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之图表图像计算题

初中化学之图表图像计算题
初中化学之图表图像计算题

化学之图表图像计算题

一、图表型计算:

1、某学生在课外活动中用一定量的二价金属R 和稀硫酸反应来制取氢气,所做5次实验结果记录如下表所示。(假设每次实验所产生的氢气全都被收集,体积在同温同压下测定)

实验编号 R 的质量g 稀硫酸的体积 mL 生成氢气的体积 L 1 1.5 50.0 1.47 2 2.0 50.0 1.96 3 2.2 50.0 2.16 4 2.5 50.0 2.16 5

3.0

50.0

2.16

根据上述实验结果进行分析、计算,并回答下列问题:

(1)上述实验中,金属一定过量的组的编号是____________,稀硫酸一定过量的组编号是__________。 (2)若在当时的实验条件下,氢气的密度为0.085 g/L ,则反应所用金属R 的相对原子质量为________。 (3)若所使用的稀硫酸密度为1.12 g/cm3,则反应所用硫酸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____。

2、某化工厂生产的纯碱产品中常含有少量氯化钠,工厂的化验员对每批产品进行检测,标出各种成份后才能投放市场。某厂化验员取取样品44g 于烧杯中加水将其溶解,然后分几次逐滴加入溶质质量分数为20%的稀盐酸,并不断搅拌,称量,将得到的有关数据记录如下(注:加盐酸时首先发生反应是:Na2CO3 + HCl = NaHCO3 + NaCl ,然后是NaHCO3 + HCl = NaCl + CO2↑+ H2O)

请你根据题给信息和表中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1)加入多少g 稀盐酸开始产生二氧化碳,最多产生二氧化碳多少g (2)计算出44g 样品中各成份的质量。

3、某标示为5%的过氧化氢溶液已放置了一段时间,为了检验溶液的质量是否发生变化(过氧化氢的质量分数是否仍为5%),取该溶液20 g 使其在MnO2作用下发生反应。实验结果记录如下:

加入稀盐酸质量/g

73

74

146

147

烧杯中溶液质量200 273 273.76 328.4 329.4

反应过程记录号(按时间顺序) 1 2 3 4 5

产生O2的质量/(g) 0.12 O.25 0.36 0.40 O.40

试通过计算判断该溶液的质量是否已发生变化。

4 (2011.哈尔滨市)(5分)为了测定某粉末状黄铜(铜、锌合金)样品中铜的质量分数,洋洋同学取一定质量的黄铜样品放入烧杯中,再取40g稀盐酸分四次加入烧杯中,均充分反应,实验数据如下:

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第四次

加入稀盐酸质量(g) 10 10 10 10

剩余固体的质量(g) 9.10 8.45 7.80 7.80

(1)上述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根据锌的质量列出求解第二次生成氢气质量(x)的比例式;

(3)所用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4)用36.5%的浓盐酸配制40g上述稀盐酸,需要浓盐酸的质量为;

(5)黄铜样品中铜的质量分数为。

5我国约在南北朝时就开始冶铸黄铜,黄铜是铜和锌的合金(Cu—Zn),它可以用来制造机器、电器零件及日用品。为了测定某黄铜样品中锌的质量分数(不考虑黄铜中的其它杂质),现将生成氢气的质量,实验数据如下表:

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

加入稀盐酸的质量(g)10 10 10

生成氢气的质量(g)0.04 m 0.02

试求:(1)m= g

(2)此黄铜样品中锌的质量分数是多少?(3)所用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是多少?

6、现有氧化铜和铜的混合物,对其成分进行分析。取10g此样品,向其中分五次加入相同溶质质量分数的稀硫酸,使之充分反应,每次所用稀硫酸的质量及剩余固体的质量记录于下表:

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第四次第五次

加入稀硫酸的质量/g 20 20 20 20 20

充分反应后剩余固体的质量/g 8 6 4 3 m

试回答下列问题:

(1)表格中m的值为,10g样品中CuO的质量g

(2)计算所加入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3)计算第三次加入稀硫酸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7.课外活动小组的同学在测定由NaCl和Na2CO3形成的固体混合物组成时,进行了以下实验:取40 g固体混合

物配成溶液,平均分为四份,然后分别加入一定质量分数的CaCl2溶液,实验数据见下表:

请分析表中数据回答并计算

(1)生成的沉淀是(填写化学式)。

(2)10g原固体混合物配成的溶液和足量CaCl2溶液反应,最多生成沉淀质量为 g。

(3)m= g。(4)原固体混合物中Na2CO3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实验一实验二实验三实验四

原固体混合物质量10g 10g 10g 10g

加入CaCl2溶液质量10g 20g 30g 40g

生成的沉淀的质量2g m5g 5g

8、某课外兴趣小组对实验室中的一瓶稀硫酸进行分析。他们分别用100g稀硫酸与不同质量的锌粒(含杂质,杂质不与稀硫酸反应)反应,三次实验的数据如下表。

实验次数 1 2 3

加入锌粒的质量(g) 4 8 12

充分反应后剩余物质的总质量(g)103.9 107.8 111.8

请回答下列问题:

(1)第次实验,锌粒与稀硫酸恰好反应。

(2)计算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9、今年全国人大和政协会议使用了一种含碳酸钙的“石头纸”:为测定其中碳酸钙的含量,课外活动小组的同学称取50g碎纸样品。分别在5只烧杯中进行了实验,实验数据见下表(假设纸张其他成分既不溶于水,也不与水反应):

烧杯①烧杯②烧杯③烧杯④烧杯⑤

加入样品的质量∕g 10 10 10 10 10

加入稀盐酸的质量∕g 10 20 30 40 50

充分反应后生成气体的质量∕g 0.88 1.76 X 3.52 3.52

(1)、表中X的值为;恰好完全反应的烧杯是;

(2)、烧杯④中物质充分反应后所得溶液的质量为;(3)、求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

10、小明同学将13.9g含杂质的的纯碱样品(碳酸钠与氯化钠的混合物)与90.5g稀盐酸相混合,充分反应,测得反应生成气体的质量(m)与反应时间(t)的数据如下表所示:

反应时间t/s t0t1

t2t3

t4t5

t6

气体质量m/g 0 0.88 1.76 2.64 3.52 4.4 4.4 根据题目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碳酸钠完全反应后,生成CO2的质量为

(2)请在下面的坐标图中,画出反应是生成气体的质量(m)随时间(t)变化的曲线。(3)求完全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Na2CO3+2HCl=2NaCl+CO2↑+H2O)。

二、图像型计算题

1、 (5分)已知 Na2CO3的水溶液呈碱性,在一烧杯中盛有20.4g Na2CO3和NaCL 组成的固体混合物。向其中逐渐滴加溶质质分数为10%的稀盐酸。放出气体的总质量与所滴入稀盐酸的质量关系曲线如下图所示,请根据题意回答问题:

1.) 当滴加稀盐酸至图中B 点时,烧杯中溶液的pH ____________ 7(填>、=、<=)。 2) 当滴加稀盐酸至图中A 点时,烧杯中为不饱和溶液(常温),通过计算求出其中溶质的质量分数。(计算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2、在一烧杯中盛有100gBaCl2和HCl 的混合溶

液,向其中逐渐滴加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Na2CO3溶液,混合溶液的质量与所滴入 Na2CO3溶液的质量关系曲线如图所示: 请根据题意回答问题:

(1)在实验过程中,有气体放出,还可以看到的明显实验现象是------------------ 、(2)在实验过程中放出气体的总质量为—————— (3)当滴入Na2CO3溶液至图中B 点时,通过计算求此所得不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是多少?

(计算结果精确到0.1%)

3、 (6分)刘明用石灰石(杂质不与酸反应,也不溶于水)和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在准备将反应后的废液倒进废液缸时,发现实验桌上有一瓶未知质量分数的Na2CO3溶液,他决定利用该废液,测定Na2CO3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他将废液过滤,然后向废液中慢慢滴加Na2CO3溶液,加入Na2CO3溶液的质量与生成沉淀质量的关系如右图所示。

(1)在加入Na2CO3溶液的过程中,开始时没有发现沉淀生成,说明滤液中的溶质除含有CaCl2外,还含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计算Na2CO3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计算结果精确到0.1%)

烧杯

溶液的质量/g

0 106212滴入Na 2CO 3溶液的质

A B

4、小红同学在某化工厂进行社会实践,技术员与小红一起分析由氯化钡和氯化钠组成的产品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取16.25g固体样品,全部溶于143.6mL水中,向所得到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溶质质量分数为10.6%的碳酸钠溶液,记录了如图所示的曲线关系。

技术员给小红的提示:

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BaCl2+Na2CO3===BaCO3↓+2NaCl

②水的密度为1g/cm3

③相对分子质量

BaCl2:208 Na2CO3:106 BaCO3:197 NaCl:58.5

⑴氯化钡与碳酸钠恰好完全反应时,消耗10.6%的碳酸钠溶液的质量是多

少克。

⑵产品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⑶当氯化钡与碳酸钠恰好完全反应时,过滤,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是多少?

5.(2011.日照市)(9分)某公司生产出的纯碱产品中经检测只含有氯化钠杂质。为测定产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20℃时,称取该产品样品2

6.5g,加入到盛有一定质量稀盐酸的烧杯中,碳酸钠与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气体完全逸出,得到不饱和NaCl溶液。反应过程用精密仪器测得烧杯内混合物

的质量(m)与反应时间(t)关系如下图所示。

求:(1)生成CO2的质量。

(2)该纯碱样品中Na2CO3的质量分数。

(3)根据条件,此题还可求算出下列中的(只填字母标号,不计算,

可多选)。

A.该纯碱样品中NaCl的质量分数; B.反应所用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

C.反应后所得溶液中NaCl的质量分数; D.反应生成水的质量。

6、水垢的主要成分是CaCO 3和Mg (OH )2,为了测定其中CaCO 3的含量,取100g 水垢,加入过量稀盐酸,测量5min 内生成的CO 2的质量,绘出如图所示的曲线,请问:(1)该水垢中CaCO 3的质量分数为多少?(2)假定水垢中不含其它杂质,若要计算反应消耗的稀盐酸的质量,还需知道什么信息?

7、(6分)某环保小组监测到一湿法冶铜厂排放的废水中含有硫酸和硫酸铜两种污染物,为测定该废水中各污染物的含量,给冶铜厂提供处理废水的参考,环保小组的同学进行了以下实验。取废水500g ,向其中加入溶质质量分数为20%的氢氧化钠溶液。测得沉淀质量与所加入的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关系如下图: 根据所得数据计算:

(1)500g 该废水中硫酸铜的质量。 (2)该废水中硫酸的溶质质量分数。

13为测定某纯碱(Na 2CO 3)样品中(含有少量的氯化钠杂质)碳酸钠的质量分数,现称取6g 试样放在烧杯中并滴入稀盐酸,当稀盐酸滴加至36.5g 时,烧杯内溶液的总质量为40.3g (产生的气体全部逸出)。产生气体的质量与滴入稀盐酸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试计算:

⑴ A 点产生气体的质量为 ;

⑵ 试样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结果精确到0.1%);

⑶ B 点时,烧杯内溶液中溶质的化学式 。

14.(2011.泰州市)(8分)氯化钙钾石的化学式为KCl·x CaC12(x 是CaCl 2的系数)。它是一种天然的钾肥,溶

1 2 3 4 5 时间/

min

c o 2 的 质 量/g 12

334

于水后得到KCl与CaCl2的混合溶液。某化学兴趣小组为了测定氯化钙钾石中钾元素的质量分数,称取样品18.55g加水完全溶解得到KCl与CaCl2的混合溶液,向该溶液中逐滴加入Na2CO3溶液,产生的沉淀与加入Na2CO3溶液的质量关系如下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Na2CO3与CaCl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图中AB段表示的意义是。

(3)18.55g氯化钙钾石样品中:

① CaCl2的质量是g;

②KCl的质量是g;

③钾元素的质量分数是。

(4)所用Na2CO3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最后一问要求写出计算过程) 加入Na2CO3溶液的质量/g

初中化学计算题专题及答案

中考化学试题汇编——化学计算题 1.(2011.济宁市)(2分)茶是我国的特产,种类很多。其中,绿茶是将新鲜的 茶叶炒熬,破坏其中酵素,再经搓揉、烘焙而成。茶叶的化学成分 主要是茶碱(C8H10N4O2·H2O),还有鞣酸及芳香油等。 阅读以上信息后回答: ①茶碱(C8H10N4O2·H2O)分子中______原子的个数最多; ②茶碱(C8H10N4O2·H2O)中________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2. (2011.湛江市)(5分)苯甲酸(C6H5COOH)是一种酸性比醋酸更强的有机酸,能使紫色石蕊 试液变红,常用作食品防腐剂。请回答: (1)苯甲酸含有种元素。 (2)苯甲酸分子中,C、H、O三种元素的质量比是。 、 (3)苯甲酸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结果保留到%)。 3.(2011.烟台市)(4分)低钠盐适合患有高血压、肾病、心脏病的患者服用,苹果酸钠盐(C4H5O5Na)是低钠盐的一种。请回答: (1)苹果酸钠盐的相对分子质量是。 (2)苹果酸钠盐中各元素的质量比为C:H:O:Na= 。 (3)若某病人每天食用5.85g苹果酸钠盐,比食用相同质量的食盐(NaCl)少摄入钠元素多少克(计算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4.(2011.泰安市)(4分)无土栽培是一种农业高新技术,它可以显著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某品种茄子的无土栽培营养液中含有6%的KNO3。 ⑴ KNO3属于(填“钾肥”、“氮肥”或“复合肥料”); ⑵ KNO3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⑶ KNO3中钾、氮、氧元素的质量比为; ⑷要配制150kg该营养液,需要KNO3的质量为kg。 [ 5.(2011.天津市)(4)铝土矿的主要成分是Al2O3,请按要求进行计算: (1)Al2O3中铝元素与氧元素的原子个数比为。 (2)Al2O3 中铝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为。 (3)求Al2O3中铝元素的质量分数,并写出计算过程。(计算结果保留至%)6.(2011.肇庆市)(5分)媒体近日报道:市面上部分方便面遭到塑化剂污染,长期接触塑化剂可引起血液系统、生殖系统损害,其中,塑化剂(DMP)分子式为C10H10O4。求:(1)DMP的相对分子质量为_______; (2)DMP分子中C、H、O 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_______; (3)DMP分子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结果精确到)________。 7.(2011.百色市)(3分)某些厂家为延长食品保质期,常在食品中添加苯甲酸(C6H5COOH)作为防腐剂。回答下列问题: (1)苯甲酸是由种元素组成; ! (2)苯甲酸分子中碳、氢、氧的原子个数比为; (3)苯甲酸中碳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为。 8.(2011.鸡西市)右图是某品牌补铁剂的标签。请回答: (1)富马酸亚铁颗粒中的铁属于元素(填“常量” 或“微量”); (2)富马酸亚铁中C、H元素的质量比为; (3)已知富马酸亚铁(C4H2FeO4)中铁元素的质量分数为33%,若每次服用1包该补铁剂, 摄入铁元素的质量为mg。 9.(2011.聊城市)(4分)作物的无土栽培可以显著提高产品的产量和质量。某茄子的无土栽培营养液含有7%的KNO3 。请回答下列问题: (1)KNO3 属于(选填“复合肥料”、“钾肥”或“磷肥”) (2)要配制150kg该营养液,需要KNO3的质量KNO3kg。 ~ 10.(2011.襄阳市)在农业上,常需要用质量分数为16%的氯化钠溶液来选种。现需要配制200kg这种溶液,需要氯化钠的质量_________kg,水的质量是___________kg。 11.(2011.泉州市)配制50g溶质质量分数8%的葡萄糖溶液,需要固体葡萄糖g;若用溶质质量分数20%的葡萄糖溶液g加水也可稀释成50g溶质质量分数8%的溶液。 12.(2011.泸州市)现有200g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硝酸钾溶液,若使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增加一倍,因向溶液加入硝酸钾g,或蒸发掉g。 13.(2011.巢湖市)(6分)发射通信卫星的火箭用联氨(N2H4)做燃料,用四氧化二氮(N2O4)助燃,生成物不会对大气造成污染。 (1)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2H4+N2O4=3 +4H2O,请在横线上填写化学式以完成该化学方程式。 (2)请计算完全燃烧需要助燃物N2O4的质量。

初中化学图像题04449

“图像题”专题复习 【归纳题型解法】 类型一 金属与酸反应图像类 【方法技巧】 金属与酸反应的图像一般有几种方式: (1)等质量的金属与足量的等浓度的同一种酸反应——产生气体的质量与时间的关系。此类题的突破口: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氢前的金属能与酸反应生成氢气,位置越靠前,反应的速率越快,在坐标轴中斜线的斜率越大;相同质量的金属分别跟足量的稀酸反应,生成氢气的量与相对原子质量成反比,与化合价成正比[即m (金属)×化合价/相对原子质量]。 (2)等质量的酸与足量的不同金属的反应——产生气体的质量与时间的关系。氢前的金属能与酸反应生成氢气,位置越靠前,反应的速率越快,在坐标轴中斜线的斜率越大,相同质量的酸分别跟足量的金属反应,生成的氢气质量相等。 (3)向等质量的不同金属里不断加入等浓度的的同一种酸,产生氢气的质量与加入酸的质量关系,应该分成2个过程,一开始就是金属过量,酸不足,产生的氢气相等,线重合;最后酸过量,金属反应完,产生的氢气=m (金属)×化合价/相对原子质量。所以必须要分清楚就是哪一种情况,这就是解题的关键。 【典例1】 等质量的X 、Y 两种金属分别与足量的同体积、同浓度的盐酸反应,产生气体的质量与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就是 ( ) A 、t 1时,产生气体的质量:X >Y B 、t 2时,消耗金属的质量:X

(完整版)初三化学图象题精选(有详细解答)

学而教育初三化学图象题精选 1、下列图像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A.向一定量的二氧化锰中加入过氧化氢溶液 B.加热一定量的高锰酸钾固体 C.向两份完全相同的稀盐酸中分别加入锌粉、镁粉 D.将水通电电解一段时间 2、下列图象能正确反映对应的变化关系的是 A.向一定量的稀硫酸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至过量 B.向一定量的H2SO4和MgSO4混合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钡溶液 C.将足量MgCO3和MgO固体分别加入相同质量、相同质量分数的稀盐酸中D.在一定温度下,向不饱和的硝酸钠溶液中不断加入硝酸钠固体,充分搅拌3、 4、下列图象能正确反映其对应操作中各量变化关系的是 ①②③④

A.①图煅烧一定质量的石灰石 B.②图t℃时,向饱和硝酸钾溶液中加入硝酸钾晶体 C.③图一定量的稀硫酸与锌粒反应 D.④图向盐酸和氯化铁混合溶液中滴加过量的氢氧化钠 5、下列四个图像,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A. 向氢氧化钠溶液中加水 B. 向氯化铜和盐酸的混合溶液中加入过量氢氧化钠溶液 C. 水的电解 D. 高温煅烧一定质量的石灰石 6、下列图象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A B C D 电解水向一定量锌粒中加入 过量稀硫酸 加热一定量高锰 酸钾固体 向一定量氢氧化钠溶 液中滴加稀盐酸 7、下列4个图象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是 A B C D 向一定量铁粉中滴加稀盐酸液用酒精灯加热一定 量KMnO4固体 向一定量澄清石灰水 中加入Na2CO3溶液 向盛有MnO2的烧杯 中加入H2O2溶液

8 、下列 4 个图象中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A B C D 加热高锰酸钾固 体至质量不再减 轻 向pH=1的硫酸溶液中 逐滴加入pH=13的氢氧 化钠溶液 某温度下,向一定量 的水中持续加入食 盐并不断搅拌 通过实验绘制得 到的溶解度曲线9、下列图像能正确反映其对应操作中各量变化关系的是 A.向一定量的过氧化氢溶液中加入少量二氧化锰 B.向等质量的镁、锌中分别加入足量的稀硫酸 C.向20℃时NaCl饱和溶液中加入KNO3 D.向盐酸和氯化钡的混合溶液中滴加过量的碳酸钠溶液 10、下列四个图象中,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A.向一定量的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稀盐酸 B.向一定量的稀盐酸中加入大理石 C.一定量的稀盐酸中加入铁粉 D.加热一定量的高锰酸钾固体 11、下列图象能正确反映其对应操作中各量变化关系的是

初中化学图像图表题

中考化学7大题型轻松搞定 题型复习(一)图像图表题 一、题型简介 图像图表题是近几年常考的一类化学试题,常以图像、图片、表格、标签、模型等形式为载体,反映一组或多组内容相关或相似的数据或信息,并借助数学方法来分析和解决化学问题。 从题型结构看,图表题主要由“题干”“图表”和“问题”三部分组成。从试题内容看,该类试题反映一组或多组内容相关的数据或信息,题干和图表相互补充,题干是图表的解释说明,图表是题干的直观表现。 二、方法指导 解答图像图表题时,重在理解图表的含义,通过阅读有用的信息或数据,然后将所学知识与图表信息结合起来,即可进行解答或计算。 题型之一函数图像型 解答此类题时,要结合题目所给条件,应首先分析图像的变化趋势,分析图像时要做到“五看”:看坐标、看比例、看起点、看终点、看特点;要重点关注图像的横纵坐标、图像的起点和图像的拐点。由图像表示的意义与化学知识结合起来,找出图与化学反应的量的关系,列出方程式或列出变量与函数的关系,或依据图像走势分析作答。 例1(2014·南充)下列图像能正确反映其对应关系的是( ) A.电解水B.向H 2 SO4、MgSO4混合 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 C.两份完全相同的双氧水在有无MnO2 情况下产生O2D.向接近饱和的KNO3溶液中加入KNO3 固体 思路点拨:A.根据电解水产生的氢气与氧气的质量关系来分析;B.根据硫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会生成硫酸钠,硫酸镁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会生成硫酸钠和氢氧化镁沉淀,对溶液的pH进行解答;C.根据催化剂的作用来分析;D.根据不饱和溶液向饱和溶液转化过程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变化情况来分析。 根据曲线的横、纵坐标轴的说明,图像的起点、走势、拐点以及最后的落点的意义,判断曲线所表示的变化关系,是正确答题的根本。 1.把等质量的X、Y、Z、M四种金属分别加入到同体积、同浓度的足量稀盐酸中,再把X加入到Z(NO3)2溶液中,M加入到YNO3溶液中。反应关系如图所示。据此判断四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为( )

(化学)中考化学化学计算题专项训练及答案

(化学)中考化学化学计算题专项训练及答案 一、中考化学计算题 1.某化学兴趣小组在实验室用碳酸钠溶液和熟石灰制取少量氢氧化钠溶液,他们的实验过程和相关数据如图所示。请计算: (1)实验中生成沉淀的质量为___________。 (2)所得氢氧化钠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 【答案】10 10% 【解析】 【分析】 【详解】 (1)实验中生成沉淀的质量=195.6g-185.6g=10g (2)设氢氧化钠的质量为x 。 ()2332Ca OH + Na CO CaCO + =1002N 8x aOH 10g ↓ 10080=10g x x=8g 所的溶液的质量=185.6g-105.6g=80g 氢氧化钠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8g 80g ×100%=10% 答:(1)实验中生成沉淀的质量为10g ;(2)所得氢氧化钠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0%。 2.某校化学兴趣小组为了测定某一碳酸钠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进行如下实验,取13.25g 碳酸钠样品(杂质既不溶于酸也不溶于水)放入烧杯中,加入95.8g 水使其完全溶解,再向其中加入稀盐酸,测得反应放出气体的总质量与所加入稀盐酸的质量关系曲线如图所示,请回答:

(1)当加入212g稀盐酸时,放出气体的质量为_____g。 (2)碳酸钠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为多少?_____(写出计算过程) (3)加入106g稀盐酸(即A点)时烧杯中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多少?_____(写出计算过程)【答案】4.4g 80% 5.6% 【解析】 【分析】 【详解】 (1)根据图像,可以看出当加入106g稀盐酸的时候,反应就结束,产生气体质量为 4.4g,所以当加入212g稀盐酸时,放出气体的质量仍然为4.4g (2)发生反应:Na2CO3+2HCl=2NaCl+H2O+CO2↑,根据方程式中碳酸钠与二氧化碳的质量关系可算出碳酸钠的质量,进而可以计算碳酸钠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反应后得到的是NaCl溶液,所以也可根据方程式中NaCl与二氧化碳的质量关系,求出溶液中溶质的质量 解:设碳酸钠的质量为x,生成的NaCl质量为y。 2322 Na CO+2HCl=2NaCl+H O+CO 10611744 x y 4.4g ↑ 106x = 44 4.4g x=10.6g 碳酸钠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10.6g 100%=80% 13.25g ? (3)又由于反应后溶液质量=10.6g+95.8g+106g-4.4g=208g 根据方程式可知: 117y = 44 4.4g y=11.7g 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11.7g 100%=5.6% 208g ?。 3.著名科学家诺贝尔经过长期试验,研制出安全炸药。炸药三硝酸甘油酯(C3H5N3O9)发

初中化学坐标图像题

第2部分专题突破 专题一坐标图像题 ) 1.向稀盐酸中加入Z物质,其pH变化情况如图所示,则Z物质是( 2.有A、B两种金属放入等质量分数的稀硫酸中,生成氢气的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 ) 如图所示,下列结论合理的是( C.反应的硫酸质量A<B D.反应的金属质量A<B 3.下列四个图像分别对应四个变化过程,其中正确的是()

5.下列图像能正确反映其对应实验操作的是() A.将一定质量的镁带放在充满氧气的密闭容器中完全燃烧 B.将一定质量的二氧 化锰与10 mL 5%的 过氧化氢溶液充分混 合 C.将等质量的Mg、Zn 分别与溶质质量分数 相同的足量稀硫酸反 应 D.一定温度下,向一 定量的水中加入氯化 钠并充分搅拌 A.恒温条件下,将足量的饱和硝酸钾溶液蒸发一定质量的水 B.向久置在空气中已 经部分变质的氢氧化 钠溶液中逐渐滴加稀 盐酸至过量 C.表示在一定温度 下,向饱和氢氧化钙 溶液中加入氧化钙 D.足量的碳高温还原 氧化铜 7.已知2KClO3=====2 △ 2KCl+3O2↑,右图表示一定质量的KClO3和 MnO2固体混合物受热过程中,某变量y随时间的变化趋势,纵坐标表示 的是() A.固体中氧元素的质量B.生成O2的质量 C.固体中MnO2的质量D.固体中钾元素的质量分数 8.向一定质量FeCl2和CuCl2的混合溶液中逐渐加入锌粒至过量,下列图像不能正确反映对应关系的是() 9.分析下列实验图像,得到的结论正确的是()

图1 图2 图3 图4 A .图1:双氧水溶液制氧气,a 未使用催化剂,b 使用了催化剂 B .图2:某温度下,向饱和石灰水中加入生石灰,则y 轴可以表示溶质的质量分数 C .图3:分别向足量且等质量的盐酸中加入铁粉、锌粉,则曲线b 代表的是加入锌粉的情况 D .图4:溶质为a 、b 的两质量相等的饱和溶液,温度由T 2降至T 1,分别析出不含结晶水的a 、b 固体,则最终两溶液质量相等 10.向一定量CaCl 2和HCl 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Na 2CO 3溶液,反应过程中产生气体或沉淀的质量与加入的Na 2CO 3溶液的质量关系如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OE 发生化学反应:Na 2CO 3+2HCl=== 2NaCl +H 2O +CO 2↑ B .PF 有沉淀生成 C .G 点溶液的pH >7 D .反应过程有气体和沉淀生成,不遵循质量守恒定律 参考答案 1.B 【解析】A 项,向稀盐酸中加入水,酸性逐渐变弱,pH 应逐渐变大,错误;B 项,稀盐酸与硝酸银固体反应生成氯化银沉淀和硝酸,反应前后酸性强弱程度不变,pH 不变,正确;C 项,向稀盐酸中加入浓盐酸,酸性增强,pH 应逐渐变小,错误;D 项,向稀盐酸中加入氢氧化钾固体,生成氯化钾和水,完全反应时显中性,继续加入氢氧化钾,显碱性,pH 逐渐变大,错误。 2.B 3.A 4.D 5.B 6.C 【解析】A 项,温度不变,KNO 3的溶解度不变,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就不变,正确;B 项,久置已部分变质的氢氧化钠溶液中含有氢氧化钠和碳酸钠,盐酸先与氢氧化钠发生中和反应产生氯化钠和水,再和碳酸钠反应产生二氧化碳,所以加入一定量盐酸后开始产生气体,待Na 2CO 3完全反应后气体的量不再增加,正确;C 项,氧化钙能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水的质量减少,故有一部分氢氧化钙会析出,溶质的质量会减小,错误;D 项,在高温的条件下碳和氧化铜反应生成了铜和二氧化碳,其化学方程式为: 2CuO +C=====高温 2Cu +CO 2↑ 160 12 128 44

初三化学图像专题

.. 化学专题——化学图像专题 一、金属与酸反应类型 1.室温下,等质量的镁片和铝片分别与足量的稀硫酸反应,产生氢气的质量(m) 与时间(t) 的关系图正确的是 2.用相同质量的镁、铝、锌,分别跟足量的相同浓度的盐酸反应,反应情况用下列图线表示,纵坐标是氢气的质量, 横坐标是反应时间,其中图线正确的是 3.过量的Mg 、Zn、Fe 三种金属分别与等质量等浓度的稀硫酸反应,放出H2的质量w 与时间t 的关系曲线正确的是 4.等质量的三种金属a、b、c 和相同浓度的足量的稀硫酸反应,都生成+ 2 价金属的硫酸盐,其反应情况如右图所示, 则下列判断正确的一组是 金属活动性顺序相对原子质量大小排序 A ab>c B aa>c C a>c>b c>b>a D a>c>b a>b>c 5.如图表示等质量的金属Mg 和Al 分别与足量且质量分数相等的稀硫酸反应,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X 表示反应所用时间,Y 表示生成氢气的质量 Al B. X 表示生成氢气的质量,Y 表示反应所用时间 C. X 表示滴加稀硫酸的质量,Y 表示生成氢气的质量Y Mg D.X 表示参加反应的金属的质量,Y 表示生成氢气的质量 二、溶液酸碱度的变化 X 6.将一定浓度的硫酸加水稀释,下列图像可能符合的是(m 为加水的质量) 7.下列各图能表示18.25g 质量分数为2% 的盐酸与20g 质量分数为2% 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是 ;..

.. 8.下列溶液通入气体后与下图中的曲线变化相符的是 A .氯化钠溶液中不断通入氯化氢气体B.澄清石灰水中不断通入二氧化碳气体 C.盐酸中不断通入氨气D.碳酸钠溶液中不断通入氯化氢气体 9.在进食过程中与进食后时测定唾液的pH,发现进食开始至10 分钟,唾液的酸性逐渐增强;10 分钟至40 分钟,酸性逐渐减弱。下列符合此事实的图像是() 10.某种药片的有效成份中的氢氧化镁能减缓胃酸过多引起的疼痛,在氢氧化镁与胃酸作用的过程中,胃液pH 变化的情况是 PH PH PH PH 时间时间时间时间 A B C D 三、反应速率与时间的关系 11.有质量相等的两份氯酸钾,只向其中一份加入少量二氧化锰,同时放在两只试管内加热。下列有关放出氧的质量 (g)与反应时间(t )的关系图象(图中 a 是纯氯酸钾的曲线, b 是混有二氧化锰的曲线)中正确的是 A. B . C . D .四、质量守恒定律型 12.镁带在耐高温的密闭容器( 含空气) 中加热,下列图示中能正确表示容器中所盛物质质量变化的是 13.红磷在密闭容器(含有空气)内燃烧,容器内有关的量随时间变化的图象正确的是 原物原元 子质子素 种质个种 类量数类 时间时间时间时间 五、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型 15. 农业上常用饱和的食盐水选种。在室温保持不变的情况下,饱和食盐水露置在空气中一段时间后,有少量固体析 出。对此过程的描述,下列图像正确的是 ;..

(完整)初中化学图表型计算题+答案

第1题 第2题 第3题 第4题 图形类计算题 1、 用“侯氏联合制碱法”制得的纯碱常含有少量的氯化钠。为测定某纯碱样 品中碳酸钠的含量,小明称取该纯碱样品3.3g ,充分溶解于水中,再滴加氯化钙溶液,产生沉淀的质量与加入氯化钙溶液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求: (1)该纯碱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精确到0.1%) (2)所加入氯化钙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2、 已知Na 2CO 3的水溶液呈碱性,在一烧杯中盛有20.4g Na 2CO 3和NaCl 组成的固体 混合物。向其中逐渐滴加溶质质分数为10%的稀盐酸。放出气体的总质量与所滴入稀盐酸的质量关系曲线如下图所示,请根据题意回答问题: (1)当滴加稀盐酸至图中B 点时,烧杯中溶液的pH_____7(填>、=、<)。 (2)当滴加稀盐酸至图中A 点时,烧杯中为不饱和溶液(常温),通过计算求出其中溶质的质量分数。(计算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3、 将29.1g 由NaCl 和BaCl 2组成的固体混合物溶解于94.2mL 水中( =1g / cm 3 ),向所得溶液中滴加质量分数为14.2%的Na 2SO 4溶液,至恰好完全反应。下图是所加Na 2SO 4溶液质量与生成沉淀质量的关系图,计算: (1)生成沉淀的质量是多少? (2)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多少? 4、 刘明用石灰石(杂质不与酸反应,也不溶于水)和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 碳,在准备将反应后的废液倒进废液缸时,发现实验桌上有一瓶未知质量分数的Na 2CO 3溶液,他决定利用该废液,测定Na 2CO 3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他将废液过滤,然后向废液中慢慢滴加Na 2CO 3溶液,加入Na 2CO 3溶液的质量与生成沉淀质量的关系如图所示。 (1)在加入Na 2CO 3溶液的过程中,开始时没有发现沉淀生成,说明滤液中 的溶质除含有CaCl 2外,还含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计算Na 2CO 3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计算结果精确到0.1%)

(完整版)初三化学计算题专题练习题

初三化学计算 1、已知尿素的化学式为CO(NH2)2,则一个尿素分子中含有个原子;尿素的相对分子质量是;碳、氧、氢、氮四种元素的质量比为;氮元素的质量分数为(填计算式)100kg 尿素中含氮元素的质量为;某农田需2.8kg氮元素,则应施kg尿素。 2、某农田去年用了60 3 ] 3、人体中钙元素主要存在牙齿和骨骼中,以羟基 磷酸钙[Ca10(PO4)6(OH)2]形式存在,其相对分子质 量为1004,右图是小青同学收集的纯牛奶的包装说明 阅读答题: ①一盒牛奶中至少含钙克 ②羟基磷酸钙[Ca10(PO4)6(OH)2]中钙元素的质 量分数为(保留0、1%) ③若人体每天需要0、6克钙,且这些钙有90%来 自牛奶,则一个人每天至少喝盒牛奶。 4、、20 kg含氧化铁80%的赤铁矿,可冶炼含杂质2% 5、已知氯酸钾与二氧化锰的混合物15、5克,加热膨胀完全反应后,剩余固体的质量为10、7克,求①生成氧气多少克,在标准状况下为多少升?②10、7克固体是什么,各多少克?(2KClO3 ==== 2KCl+3O2-↑) 6、把一根铁钉放入到一定质量的硫酸铜溶液中,过一会儿称量,质量增重0、8克,则有多少克铁参加反应?同时有多少克铜生成? 7、某同学用混有二氧化锰的高锰酸钾8克加热制取氧气,完全反应后剩佘固体的质量7、36克,则剩余固体中二氧化锰的质量是多少? M n O2

8、我国规定在食盐中加入碘梭钾KIO3的方法补碘,已知食盐中加碘的量每千克食盐中含碘为0、035克,相当干每千克食盐中含多少克碘酸钾? 9、20克碳和氧化铜的混合物加热完全反应后,称量为15、6克,求原 混合物中碳与氧化铜的质量比。 10、将171克石灰石高温煅烧(杂质不含氧也不参加反应),待反应完全后测得残佘物中氧元素的质量减少了24克,求石灰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

(化学)初中化学图像题 pH的变化图像练习题及解析

(化学)初中化学图像题 pH的变化图像练习题及解析 一、化学图像题 pH的变化图像(稀释或中和) 1.下列图像能正确反映其对应关系的是 A.向一定量pH=3的硫酸溶液中不断加水稀释 B.向一定量的饱和石灰水中不断加入生石灰 C.向盛有相同质量的镁和氧化镁的烧杯中分别加入相同溶质质量分数的稀盐酸至过量 D.将一定量的木炭放在盛有氧气的密闭容器中加热至燃烧 【来源】福建省三明市大田县2018-2019学年九年级下学期期中化学试题 【答案】C 【解析】 【详解】 A、向一定量pH=3的硫酸溶液中不断加水稀释,水是中性液体,溶液中的酸性不断减弱,pH增大,但溶液始终是呈酸性,图中的pH曲线无限接近7,不可能等于或大于7,不符合题意; B、向一定量的饱和石灰水中不断加入生石灰,生石灰会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导溶液中的溶剂不断减少,氢氧化钙不断析出,溶液中的溶质不断减少,曲线不断降低,不符合题意; C、向盛有相同质量的镁和氧化镁的烧杯中分别加入相同溶质质量分数的稀盐酸至过量,根

据方程式22Mg+2HCl=MgCl +H 和22MgO+2HCl=MgCl +H O 对比可知,参加反应的盐酸与生成的氯化镁的质量比都是73:95,也就是说参加反应盐酸的质量相同,生成氯化镁的质量也相同,曲线在同一线上。设相同质量的镁和氧化镁的质量为M ,则镁与足量的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镁的质量为95M 24 ,氧化镁与足量的盐酸反应生成的氯化镁的质量为95M 40 ,因为95M 24>95M 40 ,所以镁的曲线要比氧化镁的曲线高,符合题意; D 、将一定量的木炭放在盛有氧气的密闭容器中加热至燃烧,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物总质量等于生成物总质量,曲线是水平,不符合题意。故选C 。 2.向一定量的硫酸溶液中,分别加入足量的水、金属锌、氢氧化钠溶液、氯化钡溶液,下列图示正确的是( ) A .加足量水 B .加足量锌 C .加足量氢氧化钠溶液 D .加足量氯化钡溶液 【来源】2013届四川省达州市中考模拟化学试卷(带解析) 【答案】D 【解析】 【详解】 A 、对酸用水进行稀释,不可能稀释成碱,所以pH 值不会超过7,故A 错误, B 、活泼金属和酸接触就会放出氢气,所以起点应该从零开始,故B 错误, C 、硫酸的溶质质量是不变的,不能从零开始,故C 错误, D 、氯化钡和硫酸接触就会生成沉淀,当硫酸反应完后,沉淀量就不变了,刚开始逐渐增加,后面就成水平线了,故D 正确。 故选D 。 3.下列图像中,能正确表示加水稀释pH=3的稀盐酸的是

初中化学图像题大全

初中化学图形题大全 例1下列四个图像表示四种对应的操作过程,其中正确的是() A 分别加热相同质量的氯酸钾和高锰酸钾制取氧气。 B 相同质量的镁、锌跟足量的稀硫酸反应制氢气 C 在质量一定、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的稀硫酸溶液中,逐渐加入氢氧化钡溶液, D 某温度下,在不饱和的硝酸钾溶液中,逐渐加入硝酸钾固体 例2某温度时,有W克硝酸钾的不饱和溶液,在温度和溶剂质量不变的条件下,向其中逐渐加入硝酸钾固体直至不能溶解,有部分固体剩余。下列图像能正确表示此过程中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溶解度与时间的变化关系的是。() 例3 温室中的绿色植物受阳光照射生长,昼夜测定温室中二氧气化碳的分量如下图所示,其中正确的是() 例4将一定质量分数的硫酸溶液加水稀释,可将下列图像中符合事实的是(m为水的质量,PH表示酸碱度)() 例5 向足量稀硫酸中加入适量的锌粉,下列图像能正确表示其变化情况的是() 例6 下列四组溶液,当后一种溶液加入到一定量的前一种溶液并稍过量,其溶 液的导电性(用电流强度I表示)与后一种溶液的质量(m)的函数关系 符合右图的是()

A 澄清石灰水碳酸钠溶液 B 硝酸银溶液氯化钠溶液 C 盐酸氢氧化钠溶液 D 稀硫酸氢氧化钡溶液 例7用相同质量的锌和铁分别和足量的 盐酸反应情况右图,试判断A物质是 ,B物质是。 例8用相同质量的镁和铁分别和足量的 稀硫酸反应,能正确表示反应情况的图像是下图是, A表示的反应情况,B表示的反应情况。 例9在A、B试管中,装入等质量的氯酸钾后,在B试管中装入少量的高锰酸钾,充分加热致反应完全,能正确表示,生成氧气质量和时间的关系图为: 理由,。 例10下列溶液中通入气体或加入物质,溶液P H值与通入气体或加入物质质量 (M)的关系图相符的是: A氯化钠溶液中不断通入氯化氢气体 B 澄清石灰水不断通入二氧气碳 C 盐酸中不断加入氧化钠 D 碳酸钠溶液中不断通入氯化氢气体 例11等质量的A、B、C三种金属与足量的稀硫酸反应后生成+2价 的硫酸盐,生成氢气的质量(m)与反应时间(T)的关系图 如右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 A 三种金属原子量是A<B<C B 三种金属的活泼性是A>B>C C 反应消耗硫酸的质量相同 D 反应速度最快的是A,最慢的是B 例12 下列四个图像表示四种对应的操作过程,其中正确的() A 分别加热相同质量的氯酸钾和高锰酸钾制取氧气 B 相同质量的镁,锌跟足量的稀硫酸反应制氢气 C 在质量一定,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的稀硫酸中逐渐加入氢氧化钡溶液 D 某温度下,在不饱和的稀硝酸钾溶液中,逐渐加入硝酸钾固体

初中化学图像图表题

中考化学7大题型轻松搞定 题型复习(一)图像图表题 一、题型简介 图像图表题是近几年常考的一类化学试题,常以图像、图片、表格、标签、模型等形式为载体,反映一组或多组内容相关或相似的数据或信息,并借助数学方法来分析和解决化学问题。 从题型结构看,图表题主要由“题干”“图表”和“问题”三部分组成。从试题内容看,该类试题反映一组或多组内容相关的数据或信息,题干和图表相互补充,题干是图表的解释说明,图表是题干的直观表现。 二、方法指导 解答图像图表题时,重在理解图表的含义,通过阅读有用的信息或数据,然后将所学知识与图表信息结合起来,即可进行解答或计算。 题型之一函数图像型 解答此类题时,要结合题目所给条件,应首先分析图像的变化趋势,分析图像时要做到“五看”:看坐标、看比例、看起点、看终点、看特点;要重点关注图像的横纵坐标、图像的起点和图像的拐点。由图像表示的意义与化学知识结合起来,找出图与化学反应的量的关系,列出方程式或列出变量与函数的关系,或依据图像走势分析作答。 例1(2014·南充)下列图像能正确反映其对应关系的是( ) 错误!B.向H2SO4、MgSO4混合 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 错误!错误! 思路点拨:A.根据电解水产生的氢气与氧气的质量关系来分析;B.根据硫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会生成硫酸钠,硫酸镁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会生成硫酸钠和氢氧化镁沉淀,对溶液的pH进行解答;C.根据催化剂的作用来分析;D.根据不饱和溶液向饱和溶液转化过程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变化情况来分析。 根据曲线的横、纵坐标轴的说明,图像的起点、走势、拐点以及最后的落点的意义,判断曲线所表示的变化关系,是正确答题的根本。 1.把等质量的X、Y、Z、M四种金属分别加入到同体积、同浓度的足量稀盐酸中,再把X加入到Z(NO3)溶液中,M加入到YNO3溶液中。反应关系如图所示。据此判断四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为() 2 A.Z>X>M>Y B.X>Z>M>Y

初中化学计算题专题及答案

中考化学试题汇编——化学计算题及答案 1.(2011.济宁市)(2分)茶是我国的特产,种类很多。其中,绿茶是将新鲜的 茶叶炒熬,破坏其中酵素,再经搓揉、烘焙而成。茶叶的化学成分 主要是茶碱(C8H10N4O2·H2O),还有鞣酸及芳香油等。 阅读以上信息后回答: ①茶碱(C8H10N4O2·H2O)分子中______原子的个数最多; ②茶碱(C8H10N4O2·H2O)中________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2. (2011.湛江市)(5分)苯甲酸(C6H5COOH)是一种酸性比醋酸更强的有机酸,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 常用作食品防腐剂。请回答: (1)苯甲酸含有种元素。 (2)苯甲酸分子中,C、H、O三种元素的质量比是。 < (3)苯甲酸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结果保留到%)。 3.(2011.烟台市)(4分)低钠盐适合患有高血压、肾病、心脏病的患者服用,苹果酸钠盐(C4H5O5Na)是低钠盐的一种。请回答: (1)苹果酸钠盐的相对分子质量是。 (2)苹果酸钠盐中各元素的质量比为C:H:O:Na= 。 (3)若某病人每天食用5.85g苹果酸钠盐,比食用相同质量的食盐(NaCl)少摄入钠元素多少克(计算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4.(2011.泰安市)(4分)无土栽培是一种农业高新技术,它可以显著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某品种茄子的无土栽培营养液中含有6%的KNO3。 ⑴ KNO3属于(填“钾肥”、“氮肥”或“复合肥料”); ⑵ KNO3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⑶ KNO3中钾、氮、氧元素的质量比为; ⑷要配制150kg该营养液,需要KNO3的质量为kg。 [ 5.(2011.天津市)(4)铝土矿的主要成分是Al2O3,请按要求进行计算: (1)Al2O3中铝元素与氧元素的原子个数比为。 (2)Al2O3 中铝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为。 (3)求Al2O3中铝元素的质量分数,并写出计算过程。(计算结果保留至%) 6.(2011.肇庆市)(5分)媒体近日报道:市面上部分方便面遭到塑化剂污染,长期接触塑化剂可引起血液系统、生殖系统损害,其中,塑化剂(DMP)分子式为C10H10O4。求: (1)DMP的相对分子质量为_______; (2)DMP分子中C、H、O 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_______; (3)DMP分子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结果精确到)________。 7.(2011.百色市)(3分)某些厂家为延长食品保质期,常在食品中添加苯甲酸(C6H5COOH)作为防腐剂。回答下列问题: (1)苯甲酸是由种元素组成; … (2)苯甲酸分子中碳、氢、氧的原子个数比为; (3)苯甲酸中碳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为。 8.(2011.鸡西市)右图是某品牌补铁剂的标签。请回答: (1)富马酸亚铁颗粒中的铁属于元素(填“常量” 或“微量”); (2)富马酸亚铁中C、H元素的质量比为; (3)已知富马酸亚铁(C4H2FeO4)中铁元素的质量分数为33%,若每次服用1包该补铁剂,摄入铁元素的 质量为mg。 9.(2011.聊城市)(4分)作物的无土栽培可以显著提高产品的产量和质量。某茄子的无土栽培营养液含有7%的KNO3 。请回答下列问题: (1)KNO3 属于(选填“复合肥料”、“钾肥”或“磷肥”) (2)要配制150kg该营养液,需要KNO3的质量KNO3kg。 " 10.(2011.襄阳市)在农业上,常需要用质量分数为16%的氯化钠溶液来选种。现需要配制200kg这种溶液,需要氯化钠的质量_________kg,水的质量是___________kg。 11.(2011.泉州市)配制50g溶质质量分数8%的葡萄糖溶液,需要固体葡萄糖g;若用溶质质量分数20%的葡萄糖溶液g加水也可稀释成50g溶质质量分数8%的溶液。 4 20 12.(2011.泸州市)现有200g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硝酸钾溶液,若使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增加一倍,

初中化学专题《图表与图象》(20200810171306)

图表与图象1.下列图象中有关量的变化趋势正确的是() A.某温度下,向一定量不饱和硝酸钾溶液中不断加入硝酸钾晶体B.向一定量的稀盐 酸中逐滴滴加水 C.向一定量的氢氧化 钠和碳酸钠的混合溶 液中逐滴滴加盐酸 D.将水通电电解一 段时间 2.下列四个图像中,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A.用CuFe2O4-x做催化剂,光分解水 制氢气与氧气B.向氯化钠的饱和溶液中加 入硝酸钾 C.向混有少量硫酸的硫酸 铜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钠 溶液 D.向一定质量的碳 酸钠溶液中加水 3.下列图像与对应叙述相符合的是() A.向一定量的锌粒中加入稀硫酸B.向pH=3 的溶液中加水 C.向一定量的二氧化锰中加入过氧化氢溶液D.向一定量的氯化钙溶液中加入碳酸钾溶液4.下列图像表示的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A.图①表示煅烧石灰石B.图②表示CO2在水中的溶解性

C.图③表示向NaOH溶液只加水D.图④表示将弄硫酸加入水中 5.下列所示的四个图像,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A.电解水B.向两份完全相同的稀盐酸中分别加入锌粉和铁粉 C.加热一定质量的离锰酸钾D.向一定量的氢氧化钠溶液中加水稀释 6.下列四个图像分别对应四个变化过程,其中错误的是() A.①表示将一定量的60℃硝酸钾饱和溶液冷却至室温 B.②表示向相同质量和相同质量分数的稀盐酸中,分别加入过量Cu(OH)2 和CuO 固体C.③表示向一定量的氯化铁和氯化钾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钾溶液 D.④表示向相同质量和相同质量分数的稀硫酸中,分别加入过量的镁粉和铝粉 7.下列图像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A.向一定质量的AgNO3溶液中滴加NaCl溶液B.两份等体积5%的过氧 化氢溶液,向其中一份加 入少量二氧化锰 C.在恒温条件下,将 饱和的KNO3溶液蒸发 适量水 D.向氢氧化钠溶液 中不断加水 8.下列图像不能正确反映其变化过程的是() A.镁在装有空气的密闭容器内燃烧B.电解水生成气体 的体积 C.浓硫酸长期露置在 空气中 D.向空气中部分变质的氢氧 化钠溶液中滴加稀盐酸

(完整版)初三化学专题:初中化学计算题解题方法

初中化学计算题解题方法 解计算题一定用到以下三个知识点: 一、质量守恒定律 1.理解质量守恒定律抓住“五个不变”、“两个一定改变”及“一个可能改变”,即: 反应物、生成物总质量不变 五宏观元素种类不变 不原子种类不变 变微观原子数目不变 原子质量不变 两个一宏观:物质种类一定改变 定改变微观:构成物质的分子种类一定改变 一个可能改变:分子总数可能改变 2.运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实验现象的一般步骤为: (1)说明化学反应的反应物、生成物; (2)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应该是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质量总和等于各生成物质量总和; (3)与题目中实验现象相联系,说明原因。 3.应用质量守恒定律时应注意: (1)质量守恒定律只能解释化学变化而不能解释物理变化; (2)质量守恒只强调“质量守恒”不包括分子个数、体积等方面的守恒; (3)“质量守恒”指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质量总和和生成物的各物质质量总和相等,不包括未参加反应的物质的质量,也不包括杂质。 二.有关溶液的计算 1.应熟练掌握本部分常用的计算公式和方法 溶质质量 公式一:溶质的质量分数=—————————×100% 溶液质量 溶质质量 =—————————×100% 溶质质量﹢溶剂质量 公式二: 溶质的质量分数与溶液密度、体积的有关换算 溶质质量 溶质的质量分数=—————————————×100% 溶液体积(V)×溶液密度(p) 公式三:溶液稀释的计算 m1×w1= m2×w2 m1、m 2——稀释前后溶液质量; w1、w2——稀释前后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1.有关溶液与化学反应方程式结合起来的综合题,

如将一种物质M加入到两种物质的混合物中,与其中一种物质A恰好完全反应,生成物是两种混合物中的另一种物质B,求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时,溶质、溶液的质量分别为:(1)、溶质的质量=生成物B的质量+原混合物中B的质量。 (2)、反应后溶液的总质量=物质M的质量+两种混合物(或固体,或溶液)的质量-沉淀(或气体、或杂质)的质量。 三、化学方程式 2.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步骤 (1)写:正确写出反应物、生成物的化学式 (2)配:配平化学方程式 (3)注:注明反应条件 (4)标:如果反应物中无气体(或固体)参加,反应后生成物中有气体(或固体),在气体(或固体)物质的化学式右边要标出“↑”(或“↓”). 若有气体(或固体) 参加反应,则此时生成的气体(或固体)均不标箭头,即有气生气不标“↑”,有固生固不 标“↓”。 2.根据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的步骤 (1)设:根据题意设未知量 (2)方:正确书写有关化学反应方程式 (3)关:找出已知物、待求物的质量关系 (4)比:列出比例式,求解 (5)答:简要的写出答案 3、有关化学方程式计算的常用公式 (1)气体密度(标准状况下)的计算式 (2)不纯物质中某纯物质的质量的计算式 某纯物质的质量(g)=不纯物质的质量(g)×该物质的质量分数 (3)由纯物质的质量求不纯物质的质量的计算式 (4)某物质纯度的计算式

初中化学之图表图像计算题

9、今年全国人大和政协会议使用了一种含碳酸钙的“石头纸”:为测定其中碳酸钙的含量,课外活动小组的同学称取50g碎纸样品。分别在5只烧杯中进行了实验,实验数据见下表(假设纸张其他成分既不溶于水,也不与水反应): 烧杯①烧杯②烧杯③烧杯④烧杯⑤ 加入样品的质量∕g10 10 10 10 10 加入稀盐酸的质量∕g 10 2030 4050 充分反应后生成气体的质量∕g 0.88 1.76 X 3.52 3.52 (1)、表中X的值为;恰好完全反应的烧杯是; (2)、烧杯④中物质充分反应后所得溶液的质量为;(3)、求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 10、小明同学将13.9g含杂质的的纯碱样品(碳酸钠与氯化钠的混合物)与90.5g稀盐酸相混合,充分反应,测得反应生成气体的质量(m)与反应时间(t)的数据如下表所示: 反应时间t/s t0t1t2t3t4t5t6 气体质量m/g00.88 1.76 2.64 3.52 4.4 4.4根据题目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碳酸钠完全反应后,生成CO2的质量为 (2)请在下面的坐标图中,画出反应是生成气体的质量(m)随时间(t)变化的曲线。 (3)求完全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Na2CO3+2HCl=2NaCl+CO2↑+H2O)。

二、图像型计算题 1、 (5分)已知 Na2CO 3的水溶液呈碱性,在一烧杯中盛有20.4g Na2CO3和Na CL 组成的固体混合物。向其中逐渐滴加溶质质分数为10%的稀盐酸。放出气体的总质量与所滴入稀盐酸的质量关系曲线如下图所示,请根据题意回答问题: 1.) 当滴加稀盐酸至图中B 点时,烧杯中溶液的p H ____________ 7(填>、=、<=)。 2) 当滴加稀盐酸至图中A 点时,烧杯中为不饱和溶液(常温),通过计算求出其中溶质的质量分数。(计算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2、在一烧杯中盛有100gBa Cl2和HCl 的混合溶 液,向其中逐渐滴加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Na2CO3溶液,混合溶液的质量与所滴入 Na2CO 3溶液的质量关系曲线如图所示: 请根据题意回答问题: (1)在实验过程中,有气体放出,还可以看到的明显实验现象是------------------ 、(2)在实验过程中放出气体的总质量为—————— (3)当滴入Na2CO3溶液至图中B 点时,通过计算求此所得不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是多少?(计算结 果精确到0.1%) 3、 (6分)刘明用石灰石(杂质不与酸反应,也不溶于水)和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在准备将反应后的废液倒进废液缸时,发现实验桌上有一瓶未知质量分数的Na2CO3溶液,他决定利用该废液,测定Na2CO3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他将废液过滤,然后向废液中慢慢滴加Na2CO3溶液,加入Na2CO3溶液的质量与生成沉淀质量的关系如右图所示。 (1)在加入Na2C O3溶液的过程中,开始时没有发现沉淀生成,说明滤液中的溶质除含有CaCl 2外,还含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计算N a2CO3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计算结果精确到0.1%) 烧杯 中 溶液的质量/g 0 106212滴入Na 2CO 3溶液的质 A B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