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林蛙蝌蚪的饲养管理技术

东北林蛙蝌蚪的饲养管理技术
东北林蛙蝌蚪的饲养管理技术

东北不同地域产中国林蛙的形态学研究

东北不同地域产中国林蛙的形态学研究 肖井雷1,刘玉翠2,姜大成1* (1.长春中医药大学药学院,吉林长春130117; 2.承德医学院中药所,河北承德 067000) 摘要:目的通过对11份东北不同地域产中国林蛙的形态学比较研究,进一步评价和总结东北产中国林蛙的形态特征。方法采集东北不同地域产中国林蛙(雌蛙)鲜标本11份,从量度、表观特征两方面进行横向比较。结果东北不同地域产中国林蛙的形态特征具有一定的相似性。结论全面、系统地描述了中国林蛙东北居群的形态特征,弥补了以往研究的局限性及其特征的不足之处,为进一步探讨中国林蛙的分类地位及其鉴别特征提供依据。 关键词:中国林蛙;不同地域;量度;形态特征 Study on the morphology of Rana temporaria chensinensis that live in different regions of northeast XIAO Jing-lei1,JIANG Da-cheng1,LIU Y u-cui2 (1. College of Pharmacy, Changchun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Jilin Changchnu 130117,China;2.Institute of Chinese Materia Medica, Chende Medical College Hebei Chende 06700,China ) Abstract:Object By comparatively studying on the morphology Rana temporaria chensinensis, which live in different regions of northeast, further evaluating and summing up the morphological character of Rana temporaria chensinensis in northeast. Method We collected Rana temporaria chensinensis’specimen(female frog) from different regions of northeast, horizontally comparing them from the measurement and surficial characters. Result It is similar to the morphological character that Rana temporaria chensinensis live in different regions of northeast.Conclusion we systematically describe the morphological character of Rana temporaria chensinensis in northeast, making up for limitations and insufficiency of the historical documents, and laying a foundation in order to inquire into the characters of classification and identification for Rana temporaria chensinensis. Key words:Rana temporaria chensinensis; Different regions; Measurement; Morphological character 中国林蛙Rana temporaria chensinensis David,俗称哈士蟆、田鸡、蛤蟆、雪蛤等,为名贵中药材哈蟆油的基源动物,其名由Pere David[1]1875年根据秦岭殷家坡的标本而订。关于中国林蛙的形态特征描述,以往的文献报道,均是纵向地对同一产区或居群间的中国林蛙形态进行比较,而且存在标本单一化、数量少等问题,由于动物的形态特征受其栖息环境影响颇大,这种纵向比较不具有代表性,难于全面、系统地描述中国林蛙的形态特征,故本文从横向角度出发,对东北不同地域分布的中国林蛙进行形态学研究,比较分析其异同点,详尽地描述其形态特征,为进一步探讨中国林蛙的分类地位及其鉴别特征提供参考。 基金项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资助项目(02-03zp26) 作者简介:肖井雷(1977—),男,吉林省长春市人,硕士研究生,讲师,主要从事中药资源与质量控制研究。Tel:(0431)6172211 E-mail:cc-xjl@https://www.360docs.net/doc/803640471.html, *通讯作者:姜大成Tel:(0431)61722581 E-mail:cc-xjl@https://www.360docs.net/doc/803640471.html,或johnjdc@https://www.360docs.net/doc/803640471.html, 1 样品采集

野生动物保护学实习报告

野生动物保护学实习报告 指导教师:关文彬、李晓京、邱阳 姓名: 陈瑜班级:梁希07-2 学号:070114207

野生动物保护学实习报告 梁希07-2 陈瑜070114207 一、实习目的和意义 通过野外实习,掌握野生动物保护的基本理论与方法,重点掌握野生动物野外识别、种群调查与监测、栖息地调查、驯养繁殖、再引入等方面的知识和技术,并了解自然保护区在野生动物保护中的作用,为将来的工作和学习奠定坚实基础。 二、实习内容 1. 野生动物野外识别 2. 野生动物野外调查与监测 3. 野生动物栖息地调查与管理 4. 野生动物驯养繁殖 5. 野生动物再引入 6. 了解自然保护区在野生动物保护中的作用 三、实习地点

河南省董寨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董寨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豫鄂两省交界的大别山北麓,罗山县最南端,,介于东经114°18′-114°30′,北纬31°28′-32°09′之间,距信阳市32km。2001年6月,董寨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经国务院批准成立,总面积4.68万公顷,不但是一个以保护山区森林珍惜鸟类及其栖息地为主的野生动物性保护区,也是一个集自然保护、生态旅游、鸟类观赏、科学考察、教学实习、休闲娱乐、避暑疗养于一体多功能综合性的自然保护区。 董寨保护区地处我国南北气候分界线上,独特的地理位置和温和湿润的气候特征,形成了良好的森林生态系统,孕育出丰富多样的物种和生物资源库,保护区内现分布有植物1879种,兽类37种,两栖爬行类44种,鸟类237种。因此,被列入《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行动计划》中北亚热带地区优先保护的生态系统区域,又列入世界自然基金会(WWF)优先保护区及国家和全球有重大意义的区域。 董寨保护区被誉为“鸟类乐园”。董寨的鸟类之多,确为同一纬度或同一经度保护区中所罕见的,鸟类种类占河南省的79%,占全国的20%,其中国家重点保护鸟类39种,列入中日候鸟保护协定名录的有95种,国家二级保护鸟类白冠长尾雉种群密度居全国之首。 董寨是个观鸟的好地方,在董寨观鸟,什么惊喜的事都可能发生,一天观鸟下来,一般能看到六七十种鸟类,最多能看到八九十种。董寨保护区每年接待全国各地的观鸟人士达数百人次,北师大、河师大等多所高等院校把董寨作为固定的教学实习基地。保护区开展鸟类科学研究起步较早,经过几十年的科研攻关,取得省、市级科研成果25项。保护区现建设有全国最大的白冠长尾雉人工驯养繁殖基地,种类齐全的鸟类标本馆和益鸟招引悬挂的人工鸟巢,成为保护区生态旅游又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董寨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丰富的动植物资源、优雅的生态环境、浓郁的红色文化和佛教文化、众多的自然景观及人文景观,吸引了许多热爱自然、追求返璞归真的人们,是生态旅游的好去处。2004年6月在董寨成功举办的“中国大陆首届鸟类摄影年会”成绩斐然,拍摄照片近三千幅,涉及鸟种80多个。越来越多的观鸟人更有理由喜爱这个看林鸟的好地方—山体的观鸟不高,最高

林蛙怎么养 林蛙养殖技术

林蛙怎么养林蛙养殖技术 现在养殖也业的发展起来,有很多的特种都既有很多的研究作用,林蛙养殖在东北已经开展多年,有很多的成功的例子,那么现在小只就来说说林蛙的养殖技术。 图:林蛙网箱的制作网箱是以木板为框、上覆塑料薄膜;下铺塑料纱窗的一个半封闭的箱子。网箱的规格可大可小,以制作材料和越冬池面积的大小而定。为便于管理,一般不宜超过2 乘以3m。取 厚1~2cm、宽20~30cm、长1~3m 的4 块木板为框,钉成长方形或正方形箱框。箱底用塑料纱窗(网眼最小的那种)订好,不要留有缝隙;箱盖用软木棍或木条支成拱形,拱顶距箱底高50cm,拱上覆盖塑料薄膜,塑料薄膜两端要各比箱长出60cm 以上,下垂后要遮住箱体两侧。卵团孵化在养殖场内修建若干林蛙产卵池,水深20~40cm,面积不限,可人工挖掘。林蛙产卵高峰期要经常巡视,发现池内有卵团要及时收走,放入网箱内,每平方米网箱最多可放40 个卵团,3 天之内产 下的可放在同一网箱内。网箱装好卵团后要马上放入越冬池内,这时要在网箱周围用绳子系上塑料桶做为网箱的浮子,否则网箱就会沉在水中。塑料桶即市售的盛装酒、油的塑料制品,所用塑料桶的多少以池水将网箱内的卵团刚好浸没为标准,一般1.5 乘以2m 的网箱用10kg 的桶8 个左右。网箱两侧的塑料薄膜在水中飘浮时,可将其直接绑在网箱上,或悬挂木板等物体使其下垂,从而将网箱密封。要将网箱用绳索固定在越冬池内,以防刮风时网箱移动和晃动,影响水温的提高。由于网箱是密封的,即使是在春季的冷水中,网箱内的水温也在15~18℃, 卵团可以很快地孵化,而且孵化的速度相当齐,一般10~15 天就能孵 化成蝌蚪。蝌蚪养殖蝌蚪孵出后,第1 周可不必喂饵料。第2 周开始饲喂,饵料以豆饼、米糠、玉米面为主,粉碎后加水制成馒头

林蛙油主要内含哪些营养成分

?林蛙油主要内含哪些营养成分? ? ?时间:2010-01-19 来源:森瑞林蛙油作者:森瑞林蛙油点击:33 打印 林蛙油药材,其内含丰富而均衡的天然营养成分。 实验室鉴定,林蛙油药材内含的一般天然营养成份主要包括:粗蛋白、粗脂肪、灰分、无氮浸出物等;其中粗蛋白含量约占 50% 以上,粗脂肪含量约占 5% 以下,无氮浸出物含量约占 30% 左右,灰分含量约占 10% 左右,水分含量约占 2% 以下等。 经科学方法检测,其灰分中含有的天然微量元素包括:钙、锰、铁、铜、锌、磷、钠、钾、镁、硒、锶、铬、钼等。 经氨基酸定性分析方法测定,其内含包括八种必需氨基酸在内的多种天然成分的氨基酸:色氨酸、赖氨酸、蛋氨酸、亮氨酸、异亮氨酸、颉氨酸、苯丙氨酸、苏氨酸、组氨酸、精氨酸、甘氨酸、胱氨酸、酪氨酸、谷氨酸、天门冬氨酸、丙氨酸、氨、丝氨酸、脯氨酸等。 经科学的定性分析方法测定,其无氮浸出物主要包括以下脂溶性成分:多种天然维生素:维生素 D 、维生素 E 、维生素 A 等;多种天然动物类雌雄激素:雌二醇、睾酮、孕酮等。 检验发现,林蛙油药材内含的天然营养成份特点还特别表现在:

1 、内含人体自身不能合成的、只能从食物中供给的八种必须氨基酸的平衡配比接近联合国粮食组织和世卫组织提出的、已被世人公认的、适于人体需要的氨基酸平衡配比量。 2 、内含自然配比的微量天然动物类雌雄激素,并且科学研究发现,其雌激素与女性雌激素的染色体排列顺序相同度达到 98.8% ,与人体的相容度最高,这是其区别于植物类激素特别是人工合成类激素的重要特点。 3 、内含较高比例的天然维生素 E 及微量元素锰。现代医学实验证明,天然维生素 E 的抗氧化和抗衰老性能指标都数十倍于人工合成的维生素 E ,机体的衰老与微量元素锰的缺乏亦有关。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由于林蛙油的稳定性低,如果实际储存过程中生产企业对林蛙油药材采取的保存方法不当,也会使其内含的天然营养成分在一定程度上遭到破坏和散失,从而降低其药用功效。因此,建议客户在选择林蛙油药材及其深加工制品时,请认准森瑞林蛙卵油片。 森瑞林蛙卵油片是精深加工而成,更加利于人体吸收。携带及服用方便。

麂子可以养殖

麂子可以养殖,人工养殖的种类基本上都是黄麂,有些地方也叫黄猄。是一种新兴的养殖品种,尤其适合南方农户的饲养,既然作为一级保护兽的梅花鹿可以人工饲养,个人饲养黄麂(黄猄)应该不成问题。黄麂野生种源较多,但四肢健全的很少。目前各地山林的农户手中大部分猎枪已被上缴保管,大多数猎户靠放置各种型号的铁夹子等土办法捕猎。较常用的锯齿型铁夹分大、中、小三个型号,根据当地各种动物分类放置,一旦踩中,被捕黄麂大多前、后肢骨折断裂,尽管治疗后可能康复,但往往留下残疾,行动不便。 要想引好种,最好在征得当地有关部门的许可下,与猎户合作,采取在黄麂经常出没的林地设置陷阱,阱内填草并铺以网袋和食物、饮水,隔3-5天巡查一遍。这样猎取的黄麂会不留伤残。除此以外,还可以到动物园去商议,因为动物园内人工繁殖的黄麂也是可以引种驯化的。 种麂的运输是引种时必须重视的问题,由于黄麂胆怯、怕光,运输笼设计时要考虑遮光与通气,一般箱体大小应略大于其体型的1/3为宜。常用木制的长方形箱,一端封住,另一端可以上下开启,笨体两侧和顶部各留有3-4个通气孔(Φ=2厘米),箱体顶部、两旁还可留有把手便于提携、搬运。 根据运输时间的长短,决定途中饮水的问题。如果2-3小时内汽车可以到达的距离内,可免去喂水。车内放置兽类要防止强风刺激。夏季炎热时要注意避免阳光直射和中暑。种鹿运到饲养场后,须在暗室内过渡饲养,隔离观察1周以上,从运输笼内放出到暗室后,第一件事

就是喂水,食物可以少量放置些瓜果之类。待吃食表现正常时方可进行打扫卫生。隔离暗室在运输种鹿到来之前,要预先放置干草、麻袋、饮水盆和少量新鲜瓜果、树叶等,尽量减少人员进出次数。门窗须遮光,卧处应选择干燥、避风之处。隔离暗室在设计上须留有通道与饲养场直接相通,以减少二次刺激,防止应激发生。在隔离观察一段时间内,没发现有传染病,饮食行为正常,情绪稳定,如有外伤已经痊愈,即可顺通道放于饲养场内,解除隔离饲养。 黄麂的饲料可参考梅花鹿的,分精料,粗料和辅料三个部分。精料以食草颗粒为主,按每头每天0.5千克左右的标准喂给;粗料以青草、树叶、干草为主,要根据当地所拥有的嫩叶、杂草,按季节和适口性进行分类、收割。饲喂前须初步加工,如清理、分类、贮藏等,做适口性的对比记录,摸索出一年中各类粗料的分布、种类、产量和适口性,按每头每天1.0-1.5千克的标准喂给;辅料则以补充维生素类为目的,可选择当地有的瓜果类,如胡萝卜、番薯藤、甘蔗等,并掺杂以油籽类果实,如蓖麻籽、油菜籽等,在冬后春初以及交配前,产仔后按每头每天0.25千克的标准适量供给,春、夏、秋三季不必饲喂辅料。 饲料的品种和标准应视动物身体状况、饲养季节、年龄、性别以及饲料的质量不同而具体决定,不能照本宣科,要在实践中不断摸索,总结,提高,以低成本,高生产和高成活为宗旨。 鉴于黄麂尚不是饲养技术很成熟的经济动物,投资前需注意以下事项:

林蛙养殖技术审批稿

林蛙养殖技术 YKK standardization office【 YKK5AB- YKK08- YKK2C- YKK18】

林蛙养殖技术 一、蛙场选址:可在房前屋后,院子选择平整的地面做养蛙场,附近有地下水、河水、池水,土质黑土、黄土均可。 二、蝌蚪池的修建:在蛙场中选择一处地势平整,容易排水的地方建蝌蚪池。首先将要建蝌蚪池地方的地面用土垫高15-20厘米,以便抬高地面利于排水,然后将池的四周用土堆成土坝,土坝高度在30厘米左右,再将池中及土坝上的小石子等杂物拣干净,以防弄坏塑料布,将两层或三层比较结实的塑料布铺到蝌蚪池上,将塑料布的四边用土压实,在塑料布上面放水,水深20-30厘米,这样蝌蚪池就建成了。当然,蝌蚪池的宽度最好不要超过2米。这样利于将池中脏水换掉。面积的大小要根据引进种蛙的数量而定。一般100对种蛙有10-15平方的蝌蚪池即可。 三、蝌蚪期的喂养:蝌蚪孵出后,首先吃包卵的卵膜,卵膜吃7-10天,吃完后再开始吃饵料,一般将7份玉米面和3份豆粉混合加入适量的水,煮熟后呈稍干状喂蝌蚪即可。喂的时候将饵料直接投放到水中即可。 四、幼蛙及成蛙的喂养:蝌蚪经过50天左右的喂养就变成幼蛙,登陆上岸,变成幼蛙以后就要吃小虫,蚊蝇、黄粉虫、蝇蛆等。只要温度适宜,小蛙就开始活动捕虫,每天用小黄粉虫或蛆虫饲喂,喂时将虫直接撒在蛙场四周的地面上。实际养殖中,一般采用繁育黄粉虫或蝇蛆来喂养幼蛙及成蛙,黄粉虫用麦麸子繁养(饲养方法极简便,详见技术资料),蝇蛆可用1份猪、牛、羊血(任意一种)兑40-50份水加入少量麦麸子或玉米面放到室外的缸、盆、水泥池、土池中,3-5天自然产出大量的蛆,这种方法简便快捷,来得快,数量大。

林蛙的养殖技术

林蛙的养殖技术 林蛙我们对其都不陌生,有润肺养阴、健脑益智的功效,是集药用、食用、保健为一体的蛙种。由于其本身的药用功效,遭受到大量的捕捉,导致它的数量愈发稀少,而市场对于其需求又极为庞大,所以很多的人开始人工养殖林蛙,那么林蛙该如何养殖呢?一起来看看吧。 1、搭建养殖场地 林蛙喜欢没有强烈光照、湿润凉爽的环境中生活,对于养殖环境无特别的要求,可利用一闲散空地搭建养殖场地。最好是地势较高、有清洁水源、排水方便的地区,也可利用河水、井水和自来水。在搭建时用没有薄膜、网片或者修剪墙将养殖场地围成防逃网,高度在1.5米左右,还要做好防鸟网,顶部要做好遮阴避阳措施,场地中可适当的种植一些树木或植物进行遮阴保湿。这样一个适宜林蛙的生存环境就搭建好了,在养殖场地中可挖掘几个小面积的池塘,供林蛙产卵和孵化之用,池面的水位在30-40cm即可。 2、饲料管理 在蝌蚪孵化后,经过50天的左右后即可变为幼蛙上岸,这时幼蛙主要以小虫类为食,所以这时的饲料主要是小虫,蚊蝇、黄粉虫、蝇蛆等,到了温度适宜

的时期,林蛙机会自行捕食。将虫类均匀撒在养殖场地的四周地面,要另外生长快速,必须提供的充足的饲料,现在饲养一般使用黄粉虫和蝇蛆,而购买会增加养殖成本,一般养殖户会自行培育。黄粉虫可用稻壳、米糠配,蝇蛆可用动物血加入玉米或稻壳,装入容器放置在室外,2-3天后即可繁殖出大量的蝇蛆,这种方法方便快捷,而且数量大。 3、养殖管理 在每年四月时在养殖池中投放足够的蛙卵,在孵化后后要注意养殖密度,每平米建议不超过2000尾,在蛙卵孵化期,要注意水质的清新,及时换水。要注意卫生环境,及时对孵化池消毒,如果消毒使用的是石灰粉或其他药剂,要在10天后等毒性消除后,在开始孵化,以免毒性正常蛙卵死亡。在幼蛙变态后,及时将其引入养殖场地中饲养。在饲养时哟注意温度和湿度,高温时及时增加湿度,来到达降温的效果,将湿度保持在70%以上,才能使林蛙能正常的呼吸,在养殖场地可安装喷灌设施,方便增湿。

东北林蛙养殖骗局手法解析

东北林蛙养殖骗局手法解析 陈夷 在谈这个骗局之前,要先了解下这个项目的背景及其总体的状况。 由于东北林蛙全人工养殖的投入产出比具有超过1:5的潜力,这远超所有现有农业项目,与工业最优质项目并驾齐驱。如果形成产业则必将强有力推动地区农村经济的发展。由此自八十年代以来的二十余年中不断有大量商业性资本介入,试图分享这个项目所能够带来的丰厚回报,国家也曾大力扶持发展。然而介入者总体以惨败而终,仅有凤毛麟角者生存下来,但其效益远未达到预期,高效益成为纸上谈兵。以至到目前为止,东北林蛙全人工养殖产业还仅仅是一个设想,一个命名。 在这种总体失败的背景下,大批投资人血本无归,而有相当介入者为了挽回自己盲目投资的亏损,甚至想通过炒种来脱离陷入的绝境,或者干脆就是抱着一个赚钱的简单想法,介入了用各种手法营造养殖林蛙赚钱,养殖林蛙投资小、效益大、风险很低的氛围,由此蛊惑不知就里的新的投资人介入而达到转嫁危机的目的。 当然更不能排除有部分人是从一开始就发现了这个“商机”,以高回报蛊惑投资人介入高价炒卖种蛙,以农业高科技项目名义骗局国家政策扶持! 于是各种骗局及其手法纷纷出笼。 林蛙养殖骗局主要集中在使用欺诈手段进行炒种从而谋取暴利。凡行业的炒种者除了刻意营造林蛙养殖简单,投资小,风险小,收益巨大的行业舆论氛围外,主要就高举着三样东西骗取市场信任和掏钱的。一是高喊着自己有“基地”、公司,最不济的是说自己有场地,暗示市场自己有着雄厚的实力和丰富的经验;二是拿出了一些照片、视频,好像硕果累累自信满满;三是打着参观考察培训供种回收技术支持等系列服务的旗号,让人觉得技术全面效益有靠。 笔者无意说凡以这三项来展示自己的就是炒种者,但只要经过仔细观察如下几点就能够发现刻意炒作欺诈者的面目: 1.什么称之为“基地”?是有那么几亩地几个蛙棚几间瓦房就能称作是基地的吗?如果是这样的话,那么大约所有养蛙的地方都能够称之为“基地”了。 所谓“基地”,指的是出发点,大本营。那么这些自诩为“基地”的进取前沿在什么地方?大家可考察下,这些自诩为基地的地方,是否有“前沿”;是否有切实可信的战略发展计划;战略发展计划中的方方面面以及与前沿的关系,是否存在着这些战略的有机关系。 比如说,这个“基地”发展有养殖户,那么这些养殖户为什么发展的,和“基地”的战略发展关系是什么?他们之间的战略纽带是什么?如果仅仅是买卖种 蛙和回收合同的,这仅仅是交易关系而不是战略关系。不少人认为发展推广养殖

益寿堂牌林蛙油软胶囊简介

调节血脂、延缓衰老 产品名称:益寿堂牌林蛙油软胶囊 主要成分:林蛙油、月见草油、维生素E、茶多酚 成分含量:二十二碳六烯酸0.1%、γ-亚麻酸2.0%、亚油酸40.0% 产品规格:1g*90粒*3瓶/盒 产地:中国 食用方法:每日3次,每次1粒 储藏方法:密闭,置于阴凉干燥处。 有效期:18个月 成分功效: 林蛙油软胶囊采用宫廷御用秘方长白山亚种林蛙油和月见草油、茶多酚及维生素E为主方原料。 本品的所有成分全部为纯天然动植物萃取,富含孕酮、睾酮、多糖类、抗氧化剂(维生素E 及茶多酚)及EPA(二十碳戊烯酸)、DHA(二十二碳六烯酸)、GLA(γ—亚麻酸),亚麻酸、亚油酸等多种人体必需而又容易缺乏的天然青春素,能全方位增强身体各器官以及细胞的活力,大大提高其抗氧化能力,有效清除引起人体衰老的自由基,起到抗衰老的作用。同时滋养卵巢,延缓卵巢功能衰退老化,充分调节内分泌,恢复机体青春活力和生理机能,从内而外,调节血脂,延缓衰老。 林蛙油《本草纲目》、《中药大辞典》、《中药志》等均有记载。林蛙油享有“软黄金”之美誉,是世界公认的滋补品之王。《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补肾益精,养阴润肺之功效。现代研究表明林蛙油能有效降低高血脂的第一隐患---TG(甘油三酯)的含量,同时能提高具有降血脂作用的HDL(高密度脂蛋白)的含量。 月见草有“帝王万灵药”的美誉,其油脂中含有大量的亚麻酸和亚油酸,能有效降低引起高血脂的另一大隐患---TC(血浆总胆固醇)的含量,降低血液粘度,同时避免了药物“降脂损肝”的弊端,从而达到安全、有效、功能性“降脂保肝”的目的。 维生素E 现代医学实验证明,天然维生素E抗氧化和抗衰老性能指标都数十倍于人工合成的维生素E。可保持血红细胞的完整性,维持红细胞的形状和功能,保护血管内皮不被氧化,保持血管弹性。 茶多酚能有效降低大肠对胆固醇的吸收,同时还能抑制胆固醇被氧化,使酸败物质减少,抑制脂质在血管壁上的沉积。 优势: 1、精选通过国家有机产品认证的中国东北长白山林区的一种珍贵蛙种,科学配比功能性因子,提高了营养成分的转移率。 2、本品具有科技含量高,易被人体吸收,服用方便,无异味等特点,并保证了原有的生物活性物质,属国际首创。 3、是一种集营养、保健、医疗于一体的纯天然保健精品。 适宜人群: 1.血脂偏高者;

中国林蛙半人工养殖技术探索

中国林蛙半人工养殖技术探索 发表时间:2009-05-22T18:11:28.217Z 来源:《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09年3月上旬刊供稿作者:张凌梅刘景强杨玉娟[导读] 本文介绍了林蛙半人工养殖技术,其中包括林蛙养殖场的选择与修建;孵化方法;蝌蚪的饲养与管理;林蛙的回捕;越冬期的管理等,并对林蛙在各生长阶段提高林蛙回归率的各种措施进行了阐述。摘要:中国林蛙是我国特产珍贵野生动物,是名贵中药材、滋补佳品和美味佳肴,中国林蛙也是森林卫士,对促进林业增产增收和保护森林生态环境具有一定作用。东北森林资源丰富,环境适宜,植被良好,水利资源也很丰富,因此半人工养殖林蛙在山区各地逐渐的发展起 来。但是林蛙半人工养殖过程中,回归率低的问题一直困扰着林蛙养殖户。本文介绍了林蛙半人工养殖技术,其中包括林蛙养殖场的选择与修建;孵化方法;蝌蚪的饲养与管理;林蛙的回捕;越冬期的管理等,并对林蛙在各生长阶段提高林蛙回归率的各种措施进行了阐述。关键词:中国林蛙半人工养殖技术 0 引言 中国林蛙(Rana chensinensis)为两栖纲,无尾目、蛙科、蛙属动物,是我国特产的珍贵野生动物,具有较高营养价值,其输卵管(蛙油)是中医名贵药材,具有补虚退热、益肝肾,养肺阴的功能,主治精亏劳损神经衰弱等病,其肉质细嫩,味道鲜美是宴会上的美味佳肴,蛙卵、头、皮等部位是制造美容保健品的上好原料。中国林蛙的半人工养殖为我们东北林区的人们开辟了一条致富的新门路。 1 繁殖场的选择 1.1 地势地势要求比较平坦便于灌水和排水,土质条件要求是渗水性小,保水性强的粘土和壤土为好,有利于池内贮水、保水,是水温能保持稳定的前提,也是蝌蚪提前变态的必要条件。繁殖场最好是集中成片,便于管理。 1.2 水源水源要求水量充足,无污染保证繁殖场的用水量。此外繁殖场的选择最好在放养场附近,使繁殖和放养相结合,这样会节省很多的人力和物力。 2 繁殖场修建 2.1 产卵孵化池在地势平坦、距离水源近的地段修建产卵孵化池,一般池深40cm上下,池底平整,清除石块、沙砾等杂物,有利于提高水温,水池上设有入水口,下设有排水口,入水口和排水口按对角线设置,以便于加快更新池水,出水口用沙网挡住,防止蝌蚪顺水游出。对于渗水性较大的孵化池,可以用塑料薄膜覆盖池底,为降低成本,可采用小块废旧的塑料薄膜相互重叠的方法覆盖池底,然后用土压实,放水浸泡。修建孵化池的工作最好在夏、秋季完成,不影响春季的孵化。 2.2 卵期管理种蛙产卵前,在产卵孵化池内随机地摆放一些树枝,用以稳定卵团,在这一时期尽量减缓水流速度,来保持池内水温。也可以提前将池内注满水,关闭进水口和出水口。林蛙产卵后,如遇霜冻天气,可以用草帘等物覆盖蛙卵,保护蛙卵。干旱缺雨时,要定期翻动卵团,也可以将卵团压入水中,保持卵团湿润。对沉入水底的卵团,用网捞起,用清水冲洗掉泥沙,然后用木棒插到卵团下面将卵团托起,每天翻动1-2次。 3 蝌蚪的饲养 养好林蛙就要先养好蝌蚪,为了提高蝌蚪成活率必须做到以下几点:①饲料充足,营养均衡。②密度适宜,龄级一致。③合理换水,保持水温。④防病防虫防天敌。只有做到以上几点,才能为养好林蛙奠定基础。在实际管理中,可以建临时性帐篷,设立炉灶,用来调制饲料,刚孵出膜的蝌蚪不会摄食,以卵膜为食,一个星期后喂食煮熟的豆饼、玉米等精饲料,注意饲料必须晾凉后喂食。喂食时必须投放均匀,避免有的蝌蚪取不到食,蝌蚪喜欢进食的时间一般是每天的8∶00时、16∶00时,因此最好在这个时间喂食。投放饲料时如果大部分蝌蚪很快集中到饲料上取食,证明蝌蚪已处于饥饿状态,说明饲料的投食量不足,要适当增加投食量。 蝌蚪在前肢长出后到尾巴消失前会停止精饲料的取食,主要取食活的动物性食物。这一时期尽量避免到池边上走动,以免蝌蚪受到惊扰,更加避免踩到已上岸的小蛙。 水池内水温应保持在10-24℃之间。水温过低蝌蚪生长缓慢,水温过高会导致蝌蚪死亡。换水的时间应选择在每天的16∶00时以后为宜,因为这时河内和池内的水温相差不大,能保持池内水温相对稳定。通过换水措施的调节,除了可以保持池塘内水温外,还可以保证池水具有充足的氧气和养分。晴天浅灌水,阴天深灌水,要适时掌握换水的时间,还要根据天气和池塘所处的环境随时调节池水深度,以适应蝌蚪的生长。随着蝌蚪的逐渐长大和气温的上升,要加快池水更换速度,以增加池水氧气和养分含量,保证蝌蚪的正常生长。 4 林蛙的回捕 在东北,中国林蛙的主要入河时间在9月下旬,在有降雨时,水温和气温在10℃以上无风傍晚或夜间林蛙会出现大批集中入河的现象。林蛙的捕捉有多种方式,可在林蛙入河前在河的两岸用塑料薄膜竖起围栏,并在靠近山坡的一侧,每隔十几米挖一个深坑,这样下山的林蛙越不过围栏,就会掉到深坑内,每隔一段时间巡视一次,就会捕到林蛙。还可以在河道内放置鱼网,每隔30-60分钟起一次。对于栖息在河道内石头下的林蛙可以采用电击的方法进行捕捉。林蛙回捕后,要根据年龄进行划分等级。年龄在2年以上的林蛙是商品蛙,可以出售。 5 越冬期的管理 对于不能出售的林蛙和种蛙要集中存放在越冬池内或冬季具有充足水流的河道内,越冬池要有一定的深度,保证整个冬季不会干涸,最好能有循环的水流。可以在河道内水流比较缓的河段修筑一个拦河坝,蓄满水,将越冬的林蛙放到里面。为保证越冬池内有充足的水流,越冬池要修建在河道附近,可将主河道截流,将水引入池内。对于有可能干涸的越冬池,要加强巡视,及时将林蛙转移到安全的环境中。中国林蛙的养殖是一项专业细致的工作,需要我们不断地观察研究和探索,掌握规律和经验,并应用到实践当中去,养好林蛙,体现中国林蛙的重要价值,更好地为社会和人类服务。

中国林蛙半人工养殖技术探索

中国林蛙半人工养殖技术探索 摘要:中国林蛙是我国特产珍贵野生动物,是名贵中药材、滋补佳品和美味佳肴,中国林蛙也是森林卫士,对促进林业增产增收和保护森林生态环境具有一定 作用。东北森林资源丰富,环境适宜,植被良好,水利资源也很丰富,因此半人 工养殖林蛙在山区各地逐渐的发展起来。但是林蛙半人工养殖过程中,回归率低 的问题一直困扰着林蛙养殖户。本文介绍了林蛙半人工养殖技术,其中包括林蛙 养殖场的选择与修建;孵化方法;蝌蚪的饲养与管理;林蛙的回捕;越冬期的管 理等,并对林蛙在各生长阶段提高林蛙回归率的各种措施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中国林蛙半人工养殖技术 0 引言 中国林蛙(Rana chensinensis)为两栖纲,无尾目、蛙科、蛙属动物,是我国特 产的珍贵野生动物,具有较高营养价值,其输卵管(蛙油)是中医名贵药材,具 有补虚退热、益肝肾,养肺阴的功能,主治精亏劳损神经衰弱等病,其肉质细嫩,味道鲜美是宴会上的美味佳肴,蛙卵、头、皮等部位是制造美容保健品的上好原料。中国林蛙的半人工养殖为我们东北林区的人们开辟了一条致富的新门路。 1 繁殖场的选择 1.1 地势地势要求比较平坦便于灌水和排水,土质条件要求是渗水性小,保水性 强的粘土和壤土为好,有利于池内贮水、保水,是水温能保持稳定的前提,也是 蝌蚪提前变态的必要条件。繁殖场最好是集中成片,便于管理。 1.2 水源水源要求水量充足,无污染保证繁殖场的用水量。此外繁殖场的选择最 好在放养场附近,使繁殖和放养相结合,这样会节省很多的人力和物力。 2 繁殖场修建 2.1 产卵孵化池在地势平坦、距离水源近的地段修建产卵孵化池,一般池深40cm 上下,池底平整,清除石块、沙砾等杂物,有利于提高水温,水池上设有入水口,下设有排水口,入水口和排水口按对角线设置,以便于加快更新池水,出水口用 沙网挡住,防止蝌蚪顺水游出。对于渗水性较大的孵化池,可以用塑料薄膜覆盖 池底,为降低成本,可采用小块废旧的塑料薄膜相互重叠的方法覆盖池底,然后 用土压实,放水浸泡。修建孵化池的工作最好在夏、秋季完成,不影响春季的孵化。 2.2 卵期管理种蛙产卵前,在产卵孵化池内随机地摆放一些树枝,用以稳定卵团,在这一时期尽量减缓水流速度,来保持池内水温。也可以提前将池内注满水,关 闭进水口和出水口。林蛙产卵后,如遇霜冻天气,可以用草帘等物覆盖蛙卵,保 护蛙卵。干旱缺雨时,要定期翻动卵团,也可以将卵团压入水中,保持卵团湿润。对沉入水底的卵团,用网捞起,用清水冲洗掉泥沙,然后用木棒插到卵团下面将 卵团托起,每天翻动1-2次。 3 蝌蚪的饲养 养好林蛙就要先养好蝌蚪,为了提高蝌蚪成活率必须做到以下几点:①饲料充足,营养均衡。②密度适宜,龄级一致。③合理换水,保持水温。④防病防虫防天敌。只有做到以上几点,才能为养好林蛙奠定基础。 在实际管理中,可以建临时性帐篷,设立炉灶,用来调制饲料,刚孵出膜的蝌蚪 不会摄食,以卵膜为食,一个星期后喂食煮熟的豆饼、玉米等精饲料,注意饲料 必须晾凉后喂食。喂食时必须投放均匀,避免有的蝌蚪取不到食,蝌蚪喜欢进食 的时间一般是每天的8∶00时、16∶00时,因此最好在这个时间喂食。投放饲料

小麂

小麂(Muntiacus rccvesi) 麂,俗称麂子。哺乳纲,偶蹄目,鹿科。是生长在丛林、草地的一种野兽,是一种经济价值很高的野生动物。已被列入国家林业局2000年8月1日发布的《国家保护的、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黑麂为中国特有种类,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黄麂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麂中以黑麂数量最少,分布区狭窄,已列为国际濒危动物。麂子具有食用、药用、观赏、工艺等多方面经济价值。国家允许科学人工训养及开发推广(必须具有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训养繁殖许可证、经营许可证),对保护原始野生麂子生态资源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也是保护生态环境的有力措施。人工养殖麂子这一新起养殖产业的开发,有着特殊的经济价值和独特的市场前景,大力提倡麂子养殖,促进产业经济的快速发展。 麂子为鹿科哺乳动物,也属食草动物,象鹿,但比鹿小,毛玻黑色,雄的有很短的角。身体为毛棕色。麂子成体体重16-25千克,体长75-115厘米。腿细而有力,善于跳跃,能疾走,通称“麂子”。鹿科的1属,仅雄麂具短角,角干向后伸展,角尖内弯,不分杈或仅分一小杈,角基部在脸上形成纵棱脊;被毛较其他鹿科动物短而细;四肢细长、蹄狭尖;有大的上犬齿弯曲呈獠牙状,但较麝、獐的獠牙小;头骨略呈三角形,泪窝显著。中国分布有三种,分别是黑麂,赤麂和小麂。 本项目以驯养繁殖小麂为主。小麂是麂类中最小的一种,也是中国特有种类。叫声如犬吠,故又称吠鹿或犬麂。体长70~

90厘米,肩高约40厘米;脸短,颜面棱也比赤麂短;体背毛色变异较大,呈黄褐、棕黑色,颈背中央有一黑色条纹,臀周、尾下、鼠鼷部亦呈白色;蹄小于赤麂和黑麂;泪窝深而圆。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对高质量生活水平的不断追求和向往,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层次也随之提高,对于野味的享用和视觉美感的享受欲正日趋增强。为满足人们的需求,开发者把市场眼光投向了麂子,但由于野生麂子为国家保护物种,禁止猎杀,且已日益枯竭,面临绝迹,因而,只能实行人工养殖。在人工养殖状况下,麂子具有生长速度快、抗病能力强、常食果种、适应性广等特点,经济效益十分可观,并且在很大程度上有效的保护了野生动物的生存繁衍和生态平衡。

林蛙蝌蚪的生长发育与食性变化特点

蝌蚪的生长发育与食性变化特点 陈夷 蝌蚪养殖中发生疫情或导致高的死亡率这是不可想象的。但是蝌蚪养殖中发生弱小、疾病却是屡见不鲜的。登陆后的蛙体质与蝌蚪期的生长具有怎样的定量化联系,应该怎么去认识培养大蝌蚪登陆的优势,这就需要认真探讨了。 一.林蛙蝌蚪自然食性特点与基本生理 林蛙蝌蚪出膜后,并没有完成蝌蚪胚胎期的发育。这个时期的蝌蚪体型呈刀型,它们将吸附在卵胞膜上继续发育,直至鳃盖、内脏发育完成。其后吸盘退化,蝌蚪从卵胞膜上脱落进入水体。这个时期开始,它们的体型呈现典型的大头细尾蝌蚪形状。 这一过程在水温较低发育较慢的北方非常明显。虽然在南方地区因为水温高而发育快,这个现象不明显,但这个过程是客观存在的和不可忽视的。 (附注:这个阶段绝对禁止进行机械增氧操作和换水降温作业、提高水位、清理水体等作业,防止蝌蚪脱离卵胞膜而发育不良甚至发生直接致死的后果。对于北方来讲,尤其要注意蝌蚪池的保暖,严防突发的降温将出膜蝌蚪冻僵而从卵胞膜上脱落。现场观察,4℃的水温即可将出膜蝌蚪冻僵。如果低温时间持续较长,则无疑将影响蝌蚪成活率。)进入觅食活动的蝌蚪在野生状态下,其食物成分可分为植物性和动物性两类。植物性又可分为鲜活植物与枯朽植物。鲜活植物主要是低等植物藻类和部分水生高等植物幼苗。对于周边树木脱落在水面的嫩芽花瓣等,尤其是带着蜜汁甜味的,也都是蝌蚪喜欢的食物。 藻类是蝌蚪的基本食物成分,主要有硅藻和绿藻。硅藻之中常见种类为圆盘硅藻、丝状硅藻、纺锤硅藻、新月硅藻。绿藻中有水绵、网地藻,还有蓝藻和甲藻的某些种类。 蝌蚪可啃食某些水生高等植物的幼芽与幼苗,如泽泻、眼子莱、茨藻、浮萍以及稗草等。较大的蝌蚪可将种芽及幼苗全部吃掉。但较大的幼苗,蝌蚪不能全部吃掉,主要啃食植物体的表皮部分。蝌蚪虽然能够啃食某些水生高等植物,但从蝌蚪食物成分来看鲜活高等植物不是蝌蚪主要食物成份,仅仅是一种补充成分。 枯朽植物是指水中各种枯枝落叶包括禾本植物和草本植物的腐朽干枯片、树皮等。某些植物枯叶,如泽泻叶、椴树叶等,经水浸变软之后,蝌蚪可将叶肉及表皮吃掉,剩下网状叶脉,草本植物的枯茎,如稿秆等经水浸泡之后,表皮及韧皮部变软,蝌蚪可将表皮及韧皮部全部啃食。禾本植物的枯枝,必须经过多年的腐朽,变成松软状态,蝌蚪才能取食。 蝌蚪消化器官初期的构造和生理特征,是与植物性食性相适应的。蝌蚪初期具有非常发达的植物性消化管,有利于对植物性食物进行清化和吸收。消化管中能分泌纤维酶知半纤维酶,消化分解植物细胞壁和纤维。 蝌蚪的动物性食物,主要是死亡动物尸体,偶然蝌蚪吞食少量浮游动物。动物尸体,包括死亡的水生昆虫和其他无脊椎动物,死亡的鱼类和蛙类,均可被蝌蚪取食。它们甚至能够在密度过大情况下分泌毒素将体弱蝌蚪杀死,然后将其尸体吃掉。因此在超高密度的初期集中孵化养殖阶段,当蝌蚪发育接近25毫米要密切关注水面,如发现有不明死亡蝌蚪即可判

东北林蛙养殖技术

东北林蛙养殖技术

————————————————————————————————作者:————————————————————————————————日期:

东北林蛙养殖技术 一、中国林蛙的养殖概况、效益及前景 (一)养殖概况中国林蛙地方名有哈什蟆、田鸡、油蛤蟆等,在动物学属两栖纲、无尾目、蛙科、蛙属动物。中国林蛙是一个亚种,分布在东北地区的哈士蟆分类上为中国林蛙长白山亚种。中国林蛙是具有很高经济价值的动物之一,是具有食用药用两的珍贵蛙种,随着人们食用、药用和滋补保健需求的不断增加,林蛙及其产品逐年紧俏,价格不断提高。促使人们对林蛙的过度捕捉,使林蛙的自然资源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日趋枯竭,蛙群质量明显下降。为保护培育野生资源,确保林蛙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及最大限度地满足人们的物质生活需要,中国林蛙的人工养殖业很快发展起来,20世纪80年代初期,人们开始探索封沟育蛙技术,并不断取得科研成果,成功地推广开来,从根本上解决了过度捕捉和破坏自然资源的问题,目前已成为我国部分山区人民的一项致富产业,同时对林蛙的人工养殖技术研究也取得了一些重要突破。 封沟育蛙及半人工养蛙技术如今已遍布中国林蛙的分布区域,据最近统计辽宁省有养蛙点9000余处,吉林省8000多处,黑龙江2000多处,林蛙放养场总面积达2000万公顷以上,其它地区的效益也在迅速增加。半人工养殖技术不断完善,辽宁省已制定了地方标准及规章、规程和办法,林蛙产品深加工及市场营销大大拉动了林蛙养殖业的发展。中国林蛙人工养殖技术的研究符合生态经济学理论和森林资源立体开发利用的现代林业经营思想,对模拟林下生态环境条件,人工饵料昆虫,防御天敌,安全越冬,快速育蛙,雌性诱变及构造围栏模式等技术是成功的,初步解决了人工养蛙的有关技术难题。目前此技术已推广到辽宁、吉林、黑龙江省及青海、甘肃、四川、湖北等地。问:养林蛙的经济效益如何? (二)养殖效益 1、生态效益:中国林蛙每年有6个月时间生活在森林中,主要以昆虫为食,而且绝大

黑水藏语

第二章语言 黑水县是一个多语言地区,语种较多,除汉语外,藏族居民分别使用着藏语、嘉绒语和接近羌语的黑水方言三种语言,从属于汉藏语系藏缅语族。 第一节藏语 境内分布的藏语是属于安多方言的一种土语。安多方言,俗称“草地话”,黑水方言称“石巴智”(sp z),分布在芦花镇的三打古村、沙石多乡的马河坝村、银真村、干市坝村、奶子沟村、晴朗乡的上达盖村、下达盖村、卡龙镇的才盖村等地,操安多方言的约有1300余人。 境内分布的藏语安多方言,其中芦花镇三打古村的语言与麦扎才盖村的语音略有差异。芦花镇三打古村的语音与沙石多乡、晴朗乡等地的语音则基本一致。以打古话为例,没有声调,在复辅音声母中有前置鼻音,有送气的清擦音声母,没有长元音,有央元音X,Y 很少,没有复元音,辅间韵尾很多。在词汇方面与康藏方言、卫藏方言所体现的异同情况和在语音上所体现的情况是一致的。在三打古话里形容词的三个级都用副词表示,和康巴方言一样。表示疑问主要是在动词前加疑问副词。在三打古话里,一部分动词自动使动的变化则用辅音和元音的曲折变化来表示。 第二节黑水藏语方言 方言分类 由于与羌族聚居的茂县相毗邻,其语言与茂县羌语北部方言相通,其特点在于没有声调,有较为丰富的复辅音声母和辅音韵尾。操黑水方言的居民,自称“尔码”(rma),称自己所说的话为“尔玛兹”(rmaz)。分布在芦花镇的泽盖村、热拉村、谷汝村、二古鲁村、四美村、沙板沟村、查日阿村、罗坝街村、卓格都村、铁别村,沙石多乡羊茸村、昌德村及麻窝乡,红岩乡,双溜索乡,维古乡,木苏乡,洛多乡,龙坝乡,石碉楼乡,瓦钵梁子乡,色尔古乡,知木林乡,扎窝乡,慈坝乡,晴朗乡的库车村、八字村、二牛奶村、竹子村、纳窝村、仁恩塘村、知尔村、日格老村、俄多村,卡龙镇色湾村、达安村、俄寨村,人口有45000余人。黑水方言按其结构又可分为四个土语。 芦花土语分布在沙石多乡的羊茸、昌德,芦花镇的谷汝、泽盖、二古鲁、热拉、查拉、四美、沙板沟、罗坝街、卓格都等地。 麻窝土语分布在麻窝乡、红岩乡、双溜索乡、扎窝乡等地。 知木林土语分布在知木林乡、慈坝乡、晴朗乡和卡龙镇等地。 维古土语分布在维古乡、木苏乡、洛多乡、龙坝乡、石碉楼乡、瓦钵梁子乡和色尔古乡等地。 语言范例 黑水话,是以麻窝语音为主,参照小黑水、维古、芦花等地方语言组织而成。注音采用汉文,为的是认读方便。有的音需两字或几字切读,即字下以“—”横线为标记。 生产用语 农业 日儿钵(土地): 日儿夕(荒地)日儿夕得勒格比(熟荒地)日儿(耕地)日儿卡必(坡地)

林蛙养殖技术大全

中国林蛙是我国名贵的集药用、食用、保健于一身的蛙类,与猴头、熊掌、飞龙并称“四大山珍”。中国林蛙的全身均可入药,发展前景十分可观。如何建设林蛙养殖场地。 林蛙养殖场地可利用房前屋后的闲散空地,如果是租借场地应选择地势略高、靠近清洁水源、水源充沛、排水畅通的地方,无污染的河水、经存放的井水、自来水均可使用。场地四周用塑料薄膜、塑料纱网或水泥砖墙做成T形防逃网,高度在1.2米左右即可,四周拉上防鸟网,顶部覆盖遮阴网进行全封闭养殖,场内可以大量种植绿色植物进行遮阴、保湿。场地大小以30对种蛙占地0.1~0.2亩,也就是(70~140平方米)推算,建议初养者以10对种蛙占地0.1~0.2亩的密度建场。在封闭的场地内,可根据场地的具体情况,最好再围成若干个养殖圈,以便于管理。每个养殖圈可圈成100平方米,在养殖圈的中央开挖一个20平方米的水池,水位保持30~40cm,该池作为孵化池、蝌蚪池和变态池共用,水池的四周做成斜坡,以便变态后的幼蛙能顺利上岸;水池的进、出水要畅通,以便蝌蚪期内调节水质;整个水池应铺上塑料薄膜,待蝌蚪稍大时,可抽去薄膜。越冬池可在封闭的场地内根据具体情况另行建立,水位应保持在1米左右,总体要求是越大越好、越深越好。如有条件的话,可建自动喷淋,以便在高温及干燥时喷水降温、调湿,也可进行人工喷水。 养殖场地的建设可根据具体的周边情况因地制宜,灵活安排,要做到保持场地荫凉、潮湿而不积水,防逃和防敌,同时,清除场地中玻璃等尖

锐物,以免划破蛙皮而遭感染。场地建好后,必须进行消毒,如果使用传统的消毒剂漂白粉或生石灰消毒时,需等毒性完全消失后,大致10天左右, 方可进行养殖。 森瑞林蛙卵油片产品是一种含有丰富营养的天然保健食品,它对人体会产生各种神奇的效果。森瑞林蛙油中含丰富纯天然动物激素的作用,能促进荷尔蒙分泌,并能刺激性腺分泌激素,使人体机能恢复正常。 药性和缓,对人体无副作用。森瑞林蛙油能治疗精亏劳损、神经衰弱、心悸失眠、流汗不止、肺虚胲嗽、产后无乳、脾胃虚弱及一切消耗性疾病。 森瑞林蛙油降低血脂,林蛙油结构中的亲水性基团和亲油性基团,可以清除血管壁沉积的脂类物质,增强血液流量,改善微循环,用于辅助治疗冠心病,心律不齐等心血管疾病及各种并发症有较好的效果。 森瑞林蛙卵油片,原料来源于黑龙江省绥棱林业局小兴安岭的中国林蛙繁育基地,采用国际先进的低温超微粉碎技术、工艺和设备加工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