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高考理综生物真题试卷(全国Ⅰ卷)(含参考答案及过程详解)

绝密★启用前

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理综生物

(全国Ⅰ卷)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等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指定位置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

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共6题;共12分)

1.生物膜的结构与功能存在密切的联系。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 叶绿体的类囊体膜上存在催化ATP合成的酶

B. 溶酶体膜破裂后释放出的酶会造成细胞结构的破坏

C. 细胞的核膜是双层膜结构,核孔是物质进出细胞核的通道

D. 线粒体DNA位于线粒体外膜上,编码参与呼吸作用的酶

2.生物体内的DNA常与蛋白质结合,以DNA-蛋白质复合物的形式存在。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 真核细胞染色体和染色质中都存在DNA-蛋白质复合物

B. 真核细胞的核中

有DNA-蛋白质复合物,而原核细胞的拟核中没有

C. 若复合物中的某蛋白参与DNA复制,则该蛋白可能是DNA聚合酶

D. 若复合物中正在进行RNA的合成,则该复合物中含有RNA聚合酶

3.下列有关植物根系吸收利用营养元素的叙述,错误的是()

A. 在酸性土壤中,小麦可吸收利用土壤中的N2和NO-3

B. 农田适时松土有利于农作物根细胞对矿质元素的吸收

C. 土壤微生物降解植物秸秆产生的无机离子可被根系吸收

D. 给玉米施肥过多时,会因根系水分外流引起“烧苗”现象

4.已知药物X对细胞增值有促进作用,药物D可抑制药物X的作用,某同学将同一瓶小鼠皮肤细胞平均分为甲、乙、丙三组,分别置于培养液中培养,培养过程中进行不同的处理(其中甲组未加药物),每隔一段时间测定各组细胞数,结果如图所示。据图分析,下列相关叙述不合理的是()

A. 乙组加入了药物X后再进行培

养 B. 丙组先加入药物X,培养一段时间后加入药物D,继续培养

C. 乙组先加入药物D,培养一段时间后加入药物X,继续培养

D. 若药物X为蛋白质,则药物D可能改变了药物X的空间结构

5.种群密度是种族的数量特征之一,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种群的S型增长是受资源因素限制面呈现的结果

B. 某林场中繁殖力极强老鼠种群数量的增长会受密度制约

C. 鱼塘中某种鱼的养殖密度不同时,单位水体该鱼的产量有可能相同

D. 培养瓶中细菌种群数量达到K细胞,密度对其增长的制约逐渐减弱

6.某大肠杆菌能在基本培养基上生长,其突变体M和N均不能在基本培养基上生长,但M可在添加了氨基酸甲的基本培养基上生长,N可在添加了氨基酸乙的基本培养基上生长,将M和N在同时添加氨基酸甲和乙的基本培养基中混合培养一段时间后;再将菌体接种在基本培养基平板上,发现长出了大肠杆菌(X)的菌落。据此判断,下列说法不合理的是()

A. 突变体M催化合成氨基酸甲所需酶的活性丧失

B. 突变体M和N都是由于基因发生突变而得来的

C. 突变体M的RNA与突变体N混合培养能得到X

D. 突变体M和N在混合培养期间发生了DNA转移

二、必考题(共4题;共23分)

7.根据题干,回答下列问题:

(1)大自然中,猎物可通过快速奔跑来逃脱被捕食,而捕食者则通过更快速的奔跑来获得捕食猎物的机会,猎物和捕食者的每一点进步都会促进对方发生改变,这种现象在生态学上称为________。

(2)根据生态学家斯坦利的“收割理论”,食性广捕食者的存在有利于增加物种多样性,在这个过程中,捕食者使物种多样性增加的方式是________。

(3)太阳能进入生态系统的主要过程是________,分解者通过________来获得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8.甲、乙两种植物净光合速率随光照强度的变化趋势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当光照强度大于a时,甲、乙两种植物中,对光能的利用率较高的植物是________。

(2)甲、乙两种植物单独种植时,如果种植密度过大,那么净光合速率下降幅度较大的植物是________,判断的依据是________。

(3)甲、乙两种植物中,更适合在林下种植的是________。

(4)某植物夏日晴天中午12:00时叶片的光合速率明显下降,其原因是进入叶肉细胞的________(填“O2”或“CO2”)不足

9.为探究不同因素对尿量的影响,某同学用麻醉后的实验兔进行不同的实验,实验内容如下:

a.记录实验兔的尿量(单位:滴/分钟)

b.耳缘静脉注射垂体提取液0.5mL,记录尿量

c.待尿量恢复后,耳缘静脉注射20%葡萄糖溶液15mL,记录尿量,取尿液做尿糖定性实验。

回答下列问题:

(1)该同学发现,与a相比,b处理后实验兔尿量减少,其主要原因是________,

(2)c处理后,肾小管腔内液体的渗透压会升高,实验兔的尿量会________,取尿液加入斐林试剂做尿糖定性实验出现砖红色,说明尿液中含有________。

(3)若某实验兔出现腹泻,尿量减少现象,导致尿量减少的主要原因是血浆渗透压升高,刺激了存在于

________的渗透压感受器,从而引起尿量减少。

10.果蝇体细胞有4对染色体,其中2、3、4号为常染色体,已知控制长翅/残翅性状的基因位于2号染色体上,控制灰体/黑檀体性状的基因位于3号染色体上,某小组用一只无眼灰体长翅雌蝇与一只有眼灰体长翅雄蝇杂交,杂交子代的表现型及其比例如下:

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杂交结果,________(填“能”或“不能”)判断控制果蝇有眼/无眼性状的基因是位于X染色体还是常染色体上,若控制有眼/无眼性状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根据上述亲本杂交组合和杂交结果判断,显性性状是________,判断依据是 ________。

(2)若控制有眼/无眼性状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请用上表中杂交子代果蝇为材料设计一个杂交实验来确定无眼性状的显隐性(要求:写出杂交组合和预期结果)。

(3)若控制有影/无眼性状的基因位于4号染色体上,用灰体长翅有眼纯合体和黑檀体残翅无眼纯合体果蝇杂交,F1相互交配后,F2中雌雄均有 ________种表现型,其中黑檀体长翅无眼所占比例为3/64时,则说明无眼性状为________(填”显性”或”隐性”)

三、选考题[选修1:生物技术实践](共1题;共7分)

11.将马铃薯去皮切块,加水煮沸一定时间,过滤得到马铃薯浸出液。在马铃薯浸出液中加入一定量蔗糖和琼脂,用水定容后灭菌,得到M培养基。

回答下列问题:

(1)M培养基若用于真菌的筛选,则培养基中应加入链霉素以抑制________的生长,加入了链霉素的培养基属于________培养基。

(2)M培养基中的马铃薯浸出液为微生物生长提供了多种营养物质,营养物质类型除氮源外还有

________(答出两点即可)。氮源进入细胞后,可参与合成的生物大分子有________(答出两点即可)。(3)若在M培养基中用淀粉取代蔗糖,接种土壤滤液并培养,平板上长出菌落后可通过加入显色剂筛选出能产淀粉酶的微生物。加入的显色剂是________该方法能筛选出产淀粉酶微生物的原理是________。(4)甲、乙两位同学用稀释涂布平板法测定某一土壤样品中微生物的数量,在同一稀释倍数下得到以下结果:

甲同学涂布了3个平板,统计的偏落数分别是110,140和149,取平均值133;

乙同学涂布了3个平板,统计的菌落数分别是27、169和176,取平均值124。

有人认为这两位同学的结果中,乙同学的结果可信度低,其原因是________。

四、选考题[选修3:现代生物科技专题](共1题;共6分)

12.据题回答下列问题:

(1)博耶( H. Boyer)和科恩(S. Cohen)将非洲爪蟾核糖体蛋白基因与质粒重组后导入大肠杆菌细胞中进行了表达,该研究除证明了质粒可以作为载体外,还证明了________(答出两点即可)。

(2)体外重组的质粒可通过Ca2+参与的________方法导入大肠杆菌细胞:而体外重组的噬菌体DNA通常需与________组装成完整噬菌体后,才能通过侵染的方法将重组的噬菌体DNA导入宿主细胞,在细菌、心肌细胞,叶肉细胞中,可作为重组噬菌体宿主细胞的是________。

(3)真核生物基因(目的基因)在大肠杆菌细胞内表达时,表达出的蛋白质可能会被降解。为防止蛋白质被降解,在实验中应选用________的大肠杆菌作为受体细胞,在蛋白质纯化的过程中应添加________的抑制剂。

参考答案及过程详解

一、选择题

1.【答案】D

【解析】【解答】A、光反应阶段包括水的光解和ATP的合成,叶绿体类囊体膜是光合作用中光反应的场所,分布着ATP合成的酶,A不符合题意;

B、溶酶体内有多种水解酶,当溶酶体膜破裂后,其中的水解酶被释放出来,进而破坏细胞的结构,使细胞死亡,B不符合题意;

C、真核细胞的核膜为双层膜,膜上分布着控制大分子物质进出的核孔,实现核质之间的物质交换和信息交流,C不符合题意;

D、线粒体DNA位于线粒体基质中,编码参与呼吸作用的酶,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本题考查细胞结构与功能的基础知识。有光合作用中ATP合成酶的分布场所,溶酶体内水解酶的作用,真核细胞的核膜结构特点及核孔的作用,线粒体DNA的分布及作用。

2.【答案】B

【解析】【解答】A、染色体和染色质是真核细胞中同一物质的两种不同存在状态,由DNA和蛋白质紧密结合而成,A不符合题意;

B、原核细胞的DNA复制和转录时,也可能存在DNA-蛋白质的复合物,B不符合题意;

C、DNA复制时需要DNA聚合酶的催化,DNA聚合酶的本质是蛋白质,C不符合题意;

D、合成RNA的过程即DNA的转录过程,转录需要RNA聚合酶,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本题考查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在转录和翻译时都存在DNA-蛋白质复合物。

3.【答案】A

【解析】【解答】A、小麦的根可以从土壤中获得离子状态的NO3-,不能吸收利用N2,A符合题意;

B、根细胞吸收矿质元素的方式为主动运输,需要呼吸作用提供能量,松土有利于有氧呼吸的进行,B不符合题意;

C、根系只能吸收利用土壤微生物分解的无机盐离子,C不符合题意;

D、玉米施肥过多时,土壤溶液的浓度远远大于细胞内溶液的浓度,会导致细胞失水,引起“烧苗”现象,D 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本题考查小麦的根系对无机盐的吸收形式,只能吸收离子,以及离子吸收时的跨膜运输方式为主动运输,需要细胞呼吸提供能量。

小分子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和特点

大分子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胞吞、胞吐

4.【答案】C

【解析】【解答】分析题图可知,甲组测得的细胞数从开始就少于乙组和丙组,说明是未加药物的,而乙组和丙组前段时间的细胞数一样多,说明都加入了药物X,后来丙组的细胞数又少于了乙组,是因为加入了药物D对药物X起到了抑制作用。

故答案为:C。

【分析】本题属于材料分析题。结合题干信息及图表发现变化规律,即乙组和丙组开始一段时间的细胞数重合且大于甲组,后来丙组的细胞数量又低于乙组,结合药物X和药物D的作用区别,可以推出乙组中只加入了药物X,而丙组先加入了药物X,后来又加入了药物D。

5.【答案】D

【解析】【解答】A、种群呈S型增长是因为自然界的资源和空间是有限的,A不符合题意;

B、老鼠的繁殖力虽然强,但随着数量的增加,也会受到食物和空间的制约,B不符合题意;

C、鱼的养殖密度不同时,增长速率是可以相同的,那该鱼的产量有可能相同,C不符合题意;

D、培养瓶中的细菌种群数量越接近K值时,种内斗争越加剧,密度对其增长的制约越强,D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

【分析】本题考查引起种群呈S型增长的原因,限制种群密度的因素。

种群数量增长的“J”型曲线和“S”型曲线

6.【答案】C

【解析】【解答】A、依题意,突变体M和N分别在添加了氨基酸甲和氨基酸乙的基本培养基上生长,说明催化合成相应氨基酸的酶的活性丧失,A不符合题意;

B、原核生物的细胞内可遗传的变异只有基因突变,不可能发生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B不符合题意;

C、突变体M和N在同时添加氨基酸甲和乙的基本培养基中混合培养,产生了大肠杆菌X,这可能是两种大肠杆菌之间发生了重组,但不能确定突变体M的RNA与突变体N混合培养能否得到X,C符合题意;

D、当突变体M和N放到同一个培养基时发生了细胞间的DNA转移,从而产生大肠杆菌X,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

【分析】本题考查了细菌的可遗传变异类型,当基因发生突变以后,会改变酶的活性,使代谢途径发生了变化,进而引起性状的改变。当不同种类的细菌混合培养时,会发生基因的重新组合,产生新的变异类型。

二、必考题

7.【答案】(1)共同进化

(2)捕食者往往捕食个体数量多的物种,为其他物种的生存提供机会。

(3)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将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储存在有机物中;呼吸作用将动植物遗体和动物排泄物中的有机物分解

【解析】【解答】(1)像这种生物与生物之间,或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在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和发展,这种现象在生态学上称为共同进化。(2)生态学家斯坦利的收割理论是指:捕食者往往捕食数量多的物种,这样就会避免出现一种或少数几种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占绝对优势的局面,为其他物种的形成腾出空间。捕食者的存在有利于增加物种的多样性。(3)太阳能进入生态系统的主要途径是生产者的光合作用,通过光合作用将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储存在有机物中。分解者通过呼吸作用分解动植物的遗体遗物来获得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

【分析】本题考查了生物进化的相关知识,能量进入生态系统的主要途径,分解者获得能量的方式。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指生产者固定的全部太阳能(光合作用同化的光能)。

8.【答案】(1)甲

(2)甲;光照强度降低导致甲植物净光合速率降低的幅度比乙大,种植密度过大,植株接受的光照强度减弱,导致甲植物净光合速率下降幅度比乙大

(3)乙

(4)CO2

【解析】【解答】(1)由图可知,当光照强度大于a时,甲的净光合速率大,光饱和点远大于乙,积累的有机物多,对光能的利用率较高。(2)甲、乙植物单独种植,且种植密度过大,会使每种植物的光照强度降低。从图中可以看出,光照强度的降低对甲植物的净光合速率影响大,导致甲植物净光合速率下降幅度比乙大。(3)从图中可以看出乙植物的光的饱和点和光补偿点都比甲低,因此更适合在林下种植。(4)夏日的晴天中午,为减少蒸腾作用水分散失,叶片上的气孔关闭,导致细胞间二氧化碳的含量下降,光合作用速率随之下降。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光合作用图表的分析能力。图中甲、乙两种植物的净光合速率受不同光照强度的影响变化有区别,甲植物的变化幅度明显大于乙植物,甲植物对光能的利用率明显高于乙植物。当光照强度受到影响时甲植物受到的影响大于乙植物。乙植物由于光的饱和点和光补偿点都比较低,属于阴生植物。分析夏日的晴天中午,引起光合速率下降的原因,是由于气孔的关闭,二氧化碳的含量下降,影响了暗反应的进行。

9.【答案】(1)垂体提取液中含有抗利尿激素,促进了肾小管和集合管重吸收水

(2)增加;葡萄糖

(3)下丘脑

【解析】【解答】(1)注射的垂体中含有调节水盐平衡的抗利尿激素,该激素作用于肾小管和集合管,增加对水的通透性,促进对水的重吸收。(2)在静脉注射高浓度的葡萄糖,会使血浆的葡萄糖浓度升高,过多的葡萄糖会随尿液排出体外,同时会带走大量的水分,尿量增加。用斐林试剂鉴定,结果出现砖红色,说明尿液中确实含有葡萄糖。(3)腹泻会丢失大量的水和无机盐,导致血浆渗透压升高,刺激下丘脑的渗透压感受器,使垂体释放的抗利尿激素增加,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引起尿量减少。

【分析】本题分析了尿液含量发生变化的三种情况。(1)直接考查由于激素的调节作用,引起尿液含量的变化。(2)一次性糖含量过高引起渗透压的改变,导致尿液量的变化,以及鉴定尿液中的糖。(3)考查刺激作用于水盐平衡的调节中枢下丘脑后,引起的尿液量变化。

水盐调节:

(1)调节机制:神经—体液调节。

(2)水盐平衡调节相关结构与激素

①水平衡的调节中枢在下丘脑,渴觉中枢在大脑皮层。

②参与的激素:主要为抗利尿激素。

a.产生:下丘脑产生。

b.释放:垂体后叶释放。

c.作用部位:肾小管和集合管。

d.功能: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分的重吸收。

(3)水盐平衡调节

①神经调节途径: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大脑皮层→产生渴觉→主动饮水。

②体液调节途径: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下丘脑产生抗利尿激素→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作用于肾小管、集合管,使其重吸收水增多→尿液减少。

10.【答案】(1)不能;无眼;只有当无眼为显性时子代雌雄个体中才都会出现有眼与无眼性状的分离(2)杂交组合:无眼ⅹ无眼

预期结果:若子代中无眼:有眼=3:1,则无眼为显性性状;若子代全部为无眼,则无眼为隐性性状

(3)8;隐性

【解析】【解答】(1)题干中,两亲本分别为无眼和有眼,子代中有眼:无眼=1:1,且没有与性别相关联,所以不能判断出控制有眼,无眼性状的基因是位于X染色体,还是常染色体上。假设有眼为显性(用基因A表示),X a X a × X A Y→X A X a、X a Y很明显不符合题意。(2)题干要求设计实验确定无眼性状在常染色体上的显隐性,以杂交子代果蝇为材料。最简捷的方法是可以选择雌雄果蝇均为无眼的性状进行杂交实验,若子代中无眼:有眼=3:1,则无眼为显性性状;若子代全部为无眼,则无眼为隐性性状。(3)依据表中灰体长翅:灰体残翅:黑檀体长翅:黑檀体残翅=9:3:3:1,可知显性性状为灰体(用基因A表示)和长翅(用基因B表示)。有眼和无眼不能确定显隐性(用基因C表示),灰体长翅有眼纯合体和黑檀体残翅无眼纯合体的基因型可写为AABB-- aabb--。可推出F1的基因型为AaBbCc,F1个体间相互交配,F2的表现型为

2×2×2=8种。F2中黑檀体(Aa ×Aa=1/4)长翅(Bb× Bb=3/4)无眼所占比例为3/64时,可知无眼所占比例为1/4,则无眼为隐性性状。

【分析】本题以果蝇为实验材料考查了遗传的相关内容,难度较大。(1)根据杂交结果如何判断基因在常染色体还是X染色体上,及基因的显隐性问题。(2)如何设计实验验证基因的显隐性,以及预期的实验结果。(3)考查多对相对性状的自由组合出现表现型的种类。以及给出子代中某个体所占的概率,判断亲代未知性状的显隐性。

三、选考题[选修1:生物技术实践]

11.【答案】(1)细菌;选择

(2)碳源、无机盐(答出两点即可);蛋白质、核酸(答出两点即可)

(3)碘液;淀粉遇碘液显蓝色,产淀粉酶的菌落周围淀粉被分解,形成透明圈

(4)乙同学的结果中1个平板的计数结果与另2个相差悬殊,结果的重复性差

【解析】【解答】(1)M培养基若用于真菌的筛选,应该抑制细菌的生长,链霉素是抗生素,可抑制细菌的生长。该培养基从功能的角度属于选择培养基。(2)微生物生长需要多种营养物质除氮源外,还需要碳源、无机盐、生长因子等。氮元素是蛋白质、核酸等生物大分子的组成元素。(3)筛选产淀粉酶的微生物,依据淀粉遇碘液变蓝色,产淀粉酶的菌落周围淀粉被分解,形成透明圈。(4)在同一稀释倍数涂布的平板,所得微生物的菌落数应差距不大。而乙同学的结果中1个平板的计数结果与另2个相差悬殊,结果不准确。

【分析】本题考查了如何筛选某种微生物以及筛选的原理,培养基的营养成分,涂布平板中遇到的问题。(1)培养基的营养物质

培养基的化学成分包括水、无机盐、碳源、氮源、生长因子等。

碳源:能为微生物的代谢提供碳元素的物质。如CO2、NaHCO3等无机碳源;糖类、石油、花生粉饼等有机碳源。异养微生物只能利用有机碳源。单质碳不能作为碳源。

氮源:能为微生物的代谢提供氮元素的物质。如N2、NH3、NO3-、NH4+(无机氮源)蛋白质、氨基酸、尿素、牛肉膏、蛋白胨(有机氮源)等。只有固氮微生物才能利用N2。

(2)稀释涂布平板法:将菌液进行一系列的梯度稀释,然后将不同稀释度的菌液分别涂布到琼脂固体培养基的表面,进行培养。分为系列稀释操作和涂布平板操作两步。

四、选考题[选修3:现代生物科技专题]

12.【答案】(1)体外重组的质粒可以进入受体细胞;真核生物基因可在原核细胞中表达(答出两点即可)

(2)转化;外壳蛋白(或答噬菌体蛋白);细菌

(3)蛋白酶缺陷型;蛋白酶

【解析】【解答】(1)将非洲爪蟾核糖体蛋白基因与质粒重组后导入大肠杆细胞中进行了表达,该过程证明了质粒可以作为载体,重组DNA可以进入受体细胞,外源基因可以在原核细胞中成功表达,实现物种之间的基因交流等。(2)体外重组的噬菌体DNA通常需与蛋白质外壳组装成完整的噬菌体后,才能通过侵染的方法将重组噬菌体DNA导入受体细胞。(3)为防止蛋白质被降解,在实验中应选用蛋白酶缺陷型的大肠杆菌作为受体细胞,在蛋白质纯化的过程中应添加蛋白酶的抑制剂。

【分析】该题考查了基因工程中目的基因与质粒结合形成重组质粒后导入受体细胞时能体现出的过程。不同的载体进入受体细胞的方式是不同的,以及可以作为噬菌体受体细胞的对象选择。以及如何保留表达成功的蛋白质。

2018高考全国Ⅰ卷理综生物试题(解析版)

2017年高考新课标Ⅰ卷理综生物试题解析 绝密★启用前 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理科综合能力测试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S 32 Cl35.5 K39 Ti 48 Fe 56 I 127 一、选择题:本题共13个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 合题目要求的。 1. 细胞间信息交流的方式有多种。在哺乳动物卵巢细胞分泌的雌激素作用于乳腺细胞的过程中,以及精子进入卵细胞的过程中,细胞间信息交流的实现分别依赖于 A. 血液运输,突触传递 B. 淋巴运输,突触传递 C. 淋巴运输,胞间连丝传递 D. 血液运输,细胞间直接接触 【答案】D 2. 下列关于细胞结构与成分的叙述,错误的是 A. 细胞膜的完整性可用台盼蓝染色色法进行检测 B. 检测氨基酸的含量可用双缩脲试剂进行显色 C. 若要观察处于细胞分裂中期的染色体可用醋酸洋红液染色 D. 斐林试剂是含有Cu2+的碱性溶液,可被葡萄糖还原成砖红色 【答案】B 【解析】细胞膜的完整性,可以选择性吸收物质,而台盼蓝染色剂是细胞不需要的有机物,

若细胞膜完整,则无法进入,而破坏后则可以进入,A正确;氨基酸不含有肽键,而双缩脲试剂用来检测蛋白质中的肽键,B错误符合题意;观察细胞分裂过程中的染色体,通过用醋酸洋红或龙胆紫溶液或改良的苯酚品红溶液,C正确;斐林试剂含有Cu2+的碱性溶液,可被还原性葡萄糖在水浴加热下还原成砖红色,D正确。 3. 通常,叶片中叶绿素含量下降可作为其衰老的检测指标。为研究激素对叶片衰老的影响,将某植物离体叶片分组,并分别置于蒸馏水、细胞分裂素(CTK)、脱落酸(ABA)、CTK+ABA 溶液中,再将各组置于光下。一段时间内叶片中叶绿素含量变化趋势如图所示,据图判断,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细胞分裂素能延缓该植物离体叶片的衰老 B. 本实验中CTK对该植物离体叶片的作用可被ABA削弱 C. 可推测ABA组叶绿体中NADPH合成速率大于CTK组 D. 可推测施用ABA能加速秋天银杏树的叶由绿变黄的过程 【答案】C 4.某同学将一定量的某种动物的提取液(A)注射到实验小鼠体内,注射后若干天,未见小鼠出现明显的异常表现。将小鼠分成两组,一组注射少量的A,小鼠很快发生了呼吸困难等症状;另一组注射生理盐水,未见小鼠有异常表现。对实验小鼠在第一次注射A后的表现,下列解释合理的是 A.提取液中含有胰岛素,导致小鼠血糖浓度降低

2018年高考全国I卷生物试题及答案和解析文后附理综所有试题

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2 1 误的是 A ATP合成的酶 B C 道 D DNA 酶 D 容易得分。线粒体DNA D项错 误。 2DNA DNA-蛋白质复合 物的形式存在。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 DNA-蛋白质复台物 B DNA- 拟核中没有 C DNA DNA聚合酶 D RNA RNA聚合酶 3 B DNA-蛋白质复合 DNA进行复制或者转录的时候。 3 A N2和NO-3 B C D 象 A N2。 4X D可抑制药 物X 培养过程中进行不同的处 A X后再进行培养 B X D 续培养 C D X 续培养 D X D可能改变了药物X的空 4 间结构 C

所以两组均为先加入药物X 段时间后又加入了药物D。 5 A S型增长是受资源因素限制而呈现的结果 B 约 C 量有可能相同 D K 制约逐渐减弱 D S型增长条件是资源和环境有限。老鼠的 K 6M和N均 M可在加了基酸甲的基本培 N可在加了氨基酸乙的基本培养基上生长。将M和N在同时添加氨酸甲和乙的基本培养基中混合培养一 5 养基平板上。发现长出了 X A M催化合成氨基酸甲所需酶的活性失 B M和N都是由于基因发生突变而得来的 C M的RNA与突变体N混合培养能得到X D M和N在混合培养期间发生了DNA转移 C M和N DNA的 象则是由于细菌间DNA的转移实现的。C错误。 2910 1 学上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性增加的方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分解者通过________来获得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 6 12 为其他物种的形成腾出空间。 3分解动植物的遗体残骸和动物的排遗物 309

2018年全国卷高考理科综合(理综)试题及详细解析(答案)(全国卷1、全国卷2、全国卷3)

- 1 - 全国卷1 生物部分 1 2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 H 1 Li 7 C 12 N 14 O 16 Na 23 S 32 Cl 35.5 Ar 40 Fe 56 I 127 66 合题目要求的。 1. 生物膜的结构与功能存在密切的联系。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 叶绿体的类囊体膜上存在催化ATP合成的酶 B. 溶酶体膜破裂后释放出的酶会造成细胞结构的破坏 C. D. 线粒体DNA 【答案】D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各种生物膜的结构和功 - 2 - 【点睛】解答本题关键能识记生物膜的概念以及各种生物膜的结构和功能。 2. 生物体内的DNA DNA—蛋白质复合物的形式存在。下列相关叙述错误 的是 A. 真核细胞染色体和染色质中都存在DNA—蛋白质复合物 B. 真核细胞的核中有DNA— C. 若复合物中的某蛋白参与DNA DNA聚合酶 D. 若复合物中正在进行RNA RNA聚合酶 【答案】B 【解析】【分析】据题干“DNA常与蛋白质结合,以DNA- DNA DNA- 此回答各个选项。 DNA DNA-A 存在DNA-DNA-DNA进行 复制或者转录的过程中都存在DNA DNA-蛋白质复合 B DNA复制需要DNA DNA聚合酶 C RNA的合成,RNA 物中的某蛋白可能是RNA D正确。 DNA BCD三个选项。 3. A. 在酸N2和NO- 3 B. 农田适时松土有利于农作物根细胞对矿质元素的吸收 C. 土壤微生物降解植物秸秆产生的无机离子可被根系吸收- 3 - D. 根系水分外流引起“烧苗”现象

【答案】A 【解析】【分析】本题围绕植物根吸收物质的运输方式来考查植物根吸收无机盐的形式以及 吸水和失水的条件。 N2不能直接A农田适 B C D正确。&网 B选项的原理。 4. 已知药物X对细胞增值有促D可抑制药物X的作用。某同学将同一瓶小鼠皮 述不合理的是 A. 乙组加入了药物X后再进行培养 B. 丙组先加入药物X D C. 乙组先加入药物D X D. 若药物X D可能改变了药物X的空间结构 【答案】C 【解析】【分析】本题以“探究药物X对细胞增殖有促进作用,药物D可抑制药物X的作用” 过观察指标从而得出实验结论。 https://www.360docs.net/doc/8a19166600.html,- 4 - 且药物X 药物组X D可抑制药物X 了药物D X X,后加入药物D,故AB C 药物X为蛋白质, 药物D可抑制药物X的作用, 因此D可能改变了药物X 物X D正确。 【点睛】解答此题关键能从题干中药物D和药物X 5. A. 种群的S型增长是受资源因素限制而呈现的结果 B. 某林场中繁殖力极强老鼠种群数量的增长会受密度制约 C. 的产量有可能相同 D. 培养瓶中细菌种群数量达到K 【答案】D 【详解】种群的S s型增长是受资源因素A

2018年高考理综生物新课标I卷(附参考答案)

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理科综合能力测试(生物部分) 一、选择题: 1.生物膜的结构与功能存在密切的联系。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叶绿体的类囊体膜上存在催化ATP合成的酶 B.溶酶体膜破裂后释放出的酶会造成细胞结构的破坏 C.细胞的核膜是双层膜结构,核孔是物质进出细胞核的通道 D.线粒体DNA位于线粒体外模上,编码参与呼吸作用的酶 2.生物体内的DNA常与蛋白质结合,以DNA—蛋白质复合物的形式存在。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真核细胞染色体和染色质中都存在DNA—蛋白质复合物 B.真核细胞的核中有DNA—蛋白质复合物,而原核细胞的拟核中没有 C.若复合物中的某蛋白参与DNA复制,则该蛋白可能是DNA聚合酶 D.若复合物中正在进行RNA的合成,则该复合物中含有RNA聚合酶 3.下列有关植物根系吸收利用营养元素的叙述,错误的是 A.在酸性土壤中,小麦可吸收利用土壤中的N2和NO3- B.农田适时松土有利于农作物根细胞对矿质元素的吸收 C.土壤微生物降解植物秸秆产生的无机离子可被根系吸收 D.给玉米施肥过多时,会因根系水分外流引起“烧苗”现象 4.已知药物X对细胞增殖有促进作用,药物D可抑制药物X的作用。某同学将同一瓶小鼠皮肤细胞平均分为甲、乙、丙三组,分别置于培养液中培养,培养过程中进行不同的处理(其中甲组未加药物),每隔一段时间测定各组细胞数,结果如图所示。据图分析,下列相关叙述不合理的是 A.乙组加入了药物X后再进行培养 B.丙组先加入药物X,培养一段时间后加入药物D,继续培养 C.乙组先加入药物D,培养一段时间后加入药物X,继续培养 D.若药物X为蛋白质,则药物D可能改变了药物X的空间结构 5.种群密度是种群的数量特征之一。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种群的S型增长是受资源因素限制而呈现的结果 B.某林场中繁殖力极强老鼠种群数量的增长会受密度制约 C.鱼塘中某种鱼的养殖密度不同时,单位水体该鱼的产量有可能相同 D.培养瓶中细菌种群数量达到k值前,密度对其增长的制约逐渐减弱 6某大肠杆菌能在基本培养基上生长,其突变体M和N均不能在基本培养基上生长,但M可在添加了氨基酸甲的基本培养基上生长,N可在添加了氨基酸乙的基本培养基上生长。将M和N在同时添加氨基酸甲和乙的基本培养基中混合培养一段时间,再将菌体接种在基本培养基平板上,发现长出了大肠杆菌(X)的菌落。据此判断,下列说法不合理的是

2018年高考生物试题(全国卷Ⅰ)答案

2018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全国卷Ⅰ) 生物部分答案 1.D【解析】叶绿体的类囊体膜是光反应进行的场所,光反应可产生ATP,ATP合成需要相关酶的参与,因此类囊体膜上存在催化A TP合成的酶,A正确;溶酶体内部含有多种水解酶,某些情况下,溶酶体膜破裂,释放出的酶会造成细胞结构的破坏,B正确; 细胞的核膜是双层膜结构,核孔的存在实现了核质之间频繁的物质交换和信息交流,C 正确;线粒体DNA位于线粒体基质中,它能参与编码有氧呼吸第二、三阶段的酶,D 错误。 2.B【解析】真核细胞染色体和染色质主要由DNA和蛋白质组成,因此都存在DNA-蛋白质复合物,A正确;原核细胞的拟核含一个裸露的环状DNA分子,该DNA的复制及转录都需要酶催化,故拟核中存在由DNA和酶构成的DNA-蛋白质复合物,B错误; DNA复制需要DNA聚合酶的作用,DNA聚合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故复合物中参与DNA复制的蛋白质可能是DNA聚合酶,C正确;如果复合物中正在进行RNA的合成,则复合物中必须含有RNA聚合酶,因为RNA中核糖核苷酸之间的连接需要RNA 聚合酶的催化,D正确。 N,A错误;农田适时松土可以3.A【解析】在酸性土壤中,小麦不能吸收利用土壤中的 2 增加土壤中的氧气,增强农作物根系的有氧呼吸,有利于农作物根细胞通过主动运输的方式对矿质元素进行吸收,B正确;土壤微生物可以将秸秆中的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离子等,植物的根系能吸收这些无机离子用于生命活动,C正确;给玉米施肥过多时,土壤渗透压升高,当其高于玉米根的细胞液渗透压时,玉米会因根系水分外流而出现“烧苗” 现象,D正确。 4.C【解析】甲组为空白对照组,与甲组曲线相比,乙组细胞数目增加较快,说明乙组中加入了促进细胞增殖的药物X,A正确;丙组细胞数目增加较甲组快,说明加入了促进细胞增殖的药物X,培养一段时间后丙组细胞数目增加又较乙组慢,说明丙组又加入了抑制药物X作用的药物D,B正确;如果乙组先加入药物D,因培养液中无药物X,培养一段时间后,乙组前期细胞数目不应高于甲组,C错误;药物D可抑制药物X的作用,若药物X为蛋白质,则药物D的作用机理很可能是改变了药物X的空间结构,D正确。

(完整版)2018全国高考真题生物卷(1-3卷)(附答案)

2018全国生物卷(Ⅰ卷) 1、生物膜的结构与功能存在密切的联系。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叶绿体的类囊体膜上存在催化ATP合成的酶 B.溶酶体膜破裂后释放出的酶会造成膜结构的破坏 C.细胞的核膜是双层膜结构,核孔是物质进出细胞核的通道 D.线粒体DNA位于线粒体外膜上,编码参与呼吸作用的酶 2、生物体内DNA常与蛋白质结合,以DNA-蛋白质复合物的形式存在。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真核细胞染色体和染色质中都存在DNA-蛋白质复合物 B.真核细胞的核中有DNA-蛋白质复合物,而原核细胞的拟核中没有 C.若复合物中的某蛋白参与DNA复制,则该蛋白可能是DNA聚合酶 D.若复合物中正在进行RNA的合成,则复合物中含有RNA聚合酶 3、下列有关植物根系吸收利用营养物质元素的叙述,错误的是() A.在酸性土壤中,小麦可吸收利用土壤中N2和NO3- B.农田适时松土有利于农作物根细胞对矿质元素的吸收 C.土壤微生物降解植物秸秆产生的无机离子可被根系吸收 D.给玉米施肥过多,会因根系水分外流引起“烧苗”现象 4、已知药物X对细胞增殖有促进作用,药物D可抑制X的作用。某同学将同一瓶小鼠皮肤细胞平均分成甲、乙、丙三组,分别置于培养液中培养,培养过程中进行不同处理(其中甲组未加药物),每隔一段时间测定各组细胞数,结果如图所示,据图分析,下列相关叙述不合理的是() A.乙组加入了药物X后再进行培养 B.丙组先加入药物X,培养一段时间后加入药物D,继续培养 C.乙组先加入药物D,培养一段时间后加入药物X,继续培养 D.若药物X为蛋白质,则药物D可能改变了药物X的空间结构 5、种群密度是种群的数量特征之一,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种群的S型增长是受资源因素限制而呈现的结果 B.某林场中繁殖力极强老鼠种群数量的增长会受到密度制约 C.鱼塘中某种鱼的养殖密度不同时,单位水体该鱼的产量有可能相同

2018年高考全国卷理综生物I(含答案+解析)

2018年高考全国卷(一)理综生物(试题+答案+解析)1.生物膜的结构与功能存在密切的联系。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叶绿体的类囊体膜上存在催化ATP合成的酶 B.溶酶体膜破裂后释放出的酶会造成细胞结构的破坏 C.细胞的核膜是双层膜结构,核孔是物质进出细胞核的道 D.线粒体DNA位于线粒体外膜上,编码参与呼吸作用的酶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细胞结构与功能的基础知识,题目简单,容易得分。线粒体DNA位于线粒体的基质中,所以D项错误。 2.生物体内的DNA常与蛋白结合,以DNA-蛋白质复合物的形式存在。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真核细胞染色体和染色质中都存在DNA-蛋白质复台物 B.真核细胞的核中有DNA-蛋白质复合物,而原核细胞的拟核中没有C.若复合物中的某蛋白参与DNA复制,则该蛋白可能是DNA聚合酶D.若复合物中正在进行RNA的合成,则该复台物中含有RNA聚合酶【答案】B 【解析】原核细胞的拟核中也可能存在DNA-蛋白质复合物,如拟核DNA进行复制或者转录的时候。 3.下列有关植物根系吸收利用营养元素的叙述,错误的是 A.在酸性土壤中,小麦可吸收利用土壤中的N2和NO-3 B.农田适时松土有利于农作物根细胞对矿质元素的吸收 C.土微生物降解植物秸杆产生的无机离子可被根系吸收

D.给玉米施肥过多时,会因根系水分外流引起“烧苗”现象 【答案】A 【解析】植物细胞不能直接吸收利用N2。 4.已知药物X对细胞增殖有促进作用,药物D可抑制药物X的作用,某同学将同一瓶小鼠皮肤细胞平均分为 甲、乙、丙三组,分别置于培养液中培 养,培养过程中进行不同的处理(其中 甲组未加药物),每隔一段时间测定各 组细胞数,结果如图所示。据图分析, 下列相关叙述不合理的是 A.乙组加入了药物X后再进行培养 B.丙组先加入药物X,培养一段时间后加入药物D,继续培养C.乙组先加入药物D,培养一段时间后加入药物X,继续培养D.若药物X为蛋白质,则药物D可能改变了药物X的空间结构 【答案】C 【解析】根据图示,乙丙两组的细胞增殖速度都大于甲组,所以两组均为先加入药物X,而丙组后半段的细胞增殖速度低于乙组,说明丙组培养一段时间后又加入了药物D。 5.种群密度是种群的数量特征之一,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种群的S型增长是受资源因素限制而呈现的结果 B,某林场中繁殖力极强老鼠种群数量的增长会受密度制约 C.鱼塘中某种鱼的养殖密度不同时,单位水体该鱼的产量有可能相同

2018年全国卷1(理综生物)含答案

绝密★启用前 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理科综合·生物(全国Ⅰ卷)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题共6小题,每小题6分,共3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生物膜的结构与功能存在密切的联系。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D】 A. 叶绿体的类囊体膜上存在催化ATP合成的酶 B. 溶酶体膜破裂后释放出的酶会造成细胞结构的破坏 C. 细胞的核膜是双层膜结构,核孔是物质进出细胞核的通道 D. 线粒体DNA位于线粒体外膜上,编码参与呼吸作用的酶 2. 生物体内的DNA常与蛋白质结合,以DNA-蛋白质复合物的形式存在。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B】 A. 真核细胞染色体和染色质中都存在DNA-蛋白质复合物 B. 真核细胞的核中有DNA-蛋白质复合物,而原核细胞的拟核中没有 C. 若复合物中的某蛋白参与DNA复制,则该蛋白可能是DNA聚合酶 D. 若复合物中正在进行RNA的合成,则该复合物中含有RNA聚合酶 3. 下列有关植物根系吸收利用营养元素的叙述,错误的是【A】 A. 在酸性土壤中,小麦可吸收利用土壤中的N2和NO-3 B. 农田适时松土有利于农作物根细胞对矿质元素的吸收 C. 土壤微生物降解植物秸秆产生的无机离子可被根系吸收 D. 给玉米施肥过多时,会因根系水分外流引起“烧苗”现象 4. 已知药物X对细胞增殖有促进作用,药物D可抑制药物X的作用。某同学将同一瓶小鼠皮肤细胞平均分为甲、乙、丙三组,分别置于培养液中培养,培养过程中进行不同的处

2018全国Ⅰ卷理科综合高考答案解析

理综 2018年高三试卷 理综 考试时间:____分钟 题型单选题多选题简答题总分 得分 单选题(本大题共18小题,每小题____分,共____分。) 1. A. A B. B C. C D. D 2.生物体内的DNA常与蛋白质结合,以DNA-蛋白质复合物的形式存在。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 真核细胞染色体和染色质中都存在DNA-蛋白质复合物 B. 真核细胞的核中有DNA-蛋白质复合物,而原核细胞的拟核中没有 C. 若复合物中的某蛋白参与DNA复制,则该蛋白可能是DNA聚合酶 D. 若复合物中正在进行RNA的合成,则该复合物中含有RNA聚合酶 3.下列有关植物根系吸收利用营养元素的叙述,错误的是() A. 在酸性土壤中,小麦可吸收利用土壤中的N2和NO-3

B. 农田适时松土有利于农作物根细胞对矿质元素的吸收 C. 土壤微生物降解植物秸秆产生的无机离子可被根系吸收 D. 给玉米施肥过多时,会因根系水分外流引起“烧苗”现象 4.已知药物X对细胞增值有促进作用,药物D可抑制药物X的作用,某同学将同一瓶小鼠皮肤细胞平均分为甲、乙、丙三组,分别置于培养液中培养,培养过程中进行不同的处理(其中甲组未加药物),每隔一段时间测定各组细胞数,结果如图所示。据图分析,下列相关叙述不合理的是 A. 乙组加入了药物X后再进行培养 B. 丙组先加入药物X,培养一段时间后加入药物D,继续培养 C. 乙组先加入药物D,培养一段时间后加入药物X,继续培养 D. 若药物X为蛋白质,则药物D可能改变了药物X的空间结构 5.种族密度是种族的数量特征之一,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种族的S型增长是受资源因素限制面呈现的结果 B. 某林场中繁殖力极强老鼠种群数量的增长会受密度制约 C. 鱼塘中某种鱼的养殖密度不同时,单位水体该鱼的产量有可能相同 D. 培养瓶中细菌种群数量达到K细胞,密度对其增长的制约逐渐减弱 6.某大肠杆菌能在基本培养基上生长,其突变体M和N均不能在基本培养基上生长,但M 可在添加了氨基酸甲的基本培养基上生长,N可在添加了氨基酸乙的基本培养基上生长,将M和N在同时添加氨基酸甲和乙的基本培养基中混合培养一段时间后;再将菌体接种在基本培养基平板上,发现长出了大肠杆菌(X)的菌落。据此判断,下列说法不合理的是 A. 突变体M催化合成氨基酸甲所需酶的活性丧失 B. 突变体M和N都是由于基因发生突变而得来的 C. 突变体M与RNA与突变体N混合培养能得到X D. 突变体M和N在混合培养期间发生了DNA转移

2018生物高考真题全国一卷(含答案)

2018全国卷1高考理综生物试题 一、选择题:本题共6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生物膜的结构与功能存在密切的联系,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叶绿体的类囊体膜上存在催化ATP合成的酶 B.溶酶体膜破裂后释放出的酶会造成细胞结构的破坏 C.细胞的核膜是双层膜结构,核孔是物质进出细胞核的通道 D.线粒体DNA位于线粒体外膜上,编码参与呼吸作用的酶 2.生物体内的DNA常与蛋白质结合,以DNA-蛋白质复合物的形式存在。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真核细胞染色体和染色质中都存在DNA-蛋白质复合物 B.真核细胞的核中有DNA-蛋白质复合物,而原核细胞的拟核中没有 C.若复合物中的某蛋白参与参与DNA复制,则该蛋白可能是DNA聚合酶 D.若复合物中正在进行RNA的合成,则该复合物中含有RNA聚合酶 3.下列有关植物根系吸收利用营养元素的叙述,错误的是() A在酸性土壤中,小麦可吸收利用土壤中的N2和NO3- B农田适时松土有利于农作物根细胞对矿质元素的吸收 C土壤微生物降解植物秸秆产生的无机离子可被根系吸收 D给玉米施肥过多时,会因根系水分外流引起“烧苗”现象

4.已知药物X对细胞增值有促进作用,药物D可抑制药物 X的作用,某同学将同一瓶小鼠皮肤细胞平均分为甲、乙、 丙三组,分别置于培养液中培养,培养过程中进行不同的 处理,每隔一段时间测定各组细胞数,结果如图所示。据 图分析,下列相关叙述不合理的是() A乙组加入了药物X后再进行培养 B丙组先加入药物X,培养一段时间后加入药物D,继续培养 C乙组先加入药物D,培养一段时间后加入药物X,继续培养 D若药物X为蛋白质,则药物D可能改变了药物X的空间结构 5.种群密度是种族的数量特征之一,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种群的S型增长是受资源因素限制面呈现的结果 B某林场中繁殖力极强老鼠种群数量的增长会受密度制约 C鱼塘中某种鱼的养殖密度不同时,单位水体该鱼的产量有可能相同 D培养瓶中细菌种群数量达到K值前,密度对其增长的制约逐渐减弱 6.某大肠杆菌能在基本培养基上生长,其突变体M和N均不能在基本培养基上生长,但M可在添加了氨基酸甲的基本培养基上生长,N可在添加了氨基酸乙的基本培养基上生长,将M和N在同时添加氨基酸甲和乙的基本培养基中混合培养一段时间后;再将菌体接种在基本培养基平板上,发现长出了大肠杆菌(X)的菌落。据此判断,下列说法不合理的是 A突变体M催化合成氨基酸甲所需酶的活性丧失 B突变体M和N都是由于基因发生突变而得来的 C突变体M的RNA与突变体N混合培养能得到X

2018全国1卷理综生物部分(官方答案)

2018年全国Ⅰ卷理综生物部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生物膜的结构与功能存在密切的联系.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叶绿体的类囊体膜上存在催化ATP合成的酶 B.溶酶体膜破裂后释放出的酶会造成膜结构的破坏 C.细胞的核膜是双层膜结构,核孔是物质进出细胞核的通道 D.线粒体DNA位于线粒体外膜上,编码参与呼吸作用的酶 【答案】D 2、生物体内DNA常与蛋白质结合,以DNA—蛋白质复合物的形式存在。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真核细胞染色体和染色质中都存在DNA-蛋白质复合物 B.真核细胞的核中有DNA—蛋白质复合物,而原核细胞的拟核中没有 C.若复合物中的某蛋白参与DNA复制,则该蛋白可能是DNA聚合酶 D。若复合物中正在进行RNA的合成,则复合物中含有RNA聚合酶 【答案】B 3、下列有关植物根系吸收利用营养物质元素的叙述,错误的是() A.在酸性土壤中,小麦可吸收利用土壤中N2和NO3- B.农田适时松土有利于农作物根细胞对矿质元素的吸收 C.土壤微生物降解植物秸秆产生的无机离子可被根系吸收 D。给玉米施肥过多,会因根系水分外流引起“烧苗”现象 【答案】A 4、已知药物X对细胞增殖有促进作用,药物D可抑制X的作用。某同学将同一瓶小鼠皮肤细胞平均分成甲、乙、丙三组,分别置于培养液中培养,培养过程中进行不同处理(其中甲组未加药物),每隔一段时间测定各组细胞数,结果如图所示,据图分析,下列相关叙述不合理的是( ) A。乙组加入了药物X后再进行培养 B。丙组先加入药物X,培养一段时间后加入药物D,继续培养 C.乙组先加入药物D,培养一段时间后加入药物X,继续培养 D。若药物X为蛋白质,则药物D可能改变了药物X的空间结构 【答案】C 5、种群密度是种群的数量特征之一,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种群的S型增长是受资源因素限制而呈现的结果 B.某林场中繁殖力极强老鼠种群数量的增长会受到密度制约 C.鱼塘中某种鱼的养殖密度不同时,单位水体该鱼的产量有可能相同 D.培养瓶中细菌种群数量达到K值,密度对其增长的制约逐年减弱 【答案】D 6、某大肠杆菌能在基本培养基上生长,其突变体M和N均不能在基本培养基上生长,但M

2018年全国高考Ⅰ 、Ⅱ、Ⅲ卷理综生物试题及答案

2018年全国高考Ⅲ卷理综生物试题 1.下列研究工作中由我国科学家完成的是 A.以豌豆为材料发现性状遗传规律的实验 B.用小球藻发现光合作用暗反应途径的实验 C.证明DNA是遗传物质的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 D.首例具有生物活性的结晶牛胰岛素的人工合成 2.下列关于细胞的结构和生命活动的叙述,错误的是 A.成熟个体中的细胞增殖过程不需要消耗能量 B.细胞的核膜、内质网膜和细胞膜中都含有磷元素 C.两个相邻细胞的细胞膜接触可实现细胞间的信息传递 D.哺乳动物造血干细胞分化为成熟红细胞的过程不可逆 3.神经细胞处于静息状态时,细胞内外K+和Na+的分布特征是 A.细胞外K+和Na+浓度均高于细胞内 B.细胞外K+和Na+浓度均低于细胞内 C.细胞外K+浓度高于细胞内,Na+相反 D.细胞外K+浓度低于细胞内,Na+相反 4.关于某二倍体哺乳动物细胞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叙述,错误的是 A.有丝分裂后期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都发生染色单体分离 B.有丝分裂中期与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都发生同源染色体联会 C.一次有丝分裂与一次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复制次数相同 D.有丝分裂中期和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染色体都排列在赤道板上 5.下列关于生物体中细胞呼吸的叙述,错误的是 A.植物在黑暗中可进行有氧呼吸也可进行无氧呼吸 B.食物链上传递的能量有一部分通过细胞呼吸散失 C.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产物分别是葡萄糖和乳酸 D.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过程中都可以合成ATP 6.某同学运用黑光灯诱捕的方法对农田中具有趋光性的昆虫进行调查,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趋光性昆虫是该农田生态系统的消费者

B.黑光灯传递给趋光性昆虫的信息属于化学信息 C.黑光灯诱捕的方法可用于调查某种趋光性昆虫的种群密度 D.黑光灯诱捕的方法可用于探究该农田趋光性昆虫的物种数目 29.(9分) 回答下列问题: (1)高等植物光合作用中捕获光能的物质分布在叶绿体的___________上,该物质主要捕获可见光中的_________。 (2)植物的叶面积与产量关系密切,叶面积系数(单位土地面积上的叶面积总和)与植物群体光合速率、呼吸速率及干物质积累速率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由图可知: 当叶面积系数小于a时,随叶面积系数增加,群体光合速率和干物质积累速率均_ ______。当叶面积系数超过b时,群体干物质积累速率降低,其原因是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3)通常,与阳生植物相比,阴生植物光合作用吸收与呼吸作用放出的CO2量相等时所需要的光照强度________(填“高”或“低”)。 30.(10分) 回答下列与蛋白质相关的问题: (1)生物体中组成蛋白质的基本单位是______,在细胞中合成蛋白质时,肽键是在________这一细胞器上形成的。合成的蛋白质中有些是分泌蛋白,如______(填“胃 蛋白酶”“逆转录酶”或“酪氨酸酶”)。分泌蛋白从合成至分泌到细胞外需要经过高 尔基体,此过程中高尔基体的功能是________________。 (2)通常,细胞内具有正常生物学功能的蛋白质需要有正确的氨基酸序列和______结构,某些物理或化学因素可以导致蛋白质变性,通常,变性的蛋白质易被蛋白酶 水解,原因是____________。 (3)如果DNA分子发生突变,导致编码正常血红蛋白多肽链的mRNA序列中一个碱基

2018年高考全国卷理综生物I-III(含答案)

2018年高考全国卷理综生物I-III(含答案)

2018年全国Ⅰ卷生物部分 1、生物膜的结构与功能存在密切的联系。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叶绿体的类囊体膜上存在催化ATP合成的酶B.溶酶体膜破裂后释放出的酶会造成膜结构的破坏 C.细胞的核膜是双层膜结构,核孔是物质进出细胞核的通道 D.线粒体DNA位于线粒体外膜上,编码参与呼吸作用的酶 2、生物体内DNA常与蛋白质结合,以DNA-蛋白质复合物的形式存在。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真核细胞染色体和染色质中都存在DNA-蛋白质复合物 B.真核细胞的核中有DNA-蛋白质复合物,而原核细胞的拟核中没有 C.若复合物中的某蛋白参与DNA复制,则该蛋白可能是DNA聚合酶 D.若复合物中正在进行RNA的合成,则复合物中含有RNA聚合酶 3、下列有关植物根系吸收利用营养物质元素的

叙述,错误的是() A.在酸性土壤中,小麦可吸收利用土壤中N2和NO3- B.农田适时松土有利于农作物根细胞对矿质元素的吸收 C.土壤微生物降解植物秸秆产生的无机离子可被根系吸收 D.给玉米施肥过多,会因根系水分外流引起“烧苗”现象 4、已知药物X对细胞增殖有促进作用,药物D 可抑制X的作用。某同学将同一瓶小鼠皮肤细胞平均分成甲、乙、丙三组,分别置于培养液中培养,培养过程中进行不同处理(其中甲组未加药物),每隔一段时间测定各组细胞数,结果如图所示,据图分析,下列相关叙述不合理的是() A.乙组加入了药物X后再进行培养 B.丙组先加入药物X,培养一段时间后加入药

物D,继续培养 C.乙组先加入药物D,培养一段时间后加入药物X,继续培养 D.若药物X为蛋白质,则药物D可能改变了药物X的空间结构 5、种群密度是种群的数量特征之一,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种群的S型增长是受资源因素限制而呈现的结果 B.某林场中繁殖力极强老鼠种群数量的增长会受到密度制约 C.鱼塘中某种鱼的养殖密度不同时,单位水体该鱼的产量有可能相同 D.培养瓶中细菌种群数量达到K值,密度对其增长的制约逐年减弱 6、某大肠杆菌能在基本培养基上生长,其突变体M和N均不能在基本培养基上生长,但M可在添加了氨基酸甲的基本培养基上生长,N可在添加了氨基酸乙的基本培养基培上生长,将M 和N在同时添加氨基酸甲和乙的基本培养基中混合一段时间后,再将菌体接种在基本培养基平板上,发现长出了大肠杆菌(X)的菌落,据此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