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种重要的金属化合物

几种重要的金属化合物
几种重要的金属化合物

第二节几种重要的金属化合物(两课时)备课人:刘成国

知识与技能:1、掌握Na

2O和 Na2O2性质的异同。2、掌握Na

2

CO

3

和NaHCO

3

性质

的异同及二者的相互转化。3、焰色反应的操作方法及钾、钠的焰色。

过程与方法:列表比较Na

2O和 Na2O2性质、Na

2

CO

3

和NaHCO

3

性质,通过对比分

析、讨论归纳加深学生的认识、理解起到巩固作用。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对钠的重要化合物的学习对比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进行辨证唯物主义教育。

【回顾与思考】

1、举例金属在自然界中的存在状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自然界中的金属有很多是以含金属氧化物

.....的矿物的形式存在的,如铝土矿(主要成分是)和赤铁矿(主要成分是)。

一、钠的氧化物和钠的过氧化物

思考:到目前为止,我们已知道哪些金属氧化物?颜色如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金属氧化物与水的反应

思考:到目前为止,我们已知哪些金属氧化物能与水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其反应方程式分别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思考:大部分金属氧化物不溶于水,也不于水反应,试列举几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金属氧化物与酸的反应

【概念辨析】碱性氧化物:与酸反应生成盐与水的氧化物叫碱性氧化物。金属氧化物不一定是碱性氧化物。

思考:(1)、举例学过的碱性氧化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过氧化钠是不是碱性氧化物?为什么?写出化学反应方程式。

【课堂练习】

1、与酸反应生成无色溶液的是()

A. 氧化铜

B.氧化钠

C.氧化铁

D.氧化铝

2、一小块金属钠用铝箔包住,在铝箔上刺些小孔,然后放入水中,发生哪些反应?写出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Na2CO3的俗名是什么?NaHCO3的俗名是什么?它们是碱还是盐?

二、盐

1、碳酸钠和碳酸氢钠

(2)【实验探究】Na2CO3和NaHCO3的热稳定性

(3)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比较

注意:碳酸钠晶体的风化

碳酸钠粉末遇水生成(写化学式);碳酸钠晶体在空气里逐渐失去结晶水变成。

注意:明矾——十二水合硫酸铝钾{KAl(SO4)2·12H2O}

KAl(SO4)2———

明矾在天然水生成胶体,吸附水中的悬浮物而沉降下来,作净水剂。【讨论】你能用几种方法鉴别碳酸钠与碳酸氢钠固体?

①;②;③;④。

2、焰色反应

焰色反应—金属或它们的化合物在灼烧时会使火焰呈现特殊的颜色。

【演示实验】碳酸钠溶液和碳酸钾溶液的焰色反应

现象:碳酸钠的火焰颜色,碳酸钾的火焰颜色。

结论:钠的单质及其化合物的焰色——

钾的单质及其化合物的焰色(透过蓝色钴玻璃)——

【思考】焰色反应如何操作?有何用途?

做焰色反应实验前,铂丝应灼烧至,也可先用清洗,再灼烧至。焰色反应可用于。

【练习】

1、下列物质中,可用于治疗胃酸过多的是()

A.NaOH

B. Al(OH)3

C. NaHCO3

D. Na2CO3

2、下列物质中,可作为食用碱的是()

A. NaOH

B.Ca(OH)2

C. NaHCO3

D. Na2CO3

3、制取相同质量的CO2,下列物质消耗酸最少的是()

A. NaHCO3

B. Na2CO3

C.CaCO3

D. K2CO3

4、下列有关Na2CO3、NaHCO3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Na2CO3比NaHCO3易溶于水

B. Na2CO3比NaHCO3稳定

C.二者在一定条件下可相互转化

D. 与盐酸反应得到等质量CO2,用NaHCO3质量比Na2CO3要多

5、下列物质不能同时满足既与盐酸反应又与NaOH溶液反应的是()

A. Al2O3

B. Al(OH)3

C. NaHCO3

D. Na2CO3

6、除去下列物质中的少量杂质

(1)除去Na2CO3固体中的NaHCO3,方法是,

方程式

(2)除去NaHCO3溶液中的Na2CO3,方法是,

方程式

(3)除去NaCl溶液中的Na2CO3,方法是,

方程式

(4)除去MgO粉末中的Al2O3,方法是,

方程式

7、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和离子方程式。

(1)Na +HCl ——

(2)Na2O +HCl ——

(3)Na2O2+HCl ——

(4)Na2CO3 +HCl ——

(5)NaHCO3 +HCl ——

(6)NaHCO3 +NaOH ——

第二节几种重要的金属化合物(两课时)备课人:刘成国

知识与技能:1、掌握Al

2O

3

和Al(OH)

3

的两性。2、掌握Al(OH)

3

的制备方法。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引导学生分析Al(OH)

3的制备及Al

2

O

3

和Al(OH)

3

的两性。

情感、态度、价值观:1、通过对Al

2O

3

和Al(OH)

3

性质和用途的学习,激发学习

热情,树立为社会、为人类进步而努力学习的责任感。2、通过Al

2O

3

和Al(OH)

3

的两性说明元素性质的递变性,进行辨证唯物主义教育。3、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分析能力。

【回顾与思考】

1、写出铝、氧化铝分别与盐酸、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铝与盐酸溶液反应

(2)铝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预习与思考】

一、铝的氧化物

2、铝的氧化物与酸的反应

(1)、铝的氧化物与盐酸溶液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铝的氧化物与硫酸溶液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铝的氧化物与碱溶液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Al

2O

3

的两性——两性氧化物

【概念辨析】两性氧化物:既能与酸反应又能与碱反应的氧化物。

【问题探究】

(1)铝是活泼金属,为什么铝制品却被广泛应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铝制餐具为什么不宜用来蒸煮或长时间存放酸性、碱性食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铝片加入盐酸或NaOH溶液中,为什么过一段时间后才有气泡产生?写出反应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写出反应方程式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金属氧化物的用途

②Al2O3是一种色熔的物质,是一种较好的材料,常用于制造耐

火坩埚和耐火管等。

【练习】

1、既能与酸反应又能与碱反应的化合物是()

A.铝

B.二氧化碳

C.氧化铁

D.氧化铝

2、与酸反应生成无色溶液的是()

A. 氧化铜

B.氧化钠

C.氧化铁

D.氧化铝

3、除去CuO中的Al2O3 ,可选用的试剂是()

A. 稀盐酸

B.NaOH溶液

C.水

D.稀硫酸

4、一小块金属钠用铝箔包住,在铝箔上刺些小孔,然后放入水中,发生哪些反应?写出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练习】

1、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发现漆料和制作漆器的国家,约有7000年历史。下列物质可用作漆料或颜料的一组是()

A. 氧化铁和氧化铝

B. 氧化钠和氧化铁

C. 氧化铝和氧化亚铜

D. 氧化铁和氧化亚铜

2、相同的两块铝片,第一块中加入足量的NaOH 溶液,第二块中加入足量的盐酸,写出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和离子方程式。

(1)铝片中加入足量的NaOH 溶液

(2)铝片中加入足量的盐酸

3、把一个铝制易拉罐充满CO2,然后往罐内注入足量的NaOH溶液,立即用胶布密封罐口。

(1)经过一段时间后观察到罐壁内凹,写出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和离子方程

式。

(2)考虑罐壁有氧化膜,写出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和离子方程式。

(3)再经过一段时间后,观察到罐壁又鼓起来,写出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和离子方程式。

4、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和离子方程式。

(1)表面有氧化膜的镁条与足量盐酸反应

(2)表面生锈的铁钉与足量盐酸反应

(3)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过的铜丝与足量盐酸反应

二、氢氧化物

的实验室制法

(1)Al(OH)

3

往盛有Al2(SO4)3溶液中滴加过量氨水

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反应现象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举出可溶于水的碱_____________________微溶于水的碱

举例常见的不溶于水的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的两性

(3)Al(OH)

3

思考:实验室制备氢氧化铝用氢氧化钠与氯化铝溶液反应来制取好不好?_______________

为什么?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受热分解

(4)Al(OH)

3

思考:氢氧化铁受热能分解,氢氧化铝受热能分解,氢氧化铜受热能分解。一般来说,符合什么条件的碱受热能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Al(OH)

的用途

3

①凝聚水中的,并能吸附。

②医用的胃酸中和剂,起到中和过多的作用。

【练习】

1、既能与酸反应又能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化合物是()

A.铝

B.氢氧化铝

C.氧化铁

D.氧化铝

2、以Al2(SO4)3溶液为原料之一,在实验室里制取少量Al(OH)3,并且易于分离,最好向溶液中加入()

A. NaOH 溶液

B.氢氧化钡溶液

C.氨水溶液

D.澄清石灰水

3、下列关于氢氧化铝性质的叙述错误的是()

A. Al(OH)3是两性氢氧化物

B. Al(OH)3是难溶于水的白色胶状物质

C. Al(OH)3能凝聚水中悬浮物,也能吸附色素

D. Al(OH)3既能溶于NaOH 溶液、氨水,又能溶于盐酸

4、某无色溶液能与铝作用放出H2,则下列离子组合中可能的是()

A.H+、Cl-、Mg2+、Ba2+

B.OH-、NO3-、Ba2+、Cl-

C. H+、CO32-、Mg2+、Ba2+

D. OH-、NO3-、CO32-、Mg2+

5、用一种试剂把Mg2+、Na+、Al3+鉴别开,这种试剂是,

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人的胃液呈酸性,其中主要是盐酸,胃酸过多会使身体不适形成疾病,常用胃舒平来治疗,胃舒平主要成分为Al(OH)3,试写出服用胃舒平后,胃中发生的反应:

。沿海渔民也用墨鱼骨(主要成分是

CaCO3)治疗胃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7、向FeSO4溶液中滴入NaOH溶液,描述反应的现象,写出化学反应方程式。

8、向Al2(SO4)3溶液中滴加过量氨水,描述反应的现象,写出化学反应方程式和离子反应方程式。

9、过量钠块投入AlCl3溶液中,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和离子方程式。

第二节几种重要的金属化合物(两课时)备课人:刘成国

知识与技能:1、了解FeO、Fe

2O

3、

Fe3O4性质和应用。2、掌握Fe2+、Fe3+的检验

方法及相互转化。3、掌握Fe(OH)

2、Fe(OH)

3

的制备和性质。

过程与方法:1、利用列表比较的方法,掌握铁的重要化合物的性质。

情感、态度、价值观:1、通过铁的重要化合物性质的教学进行辨证唯物主义教育。2、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分析能力。

【预习与思考】

1、铁有哪些化学性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举例铁在自然界中的存在状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自然界中的金属有很多是以含金属氧化物

.....的矿物的形式存在的,如铝土矿(主要成分

是)和赤铁矿(主要成分是)。

一、铁的氧化物

思考:到目前为止,我们已知道哪些铁氧化物?颜色如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铁氧化物与水的不能反应

2、铁的氧化物与酸的反应

(1)FeO+HCl-

(2)Fe2O3+HCl-

(3)Fe3O4+HCl-

4、金属氧化物的用途

(1)Fe2O3是一种的粉末(俗称铁红),常用于制造和涂料。

(2)FeO

(3)Fe3O4

二、氢氧化物

1、铁的氢氧化物

(1)【实验探究】

思考1:FeSO4溶液中滴入NaOH溶液为什么很难观察到白色沉淀?

思考2:如何改进实验,使观察到上述白色成为可能?

(2)氢氧化铁、氢氧化亚铁与酸反应

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的受热分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Fe(OH)

3

2、向FeSO4溶液中滴入NaOH溶液,描述反应的现象,写出化学反应方程式。【练习】

1、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FeCl3 +NaOH ——

(2)FeCl2 +NaOH ——

(3)Fe(OH)2 +O2 +H2O ——

(4)Al2(SO4)3 +NH3·H2O ——

(5)Al +NaOH +H2O ——

(6)Al2O3 +NaOH ——

(7)Al(OH)3 +NaOH ——

(8)NaHCO3 ——

(9)2Fe(OH)3——

2、有两瓶失去标签的溶液,已知分别是FeCl3溶液和FeCl2溶液,你能想到哪些方法来鉴别它们?

三、盐

1、铁盐和亚铁盐的一些性质 (1)【实验探究】Fe 3+

请写出Fe 3+ 离子的检验方法 (2)【实验探究】Fe 3+

思考1:分析上述两个氧化还原反应的氧化剂与还原剂,指出被氧化的物质与被

还原的物质,在此基础上,完成思考2和3。 思考2:Fe 3+具有_______性,在_________如________的作用下可被______成Fe 2+

Fe 2+

具有________性,在__________如________的作用下可被_______成Fe 3+

思考3:

思考4:实验室中硫酸亚铁或氯化亚铁溶液长时间放置将会有什么变化?________________

如何防止硫酸亚铁或氯化亚铁溶液变质可行的办法是_____________

写出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思考5:如何除去FeCl 3溶液中的少量FeCl 2?_____________ ______

写出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 如何除去FeCl 2溶液中的少量FeCl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 __

写出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

注意:铝盐如明矾、氯化铝和铁盐如氯化铁、硫酸铁均具有净水作用

【课后练习】 如

Fe 3+Fe 2+

1、下列各组物质的溶液中,分别加入足量氨水,观察到的现象相同的是()

A.NaCl和BaCl2

B. AlCl3和FeCl3

C.CuCl2和MgCl2

D. FeCl3和FeCl2

2、下列各组变化中,需要加入氧化剂才能实现的是()

A.Fe2+→ Fe3+

B.Fe2O3→ Fe3+

C. Cl2 →Cl-

D. Na2O2→ O2

3、将氯化钠、三氯化铝、氯化亚铁、氯化铁四种溶液,通过一步实验就能加以区别这种试剂是()

A. KSCN

B. BaCl2

C.NaOH

D. HCl

4、鉴别①NaOH;②Al2(SO4)3;③Ba(NO3)2;④. FeCl3;⑤KCl五种溶液,不用其它试剂,被鉴别出来的是()A.①②③④⑤ B. ④③①②⑤ C. ④①②③⑤

D. ②③①④⑤

5、在常温下,下列溶液不能溶解铁的是()

A. 稀硫酸

B. FeCl3

C. CuCl2

D. NaOH溶液

6、铁屑溶于过量的稀硫酸,过滤后向滤液中加入适量的硝酸,再加入过量的氨水,有红褐色沉淀生成。过滤,加热沉淀物至质量不再发生变化,得到红棕色的残渣。上述沉淀和残渣成分分别为:()

A. Fe(OH)3;Fe2O3

B. Fe(OH)2;

C. Fe(OH)2;Fe(OH)3;Fe3O4

D. Fe2O3;Fe(OH)3

7、在实验室中要使Al2(SO4)3溶液中的Al3+全部沉淀出来,最适宜的试剂是()

A.NaOH溶液

B.氨水

C. Ba(OH)2溶液

D.盐酸

8、将溶液中的Fe3+、Al3+分离,可选用的试剂是()

A.氨水

B.NaOH溶液与盐酸

C.氨水和盐酸

D.NaOH溶液

9、鉴验溶液中含有Fe2+的方法有

方法1

方法2

10、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和离子方程式。

(1)Fe +FeCl3——

(2)用FeCl3溶液作为腐蚀液,刻制印刷电路,已知铜和氯化铁溶液能发生反应。

Cu +FeCl3——

(3)Cl2+FeCl2 ——

(4)模仿氢氧化铝的实验室制法,写出FeCl3溶液和氨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和离子方程式。

(最新)高三历史二轮复习综合测试题: 中国现代史

中国现代史 一、选择题 1.1953年4月3日,政务院颁布了《全国人口普查登记办法》,我国开展了第一次全国人口普查工作。经过大量工作,查明全国人口总数为601938035人。这次全国人口普查工作的主要政治目的是( ) A.为全国普选提供人口依据 B.为大规模经济建设做准备 C.确认民族区域自治的范围 D.加强户口管理以扩大税源 2.依法治国的关键是依宪治国,新中国历史上三大宪法或宪法性文件有着巨大差异。下列选项中,对应正确的是( ) A.①三大改造胜利完成②确立全国政治协商会议为最高权力机关 ③社会主义法律框架体系形成 B.①我国向社会主义过渡全面展开②确立了中国历史上一个新型国家的架构 ③新时期治国安邦的总章程 C.①我国向社会主义过渡全面展开②确立我国为新民主主义的国家性质 ③社会主义法律框架体系形成 D.①三大改造胜利完成②确立我国为新民主主义的国家性质 ③新时期治国安邦的总章程 3.近年来,中国几乎每一件法案的起草都采取专家座谈会、论证会等形式,听取专家的意见。有的法案还由立法机构直接委托社会研究部门起草。对于调整重要社会关系的立法项目,

地方人大常委会还经常召开听证会,让不同利害关系方发表意见。材料反映了( ) A.我国立法民主不断向前推进 B.全国人大加强了全面立法工作 C.人民代表具有立法监督权 D.中国特色的法律体系的逐步建立 4.在“一国两制”方略和基本法的制定过程中,中央政府郑重做出了“中央不干预特别行政区高度自治范围的事务”的政治承诺,自我规限本来可由中央行使的某些本源性权力。这反映出( ) A.特别行政区享有完全的自治权 B.中央政府对我国统一问题的重视 C.联邦制下中央与地方的权力架构 D.中国单一制国家结构发生了变化5.1983年6月,撒切尔夫人再次连任英国首相,她使出了“三脚凳”策略,即让港英当局作为独立第三方参加谈判,使谈判形成21的态势。中国政府对此表示拒绝,理由是( ) A.违背了中方“和平统一”的方针 B.统一方案须得到三方的共同接受 C.体现不了港人治港的精神原则 D.反对香港成为一个政治独立实体 6.今年我国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研究制定粤港澳大湾区城市圈发展规划,它将成为“一带一路”中21世纪海上丝綢之路的新支点。粤港澳大湾区有别于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等其他国家层面的区域发展观念,其最为独特的优势是( ) A.跨制度合作、丰富“一国两制”内容 B.解决港澳青年成长就业问题 C.面向海洋、承载更多对外开放的功能 D.显著提高城市群一体化水平 7.有学者说:“毛泽东及其同僚依靠组织方式上的变化,通过大规模的劳力动员,以实现农业奇迹;邓小平及其同僚同样依赖改变组织方式……来提高农业生产率。”这说明了两者的农业政策( ) A.符合当时中国的实际情况 B.赋予农民的经营方式不同 C.促进了农业经济的发展 D.取得农业成就的手段相同 8.1961年,中共中央八届九中全会指出,全国人民继续高举党的总路线、“大跃进”、人民公社“三面红旗”,取得了国民经济继续跃进的胜利。工业总产值过去三年中平均每年的增长速度达到40%以上,农业方面,由于1959、1960年严重的自然灾害,农业生产计划没有完成。全会正式批准对国民经济实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八字方针。由此可知这次会议( ) A.客观评价了“三面红旗”的作用 B.主要针对工业进行必要调整 C.有利于国民经济的恢复与发展 D.准确分析了工农业生产状况 9.1978年,中国政府全年签订了78亿美元的外资引进协议,其中有一半左右金额是12月

中国近代史试题(含答案)

中国近代史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意) 1.“列强的炮声惊醒了古老中华帝国的美梦,中华民族的屈辱史——中国近代史开始了。”这里“列强的炮声”指的是( )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2.下列图片中的历史人物在近代反侵略斗争中作出了重大的贡献,其中收复新疆的是( ) 3.列强对近代中国发动多次侵略战争,其中19世纪九十年代与19世纪四十年代的战争相比,最主要的区别是( ) A.列强获得了对华资本输出的特权 B.侵犯到中国渤海地区 C.允许列强在华设立使馆界 D.割占中国的领土面积扩大 4.在近代中国,有这样一批机器工业:企业实行雇佣制,经费由政府拨给,产品分配给军队。下列企业中属于这批工业的有( ) A.福州船政局 B.轮船招商局 C.滦州煤矿公司 D.沈阳飞机制造厂 5.19世纪末,随着民族危机加重,康有为、梁启超等维新派掀起了

一场救亡图存的政治变革。有关这场变革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光绪帝颁布诏书标志着变革的开始 B.在变革中建立了近代中国第一所体制完备的高等学府 C.此次变革得到湖南巡抚陈宝箴的支持 D.这是一场以光绪帝为首的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 6.在一次历史研究性学习活动中,同学们搜集了某一时期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等人的资料和文章。你认为这一学习活动的主题应是( ) A.“自强”“求富” B.“实业救国” C.“三民主义” D.“民主”和“科学” 7.在中国近代化探索的历程中,不同阶层、不同派别的力量进行了不同尝试。下列内容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 ①蔡元培倡导学术上“兼容并包”②公车上书③兴中会成立④北洋海军的建立 A.②③①④ B.④③②① C.①④③② D.③②④①8.马克思主义是中国共产党的行动指南,马克思主义成为近代中国新思潮的主流始于( ) A.新文化运动前期 B.十月革命爆发后 C.五四运动后 D.中国共产党成立后 9.1924年5月,孙中山在黄埔军校开学典礼上说:“要从今天起,重新做革命的基础,另外成立一种理想上的革命军。一生一世,都不存升官发财的心理,只知道做救国救民的事业。”两年后,该校师生

几种重要的金属化合物测试题(有答案)

几种重要的金属化合物测试题 一、选择题:(本题共6小题,每小题3分,共1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对氧化铝的分类中正确的是()A.酸性氧化物B.碱性氧化物 C.两性氧化物D.不成盐氧化物(像CO一样) 2.氢氧化铝可作为治疗某种胃病的内服药,这是利用了氢氧化铝的哪个性质()A.酸性B.碱性C.两性D.氧化性 3.下列物质露置在空气中,质量会减轻的是() A.NaOH B.Na 2O2C.无水CaCl2D.Na2CO3·10H2O 4.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方便的小包装食品已被广泛接受。为了延长食品的保质期,防止食品氧化变质,在包装袋中可以放入的化学物质是() A.无水硫酸铜 B.硫酸亚铁C.食盐D.生石灰 5.下列操作中,溶液的颜色不发生变化的是()A.碳酸氢钠溶液中滴加稀盐酸B.硫酸铁溶液中滴加硫氰化钾溶液 C.碘水中滴加淀粉碘化钾溶液D.氯化铁溶液中加入还原性铁粉 6.下列关于“焰色反应”的理解正确的是() A.只有金属单质才有焰色反应 B.只有金属化合物才有焰色反应 C.只有某些金属或其化合物才有焰色反应 D.只有金属离子才有焰色反应 二、选择题(共10小题,每小题4分,计40分,每小题有1—2个正确答案,只有一个正确选项的,多选不给分; 有两个正确选项的,选对一个给2分,选错一个该小题不给分。) 7.下列关于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比较中,正确的是() A .二者在水中的溶解度不同,碳酸氢钠的溶解度大于碳酸钠的溶解度 B .二者热稳定性不同,碳酸钠的热稳定性大于碳酸氢钠的热稳定性 C.二者都能与盐酸反应放出二氧化碳气体,但产气量和反应快慢不同 D .二者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8.近期《美国化学会志》报道,中国科学家以二氧化碳为碳源,金属钠为还原剂,在470℃、80Mpa下合成出了金刚石,具有深远的意义。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由二氧化碳合成金刚石是氧化还原反应 B.该反应中二氧化碳完全被还原为金刚石

有机金属化合物的研究

摘要:简要的评述了分别以无机物和有机物作载体的表面金属有机化合物,金属有机化合物与固体表面反应的基本规律和表面金属有机化合物的结构。 关键词:金属有机化合物;无机物;有机物;载体 表面金属有机化学(Surface Organometallic Chemistry简称SOMC)是化学、材料学及催化科学等学科的交叉融合而诞生的一门新型学科。该学科主要以分子金属有机化学、表面化学和分子配位化学为基础,以金属有机化合物与固体表面反应为研究对象,目的是通过在固体表面接枝金属有机基团制备表面组成和结构明确的、具有特殊性能的无机-有机杂化材料、表面金属原子簇、表面功能化膜等,是近年来化学和材料学学科中非常活跃的研究领域之一。金属有机化合物在固体材料表面的接枝反应性能是SOMC研究的基础,此类化合物在有机合成、烯烃聚合和氢化异构化等领域表现出卓越的性能。因而一直是当今金属有机化学研究最为活跃的一类化合物。近年来的研究表明,茂金属类催化剂一经与固体表面反应后,其所形成的表面金属有机化合物,不仅可以改善原物种的动力学性能、控制聚合物的形态,而且可以大大减少助催化剂的用量等,因此,有关表面茂锆金属有机化合物的研究已经成为人们备受关注的热点。本文简要的评述了分别以无机物和有机物作载体的表面金属有机化合物。 1 无机物载体表面金属有机化合物 1.1 氧化物载体表面金属有机化合物氧化物表面金属有机化合物分为两种反应形式,一种是金属有机化合物与氧化物表面的羟基发生反应,另一种是金属有机化合物与氧化物表面的≡M-O-M≡发生反应。 在500°C下处理的MCM-41分子筛上存在着大量的硅羟基,这些硅羟基亲电进攻金属有机化合物上的配位体,发生M-C间的断裂。一个典型的例子就是四新戊基锆化合物与MCM-41(500)表面羟基的反应[1],反应用红外光谱检测,且分析气体产物,表面接枝产物用13C NMR和化学探针反应等方法表征,结果表明Zr-C键在表面羟基的进攻下发生断裂,生成烷基锆化合物。 Michelle Jezequel[2]等用Cp*Zr(CH3)3和Cp2Zr(CH3)2分别与处理过的SiO、SiO2-Al2O、Al2O、Al2O发生反应,用红外光谱、元素分析、固态核磁、EXAFS等表征,推断出化合物的结构。这些复合材料可用作烯烃聚合反应催化剂,但发现表面化合物的结构与催化活性有很大的关系。Cp*Zr(CH3)3和Cp2Zr (CH3)2与SiO反应得到的固体无催化活性,而当接枝在SiO2-Al2O、Al2O、Al2O上时则有催化活性。 此外还有王绪绪等用四烷基锡化合物与SiO表面羟基发生反应,新戊基钛化合物与MCM-41表面羟基发生反应;丁基锡化合物分别与MCM-41、MCM-41表面羟基发生反应;四甲基锡化合物与MCM-41表面羟基发生反应。 当SiO2在高温下(>800°C)处理后,其表面羟基发生缩合形成≡Si-O-Si≡桥,可以与金属有机化合物反应并发生断裂,Bu3Sn-O-SnBu3与SiO2(1000)表面的反应是通过≡Si-O-Si≡的开环生成两个 ≡Si-O-SnBu3接枝物种[3]。并且这个反应不仅发生在四元环中的≡Si-O-Si≡上,而且还与六元环,甚至是八元环中的≡Si-O-Si≡反应。https://www.360docs.net/doc/8214287554.html,lot[4]等人报道了在SiO和Cp*ZrMe3反应,主要生成两种不同的产物。 1.2 非氧化物MgCl2载体表面的金属有机化合物李现忠[5]等报道了以球型MgCl2为载体的 Ziegler-Natta催化剂与含有茂配体的硅烷化合物反应,制备了一种球型MgCl2负载型单茂钛催化剂,利用该类催化剂进行了乙烯与1-己烯共聚,茂金属配体影响催化剂活性的高低顺序为 Me4Ind>Ind>Cp>Me4Cp (其中 Me表示甲基、Ind表示茚基、Cp表示环戊二烯基)。Soga[10]等将Cl2Si(Ind)2ZrCl2负载到MgCl2上,制备了相应的负载型催化剂,该催化剂用于丙烯聚合可以制得全同立构的聚丙烯。 1.3 金属载体表面的金属有机化合物通过金属表面与金属有机化合物的反应可以制备高分散的双金属或多金属催化剂,并且在不同的催化反应中有特定的选择性。 在氢气的氛围下,四丁基锡可以与铑、镍、或铂(负载在SiO2或Al2O3上)反应制备Sn-Rh[6]、Sn-Ni 合金,这种双金属配合物金属相明显,稳定性得到很大改善,可应用到天然气催化合成中。同样,用茂铁或茂镍可以将铁或镍沉积在钯上形成铁钯合金或表面镍钯合金。 2 有机物载体表面金属有机化合物 使用载体催化剂时,无机载体被引入聚合物而影响聚烯烃的性能。和无机载体相比较,有机聚合物载

几种重要的金属化合物教案

第二节几种重要的金属化合物 一、教材分析 1、地位和作用 《几种重要的金属化合物》这一节是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第三章第二节的内容。在“第一章从实验学化学”和“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的基础上,第三章进入元素化学的学习,开始具体介绍元素化合物的知识,这一章介绍金属及其化合物,下一章介绍非金属及其化合物,从构成常见的物质的元素知识开始,引导学生从化学的角度了解丰富多彩的世界。元素化合物知识是中学化学的基础知识,也是工作和生活中经常接触和了解的基本知识,这些知识既可以为前面学习的实验和理论知识补充感性认识材料,又能为后续介绍物质的结构、元素周期律、化学反应与能量等理论知识打下重要的基础,也可以帮助学生逐步掌握学习化学的一些基本方法,还能使学生认识到化学在促进社会发展、改善人类的生活条件等方面起到重要的作用。 2、知识体系 本节知识是金属的化学性质知识的延伸和发展。在自然界中金属元素基本上都以化合物的形式存在,只有既了解金属单质的化学性质,又了解它们的化合物的性质才是比较全面地了解金属。金属化合物的性质是建立在金属单质的基础之上,金属在化学反应中失去部分电子转变成金属阳离子,生成金属化合物,所以它们之间存在着必然的因果关系。但金属阳离子的性质与金属单质的性质就完全不同了,这是原子核外电子的量变引起质变的有力证据。大多数金属阳离子核外电子已达到稳定结构,所以金属化合物之间的相互转变主要是发生复分解反应,一般不涉及到元素化合价的变化,只有少数有变价的元素(如Fe)的阳离子在一定条件下才会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3、主要内容及特点 本节着重介绍了钠的重要化合物(过氧化钠、碳酸钠和碳酸氢钠)、铝的重要化合物(氧化铝、氢氧化铝)、铁的重要化合物(氧化物、氢氧化物、亚铁盐、铁盐),铜的化合物是以“资料卡片”的形式出现的。 根据新课程标准所确定的“课程强调学生的主体性”,要“有助于学生主动构建自身发展所需要的化学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课程性质,本节内容在呈现方式上有以下特点:图画较多,有利于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活动较多,如Na2CO3、NaHCO3的性质,Fe3+的检验等采用了科学探究的形式。 二、新课程标准 1、了解钠、铝、铁、铜等金属及其化合物的重要性质。 2、通过金属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实验,提高学生对“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的认识,培养学 生的实验意识、操作技能、观察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等。 3、通过比较、归纳等,让学生逐步掌握学习元素化合物知识的一般方法。 4、通过金属及其化合物、金属材料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等的学习,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增强 学好化学、服务社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三、学情分析 学生在初中化学中已学过一些金属及其化合物的知识,在平时的生活接触中也已有较多了解,现在进一步学习有关金属化合物的新知识容易接受。通过第二章的学习,学生已经具备了氧化还原反应、离子反应的理论基础知识。但由于学生刚刚开始学习元素化合物,对氧化还原知识尚不能熟练运用,对常见的氧化剂、还原剂并不熟悉,加上实验能力有限,导致他们可能对Fe2+与Fe3+的相互转化的探究实验会遇到困难,所以需要引导学生开展探究实验。 四、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氧化钠和过氧化钠的物理性质,掌握过氧化钠的化学性质。

中国古代史综合测试题_含答案

一、选择题(本卷共有30小题,每小题1.5分,共45分) 重农抑商是中国封建社会传统的经济思想,然而历代商品经济仍有不同程度的发展。据此回答1-4题。 1.我国古代商品经济最初产生于 ( ) A.原始社会后期 B.商朝 C.春秋战国时期 D.秦汉时期2.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 A.儒家思想是中国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重农抑商是中国封建社会传统的经济思想,所以孔子是主张重农抑商的 B.法家代表人物商鞅是重农抑商政策的始作俑者,所以战国时法家都是主张重农抑商政策的 C.重农抑商政策的经济基础是封建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所以重农抑商政策是封建自然经济的必然结果,因而它长期的实行,是有利于社会经济发展的 D.司马迁在《史记》中为从事工商业者作传记(《货殖列传》),说明秦汉以前工商业者还有一定的社会地位;而后世的正史中再也看不到专门为工商业者作的传记,说明由于受重农抑商政策影响,工商业者不再具有较高的社会地位了3.以下哪些是战国时期“重农抑商”政策产生的原因 ( ) ①封建自然经济的自给自足的性质 ②新兴地主阶级经济利益的反映 ③封建社会初期不具备发展工商业的条件 ④诸侯国出于政治、军事因素的考虑 A.①②③ B.①②④ C ②③④ D.①③④ 4.封建统治者长期推行重农抑商政策的根本原因是 ( ) A.维护封建土地所有制 B.限制商品经济的发展 C.保证政府稳定的财政收入 D.稳定封建统治秩序 匈奴是我国北方古老的少数民族,对北方边疆的开发作出了重要贡献。据此回答5-6题。 5.下列情况不符合两汉时期匈奴历史的是 ( ) A.经济生活由畜牧业发展到农牧业 B.铁器已广泛用于生产、生活等领域 C.从分裂走向统一,形成了强盛的奴隶制国家 D.西汉对其进行了有效的管理 6.两汉与秦朝对匈奴采取的相同措施是 ( ) A.修建防御工事 B.和亲与互市 C.进行战争 D.迁民屯边 张骞出使西域,促成当时世界几大文明在西域的碰撞与交融,使当地文化丰富多彩。据此回答7-8题。 7.司马迁称张骞出使西域为“凿空”,主要是由于 ( ) A.张骞没有完成使命 B.西域不愿同西汉夹攻匈奴 C.了解到西域的历史地理与风俗人情 D.开辟了西汉同西域的交通 8.当时,西汉传人西域的物品与技术是 ①丝织品与金属工具②铸铁技术③井渠法④葡萄与石榴 A.①②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有机金属化合物

有机金属化合物及其应用 学校:辽宁师范大学 学院:化学化工学院 年级:2010级 班级:3班 姓名:于泳博 学号:20101129010020

有机金属化合物及其应用 于泳博 辽宁师范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2010级3班 摘要 近年来,有机金属化合物的设计、合成、结构及其应用的研究十分活跃。有机金属化合物是指分子中有机基团的碳原子和金属原子直接结合的化合物。如果含碳成分是通过某些其它原子(例如:氧、氮或硫)与金属结合,就不属于这类化合物。例如(C3H7O)4Ti 就被认为不是有机金属化合物,而C6H5Ti(OC3H7)3则是,因为后者的金属和碳有一处直接成键。实际上除稀有气体外,有机基团可以通过碳原子来用各种方式与周期表中所有元素相结合。本文仅以金属有机锂化物为例对有机金属化合物及其应用做一初步介绍。 关键词:有机金属化合物、有机锂化合物应用、有机金属化合物性质 前言 1827年丹麦Zeise制得铯的有机化合物,1849年Frankland合成出的金属σ键化合物(二丁乙基和锌结合的化合物),开始了金属有机化合物的发展。Grignard继续研究金属有机化合物,制成亲核性有机镁化合物,如甲基溴化镁等,广泛应用它作为合成其他有机化合物的试剂,称为格利雅试剂(简称格氏试剂)。 20世纪有机合成利用格氏试剂引起了人们对金属有机化合物的注意。20世纪前半叶,主族的非过渡金属有机化学研究的非常广泛,特别是美国Gilnan等人发起了锂有机化学,为研究金属有机化学打下了基础。 所谓金属有机化合物即除金属碳化物以外金属和碳结合的化合物的总称。有机金属是以金属和碳结合是按π结合和σ结合或两者皆有之来划分。把具有π结合的有机化合物叫作有机金属络合体,有不少是镍、钴、钼、钨的羰基化合物。具有σ结合的有机硅化合物主要用于高分子工业和表面加工工业。格利雅试剂和烷基铝主要应用于制药工业作中间原料和聚乙烯的聚合触媒,但是操作复杂。 近年来,对于典型金属元素的有机化合物具有的热力学不稳定、挥发性、光反应等特异性能积极地进行了应用技术研究,尤其在电子工业中取得了引人注目的进展。 正文

常见金属有机化合物的合成及应用

常见金属有机化合物的合成及应用 赵 娜 (西北大学化学系05级化学基地班 西安 710069) 摘要:金属有机化学是连接有机化学和无机化学的纽带。本文介绍了格氏试剂,有机锂化合物,二茂铁和乙酰基二茂铁等金属有机化合物的合成及常见反应。 关键词:金属有机化学 格氏试剂 有机锂 二茂铁 一、引言 近年来有机化学迅速发展,分类庞杂,可分为有机合成、金属有机、元素有机、天然有机、物理有机、有机催化、有机分析、有机立体化学等。其中金属有机化学是有机与无机化学的交叉学科,随着科学理论和实验技术的提高,金属有机化学已成为当今最活跃的化学学科之一。 二、常见有机金属化合物 含有碳-金属键的化合物种类甚多,现列举一些常见有机金属化合物。 (一) 格利雅试剂(格氏试剂) 它的制备方法如下: R X RMgX +干乙醚 它在合成中的主要用途有: 1. 和活泼卤代烷反应生成烷烃。 RMgX ClCH 2CH CH 2RCH 2CH CH 2 + MgBr BrCH 2 CH 2 + 2. 用格氏试剂合成醇。 O + RMgX OMgX R OH R RMgX 与甲醛得增长一个碳链的伯醇: MgCl 2CH 2OH RMgX 与其它醛得增长碳链的仲醇: 232CH 3CH O CH 3CH OH CH(CH 3)2 RMgX 与酮得增长碳链的叔醇: CH 3 CH 3 O 232CH 3C OH CH(CH 3)2CH 3

RMgX 与甲酸酯得仲醇: H C OR' O R MgX H C OR' O MgX R +C O 2H C R OH R (二) 有机锂化合物 它的制备方法如下: R X 2Li 干乙醚+RLi LiX + 合成上的应用如: CH 2 CHLi Et 2O CH CH CH 2OLi CH CH 2 CHO + 在有机锂化合物中用途较广的是二烷基铜锂,它的制备方法如下: 2RLi +CuI R 2CuLi 合成中的应用如: RX +CH 32CuLi R CH 3 二茂铁也属于金属有机化合物,它具有芳香性,常温下为橙色晶体,有樟脑气味,熔点为173~174o C ,沸点为249 o C ,高于100 o C 就易升华,加热至400 o C 亦不分解,对碱和非氧化性酸稳定,能溶于苯、乙醚和石油醚等有机溶剂,在环上能形成多种取代基的衍生物。二茂铁可用作燃料的节能消烟剂、抗爆剂。如用于制作汽油抗爆剂、航天用固体燃料等;可用作催化剂。如用于制作合成氨催化剂;用作辐射吸收剂、热稳定剂、光稳定剂及阻烟剂;可用于生产二茂铁衍生物。 二茂铁的实验室合成方法为: (1)在无水无氧的惰性气氛下,以四氢呋喃为溶剂,用铁粉将三氯化铁还原为二氯化铁。 2FeCl 3+Fe→3FeCl 2 (2)在乙二胺的存在下,二氯化铁与环戊二烯反应生成二茂铁。 C 5H 6+FeCl 2·4H 2O→Fe(C 5H 5)2 (3)乙二胺在反应中作为碱,促使环戊二烯变成环戊二烯阴离子。 C 5H 6+NH(C 2H 5)2→C 5H 5-N +H 2(C 2H 5)2 注:本实验采用KOH 作碱合成二茂铁,反应式为: C 5H 6 + KOH→C 5H 5-K + + H 2O 乙酰基二茂铁的合成方法: 二茂铁在85%的磷酸的催化下二茂铁与乙酐发生Fridle-Crafts 酰基化反应生成二茂铁的衍生物乙酰基二茂铁。反应式如下:

大学 中国近代史考试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鸦片战争前中国封建社会的主要矛盾是( ) A.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 B.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 C.资产阶级和工人阶级的矛盾 D.封建主义和资本主义的矛盾 正确答案是:A 2.中国封建社会产生过诸多“盛世”,出现在清代的是( ) A.文景之治 B.贞观之治 C.开元之治 D.康乾盛世 正确答案是:D 3.将中国领土台湾割让给日本的不平等条约是( )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瑗珲条约》 正确答案是:C 4.西方列强对中国的侵略,首先和主要的是( )

A.政治控制 B.军事侵略 C.经济掠夺 D.文化渗透 正确答案是:B 5.1839年组织编写成《四洲志》,向中国人介绍西方情况的是( ) A.林则徐 B.魏源 C.马建忠 D.郑观应 正确答案是:A 6.19世纪末,在帝国主义列强瓜分中国的狂潮中提出“门户开放”政策的国家是( ) A.俄国 B.日本 C.美国 D.德国 正确答案是:C 7.太平天国农民起义爆发的时间是( ) A.1851年 B.1853年 C.1856年 D.1864年 正确答案是:A 8.太平天国由盛而衰的转折点是( )

A.永安建制 B.北伐失利 C.天京事变 D.洪秀全病逝 正确答案是:C 9.最早对兴办洋务的指导思想作出完整表述的人是( ) A.冯桂芬 B.马建忠 C.王韬 D.郑观应 正确答案是:A 10.洋务运动时期最早创办的翻译学堂是( ) A.同文馆 B.广方言馆 C.译书局 D.译书馆 正确答案是:A 11.1898年发表《劝学篇》一文,对抗维新变法的洋务派官僚是( ) A.李鸿章 B.左宗棠 C.张之洞 D.刘坤一 正确答案是:C

浅谈金属有机化合物载体

浅谈金属有机化合物载体 摘要:简要的评述了分别金属有机化学和金属有机化合物的简要概述,以无机物和有机物作载体的表面金属有机化合物,金属有机化合物与固体表面反应的基本规律和表面金属有机化合物的结构。Abstract: Make a comment on metal organic chemistry and metal organic compound respectively carried by inorganic substance and organic substance and some foundational reaction rules of metal organic compound and solid surface and the structure of organic substance 关键词:金属有机化学,金属有机化合物;无机物;有机物;载体Key words:metal organic chemistry ;metal organic compound; inorganic substance; organic substance;carrier 引言表面金属有机化学(Surface Organometallic Chemistry简称SOMC)是化学、材料学及催化科学等学科的交叉融合而诞 生的一门新型学科。该学科主要研究对象是以分子金属有机 化学、表面化学和分子配位化学为基础,以金属有机化合物 与固体表面反应,目的是通过在固体表面接枝金属有机基团 制备表面组成和结构明确的、具有特殊性能的无机-有机杂化 材料、表面金属原子簇、表面功能化膜等,是近年来中非常 活跃的研究领域之一是化学和材料学学科,金属有机化合物 在固体材料表面的接枝反应性能的基础是SOMC研究,此类化

几种重要的金属化合物练习题(带答案)【DOC范文整理】

几种重要的金属化合物练习题(带答案) 第三章第二节第1课时 一、选择题 .用光洁铂丝蘸取某无色溶液,在无色火焰上灼烧,火 焰呈黄色,则无色溶液中 A.只有Na + B . —定有Na +,可能有+ c .一定有 Na +和+ D.可能有Na +和+ 【解析】 观察+的焰色反应时必须透过蓝色钻玻璃, 观察到紫色时说明有+,无紫色时说明无+。不通过蓝色钻 玻璃时看到黄色火焰,说明含有Na +,不能确定是否含有+, B 项正确。 【答案】 B .Na2o2与水反应能够产生 o2,这一反应在呼吸面具、 潜水艇及太空飞船中可为人体提供呼吸所用的 02。下面对该 反应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这是一个氧化还原反应, 原剂 B. 这是一个氧化还原反应, 剂 c .这是一个氧化还原反应, D.这是一个置换反应,有单质 o2 产生 【解析】 过氧化钠与水的反应中,水中的氧元素的化 Na2o2既是氧化剂,又是还 Na2o2是氧化剂,水是还原 Na2o2是还原剂,水是氧化

合价没有变化,所以水既不是氧化剂也不是还原剂。 【答案】A .在一定条件下,将co和o2的混合气体26g充入一体积固定不变的密闭容器中,此时容器的压强为pl,用电火花 不间断点燃,使其充分反应,恢复至原温,固体的质量增加14g,此时容器的压强为p2,则pl p2为 A. 9 4 B. 7 3 c. 7 6D. 6 7 【解析】co被氧气氧化成co2,然后co2被过氧化钠 吸收后又产生氧气,所以固体增加的质量就是co的质量, 即反应相当于是co + Na2o2===Na2co3b所以原混合气体中 co的质量为14g,物质的量是0.5ol ; 02的质量为12g,物质的量为0.375OI,反应后剩余02的物质的量为0.37501。则在此容器中反应前后气体的物质的量之比为0.875 0.375 = 7 3,也就是压强之比为7 3。 【答案】B 【点拨】Na2o2与co2、H2o等反应的相关计算比较复 杂,但只要利用其反应规律就能轻松破解。气体体积关系:无论是co2或H2o的单一物质还是二者的混合物,通过足量Na2o2时,气体减小的体积等于生成02的体积。固体质量关

2018年中考历史总复习中国现代史综合测试卷

中国现代史综合测试卷 时间:60分钟满分:75分 一、选择题(15×2=30分,在下列各题的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 1.历史学家费正清说:“中国的革命正是由这样两种梦想推动着:一是爱国主义者想看到一个新中国傲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二是提高处于社会底层的农民的地位,消除古代旧有的……社会差别。”第一种梦想变为现实的标志是( A) A.开国大典 B.土地改革 C.澳门回归 D.改革开放 2.好的歌曲,能够唱响时代的主旋律。“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唱出的时代主旋律是( A) A.抗美援朝,保家卫国 B.转战陕北,斗智斗勇 C.决战平津,瓮中捉鳖 D.渡江战役,一往无前 3.1954年9月,王爷爷作为一名人民代表,到北京参加一次全国性的重要会议。他亲历的活动是( D) A.听取毛泽东作《论联合政府》的报告 B.决定《义勇军进行曲》为国歌 C.编制第一个五年计划 D.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4.60多年前,作家魏巍发表过一篇充满激情、脍炙人口的文章——《谁是最可爱的人》,在作者看来,“最可爱的人”是( B) A.中国工农红军 B.中国人民志愿军 C.中国人民解放军 D.八路军、新四军 5.新中国建设中有无数个“第一”,下列各项“第一”中,哪一项不是第一个五年计划中取得的建设成就( D) A.第一辆国产汽车下线 B.第一架喷气式飞机试制成功 C.第一座长江大桥建成 D.第一颗人造卫星上天 6.如图反映当时中国正处于( B) A.土地改革时期 B.大跃进时期 C.文化大革命时期 D.改革开放时期 7.下列各项,与中共中央发动“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无关的是( D) A.对社会主义建设缺乏经验 B.对国情没有认识清楚 C.急于求成 D.苏联撕毁合同 知识青年上山下乡 8.如图的宣传画与下列哪一历史事件有关( C)

高一化学《几种重要的金属化合物》习题

第三章第二节几种重要的金属化合物 一、选择题:(本题共6小题,每小题3分,共1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对氧化铝的分类中正确的是()A.酸性氧化物B.碱性氧化物 C.两性氧化物D.不成盐氧化物(像CO一样) 2.氢氧化铝可作为治疗某种胃病的内服药,这是利用了氢氧化铝的哪个性质()A.酸性B.碱性C.两性D.氧化性 3.下列物质露置在空气中,质量会减轻的是() A.NaOH B.Na 2O2C.无水CaCl2D.Na2CO3·10H2O 4.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方便的小包装食品已被广泛接受。为了延长食品的保质期,防止食品氧化变质,在包装袋中可以放入的化学物质是()A.无水硫酸铜B.硫酸亚铁C.食盐D.生石灰 5.下列操作中,溶液的颜色不发生变化的是()A.碳酸氢钠溶液中滴加稀盐酸B.硫酸铁溶液中滴加硫氰化钾溶液 C.碘水中滴加淀粉碘化钾溶液D.氯化铁溶液中加入还原性铁粉 6.下列关于“焰色反应”的理解正确的是()A.只有金属单质才有焰色反应 B.只有金属化合物才有焰色反应 C.只有某些金属或其化合物才有焰色反应 D.只有金属离子才有焰色反应 二、选择题(共10小题,每小题4分,计40分,每小题有1—2个正确答案,只有一个正 确选项的,多选不给分;有两个正确选项的,选对一个给2分,选错一个该小题不给分。)7.下列关于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比较中,正确的是() A .二者在水中的溶解度不同,碳酸氢钠的溶解度大于碳酸钠的溶解度 B .二者热稳定性不同,碳酸钠的热稳定性大于碳酸氢钠的热稳定性 C.二者都能与盐酸反应放出二氧化碳气体,但产气量和反应快慢不同 D .二者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8.近期《美国化学会志》报道,中国科学家以二氧化碳为碳源,金属钠为还原剂,在470℃、

几种重要的金属

1.金属的物理性质 (1)状态:在常温下,除汞(Hg)外,其余金属都是固体. (2)颜色:大多数金属呈银白色,而金、铜、铋具有特殊颜色.金属都是不透明的,整块金属具有金属光泽,但当金属处于粉末状时,常显不同颜色. (3)密度:金属的密度相差很大,常见金属如钾,钠、钙、镁、铝均为轻金属(密度小于4.5 g·cm-3),密度最大的金属是铂,高达21.45 g·cm-3. (4)硬度:金属的硬度差别很大,如钠、钾的硬度很小,可用小刀切割;最硬的金属是铬. (5)熔点:金属的熔点差别很大,如熔点最高的金属为钨,其熔点为3 410℃,而熔点最低的金属为汞,其熔点为-38.9℃,比冰的熔点还低. (6)大多数金属都具有延展性,可以被抽成丝或压成薄片.其中延展性最好的是金. ⑺金属都是电和热的良导体.其中银和铜的传热、导电性能最好. 2.镁和铝 [镁和铝] [镁与铝元素的原子结构及单质化学性质的比较] Mg + S MgS MgCl 2 2AlCl 2

2 [铝的重要化合物] AlO

[合金] (1)合金的概念: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金属(或金属跟非金属)熔合在一起而成的具有金属特性的物质. (2)合金的性质:①合金的硬度比它的各成分金属的硬度大;②合金的熔点比它的各成分金属的熔点低. *[硬水及其软化] (1)基本概念. ①硬水和软水: 硬水:含有较多的Ca2+和Mg2+的水. 软水:不含或只含少量Ca2+和Mg2+的水. ②暂时硬度和永久硬度: 暂时硬度:由碳酸氢钙或碳酸氢镁所引起的水的硬度. 永久硬度:由钙和镁的硫酸盐或氯化物等引起的水的硬度. ③暂时硬水和永久硬水: 暂时硬水:含有暂时硬度的水. 永久硬水:含有永久硬度的水. (2)硬水的软化方法: ①煮沸法.这种方法只适用于除去暂时硬度,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a(HCO3)2CaCO3↓+CO2↑+H2O Mg(HCO3)2MgCO3↓+CO2↑+H2O MgCO3 + H2O Mg(OH)2↓+CO2↑ ②离子交换法.这种方法可同时除去暂时硬度和永久硬度. ③药剂软化法.常用的药剂法有石灰——纯碱法和磷酸钠法. (3)天然水的硬度:天然水同时有暂时硬度和永久硬度,一般所说的硬度是指两种硬度之和. (4)硬水的危害: ①长期饮用硬度过高或过低的水,均不利于身体健康. ②用硬水洗涤衣物,浪费肥皂,也不易洗净. ③锅炉用水硬度过高,易形成锅垢[注:锅垢的主要成分为CaCO3和Mg(OH)2],不仅浪费燃料,还会引起爆炸事故. 3.铁和铁的化合物 [铁] (1)铁在地壳中的含量:铁在地壳中的含量居第四位,仅次于氧、硅和铝. (2)铁元素的原子结构:铁的原子序数为26,位于元素周期表第四周期Ⅶ族,属过渡元素.铁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2个,可失去2个或3个电子而显+2价或+3价,但+3价的化合物较稳定. (3)铁的化学性质: ①与非金属反应: 3Fe + 2O2Fe3O4

几种重要的金属化合物说课稿

几种重要的金属化合物 自我介绍:各位评委老师,上(下)午好,我是东北农业大学的在读研究生,()号考生。 说课: 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几种重要的金属化合物》第一课时:几种重要金属的氧化物,下面,我将围绕本课“教什么”“怎么教”“为什么这样教”三个问题,从教材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和难点,教法和学法,教学过程五个方面加以分析和说明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出自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高中《化学》第一册(必修一)第三章第二节,为了使学生更好的系统学习金属化合物的知识,我对本节课知识的顺序进行了调整,分成三课时,第一课时学习几种重要化合物的氧化物,第二课时学习几种重要金属的氢氧化物,第三课时学习几种金属的盐。 2 在初中阶段比较肤浅地了解一些金属的知识,本节要在这些知识的基础上结合第一章从实验学化学和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等知识进一步加深学习金属的相关性质。这些知识既可以为前面的实验和理论知识补充感性认识的材料,可以为化学Ⅱ介绍的物质结构、元素周期表、化学反应与能量等理论知识打下重要的基础;也可以帮助学生逐步掌握学习化学的一些基本方法;还能使学生真正认识化学在促进社会发展、改善人类生活条件等方面所起到的重要作用。 3 在学习金属性质的基础上,本节侧重学习碱金属的氧化物、氢氧化物和某些盐的性质。在自然界中,金属元素基本都是以化合物的形式存在,只有了解金属但只的性质又了解它们的化合物的性质才是完整的了解金属。 二教学目标 按照《高中化学新课程标准》的要求,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确定如下三维目标: 1 知识目标(知识与技能) A 了解金属氧化物的性质,掌握钠的过氧化物的化学性质; B 通过实验探究认识铝的氧化物的两性,和在那给我铝的氢氧化物的化学性质及两性 C 学生通过探究性试验,加深对“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的认识,增强实验意识和操作技能。 2 能力目标(过程与方法) 1、通过演示和学生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及分析问题的能力。 2、通过实物展示、演示和学生实验相结合的方法,并适时启发、诱导使学生掌握钠的化合物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3、采用对比分析、讨论归纳和实验探究,突破教学难点。 3 情感目标(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A 感受金属材料在生产和生活中的重要应用以及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增强学好化学,保护环境,服务社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B 通过酸性氧化物、碱性氧化物,初步树立对立统一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C 通过思考与交流、科学探究、社会实践等各种活动,培养学生自信、互助、合作的品质。 三重点和难点 我是根据新课标的要求、教材内容的设置以及对今后教学的影响来制定教学重、难点的。

[业务]历史期末综合测试题.docx

期末综合测试题 一、选择题 1、新中国的诞生,揭开了中国历史的新篇章,“新”在() ①中国人民从此成为国家的主人②是一个主权独立的国家 ③开始朝着社会主义道路迈进④召开了政协会议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 2、2004年5月31日,海南日报设计了一组以爱国主义为主题的问卷,对海口四所小学 进行了抽样调查,其中有一题是“列举我国抗美援朝五位爱国英雄。”在150份中学生调查问卷中,只有16人能全部正确答出,而更多的学生则是填上①黄继光;②邱少云;③董存瑞; ④江姐;⑤刘胡兰。这些战斗英雄和革命烈士。请你帮忙纠正一下,告诉这些同龄人,上述名单中,属于抗美援朝战争中的战斗英雄的是() 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③ D、②③⑤ 3、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在关于农村工作的问题上,不能促进社会生产力发展的是() A、实行了土地改革 B、农业合作化运动 C、人民公社化运动 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4、我国的工业化建设开始于() A、新中国建立后 B、第一个五年计划实施后 C、抗美援朝战争胜利后 D、土地改革完成后 5、“一五”计划期间,我国的民主政治与法治建设取得了很大成就,主要表现在() A、制定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B、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C、第一届全国人大召开,通过了第一部社会主义性质的宪法 D、公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6、1987年,邓小平在党的十三大会议上阐明了社会主义初级理论。那么,我国进入社 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标志是() A、新中国的成立 B、土地改革的完成 C、人民公社化运动 D、三大改造的完成 7、岀现右图所示的报道的原因是() A、“大跃进”时期农村生产力有很大的提高 B、《人民日报》凭空虚构 C、当时群众弄虚作假 D、当时“浮夸风”盛行 8、下列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是() ①毛泽东逝世②粉碎“四人帮”③林彪叛逃④周恩来逝世

有机锌化合物整理研究

有机锌化合物整理研究 化学一班 20520112201383王清峰 摘要:锌金属有机化合物是金属锌与碳直接相连含有Zn-C键的化合物,其中一些物种比如烷基卤化锌被广泛用在有机合成中,在金属有机化合物的发展过程中具有里程碑式的地位。然而人们似乎对有机锌化合物的应用停留至此,锌金属有机化合物的种类屈指可数。然而作为d轨道充满的Zn元素其形成的有机化合物应该具有理论研究价值,甚至在不久的将来可能会由于金属有机框架的发展得到新一轮研究的热潮。本文就对当前所查到的比较常见的锌金属有机化合物做了一个系统的整理,并尝试对其中的一些性质进行解释,希望能够为将来可能到来的研究热潮做出一份贡献。 关键词:金属有机化合物有机锌化合物新进展 一、锌有机金属化合物简介 金属有机化合物是指含有金属-碳键(M-C)的一类化合物。因此,不含有M-C键的金属烷氧基化合物(其为M-O键)、烷硫基化合物(为M-S键)或羧酸盐(为M-O键)并不属于金属有机化合物的范畴。而通过氮、氧、硫等原子与金属配位形成配位键的化合物也不算金属有机化合物。[1]根据以上定义,对于锌来说,有机锌化合物就是指存在共价C-Zn键的锌化合物,并且在该化合物里如果有机基团通过配位原子如O或N对Zn进行配位而得到的配位化合物是不在有机锌化合物的范畴之内。 金属有机化合物(包涵磷、氟、硅、硼等的类金属有机化合物)按照M-C键的类型大体可以分为三类:第一大类包括碱金属和碱土金属有机化合物,它们一般是以离子性的M+C-形式存在;第二大类包括其他的非过渡金属有机化合物,主要是含有共价性的M-C键化合物;第三大类便是过渡金属有机物。由于Zn形成化合物时充满电子的3d轨道并不参与反应,因此Zn的性质应该是更接近于非过渡金属,被分为第二类。另一方面,Zn的4s电子层有两个电子,所以一般认为金属锌形成的金属有机化合物都是正二价的共价键化合物,而且能形成高于配位数2的化合物。 据记载,最早在有机合成上得到广泛应用的金属有机化合物是弗兰克兰于1894年由碘乙烷与锌粉作用制得的二乙基锌。二乙基锌是一个锌原子与两个乙基的碳原子以共价键的形式结合的金属有机化合物。有机锌化合物为金属有机化合物的研究作出了卓越的贡献,看起来有机锌化合物应该会得到广泛的研究,然而事实并非如此,从结构的角度来看,由于Zn 原子没有空的d轨道,在与有机物成键时不能像过渡金属元素那样丰富多彩,因此实际上人们对其有机物的研究并没有太深入,曾一度陷入冷门。实际上这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锌金属有机化合物研究的困难性而且说明过渡金属的金属有机化合物更容易研究,所成键的种类更多因此结构也更加丰富多彩。即便如此,随着纳米材料研究的兴起[2],锌的金属有机框架聚合物的研究逐渐兴起,对其形成机理的研究是个比较困难富有挑战性又十分有意义的过程,这很可能需要一定程度上从锌金属有机化合物的角度来解决。所以本文便希望能够对有机锌化合物做个系统的整理,希望能给为将来可能到来的有机锌化合物研究的热潮做出一点微薄的贡献。 二、有机锌化合物种类介绍[1][3][4] 1.烃基锌 烃基锌包括二烃基锌R2Zn及一烃基锌RZnX(X=卤素、H、OR、SR、NR2等)。 (1)制备:由碘代烃和锌金属反应然后就可以把产物二烃基锌蒸馏出来。利用格氏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