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互联网应用开发-移动互联实验平台使用

移动互联网应用开发-移动互联实验平台使用
移动互联网应用开发-移动互联实验平台使用

西安邮电大学

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

实验报告

(2018/ 2019学年第 2 学期)

课程名称:移动互联网应用开发

实验名称:移动互联实验平台使用

组成员/学号:

专业/班级:通信工程1612

指导教师:金蓉

实验时间:2019年5月10号

一、实验目的和要求

1、掌握实验平台的组成及工作原理,各功能模块的使用方法。

2、了解实验平台各模块的组成,各模块与网关板的通信方式。

3、掌握Android App在实验平台的运行、验证测试方法。

二、实验原理

1.实验设备

2人一组,提供友道移动互联实验箱1台,PC机一台,数据线条,协调器一件、电源线一条。

在实验中,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熟悉实验箱的结构布局,工作原理,各种数据采集模块的工作原理,Android 应用在实验箱上的加载、运行、测试方法,以及使用时单位安全注意事项。

2.实验箱的组网方式

实验箱提供的工作模块与A9网关板通信方式有四种,ZigBee, Wifi无线、蓝牙、NB-IoT, 本实验主要采用前三种方式。

2.1、ZigBee通信:实验箱里RF-CC2530模块采集到节点的数据,采用ZigBee通信传递到协调器上的RF-CC2530模块。因为A9板不支持Zigbee,需通过外接协调器通过UART5串口和网关通信。

2.2、WiFi通信实验箱里的Stm32+ WiFi模块采集到节点的数据,与实验箱里的安卓平板实现无线通信。

2.3、蓝牙通信:实验箱里的蓝牙模块采集到节点的数据,与实验箱里的安卓平板实现蓝牙通信。

三、实验内容

1.实验箱的整体布局

1.1、组成结构

实验箱的整体布局为:大底板左下方位置是6个工位槽(区域5),每个工位槽标配一一个工作模块,分别用A1~A6标识。每个模块由小底板、2.2寸LED显示屏、核心板,传感器及执行板4部分构成。

实验箱提供了三种核心板,分别是Zigbee (CC2530)核心板、WiFi(友人公司)核心板,蓝牙核心板。

右下角位置是一个A9网关板(区域8),带有一个平板,运行Android操作系统,实现对工位槽上每个工作模块的数据采集和控制。

A1工位槽上方是6个串口,标识为A1S~A6S,分别将6个工位槽上的串口以DB9和TTL3针的形式引了出来,方便模块与设备互联调测。

串口旁边的两个风扇FAN1和FAN2,与工位槽A6的两路继电器模块通过底板相连,可以通过继电器模块对风扇进行控制。

风扇右侧是面包板,允许搭建自己设计的电路,并通过实验箱最上面的3.3v、5v或者12v 电源来供电。

1)电源扩展区

当实验箱接通5V电源时,3.3V和5V电源区可用:当实验箱接通12V电源时,12V电源区可用。

2)外接串口扩展区

当下列模块是ZigBee通信时,外接串口分别各对应以下6个节点,各个外接串口可连同外接设备进行调试和监测。

3)风扇1和风扇2;4)面包板。5)数据采集节点区;

6)总电源开关;7)外接电源接口;A9网关板(使用安卓系统)

1.2、A9网关板

图2.1实验箱A9网关板组成结构

1.3、传感采集功能模块

分为PWM调光灯、烟雾传感器、光照传感器、温湿度传感器、继电器、震动传感器。

其中光照传感器和4路LED灯模块核心板采用Wifi通信模式;继电器模块、调光灯和温湿度模块的核心板采用Zigbee通信模式;烟雾传感器采用蓝牙通信模式。

1.4、核心板模块

核心板是集成了通信功能的SoC ( System-on--Chip) 系统。

1)Zigbee/串口通信分为CC2530模块和协调器。

2)无线通信分为WiFi、蓝牙通信和NB-loT。

2.实验箱使用方法

每次打开箱子,首先检查硬件是否归位正确。

2.1、实验箱加电

连按5V电源适配器,一端连接5v电源输入端点击红色按钮给实验箱加电。

加电成功后,实验箱启动、把协调器安装在A9控制板的串口UART5上,然后打开A9板右上角的平板的电源开关。

实验中,当A9板进入休眠状态时,可以使用板上带的唤醒键一健唤醒,该键位置在A9板下方,连接协调器的UARTS串口的右侧黑色圆形按键。左侧的是A9的Reset键。

另外要注意的是,工位情上的每个工作模块左上侧,都有一个单独的供电开关,一般采用底板供电方式,要求将开关拨到下方,以防止无谓耗光底板电池电量。

2.2、运行app测试工作模块

打开移动互联终端开发平台的A9平板,正常启动后点击“移动互联终端开发”APP图标,进入欢迎页面,自动跳入登录界面。

登录步骤:

(1)输入设备编号

每个实验箱有一个唯一的设备编号,在实验箱、以及数据采集节点模块的标签上有标注。此编号已经写入实验箱工作模块,不同实验箱的工作模块相互不能混用。

(2)输入设备IP地址

该IP地址是管理服务器端地址,配置实验箱设备IP地址与管理服务器端的IP地址一致,即可登录,以供教师在管理服务器端查看学生设备端信息。

实验时,教师需将实际的管理服务器IP地址和端口号告诉学生。

(3)勾选是否与服务端通信

如果要与服务端通信,这个选项是必选的:如果不选,也可以点击登录进入,但不能实现与服务端通信的功能。(如果勾选与服务端通信,但IP不正确,点击登录是进不去的)。

(4)勾选是否记住IP地址:方便学生,不用重复输入IP地址

本实验中,什么都不输入,直接点登录按钮进入系统。这个时候就可以看通知,获取到登录状态。

实验箱提供了与工作模块通信的4种方式, 我们可以选择之一进行测试,要注意能看到哪些信息采集上来,与实际实验箱的6个工作模块的具体核心板配置有关。

实验中,实验箱上预先配置的6个工作模块,使用了三种核心板,槽位上具体配置如下: A1: 调光灯+Zigbee (核心板 RFCC2530); A4:温湿度+Zigbee; A6:继电器+Zigbee; A3: 光照度+WiFi (友人C210); A2: 4路LED灯+WiFi; A5:烟雾传感器+蓝牙。

1)串口通信

确保协调器与工作模块正常连接,点击串口通信进入串口通信的界面,可以看到4个App 图标。依次为LED灯控制,风扇开关控制(继电器),调光灯控制,网络拓扑检测四个应用。

点击进入LED灯控制APP模块,LED灯控制应用界面中有4个LED灯图标,分别对应LED

灯节点模块4个LED灯,每个灯都可以点击控制其打开和关闭,最右边是一个总开关按钮。

点击进入继电器开关控制应用的界面,两个继电器分别控制台风扇的打开和关闭动作。

进入调光灯应用界面,滑动进度条可以改变调光灯的亮度。

进入实验箱提供的Zigbee节点组网拓扑检测的界面,该应用可以检测环境中Zigbee节点模块接入组网的情况。

点击刷新按钮,可以查看ZigBee模块组网状态。

实验箱提供了环境监测模块,可以采集监控环境的温湿度,光照强度,和烟雾灯信息,环境监测应用界面下可以显示当前连接的节点数据信息。

在该界面点击温湿度,光照强度,和烟雾,可以进入各自的历史数据查询

2)无线WiFi

实验箱还提供了STM32+WiFi 方式的无线通信模块。实验室的实验箱A2槽位上的4路LED 灯桃块核心板采用STM32+WiFi方式,且预先配置为整个实验箱的AP。在使用该功能前,无要断掉A9板以前的无线WiFi连接,重新与实验箱里配置的无线WiFi连接。

检查A9板WiFi配置,将app窗口最小化,点击桌面的->设置。

打开无线网连接,连接与实验箱设备号相同的无线网->长按无线网标识SSID:yoodao1039 --点击高级选项---设置一选择静态:查看是否已经手工配置静态IP地址为192.168.1.121。

随后,就可以点击进入该界面进行数据显示和操作。

3)蓝牙通信

点击蓝牙通信进入蓝牙通信界面。

点击红色搜索蓝牙设备按钮,显示搜索到的蓝牙列表。

点击我们要连接的蓝牙设备,进入数据显示和控制界面

2.3、在A9板运行个人安卓app

使用U盘连接A9板复制apk文件到A9板的文件管理中,点击安装,安装成功后运行

四、实验结果分析

1、串口通信

可以通过串口通信在APP控制调光灯的亮度和风扇的开关以及查看温湿度

2、无线WiFi

可以通过WiFi连接在APP中控制LED灯的亮灭,和查看光照强度。

3、蓝牙通信

可以通过蓝牙连接在app中查看是否有烟雾。

五、实验总结

1、实验箱的设备id在实验中起什么作用?

每个实验箱的工作模块是不能混用的,设备id起到辨别的作用。

2、A9板的无线IP地址是不是一定不能修改?

IP地址是预设的服务器IP地址不能修改,如果要改也应该修改服务器的IP地址后再修改。

3、使用ZigBee,WiFi,和蓝牙三种方式组网,各自有什么优劣?

1)WiFi:WiFi技术是目前传输速度最快的的技术,缺点是安全性差,稳定性弱,功耗大,价格比其余两者贵。

2)蓝牙:蓝牙技术传输速度较WiFi慢比ZigBee快,功耗介于WiFi和ZigBee之间,优点是体积小,受用群体广,安全性高,缺点是连接范围短。

3)ZigBee:优点是价格便宜,功耗低,范围大,安全性高,缺点是传输速率低,成熟案例少,普及度低。

指导教师评分表:

指导(辅导)教师签名 :

软件工程专业(移动互联网开发方向)

软件工程 专业属性:理科(工) 移动互联网方向分析 分享人:成都东软学院13级软件工程-133********-秦欢 软件工程专业(移动互联网应用与开发方向)专业介绍 【培养定位】 本专业旨在培养德、智、体、美、能全面发展,掌握信息工程、计算机科学技术的基础理论和知识,掌握软件系统的分析、建模和设计方法,掌握移动通信、移动互联网、移动信息处理设备硬件基本理论和知识,掌握一定的移动互联网通信开发技术,具有移动终端系统应用软件的开发、维护、单元测试能力,能够根据设计的要求开发移动设备软件和移动Web应用,具有开发实践和项目组织的初步经验,具有创新、创业意识和团队精神,能够在软件公司从事移动互联网W AP平台搭建、移动应用软件、移动Web应用和移动搜索引擎的设计与实现的基础扎实、知识面宽、能适应未来软件技术和移动互联网技术发展需要的高素质工程型软件人才。

【授予学位】 工学学士 【专业设置特色】 根据“宽专业、厚基础、重能力、高素质”的培养原则,重视信息工程与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基础知识学习和工程训练,通过理论学习和实践操作,着重培养学生从事移动应用软件开发和企业级网络应用软件开发能力,要求学生熟悉电子邮件应用、短信平台应用软件及移动网络软件的开发,同时会搭建移动互联网WAP平台应用以及移动搜索引擎开发技术。 在工程训练上注重学生移动应用软件的系统分析与设计、软件的开发与测试、软件质量控制与项目管理及移动信息工程设备硬件系统分析、维护等方面能力的培养。通过与IBM、Microsoft、Google、M otorola等国际性大企业接轨,重点学习国际软件工业界最新的移动应用软件的开发设计技术和软件项目管理技术,并能熟练使用国际软件工业界最新和最流行的商用软件工具以及开源软件工具高质量地开发移动软件项目,使学生有着深厚的专业能力和宽广的就业范围。 本专业的主要特点是培养目前在迅速发展的移动互联网技术、社会需求在迅速增加的应用型技术人才。

移动互联和互联网教学实训平台解决方案

移动互联网和“互联网+” 教学实训平台解决方案

目录 一、移动互联网应用的开发应用发展趋势 (1) 二、移动互联网应用人才现状及市场需求 (3) 三、移动互联网应用“4合1”开发环境 (7) 移动互联网应用“4合1”开发平台优势 (7) 四、移动互联网应用的开发技术发展方向 (8) 五、“4合1”开发平台之--原生态开发环境 (8) 六、“4合1”开发平台之--Web型开发环境 (9) 七、“4合1”开发平台之--混合型开发环境 (9) 八、“4合1”开发平台之--统一型开发环境 (10) 九、“4合1”开发平台培养人才就业优势 (10) 十、“4合1”开发平台课程体系—实训平台特点 (11) 附件1:硬件列表 (12) 附件2:实训资源 (12) 附件3:移动互联网开发实训室方案-报价清单 (12)

一、移动互联网应用的开发应用发展趋势 二十一世纪最初的十几年,计算机及网络技术飞速发展和普及,伴随着信息的爆炸以及经济的腾飞,使我们的生活,尤其是中国人的生活方式、生活节奏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 在今天的中国,无论是地铁站里匆匆的上班族,还是风景名胜中熙熙攘攘的人群,亦或是餐厅里大快朵颐的食客,几乎每个人的手中都拿着手机、Pad等移动终端,或社交,或拍照,或阅读,或购物。微信,淘宝,优酷等等,小小的屏幕仿佛囊括了你日常生活的所有需求。据统计,截至2015年底,我国的移动互联网用户总数已经达到了9亿,并且还在不断增长,中国已经进入全民移动互联的时代。 图移动互联网的特点 信息技术的革命带来生活的便利,也使得人们对生活品质提出更高的追求,而这些追求又反过来刺激着技术的进一步发展。进入2015年后,各大运营商的4G网络牌照都已正式发放,移动互联的基础设施已经趋于完善。而终端方面,硬件性能节节攀升,各大系统提供商也纷纷出手。Android、iOS加速了系统的开发进程,以适应更新的应用需求,微软也正式推出了Windows10,意图在移动终端领域建立自己的据点。 作为新兴产业,移动互联并不局限于自身,而是作为应用平台向传统行业广泛的延伸。比如近年我们熟知的车联网、智能家居、工业4.0等,这些无一例外都需要移动互联技术的支撑。

2015高职 移动互联应用软件开发 试题F(赛项赛卷)

“2015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高职组“联想杯”移动互联应用软件开发 竞赛赛题F卷 2015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组委会 中国·潍坊 2015年6月 工位号:

赛题说明 一、竞赛内容 本试卷适用于Android 4.3或Win 7平台,共一套综合题,其中包含1道系统设计题、3道改错题和10道编程题,编码实现各题,试卷满分100分。 二、竞赛时间 竞赛时间:共计240分钟。 三、竞赛事项要求 1.参赛选手不得携带通信设备等物品进入赛场,违反者按作弊处理。 2.请根据大赛所提供的比赛环境,检查所列的硬件设备、软件清单、材料清单是否齐全,计算机设备是否能正常使用。 3.竞赛结束前,将各试题代码整合,部署到竞赛所提供的设备上,并提交一个完整的项目工程(服务端和客户端)代码到大赛组委会提供的U盘中,目录格式如图1所示。 图1 模块提交目录格式 4.竞赛结束时,请将U盘、试卷和答题纸统一提交。禁止将比赛所用的所有物品(包括试卷和稿纸)带离赛场。 5.裁判以各参赛队部署到竞赛设备上的APP运行结果为评分依据。严禁在程序及运行结果中任何位置标注竞赛队的任何信息,否则按照作弊处理。

项目背景 智能农业是通过光照、温度、湿度等无线传感器,对农作物温室内的温度、湿度信号以及光照、土壤温度、土壤含水量、CO2浓度等环境参数进行实时采集,自动开启或者关闭指定设备(如远程控制浇灌、开关卷帘等)。用户通过电脑或移动终端,随时随地观察现场情况、查看现场温湿度等数据和控制远程智能调节指定设备。现场采集的数据,为农业综合生态信息自动监测、对环境进行自动控制和智能化管理提供了科学依据。 本系统以联想实验机作为数据采集器,并与沙盘的单片机板通过串口相连,用于采集各种传感器的数据;同时,联想实验机作为服务器与客户端APP进行通讯,将采集到的传感器数据实时发送到客户端APP进行显示,并根据设置的阈值打开和关闭沙盘中的报警装置,用于实现对农业系统的智能化控制。 本试卷包括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为设计题,根据题目中所描述的信息,按照软件工程编写模块系统设计说明书来编写设计文档。第二部分为改错题,根据题目中所描述的错误信息,基于给定的工程代码定位故障位置,并修改为正确信息。第三部分为编程题,根据题目中所描述的需求,并参阅U盘中的辅助文档,自行设计,编码实现。

电子商务实训平台

目录 1、项目概况 (3) 1.1 项目名称 (3) 1.2、项目背景 (3) 2、平台设计 (5) 2.1 总体设计 (5) 2.2 平台门户系统设计 (8) 2.2.1 门户系统前台设计 (8) 2.2.2 门户系统后台设计 (9) 2.2 在线商城平台系统(B2B) (15) 2.2.1 企业门户 (15) 2.2.2 网上贸易 (15) 2.2.4 后台管理 (16) 2.3在线商城平台系统(B2C) (18) 2.3.1 商城门户 (18) 2.3.2 在线交易 (21) 2.3.3 商城装修 (21) 2.3.4 网站运营 (21) 2.3.5 会员中心 (22) 2.3.6后端功能 (22) 2.3.7 网上商城(B2C)实训特色: (24) 2.4 供应链一体化平台系统 (26) 2.4.1采购管理 (27) 2.4.2销售管理 (28)

2.4.3库存管理 (29) 2.4.4收支管理 (30) 2.4.5基础资料 (31) 2.4.7决策分析 (32) 2.5 即时通讯(BIM) (34) 2.6基于移动终端的电子商务应用平台系统 (36) 2.6.1系统简介 (36) 2.6.2功能模块 (36) 2.7 实验作业与考试管理系统 (37) 2.7.1 系统用例 (37) 2.7.2管理员 (38) 2.7.3教师 (41) 2.7.4 学生 (43) 3、平台技术架构与安全保障 (44) 3.1技术架构 (44) 3.2技术特色 (45) 3.3安全保障 (45) 3.3.1数据存储安全 (45) 3.3.2 数据传输安全 (47) 3.3.3平台访问安全 (48) 4、实施及培训 (48) 4.1 项目组织 (48) 4.1.1 金算盘项目组 (49) 4.2 项目实施 (50)

移动互联网安全分析

移动互联网安全热点分析 https://www.360docs.net/doc/871177398.html, 2011年3月30日09:21 通信世界网 作者:杨光华 中国移动通信研究院安全研究所 一直以来,互联网信息安全的问题都是业内外关注的焦点,而移动互联网的安全也是移动互联网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在移动互联网环境下,由TCP/IP协议族脆弱性、终端操作系统安全漏洞、攻击技术普及等缺陷所导致的传统互联网环境中的安全问题依然存在,同时,还体现出一些新的安全问题和需求。在网络安全方面,以LTE+、P2P技术等为代表的网络扁平化、分布式网络架构的发展,对建立基于分布式架构的可信网络提出了要求;在复杂的异构网络环境下,需要基于统一的鉴权控制体系确保用户的严格接入控制、实现可靠的行为溯源能力;随着带宽的迅猛增长和协议类型的极大丰富,需要建立更加有效的流量管控能力,包括网络、业务语义监控和安全监控机制与能力。在终端与业务安全方面,由于移动互联网中用户可以永久在线,加之智能终端日益普及,手机病毒、木马等对终端的攻击将更加显著;在内容安全方面,非法、有害和垃圾信息的大量传播严重污染了信息环境,干扰和妨碍了人们的信息利用。 对于2011年的移动互联网安全,笔者认为主要存在如下几方面的热点技术问题: 一手机病毒将呈多发趋势,需预先准备防护手段 日前,国家计算机病毒应急处理中心通过监测发现,手机病毒Spy.Flexispy出现新变种即“X卧底”,不但可以监控用户收发短信和通话记录,还可远程开启手机听筒,监听手机周围声音,实时监听部分用户的通话,并且利用GPS功能监测到手机用户所在位置,给用户安全隐私造成极大威胁。 手机病毒是一种具有破坏性的恶意手机程序,一般利用短信、彩信、电子邮件、浏览网站等方式在移动通信网内传播;同时可利用红外、蓝牙等方式在手机终端间传播。

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与应用

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与应用 移动互联网技术是将移动通信和互联网联合起来的一种技术。而在最近几年里,移动通信和互联网成为当今世界发展最快、市场潜力最大、前景最诱人的两大业务。它们的增长速度都是任何预测家未曾预料到的。迄今,全球移动用户已超过15亿,互联网用户也已逾7亿。中国移动通信用户总数超过3.6亿,互联网用户总数则超过1亿。这一历史上从来没有过的高速增长现象反映了随着时代与技术的进步,人类对移动性和信息的需求急剧上升。越来越多的人希望在移动的过程中高速地接入互联网,获取急需的信息,完成想做的事情。所以,现在出现的移动与互联网相结合的趋势是历史的必然。目前,移动互联网正逐渐渗透到人们生活、工作的各个领域,短信、铃图下载、移动音乐、手机游戏、视频应用、手机支付、位置服务等丰富多彩的移动互联网应用迅猛发展,正在深刻改变信息时代的社会生活,移动互联网经过几年的曲折前行,终于迎来了新的发展高潮。 2010年的5.17电信日显得格外让人瞩目。虽然世界电信日已经走到了第42届,但是真正让普通消费者感觉无穷威力的,恐怕要从今年开始;移动互联网这个概念从2010年开始,已经彻底从神坛走向了生活。 2000年9月19日,中国移动和国内百家ICP首次坐在了一起,探讨商业合作模式。随后时任中国移动市场经营部部长张跃率团去日本NTTDoCoMo公司I-mode取经,“移动梦网”雏形初现。

2000年12月1日开始施行的中国移动通信集团“移动梦网”计划是2001年初中国通信、互联网业最让人瞩目的事件。 2001年11月10日,中国移动通信的“移动梦网”正式开通。当时官方的宣传称手机用户可通过“移动梦网”享受到移动游戏、信息点播、掌上理财、旅行服务、移动办公等服务。 随后的几年,依托电信运营商的无线概念,成就了一批又一批的百万、亿万富翁,有媒体说,中国最好赚钱的年代有两拨,一拨是改革开放初期的个体户,另外一拨则是大小SP们,可惜好景总是不长。 2006年9月,针对二季度电信服务投诉突出的情况,信产部猛力推出新的电信服务规范,严格要求基础电信运营企业执行。新规范将包括:短信类业务强制执行二次确认;IVR、彩铃、WAP等非短信类业务强制执行按键确认;点播类业务 强制执行全网付费提醒。这三项主要规定均针对二季度电信服务的投诉焦点。由于三项新规涵盖了“黑”SP的所有违规利润来源,因此将对国内违规SP形成封杀之势。 萌芽 如果说创建于2004年3月16日的3G门户开创的是中国FREE WAP 的另外一种模式的话,那么这种模式在中国移动互联网长河里,仅仅是萌芽的开始。 在这个萌芽时期,先后冒出了搜索、音乐、阅读、游戏等领域的多种无线企业,不过,整个行业都处在混沌之中,因为没有人能够讲得清楚未来是什么,商业模式之争成为讨论最多的话题。

物联网智慧生活实训平台

物联网智慧生活实训平台 ——安装部署文档 V1.1 版本变更记录

目录 1. 产品概述 (1) 1.1. 产品简介 (1) 1.2. 产品外观 (1) 1.3. 系统拓扑图 (2) 1.3.1. 智能商业应用拓扑图 (2) 1.3.2. 智能环境监控拓扑图 (3) 1.3.3. 智能健康管理拓扑图 (5) 2. 配置说明 (7) 2.1. 硬件设备清单 (7) 2.2. 硬件环境 (8) 2.3. 软件环境 (8) 3. 商业系统部署说明 (9) 3.1. 硬件驱动配置 (9) 3.1.1. 串口服务器 (9) 3.1.2. 摄像头配置 (21) 3.1.3. 小票打印机配置 (25) 3.2. 数据库部署 (26) 3.3. 服务端部署 (28) 3.4. PC客户端 (31) 3.5. 基础试验箱端 (32) 3.6. PDA端 (32) 4. 环境系统部署说明 (36) 4.1. 数据库部署 (36) 4.2. 服务端部署 (37) 4.3. PC客户端 (39) 4.4. 基础实验箱 (39) 5. 医疗系统部署说明 (39) 5.1. 数据库部署 (39) 5.2. 摄像头配置 (43) 5.3. 服务端部署 (43) 5.4. 基础实验箱 (46) 5.5. 硬件连接 (46)

1. 产品概述 1.1.产品简介 新大陆智慧生活实训平台,主要用于中职院校物联网及相关专业的实训教学使用。该款产品定位于中职物联网专业教学上,对于学生物联网设备、物联网技术、物联网应用的认知学习与实操训练上,该产品重点培养中职学生实际动手操作能力,同时加深强化了对物联网知识技能知识的了解,提高锻炼了基于物联网平台的创新能力。本产品采用实训工位式的设计,挂载使用大量真实的物联网设备及技术,实现了三类场景、多项应用的物联网软件系统,且配套完整的中职物联网实训教程及丰富的教学实训资源。 1.2.产品外观

移动互联网技术在汽车保险中的应用和发展

移动互联网技术在汽车保险中的应用和发展 随着我国人均收入水平的提高,汽车日渐成为每个家庭的必备交通工具。据统计1,2014年我国汽车的销量已达2349万辆,位列全球第一,遥遥领先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同时我国汽车的保有量已经超过1.5亿辆,预测这个数据将会在未来五年里增加到4亿辆。在我国车险中的交强险属于强制保险,因此这一汽车数量的上 亿 长。但由于法律建设滞后、行业自律缺乏和市场监管能力薄弱等问题,车险中面临着理赔难、销售渠道价格不统一等难题,并侵害了消费者利益。 (一)我国车险销售渠道分析 1数据来源于Mark Lines。

目前,国内大部分车险公司的营销策略还是依靠营销人员实行人海战术进行直销,主要分为以下三种:电(网)销、4S店等代理机构和保险公司营业网点(如表1所示)。 表1 车险主要销售方式比较 67.27%,增速迅猛。电话销售渠道占车险业务的比例为14.65%,同比下降1.48个百分点,网络销售渠道占车险业务的比例为 10.85%,同比上升3.6个百分点。二者合计占比达到25.5%,同比上升2.12个百分点。 相对于传统渠道,电话、网络销售具有成本低、效率高、易管控和地域覆盖广等优势,被视为保险行业近几年来最具成长性的营

销渠道。分析发现,其最具竞争力之处是低于传统渠道15%的价格水平。由于价格仍是当前车险竞争的主要手段之一,电销产品的出现恰好是顺应了目前的市场需求,同时也充分说明,费率改革的走向将直接决定车险市场竞争的走势。 2.代理机构 一部分车主通过代理人、4S店购买保险。中国保监会规定车险 在很大的差距。在大部分的发达国家,汽车出险时,车主首先需要及时记录对方的车牌号、对方车主的家庭住址、名字、联系电话以及对方车险的具体情况,然后现场拍照。同时车主也需要记录日期、时间和事故地点;另外如有可能,留下目击证人的联系方式。最后只需要在保险公司网上或者实体店中填写索赔申请,保险公司

什么是移动互联网开发

4G时代的开启以及移动终端设备的凸显必将为移动互联网的发展注入巨大的能量。那什么是移动互联网开发? 在我国互联网的发展过程中,PC互联网已日趋饱和,移动互联网却呈现井喷式发展。数据显示,截止2013年底,中国手机网民超过5亿,占比达81%。伴随着移动终端价格的下降及wifi的广泛铺设,移动网民呈现爆发趋势。 移动互联网就是将互联网业务移动化,开发任务就是手机、平板等移动终端的应用开发等前端APP开发,对移动APP提供支撑的平台开发,以及针对手机用户行为分析、流量分析等的移动业务数据分析则属于移动互联后端的开发。 移动互联网(MobileInternet, 简称MI)是一种通过智能移动终端,采用移动无线通信方式获取业务和服务的新兴业务,包含终端、软件和应用三个层面。终端层包括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电子书、MID等;软件包括操作系统、中间件、数据库和安全软件等。应用层包括休闲娱乐类、工具媒体类、商务财经类等不同应用与服务。随着技术和产业的发展,未来,LTE(长期演进,4G通信技术标准之一)和NFC(近场通信,移动支付的支撑技术)等网络传输层关键技术也将被纳入移动互联网的范畴之内。 随着宽带无线接入技术和移动终端技术的飞速发展,人们迫切希望能够随时随地乃至在移动过程中都能方便地从互联网获取信息和服务,移动互联网应运而生并迅猛发展。然而,

移动互联网在移动终端、接入网络、应用服务、安全与隐私保护等方面还面临着一系列的挑战。其基础理论与关键技术的研究,对于国家信息产业整体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移动互联网,就是将移动通信和互联网二者结合起来,指互联网的技术、平台、商业模式和应用与移动通信技术结合并实践的活动的总称。简单说就是把互联网技术应用到移动网络中,开发任务就是手机、平板等移动终端的应用开发等前端APP开发,实现移动上网。 对移动APP提供支撑的平台开发,以及针对手机用户行为分析、流量分析等的移动业务数据分析则属于移动互联后端的开发。主要涉及的有计算机网络及移动网络的知识。 移动平台应用开发是目前软件和互联网领域的热门技术,目前市场上的智能手机以苹果的iPhone和谷歌的Android手机为主,各种游戏和应用不断涌现,手机应用平台已经成为继Windows和Web平台后又一个主流的软件技术平台。 汇桔网精选全国专业开发公司,寻求互联网前沿技术+专业开发技术,上汇桔网查看最专业的开发外包公司,让互联网商业变得更简单,您的需求,我们全力满足,点击进入汇桔网咨询。

2017年度尔雅通识课《移动互联网时代的信息安全与防护》18章

1.1 1《第35次互联网络发展统计报告》的数据显示,截止2014年12月,我国的网民数量达到了(C )多人。 A、2亿 B、4亿 C、6亿 D、8亿 2《第35次互联网络发展统计报告》的数据显示,2014年总体网民当中遭遇过网络安全威胁的人数将近50%。(√) 3如今,虽然互联网在部分国家已经很普及,但网络还是比较安全,由网络引发的信息安全尚未成为一个全球性的、全民性的问题。(×) 1.2 1网络的人肉搜索、隐私侵害属于(C )问题。 A、应用软件安全 B、设备与环境的安全 C、信息内容安全 D、计算机网络系统安全 2下列关于计算机网络系统的说法中,正确的是(D). A、它可以被看成是一个扩大了的计算机系统 B、它可以像一个单机系统当中一样互相进行通信,但通信时间延长 C、它的安全性同样与数据的完整性、保密性、服务的可用性有关 D、以上都对 3(D)是信息赖以存在的一个前提,它是信息安全的基础。 A、数据安全 B、应用软件安全

C、网络安全 D、设备与环境的安全 1.3 1在移动互联网时代,我们应该做到(D) A、加强自我修养 B、谨言慎行 C、敬畏技术 D、以上都对 2黑客的行为是犯罪,因此我们不能怀有侥幸的心理去触犯法律。(√) 2.1 1美国国家安全局和联邦调查局主要是凭借“棱镜”项目进入互联网服务商的(C)收集、分析信息。 A、用户终端 B、用户路由器 C、服务器 D、以上都对 2谷歌、苹果、雅虎、微软等公司都参与到了“棱镜计划”中。(√) 3“棱镜计划”是一项由美国国家安全局自2007年起开始实施的绝密的电子监听计划。(√)2.2

1下列关于网络政治动员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D) A、动员主体是为了实现特点的目的而发起的 B、动员主体会有意传播一些针对性的信息来诱发意见倾向 C、动员主体会号召、鼓动网民在现实社会进行一些政治行动 D、这项活动有弊无利 2在对全球的网络监控中,美国控制着(D) A、全球互联网的域名解释权 B、互联网的根服务器 C、全球IP地址分配权 D、以上都对 3网络恐怖主义就是通过电子媒介对他人进行各种谩骂、嘲讽、侮辱等人身攻击。(×) 2.3 1网络空间里,伪造威胁是指一个非授权方将伪造的课题插入系统当中来破坏系统的(B)A、稳定性B、可认证性 C、流畅性 D、以上都对 2网络空间的安全威胁中,最常见的是(A) A、中断威胁 B、截获威胁 C、篡改威胁 D、伪造威胁 3信息流动的过程中,使在用的信息系统损坏或不能使用,这种网络空间的安全威胁被称为(A) A、中断威胁 B、截获威胁 C、篡改威胁 D、伪造威胁

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和应用

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和应用 摘要 移动互联网,就是将移动通信和互联网二者结合起来,成为一体。移动通信和互联网成为当今世界发展最快、市场潜力最大、前景最诱人的两大业务,它们的增长速度都是任何预测家未曾预料到的,所以移动互联网可以预见将会创造经济神话。移动互联网的优势决定其用户数量庞大,截至2012年9月底,全球移动互联网用户已达15亿。随着3G网络的部署和终端性能的不断提高,移动互联网用户日益增多。本文在对移动互联网现状进行介绍的基础上,分析了当前移动互联网相关技术热点和应用热点。 一、引言 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3G/E3G时代的到来和各种应用的推出,互联网已从桌面PC走向手机及其他移动设备,移动互联网和有线互联网融合的速度加快。移动互联网满足上下班途中、外出旅行时间、等候时间及户外休闲娱乐时间便捷享受互联网的服务,给人们的工作和生活带来了极大便利。本文通过对移动互联网应用现状、技术热点和应用热点的介绍,进一步增进业界对移动互联网的认识与理解。 二、移动互联网简介 移动互联网(MobileInternet, 简称MI)是一种通过智能移动终端,采用移动无线通信方式获取业务和服务的新兴业态,包含终端、软件和应用三个层面。终端层包括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电子书、MID等;软件包括操作系统、中间件、数据库和安全软件等。应用层包括休闲娱乐类、工具媒体类、商务财经类等不同应用与服务。随着技术和产业的发展,未来,LTE(长期演进,4G通信技术标准之一)和NFC(近场通信,移动支付的支撑技术)等网络传输层关键技术也将被纳入移动互联网的范畴之内。 随着宽带无线接入技术和移动终端技术的飞速发展,人们迫切希望能够随时随地乃至在移动过程中都能方便地从互联网获取信息和服务,移动互联网应运而生并迅猛发展。然而,移动互联网在移动终端、接入网络、应用服务、安全与隐私保护等方面还面临着一系列的挑战。其基础理论与关键技术的研究,对于国家信息产业整体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计算机学报》刊登的“移动互联网:终端、网络与服务”一文,从移动终端、接入网络、应用服务及安全与隐私保护4个方面对移动互联网的研究进展进行阐述与分析,并对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三、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发展 移动互联网相对于固定互联网最大特点是随时随地和充分个性化。移动用户可随时随地方便接入无线网络,实现无处不在的通信能力;移动互联网的个性化表现为终端、网络和内容/应用的个性化,互联网内容/应用个性化表现在采用社会化网络服务(SNS)、博客、聚合内容(RSS)、Widget等Web2.0技术与终端个性化 和网络个性化相互结合,使个性化效应极大释放。 3.1、Web 2.0技术

《移动互联网应用开发》课程标准

《移动互联网应用开发》课程标准 一、课程基本信息 (一)课程简介 《移动互联网应用开发》课程是软件技术专业的专业拓展课,是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得以实现的保证。本课程针对Android工程师岗位中典型工作任务,使学生更深入地掌握Android平台下应用程序开发技能,通过完成学习性任务,逐步培养学生具备软件设计和编码能力,通过小组学习、项目实训,培养学生在Android平台下进行程序设计、软件测试、项目实施、软件维护所需的职业能力和素质能力,同时通过多种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灵活运用,培养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为专业培养目标奠定基础。 (二)课程性质与定位 1.课程性质 根据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定的培养目标,《移动互联网应用开发》课程为软件技术专业高职学生的职业能力课,是软件技术专业的专业核心课。

2.课程定位 本课程面向Android软件开发、Android软件技术支持以Android及软件测试三个岗位,在《3G移动应用开发》技术的基础上综合设计测试Android项目,从而使学生能够更好地适应就业岗位。本课程的主要授课对象为软件专业高职二年级第二学期的学生,已经系统学习过《C语言程序设计》、《页面美化》、《使用Java理解程序逻辑》、《数据结构》、《使用JSP开发Web应用系统》、《Java面向对象编程》及《3G移动应用开发》等课程,具备软件开发的基础能力。 (三)课程设计思路 1.课程设计依据 本课程遵照教高[2006]14号[1]、教高[2006]16号[2]、教高厅函[2007]47号[3]等文件精神,依据本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确定本课程的目标和教学内容,具体应遵循以下原则。 在课程设计上,坚持以能力为本位,以学生为主体,教师角色转换为倡导者。 在课程内容选取上,应以过程性知识为主、陈述性知识为辅,即以实际应用的经验和策略的习得为主、以适度够用的概念和原理的理解为辅。 在课程内容排列上,应以工作过程为参照系整合陈述性知识与过程性知识。 在课程内容结构上,突出模块化设置,以便新技术新产品进入教学内容。 在课程职业技能培养上,要把职业资格证书(职业标准)的考核项目与要求纳入到专业课程标准之中,为学生就业服务。 在课程教学组织设计上,要以真实工作任务或社会产品为载体组织教学,积极推广探索教学做一体化、情境式教学、互动式教学。 以“REACT”设计情境教学,以“3P”和“ARCS”模式设计互动式教学活动。 在教学资源建设上,突出学习包教学标准建设和借助教学平台开发网络教学资源。 在培养过程中,注重全人发展、服务学习、学长计划、过程资历认可(RPL)的实施。 2.具体设计思路 本课程根据软件技术专业Android软件开发、Android软件技术支持以Android及软

2017《移动互联网时代的信息安全与防护》期末考试(20)

2017《移动互联网时代的信息安全与防护》期末考试(20) 1不属于计算机病毒特点的是()。(1.0分)1.0 分 A、 传染性 B、 可移植性 C、 破坏性 D、 可触发性 正确答案:B 我的答案:B 答案解析: 2美国“棱镜计划”的曝光者是谁?()(1.0分)1.0 分 A、 斯诺德 B、 斯诺登 C、 奥巴马 D、 阿桑奇 正确答案:B 我的答案:B 答案解析: 3之所以认为黑客是信息安全问题的源头,这是因为黑客是()。(1.0分)1.0 分A、 计算机编程高手 B、 攻防技术的研究者 C、 信息网络的攻击者 D、 信息垃圾的制造者 正确答案:C 我的答案:C 答案解析: 4下面哪种不属于恶意代码()。(1.0分)1.0 分 A、 病毒 B、 蠕虫 C、 脚本 D、 间谍软件 正确答案:C 我的答案:C

5系统管理员放置Web服务器并能对其进行隔离的网络区域称为()。(1.0分)1.0 分A、 蜜罐 B、 非军事区DMZ C、 混合子网 D、 虚拟局域网VLAN 正确答案:B 我的答案:B 答案解析: 6WD 2go的作用是()。(1.0分)1.0 分 A、 共享存储 B、 私人存储 C、 恢复删除数据 D、 彻底删除数据 正确答案:A 我的答案:A 答案解析: 7应对数据库崩溃的方法不包括()。(1.0分)1.0 分 A、 高度重视,有效应对 B、 确保数据的保密性 C、 重视数据的可用性 D、 不依赖数据 正确答案:D 我的答案:D 答案解析: 8以下哪一项不属于信息安全面临的挑战()。(1.0分)1.0 分 A、 下一代网络中的内容安全呈现出多元化、隐蔽化的特点。 B、 越来越多的安全意识参差不齐的用户让内容安全威胁变得更加难以防范。 C、 现在的大多数移动终端缺乏内容安全设备的防护。 D、 越来越多的人使用移动互联网。 正确答案:D 我的答案:D

《移动互联网开发技术》大作业报告

XXX大学 《移动互联网开发技术》大作业报告题目:电子书APP-《书屋》 学生姓名:学号: 学院:专业班级: 完成日期:2020年10 月20 日 成绩(百分制): 授课教师:

目录 目录 (2) 1功能描述 (1) 1.1总体界面 (1) 1.2书架模块 (2) 1.2.1显示目录 (3) 1.2.2设置主题 (3) 1.2.3设置翻页效果 (4) 1.2.4设置字体样式 (4) 1.2.5调节字体大小 (5) 1.2.6设置字体颜色 (6) 1.2.7添加书签 (6) 1.2.8显示书签列表 (7) 1.2.9清空书签列表 (7) 1.3用户模块 (8) 1.3.1用户注册 (8) 1.3.2用户登录 (9) 2程序结构 (10) 2.1整个工程包含的所有JA V A文件 (10) 2.2整个工程包含的所有布局文件 (11) 3详细设计 (12) 3.1主模块设计 (12) 3.1.1主模块流程图 (12) 3.1.2主模块关键代码 (12) 3.2书架模块设计 (13) 3.2.1书架模块流程图 (13) 3.2.2书架模块关键代码 (13) 3.3用户模块设计 (17) 3.1.1用户模块流程图 (17) 3.1.2用户模块关键代码 (18) 3.4数据库设计 (20) 4运行效果 (22) 5总结 (30)

1功能描述 这款电子书APP主要有三个大模块,我的、书城、书架。分别的功能是用户中心,网上书城,我的书架。 APP截图: 图1.1 电子书APP运行在手机上的效果 1.1总体界面 书城:可阅读网上的电子书 图1.2 APP整体样式

移动互联网嵌入式物联网人工智能创新实验室:工业物联网实训平台

1.1工业物联网实训平台 1.1.1图文介绍 基本介绍: 工业物联网实训平台(ZC-IwsPlat)是一款物工业联网综合教学实训平台,包含了完整的工业物联网架构,包括:感知设备、执行机构、无线传感网络、有线传感网络、工业主控机构、工业物联网云平台、工业大数据分析平台。工业物联网实训平台使用了工业物联网、嵌入式、大数据、移动应用、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同时内置工业互联云平台,为高校相关学科专业升级和改革提供教学、实验和科研支撑。 工业物联网实训平台能够满足工业互联网的教学、实训课程需求,包括:《物联网短距离无线通信》、《物联网长距离无线通信》、《工业物联网项目实训》、《工业自动化控制》、《物联网应用技术》、《机器视觉技术》、《智能制造实训》等。 工业物联网实训平台提供三层架构的软硬件资源,包括:设备层、平台层、应用层,为相关教学提供配套的教学、实验、实训资源。 - 1 -

●设备层: 工业物联网实训平台设备层主要包含五个单元:工业主控监控单元、工业滑台加工单元、车间环境监控单元、工业原料传送单元、厂区环境监测单元。 工业主控监控单元:实训平台提供完整的主控监控单元,包括:工控主机、工控PLC、远程IO模块、HMI工控屏、高清球机、CAN网关;所有工业组件采用可拆卸式安装,预留接线接口和编程接口。 工业滑台加工单元:滑台加工单元,基于步进电机的滑台结构,实现工件模拟位移加工;在加工过程中,通过行程、限位、原点传感器,实现对滑台位置的感知和限定;通过激光测距、红外测温、编码测度等,对工件进行生产加工实时监测。 车间环境监控单元:车间环境监控单元,主要用以对生产车间的工作环境进行是感知和控制;监控单元采用有线传感网络的通信方式,保证实时性和可靠性。 工业原料传送单元:工业原料传送单元以直流电机传送带为核心,能够模拟工件原材料在传送带上运动的情况和状态;在运动过程中,通过颜色传感器、接近开关、光电反射等数字量IO输出型传感器对原材料的材质、数量等进行实时监控;通过热敏电阻、霍尔电流传感器等模拟量输出型传感器对传送带系统的运行情况进行监控。 厂区环境监测单元:厂区环境监测基于无线技术,构建无线传感网络。基于无线传感网络技术和传感器技术,无线节点将传感器测量的厂区环境的数据发回实训平台;通过云推送服务,将物联网数据发到云端,实现云端存储和远程读取。 ●平台层: 智能制造实训平台平台层基于工业互联云平台技术,提供数据的处理、运维、计算和决策,包括三大单元:工业互联云平台、多协议工业网通、高性能边缘计算。

移动互联网的推广现状

本期极客攻略由OAKMIKEOAK撰写。 在上期极客活动“百万级应用是怎样炼成的”上,多家百万级应用的拥有者和助力军分享了自己眼中百万级应用的炼就过程。 那么对于实际开发者来说,如何才能在众多的应用中脱颖而出?应该采用什么样的策略呢?本期极客观察问您解惑。 1.平台 目前,主流移动互联网应用平台包括 iOS,Android,Palm,Blackberry,webOS,Windows Mobile六大平台。上线时间都是在08或09年,最早的是08年7月上线的Apple 的iOS。 2.市场

从市场份额的角度看,由于“历史原因”,Symbian 和Blackberry 拥有数量庞大的智能机,市场份额相对来说有一定优势,但格局正在改变,以Apple 和Android 为代表的新一代智能机正在迅速缩小和两大巨头之间的差距。 3.开发成本

各个平台都有自己的开发“标准”,而这必定会影响到开发成本,进而影响到开发者的平台选择,现在的状况是,Android 相对便宜,而Apple 和Microsoft 相对昂贵,当然,各个开发平台的成熟度也是需要考虑的因素之一。 1.应用商店 应用商店作为应用的“栖息地”扮演着最基础的角色,同时也是应用推广的第一步,作为应用信息的第一来源,在应用描述方面要保证真实而有创意,能够吸引挑选者的眼球,另外,把握好应用的更新及分类也是至关重要的。

关键词:更新真实吸引力 2.论坛 论坛有两大类,第一类的大部分成员由“小白”组成,内容则主要以提问及分享为主,所以在这类论坛做推广更多的是要采用间接推广法,明目张胆的推广往往不很理想;第二类论坛则是专业人员的集散地,例如CocoaChina,在这类论坛做推广反而 应该明目张胆,越显眼越好,当然,发码是必不可少的。 关键词:间接直接发码 3.PR 通过PR 做推广效率一般不高,可变因素过多而且不易掌控。 关键词:不靠谱 4.促销 促销推广的效果是立竿见影的,逢年过节是促销的“旺季”,同时,免费版的推出也是一种效果显著的推广方法,毕竟,低价和免费永远是最能吸引消费者眼球的方式。 关键词:低价免费节日 5.代理(Publisher)

移动互联网时代的信息安全与防护报告

移动互联网时代的信息安全与防护报告 名:移动互联网时代的信息安全与防护班级:历史1301姓名:李腾飞学号:xx2502020对互联网时代信息安全与防护的了解与认识近年来,随着计算机网络的普及与发展,我们的生活和工作都越来越依赖于网络。国家政府机构、各企事业单位不仅建立了自己的局域网系统,而且通过各种方式与互联网相连。但是,我们不得不注意到,网络虽然功能强大,也有其脆弱易受到攻击的一面。所以,我们在利用网络的同时,也应该关注网络安全问题, 一、网络安全定义互联网时代网络安全是指网络系统的硬件、软件及其系统中的数据受到保护,不受偶然的或者恶意的原因而遭到破坏、更改、泄露,系统连续可靠正常地运行,网络服务不中断。从广义方面来看,凡是涉及到网络上信息的保密性、完整性、可用性、真实性和可控性的相关技术和理论都是网络安全所要研究的领域。随着社会的网络化,在各领域的计算机犯罪和网络侵权方面,无论是数量、手段,还是性质、规模,已经到了令人咋舌的地步,计算机犯罪的对象从金融犯罪、个人隐私、国家安全、信用卡密码、军事机密等,网络安全问题能造成一个企业倒闭,个人隐私的泄露,甚至一个国家经济的重大损失。 二、影响网络安全的因素

(一)网络的脆弱性计算机网络安全系统的脆弱性是伴随计算机网络而同时产生的。因此,安全系统脆弱是计算机网络与生俱来的致命弱点。互联网是对全世界都开放的网络,任何单位或个人都可以在网上方便地传输和获取各种信息,互联网这种具有开放性、共享性、国际性的特点对计算机网络安全提出了挑战。因此,可以说世界上任何一个计算机网络都不是绝对安全的。 (二)操作系统的安全问题 1、稳定性和可扩充性。由于设计的系统不规范、不合理以及缺乏安全性考虑,因而使其受到影响。 2、网络硬件的配置不协调。 一是文件服务器。它是网络的中枢,其运行稳定性、功能完善性直接影响网络系统的质量。网络应用的需求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设计和选型考虑欠周密,从而使网络功能发挥受阻,影响网络的可靠性、扩充性和升级换代。 二是网卡用工作站选配不当导致网络不稳定。 3、缺乏安全策略。许多站点在防火墙配置上无意识地扩大了访问权限,忽视了这些权限可能会被其他人员滥用。 4、访问控制配置的复杂性,容易导致配置错误,从而给他人以可乘之机。 尽管操作系统的漏洞可以通过版本的不断升级来克服,但是系统的某一个安全漏洞就会使得系统的所有安全控制毫无价值。

移动互联网应用技术

1.简述IPv4到IPv6的过渡技术。 (1)双协议栈技术 (2)隧道技术 (3)网络地址转换技术 2. 某A类网络10.0.0.0的子网掩码255.224.0.0,请确定可以划分的子网个数,写出每个子网的子网号及每个子网的主机范围。 由子网掩码可以判断出主机地址部分被划分出3个二进制作为子网地址位,所以可以划分出2*3-2=6个子网。 每个子网的网络号和主机范围如下: 子网号为10.32.0.0,主机号范围为10.32.0.1-10.63.255.254 子网号为10.64.0.0,主机号范围为10.64.0.1-10.95.255.254 子网号为10.96.0.0,主机号范围为10.96.0.1-10.127.255.254 子网号为10.128.0.0,主机号范围为10.128.0.1-10.159.255.254 子网号为10.160.0.0,主机号范围为10.160.0.1-10.191.255.254 子网号为10.192.0.0,主机号范围为10.192.0.1-10.223.255.254 3.什么是多径效应? 移动通讯电波传播最具特色的现象是多径衰落,或称多径效应。无线电波在传输过程中会受到地形、地物的影响而产生反射、绕射、散射等,从而使电波沿着各种不同的路径传播,这称为多径传播。由于多径传播使得部分电波不能到达接收端。而接收端接收到的信号也是在幅度、相位、频率和到达时间上都不尽相同的多条路径上信号的合成信号,因而会产生信号的频率选择性衰落和时延扩展等现象,这些被称为多径衰落或多径效应。 4.为什么CDMA称为绿色手机? 普通的手机(GSM和模拟手机)功率一般能控制在600mW以下,CDMA系统发射功率最高只有200mW,普通通话功率可控制在零点几毫瓦,其辐射作用可以忽略不计,对人体健康没有不良影响。手机发射功率的降低,讲延长手机的通话时间,意味着电池,话机的寿命长了,对环境起到了保护作用,故称之为“绿色手机”。 5.移动IPV6数据包选路过程? (1)当移动节点在家乡链路上时,它们就像任何固定节点一样收发数据包。 (2)知道移动节点的转交地址的通信软件伙伴可以利用IPv6选路报头直接将数据包发送给移动节点,这些包不需要经过移动节点的家乡代练,它们将经过从始发 点到移动节点的一条优化路由。在移动IPv6中,移动节点的转交地址是一个非 常好的中间目的节点。因为转交地址和移动节点总是配置在一起的。因此。通 信伙伴将移动节点的转交地址作为选路报头中唯一的中间目的节点,以便数据 包直接路由到移动节点的当前位置上。 (3)如果通信伙伴不知道移动节点的转交地址,那么它就像其他任何固定节点发送数据包那样向移动节点发送数据包。这时,通信伙伴只是将移动节点的家乡地 址(也是它知道的唯一地址)放入目的IPv6地址域中,并将它自己的地址放在 源IPv6地址域中,然后将数据包转发到这样发送的一个数据包将被送往移动节 点的家乡链路,在家乡链路上,家乡代理截获这个数据包,并将它通过隧道送 往移动节点的转交地址。移动节点将送过来的包拆封,发现内层数据包的目的

移动互联网技术综述

摘要移动性是互联网发展方向之一,移动互联网的基础协议能支持单一无线终端的移动和漫游功能,但这种基础协议并不完善,在处理终端切换时,存在较大时延且需要较大传输开销,此外它不支持子网的移动性。移动互联网的扩展协议能较好解决上述问题。文章首先介绍移动互联网的基本目标,然后介绍移动互联网的基础协议工作原理,最后介绍能提高移动互联网工作性能的扩展协议 0、引言 随着网络技术和无线通信设备的迅速发展,人们迫切希望能随时随地从Internet上获取信息。针对这种情况,Internet工程任务组(IETF)于1996年开始制定支持移动Internet的技术标准。目前,移动IPv6的正式标准(MIPv6-RFC3775[1])和相关标准:移动IPv6的快速切换(FMIPv6-RFC4068[2])、层次移动IPv6的移动性管理(HMIPv6-RFC4140[3])、网络移动(NEMO-RFC3963[4])已经出台,相关的各项开发工作都在进行中。 下一代移动通信的核心网是基于IP分组交换的,而且移动通信技术和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呈现出相互融合的趋势,故在下一代移动通信系统中,可以较为容易地引入移动互联网技术,移动互联网技术必将得到广泛应用。 1、移动互联网的目标 传统IP技术的主机不论是有线接入还是无线接入,基本上都是固定不动的,或者只能在一个子网范围内小规

模移动。在通信期间,它们的IP地址和端口号保持不变。而移动IP主机在通信期间可能需要在不同子网间移动,当移动到新的子网时,如果不改变其IP地址,就不能接入这个新的子网。如果为了接入新的子网而改变其IP地址,那么先前的通信将会中断。 移动互联网技术是在Internet上提供移动功能的网络层方案,它可以使移动节点用一个永久的地址与互联网中的任何主机通信,并且在切换子网时不中断正在进行的通信。达到的效果如图1所示。 图1 移动互联网的目标 2、移动互联网的基础协议 移动互联网的基础协议为移动IPv6协议(MIPv6),IETF已经发布了MIPv6的正式协议标准RFC3775[1]。MIPv6支持单一终端无需改动地址配置,可在不同子网间进行移动切换,而保持上层协议的通信不发生中断。 在MIPv6体系结构中,含有3种功能实体:移动节点(MN)、家乡代理(HA)、通信节点(CN)。其中MN为移动终端;HA位于家乡子网,负责记录MN的当前位置,并将发往MN的数据转发至MN的当前位置;CN为与MN通信的对端节点。 MIPv6的主要目标是使MN不管是连接在家乡链路还是移动到外地链路,总是通过家乡地址(HoA)寻址。MIPv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