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校本课程实施方案

学校校本课程实施方案

一、需求评估

1、中华民族传统道德文化中的智慧精髓需要传承。

2、明德学校致力弘扬传统古典诗词,形成“明德”的办学特色。

3、寄宿制学校教育更多地要从学生生活领域开发教育,弟子规具体列述弟子在家、出外、待人、接物与学习上应该恪守的守则规范,是教育子弟防邪存诚,养成忠厚家风的最佳读物。弟子规为规范学生日常生活行为提供不可或缺的精神力量和道德支撑。

4、我们开设《弟子规》校本课程,以传授《弟子规》为平台,以学生为主体,实践为主线,心灵塑造为宗旨,从习惯抓起,促进学生养成教育的进一步升华。

二、课程的目标

通过诵读、感受《弟子规》内容,联系生活实际的理解,陶冶思想情操,积累文化底蕴,形成健全人格,学会做人,为终身发展奠基。

三、课程教学理念

1、加强诵读,引导想象:贯彻“以读为本”的理念,上承传统教育之优秀经验,下接现代教学理论的“活水”,采用各种形式的读,在读中理解、感悟、体验、积淀。

2、直面经典,真心接触:老师应引导学生通过多种资源自己读解,自己感悟,自己体会。

3、课堂开放,学科融合:教学中要打破学科之间的界限,加强学科间的相互渗透、融合。引导学生用绘画、文字表达理解,用音乐配合诵吟,用表演再现情景等。

4、批判继承。取其精华,剔除糟粕,辨证吸收。

四、实施建议

根据《弟子规》校本课程的学习规律及学生的认知规律,教学基本方法可确立为“四化”即诵读化、情境化、故事化、生活化。

1、阅读,即以阅读为主,理解为辅。

2、情境化,利用信息技术手段,用优美的古典音乐,色彩鲜明的画面,生动有趣的故事,创设氛围把学生引入国学的情境,诵国学,学国学,身心受到陶冶,激发他们对国学的热爱。音乐可选择《渔舟唱晚》、《阳关三叠》《春江花月夜》等中国古典名曲,配乐诵读。

3、故事化,就是用精典的小故事来诠释古文深奥的哲理,帮助学生理解原文的主旨,突破教学难点。

4.人生,教育的最终目的是教会学生更好的生活,让生命更有价值。在教学中,学生可以联系生活实际谈谈自己的感受,把学习中国文化和学习做人联系起来。

五、评价建议

1、评价主体多维化:指导学生自评、生生、师生互评、请家长评。借助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以及对经文内容的初步感悟,让学生来讲讲《弟子规》在生活中的运用;夸夸自已哪些规范做得好,找出自身哪些不足需加以改进。老师更应率先垂范、以身作则,受到学生的监督。

2.评价内容多样化:不仅要评价背诵,还要重视学生的感受、情感体验和行为变化。

3.动态评价过程:注重平时和过程评价。

4、评价形式多样化:可以通过演讲德育故事、现身说法、经典诵读、课本剧、相声、吟唱《弟子规》、《弟子规》书法比赛等形式检验《弟子规》的教学成果。

六、保障措施

1.教学时间保证:每周一、三上午、下午阅读,周一校本休息。

2.坚持教研制度,确保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实施不断完善和向纵深发展。

3、学校将尽力地在经费、人力和物力上给予最大的支持,学生有读本有成果记录本。

4.学校将对参与校本课程开发和实施的教师给予一定奖励,并在绩效工资上给予一定倾斜。

5、组织的保障。

建立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领导组如下:

组长:周伟建

副组长:史兰陈镇江

成员:全体班任、语文教师

6、具体实施本方案的人员

校本课程主编:全体语文老师

教学评价:谢莹莹李鹏飞

学生评价:史兰朱芳芳

校本课程实施方案篇二

一、指导思想

为全面贯彻全教会精神,落实新的国家课程计划,推进素质教育的实施,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强化学校特色,我校在切实执行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同时,根据校本课程的目标和要求,结合学校实际,制定我校校本课程开发方案。

二、校本课程开发的目的和依据

(一)目的:

1。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

由于长期的“应试教育”的影响,造成学生被动学习,不会学习,教学效率低,这严重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而且还影响了学生个性的发展,新课程的改革更是把“人的发展”放在重要的位置。小学生正处在可塑性大、易于理解外来事物的刺激,便于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习惯的最佳时期。

为了能使孩子们更好地成长,对他们加强艺术素养的培养,应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我校于20xx年成立民族打击乐团队伍不断壮大,坚持每周活动。目前已经初步构成以打击乐为核心的民乐艺术特色。孩子们不仅仅有了一技之长,而且综合素养得到显著提高。

2。教师专业发展的需要。

随着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实施,教师不仅是课程的实施者,还是课程的设计者、课程标准的制定者和教材的编写者,这些都需要教师不断努力去认识和探索课程。学生不仅要有扎实的基本功、专业的学科知识和精湛的教学艺术,还要有融会贯通的综合潜质。校本课程的R&D权赋予一线教师,给他们带来了无限的表达和创造的舞台。令人欣慰,但同时也有机遇和挑战。正如我们老师所想:这是一种压力,一种挑战,一种责任,一种渴望,一种成功。我们将与它一起成长。

3。学校与社会发展的需要。

望欣园小学建校以来,一向努力构建“全面+特色”办学模式,作为望京科技创业区“办一所有特色的学校”,这是全体师生共同追求,也是社会各界对学校的殷切期盼。近几年来,望京作为经济发达地区,社会发展迅猛,人们生活水平明显提高,社会对教育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期望透过学校的艺术教育来提高子女的艺术素养、审美潜力,民族自豪感,从而丰富内心世界,这就对学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能够说我校艺术校本课程,正是在这种形式下开设的,是时代发展的产物。

(二)依据:

1、贯彻落实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北京市人民政府贯彻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决定的意见》和《朝阳区小学校本课程开发与管理指导意见》的精神。

2.我们的办学理念:创建高质量、有特色的新学校。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德才兼备、健康快乐的学生打下坚实基础。

3.我校资源条件:设施齐全,专用教室齐全,多媒体设备先进。老师热情,肯努力;大多数老师都有可利用的特长。学生

单纯,学习兴趣浓厚,兴趣广泛。大部分家长综合素质较高,能很好地配合学校工作。社区学校参与办学的愿望很高,与学校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学校有必要的号召力。

4、社区资源、学校资源和教师资源以及对学生、家长、社区、教师关于校本课程设置的调查问卷结果。

三、校本课程的总体目标

1。透过民族艺术教育,培养学生审美潜力,从而提高学生综合素养和潜力,积累艺术文化深厚的底蕴,激发学生对民族艺术的热爱之情。

2。通过民族艺术教育,可以培养学生的民族精神和民族自豪感,增强他们的爱国情怀。

3。透过民族艺术教育,塑造学生健全完美的人格,培养他们良好的心理品质,从而丰富孩子们的人生,使他们健康快乐地生活。

4、透过校本课程的开发,培养一批复合型、科研型的教师。

四、校本课程的具体目标

1、课程开发小组成员具有较高的开发校本课程的热情和潜力,能够较好地完成课程开发工作。

2、充分利用本校和社区拥有所需要的课程资源。

五、开发原则

1.互补性原则:开发校本课程,对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进行补充和拓展。

2、可行性原则:学校在确立校本课程开发目标时,充分思考本校教师队伍的整体实力、科研水平,根据现有条件最大限度地挖掘、利用校内外课程资源,努力使校本课程实用、可行。

3.主体性原则:教师是校本课程开发的主体,要注意调动教师在课程开发和实施中的主动性。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在校本课程开发过程中,也要重视学生的参与,尊重学生的兴趣和选择。

4.全面性原则:充分利用学校的教师资源,开发校本课程,人尽其才,物尽其用。

5、灵活性原则:教学资料、方法应以学生实际状况而定,教师应从学生的潜力、效果等差异出发,因材施教,资料形式上可灵活调整,使全体学生都得到发展。

六、设置课程的合理结构

符合我校校本课程和教材建设规划,既要考虑校本课程在整个学校课程中的地位和作用,又要考虑自身发展目标的定位。我们应该借鉴国家课程的长处,弥补国家课程的短处。既要考虑学生的合理负担,又要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因此,校本课程的框架设置如下:

a)根据对学生、家长、教师和社区的问卷调查,拟开设民族工艺、民族器乐、民族服饰、民族建筑等课程。

b)根据学生年龄的不一样,设置不一样的课程。

c)每班每学期校本课程课时数为16。

课程领域课程名称涉及年级课时开发时光选修必修

民族艺术民族工艺三年级16/学期2008。11必修

民族器乐四年级16/学期2008。11必修

民族服饰五年级16/学期2008。11必修

民族建筑六年级16/学期2008。11必修

七、课程实施与评价

校本课程的实施

1.加强校本课程与各学科的有机整合,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2.课时安排:校本课程每周1课时。

3、校本课程修改组的人员参与听、评课的指导,做好校本课程的监控、测评,调控校本课程实施状况,总结经验,解决问题。

校本课程的评价:

1、授课教师的评价。学校透过听课、查阅资料、调查访问等形式,对相关教师进行考核,并记入业务档案。主要是四看:一看学生学习兴趣,二看学生实际理解的效果,三看领导与教师听课后的反映,四看学生问卷调查的结果。

2、学生的评价。评价时,我们个性注重学生个性和特长的发展,关注学生对校本课程的学习过程,强调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对师生关系的实际感受、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获得成功的体验等成为评价学生的主体资料。评价的方法除了观察、调查、考查学习知识、成果展示等外,我们还建立了学生兴趣特长发展的“成长记录袋”,允许孩子们把自我认为优秀的作品(一张画、一副书法作品、一盒录音带、一个小制作……)放到记录袋中,能够想象几年之后,

当孩子们再去看哪些作品时,会发现自我又长大了,或许这作品陪伴他们以后的人生道路。

八、保障措施——课程管理:

㈠建立领导机构:校本课程开发小组。

组长:xx(校长),副组长:xx

成员:xx

㈡前期论证:

1.利用现有资源,征求教师意见,确定校本课程的具体材料。

2.通过对学生、家长、社区和教师的问卷调查,确定校本课程设置的材料。

3.把制定好的课程大纲拿给学生和家长征求意见,看看开设的课程能不能满足学生和家长的愿望。

㈢培训师资:

1、校本课程理论。资料:《校本课程学习资料》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与校本课程研究等资料。培训方式:集中学习、交流研讨。

2.教师专业知识培训。对校本课程教师进行相关专业知识的培训。

㈣撰写课程纲要:

课程纲要阐明以下几方面资料:

1、主讲教师姓名、课程类型、授课对象、授课时光(周课时、总课时)

2、课程简介

3。确定课程目标:(全面、恰当、清晰;目标涉及的三大领域)

4、课程的资料:拟定课程的纲和目

5.设计学习方式:体现课程特点,符合活动主题要求,适合学生年龄特点。

6、提出课程实施的推荐:含方法、组织形式、课时安排、场地、设备、班级规模。

7、课程评价:主要是对学生学业成就的评定,涉及评定方式、记分方式等

㈤学校正式开题,修改教师自主选取。

学校向修改组成员介绍所开课程的主要资料、目的、授课方式等,让教师自主选取进行修改。

九、校本课程的教学管理

1、任课教师认真备好每一节课,按步实施。学校随机听课,随时测评。

2.老师要有计划,有进度,有教案。

3.教师要根据学校总体教学计划的要求,达到规定的课时和教学目标。

4.教师应保留学生的作品、资料以及在活动和比赛中取得的成绩。

5.教师要认真撰写教学反思,及时总结经验。

6、每学期召开一次校本课程研讨会,展示优秀教师的成功经验,解决存在的问题,及时总结校本课程的实施状况。

十、课程的开发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

(一)成立学校校本课程开发领导小组:

(二)问卷调查

1、设计三份调查问卷(学生、家长、教师)了解大家的需求。

2、对问卷进行分析,找到需要解决的问题。

(三)梳理发展思路,制定发展纲要,确定发展项目。

第二阶段:实施阶段

(一)根据拟定项目、选定组长、明确人员分工、制定开发方案。

(二)各项目开发小组修改项目开发方案,分工协作,完成项目开发纲要的编制工作,并在全体教师会上讨论。

(3)修改大纲,开始编写课程计划和课文,设计学生活动材料等。

(四)课程文本、计划和自查表报学校校本课程审议委员会审议。透过后,由学校报区课程审议委员会审议。

(五)区课程审议委员会审议透过后即开始在校内实施。

第三阶段:拓展阶段

对教材资料的调整

在使用校本课程文本时,我们会根据教材使用的实际情况,从学习材料的选择和阅读材料的数量上不断调整文本,以适应学生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学校校本课程实施方案篇三

一、指导思想:

校本课程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组成部分,搞好校本课程的开发是落实新课程的需要,课程的开发与实施,给学校的发展,给教师专业的发展,给学生个性的发展提供了新的舞台。所以,我校依据党的教育方针、国家课程实施计划,根据学校的办学目标,充分利用学校现有的教学特色以及丰富的资源优势,认真做好校本课程的开发与研究。

二、实施背景

1、基础教育改革的需要。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明确指出:“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而学校一级的课程管理就是由学校根据上级教育行政部门的规定,结合本校的实际情况自行决定的校本课程。

2、学校办学目标的需要

我校明确指出“合格+特长”的办学理念,让每个学生都能成为一个有道德素质的人,有爱心,掌握一定的文化科学知识的人,有一定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学生长大后不一定成才但必须是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三、实施目标:

以课改为载体,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为目标,使学生在知识、品质、能力、个性等方面得到和谐、全面、可持

续性发展。全面落实素质教育,使学生的发展有更广阔的空间。使教师转向“科研型”不断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

四、开发的原则

1、人本性原则。在课程选择使用上以人为本,把促进学生各项基本素质全面发展作为课程设计的中心,重视学生的学习需求,使学生的学习需求得到尊重和满足。

2、发展性原则。校本课程力求最大限度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学生的兴趣特长搭建平台,促进学生成长,教师成长,学校发展,社会发展。

3.科学原理。在课程开发过程中,要深入广泛地学习课程改革相关理论,借鉴有益经验,结合本校实际,编写实用性强的校本教材。

4、开发性原则。在课程的开发过程中,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包括学校、家庭、社会等多方面的资源,充分调动教师家长、专家积极参与课程开发,共同进行课程建设。

五、课程定位:

根据学校的实际教学情况和小学语文教学的现状,随着信息社会的到来,现代媒体抢占了学生阅读文本的大量时间。电视剧和漫画对学生的影响远远大于文学名著,他们很少有时间也没有兴趣进行课外阅读。即使有一点时间阅读,也是随意的,盲目的,没有人给予必要的指导,收效甚微。现在市面上的书籍可以说是浩如烟海,但是鱼龙混杂。如果不做选择,盲目读书会有灾难性的后果。而小学生正处于读书的最佳时期,求知、求新、求新的欲望强烈,想开拓视野。如何组织学生开展课外阅读是我们语文教师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所以我们的校本课程被定为课外阅读。

1、有利于拓宽视野,增加积累。

阅读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终身具有的阅读能力,而阅读能力的提高离不开广泛的阅读积累,重视学生开展课外阅读就是一条提高语文综合素质的有效途径。美国教育家华特说过:“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现代传媒的发展,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阅读资源。教师有计划地引导学生开展广泛的课外阅读,既可拓宽学生的阅读视野,又可增加学生的语文知识积累。

2、有利于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

在语文教学中,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是十分重要的。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指出:“有好习惯,也有坏习惯。好习惯养成了,一辈子受用;坏习惯养成了,一辈子吃它的亏,想改也不容易。”他还说:“养成好习惯,直到终身由之的程度,是一条规律。”的确,进行课外阅读需要时间和精力,但只要我们教师统筹安排,科学指导,那么,学生就会在课外阅读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养成一种“自己要读”的好习惯。

3、有利于激发阅读兴趣。著名特级教师于漪老师说:“教师如果有本领把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与求知欲激发起来,教学就成功了一半,学生学会学习语文就有了良好的起点,就不以为苦,从中获得乐趣。"一般来说,学生是根据自己的阅读需要和兴趣来选择读物的,学生的课外阅读是在自由、无拘无束的心理环境中进行的,这样的心理环境能充分调动各种积极的心理因素参与阅读,使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获得愉悦,产生某些在课堂上无法体会到的感受,可以说,课外阅读从另一个方面弥补了课堂教学的不足,在不同程度上调动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1、目标与要求

低年级:低年级学生识字量少,独立性差,让他们读一些思想健康,内容浅显的注音读物、连环画、卡通片等,也可采用听读形式(听录音或老师、家长讲),允许“一知半解”。

中高级学生:中高级学生要求更高。让他们读一些中外名著,做适当的笔记,并以读后感的形式表达自己对所读内容的体会和看法。督促他们多读书,及时写出自己的感受,促进理解消化,逐步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让他们受到祖国和世界灿烂文化的熏陶,吸收营养,提高欣赏水平。

2、方法与途径

(1)指导选择书籍。别林斯基说过:“阅读一本不适合自己的书,比不读还坏。”从小学生的课外阅读情况看,随机性比较强,一有机会就见什么读什么。读什么样的书才有益呢?教师要加以指导。首先是要选择思想健康、知识性强,有益于学习的读物,只有读好书,才能陶冶情操,提高素质。其次是选择针对性强的书籍,做到课内外结合,以一带十,相互促进,使课外阅读成为课堂教学的自然延伸。如学习《少年闰土》后,向学生推荐鲁迅的《故乡》;学了《草船借箭》、《赤壁之战》后,引导学生读《三国演义》中的有关故事;学了《松鼠的尾巴》后,可让学生查阅资料,了解啄木鸟、猴子、狗、燕子、壁虎等更多动物尾巴的用处。

(2)激发阅读兴趣。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兴趣是能量的调节者,它的加入便激发了储存在内心的力量。人们对有兴趣的东西往往表现出极大的积极性,并产生某种肯定的情绪与体验。但是小学生自觉性差,注意力持续时间短,识字量不大等因素,影响了他们课外阅读的兴趣。这就要求我们教师想方设

法,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的特点,采用形式多样的方法去激发,去培养。可采用下面手段激发学生课外阅读兴趣:a、讲故事创设悬念。先提"引子",后卖"关子"--要想知后事如何,请读这本书,激起学生强烈的阅读愿望。b、巧设问题,引"鱼"上"钩",让智慧的好奇心唤起读书欲望,以书为友,探索真知。如公鸡为什么会打鸣?植物难道也会吃东西?c、激将法。老师故意对读物作出过高或过低的评价,欲擒故纵,诱发学生的阅读好奇心和探索心理,从而主动地去阅读、评赏。d、以广告形式介绍读物。如为了让学生勤查字典,可用下面的话进行引发:有位不说话的老师,上知天文地理,下晓鸡毛蒜皮,假如你每天跟它学几招,一定能成为世界奇才。e、物质刺激。对在读书活动中的优秀者,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f、现身说法。以教师、家长或学生在课外阅读中受益的事例,启发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外阅读。

(3)传授阅读方法。科学的阅读方法会收到事半功倍的阅读效果,而阅读方法的确定应根据内容和阅读需要来确定,什么样的文章适合于泛读,什么情况下可采用精读,要一清二楚。拿到一本书后,首先要问问自己:我为什么要读着本书?我想从中得到什么?明确了阅读目的,才能确定科学的阅读方法。如果选择的是知识性读物,只想作一般性的了解,宜采用浏览式的泛读法,让学生按照“速读—寻找—摘记”的程序进行,如翻阅报刊可采用读版面,读标题,读导语的方法,快速了解内容,获取自己所需要的信息和材料。如果选择的是文情并茂的佳作,想品味其中的优美文字,宜采用精读法,对文中精美的字、词、句、段通过反复朗读,仔细品味,加以吸收。

(4)教会做读书笔记卡。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因此,在课外阅读时应要求学生注意圈点勾画以加深印象,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好习惯。做读书笔记的方法要多样,要根据不同年级提出不同的要求。

三四年级主要提取好的单词和句子,五六年级主要提取句子和片段,总结主要内容,写心得体会。可以教学生制作抽象卡片。该卡可以提取书名、优秀片段、好词好句等。

3、评价与展示

组织阅读成果展示。为了提高学生阅读积极性,扩大阅读成果,防止学生放任自流,教师应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来展示课外阅读的成果,让学生品尝成功的喜悦。如:

(1)召开故事会,评选故事大王,举办读书、朗诵、演讲比赛。

(2)召开读书汇报会和读书经验交流会。让学生用简明扼要的语言把自己近期的读物介绍给同学,还可复述或背诵部分精彩的片断。

(3)举办读书笔记展览评比会,让学生观摩,并以投票方式评选出最佳读书笔记若干篇。

(4)中高年级学生也可以编一些阅读手抄报,内容可以是好书推荐、优秀作品摘抄、名著介绍、人物传记等。通过这样的活动,学生不仅学会了捕捉和存储信息,还增强了参与意识和竞争意识,同时有效地促进了课外阅读活动的开展。

八、成立校本课程开发委员会

顾问:曲中甫组长:惠新建

副组长:徐秋娟张晓文

组员:张水红冯会琴赵春霞谷战敏

高建峰王玲枝孟丽霞冯春草郭雍亚

校本课程开发方案篇四

“校本课程”是学校课程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与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共同组成了在学校中实施的“三级课程”的结构。开发校本课程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基本资料之一,是学校层面实施素质教育的一个新的焦点。为了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和《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发展学生兴趣,构成学生特长的基本途径,培养多种人才,努力提升教学质量,最终促使学校、教师、学生共同成长。特制定本方案。

第一部分:校本课程开发

一、校本课程开发的依据

1.国家课程范围内的知识学习难以满足学生的发展需求,具有快速收集和利用信息、适应社会快速发展的潜力;社交潜力、实践潜力、动手潜力是当今时代学生必须掌握的新潜力。

2、为适应学生发展的需要,广大教师自觉学习教育理论,新课程理念。迫切需要自身的专业化发展和综合发展,以适应学生发展和教育发展的要求。

3、当今社会需要国际化高素质的综合性人才、高科技人才,学校务必构建学生综合发展的校本课程体系,搭建人才培养的平台。

4、我校网络资源环境为学生的发展带给广阔的发展空间;学校有严格科学的管理机制、先进的办学理念,且拥有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良、锐意开拓进取的教师队伍,能为学生的主动发展带给有力保障。

5.社会要求学校不仅要开设开发学生身心素质、科学文化素质、社会实践潜力、动手操作潜力的课程,还要针对孩子的个性化发展开设个性化课程。

二、奋斗目标

1.初步形成具有学校特色的校本课程体系。

努力使校本课程开发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初步形成具有学校特色的校本课程体系,进一步优化学校课程结构,使校本课程建设成为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新增长点。形成适合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的组织管理体系,充分挖掘现有课程资源,开发一批优质校本课程;不断丰富校本课程的素材和形式,初步形成了卓有成效的校本课程教学模式和学习方式,以及相应的评价和考试方式。加强校本课程、国家课程、地方课程的关系研究,以及课程整合、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研究与实验。

2、为学生的个性发展带给新的平台。

透过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实施,增强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选取性,增强课程对学生发展的适应性,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不断改善,满足学生的兴趣爱好,促进学生个性特长的培养。尤其要注重:(1)引导学生对事物充满好奇心,激发强烈的兴趣和求知欲;(2)引导学生对学习过程具有强烈批判精神,善于发现问题,勇于质难问疑;(3)引导学生发展丰富的想象力、鲜活的直觉决定力、活跃的思维发散力;(4)引导学生发展顽强的学习意志力,增强耐挫力,提高心理调节潜力;

(5)引导学生学会分享成功与合作,培养尊重他人、崇尚科学、追求真理、克服困难、用心进取的意志品质;(6)引导学生关注人与环境和社会的和谐发展,增强社会职责感和使命感。

3.为教师专业成长带来新的载体。

透过校本课程开发实施的研究与实践,努力使全体教师全面把握课程改革的精神实质;透过选派优秀教师参与校本课程的开

发实施,构成一支校本课程开发实施的用心分子和骨干队伍,促进教师队伍课程建设总体水平的不断提高。(1)促进教师转变观念,转换主角。要求教师不仅仅要成为课程高水平的实施者,而且要努力成为课程的建设者、研究者、开发者。(2)促进教师转变教学方式,实现教学方式由注重结论的“传承式、灌输式”转变为注重过程的“探究式、互动式”。(3)促进教师提高教学潜力。引导教师不断反思和改善教学,研究、创造、发展、丰富教学方法,逐步构成具有个性的教学风格。(4)促进教师提高科研潜力。引导教师钻研教育理论,培养探究意识,积累课程资源,挖掘自身潜能,提升科研水平,提高创新潜力,促进专业潜力的持续发展。

三、组织管理

学校设立以校长为组长的课程开发小组,校长宏观调控学校校本课程开发及指导。教学视导服务中心全面负责校本课程的教研管理和教材编写指导和组织协调工作。各教研组拟订《校本课程纲要》,确定校本课程开发资料,具体负责校本课程的设计与实施。

1、领导小组

组长:王宏卿

副组长:xx

成员:xx、xx、xx

职责:领导小组是校本课程开发实施的管理决策机构,负责制订校本课程开发实施的方案和具体实施计划,制订和不断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审议校本课程开发过程中的决策组织、协调制定《校本课程开发实施方案》,指导校本课程的开发。

2、组织协调小组

校本课程实施方案

校本课程实施方案 导读:范文校本课程实施方案 【篇一:校本课程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新一轮课程改革“一切为了学生,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的教育理念为指导,从学校的实际状况和学生的实际需要出发,构建学校办学特色,打造“个性化”学校形象,发展学生特长,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以适应社会进步,科教发展,教育改革的客观要求。 二、实施目标: 1、校本课程要体现基础性: 基础教育要重视基础,校本课程将立足于打好学生文化基础、品德基础、身心基础为目标。全面发展学生的能力,促进学生对学科知识的综合和运用。 2、校本课程要体现发展性:

根据学校实际状况,兼顾到每个学生的发展需要,树立着眼于学生发展的教育价值观,把为学生的发展服务当作校本课程的基本价值取向。 3、校本课程要体现现实性: 校本课程是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而开设了课程,在开发过程中主要依靠学校的自身力量来完成,所以要充分考虑本校老师队伍的整体实力,科研水平及学生的发展情况,还有学校的设备资金等因素,目标不能远离实际。 4、校本课程要体现主体性: 校本课程的主体性体现在课程的开发和实施需要,教师的充分参与,在课程的开发和实施中要重视教师的主动精神,要发扬团结协作的精神,使校本课程得到更大的开发。同时,还要充分了解和反映学生的实际,重视学生参与,注意学生的反馈信息,不断根据学生的需要完善优化校本课程。 三、实施内容: 、建立健全校本课程开发体系

校本开发不是一两个人能完成的,是由校长、课程专家、教师、学生家长等共同参与的。学校要形成开发校本课程的组织网络,形成领导小组——教研组——教师——学生的开发网络,通力合作,共同创建“学习化校园”。 1、成立课程开发领导小组 组长:蒋志敏 副组长:乔磊、赵春丽 组员:班主任、自然、社会、综合实践课程等相关教师 2、成立课程开发研究小组 组长:蒋志敏 副组长:乔磊赵春丽 组员:班主任、自然、社会、综合实践课程等相关教师

学校校本课程实施方案

学校校本课程实施方案 一、需求评估 1、中华民族传统道德文化中的智慧精髓需要传承。 2、明德学校致力弘扬传统古典诗词,形成“明德”的办学特色。 3、寄宿制学校教育更多地要从学生生活领域开发教育,弟子规具体列述弟子在家、出外、待人、接物与学习上应该恪守的守则规范,是教育子弟防邪存诚,养成忠厚家风的最佳读物。弟子规为规范学生日常生活行为提供不可或缺的精神力量和道德支撑。 4、我们开设《弟子规》校本课程,以传授《弟子规》为平台,以学生为主体,实践为主线,心灵塑造为宗旨,从习惯抓起,促进学生养成教育的进一步升华。 二、课程的目标 通过诵读、感受《弟子规》内容,联系生活实际的理解,陶冶思想情操,积累文化底蕴,形成健全人格,学会做人,为终身发展奠基。 三、课程教学理念 1、加强诵读,引导想象:贯彻“以读为本”的理念,上承传统教育之优秀经验,下接现代教学理论的“活水”,采用各种形式的读,在读中理解、感悟、体验、积淀。 2、直面经典,真心接触:老师应引导学生通过多种资源自己读解,自己感悟,自己体会。

3、课堂开放,学科融合:教学中要打破学科之间的界限,加强学科间的相互渗透、融合。引导学生用绘画、文字表达理解,用音乐配合诵吟,用表演再现情景等。 4、批判继承。取其精华,剔除糟粕,辨证吸收。 四、实施建议 根据《弟子规》校本课程的学习规律及学生的认知规律,教学基本方法可确立为“四化”即诵读化、情境化、故事化、生活化。 1、阅读,即以阅读为主,理解为辅。 2、情境化,利用信息技术手段,用优美的古典音乐,色彩鲜明的画面,生动有趣的故事,创设氛围把学生引入国学的情境,诵国学,学国学,身心受到陶冶,激发他们对国学的热爱。音乐可选择《渔舟唱晚》、《阳关三叠》《春江花月夜》等中国古典名曲,配乐诵读。 3、故事化,就是用精典的小故事来诠释古文深奥的哲理,帮助学生理解原文的主旨,突破教学难点。 4.人生,教育的最终目的是教会学生更好的生活,让生命更有价值。在教学中,学生可以联系生活实际谈谈自己的感受,把学习中国文化和学习做人联系起来。 五、评价建议 1、评价主体多维化:指导学生自评、生生、师生互评、请家长评。借助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以及对经文内容的初步感悟,让学生来讲讲《弟子规》在生活中的运用;夸夸自已哪些规范做得好,找出自身哪些不足需加以改进。老师更应率先垂范、以身作则,受到学生的监督。

校本课程实施方案8篇

《校本课程实施方案》 校本课程实施方案(一): 校本课程是以学校为基础开发出来的课程,实施校本课程是实现学校的办学宗旨,体现办学特色的有效途径。为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兴趣和需要、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有效提高教师的业务潜力和课程开发水平,制定我校校本课程开发计划如下: 一、指导思想 以以人为本,和谐发展的理念,结合我校实际,开发贴合我校校情的系列校本课程,以弥补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不足,培养学生广泛的兴趣爱好,发展个性特长。透过学习使学生初步构成健全的人格和个性,为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二、实施目标 1、透过学科素养类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感受中华经典的博大精深、数学思维的灵活创新、英语情境的生动搞笑,陶冶情操、发展个性,持续最佳学习状态,提高人文素养。 2、透过生活技能类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必要的劳动技术和礼仪规范,养成良好道德 行为习惯,初步构成健全的人格,热爱生活中一切完美的事物。 3、透过艺体技能类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发展特长,树立自信,丰富精神生活,实现全面 和谐发展。 三、基本结构 以校本课及活动小组为载体,确立以下三类资料,每学期视环境、师资等具体状况添减部分资料。 1、学科素养类――经典诵读、英语口语、习作、数学思维 2、生活技能类――折纸、生活劳技、生活礼仪、法伴我成长 3、艺体技能类――舞蹈、声乐、器乐、儿童画、装饰画、国画、剪纸、书法、十字绣、橡 皮泥、陶艺、围棋、武术、乒乓球、田径等 四、实施原则 1、现实性原则:充分思考我校教师队伍的整体水平及学生发展状况,兼顾学校其它方面 因素确立校本课程开发目标时。 2、基础性原则:以全面发展学生潜力,促进学科知识的运用与综合为目的,为学生打好 基础服务。 3、发展性原则:着眼于学生的未来发展,着眼于开发学生的潜力,以促进学生个性发展 为目标。 五、保障机制

校本课程开发方案(8篇)

校本课程开发方案(8篇) 校本课程开发方案(第一篇: 校本课程开发方案 一、课程开发背景 江苏省常州市第二实验小学创办于1988年,位于常州市火车站东,历经几代人艰苦的努力,学校规模由小变大,办学条件不断改善,师资队伍不断壮大,教育质量也逐步提高。 近年,学校以教育科研为先导,探索”自主、合作、探究”课堂教学模式,全面开展课程改革实验。新课程改革实验,校本课程开发的提出,更为学校的发展带了新的机遇与挑战。学校认识到要发展务必进行创新,务必努力探索贴合校情的具有特色的学校文化和育人途径。我们学校确立的培养目标是以艺术为抓手,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给学生有足够的时空去选取和创新,让学生充分享受愉快的童年生活。在学校领导经过认真的思考和研究之后,学校一致决定根据”学生有特长、学校有特色”的原则开发剪纸课程,把它作为学校开发的校本课程的重要资料,原因有以下几点:1。学生好动、爱玩,个性喜欢动手。学生喜欢用自我的作品反映童年的生活,用自我的作品反映对客观世界、自身生活的认识,用自我的作品表达自我的情感。剪纸正好利用了这一特点满足了学生的需要。2。校本课程的开发要立足学校特色,要能促进学校文化的构成。从1988年起,学校利用美术教师的资源,开设了学生剪、刻纸兴趣小组。学生兴

趣浓厚,剪、刻纸水平日渐提高。学生剪、刻纸作品先后在市少年宫、省美术馆、中国少年儿童活动中心、英国、捷克等地方展出,并且结集出版,具有必须的基础,内部条件十分成熟。社区内有许多民间剪纸爱好者,喜爱用剪纸作品美化家庭和社区环境。开发剪纸课程具有良好的外部环境;3。剪纸历史悠久,是我国优秀的文化瑰宝。在以知识经济为主要特征的新世纪,加强学生对民间文化的学习,是每一所学校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 融民族性、时代性、趣味性、创造性于一体的剪纸,不受年龄限制,入门容易,学生初学就可在剪纸创作中获得成功的喜悦,有利于促进学生个性的健康发展。同时,剪纸创作过程的情趣性、实践性、表现资料的自由性和评价标准的多样性,能带给学生创造活动最适宜的环境,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潜力。剪纸教学所蕴涵的这些用心的教育价值也正是校本课程所追求的。 二、课程设计 (一)课程总目标 了解中国剪、刻纸的历史和文化,初步掌握剪、刻纸的技艺,弘扬中华民族优秀的剪、刻纸文化,培养学生的动手潜力、创新意识和审美观,锻炼学生的意志,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让学生充分享受愉快的童年生活。 基于素质教育的基本理念以及学校改革的目标,”剪、刻纸”课程总的设计理念为:以”人的发展”为核心,发展学生个性特长,提高学生审美潜力的同时培养实践、创新等

校本课程实施方案8篇

校本课程实施方案8篇 校本课程实施方案 校本课程实施方案(一): 校本课程是以学校为基础开发出来的课程,实施校本课程是实现学校的办学宗旨,体现办学特色的有效途径。为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兴趣和需要、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有效提高教师的业务潜力和课程开发水平,制定我校校本课程开发计划如下: 一、指导思想 以“以人为本,和谐发展”的理念,结合我校实际,开发贴合我校校情的系列校本课程,以弥补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不足,培养学生广泛的兴趣爱好,发展个性特长。透过学习使学生初步构成健全的人格和个性,为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二、实施目标 1、透过学科素养类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感受中华经典的博大精深、数学思维的灵活创新、英语情境的生动搞笑,陶冶情操、发展个性,持续最佳学习状态,提高人文素养。 2、透过生活技能类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必要的劳动技术和礼仪规范,养成良好道德行为习惯,初步构成健全的人格,热爱生活中一切完美的事物。 3、透过艺体技能类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发展特长,树立自信,丰富精神生活,实现全面和谐发展。 三、基本结构

以校本课及活动小组为载体,确立以下三类资料,每学期视环境、师资等具体状况添减部分资料。 1、学科素养类――经典诵读、英语口语、习作、数学思维 2、生活技能类――折纸、生活劳技、生活礼仪、法伴我成长 3、艺体技能类――舞蹈、声乐、器乐、儿童画、装饰画、国画、剪纸、书法、十字绣、橡皮泥、陶艺、围棋、武术、乒乓球、田径等 四、实施原则 1、现实性原则:充分思考我校教师队伍的整体水平及学生发展状况,兼顾学校其它方面因素确立校本课程开发目标时。 2、基础性原则:以全面发展学生潜力,促进学科知识的运用与综合为目的,为学生打好基础服务。 3、发展性原则:着眼于学生的未来发展,着眼于开发学生的潜力,以促进学生个性发展为目标。 五、保障机制 (一)成立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领导小组 组长:战元川,全面负责校本课程开发工作,负责教研管理和教材编写指导。 副组长:梁娟、王成芹,确定校本课程开发资料,具体校本课程的设计与实施。 成员:吕壮君、刘洋、丁春锋、毕圣杰、邵娜、曲春贤、于宏伟

校本课程实施方案

校本课程实施方案 校本课程实施方案(通用12篇) 校本课程实施方案篇1 一、课程定位 校本课程是由学校自主开发的课程,由同学自愿参与,以同学活动为主,与必修课程一起构成学校课程体系。但它与必修课程在内容、要求的深广程度和活动形式等方面又不尽相同。校本课程更突出同学的自主性、自愿性和敏捷性。它对培育同学的爱好特长、创新思维和实践力量,培育同学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力量,团结协作的力量、社会活动力量,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二、开发目标 1.通过校本课程的开发,培育一批复合型、科研型的老师。 2.培育同学的爱好爱好,进展共性特长,提高同学自主学习、自我规范、自信展现的力量。 3.拓展同学的学问领域,培育创新精神和实践力量。 4.培育同学的团结合作意识,提高同学的思想品德修养和审美力量,陶冶情操、增进身心健康,使同学喜爱学校生活,适应社会。 三、开发原则 1.自主性原则:敬重同学主体地位,以同学自主活动为主,多给同学想象、制造空间。 2.自愿性原则:敬重同学的意愿,自选组别,充分发挥同学的共性特长。

3.敏捷性原则:教学内容、方法以同学的实际状况而定,敏捷的作内容形式上的调整,使全体同学都得到进展。 4.开放性原则:体现在目标的多元性,内容的宽泛性,时间空间的广域性,评价的差异性。 四、组织与实施: 1.成立校本课程开发讨论领导工作小组。 组长: 校本课程开发的主要决策人和负责人,负责校本课程的总体策划,宏观调控及全面的讨论和实施。 副组长: 组织实施校长决策及负责校本培训、检查校本课程实施、协调各部门的工作、组织老师编写校本教材和支配老师上课,实施课程方案、对校本课程的讨论和实施进行指导、评估、调查、分析同学对校本课程的需求状况及对校本课程档案整理工作等工作。 成员: 领导小组主要职责: ①构思并制订校本课程开发工作的总体规划,做好指导、讨论、实施、评估等工作。 ②制订校本课程管理的有关规章制度并组织实施和考核。 ③组织老师进行校本课程的理论学习,规范教学行为,提高教育教学力量。 ④积累课改资料,准时供应教改信息。

校本课程实施工作方案(通用8篇)

校本课程实施工作方案(通用8篇) 校本课程实施工作方案篇 1 校本课程是学校自主开发的一门课程,由学生自主参加,以学生活动为主,它与必修课程一起构成学校课程体系。但它与必修程在内容、要求的深广程度和活动形式的修灵活程度等方面又不尽相同。校本课程更突出学生的自主性、自愿性和灵活性。按照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和《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的要求,学校开发的校本课程将对培养学生的兴趣特长、创新思维习惯和实践能力,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团结协作和社会活动的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发现和培养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一、培养目标 1、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发展个性特长。 2、拓展学生的知识领域,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3、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修养和审美能力,陶冶情操、增进身心健康。 4、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和精神,学习和掌握科学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 5、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和社会活动能力,使学生热爱学校生活,适应社会。

二、教学原则 校本课程与其他课程一样.都是由学生全员参加的学校教育活动,在遵循一般教学原则的同时,还要考虑到其自身的特点和规律。在教学上还应注意以下原则: 1、自主性原则: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学生自主活动为主,教师讲授、指导少而精,尽量让学生多炼、多动,多给学生以尽可能多的时间与想象、创造空间。 2、自愿性原则:学生在自选科目时,教师应尊重学生的意愿,报名后按各自选择编组活动,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特长。 3、灵活性原则:教学内容、方法应以学生的实际情况而定,教师应从学生的能力、效果等差异出发、因材施教,灵活的作内容形式上的调整,使全体学生都得到发展。 4、开放性原则:体现在目标的多元化、内容的宽泛性、即时性,时间空间的广域性、可变性,评价的主体性、差异性。 三、教学形式 作为一门以学生实践为主的课程,它的教育方式势必要打破固有的教学模式,教师要尽可能给学生更大的自主活动余地以及更多的相互交流的机会。在教学上主要应采用集体活动式:如班团队活动、社会实践等。 四、课时安排 校本课程每周2课时,安排在下午。 五、教学内容

学校校本课程总体设计方案

学校校本课程总体设计方案 •相关推荐 学校校本课程总体设计方案(精选20篇) 为保证事情或工作高起点、高质量、高水平开展,我们需要事先制定方案,方案的内容多是上级对下级或涉及面比较大的工作,一般都用带“文件头”形式下发。那么制定方案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学校校本课程总体设计方案,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学校校本课程总体设计方案篇1 一、指导思想 为了增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切实提高学生文明礼仪素质,提升学校师生的文明形象,建设和谐团结向上的人文环境,现制定我校文明礼仪教育学校课程实施方案。 二、活动意义 礼仪是人类为维系社会正常生活而要求人们共同遵守的最起码的道德规范,它是人们在长期共同生活中和相互交往中逐渐形成的,并且以风俗、习惯和传统等方式固定下来。文明礼仪教育以满足学校需要为切入点,以服务学生主体健康发展为目标,充分发挥学生自主教育作用,遵从德育教育从认知、自觉规范到行为自律的教育过程,积极开展德育实践,对于学校文明习惯的养成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三、活动内容 在我校进行文明礼仪养成教育,就是教会学生“学会做人”“学会相处”,教学生学会与现代社会相适应的具有现代文明内涵的社会生活规范,培养学生具有高雅、得体、大方、文明的涵养,它包括文明行为、文明习惯、文明语言、文明衣着,礼貌修养,乃至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等。我们将学习礼仪、实践礼仪、展示礼仪和宣传礼仪贯穿于整个主题宣传教育实践活动的全过程。 (一)学习礼仪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与自己日常生活和学习密切相关的校园礼仪、

家庭礼仪和社会礼仪等方面的知识,通过学习我校的《文明礼仪》校本课程,提高学生自身素质。 (二)实践礼仪 让每个学生都广泛参与到主题宣传教育活动中来,在参与和体验中成为文明礼仪的宣传者、实践者、示范者。各班级开展系列活动,促进礼仪学习,评选文明礼仪标兵。 (三)展示礼仪 通过开展校园礼仪知识竞赛、演讲比赛,讲身边发生的礼仪故事,评选班级各项“礼仪之星”活动,展现学校在教育实践活动中的阶段性成果。 (四)宣传礼仪 通过校本课程培训文明礼仪宣传员,面向家庭、社会进行社会礼仪知识的宣传,营造手拉手、共创文明校园的良好氛围。 四、活动安排: 第一阶段:学习礼仪知识,向不文明行为告别。 1、各班组织开展“学礼仪、讲美德,做文明学生”主题班团会,进行大讨论,有计划开好校本课程。 2、写出学校课程学习体会。 3、组织进行文明礼仪知识竞赛和表彰。 第二阶段:体验礼仪内涵,实现自我教育的目的。 ①、从最简单的坐立行、语言、体态语言等方面入手开展“文明举止伴我行”活动; ②、从孝敬父母、尊敬老师、关爱伙伴入手开展“尊长互敬伴我行”活动; ③、从学文明用语、说文明话入手开展“文明用语伴我行”活动; 引导学生从学校、家庭践行礼仪开始,然后扩大到社交礼仪,在此过程中做到躬行、内省,全面提高文明礼仪素养。 第三阶段:收获礼仪习惯 开展“礼仪之星”评选活动。我校将评选出学期和学年度的“礼仪之星”,并在学校宣传栏展示“礼仪之星”的先进事迹,以榜样力

课程实施方案

课程实施方案 课程实施方案(精选15篇) 为了确保我们的努力取得实效,通常需要预先制定一份完整的方案,方案是有很强可操作性的书面计划。制定方案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课程实施方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课程实施方案篇1 一、指导思想: 以新一轮课程改革“一切为了学生,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的教育理念为指导,从学校的实际状况和学生的实际需要出发,构建学校办学特色,打造“个性化”学校形象,发展学生特长,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以适应社会进步,科教发展,教育改革的客观要求。 二、实施目标: 1、校本课程要体现基础性: 基础教育要重视基础,校本课程将立足于打好学生文化基础、品德基础、身心基础为目标。全面发展学生的能力,促进学生对学科知识的综合和运用。 2、校本课程要体现发展性: 根据学校实际状况,兼顾到每个学生的发展需要,树立着眼于学生发展的教育价值观,把为学生的发展服务当作校本课程的基本价值取向。 3、校本课程要体现现实性: 校本课程是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而开设了课程,在开发过程中主要依靠学校的自身力量来完成,所以要充分考虑本校老师队伍的整体实力,科研水平及学生的发展情况,还有学校的设备资金等因素,目标不能远离实际。 4、校本课程要体现主体性: 校本课程的主体性体现在课程的开发和实施需要,教师的充分参与,在课程的开发和实施中要重视教师的主动精神,要发扬团结协作的精神,使校本课程得到更大的开发。同时,还要充分了解和反映学

生的实际,重视学生参与,注意学生的反馈信息,不断根据学生的需要完善优化校本课程。 三、实施内容: (一)建立健全校本课程开发体系 校本开发不是一两个人能完成的,是由校长、课程专家、教师、学生家长等共同参与的。学校要形成开发校本课程的组织网络,形成领导小组——教研组——教师——学生的开发网络,通力合作,共同创建“学习化校园”。 1、成立课程开发领导小组(负责课程的初步审议) 组长:蒋志敏 副组长:乔磊、赵春丽 组员:班主任、自然、社会、综合实践课程等相关教师 2、成立课程开发研究小组(负责课程的具体开发) 组长:蒋志敏 副组长:乔磊、赵春丽 组员:班主任、自然、社会、综合实践课程等相关教师 (二)加强校本课程开发的师资培训和课题研讨 1、在校本培训中设立校本课程开发专题,进行讲座辅导和自学研讨,深入领会校本课程开发的意义和作用,提高认识,明确目标。 2、以学科教研组为单位,根据学科特点、学生实际、学校状况、及目标导向等因素,研究开发校本教材,将此作为教研组教研活动和集体备课活动的一个重要内容。 3、强化科研意识,以“校本教材开发”为课题展开研讨,使校本教材的开发步入科研、教研的科学轨道。 4、创造条件,开展校本课程开发的技能培训。 (三)校本课程开发的实施程序: 1、成立组织。 2、通过学生座谈等了解学生各种需求。 3、全面评估分析确定校本课程总体目标,制定校本课程的大致结构。

课程实施方案范文(通用14篇)

课程实施方案范文(通用14篇) 课程实施方案范文(通用14篇) 为保障事情或工作顺利开展,往往需要预先制定好方案,方案是有很强可操作性的书面计划。制定方案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课程实施方案范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课程实施方案篇1 我校于20xx年秋季与全区中小学一样全面使用上海市二期课改教材。认真贯彻落实国家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两纲”教育精神和市区上级行政部门和业务部门的要求,结合自身实际,积极有效推进我校课程改革和课堂教学改革,以不断提高我校的办学水平和教学质量。 一、学校课程实施的指导思想 以现代教育思想和新课程理论为指导,更新教学观念,改变教学行为,提高教学效率。强调教师的教学行为需要服从学生的学习需要。教学设计上,侧重要学什么?怎样学?学的效果如何?是否严格发挥教学五环节的作用?化学生的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充分留给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展现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课堂教学中,以“教会学生学习”为根本,树立学生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始终是认识主体和发展主体的思想,致力于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转变,促进学生主体的回归和学习能力的提高,关注学生的成长过程和幸福指数,激发学生的内在动因,促进学生的主动发展。强调课堂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阵地。 二、学校课程实施的总体目标 我校课堂教学改革的总体目标是:以课标和教材为依据,以学生为主体,以课堂教学为主阵地,广泛开展以“享受教育”为主题的教学活动,突出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创新精神。倡导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方式,构建愉快高效的课堂教学模式。既面向全体,又分层实施,注重对学困生的有效帮助。以博爱的精神熏陶人,以博学的追求激励人,以博乐的心情谐和人,主张立德树人,乐学创新。 三、学校课程实施的具体行动

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计划方案【优秀10篇】

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计划方案【优秀10篇】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计划方案【篇1】 一、指导 1、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 “跳绳"校本课程以促进学生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整体健康水平的提高为目标,构建技能、认知、情感、行为等领域并行推进的课程结构,真正关注学生的健康意识、锻炼习惯的养成。 2、以学生发展为中心,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 “跳绳"校本课程关注的核心是满足学生的需要和重视学生的情感体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从课程设计到 3、关注个体差异与不同需求,确保每一个学生受益。 “跳绳"校本课程充分注意到学生在身体条件、兴趣爱好和运动技能等方面的个体差异,根据这种差异性确定学习目标和教材提示: 1、锻炼价值很大,可以锻炼耐力和体力,尤其能改善双脚移动能力,强化脚关节。 2、手臂参与旋转运动,可以锻炼肩关节和腕关节。从消耗热量看,是长跑的90%。 3、易学,不需要特殊技巧。一边,一边可以听音乐哼哼歌曲,轻松好心情。俗话说:摇绳练臂力,练腿力,快摇练速度,多跳练耐力;跳长绳不灵敏的上去,跳短绳子不灵敏的摔倒在地。同时也是其它体育运动很好的练习方法。 二、实施建议: 一、学习方式、方法或组织形式、步骤: 1、初学,可以先将绳围绕身体摇一周跳跃(即加一次垫跳)。 2、反摇双脚跳时,摇绳要注意使绳子触地,防止绳摇得过高,兜脚失败。 3、时上下肢协调配合,运动要自然放松,上体要保持平衡。落地时用前脚掌着地。 4、单摇熟练后进行:正反摇高抬腿跳;反正摇前踢腿跳;正反

摇交X脚跳;打脚跳等。 5、双摇跳时,可先做徒手模仿双摇跳的动作。跳起两手做双摇(连续快摇两次)的动作。 6、定时跳。以1分钟一组,要求快速跳并计数,每次练习3—4组,也可分组比赛。 7、迎面接力。距离30—40米,也可绕杆跑,每杆8—10米,结合各类游戏。 8、带人跳包括:一人带一人跳;一人带多人齐跳;一人轮流带两人跳等。 9、集体“8"跳长绳、交X跳长绳、长绳中跳短绳、行进间跳长绳、旋转跳长绳。 10、跳双长绳。当跳入者近端的绳将要着地(或当跳入者远端的绳刚离地)的时候,学生由正面或斜面跑至绳的着地点附近,用单脚交换跳或双脚跳和方式进行跳跃。 三、学习重点及要求: 跳双长绳难度较大,重要是摇绳和跳入上,解决了这一问题,再强调以相同的速度摇绳。跳双长绳的频率比跳单绳的频率快一倍,因此,开始练习时慢一些,待较熟练后再逐渐加快。可以先挑选个别同学试跳,注意强调跳入时机,以及三人配合协调一致。 双人要看:带人者摇绳子速度要均匀,被带者上绳时机掌握得好,两人协同配合。 跳长绳要看:摇绳人摇绳速度是否均匀,幅度是否稳定,两人默契协作好;人进绳、出绳的电动机掌握,的熟练程度,以及和同伴之间的配合。 可以定时(如一分钟,计算次数);也可定次(中途子不失败)跳多少次。 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计划方案【篇2】 课程目标: 学生方面:激发学生参与花样跳绳学习的热情,要让学生“爱跳绳、会跳绳、跳好绳",让学生掌握花样跳绳运动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并能在日常锻炼中加以运用。同时提高学生体能、自主

学校校本课程规划实施方案

学校校本课程规划实施方案 学校校本课程规划实施方案【篇一】一、指导思想 以“以人为本,和谐发展”的理念,结合我校实际,开发符合我校校情的系列校本课程,以弥补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不足,培养学生广泛的兴趣爱好,发展个性特长。通过学习使学生初步形成健全的人格和个性,为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二、实施目标 1、通过学科素养类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感受中华经典的博大精深、数学思维的灵活创新、英语情境的生动有趣,陶冶情操、发展个性,保持学习状态,提高人文素养。 2、通过生活技能类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必要的劳动技术和礼仪规范,养成良好道德行为习惯,初步形成健全的人格,热爱生活中一切美好的事物。 3、通过艺体技能类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发展特长,树立自信,丰富精神生活,实现全面和谐发展。 三、基本结构 以校本课及活动小组为载体,确立以下三类内容,每学期视环境、师资等具体情况添减部分内容。 1、学科素养类经典诵读、英语口语、习作、数学思维。

2、生活技能类折纸、生活劳技、生活礼仪、法伴我成长。 3、艺体技能类舞蹈、声乐、器乐、儿童画、装饰画、国画、剪纸、书法、十字绣、橡皮泥、陶艺、围棋、武术、乒乓球、田径等。 四、实施原则 1、现实性原则:充分考虑我校教师队伍的整体水平及学生发展状况,兼顾学校其它方面因素确立校本课程开发目标时。 2、基础性原则:以全面发展学生能力,促进学科知识的运用与综合为目的,为学生打好基础服务。 3、发展性原则:着眼于学生的未来发展,着眼于开发学生的潜力,以促进学生个性发展为目标。 五、保障机制 (一)成立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领导小组 (二)组织编写校本课程纲要或教材 六、实施过程 (一)树立正确的课程观。 (1)采取自学和辅导、分散和集中、讨论和测试、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办法,组织教师学习《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提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通识培训》《课程实施标准》等课程

校本课程实施方案

校本课程实施方案 校本课程是以学校为基础开发出来的课程,实施校本课程是实现学校的办学宗旨,体现办学特色的有效途径。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校本课程实施方案,欢迎大家参阅。 第1篇: 校本课程实施方案 为切实做好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工作,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使学生有一技之长,为学生终身发展打好基础。根据我校经济、文化等资源,考虑学生多样化、全面化、持续性发展的需要,决定设置以乒乓球为中心的校本课程,体现学校的办学特色。 一、指导思想 本课程是学校依据自己的办学理念、办学特色、资源状况以及学生、家长、社会的需求自主开设的课程,由学校统一安排,学生自主参加,以学生自主参与为主,以体验性学习实践活动为主要特征的新型课程。对培养学生的兴趣特长,创新思维习惯和实践能力,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团结协作和社会活动的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素质,提高教师课程建设与开发的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注重普及,在提高与普及的统一中推动乒乓球运动的发展,致力于营造浓厚的乒乓球文化氛围,以球育德,以球益智,以球练志,以球养性,以球会友,以球兴校。通过发展师生乒乓球运动,激发学校活力,“突破一点,带动全局”,抓好乒乓球特色,打造柳堡镇柳堡学校品牌。 二、调查分析 校本课程开发充分注重主体性、合作性、选择性、开放性、特色性和创造性,教师与家长是最重要的课程资源。经多次与教师、家长总结生活与教学的经验、智慧等,了解和掌握教师与部分家长的个性特长;经过调查、分析,了解学生的生活、经验、需求、兴趣、爱好、目前学习的基础及今后的发展走向;调查学校附近的社区现状等因素。结果显示,绝大部分被调查对象认为以乒乓球为中心,辐射到田径、书法、绘画、仪表等校本课程开设,富有地方特色和乡土气息,能使

趣味校本课程实施方案5篇

趣味校本课程实施方案5篇 同学们在学海中游泳,迎长风,破巨浪,经历过风雨后,终会体会到学习活动的色彩斑斓。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趣味校本课程实施方案5篇,希望能够对大家有所帮助。 趣味校本课程实施方案篇1 一、指导思想 以丰富校园生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指导,创设生动活泼的育人环境。在规定时间内组织学生参加丰富多彩的课外兴趣小组活动,激发学习兴趣,发展个性特长,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 二、目的意义 课外活动是学校课堂教学的延伸性活动,是进一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实施、推进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体现。兴趣小组活动的正常开展,既可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也可为学生提供一个自主发展的时间与空间。组织丰富多彩的文化、艺术、体育活动,符合广大学生家长的意愿,学生通过活动,能获得许多在课堂中学不到的知识、技能,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发展个性特长,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三、具体活动安排 (一)课外活动领导小组 组长:周蒸、王庆州、张希林 组员:安道辰、崔波、魏东、各班班主任 (二)活动时间 每周一、四下午第三节课(周一为一、二、三年级,周四为四、五年级) (三)活动内容 根据我校特色建设情况,结合我校师资力量和教学资源,开设两项体育活动:跳绳和毽子。 四、活动要求 课外活动必须落到实处,指导教师要有明确的活动目标,认真制定切实可行的活动计划,并认真安排好活动,及时地做好相关记录。根据学校实际情

况,保证每次活动质量。 五、活动组织 1、学校成立课外活动领导小组,根据学校实际条件,设置活动项目,统一安排活动的开展。 2、小组的活动要做到“三定”(即定内容、定地点、定人员),活动有计划、有实施步骤、有利于学生的健康发展;辅导教师做好活动情况记载和活动小组学生的管理工作。 3、学校课外活动领导小组加强督导,认真巡视,切实保证活动开展的时间和活动效率,杜绝将兴趣小组活动时间移作它用。 辅导教师要不断加强理论和业务学习,不断提高理论水平和业务素养,踏踏实实地做好辅导工作,不断开拓,勇于创新,发扬奉献精神,为深化素质教育,促进我校学生的全面发展做出贡献。 趣味校本课程实施方案篇2 一、基本情况分析 现在学生的体质正在不断下降,为了提高学生的体质,开展适当的课外活动是有用的,而且是必要的。学生们很喜欢有意义的课外活动,在以前的活动中,可以看出学生得到了很好的锻炼,在思想上显得更加团结,在体质上更加强健,这是良好的反映。但也看出班干部在组织上还有点无序,学生在活动中还不能守好规则,自律意识不强。 二、活动目标: 1、使学生树立创新意识、动手意识,培养探索科学的信心,发展学生创造生活美的能力。 2、丰富学生的课内外生活,陶冶学生的情操,为学生的发展提供可能。 3、加强活动的计划性,严密组织,提高活动效果。 三、活动措施: 1、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和文艺活动,如:跳绳、踢毽子、新年文艺演出等,丰富学生的课外生活。 2、利用班级图书角,组织开展读书活动。

校本课程教学方案6篇

校本课程教学方案6篇 导语:校本课程开发、教学是一种集体协作的事业,学校课程更是如此。下面我整理了校本课程教学方案(精选6篇),欢迎参考借鉴!校本课程教学方案篇1 一、校本课程开发的目标 1、使同学了解、把握并使用家庭常规礼仪,上下代人加强沟通,消退代沟,建立上、下辈之间伴侣式的关系,享受温磬的家庭生活。 2、了解、把握并使用校内常规礼仪,使同学之间能够以礼相待,和谐相处,团结协作,互助互爱;建立伴侣式的师生关系,使师生间交往自然亲切,从而形成良好的校风校貌。 3、了解、把握并使用社会常规礼仪,使自己更好地融入社会生活中,让自己到处受到欢迎,得到敬重,使自己的社会生活布满欢乐,从而培育乐观健康的人生态度。 二、校本课程实施的原则 1、主体性原则:确认教学的本体地位,确立同学的主体地位,把教学作为民主的、乐观的和制造的实践活动来开展,使同学成为追求真、善、美的主体。 2、民主性原则:老师要为同学营造一种民主、和谐的氛围,建立新型的师生伴侣关系,给同学以心理上的平安感。以求课程开展扎实有效。 3、合作性原则:同学可以在小组内沟通,质疑解疑,相互启发,相互补充,取长补短,也可通过其他小组关心解决,或者寻求老师的点拨引导,使得同学之间、师生之间相互沟通、相互沟通合作,以求共同提高。 4、趣味性原则;依据学校生的学问基础,认知水平和心理进展的特点,老师要尽可能地选择适合学校生特点的、趣味性较强的内容,并以同学喜闻乐见的形式开展教学活动,做到难易适中,形式丰富,内容新奇,以此激发同学的学习爱好,保持同学的学习乐观性,使同

学乐于参加,在参加中自信起来,以求实效。 三、校本课程实施的过程 (一)以家庭礼仪、校内礼仪和社会礼仪为主要内容,对同学进行系统的文明交际礼仪训练,有目的、有方案地将同学带入良好人际关系的殿堂。校内礼仪:敬重老师、敬重同学、学会请教、学会商议、学会倾听、学会劝阻、学会合作、学会感恩、学会师生间的礼仪……家庭礼仪:做客礼仪、迎宾礼仪、待客礼仪、庆贺礼仪、邀请礼仪、服饰礼仪、上下辈之间的礼仪……社会礼仪:问路礼仪、乘车礼仪、购物礼仪、影剧院礼仪、邻居间的礼仪…… (二)以丰富有效的活动形式推动“文明礼仪”校本课程的开发和讨论。 1、师德榜样。老师是学校工作的主体,不仅是科学文化学问的传播者,而且是同学思想道德的训练者。老师在传播学问的同时,以自己的言行举止、礼仪礼貌对同学进行着潜移默化的影响,从而对同学的言行举止发生作用。因此,老师要非常留意自己给同学留下的印象,要使自己从各方面成为一个优秀的、同学能够仿效的榜样。 2、每周落实。老师通过课堂主阵地,有方案地对同学进行系统的文明交际礼仪训练,使同学通晓礼仪学问,引导他们亲身体验,实现从感性到理性的升华,从整体上让同学的文明礼仪风范得到提高。 3、学科渗透。各科教学之中连续渗透文明礼仪的学问,切合时机地进行文明行为礼仪的引导与训练。 4、课外实践: (1)调查走访:走访商场等服务性强的单位,学习有关礼仪学问。 (2)自主学习:引导同学通过上网、上新华书店与各级图书馆收集有关资料,进行自主学习,拓展学问。 (3)竞赛展览:进行邀请函设计活动、感恩语言描绘活动、手抄报评比活动,指导同学动手实践,熬炼力量。 (4)角色体验:引导同学体验不同社会角色富有特征的工作生活,

校本课程实施方案(通用5篇)

校本课程实施方案(通用5篇) 校本课程实施方案1 为切实做好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工作,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使学生有一技之长,为学生终身发展打好基础。根据我校经济、文化等资源,考虑学生多样化、全面化、持续性发展的需要,决定设置以乒乓球为中心的校本课程,体现学校的办学特色。 一、指导思想 本课程是学校依据自己的办学理念、办学特色、资源状况以及学生、家长、社会的需求自主开设的课程,由学校统一安排,学生自主参加,以学生自主参与为主,以体验性学习实践活动为主要特征的新型课程。对培养学生的兴趣特长,创新思维习惯和实践能力,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团结协作和社会活动的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素质,提高教师课程建设与开发的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注重普及,在提高与普及的统一中推动乒乓球运动的发展,致力于营造浓厚的乒乓球文化氛围,以球育德,以球益智,以球练志,以球养性,以球会友,以球兴校。通过发展师生乒乓球运动,激发学校活力,“突破一点,带动全局”,抓好乒乓球特色,打造柳堡镇柳堡学校品牌。 二、调查分析 校本课程开发充分注重主体性、合作性、选择性、开放性、特色性和创造性,教师与家长是最重要的课程资源。经多次与教师、家长总结生活与教学的经验、智慧等,了解和掌握教师与部分家长的个性特长;经过调查、分析,了解学生的生活、经验、需求、兴趣、爱好、目前学习的基础及今后的发展走向;调查学校附近的社区现状等因素。结果显示,绝大部分被调查对象认为以乒乓球为中心,辐射到田径、书法、绘画、仪表等校本课程开设,富有地方特色和乡土气息,能使学生的爱好、兴趣得到发挥与培养;既体现了新基础课程与校本课程的整合、延续、补充,又能培养学生多方面的品质和能力。 三、背景分析

开发校本课程实施方案

开发校本课程实施方案 校本课程是学校自主开发设计的课程。我们常常需要提前准备一份具体、详细、针 对性强的活动方案,活动方案具有内容条理清楚,步骤清晰的特点。优秀的活动方案 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开发校本课程实施方案,欢迎大家分享。开发校本课程实施方案(精选篇1) 一、课程目的: 1、构建全面发展课程体系,提高课程适应性,促进学生个性成长,发展学生的特长。 2、提升教师课程意识,推动教师由课程执行者向课程开发者转变,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3、实现学校课程创新,促进学校特色形成,打造“个性化”学校形象。 二、课程原则 1、贴近学生:校本课程的核心思想是以尊重人的个性为根本出发点。在课程选择使用上以人为本,重视学生的学习需求,尤其重视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使学生的 学习需求得到尊重和满足;重视学生参与,注意学生反馈信息,不断根据学生需要完 善优化校本课程。 2、关联学科:根据学校的教师力量及教学设施的实际情况,校本课程的开设以学校开设的各学科相联系,一方面充分发挥学校教学资源,另一方面也能为学校的教育教 学质量的提升服务。 3、彰显特色:发掘学校特色项目资源和现有的教师水平,打造符合学校条件的有特色形成校本课程的真正校本化。 三、课程内容 以促进学生各项基本素质全面发展作为课程设计的中心,以整体、优化的课程结构 为核心内容,根据学生发展的需求、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学校的实际情况,师资和设施 的条件等确立学校校本课程。 按课程开设的培养目标分为人文素养类、科学素养类、体育运动素养类、艺术修养 类四大类。 人文素养类:通过人文文化的学习,提升学生人文文化品质,教会学生如何做人, 培养学生与人合作和进行交流的能力。

校本课程教学方案15篇

校本课程教学方案15篇 校本课程教学方案篇一 一、指导思想: 进一步深化课程改革,以《国家基础训练课程改革纲要》为指导,确立现代训练观、课程观、质量观。以同学进展为本,充分发挥学校资源功能,优化学校课程结构,开创学校特色品牌,提高办学水平。 二、课程目标: 1.采纳实践—评估—开发的课程开发模式,实施“问题解决”即“自下而上”的政策,引领全体同学参加,促进全体同学的进展,从而努力创立学校的训练特色。 2.发扬"敬重人格、敬重差异、自知自律、自主进展"的人文主义精神,培育同学的人文素养和科技精神。针对我校实际,确立“敬重他人、熟悉自我、勤于动手、擅长合作”的校本课程目标。 3.以学校为基地,与外部力气合作,开发出多样性的、可供同学选择的课程。集中体现“以学校为本”的理念,主要强调课程的开放性、民主性、参加性。 三、课程资料: 主要有分学校篇、家乡篇、育人篇、平安篇、平安篇和环保篇。三班级主要学习学校篇和家乡篇。 四、主要措施 1.新教学理念做引领,指导详细活动实践 组织老师学习课程改革的基本理论,树立大训练观,用大训练观指导自我的训练教学实践。要树立十种新型的训练观,即新型的老师观;新型的教学观;新型的同学观;新型的质量观;新型的课程观;新型的人才观;新型的教学方法观;新型的过程教学观;新型的教学手段观;新型的终身学习观。学校实行走出去、请进来的方法。经过走出去、请进来使老师把握新课改理念,树立新课改意识,准时捕获信息,开阔视野,查找差距,完善自我,提高素养,用新的训练理念和训练策略,做好地方和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 2.建立合理的激励评价管理机制,确保校本课程实施。 校本课程的开发为老师供应了无限的表现与制造的空间,要想让每一位老师都能人尽其才,各尽其能,对会教能编的老师,学校要实行各种形式,准时进行表彰和鼓舞。同时,要讨论制订校本课程评价标准,并与学校对老师的综合素养考核相结合。采纳恰当的行政手段,确保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使每一位老师真正成为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实施者。 五、详细课程支配:略 校本课程教学方案篇二 本学期我校的“校本课程”定为“阅读教学”,而阅读教学的总目标就是:加大阅读量,开拓阅读面,激发阅读情,提高阅读质。 一、指导思想: 培育同学良好的阅读习惯。在阅读中不仅仅要“读进去”,还要“吐出来”,更要“说开去”。采纳多种方式引导同学获得多种信息,获得独特体验,在沟通中张扬同学的阅读潜能、语言表达力。 二、详细目标: 1、培育同学良好的阅读意识和本领。在阅读时间、形式、速度、方法、资

校本课程开发方案(8篇)

校本课程开发方案(8篇) 校本课程开发方案(8篇) 校本课程开发方案(第一篇: 校本课程开发方案 一、课程开发背景 XXX创办于1988年,位于常州市火车站东,历经几代人艰苦的努力,学校规模由小变大,办学条件不断改善,师资队伍不断壮大,教育质量也逐步提高。 近年,学校以教育科研为先导,探索”自主、合作、探究”课堂教学模式,全面开展课程改革实验。新课程改革实验,校本课程开发的提出,更为学校的发展带了新的机遇与挑战。学校认识到要发展务必进行创新,务必努力探索贴合校情的具有特色的学校文化和育人途径。我们学校确立的培养目标是以艺术为抓手,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给学生有足够的时空去选取和创新,让学生充分享受愉快的童年生活。在学校领导经过认真的思考和研究之后,学校一致决定根据”学生有特长、学校有特色”的原则开发剪纸课程,把它作为学校开发的校本课程的重要资料,原因有以下几点:1.学生好动、爱玩,个性喜欢动手。学生喜欢用自我的作品反映童年的生活,用自我的作品反映对客观世界、自身生活的认识,用自我的作品表达自

我的情感。剪纸正好利用了这一特点满足了学生的需要。2.校本课程的开发要立足学校特色,要能促进学校文化的构成。从1988年起,学校利用美术教师的资源,开设了学生剪、刻纸兴趣小组。学生兴趣浓厚,剪、刻纸水平日渐提高。学生剪、刻纸作品先后在市少年宫、省美术馆、XXX、英国、捷克等地方展出,并且结集出版,具有必须的基础,内部条件十分成熟。社区内有许多民间剪纸爱好者,喜爱用剪 纸作品美化家庭和社区环境。开发剪纸课程具有良好的外部环境;3.剪纸历史悠久,是我国优秀的文化瑰宝。在以知识经济为主要特征的新世纪,加强学生对民间文化的学习,是每一所学校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 融民族性、时期性、趣味性、发明性于一体的剪纸,不受年龄限制,入门容易,学生初学就可在剪纸创作中获得胜利的喜悦,有利于促进学生个性的健康发展。同时,剪纸创作过程的情趣性、实践性、表现资料的自由性和评判标准的多样性,能带给学生发明举动最适宜的情况,有利于造就学生的立异精神和实践潜力。剪纸讲授所蕴涵的这些用心的教诲价值也正是校本课程所追求的。 二、课程设计 一)课程总目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