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循环的原理和应用 Word版含解析

水循环的原理和应用 Word版含解析
水循环的原理和应用 Word版含解析

水循环的原理和应用

★★★

○○○

一、水循环的主要环节及特点

水循环主要分为三种类型,其主要环节和特点可列表总结如下:

1.正向利用

(1)修建水库,改变地表径流的季节分配,减少洪水期径流量,增加枯水期径流量;同时由于水面面积的扩大和下渗增大使地下水位提高,可加大蒸发量和降水量。

(2)跨流域调水,改变地表径流的空间分布,也可以使蒸发量增加,大气中水汽增多,从而增加降水量。

(3)植树造林、保护湿地资源,起到涵养水源的作用,使下渗增多,减少地表径流。

(4)城市铺设渗水砖,可减小地表径流,增加下渗,增大地下径流量。

(5)实施人工增雨,加大降水量。

合理的人类活动,对水循环某些环节进行正向利用,不仅可以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而且有效改善生

态环境。如修建水库进行拦蓄洪水,减少洪水威胁和水灾发生,城市铺设渗水砖可防治城市内涝现象。2.负向影响

(1)滥伐森林,破坏地表植被,平时会减少蒸腾,空气中水汽减少,使降水量减少;降雨时,下渗减少,大量地表径流产生汇聚,容易发生洪涝灾害。

(2)围湖造田则减少了湖泊自然蓄水量,削弱了其防洪抗旱能力,也减弱了湖泊水体对周围地区气候的调节作用。

(3)城市路面硬化,增加地表径流,减少下渗,减小地下径流,地面蒸发量减少,易造成城市内涝。

(4)河流上游地区过度引水灌溉,会导致下游水量减少,甚至出现断流;对地下水的过量开采和使用,地下水位下降,会使有泉水出露的地方出现断流,绿洲地区出现生态恶化和土地荒漠化。

1.水循环原理应用

(1)沼泽地的形成:

(2)内流河断流的成因:

2.“三看法”判断水循环的类型

一看发生的领域。位于海洋上、陆地上还是海洋与陆地之间。

二看水循环的环节。海陆间循环的环节最多,陆地内循环比海上内循环多植物蒸腾这一环节。

三看参与水量的多少。海上内循环参与水量最多,陆地内循环参与水量最少。

3.外流区也存在陆地内循环

在外流区除具有海陆间循环外,地表水因蒸发进入当地上空遇冷凝结,形成降水返回本地地表,也存在陆地内循环,在内流区只存在陆地内循环。

下图为某河流径流形成过程示意图。读图完成(1)~(2)题。

静电场知识点归纳

一. 教学容: 期中综合复习及模拟试题 静电场的复习、恒定电流部分容(电源电流、电动势、欧姆定律、串并联电路) 二. 重点、难点解析: 静电场的概念理解及综合分析 恒定电流的电流,欧姆定律和串并联电路 三. 知识容: 静电场知识要点 1、电荷(电荷含义、点电荷:有带电量而无大小形状的点,是一种理想化模型、元电荷)、电荷守恒定律 (1)起电方式:①摩擦起电②感应起电③接触起电 【重点理解区分】当两个物体互相摩擦时,一些束缚得不紧的电子往往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于是原来电中性的物体由于得到电子而带负电,失去电子的物体带正电,这就是摩擦起电. 当一个带电体靠近导体,由于电荷间相互吸引或排斥,导体中的自由电荷便会趋向或远离带电体,使导体靠近带电体的一端带异号电荷,远离带电体的一端带同号电荷,这就是感应起电,也叫静电感应. 接触起电指让不带电的物体接触带电的物体,则不带电的物体也带上了与带电物体相同的电荷,如把带负电的橡胶棒与不带电的验电器金属球接触,验电器就带上了负电,且金属箔片会开;带正电的物体接触不带电的物体,则是不带电物体上的电子在库仑力的作用下转移到带正电的物体上,使原来不带电的物体由于失去电子而带正电。 实质:电子的得失或转移 2.元电荷:e=1.60×10-19C 比荷:物体所带电量与物体质量的比值q / m 3.库仑定律:(适用于真空点电荷,注意距离r的含义;Q1 、Q2——两个点电荷带电量的绝对值) 【典型例题】 例1.两个完全相同的金属小球带有正、负电荷,相距一定的距离,先把它们相碰后置于原处,则它们之间的库仑力和原来相比将[ D ] A.变大B.变小C.不变D.以上情况均有可能 [例2] 两个直径为r的金属带电球,当它们相距100r时的作用力为F。当它们相距为r时的作用力 D A、F/100 B、104F C、100F D、以上答案均不对 [例3]如图所示,A、B两个点电荷,质量分别为m1、m2,带电量分别为q1、q2。静止时两悬线与竖直方向的夹角分别为θ1、θ2,且A、B恰好处于同一水平面上,则C A、若q1=q2,则θ1 = θ2 B.若q1<q2,则θ1 >θ2

2019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专题水循环原理应用试题专项训练

2019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专题水循环原理应用试题专项训练 1.图甲中的D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淡水湖,湖面有周期性的涨落。图乙是湖区各月降水统计资料。完成下列问题。 运用水循环原理解释D湖泊为淡水湖的原因。 【答案】湖水主要靠冰雪融水补给,含盐度较低;湖区气温较低,蒸发量较小;有河流将湖水和盐分流出。 2.读图,(其中图乙为图甲中虚线方框区域)完成下列问题。 试比较A、B两湖的矿化度(水的矿化度通常以1升水中含有各种盐分的总克数来表示)高低;并用水循环原理说明原因。(4分) 【答案】A矿化度较B湖高(1分)。 理由:该区域深居内陆,气候干旱,蒸发旺盛(1分)。B湖面积小,水分收入为F河淡水的注入(1分),水分支出为蒸发和径流流入进入A湖(1分),矿化度较低。(或者,A湖面积大,水分收入主要从B湖流入的湖水(1分),水分支出绝大部分为蒸发(1分),故矿化度较高。)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有关问题。 材料一海陆间水循环示意图(如图所示)。 材料二2013年1月,我国东北平原的三江湿地保护区被国际湿地局批准列入“国际重要湿地名录”,加入世界保护区行列。 利用水循环原理,解释三江湿地的成因。 【答案】降水较多;气温低,蒸发弱;冻土广布,地下水位高,不利

于地表水下渗;地势低平,排水不畅。 4.结合“黄河流域示意图”和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以黄河流域为例,说明水循环对地表形态的影响。(列举两例即可)【答案】中上游地区的流水侵蚀使黄河干流出现了许多峡谷;中游地区的流水侵蚀使黄土高原变得千沟万壑;下游地区的泥沙沉积,使黄河成为“地上河”;河口地区的泥沙沉积使黄河三角洲的面积不断扩大。(其他答案合理即可) 5.(10分)玛纳斯绿洲是新疆最大的绿洲农耕区和国内第四大灌溉农业区,在玛纳斯河冲积扇边缘有一条狭长的泉水溢出带,有“千泉”之称,人们以这里湿地中的湖泊或洼地为库址,修建多个水库,形成了一个规模巨大的湿地水库群,它上接大河、下通灌区。下图为玛纳斯冲积扇及其玛纳斯河流域示意图。 (1)运用水循环原理简要说明冲积扇边缘“千泉”的形成过程。(6分) 【答案】降水和高山冰雪融水沿冲积扇向下流的同时(2分);大量渗入地下(2分);当地下水流到冲积扇边缘时,在地势较低处,就容易出露而成众多泉水(2分)。 6.为了解区域自然地理特征并认识自然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某地理实习小组在美国西部地区进行了野外考察。下图提供的是考察路线(R地→旧金山→盐湖城)及周边区域自然地理环境的相关信息。读图回答问题。 运用水循环的相关知识,解释大盐湖由淡水湖演变为咸水湖的原因。

静电场的6种高考典型案例

静电场的6种高考典型案例 在高考《考试说明》中,静电场部分有九个知识点。高考常考的知识点有七个,并且这七个知识点都属B级要求。静电场部分涉及的概念、规律都比较抽象,再加上学生的理解力和空间想象力欠缺,因此,静电场问题一直是一个难点问题。 分析近年的高考静电场问题,静电场的考题题型大致可归纳为四大类: ⑴电场线、等势面类; ⑵电场力功、电势能、电势、电势差类; ⑶静电平衡类; ⑷带电粒子的运动类。 〖典型案例分析〗 典型案例一、电场线、等势面类 是指利用典型电场的电场线和等势面的分布情况,以及电场线的特点来求解的问题。解这类问题,我们必须牢记各种典型的电场线和等势面的分布情况,以便与题中情景对照分析,还要灵活运用电场线的特点及等势面的特点,如在等势面上任意两点间移动电荷电场力不做功;沿电场线方向电势越来越低;等势面与电场线一定垂直;电场线的疏密可表示场强大小等。 〖例1〗(1995年全国高考)在静电场中: A.电场强度处处为零的区域内,电势也一定处处为零 B.电场强度处处相同的区域内,电势也一定处处相同 C.电场强度的方向总是跟等势面垂直的 D.沿着电场强度的方向,电势总是不断降低的 〖命题意图〗

考查电场线、场强和电势关系。 〖解析思路〗 本题A、B两选项都用了“一定”的字样,因此只要举出一个反例,就可以否定A、B选项的说法,譬如带正电的导体,其内部场强为零,电势不为零;匀强电场的场强处处相同,但顺电场线方向电势逐渐降低,故A、B选项均不正确。C、D选项正是应记住的电场线特点,故C、D正确。 〖探讨评价〗 ⑴对电场线类问题,首先我们要牢记各种典型电场电场线和等势面的分布情况,记住电场线的特点,更重要的是要对题意分析全面,并灵活应用各典型电场线的特点。 ⑵电场强度的计算有四种方法: a利用定义式求(用于任何电场); b利用决定式求(用于求真空场源点电荷的电场强度): c利用求(适用于匀强电场); d利用叠加式E=E1+ E2+……(矢量合成)。 〖说明〗 电场线与电荷的运动轨迹不一定重合。电荷的运动轨迹由带电粒子受到的合外力情况和初速度情况来决定。只有满足①电场线是直线;②粒子的初速度为零或初速度方向与电场线在同一条直线上时,其运动轨迹才与电场线重合。 〖例2〗(2000年北京、安徽春季高考)如图所示,P、Q是两个电量相等的正的点电荷,它们连线的中点是O、A、B是中垂线上的两点,OA

水循环及其地理意义

2.2水循环及其地理意义 考纲要求: 1.水循环的类型及主要环节。 2.水循环的意义及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 学习目标: 1.通过习题检测学生对水循环的类型及主要环节的预习情况。 2.通过习题,让学生理解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及水循环原理的运用。 教学重难点: 水循环原理的运用 教学过程: 任务一:1.读水循环示意图。完成下列要求。 (1)根据图示信息填写水循环环节的名称: A________B________C_________ D________E________F________ G________H________ (2)甲乙丙分别表示发生在不同领域的水循 环类型,其中,甲表示的水循环类型为 ____________________,我市赣江水参与的水 循环类型为____________________; 任务二: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 (2015?新课标全国1)雨水花园是一种模仿自然界雨水汇集、渗漏而建设的浅凹绿地,主要用于汇聚并吸收来自屋顶或地面的雨水,并通过植物及各填充层的综合作用使渗漏的雨水得到净化。净化后的雨水不仅可以补给地下水,也可以作为城市景观用水、厕所用水等。图1示意雨水花园结构。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 铺设树皮覆盖层的主要目的是() A.为植物提供养分 B.控制雨水渗漏速度 C.吸附雨水污染物 D.保持土壤水分 2. 对下渗雨水净化起主要作用的填充层是() A. 树皮覆盖层和种植土层 B. 种植土层和砂层 C. 砂层和砾石层 D. 树皮覆盖层和砾石层 3 . 雨水花园的核心功能是() A. 提供园林观赏景观 B. 保护生物多样性性 C. 控制雨洪和利用雨水 D. 调节局地小气候任务三:水循环原理的运用 材料博斯腾湖是我国最大的内陆淡水湖,该地年降水量不足30毫米,蒸发量却高达2 000毫米以上。博斯腾湖是淡水湖,但是南侧不远有一个槽状盐沼池,池壁和底部均分布有厚厚的盐层。下图为盐池附近的地质剖面示意图。 结合水循环过程简述盐沼池盐层的形成过程。

微专题水循环原理过程与意义应用

微专题水循环原理过程与 意义应用 Newly compiled on November 23, 2020

微专题:水循环原理(过程与意义)应用 随着城市化的推进,城市水生态环境正发生着变化。下图为“城市某小区雨水开发应用排放模式”与“传统雨水排放模式”比较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对区域水循环造成的影响是() A.蒸发量增加 B.地下径流量增加 C.降水量增加 D.雨季地表径流量增加 2.图示小区雨水开发应用模式与传统排放模式相比,具有的优点包括() ①减少土壤侵蚀②补充地下水③增加下渗量 ④解决城市洪灾⑤解决城市缺水问题 A.①② B.④⑤ C.③④ D.②③ 某校地理兴趣小组设计了如下一个对比实验:①在两个底部装有纱窗的塑料槽A和B 上,分别放置面积相同、厚度相当的带土草坪和小石块;②分别在草坪和小石块上模拟雨点下落,轻轻地洒上500ml的水。据此完成下题。 3.五分钟后比较收集到的两个塑料盆中的水量 A、透过草坪的多 B、透过小石块的多 C、两者一样多 D、没法比较 4.这实验模拟的是 A、水土流失 B、植被的生态作用 C、温室效应 D、水循环的下渗环节 5.2015年7、8月间,北京、南京等地连降暴雨引发积水,城市大范围被淹,和该实验有关的是 A、城市排放的热量过多带来的热岛效应

B、不合理的人类活动影响了地表水的下渗 C、人类破坏生态导致的极端气候 D、城市的绿化面积过多引起了排水不畅 植被浅沟指在地表沟渠中种有植被的一种工程,它通过重力流收集雨水径流。读城市植被浅沟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6.在城市中用植被浅沟替代不透水地面会使水循环环节() 增强增强减弱减弱 7.城市大量布置植被浅沟,主要目的有() A.增加绿地面积,美化环境 B.强化对雨水的滞留能力 C.减少雨水的冲刷,降低水土流失 D.优化水生环境,保护生物的多样性 8.城市大量布置植被浅沟后,城市河流会() A.流量下降 B.丰水期水位上升 C.流量会更加稳定 D.流速减小 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重视对雨水的拦蓄和利用,我国西北地区实施的“母亲水窖”工程,现已取得较好效果。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3.直接影响雨水的拦蓄和利用的水循环环节是() A.蒸发 B.水汽输送 C.地表径流 D.降水 14.在我国西北地区实施“母亲水窖”工程,可缓解的水资源问题是() A.时间分配不均 B.空间分布不均

微专题水循环原理应用

微专题:水循环原理(过程与意义)应用 随着城市化的推进,城市水生态环境正发生着变化。下图为“城市某小区雨水开发应用排放模式”与“传统雨水排放模式”比较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进入河流 窨井口 生产生活利用 城市集雨管网城市排水系统 1.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对区域水循环造成的影响就是( ) A.蒸发量增加 B.地下径流量增加 C.降水量增加 D.雨季地表径流量增加 2.图示小区雨水开发应用模式与传统排放模式相比,具有的优点包括( ) ①减少土壤侵蚀②补充地下水③增加下渗量 ④解决城市洪灾⑤解决城市缺水问题 A.①② B.④⑤ C.③④ D.②③ 某校地理兴趣小组设计了如下一个对比实验:①在两个底部装有纱窗的塑料槽A与B上,分别放置面积相同、厚度相当的带土草坪与小石块;②分别在草坪与小石块上模拟雨点下落,轻轻地洒上500ml的水。据此完成下题。 3.五分钟后比较收集到的两个塑料盆中的水量 A、透过草坪的多 B、透过小石块的多 C、两者一样多 D、没法比较 4.这实验模拟的就是 A、水土流失 B、植被的生态作用 C、温室效应 D、水循环的下渗环节 5.2015年7、8月间,北京、南京等地连降暴雨引发积水,城市大范围被淹,与该实验有关的就是 A、城市排放的热量过多带来的热岛效应 B、不合理的人类活动影响了地表水的下渗 C、人类破坏生态导致的极端气候 D、城市的绿化面积过多引起了排水不畅 植被浅沟指在地表沟渠中种有植被的一种工程,它通过重力流收集雨水径流。读城市植被浅沟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a b c d 6.在城市中用植被浅沟替代不透水地面会使水循环环节( ) A、a增强 B、b增强 C、c减弱 D、d减弱 7.城市大量布置植被浅沟,主要目的有( ) A.增加绿地面积,美化环境 B.强化对雨水的滞留能力 C.减少雨水的冲刷,降低水土流失 D.优化水生环境,保护生物的多样性 8.城市大量布置植被浅沟后,城市河流会( ) A.流量下降 B.丰水期水位上升 C.流量会更加稳定 D.流速减小 越来越多的国家与地区重视对雨水的拦蓄与利用,我国西北地区实施的“母亲水窖”工程,现已取得较好效果。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3.直接影响雨水的拦蓄与利用的水循环环节就是 ( ) A.蒸发 B.水汽输送 C.地表径流 D.降水 14.在我国西北地区实施“母亲水窖”工程,可缓解的水资源问题就是( ) A.时间分配不均 B.空间分布不均 C.地区利用不平衡 D.产业利用不平衡 17.(18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美国西部地区高原、山地、盆地、谷地地形类型多样。大盐湖就是大盆地地区最大的咸水湖,大盐湖干燥的自然环境与著名的死海相似,湖水的化学特征与海水相同。一万多年前,它曾经就是一个比现今面积大20多倍的淡水湖,主要接受冰川融水补给,现如今周边的冰川已消退。 (3)运用水循环的相关知识,说明大盐湖由淡水湖演变为咸水湖的原因。(6分) 18.(18分)读图与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玛纳斯绿洲就是新疆最大的绿洲农耕区与国内第四大灌溉农业区,在玛纳斯河冲积扇边缘有一条狭长的泉水溢出带,有“千泉”之称,人们以这里湿地中的湖泊或洼地为库址,修建多个水库,形成了一个规模巨大的湿地水库群,它上接大河、下通灌区。下图为玛纳斯冲积扇及其玛纳斯河流域示意图。

静电场典型例题分析

例1 在边长为30cm的正三角形的两个顶点A,B上各放一个带电小球,其中Q1=4×10-6C,Q2=-4×10-6C,求它们在三角形另一顶点C处所产生的电场强度。 解:计算电场强度时,应先计算它的数值,电量的正负号不要代入公式中,然后根据电场源的电性判断场强的方向,用平行四边形法求得合矢量,就可以得出答案。 由场强公式得: C点的场强为E1,E2的矢量和,由图8-1可知,E,E1,E2组成一个等边三角形,大小相同,∴E2= 4×105(N/C)方向与AB边平行。 例2 如图8-2,光滑平面上固定金属小球A,用长L0的绝缘弹簧将A与另一个金属小球B连接,让它们带上等量同种电荷,弹簧伸长量为x1,若两球电量各漏掉一半,弹簧伸长量变为x2,则有:() 解:由题意画示意图,B球先后平衡,于是有 例3点电荷A和B,分别带正电和负电,电量分别为4Q和Q,在AB连线上,如图,电场强度为零的地方在() A.A和B之间B.A右侧 C.B左侧 D.A的右侧及B的左侧 解:因为A带正电,B带负电,所以只有A右侧和B左侧电场强度 方向相反,因为Q A>Q B,所以只有B左侧,才有可能E A与E B等量反向,因而才可能有E A和E B矢量和为零的情况。

例4 如图8-4所示,Q A=3×10-8C,Q B=-3×10-8C,A,B两球相距5cm,在水平方向外电场作用下,A,B保持静止,悬线竖直,求A,B连线中点场强。(两带电小球可看作质点) 解:以A为研究对象,B对A的库仑力和外电场对A的电场力平衡, E外方向与A受到的B的库仑力方向相反,方向向左。在AB的连线中点处E A,E B的方向均向右,设向右为正方向。则有E总=E A+E B-E外。 例5在电场中有一条电场线,其上两点a和b,如图8-5所示,比较a,b两点电势高低和电场强度的大小。如规定无穷远处电势为零,则a,b处电势是大于零还是小于零,为什么? 解:顺电场线方向电势降低,∴U A>U B,由于只有一条电力线,无法看出电场线疏密,也就无法判定场强大小。同样无法判定当无穷远处电势为零时,a,b的电势是大于零还是小于零。若是由正电荷形成的场,则E A>E B,U A>U B>0,若是由负电荷形成的场,则E A<E B,0>U A>U B。 例 6 将一电量为q =2×106C的点电荷从电场外一点移至电场中某点,电场力做功4×10-5J,求A点的电势。 解:解法一:设场外一点P电势为U p所以U p=0,从P→A,电场力的功W=qU PA,所以W=q (U p-U A), 即4×10-5=2×10-6(0-U A) U A=-20V 解法二:设A与场外一点的电势差为U,由W=qU, 因为电场力对正电荷做正功,必由高电势移向低电势,所以U A=-20V 例7 如图8-6所示,实线是一个电场中的电场线,虚线是一个负检验电荷在这个电场中的轨迹,若电荷是从a处运动到b处,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 ]

锅炉水循环原理

京能集团运行人员培训教程BEIH Plant Course 锅炉水循环 The Water Cycle of Boiler MAJ TD NO.100.2

目录 1电站锅炉汽水蒸发过程流动和吸热的一般特性和原理 (1) 1.1蒸发系统的主要功能和要求 (1) 1.2蒸发系统主要设计原则 (2) 1.3蒸发系统换热性能的主要参数和特征 (4) 1.4管内工质流动特性的基本原理和参数 (6) 1.5水循环的主要类型 (10) 2亚临界及以下状态汽水介质在垂直管中的流动和传热 (13) 2.1垂直上升管内汽水流动和传热分析 (13) 2.2垂直下降管内汽水流动和传热分析 (16) 3亚临界及以下状态汽水介质在水平管中的流动和传热 (22) 4超临界压力及以上状态汽水介质的管内流动和换热特点 (24) 4.1存在临界点区域 (24) 4.2存在拟临界温度 (24) 4.3存在大比热区 (24) 4.4超临界压力下的传热恶化类型 (24) 4.5影响传热恶化的主要因素 (25) 4.6超临界压力水蒸气的比容、比热和焓 (26) 5自然循环锅炉的水循环原理 (27) 5.1自然循环的原理 (27) 5.2自然循环主要热力特征参数 (28) 5.3自然循环主要结构特征 (30) 5.4自然循环主要运行特征 (32) 5.6不稳定工况对锅炉水循环的影响 (34) 5.7自然循环锅炉水循环方面的控制逻辑 (35) 6直流锅炉的水循环原理 (37) 6.1强制流动蒸发受热面中的流动多值性 (37) 6.2直流锅炉蒸发受热面中流体的脉动 (43) 6.3直流锅炉的传热恶化 (47) 6.4直流锅炉的特点 (47) 6.5直流锅炉的启动系统 (48) 6.6直流锅炉的基本型式 (56) 6.7直流炉的运行特性 (60) 6.8超临界直流锅炉水冷壁横向裂纹失效 (63) 6.9直流锅炉水循环方面的控制逻辑 (64) 7控制循环锅炉水循环原理 (69) 7.1控制循环锅炉基本原理 (70) 7.2控制循环锅炉一般设计原则 (71) 7.3控制循环锅炉技术特点 (75) 8锅炉缺水事故的预控 (81) 8.1、汽包水位控制当前存在隐患 (82) 8.2、锅炉缺水事故的控制 (84)

水循环和水平衡原理

水循环和水平衡原理一、水循环环节和类型 二.影响水循环各环节的自然因素 (1)影响蒸发的因素 (2)影响水汽输送的因素——风 (3)影响降水的因素 (4)影响地表径流的因素

(5)影响下渗的因素 (6)影响地下径流的因素 影响地下径流的因素可参考影响地表径流、下渗的因素,并重点考虑喀斯特地貌(岩溶地貌),因为喀斯特地貌区地下溶洞、地下河流众多,储存有众多的地下水。 三、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 目前,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对地表径流的影响。 四、水循环的地理意义 1.连接了四大圈层:水循环把大气圈、水圈、岩石圈和生物圈有机地联系起来。 2.各种水体不断更新,形成人类赖以生存的水资源。 3.维持了全球水的动态平衡。 4.深刻地影响着全球气候的变化。使不同纬度热量收支不平衡的矛盾得以缓解;影响各地的天气过程,乃至区域的基本气候特征;水循环的强弱变化,引发区域性的洪涝、干旱等自然灾害。 5.形成了多姿多彩的地表形态。 五、河流的补给方式 雨水补给 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 永久性积雪融水补给 湖泊水补给 地下水补给

六、水量平衡原理 水量平衡--某个地区在某一段时期内,其收入水量等于支出水量和区域内蓄水变量之和。即水在循环过程中,总体上收支平衡 例1、如图示意我国西北某闭合流域的剖面。该流域气候较干,年均降水量仅为210 mm。但湖面年蒸发量可达2 000 mm。湖水浅,盐度饱和,水下已形成较厚盐层。据此完成(1)~(3)题。 (1)盐湖面积多年稳定,表明该流域的多年平均实际蒸发量() A.远大于2 000毫米 B.约为2 000毫米 C.约为210毫米 D.远小于210毫米 (2)流域不同部位实际蒸发量差异显著,实际蒸发量最小的是() A.坡面 B.洪积扇 C.河谷 D.湖盆 (3)如果该流域大量种植耐旱植物,可能会导致() A.湖盆蒸发量增多 B.盐湖面积缩小 C.湖水富营养化加重 D.湖水盐度增大 例2乌裕尔河原为嫩江的支流。受嫩江西移、泥沙沉积等影响,乌裕尔河下游排水受阻,成为内流河。河水泛滥,最终形成面积相对稳定的扎龙湿地。扎龙湿地面积广大,积水较浅。 (1)分析从乌裕尔河成为内流河至扎龙湿地面积稳定,乌裕尔河流域降水量、蒸发量数量关系的变化。(6分) (2)指出未来扎龙湿地水中含盐量的变化,并说明原因。

静电场经典例题分析

《静电场》经典例题分析 1、已知π+介子、π-介子都是由一个夸克(夸克u或夸克d)和一个反夸克(反夸克u或反夸克d)组成的,它们的带电荷量如下表所示,表中e为元电荷. π+π-u d u d 带电荷量+e-e+2 3 e- 1 3 e- 2 3 e+ 1 3 e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π+由u和d组成B.π+由d和u组成 C.π-由u和d组成 D.π-由d和u组成 思维建模——库仑力作用下的平衡问题 2、如图所示,在一条直线上有两个相距0.4 m的点电荷A、B,A带电荷量+Q,B带电荷量-9Q.现引入第三个点电荷C,恰好使三个点电荷都处于平衡状态,问:C应带什么性质的电?应放于何处?所带电荷量为多少? 3题图 3、如图所示,大小可以忽略不计的带有同种电荷的小球A和B相互排斥,静止时绝缘细线与竖直方向的夹角分别为α和β,且α<β,两小球在同一水平线上,由此可知( ) A.B球受到的库仑力较大,电荷量较大

B.B球的质量较大 C.B球受到的拉力较大 D.两球接触后,再处于静止状态时,悬线的偏角α′、β′仍满足α′<β′ 4、如图所示,完全相同的两个金属小球A和B带有等量电荷,系在一个轻质绝缘弹簧两端,放在光滑绝缘水平面上,由于电荷间的相互作用,弹簧比原来缩短了x0.现将与A、B 完全相同的不带电的金属球C先与A球接触一下,再与B球接触一下,然后拿走,重新平衡后弹簧的压缩量变为( ) A.1 4 x0 B. 1 8 x0 C.大于 1 8 x0 D.小于 1 8 x0 5、AB和CD为圆上两条相互垂直的直径,圆心为O.将电荷量分别为+q和-q的两点电荷放在圆周上,其位置关于AB对称且距离等于圆的半径,如图所示.要使圆心处的电场强度为零,可在圆周上再放一个适当的点电荷Q,则该点电荷Q( ) A.应放在A点,Q=2q B.应放在B点,Q=-2q C.应放在C点,Q=-q D.应放在D点,Q=q 6、(2014·华南师大附中高二检测)

高中物理静电场经典习题(包含解答)

1.(2012江苏卷).一充电后的平行板电容器保持两板间的正对面积、间距和电荷量不变,在两板间插入一电介质,其电容C 和两极板间的电势差U 的变化情况是( ) A .C 和U 均增大 B . C 增大,U 减小 C .C 减小,U 增大 D .C 和U 均减小 B 2(2012天津卷).两个固定的等量异号点电荷所产生电场的等势面如图中虚线所示,一带负电的粒子以某一速度从图中A 点沿图示方向进入电场在纸面内飞行,最后离开电场,粒子只受静电力作用,则粒子在电场中( ) A .做直线运动,电势能先变小后变大 B .做直线运动,电势能先变大后变小 C .做曲线运动,电势能先变小后变大 D .做曲线运动,电势能先变大后变小 C 3.(2012安徽卷).如图所示,在平面直角 中,有方向平行于坐标平面的匀强电场,其中坐标原点O 处的电势为0 V ,点A 处的电势为6 V, 点B 处的电势为3 V, 则电场强度的大小为 ( ) A.200V/m B.2003 V/m C.100 V/m D. 1003 V/m A 4.(2012重庆卷).空中P 、Q 两点处各固定一个点电荷,其中 P 点处为正点电荷,P 、Q 两点附近电场的等势面分布如题20图 所示,a 、b 、c 、d 为电场中的四个点。则( ) A .P 、Q 两点处的电荷等量同种 B .a 点和b 点的电场强度相同 C .c 点的电热低于d 点的电势 D .负电荷从a 到c ,电势能减少 D 5.(2012海南卷)关于静电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O x (cm) y (cm) A (6,0) B (0,3) ● ●

A.电势等于零的物体一定不带电 B.电场强度为零的点,电势一定为零 C.同一电场线上的各点,电势一定相等 D.负电荷沿电场线方向移动时,电势能一定增加 D 6.(2012山东卷).图中虚线为一组间距相等的同心圆,圆心处固 定一带正电的点电荷。一带电粒子以一定初速度射入电场,实线为 粒子仅在电场力作用下的运动轨迹,a、b、c三点是实线与虚线的 交点。则该粒子( ) A.带负电 B.在c点受力最大 C.在b点的电势能大于在c点的电势能 D.由a点到b点的动能变化大于有b点到c点的动能变化 CD 7.[2014·北京卷] 如图所示,实线表示某静电场的电场线,虚线表示该电场的等势面.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1、2两点的场强相等 B.1、3两点的场强相等 C.1、2两点的电势相等 D.2、3两点的电势相等 D本题考查电场线和等势面的相关知识.根据电场线和等势面越密集,电场强度越大,有E1>E2=E3,但E2和E3电场强度方向不同,故A、B错误.沿着电场线方向,电势逐渐降低,同一等势面电势相等,故φ1>φ2=φ3,C错误,D正确. 8.如图所示,A、B是位于竖直平面内、半径R=0.5 m的1 4圆弧形的光滑绝缘轨道, 其下端点B与水平绝缘轨道平滑连接,整个轨道处在水平向左的匀强电场中,电场强度

高考地理微专题系列水循环原理(过程与意义)应用

微专题:水循环原理(过程与意义)应用随着城市化的推进,城市水生态环境正发生着变化。下图为“城市某小区雨水开发应用排放模式”与“传统雨水排放模式”比较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对区域水循环造成的影响是()A.蒸发量增加B.地下径流量增加 C.降水量增加D.雨季地表径流量增加 2.图示小区雨水开发应用模式与传统排放模式相比,具有的优点包括() ①减少土壤侵蚀②补充地下水③增加下渗量 ④解决城市洪灾⑤解决城市缺水问题 A.①②B.④⑤C.③④D.②③ 某校地理兴趣小组设计了如下一个对比实验:①在两个底部装有纱窗的塑料槽A和B上,分别放置面积相同、厚度相当的带土草坪和小石块;②分别在草坪和小石块上模拟雨点下落,轻轻地洒上500ml的水。据此完成下题。 3.五分钟后比较收集到的两个塑料盆中的水量 A、透过草坪的多 B、透过小石块的多 C、两者一样多 D、没法比较 4.这实验模拟的是 A、水土流失 B、植被的生态作用 C、温室效应 D、水循环的下渗环节 5.2019年7、8月间,北京、南京等地连降暴雨引发积水,城市大范围被淹,和该实验有关的是 第1页/共8页

A、城市排放的热量过多带来的热岛效应 B、不合理的人类活动影响了地表水的下渗 C、人类破坏生态导致的极端气候 D、城市的绿化面积过多引起了排水不畅 植被浅沟指在地表沟渠中种有植被的一种工程,它通过重力流收集雨水径流。读城市植被浅沟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6.在城市中用植被浅沟替代不透水地面会使水循环环节()A.a增强 B.b增强 C.c减弱D.d减弱 7.城市大量布置植被浅沟,主要目的有() A.增加绿地面积,美化环境 B.强化对雨水的滞留能力 C.减少雨水的冲刷,降低水土流失 D.优化水生环境,保护生物的多样性 8.城市大量布置植被浅沟后,城市河流会() A.流量下降B.丰水期水位上升 C.流量会更加稳定D.流速减小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重视对雨水的拦蓄和利用,我国西北地区实施的“母亲水窖”工程,现已取得较好效果。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3.直接影响雨水的拦蓄和利用的水循环环节是()A.蒸发B.水汽输送 C.地表径流D.降水

静电场典型计算题

静电场典型计算题 1.将带电荷量为1×10-8 C 的电荷,从无限远处移到电场中的A 点,要克服静电力做功1×10-6 J ,问: (1)电荷的电势能是增加还是减少?电荷在A 点具有多少电势能?(2)A 点的电势是多少? (3)若静电力可以把带电荷量为2×10-8 C 的电荷从无限远处移到电场中的A 点,说明电荷带正电还是带负电?静电力做 了多少功?(取无限远处为电势零点)答案:(1)增加 1×10-6J (2)100V (3)带负电 2×10-6 J 解析:(1)静电力做负功,电荷的电势能增加,因无限远处电势能为零,电荷在A 点具有的电势能为1×10-6 J. (2)A 点的电势为: φA =E pA q =1×10-6 1×10-8 V =100V. (3)因静电力做正功,说明电荷受力方向与运动方向相同,说明电荷带负电,静电力做功为:W 2=2W 1=2×10-6J. 2.一长为L 的细线,上端固定,下端拴一质量为m 、带电荷量为q 的小球,处于如图所示的水平向右的匀强电场中,开始时,将线与小球拉成水平,然后释放小球由静止开始向下摆动,当细线转过60°角时,小球到达B 点速度恰好为零.试求: (1)AB 两点的电势差U AB ;(2)匀强电场的场强大小; 【解析】试题分析:(1)小球由A →B 过程中,由动能定理: 所以 .(2)根据公式 可得 . 3.如右图所示,板长L =4 cm 的平行板电容器,板间距离d =3 cm ,板与水平线夹角α=37°,两板所加电压为U =100 V 。有一带负电液滴,带电荷量为q =3×10-10 C ,以v 0=1 m/s 的水平速度自A 板边缘水平进入电场,在电场中仍沿水平方向并恰好从B 板边缘水平飞出(取g =10 m/s 2,sin α=0.6,cos α=0.8)。求: (1)液滴的质量;(2)液滴飞出时的速度。 (1) 受力如图,分解电场力电场强度 根据平衡条件得qEcos370= mg 由以上两式解得 m=8×10-3kg(2) 由牛顿第二定律qEsis370 = ma 在平行板中飞行的距离是 由运动学公式 由以上各式解得 。 4.如图所示,在匀强电场中,有A 、B 两点,它们间距为2cm ,两点的连线与场强方向成60°角。将一个不知道电荷性质, 电量为2×10-5 C 的电荷由A 移到B ,其电势能增加了0.2J 。求: (1)判断电荷带正电还是负电,由A 到B 电场力做的功W AB (2)A 、B 两点的电势差U AB 为多少 (3)匀强电场的场强的大小 【答案】(1)?0.1J ;(2)5000V ;(3)5.0×105 V/m 【解析】(1)带负电,电势能增加0.2 J ,即电场力做功为W="–0.2" J (2)由A →B 电场力做负功,q=–2×10 – 5 C ,则 (3)根据匀强电场中的关系式有:,由几何关系可知

静电场典型计算题

(3 )根据匀强电场中的关系式有: 旷二丙 ,由几何关系可知 "Mzsoog 静电场典型计算题 1?将带电荷量为1X10「8 C 的电荷,从无限远处移到电场中的 A 点,要克服静电力做功 1X10「J ,问: (1)电荷的电势能是增加还是减少?电荷在 A 点具有多少电势能? (2) A 点的电势是多少? (3)若静电力可以把带电荷量为 2X10「8C 的电荷从无限远处移到电场中的 A 点,说明电荷带正电还是带负电?静电力做 了多少功?(取无限远处为电势零点)答案:(1)增加1X10「J (2)100V (3) 带负电 2X10 "j 解析:(1)静电力做负功,电荷的电势能增加,因无限远处电势能为零, 电荷在A 点具有的电势能为1X10「J. (2) A 吕A 1X10「6 A=—=?“—8V= 100V. q 1X10 点的电势为: ? (3)因静电力做正功,说明电荷受力方向与运动方向相同,说明电荷带负电,静电力做功为: W = 2W ^2X10「6J. 2 ?一长为L 的细线,上端固定,下端拴一质量为 m 、带电荷量为q 的小球,处于如图所示的水平向右的匀强电场中,开始 时,将线与小球拉成水平,然后释放小球由静止开始向下摆动, 当细线转过60。角时,小球到达B 点速度恰好为零.试求: (1)AB 两点的电势差U AB ; (2)匀强电场的场强大小; Veo* 【解析】试题分析:(1)小球由A T B 过程中,由动能定理: 所以 ? (2 )根据公式 _可得 3?如右图所示,板长L = 4 cm 的平行板电容器,板间距离d = 3 cm,板与水平线夹角a= 37°, 两板所加电压为 U= 100 V 。有一带负电液滴,带电荷量为 q= 3X10- 10 C ,以V 0= 1 m/s 的水平速度自A 板边缘水平进入电场,在电场中仍沿水平方向并恰好从 B 板边缘水平飞 出(取 g = 10 m/s 2, sin a= 0.6, cosa= 0.8)。求: (1)液滴的质量;(2)液滴飞出时的速度。 (1)受力如图,分解电场力电场强度 -根据平衡条件得qEcos370= mg 由以上两式解得 m=8X10-3kg(2)由牛顿第二定律qEsis370= ma 在平行板中飞行的距离是 ---------------- 由运动学公式 由以上各式解得 4.如图所示,在匀强电场中,有A 、B 两点,它们间距为2cm ,两点的连线与场强方向成 电量为2X10-5C 的电荷由A 移到B,其电势能增加了 0.2J 。求: (1)判断电荷带正电还是负电,由 A 到B 电场力做的功 W AB (2) A 、B 两点的电势差 U AB 为多少 (3)匀强电场的场强的大小 R d 60 °角。将一个不知道电荷性质, 1P 【答案】(1) -0.1J ; ( 2) 5000V ; ( 3) 5.0 X105 v/m 【解析】(1)带负电,电势能增加0.2 J,即电场力做功为 W=" - 0.2" J (2 )由 A TB 电场力做负功,q= - 2 X 10- 5

水循环的过程

水循环的过程 1.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第三章《地球上的水》的第一节的内容,“水循环的过程”知识点是本节课的重点内容,通过图文和活动设置介绍了水循环发生的领域、水循环的类型、环节。 2.课标分析 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要求:“运用示意图,说出水循环的过程和主要环节。”该“标准”旨在引导学生能认识自然界中水的循环运动,通过示意图的学习,帮助学生掌握地理技能和学会用示意图分析地理原理。 3.学情分析 高一级学生通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基本具备初步的地理知识,能理解自然界中水的存在形式。在实际生活中,对水循环已有初步的认识,如蒸发、降水等。经过指导,已经掌握了一些从地图中获取地理知识的能力,甚至能运用多幅地图和相关资料结合分析。但受知识水平和实际生活所限,学生的认识只有感性认识,对深层次的知识不能理解,从地图中只能读出显性知识,不能发现隐形知识,更不会进行原因分析。 4.教学目标 ①说出水循环的过程和主要环节。 ②通过学习水循环的过程来解决水资源的有关问题 ③帮助学生树立正确认识和利用水循环的自然规律的意识,实现人类与环境的和谐发展。 5.教学重难点 重点:水循环的形成过程 难点:人类对水循环的影响 6.教学方法 讲述法、讨论法、实验法等 7.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李白·将进酒 你可知道,我们熟悉的黄河里的水从哪儿来,又到哪儿去?让我们一起去看看水是怎样循环的? 新课推进: 探究水循环原因的模拟实验: 在透明的玻璃碗里装半碗水,用塑料薄膜蒙在腕上(注意密闭),将碗放在阳光下暴晒几分钟。 教师:黄河水到底从哪里来?怎么到海?到海是否回来?怎么回来?请同学们结合所学知识及生活实际,画出黄河水的行踪过程。哪位同学给我们说一下你图中水行踪的过程? 学生:降雨到地表,在地表形成河流,注入黄河,流到大海,再经过蒸发到达陆地上空形成降水。 教师:这位同学说的非常好,他说水从陆地开始,又回到陆地上,这说明水在周而复始的进行着循环。接着,地球上的水为什么会进行循环?回到实验观察现象并思考塑料薄膜下面的水汽从何而来,水汽变成水珠为何又能滴到碗里。 [学生活动]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出水循环的内因和外因。 内因:水的“三态”变化,也就是随着温度的变化,水的三态可以相互转化。 外因:太阳辐射和地球重力作用。太阳辐射分布不均和海陆热力性质差异,造成空气的运动,为水汽转移创造了条件。地球重力作用促使水从高处向低处流动,从而实现水循环。 水到底是怎么循环的?有哪些环节呢?让我们跟着水滴去旅行吧! PPT展示水循环的过程和主要环节的微课视频。 [总结]教师边画板图边讲解: 海洋上的水经过蒸发变成水汽,水汽上升到海洋上空,随着大气运动被输送到陆地上空,一部分水汽在适当条件下凝结形成降水。降落到地面的水,一部分沿地面流动,形成地表径流;一部分渗入地下,形成地下径流。二者经过江河汇集,最后回到海洋,形成海陆间大循环。 陆地表面的水体和植物通过蒸发和蒸腾变成水汽,水汽上升凝结形成降水,仍降回陆地表面,没有流入海洋,就形成陆地内循环。

高二物理静电场易错题(含详细问题详解和解析汇报)

高二物理静电场易错题精选(带详细答案和解析) 一.选择题(共22小题) 1.(2011?模拟)如图所示,实线为方向未知的三条电场线,a、b两带电粒子从电场中的O 点以相同的初速度v飞出.仅在电场力作用下,两粒子的运动轨迹如图中虚线所示,则() A.a加速度减小,b加速度增大B.a和b的动能一定都增大 C.a一定带正电,b一定带负电D.a电势能减小,b电势能增大 2.(2012秋?校级期中)如图所示虚线同心圆为一个负点电荷的等差等势线分布图,一带电粒子只受电场力,从电场中的M点以初动能E K0运动到N点,径迹如图中曲线MPN,由此可知() A.粒子带正电,在P点处的加速度最大,电势能最大 B.M、P、N三点的电势关系是φM=φN<φP C.由于电场力做功,粒子在M和N点处是的动能不同 D.粒子从M点到P点电场力做负功,电势能增加,动能减少 3.(2013秋?上高县校级月考)如图所示,虚线a、b、c为三个同心圆面,圆心处有一个点电荷.现从b、c之间一点P以相同的速率发射两个相同带电粒子,分别沿PM、PN运动到M、N点,M、N两点都处于圆周c上,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A.到达M、N时两粒子速率仍相等 B.到达M、N时两粒子速率v M>v N C.到达M、N时两粒子的电势能相等 D.两个粒子的电势能都是先减小后增大 4.(2011?渑池县校级模拟)如图所示,两平行金属板竖直放置,左极板接地,中间有小孔.右极板电势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如图所示.电子原来静止在左极板小孔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从t=0时刻释放电子,电子可能在两板之间往复运动 B.从t=0时刻释放电子,电子将始终向右运动,直到打到右极板上 C.从t=时刻释放电子,电子可能在两板间振动 D.从t=时刻释放电子,电子最终一定从左极板的小孔离开电场 5.(2014秋?金沙县期末)两个等量同种电荷的连线的垂直平分线上有A、B、O三点,O 为连线中点,AB与AO等距,如图所示,规定无穷远处的电势为0,下列说确的是() A.A点电势比B点高 B.A、B两点的场强方向相同,B点场强可能与A点场强相同 C.A、B、O三点和无穷远处等电势 D.O点场强为0,电势不为0 6.(2012秋?思明区校级期中)两个质量相同的小球用不可伸长绝缘的细线连结,置于场强为E的匀强电场中,小球1带正电,电量为2q,小球2带负电,电量大小为q.将细线拉直并使之与电场方向平行,如图所示.若将两小球同时从静止状态释放,则释放后细线中的力T为(不计重力及两小球间的库仑力)()

高三地理水循环原理应用试题专练-最新教育文档

2019届高三地理---水循环原理应用试题专练 1.图甲中的D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淡水湖,湖面有周期性的涨落。图乙是湖区各月降水统计资料。完成下列问题。 运用水循环原理解释D湖泊为淡水湖的原因。 【答案】湖水主要靠冰雪融水补给,含盐度较低;湖区气温较低,蒸发量较小;有河流将湖水和盐分流出。 2.读图,(其中图乙为图甲中虚线方框区域)完成下列问题。 试比较A、B两湖的矿化度(水的矿化度通常以1升水中含有各种盐分的总克数来表示)高低;并用水循环原理说明原因。(4分) 【答案】A矿化度较B湖高(1分)。 理由:该区域深居内陆,气候干旱,蒸发旺盛(1分)。B湖面积小,水分收入为F河淡水的注入(1分),水分支出为蒸发和径流流入进入A湖(1分),矿化度较低。(或者,A 湖面积大,水分收入主要从B湖流入的湖水(1分),水分支出绝大部分为蒸发(1分),故矿化度较高。) 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有关问题。 材料一海陆间水循环示意图(如图所示)。 材料二2019年1月,我国东北平原的三江湿地保护区被国际湿地局批准列入“国际重要湿地名录”,加入世界保护区行列。 利用水循环原理,解释三江湿地的成因。 【答案】降水较多;气温低,蒸发弱;冻土广布,地下水位高,不利于地表水下渗;地势低平,排水不畅。 4.结合“黄河流域示意图”和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以黄河流域为例,说明水循环对地表形态的影响。(列举两例即可) 【答案】中上游地区的流水侵蚀使黄河干流出现了许多峡谷;中游地区的流水侵蚀使黄土高原变得千沟万壑;下游地区的泥沙沉积,使黄河成为“地上河”;河口地区的泥沙沉积使黄河三角洲的面积不断扩大。(其他答案合理即可) 5.(10分)玛纳斯绿洲是新疆最大的绿洲农耕区和国内第四大灌溉农业区,在玛纳斯河冲积扇边缘有一条狭长的泉水溢出带,有“千泉”之称,人们以这里湿地中的湖泊或洼地为库址,修建多个水库,形成了一个规模巨大的湿地水库群,它上接大河、下通灌区。下图为玛纳斯冲积扇及其玛纳斯河流域示意图。 (1)运用水循环原理简要说明冲积扇边缘“千泉”的形成过程。(6分) 【答案】降水和高山冰雪融水沿冲积扇向下流的同时(2分);大量渗入地下(2分);当地下水流到冲积扇边缘时,在地势较低处,就容易出露而成众多泉水(2分)。 6.为了解区域自然地理特征并认识自然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某地理实习小组在美国西部地区进行了野外考察。下图提供的是考察路线(R地→旧金山→盐湖城)及周边区域自然地理环境的相关信息。读图回答问题。 运用水循环的相关知识,解释大盐湖由淡水湖演变为咸水湖的原因。 【答案】大盐湖流域气候干旱降水少,冰川消退,湖水补给减少;蒸发旺盛,蒸发量大于补给量;大盐湖为内流湖,盐分随径流汇入而不断积累。 7.结合下图,回答问题。 结合水循环原理,说明植被破坏对该区域水循环的影响。 【答案】(3)植被破坏,导致蒸发和蒸腾作用减弱,降水减少;植被涵养水源能力降低,下渗减少,地表径流增大,地下径流减少(答案合理即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