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环境不同想法 盘点国内外80后和90后的不同生活方式

不同环境不同想法 盘点国内外80后和90后的不同生活方式
不同环境不同想法 盘点国内外80后和90后的不同生活方式

不同环境不同想法盘点国内外80后和90后的不同生活方式

一、学历和语言能力

国内:中国的大学除了那几所有名气的之外,其他的都基本在混,四年本科根本什么都没有学到。有些家庭条件不太好的大学生,父母要准备好几万的大学学费来供养一个大学生,结果等到这个孩子毕业,可能工作2,3年才能赚到父母为他们所投资的钱。外语能力估计如果不是上进的学生,无论是日语系还是英文系都没用,还是需要自己的努力,主要也没有什么环境;上一个外教的培训班更是要花更多的银子。

一个四年的本科学历=父母辛苦工作的几万块

外教培训班=上千的钞票来垫背

国内大学=严进,宽出,混日子。

国外:国外的大学教育制度放松之余也很严格,想要轻松拿到毕业证书不是那么容易,中国孩子更要加倍努力。另外,国外对学生要求全面综合性,这一点对一个人的综合素质很有帮助。国外的外语环境很锻炼一个人,而且,一个人说3种以上的语言很普通,还有人说5种以上。

一个四年的本科学历与父母的钱成正比

国外大学=宽进,严出,提着脑袋拼命。

二、口头禅

国内:TMD、TNND

国外:Shit...What the Hell

三、婚姻

国内:毕业,工作,结婚,生孩子,发愁,下岗,吵架,离婚。

国外:读书,毕业;毕业,读书;实习,工作,赚钱;再充电,读master;玩暧昧,不恋爱。

四、朋友

国内:从小学,中学,高中,大学中筛选出来的好朋友,保留直到参加工作,还是死党。

国外:从小学,中学,高中,大学中晒学出来的好朋友,保留直到出国留学;后来的朋友是国外结识的死党,但,国外的好朋友很难交到。国内的好朋友,不知不觉中已经有了一

种无形的隔墙,心中不是滋味。

五、话题

国内:换工作,升职,换男女朋友,钱少,想出国,最爱说的话是’我老公/老婆,我儿子/女儿’怎么样怎么样。

国外:换工作,找经验,读master,读PHD,读书如何贷款,奖学金,没钱,想回国,最爱说的话是,我又分手了,回国相亲,回国工作,拿国外身份,定居。

六、健康

国内:生病在家休息,有父母照顾,有男女朋友安慰,不愿意去医院,最爱生病。

国外:生病不敢休息,没有人管,想去医院没钱。不爱生病。

七、爱情

国内:有钱的找N个玩伴,然后结婚;没钱的也找N个玩伴,然后分手。正常的都谈情说爱后就结婚了。没玩够的继续风花雪月。

国外:有钱没钱都玩暧昧,不谈爱情。爱别人太麻烦,付出感情太辛苦。正常都谈情说爱后就分手了,继续无休止的风花雪月,因为,大家都不知道彼此的将来在哪里?搭伴解闷的很多,顺便解决生理问题。

八、父母

国内:啃老族越来越多,结婚找父母要房子,车子;婚后把孩子扔给父母省事。

国外:啃老族也很多,自力更生独立的更多。陌生的环境和人文造就了我们的坚强,任何事情都不爱跟父母说,自己解决,除了要钱的时候。没有人管的日子,其实想念在父母身边撒娇,任性的作个孩子。我们本来就是不愿意长大的80后。

九、未来

国内:过一天算一天,有钱没钱都能活,都要开心,别给自己找不痛快,比我差的多的是。

国外:过一天烦一天,什么时候是一个头。不敢想未来,每天都很无奈,迷茫的过日子,打工——学校——家,就是三点一线,我这是为了什么呢?回国还不甘心。为了国外的身份,学历而等待,而忍受,而坚持。

十、性格特点

国内:自私,任性,无奈,常把郁闷放在嘴边,依赖性,靠关系,靠父母,势力,崇拜名牌。

国外:沉默寡言,高傲,独立,自私,每天也郁闷,靠自己,崇拜名牌。

90后的数字移动生活调查报告

90 后的数字移动生活调查报告 90 后的数字移动生活。采访调查了40 余位全国各地的90 后,年龄覆盖14-24 岁,既有一线城市的“高富帅”,又有小城、村镇普通家庭的同学。他们,以及他们所代表的新一代青少年——正在成为移动互联网浪潮中最活跃的力量。 调查显示,90 后呈现鲜明的符号特征:新鲜个性、竞技冒险、标新立异、网络文化、原创及分享。 90 后多为手机控,至少人手一部手机,40%的90 后半年更换一部手机,而约25%会选择iphone ,三星小米次之。作为独生子女的他们社交APP分类明确,安装卸载应用频繁,“喜新厌旧”倾向明显,对4G 网络亦抱有期待。 APP 选择上,90 后偏爱自带应用,更相信朋友推荐而对广告无感。他们热衷社交分享,尊重原创、喜欢新鲜感,拒绝严肃的说教。同类型APP会下载多个,因此功能不重要,内容全面才是王道,例如视频类APP影视剧最全为首选,相当一部分同学会利用APP学习。 性别差异上,女孩喜欢美图拍照类,男孩则更爱玩游戏。调查显示,机不离身的90 后最关心的四大问题分别是:续航能力、敏感流量、网络信号及安全。

90 后小伙伴以及他们所代表的新一代青少年,正在成为移动互联网浪潮中最活跃的力量,调查人员在与40 余位全国各地的90 后小伙伴交流时发现。 14-24 岁是人生中最具活力和可塑性的阶段。和80 后们在父辈审视中被打上一个个标签不同,90 后这代人更加认同自我,他们正在新一波浪潮中,自己定义自己。 男孩女孩:另类90 后占星师。 男孩女孩:刚刚告别校园的设计师。 男孩女孩:大城市的外乡人。 男孩女孩:用手机学习的大一新生。 90 后手机控:苹果最受欢迎。 90 后选网络:对4G 有期待。 90 后选应用之社交类APP应用分工明确,对应不同圈子。

最新80后90后00后消费行为的分析报告资料

80后90后00后消费行为的分析报告 成功的营销者是那些能够有效的开发对消费者有价值的产品,并运用富有吸引力和说服力的方法将产品有效的呈现给消费者的企业和个人。因此,研究消费者的消费行为对于展开有效的营销管理活动至关重要。下面我以80后、90后、00后的消费行为为例,将对这些人群的消费心理、消费习惯和生活方式进行分析。 80 后:指的是我国上世纪80年代出生的一代人。我国80后一代中很大部分是独生子女,在中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的变化中长大,在西方流行文化的耳濡目染中长大。他们面对着中国传统思想和西方文化的冲突,面对着巨大的升学压力和就业压力,有着和上一代人截然不同的思想和环境压力。这些不同,也直接的放映在了和一代人的行为上。他们崇尚个性,装扮时尚,消费超前,跳槽频繁… 80后的消费行为主要来自以下几方面: 80后是追求享乐的一代,他们在努力学习和工作的同时也崇尚尽情娱乐。他们成长在娱乐方式前所未有的丰富的时代,在漫画书和美国大片的浸泡下长大,在娱乐上,他们的开支比前人要多的多。在娱乐方式上,也比以前丰富得多,除了传统媒体、电影院、吃饭逛街,还有KTV、泡吧、网络

娱乐等新兴娱乐活动,连运动,也有如舍宾、攀岩、拉丁舞等新花样。 80后比以前的人群更看重品牌,他们从小就知道可口可乐、迪斯尼,在外国品牌大举进入中国和国产品牌开始大量宣传的时代中成长起来。也由于对自我、流行的追求,对品牌的选择更挑剔,更有品牌意识。品牌忠诚度就比较难说,有时候也许会比其他人群更忠诚,有时候由于青少年的不稳定性,也会发生改变。比如,当可口可乐聘请李宇春当形象代言人后,喜欢她的粉丝可能会转而购买可口可乐,而不喜欢他的人也可能会转移到别的品牌上。 相关群体指那些直接或间接影响人们看法和行为的群体。人们至少在三个方面受到他们相关群体的重大影响。相关群体使一个人受到新的行为和生活方式的影响,并且还影响个人态度和自我概念;相关群体还产生某种趋于一致的压力,他会印象个人的实际产品选择和品牌选择。人们还受到他们并不是成员的一些群体的影响,比如崇拜性群体、隔离群体、参照群体等。在信息传播的过程中,相关群体中的意见领袖往往为他人过滤、解释、提供信息。一个人从大众媒体或其他渠道来源获取信息,然后将它传达给他人的过程,被称为传播的两部流动。比如青少年音乐、语言和时尚的热点去屎首先在大中城市中展开,然后迅速向小城市和农村更多的年轻人中蔓延。为多变和时髦的年轻人设计服饰的服装

80后注定是中国五千年来最悲惨一代

叶楚华:80后注定是中国五千年来最悲惨一代 2010年08月19日10:18凤凰网财经【大中小】【打印】共有评论281 条 叶楚华青年经济学人 19世纪法国社会学家孔德有一句名言:人口就是命运。 现在中国六七十岁的夫妇通常有三个以上的孩子,三四个孩子赡养一两个老人相对容易。而经历计划生育的80后这代人则是一两个孩子要赡养两个老人,养老负担空前沉重。 辛苦工作了大半辈子,给老人送了终,是时候退休享享清福了吧?对不起,我们的“九九八十一难”还没结束! 我们安享晚年需要多少钱?1987年城镇居民认为维持自己晚年的消费有有3万元完全足够了。由于通货膨胀, 2007年退休的人认为自己需要30万养老金,完全可以想象,2027年退休的人很可能需要300万才能度过余生。那80后等到2047年退休需要多少钱呢?有人测算,由于物价上涨,80后夫妻两人退休后光吃饭就得花200多万。 攒够这些养老钱看来我们靠自己是不行了,那我们能靠下一代吗?先来看看我们的下一代有多少。1979年,中国少儿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大约为三分之一.而到了2009年,比例竟然不足五分之一。这意味着几十年后中国的劳动力数量太少,创造的社会财富不够,中国没有能力养活这么多老年80后。 为了减轻下一代的负担,很多80后将被迫工作到70多岁。 中产梦对“80后”来说,几乎永远不能实现 绝大部分80后都有一个中产梦,培育中产阶级需要一个优良的教育体系,需要大量文化创意产业和高端制造业工作岗位,需要比较成熟的资本市场,需要相对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但是,我们一无所有! 成为“房奴”或者“孩奴”,至少是进入“做稳了奴隶的时代”,而大部分80后要么没工作,要么低工资,连当“房奴”或“孩奴”的资格都没有,整整一代人“想做奴隶而不可得”,在沦为高房价“看客”的同时,还要承担中国空前的养老压力,我们不得不感概80后真是新中国最悲惨的一代。 80后的幸福是个传说?

90后买房报告:二次元幻影

90后买房报告:二次元幻影 当中国地产业步入2015,在政治经济改革稳步推进的背景下,企业转型与社会转轨的焦虑与不安氛围正在弥漫。逐渐消失的人口红利,老龄化的人口结构,互联网下成长、难以琢磨的90后……围绕购房主体的洞察与争议,成为地产界最为重要的话题之一。 与之相伴,90后作为正在成长的消费主体,他们的住房消费观念决定着房地产业的未来。2014年年初,网络红人马佳佳受邀前往万科演讲,抛出“九零后压根就不买房”言论,震动地产界。言犹在耳,2014年年末,社科院抛出一份研究报告直指,更看重个人价值的90后大学毕业生可能会成为“不买房一代”。 90后真的不愿意买房吗? 带着这个疑问,《东地产财经周刊》近距离接触初入职场的90后们,实地走访上海各大院校,聆听他们的买房观。 我们共收回102份有效调查问卷。受访者中,工作时间一年以下的超过4成,工作了1年到2年,将近2成;有26%是在校大学生,没有工作经验。拥有本科、专科、硕士学历和学位成为占比最大的人群。 调查的结论令人深思。追求自我价值、被誉为“二次元”一代的90后,尽管生活方式与80后、70后呈现差异化,但在住房消费观上,远非“不买房一代”可简单概括。 在调查报告中,我们看到不一样的结论,不一样的90后。 谁说90后不买房 崇尚生活品质、个性张扬的90后不买房?是误读还是真相? 东地产财经周刊 90后大学毕业生可能会成为“不买房一代”? 社科院的一份研究报告,直戳地产商的敏感神经。社科院认为,更看重个人价值的90后大学毕业生可能会成为“不买房一代”:一方面九零后认同传统国人将住房视为成家、结婚、生子生活必需品的看法,另一方面他们又更希望提高生活质量,选择自在的生活,不做“房奴”,“他们有可能成为"不买房一代"。” 而在2014年年初,网络红人马佳佳提出,“在互联网浪潮下成长的90后,压根不需要买房。”同样在业内引起热议。 支撑马佳佳“不买房”的理由是:人们买房是因为传统的念土情结和婚姻观念,或者是资源分配中的投资增值。但90后是理想化、个性化的一代,传统的买房行为对“90后”意味着重资本,无闲钱做其他事;买房会限制自由;想摆脱与婚姻相捆绑的传统观念

80后消费行为与特征研究

企业管理课程论文, 论文题目:“80后”青少年消费行为与特征研究” 班级姓名学号成绩 80后”青少年消费行为与特征研究 1.引言 在几年前,对于大多数人来说,80后仅仅代表一群不成熟的青少年,而如今,以及集体“奔三”的80后已经长大了,他们逐渐在各个领域成为主流力量,对市场营销的影响力也越来越大,已经成为很多领域的消费主力军,他们的消费心理和行为特征深受营销与企业界的格外重视。80后一代具有独立个性、有思想、追求酷、彰显个人本色,这一切与目前的主流营销观念——体验营销与象征性营销思想十分吻合。从字面定义上来说,80后是指在1980年至1989年出生的人群,但很显然,80后的实质意义远远不是字面意义解释那么简单,它代表的是一种文化,一种现象。他们存有从小到大眼见祖国由相对困难落后直至今天的成就的完整记忆,度过了没有高科技围绕、没多少物质生活享受却简单充实、在今天看来珍贵特别的童年时代,以及率先跨入中国的信息新时代前沿接触新生事物、成为新千年第一批彰显个性的族群的少年时代。 2.“80后”鲜明的性格特点及其究因。 80后一代是伴随着改革开放一起长大的,改革开放也赋予了80后鲜明的性格特点。 (1)包容性强。改革开放最大的特点之一是向世界开放,开放的结果必然是互相流动,这主要体现在西方文化、社会习俗甚至饮食习惯流进中国来,而中国人开始走出去,去留学、考察、观光、做贸易。先是表面的流动,然后逐渐进入更深的层次,从知识方面、精神方面和文化方面开始流动。 (2)以自我为中心。因为80后大部分都是独生子女,他们被父母宠爱,以自我为中心,养成了被认为是自私的个性,不太顾及别人的利益和感受,父母对他们的过分容忍养成了他们的霸王个性。 (3)理性和感性的平衡。80后的一代人,最大的缺点可能是以自我为中心,互相之间的相容性不够。但也恰恰是因为如此,所以他们敢于坦率直言他们的利益和需求,为了使彼此之间避免伤害,他们一定会寻找一种新的透明的社会分配机制和交往机制,达到在其中的大部分人都满意的状态。 (4)崇尚创新,勇于挑战。80后是喜欢问为什么并怀疑一切存在的一代,他们在寻找这些存在背后的合理性,如果发现不了合理性,他们就会按照自己的理性来重建秩序。因此我们可以发现凡是对80后产生恐惧的人,很多是有着固定的权威,不太愿意使既定秩序改变的人。 80后是一直亲眼见证着当代中国在改革开放后日渐发展崛起并与之一同成长的特殊的新一代,因此他们的精神和生活状态也发生着巨大的变化,就这一时期的80后来说,主要可以归结如下: (1)职业不稳定。“跳槽”对于80后是个高频词汇,由于刚刚踏入社会不久,80后的年轻人都希望将来有好的发展,而不是一味追求稳定,这与80后一代乐于接受挑战的性格也不无关系。

腾讯报告:2014年中国90后青年用户调查报告(50页PPT完整下载)

报告目录: 1 自我意识膨胀下的个性化成长 2 娱乐至上的一代 3 充满表达欲望,情感需求强烈 4 追求平等独立,有责任感和正义感 5 爱创新,也爱创业 6 孤独与集体孤独 7 理性务实,有规划 8 报告附录 8.1 报告调查样本情况 8.1.1 网络问卷样本情况 8.1.2 深度访谈样本情况 8.2 报告研究界定 8.2.1 问卷目标调研人群界定 8.2.2 报告中涉及的地域界定 8.3 报告术语

当代中国的“90后”是社会中最鲜活、最具生命力的群体。 他们喜欢变化、个性自我,他们不囿于成规、讨厌被约束,他们成长在经济高 速增长、社会快速变迁的中国。 你会给90后贴上什么标签

无论是贬低还是夸赞,为青年人随意贴上集体化的标签恐怕太过武断。 自我意识膨胀下的个性化成长

在自我意识的膨胀下,我们无法用单一的方式去评价鲜活生动的90后。与70、80后对比,90后具有鲜活的个性;与同龄人相比,每个个体又有差异化。每个90后都有个体独立、鲜明的个性。

杨同学(17岁北京高中生):我确实是比较自我的人,很讨厌被父母、老师约束着,我感觉他们说的又不一定都对, 不能要求我们去接受,而是说服我们去接受才对,我们也是有自己想法的。 余同学(18岁厦门大学生):我感觉“自我”这个评价放在我身上是没错 的,我比较喜欢自己决定事情。不管是 高中文理分科还是高考选专业,我都是坚持自己的兴趣,我自己的路当然要自己 来选择。 77.3%的90后在日常购物时会注重自己是否喜欢,这也是该群体“自我”的群 体性格的体现。

21.3%的90后在选择工作时更看重自己的兴趣,明显高于80后的选择。符合 自己的兴趣,不跟随 主流,这就是90后所呈现出来的“个性”。

50后60后70后80后90后

50后60后70后80后90后 当我们需要上幼儿园的时候,只能跟着父母到田头; 当我们长身体的时候,碰上了"三年困难时期"; 当我们上小学的时候,小学生都是大知识分子; 当我们上中学的时候,赶上了大串联; 当我们正上学的时候,碰上了"文化大革命", 当我们该工作的时候,碰上了上山下乡, 当我们谈恋爱的时候,还只能靠介绍; 当我们结婚的时候,只能两张床一并靠; 当我们工作正起劲的时候,碰上了下岗; 当我们老了想享享福的时候,碰上了啃老的80后! 60后的无奈: 当我们出生的时候,赶上了三年自然灾害; 当我们需要读书的时候,赶上了文化大革命; 当我们需要就业的时候,赶上了裁员; 当我们要养家的时候,国营卖掉; 当我们需要生育的时候,国家只让生一个; 当我们教育子女的时候,碰上了会说"外星文"的90后;当我们需要人照顾的时候,碰上了只会让人照顾的90后

70后的无奈: 当我们出生的时候,奶粉买不到; 当我们长身体的时候,吃肉要靠票; 当我们需要信仰的时候,信仰崩溃了; 当我们需要理想的时候,理想泯灭了; 当我们需要精神鼓励的时候,我们被物欲世界包围了; 当我们要买房子的时候,福利房没有了; 当我们要上大学的时候,大学生贬值了; 当我们大学毕业的时候,工作要靠自己找了; 当我们要谈恋爱的时候,爱情也变成钱情了; 当我们生小孩的时候,小孩只能要一个了; 当我们要孝敬老人的时候,我们上面有六个老人。 80后的无奈: 当我们读小学的时候,读大学不要钱; 我们要读大学的时候,读小学不要钱; 我们还没能工作的时候,工作也是分配的; 我们可以工作的时候,撞得头破血流才勉强找份饿不死人的工作做; 当我们不能挣钱的时候,房子是分配的; 当我们能挣钱的时候,却发现房子已经买不起了; 当我们没有进入股市的时候,傻瓜都在赚钱;

80后一代的消费心理和行为特征

80后一代的消费心理和行为特征 何谓“80后一代” ? “80后一代”这一名词源自于一次作文比赛。1999年,上海市作家协会旗下的文学刊物《萌芽》与北京大学、复旦大学、南京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厦门大学等七所国内知名大学联手举办“第一届新概念作文大赛”,诸多参赛选手表现出来的才华与激情,出乎包括主办者在内的许多人之意料。担任评委的作家和评论家们,也用一种惊喜的眼光看待这一现象,并善意地对那些体现出一定天赋的参赛者予以鼓励。获奖者们也因此形成了一个小规模的“新概念”写作群体。他们大多出生在八十年代,是80后一代诞生的先行者。随着媒体越来越强的关注,80后一代为更多的人所关注。80后一代主要是指我国特有的独生子女一代,一群1980-1989年出生的经济逐渐独立的大孩子们。 80后一代相比较于上一辈们的消费变化

本文所描述的“上一辈”,不是80后一代的父辈们,而是1970-19 79年出生的70后一代。特殊的生活经历造就了70后一代独特的性格特质,独特的性格特质注定了他们的不堪重负。他们上有老下有小,受父辈们传统思想的影响,会有意识地控制大手大脚的冲动而攒一些钱。历史和社会背景的不同,使得光脚怕穿鞋的80后一代与上一辈们在消费上存在着或多或少的差异。 食品方面的消费差异 70后一代兄弟姐妹很多,每个人所能享受的物质财富都是最小化的。他们勤俭节约,艰苦朴素,以求得维持一大家子。吃的饱,穿的暖对于他们来说,已经是很满足的事。逢年过节,有块糖之类的零食,则是他们年少时值得炫耀和开心的事。而80后一代在421的家庭模式下,则显得独一无二。他们在两代人六位长辈(甚至更多)的关注下,受到无微不至的呵护,物质生活相对而言比较优越。他们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日子,长辈们会尽量满足他们的要求。他们吃啃德基、麦当劳、洋快餐,不喝白开水,只喝瓶装的有甜味的饮料。他们不再只求吃饱,在色、香、味的要求上也有所提高。 衣着方面的消费差异 70后一代是本分的一代。他们的穿着中规中矩,颜色单调,款式单一。从众多老影片中,不难看出黄军装、的确良、中山装……在他们中间广泛流行而深受他们喜爱。随着时间的推移,经济、文化的发展,他们的思想不在束缚,受时尚的吸引,他们倾向于牛仔裤、红裙子。服装的颜色逐渐鲜艳,款式也趋向多样化。但那时的牛仔裤还不怎么打补丁,红

90后高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最新范文

90后高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 摘要:90后高职学生存在着对学校环境不适应、难以承担巨大的求职和就业压力、自我定位出现迷惑等问题,为此,可运用方法和技巧,对90后高职生进行心理测试,分析和研究他们的心理状况,开展心理咨询活动,和引导他们养成良好的人格品质,建立科学的生活方式,树立积极向上的精神;鼓励他们积极参加业余活动,增强自我心理调节能力,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使他们成为具备良好心理素质的人才。 关键词:90后,高职学生,心理健康,心理咨询 1、90后高职生的心理现状 我国90后高职生多数处于青年中期(18~24岁)这一年龄阶段。在这个阶段,个体的生理发展已接近完成,已具备了成年人的体格及种种生理功能,但其心理尚未成熟。如何促使90后高职生心理日益成熟,使其成为一个心理健康的成年人,是我们面临的一个主要问题。因为,青年中期是走向成熟的关键期,此时90后高职生的心理发展不成熟,情绪不稳定,很容易造成心理冲突,久而久之会形成心理障碍。特别是当代90后高职生在高中阶段为了在激烈的高考竞争中取胜,大都是全身心投入学习。家长的过度保护、学校的应试教育使这些学生心理比较脆弱,环境适应能力比较差,缺乏相应的耐挫力。 进人高职院校后在学习、生活、交友等方面遇到一些小小的挫折就足以使他们中的一些人难以承受,以致出现心理疾病,严重的甚至会出现离校出走、自杀等行为。从环境因素看,竞争的加剧、生活节

奏的加速,使学生产生了时间的紧迫感和压力感;随着个人对生活目标的选择机会增多,难以兼顾的矛盾也加剧了90后高职生内心的冲突,使他们产生了无所适从的焦虑感。再加上各种生理因素、心理因素、因素交织在一起,极易造成90后高职生心理发展中的失衡状态。 2、90后高职生健康心理培养途径 2.1培养良好的人格品质 良好人格品质的培养,首先要让90后高职生应该正确认识自我,培养悦纳自我的态度,扬长避短,不断完善自己。其次应该提高耐挫能力,对挫折有正确的认识,在挫折面前不惊慌失措,采取理智的应付方法,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耐挫能力的高低与个人的思想境界、对挫折的主观判断、挫折体验等有关。要提高耐挫能力,90后高职生应努力提高自身的思想境界,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积极参加各类实践活动,丰富自己的人生经验。 2.2建立科学的生活方式 生活方式对心理健康的影响已为科学研究所证明。健康的生活方式指生活有规律、劳逸结合、科学用脑、坚持体育锻炼、少饮酒、不吸烟、讲究卫生等。90后高职生的学习负担较重,心理压力较大,为了长期保持学习的效率,必须科学地安排好每天的学习、锻炼、休息,使生活有规律。学会科学用脑就是要勤用脑、合理用脑、适时用脑,避免用脑过度引起神经衰弱,使思维、记忆能力减退。 2.3加强自我心理调节 90后高职生在学习过程中应学会自我心理调适,控制自己的不良

关于家乡青年人的精神生活状况的调查报告

关于家乡青年人的精神生活状况的调查报告 调查人:唐美华大队:信息系计侦1102 一、调查背景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青年人对于国家的发展举足轻重,而青年人的精神生活对于他们自身的发展又显的极为重要。在我的家乡,青年人的精神生活状况又如何呢?对此,我利用暑假时间,对家乡的青年人的精神文化生活进行了调查。 1、调查时间:2012年7月20日至2012年7月23日 2、调查地点:江苏省泰州市兴化市戴窑镇 3、调查人:唐美华 4、调查方式:在一些特定地点(如:网吧、书店等)进行问卷调查; 在街上随机找人进行询问 5、调查内容:对不同年龄段的人、不同性别的人、不同学历的人 的精神生活进行调查 二、总体状况及分析 江苏省戴窑镇位于兴化市东部,地处兴化市、东台市、大丰市戴窑牌坊三市交界,有兴化东大门之称,江苏省重点中心镇之一。据调查,我镇目前的青年人尚是很多,大部分年龄在18—25岁之间,大部分男性都是高中学历,26—35岁年龄段的大部分都是初中毕业,起因是当时家庭经济条件困难和交通条件差,社会环境的不稳定。大部分18—25岁的青年男女高中辍学或毕业后都到外出打工,但时间都很短暂,绝大多数都因为外地工作的苦累、工资又少就选择回乡了。 所谓的精神生活是人们对人类思想活动状态的一种形容。它的内容很多,挑主要的来说,那就是关于下面一些思考和活动:如人生的意义;人性的认识以及人际关系;了解和处理人的各种感情问题,各种文化娱乐活动等等。目的都是围绕着解决人的各种心理需要,也就是说都是因了人的心理需要而产生的。 总的来说,近几年来,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文化建设也在蓬勃地发和繁荣,青年人的精神文化生活也日益丰富化、多样化。就我调查的范围和人群来说,青年人的精神生活比较丰富,同时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1、对于不同年龄段的人

90后消费特点

九零后的消费特点 90后独特的价值观、生活方式和消费方式让商家有些茫然,曾经传统的营销方式在90后面前面临失效的风险。对此,商家必须去迎合他们的消费主张才能“抱得美人归”,所谓见什么人说什么话,对90后就要说90后的话。企业必须深谙打动“90后”消费时代的营销之道。 一、互动式体验营销 产品或品牌好就一定能赢得90后的喜爱吗?看看他们的真实消费行为吧:他们选择产品或品牌的准则不是“好”或“不好”这一理性认知,而是“喜欢”或“不喜欢”的感性态度。他们更注重消费和使用产品过程中的感受和体验,追求产品或服务与自己情感体验的一致性。因此,互动式体验营销更能激发他们的购买欲望,引导消费,刺激消费。 互动式体验营销在实际操作中可有以下几种类型: 功能体验:俗话说,百闻不如一见,百见不如一试。通过对产品的试用体验将使消费者对产品功能有更真实的感受和认知。比如SONY建立品牌体验店,成立SONY梦工厂,为年轻消费者提供不一般的视听享受,大大激发了他们的购买欲望。 娱乐体验:90后讨厌说教、讨厌教条、讨厌一本正经,他们喜爱娱乐、追逐娱乐,从深夜KTV里他们舞动的身影、从娱乐选秀节目上他们嘶哑的呐喊中就可见一斑。将产品或品牌的理念特质融入到娱乐之中,以娱乐的体验营销让消费者HIGH的过瘾,让企业赚得HIGH。除了借助娱乐节目,企业自我创意出娱乐活动也是不错的选择。 五感体验:90后是注重感受的一代,90后是想要得更多的一代。给与他们视觉、听觉、触觉、味觉、嗅觉五感的综合感受,才更能让他们感觉到酷、有意思、好玩。当我们接触一个品牌时,最主要会透过视觉和听觉来认识它,但触觉、味觉及嗅觉这三项则较易为人所忽略。其实,最佳的品牌营销,应该要全数囊括五感才算完整。在体验经济时代,“感受”才

90后生活方式研究报告-TalkingData

90后生活方式研究生活方式

90后一代人在2017年全部成年,因成长于中国经济飞速发展时期和多为独生子女,在人群特点和生活方式上表现出鲜明的特征:多聚集在三线及以下城市,比80后更享受二人世界,生活较为安逸;生活方式追求的是健康、自然和个性化。 主要结论 生活环境人群特征生活方式 ? 1.88亿90后全部成年,成为社会中坚力量?90后成长环境富足,以独生子女为主,在消费需求和消费习惯上更具个性 ?90后男性相对较多,单身指数低 ?90后爱用平价设备、偏好国产机 ?三线及以下城市汇聚更多的90后 ?90后通勤距离较短,安逸程度高于80后?90后社群多样化、不同社群应用兴趣差异较大;工作、置业成80后的两大人生主题?80后熬夜加班、90后熬夜式‘养生’:夜猫子和晚睡强迫症?北京90后线下POI类型活跃性相对较低,相对较宅 ?北京90后更亲近自然、注重健康 ?90后有三宝,健身、自拍和阅读 ?90后偏好弹幕网站、喜欢用手机KTV录歌,注重互动和表达?体育新闻和趣味新闻受90后青睐 ?90后有一定理财意识,注重合理理财和消费 ?90后热衷海淘和各类垂直电商 ?游戏频度和氪金意愿均低于80后,游戏只是生活消遣 ?90后追求个性化、80后较为节制和注重品牌 ?国产大众品牌受90后青睐、线下专注潮流时尚类商场

1 90后生活环境分析90后总人数 90后成长环境

人口基数:1.88亿90后全部成年,成为社会中坚力量2017年,1999年出生的90后今年满十八岁, 正式成年。根据2010年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 数据,90后总人数为1.88亿人,占总人口 14.1%,开始成为社会的中坚力量。 1.471.88 2.19 2.24 1.60 11.0%14.1% 16.5%16.8% 12.0% 00后90后80后70后60后 不同年龄层人数对比 人数(亿人)占总人口的比例(%) 来源:《2010年中国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

80后消费行为分析

80后消费行为分析 一、80后消费者的特点 1、由于80后一代喜欢多变、刺激、新颖的生活方式,他们对商品的忠诚度一般不高。广告策划特别是广告创意一定要注意新颖独到,广告宣传要做到有时代感和渲染力强。他们对新品牌很快会厌倦而转向其它品牌,所以要不断地变换产品包装和广告形式,以保持品牌的活力。广告中设置他们喜欢的传播议题以引起他们的兴趣与满足。将广告产品与流行音乐、影视明星、体育明星等联系就是针对这一群体进行广告宣传的有效方式。 2、80后一代选择产品或品牌的准则不再基于“好”或“不好”这一传统的理性认知观,而是更基于“喜欢”或“不喜欢”的感性情感态度观。因为他们所追求的是产品或服务能提供的一种感觉或附加价值。因此,在广告与品牌沟通中,传播与沟通的重点是体验产品与品牌价值,具体包括显示身份或阶层的象征、美的感受、时尚与先锋、好玩及趣味性、潮流或流行性等等。 二、80后消费者的特点 1、超前消费。 超前消费,也可称提前消费,指通过负债消费将以往的储蓄积累消费变成了现实的消费成果。“80后”信贷消费意识崛起,花钱比较没有节制,挣多少花多少,很少为将来而储蓄,敢于“花明天的钱,圆今天的梦”。这方面的特性使得“80后”被称为“月光族”,“啃老族”,即收支相抵,这个月花下个月的钱,或甚至工作后仍伸手向父母要生活费。 2、感性消费。 “80后”从小处于家庭的核心,在成长中备受关注,形成了他们多以自我为中心的价值观,并有很强的敏感性。因此,他们的选择又大都带有强烈的自身情绪因素,对自己角色定位受影响的弹性很大,尤其当感官受到广告传媒、促销人员、价格折扣、外部环境、群体消费趋向等各种因素影响时,其消费行为变得情绪化、感性化、冲动化,消费的重点有时甚至脱离商品本身,热衷于其衍生的各种附加价值,如商品的外形、款式、颜色、品牌或商标等。 3、个性消费。 “80后”从小家庭中缺乏兄弟姐妹,被大量的商业广告围绕,被新鲜的网络语言浸泡,他们形成了独立、自我的个性特点,有独立的思考方式和价值观,注重自我感受,不在乎别人看法,他们选择商品的标准不是好或不好,而是喜欢或不喜欢。他们成为破了洞的牛仔裤的追逐者,他们会喜欢周杰伦冷冰冰的“酷”面孔和他听不清的歌,喜欢韩国明星的单眼皮、小眼睛,喜欢把原本漂亮乌黑的头发弄得参差不齐又乱糟糟。他们崇尚个性化的独特风格,喜欢与众不同,“醅”是对个性张扬、独特的一种直观、抽象的表达。

80后90后00后消费行为分析报告

成功的营销者是那些能够有效的开发对消费者有价值的产品,并运用富有吸引力和说服力的方法将产品有效的呈现给消费者的企业和个人。因此,研究消费者的消费行为对于展开有效的营销管理活动至关重要。下面我以80后、90后、00后的消费行为为例,将对这些人群的消费心理、消费习惯和生活方式进行分析。 80 后:指的是我国上世纪80年代出生的一代人。我国80后一代中很大部分是独生子女,在中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的变化中长大,在西方流行文化的耳濡目染中长大。他们面对着中国传统思想和西方文化的冲突,面对着巨大的升学压力和就业压力,有着和上一代人截然不同的思想和环境压力。这些不同,也直接的放映在了和一代人的行为上。他们崇尚个性,装扮时尚,消费超前,跳槽频繁… 80后的消费行为主要来自以下几方面: 80后是追求享乐的一代,他们在努力学习和工作的同时也崇尚尽情娱乐。他们成长在娱乐方式前所未有的丰富的时代,在漫画书和美国大片的浸泡下长大,在娱乐上,他们的开支比前人要多的多。在娱乐方式上,也比以前丰富得多,除了传统媒体、电影院、吃饭逛街,还有KTV、泡吧、网络娱乐等新兴娱乐活动,连运动,也有如舍宾、攀岩、拉丁舞等新花样。 80后比以前的人群更看重品牌,他们从小就知道可口可

乐、迪斯尼,在外国品牌大举进入中国和国产品牌开始大量宣传的时代中成长起来。也由于对自我、流行的追求,对品牌的选择更挑剔,更有品牌意识。品牌忠诚度就比较难说,有时候也许会比其他人群更忠诚,有时候由于青少年的不稳定性,也会发生改变。比如,当可口可乐聘请李宇春当形象代言人后,喜欢她的粉丝可能会转而购买可口可乐,而不喜欢他的人也可能会转移到别的品牌上。 相关群体指那些直接或间接影响人们看法和行为的群体。人们至少在三个方面受到他们相关群体的重大影响。相关群体使一个人受到新的行为和生活方式的影响,并且还影响个人态度和自我概念;相关群体还产生某种趋于一致的压力,他会印象个人的实际产品选择和品牌选择。人们还受到他们并不是成员的一些群体的影响,比如崇拜性群体、隔离群体、参照群体等。在信息传播的过程中,相关群体中的意见领袖往往为他人过滤、解释、提供信息。一个人从大众媒体或其他渠道来源获取信息,然后将它传达给他人的过程,被称为传播的两部流动。比如青少年音乐、语言和时尚的热点去屎首先在大中城市中展开,然后迅速向小城市和农村更多的年轻人中蔓延。为多变和时髦的年轻人设计服饰的服装公司就要重点关注城市中意见带头人的款式和行为这里的多样化是指商品信息的获取方式,购物渠道,支付方式的多样化。80后在商品信息获取上,除了传统媒介,

浅谈当代年轻人的生活方式

浅谈当代年轻人的生活方式 人类的行为和他周围的社会环境是密不可分的,“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就是说人无法逃避周围环境对他的影响。 当代青年人的生活方式较上一个时代有很大的不同,关键也就在于当代的经济背景和文化语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那么,当代人的生活方式究竟是什么样子呢? 社会舆论所说的“80后”在这个时代占据了很大的比例,不管是打工的、学生的、正式工作的,都有一大部分这一代年轻人。从某种角度上讲,当代的年轻人的素质和综合水平对社会以后的发展会产生很大的影响。所以,我们有必要对他们的生活方式进行适当的调查,以此来发现某些社会规律。 颓废的一代 互联网的普及成为了上一代人不断谈及的话题,其中的原因就是互联网对这代年轻人的影响,不管是好的还是坏的,都有很极端的例子。不可否认互联网对当代年轻人的影响,由此诞生了一大批群体。他们有共同的情绪和环境,对现实的不满以及由此带来的逃避感,使一些人更沉迷于互联网而寻求一种寄托,于是,有人称这些人为“颓废的一代”。他们没有对社会的责任感和哪怕对父母亲人的内疚感,他们沉迷于虚拟的时空,追寻虚假的网恋,体验虚拟的刀剑恩仇。如果没有网络,没有短信,他们也许会由此崩溃掉,因为他们心里缺乏太多实质性的东西。 其实对于这种评判,本身也有一定的局限性。因为作为年轻的一代,心智尚不是完全健全,缺乏自制力,很容易受到周遭群体的影响。而此时的家长和学校并不能做好这种引导和监督作用,只是一味地应试教育和用利益驱使他们把学习作为功利的手段,这种误导使得他们不能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从而在一些抉择上会错误地选择方向,造成了颓废的形象。 另外,社会文化层次的庸俗化和商业化使得他们没有良好的文化教育环境,他们很难主动去读一本有思想内涵的名著或看一部积极向上的电影,铺天盖地的宣传都是关于安妮宝贝、郭敬明这种投机性年轻作者的文字,“新概念作文”的功利化使得他们不能树立正确的文化观念,于是,充斥他们字里行间的是学生时代的青涩早恋和乱七八糟的网络术语,“为中华之崛起”的读书理念只是沦落为他们在写应试作文时自欺欺人的话语。 广电总局的介入使得电影所表达的主题局限于愚弄大众,使得他们不能正确地去理解这个社会,无法去理性的面对,更不要说让他们设法去改变这个社会了。日韩肥皂剧,好莱坞商业大片成为他们追宠的目

很成熟很现实的一段话经典说说 写给90后00后的成熟现实的生活说说

很成熟很现实的一段话经典说说写给90后00后的 成熟现实的生活说说 1.越是拥有越是不满足。人们在拥有了一件新的物品后,会想不断配置与其相适应的物品,以达到心理上平衡,这在心理学叫“配套效应”。 2.不自重者,取辱。不自长者,取祸。不自满者,受益。不自足者,博闻。 3.青春就是疯狂的奔跑,然后华丽地跌倒。 4.大多数不开心的人,往往低估了自己所拥有的,又高估了别人所拥有的。 5.总有一些缘,自认为刻骨铭心,而美丽难以触及;总有一些情,不敢去拥有,因为害怕失去。 6.也许在这个世界上,什么都可以补偿。唯有爱是不可以补偿的,它倘若在该来的时候没有来,那就永远地晚了。 7.年龄越大,越学会了顺其自然,不想再挽留什么,相信该在的不会走。 8.我一直以为人是慢慢变老的,其实不是,人是一瞬间变老的。 9.我从没被谁知道,所以也没被谁忘记。在别人的回忆中生活,并不是我的目的。 10.我很想你,但也只敢想想而已,毕竟我又不是你的什么人。 11.浑身都是刺,别人才会照顾你的感受,你软绵绵的,是人都想揉一把,多舒服。

12.那些因委屈而想掉下的泪水,都会逼眼睛吸回去。世界很狗的,人只能强硬地活着。 13.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难处,别人无法看透,也无法感同身受。 14.再重要的人让你失望多了,也会变得不重要。其实我懂你有苦衷,理解你的难处,只是很失望,仅此而已。 15.你要吃饱,要早睡,不要仗着自己长得美,就可以随意熬夜。 16.遇见的都是天意,拥有的都是幸运。热情这东西耗尽了,就只剩疲乏和冷漠。 17.总有一个人,一句对不起让你心痛到刻骨铭心。 18.话语本身不伤人,除非,说这话的人对你而言很重要。 19.穷在街头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不信你看杯中酒,杯杯先敬富贵人,人没钱不如鬼,汤没盐不如水。 20.你再怎么改变也不能每个人都喜欢你,所以还不如做一个自己想做的人。以前碰到摩擦就会反驳,现在发现偏见远比想象地更根深蒂固。经常有委屈,不被理解更是常事。有人喜欢你就有人讨厌你。21.生活不是你妈,它不会惯着你,哭了又怎么样,擦干眼泪站起来继续跑下去。 22.倒霉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你还在相信这句话。 23.直到有一天你觉得无需再向别人提起,甚至觉得向别人提起这事就怪可笑的。你就已经挽救了你自己。这世界上除了你自己,没谁可以真正帮到你。 24.用人情做出来的朋友只是暂时的,用人格吸引来的朋友才是长久

90后生活观念的特点

90后生活观念的特点 在很早的时候,被我们谈论的是70后,后来渐渐的他们的时代过去了。紧接着80后的声势四起,所有的焦点、矛头、荣誉都是属于他们。而现在,这一个时代又将渐渐的逝去,因为90后已经迈着大步上前来准备接替这一班。 1990后,改革春风迅猛吹来,90后的人们呱呱落地,在他们的成长阶段,他们的想法、思想、人生观等是否能与这个无限开放的社会接轨呢?又能否和70,80后共同立足于社会呢?不妨让我们来比较一下这几代人。 纵向比较 70年时代画面:穿着蓝、灰、军绿色或者小碎花的上衣,蓝、灰、军绿色或者黑色的裁剪肥大的裤子。“的确良”却是一种十分新潮高档的布料,一般家庭穿不起。使用粮票,冷饮品种:赤豆棒冰,四分;奶油棒冰,五分;冰砖,一角;汽水(不连瓶),八分。房子是泥土建的,极为简单的家具,是最简单木头加工制成的。出行基本靠自行车和驴,红旗里面坐的基本上都是官,十字街头基本上没有红绿灯,电影投资不超万元。城里人乡下人基本生活雷同,过了十八岁大多到乡下插队锻炼去了,敢爱敢抱的公园恋爱先驱基本上都是胆大的。 80年时代画面:军装复苏。街头上重又出现穿草绿色的旧军装和布鞋,挎军用包的年轻人。人们的衣着已有明显的颜色区分。成立了中国大陆的第一支时装模特队。仍然使用粮票,单品种增多。当时的信号灯还是人工控制,马路上的机动车实在是屈指可数。马路对面的新世界百货商场清晰可见。出现瓦房,用石灰砌成的平坦而洁白的墙面。但房屋内部很少有装修,只有床、桌子、椅子等基本家具,看上去简朴整洁,洋溢着和谐宁静。人们出行除了用双脚行走之外,可以代步的交通工具也就是公交车和自行车了。但是公交线路少,车厢经常拥挤不堪。相比之下,最方便的交通工具当然是自行车,中国曾被称作“自行车王国”。《少林寺》有人看了5遍,甚至18遍。离家出走到少林寺拜师学艺的孩子不在少数,男孩子都梦想成为武僧。改革开放,沿海与内陆,南方与北方,城镇和农村开始出现收入差距。 90年时代画面:人们的生活向小康过渡,思想观念更为开放。人们的服饰在急速变化,穿衣打扮讲求个性和多变,很难用一种款式或色彩来概括时尚潮流,强调个性、不追逐流行本身也成为一种时尚。粮食供求走向市场,粮票消亡成为历史的必然。1993年5月,北京最后停止使用粮票,粮票全面退出历史舞台。人们对于吃的要求越来越高,不仅要“吃好”,还要吃得健康,科学卫生观念深入人心。人们居住的选择更多了,有高层住宅区,有复式楼,有花园小区,甚至还有单门独院的特色别墅。交通工具花样繁多,公交路线增多、设施改善。人们在繁忙的工作中发现出行的来回行程已缩短,道路也变得越来越通畅了。电影题材多样,投资过千万,与世界电影接轨。城乡差距进一步加大。男女关系日趋复杂。 横向比较: 美国90后:自主,独立,阳光。用自己的劳动赚钱,已经是拥有大人的观念,行为开放。 中国的90后:闷骚,喜欢装忧伤,娇生惯养,装有钱,用父母的钱,依赖性要强点。 英国的90后:没有被战争下到,阵亡的战士最小的18岁。 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反作用于物质。在物质条件越来越充足的时候,90后门的精神生活又是怎样的呢?90后的社会生活观念又和70,80后有哪些不一样呢? ················黑色幽默············· 1、婚姻问题 70后说:我要找一个处女结婚 80后说:只要是真爱,我不在意她是否处女。 90后说:结婚需要什么感觉吗?我们需要结婚吗? 2、路遇陌生人 70后说:当我与陌生人呆在一起时,我习惯于与他人交谈

关于大学生生活方式的调研报告

关于大学生生活方式的调研报告 水电0902班 雷刚、蔚勇、马菊龙、魏俊杰 随着当今世界高校大众化和经济全球化的日趋明朗以及国际形势的日益严峻,全球的政治、经济形势正发生着深刻的变化,这对我国也产生了一定程度的影响,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我们有义务树立起国家荣誉感和使命感,培养责任意识,关注国家政治。 通过调查我们发现,我院学生的政治意识比较淡薄,经常关注政治的只有18%,而大部分学生(63%)只是偶尔关注一下,其途径主要为广播电视、新闻报纸,占70%,通过学校宣传的也只占15%,这说明我校的思想政治教育还有待进一步加强,在某些方面还需要改善。对于我国当前的政治现状,70%的人表示鼓舞人心和深受欢迎,但仍有14%的人认为只走形式,没有意义,这也证明我院学生在价值观和认识程度上存在着差距;至于大学生入党问题,61%的人表示是为了提高就业竞争力,而坚定信仰的只占30%,这说明大学生的入党意识逐步功利化,现实观念增强。 常言道: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关心,作为21世纪的大学生,我们不仅要读书,还要更好的关注祖国的发展,将祖国的命运与自身紧密联系起来,以更好的服务社会,报效国家。然而上述数据表明当前我院学生对政治的关注程度明显不足,大部分学生通过广播电视,新闻报纸关注政治,通过网络的占10%,表明同学们上网时很少去浏览新闻。通过学校宣传关注的只占15%,这些数据也警世我院在今后要加大政治的宣传力度,提高学生的政治关注力。值得欣慰的是大部分学生对我国当前政治抱有很大信心。 以下是我对调查结果的分析。 一、学风建设方面 mei生来说关系不大。在作息时间上,大部分学生都在早上六点起床,晚上十点半左右休息,还有些在七点起床,十一点或十二点才休息的。 调查中我们发现,我院师生的沟通存在一定问题,缺乏交流,在和任课老师的关系方面,18%的学生认为很好,10%的认为好,45%的认为一般,27%的认为差,这也表面我院教师在任课时,专心于知识传授,缺乏与学生的交流,导致师生情感出现问题。 因此,今后除了鼓励学生主动与老师进行多种方式的沟通,任课老师还要进行多方面的师生沟通。辅导员还应当及时了解学生的心理及思想状况。可以多开展心理,思想,生活等方面的讲座,培养学生们的各种兴趣,调动学生们参加社团活动的积极性,这样不仅能增强老师与学生是师生感情,还有利于发现、培养优秀人才。 二、行为习惯方面 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争做文明健康的大学生是时代必需的,也是我院育人的重要目标,本次调查显示,我院学生目前身体状况良好,有着良好的行为生活习惯,70%以上的同学都保持着六至七点起床,十点半到十一点七床的习惯,75%的学生精彩利用课余时间进行身体锻炼,而且我院学生吸烟、喝酒者甚少,99.8%的人表示没有吸烟习惯,至于饮酒,50%的人表示只饮啤酒,且用于交往需要的占了68%。本次调查我们得出了我院学生心目中不文明现象前五名,分别是:随地吐痰、乱扔垃圾;休息时间在宿舍打牌、看电影或高声说话、唱歌;在课桌或墙壁上乱涂乱划;校园情侣在公共场所过分亲密;在机房、图书馆、教室等

“70、80、90后”青年调查:80后生存压力最大

“70、80、90后”青年调查:80后生存压力最大 来源:大洋网-广州日报 2010年05月04日04:50 “80后”感觉加班像留堂“70后”是职场拼命三郎 “70后”是职场拼命三郎,加班从不对老板“say no”(说不),“80后”认为离婚和结婚一样值得庆祝,“90后”初吻发生在中学而初夜希望发生在结婚之后……近日,共青团广州市委对广州不同阶层的上世纪70、80、90年代出生的青年,做了一次生活态度大调查,调查内容包括工作观、消费观、爱情观、公益观四个方面。该次调查,每个年龄群投放100份问卷,回收反馈率达96%。调查结果显示,这三个年代出生的青年在对重大问题的生活态度和心理特质上都呈现出较为明显的差别。 策划/江小川、刘海健文/记者谭秋明 通讯员吴楚斌、冯婧婧制图/蒋秋平 工作观 “80后”认为加班意味没效率 “70后”觉得加班体现责任心 调查 “80后”尤其抵触加班,高达67%的受访者肯定不会为了工作牺牲节假日休息时间,而且不计较加班酬劳,只有20%的受访者偶尔会把没有完成的工作带回家。 “70后”堪称“职场拼命三郎”,56%的受访者表示绝对听从老板命令,71%的受访者经常把没完成的工作带回家,48%的人一定会为了工作牺牲节假日休息时间,而且不计较加班酬劳。 Benny是某知名外企的销售人员,他所在的销售团队一共有19个人,其中7人是“80后”,12人是“70后”。他感觉与“70后”同事最大的差别是:“要加班时,他们会爽快地说‘no problem’(没问题),我们就急着编各种不能加班的借口。” Benny认为,加班和小时候被留堂一样,“总之是发生在坏孩子身上的事,都令人感到羞愧。”他觉得,“要加班就是你工作时间内做得不够好。”同为“80后”的Roy则认为,加班不是一种健康的值得提倡的生活方式。“以是不是加班来评价员工是不是敬业爱岗,是一种病态的评价方式。” 然而,“70后” 程先生却觉得,“70后”对加班不那么抵触,甚至愿意主动加班,是因为有更强的责任心和集体感。 消费观 “70后”老公“80后”老婆 一个热衷储蓄一个爱花钱 调查 “70后”是储蓄狂,65%的受访者认为自己是储蓄达人;57%的“80后”表示自己是月光族,甚至有13%的受访者坦承自己是透支狂。而“90后”最热衷于网购,87%的受访者几乎所有东西都以网购方式获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