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版 垃圾管理计划 2018.4.10

新版 垃圾管理计划  2018.4.10
新版 垃圾管理计划  2018.4.10

+

垃圾管理计划

GARBAGE MANAGEMENT PLAN

船名

(Name of ship)

船舶登记号

(IMO Number):

船舶呼号

(Call Sign):

船籍港

(Port of Registry):

船舶识别号

(Ship's Identification):

本计划经主管机关审核符合国际海事组织制定的《73/78防污公约》附则V第10条和《垃圾管理计划编制指南》的各项要求。

This plan has been approved by the Competent Authorities and is written in accordance with the requirements of regulation 10 of Annex V of the International Convention for the Prevention of Pollution from ship's, 1973, as modified by the Protocol of 1978 relating there to (MARPOL73/78) and the requirements as stated in the Guideline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Garbage Management Plan by the International Maritime Organization.

主管机关核发印章

Approval Stamp of Administration:

年月日

(YY MM DD)

前言

1: 本计划是依据《经1978年议定书修订的1973年国际防止船舶造成污染公约》(以下称73/78防污公约)附则V的实施指南规定的要求和我国有关规定编写的。)

2: 本“计划”包括了国际海事组织制定的《垃圾管理计划编制指南》所要求的全部资料和操作程序。

3.本“计划”是为本船船员在船上使用,以船员使用的工作语言中文为准。

4:本船全体船员应严格按本“计划”有效地管理垃圾,防止水域污染。

目录

第一章管理要求(1) 第二章实施人员职责(2) 第三章定义(3) 第四章减少废弃物的措施(6) 第五章发生事故时的响应措施(7) 第六章船上垃圾的管理(8) 第七章培训与教育(19) 附件 1 海上垃圾排放(20) 附件 2 船上垃圾处理和排放的选项. (21)

第一章管理要求

1 垃圾污染告示牌要适当语言编写并张贴。

2 垃圾管理计划应被船员所了解和熟悉。

3 《垃圾记录薄》应作为船上高级船员海上日志的一部分或其它记录。

3.1 每次排放操作,或完成焚烧的内容,日期均要记录在《垃圾记录

簿上并签字。每页用完后,需要船长签字。《垃圾记录薄》应该用船员工作语言(中文)和英语填写。

3.2 每次排放记录须包括日期、时间,船位,垃圾种类和被排放的垃

圾的估算量(以立方米计)。每次焚烧记录须包含日期、时间、焚烧开始和结束时的船位(船舶经纬度)、被焚烧垃圾的分类、每一类被焚烧的垃圾的估算量(以立方米计);每次排放至港口接收设施或另一艘船舶,须在垃圾记录簿中填写垃圾接收日期、时间、港口接收设施或另一艘船舶名称、垃圾的分类、每类垃圾的估算量(以立方米计).

3.3 《垃圾记录薄》应作为文件存放在船上便于检查所需,并从最后一

笔记录日期起保存两年。

3.4 如发生本附则第7条所述的任何排放或意外落失,须在《垃圾记

录簿》中记录该排放或意外落失发生的日期、时间、所在港口或船位(经纬度和水深)、原因,排放或意外落失的物品细目、垃圾种类、和估计量(以立方米计)、以及为防止或尽量减少这种排放或意外落失业已采取的合理的预防措施和大致说明。

3.5 缔约国主管机关可以检查船上《垃圾记录薄》,但《垃圾记录簿》

可以复印,但须由船长证明副本与原件一致。

3.6 渔具的意外落失或排放会对海洋环境或航行造成严重威胁,应向

船舶的船旗国报告,如果落失或排放发生在某一沿海国家管辖权范围内的水域,也应向该沿海国家报告

第二章实施人员职责

本船《垃圾管理计划》实施总负责人是本船船长

1 船长职责

1.1 负责组织全体船员的培训,教育工作,提高意识;

1.2 负责摘抄现行有关防污染的法律法规包括处罚信息通知船员;

1.3 尽量减少购买产生垃圾的物料和改变习惯以便减少垃圾量;

1.4 确保实施本计划的程序措施并及时报告主管机关。

2 本船《垃圾管理计划》具体实施负责人是本船大副

2.1 负责组织垃圾管理人员实施《垃圾管理计划》;

2.2 负责垃圾管理人员培训和训练工作;

2.3 船舶发生垃圾污染事故时,现场指挥应急处理工作;

2.4 负责联系垃圾接收处理事宜;

2.5 负责张贴垃圾污染公告牌;

2.6 负责《垃圾记录簿》记录和保管。

3 船员自己负责日常生活垃圾收集、处理工作

3.1 负责分类,收集处理垃圾;

3.2 保持垃圾收集,储存点的卫生,不发生污染,腐烂,恶臭气味。

4 垃圾处理设备管理人员职责

4.1 熟悉所分管的设备技术性能并严格按垃圾管理程序进行操作;

4.2 负责所分管的设备维修与保养,使期处于良好状态。

5 全体船员职责

5.1 严格遵守《垃圾管理计划》的要求;

5.2 认真参加《垃圾管理计划》的培训和演习;

5.3 船舶发生垃圾污染事故时,按大副指令参加应急处理工作;

5.4 船员应协助船长来确保船上任何区域减少垃圾数量,垃圾收集、分类和处理要适当和

有效。

第三章定义

1 垃圾

系指产生于船舶正常营运期间并需要连续或定期处理的各种食品废弃物、生活废弃物、操作废弃物、所有的塑料、货物残留物、焚烧炉灰、食用油、渔具和动物尸体、但本公约其他附则中所界定的或列出的物质除外。垃圾不包括因航行过程中的捕鱼活动和为把包括贝类在内的鱼产品安置在水产品养殖设施内以及把捕获的包括贝类在内的鱼产品从此类设施转到岸上加工的运输过程中产生的鲜鱼及其各部分。

1.1动物尸体

系指船上作为货物载运且在航行中死亡或被实施安乐死的任何动物的躯体。

1.2货物残留物

系指公约其他附则未规定的、货物装卸后在甲板上或舱内留下的任何货物残留物,包括装卸过量或溢出物,不管其是在潮湿还是干燥的状态下,或是夹杂在洗涤水中,但不包括清洗后甲板上残留的货物粉尘或船舶外表面的灰尘。

1.3食用油

系指任何用于或准备用于食物烹制或烹调的可食用油品或动物油脂,但不包括使用这些油进行烹制的事物本身。

1.4生活废弃物

系指其他附则未规定的、在船上起居处所产生的所有类型的废弃物。生活废弃物不包括灰水。

1.5渔具

系指任何以捕捉、控制以便随后捕捉或收获海洋或淡水生物为目的而布设于水面、水中或海底的实物设备或其任何部分或部件组合。

1.6食品废弃物

系指船上产生的任何变质或未变质的食物,包括水果、蔬菜、乳制品、家禽、肉类产品和食物残渣。

1.7焚烧炉灰

系指用于垃圾焚烧的船用焚烧炉所产生的灰和渣。

1.8操作废弃物

系指其他附则未规定的、船舶正常保养或操作期间在船上收集的或是用以储存和装卸货物的所有固体废弃物(包括泥浆)。操作废弃物也包括货舱洗舱水和外部清洗水中所含的清洗剂和添加剂。考虑到本组织制定的导则,操作废弃物不包括灰水、舱底水或船舶操作所必须的其他类似排放物。

1.9营运废物

“营运废物”(《防污公约》附则V第1.12条)不包括灰水、舱底水或对船舶营运至关重要的其他类似排放。对船舶营运至关重要的“其他类似排放”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所列:

●锅炉、节热器的排泄;

●船艇引擎的湿废气;

●锚链间的排出物;

●调距螺旋桨和推进器液压液体和其他油类至海界面(例如:推进器、轴承、稳定器、

橡胶轴轴承等等);

●蒸馏/逆渗透卤水;

●升降器底坑排出物;

●消防总管系统的水;

●停用的淡水;

●汽轮机清洗水;

●马达汽油和补偿排放;

●机器废水;

●泳池、矿泉水和娱乐用水;

●声呐罩排放物;及

●井围甲板排放物。

1.10电子垃圾

系指船舶正常作业或在起居处所中所使用的电气和电子设备,包括所有部件、组件和消耗品,这些设备被丢弃时的部分,存在着对人体健康或环境有潜在危害的物质。

1.11塑料

系指以一个或多个高分子质量聚合物为基本成分的固体材质,这种材质通过聚合物制造成型或加热和(或)加压制作成成品。塑料的材质特性从脆硬易碎到柔软有弹性。就本附则而言,“所有塑料”系指所有含有或包括任何形式塑料的垃圾,其中包括合成缆绳、合成纤维渔网、塑料垃圾袋和塑料制品的焚烧炉灰。

2其他

2.1 洗碗水

系指残留自人工或机械事先对碗碟和厨房用具的冲洗,而粘附在这些用具的食品颗粒在正常情况下不妨碍自动洗碗机运行。

2.2 回收

系指分类与回收可再处理的部件和材料的活动。

2.3 重复使用

系指回收无需再处理就可进一步使用的部件和材料的活动。

2.4 在航途中

系指船舶在海上包括偏离最短直线航道的航行。就实际航行目的而言,会造成海上大范围实际又合乎情理的排放。

2.5 特殊区域

指特殊区域为地中海区域、波罗的海区域、黑海区域、红海区域、海湾区域、北海区域、南极区域和大加勒比海区域。

第四章减少废弃物的措施

1 船上人员应减少使用可变为垃圾的材料。

2根据需要,应考虑在任何形式下减少船舶物料、食品和货物产生垃圾来进行管理。

3 当制定物料和食品安排时,如可能,与供应商一起从产生垃圾的条件来考虑采购产品。应考虑选择如下措施来减少垃圾数量;

3.1 当使用包装袋时,应考虑如足够的保质期(一旦容器打开后)的因

素以避免这些产品产生更多的垃圾数量;

3.2 当使用可重复使用或可回收的包装袋和容器时,应尽量避免使用一

次性的杯,器皿、碟、碗、破布和其它方便物品;和

3.3 除可重复使用或可回收的塑料物品外,避免供应塑料包装的物品。

4当选择材料对货物存储和绑扎或由于天气而对货物进行保护时,应考虑这些材料会产生多少垃圾。应考虑选择如下措施来减少垃圾数量:

4.1 使用永久重复使用的货物盖布来代替一次性或使用可回收的塑

料覆盖物;

4.2 尽量使用可重复使用的垫板、支撑材料、衬板和填充材料进行装

载和贮藏;及

4.3 在港内卸货时产生禁止排放的垫舱物料,衬版和填充材料应送往

港口接收设施。

第五章发生事故时的响应措施

1发生垃圾污染事故时,应及时采取控制,回收等措施,减少污染。

2船长或者大副应及时向主管机关报告,内容包括:

2.1 船名及呼号;

2.2 船籍港;

2.3发生事故的日期和时间;

2.4 发生事故船舶的位置(经纬度);

2.5 垃圾污染说明,垃圾种类和估计量;

2.6原因;

2.7 采取的措施。

第六章船上垃圾的管理

1 总则

1.1除列于附件1的限制外,海上排放是禁止的。在某一定条件下,对海洋环境无害的食品废弃物、动物尸体、清洁剂、混杂在货舱清洗液、甲板和外表清洗液和货物残留物是允许排放的。

1.2 为满足公约,应配备人员、设备并建立程序以收集、分捡、加工、贮藏、回收、再使用和排放。与上述工作有关的经济和工作程序包括贮藏空间要求、卫生、设备和人员费用以及港区内处理垃圾服务费用。

1.3处理和贮藏船上垃圾最适当的方法的制定应因船舶下列因素不同而各异:营运距离(即特殊区域,离近岸或冰架)、船上垃圾处理设备和贮藏空间、航程和所靠港口的垃圾处理规则和设备。正确的垃圾处理和贮藏方法能够减少垃圾对船上贮藏空间的需求,且能有效地向港口接受设备转移船上的垃圾。

1.4处理船上产生的垃圾的步骤可分为四个阶段:收集、加工、贮藏和排放。附件2对船上垃圾处理和排放做了概述。

1.5除谷物以外的固体散装货物应按照修正案附录I的标准进行分类,以确定其是否为对海洋环境有害物质。若固体散装货物为对海洋环境有害物质,则其货物残余为K类垃圾,若为对海洋环境无害物质,则货物残余为J类垃圾。

船方应当要求托运人对其托运的货物是否对海洋环境有害进行申明并将申明随船保存至少两年。

2 垃圾收集程序

2.1为在收集后减少或避免分拣的必要,并为便利回收利用,建议在船上提供有明确标记的垃圾接收容器随时接受所产生的垃圾。船上容器的形式可以是桶、金属箱、罐、容器袋、或有轮箱。

2.2甲板区域、船尾甲板或无遮挡区域中的任何容器应系固在船舶上并有紧密和安装牢靠的盖子。所有垃圾容器应加以系固以防丢失、撒落、或置于容器内的任何垃圾的丢失。

2.3容器应有清楚标记并可通过图形、大小或位置加以识别。容器应置于全船所有适当处(例如:机舱、居住甲板、起居室、厨房和其他生活或工作处所),

应告知所有船员和旅客何种垃圾应或不应放置于其中。

2.4 垃圾应按如下种类分拣:

●不可回收利用的塑料和混有非塑料垃圾的塑料;

●破布;

●可回收利用的材料;

◆食用油;

◆玻璃;

◆铝罐;

◆纸张、硬纸板、瓦楞纸板;

◆木头;

◆金属;

◆电子垃圾;

◆塑料(包括泡沫聚苯乙烯或其他类似塑料物质);及

●会对船舶或船员构成危险的垃圾(例如:渍油碎布、灯泡、酸类、

化学品、电池等等)。

2.5容器应用不同的颜色来清晰地标识和区别所要接收的垃圾类型。

2.5.1“红色”标记的容器用于不可回收的塑料制品和混合了非塑料垃

圾的塑料制品、可能含有有毒或重金属残余物及不可排放于海中的

废弃物。

2.5.2 “黑色”标记的容器用于处理食用油、作业废弃物、焚烧炉灰烬但

可能含有有毒或重金属残余物的塑料制品的灰烬除外。

2.5.3 “蓝色”标记的容器用于处理货物残留物物、生活废弃物(如纸制

品、破布、破浪、金属、瓶子、陶瓷等)和类似的废弃物。

2.5.4 “绿色”标记的容器用于处理食品废弃物。

2.6 建议以下处所安放所需的各类容器,但可依据实际情况增减。表一列出了各类容器在船上的位置和数量。

2.6.1作为集中垃圾贮存地方的尾楼甲板或其它处所;

2.6.2 厨房;

2.6.3餐厅;

2.6.4机舱工作间;

2.6.5机舱集控室;

2.6.6 甲板物料间;

2.6.7驾驶台;

2.6.8产生垃圾的任何地方。

2.7每个容器务必用颜色明显清洗地按本章2.5所述的标示。

2.8根据产生垃圾类型不同,每处公共场所相应地放置不同容器,避免后期进行分类的额外工作。

2.9船员房间至少提供两类容器,收集塑料和其它垃圾。

2.10船员将自己房间的垃圾,机工将机舱的垃圾和甲板部船员将甲板处所的垃圾按类型送到加工点、短期贮存点和长期贮存点。

2.10.1塑料垃圾包括混用塑料的垃圾制品必须留存在船上,到港后送往

港口接收设施处理;

2.10.2油破布和被污染的破布应焚烧炉焚烧或到港后送往港口接受设

施处理;

2.10.3对带有病菌的食品废弃物及其用具与其它垃圾分开存放并妥善

保存,到港后按接收国法律规定送往港口的接收设施处理。

2.11船员应就垃圾分类和收集的程序进行培训。

表一船上垃圾收集容器位置和数量

3 垃圾加工程序

3.1 垃圾加工设备

3.1.1容器数量等列于表一

3.1.2船上的垃圾处理设备列于表二

3.1.3粉碎机由大厨负责

3.1.4设备应按产品说明书操作,根据焚烧炉、压实机和粉碎机等说明书加

工垃圾,但焚烧炉只能处理可燃烧的垃圾种类。三管轮是焚烧炉操作

的负责人。

表二垃圾处理设备

3.2 粉碎加工处理

3.2.1 与塑料一起粉碎处理的食品废弃物不能再海上排放,因此食品废弃物放进捣碎机或研磨机前需把所有的塑料材料去除。

3.2.2船舶仅在航行途中时在特殊区域内才允许在尽可能远离最近陆地,但距最近陆地或最近冰架应不小于12海里处将经粉碎或研磨的食品废弃物排放入海。这种食品废弃物应业已经粉碎或研磨粉碎并能通过网眼不大于25mm的筛子,且不应被任何其他类型的垃圾污染。

3.2.3 除3.2.2要求外,船舶仅在途中时才允许在尽可能远离最近陆地的特殊区域外将食品废弃物排放入海,但在任何情况下不得:

.1 最近陆地不到3海里处将经粉碎或研磨的食品废弃物排放入海。这种食品废弃物应业已经粉碎或研磨粉碎并能通过网眼不大于25mm的筛子。

.2在距最近陆地不到12海里处将上述.1规定处理的食品废弃物排放入海。

3.2.4船舶在禁止排放区域进行操作处理时,从船上粉碎机或磨碎机应直接排放至船上合适的结构贮存柜,不能排入船舶生活污水处理系统,也不能贮存在含有油污水的舱底或油舱内。

3.3 压实处理

3.3.1 为便于贮存、易于输送到港口接收设备或在海上排放,对可压实的垃圾应在船上进行压实处理。

3.3.2 大部分垃圾可以压实,各种垃圾压实方案列于表三。

3.3.3 垃圾压实前应送入磨碎机磨碎提高压缩率和减少贮存场所。当处理和贮存包裹物时要小心以防止意外进入海洋环境。

3.3.4不使用专门设备,未磨碎的塑料、纤维、纸板、体积大的货物容器和厚金属件,蓄有压力的容器等在标准压实机会引起爆炸的危险,因此这些垃圾是不能压实或破碎。

控使用,因此它们变得小且容易操纵即有很好的效果。应注意的是由于船上缺乏空间,小船对大船来说,可能更严格要求。

(2)使用适当装置可容易地将小桶和大桶压实- 已为边远地点设计出大量的此种设备,它们因而是小巧并易于使用的,效果良好。应注意的是,桶类的压实可能仅限于大型船舶,因为小型船舶(渔船)上缺少空间。

3.4 焚烧处理

3.4.1 焚烧炉处置垃圾应根据本船的具体情况来实施。焚烧炉仅适用制造商指定的材料进行焚烧。

3.4.2 纸及其制品、浸油破布、塑料等容易燃烧的垃圾,可在船上焚烧炉内焚烧处理。

3.4.3一般来说,船在港口或平台码头时不应使用焚烧炉焚烧垃圾。靠近污染严重区域的某些港口,有些制定了附加空气排放限制的当地法律。用焚烧炉焚烧垃圾须得到港口有关主管部门许可,另外,内河水域不得使用焚烧炉。

3.4.4各种垃圾焚烧选择列于表四,包括为船上人员考虑需要特别处理、可燃性、体积减少、残余、废气和船上贮存空间。除金属盒玻璃外,大部分垃圾是可以进行焚烧的。

3.4.5焚烧如脱落的油漆、浸染过木材的有毒材料和某些PVC塑料需要特别注意,因为这些燃烧副产品对环境和健康有潜在的影响。电池、过期的药品、湿润剂桶、有发荧光敷层的管子、化学废弃物和陈旧的油漆等任何时候都不能焚烧。在处理前,应根据要求贮存焚烧后的残余物(如塑料灰烬不能在海上排放),到港后送往港口接收设施处理。

3.4.6应禁止在船上焚烧下列物质:

(a)公约附则Ⅰ、Ⅱ和Ⅲ货物残余物及其相关的被沾污的包装材料;

(b) 多氯联苯(PCBs);

(c) 公约附则V中定义的含有微量重金属的垃圾;和

(d) 含有卤素化合物的精炼石油产品。

3.4.7在正常船舶操作过程中产生的污油和油渣,在船上焚烧也可在主、辅发电机或锅炉内进行,但是这种焚烧不能再码头、港口和河口内进行。

3.4.8应禁止在船上焚烧多氯联苯(PCBs)。在颁发了国际海事组织型式认可证书的焚烧炉中焚烧除外。

3.4.9焚烧在排气中产生有毒气体的塑料、雾化盐酸(HCI)及氢氰酸(HCN)等垃圾时,应在能承受高温的焚烧炉中进行焚烧。

3.4.10船上焚烧时应要求始终检测燃烧烟道烟气出口的温度,在温度低于850℃的最低允许温度时,废物不应填入船上连续进料焚烧炉。对于分炉填烧的焚烧炉,该装置应设计成在开烧5分钟后燃烧室的温度达到600℃。

3.4.11 船载焚烧炉的灰、渣应被视为营运废物,因此为不可排放入海的垃圾。

表四船上垃圾的焚烧选择

1. 检查当地规定是否有可能减少

2. 每个在船的操作人员应针对垃圾焚烧炉进行培训,熟悉设备的使用和可在焚烧炉中被焚烧的垃圾类型。

4.1 在船上收集的垃圾应送至到指定的处理或地点。必须返港处理的垃圾应按要求贮存,直至在岸上进行适当的处理来安排排放、无论如何,垃圾应该妥善贮存以避免对安全和健康造成危害。

4.2船上应备有足够的贮存空间和设备如箱、筒、袋或其他容器。若贮存空间有限,船上应安装压实机或焚烧炉。在可能的范围,所有经过处理和未经过处理的垃圾,无论贮存多长时间,均要贮存在不可燃烧的材料制成的严密的、有盖的容器内以防止非故意地将贮存的垃圾排放。

4.3要根据第六章1.1条所述的垃圾排放限制要求来分开贮存。每个容器要清晰地以m3标记

4.4处理前,应考虑如塑料等垃圾按长期贮存要求进行。

短期贮存点:甲板物料间、机舱工作间、机舱集控室、厨房、餐厅

长期贮存点:船尾集中垃圾站

4.5在垃圾贮存区域,应定期运用清洁、无菌、预防和补救控制方法来控制传染。

4.6可从船上直接排放于海上的垃圾应送往短期贮存点贮存或不贮存。

4.7在贮存点,垃圾分类装入罐、桶、箱、袋或其它容器内。

4.8短期贮存的垃圾,当船舶航行到非禁止排放区时可将垃圾排放入海。

4.9长期贮存的垃圾必须装入有严密、坚固盖子的罐、桶、箱、袋等容器内。

4.10返回港口卸载处理的、可能携带有害动、植物或疾病的食品废弃物应贮存

密封的容器内,并且应与其它食品废弃物隔离。在一些国家可能要求对这些垃圾进行双层袋包装进行隔离检疫。这些垃圾应贮存在隔离的容器内并清晰的标识以避免不正确的排放和在陆地上不合适的设施处理。

2018新版垃圾管理计划

垃圾管理计划 GARBAGE MANAGEMENT PLAN 船名: Ship’s name IMO编号: / IMO Number 船舶呼号: / Call sign 船籍港: Port of Registry 船舶识别号: Ship identification 本计划业已经主管机关审核符合国际海事组织制定的《73/78防污公约》附则V第10条和《垃圾管理计划编制指南》的各项要求. This Plan has been approved by the Competent Authorities and is written in accordance with the requirements of Regulation 10 of Annex V of the International Convention for the Prevention of Pollution from Ships, 1973, as modified by the Protocol of 1978 relating thereto(MARPOL 73/78)and the requirements as stated in the Guideline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Garbage Management Plan by the International Maritime Organization. 主管机关核发印章:中华人民共和国 Approval Stamp of Administration: 2018年月日 yy-mm-dd

1.本计划是根据《经1978年议定书修订的1973年国际防止船舶造成污染公约》(以下简称本公约)附则V的2016年修正案规定的要求和我国有关规定编写的。 2.本计划包括了国际海事组织制定的《垃圾管理计划编制指南》所要求的全部资料和操作程序。 3.本计划须经中华人民共和国海事局签注。 4.本计划是为本船船员在船上使用,以船员使用的工作语言中文为准。 5.本船全体船员应严格按本计划有效地管理垃圾,防止水域污染。

垃圾管理计划电子版

船名: Name of Ship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船舶呼号: Call Sign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船籍港: Port of Registry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船旗国: Flag State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船舶所有人: 船舶经营人: Manager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本计划经主管机关审核符合国际海事组织制定的《73/78防污公约》附则V第9条和《垃圾管理计划编制指南》的各项要求。 This pla n has bee n approved by the Compete nt Authorities and is writte n in accorda nee with the requireme nts of regulati on 9 of Annex V of the In ter natio nal Conven ti on for the Preve nti on of Polluti on from Ship's, 1973, as modified by the Protocol of 1978 relating thereto (MARPOL73/78) and the requireme nts as stated in the Guideli nes for the Developme nt of Garbage Man ageme nt Plan by the Intern ati onal Maritime Orga ni zatio n .言 1.本计划是根据《经1978 年议定书修订的1973 年国际防止船舶造成

新版《垃圾管理计划》详解

垃圾管理计划GARBAGE MANAGEMENT PLAN SHIP’S NAME: M/V XXXXXX IMO NO.: 1234567 CALL SIGN: XXXX PORT OF REGISTRY: XXXX FLAG STATE: XXXX OWNER: XXXX 船务有限公司 XXXX SHIPPING CO., LTD.

Introduction 前言 This plan is established in accordance with Regulation 9 of Annex V of modification in 1995 of the International Convention for the Prevention of Pollution from Ships, 1973, as modified by the Protocol of 1978 (MARPOL 73/78). 本计划是根据《经1978年议定书修订的士1973年国际防止船舶造成污染公约》(以下称73/78防污公约) 附则V 1995年修正案第9条规定的要求编写的。 This plan includes all information and operation procedures required by Guideline of Garbage Management Plan which is established by IMO. 本“计划”包括了国际海事组织制定的“垃圾管理计划编制指南”所要求的全部资料和操作程序。 This plan established in working language is for the using of crewmembers on shipboard. 本“计划”是为了船船员在船上使用,以船员使用的工作语言编写。 All the crewmembers should manage garbage and prevent water area pollution effectively according to this plan strictly. 本船全体船员应严格按本“计划”有效地管理垃圾,防止水域污染。

IATF16949-2016管理评审报告范例

管理评审报告 (ISO9001:2015 /IATF16949:2016、IS014001:2015)

力Kappa值为0.87大于0.75,过程效率的测量时符合预期要求。 体系过程中的目标值在2017年度的上半年很好的完成了策划的活动和达到策划的结果程度(如订单评审及时率、来料及时率、出货及时率等),详见2017年ELT质量管理目标。 5.9产品符合性: 对所有要求(顾客的、相关国家法律法规的、公司自己的)的符合性,进行监控均符合要求,详见客户的特殊特性(如盐雾、CPK尺寸、ROHS等) 5.10. 对现有操作更改和新设施或新产品进行的制造可行性评估: 公司对新产品(如XX产品)都进行制造可行性分析报告,生产设备、工装检具(新、旧)等都进行评估,详见APQP控制程序的《新产品设备工装和实验设备检查清单》、《新产品设备工装模具夹具检查清单》、《初始能力研究计划》等。 5.11. 对照维护目标的绩效评审 公司的设备(也包括工装/量具)均进行点检与维护,设备做到一级、二级、三级保养。设备保养完成率为100%,设备故障造成的平均停机时间≤2h,模具维修合格率为100%。 5.12顾客记分卡评审 顾客每月对公司的供货进行月度评价(如XX产品),每月的考评均在90分以上(A级),如发现不达标的情况及时查找原因,并制定方案进行解决以满足顾客需要。 5.13通过风险分析(如FMEA)识别的使用现场潜在失效确认。 在新产品设计开发及产品量产等阶段,研发部都对相应的产品进行FMEA分析,查找原因并制定相应措施进行控制,把风险降到最低(或50分以下)。 5.14实际使用现场失效及其对安全或环境的影响 公司对已经发生问题采取8D或5C 进行分析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纠正预防,对安全或环境的影响的进行FMEA分析及风险与机遇分析对相应的问题采取对应的措施,消除风险及安全隐患。详见《FMEA》分析报告及《风险与机遇评价报告》。 5.15改进的机会: 新版ISO9001:2015 /IATF16949:2016体系运行的12个月中,暂未收到相关部门提出文件和体系要素的修改通知申请单。今后,根据公司体系运行情况,以及外审/内审/管理评审中发现的问题点,涉及指导文件欠完善的地方,立即修订、更新; 5.16合规义务遵守情况符合要求。 对公司法律法规符合性进行评价(含ROHS、REACH、HF),结果为公司产品、活动及服务行为100%符合国家法律法规要求,并在实际工作中得到遵守。

危险废物产生单位管理计划制定指南

附件 危险废物产生单位管理计划制定指南 为贯彻落实《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以下简称《固体法》)关于产生危险废物的单位必须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制定危险废物 管理计划的规定,指导危险废物产生单位制定危险废物管理计划(以下简 称管理计划),特制定本指南。 一、适用范围 本指南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危险废物产生单位(以下简称产废单位)。 二、基本原则 (一)依法制定,严格落实。产废单位应依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的有关要求制定管理计划,并严格按照管理计划加强危险 废物全生命周期的环境管理。 (二)源头减量,过程控制。管理计划应注重减少危险废物的产生量和危害性,并采取防范措施避免危险废物在贮存、利用、处置等

过程中的环境风险。 (三)因地制宜,切合实际。以本指南为基础,在确保管理计划真实和可操作的前提下,企业可以结合实际情况,商所在地县级以上 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调整相关内容。 三、基本要求 (一)制定单位 管理计划应由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产废单位制定。对拥有子公司. (具有独立法人资格)、分公司(不具有独立法人资格)或者生产基 地的集团公司(统称集团公司),按以下规则进行制定:1.子公司单独制定。 2.分公司或者生产基地(统称所属单位),按照属地管理原则划分制定单位。所属单位可与集团公司一起制定,也可分别单独制定。 原则上,所属单位与集团公司不在同一设区的市的,应当分别单独制 定。 (二)制定形式 管理计划应以书面形式制定并装订成册,封面和正文的排版使用既定格式(封面可增加企业标志)。按照填表说明填写《危险废

物管理计划》(见附1),并附《危险废物管理计划备案登记表》(见附2)。 (三)制定时限 原则上管理计划按年度制定,并存档5年以上。鼓励产废单位制定中长期(如5-10年)管理计划。制定中长期管理计划的,应当按年度制定实施计划。 四、主要内容 (一)基本信息 基本内容主要包括:单位名称、法定代表人、单位注册地址、生产设施地址、行业类别与代码、总投资、总产值、企业规模、联系人 以及联系方式等。 管理体系主要包括:危险废物管理部门及负责人、技术人员相关情况、制度制定及落实情况、管理组织框架等。 (二)过程管理 危险废物产生环节1. 产品生产情况主要包括:原辅材料及消耗量、生产设备及数量、产品及产量、生产工艺流程图及工艺说明等。危险废物产生情况主要包括:产生的危险废物名称、代码、废物 类别、有害物质名称、物理性状、危险特性、本年度计划产生量、上 年度实际产生量、来源及产生工序等。

垃圾分类工作计划范文.doc

2018年垃圾分类工作计划 【第1篇】环卫队工作计划范文201x 年是“十三五”开局的第一年,也是我们环卫站开拓创新的一年,在新的一年里,我们将按照“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坚持以人为本、环境优先的环卫工作理念,认真开展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工作,切实改善人居环境,提升小城镇品位。大力实施“人本管理”,改进管理方式,调动一切积极因素,认真落实镇党委、政府下达的各项工作任务,为我镇建设滨海城镇作出应有的贡献。现根据我站工作的实际情况,特制定201x年工作计划: 紧紧围绕镇党委、镇政府的中心工作,坚持以人为本、环境优先的环卫工作理念,以“清洁城镇、美化环境”为已任,在已有工作成果的基础上,创新工作方法,认真开展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工作,切实改善人居环境,提升小城镇品位。大力实施“人本管理”,改进管理方式,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努力开创我镇环卫事业新局面,为把我镇建设成为滨海中心城镇、宁波南郊最佳海洋休闲人居胜地而努力奋斗! 1、建立环卫工作体系,完善制度建设,强化队伍管理,全面提升环卫管理水平。一是用创新的精神更新管理理念,通过在建立镇村两级环卫体系等措施加大各项管理工作力度,保证环卫持续健康发展。二是加强制度建设,完善多种管理措施和各种规章制度。依靠机制管理,做到在制度面前

人人平等。坚持罚与教育相结合,加强队伍管理。 2、搭建培训平台,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全民建设环境文明城镇的素质。一是对内加强人员培训的力度,以提高对社会服务的质量,通过有计划、有组织地学习与培训,建立一支能力过硬的的管理队伍。二是对外加强宣传力度,提高群众意识,努力营造全民建设卫生文明乡镇的良好氛围。 3、加强日常环境卫生管理工作,采取多种措施确保环卫工作的安全性、持续性,确保镇区及公路主干道沿线的环境卫生管理工作。 4、加强垃圾集中填埋处理工作,统筹做好各村的垃圾中转站的建设。 5、在镇区进行建厕改厕工作,增加环保和水冲式公厕比率以达到环卫基础设施标准,促进镇区公厕管理标准化、档次化。 6、在镇区推行门前卫生“三包责任制”工作,杜绝脏、乱、差现象出现,确保全镇环境卫生整体发展。 7、抓好建筑工地和它公共场所的环境卫生工作。 8、重点加大镇区的果皮箱、垃圾箱等环卫设施及垃圾站点管理、维修、新建力度,减少垃圾污染,改善镇区容貌,提升本镇品位。 9、加强硬件设施建设,配备垃圾压缩车,从硬件上为做好垃圾集中运输填埋打下坚实基础。

2016年管理评审报告

2016年管理评审报告

江西同天乐科技实业有限公司 管 理 评 审 报 告 二O一六年

管理评审会议记录 日期/时间2016.12. 28 地点会议室主持人欧阳意师 参会人 员欧阳意师、欧阳丽群、喻立泉、顾文清、范丽云、魏金金、李莉、吴晴晴、朱雪花、曹金云、吴瑞红 缺席人 员 无 主 旨管理评审 讨论事项和决议

讨论事项: ◆上次评审会议后所作的各项纠正和预防措施的验证情况报告 ◆质量管理体系修订、实施分析报告 ◆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审核情况分析 ◆产品质量分析报告 ◆客户投诉及产品退货报告 ◆采购、产品产量、生产能力及设备适应能力报告 ◆产品满意度分析报告 ◆人力资源部准备公司人员结构及状况、培训情况等报告。 ◆公司在执行有关法律、法规情况的分析 ◆改进建议 详细见管理评审报告 决议事项 ?建立团结合作的领导班子,达到良性的内外部沟通与协调; ?不断完善、推动质量体系管理,包括不断修改公司体系文件,通过部门自查、增加内审频次,文件的学习等方式加强公司质量管理体系管理; ?加强公司培训,包括完善公司培训材料、培养公司培训师;规范新员工培训、在职员工再培训、送公司管理骨干去外面参加培训等来来加强公司培训工作; ?不断完善公司数据管理; ?生产现场导入6S管理、公司推动绩效考核管理等措施不断提高公司质量管理水平 表单编号: QR-5.6-03/B 记录人: 审核: 管理评审报告 评审目的:通过公司内、外部质量审核和纠正实施情况,总结体系全面运行的工作,系统评估公司质量管理体系的符合性、有效性和适宜性,确定公司质量管理体系建设的 下一步工作。 评审组织:主持人:总经理

2016版IATF16949管理评审计划和报告

管理评审计划编号:XWJX/JL-5.6-01 签名:(评审主持人:** 批准:** 日期:2017.11.15 日期:2017.11.15 XWJX/JL-5.6-04

过程运行情况和产品的符合性(包括法律,法规和其它要求的符合性); 纠正及预防措施,持续改进执行的有效性; 质量成本分析; APQF总结及各阶段评审报告; 实际的和潜在的市场失效的分析及质量安全环境影响评估; 可能影响管理体系的更改; 各部门工作报告及管理者代表的其它提案 /改进建议。 : 本次内部审核状况;本次IATF16949内审于10月22?23日进行,QM洪发现2个轻微不符合 项,现均已经关闭。(见IATF16949内部质量审核报告) 本次过程审核于10月22日?23日进行,此次审核总符合率为96.84%,所以评定等级为A级。产品审核已经按计划进行,在已实施的产品审核中皆合格。(见产品审核报告) 质量方针,质量目标和业务计划的总体有效性; 2016-2017年度公司新建立的目标符合质量方针的要求,各部门目标建立在此年度目标基础 ,符合公司运作的状况与可预见的未来要求,公司的一切活动均质量目标含于业务计划中,业务计划基本能按达到计划指标要求。详见2016-2017年 质量问题客户/相关方投诉及处理结果,顾客满意度调查情况; 对于客户质量问题抱怨办公室专设了客服机构,依抱怨之异常程度要求责任单位于 3 本年度4月份对公司主要的1个汽车件客户进行满意度调查,因目标设定为90,调查结果为内部分析评价为100,综合满意度为100,基本能达到目标. 过程运行情况和产品的符合性(包括法律,法规和其它要求的符合性) 本公司各体系过程基本都能按IATF16949体系的要求进行运行,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和行业规 . 纠正与预防措施状况和持续改进执行的有效性: 对于各类不符合,都采取了适当有效的纠正与预防措施.2017年共2件(内审不合格),全

船舶垃圾管理计划

船舶垃圾管理计划 1.5全体船员职责 (1)严格遵守《垃圾管理计划》的要求; (2)认真参加《垃圾及管理计划》的培训和演习; (3)船舶发生垃圾污染事故时,按大副指令参加应急处理工作。 2.船舶垃圾管理原则及减少垃圾的措施 2.1本船垃圾采取分类收集和储存,按不同要求加工和处理; 2.2本船垃圾在船舶离港前尽可能申请港方接受处理,尽量减少在海上的排放量; 2.3本船在海上排放处理垃圾时,严格遵守《73/78防污公约》附则V的规定; 2.4进行垃圾处理作业时,按要求如实填写《垃圾记录簿》; 2.5全体船员尽量少带容易产生垃圾的物品上船; 2.6尽量选用可降解的包装袋和可重复使用的容器包装或储存物品,以便减少垃圾的产生量; 2.7尽可能选用重复使用的盖布、垫板、衬板和填充材料; 2.8在港内卸货、修船时,产生的垫舱物料和修船垃圾,应及时送往港口接收设施。 3.发生垃圾污染事故时的反应 3.1当发生垃圾污染事故时,应及时采取控制、回收等措施,减少污染; 3.2船长或大副及向主管机关报告,内容主要包括: (1)船名/呼号 (2)船籍港 (3)日期和时间 (4)船舶位置 (5)发生垃圾污染情况、垃圾种类及估计量 (6)原因

(7)采取应急措施 (8)船舶所有人/经营人 4.垃圾收集程序 4.1收集容器 4.1.1船上设有桶、袋、箱、三种分别有明显标记区别,用于收集不同类型垃圾用的容器; (a)“红色”标记的容器用于收集塑料和混有塑料制品的垃圾 (b)“绿色”标记的容器用于收集食品废弃物 (c)“兰色”标记的容器用于收集能在海上处理的垃圾 4.1.2收集垃圾用的容器分放在餐厅、厨房、卫生间、盥洗室、船员生活走廊、机舱和 甲板等处所; 4.1.3垃圾收集管理人员应及时将各收集点的容器排空或收集按不同类型分别送往加工点、短期储存点或长期储存点。 4.2收集程序 4.2.1塑料垃圾(包括混有塑料的其它垃圾)全部留存在船上,到港后送往港口接收设 施处理; 4.2.2含油抹布和已经污染的破布送焚烧炉焚烧或到港后送往港口接收设施处理; 4.2.3对带有病菌的食品废弃物及其用具与其它垃圾分开储存并妥善保存,到港后按照 接收国法律规定送往港口接收设施处理。 5.船上垃圾处理程序 5.1.1船上的厨房设置粉碎机一台,用于粉碎食品废弃物,由厨工负责管理使用; 5.1.2本船装置一台一型焚烧炉,用于焚烧纸及其制品、浸油破布、塑料等容易燃烧的 垃圾。 5.2粉碎加工处理 5.2.1食品废弃物,当船舶在距最近陆地3海里以外并且不在特殊区域内、经粉碎机粉碎,通过网眼不大于25mm的筛子排放入海;

2016 管理评审报告

报告过程目录 页码 目录――――――――――――――――――――――――――――――――― 1 前言、管代主持讲话――――――――――――――――――――――― 2 评审输入部分:(需要增加工程送样,仓库化学品管理) A、质量、环境和HSF管理体系内审结果及不符合项的纠正措施,外审的结果――2-4 B、客户、相关方、公司HSF管理绩效评估反馈的信息―――――――――――――4-5 C、质量、环境和HSF事故的处理情况―――――――――――――――――――― 5 D、过程运行情况和产品的符合性――――――――――――――――――――――5-7 E、预防和纠正措施执行的情况―――――――――――――――――――――――8 F、上一次管理评审的跟进情况―――――――――――――――――――――――8 G、经策划可能影响质量、环境管理体系的变化――――――――――――――――8 H、质量、环境、HSF方针的总体有效性(目标指针实现程度)―――――――――9-10 I、质量、环境、HSF记录的统计分析结果――――――――――――――――――10-13 J、可能影响质量、HSF管理改变的法规及客户要求――――――――――――――13 K、管理者代表、其它部门的提案(需求、改进的建议)――――――――――――13 L、实际的和潜在的外部失效及其对质量、安全或环境的影响分析―――――――13 M、不良质量成本分析.――――――――――――――――――――――――――14 评审输出部分: A、质量、环境和有害物质管理和有害物质管理体系及其过程有效性的改进――――14 B、与顾客、相关方要求有关的产品、过程的改进―――――――――――――――14 C、资源需求―――――――――――――――――――――――――――――――14 D、质量、环境、HSF改善计划―――――――――――――――――――――14-15 审核结果总结:―――――――――――――――――――――――――――15

船舶垃圾管理计划培训讲学

梁山华通航运公司船舶安全管理体系文件 内部文件 船舶垃圾管理计划

前言 Introduction 1. 本计划是根据《经1978年议定书修订的1973年国际防止船舶造成污 染公约》(以下称73/78防污公约)附则V 1995年修正案第9条规定的要求和我国有关规定编写的。 2. 本“计划”包括了国际海事组织制定的“垃圾管理计划编制指南”所 要求的全部资料和操作程序。 3. 本“计划”是为本船船员在船上使用,以船员使用的工作语言编写。 4. 本船全体船员应严格按本“计划”有效地管理垃圾,防止水域污染。 垃圾管理计划 GARBAGE MANAGEMENT PLAN 1.《垃圾管理计划》实施人员职责 1.1总负责人职责 本船《垃圾管理计划》实施总负责人是本船船长,其主要职是:1)负责垃圾管理计划在船上全面贯彻实施; 2)负责组织全体船员的培训、教育工作; 3)船舶发生垃圾污染事故时,组织船员进行应急处理并及时报告主管机关。 1.2具体实施负责人职责 本船《垃圾管理计划》具体实施负责人是本船大副,其主要职责是: 1)负责组织垃圾管理人员实施垃圾管理计划; 2)负责垃圾管理人员培训和训练工作; 3)船舶发生垃圾污染事故时,现场指挥应急处理工作; 4)负责联系垃圾接收处理事宜; 5)负责垃圾记录簿记录和保管。 1.3垃圾收集处理人员职责 1)船上的服务员负责日常垃圾收集、处理工作; 2)负责分类、收集处理垃圾; 3)保持垃圾收集、储存点的卫生,不发生污染、腐烂、恶臭气味。1.4垃圾处理设备管理人员职责

1)熟悉所分管的设备技术性能并严格按垃圾管理程序进行操作; 2)负责所分管的设备维修与保养,使其处于良好状态。 1.5全体船员职责 1)严格遵守《垃圾管理计划》的要求; 2)认真参加《垃圾管理计划》的培训和演习; 3)船舶发生垃圾污染事故时,按大副指令参加应急处理工作。 2.船舶垃圾管理原则及减少垃圾的措施 2.1本船垃圾采取分类收集和储存,按不同要求加工和处理; 2.2本船垃圾在船舶离港前尽可能申请港方接收处理,尽量减少在海上 的排放量; 2.3本船在海上排放处理垃圾时,严格遵守《73/78防污公约》附则V 的 规定; 2.4进行垃圾处理作业时,按要求如实填写《垃圾记录簿》; 2.5全体船员尽量少带容易产生垃圾的物品上船; 2.6尽量选用可降解的包装袋和可重复使用的容器包装或储存物品,以 便减少垃圾的产生量; 2.7尽可能选用重复使用的盖布、垫板、衬板和填充材料; 2.8在港内卸货、修船时,产生的垫舱物料和修船垃圾,应及时送往港 口接收设施。 3.发生垃圾污染事故时的反应 3.1当发生垃圾污染事故时,应及时采取控制、回收等措施,减少污染; 3.2船长或大副及时向主管机关报告,内容主要包括: 1)船名/呼号 2)船籍港 3)日期和时间 4)船舶位置 5)发生的垃圾污染状况、垃圾种类及估计量 6)原因 7)采取的应急措施 8)船舶所有人/经营人 4.垃圾收集程序 4.1收集容器 1)船上设有桶、袋、箱,三种分别有明显标记区别,用于收集不同类型垃圾用的容器; (a)“红色”标记的容器用于收集塑料和混有塑料制品的垃圾 (b)“绿色”标记的容器用于收集食品废弃物 (c)“蓝色”标记的容器用于收集能在海上处理的垃圾 2)收集垃圾用的容器分放在餐厅、厨房、卫生间、盥洗室、船员生

2018垃圾管理计划

垃圾管理计划编制指南 1 引言 1.1 本指南为船舶符合垃圾管理计划的要求提供指导,并意在帮助船东/船舶经营者实施经修订的《国际防止船舶造成污染公约》附则V的第10.2条。前提是假定垃圾管理计划的编制者熟悉经修订的《国际防止船舶造成污染公约》附则V和《国际防止船舶造成污染公约》附则V实施指南的要求。 1.2 船东和船舶经营者还应就船上垃圾处理查阅其他可获得的技术指导,例如ISO 21070“船上垃圾管理和处理标准”,其概述了船上垃圾管理的最佳管理操作方式,并在符合经修订的《国际防止船舶造成污染公约》附则V的情况下,应包括在任何垃圾管理计划内。 1.3 船舶垃圾管理计划应详细说明船舶具体的垃圾处理设备、布置和程序。该计划可包含现有公司的说明摘录和/或参照。 2 规定性要求 2.1 《国际防止船舶造成污染公约》附则V第10.2条规定如下: “每艘100总吨及以上的船舶和每艘核准载运15名或以上人员的船舶,以及固定或浮动平台,均应携有一份船员必须遵守的垃圾管理计划。该计划应就减少、收集、储藏、加工和处理垃圾(包括船上设备使用)提供书面程序,还应指定负责执行该计划的人员。该计划应基于本组织制定的指南,并用船员的工作语言书写。”

3 防止垃圾污染 3.1 为达到具有成本效益和对环境无害的效果,许多垃圾管理规划者将互补的技术组合起来管理垃圾,例如: .1 减少来源; .2 再使用或回收利用; .3 船上加工(处理); .4 在允许的有限情况下排放入海;和 .5 排放至港口接收设施。 3.2 当要求物料和食物供应时,船公司应鼓励供应方在早期去除和减少所有包装以限制船上垃圾的产生。 3.3 当船上产生垃圾时,应规定程序以使船员能整理能在船上再使用或在适当的港口接收设施回收利用的材料。 3.4 船舶垃圾由不同部分组成,其中一些按照《国际防止船舶造成污染公约》附则V进行管理,而其他的可在当地、全国或区域内进行管理。垃圾的每个组成部分应分开评估以确定该类垃圾的最佳管理操作方式。 4 应在垃圾管理计划中处理的事项 4.1 负责执行计划的指定人员

2018新版垃圾管理计划

2018新版垃圾管理计划 垃圾管理计划 GARBAGE MANAGEMENT PLAN 船名: Ship’s name IMO编号: / IMO Number 船舶呼号: / Call sign 船籍港: Port of Registry 船舶识别号: Ship identification 本计划业已经主管机关审核符合国际海事组织制定的《73/78防污公约》附则 V第10条和《垃 圾管理计划编制指南》的各项要求. This Plan has been approved by the Competent Authorities and is written in accordance with the requirements of Regulation 10 of Annex V of the International Convention for the Prevention of Pollution from Ships, 1973, as modified by the Protocol of 1978 relating thereto(MARPOL 73/78)and the requirements as stated in the Guideline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Garbage Management Plan by the International Maritime Organization.

主管机关核发印章: 中华人民共和国 Approval Stamp of Administration: 2018年月日 yy-mm-dd 1 1.本计划是根据《经1978年议定书修订的1973年国际防止船舶造成污染公约》(以下简称本公约)附则V的2016年修正案规定的要求和我国有关规定编写的。 2.本计划包括了国际海事组织制定的《垃圾管理计划编制指南》所要求的全部资料和操作程序。 3.本计划须经中华人民共和国海事局签注。 4.本计划是为本船船员在船上使用,以船员使用的工作语言中文为准。 5.本船全体船员应严格按本计划有效地管理垃圾,防止水域污染。 2 目录 第一章管理要求 ..................................... 1 第二章实施人员职责 ................................. 3 第三章定 义 ........................................ 5 第四章减少废弃物的措 施 ............................ 10 第五章发生事故时的响应措施......................... 11 第六章船上垃圾的管 理 .............................. 12 第七章固体散装货物残留 物 .......................... 29 第八章培训与教 育 (31) 3

危废管理计划编制指南

危险废物产生单位管理计划制定指南 为贯彻落实《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以下简称《固体法》)关于产生危险废物的单位必须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制定危险废物管理计划的规定,指导危险废物产生单位制定危险废物管理计划(以下简称管理计划),特制定本指南。 一、适用围 本指南适用于中华人民国境危险废物产生单位(以下简称产废单位)。 二、基本原则 (一)依法制定,严格落实。产废单位应依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规的有关要求制定管理计划,并严格按照管理计划加强危险废物全生命周期的环境管理。 (二)源头减量,过程控制。管理计划应注重减少危险废物的产生量和危害性,并采取防措施避免危险废物在贮存、利用、处置等过程中的环境风险。 (三)因地制宜,切合实际。以本指南为基础,在确保管理计划真实和可操作的前提下,企业可以结合实际情况,商所在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调整相关容。 三、基本要求 (一)制定单位 管理计划应由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产废单位制定。对拥有子公司(具有独立法人资格)、分公司(不具有独立法人资格)或者生产基地的集团公司(统称集团公司),按以下规则进行制定: 1.子公司单独制定 2.分公司或者生产基地(统称所属单位),按照属地管理原则划分制定单位。所属单位可与集团公司一起制定,也可分别单独制定。原则上,所属单位与集团公司不在同一设区的市的,应当分别单独制定。 (二)制定形式 管理计划应以书面形式制定并装订成册,封面和正文的排版使用既定格式(封面可增加企业标志)。按照填表说明填写《危险废物管理计划》(见附 1),并附《危险废物管理计划备案登记表》(见附 2)。 (三)制定时限

原则上管理计划按年度制定,并存档 5 年以上。鼓励产废单位制定中长期(如 5-10 年)管理计划。制定中长期管理计划的,应当按年度制定实施计划。 四、主要容 (一)基本信息 基本容主要包括:单位名称、法定代表人、单位注册地址、生产设施地址、行业类别与代码、总投资、总产值、企业规模、联系人以及联系方式等。 管理体系主要包括:危险废物管理部门及负责人、技术人员相关情况、制度制定及落实情况、管理组织框架等。 (二)过程管理 1.危险废物产生环节 产品生产情况主要包括:原辅材料及消耗量、生产设备及数量、产品及产量、生产工艺流程图及工艺说明等。危险废物产生情况主要包括:产生的危险废物名称、代码、废物类别、有害物质名称、物理性状、危险特性、本年度计划产生量、上年度实际产生量、来源及产生工序等。 危险废物源头减量计划和措施:产废单位根据自身产品生产和危险废物产生情况,在借鉴同行业发展水平和经验的基础上,提出减少危险废物产生量和危害性的计划,明确改进原料、工艺、技术、管理等方面的具体措施。 2.危险废物转移环节危险废物贮存情况:产废单位应明确危险废物贮存设施现状,包括设施名称、数量、类型、面积及贮存能力,掌握贮存危险废物的类别、名称、数量及贮存原因,提出危险废物贮存过程的污染防治和事故预防措施等容。 危险废物运输情况:危险废物运输应遵守危险货物运输管理的相关规定,按照危险废物特性分类运输。自行运输危险废物的应描述拟采用运输工具状况,包括工具种类、载重量、使用年限、危险货物运输资质、污染防治和事故预防措施等;委托外单位运输危险废物的,应描述委托运输具体状况,包括委托运输单位、危险货物运输资质等。 危险废物转移情况:产废单位需要将危险废物转移出厂区的,应制定转移计划,其容包括:危险废物数量、种类;拟接收危险废物的经营单位等。 3.危险废物利用处置环节 危险废物自行利用处置情况主要包括:设施名称、利用处置废物方式、总投资、设计能力、设计使用年限、投入运行时间、运行费用、主要设备及数量、利用处置效果、利用处置废

2016年管理评审报告(管代总结)

深圳市正耀科技有限公司 2016 年度管理评审报告 TO:邓董 管理者代表:黄进(主持) 各部门成员: 管理部张亚林课长/业务部吴梅经理/研发部谭军明经理/品保课夏叶云、齐娟/生管曾玉忠课长/仓管曾冬苟课长/制造部组装课吴维刚课长、冲压课张润君课长、注塑课徐兵课长、模具课张建课长/采购课张素华课长 记录人:黄进 管理评审会议时间:2016年8月20 (9:15~11:15) 管理评审时间范围:2015年8月~2016年8月 与会人员签名:

一.评审目的: 确保质量环境管理体系的持续适宜性,符合性和有效性,包括质量环境方针和质量环境目标 二.公司质量环境体系的适宜性,符合性,有效性的评审: (一).综述: 1.公司质量政策:全员品管、精益求精、客户满意 公司环境政策:全员参与、预防污染、节能降耗、遵守法规、持续改善 2.公司质量环境目标:顾客满意度≧85%,产品出货检验合格率≧99%,每月重 大客诉:1件以下,环境目标节约用电量;废水、废气、噪声达标排放;有害物 质超标次数为0 3.公司运营程序依照ISO9001:2008版&ISO/TS16949:2009版&ISO14001:2004 版基本条款建立并运作,体系建立41个程序和一系列作业办法,经2016年 8月5~6日内部质量环境管理体系确认体系运行基本有效。 (二).2016年内部审核结果: 通过2016年8月5~6日的内部质量环境稽核结果来看,证明我司ISO9001&ISO14001质量环境管理系统的整体运行基本有效.此次审核发现10项缺失,其中无严重不符合项,一般不符合项10项,观察项0项.依缺失类型分布来看,则基本上均体现在系统执行层面不到位,具体体现如: 1.供应商管理不到位,电镀厂商同华未及时签回相关的有害物质调查表; 2.未按SIP检验作业,存在漏检漏填写检验记录的现象,且存在SIP未更新的现象。 3.设计开发阶段输入和评审内容不完整,未能明确各项要求并进行评审确认 4.现场设备保养点检不及时,未按时进行点检并记录; 5.品质异常单回复不及时; 6.现场消防设施确认不到位,紧急疏散图面未及时更新。

新版垃圾管理计划培训教材

新版《船舶垃圾管理计划》 ——培训材料 国际海事组织(IMO)于2011 年7 月15 日以MEPC.201(62)决议通过了《1973 年国际防止船舶造成污染公约1978 年议定书》附则修正案(经修订的MARPOL 附则V),该修正案将于2013 年1月1 日正式生效,全文替代了现行有效的MARPOL 附则V 容。与旧的公约容相比,修正案主要在以下方面有重大变化: 1.修正案重新定义了垃圾的概念,并将垃圾从原来的6类分成了塑料,食品废 弃物,生活废弃物,食用油,焚烧炉灰渣,作业废弃物,货物残余,动物尸体和渔具9类。 垃圾种类被按A、B、C、D、E、F、G、H、I分为9大类。 船舶垃圾扩大至生活废弃物、货物残留物、烹饪用油、渔具和动物尸体。这些新增的垃圾定义原来只包含在附则V的实施导则中或从未定义过。 垃圾收集、分类和储存时建议将垃圾分类为: ●non-recyclable plastics and plastics mixed with non-plastic garbage; 不可循环利用的塑料和混有塑料的垃圾 ●rags; 碎布 ●recyclable material: 可循环利用的材料: □cooking oil食用油; □glass玻璃; □aluminium cans; 铝质罐头 □paper, cardboard, corrugated board纸制品、纸板箱、瓦楞 纸板; □wood木头; □metal金属; □plastics; (including styrofoam or other similar plastic material); and塑料;(包括泡沫塑料或其他类似塑料材料); 和 ●garbage that might present a hazard to the ship or crew (e.g. oily rags, light bulbs, acids, chemical, batteries, etc.). 可 能对船舶或船员产生危害的垃圾(如:油类抹布、灯泡、酸性物质、 化学品、电池等)。 垃圾排放或岸上回收时《垃圾记录簿》中的垃圾种类:

IATF16949-2016各部门提交管理评审报告

体系负责人提交管理评审的资料 一、体系运行报告 自公司总经理高层决策为规范管理、稳定提高客户满意产品质量、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开拓产品市场占有率。选择咨询公司进行体系辅导,从标准的基础知识培训、标准讲解培训、文件编写培训、程序文件学习;大量准备工作完成文件发行后,各部门组织本部门人员学习相关文件,并按文件规定开展工作。同时安排内审员外训为内审有效进行作准备。 体系运行一段时间后,为验证和了解本公司管理体系执行情况,对体系、过程和体系进行了全面的审核。体系审核和过程审核各发现1项一般不符合,无严重不符合,相关部门均已按要求采取改善措施,已整改并由内审员验证改善完毕,审核结果表明各部门均已按文件规定执行作业,总体上取得较好效果。上次管理评审的措施已全部得落实和验证。 二、质量方针、质量目标、过程绩效的完成情况: 公司质量管理体系在质量方针“每一次的出货都是比赛,每一次比赛我们都要赢”的指导下运行情况良好,质量方针目前可以指引公司的发展,在本年度中质量方针保持不变。 公司共识别了4个顾客导向过程、6个管理过程、9个支持过程,共26个目标(见附件),所有目标均达成了预设目标要求,2017年度目标暂时保持不变,在2017年12月底再进行一次全面的目标评审后,再修订新的作为2018年的年度目标。 三、内外部因素、相关方、风险管理及合规性评价情况: 公司识别了管理风险、法规法规和顾客的要求、产品的风险(FMEA),包括供应中断、顾客干扰等方面的风险和机遇,并制定了战略风险管控措施、FMEA、应急计划等,在日常管理对管理风险、法规风险及顾客的要求进行了监测,经综合评价,所有措施均被落实,且符合法规的要求,风险被控制在可接受的范围内。

新版《船舶垃圾管理计划》

前言 Introduction 1.本计划是根据《经1978年议定书修订的1973年国际防止船舶造 成污染公约》(以下称73/78防污公约)附则V1995年修正案第9条规定的要求编写的。 This plan is developed in accordance with the requirements of regulation 9 of Annex V, as amended in 1995,of the protocol of 1978 relating to the 1973 International Convention for pollution from ships (hereinafter called MARPOL 73/78) regulatory requirements. 2.本“计划”包括了国际海事组织制定的“垃圾管理计划编制指南” 所要求的全部资料和操作程序。 This plan contains all information and procedures stated in Guideline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the garbage management plan adopted by the International Maritime Organization. 3.本计划须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州海事局批准。 This plan has been approved by Guangzhou Maritime Safety Administration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4.本“计划”是为本船船员在船上使用。以船员使用的工作语言编 写。 This plan is provided for shipboard crew members to use and developed in crew’s working language. 5.本船全体船员应严格按本“计划”有效地管理垃圾,防止水域污 染。 All crew members onboard must handle and dispose garbage in strict compliance with this plan to prevent garbage pollution.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