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艺植物组织培养学课程教学大纲

园艺植物组织培养学课程教学大纲
园艺植物组织培养学课程教学大纲

高纲1160

江苏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大纲

05002 商务英语沟通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编江苏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委员会办公室

一、课程性质及其设置目的与要求

(一)课程性质和特点

商务英语沟通课程是江苏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商务英语专业(本科段)的基础必修课,是检验应考者对使用商务英语进行口头及书面沟通的基本技巧及知识的掌握情况的一门专业性基础课程。

商务英语沟通是以实用性为主的基础学科,在各个接近现实的场景中,通过完成任务的方式,来练习运用商务沟通的技巧及知识。该课程以对应考者的基础知识训练为手段,强调功能意识、灵活运用能力的培养,要求学生掌握基础的语言知识,了解商务背景及商务情景,提高英语沟通技能,希望能在以后的商务活动中更自信、更流利、也更准确!

(二)本课程的基本要求

设置本课程具体的目的要求在于使应考者较为全面地了解商务活动必须的沟通技巧,如初次见面的问候,电话用语,旅行的安排,商务谈判,商务会议,销售等;通过口头和书面的训练,如角色扮演,商务信件的写作练习等,提高应考者的语言使用技能,为今后的商务活动打下坚实的语言基础和思维基础。

二、课程内容与考核目标

第一单元会面

考核知识点

在商务交往中和对方进行交谈的技能和技巧,包括会见、问候、提出问题、了解对方的国家和国籍、以及建立良好的关系。

第二单元信件,传真和备忘录

考核知识点

1. 书写商务信件和信封

2.商务信件的常用缩略语

3. 备忘录的书写格式

4. 传真的书写格式

第三单元通电话

考核知识点

1.电话用语

2.记录电话留言

3.表达请求他人做事

4.表达主动提议为某人做事

5.表达请求许可

第四单元总结,笔记,报告

考核知识点

1.总结的写法

2.结合总结的写法,撰写报告,包括:概括报告的内容,摘记谈话或讨论的内容,

作记录的注意事项

3.标点符号的应用

第五单元一起工作

考核知识点

1.谈论在哪里工作

2.表示同意或不同意

3.介绍公司的活动,组织机构和历史

第六单元国际贸易

考核知识点

1.询价及询价信的写法

2.答复询价及答复询价信的写法

3.下订单

4.常用的国际贸易术语

第七单元货币贸易

考核知识点

1.资金流动的基本情况

2.填写发票

3.用信用证付款的方式

4.向不支付的客户催款

第八单元处理问题

考核知识点

1.发生问题后的处理,如:运送的问题,售后服务的问题

2.表达抱怨和歉意

第九单元访问者和旅行者

考核知识点

1.商务会面用语

2.通过电话、信件或现场预定酒店及航班等

3.介绍自己所在的城市

4.安排接待客人用餐及社交谈话

5.组织会议

第十单元市场营销

考核知识点

1.市场调查以及市场营销的原则

2.英文的广告

3.营销的基本方法如促销和广告等

第十一单元会谈

考核知识点

1.正式及非正式会议中常用英语表达

2.在各种会谈中表达自己观点及与其他人讨论一些议题

3.会议日程安排

第十二单元工作过程和操作

考核知识点

1.解释机器设备如何操作运行

2. 介绍产品的生产过程

3. 报告和备忘录的写法(参见第二、四单元)

第十三单元工作和职业

考核知识点

1.招聘广告

2.求职信

3.参加面试用语

第十四单元销售和谈判

考核知识点

1.销售过程

2.产品演示

3.电话及现场谈判

第十五单元一个特别的项目

考核知识点

综合能力的运用

三、有关说明和实施要求

为了使大纲的规定在个人自学、社会助学和考试命题中得到贯彻和落实,特作如下说明,并提出实施建议。

(一)关于“课程内容与考核目标”中的有关说明

为了考试内容具体化和考试要求标准化,本大纲在列出课程内容的基础上,对各章规定了考核目标,包括知识点和考核要求,明确考核目标,使自学者能够进一步明确考试内容和要求,更有目的地系统学习教材;使考核命题能够更加明确命题范围,更准确地安排试题的知识能力层次和难易度。大纲中的课程内容与教材中的内容相一致,本课程要求学生学习和掌握的考核成绩知识点都作为考核的内容。

商务英语沟通是一门实用性较强的科目,它以沟通技能为核心。在本大纲考核要求中,按照考核知识点分成若干部分规定应考者应达到的能力层次要求,应考者应全面掌握教材的基本内容,并结合大量的课外阅读材料,在掌握基础理论的基础上完成考核要求。

(二)自学教材

本课程使用教材为:Leo Jones & Richard Alexander 主编,《新版剑桥国际商务英语》,华夏出版社,2000年。

(三)自学方法与社会助学提示

全书是一个有机整体,各章又有各自的不同的要求。自学应考者首先应当系统地学习各章,深刻理解每一方面;其次应当识记一些基本概念和方法,并注意各章之间的联系;然后,在全面掌握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将各章融为一体,有目的地深入学习重点章节,便切忌在没有了解全貌的情况下,孤立地抓重点。本课程的内容既有理论又有方法,自学应考者应当在学习有关商务理论的知识的同时,通过大量的练习来提高自己的表达能力,为以后的专业课打下基础。

社会助学者应根据本大纲规定的考核内容和考核目标,认真钻研指定教材,明确本课程与其他课程不同的特点和学习要求,对自学应考者进行切实有效的辅导,防止自学中的各种偏向,把握社会助学的正确导向。

(四)关于命题考试的要求

1. 本课程考试采用书面考试的形式,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100分。其中:

I Business Terminology (10 points in all, 1 point for each)

Translate the following Chinese/English business terms into English/Chinese.

翻译术语(英译中或者中译英)10题,每题1分

主要考察应试者对基本商务知识的掌握

II Business Knowledge and Vocabulary (15 points in all, 1 point for each)

Answer or complete the sentence by choosing ONE best answer from the four choices given.

多项选择题15题,每题4个选项,选最准确的一个,每题1分

主要考察应试者对商务词汇、常用商务信件缩略语的掌握。

III Business Communication (12 points in all, 1 point for each)

Complete the following sentences or dialogs with the most appropriate word or phrase that are listed on the box.

情景对话(给出选项,主要突出功能,比如第一次见面,打电话,提供帮助,请求帮助,商务谈判等)12题每题1分(12)

主要考察应试者在商务情景中,各种沟通技巧的运用。

IV Reading Comprehension (38 points in all, 2 points for each)

Reading the following passages, and choice the right answer for each question.

阅读理解5篇, 其中2篇长篇阅读理解,每篇5题,3篇快速阅读,每篇3题,共19题每题2分(38)

主要考察应试者对日常的商务文章的理解能力。

V Translation (10 points in all, 2 points for each)

Translate the following English sentences into Chinese.

翻译英译中5题每题2分(10)

主要考察应试者对长句的理解。

VI Situational Writing (15 points in all)

Write a business letter on the given information. You should write about 100 words

情景写作1篇15分

主要考察应试者商务信件的写作能力。

2. 本课程的命题考试,应根据本大纲所规定的内容和考试目标来确定考试范围和考核目标,不要任意扩大和缩小考试范围,提高和降低考核目标。考核命题覆盖到各章,并适当突出重点章节,体现本课程的重点内容。

(五)试卷结构样题

Part I 商务术语(Business Terminology)由10个术语组成,5个中文的翻译成英文,5个英文翻译成中文,如:cash flow: 资金流动资金流动: cash flow

Part II 词汇(Vocabulary)由15题组成,每题4个选项,选择最正确的一个,如:

1.On a business envelope the abbreviations c/o, Attn, and P.O.B. mean ________.

A.in care of/ To be attended by/ Post Office Box

https://www.360docs.net/doc/8b8401967.html,e to / Pay attention to / Post Office Box

https://www.360docs.net/doc/8b8401967.html,pare / to the attention of / Post Office Box

D.in care of / for the attention of / Post Office Box

2. If someone smiles while you’re explaining something, this means he/she is ____________.

A. satisfied

B. not sincere

C. not listening

D. sarcastic

Part III 商务交流(Business Communication)由1-2篇小对话组成,在给出的12个选项中,选择正确的填到文中的空白处,如:

A.take the responsibility for it

B.May I help you?

C.quantity

D.attach 2% spare parts

E.In last carton

F.leave him a message

G.received the shipment

H.defective percentage

I.May I know who is calling?

J.I’ll contact you again.

K.may I know whom I’m talking to

L.Of course

Anna: Good morning, JA’s Computer World. ____________1(_______)_____?

Peter: I want to talk to your sales manager, Mr. Chen, please.

Anna: Sorry, he’s not in now. 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

Peter: This is Peter Jackson from Frank and Brothers. Do you know when he’ll be back?

Anna: Sorry, he didn’t leave the word. Do you want to _________3 (_______)_____? Peter: Yes, but _________4 (______)_____?

Anna: This is Anna, the secretary of Mr. Chen.

Peter: Maybe you can help me. I ________5 (_____)_____ of order No. 001 last week. We found some cartons are broken and some parts are damaged. So, the ___6 (______)______ is not enough now.

Anna: Do you know the _________7 (______)_________?

Peter: About 2%.

Anna: Normally, we ________8 (_______)______ with the shipment. You can use them as the replacement for the defective parts.

Peter: Where did you put the spare parts?

Anna: _____9 (____)_____.

Peter: OK, I’ll try to find them. If the defective quantity is over 2%, can you send us some more quantity as the replacement immediately?

Anna: ________10 (____)_____. We offer one year warranty. If you find any quality problem within this period, just tell us. We’ll ___________11 (________)______.

Peter: OK, thanks for your help. If there is any problem, ________12 (______)______

Part IV 阅读理解(Reading Comprehension)由2篇200词左右的文章,每篇5题,及3篇100词以内的快速阅读文章组成,每篇3题。内容主要包括商务活动中的理论部分,如市场营销,商务谈判等,还包括商务活动中的广告,公告,文化冲突等。如:

《园林花卉学》课程教学大纲

《园林花卉学》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1.课程代码: 2.课程名称:花卉学 3.学时/学分:50/3 4.开课系(部)、教研室:生命科学系,园林教研室 5.先修课程:植物学 6.面向对象:园林专业大二学生 二、课程性质与目标 1.课程性质:专业主干课程 2.课程目标: 园林花卉学是园林专业的一门必修课,是整个园林专业知识结构中的一门主干课程,也是园林设计、城市园林绿地规划等课程的重要专业基础课,先修课程有植物学、植物生理学、园艺植物繁殖学、种苗学等。通过花卉学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花卉的分类、识别、生态习性、繁殖、栽培管理及应用等方面的基础理论和实践技能,为花卉的产业化栽培和经营和管理打下基础,同时也为城市园林规划设计中园林植物的配植打下坚实基础,是培养合格的园林专业高级专门人才所必不可少的课程之一。 本课程目标是以合理的教学方法保证良好的教学效果。本课程教学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辅之以实验实习和多媒体教学手段。让学生比较全面、系统地掌握花卉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在理论知识方面,要求学生掌握花卉分类原理及方法;花卉种质资源及分布特点:花卉的生态习性及花卉生长发育基本规律;花卉繁殖、栽培的原理;花卉应用的基本原则等。在实践技能方面,要求学生熟练识别250-300种,掌握各类花卉繁殖、栽培的方法和主要步骤,能够安排花卉的周年生产,动手进行花坛、花境等园林种植设计与布置。 三、教学基本内容及要求 绪论 (一)教学的基本要求 1.理解花卉的概念; 2.了解花卉在人类生活中的作用及花卉产业发展的历程和趋势;

3.明确花卉学在园林专业课程中的地位及其与相关课程的关系; 4.明确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及基本的学习方法。 (二)教学具体内容 1.花卉的定义与花卉学的研究范畴 2.花卉在人类生活中的作用 3.中国花卉业的概况 4.世界花卉业的发展现状和趋势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1.花卉的基本概念; 2.花卉学习的意义。 难点:1.区分狭义的花卉、广义的花卉、本课程研究的对象; 2.中国花卉种质资源的特点。 (四)思考题 1.简述花卉学研究的对象及内容。 2.花卉常识知多少:园林之母、中国十大传统名花、岁寒三友、花中四君子…… 3.加入WTO后,中国花卉业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第一章花卉的分布与分类 (一)教学的基本要求 1.明确花卉分类的目的和意义; 2.掌握花卉分布的气候型分区及其特点; 3.掌握花卉生产及应用中的主要分类方法。 (二)教学具体内容 1.世界栽培植物的地理起源 2.世界气候型及代表花卉 3.中国花卉的地理分别及其特点 4.花卉资源的多样性 4.1物种多样性 4.2品种多样性 4.3生态系统多样性 5.花卉的分类 5.1按生活类型分类 5.2按栽培方式的分类 5.3按观赏特性分类

园艺果树工教学大纲

阿克地区山河职业培训学校 园艺果树工教学大纲 一、教学大纲说明: 果树栽培学是一门以现代生物科学理论为基础的综合性的技术科学,研究果树生长发育的基本规律、果树生长发育与外界环境条件的关系、社会经济条件对果树生产、布局、销售的影响、果品产销的基本技术措施及运用这些技术措施解决生产实际问题。达到果树与环境的统一、生长与结果的统一、生产与销售的统一,实现果品生产的高产、优质、高效。 二、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 (1)了解果树的资源、生态区划、果树与环境的关系及适地适树的原则与意义。 (2)熟练掌握果树生长发育的基本规律。熟悉其基本概念、基本理论、果树生长发育与环境条件及栽培措施的关系。 (3)熟悉果树栽培各环节的关键技术及熟练运用这些技术解决生产上的问题。 (4)熟悉果品生产、运输、销售各环节的关键技术,培养学生既懂生产,又懂管理和经营的全面型人才。 (5)了解国外生产和科研的动态,提高知识档次。 三、课程教学改革 果树栽培学为应用科学,在讲授中要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电化教学等先进教学手段,使学生更加直观的认识和掌握基本的技能和技术。培训课时360课时、理论124课时、技能236课时。常用汉语语言培训。 二、教学大纲容 (一)课程理论教学 第一章绪论

一、果树生产的地位和作用 二、果树栽培的历史和现状 三、果树的特点 四、果树的栽培学分类和分布 基本要求:果树栽培的基本概念、历史、现状与发展、特色;果树的特点、栽培学分类和分布;本学科与其它学科的关系,学习方法与要求。 重点难点:果树的特点、栽培学分类和分布。 思考题:果树的特点。北方落叶果树的5个类型。 第二章果树根系特点及土肥水管理 第一节果树根系 一、果树根系的作用、类型及演化过程。 二、果树根系发生、生长的基本规律及影响因素。 三、果树根系的分布及与其它因素的相关。 四、调节根系的基本措施。 第二节果园土壤管理 一、根系与土壤的关系。 二、优质丰产对土壤的要求。 三、土壤改良的目标及原则。 四、土壤改良技术措施。 第三节果树施肥 一、施肥原理

(完整版)种子学教学大纲

种子学》课程教学大纲 (种子生产与经营专业) 课程编号课程名称:种子学学时:32 实验学时:6 学分:2 一、课程的性质、目的和任务 种子学是研究作物种子的特征特性、生理功能和生命活动规律, 为农业生产服务的一门应用学科,是农学、农师专业的主要专业课程之一。本课程的教学,旨在使学生系统了解种子的形态构造、化学成分的特点及其与生理功能的关系,种子发育、成熟的过程和特点,种子休眠、活力、寿命、萌发及种子处理的概念、机理及其变化规律、调控措施,并运用这些理论来阐明种子加工、贮藏、质量检验的技术原理,熟练掌握种子加工、贮藏、质量检验的操作技术,能在生产实践中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具体问题。 二、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 课程教学应力求使学生弄清基本原理,掌握基本内容,熟悉操作规程,能独立解决种子工作中的实际问题。 三、教学内容,重点和难点 第一章绪论 1、教学内容 种子的涵义,种子学科的历史与发展,种子学的内容和任务,种子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种子学在实施种子工程中的作用。 2、教学基本要求 掌握种子的涵义,了解种子学科的历史与发展,种子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种子学在实施种子工程中的作用。 3、重点和难点: 重点:植物学种子和农业种子的基本概念和主要类型 难点:植物学种子和农业种子区别 第二章种子的形成与植物学分类 1、教学内容 双受精作用及种子的形成和发育;种子的一般形态和构造;种子的植物学分类;主要农作物种 子的形态和解剖构造 2、教学基本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双受精作用及种子的形成和发育过程,熟悉种子的一般形态和构造,了解种子的植物学分类,并从专业的角度对主要农作物种子的形态和解剖构造有个充分的认识。 3、重点和难点: 重点:种皮上的构造及其与胚珠类型的关系;种子的发育和形成过程;种子的形态结构;主要农作物种子外部形态和内部构造的特点;运用种子形态构造特点进行种子鉴别的方法 难点:胚囊的发育和结构;双受精过程及意义;运用种子形态构造特点进行种子鉴别的方法 第三章种子的化学成分 1、教学内容 种子的主要化学成分及其含量;种子水分;种子的营养成分;生理活性物质;其他化学成份; 种子化学成分的影响因素 2、教学基本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了解种子的主要化学成分,理解环境条件对种子化学成分的影响。

高中生物教学大纲

高中生物教学大纲 生物学是研究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它与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与社会生产和个人生活,与其他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发展,都有密切的关系。生物学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生物学将是二十一世纪领先的科学之一。 一、课程目的 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是一门学科类基础课程。学生通过高中生物课程的学习,将在以下几个方面得到发展。 1.获得关于生命活动基本规律的基础知识,了解并关注这些知识在生产、生活和社会发展方面的应用。 2.树立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养成科学态度,形成崇尚科学的精神,初步具备创新意识,逐步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增强爱国主义思想感情。 3.初步学会生物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具有生物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技能,发展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二、课程目标 通过教学过程应当实现以下课程目标,以达到本课程的目的。 1.知识方面 (1)获得关于生物学基本事实、基本原理和规律等方面的基础知识,主要包括生命的物质基础和结构基础、生物的新陈代谢、生命活动的调节、生物的生殖和发育、遗传和变异、生物的进化、生物与环境等方面的内容。

(2)了解并关注生物学知识在生活、生产、科学技术发展和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应用。 (3)获得适应现实生活所需要的人体生理知识,促进身心健康。 (4)了解现代生物科学技术的主要成就及其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2.态度观念方面 (1)通过生物学知识的学习,初步形成生物体的结构和功能、局部与整体、多样性与共同性相统一的观点,生物进化观点和生态学观点,树立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逐步建立科学的世界观。 (2)正确认识我国生物资源状况、生物科学技术的发展,增强中华民族自豪感和社会责任感。 (3)爱护自然界的生物,认识保护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意义,提高环境保护意识,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统一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4)养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养成勇于探索、不断创新的精神与合作精神。3.能力方面 (1)能够正确使用显微镜等常用工具和仪器,掌握进行生物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技能。 (2)能够利用各种媒体收集和处理生物科学信息。 (3)学会科学观察和实验的方法,初步学会提出问题,做出假设,设计并进行实验,分析和处理实验数据,作出合理的结论。 (4)发展比较、判断、推理、分析、综合等思维能力,初步形成创造性思维品质,能够运用学到的生物学知识评价和解决某些实际问题。 三、课程安排

园艺基础教学大纲

园艺基础教学大纲

园艺基础教学大纲 (审定稿) 《园艺基础》是中央广播电视大学为教育部“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的学习者开设的一门专业基础课,同时也可用于提高园艺生产者的基础理论知识和生产水平。本课程课内学时90,电视教学13,实验实习27,学分5。 第一部分大纲说明 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 《园艺基础》是在基础课和专业课之间的专业基础课,既为学习的学生打下专业基础,又为园艺生产者提高基础理论水平和生产水平服务。《园艺基础》主要介绍园艺植物的分类、园艺植物的生物学原理、品种选育及良种繁育、园艺植物的育苗技术及栽培管理等内容。 二、与相关课程的衔接、配合和分工 学习《园艺基础》应具有植物学、土壤肥料学等课程的基础知识。作为专业基础课程,它又是《果树栽培技术》、《蔬菜栽培技术》、《花

卉栽培技术》等课程的基础。本课程介绍了园艺植物的共性的基础知识,把果树、蔬菜、花卉作为一大类介绍,避免了后续课程的内容重复。 三、本课程的教学基本要求 本课程要求学习者掌握园艺学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具体要求是应认识主要的园艺植物,认识其主要的种类、品种。重点掌握园艺植物的栽培技术、园艺植物的栽培管理方法。 具体教学要求分为三个层次,即重点掌握、一般掌握和基本了解,考试的要求与此相同,重点掌握内容是各章最基本的、最核心的内容,一般掌握内容在此基础上扩大一些,考试以这两部分内容为主,基本了解内容一般不考,即使考试也仅占很小部分。 四、教学方法和教学形式建议 教学以自学文字教材为主,根据学习者工作或学习的区域,组织学习小组,共同学习和讨论问题。录像教材分为重点串讲型和专题型两部分。重点串讲型录像教材讲解各章的重点、难点,

《植物学》课程教学大纲

《植物学》课程教学大纲 (BOTANY TEACHING PROGRAM) 执笔者:洪宇 审核人:曹毅刘家友卢博彬 编写日期:2017年8月 二、课程简述 植物学是园艺专业的一门重要专业基础课程。本课程主要系统性地介绍植物体的形态、结构、发生和发育的一般规律,使学生掌握构成植物有机体的基本单位——细胞、组织、营养器官和生殖器官的形态结构及与发育等有关基础理论知识。使学生较系统地了解植物界的基本类群,了解植物界进化的基本规律,初步掌握植物分类的基本技能,及一部分被子植物常见的科、属特征,并能识别常见的植物种类,为识别、利用和改造植物打下一定的基础。通过本课程的学习,1. 使学生系统掌握植物体形态、结构和功能的基本知识,了解植物类群的基础知识以及植物界演化规律,了解植物个体发生、发育、生长、生殖等生命活动规律。2. 使学生了解植物与环境条件关系的基础知识,及这些知识在生产、生活实践中的应用,为学习后续的专业基础课和

专业课以及从事园艺产业和科学研究打下基础。3. 培养学生严肃认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使学生掌握研究植物学的基本技能,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考核方式及成绩评定 (一)考核目标 掌握植物种子的结构和主要类型,掌握植物组织和细胞的结构与功能,掌握被子植物营养器官的结构与发育过程,掌握雌蕊和雄蕊的结构与发育,掌握被子植物传粉与受精的过程,掌握被子植物基本类群与分科。 (二)考核方式 闭卷考试 (三)成绩评定 总评成绩由平时成绩和期末考试成绩综合评定。 平时成绩:占30%。其中: 出勤考核:占10%。 作业成绩:占20%,根据学生作业完成情况评定。 期末考试成绩:占70%。

621植物学

2015年学术型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大纲(植物学) 学科、专业:食品科学(097201),粮食、油脂及植物蛋白工程(097202),农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097203),林木遗传育种(090701),森林培育(090702),园林植物与观赏园艺(090706),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090707) 一、考试大纲的性质 植物学是园林植物、园艺、生物科学、生物技术、农学、植物保护、草业、城市规划等专业的专业基础课,也是报考有关学科研究生的业务考试科目之一。为帮助考生明确考试复习范围和有关要求,特制定出本考试大纲。 本考试大纲主要根据仲恺农业工程学院本科《植物学》教学大纲编制而成,适用于报考仲恺农业工程学院硕士学位研究生的考生。 二、考试内容 绪论 植物的基本特征及其多样性;植物学的研究内容及分科。 第一章种子与幼苗 种子的构造;种子的主要类型;种子的萌发条件、过程和幼苗出土类型,种子休眠类型及机理。 第二章植物细胞与组织 植物细胞概念;植物细胞的显微和超微结构;各种细胞器的结构特点和基本功能;植物细胞的后含物种类及其结成;细胞壁的结构和植物细胞间的联络结构;细胞周期的概念;有丝分裂、无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过程及其主要变化过程。 组织和组织的概念;组织的类型及特点;维管组织、维管束、维管系统的概念。 第三章被子植物的营养器官 1. 根的基本功能;根和的根系的类型;根尖的分区及其生长动态;双子叶和禾本科植物根的初生构造及其特点;双子叶植物根的次生生长及次生构造;侧根的形成过程;根瘤和菌根及意义。

2. 茎的基本功能;芽的类型及分枝方式;茎尖的构造与发育;双子叶植物茎的初生构造和次生生长与次生构造;禾本科植物茎的结构特点及其增粗生长方式。 3. 叶的基本功能;叶的发生与生长及其组成;被子植物和禾本科植物叶的结构及其特点;叶的生态类型与形态结构的关系;叶的寿命及落叶原因、变化等。 4.植物营养器官的变态(变态的概念和变态的种类) 5.营养繁殖的繁殖方式:植物细胞的全能性概念、营养繁殖的概念及营养繁殖的形式、解剖学基础。 第四章被子植物的生殖器官 1. 花的概念、组成和类型;花芽分化的基本过程; 2. 雄蕊的发育与结构(花药的发育与结构,花粉粒的形成、发育过程及其形态结构)。 3. 雌蕊的发育与结构(雌蕊的组成和结构、胚珠的形成发育与结构、胚囊的形成与发育及其结构)。 4. 植物的开花、传粉与受精过程;被子植物双受精的概念和意义;种子的形成(双子叶和单子叶植物胚、胚乳的发育);果实的发育与结构及单性结实与无籽果实概念。 第五章裸子植物的营养器官和生殖器官(略考) 第六章植物界的类群与分类 1. 植物分类的基础(植物分类的方法;植物的分类单位;植物命名法;植物检索表的表达方式和使用。) 2. 掌握现代植物的基本类群的特点及相互之间的联系:低等植物:藻类;菌类;地衣类。高等植物:苔藓;蕨类;种子植物。(本课程采用两界系统)各大类群的主要特征和各大类群间的区别要点。(进化的观点) 3. 被子植物分类的形态学基础知识(基础知识:茎、叶的形态学术语;单叶与复叶的区别及复叶类型;花序概念及花序的类型;花冠类型;雄蕊类型及花药着药和开裂方式;雌蕊类型;子房位置;胎座类型;胚珠类型;花程式、花图式表达方式;果实类型) 4. 被子植物分科概述:常见双子叶和单子叶植物各科的识别要点;蔷薇科、豆科、菊科、禾本科等大科的亚科之间的区别。 5. 被子植物分类系统及区别点:恩格勒系统、哈钦松系统、塔赫他间系统、克朗奎斯特系统。(主要是前两个系统) 三、考试要求

《生物技术概论》(植物)教学大纲

《生物技术概论》(植物)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生物技术概论面向专业:全校本科专业 理论学时:36学时实践学时:0 课程代号:RX035007 大纲执笔人:刘学春等 总学分:2.0学分大纲审定人:郑成超 一、教学目的、性质、地位和任务 生物技术内容多,综合性强,与其它学科交叉性大,是一门理论与实践并重的应用性课程,是生物类等本科专业人才培养不可缺少的,具有其它课程无法代替的作用。课程适应了现代生命科学和生物技术飞速发展及其在工农业生产、临床医学、环境科学、新材料、新能源等领域日益深入发展的要求。 二、教学的基本要求 全面讲授现代生物技术的基本概念、术语、基础理论和基本技术,以及在科技教育、科学研究和生产领域中的应用,使学生全面掌握现代生物技术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术,并与相关学科有机衔接,使其融会贯通,进一步系统化而形成完整的知识和技术体系。 三、大纲改革说明 1、总体设想 生物技术概论是面向21世纪现代生物科技与生产飞速发展而开设的应用性课程,科学系统地讲授了现代生物技术方面的最新基本理论和基本技术,对课程体系建设实施整体优化、完善和发展,不断吸收新的内容,使其适应现代农业及生物技术高级专业人才培养的需要。采取多种形式和手段,强化理论教学,调动和挖掘教与学各方面的潜能;培养和强化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和锐意创新意识,充分发挥师生的主观能动性,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和水平。 2、学时数的改革 现代生物技术内容繁杂且与其它学科多交叉,学时数的分配主要依据高效、精讲、博采的原则,最大限度地提高课堂理论教学的效益,充分利用学时,系统讲解基本知识与技术重点、难点及关键环节精解细讲相结合,广泛地采收最新的知识信息,为课堂教学输入新鲜血液。为达到预期教学目的,生物技术概论必需的最低学时数为36。 3、理论教学内容的改革

园艺设施-教学大纲

《园艺设施》教学大纲 一、课程的性质与任务: 本课程属于专业课,是综合多门学科的综合性课程。本课程的主要任务是:通过课程讲授,使学生掌握园艺作物栽培或育种过程中所需设施的建造及管理技术,通过实验教学体验基本技能,为将来从事园艺方面的研究或指导生产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 《园艺设施》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是:①要坚持课堂讲授与实验、实践相结合;②要根据园艺作物的多样性特点突出园艺设施的多样性;③要从园艺设施的类型、结构入手,剖析不同层次、不同规格的园艺设施的特点、性能;④要通过性能及原理的讲解,突出环境调控的技术措施;⑤要使学生学会设计不同类型的园艺设施,绘出施工图,掌握设施的建造及管理技术。 教学中要让学生树立大园艺的思想,重点使其了解园艺设施的共性,并在生产实践中灵活应用。不仅要让学生了解国内各类园艺设施的特点、应用,而且要了解国外园艺设施的类型特点及先进的调控技术。 三、教学大纲内容: 绪论部分 第一节、设施栽培的概念与特点 熟悉园艺设施的概念、分类、特点与基本功能。 第二节、我国园艺设施发展现状与发展趋势 首先了解国外园艺设施的发展,具有代表性的日本、荷兰、以色列等国的园艺设施发展状况、特点、特色。其次熟悉我国园艺设施的演变过程,各历史阶段发展的重点及经验教训,目前国内现状、问题及前景分析。 重点难点:国内外园艺设施发展史及其特点比较分析。 教学方法:利用幻灯、录象等形式加强直观教学。 思考题:

1.园艺设施的基本特点有哪些? 2.简述园艺设施基本功能。 3.分析我国园艺设施的发展趋势。 第一章主要园艺设施类型与建造 教学内容: 1.园艺设施的分类方法及主要园艺设施基本评价。 2.熟悉塑料中小拱棚的技术参数、性能、功能、作用,分析归纳总结塑料中小 拱棚的基本特点。 3.熟悉塑料大棚的技术参数、性能、功能、作用,分析归纳总结塑料大棚的基 本特点;掌握塑料大棚建造要求、建造技术及应用技术。 4.熟悉日光温室的技术参数、性能、功能、作用,分析归纳总结日光温室的基 本特点;掌握日光温室建造要求、建造技术及应用技术。 5.现代化温室结构、性能及应用。 6.熟悉夏季保护设施中防雨棚、遮阳网、防虫棚的性能、功能、作用;掌握建 造要求和应用技术。 重点难点:各种设施的结构、性能及其应用。 教学方法:结合生产中参观调查,充分利用多媒体素材库加强直观教学。 思考题: 1.我国常见的园艺设施分哪几类? 2.简述塑料大棚的基本结构、性能及应用? 3.日光温室的规划应注意哪些问题,主要作用有哪些? 第二章园艺设施规划设计 教学内容: 1.清楚选择园艺设施场地时对环境的具体要求;能够科学合理地进行园艺设施 场地的选择。 2.初步掌握园艺设施的主体规划要求。 3.了解园艺设施场地中的应具备的配套设施及一般要求。

《植物学》课程教学大纲

《植物学》课程教学大纲 一、基本信息 1、课程基本名称:植物学 2、课程英文名称:Bontany 3、课程编号:011192 4、课程类别:学科基础课 5、课程性质:必修课 6、适用层次:汉族本科 7、适用专业:动植物检疫专业 8、开课学期:第二学期 9、学时:54学时(其中理论学时数44,实验学时数10) 10、学分:3.4学分 二、课程教育目标 植物学是农林院校植物生产类专业的必修专业基础课。学习和研究植物学,必须以辩证的观点,正确地认识植物的发生,发展和消亡等一系列生命活动,联系专业和地区实际,着重介绍基本要领及基本理论,较系统地学习被子植物的形态、结构和功能,掌握植物形态、结构及其发生发育的一般规律,有性生殖等基本知识。为进一步学习后续专业基础课及专业课(如植物生理学、作物栽培学与育种学)打下坚实的基础和准备必要的条件。引导学生将所学理论知识运用于农业生产实践和农业科学研究,扩大知识面,培养和提高综合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创新意识,促进学生素质的提高。 三、教学内容与要求 1、理论课教学内容与要求 绪论 教学内容: 植物界的特征及其在自然界中的作用,生物界的划分,植物学的分支学科,学习植物学的目的、要求以及学习植物学的方法。 教学要求: 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植物学的地位和作用,明确学习目的及学习植物学的方法。

教学重点:为植物界的特征及其在自然界中的作用。 第一章植物细胞 教学内容: 细胞的基本概念、原生质(化学组成、物理和生物学特性)、原生质体;植物细胞的形状和大小、植物细胞的显微结构(细胞壁和原生质体)及细胞器的主要功能;后含物的概念、类型及其作用;细胞分裂、细胞生长和分化、细胞死亡。教学要求: 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细胞的概念,真核细胞的结构与功能,细胞器的功能,细胞的分裂;理解原生质的概念,细胞的生长和分化;了解植物细胞后含物及细胞的死亡。 教学重点: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及细胞器的功能。 教学难点:细胞的分裂方式及细胞分化。 第二章植物组织 教学内容: 植物组织概念、组织类型(分生组织、机械组织、保护组织、基本组织、输导组织、分泌结构)及其功能;植物组织的演化、复合组织及组织系统类型。教学要求: 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组织的概念,各类组织(分生组织、薄壁组织、输导组织、机械组织、保护组织)的形态、结构及功能;理解组织系统的类型、分布规律及功能;了解分泌结构的类型及复合组织。 教学重点:组织的类型和功能。 教学难点:各组织的结构特征。 第三章种子和幼苗 教学内容: 种子的基本结构(种皮、胚和胚乳),种子的基本类型(有胚乳种子和无胚乳种子);种子萌发的条件、过程及种子休眠;子叶出土幼苗、子叶留土幼苗。教学要求: 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种子的基本结构和类型,种子萌发的条件;理解种子休眠的原因和打破方法,种子萌发的过程及幼苗的类型。 教学重点:种子的基本结构,种子萌发的条件。 教学难点:种子的休眠。

教学-高中生物教学大纲

中学生物教学资料 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生物教学大纲 (试验修订版)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 2000年3月 生物学是研究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它与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与社会生产和个人生活,与其他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发展,都有密切的关系。生物学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生物学将是21世纪领先的科学之一。 一、课程目的 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是一门学科类基础课程。学生通过高中生物课程的学习,将在以下几个方面得到发展。 1.获得关于生命活动基本规律的基础知识,了解并关注这些知识在生产、生活和社会发展方面的应用。 2.树立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养成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树立创新意识,逐步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增强爱国主义思想感情。 3.初步学会生物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具有较强的生物学基本操作技能、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观察能力、实验能力、思维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课程目标 通过教学过程应当实现以下课程目标,以达到本课程的教学目的。 1.知识方面 (1)获得关于生物学基本事实、基本原理和规律等方面的基础知识,主要包括生命的物质基础和结构基础、生物的新陈代谢、生命活动的调节、生物的生殖和发育、遺传和变异、生物的进化、生物与环境等方面的内容。 (2)了解并关注生物学知识在生活、生产、科学技术发展和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应用。 (3)获得适应现实生活所需要的自我保健知识,促进生理和心理健康。 (4)了解现代生物科学技术的主要成就及其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2.态度观念方面 (1)通过生物学知识的学习,初步形成生物体的结构和功能、局部与整体、多样性与共同性相统一的观点,生物进化观点和生态学观点,树立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逐步建立科学的世界观。 (2)正确认识我国生物资源状况、生物科学技术的发展,增强爱国主义思想感情。 (3)懂得爱护自然界的生物,认识保护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意义,提高环境保护意识,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统一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4)养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初步具有勇于探索、不断创新的精神和合作精神。 3.能力方面 (1)能够正确使用解剖器、显微镜等常用工具和仪器,掌握采集和处理实验材料等操作技能。 (2)具有利用课本以外的图文资料和其它信息资料进一步收集和处理生物科学信息的能力。 (3)学会科学观察的方法,能够记录、整理观察结果,得出结论。 (4)初步学会生物学实验方法,能够提出问题,做出假设,设计实验,分析和解释实验中产生的现象或数据,得出合理的结论。 (5)进一步形成比较、判断、推理、分析、综合等思维能力,初步形成思维的独特性、

园艺工教学大纲

园艺工教学大纲 园艺工教学大纲一、指导思想为全面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就业促进法》,广开就业门路,鼓励灵活的就业形式,拓宽就业渠道,做好城镇劳动力就业、农业富余劳动力转移和失业人员就业工作,提高创业、就业和转业就业方面的技能,学有一技专长,促进持续增收,农村经济社会稳定,搞好转移就业人员培训,确保培训质量,特制定本计划。 二、培训目的以国家就业创业有关方针、政策为依据,通过理论学习和专业技术培训,使就业创业人员具有一定的思想政治觉悟和专业技能水平,了解和掌握专业理论和基本技能,掌握棉花、小麦、玉米等农作物生产经营、服务指导和技术管理应具备的技能,具有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实现转移就业,达到致富的目的三、培训目标通过培训,使已经从事或准备从种植技术工作的农民能够了解棉花、小麦、玉米等常见农作物的特点,以及对环境条件要求,掌握具体栽培技术、田间管理操作的专业技能,重点是掌握与种植相关的基本知识。着力提高种植技术的实际操作技能,培养和造就大批懂技术、能示范的农村种植技术人员 四、培训对象从事或准备从事种植技术工作的人员。重点培训农村种植户、种植专业合作社等有关人员。 五、培训内容及学时分配培训章节培训内容理论实践备注第一章职业道德 10 第二章基本知识 32 24 第三章专业知识48 48 第四章相关知识 24 32 第五章农机具的设备与使用维护

24 24 第六章安全生产16 16 第七章法律知识16 4 总学时170 148 318 园艺工教学计划一、职业道德(一)职业道德基本知识(二)职业守则 1、遵纪守法,爱岗敬业。2、尊重科学,规范操作。 3、工作积极,安全生产。 4、团结合作,厉行节约。 5、爱护农作物,保护环境。 二、基本知识1、植物与植物生理(1)掌握单子叶与双子叶植物根、茎、叶、花、果的构造。(2)植物细胞构造及繁殖方式。(3)植物对水、肥的吸收及运输。(4)植物的光合作用。(5)植物的呼吸与农产品贮藏关系。(6)田间杂草与繁殖方式。 2、土壤肥料(1)掌握土壤肥力、土壤组成、土壤酸碱性与作物生长关系。(2)了解高产田与低产田的土壤特征及一般培肥改良方法。(3)掌握几种掌用化肥性质、使用方法:氮肥:氯化铵、碳酸氢铵、碳酸铵、硝酸铵、尿素;磷肥:过磷酸钙、钙镁磷肥、磷矿粉;钾肥:硫酸钾、氯化钾。(4)一般水土保持。 3、植物保护 (1)昆虫的基本知识。(2)病害的基本知识。(3)常用农药使用、安全及保存。(4)掌握主要农作物的主要病虫害及杂草的识别与防治的方式,鼠害的防治。 三、专业知识1、掌握几种主要作物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 (1)掌握粮、棉、油生产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意义。 (2)掌握作物的概念及作物的分类。 2、了解与掌握当地几种主要作物有关知识。

植物生态学含植物学

《植物生态学》(含植物学)考试大纲 注:请考生以考试大纲为复习依据。(硕士研究生招生目录中所列“852植物生态学”,包含“植物学”。) 一、考试大纲的性质 植物学(含植物生态学)是自然保护区学的专业基础课,也是报考自然保护区学科硕士研究生的考试科目之一。为帮助考生明确考试复习范围和有关要求,特制定出本考试大纲。 本考试大纲主要参考北京林业大学本科生《植物学》课程教学大纲和《森林生态学》课程教学大纲编制而成,适用于报考北京林业大学自然保护区学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的考生。 二、考试内容 第一部分植物学部分 第一章绪论 植物在自然界的作用;植物学的研究内容及分科;植物的多样性。 第二章植物细胞 各种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特点;细胞壁的组成和变化;细胞周期的概念;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过程和主要的变化。 第三章植物组织 组织的概念;组织的类型及特点;维管组织、维管束、维管系统的概念。 第四章种子植物营养器官的形态、构造和功能

种子的构造和类型及种子萌发过程和种子休眠类型及机理。根、芽、茎、叶的类型,构造与生长发育;植物营养器官的变态(变态的概念和变态的种类)。种子植物的营养繁殖及应用。 第五章种子植物繁殖器官的形态构造及生殖过程 被子植物的繁殖器官及生殖过程:花的结构和发育;开花传粉、种子和果实的形成。裸子植物的繁殖器官及生殖过程:大、小孢子叶球的产生和发育;雌、雄配子体的发生、发育过程;传粉与受精;胚、胚乳的发育及种子的形成。(注意与被子植物的区别) 第六章植物界的基本类群 植物的分类单位、命名和生物界的划分,植物各基本类群的特点、相互之间的联系及进化历程中的地位。 第七章被子植物分类基础 1被子植物分类的主要形态术语、基础知识:茎的生长习性;单、复叶的区别及复叶类型;雌、雄蕊类型、子房位置、胎座类型;花序类型、果实类型;植物检索表的编制和使用。 2被子植物主要分类系统及重要区别点:恩格勒系统、哈钦松系统、塔赫他间系统、克朗奎斯特系统。 3被子植物分科概述:常见的科的识别要点;蔷薇科、豆科、菊科、禾本科等大科的亚科之间的区别;特点相近科的区别。 第二部分植物生态学部分 第一章环境与生态因子 植物的环境及相关概念,生态因子的分类和作用规律

27《植物组织培养》课程教学大纲

《植物组织培养》课程教学大纲 适用专业:2013级生物科学专业 课程类别:专业选修课 授课学时:36 学分:2 总纲 课程的性质: 《植物组织培养》课程为生物科学专业的专业拓展课程之一本课主要向学生传授组织培养技术:实验室设计,培养基制备,灭菌以及各种植物器官、无毒苗、原生质体等的无菌接种及初代培养、继代培养和驯化栽培的基本技能。 课程基本任务: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掌握组织培养的基本理论和相关操作原理和操作规范,并能较比较熟练地操作组织培养的相关技能,最后达到掌握系统的组织培养技术,为未来从事生物技术及相关工作奠定牢固的理论和实践基础。 课程内容概要: 课程主要内容主要包括:组织培养实验室设计、培养基制备、灭菌以及各种植物器官的无菌接种及初代培养、继代培养和驯化栽培等。 课程教学形式: 课程教学形式分理论和实验两部分,其中理论课18学时,实验课18学时。课程学时分配:

课程考核方式:考查 成绩评定: 考查成绩由平时表现、作业、提问和实验报告和实验操作技能考核等组成,平时表现考核占10%、实验报告占60%、实验操作技能考核占30%,考查时间可随堂进行或利用业余时间进行。考查成绩采用总分百分制或五级制计分方式。 1、平时表现:由学生到课情况决定,缺课一次扣2分,8次不到,取消该课程考核资格。 2、实验报告:要求内容完整,有原始数据记录、结果正确,在课后整理完成。 3、实验操作技能考核:在培养基制做、灭菌、接种、培养检查等基本方法中选择1-2个常规的操作技能,分数评定主要依据操作规范程度和污染率及成活结果等来决定。 选用教材及参考书目: 教材:《植物组织培养》李胜,中国林业出版社2015.7。 参考书: 1、《观赏植物组织培养技术》谭文澄、戴策刚主编,1997年中国林业出版社。 2、《植物组织培养教程》李浚明中国林业出版社 3、《植物组织培养手册》颜昌敬,上海科技出版社,1990.1 4、《林花果菜组织培养快速育苗技术》李云,中国林业出版社,2001.6 5、《花卉组织培养》韦三立,中国林业出版社,2000.8 6、《组织培养技术》沈海龙,中国林业出版社

《植物学》课程教学大纲

《植物学》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植物学 课程类型: 学科基础课 总学时:45 讲课学时:45 实验学时: 学分:2.5 适用对象: 生物技术专业 先修课程:无 一、课程性质、目的和任务 植物生物学是植物生产类农学专业及生物科学类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以两界系统为依据,研究植树物界中物种形成和种系发展、形态结构及其功能、生理代谢及形态建成、植物与环境相互作用的一门学科。以植物的发育和进化为主线,从细胞、组织、器官、个体、种群、群落及生态系统层次上系统扼要地介绍植物的形态、结构与功能,生命活动、分类演化、与环境间的关系,揭示植物个体发育与系统发育过程中的基本规律。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学科,具直观性强,教学内容多,概念抽象难以理解等特点。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旨在使学生:1、认识植物的组成基础、结构和功能; 2、揭开生长、发育等生命活动的客观规律; 3、控制、保护、利用和改造植物,更好地为人类服务。使学生掌握植物生物学的基础理论和基础知识的同时,培养科学思维的能力和习惯,为后续课程的学习打下基础。 二、教学基本要求 本课程主要要求是使学生了解和掌握:植物各类群特别是被子植物的外部形态与内部构造及其主要功能,建立形态结构与功能相统一的观念;植物分类学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包括植物分类的原则和分类系统),使学生掌握和识别植物界各大类群的主要特征,并了解各类群间的亲缘关系,从而建立生物进化的概念;了解植物对环境和人类的影响及环境对植物的作用,树立植物生态的观念。注意体现形态结构与功能的统一、植物体与环境的统一关系。

四、课程的重点和难点 绪论 重点: (1)植物学的研究对象和基本任务。 (2)植物学的发展简史及发展趋势。 第一章植物的细胞和组织 重点: (1)植物细胞的结构、功能及有丝分裂过程和意义。 (2)各种类型组织的结构特征及其功能。 难点: (1)细胞分化是植物组织形成的基础。 (2)植物体的复杂结构和生命活动。 第二章植物体的形态结构、发育和功能 重点: (1)种子的基本构造及种子的类型。 (2)种子休眠的原因及如何打破。 (3)幼苗的类型及形成的原因。 (4)双子叶植物根的初生构造、次生生长过程及次生构造。 (5)掌握双子叶植物茎的初生构造、次生构造与各部分的功能。 (6)明确年轮形成的原因。 (7)掌握营养器官—根、茎、叶的变态类型。 难点: (1)幼苗的类型及形成的原因。 (2)双子叶植物根的初生构造及次生生长过程。 (3)双子叶植物茎初生构造的具体组成。 (4)双子叶植物茎的次生生长过程及次生构造。 (5)叶的结构与特点:双子叶植物叶柄和叶片的结构;单子叶植物叶脉维管束的类型。(6)叶的生态类型:旱生叶的结构特点,水生叶的结构特点。 (7)如何区分根、茎、叶的变态类型。 第三章植物的无机营养 重点: (1)植物根系对水分的吸收,植物体内水分的运输。 (2)植物体对矿质元素的吸收,矿质元素在植物体内的运输。 (3)影响根系吸收矿质元素的外界条件。

《园艺学概论》教学大纲

《园艺学概论》课程导学 同学们好! 欢迎参加《园艺学概论》课程的学习。 《园艺学概论》是为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农科园艺学专业的学习者提供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同时也可用于提高园艺生产者的基础理论知识和生产水平。本课程课内学时144,电视授课26,实验实习18,学分8。 第一部分课程说明 一、《园艺学概论》是在基础课和专业课之间的专业基础课,既为学习园艺专业的学生打下专业的基础,又为园艺生产者提高基础理论水平和生产水平服务。《园艺学概论》主要介绍园艺植物的分类、园艺植物的生物学原理、园艺植物的品种选育、改良及繁殖、栽培管理、设施栽培、生长调节剂的应用、园产品采后处理及贮藏、园林艺术和园艺产品市场等内容。 二、学习《园艺学概论》应具有植物学、土壤肥料学、遗传育种学、植物病虫害防治学等课程的基础知识。作为园艺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它又是《果树栽培》、《蔬菜栽培》、《花卉栽培》、《园林规划与设计》等课程的基础。本课程介绍了园艺植物的共性的基础知识,把果树、蔬菜、花卉及园林作为一大类介绍,避免了后续课程的内容重复。 三、本课程要求学习者掌握园艺学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具体要求是应认识主要的园艺植物,认识其主要的种类、品种及产品器官。掌握园艺植物的生物学特性及其与环境条件的关系、掌握园艺植物的繁殖改良原理及技术、掌握园艺植物的栽培技术及生长调节剂的使用,了解园产品的采后处理与贮藏,了解园艺艺术原理与园艺产品市场的基本知识。 具体教学要求分为三个层次,即重点掌握、一般掌握和基本了解,考试的要求与此相同,重点掌握内容是各章最基本的、最核心的内容,一般掌握内容在此基础上扩大一些,考试以这两部分内容为主,基本了解内容一般不考,即使考试也仅占很小部分。 四、教学以自学文字教材为主,根据学习者工作或学习的区域,组织学习小组,共同学习和讨论问题。中央电大配套的录像教材分为重点串讲型和专题型两部分。重点串讲型录像教材讲解各章的重点、难点,专题型录像以演示操作为主,以加深学习者的印象并开阔视野。学习者可以通过信函、电话、电子邮件等方式与省电大的责任教师联系,有问题也可以由各分校或学习中心的辅导教师为学习者辅导、答疑。学习者应按时完成作业以及实验和实习等实践性教学环节,在实验和实习中加深对书本知识的理解。 第二部分媒体使用和教学过程建议

《 观赏园艺学》课程教学大纲

GDOU-B-11-213 《观赏园艺学》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简介 课程简介: 本课程是园艺专业的专业限选修课,主要以观赏园艺植物为对象,重点介绍以木本园艺观赏植物(园林树木为主)的分类、观赏特性、观赏园艺植物在现代园林建设中的具体应用、介绍中国盆景(尤其是树桩盆景)的流派和地方风格、岭南盆景的创作、鉴赏及其在园林中的应用的综合性学科,观赏园艺学对一个现代化城市体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成为具有活力的新兴和经济增长点,对改善和美化现代城市和居住环境有着重要的意义。 课程大纲 一、课程的性质与任务: 本课程是园艺专业的限选修课,是在学习植物学基础上,进一步学习以木本观赏园艺植物,将果树、蔬菜和花卉园艺在园林建设中应用进一步扩大,掌握木本观赏园艺植物生长特性和观赏特性,是合理栽培、选用树种和合理配植城市木本观赏园艺植物的依据,木本观赏园艺植物、古树名木和树桩盆景是园林建设中重要的生态资源,要热护植物,培养热爱大自然的高尚情操。 二、课程的目的与基本要求: 学生学习观赏园艺学课程后,学生要初步掌握南方常见的木本观赏园艺植物种类,观赏特性和生长习性,中国盆景流派和地方风格,岭南盆景的创作技术,尤其是木本观赏园艺植物在现代园林城市中的具体应用,根据园林绿化的综合功能要求,因地制宜,对各类园林绿地的树种进行选择,搭配和布置,创造一个环境优美的园林城市。 三、面向专业:园艺专业

四、先修课程:植物学 五、本课程与其它课程的联系: 先学习植物学、能掌握和熟练对植物科属进行分类、再学习木本观赏园艺学、最后学习花卉学。 六、教学内容安排、要求、学时分配及作业: 第一章:观赏园艺植物概述及分类(4学时) 第一节:观赏园艺植物基本概念 观赏园艺学概念(A);观赏树木学(A);园林植物(A);园林树木(A); 观赏园艺植物(A);木本观赏园艺植物(A);观赏树木学(A);景观植物(A); 乔木、灌木、和藤本木本观赏园艺植物(A);园林植物、观赏园艺树木、花 卉、果树的关系(A)。 第二节:观赏园艺植物在园林建设中的作用 绿化;美化;净化;香化;生产;降温(A)。 第二章:49个科主要木本观赏园艺植物(园林观赏树木)特征及其识别(8 学时) 第一节:棕榈科 棕榈科植物特征(A);主要棕榈科园林树种及其识别(A)。 第二节:禾本科等48个科 禾本科(A);旅人蕉科(A);露兜树科(A);杨柳科(A);桑科(A); 山龙眼科(A);檀香科(A);蓼科(A);紫茉莉科(A);木兰科(A);番 荔枝科(A);樟科(A);海桐花科(海桐科) (A);蔷薇科(A);含羞草科 (A);苏木科(A);蝶形花科(A);芸香科(A);楝科(A);大戟科(A); 漆树科(A);无患子科(A);鼠李科(A);葡萄科(A);杜英科(A);锦 葵科(A);木棉科(A);梧桐科(A);第伦桃科(A);山茶科(A);山竹 子科(A);千屈菜科(A);使君子科(A);桃金娘科(A);五加科(A); 山榄科(A);木犀科(A);夹竹桃科(A);紫草科(A);马鞭草科(A); 紫葳科(A);茜草科(A);忍冬科(A);苏铁科(A);银杏科(A);杉科 (A);南洋杉科(A);.罗汉松科(竹柏科) (A)。 作业1:请写出主校区校园木本观赏园艺植物10种,并写上科名,观赏特性 和在园林中的应用。 第三章:海大主校区观赏园艺植物的认识与应用(4学时)

观赏植物学教学大纲

《观赏植物学》教学大纲 必修课 50学时(附加3天教学实习) 一、课程内容: 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观赏植物学概念及含义 第二节:观赏植物的作用 第三节:学习方法及要求 第二章:中国观赏植物种质资源及对世界园艺的贡献 第一节:中国观赏植物种质资源概念及特点 第二节:中国观赏植物对世界园艺的贡献 第三节:中国花卉种质资源的保护与利用 第三章观赏植物分类 第一节:植物分类与命名方法 第二节:观赏植物栽培品种分类与命名方法 第二节:观赏植物的应用分类 第四章:观赏植物的功能与作用 第一节:观赏植物的美化功能与作用 第二节:观赏植物改善环境和保护环境的功能与作用 第三节观赏植物的生产与经济作用 第五章:观赏植物栽培生态条件 第一节:温度与观赏植物生长 第二节:光照对观赏植物的影响 第三节:水份对观赏植物的影响 第四节:土壤对观赏植物的影响 第五节:矿质元素对观赏植物的影响 第六节:气体对观赏植物的影响 第六章:观赏植物的繁殖 第一节:有性繁殖 第二节:观赏植物的无性繁殖 第三节:组织培养: 第七章:观赏植物的栽培与管理 第一节:露地花卉的栽培管理 第二节:温室花卉的栽培 第三节:观赏植物的促成栽培和抑制栽培 第四节:观赏树木的栽植 第八章:观赏植物应用

第一节:观赏树林的应用 第二节:草本花卉的应用 第三节:花卉装饰类型 第九章:观赏植物的拉丁名及发音基础 第一节:植物拉丁学名的发音、语法规则及其练习第二节:常见观赏植物读音及其练习 第十章:露地花卉(一二年生花卉) 第一节:一、二年生花卉 第二节:宿根花卉 第三节:球根花卉 第三节:水生花卉 第四节:岩生花卉 第十一章:温室花卉 第一节:温室一、二年生花卉 第二节:温室宿根花卉 第三节:温室球根花卉 第四节:温室水生花卉 第五节:高山花卉(冷室花卉) 第十二章:观赏落叶花灌木 第一节:华北地区常见落叶花灌木 第三节:长江流域常见落叶花灌木 第四节:华南地区常见落叶花灌木 第五节:热带地区常见落叶花灌木 第十三章:观赏常绿花灌木 第一节:华东及华地区常见常绿花灌木 第二节:华南地区常见常绿花灌木 第十四章:观赏藤本植物 第一节:观赏藤本的类型 第二节:观赏草质藤本植物 第三节:观赏木质藤本植物 第十五章:观赏开花乔木 第一节:华北地区常见观花乔木 第二节:长江流域常见观花乔木 第三节:华南地区常见观花乔木 第十六章:观赏棕榈类植物 第一节:观赏棕榈科植物概述 第二节:主要观赏棕榈科植物类型及应用 第十七章:观赏松柏类植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