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片机温度监测系统设计毕业论文

单片机温度监测系统设计毕业论文
单片机温度监测系统设计毕业论文

目录

第一部分设计任务与调研 (2)

1.毕业设计的主要任务 (2)

第二部分设计说明 (3)

1.理论分析 (3)

2.设计方案(构思、分析、确定) (4)

3.单片机温度检测系统设计 (5)

4.单片机最小系统 (5)

5.显示与报警模块设计 (9)

第三部分设计成果 (11)

1设计成果 (11)

2作品的特点 (11)

3佐证材料:单片机系统程序 (12)

第四部分结束语 (23)

第五部分致谢 (24)

第六部分参考文献 (25)

第一部分设计任务与调研

1.毕业设计的主要任务

温度往往是一个很重要的量,需要准确地加以控制。除了这些部门之外,温度控制系统还广泛应用于其他领域,是用途很广的一类工业控制系统。温度控制系统常用来保持温度恒定或者使温度按照某种规定的程序变化。现要求能广泛工厂、民居的基于单片机的温度检测系统.

2.设计的思路

本设计的整体思路:利用流过热敏电阻电流随温度线性变化的关系,将电流的变化转化为电压的变化,即0℃时输出电压为0V显示在数码管上的数值为00.0。当40℃时输出电压通过A/D转换器输出处理显示为40.0。即在0~40℃的温度变化过程中,电压变化对应温度变化。数码管上的数值就是对应于所测量的实际温度值。测量过程中可通过独立按键,设置测量温度上下限数值(上限>下限),设置成功后,系统测量实时温度,当前温度高于上限值或低于下限值,通过蜂鸣器报警。

3.调研的目的和总结

随着现代工业的逐步发展,在工业生产中,温度、压力、流量和液位是四种最常见的过程变量。其中,温度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过程变量。列如:在冶金工业、化工工业、电力工业、机械加工和食品加工等许多领域,都需要对各种加热炉、热处理炉、反应炉和锅炉的温度进行即监测控制。然而,用常规的控制方法,潜力是有限的,难以满足较高的性能要求。采用单片机来对它们进行温度监测控制不仅具有控制方便、简单和灵活性大的优点,而且可以大幅度的提高被监测温度的技术指标,从而能够大大的提高产品的质量和数量。因此,单片机对温度的监测控制问题是一个工业生产中经常遇到的控制问题。不论是生活中还是在工业生产中,温度的变化对生活、生产的某些细节环节都会造成不同程度的温度,所以适时地对温度进行监测控制具有重要的意义。

第二部分设计说明

1 .理论分析

1.1单元模块设计

电源模块相当于房屋的基石,关系到整个系统的稳定性及数据的可靠性。因此,我们通过大量查阅资料,方案比较,选择了合适的电源。

该系统使用干电池供电。单片机需要5V电源,A/D需要稳定5V电源。总体来说,我们采用集成三端稳压芯片为系统提供稳定的电源需求。

集成三端稳压器主要有两种:一种是线性稳压芯片,另一种是开关型稳压芯片。线性稳压芯片输出纹波小,电路简单,但功耗较大,效率较低,典型芯片为LM7805;开关稳压芯片则功耗小,效率高,但是输出纹波大,电路复杂,典型芯片为LM2596。

对于单片机来说,单片机本身功耗低,但是它对电源要求相对较高。经过选型实验对比,LM2940性能较优。LM2940为最大输出1A低压差线性稳压器件。能为单片机及A/D芯片提供稳定的5V电压。

图3.1 电源模块设计原理图

2 .设计方案(构思、分析、确定)

2.1.电桥方案

采用铂电阻,利用电阻与温度的非线性关系,用电桥实现温度升高引起的电阻值变化对应于电压的关系。经A/D转换后,送入锁存器所存,再经译码器输出后,通过数码管显示。

图2.1 测温整体方案一框图

2.2.基于单片机的方案

见图2.2,利用热敏电阻电压与温度的变化为线性,我们将温度的变化转化为电压的变化,通过A/D转换输出后进入单片机系统,通过软件控制,将电压对应于温度的数值通过查表的方式得出结果。在LED上显示结果。

图2.2测温整体方案二框图

2.3.方案比较与方案选择

方案一中铂电阻与温度的关系是非线性的,输出结果不能达到我们所要求的精度。温度的上下限设置电路复杂。方案二基于单片机,电路简单,消耗的功率相对较小,调试容易,控制性及可靠性均优于方案一。因此选择采用方案二。

3单片机温度检测系统设计

3.1 单片机最小系统

本系统采用89C51单片机,89C51是一种带4K字节闪烁可编程可擦除只读存储器(FPEROM-Falsh Programmable and Erasable Read Only Memory)的低电压、高性能COMS8位微处理器,俗称单片机。单片机的可擦除只读存储器可以反复擦除100次。该器件采用ATMEL高密度非易失存储器制造技术制造,与工业标准的MCS-51指令集和输出管脚相兼容。

主要特性:与MCS-51兼容

4K字节可编程闪烁存储寿命:1000写/擦循环

数据保留时间:10年

全静态工作:0Hz-24MHz

三级程序存储锁定

128*8位内部RAM

32可编程I/O线.两个16位定时/计数器

五个中断源

图3.2 单片机最小系统电路原理图

3.2 温度采集与量化模块

该系统温度采集利用NTC(负温度系数)热敏电阻(CWF2-502F3950),A/D 转换利用ADC0804模数转换芯片。

NTC(Negative Temperature Coeff1Cient)是指随温度上升电阻呈指数关系减小、具有负温度系数的热敏电阻现象和材料.该材料是利用锰、铜、硅、钴、铁、镍、锌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金属氧化物进行充分混合、成型、烧结等工艺而成的半导体陶瓷,可制成具有负温度系数(NTC)的热敏电阻.其电阻率和材料常数随材料成分比例、烧结气氛、烧结温度和结构状态不同而变化.现在还出现了以碳化硅、硒化锡、氮化钽等为代表的非氧化物系NTC热敏电阻材料.电阻温度特性可以近似地用下式表示:R=R0exp{B(1/T-1/T0)}:R:温度T(K)

时的电阻值、Ro:温度T0、(K)时的电阻值、B:B值、*T(K)=t(oC)+273.15式中:分别表示NTC在温度T(K)和额定温度(K)下的电阻值.

电阻-温度关系表

温度(℃)电阻(Ω)温度(℃)电阻(Ω)温度(℃)电阻(Ω)

0 14230 1 13601.9 2 13005.4

3 12438.7

4 11900.1

5 11388.2

6 10901.3

7 10438.3

8 9997.74

9 9578.41 10 9181 11 8799

12 8436.83 13 8091.73 14 7762.78

15 7449.16 16 7159.04 17 6864.7

18 6592.4 19 6332.49 20 6084.32

21 5847.31 22 5620.89 23 5404.53

24 5197.72 25 5000 26 4810.9

27 4630.01 28 4456.83 29 4291.28

30 4132.69 31 3980.83 32 3835.38

33 3696.03 34 3562.49 35 3434.5

36 3311.78 37 3194.1 38 3081.22

39 2972.92 40 2869

ADC0804简介:

ADC0804是一款早期的A/D转换器。8位单通道,模数转换时间大约100us,TTL 或CMOS标准接口,可满足差分电压输入,具有参考电压输入端,内含时钟发生器,单电源供电(0~5V)输入信号电压范围0~5V,不需要调零。

ADC0804模拟转数字对照表

图3.3 温度采集与量化电路原理图

3.3 显示与报警模块设计

本系统采用4位7段数码管显示经单片机处理的实时温度。利用蜂鸣器实现温度报警。系统上电后,数码管后三位显示当前温度,通过按键选择,显示上下限温度,上下限温度值以数码管第一位进行区分,字母“H”表示显示为上限温度,字母“L”表示显示为下限温度。设置上限温度后,系统将判断当前温度是否超过或低于限值,如果出现,则蜂鸣器开始报警,直到断电或者温度重新回到正常范围(不超过上限低于下限)。

图3.4.1 显示电路设计原理图

图3.4.2 报警电路原理图设计

第三部分设计成果

1设计成果

系统软件仿真

图5.1 系统整体Proteus仿真图

由于Proteus库中没有热敏电阻仿真模型,我们利用大电阻代替热敏电阻,通过阻值与温度关系表,算出温度理论值,与仿真结果进行比较。比较结果基本相同。仿真结束后,我们就开始着手硬件电路的焊接。

2作品的特点

系统设计要求达到精度±0.5℃。通过软件算法的合理设计,及电路各部件的搭配,基本实现将误差控制在±0.5℃。系统误差产生因素包括,热敏电阻自身特性导致的误差,软件代码算法差生的误差,硬件电路供电稳定性而产生的误差,ADC模数转换产生的误差。由热敏电阻自身特性产生的误差不可避免,而且在误

差可控范围内,遂不加以优化。电路的稳定性主要是电源供电稳定性的体现,我们采用稳压电路,为系统提供稳定的电源,减少因外界扰动,电池的损耗而产生的误差。数模转换器差生的误差在本系统中可以忽略,但仍然为其提供稳定电压。并在编程时,通过在短时间内多次采样进行比较,滤除不稳定大变动信号,以实现整个系统在误差最小的情况下稳定工作。

3佐证材料:单片机系统程序

#include

#include

#include

#define uint unsigned int

#define uchar unsigned char

sbit cs=P3^5;

sbit wr=P3^6;

sbit rd=P3^7;

sbit key1=P3^0;

sbit key2=P3^1;

sbit key3=P3^2;

uchar code table1[]={0x3f,0x06,0x5b,0x4f,0x66,0x6d,0x7d,0x07,0x7f,0x6f };

uchar

table2[]={ 63,65,68,70,72,75,77,79,82,84,87,89,92,94,

97,99,102,104,107,109,112,114,117,119,122,124,127,129,

131,134,136,139,141,143,145,147,150,152,154,156,158

};

uchar temp,swei,gwei,fwei;

uint k=0,Data,Data1[9];

unsigned int num,num1;

float tnum;

bit flag1,flag2;

int Hnum,Lnum;

void delay(int z)

{

int x;

for(z;z>0;z--)

for(x=123;x>0;x--);

}

void display()

{

swei=num/100;

gwei=num%100/10;

fwei=num%10;

P1=table1[swei];

delay(3);

P0=0xfb;

P1=table1[gwei]+0x80; delay(3);

P0=0xf7;;

P1=table1[fwei];

delay(3);

}

void read_AD()

{

int i,j,temp1;

for(i=0;i<9;i++)

{

cs=0;

wr=0;

_nop_();

cs=1;

wr=1;

rd=0;

_nop_();

P2=0xff;

Data1[i]=P2;

cs=1;

rd=1;

}

for(i=0;i<5;i++)

{

for(j=i+1;j<9;j++)

if(Data1[i]

{

temp1=Data1[i];

Data1[i]=Data1[j]; Data1[j]=temp1; }

}

Data=Data1[4];

}

void buzzer()

{

if(num1>Hnum||num1

else

P3_4=1;

}

void check_chart()

{

uint temp1=0,temp2=40,temp3,i; int x;

float temp4;

for( i=0;i<=6;i++)

{

temp3=(temp1+temp2)/2;

x=Data-table2[temp3];

if(x==0)

{

tnum=temp3;

num=tnum*10;

i=10;

}

else if(x>0)

{

temp1=temp3;

}

{

temp2=temp3;

}

if((temp1+1)==temp2)

{

i=10;//让其不能满足循环的条件

temp4=Data-table2[temp1];

tnum=(temp4/(table2[temp2]-table2[temp1]))+temp1;//数字类型有错

num=tnum;

tnum=tnum-num;

num=num*10;

if(tnum>=0.75)

{

num=num+1;

}

else if(tnum<0.25)

{}

else

{

num=num+5;

num1=num;

}

}

}

void keyscan1()

{

uchar temp1;

key1=1;

_nop_();

temp1=key1;

if(temp1==0)

{

delay(2);

key1=1;

temp1=key1;

if(temp1==0)

{

k++;

if(k==3)

k=0;

while(!temp1) {

key1=1;

temp1=key1; }

}

}

}

void main()

{

k=0;

Hnum=300;

Lnum=200;

P0=0xff;

EA=1;

EX0=1;

EX1=1;

while(1)

{

keyscan1();

if(k==0)

{

read_AD();

check_chart();

}

if(k==1)

{

num=Hnum;

if(flag1==1)

{

flag1=0;

Hnum+=5;

if(Hnum==405)

Hnum=Lnum+5;// num=Hnum;

}

if(flag2==1)

{

flag2=0;

Hnum-=5;

if(Hnum==Lnum) Hnum=400;

num=Hnum;

}

}

if(k==2)

{

单片机温度控制系统毕业论文

论文设计 设计(论文)题目:基于单片机的温度控制系统 院系:电子信息工程学院 专业班级:电子信息工程11-01 学生姓名:张战锋 指导教师:耿鑫

郑州轻工业学院 二〇一四年十月二十日

基于单片机的温度控制系统 摘要 温度是日常生活中无时不在的物理量,温度的控制在各个领域都有积极的意义。很多行业中都有大量的用电加热设备,如用于热处理的加热炉,用于融化金属的坩锅电阻炉及各种不同用途的温度箱等,采用单片机对它们进行控制不仅具有控制方便、简单、灵活性大等特点,而且还可以大幅度提高被控温度的技术指标,从而能够大大提高产品的质量。因此,智能化温度控制技术正被广泛地采用。 本温度设计采用现在流行的AT89S51单片机,配以DS18B20数字温度传感器,该温度传感器可自行设置温度上下限。单片机将检测到的温度信号与输入的温度上、下限进行比较,由此作出判断是否启动继电器以开启设备。 本设计还加入了常用的数码管显示及状态灯显示灯常用电路,使得整个设计更加完整,更加灵活。该设计已应用于花房,可对花房温度进行智能监控。 【关键词】温度箱,AT89S51,单片机,控制,模拟

目录 1 引言 (3) 1.1 温度控制系统设计的背景、发展历史及意义 (3) 1.2 温度控制系统的目的 (4) 1.3 温度控制系统完成的功能 (4) 2 总体设计方案 (4) 3 DS18B20温度传感器简介 (11) 3.1 温度传感器的历史及简介 (11) 3.2 DS18B20的工作原理 (11) 3.2.1 DS18B20工作时序 (11) 3.2.2 ROM操作命令 (14) 3.3 DS18B20的测温原理 (14) 3.3.1 DS18B20的测温原理: (14) 3.3.2 DS18B20的测温流程 (16) 4.1 设计原则 (16) 4.2 引脚连接 (17) 4.2.1 晶振电路 (17) 4.2.2 串口引脚 (17) 5 系统整体设计 (18)

仓库温湿度监测系统毕业设计

仓库温湿度监测系统毕业 设计 Last revision on 21 December 2020

仓库温湿度监测系统 摘要 在电子科技的快速发展的同时,诞生于集成电路技术的单片机系统应用越来越 广泛。单片机的发展,促进了工业测控领域的发展,其中对于仓库温湿度的监测要 求不断增高。那么,由原始的人工监测仓库温湿度方法已经慢慢发展到利用单片机 实现自动监测。 本文主要介绍基于单片机的仓库温湿度监测的相关系统的硬件和软件设计内 容。系统设计结构简单、实用,相比传统监测方法,在监测精度这一方面大幅度被 提升,节省了人力物力与时间。 关键词:STC89C51单片机;温湿度;DS18B20;HS1101 Warehouse temperature and humidity monitoring system ABSTRAC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electronic technology,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very large scale integrated circuit technology and the birth of the single chip microcomputer application system is more and more development,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in the field of industrial measurement and control, including for increasing monitoring requirement of temperature and humidity in the , from the original manual monitoring warehouse temperature and humidity using single chip computer to realize automatic monitoring has become paper mainly introduces the related warehouse temperature and humidity monitoring system based on single chip microcomputer hardware and software design of the structure is simple and practical, and improves the measuring precision and efficiency. KEYWORD: STC89C51;Temperature and humidity;DS18B20;HS1101 目录 前言 (1) 第一章绪论 (2) 课题的提出及意义 (2) 国内外现状及发展趋势 (2) 第二章温湿度监测系统的方案确定 (4)

单片机温度控制系统毕业设计论文.doc

题目基于单片机的温度控制系统 英文题目Temperature control system based on single chip 学生姓名: 学号: 专业: 指导老师: 职称 系别:机械与电子工程系 2012年5月1日

摘要 温度是日常生活中无时不在的物理量,温度的控制在各个领域都有积极的意义。很多行业中都有大量的用电加热设备,如用于热处理的加热炉,用于融化金属的坩锅电阻炉及各种不同用途的温度箱等,采用单片机对它们进行控制不仅具有控制方便、简单、灵活性大等特点,而且还可以大幅度提高被控温度的技术指标,从而能够大大提高产品的质量。因此,智能化温度控制技术正被广泛地采用。 本温度设计采用现在流行的AT89S51单片机,配以DS18B20数字温度传感器,该温度传感器可自行设置温度上下限。单片机将检测到的温度信号与输入的温度上、下限进行比较,由此作出判断是否启动继电器以开启设备。 本设计还加入了常用的数码管显示及状态灯显示灯常用电路,使得整个设计更加完整,更加灵活。 关键字:单片机温度控制继电器

ABSTRACT The temperature is constantly in the daily life of physical and temperature controls in various fields have a positive meaning. A lot of businesses have a lot of power heating equipment, such as that used for the heat treatment furnace, for melting metal crucible resistance heaters and the various uses of temperature bins, SCM using their right to control not only easy to control, simple, such a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flexibility, but can also significantly increase the temperature was charged with the technical indicators, which can greatly enhance the quality of the products. Therefore, intelligent temperature control technology is being widely adopted. The temperature was designed with the now popular AT89S51 SCM, and with DS18B20 digital temperature sensor, The temperature sensor can set up their own temperature collars. SCM will detect that the temperature of the input signal and temperature, the lower comparisons this judgment whether to activate the relay to open the equipment. The design also includes commonly used digital display and control state lights commonly used circuit, making the whole design more complete, more flexible. Key words:Single chip microcomputer Temperature control SSR

(完整word版)温度监测系统设计仿真与实现

实用温度监测系统 学院:电子信息工程学院专业:通信工程1303 学生姓名:张艺 学号:13211075 任课教师:刘颖 2015年06 月10 日

目录 实验题目:失真放大电路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 实验题目及要求 (2) 2 实验目的与知识背景 (2) 2.1 实验目的 (2) 2.2 知识点 (2) 3 实验过程 (4) 3.1 选取的实验电路及输入输出波形 (4) 3.2 每个电路的讨论和方案比较 (16) 3.3 分析研究实验数据............. 错误!未定义书签。 4 总结与体会 (20) 4.1 通过本次实验那些能力得到提高,那些解决的问题印象深刻, 有那些创新点。 (20) 4.2 对本课程的意见与建议......... 错误!未定义书签。 5 参考文献 (21)

目录 1.电路设计及原理分析 (3) 1.1设计任务 (4) 1.2技术指标 (4) 1.3电路原理图 (5) 1.4基本原理 (5) 2.电路模拟与仿真 (6) 2.1仿真软件 (6) 2.2创建电路模拟图 (9) 2.3元件列表 (9) 2.4仿真记录与结果分析 (10) 3.实际电路的安装调试 (15) 3.1 元件参数确定 (15) 3.2 电路板布线设计 (15) 3.3 焊接 (15) 3.4调试与测量 (15) 3.5分析结果及改进 (16) 4.总结 (176) 5.心得体会 (177) 6.参考文献 (198)

1.电路设计及原理分析 1.1设计任务 通过Proteus软件仿真精密双限温度报警仪设计,在老师点拨我们自学的基础上了解了运放的作用,用了比较器,震荡电路等知识,根据找到的电路图进行仿真,调试电路,明白了温度报警的意义。 通过比较器产生“数字模拟信号”,使得在信号产生的时候,震荡电路工作产生震荡信号驱动扬声器报警。 1.2技术指标 a.当温度在设定范围内时报警电路不工作; b.当温度低于下限值或高于上限值时,声光报警; c.上下限低于报警led用不同颜色; d.上下限可调; e.控温精度度 1℃ f.监测范围0.5℃

基于单片机的仓库温湿度检测系统设计本科毕业设计

华科学院HUAKE INSTITUTE OF TAIYUANUNIVERSITY OF SCIENCE & TECHNOLOGY 毕业设计 题目:基于单片机的仓库温湿度检测系统设计 学生姓名_ _______ 学号___ 班级电子092203H___ 所属院(系)电子信息工程_ 指导教师_____ 2013年6 月13日

华科学院本科毕业设计(论文) 基于单片机的仓库温湿度检测系统设计 摘要 防潮、防霉、防腐、防爆是仓库日常工作的重要内容,是衡量仓库管理质量的重要指标。本文采用较为实用和先进的单片机控制技术,运用温度传感器和湿度传感器对温湿度的敏感性设计的一种基于多路信号输入的仓库温湿度检测系统。它直接影响到储备物资的使用寿命和工作可靠性。为保证日常工作的顺利进行,首要问题是加强仓库内温度与湿度的监测工作。 本设计系统采用STC89C52单片机为微控制器,STC89C52负责采集室内温度、自动防雨以及手动调节功能。通过温度传感器组成的测控系统,间隔的测量室内的温度,并将温度和日期时间经LCD液晶显示出来。当遇到雨天,单片机控制系统通过雨滴传感器的信号,自动的进行关天窗动作。同时为了人性化的设计,本系统还设有手动控制按钮,可以通过手动按钮控制窗子的开关。本多功能窗的设计本着安全、方便、节能、人性化的原则进行,可使现代生活显著提高。 关键词:STC89C52单片机,智能天窗,防雨,温度采集 I

林思波:基于单片机的仓库温湿度检测系统设计 Design of the warehouse temperature and humidity detection system based on single chip microcomputer Abstract Moistureproof, mouldproof, anticorrosion, explosion-proof is the important content of the warehouse daily work, is an important index of warehouse management quality. It directly affects reserves of life and reliability. This article is using more practical and advanced MCU control technology, using the temperature sensor of temperature and humidity sensor sensitivity design based on a multi -channel signal input warehouse temperature detection system. To ensure the daily work smoothly, the main issue was to strengthen the temperature and humidity in the warehouse monitoring work. The design system uses STC89C52 as microcontroller.STC89C52 is responsible for the collection of indoor temperature, automatically anti-rain and manual adjustment function. Measure the indoor temperature in the interval, and displays the temperature and the date and time on the LCD though the control system which composed of the temperature sensor. When faced with rain, the MCU control system will automatically close the window by the raindrop sensor signal. Meanwhile, in order to user-friendly design, the system also has a manual control button to control the window switch. This system can achieve three functions include automatically anti-rain, the indoor temperature collecting, manually control and automatically control switch. The system will solve the corresponding problem in real life. The design of this multi-function window will be in line with the principles of safe, convenient, energy saving, user-friendly, and it will make modern life significantly improved. Key Words:STC89C52 microcontroller,Intelligent window,Anti-rain,Temperature collecting II

仓库温湿度自动检测

仓库温湿度自动检测 摘要:仓库环境下的温度、湿度进行实时检测、显示、操纵,使仓储物资在适合的环境下安全储存。专门是工作稳固可靠,测试数据准确,操纵稳固。该系统可应用于各种粮食、食品等仓库。 关键词:温度自动检测

1 引言 在仓库的物资的治理中,需要对温度、湿度等环境参数进行监控,以保证仓库的安全。随着库区的面积逐步扩大,需要传输能力强和通信距离远的监控系统来有效地对仓库物资进行监管。 CAN(Controller Area Network,操纵器局域网)总线技术具有先进的多主网络结构、通讯距离远、价位低、可靠性高、系统容量大、安装方便、爱护费用低、性价比高等优点。专门对库区较大、仓库分布较分散的大型仓库的监控专门适用。 2系统硬件设计 本系统采纳分布式监控网络,要紧分为上位机和下位机两部分,而上位机硬件包括CAN通讯适配器和上位监控治理机组成;下位机则由CAN节点和现场传感器组和温度湿度参数操纵器组成,如图1所示。 其工作原理是下位机节点通过一定时刻间隔把含有地址、温度、湿度等数据量的报文向CAN总线发送,总线通过自身仲裁确定先把优先级最高的数据放到总线上,然后自动仲裁依次发送优先级相对较低的报文到CAN总线。由于CAN总线的信息存取利用了广播式的存取工作方式,报文能够在任何时候由任何节点发送到闲暇的总线上,每个CAN总线节点都接收到了总线上显现的报文信息,通过每个节点的报文滤波和地址设置,上位机CAN节点能实现上传报文的接收。上位机接收到报文信息后通过组态王软件实现仓库温度等参数实时监视和记录。同时上位机通过仓库人机界面可随时发送操纵信息到CAN总线上,地址匹配的CAN总线节点能收到信息。通过这种方式即可实现仓库的温度等参数的反馈操纵。 2.1现场数据采集服务器 现场数据采集服务器是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完成现场数据的采集、与上位机的通信等功能。现场采集服务器内部结构如图所示: 1)电源供电接口 现场采集服务器的输入电源为AC220V 1A,电源通过隔离变压器接入到电源供电接口。 2)现场总线接口 现场总线接口在板上的标识为J2,为五芯插头,该接口的引脚定义如下表所示 标识现场总线电缆线芯颜色含义及接线说明 L 红色为现场T型总线连接器供电 N 黑色为现场T型总线连接器供电

温度检测系统设计

温度检测系统设计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专业课程综合训练项目说明书题目:温度检测系统设计 课程名称:单片微型计算机与应用 班级:机电14-4 学号: 1407060430

姓 名: 指导教师: 李文华 完成日期: 2016.12 一、 设计题目 温度检测系统设计 二、设计内容 1-温度由8个LED 小灯显式0℃~40℃的温度范围,即,8个小灯全灭表示当前温度小于0℃,全亮为大于40℃,在此其间有8个档位,每亮一盏小灯表示升高5℃。 2-单片机通过读取DS18B20的温度寄存器,获得当前温度值并显示在8个LED 灯上。 三、综合训练要求 设计说明书(3000~5000字) 1份 四、评分标准 将视难易程度及能够按时提交情况酌情提分,但不超过每个综合项目满分10分的标准。 五、指导教师评语 该生设计的过程中表现 ,设计内容反映的基本概念及计算 ,设计方案 ,说明书撰写 ,答辩表现 。 成 绩: 指导教师 序号 评分标准 满分 实际得分 1 设计方案是否可行,设计依据是否充分,软硬件资源分配是否合理 4 2 设计说明书设计过程是否清晰,设计内容是否全面,计算是否正确,行文章节格式是否规范 4 3 绘图是否清晰,标注是否表达准确规范 2 总分 10

日期

目录 1 系统总体设计 ......................................... 1.1 ................................................... 1.2 ................................................... : : : 2 硬件设计 ............................................. 2.1 ................................................... 2.2 ................................................... : : : 3 软件设计 ............................................. 3.1 ................................................... 3.2 ................................................... : : : 4 结论.................................................. 参考文献 ................................................

温度自动控制系统的设计毕业设计论文

北方民族大学学士学位论文论文题目:温度自动控制系统的设计 北方民族大学教务处制

毕业设计(论文)原创性声明和使用授权说明 原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承诺:所呈交的毕业设计(论文),是我个人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成果。尽我所知,除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不包含其他人或组织已经发表或公布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我为获得及其它教育机构的学位或学历而使用过的材料。对本研究提供过帮助和做出过贡献的个人或集体,均已在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了谢意。 作者签名:日期: 指导教师签名:日期: 使用授权说明 本人完全了解大学关于收集、保存、使用毕业设计(论文)的规定,即:按照学校要求提交毕业设计(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本;学校有权保存毕业设计(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并提供目录检索与阅览服务;学校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数字化或其它复制手段保存论文;在不以赢利为目的前提下,学校可以公布论文的部分或全部内容。 作者签名:日期:

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所取得的研究成果。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的成果作品。对本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后果由本人承担。 作者签名:日期:年月日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学校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同意学校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本人授权大学可以将本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和汇编本学位论文。 涉密论文按学校规定处理。 作者签名:日期:年月日 导师签名:日期:年月日

仓库温湿度检测系统设计毕业设计

毕业论文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 1.此毕业论文是本人在指导教师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取得的成果。除了特别加以标注地方外,本文不包含他人或其它机构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对本文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与集体均已在文中作了明确标明。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结果由本人承担。 2.本人完全了解学校、学院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同意学校与学院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此文被查阅和借阅。本人授权大学学院可以将此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和汇编本文。 3.若在大学学院毕业论文审查小组复审中,发现本文有抄袭,一切后果均由本人承担,与毕业论文指导老师无关。 4.本人所呈交的毕业论文,是在指导老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所取得的成果。论文中凡引用他人已经发布或未发表的成果、数据、观点等,均已明确注明出处。论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不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对本文的研究成果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论文中已明确的方式标明。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

年月 关于毕业论文使用授权的声明 本人在指导老师的指导下所完成的论文及相关的资料(包括图纸、实验记录、原始数据、实物照片、图片、录音带、设计手稿等),知识产权归属华北电力大学。本人完全了解大学有关保存,使用毕业论文的规定。同意学校保存或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纸质版或电子版,允许论文被查阅或借阅。本人授权大学可以将本毕业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任何复制手段保存或编汇本毕业论文。如果发表相关成果,一定征得指导教师同意,且第一署名单位为大学。本人毕业后使用毕业论文或与该论文直接相关的学术论文或成果时,第一署名单位仍然为大学。本人完全了解大学关于收集、保存、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同意如下各项内容: 按照学校要求提交学位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本;学校有权保存学位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并采用影印、缩印、扫描、数字化或其它手段保存或汇编本学位论文;学校有权提供目录检索以及提供本学位论文全文或者部分的阅览服务;学校有权按有关规定向国家有关部门或者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本人授权大学可以将本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学校有关数据库和收录到《中国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进行信息服务。在不以赢利为目的的前提下,学校可以适当复制论文的部分或全部内容用于学术活动。 论文作者签名:日期: 指导教师签名:日期: 仓库温湿度检测系统设计 院系自动化学院 专业自动化

智能温度控制系统毕业论文

目录 引言 (1) 1 系统的相关介绍 (2) 1.1 系统的目的及意义 (2) 1.2 设计要求 (2) 1.3 系统传感器DS18B20的介绍 (2) 1.3.1 DS18B20的主要特性 (2) 1.3.2 DS18B20的外形和部结构 (3) 2 系统分析设计 (4) 2.1 温度控制系统结构图及总述 (4) 2.2 系统显示界面方案 (4) 2.3 系统输入方案 (5) 2.4系统的功能 (5) 3 相关软件编译知识介绍 (5) 3.1 C语言简介 (5) 3.1.1 C语言的优点 (5) 3.1.2 C语言缺点 (6) 3.2 Keil简介 (6) 3.2.1 系统概述 (6) 3.2.2 Keil C51单片机软件开发系统的整体结构 (7) 4系统流程图设计 (7) 4.1主程序流程图 (7) 4.2 DS18B20控制程序流程图 (8) 4.2.1 DS18B20 复位程序流程图 (9) 4.2.2 DS18B20写数据程序流程图 (9) 4.2.3 DS18B20读数据程序流程图 (10) 4.3 温度读取及转换程序流程图 (12) 4.4 MAX7219驱动程序流程图 (13) 4.4.1 MAX7219写入一个字节数据程序流程图 (13) 4.4.2 MAX7219写入一个字数据程序流程图 (15) 4.5 数码管温度显示程序流程图 (16) 4.6 按键中断服务程序流程图 (17) 5 电路仿真 (19) 5.1 PROTEUS软件介绍 (19) 5.2 温度控制系统PROTEUS仿真 (19) 6总结 (20) 7参考文献 (21) 附录1 源程序代码 (22)

温度检测显示系统设计

毕业设计 设计题目温度监测显示系统设计 系部信息工程系 专业电子信息工程 班级电子0601 学号063001020001 姓名宋天诗 指导老师王珊珊 温度检测显示系统 一、设计要求 1.以传感器,单片机,数码管等元器件,设计一个温度检测系统,并通过显示器件,显示出温度数据。 2.熟练应用protel99,运用protel99设计温度检测显示系统。

3.理解温度检测系统的原理。 二、总体概要设计 本系统是以温度传感器、数码管和单片机为核心元器件建立起来的温度检测显示系统。通过对单片机和传感器的研究,通过A/D转换器的应用,使本系统实现了温度信号到模拟信号再到数字信号的转换。设计中还使用了译码器74LS47、数码管、稳压管等元器件。 温 度 传感器 单片机数码管采集后 的数据 处理后 的数据 检测 温度 图1 系统总体框图 本设计主要包含温度检测和显示电路两个部分。 1.温度检测部分 主要由温度传感器、运算放大器和A/D转换器三部分组成。 温度传感器LM134产生的输入信号由运算放大器ICL7650后,A/D转换器MC14433将运算放大器输出的模拟信号转换成数字信号输入80C51单片机,由于MC14433 的 A/D转换结果是动态分时输出的BCD码,Q0~Q3和DS1~DS4 都不是总线式的。因此,MCS-51 单片机只能通过并行I/O 接口或扩展I/O 接口与其相连。 温度信号检测通道的总增益是由温度传感器、运放和A/D转换器三个环节的增益做决定。在本设计中,前两个环节的增益是固定的,只用电位器 r W作为整个输入通道的增益环节。这样有利于整个设计的调试。 2.显示电路 本设计采用动态扫描输入法,由单片机8051输出数码管段选信号,经译码器驱动器芯片74LS47驱动后数码管发光显示。 三、各单元模块设计与分析 1.温度传感器 传感器是一种检测装置,能感受到被测量的信息,并能将检测感受到的信息,按一定规律变换成为电信号或其他所需形式的信息输出,以满足信息的传输、处理、存储、显示、记录和控制等要求。它是实现自动检测和自动控制的首要环节。 LM134是一种新型的硅集成温度传感器,它不同于一般诸如热敏电阻、温差电偶以及半导体PN结等传统的温度传感器。它是根据下述原理设计而成的,即工作在不同电流密度下的两只相同晶体管,其基、射结的结电压之差△V_(be)与绝对温度T严格成正比。因而该器件的突出优点是在整个工作温区范围内(-55℃~+125℃)输出电流几乎与被测温度成线性关系,这样,就可省去非线性校正网络,使用简便。此外,它还具有下列特点: (1)起始电压低(低于1.5V),而器件耐压较高,因而电源电压适用范围宽(在3~40V之间)。 (2)灵敏度高(1μA/K),输出信号幅度大。一般情况下,不必加中间放大就可直接驱动检测系统,例如双积分型A/D转换器5G14433或ICL7106等。从而消除了中间环节所引入

温度控制系统毕业设计

摘要 在日常生活及工农业生产中,对温度的检测及控制时常显得极其重要。因此,对数字显示温度计的设计有着实际意义和广泛的应用。本文介绍一种利用单片机实现对温度只能控制及显示方案。本毕业设计主要研究的是对高精度的数字温度计的设计,继而实现对对象的测温。测温系数主要包括供电电源,数字温度传感器的数据采集电路,LED显示电路,蜂鸣报警电路,继电器控制,按键电路,单片机主板电路。高精度数字温度计的测温过程,由数字温度传感器采集所测对象的温度,并将温度传输到单片机,最终由液晶显示器显示温度值。该数字温度计测温范围在-55℃~+125℃,精度误差在±0.5℃以内,然后通过LED数码管直接显示出温度值。数字温度计完全可代替传统的水银温度计,可以在家庭以及工业中都可以应用,实用价值很高。 关键词:单片机:ds18b20:LED显示:数字温度. Abstract In our daily life and industrial and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the detection and control of the temperature, the digital thermometer has practical significance and a wide range of applications .This article describes a programmer which use a microcontroller to achieve and display the right temperature by intelligent control .This programmer mainly consists by temperature control sensors, MCU, LED display modules circuit. The main aim of this thesis is to design high-precision digital thermometer and then realize the object temperature measurement. Temperature measurement system includes power supply, data acquisition circuit, buzzer alarm circuit, keypad circuit, board with a microcontroller circuit is the key to the whole system. The temperature process of high-precision digital thermometer, from collecting the temperature of the object by the digital temperature sensor and the temperature transmit ted to the microcontroller, and ultimately display temperature by the LED. The digital thermometer requires the high degree is positive 125and the low degree is negative 55, the error is less than 0.5, LED can read the number. This digital thermometer could

仓库温湿度监测系统毕业设计演示版.doc

仓库温湿度监测系统 摘要 在电子科技的快速发展的同时,诞生于集成电路技术的单片机系统应用越来越广泛。单片机的发展,促进了工业测控领域的发展,其中对于仓库温湿度的监测要求不断增高。那么,由原始的人工监测仓库温湿度方法已经慢慢发展到利用单片机实现自动监测。 本文主要介绍基于单片机的仓库温湿度监测的相关系统的硬件和软件设计内容。系统设计结构简单、实用,相比传统监测方法,在监测精度这一方面大幅度被提升,节省了人力物力与时间。 关键词:STC89C51单片机;温湿度;DS18B20;HS1101

Warehouse temperature and humidity monitoring system ABSTRAC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electronic technology,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very large scale integrated circuit technology and the birth of the single chip microcom puter application system is more and more widely.MCU development,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in the field of industrial measurement and control, including for increasing monitoring requirement of temperature and humidity in the warehouse.So, from the original manual monitoring warehouse temperature and humidity using single chip computer to realize automatic monitoring has become possible.This paper mainly introduces the related warehouse temperature and humidity monitoring system based on single chip microcomputer hardware and software design of the content.System structure is simple and practical, and improves the measuring precision and efficiency. KEYWORD: STC89C51;Temperature and humidity;DS18B20;HS1101

温度监控系统的设计代码

#include //************************* void INIT() { ADCON1=0X07; TRISC=0X80; TRISB=0X00; TRISD=0X00; RD1=0; RD0=0; TRISA=0X0f; TRISE=0X00; } //************************* #include #include "init.h" #include "proc.h" //************************* unsigned char i; unsigned int delay; extern unsigned char a; extern unsigned char temph; extern unsigned char templ; //*************************** void main() { //初始化 INIT(); for(delay=65536;delay>0;delay--) asm("clrwdt"); temph=0x35; templ=0x30; do { asm("clrwdt"); PROCDIANPIN(); RC0=0; RC1=0; }while(1); } #include #include "tranpc.h" //********************* union adres {

unsigned char adre[2]; }adresult; extern unsigned int delay; unsigned int temp; unsigned int y; unsigned char receive; unsigned char a; extern unsigned char rxbuf[]; unsigned char temph; unsigned char templ; extern unsigned char i; //****************************** void PROCDIANPIN() { ADCON0=0X89; ADCON1=0X84; ADIF=0; ADGO=1; for(delay=0x8ff;delay>0;delay--) asm("nop"); while(ADIF==0) { asm("clrwdt"); } asm("clrwdt"); ADIF=0; adresult.adre[0]=ADRESL; adresult.adre[1]=ADRESH; if((adresult.y1<=0x204)&&(adresult.y1>=0xD9)) { temp=0x10; for( y=0x204;adresult.y1<=y;adresult.y1=adresult.y1+0x07) { temp++; if(temp==0x1a) temp=0x20; if(temp==0x2a) temp=0x30; if(temp==0x3a) temp=0x40; if(temp==0x4a) temp=0x50; if(temp==0x5a) temp=0x60; if(temp==0x6a) temp=0x70; if(temp==0x7a) temp=0x80; if(temp==0x8a) temp=0x90; if(temp==0x9a) temp=0x100;

基于模糊控制算法的温度控制系统的毕业设计

基于模糊控制算法的温度控制系统的毕业设计 第1章绪论 温度控制,在工业自动化控制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将模糊控制方法运用到温度控制系统中,可以克服温度控制系统中存在的严重滞后现象,同时在提高采样频率的基础上可以很大程度的提高控制效果和控制精度。 1.1 课题背景 1965年,美国著名控制论学者L.A.Zadeh发表了开创性论文,《FUZZY SETS》首次提出了一种完全不同于传统数学与控制理论的模糊集合理论。在短短的30年里,以模糊集理论为基础发展而来的模糊控制策略已经成功为将人的控制经验纳入自动控制策略之中。在现今的模糊控制领域中,经典模糊控制理论已经在很多方面取得了一大批有实际意义的成果(如90年代日本家电模糊控制产品和工业模糊控制系统)。此外经典模糊控制也得到了相应的改善,如模糊集成系统、模糊自适应系统、神经模糊控制等。 现代自动控制越来越朝着智能化发展,在很多自动控制系统中都用到了工控机,小型机、甚至是巨型机处理机等,当然这些处理机有一个很大的特点,那就是很高的运行速度,很大的内存,大量的数据存储器。但随之而来的是巨额的成本。在很多的小型系统中,处理机的成本占系统成本的比例高达20%,而对于这些小型的系统来说,配置一个如此高速的处理机没有任何必要,因为这些小系统追求经济效益,而不是最在乎系统的快速性,所以用成本低廉的单片机控制小型的,而又不是很复杂,不需要大量复杂运算的系统中是非常适合的。 温度控制,在工业自动化控制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如在钢铁冶炼过程中要对出炉的钢铁进行热处理,才能达到性能指标,塑料的定型过程中也要保持一定的温度[2]。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各个领域对自动控制系统控制精度、响应速度、系统稳定性与自适应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被控对象或过程的非线性、时变性、多参数点的强烈耦合、较大的随机扰动、各种不确定性以及现场测试手段不完善等,使难以按数学方法建立被控对象的精确模型的情况[3]。对于这些系统来说采用传统的方法包括基于现代控制理论的方法往往不如一个有实践经验的操作人员的手动控制效果好,而模糊控制理论正是以人的经验为重要组成部分。这就使模糊控制在一般情况下比传统控制方法更有效、更安全。 将模糊控制方法运用到温度控制系统中,可以克服温度控制系统中存在的严重的滞后现象,同时在提高采样频率的基础上可以很大程度的提高控制效果和控制精度。 模糊控制是基于模糊数学上发展起来的一门新的控制科学[3]。其运算过程中有很多都要用到矩阵运算,但控制其级别很少的时候可以进行离线计算,很方便的完成矩阵运算。这样一来模糊控制就已经简化了,甚至比一般的PID运算还更简单。运用一般的处理机,如单片机就能完成。 1.2 设计指标 设计一个基于模糊控制算法的温度控制系统具体化技术指标如下。 1. 被控对象可以是电炉或燃烧炉,温度控制在0~100℃,误差为±0.5℃; 2. 恒温控制; 3. LED实时显示系统温度,用键盘输入温度; 4. 采用模糊算法,要求误差小,平稳性好。 1.3 本文的工作 详细分析课题任务,对模糊控制和温度控制的历史和现状进行分析,并对模糊控制和温度控制的原理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并将其综合。然后根据课题任务的要求设计出实现控制任务的硬件原理图和软件,并进行访真调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