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症肌无力』中药方--儿童眼肌型肌无力

『重症肌无力』中药方--儿童眼肌型肌无力

【来源】刘小斌教授

初诊:男,10岁,初发时,双侧眼睑下垂,复视,视物模糊,时有进食稍乏力,无全身无力,无呼吸困难,纳可,昵可

【方1】北芪30g,五爪龙30 g,党参15 g,白术10 g,当归5 g,升麻5 g,柴胡5 g,山萸肉10g,石斛10g,杞子10 g,淮山15独脚金10g甘草5 g,陈皮5g。(

【方2】北芪30g,五爪龙30 g,党参15 g,白术10 g,当归5 g,升麻5 g,柴胡5 g,山萸肉10g,肉苁蓉10g,云苓15 g,首乌10g甘草5 g,陈皮5g。

复诊:(症稍好转,右眼睑稍下垂,左耳下时痛,舌淡红,脉细)【方1】北芪30g,五爪龙30 g,党参15 g,白术10 g,当归5 g,升麻5 g,柴胡5 g,山萸肉10g,淮山15g杜仲10g云苓15g甘草5 g,,陈皮5g。

复诊:(诉中药后有燥热感后处方)

【方1】北芪30g,五爪龙30 g,党参15 g,白术10 g,当归5 g,升麻5 g,柴胡5 g,山萸肉10g,独脚金10g,布渣叶10 g,石斛10云苓15g甘草5 g,,陈皮5g。

【方2】北芪30g,五爪龙30 g,党参15 g,白术10 g,当归5 g,升麻5 g,柴胡5 g,山萸肉10g,杜仲10g,肉苁蓉10 g,淮山 15g甘草5 g,,陈皮5g。

【用法】二日一剂,第一次煎1 碗,第二次再煎1碗,对均匀后每日一碗。小明一日三次,每次半粒。

【功用】

【主治】眼肌型肌无力

【加减】

【推荐人情况】现况:吃中药及小明将近一年半,恢复得比较好。

益气升阳、强肌健力治疗重症肌无力

益气升阳、强肌健力治疗重症肌无力 01 重症肌无力是神经-肌肉接头传递障碍的自身免疫性疾病,主要临床特征为受累骨骼肌极易疲劳,重复收缩后肌力减退明显,休息和使用抗胆碱酯酶药后肌力可部分暂时恢复。根据改良Osserman分型法分为Ⅰ型 (眼肌型)、Ⅱ型 (全身型)、Ⅲ型 (重度激进型)、Ⅳ型 (迟发重症型) 及Ⅴ型 (肌萎缩型),临床常见症状有眼睑下垂、复视、四肢乏力、吞咽困难、构音不清等。根据重症肌无力的表现,认为该病眼肌型属于中医学“睑废”范畴,全身型属于“痿证”范畴,均属中医虚损病证,主要责之脾胃,并与五脏有密切关系。 病机为脾胃虚损,与五脏相关 “五脏相关学说”是邓铁涛提出的,以中医五行学说和脏腑学说结合解释疾病相关联系并用于指导临证用药的创新性中医理论,是对复杂临床现象高度的理论概括。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居

中焦,为气机升降出入之枢机。脾主升主运,脾虚气陷,升举无力,上睑属脾,故提睑无力而下垂。肝藏血,开窍于目,肝受血而能视。肾藏精,“精散则视歧,视歧见两物”。气血生化乏源,肝血不足,肝窍失养,或肾精不足,则可见复视、斜视、眼球活动受限或视物模糊。脾主肌肉,主四肢,脾虚化生濡养不足,故四肢痿软不能遂用。心主血脉,其华在面,脾虚不能化生气血上荣于心,故可见面色无华,表情呆滞。肺主声,肾主纳气,脾土虚损则不能充养肺金、滋养肾气,致使气机无力鼓动声门而出现构音不清或声嘶。脾胃为气机升降之枢,气出于肺而根于肾,需要依靠脾于中间斡旋转运,使宗气充足以司呼吸。若脾胃虚损则枢机不利,聚湿生痰,壅阻于肺,故可见胸闷、胸痛、气促等。肾主骨,脾虚及肾,则可见颈软无力或腰酸痛。若肾不纳气,气难归根,甚或大气下陷,而出现肌无力危象。 五脏相关,尤重脾肾 重症肌无力成因与脾胃虚损、五脏相关,治疗重视脾胃,以健脾益气为大法贯彻始终,重在补中而非升阳,兼治五脏。成人重症肌无力治疗上健脾、补肾各有侧重;儿童重症肌无力强调以调理脾胃为主。重症肌无力的治疗应根据疾病阶段、病情轻重之不同,处理好健脾与补肾的关系。 全身型重症肌无力治疗应在补中益气基础上加强补肾力度。补肾有平补与峻补之分,若四肢乏力为主,常用山萸肉10g、巴戟天10g、肉苁蓉10g、补骨脂10g、杜仲15g平补肾气;若出现吞咽困难、构音不清、饮水反呛等症则以淫羊藿10g、紫河车10g、鹿角霜10g、鹿角胶10g峻补肾气。补肾亦有补肾阳与补肾阴之别,主张全身型重症肌无力患者当以补肾阳、肾气为主,若出现吞咽困难、构音不清、饮水反呛等症则需峻补肾阳;而一般情况下主张阴阳并补。对于吞咽困难者,当在补肾基础上斡旋气机,常用桔梗10g、茯苓15g,一升一降,通利咽喉。眼肌型重症肌无力治疗应在补中益气基础上加用补养肝肾精血之品,常选用山萸肉10g、石斛15g、枸杞子10g、何首乌30g、黄15g、鸡血藤30g。 小儿脏气清灵,选药宜精炼,用量宜轻清。对于儿童重症肌无力

重症肌无力的中医中药治疗方案

重症肌无力的中医中药治疗方案 重症肌无力是由于神经与横纹肌之间传导障碍的一种慢性疾患。这种病多发生于15~35岁的女性。最突出的症状是受累的横纹肌活动后疲乏无力,而休息后又有程度不等的恢复。病人早晨起床时情况较好,到了夜晚,肌肉无力的情况就加重。横纹肌长期异常疲乏无力,“不能随意运动。各个病人受累的肌肉不同,同一病人不同对期受累的肌肉也不同。最多见的是眼肌无力(眼睑下垂)或肢体无力。具体症状有:眼睑下垂,眼球歪斜,转动障碍,复视,面肌无力,说话无力:闭目无力,咀嚼、吞咽均无力(吞咽困难),下颌下垂无力闭合,颈项抬不起,喝的水可从鼻孔中流出。呼吸道的分泌物无力咳出,可引起窒息。四肢无力的症状最早表现为上肢疲乏无力,如洗脸无力,梳头无力,继后又感到下肢无力,,步行艰难。多数患者的病倩时轻时重。少数患者病情逐渐发展,可导致全身肌肉无力。如果延髓肌和呼吸肌受累(呼吸困难)也可危及生命。 重症肌无力的发病原理,至今尚未完全研究清楚。病人常伴有全身性红斑狼疮或硬皮病、类风湿性关节炎等疾病。 此外,感染、情绪刺激、过度疲劳、创伤、分娩、应用某些药物(奎宁、奎尼丁、巴比妥类等)也可以诱发重症肌无力,或促使病情加重(应用氯丙嗪、链霉素、新霉素、卡那霉素等,均能使病情加重)。

在临床工作中,对重症肌无力病人要注意护理,嘱病人要避免疲劳,并要预防和及时治疗各种感染。病人的生活环境要稳定,平时应注意保持身体健康,培养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和战胜疾病的坚强信心. 重症肌无力属于祖国医学的“痿症”范畴,认为元气败伤,精虚血虚,导致“痿蹩”。临床上分为“脾气虚弱”、“肝肾阴虚”、“脾肾阳虚”等几种类型。 1、脾气虚弱型: 除了具有上面所说的“重症肌无力”的典型症状外,还有食欲不振等脾胃虚弱的表现。 处方:黄芪30克,人参30克(嚼服),白术20克,升麻10克,柴胡10克,陈皮10克。水煎服。 2、肝肾阴虚型:除了重症肌无力的症状外,还有头昏、目眩、遗精等表现。 处方:人参30克(嚼服),胎盘粉20克(冲服),熟地30克,山药30克,枸杞30克; 龟版30克, 山茱萸12克,白术20克。水煎服, 3.脾肾阳虚型:除了重症肌无力的症状外,还有怕冷,性欲减退,阴茎及龟头冰凉等表现。 处方:人参30克(嚼服),胎盘粉20克(冲服),鹿角胶30克(兑服),附片30克(先熬二小时),山茱萸15克,肉桂6克,山药30克,枸杞30克,黄芪30克。水煎服。 中医治疗重症肌无力,重点在于培补脾肾,认为“先天之本

中医纯中药方剂作为螯合剂治疗重症肌无力等痿症

中医纯中药方剂作为螯合剂治疗重症肌无力等痿 症 重症肌无力属中医痿症;目前西医尚无特殊有效的针对性治疗手段及药物。 中医认为肾为先天之本,主藏精、主骨生髓。重症肌无力属中医痿症,其与肾的关系最为密切,先天禀赋不足,精亏血少不能营养肌肉筋骨,逐渐出现肌肉无力、萎缩。同时,脾胃为后天之本,化生气血,营养五脏六腑、肌肉筋骨,且脾主肌肉,脾胃虚弱,气血生化不足,肌肉无以营养则肌肉萎缩、肌无力。 治疗该病以脾、肾为根本,肝主筋,主人身运动,且肝肾同源,故以健脾益气,滋补肝肾,生肌起痿,强筋壮骨为主要治则,采用人参、黄芪、全虫、龟板、当归等数几十种名贵中草药,研究出“免疫方剂”系列,经长期临床实践证实,该药可使萎缩、无力的肌肉有不同程度的康复,防止肌肉萎缩及关节挛缩变形,疗效理想。 重症肌无力是一种影响神经肌肉接头传递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其确切的发病机理目前仍不明确,但是有关该病的研究还是很多的,其中,研究最多的是有关重症肌无力与胸腺的关系,以及乙酰胆碱受体抗体在重症肌无力中的作用,且大量的研究发现,重症肌无力患者神经肌肉接头处突触后膜上的乙酰胆碱受体(AchR)数目减少,受体部位存在抗AchR抗体,且突触后膜上有IgG和C3复合物的沉积。 并且证明,血清中的抗AchR抗体的增高和突触后膜上的沉积所引起的有效的AchR数目的减少,是本病发生的主要原因。考试大网站整理而胸腺是AchR 抗体产生的主要场所,因此,本病的发生一般与胸腺有密切的关系。所以调节人体AchR,使之数目增多,化解突触后膜上的沉积,抑制抗AchR抗体的产生是治愈本病的关键。 运用适宜的中草药作为螯合剂,能够跟人体组织、器官内沉积的、过多的、有害的自由基、钙质、脂质、胶原蛋白、粘多糖、铅、汞、砷、铝、铜等物质螯合,排泄掉体内蓄积的种种致病因子,去除患者血浆中的抗体、免疫复合物等致病因素,消除了病症;同时,通过螯合剂的螯合作用,排泄掉了体内大量物质,致使机体内的这些有害的或无害的物质急剧减少,通过这些的物质锐减,刺激机体的神经、内分泌、免疫、消化、循环、呼吸、泌尿、生殖等中枢系统,进行应激反应,产生了一系列内源性物质(简称人体内药)如神经递质、激素、免疫因子等,使机体“推陈出新”、“脱胎换骨”等效应,为整个人体解毒,恢复了机体的代谢平衡,从而祛除了机体内的种种隐患和病灶,最终达到了防病治病之目的。

三个妙方治疗重症肌无力奇效?

三个妙方治疗重症肌无力奇效? 王世龙医生毕业于河北医科大学,从事神经内科近二十多年,对神经内科病病例诊断各种疑难杂症、有创新治疗技术。在重症肌无力的中医治疗方面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形成了自已的临床诊疗特点,现将笔者在跟随王世龙医生学习期间记录的重症肌无力医案做一小结,与同道分享。 《一》健脾补肾,治疗之要 患某,女性,47岁,2000年4月11日初诊。患者以双侧眼险下垂2个月求诊。刻下见双重眼险下垂,自觉视力下降,偶有胸闷气短,头昏不清,舌谈红,苔薄白,脉细。眼睑为肉轮,脾所主,胸闷气短是中气不足的表现,视力下降及头昏不清为清阳不升所导致,为脾气不足,中气不开故发此病。中医诊断为痿证,属脾气不足:西医诊断重症肌无力。治以健脾益气,佐以补肾之品。处方:生黄芪20g,白术15g,陈皮12g,桂枝15g,升麻10g,白芍15g.山药30g,当归6g,墨早蓬12g,续断15g,鸡血藤30go 每日1剂。4个月后眼睑下垂明显改善,亦无其他特殊不适,坚持治疗6个月症状消失而停药。 按: 重症肌无力属中医学“痿证”范畴,患者轻则眼睑下垂、重则

肢体微软无力,中医理论认为”脾主肌肉”辨证病位主要在:脾,脾肾密切相关,重症肌无力治疗应以健牌补肾为基本大法。脾为后天之本,生化之源,肾为先天之本,元气之本。临床上在以,健牌益气来补益牌气的基础上,同时温补牌肾之阳。脾肾之阳的补充可以推动脏气的运化。在选用药物上王世龙主任认为,续断、菟丝子药性湿和,为常用补肾之药;紫河车为血肉有情之品,对:于肌肉无力之痿证大有益处,尤其适合于形体赢弱之患者。但紫河车可能影响月经,因面对于身体壮实,老年女性患者则不宜大量久服。附子为温补脾肾的代表药物,其味辛甘,气大热,归心、肾、脾经。《本草汇言》云“附子.回阳气,敢阴寒”。王世龙主任强调制附子需久煎一小时以上才能服用。制附片含有乌头碱,对重症肌无力神经肌肉接头具有阻断作用,有可能加重患者无力症状,因此禁用于有呼吸功能障碍的重症患者,对于轻症患者也应从谨慎使用,小剂量开始,逐渐加量。 《二》疏肝调牌,相得益彰 患某,男性,55岁,2009年10月2日就诊。患者于2年前无明显诱因下出现双侧眼险下垂,1年前行纵隔肿瘤切除手术后,症状依然,平素喜叹息,四肢乏力,自诉患病以后心情低落,无明显恶寒怕热。中医诊断为痰证,属肝脾不和;西医诊断为重症肌无力。处方:柴胡15g,白芍30g,积壳15g,甘草6g,黄芪40g,白术30g,升麻10g,川牛膝I5g,鹿角霜10g,桂枝12g,防风10g。14剂。每日1剂,水煎服。复诊,诉四肢乏

【健康生活】重症肌无力,中药补脾肾防止隐患

【健康生活】重症肌无力,中药补脾肾防止隐患 本病多数于青壮年起病,病程和症状有一定波动性,早期症状可自行缓解,晚期虽经休息亦不能完全恢复。此症属于中医「痿证」范畴,治疗以补益脾肾为主,目的在于改善症状,抑制免疫反应,预防重症肌无力危象发生。 重症肌无力是指神经肌肉出现传递障碍而影响肌肉收缩的一种慢疾病。临床症状为波动性肌无力,可累及眼肌、延髓肌、四肢等肌肉,受累骨骼肌极易疲劳,经休息或用抗胆碱酯酶药物后又即恢复。 以中医角度辨识病因及病机,素体禀赋不足,脾胃素亏,或因病致虚,脾胃受纳运化功能失常,则气血生化之源不足。脾气虚衰,脾阳不振,中气下陷,以致气血不能灌溉四肢,肌肉失养,故四肢软弱无力,眼睑下垂。素体阴亏,劳逸太过,房室失节,致使津亏液耗,肝血也随之亏损,精血不足,筋脉肌肉失于濡润而致咀嚼无力,吞咽困难。由于阴血虚亏,阳气相对偏盛,正合《素问.调经论篇》所指的「阴虚则生内热」,阴虚血热,血热伤阴,阴虚耗血,导致阴血不足,脉络阻滞,肌肉失养,故见眼睑下垂,睁目困难。 重症肌无力的主要临床表现为肌肉无力,其中又以眼外肌的无力最为常见,大部分患者以单侧或双侧眼睑下垂、复视或视力模糊等为初发症状,部分患者除眼部症状外,并合并肢体、颈部、脸部,甚至呼吸肌的无力,表现为吞咽困难、咀嚼无力、饮水呛咳、口齿欠清、精细动作变差、四肢近端无力、呼吸困难等。以上症状可突然发生或起病隐渐,特点在于症状随肌肉的反复使用而加重,在休息或睡眠后可以改善,具有「暮重晨轻」特点。虽然重症肌无力症的肌肉无力在早期不予药物治疗、在休息后症状也会改善,但一般症状会随病情的发展而加重,晚期虽经休息亦不能完全恢复。其中妊娠、分娩和产后常有症状加重或发生重症肌无力危象,育龄女性应加以注意和预防。 按证型论治 ‧ 气虚下陷证

邓铁涛治疗重症肌无力方子医案

邓铁涛治疗重症肌无力方子医案 邓铁涛简介:中医学家,广州中医药大学终身教授,博士生导师,全国名老中医。2009年7月1日,93岁的邓铁涛教授被评定为“国医大师”。邓铁涛教授是广东唯一获此殊荣者。 一、国医大师邓铁涛:治重症肌无力方 〔组成〕黄芪60克,党参18克,白术15克,甘草3克,归头10克,陈皮3克,柴胡10克,升麻10克,五爪龙30克,首乌20克,杞子10克。 11味。 〔功效〕补脾益损。 〔主治〕重症肌无力。 〔加减法〕肾阳虚加巴戟、肉苁蓉、淫羊藿;肾阴虚者加山萸肉、旱莲草,或加服六味地黄丸;心血不足者加熟枣仁、夜交藤;胃阴虚者党参易太子参,加石斛、金钗;兼湿者加苡仁、云苓;兼痰者加浙贝、橘络;有外感者用轻剂之补中益气汤原方,酌加豨签草、千层纸、桑叶等。 二、名医名方——治疗重症肌无力(强肌健力饮) 名方创立者:邓铁涛方名:强肌健力饮 组成:黄芪60克、五爪龙60克、党参30克、白术15克、柴胡10克、升麻10克、归头10克、陈皮3克、炙草5克。9味。 功能:补脾益损,强肌健力。 主治:脾胃虚损之睑废、痿证、大气下陷(重症肌无力)。 方解:方中重用黄芪,甘温大补脾气,以作君药。五爪龙粤人称之为“南芪”,与黄芪南北呼应,功能补脾益肺,生气而不助火,与党参、白术同助黄芪,加强补气之功。血为气母,故用当归以养血生气,与上三药共助黄芪以为臣。脾虚气陷,故用升麻、柴胡司升阳举陷之职。脾虚失运,且重用补气之品,则须防气滞,故用陈皮以反佐,达理气消滞之的,与升柴共为佐药。甘草和中,调和诸药,任使药之职。本方源于李东垣之补中益气汤,但又有异于原方。东垣用药偏轻,意在升发脾阳,以达补益中气,健运脾胃。本方参芪术之用量较大,

重症肌无力——通络生肌三联汤百度文库

重症肌无力——通络生肌三联汤 重症肌无力是一种由神经-肌肉接头处传递功能障碍所引起的自身免疫性疾病,临床主要表现为部分或全身骨骼肌无力和易疲劳,活动后症状加重,经休息后症状减轻。患病率为77~150/100万,年发病率为4~11/100万。女性患病率大于男性,约3:2,各年龄段均有发病,儿童1~5岁居多。 病因: 重症肌无力的发病原因分两大类,一类是先天遗传性,极少见,与自身免疫无关;第二类是自身免疫性疾病,最常见。发病原因尚不明确,普遍认为与感染、药物、环境因素有关。同时重症肌无力患者中有65%~80%有胸腺增生,10%~20%伴发。 症状: 重症肌无力病人发病初期往往感到眼或肢体酸胀不适,或视物模糊,容易疲劳,天气炎热或月经来潮时疲乏加重。随着病情发展,骨骼肌明显疲乏无力,显著特点是肌无力于下午或傍晚劳累后加重,晨起或休息后减轻,此种现象称之为“晨轻暮重”。 1.重症肌无力病人全身骨骼肌均可受累,可有如下症状 (1)眼皮下垂、视力模糊、复视、斜视、眼球转动不灵活。 (2)表情淡漠、苦笑面容、讲话大舌头、构音困难,常伴鼻音。 (3)咀嚼无力、饮水呛咳、吞咽困难。 (4)颈软、抬头困难,转颈、耸肩无力。 (5)抬臂、梳头、上楼梯、下蹲、上车困难。 2.临床分型 (1)改良的Osseman分型法①I型眼肌型;②IIA型轻度全身型,四肢肌群常伴眼肌受累,无假性球麻痹的表现,即无咀嚼和吞咽困难构音不清。③IIB型四肢肌群常伴眼肌受累,有假性球麻痹的表现,多在半年内出现呼吸困难。④III型(重度激进型)发病迅速,多由数周或数月发展到呼吸困难。⑤IV型(迟发重症型)多在2年左右由I型、IIA型、IIB 型演变。⑥V型肌萎缩型,少见。 (2)肌无力危象是指重症肌无力患者在病程中由于某种原因突然发生的病情急剧恶化,呼吸困难,危及生命的危重现象。根据不同的原因,MG危象通常分3种类型:①肌无力危象大多是由于疾病本身的发展所致。也可因感染、过度疲劳、精神刺激、月经、分娩、手术、外伤而诱发。临床表现为患者的肌无力症状突然加重,出现吞咽和咳痰无力,呼吸困难,常伴烦躁不安,大汗淋漓等症状。②胆碱能危象见于长期服用较大剂量的“溴吡斯的明”

加味补中益气汤治疗眼肌型重症肌无力临床研究

加味补中益气汤治疗眼肌型重症肌无力临床 研究

【摘要】目的:研究加味补中益气汤对眼肌型重症肌无力(oMG)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对象为我院收治的76例oMG患者,按入院顺序将其分为对照组(38例)与观察组(38例),分别应用常规西医治疗、加味补中益气汤进行治疗。对不同治疗方法取得的效果进行评价。结果:观察组患者中医症候积分的下降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相比于对照组则明显升高,数据对比P<0.05。结论:加味补中益气汤可有效改善oMG患者的症状,提升其中气,加快眼肌力的恢复。 【关键词】眼肌型重症肌无力(oMG);加味补中益气汤;临床疗效 重症肌无力(MG)是一种神经-肌肉接头传递功能障碍的获得性自身免疫性疾病。主要由神经-肌肉接头突出后模上乙酰胆碱受体受损引起。临床表现为部分或全身骨骼肌无力和容易疲劳等,活动后症状加重,经休息和胆碱酯酶抑制剂治疗后症状减轻。眼肌型重症肌无力(oMG)为MG常见类型,指的是肌无力症状仅限于眼外肌,症状表现为上睑下垂、复视眼球活动障碍等[1]。oMG可见任何年龄段,仅少数患者能够自愈,大部分患者维持局限症状,严重时还会发展至gMG(全身型重症肌无力),需及时采取干预治疗措施。在中医学领域,oMG属于痿证、睑废的范畴,并且早在两千年前,《内经》一书便记载了类似症状,并设有专篇《痿论》,就该病的病机及治疗进行阐述,可见中医学对该病有着丰富的治疗经验[2]。基于此,本文以我院76例oMG患者为例,就其应用加味补中益气汤治疗的效果展开探讨。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对象为我院收治的76例oMG患者,时间为2019.3~2020.5,按入院顺序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38例中,男女各有16例、22例;年龄范围18至57岁,平均(26.38±4.35)岁;病程1个月至5年,平均(2.07±0.13)年。观察组38例中,男女各有14例、24例;年龄范围18至58岁,平均(26.41±4.37)岁;病程1个月至6年,平均(2.09±0.15)年。所有患者均存在眼睑下垂,晨轻暮重,不耐疲劳,伴复视、斜视,眼球固定不灵活,少气懒言等症状,眼肌疲劳试验结果呈阳性,新斯的明实验阳性,乙酰胆碱受体抗体阳性均符合oMG的诊断标准。患者知晓实验且自愿参与,对于存在先天性眼睑下垂、严重脏器疾

中医治疗重症肌无力或其它神经肌肉疾病主要药物

中医治疗重症肌无力或其它神经肌肉疾病主要药物 黄芪性温,味甘,归脾、肺二经,具有补气升阳,益卫固表,托毒生肌,利水消肿四大功效,古人认为:芪,长也,黄芪色黄,为补药之长,主补丈夫虚损,五劳羸瘦。又谓黄芪甘温纯阳,补诸虚不足,益元气,壮脾胃。临床治疗脾胃虚弱,不能输布水谷精微于四肢,而致肢体不举肌肉无力萎软萎缩者。可用至60克至120克。广东中医选用黄芪,多以四川岷山出产者为佳,因其温补而不燥;东北出产黄芪次之。 五爪龙(附:千斤拔、牛大力) 又名五指毛桃,是岭南草药,南方黄芪,故又名南芪。清代岭南番禺医家何克谏《生草药性备要》有载。五爪龙性平微温,味甘,气香,功效益气健脾,疗虚补损,治疗重症肌无力与黄芪同用,既增强黄芪补益脾胃之功,又防止黄芪量大温补过燥。五爪龙在广东客家地区应用比较广泛,食市有五爪龙煲鸡汤、五爪龙煲猪脊骨汤名菜。 党参中医治疗重症肌无力或其它神经肌肉疾病主要药物,也是日常饮食常用的甘温甘平补益之品。党参性平,微温,味甘,入脾、肺二经,具有补脾益气,生津养血功效,临床治疗脾胃气虚之肢体萎软萎缩无力者,重症肌无力患者具有食欲不振,纳呆,上腹隐痛,大便溏泄症状者(长期服用抗胆碱酯酶药可导致上述症状),尤其需要服用党参加以调补。日常煲汤或烹煮肉食,可用30克,多与黄芪一同煲煮。 人参性平,味甘微苦,归肺、脾、心经,为食补调养元气之佳品。功效大补元气,补脾益肺,生津止渴,安神益智,临床应用很广,治疗重症肌无力或神经肌肉疾病少配伍入药,多是独味炖服,或炖后兑服。用量每次10克,水煎炖。患者舌苔厚腻,本虚标实(即体质虚又有邪实)确又需要进补者,可用人参10克,陈皮1克,一同炖服。 太子参性平,味甘微苦,归肺、脾经,功效补气生津,是中医治疗重症肌无力或其它神经肌肉疾病主要药物。临床用党参如果嫌其温燥,一般都以太子参代替。治疗作用与党参基本相同,其性味平和,

不传秘方:重症肌无力特效神方细辛汤

不传秘方:重症肌无力特效神方细辛汤 中医自古有“中医不传之秘在于量”之言,临床常用的中药饮片一般不会超过两三百味,而所治疗的范围却几乎囊括内、外、妇、儿科等各科疾病。有限的药物之所以可以发挥无限的作用,除了组方配伍的变化外,最根本的秘密就在于剂量。如吴佩衡、范中林、唐步祺、卢崇汉、李可等中医名家就是善于重用大剂量来达到救治危重症的典范。即重剂可起沉疴。本文就重在登载各中医名家的典范秘方。 秘方:(补中益气汤合麻黄附子细辛汤加减)黄芪60g,党参40g,白术15g,云茯苓15g,升麻10g,柴胡10g,陈皮10g,麻黄10g,细辛15g,制附片(先煎半小时)30g,淫羊藿15g,仙鹤草30g,炙甘草6g。 用法:水煎服,每日一剂,加水适量,头煎六十分钟,二煎四十分钟,两次煎液合并混匀,分早晚各服一次服用。 病例:孙某,女,35岁。患者一年前无明显原因出现四肢无力、双眼睑下垂,晚上明显,清晨可有减轻,于某省级医院就诊行肌电图检查支持重症肌无力诊断,新斯的明试验阳性,AChR抗体阳性,胸部CT检查提示胸膜未见明显异常。诊断为重症肌无力。服用溴吡斯的明60mg,一天三次等治疗,病情好转。一个月后患者病情加重,在前面药物的基础上加服醋酸泼尼松片50mg,一天一次顿服,症状稍有缓解;三个月后患者病情进一步加重,出现呼吸吞咽困难,先后与大剂量丙种球蛋白、甲泼尼松冲击疗法、环磷酰胺免疫抑制等对症支持治疗后呼吸吞咽困难缓解出院,出院后继续予溴吡斯的明60mg口服,一天四次,醋酸泼尼松片60mg口服,一天一次顿服维持治疗。三天前患者自行将醋酸泼尼松片逐渐减量至45mg,加之受凉,出现四肢无力、双眼睑下垂症状加重,今晨版呼吸困难,因家庭经济困难,或者拒绝去省级医院治疗。求助于中医。诊见:患者双眼睑下垂,眼球

【邓铁涛:重症肌无力食疗方】6

【邓铁涛:重症肌无力食疗方】6 展开全文 重症肌无力饮食验方: 北黄芪60g,党参30g或五爪龙60g,煲瘦肉或猪脊骨。 失眠,加百合30g; 湿气重,加薏苡仁30g; 腹泻,加淮山30g; 心烦、燥热者,加龙眼肉30g; 复视者,加枸杞子30g或金钗石斛10g,煲瘦肉二两,或膨鱼鳃一个分四次煲瘦肉。

五爪龙:《泉州本草》:“入肝、肺、肾、膀胱四经。”清热利湿,消肿解毒,治疗丹毒、消肿、风湿病等。湿去则脾胃健运,气血得生,肌肉得以濡养。 黄芪党参煲猪腱(瘦猪肉)汤:黄芪30-60g,党参15-30g,猪腱(或瘦猪肉)250g,生姜、食盐适量。补脾益气,用于脾胃虚损之重症肌无力,其他神经肌肉疾病、肌肉萎缩属于脾胃虚损者即可。 山枸杞芡实薏苡仁汤:淮山、芡实、薏苡仁各30g,枸杞子10g,瘦猪肉适量。健脾祛湿,治疗脾胃虚损之重症肌无力,长期服用激素、抗胆碱酯酶药物治疗有肥胖虚肿及胃肠不适患者。 牛腱健脾补肾汤:牛腱90,切碎,用水浸泡20分钟,待水变至淡红色,牛腱之营养物质逐渐为水所溶解,再煮沸,慢火熬,约15分钟,去渣,服肉汁。也可配淮山、枸杞、黄芪、党参、大枣、生姜、杜仲。 瘦猪肉汤:瘦猪肉90g,切碎,用水浸泡20分钟,水变至淡红色,瘦猪肉之营养物质逐渐为水所溶解,再煮滚,慢火熬,约15分钟,去渣,服肉汁,适于重症肌无力及神经肌肉疾病患者。 五爪龙煲猪脊骨:五爪龙30-60g,猪脊骨120g,大枣、生姜、食盐适量。将五爪龙洗净,若是鲜品需蒸晒去青味,方能为饮片药用,加水至1000毫升,煲滚后慢火煎煮约250毫升。 鱼胶煲瘦猪肉:鱼胶30g,瘦猪肉90g,生姜、食盐适量,煲汤至奶白色,如果是新鲜鱼鳔用花生油煎后去腥味,再煲汤。 鱼胶:《本草纲目》:“甘,平,无毒。鳔胶,甘咸,平,无毒。鳔,即诸鱼之白脬,其中空如泡,故曰鳔。可治为胶,亦名漩胶。诸鳔皆可为胶,而海渔多以石首鳔作之,名江鳔,谓江鱼之鳔也,粘物甚固。”补肾益精,滋养筋脉,腰膝无力,止血,散瘀,消肿。鱼胶能增强胃肠的消化吸收功能,提高食欲,有利于防治食欲不振、消化不良、便秘等病症;能增强肌肉组织的韧性和弹力,增强体力,消除疲劳;能加强脑神经功能,促进生长发育,提高思维和智力,维持腺体正常分泌;可防治反应迟钝、小儿发育不良、产妇乳汁分泌不足、老年健忘失眠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