生化学反应Q

3=0,热量损失也可以忽略Q

5

Q

6

都为零。

7.10.4 Q

2

的计算

Q 2=Q

4

-Q

1

=2.143×106KJ-1.092×106KJ

=1.051×106KJ

7.11 加热所需要加热剂流量计算

加热时间τ的计算公式为Q=KAτΔTm

式中Q—需要传递的热量,kJ;

K—传热系数,W/(m2.K);

A—夹套的换热面积;

τ—加热时间,h;

ΔTm-平均推动力;

其中,每个釜的夹套面积为13.4 m2,则总面积为67 m2。

ΔTm=

K 可取经验数据K=245W/m2.K

加水后物料混合后的温度为

[818.7×1.26+2359.8×2.401] ×65+4.2×6256.3×25=[818.7×1.26+2359.8×2.401+4.2×6256.3] ×t

求出t=33℃

假设饱和水蒸气出口温度T2=75℃,进口温度T1=100℃;物料初始温度t1=33℃;物料最终温度65℃。则水蒸汽的平均温度Δtm θ=0.5(T1+T2)=87.5℃

ΔTm=

=30℃

带入数据:1.051×106KJ=245×67×30τ

得τ=2134.2s=35.6min

热流量q=Q/τ=(1.051×106kJ/5)/2134.2=492kJ/s。

在87.5℃时,水的密度近似取ρ=1000kg/m3,热容:Cp=4.2kJ/(kg. ℃)。

换算成体积流量为:

V=q/Cp ρt=492÷4.2÷1000÷75 =1.56L/s

7.12 冷却阶段能量衡算 7.12.1 Q2的计算

该阶段物料由65℃被冷却到室温25℃。因为不发生化学反应,其余各项可以

忽略。所以

Q 2=Q 4-Q 1=[818.7×1.26+2359.8×2.401+4.2×6256.3] ×(25-65) = -1.319×106

kJ

2Q 为负值,需要供给冷却剂移出热量。

7.13 管壳式换热器的工艺计算 7.13.1选择条件

根据生产情况以及相关手册如《化工设备的选择与工艺计算》,冷凝用水的入口温C N ︒=18T 2,管程压降不超过Pa 3108.9⨯,且冷凝温度C T ︒=65。

7.13.2选择计算

(1)水耗量。根据推动力m t ∆及水消耗量两方面的考虑,选择水的出口温度C K ︒=22t 2,则水的平均温度为: ()())(2018222

121

22m C t t t H K ︒=+=+=

∆ 在C ︒20时,有关水的物物化数据如下:

普兰特准数:16.6Pr =;动力粘度:s Pa •⨯=-310886.0μ;对流导热系数:

()C m W ︒•=/608.0λ;定压比热容:()C kg kJ C p ︒•=/178.4;水的密度:

3/997m kg =ρ;

经以上计算kJ Q 6210319.1-⨯=

由于采用冷却水做冷却剂,那么水消耗量可用下式进行计算:

()

12p 2

T T C Q W -=

(7-8) 式中 W ——冷却剂的消耗量,kg 或1-•h kg ; 2T 为冷却剂的出口温度,单位度。

1T 为冷却剂的进口温度,单位度;

P C 为冷却剂的定压比热容,单位千焦每公斤每度。

W 为由冷却剂消耗量单位是公斤 Q2设备热负荷,单位是千焦;

用入口温度为C T ︒=181的水通过冷却物料后,出口的温度C T ︒=222;大约需要一个小时冷凝s 360060601'=⨯⨯=τ,所以热流量:

kw s kJ Q Q 4.3664.3663600

10319.16

2

=≈⨯==τ

那么通过式5-8可计算出冷却剂的消耗量为:

()()

s kg T T C Q W 9.2118-22178.44

.36612p ≈⨯=-=

(2)选择流动空间、管径和管内流速。

决定让物料的走管外,水走管内。这样可以便于排出冷凝液。已知蒸汽冷凝热系数受流速的影响很小。所以做出了这样的选择

决定用mm 5.225⨯φ无缝钢管用作换热器所需的管子,在认真思考了传热面积、腐蚀性和价格对换热器影响因素后,他的 m d i 02.0=。

为了使管程压降P ∆、管内Re,满足要求,初选水速为s m u /9.0=。 (3)计算所需管子根数实际算换热面积的经验公式 首先的先计算平均温差。他的计算公式如下

()()()()()()()()

C t t t ︒≈-=-----=

=

∆163

47ln

34722

251865ln 22251865-T t -T ln

-T -t -T 2

12

1m

因为轻油——水系统冷凝操作的传热系数K 值范围为()C m W ︒•2/109~403。初选()C m W K ︒•=2/800。

则计算出传热面积大小是:

2m m 6.2816

8001000

4.366K '≈⨯⨯=∆=

t Q A

计算出需要单程管数为:

根根79)(8.782

.98302.014.39.09

.2144

'2

2

≈≈⨯⨯⨯⨯=

⋅⋅⋅

=

ρ

π

i d u W

n 单程管子长度为:

)(46.4025

.014.3796

.28'A''0m d n l =⨯⨯==

π 决定用管长为m l 5.4=的换热器,算出管程P N 是:

99.05

.446

.4P ==

N 确定1P =N ,得到总管子根数是:

()()根93931'=⨯==n N n p

(4)换热器的选择

已知6.28'A =,()()根93=n ,1P =N ,查《化工原理》(第三版上册)书299页,选用G-400-1-6-33.8列管换热器,那么他的传热面积实际为233.8m 。

型号中各字符的意义如下: G-400-1-6-33.8

2m Pa 510⨯

mm

(5)管程压降的计算

管程雷诺数为

μρ

u d i =

Re

式中,u 事实上的流速,他的计算方法如下式

24

"i

s

d n V u ⋅⋅=

π

方程 s m W

V s 302197.09979

.21==

,981

98"==n 那么m 71.002.04

9802197.04

"2

2

≈⨯⨯

=

⋅⋅

π

i

s

d n V u

所以4

3

-1061.110

886.099771.002.0Re ⨯=⨯⨯⨯=

ρ

u d i 已知

0075.0d

λ与e R 及d

ε

关系如下图。查之,得到038.0=λ,取5.1F t =,那么管程压降就是下面的结果:

Pa

m N u N F d l p p t i 3222108.97.4353271.099715.1302.05.4038.023⨯=⨯⨯⨯⨯⎪⎭⎫ ⎝⎛+⨯=⋅⋅⎪⎪⎭

⎫ ⎝⎛+=∆ ρλ 计算结果表明,压降满足条件。

(6)管内给热系数i α计算的方法 已知 44101061.1Re ⨯=,并且

5022502

.05.4 ==i d l ,故 ()()()

()

()

C

m W d i

i ︒•=⨯⨯⨯⎪⎭⎫ ⎝⎛⨯=⎪⎪⎭

⎝⎛=24

.08

.04

4.08.06.335616.61061.102.0608.0023.0Pr Re 023.0λα

(7) 计算冷凝给热系数0α及K 的值 计算

。水平安装方式比较合适。这是因为垂直情况下管的冷凝给热系数小于水平情况下的值,对于n 根水平管束,可用下式计算出冷凝给热系数

W

μρελ

αln

02.220= 由于N=98<100,取该系数66.1=ε。假设壁温C t w ︒=2.62,则平均膜温

()()C t T T w w ︒=+⨯=+=

6.632.62652

121

',按此温度查得热物料(主要为水)的物理性质数据如下:

粘度:s Pa •⨯=-310602.0μ;密度:3/990m kg =ρ;热导率:()C m W ︒•=/6403.0λ;

()C m W W ︒•≈⨯⨯⨯⨯⨯⨯⨯==-233

2

3201.68819

.2110602.098

5.49906403.06

6.102.2ln 02.2μρελα

确定垢层热阻的取值。冷凝物料时,管内的垢层热阻i R 则较大,垢层热阻0R 较小。取

W C m R R i ︒•=+200006.0。

计算K 值。已知0d 、i d ,m d ,δ,λ,则K 按下式计算

)

C

m W d d R R d d K m i i i ︒•=+⨯⨯++⨯=

++++=

20

0009.8471

.68811

0225.045025.00025.00006.002.06.3356025.01

1

1

αλδα

验证

C t K T t m

w ︒=⨯-

=∆-

=631

.688116

9.847650

α

比较C t w ︒=2.62和假设值,相差C ︒8.0不大于C ︒0.1,符合要求。 (8)安全系数和传热面积

计算出需要的传热面积是2

m m 2716

9.84710004.366K '≈⨯⨯=∆=t Q A

实际选用的传热面积为2

33.8m ,所以25.127

8

.33= 考虑到所用传热计算式的准备程度及其他未可预料的因素,传热面积需要富裕25%~5%1,即25.1~15.1=计A A 。

安全系数的计算值在属于 1.25~51.1,这是个合理的选择。 (9)计算壳体与管束温度的差值

已知:

()m w t t S -='Q i α

得到 C t S Q t m w ︒≈+⨯⨯=+=2.23208

.336.3356104.366'3

i α 得到管束温度平均值: ()()C t t t w w mg ︒=+⨯=+=

1.4363

2.232

1'21

那么壳体与管束的温度的差值是:

C t T t mg ︒=-=-=∆409.211.4365 由以上计算结果可知,所选型号的换热器是合适的。

第八章过滤和正丁醇、乙酸乙酯等的回收利用

8.1 过滤

过滤是化工过程中一种常用的操作。它可以有效地分离悬浮液中的固液两相。过滤的目的有时候是为了获得固体颗粒,有时候是为了获得清洁的液体。过滤的原理是在有压差的条件下,滤液通过过滤介质,而颗粒留在过滤介质中,这样固液两相成功得到了分离。

化工生产中常用的过滤装置有板框式过滤机和各种离心机。2-乙酰腙-2-苯基-乙酰肼的脱水环化属于间歇操作,综合考虑经济和操作条件,可以选用板框式过滤机进行过滤。对于第八步的过滤,一次过滤后的滤液,为了提高产量,可将其泵入另一反应釜里进行一定程度的冷却后进行二次过滤,然后将滤液进行处理。

第八步过滤滤渣主要成分为苯嗪草酮及少量油溶性副产物,滤液主要成分为乙酸钠,可以蒸发结晶以回收利用。第十二步过滤滤渣主要为含结晶水的硫酸镁,可以加热除去结晶水回收。

8.2 正丁醇和乙酸乙酯的回收处理

蒸馏是一种化工生产中常用的热力学的分离工艺,它的工作原理是利用混合液体或液-固体系中的各组分的沸点不同,使低沸点组分蒸发为气相,然后冷凝以分离难挥发和易挥发组分的操作过程,它联合了蒸发和冷凝两种单元操作。当液体的蒸气压和

外界压力相等时,液体就沸腾了。这时的时的温度叫做该液体的沸点,液体的沸点和外界压力有关,外界压力越低则物质沸点越低。减压蒸馏的原理就是通过用真空泵降低压力来降低液体的沸点。分离和提纯有机化合物时常用减压蒸馏。此种操作对于那些在常压加热时不稳定的化合物特别适用。在第三步以及第十三步的减压蒸馏过程中会排放出大量的正丁醇和乙酸乙酯。若直接排放在环境中,不仅会对环境造成污染,而且造成大量的原料浪费。因此,必须对排放的正丁醇和乙酸乙酯加以回收利用。具体可以将其导入正丁醇和乙酸乙酯储槽内,加以回收利用。

第九章车间布局设计

9.1 车间设计依据

车间布局是设计工作中重中之重。在设计时要仔细推敲、深思熟虑,确

能量衡算与制药经济性评价

能量衡算; 物料衡算的内容和方法; 制药工艺经济性评价; 小组成员:小华小邰小滕 1能量衡算的概述: 当物料经物理或化学变化时,如果其动能,位能或对外界所做之功,对于总能量的变化影响甚小可以忽略时,能量衡算可以简化为热量衡算。它是建立过程数学模型的一个重要手段,是制药工艺计算的重要组成部分。药物生产所经过的单元反应和单元操作都必须满足一定的工艺要求,如严格控制温度,压力等条件。因此,如何利用能量的传递和转化规律,以保证适宜的工艺条件,是工业生产中一个重要的问题。 2能量衡算的目的和意义: (1)在过程设计中,进行能量衡算,可以决定过程所需要的能量,从而计算生产出过程能量指标,以便对工艺设计的多种方案进行比较,以选定先进的工艺技术。 (2)能量衡算的数据是设备选择与计算的依据。 (3)能量衡算是组织,管理,生产经济核算和最优化的基础。 3能量衡算的依据与必要条件; 能量衡算的主要依据是能量守恒定律。 进行能量衡算工作,必须具有物料衡算的数据以及所涉及到物料的热力学物性数据,如反应热,溶解热,比热容,相变热等。 4能量守恒的基本方程 能量守恒定律的一般方程式可写为: 输出能量=输入能量+生成能量-消耗能量-积累能量 能量存在的形式有多种,如势能,动能,电能,热能机械能和化学能等,各种形式的能量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互相转化,但其总的能量是守恒的。系统与环境之间是通过物质传递,做功和通过传热三种方式进行能量传递的。 热量衡算的主要依据是能量守恒定律,其表达式为: Q1+Q2+Q3=Q4+Q5+Q6 式中,Q1为物料进入设备带到设备中的热量;Q2为加热剂传给设备和物料的热量;Q3为过程的热效应;Q4为物料从设备离开所带走的热量;Q5为消耗与加热设备和各个部件上的热量;Q6为设备向四周散失的热量。 考虑插入例题书335 物料衡算概念 工艺设计中,物料衡算是在工艺流程确定后进行的。目的是根据原料与产品之间的定量转化关系,计算原料的消耗量,各种中间产品、产品和副产品的产量,生产过程中各阶段的消耗量以及组成,进而为热量衡算、其他工艺计算及设备计算打基础。 物料衡算是以质量守恒定律为基础对物料平衡进行计算。物料平衡是指“在单位时间内进入系统(体系)的全部物料质量必定等于离开该系统的全部物料质量再加上损失掉的和积累起来的物科质量”。 物料衡算的基础物质是物质的质量守恒定律,即进入一个系统的全部物料量必等于离开系统的全部物料量,再加上过程中的损失量和在系统中的积累量。 ∑G1=∑G2+∑G3+∑G4 式中∑G1为输入物料量总和;∑G2为输出物料量总和;∑G3为物料损失量总和;∑G4为物料积累量总和。 当系统内物料积累量为零时,上式可以写成

能量衡算

能量衡算 4.1热量衡算的目的 热量衡算主要是为了确定设备的热负荷,根据设备热负荷的大小、 所处理物料的性质及工艺确定设备的主要工艺尺寸。 4.2热量衡算依据 热量衡算的主要依据是能量守恒定律,以车间物料衡算的结果为基 础而进行的,所以,车间物料衡算表是进行车间热量衡算的首要条件。 4.3液化加热蒸汽量 4.3.1加热蒸汽消耗量D 可按下式计算: D=GC(t2-t1)/(I-λ﹚ 式中: G——淀粉浆量(kg/h) C——淀粉浆比热容[kJ/(kg·K)] t1——浆料初温(10+273=293K) t2——液化温度(90+273=363K) I——加热蒸汽焓2738kJ/kg(0.3Mpa ,表压) λ——加热蒸汽凝结水的焓,在363K时为377kJ/kg 4.3.2淀粉浆量G 根据物料衡算,日投工业淀粉1543.84Kg,由于为连续化液化,1543.84/24=64.3(Kg/h) 。 加水量为1:2.5, 粉浆量为G= 64.3× 3.5=225.14(kg/h) 4.3.3 粉浆干物质浓度 64.3× 86% × 100%÷225.14=24.6% 4.3.4粉浆干物质C 可按下式计算:C=C o*X+C水*(100-X) 式中: C o——淀粉质比热容,取1.55kJ/(kg·K) X——粉浆干物质含量,24.6% C水——水的比热容4.18KJ/(kg·K) C=1.55×24.6/100+4.18×(100-24.6)/100=3.53[kJ/kg·K] 4.3.5蒸汽用量 D=64.3×3.53×(363-283)/(2738-377)=7.68(kg/h) 灭菌是将液化液由90℃加热至100℃,在100℃时的λ为419kJ/kg ,则灭菌所用蒸汽量: D灭=64.3×3.53×(100-90)/(2738-419)=9.8(kg/h )。 由于要求在内使液化液由90℃加热至100℃,则蒸汽高峰量为:

2化工设计概论第三章_物料衡算与能量衡算

2化工设计概论第三章_物料衡算与能量衡算物料衡算与能量衡算是化工设计中非常重要的内容,本文将从物料衡 算和能量衡算两个方面进行介绍。 一、物料衡算 物料衡算是指在化工生产过程中,对各种原料、中间体和产品的质量、数量和成分进行准确计算的过程。物料衡算的目的是确定生产过程中各种 物料的需求量,确保生产过程稳定和产品质量符合要求。 物料衡算的方法主要有质量衡算和量衡衡算两种。质量衡算是以物料 的质量为基础进行计算,通过分析反应进入和离开反应器的质量,计算物 料的损失和转化率等。量衡衡算是以物料的容积或重量为基础进行计算, 通过对物料流动的速度、压力、体积和化学反应速率等参数的测量,来计 算物料的数量和流动性。 物料衡算的具体步骤包括:确定物料流程图,定义物料的属性和流动 参数,编写物料表,进行物料平衡方程的建立,计算各物料的需求量和产 量等。 二、能量衡算 能量衡算是指在化工生产过程中,对能量的输入、输出和损失进行准 确计算和分析的过程。能量衡算的目的是确保生产过程中的能量平衡和能 源利用效率的提高。 能量衡算的方法主要有热平衡法和能量流平衡法两种。热平衡法是基 于热力学原理,通过测量和计算热量的流入和流出来进行能量衡算。能量

流平衡法是基于能量守恒原理,通过对能量流动的速度、温度和压力等参数的测量,来计算能量的输入和输出。 能量衡算的具体步骤包括:确定能量流程图,定义能量的属性和流动参数,编写能量表,进行能量平衡方程的建立,计算各能量的输入量和输出量等。 三、物料衡算和能量衡算的关系 在进行物料衡算和能量衡算时,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1.反应进程的热力学和动力学特性对物料和能量衡算有重要影响。在确定衡算方法和参数时,需考虑反应的热效应和速率等因素。 2.物料的组成和性质对衡算结果有重要影响。不同物料具有不同的热容量、蒸发潜热和燃烧热等参数,这些参数直接影响到能量衡算的结果。 3.流程设计和设备选择对衡算结果也有影响。不同的流程和设备对物料流动的速度、压力和温度等参数有不同的要求,这些参数直接影响到物料和能量衡算的结果。 总之,物料衡算和能量衡算是化工设计中非常重要的内容,对于确保生产过程的稳定和产品质量的保证具有重要意义。在实际设计中,需要充分考虑反应特性、物料属性和设备要求等因素,进行准确的衡算计算,并保证衡算结果的可靠性。

第五章能量衡算

第五章能量衡算 第一节概述 第二节热量衡算 第三节过程的热效应 第四节热量衡算举例 第五节加热剂、冷却剂及其其他能量消耗的计算 5.1 概述 5.1.1 能量衡算的目的和意义计算过程能耗指标进行方案比较,选定先进生产工艺。能量衡算数据是设备选型和计算的依据;是组织、管理、生产、经济核算和最优化的基础 5.1.2 能量衡算的的依据及必要条件依据为能量守恒定律条件:物料衡算的数据,相关热力学物性数据。 5.1.3 能量守恒的基本方程 输出能量+消耗能量+积累能量=输入能量+生成能量 5.1.4 能量衡算的分类单元设备的能量衡算和系统的能量衡算 5.2 热量衡算 5.2.1 热量平衡方程式 Q —物料带入设备的热量,kJ ; Q2—加热剂或冷却剂传给设备及所处理物料的热量,kJ ; Q3 —过程的热效应,kJ;(注意符号规定) Q4—物料带出设备的热量,kJ ; Q5—加热或冷却设备所消耗的热量或冷量,kJ ; Q6 —设备向环境散失的热量,kJ。 注意各Q勺符号规定 Q为设备的热负荷。若Q为正值,需要向设备及所处理的物料提供热量; 反之,表明需要从设备及所处理的物料移走热量。 对间歇操作,按不同的时间段分别计算Q的值,并取其最大值作为设备热负荷的设计依据。

522 各项热量的计算 1、计算基准 一般情况下,可以0C和1.013 105Pa为计算基准 有反应的过程,也常以25C和1.013 105Pa为计算基准。 2、Q或Q的计算 无相变时 物料的恒压热容与温度的函数关系常用多项式来表示: 若知物料在所涉及温度范围内的平均恒压热容,贝心 3、Q的计算 过程的热效应由物理变化热Q和化学变化热Q两部分组成 物理变化热是指物料的浓度或状态发生改变时所产生的热效应。若过程为纯物理过程,无化学反应发生,如固体的溶解、硝化混酸的配制、液体混合物的精馏等,则Q C= 0 。 化学变化热是指组分之间发生化学反应时所产生的热效应,可根据物质的反应量和化学反应热计算。 4、Q的计算 稳态操作过程Q 5= 0 非稳态操作过程由下式求Q Q=' GC (T2-T1) G-设备各部件的质量,kg; G—设备各部件材料的平均恒压热容,kJ kg-1「C-1; T1—设备各部件的初始温度,C; T2—设备各部件的最终温度,C。 与其他各项热量相比,Q的数值一般较小,因此,Q常可忽略不计 5、Q的计算 对有保温层的设备或管道,r可用下列公式估算。 (1) 空气在保温层外作自然对流,且T W 150 C 在平壁保温层外,:T= 9.8+0.07 (T w-T) 在圆筒壁保温层外,r= 9. 4 +0.0 5 2 ( T^-T) (2) 空气沿粗糙壁面作强制对流 当空气流速u不大于5ms-1时,"可按下式估算 :T= 6.2+4.2u 当空气速度大于5ms1 〉T可按下式估算 时, :T= 7.8u 0.78 (3)对于室内操作的釜式反应器,:T的数值可近似取为io wm c-。

液体制剂能量衡算简单的剂型

液体制剂能量衡算简单的剂型 液体制剂能量衡算简单的剂型 一、简介 液体制剂是一种常见的药用剂型,广泛应用于医疗领域。它包括溶液、悬浮液和乳剂等。液体制剂的主要特点是易于服用和吸收,因此被广 泛用于口服、注射和局部应用等途径。在制剂开发过程中,了解液体 制剂的能量衡算是必不可少的,有助于正确使用和评估这些剂型的治 疗效果。 二、液体制剂的能量衡算 1. 药物溶解度:对于溶液剂型,药物的溶解度是一个重要的参数,它 决定了药物在溶液中的浓度和释放速率。溶解度与药物的化学性质有关,可以通过实验测定。药物的溶解度越高,剂型的能量衡算越简单,因为药物可以以较高的浓度溶解在液体中。 2. 摩尔浓度:液体制剂中药物的摩尔浓度对剂型的能量衡算至关重要。摩尔浓度是指单位体积溶液中所含的溶质的摩尔数,它可以通过溶剂 的体积和溶质的摩尔数计算得出。摩尔浓度越高,单位体积溶液中所

含的药物分子数就越多,因此剂型的能量衡算相对简单。 3. 药物量:液体制剂中药物的量是指单位剂型中所含的药物的质量或 摩尔数。药物量越大,剂型的能量衡算相对简单。药物量通常通过称 量的方式确定,对于需要准确衡量的剂型,应使用精确的称量器具。 4. 药物释放速率:液体制剂中药物的释放速率是指药物从剂型中释放 到体内的速度。药物释放速率受多种因素影响,包括药物的溶解度、 摩尔浓度和溶液的流动性等。释放速率越快,药物的能量衡算相对简单。 三、液体制剂能量衡算的应用 1. 药物剂量的计算:液体制剂的能量衡算可用于计算药物的剂量。通 常情况下,医生会根据病人的体重、芳龄和疾病状态来确定药物的剂量。通过知道剂型中药物的摩尔浓度和剂型中所含的体积,可以准确 计算出所需要的药物剂量。 2. 药物疗效的评估:液体制剂的能量衡算还可以用于评估药物的疗效。药物的摩尔浓度决定了药物在体内达到的浓度,从而决定了药效的强 度和持续时间。通过衡量剂型中药物的摩尔浓度和疗效,可以评估药 物的治疗效果和安全性。

热量衡算

第二章 能量衡算 2.1 能量衡算概述 物料衡算完成后,对于没有传热要求的设备,可以由物料处理量,物料的性质及工艺要求进行设备的工艺设计,以确定设备的型式,台数,容积以及重要尺寸。对于有传热要求的设备则必须通过能量衡算,才能确定设备的主要工艺尺寸。无论进行物理过程的设备或是化学过程的设备,多数伴有能量传递过程,所以必须进行能量衡算。 2.2 能量衡算目的 对于新设计的生产车间,能量衡算的主要目的是为了确定设备的热负荷。根据设备热负荷的大小,所处理物料的性质及工艺要求在选择传热面的型式,计算传热面积,确定设备的主要尺寸。传热所需要的加热剂或冷却剂的用量也是以热负荷的大小为依据而进行计算的。对于有些伴有热效应的过程,其物料衡算也要通过与能量衡算的联合求解才能得出最后的结果。 2.3 能量衡算依据 能量衡算的主要依据是能量守恒定律。能量守恒定律是以车间物料衡算的结果为基础而进行的。 2.4 能量衡算过程 2.4.1 反应釜的热量衡算 反应工段的热量衡算主要体现在反应釜和夹套。 对于有传热要求的的设备,其热量衡算为: 654321Q Q Q Q Q Q ++=++; 式中 1Q —物料带入到设备的热量kJ ; 2Q —加热剂传给设备的热量kJ ; 3Q —物理变化及化学反应的热效应kJ ; 4Q —物料离开设备所带走的热量kJ ; 5Q —消耗于提高设备本身温度的热量kJ ; 6Q —设备向环境散失的热量kJ 。

物料热量衡算以天为单位。 1Q 与4Q 的计算 1Q 与4Q 均可按照下式计算:()tkJ mc Q Q p ∑= 41 式中m —输入或输出设备的物料量,kg p c —物料的平均比热容,()C kg kJ ??/ t —物料的温度,℃。 该式的计算标准是标准状态,即Pa C 3101013.10??及为计算标准。 固体和液体的比热容可以采用下式计算: M n c c p ∑?=α 184 .4; []1 式中:αc —元素的原子比热容,()C kg kJ ??/ ; n —分子中同一原子的原子数; M —化合物的分子量,kmol kg /。 相关元素的原子比热容值: []1 碳C )/(8.21C kg kJ c ??=α; 氢H C kg kJ c ??=/3.42α; 氧O C kg kJ c ??=/0.63α 计算比热容得到: 丙烯酸正丁酯 C kg kJ c p ??=?+?+??=/720.2128 0.623.4128.27184.41 甲基丙烯酸甲酯 C kg kJ c p ??=?+?+??=/527.2100 0.623.488.25184.42 醋酸乙烯酯 C kg kJ c p ??=?+?+??=/384.286 0.623.468.24184.43 丙烯酸 C kg kJ c p ??=?+?+?? =/185.272 .623.448.23184.44 同理计算出水的比热容 C kg kJ c p ??=/394.35。 有前面物料平衡计算可知

化工生产过程物料衡算和能量衡算

化工生产过程物料衡算和能量衡算 一、物料衡算 物料衡算主要是对物料在生产过程中的流动进行定量分析和计算。它 包括物料的进出口流量、过程中的转化和损失等方面。物料衡算的目的是 确定物料的流动情况,以控制和优化生产过程。 物料衡算通常涉及以下几个方面: 1.原料的输入和产物的输出:从化工生产过程的角度来看,物料衡算 的第一步是确定原料的输入和产物的输出。这可以通过物料的质量或体积 以及流量来衡量。 2.过程中的转化:化工生产过程中,原料经过一系列的化学反应、物 理过程和分离步骤,转化成所需的产物。物料衡算需要确定过程中每个反应、过程或分离步骤涉及的物料流量和转化率,以及产物的纯度和收率。 3.丢失与损耗:化工生产过程中常常存在物料的丢失和损耗,如挥发、固体颗粒的落地损失等。物料衡算需要考虑这些损耗,并尽量减少它们的 发生。 物料衡算的重要性在于通过对物料流动的定量分析,可以帮助工程师 了解和控制生产过程中的物料转化、损耗和产物生成情况,从而优化生产 过程。 二、能量衡算 能量衡算是对化工生产过程中能量转换的定量分析和计算。它涉及到 能源的输入与输出以及能量的转化。能量衡算可用于改善能源效率,减少 能源消耗和废弃物的排放。

能量衡算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能源输入:能源是化工生产过程中的重要驱动力之一,常见的能源包括电能、燃料、蒸汽等。能量衡算需要确定能源的类型、质量或热值、消耗量和运用效率。 2.能量转化:化工生产过程中会发生能量的转化,如化学反应产生的热能、电能转化为机械能等。能量衡算需要考虑这些能量转化过程,并计算能量的转化率和损耗。 3.能源的输出:化工生产过程中也会有能源的输出,如废热、废气、废水等。能量衡算需要确定这些能源输出的类型、质量或热值、排放量以及处理方式。 能量衡算的目的是优化能源的利用,提高能源效率,减少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通过定量分析和计算能量流动,能量衡算可以帮助工程师了解和控制能源输入与输出,寻找能源转化和能耗的瓶颈,提出改进方案,提高生产过程的能量利用率。 总结: 物料衡算和能量衡算是化工生产过程中重要的工具。物料衡算可以帮助工程师了解和控制生产过程中的物料流动情况,优化物料的转化和减少损耗;能量衡算可以帮助工程师优化能源的利用和减少能源消耗,提高能源效率。通过物料衡算和能量衡算,可以帮助化工企业提高生产效率,减少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

能量衡算

第七章 能量衡算 7.1 能量衡算经验式 如下的能量平衡经验式是在不输入轴功并且内能和机械能不变时总结出的。这个经验式说明了进入到系统的能量等于流出系统的热量。它的表达式如下: 654321Q Q Q Q Q Q ++=++ (7-1) 经验式里: 1Q 是能量改变中由物料进入设备引起的那一部分,单位是千焦; 2Q 是能量改变中由加热物质和冷却物质引起的那一部分,单位是千焦; 3Q 热量变化中由反应过程引起的那一部分,单位是千焦; 4Q 是能量改变中由物料离开引起的那部分,单位是千焦; Q 5是设备加热和冷却时引起的那部分能量变化,单位是千焦; 6Q 是由设备能量流失而引起的那部分热量变化,单位是千焦。 这个经验式运用时,其他的有可能是正值。还有可能是负值。要记在心里只有1Q 和4Q 一直为正值。例如Q3的规定不同于热力学的。一定要注意。如果操作过程有热量放出,3Q 的符号是正的,同理如果单元操作要吸收热量,3Q 符号是负的, Q2又叫热负荷,能根据经验式来计算。要是算出的2Q 是正的,说明操作过程设备和被处理的物料的温度会下降,需要外界提供热量才能平衡。如果2Q 是负的值,则说明操作过程中需设备和物料温度会降低,得需要外界带走热量才能使系统平衡。还有,间歇操作情况比较特殊,通常情况下时间段不一样则操作也不一样的,这样一来,Q2应该分不同的操作段来计算,根据各个段的计算结果,找出绝对值最大的作为热负荷。 想要得出反应容器的热负荷,必须从热量平衡经验式入手。求出经验式中其他各项值以后就可以算出Q2了。 7.2 反应能量衡算示意图 对环化脱水过程进行热量衡算的目的是确定环化脱水过程中需要转移 的热量。依题意可将苯嗪草酮环化脱水的反应装置作为衡算对象。若将过程的热效应作为输入热量来考虑,则可绘出如下图所示的衡算示意图。

能量衡算方程式

能量衡算方程式 在图1-9所示的定态流动系统中,流体从截面1-1′流入,经粗细不同的管道,从截面2-2′流出。管路上装有对流体作功的泵2及向流体输入或从流体取出热量的换热器1。 衡算范围:内壁面、1-1′与2-2′截面间。 衡算基准:1kg流体。 基准水平面:o-o′ 设u1、u2分别为流体在截面1-1′与2-2′处的流速,m/s;p1、p2分别为流体在截面1-1′与2-2′处的压强,Pa。 1kg流体进、出系统时输入和输出的能量有下面各项: (1)内能物质内部能量的总和称为内能。1kg流体输入与输出的内能分别以U1和U2表示,其单位为J/kg。 (2)位能流体因受重力的作用,在不同的高度处具有不同的位能,相当于质量为m的流体自基准水平面升举到某高度Z所作功,即: 位能=mgZ 位能的单位是N·m或者J。 1kg流体输入与输出的位能分别为gZ1与gZ2,其单位为J/kg。位能是个相对值,随所选的基准水平面位置而定,在基准水平面以上的位能为正值,以下的为负值。 (3)动能流体以一定的速度运动时,便具有一定的动能.质量为m,流速为u的流体所具有的动能为: 动能=mu2/2 动能的单位是N·m或J 1kg流体输入与输出的动能分别为u12/2与u22/2,其单位为J/kg。 (4)静压能(压强能) 静止流体内部任一处都有一定的静压强。流动着的流体内部任何位置也都有一定的静压强。如果在内部有液体流动的管壁上开孔,并与

一根垂直的玻璃管相接,液体便会在玻璃管内上升,上升的液柱高度便是运动着流体在该截面处的静压强的表现。对于图1-9所示的流动系统,流体通过截面 1-1′时,由于该截面处流体具有一定的压力,这就需要对流体作相应的功,以克服这个压力,才能把流体推进系统里去。于是通过截面1-1′,的流体必定要带着与所需的功相当的能量进入系统,流体所具有的这种能量称为静压能或流动功。设质量为m、体积为Vl的流体通过截面1-1′,把该流体推进此截面所需的作用力为p1A1,而流体通过此截面所走的距离为V1/A1,则流体带入系统的静压能为: 对1kg流体,则: 同理,1kg流体离开系统时输出的静压能为p2v2,其单位为J/kg。 图1-9所示的定态流动系统中,流体只能从截面1-1′流入,面从截面2-2′流出,因此上述输入与输出系统的四项能量,实际上就是流体在截面1-1′及2-2′上所具有的各种能量,其中位能、动能及静压能又称为机械能,三者之和称为总机械能或总能量。 此外,在图1-9中的管路上还安装有换热器和泵,则进,出该系统的能量还有: (1)热设换热器向1kg流体供应的或从1kg流体取出的热量为Qc,其单位为J/kg。若换热器对所衡算的流体加热,则Qc为从外界向系统输入的能量,若换热器对所衡算的流体冷却,则Qc为系统向外界输出的能量。 (2)外功(净功) 1kg流体通过泵(或其他输送设备)所获得的能量,称为外功或净功,有时还称为有效功,以Wc表示,其单位为J/kg。 根据能量守恒定律,连续定态流动系统的能量衡算是以输入的总能量等于输出的总能量,为依据的,于是便可列出1ks流体为墓准的能量衡算式,即: (1-17) 令 式1-17又可写成: (1-17a)

论述质量衡算和能量衡算的方法、计算及应用。

论述质量衡算和能量衡算的方法、计算及应 用。 质量衡算(Mass balance)和能量衡算(Energy balance)是工业生产过程中常用的重要分析方法,它们用于计算原料、产品、废弃物和能源的输入和输出量,以确定各种物质在工业生产中的流动和损失情况,并优化生产流程和资源利用。 质量衡算的方法即对于一个封闭系统,输入的物料总量等于输出的物料总量和补偿物料总量,用数学方程表示为: Input = Output + Accumulation(补偿物料) 其中,积累物料指在系统内与反应无关的物料的累积。 例如,对于一条化肥生产线,输入的氨气和硫酸的质量等于产生的硫酸铵化肥、水蒸汽和废水的质量和积累的废料和废气的质量,质量衡算可以帮助生产工厂确定原料的使用效率、产品的质量和废弃物的处理方案等问题。 能量衡算的方法则是用物料的热力学性质,计算输入和输出能量的总量是否相等。能量衡算的表达方式和质量衡算类似,用方程表示为: Input Energy = Output Energy + Accumulation Energy(补偿能量)

其中,能量积累指在系统内无损失的能量积累。 例如,对于生产炼钢的高炉,输入的焦炭和铁矿石的化学能量等 于产生的铁和熔融物的化学能量加上各种能源(如空气、煤气、燃油)的能量输出以及积累的热量,能量衡算可以帮助工厂确定产出的合理 能量利用方案和资源消耗管理。 应用方面,质量衡算和能量衡算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环境保护 和能源管理。其可以通过数据分析和计算,评估生产效率、资源利用 和环境质量,优化生产流程,节省能源消耗,降低废物产生和减少污 染物排放。同时,它也为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提供重要的决策依据和 技术手段。

能量衡算

能量衡算----读书笔记 能量衡算能量消耗费用是复合材料制品的主要成本之一,合理利用能量可以降低成本。因此,在复合材料的工艺设计中,能量衡算是十分重要的基本设计项目。能量衡算的目的在于定量地表示出工艺过程各部分的能量变化,确定需要加入或可供利用的能量,确定过程及设备的工艺条件和热负荷。能量衡算主要包括热能、动能、电能和化学能等。在复合材料的生产中,一般无轴功存在或轴功相对来讲影响较小,可忽略不计。热量是一种最主要的能量形式,能量衡算实际上是热量衡算,因此,在本节中主要讨论热量衡算。热量衡算和系统热量衡算。生产过程中所产生的化学反应热效应及物理状态变化热效应会使物料温度上升或下降,为了保证生产过程在一定温度条件下进行,则需环境对生产系统有热量的加入或放出,这便是热量衡算的目的。对新车间设计,热量衡算是在物料衡算的基础上进行的。通过热量衡算,可确定传热设备的热负荷,即在规定的时间中加入或移出的热量,从而确定传热剂的消耗量,选择合适的传热方式,计算传热面积。热量衡算和物料衡算相结合,通过工艺计算,可确定设备工艺尺寸,如设备的台数、容积、传热面积等。对已投产的生产车间或设备装置进行热量衡算,对合理利用热量、提高传热设备的热效率、回收余热、最大限度地降低产品的能耗有其重要意义。 能量衡算的主要任务如下:①确定各单元过程所需热量或冷量及传热速率,为其他工程,如供汽、给水等提供设计依据;②化学反应常伴有热效应,导致体系的温度变化,需确定为保持一定的反应温度所需的放热速率和传热速率;③通过能量衡算,分析工程设计和操作中热量利用是否经济合理,以提高热量利用水平;④确定泵、压缩机等输送机械和搅拌、过滤等操作机械所需功率。在复合材料的工艺计算中,根据能量守恒原理:能量积累率=能量进入率一能量流出率+反应热生成率一反应热消耗率当过程没有化学反应时:能量积累率=能量进入率一能量流出率当过程没有化学反应,并处于稳态时:能量进入率=能量流出率复合材料生产一般在规定的压力、温度和时间等工艺条件下进行。 在进行热量衡算时,首先要对复合材料生产过程中的单元设备进行热量衡算。通过热量衡算,算出设备的有效热负荷,由热负荷确定加热剂或冷却剂的用

能量衡算

目录 第1章各物质比热容的估算 (1) 1.1柯柏(KOPP)法则 (1) 1.1.1 木聚糖(BX)摩尔热容 (1) 1.1.2 羧甲基木聚糖(CBX)摩尔热容 (2) 1.1.3 一氯乙酸钠(ClCH2COONa)热容 (2) 1.1.4 氯化钠(NaCl)热容 (2) 1.1.5 氢氧化钠(NaOH)热容 (3) 1.2基团贡献法 (3) 1.3混合物的热容估算 (4) 第2章各设备的能量衡算 (5) 2.1浸泡槽(F101)能量衡算 (5) 2.1.1 计算依据 (5) 2.1.2 计算过程 (5) 2.2蒸煮罐(F102)能量衡算 (5) 2.2.1 计算依据 (5) 2.2.2 计算过程 (6) 2.3蒸发器(C201)能量衡算 (6) 2.3.1 计算依据 (6) 2.3.2 计算过程 (7) 2.4换热器(C203)的能量衡算 (7) 2.4.2 计算过程 (7) 2.5精馏塔(E201)能量衡算 (8) 2.5.1 计算依据 (8) 2.5.2 计算过程 (9) 2.6反应器(D301)能量衡算 (10) 2.6.1 计算依据 (11) 2.6.2 计算过程 (11) 2.7换热器(C301)能量衡算 (19) 2.7.1 计算依据 (19) 2.7.2 计算过程 (20)

第1章 各物质比热容的估算 物质比热容的计算是能量衡算的基础,在能量衡算的过程中需要用到许多 物质的比热容,以下是几种比热容计算方法的介绍。 1.1 柯柏(KOPP )法则 对20℃或接近20℃的固体,其热容可用柯柏(KOPP )法则近似估算。 按照柯柏(KOPP )法则,化合物在20℃时的摩尔热容s pm C 约等于组成该化合物各原子的原子摩尔热容()pm e C 的总和: () s pm e pm e e C N C =∑ 式中e N 为化合物分子中e 元素原子的数目。故固体化合物的比热容s p C 可按 下式进行近似计算: ()1 s p e pm e e r C N C M =∑ 式中:r M ------化合物的千摩尔质量,kg/kmol 。 ()pm e C ------e 原子的摩尔热容,J/(mol·K)。 原子摩尔热容表 注:表中其他指固体金属元素 1.1.1 木聚糖(BX )摩尔热容计算 BX 分子式为()584n C H O

化工计算能量衡算

化工计算能量衡算 能量衡算在化工工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它是对化工过程中能量的流动和转化进行定量分析的方法。通过能量衡算,可以评估化工过程的能源效率、分析能量损失和寻找节能措施,从而降低能耗和减少环境污染。 能量衡算的基本原理是能量守恒定律和热力学第一定律。能量守恒定律表明在一个封闭的系统中,能量的总量不变,只能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热力学第一定律则描述了能量的转化过程中,能量的转化量等于外界对系统做功与系统从外界吸收的热量之和。 在化工过程中,能量衡算可以分为热平衡和物质平衡两个方面。热平衡主要关注能量的转化和传递过程,物质平衡则主要关注物质的进出和转化过程。 热平衡是能量衡算的重要部分,它涉及到反应器、换热器、蒸馏塔等设备的能量平衡。对于反应器而言,通过测量进出口温度、压力以及反应热等参数,可以计算出反应过程中的能量变化。对于换热器而言,通过测量进出口温度、流体流量以及传热系数等参数,可以计算出传热过程中的能量变化。对于蒸馏塔而言,通过测量进出口温度、压力以及回流比等参数,可以计算出蒸馏过程中的能量变化。通过对这些设备进行能量平衡计算,可以评估它们的能量效率,找出能量损失的原因,并采取相应措施进行改善。 物质平衡是能量衡算的另一个重要部分,它涉及到化工过程中物质的进出和转化过程。通过对物质的进出口流量、浓度以及反应速率等参数进行测量,可以计算出物质的转化率和反应速率,进而计算出化工过程中所

需的能量。物质平衡计算还可以用于确定化工过程的最优操作条件,从而达到节能的目的。 除了这些基本原理和方法,能量衡算还可以通过建立模型和使用计算软件进行复杂的能量计算。化工过程中的能量转化往往非常复杂,涉及到多个反应过程、多个换热器以及各种流体流动过程。通过对这些过程进行建模,并使用计算软件进行模拟和优化,可以更加准确和高效地进行能量衡算。 总之,能量衡算是化工工程中的重要环节,它可以评估能源效率、分析能量损失和寻找节能措施。通过热平衡和物质平衡的计算,可以对化工过程中能量的流动和转化进行定量分析,为化工过程的优化和改善提供科学依据。

化工设计第3章物料衡算与能量衡算

化工设计第3章物料衡算与能量衡算 在化工设计中,物料衡算与能量衡算是非常重要的步骤。物料衡算主 要是指对化工过程中所使用的各种原材料的进出量进行计算,能够帮助工 程师了解原料的使用情况,为后续的工艺设计提供依据。而能量衡算则是 对化工过程中的能量转化进行计算,可以获得能量消耗和产生的数据,有 助于优化能源利用,提高生产效益。 物料衡算的主要步骤包括:确定物料流程图、编制原料清单、计算物 料进出量和考虑损失。首先,需要根据工艺流程确定物料的流向,画出物 料流程图,明确物料的进出口。然后,根据物料流程图编制原料清单,列 出每种原料及其使用量。接下来,根据反应方程式和化学平衡计算物料的 进出量。最后,要考虑到物料的损失情况,例如挥发、流失和反应损失等,并对损失量进行合理估计。 能量衡算的主要步骤包括:确定能量流程图、计算能量损失和能量转化。首先,需要根据工艺流程确定能量的流向,画出能量流程图,明确能 量的进出口。然后,根据各个过程单元的热平衡计算能量的损失,例如由 于传热而损失的热量。接着,需要计算能量的转化,例如燃料的燃烧、蒸 汽的产生等。最后,通过能量衡算可以得到能量的消耗和产生数据,为能 源优化提供依据。 物料衡算和能量衡算的结果可以互相影响。例如,在物料衡算中,如 果其中一种原料的进出量大幅增加,会导致能量的消耗也增加。而在能量 衡算中,如果能源的利用率提高,能够减少原料的消耗。因此,在进行物 料衡算和能量衡算时,需要综合考虑两者的关系,以达到优化生产效益的 目的。

总之,物料衡算和能量衡算是化工设计过程中非常重要的环节。通过 对物料和能量的计算和衡算,可以获得关键数据,为后续的工艺设计和能 源优化提供依据,提高生产效益,降低成本。因此,对于化工工程师来说,掌握物料衡算和能量衡算的方法和技巧非常重要。

简述能量衡算的方法和步骤

简述能量衡算的方法和步骤 1.引言 1.1 概述 概述部分的内容可具体如下: 能量衡算作为一种重要的分析工具,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例如工业生产、环境保护、能源管理等。它通过对能量流动和转换过程进行定量和定性的分析,帮助人们更好地了解和评估能量的使用效率,为改进能源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能量衡算的基本方法和步骤是确定能量系统的边界和系统内外的能量流动,然后对系统内各个部分的能量输入、输出和转化进行量化和分析。具体而言,能量衡算的步骤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步是确定研究对象的边界,即确定能量系统所包含的范围和与外界的相互作用。在能量衡算中,边界的划定十分重要,它直接影响到能量衡算的准确性和应用结果的可靠性。 第二步是识别和量化能量流动,即确定能量的输入来源和输出去向,以及能量在系统内的转化过程。这可以通过收集和分析能量消耗和转换的相关数据来完成,例如电、气、水和燃料的使用量等。

第三步是对能量流动进行分析和评估,以获得能量衡算的结果。这包括对能量输入、输出和转化的数量进行统计和比较,计算能量的利用效率和能量损失等指标。通过比较不同系统或不同时间段的能量衡算结果,可以评估能源利用的优化潜力和改进方向。 最后一步是根据能量衡算的结果制定相应的措施和策略,以提高能量利用效率和减少能量损失。这可以包括改进能源设备的设计和运行方式、采取节能措施、推广可再生能源的利用等。 综上所述,能量衡算是一项重要的研究工作,它通过对能量系统的分析和评估,为我们提供了改善能源利用效率和保护环境的科学依据。通过深入研究并应用能量衡算的方法和步骤,我们可以更好地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1.2 文章结构 第2章正文 2.1 能量衡算的概念和重要性 2.2 能量衡算的方法和步骤 2.1 能量衡算的概念和重要性

能量衡算解析能量衡算包括热能动能电能化学能和辐射能等

(二)能量衡算解析 能量衡算包括热能、动能、电能、化学能和辐射能等 1、能量衡算的主要任务 ⑴确定各单元过程所需热量或泠量以及传热速率,为其他工程,如供汽给水等提供设计依据 ⑵化学反应常伴有热效应,导致体系的温度变化,需确定为保持一定的反应温度所需的放热速率或传热速率 ⑶确定泵、压缩机等输送机械和搅拌、过滤等操作机械所需功率 ⑷通过能量衡算,分析工程设计和操纵中热量利用是否经济合理,以提高热量利用水平 2、能量衡算式 能量积累率=能量进入率-能量流出率 +反应热生成率-反应热消耗率(1)当过程没有化学反应时 能量积累率=能量进入-能量输出 (2)当过程没有化学反应,且处于稳态时 能量进入率=能量流出 在化工生产中,热量是一种最主要的能量形式。在本章中,主要讨论热量衡算。 3、热量衡算 ⑴单元设备热量衡算 进出设备的热量大致可分如下几种: ①物料带入设备的热量 ②过程的热效应 ③反应物带出的热量 ④传热剂传入或传出的热量 ⑤设备的热损失等等 衡算步骤 ①确定热量衡算式 即按设备热平衡图中标注的各种形式的热量,列出热量衡算式 ②收集有关资料

即收集物料量、物料的状态和有关物质的热力学参数,如比热容、潜热、反应热、溶解热、稀释热和结晶热等 ③有关物质的热力学参数的收集途径: ④有关的物性参数手册、书刊等资料工厂生产实际数据 根据有关热力学关联式计算 通过实验测定 选择计算基准温度:一般选0℃为基准,计算各种形式热量的值(其方法见下),列热量平衡表(并检查热量是否平衡), 热量计算方法 物料带入或带出的热量 Q=∑WCPt 发生相变时,需计入相变热:Q=∑WI 式中W-质量,㎏;CP-比热容KJ/㎏℃;t-温度,℃;I-相变热,KJ∕㎏(二)能量衡算解析 过程热效应的计算 主要有反应热、熔解热、结晶热等 Q=∑WI′ I′-反应热、熔解热、结晶热等的热值,KJ∕㎏ 设备热量损失的计算 Q=∑Aα﹙tw-t﹚τ 式中A-设备散热面积, ㎡; α-设备表面向周围介质的传热系数,KJ∕㎡h℃tw-设备壁面温度℃;τ-周围介质过程持续时间,h α=34=0.2tw (tw:50-350℃,且空气自然对流) 热损失可估算为总热量的10%计,传热剂传热量的计算 常见的加热剂有:水蒸气、烟道气、导热油或道氏载热体等; 有时也可用直接加热的方式 泠却(冻)剂有水、空气、泠冻卤水等 可根据∑Q入=∑Q出进行计算 热量计算时需注意的问题

干冰能量衡算题目

干冰能量衡算题目 【原创实用版】 目录 1.干冰能量衡算题目的背景和意义 2.干冰能量衡算的基本原理 3.干冰能量衡算的具体步骤 4.干冰能量衡算的应用实例 5.干冰能量衡算题目的解答技巧和注意事项 正文 一、干冰能量衡算题目的背景和意义 干冰能量衡算题目是物理化学领域的一种题型,主要考察学生对干冰性质、能量变化以及热力学第一定律的理解和运用。干冰是固态二氧化碳,在常温下可以迅速地升华为气态二氧化碳,这一过程伴随着吸热现象,因此干冰在很多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如制冷、保鲜等。 二、干冰能量衡算的基本原理 干冰能量衡算题目的基本原理主要基于热力学第一定律,即能量守恒定律。在干冰升华的过程中,固态二氧化碳的能量会转化为气态二氧化碳的能量,同时吸收周围的热量。这一过程中,能量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但总能量守恒。 三、干冰能量衡算的具体步骤 1.确定研究对象:首先要明确干冰能量衡算题目中所涉及到的物体,如干冰、周围环境等。 2.分析能量变化:分析干冰在升华过程中能量的变化,包括固态二氧化碳转化为气态二氧化碳的能量变化、吸收的热量等。

3.应用热力学第一定律:根据能量守恒定律,列出能量平衡方程,求解干冰的能量变化。 4.计算结果:根据能量平衡方程,计算出干冰在升华过程中的能量变化、吸收的热量等。 四、干冰能量衡算的应用实例 例如,有一块质量为 1kg 的干冰,在环境温度为 25℃的条件下升华,已知干冰的比热容为 2.52J/g℃,干冰升华时的吸热量为 395.4J/g。求干冰在升华过程中吸收的热量以及环境温度的变化。 五、干冰能量衡算题目的解答技巧和注意事项 1.在解答干冰能量衡算题目时,要注意明确研究对象,分析能量变化,并根据能量守恒定律列出方程求解。 2.在计算过程中,要注意单位的统一,确保计算结果的准确性。

流体稳定流动时的能量衡算柏努利方程(最全)word资料

四、流体稳定流动时的能量衡算——柏努利方程 1.流体流动时所具有的机械能 (1)位能:由于流体几何位置的高低而决定的能量。位能是一个相对值,其大小随所选基准水平面的位置而定。 m kg 流体的位能mgz = J; 1kg 流体的位能zg = J/kg 1N 流体的位能z = J/N (2)动能:由于流体有一定流速而具有的能量。 m kg 流体的动能2 21mu = J; 1kg 流体的动能2 2u = J/kg 1N 流体的动能g u 22 = J/N (3)静压能:流体克服截面上的压力而作的功,即由于流体有一定静压力而具有的能量。 m kg 流体的静压能ρ m p = J; 1kg 流体的静压能ρ p = J/kg 1N 流体的静压能g p ρ= J/N m kg 流体的总机械能为: ρ mp mu mgz + +221 J; 1kg 流体的总机械能为: ρ p u zg ++22 J/kg 1N 流体的总机械能为: g p g u z ρ+ +22 J/N (4)外加能量:1kg 流体从输送机械所获得的机械能。用功W 表示,单位为J/kg 。 1N 流体的外加能量g W H 功功= J/N

(5)损失能量(阻力损失):1kg 流体克服两截面间各项阻力所消耗的能量。用 ∑损 h 表示,单位为J/kg 。 1N 流体的损失能量g h H ∑= 损 损 J/N 2.流体稳定流动时的能量衡算——柏努利方程 如图所示,按照能量守恒及转化定律,输入系统的总机械能必须等于由系统中输出的总能量。 以单位质量(1Kg )流体为衡算基准: ∑+++=+++损功h p u g z W p u g z ρ ρ222 222 11 J/kg 实际流体的柏努利方程式 3.柏努利方程的分析及讨论 (1)若输送无黏性、流动时不产生摩擦阻力的理想流体时, 0=∑损 h 且 0=功W 常数=++=++ρ ρ22 2212 1122p u g z p u g z 理想流体的柏努利方程式 理想流体进行稳定流动时,在管路任一截面的流体总机械能是一个常数,流体在不 同截面间各种机械能的形式可以互相转化。 =++ρ p u zg 22 常数 (2)若0=功W 且 0∑≠损 h 即流体自然流动 ∑+++=++损h p u g z p u g z ρρ222 222 11 ρ ρp u g z p u g z ++>++222 222 11 流体自然流动时只能从机械能较高的截面流向机械能较低的截面。 (3)若流体静止 021==u u ,且 0=∑损 h 0=功W ρ ρ p g z p g z + =+ 21 或 g h p p ρ+=12 ()21Z Z h -= 流体静力学基本方程式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