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角三角形复习专题

直角三角形复习专题
直角三角形复习专题

直角三角形专题复习

知识点回顾::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定理及特殊直角三角形的性质:

①、两锐角和等于90°;

②、在直角三角形中,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

③、任意两边的中位线,平行且等于中位线所对边的一半;

④、等面积计算,两直角边的积等于斜边与斜边上的高的积;

⑤、勾股定理,两直角边的平方和等于斜边的平方;

⑥、在直角三角形中,如果一个锐角等于30°,则它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

三边之比为1 : 3:2 ;

⑦、在等腰直角三角形中,两直角边相等,两锐角相等为45°,三边之比为1:1:.. 2.

⑧有一个角是直角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⑨两个锐角互余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2 2 2

⑩在△ ABC中,/ A,Z B,Z C所对的边分别为a,b,c,若这三边满足a+b =c

则厶ABC是 _____ 三角形

11、斜边和一条直角边对应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

12、角的平分线上的点到教的两边都距离相等。

教学过程

(一)、知识梳理

直角三角形的定义:有一个角是________ 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知识点1:在Rt△ ABC中,/ C=90,则/ A+Z B= . (数学语言)

文字叙述:直角三角形两锐角互余

追踪训练1.有两个长度相同的滑梯(即BC=EF,左边滑梯的高度

AC?与右边滑梯水平方向的长度DF相等,则Z ABC Z DFE _______

【点评】此例主要依据是直角三角形全等,直角三角形两锐角互余.

知识点2:如图,在Rt△ ABC中, D为AB边上的中点,贝U ___

A

文字叙述:直角三角形中,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

追踪训练2.在Rt△ ABC中, ACB=90 ,D是斜边AB上的中线

(1)若B=50°,贝U A= .

(2)若BC=CD 贝U A= .

知识点3:如图,在Rt△ ABC中, D为AB边上的中点,

E为AC边上的中点,贝卩________ . ________

文字叙述:任意两边的中位线,平行且等于中位线所对的边的一半.

追踪训练3.已知,如图,在Rt△ ABC中, Z ACB=0°, D为AB边上的中点,

E为AC边上的中点.F为BC边中点,求证:四边形ECFD是矩形.

B

知识点4:如图,在Rt△ ABC中,D为AB边上的高,贝U _______ . _____

文字叙述:等面积计算,两直角边的积等于斜边与斜边上的高的积?

追踪训练4.如图,已知,/ ACB=90,AC=4 BC=3 CD是AB边上高,求

CD= .

知识点5:如图,在Rt △ ABC中,/ A,Z B,Z C所对的边分别

为a,b,c,则这三边关系为 __________ ._______

文字叙述:勾股定理,两直角边的平方的平方和等于斜边的平方

追踪训练5..在Rt△ ABC中,/ C=90,

①若a=5,b=12,则c= ___________ ②若a=15, c=25,则b=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6.如图,已知△ ABC中,/ ACB=90,以△ ABC的各边为长边在厶ABC外

作矩形,使其每个矩形的宽为长的一半,S、S2、S3分别表示这三个长方形的

面积,

则S、S2、S3之间有什么关系?并证明你的结论.

知识点6:如图,在Rt△ ABC中,/ A=30°,

贝U a= _____ ;贝卩a:b:c= __ . ____

文字叙述:在直角三角形中,如果一个锐角等于30°, 贝尼所

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三边之比为

追踪训练6.如右图修建抽水站时,沿着倾斜角为30°的斜坡铺

设管道,若量得水管AB?勺

长度为80米,那么点B离水平面的高度BC的长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米,

与水平AC的长为_______ 米.

知识点7:如图,在Rt△ ABC中,/ A=45 ,

贝U a b ;贝卩a:b:c= _ . ____

文字叙述:等腰直角三角形中,两直角边相等,两锐角相等为

45°,三边之比为1:1:J2

追踪训练7.如右图,一次自然灾害中,电线杆AB被从C处折

断,A点落在地面的D点,在地面D点处测得/ CDB=45,若

点D到电线杆底部点B的距离为5cm求电线杆AB的长.

1:32.

知识点5图

B S

b

知识点6图

知识点&在△ ABC中,/ A: / B: / C=2:3:5,则△ ABC是______ 三角形

文字叙述:有一个角是直角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追踪训练8.下列条件中不能说明△ ABC是直角三角形的是()

A ./ A=25° ,Z C=65° B. / A= / B+ / C

C. / A=2 / B=3Z C

D. / A : / B :/ C =1 : 2 : 3

知识点9:在厶ABC中,/ A=20°,Z B=70°,则△ ABC是__________ 三角形

文字叙述:两个锐角互余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追踪训练9.下列条件中不能说明△ ABC是直角三角形的是()

A . Z A=27O ,Z C=63° B. / A= 40°,/ C=60°

C. Z A+ Z C=90°

D. Z A : Z B : Z C =1 : 2 : 3

知识点10:在厶ABC中, Z A,Z B,Z C所对的边分别为a,b,c,

2 2 2

若这三边满足a +b=c则厶ABC是_______ 三角形

追踪训练9.以下各组数为边长的三角形中,能组成直角三角形的是(

A. 3、4、6 Bo 15、20、25 G 5、12、15 D。10、16、25

知识点11:在厶ABC^A B' C'中,Z C= Z C' =90°, AB= A B' ,BC= B' C 则厶ABC △

A B' C'(HL)

文字叙述:斜边和一条直角边对应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

追踪训练11.如图,Z B=Z E=Rt Z, AB=AE Z 1 = Z 2,求证Z 3=Z 4 ,

知识点12: | 若OC平分Z AOB MC±OA NCL OB 贝U MC NC

文字叙述:角的平分线上的点到角的两边都距离相等。

追踪训练12.如图,在△ ABC中, Z C= 90°, AM是Z CAB的平分线,

CM= 20cm 那么M到AB的距离为___________

(二八追踪综合演练?

1. (2011?湘西州中考)如图,在△ ABC中,ADI BC,垂足为D,Z B=60°,/ C=45 (1)求/

BAC的度数;(2)若AC=2求AD的长.

2. (无锡中考)如图,在Rt△ ABC中,/

ACB=90 , D E、F分别是AB BC CA的中点,

若CD=5cm 则EF= cm .

3. 直角二角形的两条直角边长分别为6cm和8cm,

线段的长为多少?()

A. 3cm B . 4cm C . 5cm D . 12cm

5.如右图:在四边形ABCD中AB=2 CD=1 /

A=60°,求AD的长,与四边形ABCD勺面积

6.如右图,将等腰直角三角形ABC绕点A逆时针旋转15°后得到△

AB C,若AC= 3,则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为().

A .旦

B .旦

C ?灵

D .旦

3 6 2

A D

7. 如下图,某中学有一块三角形形状的花园ABC测量得到/

BC=5m AC上的高为4m,求出这块花园的面积.

A=45°,

求连接这两条直角边中点

4.如右图,已知S A BC 24,AC=8求CD=

B

B

解直角三角形 中考经典专题

第一章复习题(一) 1. 菱形OABC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位置如图所示, 452AOC OC ∠==°,,则点B 的 坐标为( )A .(21), B .(12), C .(211)+, D .(121)+, 2. 如图,菱形ABCD 的周长为20cm ,DE ⊥AB ,垂足为E ,5 4 A cos =,则下列结论中正确的个数为( ) ①DE=3cm ; ②EB=1cm ; ③2 ABCD 15S cm =菱形. A .3个 B .2个 C .1个 D .0个 3. 如图,小明要测量河内小岛B 到河边公路l 的距离,在A 点测得30BAD ∠=°,在C 点测得60BCD ∠=°,又测得50AC =米,则小岛B 到公路l 的距离为( )米. A .25 B .253 C . 1003 3 D .25253+ 4. 如图,在梯形ABCD 中,AD//BC ,AC ⊥AB ,AD =CD ,cos ∠DCA= 5 4 ,BC =10 ,则 AB 的值是( ) A .3 B .6 C .8 D .9 5. 在一次夏令营活动中,小亮从位于A 点的营地出发,沿北偏东60°方向走了5km 到达B 地,然后再沿北偏西30°方向走了若干千米到达C 地,测得A 地在C 地南偏西30°方向,则A .C 两地的距离为( ) (A ) km 3310 (B )km 3 3 5 (C )km 25 (D )km 35 6. 如图,在等腰Rt △ABC 中,∠C =90o ,AC =6,D 是AC 上一点,若tan ∠DBA =5 1 ,则AD 的长为( ) (A ) 2 (B )3 (C )2 (D )1 7. 如图,在矩形ABCD 中,DE ⊥AC 于E ,∠EDC ∶∠EDA=1∶3,且AC=10,则DE 的长度是( ) A .3 B .5 C .25 D .2 2 5 8. 如图,在ABC △中,C ∠9060B D =∠=°,°,是AC 上一点,DE AB ⊥于E ,且 21CD DE ==,,则BC 的长为( ) A .2 B . 4 33 C .23 D .43 x y O C B A B C A D l A B C D E

解直角三角形练习题

解直角三角形练习 一、耐心填一填 1.如图1,某车间的人字屋架为等腰三角形,跨度14AB =米,CD 为中柱,则上弦AC 的长是________米(用A ∠的三角函数表示). 2.如图2,在菱形ABCD 中,AE BC ⊥于E ,1EC =,5cos 13B =,则这个菱形的面积是________. 3.计算:22sin 302sin 60tan 45tan 60cos 30++-+= ________. 4.如图3,测量队为了测量某地区山顶P 的海拔高度,选择M 点 作为观测点,从M 点测得山顶P 的仰角为30°,在比例尺为1∶ 50000的该地区等高线地形图上,量得这两点间的图上距离为3cm , 则山顶P 的海拔高度约为________m .(取3 1.732≈). 5.已知ABC △中,90C ∠=,A B C ∠∠∠,,所对的边分别是a b c ,,,且3c a =,则cos A =________. 二、精心选一选 6.在ABC △中,90C ∠=,若2B A ∠=∠,则cos A 等于( ) A.3 B.32 C.12 D.23 7.在ABC △中,90C ∠=,AC BC =,则sin A 的值等于( ) A.12 B.22 C.32 D.1 8.ABC △中,90C ∠=,3sin 5A = ,则:BC AC 等于( ) A.3:4 B.4:3 C.3:5 D.4:5 9.如图4,Rt ABC △中,90C ∠=,D 为BC 上一点,30DAC ∠=, 2BD =,23AB =,则AC 的长是( ) A.3 B.22 C.3 D.332 10.Rt ABC △中,90C ∠=,:3:4a b =,运用计算器计算,A ∠的度数(精确到1°)

解直角三角形及其应用

解直角三角形及其应用 ?课前热身 1. 图1是某商场一楼与二楼之间的手扶电梯示意图?其中 地面的水平线, Z ABC=150 ,BC 的长是8 m 则乘电梯从点 沿着长方体的表面从点 A 爬到点B,需要爬行的最短距离是( ) 3.如图3,先锋村准备在坡角为:的山坡上栽树,要求相邻两树之间的水平距离为 5米,那 5.如图5,在平地上种植树木时,要求株距(相邻两树间 的水平距离)为 4m 如果在坡度为0.75的山坡上种树, 也要求株距为4m,那么相邻两树间的坡面距离为( ) A. 5m B . 6m C . 7m D . 8m A. B. 4 m C . 4.3 m D. 8 m 5,一只蚂蚁如果要 2.如图 2,长方体的长为15,宽为10,高为2 0 ,点B 离点 C 的距离为 AB CD 分别表示一楼、二楼 B 到点C 上升的高度h 是( ) 25 C. 10 .55 D. 35 么这两树在坡面上的距离 AB 为( ) A. 5cos : B. C. 5sin : D. 5 cos : 5 4.如图 4,在 RtA ABC 中,/ACB =90°, BC =1, 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 ) 1 B. tan A =— C. cosB .3 D. tan B =、3 B 图4

【参考答案】 1. B CE 【解析】过点B作直线AB的垂线,,垂足为E,在Rt△ BCE中,sin / CBE= ,即 BC h 1 sin3 0° = ,所以h=4m.【点评】作垂线构造直角三角形,因为知道斜边长,所以利 8 2 用已知锐角的正弦关系解答即可?本题还可以利用“直角三角形中,30°所对的直角边等于 斜边的一半”来求解? 2. B 【解析】根据“两点之间,线段最短”和“勾股定理”蚂蚁如果要沿着长方体的表面从点 A 爬到点B,较短爬行路线有以下4条(红色线段表示).计算可知最短的是第2条. 【点评】在立体图形上找最短距离,通常要把立体图形转化为平面图形(即表面展开图)来 解答,但是不同的展开图会有不同的答案,所以要分情况讨论 5 3.B【解析】利用锐角三角函数解答,在以AB为斜边的直角三角形中,cos ,所 AB 5 以AB= .【点评】在直角三角形中,根据已知边、角和要求的边、角确定函数关系. cos- 4.D【解析】此题考查了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由已知可知/ A=30°,Z B=60°,对照 30°、60°的三角函数值选择正确答案.【点评】熟记特殊角30°、45°、60°的三角函 数值是解题的关键.本题也可以通过勾股定理计算出AC,然后根据锐角三角函数定义判断. 5.A【解析】考查了勾股定理和坡度的定义.坡度即坡比是铅直高度与水平宽度的比,在 这里设铅直高度为h米,则有h:4=0.75 , h=3,利用勾股定理得相邻两树间的坡面距离为? 32 42=5m.

(完整版)初中解直角三角形练习题

解直角三角形练习题 一、 真空题: 1、 在Rt △ABC 中,∠B =900,AB =3,BC =4,则sinA= 2、 在Rt △ABC 中,∠C =900,AB =,35cm BC cm = 则SinA= cosA= 3、 Rt △ABC 中,∠C =900,SinA=5 4 ,AB=10,则BC = 4、α是锐角,若sin α=cos150,则α= 若sin53018\=0.8018,则cos36042\= 5、 ∠B 为锐角,且2cosB -1=0则∠B = 6、在△ABC 中,∠C =900,∠A ,∠B ,∠C 所对的边分别为a ,b ,c ,a =9,b =12,则sinA= sinB= 7、 Rt △ABC 中,∠C =900,tanA=0.5,则cotA= 8、 在Rt △ABC 中,∠C =900,若b a 32=则tanA= 9.等腰三角形中,腰长为5cm ,底边长8cm ,则它的底角的正切值是 10、若∠A 为锐角,且tan 2A+2tanA -3=0则∠A = 11、Rt △ABC 中,∠A =600,c=8,则a = ,b = 12、在△ABC 中,若32=c ,b =3,则tanB= ,面积S = 13、在△ABC 中,AC :BC =1:3,AB =6,∠B = ,AC = BC = 14、在△ABC 中,∠B =900,AC 边上的中线BD =5,AB =8,则tanACB=

二、选择题 1、在Rt △ABC 中,各边的长度都扩大2倍,那么锐角A 的正弦、余弦值 ( ) A 、都扩大2倍 B 、都扩大4倍 C 、没有变化 D 、都缩小一半 2、若∠A 为锐角,且cotA <3,则∠A ( ) A 、小于300 B 、大于300 C 、大于450且小于600 D 、大于600 3、在Rt △ABC 中,已知a 边及∠A ,则斜边应为 ( ) A 、asinA B 、 A a sin C 、acosA D 、A a cos 4、等腰三角形底边与底边上的高的比是2:3,则顶角为( ) A 、600 B 、900 C 、1200 D 、1500 5、在△ABC 中,A ,B 为锐角,且有sinA =cosB ,则这个三角形是( ) A 、等腰三角形 B 、直角三角形 C 、钝角三角形 D 、锐角三角形 6、有一个角是300的直角三角形,斜边为1cm ,则斜边上的高为( ) A 、41cm B 、21cm C 、43cm D 、2 3 cm

解直角三角形及其应用

解直角三角形及其应用 1. 某地下车库出口处安装了“两段式栏杆”,如图J 25-2①所示,点A 是栏杆转动的支点,点E 是栏杆两段的连接点.当车辆经过时,栏杆最多只能升起到如图J 25-2②所示的位置,其示意图如图J 25-2③所示(栏杆宽度忽略不计),其中AB⊥BC,EF ∥BC ,∠AEF =143°,AB =AE =1.2米,那么适合该地下车库的车辆限高标志牌为(参考数据:sin 37°≈0.60,cos 37°≈0.80,tan 37°≈0.75)( ) 图J 25-2 图J 25-3 2.如图J 25-4,某人站在楼顶观测对面的笔直的旗杆AB.已知观测点C 到旗杆的距离CE =8 m ,测得旗杆的顶部A 的仰角∠ECA=30°,旗杆底部B 的俯角∠ECB=45°,那么旗杆AB 的高度是( ) 图J 25-4 A .(8 2+8 3)m B .(8+8 3)m C .(8 2+ 8 33)m D .(8+8 3 3 )m 3.如图J 25-5所示,河堤横断面迎水坡AB 的坡角是30°,堤高BC =5 m ,则坡面AB 的长度是( ) 图J 25-5 A .10 m B .10 3 m C .15 m D .5 3 m 4.奥林匹克公园观光塔由五座高度不等、错落有致的独立塔组成.在综合实践活动课中,某小组的同学决定利用测角仪测量这五座塔中最高塔的高度(测角仪高度忽略不计).他们的操作方法如下:如图J 25-6,他们先在B 处测得最高塔塔顶A 的仰角为45°,然后向最高塔的塔基直行90米到达C 处,再次测得最高塔塔顶A 的仰角为58°.请帮助他们计算出最高塔的高度AD 约为多少米(参考数据:sin 58°≈0.85,cos 58°≈0.53,tan 58°≈1.60).

解直角三角形练习题及答案

解直角三角形 一、选择题 1、如图,已知正方形ABCD 的边长为2,如果将线段BD 绕着点B 旋转后,点D 落在CB 的延长线上的D ′处,那么tan ∠BAD ′等于( ) (A).1 (B).2 (C).22 (D).22 2、如果α是锐角,且54 cos =α,那么αsin 的值是( ). (A )259 (B ) 54 (C )53 (D )2516 3、等腰三角形底边长为10㎝,周长为36cm ,那么底角的余弦等于( ). (A )513 (B )12 13 (C )1013 (D )5 12 4、. 以下不能构成三角形三边长的数组是 ( ) (A )(1,3,2) (B )(3,4,5) (C )(3,4,5) (D )(32,42,52) 5、在Rt △ABC 中,∠C =90°,下列式子中正确的是( ). (A )B A sin sin = (B )B A cos sin = (C )B A tan tan = (D )B A cot cot = 6、在矩形ABCD 中,DE ⊥AC 于E ,设∠ADE=α,且53 cos =α, AB = 4, 则AD 的长为( ). (A )3 (B )316 (C )320 (D )516 7、某市在“旧城改造”中计划在一 块如图所示的三角形空地上种植某种草皮以美 化环境,已知这种草皮每平方米a 元,则购买这种草皮至少要( ). (A )450a 元 (B )225a 元 (C )150a 元 (D )300a 元 8、已知α为锐角,tan (90°-α)=3,则α的度数为( ) (A )30° (B )45° (C )60° (D )75° 9、在△ABC 中,∠C =90°,BC =5,AB =13,则sin A 的值是( ) (A )135 (B )1312 (C )125 (D )512 10、如果∠a 是等边三角形的一个内角,那么cos a 的值等于( ).

最新数学中考复习专题直角三角形

《2017-2018中考数学复习专题 -直角三角形》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计36分) 1.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平分线的夹角是() A.45°B.135°C.45°或135°D.由两个锐角的大小决定2.直角三角形三边的长分别为3、4、x,则x可能取的值为() A.5 B.C.5或D.不能确定 3.如图,在△ABC中,∠ACB=90°,CD是高,∠A=30°,AB=4,则下列结论中不正确的是() A.BC=2 B.BD=1 C.AD=3 D.CD=2 4.将一副三角板按如图所示方式放置,则∠1与∠2的和是() A.60°B.45°C.30°D.25° 第3题图第4题图第5题图 5.如图,△ABC中,∠ACB=90°,沿CD折叠△CBD,使点B恰好落在AC边上的点E处,若∠A=25°,则∠BDC等于() A.44°B.60°C.67°D.70° 6.如图,在△ABC中,BD⊥AC于点D,点E为AB的中点,AD=6,DE=5,则线段BD 的 长为()

A.5 B.6 C.8 D.10 7.如图,△ABC是等腰直角三角形,点D是斜边AB上一点,DE⊥AC于点E,DF⊥BC 于点F,AC=4,则EF的最小值是() A.4B.4 C.2D.2 第6题图第7题图第8题图 8.如图,△ABC中,AB=AC,∠BAC=90°,P为BC中点,∠EPF=90°,给出四个结论:①∠B=∠BAP;②AE=CF;③PE=PF;④S四边形AEPF=S△ABC,其中成立的有()A.4个B.3个C.2个D.1个 9.下列条件:(1)∠A+∠B=∠C,(2)∠A:∠B:∠C=1:2:3,(3)∠A=90°﹣∠B,(4)∠A=∠B=∠C中,其中能确定△ABC是直角三角形的条件有()个. A.1 B.2 C.3 D.4 10.如图,以直角三角形a、b、c为边,向外作等边三角形,半圆,等腰直角三角形和正方形,上述四种情况的面积关系满足S1+S2=S3图形个数有() A.1 B.2 C.3 D.4

解直角三角形练习题1(含答案)

解直角三角形练习题1 一. 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 在△EFG 中,∠G=90°,EG=6,EF=10,则cotE=( ) A.43 B. 34 C. 53 D. 3 5 2. 在△ABC 中,∠A=105°,∠B=45°,tanC 的值是( ) A. 21 B. 3 3 C. 1 D. 3 3. 在△ABC 中,若2 2cos =A ,3tan = B ,则这个三角形一定是( ) A. 锐角三角形 B. 直角三角形 C. 钝角三角形 D. 等腰三角形 4. 如图18,在△EFG 中,∠EFG=90°,FH ⊥EG ,下面等式 中,错误的是( ) A.EG EF G =sin B. EF EH G =sin C. FG GH G =sin D. FG FH G =sin 5. sin65°与cos26°之间的关系为( ) A. sin65°cos26° C. sin65°=cos26° D. sin65°+cos26°=1 6. 已知30°<α<60°,下列各式正确的是( ) A. B. C. D. 7. 在△ABC 中,∠C=90°,5 2 sin = A ,则sin B 的值是( ) A.32 B.52 C.54 D. 5 21 8. 若平行四边形相邻两边的长分别为10和15,它们的夹角为 60°,则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 )米2 A. 150 B.375 C. 9 D. 7 9. 如图19,铁路路基横断面为一个等腰梯形,若腰的坡度为i= 2∶3,顶宽是3米,路基高是4米,则路基的下底宽是( ) A. 7米 B. 9米 C. 12米 D. 15米 10. 如图20,两条宽度都为1的纸条,交叉重叠放在一起,且它 们的交角为α,则它们重叠部分(图中阻影部分)的面积为( ) A. αsin 1 B. α cos 1 C. αsin D. 1 二. 填空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11. 已知0°<α<90°,当α=__________时,2 1 sin =α,当α=__________时,Cota=3. 12. 若 ,则锐角α=__________。 13. 在Rt △ABC 中,∠C=90°,5 3 sin = A ,36=++c b a ,则a=__________,b=__________,c=__________,cotA=__________。 14. 若一个等腰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为2cm 和6cm ,则底边上的高为__________cm ,底角的余弦值为__________。

直角三角形复习专题

直角三角形专题复习 知识点回顾::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定理及特殊直角三角形的性质: ①、两锐角和等于90°; ②、在直角三角形中,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 ③、任意两边的中位线,平行且等于中位线所对边的一半; ④、等面积计算,两直角边的积等于斜边与斜边上的高的积; ⑤、勾股定理,两直角边的平方和等于斜边的平方; ⑥、在直角三角形中,如果一个锐角等于30°,则它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 三边之比为2:3:1; ⑦、在等腰直角三角形中,两直角边相等,两锐角相等为45°,三边之比为2:1:1. ⑧有一个角是直角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⑨两个锐角互余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⑩在△ABC 中,∠A ,∠B ,∠C 所对的边分别为a ,b ,c ,若这三边满足a 2+b 2=c 2 则△ABC 是 三角形 11、斜边和一条直角边对应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 12、角的平分线上的点到教的两边都距离相等。 教学过程 直角三角形的定义:有一个角是 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中,∠C=90°,则∠A+∠B= .(数学语言) 追踪训练1. 有两个长度相同的滑梯(即BC=EF ),左边滑梯的高度 AC?与右边滑梯水平方向的长度DF 相等,则∠ABC+∠DFE= . 【点评】此例主要依据是直角三角形全等,直角三角形两锐角互余. Rt △ABC 中,D 为AB 边上的中点,则 . . 追踪训练2. 在Rt △ABC 中,∠ ACB=90° ,D 是斜边AB 上的中线。 (1)若∠B=50°,则∠A= . (2)若BC=CD ,则∠A= . Rt △ABC 中,D 为AB 边上的中点, 为AC 边上的中点,则 . 文字叙述: 任意两边的中位线,平行且等于中位线所对的边的一半. 追踪训练3. 已知,如图,在Rt △ABC 中,∠ACB=90°,D 为AB 边上的中点, E 为AC 边上的中点.F 为BC 边中点,求证:四边形ECFD 是矩形. B C A D

《解直角三角形及其应用》教案

【教案三】23.2解直角三角形及其应用 一.教学三维目标 (一)、知识目标 使学生了解仰角、俯角的概念,使学生根据直角三角形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二)、能力目标 逐步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难点和疑点 1.重点:要求学生善于将某些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归结为直角三角形中元素之间的关系,从而解决问题. 2.难点:要求学生善于将某些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归结为直角三角形中元素之间的关系,从而解决问题. 三、教学过程 (一)回忆知识 1.解直角三角形指什么? 2.解直角三角形主要依据什么? (1)勾股定理:a2+b2=c2 (2)锐角之间的关系:∠A+∠B=90°

(3)边角之间的关系: tanA=的邻边的对边A A ∠∠,sinA=斜边的对边A ∠, cosA=斜边的邻边A ∠ (二)新授概念 1.仰角、俯角 当我们进行测量时,在视线与水平线所成的角中,视线在水平线上方的角叫做仰角,在水平线下方的角叫做俯角. 教学时,可以让学生仰视灯或俯视桌面以体会仰角与俯角的意义. 2.例1 如图(6-16),某飞机于空中A 处探测到目标C ,此时飞行高度AC=1200米,从飞机上看地平面控制点B 的俯角α=16°31′,求飞机A 到控制点B 距离(精确到1米) 解:在Rt △ABC 中sinB=AB AC ∴AB=B AC sin =2843.01200 =4221(米) 答:飞机A 到控制点B 的距离约为4221米. 例2.2003年10月15日“神州”5号载人航天飞船发射成功。当飞船完成变轨后,就在离地形表面350km 的圆形轨道上运行。如图,当飞船运行到地球表面上P 点的正上方时,从飞船上能直接看到地球上最远的点在什么位置?这样的最远点与P 点的距离是多少?(地球半径约为6400km ,结果精确到0.1km ) 分析:从飞船上能看到的地球上最远的点,应是视线与地球相切时的切点。斜边 的邻边 A A ∠=cos 斜边的对边 A A ∠=sin

中考数学复习专题七:解直角三角形

中考数学复习专题7 解直角三角函数 一、知识点回顾 1、锐角∠A 的三角函数(按右图Rt △ABC 填空) ∠A 的正弦:sin A = , ∠A 的余弦:cos A = , ∠A 的正切:tan A = , ∠A 的余切:cot A = 2、锐角三角函数值,都是 实数(正、负或者0); 3、正弦、余弦值的大小范围: <sin A < ; <cos A < 4、tan A ?cot A = ; tan B ?cot B = ; 5、sin A = cos (90°- ); cos A = sin ( - ) tan A =cot ( ); cot A = 6、填表 7、在Rt △ABC 中,∠C =90゜,AB =c ,BC =a ,AC =b , 1)、三边关系(勾股定理): 2)、锐角间的关系:∠ +∠ = 90° 3)、边角间的关系:sin A = ; sin B = ; cos A = ; cos B = ; tan A = ; tan B = ; cot A = ;cot B = 8、图中角 可以看作是点A 的 角 也可看作是点B 的 角; 9、(1)坡度(或坡比)是坡面的 高度(h )和 长度(l )的比。 记作i ,即i = ; (2)坡角——坡面与水平面的夹角。记作α,有i = l h =tan α (3)坡度与坡角的关系:坡度越大,坡角α就越 ,坡面就越 (1)

二、巩固练习 (1)、三角函数的定义及性质 1、在△ABC 中,,900=∠C 13,5==AB AC ,则cos B 的值为 2、在Rt ⊿ABC 中,∠C =90°,BC =10,AC =4,则______tan _____, cos ==A B ; 3、Rt △ABC 中,若,900=∠C 2,4==BC AC ,则tan ______=B 4、在△ABC 中,∠C =90°,1,2==b a ,则=A cos 5、已知Rt △ABC 中,若,900=∠C cos 24,13 5 == BC A ,则._______=AC 6、Rt △ABC 中,,900=∠C 3 5 tan ,3= =B BC ,那么.________ =AC 7、已知32sin -=m α,且a 为锐角,则m 的取值范围是 ; 8、已知:∠α是锐角,?=36cos sin α,则α的度数是 9、当角度在?0到?90之间变化时,函数值随着角度的增大反而减小的三角函是 ( ) A .正弦和正切 B .余弦和余切 C .正弦和余切 D .余弦和正切 10、当锐角A 的2 2 cos >A 时,∠A 的值为( ) A 小于?45 B 小于?30 C 大于?45 D 大于?60 11、在Rt ⊿ABC 中,若各边的长度同时都扩大2倍,则锐角A 的正弦址与余弦值的情况( ) A 都扩大2倍 B 都缩小2倍 C 都不变 D 不确定 12、已知α∠为锐角,若0 30cos sin =α,αtan = ;若1t an 70tan 0 =?α,则_______=∠α; 13、在△ABC 中,,900 =∠C sin 2 3 = A , 则cos B 等于( ) A 、1 B 、 23 C 、2 2 D 、21 (2)、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 1、在Rt △ABC 中,已知∠C =900,∠A=450 则A sin = 2、已知:α是锐角,22 1 cos = α,tan α=______;

中考数学专题练习解直角三角形

《解直角三角形》 一、选择题:(满分24分) 1.在△ABC 中,∠B =90°,AB =3,BC =4,则tan A 的值是( ) A .45 B .35 C .43 D .34 2. 在Rt △ABC 中,∠C =90°,sin A = ,则sin B 的值为( ) A . B .513 C . D . 3. 已知0°<α<90°,则m =sin α+cos α的值( ) A .m >1 B .m =1 C .m <1 D .m ≥1 4.在ABC △中,若23sin (1tan )02 A B -+-=,则C ∠的度数是( ) A .45? B . 60? C .75? D .105? 5. 如果直线2y x =与x 轴正半轴的夹角为α,那么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 sin 2α= B. cos 2α= C. tan 2α= D. 1tan 2 α= 6.如图,在8×4的矩形网格中,每格小正方形的边长都是1,若△ABC 的三个顶点在图中相应的格点上,则tan ∠ACB 的值为( ) A .13 B .12 C .22 D .3 7. 如图,坡角为30的斜坡上两树间的水平距离AC 为2m ,则坡面距离AB 为( ) A.4m 3 43 D.43 8. 如图,一河坝的横断面为等腰梯形ABCD ,坝顶宽10米,坝高12米,斜坡AB 的坡度1:1.5i =,则坝底AD 的长度为( )

A .26米 B .28米 C .30米 D .46米 第6题图 第7题图 第8题图 二、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24分) 9. 在Rt △ABC 中,∠C =90o,BC =5,AB =13,sin A =_________. 10.计算:=?+0030cos 60tan 45sin 2 = . 11.如图,在地面上的点A 处测得树顶B 的仰角为α度,AC =7米,则树高BC 为 米(用含α的代数式表示). 12.如图,小明爬一土坡,他从A 处爬到B 处所走的直线距离AB =4米,此时,他离地面高度为h =2米,则这个土坡的坡角∠A = . 13.在一次夏令营活动中,小明同学从营地A 出发,要到A 地的北偏东60°方向的C 处,他先沿正东方向走了200米到达B 地,再沿北偏东30°方向走,恰能到达目的地C (如图),那么,由此可知,B C 、两地相距 米. 第11题图 第12题图 第13题图 14.一架梯子AB 斜靠在墙上,若梯子底端到墙的距离是AC =3米,且3cos 4BAC ∠=,则梯子AB 的长度为 米. 15.如图,在△ABC 中,∠A =30°,∠B =45°,AC = ,则AB 的长为 . 16.如图,在半径为5的⊙O 中,弦AB =6,点C 是优弧 上一点(不与A ,B 重合),那么cos C ∠的值是 . 第15题图 第16题图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8个小题,满分52分): 17. (本题4分)计算:00(32)4sin 60223-+-- 18.(本题4分) 如图,在△ABC 中,AB =AC =5,BC =8.若∠BPC =12 ∠BAC ,试求tan ∠BPC 的值. 19.(本题6分)如图,某数学兴趣小组想测量一棵树CD 的高度,他们先在点A 处测得树顶C 的仰角为30°,然后沿AD 方向前行10m ,到达B 点,在B 处测得树顶C 的仰角高度为60° (A 、B 、D 三点在同一直线上).请你根据他们测量数据计算这棵树CD 的高度(结果精确到0.1m ).(参考数据:≈1.414,≈1.732) 20.(本题6分)如图,在Rt ?ABC 中,∠ACB =90°,D 是AB 的中点,过D 点作AB 的垂线交AC 于点E ,BC =6,5 3sin =A ,求DE. AB

初中数学直角三角形专题

初中数学直角三角形专题 知识点一:直角三角形的基本概念 1.已知一个Rt △的两边长分别为3和4,则第三边长的平方是( ) (A )25 (B )14 (C )7 (D )7或25 2 .如图,MP ⊥NP ,MQ 为△MNP 的角平分线,MT =MP ,连接TQ ,则下列结论中不正确的是( ) A 、TQ =PQ B 、∠MQT =∠MQP C 、∠QTN =90° D 、∠NQT =∠MQT N T Q P M 3.有一块边长为24米的正方形绿地,如图所示,在绿地旁边B 处有健身器材,由于居住在A 处的居民践踏了绿地,小明想在A 处树立一个标牌“少走▇米,踏之何忍?”请你计算后帮小明在标牌的“▇”填上适当的数字是( ). (A )3米 (B )4米 (C )5米 (D )6米 4.直角三角形的周长是2+6,斜边的中线长为1,则它的面积为____________.(2006年希望杯 ) 5. 如图6,直角△ABC 中,∠B =90°,∠BAC =78°,过C 作CF ∥AB ,连接 AF 与BC 相交于G ,若GF =2AC ,则∠BAG 的大小是______. 6.如图是2002年8月在北京召开的国际数学家大会的会标,它是由4个 相同的直角三角形拼和而成.若图中大小正方形的面积分别为522cm 和 42cm ,则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的和是 cm . 7. 在△ABC 中,AB=5cm ,BC=6cm ,BC 边上的中线AD=4cm ,则∠ADC 的度数是 度 8、如图:△ABC 中,AD ⊥BC ,CE ⊥AB ,垂足分别为D 、E ,AD 、CE 交于点H ,请你添加一个适当的条件: ,使△AEH ≌△CEB 。 9.在一棵树的10米高处有两只猴子,一只猴子爬下树走到离树20米处的池塘的A 处。另一只爬到树顶D 后直接跃到A 处,距离以直线计算,如果两只猴子所经过的距离相等,则这棵树高____________米。 A B 24 7 3题图 (第6题) D B

《解直角三角形及其应用》 word版 公开课一等奖教案1

当我们在日常办公时,经常会遇到一些不太好编辑和制作的资料。这些资料因为用的比较少,所以在全网范围内,都不易被找到。您看到的资料,制作于2021年,是根据最新版课本编辑而成。我们集合了衡中、洋思、毛毯厂等知名学校的多位名师,进行集体创作,将日常教学中的一本套作品是集合了多位教学大咖的创作经验,经过创作、审核、优化、发布等环节,最终形成了本作品。本作品为珍贵资源,如果您现在不用,请您收藏一下吧。因为下次再搜索到我的机会不多哦! 解直角三角形及其应用 课题 28.2解直角三角形及其应用1 授课时间 课型 新授 二次修改意见 课时 1 授课人 科目 数学 主备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使学生理解直角三角形中五个元素的关系,会运用勾股定理,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互余及锐角三角函数解直角三角形 过程与方法 通过综合运用勾股定理,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互余及锐角三角函数解直角三角形,逐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渗透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材分析 重难点 重点:直角三角形的解法 难点: 三角函数在解直角三角形中的灵活运用 教学设想 教法 三主互位导学法 学法 小组合作 教具 三角板,多媒体

本课教学反思 英语教案注重培养学生听、说、读、写四方面技能以及这四种技能综合运用的能力。写作是综合性较强的语言运用形式 , 它与其它技能在语言学习中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因此 , 写作教案具有重要地位。然而 , 当前的写作教案存在“ 重结果轻过程”的问题 , 教师和学生都把写作的重点放在习作的评价和语法错误的订正上,忽视了语言的输入。这个话题很容易引起学生的共鸣,比较贴近生活,能激发学生的兴趣 , 在教授知识的同时,应注意将本单元情感目标融入其中,即保持乐观积极的生活态度,同时要珍惜生活的点点滴滴。在教授语法时,应注重通过例句的讲解让语法概念深入人心,因直接引语和间接引语的概念相当于一个简单的定语从句,一个清晰的脉络能为后续学习打下基础。此教案设计为一个课时,主要将安妮的处境以及她的精神做一个简要概括,下一个课时则对语法知识进行讲解。 在此教案过程中,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通过辅导学生掌握一套科学的学习方法,才能使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进一步提高。再者,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教案效果,才能避免在以后的学习中产生两极分化。 在教案中任然存在的问题是,学生在“说”英语这个环节还有待提高,大部分学生都不愿意开口朗读课文,所以复述课文便尚有难度,对于这一部分学生的学习成绩的提高还有待研究。 课堂设计 一、目标展示 ⑴: 使学生理解直角三角形中五个元素的关系,会运用勾股定理,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互余及锐角三角函数解直角三角形 ⑵: 通过综合运用勾股定理,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互余及锐角三角函数解直角三角形,逐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⑶: 渗透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二、预习检测 1.在三角形中共有几个元素? 2.直角三角形ABC 中,∠C=90°,a 、b 、c 、∠A 、∠B 这五个元素间有哪些等量关系呢? (1)边角之间关系 a b A b a A c b A c a A ==== cot ;tan ;cos ;sin b a B a b B c a B c b B = ===cot ;tan ;cos ;sin 如果用α∠表示直角三角形的一个锐角,那上述式子就可以写成. 的对边的邻边 ;的邻边的对边;斜边的邻边;斜边的对边αααααααααα∠∠= ∠∠=∠=∠= cot tan cos sin (2)三边之间关系 (3)锐角之间关系∠A+∠B=90°. a 2 + b 2 = c 2 (勾股定理) 以上三点正是解直角三角形的依据. 三、质疑探究 例1在△ABC 中,∠C 为直角,∠A 、∠B 、∠C 所对的边分别为a 、b 、c ,且b=2, a=6,解这个三角形. 例2在Rt △ABC 中, ∠B =35o ,b=20,解这个三角形. 四、精讲点拨 已知一边一角,如何解直角三角形? 五、当堂检测 1、Rt △ABC 中,若sinA= 4 5 ,AB=10,那么BC=_____,tanB=______. 2、在△ABC 中,∠C=90°,AC=6,BC=8,那么sinA=________. 3、在△ABC 中,∠C=90°,sinA=3 5 ,则cos A 的值是( ) A .35 B .45 C .916 .2525 D 六、作业布置 板 书 设 计 28.2解直角三角形及其应用1 边角之间关系 例1. 三边之间关系 例2 锐角之间关系 教学反思

(完整版)解直角三角形练习题(三)及答案

解直角三角形 一、 填空题: 1. 若∠A 是锐角,cosA = 2 3 ,则∠A = 。 2. 在△ABC 中,∠C =90°,若tanA =2 1 ,则sinA = ; 3. 求值:1sin 60cos 4522 ?? ?+2sin30°-tan60°+cot45=__________。 4. 在倾斜角为30°的山坡上种树,要求相邻两棵树间的水平距离为3米,那么,相邻两棵 树间的斜坡距离为 米。 5. 已知等腰三角形的周长为20,某一内角的余弦值为3 2,那么该 等腰三角形的腰长等于 。 6. 如图:某同学用一个有60°角的直角三角板估测学校旗杆AB 的高度,他将60°角的直角边水平放在1.5米高的支架CD 上,三角板的斜边与旗杆的顶点在同一直线上,他又量得D 、B 的距离为5米,则旗杆AB 的高度约为 米。(精确到1米, 3取1.732) 7. 如图,△ABC 中,AD ⊥BC 于D ,CE ⊥AB 于E ,且BE =2AE ,已知 AD =33,tan ∠BCE = 3 3,那么CE = 。 8. 正方形ABCD 的边长为1。如果将线段BD 绕着点B 旋转后,点D 落在BC 延长线上的点D '处,那么tan ∠BA D '= 。 二、选择题 1. 在△ABC 中,已知AC =3、BC =4、AB =5,那么下列结论成立的是( ) A 、SinA = 45 B 、cosA =53 C 、tanA =43 D 、cotA =5 4 2. 在△ABC 中,AB =AC =3,BC =2,则6cosB 等于 ( ) (A )3 (B )2 (C )33 (D ) 32 3. 为测楼房BC 的高,在距楼房30米的A 处,测得楼顶B 的仰角 为α,则楼房BC 的高为( ) E D C B A 四川03/3 D A B C α

专题:直角三角形存在性问题

直角三角形存在性问题 方法提炼: ●找点 已知“两个定点,求作直角三角形”,可借用“两线一圆法”找到第三个顶点的位置; ●直角三角形存在性问题探讨 1.先假设结论成立,根据直角顶点的不确定性,分情况讨论 2.方法一:画出具体图形,依托直角,作“横平竖直”辅助线,造“一线三直角”,利用相似列方程解 方法二:引入一个字母,用它表示出三角形的三边,再分类谈论,利用勾股定理列方程求解; 例1:如图在菱形ABCD中,∠ABC=60°,AB=2,点P是菱形外部的一点,若以点P、A、C为顶点的三角形 (1)求点A、B的坐标; (2)若直线l过点E(4,0),M为直线l上的动点,当以A、B、M为顶点所作的直角三角形有且只有三个时,求直线l的解析式.

例3.如图,二次函数y=x2+bx+c图像经过原点和点A(2,0),直线AB与抛物线交于点B,且∠BAO =45°. (1)求二次函数解析式及其顶点C的坐标; (2)在直线AB上是否存在点D,使得△BCD 为直角三角形.若存在,求出点D的坐标,若不存在,说明理由. 例4.(2017年.娄底)如图,抛物线y=ax2+bx+c与x轴交于两点A(﹣4,0)和B(1,0),与y轴交于点C(0,2),动点D沿△ABC的边AB以每秒2个单位长度的速度由起点A向终点B运动,过点D作x轴的垂线,交△ABC的另一边于点E,将△ADE沿DE折叠,使点A落在点F处,设点D的运动时间为t 秒. (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和对称轴; (2)是否存在某一时刻t,使得△EFC为直角三角形?若存在,求出t的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针对性演练: 1、如图,已知二次函数y=x2+bx+c的图象与x轴交于A,B两点,与y轴交于点P,顶点为C(1,-2).(1)求此函数的关系式; (2)作点C关于x轴的对称点D,顺次连接A,C,B,D.若在抛物线上存在点E,使直线PE将四边形ABCD 分成面积相等的两个四边形,求点E的坐标; (3)在(2)的条件下,抛物线上是否存在一点F,使得△PEF是以P为直角顶点的直角三角形?若存在,求出点F的坐标及△PEF的面积;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2、如图,直线y=-x+3与x轴,y轴分别相交于点B,点C,经过B,C两点的抛物线y=ax2+bx+c与x 轴的另一交点为A,顶点为P,且对称轴是直线x=2。 (1)求点A的坐标; (2)求该抛物线的函数表达式; (3)请问在抛物线上是否存在点Q,使得以点B、C、Q为顶点的三角形为直角三角形?若存在,请求出点Q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九年级解直角三角形专题复习教案

解直角三角形 一、 复习目标 1.掌握直角三角形中锐角三角函数的定义。 2.熟记30°,45°,60°角的各三角函数值,会计算含特殊角三角函数的代数式的值。 3.能熟练运用勾股定理、直角三角形中两锐角互余及三角函数定义解直角三角形。 4.会用解直角三角形的有关知识解简单的实际问题。 二、自测导学: 1.在直角三角形ABC 中,已知∠C =90°,∠A =40°,BC =3,则AC =( ) A .3sin 40° B .3sin 50° C .3tan 40° D .3tan 50° 2.在△ABC 中,∠A =30°,∠B =45°,AC =23,则AB 的长为________. 3. 若ααcos ,2 3 )90sin(则= -ο=______. 4.如图,一堤坝的坡角∠ABC =62°,坡面长度AB =25米(图为横截面),为了使堤坝更加牢固,一施工队欲改变堤坝的坡面,使得坡面的坡角∠ADB =500,则此时就将坝底向外拓宽多少米(结果保留到米,参考数据:sin620 ≈ ,cos620 ≈ ,tan500 ≈ )

三、复习过程 (一)知识回顾 1.三角函数 (1)锐角三角函数的定义: B C a ① 斜边 的对边 A ∠ 叫∠A的正弦.记作sin A a A c ∠ == 的对边 斜边 ② 斜边 的邻边 A ∠ 叫∠A的余弦.记作cos A b A c ∠ == 的邻边 斜边 ③ 的邻边 的对边 A A ∠ ∠叫∠A的正切.记作 tan A a A A b ∠ == ∠ 的对边 的邻边 (1)解直角三角形的定义:

由直角三角形中除直角外的已知元素,求出所有未知元素的过程,叫做解直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中,除直角外,一共有5个元素,即3条边和2个锐角). (2)直角三角形的边角关系 ①三边之间的关系:a2+b2=c2; ②两个锐角之间的关系:∠A+∠B=90°; (3)解直角三角形的类型 3. 解直角三角形的应用 (1)仰角、俯角 如图①,在测量时,视线与水平线所成的角中,视线在水平线上

中考数学专题特训 解直角三角形(含详细参考答案)

中考数学专题复习解直角三角形 【基础知识回顾】 一、锐角三角函数定义: 在RE△ABC中,∠C=900, ∠A、∠B、∠C的对边分别为a、b、c,则∠A的正弦可表示为:sinA= ,∠A的余弦可表示为CBA= ∠A的正切:tanA= ,它们弦称为∠A的锐角三角函数 【提醒:1、sinA、∠cosA、tanA表示的是一个整体,是两条线段的比,没有,这些比值只与有关,与直角三角形的无关 2、取值范围 】 二、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 【提醒:1、三个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都是根据定义应用直角三角形性质算出来的,要在理解的基础上结合表格进行记忆 2、当时,正弦和正切值随着角度的增大而余弦值随着角度的增大而 sin A 3、几个特殊关系:⑴sinA+cos2A= ,tanA= ⑵若∠A+∠B=900,则sinA= cosA.tanB= 】 三、解直角三角形: 1、定义:由直角三角形中除直角外的个已知元素,求出另外个未知元素的过程叫解直角三角形 2、解直角三角形的依据: RT∠ABC中,∠C900 三边分别为a、b、c ⑴三边关系: ⑵两锐角关系 ⑶边角之间的关系:sinA cosA tanA

sinB cosB tanB 【提醒:解直角三角形中已知的两个元素应至少有一个是 当没有直角三角形时应注意构造直角三角形,再利用相应的边角关系解决】 3、解直角三角形应用中的有关概念 ⑴仰角和俯角:如图:在用上标上仰角和俯角 ⑵坡度坡角:如图: 斜坡AB的垂直度H和水平宽度L的比叫做坡度,用i表示,即i=坡面与水平面得 夹角为用字母α表示,则i=h l = ⑶方位角:是指南北方向线与目标方向所成的小于900的水平角 如图:OA表示OB表示 OC表示(也可称西南方向) 3、利用解直角三角形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一般步骤: ⑴把实际问题抓化为数字问题(画出平面图形,转化为解直角三角形的问题) ⑵根据条件特点选取合适的锐角三角函数去解直角三角形 ⑶解数学问题答案,从而得到实际问题的答案 【提醒:在解直角三角形实际应用中,先构造符合题意的三角形,解题的关键是弄清在哪个直角三角形中用多少度角的哪种锐角三角函数解决】 【重点考点例析】 考点一:锐角三角函数的概念 例1 (2012?内江)如图所示,△ABC的顶点是正方形网格的格点,则sinA的值为() A.1 2 B. 5 5 C. 10 10 D. 25 5 思路分析:利用网格构造直角三角形,根据锐角三角函数的定义解答.解:如图:连接CD交AB于O, 根据网格的特点,CD⊥AB,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