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斗导航位置服务及趋势

北斗导航位置服务及趋势

北斗导航产业发展现状及趋势

卫星导航系统是一个国家重要的空间信息基础设施,是国家综合国力、核心竞争力与科技创新能力的重要标志和集中体现。当前,我国对卫星导航产业的发展高度重视,国家发改委牵头联合多部门共同起草了北斗产业中长期规划,并将北斗导航系统列入《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16项重大科技专项之一。

一、北斗导航产业发展现状

(一)军事领域大展雄风

中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BeiDou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BDS)是中国自行研制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具备全球导航的能力。从军事用途来看,北斗体系主要有四大功能,导航、定位、授时、通讯功能。这四大功能将会在军事武器,包括体系的运作过程中发挥很大的作用;是继美国全球定位系统(GPS)、俄罗斯格洛纳斯卫星导航系统(GLONASS)之后第三个成熟的卫星导航系统。

(二)民用领域遍地开花

2016年3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审议通过《关于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融合发展的意见》。会议明确:军民融合上升为国家战略。北斗导航系统在优先军用的同时,已广泛的应用在交通、电信、电力、国土资源、测绘地理信息、气象预报、海洋渔业、

公共安全、抢险救灾和位置服务等领域,市场规模巨大。根据中国卫星导航定位协会分析,2015年中国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的产值已超过2250亿元;到2020年,中国将建成由5颗地球静止轨道和30颗地球非静止轨道卫星组网而成,服务全球的北斗卫星导航定位系统,届时中国卫星导航与位置产业的用户规模将成为世界第一,产业的年产值将超过4000亿元。

顶层军民融合上升为国家战略后,不论是政策支持还是实质推进。中国已经进入“北斗+”发展时代,通过北斗地基一张网的整合与建设,构建位置服务云平台,以满足国家、行业、大众市场对精准位置服务的需求,催生新的经济形态,构建新的产业链并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提供环境。北斗导航产业作为通信、电子与交通等产业的连接点,将通过产业联动方式连接各环节配套企业,推动产业快速健康发展。

1.北斗导航位置服务

位置信息服务是由导航或者移动通信网络基础设施提供的一种增值服务,通过一组定位技术获得位置信息(如经纬度坐标数据),提供给组织、个人或者通信系统,实现各种与位置相关的业务服务。

图1 北斗导航位置服务数据中心(山西)分中心

而且随着国内传感器产品的成熟、成本下降使其能够在智能终端上大规模、高密度地使用和连接,以北斗为基础的位置服务与云计算、物联网、互联网、卫星互联网和大数据等领域的跨界融合和集成应用已成为必然趋势,北斗系统支撑的位置服务收集每个人、每个行业、每个组织自身携带的大量数据,通过数据集聚、融合形成大数据产业,打破了传统思维方式中的空间和时间观念,过去遥不可及的事情,现在一键搞定。数据就是资源,数据就是金钱。思想无限,应用无限!

2.政府应用

基于北斗的环境监测:系统采用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实现卫星定位与无线通讯功能。监测设备自动采集各监测点的重金属超标(微量元素含量)、空气质量污染指数超标等数据,按照设定的时间间隔通过北斗卫星

通信或无线通讯链路自动传输到监控中心,监控中心实时接收北斗RDSS 传输的监测数据,并存储管理,监控中心触摸大屏上实时接入接收的环境监测数据,并在三维地理环境显示相应的位置、污染指数情况等信息,监控中心综合分析回传的数据,对超标情况及历史数据等情况进行综合分析,为决策分析提供辅助支持,并发布。

基于北斗气象领域应用项目:北斗导航系统在气象领域已广泛应用。气象观测台站将气象观测传感器与北斗终端集成,利用北斗的短报文通信方式,将采集的气象信息自动回传到数据处理中心,生成时间、空间基准一致的动态气象信息,可以为大范围的数字气象产品生成提供时空基准。基于北斗的气象预警信息系统正在各地气象部门投入建设,该系统利用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特有的短报文通信功能,以解决常规通信手段发布的气象预警信息难以覆盖偏远地区的问题,增强偏远地区公众防灾减灾能力。

基于北斗减灾防灾应用项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