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性前列腺增生中西医结合诊疗指南(试行版)

良性前列腺增生中西医结合诊疗指南(试行版)
良性前列腺增生中西医结合诊疗指南(试行版)

NJA中华男科学杂志

National Journal of Andrology

Zhonghua Nan Ke Xue Za Zhi

2017,23(3):280-285 http://www.androl.cn Standardization&Guideline ·规范与指南·

良性前列腺增生中西医结合诊疗指南(试行版)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男科专业委员会

【关键词】良性前列腺增生;中西医结合诊疗;指南

中图分类号:R697+.32;R2-031文献标志码:A doi:10.13263/j.cnki.nja.2017.03.017

良性前列腺增生(benign prostatic hyperplasia,BPH)是指中老年男性(50岁以上)组织学上前列腺间质、腺体成分的增生和解剖学上前列腺的增大(benign prostatic enlargement,BPE),以尿动力学上的膀胱出口梗阻(bladder outlet obstruction,BOO)和临床上主要表现的下尿路症状(lower urinary tract symptoms,LUTS)为特征的一种疾病。BPH属中医“精癃”范畴。

BPH的发生是一个长期、缓慢、复杂的过程,其具体形成机制尚不清楚,目前医学界较为公认的两个相关因素是:年龄增长和正常睾丸功能[1]。BPH 组织学上的发生率随年龄的增长而增加,通常发生在40岁以后[2],到60岁时大于50%,80岁时高达83%[3]。与组织学表现相类似,随着年龄的增长,排尿困难等症状也随之增加。LUTS症状是影响和降低生活质量最为普遍的原因[4],大部分老年男性至少存在一种LUTS症状[5]。

中医结合有关前列腺的解剖知识及前列腺液的生理功能,将前列腺与精囊腺概属“精室”。精室病变导致的“癃闭”,称之为“精癃”。其中,小便不畅、点滴而少、病势较缓者称为“癃”;小便闭塞、点滴不通、病势较急者称为“闭”。

临床实践表明,中西医结合治疗该病有一定优势。但遵循循证医学(evidence-based medicine,EBM)的研究较少,缺乏规范的中西医结合诊疗方案,影响了中西医结合诊治BPH的评估和推广,因此有必要制定BPH中西医结合诊疗指南。

本指南具有以下特点:①结合最新BPH研究成果,体现中医整体调节理念;②把握本病的中西医结合点,体现中医诊治本病的特色,发挥中西医结合的优势,有利于提高BPH的诊疗水平,满足不同医疗条件下男科医师选择合理BPH诊疗方案的需要;③遵循EBM原则,以临床观察的完整性为依据对文献进行分级,对于不同级别文献结果予以不同的可信度,尽可能选取可信度较高的文献,确保指南的真实性、可靠性和指导性;④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男科专业委员会组织众多专家参与,突显指南的权威性和实用性。

1诊断

1.1临床表现临床症状以LUTS为主,包括储尿期症状、排尿期症状以及排尿后症状。储尿期症状包括尿频、尿急、尿失禁以及夜尿增多等;排尿期症状包括排尿踌躇、排尿困难以及间断排尿等;排尿后症状包括排尿不尽、尿后滴沥等。

1.2西医诊断以LUTS为主诉就诊的50岁以上男性患者,首先考虑BPH的可能,详细询问病史进行初始评估,并结合实验室、影像学等检查明确诊断。1.2.1病史询问(medical history)①LUTS特点、持续时间及其伴随症状。②手术史、外伤史尤其是盆腔手术或外伤史。③既往史,包括泌尿生殖道感染史、糖尿病、神经系统疾病、可能与夜尿症有关的心脏疾病史。④药物史,可了解患者目前或近期是否服用了影响膀胱出口功能或导致LUTS的药物。⑤患者的一般状况。⑥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nterna-tional prostate symptom score,IPSS)见表1。IPSS是目前国际公认的判断BPH患者症状严重程度的最佳手段。IPSS是BPH患者下尿路症状严重程度的主观反映,它与最大尿流率(Qmax)、残余尿量(postvoid residual urine volume,PVR)以及前列腺体积无明显相关性[3]。⑦生活质量评分(QoL)见表2。QoL评分(0 6分)是了解患者对其目前LUTS 水平的主观感受,受LUTS困扰的程度及是否能够忍受。

·

082

·

表1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

在最近一个月内,您是否有以下症状?无

在5次中

少于1次少于半数大约半数多于半数几乎每次

症状评分

1.是否经常有尿不尽感?012345

2.两次排尿间隔是否经常小于2h?012345

3.是否曾经有间断性排尿?012345

4.是否有排尿不能等待现象?012345

5.是否有尿线变细现象?012345

6.是否需要用力及使劲才能开始排尿?012345

7.从入睡到早起一般需要起来排尿几次?没有1次2次3次4次5次

012345

症状总评分=

IPSS患者分类如下(总分0 35分):轻度症状0 7分;中度症状8 19分;重度症状20 35分。

表2生活质量指数(QoL)评分

高兴满意大致满意还可以不太满意苦恼很糟如果您在今后的生活中始终伴有现在的排尿症状,您认为如何?0123456 QoL=

1.2.2体格检查(physical examination)1.2.2.1外生殖器检查排除外尿道外口狭窄或其他可能影响排尿的疾病(如包茎、前尿道瘢痕狭窄、阴茎肿瘤等)。

1.2.2.2直肠指检(digital-rectal examination,DRE)DRE是BPH患者重要检查项目之一,需在膀胱排空后进行。DRE可以了解前列腺的大小、形态、质地、有无结节及压痛、中央沟是否变浅或消失以及肛门括约肌张力情况。

1.2.2.3局部神经系统检查肛周和会阴外周神经系统的检查,有助于排除神经源性膀胱功能障碍。1.2.3实验室检查

1.2.3.1尿常规(urinalysis)对LUTS患者可以判定是否有尿路感染、血尿、蛋白尿及尿糖等。1.2.3.2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rostate-specific antigen,PSA)主要用于鉴别前列腺癌。1.2.3.3血清肌酐(creatinine,Cr)、尿素氮(urea nitrogen,UN)BPH导致的膀胱出口梗阻可以引起肾功能损害,导致Cr、UN升高。如出现肾积水、输尿管扩张反流等病变,怀疑肾功能不全时建议选择此检查[6]。

1.2.4尿流率检查可以初步判定下尿路是否存在梗阻,但影响因素较多,注意鉴别。

1.2.5影像学检查

1.2.5.1超声检查(ultrasonography)可以了解前列腺形态、大小、有无异常回声、突入膀胱的程度,双肾、输尿管、膀胱病变情况以及(PVR。PVR的多少,对下尿路梗阻程度的判定具有重要参考价值。经直肠超声(transrectal ultrasonography,TRUS)可以较精确地测定前列腺体积(计算公式为0.52?前后径?左右径?上下径)[7]。

1.2.5.2静脉尿路造影(intravenous urography)

如果有LUTS患者同时伴有反复泌尿系感染、镜下或肉眼血尿、怀疑肾积水或者输尿管扩张反流、泌尿系结石应行静脉尿路造影检查。但患者对造影剂过敏或者肾功能不全时应禁止该项检查。1.2.5.3尿道造影(urethrogram)怀疑尿道狭窄时建议此项检查。

1.2.6尿动力学检查(urodynamics)尿动力学检查是诊断BOO的“金标准”,可以了解膀胱功能的情况[8]。BPH患者拟行手术及微创治疗前如出现以下情况,建议行尿动力学检查:①尿量≤150ml;

②50岁以下或80岁以上;③PVR>300m1;④怀疑有神经系统病变或糖尿病所致神经源性膀胱;⑤双侧肾积水;⑥既往有盆腔或尿道手术史。

1.2.7尿道膀胱镜检查(urethrocystoscopy)可了解前列腺增大所致的尿道或膀胱颈梗阻特点,排除尿道及膀胱相关病变。

1.2.8鉴别诊断本病需要与膀胱颈纤维化、神经源性膀胱尿道功能障碍、尿道狭窄、膀胱肿瘤、前列腺癌及慢性前列腺炎等疾病相鉴别。

1.3中医诊断

1.3.1基本病机肾气虚衰,是该病发生的根本,瘀血、湿热、痰浊等是BPH发展过程中产生的病理产物,它们彼此影响,互为因果,为本虚标实之证。虚以肾虚、气虚为主,实以湿热、瘀血、痰浊多见。病机变化与病程、年龄等呈相关性:早期正虚邪微,多以肾气虚为主;中期以正虚邪实为主,多肾虚兼湿热或血瘀为主;后期以正虚邪盛,湿热或瘀血阻滞更为明显。

1.3.2辨证分型主要分为基本证型与复合证型。辨证多虚实夹杂,以复合证型为多见。根据文献分析[9-13],出现频率较高的证型分别是肾气亏虚、湿热下注、气滞血瘀、脾气虚弱,复合证型中以肾虚血瘀、肾虚湿热、脾肾亏虚、湿热瘀阻等证型组合为多见。中医证型的诊断标准:具备下述主症1项、次症2项和舌脉者,该证即成立。根据主症1项计2分,次症、舌脉1项计1分的原则,累计得分≥5分辨证成立[14]。

1.3.2.1基本证型

1.3.2.1.1肾气亏虚主症:排尿困难,尿频,腰膝酸软。次症:偏于阳虚者,面色晄白,畏寒肢冷,神疲乏力,夜尿增多。舌脉:舌淡,苔薄白,脉沉迟或无力。偏于阴虚者,潮热盗汗,时有头昏耳鸣,心烦。舌脉:舌红少苔,脉沉细数。

1.3.2.1.2中气下陷主症:小腹坠胀,排尿无力,小便欲解不爽或不出,尿失禁或遗尿。次症:少气懒言或语声低微,脱肛,纳差,乏力。舌脉:舌淡,苔薄白,脉细弱。

1.3.2.1.3气滞血瘀主症:小便点滴不畅,尿细如线或闭塞不通。次症:小腹胀满隐痛,会阴或睾丸胀痛、刺痛,血尿或血精。舌脉:舌质紫黯或有瘀斑,苔白或黄,脉沉弦或细涩。

1.3.2.1.4湿热蕴结主症:小便频数短涩、灼热黄赤。次症:小便点滴不通,大便干结或不畅,口苦黏腻或口渴不欲饮。舌脉:舌红,苔黄腻,脉滑数。1.3.2.2复合证型

1.3.2.2.1肾虚血瘀主症:尿后滴沥,腰膝酸软,排尿困难。次症:夜尿频数,神疲乏力,小腹部、会阴部、耻骨区或腰骶及肛周疼痛。舌脉:舌暗淡或有瘀点、有瘀斑,苔薄白,脉沉涩。

1.3.2.2.2肾虚湿热主症:尿频、尿急,夜尿增多,排尿无力或点滴而出,腰膝酸软,排尿困难。次症:尿线细,小腹酸胀,排尿时间长,小便黄。舌脉:舌淡苔薄黄或黄腻,脉细数。

1.3.2.2.3湿热瘀阻主症:尿频、急、灼,排尿困难。次症:小便黄,尿道灼热,小腹部、会阴部、耻骨区或腰骶及肛周疼痛。舌红,苔黄腻,舌有瘀点或瘀斑,脉沉数。

1.3.2.2.4脾肾两虚主症:腰膝肢冷,纳差腹胀,排尿困难。次症:面色萎黄,神疲乏力,少腹坠胀,动则气短,便溏。舌脉:舌淡,苔薄白,脉细无力。

2治疗

中西医结合治疗BPH主要以改善患者症状、提高生活质量为目的。

2.1药物治疗

2.1.1西药治疗

2.1.1.1α-受体阻滞剂主要是通过阻滞分布在前列腺和膀胱颈部平滑肌表面的肾上腺素能受体,松弛平滑肌,达到缓解膀胱出口动力性梗阻的作用。α-受体阻滞剂能显著改善患者症状,使IPSS评分平均改善30% 40%、Qmax提高16% 25%[15]。有中、重度LUTS的BPH患者,推荐使用多沙唑嗪、特拉唑嗪和坦索罗辛等。

α-受体阻滞剂不影响前列腺体积和血清PSA 水平,不能减少急性尿潴留的发生。但急性尿潴留BPH患者接受α-受体阻滞剂治疗后成功拔除尿管的机会明显高于安慰剂治疗。年龄不影响α-受体阻滞剂的疗效[16]。

一项meta分析结果显示,长期超常规剂量或连续服用可增加射精功能障碍的风险,其中高选择性α-受体阻滞剂(西洛多辛与坦索罗辛)较一般选择性α-受体阻滞剂更易导致射精功能障碍[17]。此外,在使用此类药物时,要注意检测血压。2.1.1.25α-还原酶抑制剂5α-还原酶抑制剂通过抑制体内睾酮向双氢睾酮(DHT)的转变,进而降低前列腺内DHT的含量,达到缩小前列腺体积、改善LUTS的治疗目的。但起效时间相对较慢,半年至1年才可获得最大疗效,且需长时间(6年)服用确保疗效持续稳定[18]。

治疗前列腺体积增大并伴中、重度LUTS的BPH患者,常用非那雄胺和度他雄胺。对于具有BPH高临床进展风险的患者,5α-还原酶抑制剂具有延缓进展作用,包括减少急性尿潴留或BPH需要接受手术治疗的风险。也可联合α-受体阻滞剂服用。目前已有多项研究证实,α-受体阻滞剂联合5α-还原酶抑制剂治疗,在降低BPH临床进展方面优于任何一种单独药物应用,且在改善LUTS以及Qmax方面具有更好的疗效[19-20]。

非那雄胺和度他雄胺在缩小前列腺体积、改善美国泌尿外科协会症状指数(AUA-SI)评分和Qmax

方面作用相似[21],但在减少急性尿潴留(AUR)的发生及前列腺外科干预方面,度他雄胺更有优势[22-23],此外在降低血清DHT水平方面,度他雄胺作用更强[24]。

2.1.1.3M受体拮抗剂M受体拮抗剂通过缓解逼尿肌过度收缩,降低膀胱敏感性,来改善BPH患者的储尿期症状[25]。目前常用托特罗定和索利那新。

国外学者认为BPH患者以储尿期症状为主,梗阻症状不明显时,M受体拮抗剂可以单独应用[26]。治疗过程中,应严密随访PVR的变化[27],预防尿潴留的发生。以储尿期症状为主的中重度LUTS患者,可考虑α-受体阻滞剂与M受体拮抗剂联合使用,但是治疗前后需密切监测PVR变化。2.1.1.4植物制剂主要指花粉类制剂与植物提取物,如锯叶棕[28]、番茄红素[29]等。具有非特异性抗炎、抗水肿、促进膀胱逼尿肌收缩与尿道平滑肌松弛等作用。

2.1.2中医辨证治疗

2.1.2.1肾气亏虚

2.1.2.1.1偏于阳虚者治法:温肾助阳,化气行水。推荐方药:右归丸(《景岳全书》)加减,药用熟地黄、山药、菟丝子、枸杞子、鹿角胶、炒杜仲、山药、肉桂、制附子、泽兰。中成药:金匮肾气丸、龟龄集。2.1.2.1.2偏于阴虚者治法:滋阴补肾,清利小便。推荐方药:六味地黄汤(《小儿药症直诀》)加减,药用盐黄柏、盐知母、生地黄、山药、山茱萸、茯苓、泽泻、丹皮、女贞子、旱莲草、川牛膝等。中成药:六味地黄丸、左归丸。

2.1.2.2中气下陷治法:补中益气,升清降浊。推荐方药:补中益气汤(《内外伤辨惑论》)加减,药用黄芪、党参、白术、当归、陈皮、升麻、柴胡、桂枝、茯苓等。中成药:补中益气丸。

2.1.2.3气滞血瘀治法:疏肝理气,行瘀散结。推荐方药:沉香散(《三阴极一病证方论》)合代抵当丸(《证治准绳》)加减。药用沉香、石韦、陈皮、乌药、王不留行、郁金、川牛膝、桃仁、当归、穿山甲等。中成药:桂枝茯苓丸。

2.1.2.4湿热蕴结治法:清热化湿,通利小便。推荐方药:程氏萆薢分清饮(《医学心悟》)加减。药用萆薢、黄柏、石菖蒲、白术、莲子心、丹参、车前子、茯苓、瞿麦、赤芍、冬葵子、萹蓄。中成药:宁泌泰胶囊[30]。

2.1.2.5肾虚血瘀治法:补肾活血,散结利尿。推荐方药:金匮肾气丸合少腹逐瘀汤加减。药用熟地黄、山药、山茱萸、牡丹皮、泽泻、桂枝、小茴香、干姜、延胡索、没药、当归、川芎、赤芍、蒲黄等。中成药:济生肾气丸合桂枝茯苓丸。

2.1.2.6肾虚湿热治法:补益肾气,清热化湿。推荐方药:济生肾气丸合八正散加减。药用熟地黄、山茱萸、丹皮、茯苓、泽泻、肉桂、黄芪、车前子、冬葵子、瞿麦、萹蓄等。中成药:滋肾通关丸。2.1.2.7湿热瘀阻治法:活血化瘀,清热利湿。推荐方药:程氏萆薢分清饮合代抵当汤加减。药用萆薢、瞿麦、萹蓄、赤芍、车前子、冬葵子、甘草梢、王不留行、郁金、川牛膝、桃仁、当归、穿山甲等。中成药:前列倍喜胶囊[31]、翁沥通胶囊[32]。2.1.2.8脾肾两虚治法:补脾益气,温肾利尿。推荐方药:理中丸合金匮肾气丸加减,药用黄芪、党参、白术、当归、陈皮、升麻、柴胡、肉桂、茯苓、熟地黄、菟丝子等。中成药:理中丸合金匮肾气丸。2.2外科治疗

2.2.1手术治疗

2.2.1.1手术指征具有中、重度LUTS并已严重影响生活质量的重度BPH患者可选择手术及微创治疗,尤其是药物治疗效果欠佳或不愿接受药物治疗的患者。BPH同时合并以下并发症时,建议采用手术或微创治疗:①反复尿潴留(至少在一次拔管后不能排尿或两次尿潴留);②反复血尿,药物治疗无效;③反复泌尿系感染;④膀胱结石;⑤继发性上尿路积水(伴或不伴肾功能损害);⑥合并腹股沟疝、严重痔疮或脱肛。

2.2.1.2手术方式目前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仍是BPH手术治疗的金标准[33],主要适用于前列腺体积在80ml以下的BPH患者。

2.3外治疗法

2.3.1针灸治疗针灸治疗BPH,具有操作便利、起效较快等特点,临床应用较广[34-35]。对尿潴留、膀胱逼尿肌功能的恢复具有一定效果。

推荐用穴:关元、肾俞用补法,中极、次髎、秩边、膀胱俞、三阴交用泻法。艾灸长于温补阳气,活血通络。常用的灸法有:隔盐灸、隔姜灸等。

2.3.2直肠给药根据辨证选用中药煎汤保留灌肠或给予中药栓剂直肠用药。可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减少口服药治疗的不良反应[36]。

2.3.3敷脐法可作为辅助治疗。

2.4中西医结合思路要充分考虑、全面分析患者病情、身体状况、患者意愿以及经济情况后,采用中西医联合治疗。要结合前列腺B超、PVR、IPSS评分及QoL评分等指标,综合评估,轻度患者可推荐

使用单一治疗方式,如针灸治疗或中药辨证治疗。中度患者根据病情联合选用α-受体阻滞剂或M受体拮抗剂增强疗效,改善LUTS及膀胱功能,或延缓BPH的发展进程。对于重度LUTS并且有前列腺增大进展风险的BPH患者,建议联合使用5α-还原酶抑制剂。也可依患者意愿,单纯使用中医药疗法。非手术治疗仍不能降低QoL评分者,反复血尿者,根据手术指征,选择进行手术治疗,术后进行中医辨证治疗,提高手术预后[37-38]。对BPH伴有膀胱逼尿肌功能减弱甚至完全丧失的患者,尤其前列腺体积增大不明显者,采用中西医结合疗法(包括针刺、艾灸等)具有较好疗效。

3疗效评价

3.1临床评价以IPSS、QoL、PVR、Qmax、夜尿次数、尿线状况、尿等待、尿急、小腹胀满为主要指标,DRE及前列腺体积为次要指标,见表3[39]。

3.2安全性评价血、尿、粪常规检查;心电图、血压、血糖、肝功能、肾功能检查;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及临床表现、严重程度、发生和持续时间及消除方法。

表3症状体征及辅助检查分级计分标准

0分1分2分3分IPSS01 78 1920 35 DRE正常Ⅰ?Ⅱ?Ⅲ?QoL0 123 45 6前列腺体积<18cm318 25cm326 45cm3>46cm3 PVR≤10ml11 60ml61 100ml>100ml Qmax>15ml/s10.1 15ml/s5 10ml/s<5ml/s 夜尿次数0 1次2次3 4次5次或以上尿线状况正常尿细如线续断成线涓滴不成线小腹胀满无偶有时有经常尿等待无偶有时有经常尿急无可忍耐可忍耐片刻难以忍受

4健康教育

4.1健康教育宣传告知BPH疾病临床进展的相关知识,以及前列腺癌的相关知识。

4.2生活指导①适当锻炼身体,增强抵抗力,避免或减少辛辣刺激性食物摄入,戒除烟、酒。②适当改变饮水习惯。③避免憋尿,养成良好排尿习惯。

④调畅情志,避免心理因素导致病情加重,可采用精神放松训练,分散尿意感觉,如挤捏阴茎和呼吸练习等。⑤避免长时间压迫会阴部,如久坐、骑车等。4.3合并用药注意事项对于BPH患者,有些药物要慎用或禁用,以免诱发或加重尿潴留。如抗胆碱类的阿托品、654-2等,抗过敏的扑尔敏等,抗抑郁的丙咪嗪等,以及含有麻黄的中成药或汤剂。必要时应在专科医师的指导下使用,以减少合并用药对BPH患者的影响。

执笔者:河南省中医院/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孙自学;中国中医科学院宋春生;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邢俊平;北京大学深圳医院毛向明;辽宁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李湛民;河南省中医院/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郝高利。

参与论证者: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人民医院张敏建;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刘继红;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商学军;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焦拥政;解放军总医院宋涛;北京医院邓庶民;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马卫国;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吴天浪;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汤育新;山西省人民医院刘建荣;黑龙江省中医药科学院孙一鸣;大连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毕焕洲;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王瑞;中日友好医院王传航;贵阳中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王波;新疆医科大学第五附属医院宋国宏;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人民医院程宛钧;中国中医科学院赵家有。

参考文献

[1]Homma Y,Gotoh M,Yokoyama O,et al.Outline of JUA clini-cal guidelines for begnign prostatic hyperplasia.Int J Urol,

2011,18(11):741-756.

[2]AUA Practice Guidelines Committee.AUA guideline on manage-ment of benign prostatic hyperplasia(2003).J Urol,2003,170

(1):530-547.

[3]Madersbacher S,Alivizatos G,Nordling J,et al.EAU2004guide-lines on assessment,therapy and follow-up of men with lower uri-

nary tract symptoms suggestive of benign prostatic obstruction

(BPH guidelines).Eur Urol,2004,46(5):547-554.

[4]Agarwal A,Eryuzlu LN,CartwrightR,et al.What is the most bothersome lower urinary tract symptom?Individual and popula-

tion-level perspectives for both men and women.Eur Urol,2014,

65(6):1211-1217.

[5]Mangera A,Chapple C.Update summarising the conclusions of the international consultation on male lower urinary tract symp-

toms.World J Clin Urol,2015,14(2):1-1.

[6]那彦群.中国泌尿外科诊断治疗指南(201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4.62-64.

[7]阀艳红,王学梅.双平面经直肠超声诊断良性前列腺增生的探讨.中华男科学杂志,2005,11(3):191-194.

[8]杨志刚,张飞,马旭东.前列腺增生致膀胱出口梗阻后逼尿肌功能改变对尿动力学参数的影响.现代泌尿外科杂志,

2013,18(6):568-571.

[9]张亚大,卢子杰,顾晓箭,等.500例良性前列腺增生症中医证型与临床相关因素分析.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4,9

(20):281-283.

[10]范洪力.良性前列腺增生症证候临床研究.中国医药指南,2008,12(6):401-402.

[11]张春和,李焱风,秦国政,等.540例良性前列腺增生症患者中医证候分布规律研究.中医杂志,2012,53(1):45-47.[12]陈树山,赵刃.良性前列腺增生中医证型和用药规律分析.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2,14(9):137-139.

[13]韩旭,孙淑艳.良性前列腺增生常见中医证型分布规律及相关因素研究.现代中医临床,2014,21(6):16-18.

[14]郑筱萸.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3.

[15]Djavan B,Marberger M.Meta-analysis on the efficacy and tolera-bility of alphal-adrenoceptor antagonists in patients with lower uri-

nary tract symptoms suggestive of benign prostatic obstruction.

Eur Urol,1999,36(1):1-13.

[16]Michel MC,Mehlburger L,Bressel HU,et al.Comparison of ta-msulosin efficacy in subgroups of patients with lower urinary tract

symptoms.Prostate Cancer Prostatic Dis,1998,1(6):332-

335.

[17]胡雷,傅全胜,陈栋,等.选择性α-受体阻滞剂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症下尿路症状对男性射精功能影响的Meta分

析.中山大学学报,2014,35(6):941-948.

[18]Ekman P.Maximum efficacy of finasteride is obtained within6 months and maintained over6years.Follow-up of the Scandina-

vian Open-extension Study.The Scandinavian Finasteride Study

Group.Eur Urol,1998,33(3):312-317.

[19]Kaplan SA,McConnell JD,Roehrbom CG,et al.Medical Ther-apy of Prostatic Symptoms(MTOPS)Research Group.Combina-

tion therapy with doxazosin and finasteride for benign prostatic hy-

perplasia in patients with lower urinary tract symptoms and a

baseline total prostate volume of25ml or greater.J Urol,2006,

175(1):217-220.

[20]Roehrborn CG,Siami P,Barkin J,et al.CombAT Study Group.The effects of combination therapy with dutasteride and tamsulo-

sin on clinical outcomes in men with symptomatic benign prostatic

hyperplasia:4-year results from the CombAT study.Eur Urol,

2010,57(1):123-131.

[21]Nickel JC,Gilling P,Tammela TL,et al.Comparison of dutasteride and finasteride for treating benign prostatic hyperplasia:The en-

larged prostate international comparator study.BJU Int,2011,

108(3):388-394.

[22]Issa MM,Runken MC,Grogg AL,et al.A large retrospective anal-ysis of acute urinary retention and prostate-related surgery in BPH

patients treated with5-alpha reductase inhibitors Dutasteride ver-

sus finasteride.Am J Managed Care,2007,13(Suppl1):S10-

S16.

[23]Fenter TC,Davis EA,Shah MB,et al.Dutasteride vs finasteride:A ssessment of differences in acute urinary retenion rates and surgi-

cal risk outcomes in an elderly population aged>or=65years.

Am J Managed Care,2008,14(5suppl2):S154-S159.[24]ClarkRV,Hermann DJ,Cunningham GR,et al.Marked sup-pression of dihydrotestosterone in men with benign prostatic hr-

perplasia by dutasterirle.A dual5alpha-reductase inhibitor.J

Clin Endocrinol Metab,2004,89(5):2179-2184.

[25]Yamada S,Kuraoka S,Osano A,et al.Characterization of blad-der selectivity of antimuscarinic agents on the basis of in vivo

drug-receptor binding.Int Neurourol J,2012,16(3):107-115.[26]Abrams P,Kaplan S,De Koning Gans HJ,et al.Safety and tolera-bility of tolterodine for the treatment of overactive bladder in men

with bladder outlet obstruction.J Urol,2006,175(2):999-

1004.

[27]OelkeM,BachmannA,DescazeaudA,et al.EAU guidelines on the treatment and follow-up of non-neurogenic male lower urinary

tract symptoms including benign prostatic obstruction.Eur Urol,

2013,64(1):118-140.

[28]詹绪新,商学军,黄宇烽.锯叶棕果实提取物在治疗前列腺疾病中的应用.中华男科学杂志,2015,21(9):841-846.[29]Ilic D,Misso M.Lycopene for the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of benign prostatic hyperplasia and prostate cancer:A systematic re-

view.Maturitas,2012,72(4):269-276

[30]韩伟,张喜庄,杨永军,等.单用宁泌泰胶囊治疗BPH疗效观察.临床泌尿外科杂志,2012,27(11):853-854.[31]戚益江,王逸民.前列倍喜胶囊联合非那雄胺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症疗效观察.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2011,21(9):

630-631.

[32]张雪松,成生海.翁沥通胶囊联合西药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症48例.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2,18(23):325-327.[33]魏强,鲍一歌.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仍是前列腺增生症治疗的首选方法.现代泌尿外科杂志,2012,17(3):294-298.[34]杜元灏,李晶,孙冬玮.中国现代针灸病谱的研究.中国针灸,2007,27(5):376.

[35]陈元武,杜元灏,熊俊.针灸与西药治疗前列腺增生症疗效比较的系统评价.中华中医药杂志,2010,25(6):902-

906.

[36]琚保军,牛琳琳.中药经直肠给药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疗效及安全性评价.新中医.2014,46(8):71-73.

[37]陈寅,郑珉,汤群晖,中药灌肠治疗前列腺电切术后膀胱痉挛痛的疗效分析.中华中医药学刊,2010,28(8):

1691-1692.

[38]贾民,张晓宇,胡胜平,等.中药敷脐联合电针治疗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后膀胱过度活动症临床观察.中国中医急

症,2014,23(9):1719-1722.

[39]张春和,秦国政,陈天波,等.前列冲剂治疗前列腺增生症膀胱逼尿肌功能受损的临床研究.云南中医学院学报,

2008,31(2):37-42.

(收稿日期:2017-02-02;接受日期:2017-02-17)

(本文编辑:夏欣一)

前列腺增生症诊疗方案

前列腺增生症诊疗方案 This manuscript was revised on November 28, 2020

癃闭(前列腺增生症)诊疗方案 一、诊断: (一)疾病诊断: 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ZY/T001.1-94),诊断如下: 1)小便不利,点滴不畅,或小便闭塞不通,尿道无涩痛,小腹胀满。 2)多见于老年男性,或产后妇女及手术后患者。 3)男性直肠指检可有前列腺肥大,或膀胱区叩诊明显浊音。 4)作膀胱镜、B超、腹部X线等检查,有助诊断。 2.西医诊断标准:参考《实用泌尿外科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年)、《中国中西医结合男科学》(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5年),诊断如下: 1)多为50岁以上老年男性。 2)尿频,排尿困难或尿潴留史。 3)尿流率检查,最大尿流率降低,排尿时间显着延长。 4)直肠指诊:前列腺不同程度增大,中央沟变浅消失。

5)B超:可探明前列腺增大程度,膀胱内有无结石,肿瘤。 6)可直视下见前列腺增大,向尿道腔突出,使腔变窄或阻塞,前列腺部尿道拉长。 (二)证候诊断: 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ZY/T001.1-94),诊断如下: 1.湿热下注证:小便量少难出,点滴而下,甚或涓滴不畅,小腹胀满,口干不欲饮。舌红,苔黄腻,脉数。 2.肝郁气滞证:小便突然不通,或通而不畅,胁痛,小腹胀急,口苦,多因精神紧张或惊恐而发。舌苔薄白,脉弦细。 3.浊瘀阻塞证:小便滴沥不畅,或尿如细线,甚或阻塞不通,小腹胀满疼痛,舌质紫暗,或有瘀斑,脉涩。 4.肾气亏虚证:小腹坠胀,小便欲解不得出,或滴沥不爽,排尿无力,腰膝酸软,精神萎靡,食欲不振,面色晄白,舌淡,苔薄白,脉沉细弱。 二、治疗: (一)中医辨证论治 1.湿热下注证 治法:清利湿热,通利小便。

良性前列腺增生BPH的诊断

良性前列腺增生BPH的诊断 以下尿路症状为主诉就诊的50岁以上男性患者,首先应该考虑BPH的可能。为明确诊断,需作以下临床评估。 一、初始评估 1. 病史询问(medical history)(推荐) (1) 下尿路症状的特点、持续时间及其伴随症状 (2) 手术史、外伤史,尤其是盆腔手术或外伤史 (3) 既往史和性传播疾病、糖尿病、神经系统疾病 (4) 药物史,可了解患者目前或近期是否服用了影响膀胱出口功能的药物 (5) 患者的一般状况 (6) 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 I-PSS评分标准是国际公认的判断BPH患者症状严重程度的最佳手段。I-PSS评分是BPH患者下尿路症状严重程度的主观反映,与最大尿流率、残余尿量以及前列腺体积无明显相关性。 I-PSS评分患者分类如下:(总分0-35分) 轻度症状0-7分 中度症状8-19分 重度症状20-35分 (7) 生活质量评分(QOL):QOL评分(0-6分)是了

解患者对其目前下尿路症状水平伴随其一生的主观感受,其主要关心的是BPH患者受下尿路症状困扰的程度及是否能够忍受。因此,又叫困扰评分。 以上两种评分尽管不能完全概括下尿路症状对BPH 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但是它们提供了医生与患者之间交流的平台,能够使医生很好地了解患者的疾病状态。 2.体格检查(physical examination)(推荐) (1) 外生殖器检查:除外尿道外口狭窄或畸形所致的排尿障碍。 (2) 直肠指诊(digital rectal examination):下尿路症状患者行直肠指诊非常重要,需在膀胱排空后进行。直肠指诊可以了解前列腺的大小、形态、质地、有无结节及压痛、中央沟是否变浅或消失以及肛门括约肌张力情况。直肠指诊对前列腺体积的判断不够精确,目前经腹超声或经直肠超声检查可以更精确描述前列腺的形态和体积。 直肠指诊还可以了解是否存在前列腺癌。国外学者临床研究证实,直肠指诊怀疑有异常的患者最后确诊为前列腺癌的有26%~34%。而且其阳性率随着年龄的增加呈上升趋势。 (3) 局部神经系统检查(包括运动和感觉)

良性前列腺增生综合诊断方法及鉴别诊断

良性前列腺增生综合诊断方法及鉴别诊断 没良性前列腺增生症状多指因良性前列腺增生,出现良性前列腺增大,而造成膀胱出口梗阻所引起的一系列下尿路症状。老龄和功能睾丸产生睾酮经5α-还原酶变为双氢睾酮(DHT)是发生增生的基础。 良性前列腺增生症(benign prostatic hyperplasia, BPH)简称良性前列腺增生或前列腺增生,是老年男性最常见的泌尿外科疾病之一。良性前列腺增生其实是病理诊断,主要表现为前列腺腺上皮或基质增生,并非细胞肥大,因此过去称之为前列腺肥大是不准确的。由于良性前列腺增生可导致良性前列腺增大(Benign Prostatic enlargement,BPE),良性前列腺增大导致的膀胱出口梗阻可引起一系列排尿症状。近年很多学者发现老年男性的所谓前列腺增生症状并非完全与前列腺增大所致的膀胱出口梗阻有关,老年人的逼尿肌功能改变也可产生类似的症状,这些逼尿肌功能的改变或为长期膀胱出口梗阻所致,或为逼尿肌老化而为,因此国际上倡导用下尿路症状(Lower urinary tract symptoms, LUTS)来描述老年男性的一系列排尿症状。因此,有良性前列腺增生并非一定有良性前列腺增大,而良性前列腺增大并非一定造成膀胱出口梗阻。通常所谓的良性前列腺增生症状多指因良性前列腺增生,出现良性前列腺增大,而造成膀胱出口梗阻所引起的一系列下尿路症状。 病因及发病机制 病因迄今仍不清楚,老龄和功能睾丸产生睾酮经5α-还原酶变为双氢睾酮(DHT)是发生增生的基础。在人类前列腺内雄激素为DHT占90%,从睾丸产生。肾上腺产生的雄激素仅占10%。雄激素不仅是前列腺内正常细胞增殖和分化必需的,同时也可抑制细胞死亡,有认为减少死亡可能更为重要。青春期以前切除睾丸的太监其前列腺终生处于不发育状态,即使到老龄,前列腺不发育,因为缺乏雄激素。先天性缺乏5α-还原酶的,其前列腺不发育,临床上也应用5α-还原酶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使之缩小。 睾酮和双氢睾酮在前列腺内和同一受体结合,但双氢睾酮的亲和力要比睾酮强5倍,而且也更稳定。前列腺对雄激素受体的反应是终生的,即使到老年

2020年执业药师继续教育良性前列腺增生

良性前列腺增生100分 单选题:每道题只有一个答案。 1.用于诊断前列腺增生的方法为(D) A.直肠指诊 B.超声 C.尿流率检查 D.上述都可以 2.治疗前列腺增生的药物很多,常用的药物有(D) A.a肾上腺素能受体阻滞剂 O B.5a还原酶抑制剂 C.植物类制剂 D.上述都正确 3.5a还原酶抑制剂是通过在前列腺内阻止塞酮转变为有活性的双氢塞酮,进而使前列腺体积部分缩小,改善排尿症状。一般在服药3个月左右见效,停药后症状不易复发,无需长期服药。(B) A正确 B.错误

4.对于前列腺增生说法错误的是(C) A.发病率在60岁时大于50% D B.发病率在80岁时高达83% C.前列腺增生的确切病因已明确 D.前列腺增生的确切病因不明 5.激光治疗:Nd-YAG激光有接触性、非接触性和组织内插人等方式,疗效不十分理想。目前应用铁(Ho)激光治疗前列腺增生,疗效肯定。(A) A.正确 B.错误 6.前列腺增生最常见的早期症状是(B) A.充溢性尿失禁 O B.夜尿和尿频 C.肾功能不全 D.上述都正确 7.对于治疗前列腺增生药物非那雄胺说法正确的是(B) A.a受体阻滞剂

O B.5a还原酶抑制剂 C.解除排尿困难的动态因素 D.起效快 8.前列腺增生未引起明显梗阻者一般不需处理,可观察等待A A.正确 B.错误 多选题:每道题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答案,多选漏选均不得分。 1.当BPH导致以下哪些并发症时,建议采用外科治疗(ABCD) A.反复尿猪留(至少在一次拔管后不能排尿或两次尿猪留) B.反复血尿,5a还原酶抑制剂治疗无效 C.反复泌尿系感染 D.膀胱结石 2.手术治疗途径有(ABCD) A.耻骨上经膀胱前列腺切除术 B.耻骨后前列腺切除术 C.经会阴前列腺切除术 D.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

前列腺增生鉴别诊断

前列腺增生鉴别诊断 前列腺增生鉴别诊断 一、膀胱颈挛缩 即膀耽颈纤维化增生,其临床表现很像前列腺增生症,但直肠指检前列腺大小常。一般认为膀肮颈缩继发于炎症病变,膀胱颈部平滑肌为结缔组织所代替,可伴炎 症。膀肮镜检时,膀肮颈后唇抬高,后尿道与膀胱三角区收缩变短。 二、前列腺癌 前列腺增生和前列腺癌都发生于50岁以上的老年人,均可出现小便困难的临床症状,而增生与癌变亦往往同时并存。由于前列腺癌好发于前列腺的外周区,当癌肿在局部并末发展至很大的时候,小便困难的症状往往不甚明显。同时与癌肿多发生于外周区有关,当前列腺癌开始形成结节时.肛诊比较易于触及和发现,因此,当男性老年人因排尿问题就诊时,必须十分强调常规肛门指检。当肛检发现前列腺有硬性结节、表面欠光滑时,应作进一步的检查以帮助确诊。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是目前公认的对前 列腺癌特异的瘤标,正常情况下,血PSA<4flg儿。当前列

腺发生恶变时,多数病人的血PSA会增高。PSA为4—10yg 儿时,应警惕前列腺癌的可能,应作肛检触诊或B 超、CT影像学检查。有可疑结节时,应作前列腺穿刺和病 理活检。当血PSA为10一20yg/L时,应高度怀疑前列腺癌的存在,需同时作游离PSA(FPSA)、总PSA (TPSA)以及PSA密度(PSAD)检查并进行比较,若FFSA/TPSA或PSAD/TPSA 之比<0.15时,对于帮助确诊有一定意义。血PSA>20Pg 儿时,80%以上可能存在有 前列腺癌并已发生处骨转移。另外,慢性前列腺炎与前列腺增生症均会导致血PSA 增高,但不如前列腺癌的PsA高。而且前列腺癌经定期复查,往往会发现血PSA持续 升高。肛检触模按压前列腺后会导致PSA的一过性增高, 因此最好在肛检前抽血验PsA,已经肛检者最好于2—3周后再验PsA比较准确,以免出现假阳性。 B超、CT、MRI等影像检查对帮助鉴别前列腺增生症与前列腺癌有重要意义,除了能观察到腺体增大以外,前列腺内部不均质,有结节性密度或低回声区,或伴有小钙化,前列腺边缘不光滑,包膜不完整,甚至浸润膀胱或侵及侧韧带,盆腔骸血管旁有淋癌.除了梗阻尿道以外,很容易发生骨尤其是转移,所以临床上疑有前列腺癌患者,除了肛诊、验血PSA、B超、CT检查以及穿刺活检等帮助前列腺诊断病变外,同

良性前列腺增生诊断治疗指南

良性前列腺增生诊断治疗指南(2006年试行版) 第一篇基本知识 一、定义 良性前列腺增生(benign prostatic hyperplasia,BPH)是引起中老年男性排尿障碍原因中最为常见的一种良性疾病[1]。主要表现为组织学上的前列腺间质和腺体成分的增生、解剖学上的前列腺增大(benign prostatic enlargement,BPE)、下尿路症状(lower urinary tract symptoms,LUTS)为主的临床症状以及尿动力学上的膀胱出口梗阻(bladder outlet obstruction,BOO)。 二、流行病学 组织学上BPH的发病率随年龄的增长而增加,最初通常发生在40岁以后[2],到60岁时大于50%,80岁时高达83%[3]。与组织学表现相类似,随着年龄的增长,排尿困难等症状也随之增加。大约有50%组织学诊断BPH的男性有中度到重度下尿路症状[1]。有研究表明似乎亚洲人较美洲人更易于产生中—重度BPH相关症状[4]。 三、病因学 BPH的发生必须具备年龄的增长及有功能的睾丸两个重要条件。国内学者调查了26名清朝太监老人,发现21人的前列腺已经完全不能触及,或明显萎缩[5]。但BPH发生的具体机制尚不明确,可能是由于上皮和间质细胞的增殖和细胞凋亡的平衡性破坏引起。相关因素有:雄激素及其与雌激素的相互作用、前列腺间质一腺上皮细胞的相互作用、生长因子、炎症细胞、神经递质及遗传因素等[1]。 四、病理 McNeal将前列腺分为外周带、中央带、移行带和尿道周围腺体区。所有BPH结节发生于移行带和尿道周围腺体区[1]。早期尿道周围腺体区的结节完全为间质成分;而早期移行带结节则主要表现为腺体组织的增生,并有间质数量的相对减少。间质组织中的平滑肌也是构成前列腺的重要成分,这些平滑肌以及前列腺尿道周围组织受肾上腺素能神经、胆碱能神经或其他酶类递质神经支配,其中以肾上腺素能神经起主要作用。在前列腺和膀胱颈部有丰富的G受体,尤其是αl受体[6-7],激活这种肾上腺素能受体可以明显提高前列腺尿道阻力。 前列腺的解剖包膜和下尿路症状密切相关,由于有该包膜的存在,增生的腺体受压而向尿道和膀胱膨出从而加重尿路梗阻。前列腺增生后,增生的结节将腺体的其余部分压迫形成

XX省良性前列腺增生分级诊疗指南(2020版)

XX省良性前列腺增生分级诊疗指南(2020版) 一、我国前列腺增生的现状 BPH是老年男性的常见病,通常发生在40 岁以后,到60岁时发病率大于50%, 80岁以后高达83.3%。在高龄患者中合并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等内科并发症的患者占很大比例。大约有50% 组织学诊断BPH 的男性有中-重度下尿路症状。本病可能与遗传有关。研究表明似乎亚洲人较美洲人更易于产生中-重度的BPH相关症状。 有关前列腺增生病因仍不完全清楚。目前一致公认老龄和有功能的睾丸是前列腺增生发病的两个重要因素。组织学上BPH的发病率随年龄的增大而增加。男性在45岁以后前列腺可有不同程度的增生,多在50岁以后出现临床症状。前列腺的正常发育有赖于雄激素,青春期前切除睾丸,前列腺即不发育,老年后也不会发生前列腺增生。前列腺增生的患者在切除睾丸后,增生的上皮细胞会发生凋亡,腺体萎缩。受性激素的调控,前列腺间质细胞和腺上皮细胞相互影响,各种生长因子的作用,随着年龄的增大体内性激素平衡失调以及雌、雄激素的协同效应等,可能是前列腺增生的重要病因。 二、前列腺增生的定义 良性前列腺增生(benign prostatic hyperplasia,BPH)亦称前列腺增生症,是引起中老年男性排尿障碍最为常见的一种良性疾病。主要表现为组织学上的前列腺间质和腺体成分的增生、解剖学上的前列腺增大(benign prostatic enlargement,BPE)、尿动力学上的膀胱出口梗阻(bladder outlet obstruction,BOO)和以下尿路症状(lower urinary tract symptoms,LUTS)为主的临床症状。患者可在40岁以前出现病理学改变,但大多数人在50岁以后才出现症状。 三、前列腺增生的诊断与评估 (一)前列腺增生的症状 前列腺增生症的病程发展缓慢,早期可无症状。随着梗阻程度加重、病变发展速度加快、合并感染及膀胱结石等,症状才逐渐加重,大多在50岁以后可能

精癃(良性前列腺增生症)中医诊疗方案

精癃(良性前列腺增生症)中医诊疗方案 (2019年版) 一、诊断 (一)疾病诊断 1.中医诊断标准 参照《〈良性前列腺增生症中医诊治〉专家共识》[1]。 好发于50岁以上男性,有尿频、夜尿次数增多且每次尿量少、尿线变细、尿流中断、尿等待、排尿不畅、尿不尽、甚至尿闭等症。 2.西医诊断标准 参照《良性前列腺增生诊断治疗指南》[2]。 (1)病史:50岁以上男性,有尿频、夜尿次数增多、尿线变细、排尿不畅、尿不尽等症时应考虑良性前列腺增生症。 (2)症状:储尿期症状包括尿频、尿急、尿失禁、夜尿增多、遗尿、膀胱区疼痛等;排尿期症状包括排尿踌躇、排尿困难以及间断排尿等;排尿后症状包括排尿不尽,尿后滴沥等。 (3)主要体征:直肠指诊提示前列腺体积增大,中央沟变浅或者消失。 (4)辅助检查:尿常规、肾功能、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前列腺超声检查、残余尿量超声测量、尿流率测量。 (5)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及生活质量评分(QOL)补充参考文献

(二)证候诊断 参照《〈良性前列腺增生症中医诊治〉专家共识》[1]、《基于肾虚瘀阻论治良性前列腺增生症专家共识》[3]。 1.湿热蕴结证:小便频数不爽,尿黄而热或涩痛,或小便不通,少腹急满胀痛,口苦口黏,或渴不欲饮,大便秘结,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或濡数。 2.气滞血瘀证:小便不通或点滴而下,或尿细如线,胸胁胀满,口苦咽干,少腹急满胀痛,舌质淡或紫黯,脉弦或涩。 3.脾肾气虚证:尿频,滴沥不畅,尿线细甚或夜间遗尿或尿闭不通,神疲乏力,纳谷不香,面色无华,便溏脱肛,舌淡,苔白,脉细无力。 4.肾阴不足证:小便频数不爽,淋漓不尽,头晕目眩,失眠多梦,神疲倦怠,腰膝酸软,咽干口燥,或五心烦热,尿少热赤,舌质红少苔,脉细数。 5.肾阳亏虚证:小便不通或滴沥不爽,排尿费力,或尿溢失禁,神疲乏力,腰酸腿软,肢寒怕冷,面色无华,唇甲色淡,舌质淡苔白,脉沉细。 6.肾虚瘀阻证:尿频尿急,夜尿增多,排尿无力,尿线细,排尿时间延长,伴腰膝酸痛,小腹胀痛,舌淡紫苔白,脉细涩。 二、治疗方法 (一)辨证论治 1.湿热蕴结证 治法:清热利湿、通利膀胱 推荐方药:八正散加减。常用药物瞿麦、扁蓄、车前子、滑石、山栀子、大黄、灯心草、四季红、三颗针、大风藤、荚蓉叶、川木通、金钱草、野菊花等。或使用具有同类功效的中成药。 针刺治疗:取穴中极、膀胱俞、三阴交、阴陵泉、丰隆、阳陵泉。针刺方法用泻法,留针5~10min,每日1次,10次为1个疗程。 2.气滞血瘀证 治法:疏肝理气、行瘀散结 推荐方药:沉香散合代抵挡丸加减。常用药物沉香、石韦、陈皮、乌药、王

前列腺增生

良性前列腺增生诊疗指南 一、意义 良性前列腺增生(BPH)是引起中老年男性排尿障碍最为常见的一种良性疾病主要表现为组织学上的前列腺间质和腺体成分的增生、解剖学上的前列腺增大(BPE)、尿动力学上的膀脱出口梗阻(BOO)和以下尿路症状(LUTS)为主的临床症状。 二、流行病 组织学上BPH的发病率随年龄的增长而增加,最初通常发生40岁以后,到60岁时大于50%,80岁时高达83%.与组织学表现相类似,随着年龄的增长,排尿困难等症状也随之增加。大约有50%组织学诊断BPH的男性有中度到重度LUTS。有研究表明似乎亚洲人较美洲人更易于产生中"重度的BPH相关症状。 三、病因学 BPH的发生必须具备年龄的增长及有功能的率丸两个重要条件。国内学者调查了26名清朝太监老人,发现21人的前列腺已经完全不能触及或明显萎缩。但BPH发生的具体机制尚不明确,可能是由于上皮和问质细胞增殖和细胞凋亡的平衡性破坏引起。相关因素有:雄激素及其与雌激素的相互作用、前列腺闯质一腺上皮细胞的相互作用、生长因子、炎症细胞、神经递质及遗传因素等;

四、病理 McNeal将前列腺分为外周带、中央带、移行带和尿道周围腺体区。所有BPH结节发生于移行带和尿道周围腺体区。 早期尿道周围腺体区的结节完全为间质成分;而早期移行带 结节则主要表现为腺体组织的增生,并有问质细胞数量的相对减少。间质组织中的平滑肌也是构成前列腺的重要成分,这些平滑肌以及前列腺尿道周罔组织受肾上腺素能神经、胆碱能神经或其他酶类递质神经支配,其中以肾上腺素能神经起主要作用。在前列腺和膀脱颈部有丰富的α受体,尤其是αl受体,激活这种肾上腺素能受体可以明显提高前列腺尿 道阻力。前列腺的解剖包膜和下尿路症状密切相关。由于有该包膜的存在,增生的腺体受压而向尿道和膀脱膨出从而加重尿路梗阻。前列腺增生后,增生的结节将腺体的其余部分压迫形成"外科包膜两者有明显分界。增生部分经手术摘除后,遗留下受压腺体,故术后直肠指诊及影像学检查仍可以探及前列腺腺体。 五、病理生理改变 BPH导致后尿道延长、受压变形、狭窄和尿道阻力增加,引起膀脱离压并出现相关排尿期症状。随着膀脱压力的增加,出现膀脱逼尿肌代偿性肥厚、逼尿肌不稳定并引起相关储尿期症状。如梗阻长期未能解除,逼尿肌则失去代偿能力。继发于BPH的上尿路改变,如肾积水及肾功能损害,其主要原

前列腺增生需要检查哪些项目

前列腺增生需要检查的项目有哪些呢?前列腺增生是老年朋友中很常见的一种疾病,给老年朋友的生活带来诸多麻烦。平常我们在体检中可以做哪些检查来查看是否患有这种疾病呢?相信很多朋友都不太了解,下面就请三亚榆林海军医院的姚少华专家给大家介绍下前列腺增生需要检查的项目有哪些: 1.检查腹部:注意有无胀大之膀胱,前列腺肥大患者,膀胱内常有大量残余尿,触诊时常可触及胀大之膀胱;但有时病史较长,膀胱处于长期慢性尿潴留状态,胀大之膀胱质地软瘫不易触察,可用叩诊法,以判明之。 2.肛门指诊:肛指检查,是诊断本病重要检查步骤,多数前列腺肥大病例,经此项检查即可作出明确诊断,阳性发现为前列腺体肿大,突起,中央沟消失,两侧边缘增宽,质韧而表面光滑,根据这些特点,可与前列腺癌,结核,结石相鉴别,但如前列腺不大,尚不能仅根据此项检查,就除外前列腺肥大之可能,因如单纯中叶肥大时,肥大之腺体向膀胱内突出,肛指检查可完全无从触知,肛指检查时,注意肛门括约肌之功能,有助于与神经病原性膀胱排尿障碍相鉴别。 3.X线:IVU或膀胱尿道造影时于前后位及排尿状态下摄片,可见膀胱底部抬高,有弧形密度减低阴影,后尿道长度增加,如合并憩室,肿瘤,结石可显示充盈缺损,晚期IVU 可显示膀胱输尿管反流,肾积水或肾显影不佳甚至不显影。 4.膀胱镜检查:该方法不作为常规检查,仅在有指征时进行,可见膀胱颈部突出隆起,尿道内口变形,膀胱壁形成小梁,小室甚至憩室,如合并膀胱结石,膀胱肿瘤也可一并诊断。 膀胱镜检查,对某些病例确属必要,因为可经此项检查确知前列腺是否肥大何叶肥大以及肥大程度,又可通过此项检查了解膀胱内情况,排除其它病变,但膀胱镜检查对前列腺肥大病人容易引起损伤,出血,感染等,故应严加选择使用,操作时务必小心细致,检查后又需严密观察。 5.测定残余尿:测定残余尿对本病有重要意义,如前所述腺体肥大程度,并不与病情严重程度成正比例,故依腺体大小程度为本病分级实无临床意义;而残余尿之多少,能说明梗阻程度之轻重,与病情关系密切,测定残余尿的方法有: ①超声波检查法:简便易行,病人负担很小,结果亦能说明问题, ②导尿法:于自行排尿之后,立即放入导尿管检查,能准确的测定残余尿量,并可取得尿标本作培养,且可借此作酚红试验及膀胱造影等检查,但有引起损伤出血感染等危险,故应慎重进行,严加预防,如测定有大量残余尿时,应考虑将导尿管留置引流, ③进行静脉肾盂造影时,解除加压腹带拍最后一张片后,让患者排空膀胱再行拍片一张,即可显示残余尿情况。

精癃(前列腺增生) 中医诊疗方案

精癃(前列腺增生) 中医诊疗方案 (外科) 精癃,现代医学称之为前列腺增生症(BPH),是老年男性的常见疾病之一。由于解剖学的特点,前列腺增生症能造成排尿不畅等与膀胱出口梗阻相关的一系列病理生理变化,临床以尿频、夜尿次数增多、排尿困难为主,严重者可发生尿潴留或尿失禁,甚至出现肾功能受损。 诊断依据: 一、诊断 1、中医诊断: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1995)(ZY/T001.9-94)进行诊断。 (1)尿频,尤其夜尿次数增多,渐有排尿困难,余溺不尽,严重时可有尿闭或小便失禁。 (2)本病多见于老年男性。 (3)直肠指诊:精室肥大,表面光滑而无结节,边缘清楚,中等硬度而富弹性,中央沟变浅或消失。 (4)B超检查:前列腺大小测定较正常增大,膀胱残留尿量多。 2、西医诊断要点(中华医学会编著《临床诊疗指南》泌尿外科分册第一版) (1)LUTS(下尿路症状):膀胱刺激症状和膀胱出口梗阻症状。 (2)合并症:有无血尿、尿路感染、膀胱结石及肾功能损害。 (3)直肠指诊:是前列腺增生的重要检查方法。 (4)前列腺大小的评估:直肠指诊、B超或CT测定法。 (5)残余尿测定:B超测定法和排尿后导尿法。 (6)实验室检查 1)前列腺特异抗原(PSA)是鉴别前列腺癌的重要指标之一; 2)血肌酐测定:可了解有无肾功能受损及其受损程度。

(7)尿动力检查 1)尿流率测定:了解排尿情况,尿量不少于150m,最大尿流率(Qmx)<10ml/s,提示有膀胱出口梗阻,最大尿流率>15ml/s。 2)压力-流率测定:可区分逼尿肌无力与膀胱出口梗阻。 二、中医治疗 1、证候分类 (1)湿热下注:尿少黄赤,尿频涩痛,点滴不畅,甚至尿闭,小腹胀满。口渴不欲饮,发热或大便秘结。舌质红,苔黄腻,脉数。 治法:清热利湿、消癃通闭 方药:八正散加减(木通9g、瞿麦9g、扁蓄9g、车前子12g、滑石15g、栀子9g、大黄9g、甘草梢6g) (2)脾肾气陷:小腹坠胀,小便欲解不爽,尿失禁或夜间遗尿。精神倦怠,少气懒言。舌质淡,苔薄白,脉濡细。 治法:补脾益气、温肾利尿 方药:补中益气汤加减(黄芪18g、炙甘草9g、人参12g、当归10g、橘皮10g、升麻12g、柴胡10g、白术15g) (3)肾阴亏虚:小便频数不爽,淋漓不尽。伴有头晕目眩,腰酸膝软,失眠多梦,咽干。舌红,苔黄,脉细数。 治法:滋阴补肾、通窍利尿 方药:知柏地黄丸加减(山药12g、丹皮10g、白茯苓10g、山茱萸10g、泽泻9g、黄柏9g、熟地黄12g、知母9g) (4)肾阳虚损:排尿无力,失禁或遗尿,点滴不尽。面色恍白,神倦畏寒,腰膝酸软无力,手足不温。舌质淡。苔白,脉沉细。 治法:温肾助阳、通窍利尿 方药:济生肾气丸加减(熟地黄20g、山茱萸12g、牡丹皮10g、山药 12g、茯苓 12g、泽泻10g、肉桂 3g、附子(制)6g、牛膝 10g、车前子10g) (5)气滞血瘀:小便努责方出或点滴全无,会阴、小腹胀痛,偶有血尿或血精。舌质紫暗或有瘀斑,苔白或黄,脉沉弦或细涩。

关于良性前列腺增生临床表现说法正确的是

问题: [多选] 关于良性前列腺增生症的药物治疗,下列说法正确的为() A . α1受体阻断剂有利于快速控制下尿路症状 B . 使用仅,受体阻断剂,注意预防直立性低血压 C . α1还原酶抑制剂则需长时间使用控制前列腺的体积 D . 正在使用酮康唑的患者,建议使用奥昔布宁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症 E . 药物治疗的短期目标是缓解下尿路症状,长期目标是延缓疾病的临床进展,预防并发症 与硫酸亚铁同用可生成难溶性化合物的是()各种白酒。乳酸食品。葡萄柚汁。盐腌海鱼。茶叶。糖皮质激素能抑制钙磷吸收,促其排泄,所引起的不良反应是()。糖皮质激素长期应用突然停药或减量过快时,容易引起的不良反应是()。医源性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症(库欣综合征)。诱发或加重感染。骨质疏松。肾上腺皮质萎缩和功能不全。诱发或加重消化性溃疡。缺铁性贫血最早和最常见症状是()食欲不振。乏力、困倦、活动耐力减退。头晕。记忆力减退。结膜及甲床苍白。在医学伦理学的研究内容中不包括以下哪项内容()。伦理学产生、发展及其规律。医学伦理学的基本原则、规范。医学伦理学的基本理论。医学道德的教育、评价和修养。医学道德中特殊问题。主要影响水盐代谢,水钠潴留作用强的药物是()。抗炎作用强,几乎无钠潴留作用的药物是()。甲泼

尼龙。地塞米松。氢化可的松。泼尼松龙。去氧皮质酮。关于良性前列腺增生症的药物治疗,下列说法正确的为() ●参考解析 本题考查良性前列腺增生症的药物治疗注意事项。严重胃肠动力障碍、重症肌无力、闭角型青光眼、正在使用酮康唑等强力CYP3A4抑制剂的重度肾功能不全和/或肝功能障碍患者禁用抗胆碱能药物(包括奥昔布宁、索利那新、托特罗定)。

良性前列腺增生临床路径(泌尿外科)

良性前列腺增生临床路径 (2009年版) 一、良性前列腺增生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良性前列腺增生(ICD-10:N40) 行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ICD-9-CM-3:60.2901)(二)诊断依据。 根据《中国泌尿外科疾病诊断治疗指南》(中华医学会泌尿外科学分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年) 1.病史:IPSS、QOL评分。 2.体格检查。 3.实验室检查及影像学检查。 (三)选择治疗方案的依据。 根据《中国泌尿外科疾病诊断治疗指南》(中华医学会泌尿外科学分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年) 1.适合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 2.能够耐受手术。 (四)标准住院日为≤10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N40良性前列腺增生疾病编码。

2.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但在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术前准备(术前评估)≤3天。 必需的检查项目: 1.血常规、尿常规; 2.电解质、肝肾功能、血型、凝血功能; 3.感染性疾病筛查(乙肝、丙肝、艾滋病、梅毒等); 4.胸片、心电图。 (七)预防性抗菌药物选择与使用时机。 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2004〕285号)执行,并结合患者的病情决定抗菌药物的选择与使用时间。 (八)手术日为入院第≤3天。 1.麻醉方式:腰麻、硬膜外麻醉或全麻。 2.手术方式: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 3.术中用药:麻醉用药,必要时用抗菌药物。 4.输血:必要时。 (九)术后住院恢复≤7天。 1.必须复查的检查项目:血常规、尿常规;根据患者病情变化可选择相应的检查项目。 2.术后抗菌药物应用: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

前列增生病历模板

入院记录 主诉:尿频、尿急、尿痛一周余,加重2天 现病史:一周前患者无明显诱因开始出现发热,体温最高达38.50C,继而出现尿频,尿急,尿痛,夜尿次数多达4-5次,当时自认为是“感冒”引起,未予以重视,在家自服解热药“复方氨酚烷胺片”每次1片,每日两次,第三天发热症状消失,尿频、尿急,尿痛依然存在,入院前2天上述症状加重,伴有尿道口红肿,尿道小便时刺痛,会阴部潮湿,小腹胀痛不适,今为求诊治,前来我院,门诊检查以“前列腺增生”收入我科。患者自发病以来,神志清,精神一般,饮食一般,小便频数,大便正常,体重无明显减轻。 即往史:平素体质一般,否认“结核”传染病史;无手术外伤史;无药物过敏史;无输血史,无献血史;预防接种随社会进行。 个人史:生于原籍,无长期外地居住史,无不良嗜好。 婚育史:适龄结婚,家人均体健,家庭关系和睦。 家族史:父母已故,否认家族遗传性及传染性疾病史。 体格检查 T 36.7℃ P 86次/分 R 22次/分BP 140/90mmHg 发育正常,营养良好,神志清醒,精神一般,自动体位,查体合作。全身皮肤粘膜无黄染,未触及肿大淋巴结。头颅五官正常无畸形,眼睑无浮肿,巩膜无黄染,双侧瞳孔等大等圆,对光反射灵敏。耳廓无畸形,外耳道无脓血性分泌物,乳突无压痛。鼻外观无畸形,鼻通畅,鼻中隔无偏曲,鼻腔无异常分泌物,无鼻翼扇动,副鼻窦区无压痛。唇无苍白、紫绀,咽部无充血,扁桃体无肿大。颈软无抵抗,颈静脉无怒张,气管居中,甲状腺未触及肿大。胸廓对称无畸形,无肋间隙增宽及变窄,双侧呼吸动度一致。双肺触诊语颤正常,无胸膜摩擦感。两肺叩诊清音,无浊音及实变。两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性罗音及胸膜摩擦音。心前区无隆起,心界无扩大,心率86次/分,心音有力,节律整齐,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腹部隆起,无腹壁静脉曲张,未见肠型及蠕动波。未触及明显包块,前列腺区压痛(+),肝脾肋缘未及,肠鸣音正常。肛门及外生殖器无异常。脊柱四肢无畸形,活动自如,生理反射存在,病理反射未引出。 专科检查 神志清,精神一般,腹部平坦,腹软,无腹壁静脉曲张,未见肠型及蠕动波。未触及明显包块,前列腺区压痛(+),肝脾肋缘未及,肠鸣音正常。肛门指诊:前列腺肿胀,压痛,

前列腺增生治疗的临床进展

BPH的临床进展性 北京大学泌尿外科研究所张祥华 一、BPH临床进展性的概论 良性前列腺增生(BPH)的临床进展性自1997年始有报道,1997年、1999年和2001年,分别有大量国外文献报道了BPH的危险因素和临床进展性的问题,这也作为一种循证医学从理论上支持了BPH的临床进展性。正式在整个泌尿外科学界确立BPH临床进展性的是PLESS研究和MTOPS研究,根据MTOPS研究,700多例未服用任何有效药物的BPH患者中,有17%出现了临床进展,其中最明显的进展表现形式就是排尿困难的症状,即下尿路症状为主的表现形式。 目前各国包括欧洲和中国的BPH诊治指南都已将BPH的临床进展性纳入了指南。中国BPH诊治指南中的BPH临床进展性作为独立章节列出,其中包含了下列三个内容:(1)BPH被证实是一种进展性疾病;(2)与BPH进展相关的高危因素分析,包括年龄、血清PSA、前列腺体积、最大尿流率、残余尿量和症状评分;(3)影响BPH进展的其他因素,如高血压和高血脂等。 二、BPH临床进展性的表现 1、症状加重(评分的不断增加) BPH临床进展的表现多种多样,其中最主要最多见的表现形式就是症状不断加重,即IPS评分越来越高。根据MTOPS研究,在17%出现临床进展的患者中,有78%的患者都表现为下尿路症状的加重,即IPS评分的增加,22%的患者表现为各种尿路感染、合并了膀胱结石或尿潴留等。总体而言,出现下尿路症状加重这种表现的患者所占比例最大。 2、最大尿流率的进行性下降 BPH患者前列腺增大,压迫尿道,导致患者排尿困难。如果患者前列腺体积不断增加,最明显的表现即患者排尿等待时间延长,每次排尿的尿线越来越细,具体的临床指标最大尿流率会进行性下降。 3、残余尿量的出现或增加 随着BPH进展,患者会出现残余尿量,或者在原残余尿量的基础上有所增加。比如患者60岁时只有尿频和夜尿的症状,残余尿量为零,到65岁时,尽管尿频和夜尿的症状稍微加重,但残余尿量却达到100ml甚至200ml,这就说明患者的临床进展非常明显。 4、相关合并症的发生(AUR) 尽管BPH是一个良性疾病,但其合并症却困扰着患者和医师。比如急性尿潴留(AUR)是泌尿外科急诊较为常见的疾病,影响患者终身。它被认为是BPH进展最明显的证据,其发病率在不同地区表现为0.4~25%。老年男性出现尿潴留后,最大的问题就是无法将尿液排出体外,只能就诊导尿。而在尿潴留的诊治过程中,若尿管连接不成功,就需要进行膀胱造瘘,这样就会造成患者的恐惧和不理解。因此,在临床工作中,临床医师要了解BPH是一种进展性疾病,患者每次就诊都要向其说明这一状况,让患者有一定的心理准备,同时进行一些行为治疗,预防BPH合并症的发生。 5、接受外科治疗(最终) 目前认为,BPH患者接受外科手术治疗是BPH临床进展性的最终表现形式。接受外科治疗的患者有时会复发,比如TRP的5年复发率约10%,但是相对而言,复发患者还是少数。 三、与BPH临床进展相关的危险因素 临床工作中,不仅要对BPH患者及时进行诊断和治疗,同时还要预测患者是否会在若干年后发生临床进展,也就是要去发现一些相关的危险因素。近年来,Olmsted County研究在这一领域做了大量工作。目前认为年龄、PSA、前列腺体积、最大尿流率、残余尿量和症状评分是构成BPH临床进展最主要的危险因素。 1、年龄 BPH是一种高龄性疾病,随着年龄的增加,患者的发病症状会越来越重,因此与BPH临床进展相关的第一位因素就是年龄。美国Olmsted County研究发现,年龄越大的患者出现尿潴留的几率越高,比如70岁年龄段的患者发生尿潴留的机会比40岁年龄段的患者要高7.9倍,两者存在明显差异;而且前者需要外科治疗的比例为10.9人/年/千人,而后者为0.3人/年/千人。这一比例与我们实际的临床诊治也非常符合,在北大医院的BPH住院患者中,大多数接受外科治疗的患者都是50岁以上。MTOPS研究发现,62岁以上的患者出现临床进展的几率要远远高于62岁以下的患者。其他临床研究均证实BPH患者急性尿潴留及需要手术的发生率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升高。 2、血清PSA 泌尿外科医师普遍认为血清PSA最主要用于前列腺癌的筛查,但是BPH诊治指南指出,第一,血清PSA是BPH临床进展的风险预测因素之一;第二,在临床诊治中要同时兼顾前列腺癌的筛查。临床工作中,要兼顾血清PSA在前列腺癌筛查中的意义和对BPH临床进展性的判断作用,二者缺一不可。国内外研究发现血清PSA水平可以预测前列腺体积的增加、最大尿流率的改变以及急性尿潴留发生的危险和需要手术的可能性。PLESS研究显示急性尿潴留的发生风险和手术需要随着血清PSA升高而增加,4年后累积发生率从最低PSA 水平(0.2~1.3ng/ml)的7.8%上升至最高PSA水平(3.3~12.0ng/ml)的19.9%。MTOPS研究提示血清PSA≥1.6ng/ml的BPH病人发生临床进展的可能性更大。

良性前列腺增生微创手术方法比较(一)(精)

良性前列腺增生微创手术方法比较(一) 良性前列腺增生(BPH)是引起老年男性排尿障碍原因中最为常见的一种良性疾病。多在50岁以后出现症状。对于轻度和中度增生的患者,保守治疗有一定的疗效,但对于重度增生的患者特别是残余尿较多的患者仍需手术治疗才能解除梗阻,手术治疗作为治疗BPH的有效方法,得到全世界范围的认可〔1〕。对于那些尝试拔除导尿管失败、再发泌尿系感染、持续血尿膀胱结石、肾衰竭病人、高美国泌尿协会评分的病人也是最好选择〔2〕。近年来,随着腔内技术的日趋完善成熟及各种新技术的广泛应用于前列腺增生的治疗,使高危患者治疗的安全性以及远、近期治疗效果明显提高,随着微创的发展,越来越倾向于运用微创手术方式代替传统的开放手术方式。 1.经尿道前列腺切除术(TURP)经历TURP后的病人PSA显著下降,术后60天仍能稳定维持低水平〔3〕,在合并有膀胱结石的患者行TURP出血少、创伤小、恢复时间短〔4〕。成本方面前期调查治疗花费约615.00美元(平均300-1300美元)〔5〕。Nigel Armstrong等也对手术治疗的成本进行研究,证实TURP并不是花费最多的术式〔6〕。中枢神经系统的改变,循环和电解质紊乱是TURP的主要并发症,称作TUR综合症,是由于灌注液的大量吸收,经研究发现使用5%葡萄糖或0.9%平衡生理盐水灌注液,术后发生TUR综合症的几率小,且术后留置尿管时间、住院时间短〔7〕。Chang-Jun Yoon等还研究发现使用双极组织管理系统可以克服TURP的并发症,因为其有较少的热损害和较好的可见度,在术后留置导尿管和住院天数方面,比单极是更有效的,能给让传统TURP有更好的选择〔8〕。虽然TURP目前在前列腺手术中占有主导地位,但在临床工作中应结合TURP和SPP的优缺点,根据患者及术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术式,以保证手术的安全,获得更好的治疗效果〔9〕。 2.经尿道前列腺汽化电切术(TUVP) TUVP和TURP在改善前列腺增生的症状是等价的,但是也有一些区别,C Fowler等的研究发现,全面测量血细胞计数、尿素和电解质24小时测量、以及住院期间和随访记录的副作用的基础上,在症状持续改善24个月后,两者之间的区别有不同,TUVP发生严重事件概率和出血不止是少见的,但TUVP使用的一次性电极比TURP的可重复使用的电极更贵〔10〕。TUVP价格相对低廉,较安全,较适合初学者选用。而对于TURP,仍是操作熟练者的首选。 3.经尿道前列腺剜除术(TUERP)继单纯尿道前列腺剜除术后,现今有联合钬激光的经尿道钬激光前列腺剜除术,国外文献报道有许多优点如:不需术后膀胱冲洗,出血少,术野清晰,术中输血比例为1/1000,而TURP为5/100,较TURP而言迟发型出血的发生率也明显减少。明显缩短了大体积前列腺的手术时间,弥补了TURP的不足,不发生TUR综合症,对手术时间没有明确限制达到与开放手术完全相同的解剖学目标,对前列腺尖部的处理远胜TURP一筹〔11〕。TUERP是一种完全性极高手术方法,术中损伤周围组织脏器,术后尿失禁、勃起功能障碍等并发症降低,在减轻排尿症状、改善生活质量、提高最大尿流率和减少膀胱残余尿量等尿动力学指标方面均较术前有显著改善〔12〕。 4.等离子体下前列腺切除术(PKPP)经尿道等离子体双极前列腺切除术它有着术中出血少、视野清楚、并发症少等优点,也是治疗BPH的常用方法,TUVP切除术,迅速使组织汽化,在创面下形成一条具有屏障作用的脱水带,静脉窦开放减少,降低出血率,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和可操作性。PKPP是低温切割,切割

良性前列腺增生(BPH)诊疗指南

良性前列腺增生(BPH)诊疗指南 一、 BPH的诊断 以下尿路症状为主诉就诊的50岁以上男性患者,首先应该考虑BPH的可能。为明确诊断,需作以下临床评估。 (一)初始评估 1.病史询问(推荐) (1)下尿路症状的特点、持续时间及其伴随症状; (2)手术史、外伤史,尤其是盆腔手术或外伤史; (3)既往史和性传播疾病、糖尿病、神经系统疾病; (4)药物史,可了解患者目前或近期是否服用了影响膀胱出口功能的药物;(5)患者的一般情况; (6)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I-PSS评分标准是目前国际公认的诊断BPH患者症状严重程度的最佳手段。I-PSS评分是BPH患者下尿路症状严重程度的主观反映,它与最大尿流率、残余尿量以及前列腺体积无明显相关性。 I-PSS评分患者分类如下(总分0-35分): 轻度症状0~7分 中度症状8~19分 重度症状20~35分 (7)生活质量评分(QOL):QOL评分(0~6分)是了解患者对其目前下尿路症状水平伴随其一生的主观感受,其主要关心的是BPH患者受下尿路症状困扰的程度及是否能够忍受,因此又叫困扰评分(bother of score)。 以上两种评分尽管不能完全概括下尿路症状对BPH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但是它们提供了医生与患者之间交流的平台,能够使医生很好地了解患者的疾病状态。2.体格检查(推荐) (1)直肠指诊(digital rectal examination, DRE):下尿路症状患者行直肠指诊非常重要,需在膀胱排空后进行。DRE可以了解是否存在前列腺癌:国外学者临床研究证实,直肠指诊怀疑有异常的患者最后确诊为前列腺癌的有26%~34%。而且其阳性率随着年龄的增加呈上升趋势。 DRE可以了解前列腺的大小、形态、质地、有无结节及压痛、中央沟是否变浅或消失以及肛门括约肌张力情况。直肠指诊对前列腺体积的判断不够精确,目前经

前列腺增生症的鉴别诊断及检查

前列腺增生症的鉴别诊断及检查 本病应与膀胱颈挛缩(Marion氏病)、前列腺癌、神经病原性膀胱、膀胱肿瘤、前列腺结核、前列腺结石、前列腺囊肿、输尿管间嵴肥大、结石、异物等相鉴别。 1.膀胱颈挛缩膀胱颈挛缩继发于炎症病变。膀胱颈口平滑肌为结缔组织所代替,亦可能是发育过程中膀胱颈部肌肉排列异常,以致膀胱逼尿肌收缩时颈部不能开放。膀胱镜检查时,膀胱颈后唇抬高,后尿道与膀胱三角区收缩变短。 2.前列腺癌前列腺有结节,PSA>4ng/ml,经直肠超声可见前列腺内低回声区。CT可见前列腺形状不规则,膀胱精囊角消失,精囊形状发生变化。活检可证实。 3.神经病源性膀胱各年龄段均可发生,有明显的神经系统损害的病史和体征,往往同时存在有下肢感觉和运动障碍,有时伴有肛门括约肌松弛和反射消失。直肠指检前列腺不大,尿动力学检查可进行鉴别。 4.膀胱癌膀胱颈附近的膀胱癌可表现为膀胱出口梗阻,常有血尿,膀胱镜检查可以鉴别。 5.尿道狭窄多有尿道损伤、感染等病史。 上述诸病,通过查体、化验、肛指检查、膀胱镜检查,绝大多数情况均可作出鉴别。只有前列腺癌在非典型病例,依据前述检查方法,难以得出结论,可用以下方法,辅助鉴别诊断: 1.血清酸性磷酸酶测定:前列腺组织含酸性磷酸酶特高,有癌变时,含量增加,利用此原理进行此项检查,血清酸性磷酸酶正常值按King-Armsstrong为1~5单位,按Bodansky为0.5~2单位,自1950年新的检查方法确定其值0.7K-A 单位。前列腺癌患者,半数以上高于正常值。注意于应用睾丸激素或作前列腺按摩后可出现假阳性。 2. 血清硷性磷酸酶测定:当有骨转移时,血清硷性磷酸酶为升高,正常值Bodahsky2~4.5单位,King-Armstrong8~14单位,但须注意假阳性。 3.前列腺活检:经会阴或直肠均可进行前列腺穿刺活检。 4.精囊射精管造影:前列腺肥大仅可见有对称性的扩大,边缘整齐;前列腺癌则见有狭窄、不规则、边缘不齐、或缺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