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理工大学毕业设计(论文)中期检查

太原理工大学毕业设计(论文)中期检查

太原理工大学毕业设计(论文)中期检查表

时间:年月日

太原理工大学安全系统工程复习资料

1.系统是由相互作用、相互依赖的若干组成部分结合而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 2.系统的特征:整体性、目的性、有序性、相关性、环境适应性、动态性 3.系统学原理:整体性原理、相关性原理、有序性原理、动态性原理、分解综合原理、创造思维原理、验证性原理、反馈原理 4.系统工程是对系统进行合理规划、研究、设计和运行管理的思想、步骤、组织和技巧等的总称,它是以实现系统最优化为目的的一门基础科学,是一种对所有系统都具有普遍意义的科学方法。 5.三维结构图:①时间维。对一个具体工程,从规划起一直到更新为止,全部程序可分为规划、拟定方案、研制、生产、安装、运转和更新七个阶段。②逻辑维。对一个大型项目可分为明确目的、指标设计、系统方案组合系统分析、最优化、作出决定和制定方案七个步骤。③知识维。系统工程需使用各种专业知识,霍尔把这些知识分成工程、医药、建筑、商业、法律、管理、社会科学和艺术等,把这些专业知识成为知识维。 6.安全与危险:①安全,是指免遭不可接受危险的伤害。它是一种使伤害或损害的风险限制在可以接受的水平的状态。安全程度用安全性指标来衡量。②危险,是指存在引起人身伤亡、设备破坏或降低完成预定功能能力的状态。③安全是相对的,危险是绝对的。 7.安全标准:①安全是一个相对的主观的概念。评定状态是否安全需要一个界限、目标或标准,通过与定量化的风险率或危害程度进行比较,判定是否达到人们所期盼的安全程度。我们把这个标准称为安全标准。②受技术、资金等因素的制约,危险是不可能完全杜绝的。安全标准实际上是一个社会各方面可以接受的危险度③确定安全标准的方法有统计法和风险与收益比较法。 8.安全系统工程是指在系统思想指导下,运用先进的系统工程的理论和方法,对安全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和评价,建立综合集成的安全防控系统并使之持续有效运行。 9.安全系统工程的任务:(1)危险源辨识(2)分析、预测危险源由触发因素作用而引发事故的类型及后果(3)设计和选用安全措施方案,进行安全决策(4)安全措施和对策的实施(5)对措施效果做出总体评价(6)不断改进,以求最佳措施效果,使系统达到最佳安全状态。10.安全系统工程的研究对象:任何一个生产系统地都包括三个部分,即从事生产活动的操作人员和管理人员,生产必需的机器设备、厂房等物质条件,以及生产活动所处的环境。这三个部分构成一个“人—机—环境”系统,每一部分就是该系统的一个子系统,称为人子系统、机器子系统和环境子系统。 11.安全系统工程的研究内容:①系统安全分析系统安全分析有五个基本要素和程序:安全目标、可选用方案、系统模式、评价标准、方案选优②系统安全评价:安全评价的目的是为决策提供依据。系统安全评价往往要以系统安全分析为基础,通过分析,了解和掌握系统存在的危险因素,但不一定要对所有危险因素采取措施。而是通过评价掌握系统的事故风险大小,以此与预定的系统安全指标相比较,如果超出指标,则应对系统的主要危险因素采取控制措施,使其降至该标准以下。③安全决策与控制:任何一项系统安全分析技术或系统安全评价技术,如果没有一种强有力的管理手段和方法,也不会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因此,在出现系统安全分析安全评价技术的同时,也出现了系统安全决策。 12.安全分析应遵循的基本原则:(1)首先可进行初步的综合性分析,再进行详细的分析。(2)根据分析对象的不同,选择相应的分析方法3)如果对新建、改建的设计或限定目标进行分析,可选用静态的分析方法(包括初步分析和详细分析)。如果对运行状态进行分析,则可选用动态的分析方法,如程序分析和逻辑分析等。(4)如果需要对系统进行反复调整,使之达到较高的安全性水平,可以使用替换分析和逻辑分析等。(5)各种分析方法可以互为补充,使用一种方法也许不能完全分析出系统的危险性,但用其他方法可以弥补其不足的部分。(6)进行分析时并不需要使用所有的方法,应该根据实际情况,结合特定的环境和资金条件,使分析能够得出正确的评价。 13.安全检查表的特点:①系统化、科学化,为事故树的绘制和分析,做好准备②容易得出正确的评估结果③充分认识各种影响事故发生的因素的危险程度(或重要程度)④按照原因事件的重要/顺序排列,有问有答,通俗易懂⑤易于分清责任。还可以提出对改进措施的要求,并进行检验⑥符合我国现阶段的实际情况,为安全预测和决策提供坚实的基础⑦只能作定性的评价,不能给出定量评价结果 ⑧只能对已经存在的对象评价 14.预先危险性分析,又称预先危险分析。是在每项工程活动之前,如设计、施工、生产之前,或技术改造后,即制定操作规程和使用新工艺等情况之后,对系统存在的危险性类型、来源、出现条件、导致事故的后果以及有关措施等,做一概略分析。是一种定性分析系统危险因素和危险程度的方法。 15.预先危险性分析的目的:①防止操作人员直接接触对人体有害的原材料、半成品、成品和生产废弃物②防止使用危险性工艺、装置、工具和采用不安全的技术路线③如果必须使用上述技术路线时,应从工艺上或设备上采取安全措施,以保证这些危险因素不致发展成事故。 16.预先危险性分析的一般步骤:确定系统、调查收集资料、系统功能分解、分析识别危险源、确定危险等级、制订措施、措施实施 17.危险性等级的划分:①1级安全的,不会导致伤害或疾病,系统无损失,可以忽略②2级临界的,处于事故的边缘状态,暂时还不会造成人员伤亡和系统的损坏,但应予排除或控制③3级危险的,会造成人员伤亡和系统损坏,要立即采取措施控制④4级破坏性的,破坏性的,会造成死亡或系统报废,必须设法消除 18.危险性控制:①直接措施:(1)限制能量或采用安全能源代替危险能源。如限速装置、低电压设备、安全设备,限制生产能量等(2)防止能量外泄,如自动温度调节器、保险丝、气体检测器、地面装卸作业、锐利工具等(3)防止能量散逸,如放射性物质的铅储器、绝缘材料、安全带等。②间接措施:(1)在能量的放出路线上和放出的时间上采取措施,如排尘装置、安全禁止标志、防护性接地、安全连锁装置等(2)能量放出缓冲装置,如爆炸板、安全阀、保险带、冲击吸收装置等(3)在能量源上采取防护措施,如防护罩、喷水灭火装置、禁入栅栏、防火墙等 (4)在能量和人与物之间设立防护措施,如玻璃视镜、 过滤器、防噪声装置等(5)对人体采取防护措施,如防 尘眼镜、安全靴、头盔、手套、呼吸器、防护用具等(6) 提高耐受能力,选用适应性强的人和耐久性材料(7)降 低损害程度的措施,如紧急冲浴设备、配置低放射线、救 援活动和急救治疗等。 19.故障是指系统或元素在运行过程中,在规定是时间和 条件内不能达到设计规定的要求,因而不能实现预定功能 的状态 20.故障类型及影响分析的步骤:①调查情况收集资料② 危险源初步辨识③故障类型、影响、组成因素分析④故障 危险程度、发生概率、分析⑤检测方法与预防措施⑥按故 障危险程度与概率大小,分先后次序,轻重缓急地逐项采 取预防措施 21.危险性与可操作性研究分析是以关键词为引导,找出 系统中工艺过程的状态参数的变化(即偏差),然后再继 续分析造成偏差的原因、后果及可以采取的对策。 22.鱼刺图法的步骤可以概括为:针对结果,分析原因; 先主后次,层层深入 23.事件树分析法从事件的起始状态出发,用逻辑推理的 方法,设想事故发展过程;进而根据这一过程了解事故发 生的原因和条件。其实质是利用逻辑思维的规律和形式, 从宏观的角度去分析事故形成的过程。 24.事故树分析:又称故障树分析,是从结果到原因找出 与灾害事故有关的各种因素之间因果关系和逻辑关系的 作图分析法。 25.事故树分析的基本程序:(1)熟悉系统(2)调查事故 (3)确定顶上事件(4)确定目标(5)调查原因事件(6) 绘制事故树(7)定性分析(8)计算顶上事件发生概率(9) 分析比较(10)定量分析(11)制定安全对策 26.最小割集是指凡能导致顶上事件发生的最低限度的基 本事件的集合 27.最小径集是指凡不能导致顶上事件发生的最低限度的 基本事件的集合 28.最小割集和最小径集在事故树分析中的作用:(1)最 小割集表示系统的危险性。求出最小割集可以掌握事故发 生的各种可能,为事故调查和事故预防提供方便(2)最 小径集表示系统的安全性。求出最小径集我们可以知道, 要使事故不发生,有几种可能方案(3)最小割集能直观 地、概略地告诉人们,哪种事故模式最危险,哪种稍次, 哪种可以忽略(4)利用最小径集可以经济地、有效地选 择采用预防事故的方案(5)利用最小割集和最小径集可 以直接排出结构重要度顺序(6)利用最小割集和最小径 集计算顶上事件的发生概率和定量分析。 29.用最小割集或最小径集进行结构重要度分析:①频率: 当最小割集的基本事件个数不等时,基本事件少的割集中 的基本事件比基本事件多的割集中的基本事件结构重要 度大②频数:当最小割集的基本事件个数相等时,重复在 各最小割集中出现的基本事件比只在一个最小割集中出 现的基本事件结构重要度大,重复次数多的比重复次数少 的结构重要度大③看频率又看频数:在基本事件少的最小 割集中出现次数少的事件比基本事件多的最小割集中出 现次数多的相比较一般前者大于后者 30.三中重要度系数中,结构重要度系数从事故树结构上 反映进本事件的重要程度;概率重要度系数反映基本事件 概率的增减对顶上事件发生概率影响的敏感度;临界重要 度系数从敏感度和自身发生概率大小双重角度反映基本 事件的重要程度。其中,结构重要度系数反映了某一基本 事件在事故树结构中所占的地位,而临界重要度系数从结 构和概率上反映了改善某一基本事件的难易程度,概率重 要度系数则起着一种过渡作用,是计算两种重要度系数的 基础 31.安全评价原理:相关性原理、类推原理、惯性原理、 量变到质变原理。①相关性原理:在分析和处理问题时, 要恰当地分析和处理系统内外因素、各层次之间的联系 (相关性),以达到强化整体效应的目的。一个系统,其 属性、特征与事故和职业危害存在着因果的相关性,这是 系统因果评价方法的理论基础。②类推原理:类比推理是 根据两个或两类对象之间存在着某些相同或相似的属性, 从一个已知对象还具有某个属性来推出另一个对象具有 此种属性的一种推理。③惯性原理:任何事物在其发展过 程中,从其过去到现在以及延伸至将来,都具有一定的延 续性,这种延续性称为惯性。④量变到质变原理:任何一 个事物在发展变化过程中都存在着从量变到质变的规律 32.对于一个具有潜在危险性的作业条件,格雷厄姆和金 尼认为,影响危险性的主要因素有3个:①发生事故或危 险事件的可能性;②暴露于这种危险环境的情况;③事故 一旦发生可能产生的后果。用式(4-2)来表示,则为: D=L·E·C D——作业条件的危险性;L——事故或危险 事件发生的可能性;E——暴露于危险环境的频率;C—— 发生事故或危险事件的可能结果。 33.安全决策是通过对系统过去、现在发生的事故进行分 析的基础上,运用预测技术的手段,对系统未来事故变化 规律作出合理判断的过程。 34.系统安全预测就要预测造成事故后果的许多前级事 件,包括起因事件、过程事件和情况变化;随着生产的发 展以及新工艺、新技术的应用,预测会产生什么样的新危 险、新的不安全因素;随着科学的发展,预测未来的安全 生产面貌及应采取的安全对策。 35.系统安全预测同其他预测方法一样,遵循如下的基本 原理:(1)系统原则(2)类推和概率推断原则(3)惯性 原理 36.安全决策过程:(1)确定目标:从大安全观出发,安 全决策所涉及的主要问题就是保证人们的生产安全、生活 安全和生存安全。应进一步界定、分解和量化。生产安全 是一个总目标,它可以分解为预防事故发生,消除职业病 和改善劳动条件(2)确定决策方案:拟出几个可供选择的 方案。将达不到目标基本要求的方案舍弃掉,然后对各个 方案进行排序。排在第一位的方案也称为备选决策提案。 备选决策提案做进一步的慎重研究。(3)潜在问题或后果 分析:“假如采用这个方案,将要产生什么样的结果?假 如采用这个方案,可能导致哪些不良后果和错误?”① 人身安全方面②人的精神和思想方面③人的行为方面(4) 实施与反馈:实施过程中制定实施规划、落实实施机构、 人员职责,并及时检查与反馈实施情况,使决策方案在实 施过程中趋于完善并达到预期效果。 37.决策树是风险决策的基本方法之一。决策树分析方法 又称概率分析决策方法。决策树法是一种演绎性方法,即 是一种有序的概率图解法。 38.危险性与可操作性研究的成败关键:(1)对分析研究 所依据的制造过程图表及有关数据把握的正确性(2)小 组成员的专业技术和洞察能力(3)小组成员运用此方法 帮助其想象动作偏离、原因和后果的透视能力(4)小组 成员具备事故严重性分析能力,尤其是对已指出的危害, 在评估其严重性之时能对危害可能引起的严重性大小,具 有衡量其轻重之能力。 39.安全系统工程的静态构架,由抽象到具体,分别由4 个层次所构成:安全哲学,安全科学,安全技术,安全工 程 40.安全系统工程主要手段:首先,在系统的研发阶段, 安全系统工程要求设置安全工程系统管理计划。从理论上 说,在产品最初的构想阶段,安全因素就应该被充分的考 虑到。其次,安全系统通过以下几个手段来保证系统安全: 安全设计、安全预警、安全生产、安全训练 41.事故树分析法的特点:(1)结果:系统可能发生的事 故放在图的最上面,称为顶上事件。(2)原因:可能是其 他一些原因的结果,称为中间原因事件,应继续往下分析。 直到找出不能进一步往下分析的原因为止,这些原因称为 基本原因事件。(3)优点:是采用演绎方法分析事故的因 果关系。 42.事件分为事故事件和成功事件

太原理工大学 物理化学(一)试卷一答案

太原理工大学 物理化学(一)试卷一答案 一.填空题 1. 最高温度 2. PVm/(RT) 真实气体对理想气体的偏差程度 1 3. 绝热可逆或循环过程 4. -726.6KJ.mol-1 5. 3.16Kpa 6. PB=KxX B 稀溶液中的溶质 7. 混合前后分子的受力情况不变 8. ..()c T P n B V n ?? 9. A B a b y z Y Z μ+μ=μ+μ 10. ()()ln B P pg g RT P θB B μ=μ+ 11. = > > 12. 降温 加压 13. 纯物质的g s g 14. 浓度较低时,随浓度增大而增大;达一定浓度后,又随浓度增大而减小 15. 1.9V 0.5V 二.证:(1)设 S=f(P,V),则有 ( )()()()()()(),()1()()V p V V P P V V P V p V P V P S S dS dP dV P V S T S T dp dV T P T V Q dS T C C S S T T T T C C T T dS dP dV T P T V δ??=+??????=+????=??==????= +??据得代入式得 (2)对于理想气体,PV=nRT

22 ()()ln ln V P T V T P nR P u T P T V nR V Cv T Cp T dS dP dV T P T V Cvd p Cpd V ??Ω==???==?∴=+=+得证。 三.解:1mol 理想气体, Cp m=52R Cv,m=32 R 1 1222(298)100298()(/2)m P P S S K n J K K P T P θ θθθ-==?=????????→(1)绝热可逆()外恒定绝热 (1)绝热可逆膨胀 1 21111221115/315/32120,0,1005,3()298()225.8/2 Q S S S J K P T P T P P T T K K P P γγ γθγθγ-----=?===?== ===据得 21,212 ,21,21121(ln ln 0)3()1(225.8298)900.42 5()1(225.8298)1500.72 ()[1500.7100(225.8298)]5719.3p m v m p m T P S nC nR T T P W U nC T T R J J H nC T T R J J G H S T T J J ?=+==?=-=?-=-?=-=?-=-?=?--=--?-=或据求

太原理工大学本科生毕业论文开题报告格式要求及范文

太原理工大学政法学院法学系毕业论文 开题报告 论文拟定题目试论乾隆惩贪的措施与当代借鉴作用 院系班级 姓名 指导教师 201X年X月XX日 论文题目试论乾隆惩贪的措施与当代借鉴作用 一、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贪污是历朝历代都会出现的,无论是古代封建社会还是先进的社会制度都不可避免地遭受着这一问题的困扰。贪污不仅仅侵害国家的利益,更重要的是它侵害了广大人民的利益,给国家的政治稳定、经济繁荣、社会安定都带来了非常不好的影响,因此历代统治者都十分重视这个问题,清朝的皇帝也不例外,他们都非常注重惩治贪官,并将其作为整饬吏治的主要内容。乾隆年间,贪污问题尤为严重,由于乾隆登基之时天下太平,也正是在这种天下承平日久的情况下,形成了贪污的温床。乾隆帝时,戒贪不啻三令五申,屡兴大狱,涉及犯人颇多,且打击面颇广,持续时间长,却大型贪污案迭起,甚至大小官吏联手贪污。尤其晚期大贪污犯和珅的出现,在历朝历代都是不曾有过的。 唐太宗李世民曾有言: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历史最大的作用不是了解过去,而是从过去的史实中汲取经验教训,以更好地指导我们的实践,达到改变未来的目的。 笔者希望通过对乾隆惩贪的经验教训的梳理,可以引发人们更多对贪污腐败的思考,并对很多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违法失职行为,积极地向国家机关提出申诉、控告或者检举,通过实施群众监督来提高自身参政的能力,真正行使好人民群众当家做主的权力。

二、选题的研究现状: 乾隆年间的贪污问题以及对贪污的惩治是一个很热门的问题,引起了大家的广泛关注。目前,学术界对于乾隆年间贪污问题的研究是比较深入很到位的,除了专门的乾隆帝的传记提及其惩贪不止的原因外,更有很多专攻于此的论文,这些论文既有对贪污状况的研究,又有对贪污风形成原因的剖析;既有对贪污形态的研究,又有对当政者惩治贪污的研究,如《试析乾隆朝惩贪屡禁不止的原因》、《乾隆反贪得失探》。此外还有个案的研究,如《百颗贪官头一桩奇贪案——清乾隆年间王亶望特大贪污案探秘》;《乾隆帝惩处高朴私贩玉石述略》,也有从官员角度论述的如《清朝官员腐败成因分析》。从以上成果来分析,认为乾隆朝惩贪不止原因是源于乾隆帝本身的观点占大多数。 三、论文的研究方法: 主要运用比较分析的方法,比较的目的是通过比较寻求法律智慧,以促进我国法律的进步。乾隆年间贪污案件之大之多在历史上是不多见的,乾隆惩贪虽然没有从根本上消除贪污现象,但是也给当今社会提供了启示作用。我们可以汲取其经验教训,更好地指导我国当今社会的惩贪工作。 其它也适当运用了如历史分析法,体现在一是研究了乾隆惩贪的历史原因及其背景,二是具体分析其惩贪的举措,从不同度而看,如政治,经济等,三是总结这些措施的影响,总结其地位和作用。又如文献研究法。通过对有关乾隆的历史资料查询,了解乾隆在位的历史,更加准确详细地恢复当时惩治贪污的全貌。 四、论文的主要内容和基本结构: 无论在封建社会还是现代社会,贪污腐败问题都是危害国家、危害社会的大问题。惩治贪污在历朝历代都是一项重要的政治工作,也得到历代统治者的高度重视。乾隆年间,贪污之风盛行,案件多,范围广,涉案人数多,贪污数额大等等都是历朝历代不曾有过的。所以乾隆帝的惩贪也就非常具有代表性,也非常具有研究价值。很多学者都曾对这个问题进行过研究,试图找出乾隆惩贪失败的原因。 本文分三部分对乾隆惩贪的措施与当代借鉴作用行探讨。第一部分主要叙述乾隆年间贪污成风的表现,重点写了贪污名目繁多,手段多样;第二部分是全文

太原理工大学人工智能复习题-试题-答案资料

《人工智能》课程习题 第一章绪论 1-1. 什么是人工智能?试从学科和能力两方面加以说明。 1-2. 在人工智能的发展过程中,有哪些思想和思潮起了重要作用? 1-3. 为什么能够用机器(计算机)模仿人的智能? 1-4. 现在人工智能有哪些学派?它们的认知观是什么? 1-5. 你认为应从哪些层次对认知行为进行研究? 1-6. 人工智能的主要研究和应用领域是什么?其中,哪些是新的研究热点? 第二章知识表示方法 2-1状态空间法、问题归约法、谓词逻辑法和语义网络法的要点是什么?它们有何本质上的联系及异同点? 2-2设有3个传教士和3个野人来到河边,打算乘一只船从右岸渡到左岸去。该船的负载能力为两人。在任何时候,如果野人人数超过传教士人数,那么野人就会把传教士吃掉。他们怎样才能用这条船安全地把所有人都渡过河去? 2-3利用图2.3,用状态空间法规划一个最短的旅行路程:此旅程从城市A开始,访问其他城市不多于一次,并返回A。选择一个状态表示,表示出所求得的状态空间的节点及弧线,标出适当的代价,并指明图中从起始节点到目标节点的最佳路径。 2-4试说明怎样把一棵与或解树用来表达图2.28所示的电网络阻抗的计算。单独的R、L 或C可分别用R、jωL或1/jωC来计算,这个事实用作本原问题。后继算符应以复合并联和串联阻抗的规则为基础。 图 2.28 2-5试用四元数列结构表示四圆盘梵塔问题,并画出求解该问题的与或图。 2-6把下列句子变换成子句形式: (1) ( x){P(x)→P(x)}

(2) ?x?y(On(x,y)→Above(x,y)) (3) ?x?y?z(Above(x,y)∧Above(y,z)→Above(x,z)) (4) ~{(?x){P(x)→{(?y)[p(y)→p(f(x,y))]∧(?y)[Q(x,y)→P(y)]}}} 2-7用谓词演算公式表示下列英文句子(多用而不是省用不同谓词和项。例如不要用单一的谓词字母来表示每个句子。) A computer system is intelligent if it can perform a task which,if performed by a human, requires intelligence. 2-8把下列语句表示成语义网络描述: (1) All man are mortal. (2) Every cloud has a silver lining. (3) All branch managers of DEC participate in a profit-sharing plan. 2-9作为一个电影观众,请你编写一个去电影院看电影的剧本。 2-10试构造一个描述你的寝室或办公室的框架系统。 第三章搜索推理技术 3-1什么是图搜索过程?其中,重排OPEN表意味着什么,重排的原则是什么? 3-2试举例比较各种搜索方法的效率。 3-3化为子句形有哪些步骤?请结合例子说明之。 3-4如何通过消解反演求取问题的答案? 3-5什么叫合适公式?合适公式有哪些等价关系? 3-6用宽度优先搜索求图3.33所示迷宫的出路。 图 3.33 迷宫一例 3-7用有界深度优先搜索方法求解图3.34所示八数码难题。 2 8 1 2 3 1 6 3 8 4 7 5 4 7 6 5

太原理工大学系统分析实验报告

本科实验报告 课程名称:系统分析与设计 实验项目:《系统分析与设计》实验 实验地点:行逸楼B114 专业班级:软件学号: 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孟东霞 2015年11月4日

一、实验目的 通过《系统分析与设计》实验,使学生在实际的案例中完成系统分析与系统设计中的主要步骤,并熟悉信息系统开发的有关应用软件,加深对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课程基础理论、基本知识的理解,提高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在实践中熟悉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的规范,为后继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实验要求 学生以个人为单位完成,自选题目,班内题目不重复,使用UML进行系统分析与设计,并完成实验报告。实验报告以纸质版(A4)在课程结束后二周上内提交(12周)。 三、实验主要设备:台式或笔记本计算机 四、实验内容 1 选题及项目背景 美食评价系统 背景:互联网时代下网络评论越来越随意,希望可以规范化的进行。 2 定义 美食评价系统为用户提供美食指导和参考。任何人都可注册为会员,个人资料包括姓名,性别,收藏的餐厅以及口味爱好。会员可以收藏餐馆,浏览餐馆信息以及其他会员的评价。餐厅必须向管理人员提出注册并审核通过后才能显示。管理人员需到工商局和餐厅具体审查后才能通过。会员可以提供来自餐馆提供的小票在次日来对用餐进行评价,一张小票仅可提供一次评价。餐馆则提供当日用餐小票记录给管理人员,用以核对用户提供的小票是否正确,然后系统则会审核评价有无不良信息,审核通过发布在餐厅信息上,并根据会员评价次数对给会员评星(1-5)。个人信息和餐馆信息可被所有人访问,管理员信息只能管理员访问。 3 参考资料 1.GB8567-88 《计算机软件产品文件编制规范》 2.GB/T11457-1995 《软件工程术语》 3.GB 1526—89 信息处理--数据流程图、程序流程图、系统流程图、程序网络图和系统资源图的文件编制符号及约定 4.GB8566-88 《软件开发规范》

大一上学期(第一学期)高数期末考试题(有答案)

大一上学期高数期末考试 一、单项选择题 (本大题有4小题, 每小题4分, 共16分) 1. )( 0),sin (cos )( 处有则在设=+=x x x x x f . (A )(0)2f '= (B )(0)1f '=(C )(0)0f '= (D )()f x 不可导. 2. ) 时( ,则当,设133)(11)(3→-=+-=x x x x x x βα. (A )()()x x αβ与是同阶无穷小,但不是等价无穷小; (B )()() x x αβ与是等价无穷小; (C )()x α是比()x β高阶的无穷小; (D )()x β是比()x α高阶的无穷小. 3. 若 ()()()0 2x F x t x f t dt =-?,其中()f x 在区间上(1,1)-二阶可导且 '>()0f x ,则( ). (A )函数()F x 必在0x =处取得极大值; (B )函数()F x 必在0x =处取得极小值; (C )函数()F x 在0x =处没有极值,但点(0,(0))F 为曲线()y F x =的拐点; (D )函数()F x 在0x =处没有极值,点(0,(0))F 也不是曲线()y F x =的拐点。 4. ) ( )( , )(2)( )(1 0=+=?x f dt t f x x f x f 则是连续函数,且设 (A )22x (B )2 2 2x +(C )1x - (D )2x +. 二、填空题(本大题有4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 5. = +→x x x sin 2 ) 31(lim . 6. ,)(cos 的一个原函数是已知 x f x x =? ?x x x x f d cos )(则 . 7. lim (cos cos cos )→∞-+++= 2 2 2 21n n n n n n ππ π π . 8. = -+? 2 12 12 211 arcsin - dx x x x . 三、解答题(本大题有5小题,每小题8分,共40分) 9. 设函数=()y y x 由方程 sin()1x y e xy ++=确定,求'()y x 以及'(0)y . 10. .d )1(17 7 x x x x ?+-求

太原理工大学模电试题及答案(大学期末考试题)

《模拟电子技术》模拟试题一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40分) 1、PN结正偏时(导通),反偏时(截止),所以PN结具有(单向)导 电性。 2、漂移电流是(温度)电流,它由(少数)载流子形成,其大小与(温 度)有关,而与外加电压(无关)。 3、所谓理想二极管,就是当其正偏时,结电阻为(0 ),等效成一条直线;当其反 偏时,结电阻为(无穷),等效成断开; 4、三极管是(电流)控制元件,场效应管是(电压)控制元件。 5、三极管具有放大作用外部电压条件是发射结(正偏),集电结(反偏)。 6、当温度升高时,晶体三极管集电极电流Ic(变小),发射结压降(不变)。 7、三极管放大电路共有三种组态分别是(共基)、(共射)、(共集) 放大电路。 8、为了稳定三极管放大电路的静态工作点,采用(电压并联)负反馈,为了稳 定交流输出电流采用(串联)负反馈。 9、负反馈放大电路和放大倍数AF=(1/(1/A+F)),对于深度负反馈放大电路的 放大倍数AF=( 1/ F )。 10、带有负反馈放大电路的频带宽度BWF=()BW,其中BW=(), ()称为反馈深度。 11、差分放大电路输入端加上大小相等、极性相同的两个信号,称为()信号, 而加上大小相等、极性相反的两个信号,称为()信号。 12、为了消除乙类互补功率放大器输出波形的()失真,而采用()类互补 功率放大器。 13、OCL电路是()电源互补功率放大电路; OTL电路是()电源互补功率放大电路。 14、共集电极放大电路具有电压放大倍数(),输入电阻(),输出电阻() 等特点,所以常用在输入级,输出级或缓冲级。 15、差分放大电路能够抑制()漂移,也称()漂移,所以它广泛应用于() 电路中。 16、用待传输的低频信号去改变高频信号的幅度称为(),未被调制的高频信号 是运载信息的工具,称为()。 17、模拟乘法器输出与输入的关系式是U0=(),电路符号是()。 二、选择题(每空2分共30分) 1、稳压二极管是一个可逆击穿二极管,稳压时工作在()状态,但其两端电压 必须(),它的稳压值Uz才有导通电流,否则处于()状态。 A、正偏 B、反偏 C、大于 D、小于 E、导通 F、截止 2、用直流电压表测得放大电路中某三极管各极电位分别是2V、6V、2.7V,则三个电 极分别是(),该管是()型。 A、( B、 C、E) B、(C、B、E) C、(E、C、B) D、(NPN) E、(PNP) 3、对功率放大器的要求主要是()、()、()。 A、U0高 B、P0大 C、功率大 D、Ri大 E、波形不失真

太原理工大学本科毕业论文撰写规范

理工大学毕业设计(论文)撰写规 为了保证我校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质量,促进国外学术交流,特制定理工大学毕业设计(论文)撰写规。 一、论文印装 毕业论文要用我校统一的理工大学毕业设计(论文)用纸(印刷厂可提供),并用计算机打印。排版用word文件,版面上空3.3cm,下空2.3cm,左空2.8cm(用于装订),右空2.3cm。打印正文用宋体或楷体小四号字(英语用Times New Roman 12),单倍行距(英语用1.5倍行距),页码用小五号字底端居中。 二、论文结构及要求 1.理工大学统一封面 2.毕业设计任务书 任务书由指导老师填写,容、时间与工作日志中任务书相符,经教研室主任、系主任签字后生效。 3.毕业设计(论文)中英文摘要、关键词 中文摘要300字左右(样式见附件一) 英文摘要300字左右(样式见附件二) 关键词(3-5个) 4.目录(样式见附件三) 目录按三级标题编写,要求层次清晰,且要与正文标题一致,主要包括摘要、正文主要层次标题、致谢、参考文献等。

5.论文或工程设计说明书 论文正文部分包括:绪论(前言或概述等) 论文主体 结论 绪论应是综合评述前人工作,说明论文工作的选题目的和意义,国外文献综述,以及论文所要研究的容。 论文主体是毕业论文的主要部分,要求文字简练、通顺、层次清楚,重点突出。 绪论和论文主体应分章排版。 引用文献号用方括号“[ ]”括起来置于引用名词的右上角,按上标排版。 结论(或结束语)作为单独一章排列,但标题前面不加“第×××章”字样。结论是整个论文的总结,应以简练的文字说明论文所做的工作,一般不超过两页。 撰写毕业论文可任选其中的一种格式,但所采用的格式必须符合表规定并前后统一,不得混杂使用。格式除题序层次外,还应包括分段、行距、字体和字号等。毕业论文标题及第一层次(章)题序和标题居中放置,其余各层次(节、条、款、项)一律沿版心左侧边线顶格安排。文章标题及第一层次(章)题序和标题距下文双倍行距。段落开始后缩两个字,行与行之间、段落和层次标题以及各段落之间均为单倍行距。 毕业论文规定打印一律用宋体或楷体字,论文正文用小四号字。 题目层次不宜太多。不论几级标题都不能单独置于页面的最后一行,即标题排版中不能

(完整word版)太原理工大学期末试卷1_物理化学

考试类型: 太原理工大学 物理化学(一) 试卷A 适用专业: 考试日期: 时间: 120 分钟 共 4 页 一、填空题(每小题 2分,共30分) 1.临界温度是气体能够液化的 ,超过此温度无论加多大压力均不能使气体液化。 2.压缩因子Z 的定义为Z = ,Z 的大小反映出 ; 对理想气体,在任何温度压力下,Z = 。 3.使一过程的?S = 0,应满足的条件是 。 4.25℃时,1 mol CH 3OH(l) 在等容条件下完全燃烧放热725.4 kJ ,则25℃时CH 3OH(l) 的标准 摩尔燃烧焓 ?c H = 。 5.25℃时水的蒸气压力为3.17 kPa ,若有一个甘油水溶液中甘油的摩尔分数为0.002(甘油为 不挥发性溶质),则溶液的蒸气压力为 。 6.亨利定律的数学表达式之一为???????????????;其适用条件为 。 7.理想液态混合物的微观模是 。 8.多组分均相系统中,组分B 的偏摩尔体积定义为V B ===def ????? ??????。 9.已知等温等压下化学反应:aA+bB == yY+zZ ,则该反应的平衡条件若用化学势 ???????????。 10.理想气体混合物中任一组分B 的化学势表达式为: 。 11.1mol 水在101325Pa 、100℃下向真空蒸发为同温同压下的水蒸气,则该过程的 ΔG 0,?S 0,?H 0。(选填>,= 或< ) 12.反应 2NO(g) + O 2(g) == 2NO 2(g) 是放热的, 当反应在某温度、压力下达平衡时,若使平衡 向右移动。则应采取的措施是: 或 。 13.方程2 ln RT H dT p d m ?=可适用于 。 14.电解质溶液的电导率随浓度变化的规律为 。 15.设阳极和阴极的超电势均为0.7V ,电极的平衡电极电势均为1.20V ,则阳极电势为 ,阴极电势为 。

太原理工大学毕业论文撰写规范

高分子专业毕业设计(论文)撰写规范 一、论文印装 毕业论文用A4纸,计算机打印。排版用word文件,版面上空2.3cm,下空2.3cm,左空2.8cm(用于装订),右空2.3cm。打印正文用宋体或楷体小四号字,1.3倍行距(英语用Times New Roman 12,1.5倍行距),页码用小五号字底端居中。页眉:太原理工大学毕业设计(论文),5号宋体居中,工大图标居左。 注:页眉和页脚在视图里。页面设置-版式-页眉1.5CM,页脚1.75. 二、论文结构及要求 1.太原理工大学统一封面 2.毕业设计任务书 任务书由指导老师填写,内容、时间与工作日志中任务书相符,经教研室主任、系主任签字后生效。 3.毕业设计(论文)中英文摘要、关键词 中文摘要300字左右(样式见附件一) 英文摘要300字左右(样式见附件二) 关键词(3-5个) 4.目录(样式见附件三) 目录按三级标题编写,要求层次清晰,且要与正文标题一致,主要包括摘要、正文主要层次标题、致谢、参考文献等。 5.毕业设计说明书或论文 论文正文部分包括:绪论(前言或概述等),论文主体,结论。要求2万字左右。 绪论应是综合评述前人工作,说明论文工作的选题目的和意义,国内外文献综述,以及论文所要研究的内容。 论文主体是毕业论文的主要部分,要求文字简练、通顺、层次清楚,重点突出。 绪论和论文主体应分章排版。 正文中引用文献号用方括号“[ ]”括起来置于引用名词的右上角,按上标排版。 结论或结束语(毕业论文最后是结论,毕业设计最后是结束语或小结)作为单独一章排列,但标题前面不加“第×××章”字样。 结论是整个论文的总结,应以简练的文字说明论文所做的工作,一般不超过两页。

太原理工大学人工智能精彩试题+问题详解

人工智能试卷A 一.填空题(15分) 1.人工智能系统是一个知识处理系统,而______,______,_______则成为人工智 能系统的三个基本问题. 2.新一代专家系统有分布式专家系统和协同式专家系统等.在新一代专家系统中,不但采用_____ _的方法,而且采用_____的技术和基于模型的原理. 3.人工神经网络的结构基本上分为两类,即递归网络和前馈网络.递归网络的典型代表有Elmman网络, ____网络.前馈网络的典型代表有多层感知机,_____等. 4.进化计算包括_______,进化策略,_______,遗传编程。 5.简单遗传算法的遗传操作主要有三种: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产生式系统的控制策略随搜索方式的不同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 二.问答题.(20分) 1.广度优先搜索和深度优先搜索各有什么特点?(8分) 2.一般程序和专家系统有什么区别?(12分) 三.解答题:(45分) 1.某问题由下列公式描述: 试用消解原理证明(x)R(x) (15分) 2.用谓词演算公式表示下列英文句子(多用而不是省用不同谓词和项,例如不要用单一的谓词字母来表示每个句子).(10 分) For every set x , there is a set y ,such that the cardinality of y is greater than the cardinality of x . 3.用语义网络表示下列知识:(10分) (a)树和草都是植物. (b)树和草都是有根有叶的. (c)水草是草,且长在水中. (d)果树是树,且会结果. (e)樱桃树是一种果树,它结樱桃. 4.八数码难题.设问题的初始状态S 0和目标状态S g 如下图所示,且估价函数为: f(n)=d(n)+w(n) ,其中,d(n)表示节点n在搜索树中的深度;w(n)表示节点n中“不 在位”的数码个数.请计算初始状态S 0的估价函数值f(S 0 ).并画出该八数码问题的有序 搜索图,标明各节点的f值,及各节点的扩展次序,并给出求得的解路径。(15分)

太原理工大学本科毕业论文撰写规范

太原理工大学毕业设计(论文)撰写规范为了保证我校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质量,促进国内外学术交流,特制定太原理工大学毕业设计(论文)撰写规范。 一、论文印装 毕业论文要用我校统一的太原理工大学毕业设计(论文)用纸(印刷厂可提供),并用计算机打印。排版用word文件,版面上空3.3cm,下空2.3cm,左空2.8cm(用于装订),右空2.3cm。打印正文用宋体或楷体小四号字(英语用Times New Roman 12),单倍行距(英语用1.5倍行距),页码用小五号字底端居中。 二、论文结构及要求 1.太原理工大学统一封面 2.毕业设计任务书 任务书由指导老师填写,内容、时间与工作日志中任务书相符,经教研室主任、系主任签字后生效。 3.毕业设计(论文)中英文摘要、关键词 中文摘要300字左右(样式见附件一) 英文摘要300字左右(样式见附件二) 关键词(3-5个) 4.目录(样式见附件三) 目录按三级标题编写,要求层次清晰,且要与正文标题一致,主要包括摘要、正文主要层次标题、致谢、参考文献等。

5.论文或工程设计说明书 论文正文部分包括:绪论(前言或概述等) 论文主体 结论 绪论应是综合评述前人工作,说明论文工作的选题目的和意义,国内外文献综述,以及论文所要研究的内容。 论文主体是毕业论文的主要部分,要求文字简练、通顺、层次清楚,重点突出。 绪论和论文主体应分章排版。 引用文献号用方括号“[ ]”括起来置于引用名词的右上角,按上标排版。 结论(或结束语)作为单独一章排列,但标题前面不加“第×××章”字样。结论是整 个论文的总结,应以简练的文字说明论文所做的工作,一般不超过两页。 通行的题序层次大致有以下五种格式(实际使用可能有些小异) 撰写毕业论文可任选其中的一种格式,但所采用的格式必须符合表规定并前后统一,不得混杂使用。格式除题序层次外,还应包括分段、行距、字体和字号等。毕业论文标题及第一层次(章)题序和标题居中放置,其余各层次(节、条、款、项)一律沿版心左侧边线顶格安排。文章标题及第一层次(章)题序和标题距下文双倍行距。段落开始后缩两个字,行与行之间、段落和层次标题以及各段落之间均为单倍行距。 毕业论文规定打印一律用宋体或楷体字,论文正文用小四号字。 题目层次不宜太多。不论几级标题都不能单独置于页面的最后一行,即标题排版中不能

太原理工大学数电逻辑课程设计

太原理工大学现代科技学院 数字电路逻辑设计课程 实验报告 专业班级 学 号 姓 名 指导教师 张博 ……………………………………装………………………………………订…………………………………………线……………………………………… …

太原理工大学现代科技学院

课程设计四路彩灯显示系统 一、设计目的 ⑴熟悉常用中规模计数器的逻辑功能。 ⑵掌握计数、译码器的工作原理及应用。 ⑶熟悉移位寄存器的工作原理、典型应用和调试方法。 二、设计任务与要求 设计一个4路彩灯控制器,要求: 开机后可自动从初始状态按规定程序进行循环演示。 ⑴开机后可自动从初始状态按规定程序进行循环演示。 ⑵彩灯花形又3个节拍组成。 第一节拍:逐次渐亮,灯亮时间1S,共用4S。 第二节拍;4路彩灯按逆序渐灭,也需4S。 第三节拍;4路彩灯同时亮0.5S,然后同时变暗0.5S,要进行4次,所需时间也为4S,3个节拍完成一个循环。 ⑶彩灯用发光二级管(LED)模拟。 三、设计仪器与器件 ⑴数字电路实验箱。 ⑵器件:74LS04、74LS08、74LS10、74LS32(两片)、74LS161、74LS194

分析以上设计任务,该控制系统完成如图1所示的控制流程,系统结构框图如图2所示。 图1:四路彩灯控制流程图 图2:四路彩灯控制系统结构框图

(1)74LS161的功能表 74LS194的功能表

(2)根据电路图 根据74LS161的功能表310Q Q Q LD ??= 所以只要1=LD ,则芯片一直运行记数功能,132M Q Q =+,10M M = ,所以01=M 时,10=M 实现右移,10=Q 当11=M 时,00=M ,实现左移,03=Q 设161的输出分别为,0Q 1Q 2Q 3Q ,194的输出分别为A Q B Q C Q D Q 输出:n n A n A Q CP Q Q 31?↑+=+,n n B n B Q CP Q Q 3 1?↑+=+ n n C n C Q CP Q Q 31?↑+=+,n n D n D Q CP Q Q 3 1?↑+=+ 3Q 为1时,与CP 脉冲经过与门,随着CP 脉冲的变换,与门输出结果发生变 换,8种情况,即明暗各变换4次。 (3)根据以上分析,得到状态转移图

太原理工大学论文说明书((DOC)

目录 第一章矿井概况与井田地质特征 (1) 第一节矿井概况 (1) 第二节井田地质特征 (3) 第二章矿井开拓与开采 (4) 第一节矿井开拓布置 (4) 第二节矿井生产系统 (5) 第三节采区巷道布置 (5) 第四节采煤方法 (6) 第三章矿井通风 (6) 第一节矿井通风系统 (6) 第二节采区通风系统 (7) 第三节掘进通风 (7) 第四节矿井风量计算 (7) 第四章矿井安全技术 (10) 第一节矿井瓦斯治理 (10) 第二节矿尘防治 (11) 第三节矿井防灭火 (12) 第四节矿井防治水 (13) 第五节顶板灾害防治 (13) 第六节提升运输与机电设备安全 (14) 第五章实习收获、体会及建议 (14)

第一章矿井概况与井田地质特征 第一节矿井概况 一、自然地理 1、地形地貌 本区属于黄土高原丘陵地貌,沟谷纵横切割,最低点位于河溪沟井田北东部北西界内侧两渡火车站,标高+725.5m,最高点位于崔家沟井田东部北界山梁,标高+1126m,相对高差400.5m。矿区内地势总体为东高西低。 区内沟谷十分发育,沟坡陡峭,除西部沟底有基岩出露外,大部为黄土覆盖,地表植被稀少,水土流失严重,属侵蚀~剥蚀区。 2、河流水系 矿区内河流均属黄河流域汾河水系。汾河由北东至南西方向自崔家沟井田和河溪沟井田北西界外侧流过,为本区域最大河流。矿区内于崔家沟井田中西部自大核桃洼村向北北东经崔K-9、崔K-10、崔K-11、崔K-15号钻孔所分布的黄土山梁,形成了本区的小型自然分水岭,其以西冲沟水均向北西直接汇入北西界外的汾河;其以东冲沟水均向南汇入南界外的静升河,然后总体向南西至灵石县城北注入汾河。各冲沟雨季时有水流,暴雨时水势凶猛,数日后即变为溪流,全年大部分时间干涸无水,为季节性山洪河道。当地居民在沟谷中用土石筑坝储水,形成小型水库,以解决人畜用水,但当山洪暴发时库坝容易被冲垮。 3、气象 本区属于温暖带季风型大陆性气候,四季分明,昼夜温差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