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顶山茶介绍

蒙顶山茶介绍
蒙顶山茶介绍

蒙顶山茶介绍

蒙顶茶产于四川蒙山。蒙山跨名山、雅安两地,山势巍峨,峰峦挺秀,绝壑飞瀑,重云积雾,景色与峨眉山、青城山齐名。古人说这里“仰则天风高畅,万象萧瑟;俯则羌水环流,众山罗绕,茶畦杉径,异石奇花,足称名胜”。蒙山有上清、菱角、毗罗、井泉、甘露等五顶,亦称五峰。相传2000多年前,僧人甘露普慧禅师吴理真,“携灵茗之种,植于五峰之中”。蒙山五顶,中顶上清峰最高。吴理真在上清峰栽了七株茶树。这茶树“高不盈尺,不生不灭,迥异寻常”,“味甘而清,色黄而碧,酌杯中,香云罩覆,久凝不散”,久饮此茶,有益脾胃,能延年益寿,故有“仙茶”之誉

蒙山,古时属于祀祭的名山之一,相传大禹治水成功时,曾在此致祭。佛教传人中国,蒙山逐渐成佛教胜地。山顶上的五大峰——上清、菱角、毗罗、灵泉、甘露、其命名都与佛教有关。蒙山的贡茶圆,全由山上寺僧掌管,分工严密,各守其职。

蒙顶茶,是蒙山所产各种花色名茶的统称。有雷鸣、雾钟、雀舌、鹰嘴、芽白等品名,以后又有凤饼、龙团等紧压茶。民国初年,以生产黄芽为主,故称蒙顶黄芽,为当时的蒙顶茶的代表。如今,以生产甘露为多。

蒙顶茶属绿茶类,在制做上不发酵,以下就简单介绍一下几种蒙顶茶的制法:

蒙顶甘露——采摘标准为一芽一叶初展,新鲜芽叶适当摊放,以高温杀青,经三炒、三揉、三烘和整形工序。外形美观,条索紧卷我毫,浅绿油润,香气高爽,味醇甘鲜,汤黄微碧,清澈明亮。

蒙顶石花一一嫩芽经杀青后,即在锅中整形,后经摊凉再入锅复炒,低温烘干。银芽扁直整齐,汤色黄碧,香气纯鲜,味甘隽永。

蒙顶黄芽——制法与石花大同小异,唯杀青后要揉捻。色泽黄亮,芽呈金黄色,香纯清,味浓鲜,汤色清黄明亮。

万青银叶和玉叶长青---是迟采的稍大芽叶制成,制法与甘露相同,唯茸毫减少,品质较甘露稍次。

蒙顶黄芽

蒙顶黄芽,属黄茶。50年代,蒙顶茶以黄芽为主,近来多产甘露,黄芽仍有生产。采摘于春分时节,茶树上有10%的芽头鳞片展开,即可开园采摘。选圆肥单芽和一芽一叶初展的芽头,经复杂制作工艺,使成茶芽条匀整,扁平挺直,色泽黄润,金毫显露;汤色黄中透碧,甜香鲜嫩,甘醇鲜爽。为黄茶之极品。

蒙顶黄芽制造分杀青、初包、复炒、复包、三炒、堆积摊放、四炒、烘焙八道工序。由于芽叶特嫩,要求制工精细。

黄茶的品质特点是“黄叶黄汤”。黄茶芽叶细嫩,显毫,香味鲜醇。蒙顶黄芽外形扁直,芽条匀整,色泽嫩黄,芽毫显露,甜香浓郁,汤色黄亮透碧,滋味鲜醇会甘,叶底全芽嫩黄。

蒙顶黄芽,鲜叶采摘标准为一芽一叶初展,每市斤鲜叶约有

8000-10000个芽头. 黄芽外型芽叶整齐,形状扁直,芽匀整多毫,色泽金黄, 内质香气清纯, 汤色黄亮, 滋味甘醇, 叶底嫩匀, 早期是进贡

的皇茶.

俗话说:"昔日皇帝茶,今入百姓家!" 这就是蒙顶黄芽的真实写照. 蒙顶甘露:该茶采摘细嫩,每年春分时节采摘,标准为单芽或一芽一叶初展。芽外形紧凑多毫,嫩绿色润,香气馥郁芬芳鲜嫩,汤色碧清微黄,滋味鲜爽,浓郁回甜。

甘露在梵语是“念祖”之意;二说是茶汤似甘露。甘露茶采摘细嫩,制工精湛,外形美观,内质优异。其品质特点:紧卷多毫,浅绿油润,叶嫩芽壮,芽叶纯整,汤黄微碧,清澈明亮,香馨高爽,味醇甘鲜。蒙山石花

特级蒙山石花茶青采用明前全芽头制作、每市斤干茶需要4万—5万个芽头。现在蒙山石花的制法工艺沿用唐宋时期的“三炒三晾”制法。

蒙山石花,其造型自然美观,如丛林古石上寄生的苔藓,形似花。此茶产于蒙山,故名蒙山石花。品质特征

外形:扁平匀直,嫩绿油润;

茶汤:汤色嫩绿,清澈明亮;

香味:香气浓郁,芬芳鲜嫩;

滋味:滋味鲜嫩,浓郁回甘;

叶底:叶底细嫩,芽叶匀整。

碧潭飘雪《用茉莉花和上好的甘露窨制而成》

碧潭飘雪是一种花茶.采花时间在晴日午后,挑雪白晶莹、含苞待放的花蕾,感在开放前择花,使茶叶趁鲜抢香,再以手工精心窨制。花,色丽形美,才敢展露在茶客面前。看那叶似鹊嘴,形如秀柳,汤呈青绿,清澈得叶片可数。水面点点白雪,色彩有对比,淡雅适度,此茶不仅淳香可口,尚有观赏价值。

碧--茶的色;潭--茶碗;飘--花瓣浮飘水面,香味四溢;雪--洁白茉莉。颜色是清新透亮的绿,上面飘浮着白色碧潭飘雪外形紧细挺秀,白毫显露,香气持久,回味甘醇。采用早春嫩芽为茶坯,与含苞未放的茉莉鲜花混合窨制而成,花香、茶香交融,并保留干花瓣在茶中。冲泡后茶汤黄亮清澈,朵朵白花漂浮其上如同天降瑞雪,颇具观赏性和美感,香气清悠品味高雅,有浓郁的茉莉花香气,泡饮时应选用盖碗泡饮,可看到就像碧潭上飘了一层雪。品此茶令人赏心悦目.

外形:紧细匀整;有锋苗,花干洁白;细嫩有毫,色泽、绿黄润。骨质为,香气鲜灵持久;汤色绿黄明亮;滋味鲜醇爽;叶底绿黄匀亮,细嫩多芽。醇爽回甘!!

碧潭飘雪的功效:润肺止咳之功效明显。还含有多种微量元素,长期饮用对人体有益。

蒙顶毛峰

蒙顶毛峰产于四川孟山。品质特征:外形条索紧细匀直,色泽嫩绿,鲜润显毫,香气高洁,新鲜悦鼻,汤色微黄明亮,味浓爽适口,叶底匀整嫩绿。

蒙宸花毛峰

由上等茉莉花和优等绿茶窨制而成,既有绿茶的清香味,又有花茶的花香味,汤色绿黄明亮;滋味鲜醇爽;叶底绿黄匀亮,。醇爽回甘。。绿茶原料多为一芽二三叶全展,是众多消费者,尤其是老茶客的首选!!关于蒙顶的茶诗

1扬子江心水,蒙山顶上茶。

——明代陈绛《辨物小志》

“扬子江中水,蒙山顶上茶”这两句飘扬蒙顶茶的诗句,寓意颇深,传说扬子江心水,味甘鲜美,用这种水泡蒙山中顶的仙茶,是人间最美的佳饮,常人不可得。

2《谢人寄蒙顶茶》

蜀土茶称圣,蒙山味独珍。

灵根托高顶,胜地发先春。

几树惊初暖,群篮竞摘新。

苍条寻暗粒,紫萼落轻鳞。

的砾香琼碎,蓬松绿趸均。

漫烘防炽炭,重碾敌轻尘。

惠锡泉来蜀,乾崤盏自秦。

十分调雪粉,一啜咽云津。

沃睡迷无鬼,清吟健有神。

冰霜凝入骨,羽翼要腾身。

落人真贤宰,堂堂作主人。

玉川喉吻涩,莫厌寄来频。

3茶圣陆羽在评价名茶时曾说:“蒙顶第一,顾诸第二”(顾诸茶产于

浙江长兴,是唐代名茶中的珍品)

4香港《文汇报》曾以“昔日皇帝茶,今入百姓家”为题,报道蒙顶茶“不愧为实至名归之茶中极品”。

5“名山之茶美于蒙,蒙顶又美之”

6蒙山之巅多秀岭,不生恶草生淑茗

7陆羽在《茶经》中未列蒙山茶。诗人黎阳王对陆羽未能品尝到这绝品茶,感到十分惋惜,吟有《蒙山白云岩茶》云:

闻道蒙山风味佳,洞天深处饱烟霞。

冰绡剪碎先春叶,石髓香粘绝品花。

蟹眼不须煎活水,酪奴何敢问新芽。

若教陆羽持公论,应是人间第一茶。

8白居易爱蜀茶,最爱的亦是蒙山茶:“琴里知闻唯《渌水》,茶中故旧是蒙山。”

琴茶

——白居易

兀兀寄形群动内,陶陶任性一生间。

自抛官后春多醉,不读书来老更闲。

琴里知闻惟渌水,茶中故旧是蒙山。

穷通行止长相伴,谁道吾今相与还。

清代诗词文发展络

清代诗词文发展络

————————————————————————————————作者:————————————————————————————————日期:

清词的发展脉络 流派时间代表人物特点影响 阳羡派清初陈维崧悲慨健举 萧骚凄怨 以豪情抒悲愤 陈维崧尊词体,以词并肩“经”“史”。摒弃“小道”和“词为艳科”的传统观念,继承诗经和新乐府精神,敢拈大题目,写出大意义。反映明末清初的国事,无愧“词史”之称。冲破了“词为艳科”的畛域。对词的发展有重大意义。 浙西词派清初到清 中叶朱彝尊(清 初代表)、厉 鹗(清中叶 代表) 标举醇雅风格,蕴藉空 灵,无轻薄浮秽之弊,也 不落浓艳媚俗。即使艳情 咏物,也力除陈词滥调, 独具机杼,音律和谐。 重在字句声律上用功夫,限 制了创造的天地,也给该派带 来了堆填弄巧的风气 纳兰性德(与曹贞吉、顾贞观合称“”京华三绝)清初纳兰性德词主情,崇尚入微有致。 爱情词低回幽渺,执着缠 绵。哀郁凄婉的情调贯穿 全词。纳兰词真挚自然。 婉丽清新,善用白描,不 事雕琢,运笔如行云流 水。 常州派清中叶到 晚清张惠言、周 济 张词气势雄健,风格俊 逸。词风较为质实,但其 内容范围仍然比较狭窄。 主张尊词体,提高词的地 位,倡导意内言外、比兴 寄托和“深美宏约”之致。 周济以艺术审美眼光推 崇词体,突出词的“史” 性与时代盛衰相关的政 治感慨;对词的比兴寄托 从创作于接受上肯定。 ①张惠言主张尊词体,提高词 的地位,倡导意内言外、比兴 寄托和“深美宏约”之致,对 扭转词风和指导风气起到了积 极作用。②周济一方面并纠正 了浙派的浅滑甜熟,使常派真 正风靡开来,笼盖晚清时期的 词坛,一方面创作与理论脱节 对艺术审美和技巧认识较缜 密,个人词作却为如人意。

山茶

山茶 山茶是常绿乔木或灌木,株高可达15M。树干灰褐色。叶互生,卵形至椭圆形,边缘有锯齿,革质,有光泽。花单生于叶腋或枝顶,花期9到4月,个别品种有香味。当今世界山茶花品种已发展到5000余个,中国有300余个。常见的山茶传统品种有:大花金心、亮叶金心、红露珍、花露珍、大松子、赤丹、狮子笑、金盘荔枝、十八学士等;另有山茶十大传统名品:花牡丹、洒金宝珠、花鹤翎、大朱砂、绿珠球、鸳鸯凤冠、十样锦、赛洛阳、花芙蓉、花佛鼎。 中文学名:山茶 拉丁学名:Camellia japonica 科:山茶科 别称:曼陀罗树,薮春,山椿,耐冬,晚山茶,茶花,洋茶 二名法:Camellia japonica Linn. 界:动物界 纲:双子叶植物纲 亚纲:五桠果亚纲目:杜鹃花目 科:山茶科 属:山茶属 种:山茶 分布区 域: 原产于中国东部,现中国、朝鲜、日 本和印度等地普遍种植。 花语:理想的爱·谦让 简介 学名:Camellia japomica 山茶英名:Common Camellia 别名:曼陀罗树、薮春、山椿、耐冬、山茶、晚山茶、茶花、洋茶科名:山茶树 属拉丁名:Camellia 国内分布:四川、台湾、山东、江西等地有野生种,国内各地广泛栽培。 命名来源:(本草纲目)[Pl. 2: 698. 1753] 中国植物志:49(3):087 分布:各地均有 生境:栽培 繁殖方式:种子 习性:阳生 药用部位:花 药用功能:痈疽疮疖、尿路感染、痢疾 药用主治:用于收敛止血 形态特征:灌木或小乔木,高至15米。叶倒卵形或椭圆形,长5-10厘米,宽2-6厘米,短钝渐尖,基部楔形,有细锯齿,叶干后带黄色;叶柄长8-15毫米。花单生于叶腋或枝顶,大红色,花瓣5-6个,栽培品种有白、淡红等色,且多重瓣,顶端有凹缺;花丝无毛;子房无毛,花柱顶端3裂。蒴果近球形,直径2.2-3.2厘米。 产地习性 产中国,浙江、江西、四川、重庆及山东,且山茶为重庆市和温州市市花;日本、朝鲜半岛也有分布。为常灌木或小乔木。喜半阴、忌烈日。喜温暖气候,生长温度为18~25℃,始花温度为2℃。略耐寒,一般品种能耐-10℃的低温耐暑热,但超过36℃生长受抑制。喜空气湿度大,忌干燥,宜在年降水量1200mm以上的地区生长。喜肥沃、疏松的微酸性土壤,PH以5.5~6.5为佳。一年有2次枝梢抽生,第一次为春梢,于3~4月开始

2017年云南最全赏花海指南

2017 年云南最全赏花海指南 1月昆明黑龙潭公园梅花昆明黑龙潭公园是我国十大梅园之一,是我国第二大山水梅园,目前拥有地栽梅花13000 余株,梅花盆桩4000 余盆,品种200 多个。每年的1 月,昆明市黑龙潭公园里的数万株梅花傲立寒冬争相怒放,堪称中国西南一大奇观。 2月罗平漫山遍野的油菜花罗平是我国的油菜生产基地县,每年2、3 月份,20 万亩油菜花在罗平坝子竞相争放,放眼望去,是一片一望无际的金黄,无论什么人,凡驻足这个最大的天然花园内,无不感叹罗平是“金玉满堂”之乡。 其它赏花地:石屏尼白莫山马缨花 3月茈碧湖梨园村梨花雨梨园村位于云南省大理市洱源县茈碧湖傍,位于茈碧湖 北岸,占地面积8 公顷,依山傍水,风光旖旎。村中遍植梨树,有些树的树龄已达300 多年,数万株粗壮高大的百年老梨树参天而立,村庄掩映在梨林的荫蔽之中。一年一年开了又谢的梨花,默默地展现着小村的存在,俨然是东晋陶渊明笔下的“世外桃源”。昆明郊野公园桃花昆明郊野公园位于昆明西郊玉案山麓,娇艳的碧桃花是本公园的园花。全园职工十余年来相继栽植了五千多株碧桃分布于公园两公里的道路两旁,每年春节过后,株株碧桃含 苞欲放,临近三月,数不清的花蕾一起露出了她们的笑脸, 涌起了一股挡不住的桃花春潮 .... 昆明圆通山樱花

圆通山位于昆明市区北部,园中种植的花木有樱花、海棠花、梅花、茶花、桂花、桃花、杏花、兰花及松、柏、竹等,四时名花相继开放,争奇斗艳。特别是每年阳春三月海棠花盛开之时,繁花似锦,花团锦簇,绚丽多姿,游客如云,赏樱花是昆明人的一大乐趣,'圆通花潮'是昆明胜景之一。4 月大理花甸坝野花海云南大理风景区花甸坝,是苍山顶上一块美丽富绕的盆地,坝子北面,春来鲜花盛开,满山红遍。整个花甸坝,从春到秋都怒放着五颜六色的奇花异卉。山茶花、杜鹃花、映山红、野菊花、豺子花、龙爪花等,把整个坝子都点缀得五彩缤纷。尤其是四五月间,花甸坝真是成了花的世界,花的海,吸引了国内外许多植物学家,一次次来到花甸坝进行科学考察。 其它赏花地:昭通市昭阳区洒渔乡苹果花;红河州蒙自市新安所镇石榴花雨;大理苍山西坡马鹿塘、苍山洗马潭杜鹃花 5月腾冲北海湿地鸢尾花 五月是北海湿地最美的季节,紫色的鸢尾花铺满原野, 草叶的清香沁人心脾,芦苇丛中传来野鸭的咕咕声……到了 秋天,烂漫的山花在阳光下泛着金光,激扬起快乐的旋 律... 迷恋这样的阳光,穿过云隙洒下片片金箔,浮动在波 光粼粼的水面上,倒映着远处群山的倩影。元江河谷凤凰花在云南元江低热河谷地带,凤凰花随处可见,每每花谢瓣落,树下宛如铺上一层红毯,又如遍地火焰,令人动容。犹如凤凰涅槃,鲜艳如火,花朵布满树梢,与绿叶相映成趣,异常醒目,总能让观者为它婀娜多

山茶花图片大全山茶花图片欣赏及资料介绍

山茶花图片大全山茶花图片欣赏及资料介绍 文稿归稿存档编号:[KKUY-KKIO69-OTM243-OLUI129-G00I-FDQS58-

山茶花图片大全山茶花图片欣赏及资料介绍山茶花图片大全山茶花图片欣赏及资料介绍 分享: 收藏本文 用手机看 山茶花是中国传统十大名花之一,花姿丰盈,端庄高雅,有很好的观赏效果,很多人盆栽种植,不仅可以观赏,还可以摆设在居室内进行布置,小编搜集了一些山茶花图片及信息资料,我们了解下: 山茶花图片 山茶花的形态特征: 灌木或小乔木,高9米,嫩枝无毛。叶革质,椭圆形,长5-10厘米,宽2.5-5厘米,先端略尖,或急短尖而有钝尖头,基部阔楔形,上面深绿色,干后发亮,无毛,下面浅绿色,无毛,侧脉7-8对,在上下两面均能见,边缘有相隔2-3.5厘米的细锯齿。叶柄长8-15毫米,无毛。花顶生,红色,无柄;苞片及萼片约10片,组成长约2.5-3厘米的杯状苞被,半圆形至圆形,长4-20毫米,外面有绢毛,脱落;花瓣6-7片,外侧2片近圆形,几离生,长2厘米,外面有毛,内侧5片基部连生约8毫米,倒卵圆形,长3-4.5厘米,无毛;雄蕊3轮,长约2.5-3厘米,外轮花丝基部连生,花丝管长1.5厘米,无毛;内轮雄蕊离生,稍短,子房无毛,花柱长2.5厘米,先端3裂。蒴果圆球形,直径2.5-3厘米,2-3室,每室有种子1-2个,3爿裂开,果爿厚木质。花期1-4月。 山茶花图片 山茶花的生长习性:

产于中国,重庆、浙江、江西、四川及山东;日本、朝鲜半岛也有分布。为常灌木或小乔木。喜半阴、忌烈日。喜温暖气候,生长适温为18~25℃,始花温度为2℃。略耐寒,一般品种能耐-10℃的低温耐暑热,但超过36℃生长受抑制。喜空气湿度大,忌干燥,宜在年降水量1200mm以上的地区生长。喜肥沃、疏松的微酸性土壤,PH以5.5~6.5为佳。一年有2次枝梢抽生,第一次为春梢,于3~4月开始;夏梢7~9月抽生。花期长,多数品种为1~2个月,单朵花期一般为7~15天。花期2~3月。别名:山茶、茶花、曼佗罗树、晚山茶、耐冬、檀、洋茶、菇春、山椿。 山茶花图片 山茶花什么时候开? 山茶花因品种不一样,在9月底至5月初,陆续开花不断。在深秋、寒冬、早春呈现勃勃生机的景象。山茶花一年有2次枝梢抽生,第一次为春梢,于3~4月份开始;夏梢7~9月份抽生。山茶花花期长,多数品种为1~2个月,单朵花期一般为7~15天。花期2~3月。 山茶花图片 山茶花花开更繁茂方法: 盆栽山茶花要注意用土,同时做好肥水管理,保持适当阳光和温度。 盆土对山茶花的生长很重要,用酸性的疏松肥人的上种植是使植株良好生长的重要条件。碱性土或黏性土会使植株生长不良,甚至死亡。 山茶花喜欢半阴环境,寒冷和炎热均不利于生长。气温如果超过35℃,最好能在室外搭荫棚。山茶花喜欢湿润环境,过夏宜每天向地面四周喷水几次,以增高环境湿度。高楼住户无室外条件,夏季可把巴茶花搬到室内或走廊里;春、秋季要把盆放在阳台或朝南窗口处。盆栽山茶花耐寒力强,冬季可放在室内。

清代的诗词文

清代的诗词文

————————————————————————————————作者:————————————————————————————————日期:

第七章清代的诗、词、文 第一节清代的诗 清诗数量之多,超过历史上任何一个时代,而且流派很多,诗话如林,呈现出唐宋以后诗歌创作的复兴局面。 清代诗歌的发展,分为两个时期: 一、清初期(顺治、康熙两个朝代) 清初诗人,就其生活道路,政治态度和诗歌风格可以分为两大类:反清的明末遗民和降清的明末遗民。 1、反清的明末遗民 这些人入清后不同清朝统治者合作,积极投入抗清斗争,他们的诗歌有强烈的民族感情和爱国思想,有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杜濬、归庄、阎尔梅、钱澄之、申涵光、吴嘉纪等。其中成就最大的是顾炎武、屈大均、吴嘉纪。 顾炎武(1613—1682)字宁人,号亭林,江苏昆山人,出身于“江东望族“。明末参加过复社,入清不仕,积极投入抗清的武装斗争。抗清失败后他十谒明陵,遍游华北,到处奔走,不忘兴复。有《日知露》、《亭林诗文集》。顾认为“文须有益于天下”,又说:“诗主性情,不贵奇巧”。他的诗歌剧作重视地时间了他的这些主张,大都写国家民族兴亡的大事,有十分丰富的历史内容,或托物寄兴,或借景抒情,或吊古伤今,都充满着爱国热忱和民族情感。诗风沉浑悲壮、苍凉劲健,诗如其人。他的诗对清代诗歌,尤其是清初和晚清诗坛,产生了巨大影响。 作品选《精卫》诗中作者以精卫自喻:长将一寸身,衔木到终古。表示一定要以精卫填海的精神来从事恢复故国的事业,对于那些“有成窠”的燕雀,即那些降清的士大夫,表示了无比的轻蔑。 2、清代的明末遗民 这些人虽也是明末遗民,但他们或者降清,或者参加清朝科举,或被清同志者聘请出山。又都为清政府服务了。有钱谦益、吴伟业、龚鼎孳、施闰章、宋琬、毛奇龄、朱彝尊、陈维菘、姜宸英、彭孙遹、王士祯号称大家。而以钱谦益、吴伟业、王士祯成就最高、影响最大。 钱谦益(1582—1664,字受之,号牧斋。明万历进士。官至侍郎,在南明福王政权中任礼部尚书。清兵攻陷南京,他率领文官投降,任礼部侍郎,不久辞归。以后又和抗清活动有联系。写过一些怀念故国,悔恨平生的诗。 钱诗名很大,被推为一代宗师,著有《投笔集》。他与吴伟业、龚鼎孳

山茶属的系统大纲

云南植物研究 1999,21(2):149~159  Acta Botanica Yunnanica 山茶属的系统大纲Ξ 闵天禄 (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昆明650204) 摘要 本文提出了山茶属两个亚属、14组和119种的系统大纲。这个大纲支持建立亚属的分类等级,归并了张宏达(H1T1Chang,1981-1996)系统中的两个亚属和9个组,取消了“亚组”和“系”的分类等级,界定了亚属和组的概念和范围,将已合格发表的300余种的名称订正归并为119种。 关键词 山茶属,系统大纲 分类号 Q949 A Systematic Synopsis of the G enus Camellia MI NG T ien-Lu (Kunming Institute o f Botany,The Chinese Academy o f Sciences,K unming650204) Abstract The genus Camellia is only distributed in the Eastern Asia and contained a lot of important eco2 nomic plants.S o far about300species have validly been published and have never been completely revised. S ince1989the author has been closely inv olved with the revision of system and species of this genus. Linnaeus(1753)described2genera and2species(Camellia japonica L.and Thea sinensis L.). Dyer(1874)reduced2sections under genus Camellia.A fter a synopsis of genus Camellia published by C ohen S tuart(1916),the number of species was raised to38.Mechior(1925)divided Camellia into3 genera(Piquetia,Stereocarpus and Camellia),in which genus Camellia included5sections(Eriandria, Calpandria,Eucamellia,Theopsis and Thea)and about50species.Nakai(1940)divided Camellia to4 genera(Camellia,Camelliastrum,Thea and Theopsis)and about59species.J.R.Sealy(1958)re2 duced the above mentioned genera to genus Camellia and presented a tax onomic system of12sections and82 species for the first time.A fter then,Prof.H.T Chang(1981~1996)published a new system of Camel2 lia including4subgenera,22sections and about300species. On the basis of the above mentioned tw o systems,a new systematic synopsis of2subgenera,14sections and about119species are presented here.Sealy’s6sections and Chang’s2subgenera and2sections are recognized.The synopsis with appropriate synonym including Sealy’s1section and Chang’s2subgenera,9 sections as well as about190species are reduced together with necessary nomenclature changes. The present synopsis will provide a framew ork for discussing the tax onomic implications of recent re2 search of Camellias.The full results will be presented in the M onograph of genus Camellia. K ey w ords Camellia,Systematic synopsis Ξ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 1998-12-01收稿,1998-12-14接受发表

云南八大名花

山茶花、杜鹃花、报春花、龙胆花、百合花、玉兰花、兰花、绿绒蒿被誉为云南的八大名花。 1、山茶花名列云南八大名花之首,为昆明市市花。据统计,全世界的山茶花属有80余种,云南有35种,占总数的44%。云南山茶栽培的历史很悠久,早在隋、唐时期就已人工栽培。南诏、大理国时期(公元8世纪--13世纪),已成为庭园栽培的重要花种。腾冲是云南山茶的原产地,至今,在腾冲县境内还保存着成片的野生和半野生山茶树种。云南山茶的栽培品种传到国外是在十七世纪末以后,先传到英国,后又传到美国。数百年来,山茶花与云南人民的生活结下了不解之缘,又以它娇艳无比,多姿多彩而在国内外享有盛誉。 2、龙胆是龙胆科龙胆属植物的统称,该属植物产于温带各地。我国有340多种,云南就有60种左右,占全国一半以上。云南以滇西北、高山和亚山地带最为集中,多数种类生长在海拔2000--4800米的是高山温带地区和高山寒带地区。龙胆花最高不过四、五十厘米,大部分是矮小贴地丛生。花生于枝上顶端,成古钟形或漏斗形,多为青绿色、蓝色或淡青色,一般多为秋冬季开放。龙胆的性味在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中有如下记载:"性味苦,涩,大寒,无毒。主治骨间寒热、惊病邪气,继绝伤,定五脏,杀虫毒。"对风湿性关节炎有较好的疗效。 3、"报春花",顾名思义,它给人们带来春天的喜讯。报春花不娇不奢、朴素大方,其生长环境不需要特殊的条件,只要有立锥之地便可生存。更为可贵的是它能在冰雪之中吐蕾开花,迎风傲雪向人们传递春天到来的信息,所以人们把它比作春天的信使是当之无愧的。全世界拥有报春花500余种,我国产300余种,云南占160多种,有紫花报春、石岩报春、山丽报春、滇北球花报春、中甸报春、锡金报春、雪山报春、铁梗报春等品种。 4、杜鹃花属杜鹃科,杜鹃属植物。俗称映山红、马樱花、山石榴、山枇杷等。据统计,全世界有杜鹃花850多种,我国就有650余种,而仅云南省就有400多种,占世界总数的一半以上。云南以滇西高山地区分布的种类最为丰富,尤其是在海拔2400--4000米的高山冷湿地带。多种常绿杜鹃如黄杯杜鹃、白雪杜鹃、团花杜鹃、宽种杜鹃等各色杜鹃花,常成密集的杜鹃花灌木丛,甚至有连绵10多公里的杜鹃花"花海"的奇观。因它绚烂的花形花色,被白居易赞为:"花中此物似西施,芙蓉芍药皆嫫母",故杜鹃有"花中西施"之美誉。 5、百合也称卷丹、山丹,是单叶子百合科百合属多年生球根草本植物。百合属植物绝大多数分布在北温带和亚寒带,全世界有100多种,我国产60种,云南占40多种,所以百合花在云南八大名花之中就占了一席之地。百合花花期长、花色多,有的还具有香味,既可盆栽观赏,又可植于庭园、花坛,还可切花作鲜花出售,是一种普遍受人喜爱的花卉,在法国被称为国花。在我省的多种百合中,以"豹子花"最为美丽,种类也为全滇之冠。苏东坡曾为百合赋诗道"堂前种山丹,错落玛瑙盘"。 6、玉兰花属木兰科,在我国栽培历史已很久远。远在春秋时期就已种植木兰,伟大诗人屈原的《离骚》中就有"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菊之落英"的佳句,以示其高洁的人格。木兰科是一种最古老的高等植物,中国产12属120种,而云南就占了9属80余种,木兰科植物虽然广泛分布于亚洲、美洲之温带,亚热带及热带地区,但是论种类之多、资源之丰富,仍以云南为最。玉兰花中的龙女花,又叫大理木兰,花色洁白而馨香,据《滇海虞衡志》载:"龙女花,止一株,在大理之感通寺...苛赵加罗修道于此,龙女化美人以相试,赵起以剑之,美人入地生此花",花以龙女相喻,可见其美。

山茶花的介绍

(二)五星型:花瓣排列2-3轮,花冠呈五星形,雄蕊存,雌蕊趋向退化。如'东洋茶,等。 (三)荷花型:花瓣排列3-4轮,花冠呈荷花型,雄蕊存,雌蕊趋向退化或偶存。'十样景'、 '虎爪白'等为代表种。 (四)松球型:花瓣排列3-5轮,呈松球状,雌、雌茁均存在。64.松子,、'大松子'为代表种。 三、重瓣类大部维蕊瓣化,花瓣自然增加,花瓣数在50 片以上(包括雄蕊瓣)。 山茶花为常绿阔叶灌木。枝条黄褐色,小枝呈绿色或绿紫色至紫色至紫褐色。叶片革质,互生,椭圆形、长椭圆形、卵形至倒卵形,长4--10 厘米,先渐尖或急尖,基部楔形至近半圆形,边缘有锯齿,叶片正面为深绿色,多数有光泽,背面较淡,叶片光滑无毛,叶柄粗短,有柔毛或无毛。 花单生或2~3朵着生于枝梢顶端或叶腋间。花单瓣或半重瓣。重瓣。花梗极短或不明显,苞萼9--13片,覆瓦状排列,被茸毛。花单瓣,花瓣 5--7片,呈1--2轮覆瓦状排列,花朵直径5--6厘米,色大红,花瓣先端有凹或缺口,基部连生成一体而呈筒状;雄蕊发达,多达100余枚,花丝白色或有红晕,基部连生成筒状,集聚花心,花药金黄色;雌蕊发育正常,子房光骨无毛,3--4室,花柱单一,柱头3--5裂,结实率高。蒴果圆形,外壳木质化,成熟蒴果能自然从北缝开裂,散出种子。 山茶是常绿阔叶灌木或小乔木。枝条黄褐色,小枝呈绿色或绿紫色至紫褐色。花两性,常单生或2-3朵着生于技捎顶端或叶腋间。花梗极短或不明显,苞萼9-1片,覆瓦状排列,被茸毛。花单瓣,花瓣5-7片,呈1-2轮覆瓦状排列,花朵直径5-6厘米,色大红,花瓣先端有凹或缺口,基部连生成一体而呈简状;雄蕊发达,多达100余枚,花丝白色或有红晕,基部连生成筒状,集聚花心,花药金黄色;雌蕊发育正常,子房光滑无毛, 3-4室,花柱单一,柱头3-5裂,结实率高。 种子淡褐色或黑褐色,近球形或相互挤压成多边形,有平面和棱角,种皮角质坚硬,种子富含油质,子叶肥厚。云南山茶叶片较山茶为大,长6--14厘米,宽3--7厘米,叶缘具锐锯齿。花比山茶更大,径8--16厘米,亦有达22厘米者;子房3--5室,密被丝状绒毛。蒴果扁球状,表面有毛。金花茶为小乔木,高2--6米,叶薄芏质,叶长圆形,缘具骨质小锯齿或细锯齿,两面光滑,有时有毛。花瓣7--8枚,多的可达17枚,金黄色至淡黄色,具蜡质光泽,花径3--5.5(10)厘米;子房多3室,无毛或有毛。蒴果扁球形或近球形。 地理分布

云南山茶花之浅见

云南山茶花之浅见 有人喜欢洁净高雅的玉兰,有人喜欢甜蜜热烈的玫瑰,有人喜欢富丽华贵的牡丹,有人喜欢幽雅高洁的兰花,有人喜欢清高芬芳的茉莉,可是,我却独爱平凡的山茶花,它使我陶醉。小时候,曾经在公园里看见过一株白色的花,远远看去,白茫茫的一树,还真以为是一片白雪,它给童年的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当时并不知道那就是山茶花,后来又见过其他品种的山茶花,它们的形态各异,颜色多样。山茶花的花瓣层层叠叠,柔软而有弹性,使人觉得另有一番情趣。春天一到,怒放的山茶花竞相绽放,一片片的山茶花在阳光的照射下格外美丽。 作为一名土生土长的云南人,对山茶花的热爱尤为深切。我觉得它不仅代表着平凡云南人身上勤奋憨厚的美好品质,更代表着厚重而渊远的云南历史。 云南山茶花也叫滇山茶,别名玉茗花、耐冬、曼陀罗等。原产云南。其树体较高大,荫浓叶阔,花朵硕大,生长过程中的叶子,有其典型的特性,是中国传统花木之一,已有1000多年的栽培历史,被列为国家二级保护植物。“中国名花,看云南;云南名花看山茶花。”一句话透彻表述云南山茶花的重要地位。素有云南山茶甲天下的美誉,并名列“云南八大名花”之首,现在是昆明市的市花。 山茶花属山茶科,常绿灌木或小乔木,高可达3一4米。树干平滑无毛。叶卵形或椭圆形,边缘有细锯齿,革质,表面亮绿色。花单生成对生于叶腋或枝顶,花瓣近于圆形,变种重瓣花瓣可达50-60片,花的颜色,红、白、黄、紫均有。花期因品种不同而不同,从十月至翌年四月间都有花开放。蒴果圆形,秋末成熟,但大多数重瓣花不能结果。花期较长,一般从10月份始花,翌年5月份终花,盛花期1~3月份。但有的茶花品种开花较早,有的开花较晚,总体来说,可历时7~8个月之久。持久的花期,使它成为了一种很好的观赏植物。 山茶除原种外,园艺品种很多。当今世界上山茶品种已发展到5000余个。我国山茶的品种约300余个。 分布区为云南高原中亚热带气候。干、湿季分明,年平均温15-17℃,1月平均温5℃以上,极端最低温不低于-10℃,极端最高温不超过35℃,年降水量约1100-1500毫米,相对湿度70-80%。土壤为红壤,pH值5.5-6.5。山茶花耐受的最高湿度为35℃,超过35℃就会出现日灼。当温度上升至10℃以上时开始发芽,30℃以上时停止生长,生长的最适温度在18-25℃之间;山茶花的始花温度是2℃,适宜花朵开放的温度是10-20℃之间。 山茶喜空气湿度大,忌干燥,要求土壤排水良好,在江南的梅雨和台风季节要注意排水,以免引起根部腐烂致死。在年降雨量1200毫米以上地区,都可生长良好。山茶喜肥沃、硫松、微酸性的壤土或腐殖土,PH值在4.5-6.5范围

清代诗歌发展脉络表

清代诗歌发展脉络图

代 诗 人屈 大 均 《翁山诗 外》 《翁山诗 略》 屈大均诗以 屈原为楷模,效 法注重民生的 诗圣杜甫,但又 自铸伟辞,开辟 出自成一家的 “翁山诗派”, 形成词语璀璨 瑰丽、情感沉烈 恢宏、意象雄奇 的独特风范,将 文采美、性感美 与理性美有机 地结合在一起, “他的文采美 发自情感美,而 情感美又遵循 着理性美,这种 完美的结合,使 得他的诗文具 有动人心魄的 艺术感染力。 的空疏浅薄,恢复了诗歌 的风骚传统和斗争精神, 为清代诗歌的发展开辟 了道路。其中以顾炎武、 屈大均最有代表性。 吴 嘉 纪 《陋轩诗 集》 他终日把卷苦 吟,写出了大量 反映社会黑暗, 民不聊生的诗 篇。他的诗以其 真实而深刻的 内容和高度概 括的手法,反映 了当时劳苦大 众苦不堪言的 生活困境和自 己的思想感情。

清代 自 珍 亥杂诗》表示态度和愿 望。他以政论作 诗,但并不抽象 议论,也不散文 化。实际他写得 多的还是五七 言“古体侓诗”, 七言的“近体 诗”,而以七言 绝句为大宗。一 般趋向是不受 格律的束缚,自 由运用,冲口而 出。这也以七言 绝句表现得最 突出。 富而深刻。而表现方法也 十分多样,或直率,或奇 诡,散行中有骈偶,简括 中有铺陈,语言瑰丽古 奥。 宋 诗 派 与 同 光 体 宋 诗 派 郑珍《下 滩》 何绍基 创作倾向是“合 学人、诗人之诗 二而一之”。宋 诗派学古并不 主张机械地拟 古,他们也吸收 了宋人学唐而 “力破余地”的 艺术创造精神, 追求诗歌的独 创性。 成就较为突出的郑珍以 刻炼之笔出以平易面目, 确有独自风格。不过由于 他们缺乏新思想,又或为 达官贵人,或为贫寒学 者,生活面狭窄,尽管尖 锐的阶级矛盾、民族矛盾 也曾在他们的诗歌中激 起一点回响,但总体说 来,诗歌的现实内容是较 为贫乏的。宋诗派至光绪 年间衍为“同光体”。

云南茶花种植技术

云南茶花种植技术 云南山茶花的生长,春梢一般在3月中下旬萌动,4月份开始抽芽,5月中下旬形成顶芽,停止生长,逐渐分化出叶芽或花芽,从花芽形成直到开花要180天至240天。夏梢在7月下旬萌动,至9月上旬停止生长。山茶虽然耐低温,但遇寒潮侵入,气温骤然下降0℃以下或又遇上干燥西北大风,就会引起嫩枝冻害,花蕾受冻害则枯萎,为此,就将花盆移到背北向南处养护,使它安全越冬。 云南山茶花系半阴性树种,深根性,主根发达,常生于松栎混交林或常绿阔叶林次生灌丛中,在土层深厚、有机质丰富的疏阴湿润地或沟谷两侧生长良好。花期12月至翌年2--3月,每朵花自始花至终花延续约15天,果熟期9--10月。 一、要适用的土壤 土壤是盆栽云南山茶花的生长基础,因为茶花根系依赖土壤生长、发育,茶花生命活动所需要的水分和养分主要从土壤中吸取。茶花喜欢偏酸性、含腐殖质较高、疏松通气的山地红(黄)壤土,pH值在5至6.5之间,不能采用碱性土或黏性重的土壤作盆栽茶花基质。土壤配制:山泥土(种作物的熟化红壤土)50%,木屑或食用菌渣40%,饼肥粉或牲畜粪和磷肥粉10%,三者拌匀,浇水适量装袋熟化,夏秋20天以上,春冬30天以上,这种土壤不仅疏松通气,还能保肥保水,

适合茶花生长发育。 二、要适度光照 云南山茶花需要适宜的光照,又怕高温烈日直射。春季、秋末时将山茶花要移到见光多的阳台上或地面,接受全天光照,促使植株生长发育,促使它花芽分化,花蕾健壮。进入夏天阳光最为强烈,就要将花盆移到见光背阳、通风良好的环境中养护,也可以移到北边阳台上或南边阳台内下边莳养,还可以用75%遮阳网,从上午9时到下午5时将植株盖好,避免烈日直射,引起叶面创伤或小株枯萎,有条件的将山茶移到阳棚下安全越夏。 三、要适宜温度 温度是云南山茶花生理活动的重要条件。云南山茶花性喜温暖,生长最宜的温度为18℃至25℃,相对湿度60%至65%。用种子繁殖和靠接法。秋季采果,荫处晾干,种子多水,有油质,寿命短,取出后应随即插于山间造林地,株行距1*1米,每穴插入种子2-3粒,至来年春季发芽,加强抚育管理。或将种子用湿沙贮存,至翌年早春播于苗床,约20天发芽,至苗高20-30厘米时,于5-6月雨季移植上山。造接法系于4-5月间,用山茶花作砧木,与云南山茶花靠接,约100天可愈合,即可将云南山茶花接穗下端从母树上剪下,即成新株。用扦插法也可成活,但成活率低。也可试用组织培养法繁殖优良无性系。

清代诗歌流派

神韵说 1.清代入仕诗人从“南施北宋”开始,民族意识所造成的沉重心态,已经逐渐淡化,他们的诗歌已经开始以新的面貌来与现政权取得和谐的相处。王士禛的神韵说,则是这种转变的根本完成。 2.所谓“神韵说”就是力图摆脱政治等社会因素对诗歌艺术的干扰,注重诗歌本身淡远清新的境界和含蓄蕴藉的语言,从而加强诗歌消遣娱乐功能 格调说 1.清代随着王士禛的去世,诗歌领域相对统一的时代结束了,各种诗歌流派纷争由此热闹起来。以沈德潜为代表的宗法唐人的“格调说”便是其中的重要角色。tFfIl 2.所谓“格调说”就是用唐诗的格调去表现封建政治和伦理思想,实际上是让诗歌为封建政治和伦理道德服务。为达此目的,沈德潜认为在表现上要恢复儒家“温柔敦厚”、“忠正和平”的诗教传统,并用唐诗的格调将这种意图落到实处。 肌理说i 1.清代作家翁方纲认为王士禛的“神韵说”的问题在于空泛,沈德潜的“格调说”毛病在于食古不化,所以他提出“肌理说”。 2.所谓肌理说包括以儒学经典为基础的“义理”和结构辞章方面的“文理”。翁方纲的肌理说实际上就是要求以学问为根底,以考证来充实诗歌内容,使义理和文理统一。 性灵说 1.清朝乾隆年间以袁枚为代表的性灵诗派,接过公安派“独抒性灵”的口号,认为写诗要抒发人的真性情。他对清代以来的各种诗歌理论观点予以全面排斥。他的这种反传统、求创新的特点,是对于清代以来道统文学观的强大权威的挑战。 2.性灵派的成就主要为诗歌,其中七绝和七律尤佳。如《春日杂诗》于恬淡宁静中透出轻松活泼的生活气息,十分舒畅自然;《马嵬》命意新颖,感情倾向也发生了根本转变,堪称为人民代言的诗歌。 阳羡派 1.清代陈维崧的词师法苏、辛,尤其接近辛弃疾豪放苍凉的词风。如《点绛唇》上片奇幻小想象,下片在上片营造的气势上以今怀古,透露出作者悲凉慷慨的心境。91PyIy 2.陈维崧属江苏宜兴人,宜兴古地名称“阳羡”,所以陈维崧为代表的词派被称为“阳羡派”。属于这一词派的作家还有蒋士铨等。? 浙西派 1.清代朱彝尊推举南宋姜夔、张炎等婉约词人作品,认为张炎所说“清空”境界为作词最高标准。这种观点实际上比较注重词的格律和技巧,词风醇雅清丽。{ 2.朱彝尊的论词主张和词作受到浙西词家的认同,许多人都以朱彝尊所标榜的姜夔和张炎为楷模,一时此风大盛。后来龚翔麟选朱彝尊、李良年的等及他本人的词为《浙西六家词》,遂有“浙西词派“之名。 3.厉鹗继承了以朱彝尊为的主张,认为以周邦彦、姜夔为代表的清婉秀丽词风胜过以辛弃疾为代表的慷慨豪放词风。与朱彝尊所不同的是,他的词中孤寂冷峭的情调更为突出。T*Y} 常州派 1.乾嘉时期,以朴学为代表的求实风气笼罩了整个社会,文学领域的重实倾向也成为这个时期审美的重要价值取向,受到此风气影响,这时期的词坛中注重质实的风格取代了清初词坛的感伤和激情风格。以张惠言为代表的常州词派崛起,便是这种差异的表现。

山茶属植物的经济意义分析探究

山茶属植物的经济意义分析探究 一、世界三大饮料之一的茶叶 原产于中国的茶叶C.sinensis和普洱茶 C.sinensisVar.assamica是山茶属植物中最具世界性经济意义的作物,茶树与属于热带植物的咖啡和可可有所不同,无论在温带或寒带都可生长,从南纬33度的南非共和国以北地区至北纬42度附近格鲁吉亚共和国高加索山区都有引种栽培,而且随着经济的发展,国际茶叶的出口贸易量迅速增长,由70年代的55.5万吨猛增至1994年的101万吨。到xx年预计将达145~150万吨。中国是世界主要产茶国之一,1995年全国茶园面积111.54万公顷。全国茶叶产量55.7万吨,茶叶也是云南省的重要产品之一,1995年全省栽培面积为16.62万公顷占全国面积的14.7%,年产量6.41万吨,占全国11.5%,居全国第四位,茶农120万户,年产值6.2亿元,加工产值4.2亿元,是农村的重要产业,而且存在巨大潜力,因为在现今世界上有40余个国家出产茶叶,没有一个国家象中国这样拥有众多的品种及制茶方法。云南省更是得天独厚,植物资源极为丰富,省内分布的许多民族都有制茶、饮茶的习俗,值得大力开发、挖掘。 中国是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文明古国,关于对茶叶的记载,可以追溯至公元前2000多年有关神农氏的传说"神农为民尝百草遇七 十二毒,得茶而解之"。茶,原为药茶,而非嗜好品。在西汉初年(公元前206年)成书的中国最早的词典"尔雅"中,已有了有关茶的文字记载,在三国时代(公元222~280年),茶已开始成为日常的嗜好饮

料。到了唐朝时,茶已相当普及,唐朝元年陆羽所著《茶经》对茶的性状、品质、产地、采制烹饮方法及用具作了详细的论述,是我国第一部关于茶的专门著作,陆羽也被人尊为"茶圣"。 关于茶的原产地有种种说法,比较可靠的说法认为茶出自西藏高原的东部,即云南和四川一带,最早被看成是一种药茶,后来,逐渐繁殖到内地,一是顺黄河而下,二是顺长江而下,到公元3世纪,已普及到民间成为嗜好品了。进入公元8世纪,茶叶已成为农家的专业或副业而大面积种植起来。公元8世纪初,茶由派往唐朝的日本僧侣引入日本,17世纪80年代被移植到印度尼西亚,1788年传到印度;1869年进入斯里兰卡,1833年已广泛地被移植到俄罗斯等国家。在云南,有一条始于唐代,从云南西部经西藏、印度到中亚的"茶马古道",这条古道在宋朝达到鼎盛时期,是中国西南与中亚地区经贸往来的重要通道,同时茶也一直是内地与西藏地区的大宗贸易货物。 与茶叶近缘的同组(TheaSection)野生种类,据载共有12种,5变种,大多分布于中国南方,其中不少种类当地百姓长期采制作茶饮,如贵州普百县的"炒青茶"为四球茶(C.tetracoca)云南文山、红河一带的"苦茶"为厚轴茶,凤庆、大理一带的"野?quot;"感通茶"为大理茶C.taliensis(C.irrawardiensis),明末旅行家徐霞客到云南时,就曾记录为"感通茶"的采制工艺。 据现代药理研究,茶叶内含物主要有维生素、蛋白质、咖啡因、茶碱、茶多酚、单宁、挥发油等,其中茶碱、茶多酚有强心利尿作用,咖啡因对心血管和神经系统有兴奋作用,过量摄入对健康不利,目前

山茶花简介

添加义项设置这是一个多义词,请在下列义项中选择浏览 1.山茶科常绿灌木山茶科常绿灌木 2.郭沫若作文章郭沫若作文章 3.邓丽君演唱歌曲邓丽君演唱歌曲 4.韩国2010年行定勲执导电影韩国2010年行定勲执导电影 5.2011黄维德主演电视剧2011黄维德主演电视剧 6.贯休诗作贯休诗作 1.山茶科常绿灌木 山茶和山茶花是同义词,已合并。 山茶花 百科名片 茶花,又名山茶花(学名:Camellia japonica),山茶科植物,属常绿灌木和小乔木。古名海石榴。有玉茗花、耐冬或曼陀罗等别名,又被分为华东山茶、川茶花和晚山茶。茶花的品种极多,是中国传统的观赏花卉,“十大名花”中排名第七,亦是世界名贵花木之一。 中文名 称: 山茶花 外文名 称: Camellia japomica 别称:曼佗罗树、薮春、山椿、耐冬、山茶、晚山茶、茶花、洋茶 界:植物界门:被子植物门纲:双子叶植物纲 目:杜鹃花目 科:山茶科 属:山茶属 分布区 域: 喜玛拉雅山、中国、日本、朝鲜 半岛,后传遍欧美。 目录 简介 产地习性科属 栽培分布形态特征地理分布生物学特性栽培历史常见品种栽培技术

常用繁殖方法 扦插繁殖 嫁接繁殖 压条繁殖 播种繁殖 组培繁殖 栽培方式 栽培管理 病害防治 春季花卉常见病虫害 识别花卉病虫害 养护要点 实用价值 园林用途 相关诗词 山茶花花语 山茶花与香奈儿 山茶花的灵感 香奈儿钻石腕表 山茶花香奈儿四色唇膏盒 山茶花香奈儿购物包 简介 山茶花又名茶花,为山茶科山茶属植物。山茶花花姿丰盈,端庄高雅,为中国传统十大名花之一。也是世界名花之一。是中国重庆市.温州市、金华市和昆明市的市花。 山茶花是山茶花科的常绿灌木。耐冬、曼罗等。属山 茶科,常绿灌木或小乔木,高可达3一4米。树干平滑无毛。叶卵形或椭圆形,边缘有细锯齿,革质,表面亮绿色。花单生成对生于叶腋或枝顶,花瓣近于圆形,变种重瓣花瓣可达50-60片,花的颜色,红、白、黄、紫均有。花期因品种不同而不同,从十月至翌年四月间都有花开放。蒴果圆形,秋末成熟,但大多数重瓣花不能结果。茶花具有“唯有山茶殊耐久,独能深月占春风”的傲梅风骨,又有“花繁艳红,深夺晓霞”的凌牡丹之鲜艳,因此自古以来就是极富盛名的木本花卉,在唐宋两朝达到了登峰造极之境,直到十七世纪引入欧洲后,造成轰动,也因此获得“世界名花”的美名。其性喜冷湿气候,不耐高温。对土质不苛求,但以含湿度高之砂质土壤较合适,全日照半日照均适宜。花果实为蒴果,果大皮厚,内含1~2或2个以上的种子。 山茶花花语

描写山茶花的语句

描写茶花的好词好句 好词: 娇嫩欲滴、美丽动人、美丽芬芳、香气怡人、香气扑鼻、朴素典雅 好句: 1、山茶花的红,那是怎样的红啊!像五星红旗那样明艳耀眼。那金黄色的,仿佛像刚刚升起的太阳那样光芒四射,带着金黄的色彩,又带着阳光。紫色的呢?那是刚刚采摘的带着露珠的紫葡萄那样晶莹透明。真是太美了。山茶花的姿态也很美,个个都把花茎竖的直直的,花朵抬的高高的,每一朵花都显得是那么神采奕奕,意气风发。 2、山茶花,你是春天的第一抹红,红得如此艳丽,如此鲜明。我爱你,山茶花!山茶花开了,生机勃勃的春天到了。 3、流连在花的海洋里,我仿佛觉得自己就是一朵茶花,穿着玫瑰色的衣裳,站在阳光中,微风吹拂着满树的鲜花,我也在翩翩起舞,风过了,我停止了舞蹈,静静的站在那儿,小鸟从头上飞过,叽喳喳告诉我昨夜做的好梦;蝴蝶在花丛中飞过,告诉我清早飞行的快乐…… 4、看!那绽放着笑脸的山茶花。几十片心形的花瓣叠叠层层,开得芬芳馥郁,开得欢快舒畅。她们有的缀在枝头“荡秋千”,犹如一位正在表演精彩舞蹈的少女;有的挂在枝腰,张着大嘴,正用甜美的嗓音歌唱春天的到来;有的嵌在树叉间,仿佛在积蓄力量,迎接挑战;还有的用绿叶遮住半边脸,显得很害羞,又好像在跟我捉迷藏……每朵山茶花里,小花瓣中都藏着浅黄色的花蕊,显得十分清雅。 5、花朵已经纷纷显示出它们美丽的姿态了。有的还在含羞待放,小巧的花苞鲜嫩可爱;有的才刚刚绽放,准备着拿出最美丽的一面来争奇斗艳哩;有的已经完全盛开了,像婴儿般甜美的笑脸展示着它的快乐。 6、光秃秃的桃树上,开出了一簇簇的桃花,那桃花白中泛出了一片片淡淡的粉红,美极了,同时,它也散发出一阵阵淡淡的清香。 7、等叶子正长得茂盛的时候,细心的我在叶子中间发现几个小花苞。才三五天功夫,花苞很快就胀大了,成了含苞欲放的花骨朵,像是饱含珍贵的蜜汁,又像是一个强忍着的笑容。终于有一天,一个花骨朵忍不住笑了出来,把里面的红色花瓣都露了出来。 8、春天是山茶花盛开的季节,有的同一株树上有好几种颜色,远远看上去,它显得格外娇艳。我最喜欢的是那几株粉色的山茶花,它们的形态各种各样。有的含羞待放,小巧的花苞鲜嫩可爱。有的刚刚绽放,许多花都和它争奇斗艳哩!有的已经完全盛开了,它像婴儿甜美的笑脸,向游客展示着它优美的身姿。 9、春天,山茶花开了,开出许许多多艳红的花儿。满树红花,那么夺目,那么可爱,就像 彩色的绸缎。 10、山茶花的花瓣层层叠叠,柔软而有弹性,花瓣里缀满了许多金黄色的小颗粒,这就是孕育这新生命的种子。我最喜欢那朵粉红色的山茶花,它的色彩犹如天边的朝霞,不是很鲜艳,却能给人一种温馨的感觉。 11、院子里的茶花已经开了不少了。远远看去,茂密的叶子中点缀着红色的白色的茶花,红的红得像一团团红通通的火球,白的白得像一朵朵洁白的云朵,这些茶花争先恐后的盛开着,给大院带来了无限的春意。 12、一阵微风吹来,树上的茶花随风舞动,一朵朵茶花像一张张笑脸,正向我微笑点头,这情景可把我给吸引住了,让我想到了快乐的童年。 13、一朵朵红通通的花朵在茂密的叶子中间冒出来,鲜艳欲滴、争奇斗艳,有的花瓣全开了只见5、6片像心形状的花瓣全部绽开,露出嫩黄色的花蕊,黄色的花蕊围着一根长长的管状花蕊。盛开的花朵像一张美丽的笑脸,又像一个人小喇叭仿佛告诉人们春天来了。有的

第一章 清代诗词文.

第一章清代诗词文 第一节清代诗歌 (1)数量巨大。徐世昌《晚晴诗汇》收录诗人6l00多人,诗作27600多首。 (2)流派众多。清初有爱国派,尊唐派,宗宋派,神韵派;清中叶有格调派,肌理派,性灵派。各派主张不同,诗风各异。 (3)诗体发展。叙事功能有较大开拓。大量新型乐府体、五七言体等长篇叙事诗,各种诗体的组诗,记事、抒情、写景,挥洒自如。 (4)两大审美特色。一是重实;二是感伤。 一、清初诗歌 清初80年,诗歌分前后两期: 前期诗人:分遗民诗人和入仕诗人两类。遗民诗人保持气节,关注现实;入仕诗人出处尴尬,多表现伤感情怀; 后期诗人:多重形式技巧,喜立派别门户,与现政权和谐相处。主要有王士祯、朱彝尊、赵执信、查慎行等。以王士祯影响最大。 (一)清初遗民诗人: 1、顾炎武: 有《亭林诗文集》传世,存诗四百多首。他主张“文须有益于天下”,“诗主性情,不贵奇巧”,反对摹拟。其诗抚事感时,同情人民悲惨遭遇,充满深厚民族感情,格调慷慨悲壮,苍劲沉郁。 《秋山》、《海上》、《精卫》等,抒写亡国之痛和复国决心,对清初和晚清诗坛影响巨大。 2、屈大均: 有《道援堂诗集》。其诗富于民族意识,多故国之悲,如《鲁连台》、《大同咏叹》;也有关心民瘼之作如《民谣》。屈诗长于五律,悲歌慷慨,气势纵横,洋溢着浪漫主义精神。3、吴嘉纪: 著有《陋轩集》。其诗内容充实,反映社会矛盾,同情人民疾苦,如《绝句》《挽船行》《过兵行》,继承乐府歌辞和杜甫、白居易诗歌传统,以深厚工力、质朴语言、白描手法、遵劲风格而特色独具。 (二)清初入仕诗人: 1、钱谦益:清初宗宋派领袖。 有《初学集》《有学集》《投笔集》等。主张“转益多师”,“有本”(性情)、“有物”(学问),其诗词藻华美,才气纵横,尤工七律。《投笔集》中怀念故国,悔恨平生,颇有佳作。《后秋兴》:大型七律组诗,叠杜甫《秋兴》八首原韵,8首一组,13组共104首。其规模之大,造诣之精,令时人难望项背。 2、吴伟业:清初尊唐派领袖。 《梅村集》存诗1000多首,其主要内容是感慨朝代兴亡和悲叹自身失节。 “梅村体”: 吴伟业的诗体风格。以明清易代的史实为题材,反映社会变故,感慨朝代兴亡;吸取白居易《长恨歌》《琵琶行》、元稹《连昌宫词》等歌行写法,侧重叙事写人,辅以初唐四杰的采藻缤纷,晚唐温、李的风情韵致及明代传奇曲折变化的戏剧性。代表作《圆圆曲》《永和宫词》等。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 吴诗“歌行一体,尤所擅长。格律本乎四杰而情韵为深,叙述类乎香山而风华为胜。韵协宫商,感均顽艳,一时尤称绝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