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当代美国翻译理论1

2019年当代美国翻译理论1
2019年当代美国翻译理论1

当代美国翻译理论

托尔曼和他的《翻译艺术》

赫伯特. 库欣. 托儿曼(Herbert Cushing Tolman)的《翻译艺术》(Art of Translation)发表于1901年。它是美国理论史上的第一部专著,属于西方传统理论研究的范畴。在该书中,托儿曼谈到了翻译的本质,翻译的过程,翻译的标准和译作的风格等问题。

一.翻译的本质

托儿曼谈的是文学翻译。首先,他认为,翻译是一种艺术。翻译家应是艺术家,就像雕塑家,画家和设计师一样。翻译的艺术,贯穿于整个翻译过程之中,即理解和表达的过程之中。托儿曼认为,翻译艺术与绘画艺术最相近。

二.翻译的过程

作者指出:“翻译的心理过程由两部分组成:第一,我们必须掌握原文作者的思想;第二,我们必须用译文的语言把原文作者的思想表达出来。”

这里,托儿曼像一般传统的理论家一样,把翻译的过程分为理解和表达两个阶段。

1.理解:托儿曼强调,必须从原文的观点理解原文,才能掌握原作的精神。他说,译者只有从原文的观点出发去阅读,才能使自己沉浸在原文的思想和感情的激流之中,才能领会原文的精神实质。他把译者阅读原文的过程,比作画家落笔前的构思过程。画家只有知道自己要画什么,才会动手去画。他不会随便去画一丛灌木,然后再画一颗树,接着再画一块石头,而是头脑里首先有了整幅风景的轮廓,心领神会,然后才动手去画。翻译艺术也正是这样。译者只有透彻地理解了原作的思想之后,才应动笔翻译。(泰特勒也把翻译比作画画,但泰特勒强调的是翻译的困难,因为,画家临摹可用相同的材料,翻译家模仿却用的是不同的语言。)

2.表达:托儿曼指出: “译者对原文的精神领会越沈,就越感到自己责任之重大,也越来越深刻地理解到传达原作结构的精神实质之困难。”他说:“翻译要能在英语读者或听众中引起像原文读者或听众所感受的同样的感情。”他也意识到,译作要像原作一样,在译文读者中产生原作在原文读者中完全一样的效果是不可能的。关于这一点,他又把翻译比作绘画艺术。他说,没有一个画家能完美地重现自然风景。最好的画家并不是用与自然同样的颜色表现自然风景中的每一个细节;最好的画家应该是有感于壮丽的自然景色,并认识到绘画艺术的局限性,然后使自己的画尽可能地接近大自然的美景。最好的翻译家也一样,他并不是在英语中精确地复制原作——因为这是不可能的—他只能使自己的译作尽可能地接近原作。

3.翻译的标准

1.忠实:托儿曼认为,所谓的“忠实”,是指忠实于原作的精神。托儿曼指出:“翻译并不是把一种外语的单词译成母语,而应该是原文中的感情,生命,力度和精神的蜕变。”他以画家画战马为例,好的画家画出马的神采——那炯炯有神的眼睛,那高昂的头颅,那呼呼有声的鼻孔。只有艺术家感受到了那战马的威武精神,才能把战马画得生气勃勃,为伍雄壮。蹩脚的画家虽然画出了马的四条腿,一个身子和一个头,也许我们看了也知道画的是一匹马,但其中

肯定缺少了什么。那就是马的精神。同样,好的译者在复现原句的意义时,能把原句中所包含的感情和原句的伟大,美丽和细腻之处都表达出来;蹩脚的译者却把原著作者给原作思想所穿的锦袍,换成了褴褛的衣衫。他的这一观点,与中国传统译论中的“神似”说,有异曲同工之妙。

因为翻译要再现原作的精神,托儿曼主张,我们既要忠实于原作的优美之处,也要忠实于原作的不足之处。同时,托儿曼也指出,翻译不是解释。原文的意义模糊不清,往往是作者故意为之,那么,忠实的译文在译入语规范容许的限度内,也应该模仿这种模糊不清的

表达方式。更为重要的是,译文不应超过原文。他指出:“如果原作趴地蠕动,译作不可能腾空翱翔。”如果那样做,也是不忠于原作的精神。

2.通顺:托儿曼认为,译文必须是地道的译入语。用他的话来说,“必须是地道的英语。”译文必须自然流畅。他认为,尽管翻译有一定的局限性,译者还应该努力探索这一艺术高度的表现力。他引用考尔(Cauer )的话说,译者面临着双重任务:首先,他的译文应该是活的,而不应该是矫揉造作的。否则,译文怎么能接近我们的情感呢?其次,原先的诗人或作者的特殊的风格也应该加以保留。他的这些思想使我们想起了鲁迅先生关于翻译标准的论述:“凡是翻译,必须兼顾着两面,一是当然力求其易解,一则保存着原作的丰姿。”

3风格:译作应再现原作的风格。这里,托儿曼着重谈了选词,词序和修辞的问题。他认为,只有重现原作在词汇,词序和修辞上的特色,译作才能重现原作的风格。

弗雷德里克.M. 勒内的《阐释:语言和翻译——从西塞罗到泰特勒》

在“导论”部分,作者首先提出,讨论翻译的前提是语言学理论,并认为,在西方,从古代到18世纪,翻译家们都是在他们所处时代语言学理论的指导下工作的。在古典传统中,使用语言被认为是一种艺术,而语言艺术又可分为两种:语法和修辞。语法研究的是语言的基本方面,要使交际成为可能,语法是必不可少的知识,语言使用者的主要材料是“词”。词可单独使用,也可结合起来使用。词被认为是语言的最小单位,是语言艺术所控制的语言操作的起点。由词到词组到句子到段落最后组成文章,使传达思想成为可能。这犹如建造房子一样层层搭建起来。这就是语言结构的概念。结构可以拆开,也可以重组。翻译犹如要把一座房子拆掉,然后用原有的这些材料在另一个地方建造起同样的一座房子。因此,翻译要经过两个过程:第一个过程,就是“拆房子”,把语言结构解开来,这是一个分析的过程;第二个过程是“重建”的过程,这是一个表达的过程。

亚里士多德在《解释篇》中,给词下这样的定义: “词是灵魂,感情和印象的口语符号。” 但他也指出,符号因语言而异。奥古斯丁则说,交际实际上可以通过各种符号来完成,而人类最常用的交际符号是由词组成的。这种符号理论在论及思想与符号的关系时认为,词与物是互为依存的。没有词,物仅存于头脑的真空中。因此,因此尽管物先于词,但在思想外部,物的存在必须依靠词。事实上,物多于词。许多物无词表达。物是无限的,词是有限的。另一方面,词要靠物存在。物与词的关系是主人与仆人的关系。物是主,词为仆。也就是说,词的存在是为思想服务的。因此,有人说,语言是思想的仆人。语言必须设法表达头脑中形成的各种

思想。但一个主人可以有多个仆人为其服务。因此,一个思想也可用多个词来表达。他们认为,译者主要的目的是传达原著的内容,因此,每一部译作都被认为是原作的复述。唯有这样,传译才有可能。这一时期的译文,往往比原文长,有的甚至多出原文的三分之一。这是因为,词的存在是为物服务的,有些事物需要较多的词才能表达。这种现象当代译者认为是一种缺陷,在当时却认为是一个优点。

翻译中的修辞也应该看读者对象。其实,读者问题也一直为传统中国译论所重视。例如,严复“雅”字的提出,就首先考虑到他的读者对象是当时熟悉古文的士大夫阶层。傅斯年在1919年《译书感言》中也提到:“(一)译书人对于作者负责任。(二)译书人对于读者负责任。”后来,胡适在1923年《译书》一文中,对此又有所发展,提出“译书第一要对原作者负责任,求不失原意;第二要对读者负责任,求他们能懂。”此外加上了第三要对自己负责,求不自欺欺人。林语堂则说,信对作者负责;达对读者负责,美对艺术负责。另外,鲁迅先生在谈到“直译”与“硬译”时,也要求区别读者对象,即普通读者与专家。在谈到语言与句法问题的处理时,说给知识分子看,宁信而不顺;给普通读者看,也可偶尔加些新词和新句法。他还把读者分为三类:甲,很受教育;乙,略能识字;丙,识字无几。此外,在曾虚

白也谈到读者的感应会不同,原因是(1)种族不同,风俗,习惯,思想不同;(2)文学上的组织不同。他认为译者应参照译本读者的心理,拿它重新组合我们自己的文字;换句话说,必须改变方法,才可能得到同样的目的。陈康在谈到“达”的时候,则与译文的读者联系起来,认为“译文的达与不达,不能普遍地以一切可能的读者为标准,乃指相对于一部分人,即这篇翻译的理想读者。

理想的翻译当然是折乎其中,但绝对的折衷是不可能的。译者要么偏向作者或原文,要么偏向读者或译文。这取决于译者的翻译观。但自己的译者会根据翻译的目的,读者的对象,文本的类型和作者的意图确定翻译的原则和方法。这两者并无孰优孰劣的问题。

也都提到了译文要考虑读者的因素。

勒内认为,解释一直是翻译的基本特征。本书的标题中就用了一个拉丁文词interpretatio, 即interpretation. 翻译是语言和意义的移植。语言只是媒介,翻译的任务是给予清晰的解释。翻译只不过是用另一种语言解释原文的内容。翻译的首要任务不是使源语为读者理解,而是使原文内容被一定水平的读者所理解,这是需要译者通过选词,以保证读者完全理解。从语言的角度来看,翻译似乎只是通过语言进行交际的活动。但从阐释学的角度来看,翻译主要关注的是文本信息,语言只是达到目的的手段。同时翻译可以有三种不同的目的。可以把翻译当作语言学习的一种手段,也可以把翻译当作译书创作的手段。以上都是为了达到译者自己的目的。把翻译作为解释的手段,才具有阐释学的性质,而且也涉及到听众(或读者)。译者处于阐释与语言,作者和读者,信息与文字之间。一般译者往往向读者,内容和目的语这一侧倾斜。这与翻译的阐释学性质是分不开的。勒内还从translation 一词的词源来分析,“trans-”就包含了出发地和目的地。这两头在运输中同样重要。物资只有到达了目的地,才算完成了运输任务。因此翻译理论的研究必须包括读者这一边,而不是只考虑作者这一边。

奈达翻译理论概述

奈达的翻译思想经历了一个从倾向于把翻译看作科学到倾向于把翻译看作艺术的转化过程。他一方面认为,归根到底,翻译是艺术,并认为“翻译家是天生的(1981)”。另一方面,他把“翻译科学”的论点改为“翻译研究是科学。”最近,奈达又认为翻译基本上是一种技艺(technology )。他说:“关于翻译是艺术,还是科学,或是技艺的传统的争论,基本上是没有意义的,因为翻译既是艺术,也是科学,也是技艺。优秀的文学翻译工作者必须对语言的美学方面又敏感性,同时要掌握最切近的自然对等的表达技艺。再说,这种技艺是可以通过实践和训练改进的,就像所有的技艺一样,同时,对翻译过程进行科学的描写也是可能的。但是,翻译实际上是产生译作的过程,因此,翻译基本上是一门技艺,因为,这需要多种学科才能产生令人满意的译作,包括语言学,文化人类学,心理学和交际理论。”(Nida,1996)还有一个问题就是翻译应以读者为中心,还是以作者为中心。换有些人的话来说,是把作者带到读者中去呢,还是把读者带到作者那去。传统的翻译理论强调的“忠实”,实际上主要以作者为中心的。奈达是主张把作者带到读者中去的。他认为译文必须通顺易懂。其实翻译本身就包含了两个方面:作者和原文与读者和译文。从作者到读者,从原文到译文,就像钱钟书先生所说的,需要经历一次艰难的旅行。旅行要达到目的地才算完成。对翻译来说,就是要把原文的内容传达给特定对象的读者,不仅能使他们正确理解,还要使他们容易理解,才算完成了“传达”或“运输”的任务。译者是作者与读者之间的中间人,固有译者是“媒婆”之说。作为媒婆,当然要顾及双方。也就是说,作为译者,也不能忽略读者这一方。勒内进一步指出,进来的文学批评开始更注重读者以及读者在文学中的地位。这个问题,对翻译来说,尤为重要。没有任何其他文学活动比翻译更需要依赖于读者。因为,翻译就是为不

懂原文的读者服务的。如果说译者对作者的责任是忠实,那么对译者的责任就是明白易懂。根据阐释学的观点,译者与其说是一位语言学家,还不如说是一位解释者。解释,就首先必须清楚。拉丁文interpretatio 的意思既是“翻译”,也是“解释”,就说明了翻译的本质。读者不清楚的原因可能有两个发面:语言和内容。译者有责任在这两个发面都要使读者清楚。勒内还提到,译者往往要写序言和后记。里面的话实际上主要都是对读者说的。也就是说,译者总是想方设法地与读者沟通,因为读者是他服务的对象。译者调动一切翻译手段都要服从于“为读者服务”这一目的。

在《语际交际的社会语言学》的最后一章“翻译工作者的语言观”中,奈达指出,称职的翻译工作者最清楚地知道,词的意义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于上下文,包括与同一句子或同一段落中其他词的关系,也取决于文本产生的历史背景(时间,地点,作者,读者以及场合),还取决于文化。同时,称职的翻译工作者总是把语言看作交际的工具。他们主要关注的不是语言结构,而是作者向读者(或听众)传达概念的潜在的创造力。称职的翻译工作者也应考虑文本的各种目的,并在发那一中突出主要目的,不要与次要目的相混淆。

解构主义翻译思想

法国解构主义的代表人物之一罗朗. 巴特曾宣称“作者死了!”这是什么意思呢?因为,他认为,文本(text )一旦完成,语言符号即开始起作用。读者通过对语言符号的解读,解释文本的意义。因此,文本能否存在下去,取决于读者。他也否认文本有任何中心意义。他认为,

文本无中心系统,也没有终极的意义。他说文本就像一个洋葱头,有许多层(或层次,系统)构成,里面没有核心……唯有一层剥下去。其意思是文本没有唯一的,一层不变译文的意义。因此,我们可以对文本作多种解释。这时,作者已无法限制读者对文本的解释了。起作用的是语言符号和读者对语言符号的解读了。

把上述观点引入翻译研究,结构主义者就认为,原文想生存下去,就必须有译文。没有译文,原文就无法生存下去。由于文本本身没有确定不变的意义,因此每经一次翻译就改变了原文的意义。所以,文本的意义不是由文本自身决定的,而是由译文决定的。译者和译文读者在阅读过程中,不断地对原文进行解释,这些解说又互相补充。只有对原文不断翻译和对译文不断阅读,原文才得以存在下去。而且,文本能存在下去,不是依靠文本本身所包含的特征,而是依赖于译文所包含的特征。

德曼在《关于沃尔特. 本亚明《译者的任务》译文的结论》(Conclusions: Walter Benjamin’s The Task of the Translator,1986)中说,翻译不是文学的附庸,翻译是一个文本的“来世”(afterlife )。文本因经过翻译而被赋予新的意义,并获得了新的生命。福柯则认为,原著在翻译处理中不断地被改写,译者每次阅读和翻译都改写了原作。因此,结构主义者宣称,译者是创造的主体,翻译文本是创造的新生语言。从而大大地提高了译者和译作的作用和地位。译文不仅是与原文的地位是平等的,而且,原文还得依赖译文才能生存下去。

在解构主义者看来,原文与译文的关系,不是传统翻译理论所主张的“模式——复制”的关系,而是平等互补的关系,按德里达的说法,是一种“共生”的关系。结构主义否认原文与译文区别,也否认语言与意义的区别。

韦努蒂及其解构主义的翻译策略

韦努蒂是翻译异化论的代表人物。异化化论者认为,读者读翻译作品,目的就是为了了解异国文化。而且在译文中保留异国文化和语言的表达方式,才能起到文化交流和丰富目的语文化和目的语表达方式的作用。

我们认为,异化论和归化论都是有道理的。如果考虑到翻译的目的,读者的对象和要求,文本的类型以及作者的意图,归化的翻译和异化的翻译在目的语中都有其存在和应用的价值。这两种翻译服务的对象不同,所要达到的目的也不同。更何况不同的文本类型和作者的意图要求不同的翻译原则和方法。因此,我们不能对此一概而论。

《译者的隐身》(translat or’s invisibility: a history of translation,1995), 是指在译文中看不见译者的痕迹,即所谓“不可见性”(invisibility )。他在该书一开头就引用诺曼. 夏皮罗(Norman Shapiro )的话来说明译者在译文中的“不可见性”。“我认为,译文应力求透明,以致看起来不像译文。好的翻译像一块玻璃。只有玻璃上的一些小小的瑕疵——擦痕和气泡。当然,理想的是最好什么也没有。译文应该永远不会引起读者感到他们是在读译文。”夏皮罗所说的“透明”(transpare nt),就是韦努蒂所指的“不可见性”,即译文看不见译者的存在,读者就像在读原文一样。韦努蒂指出,这种使译文透明的幻想,就是要求译者努力保证译文通顺易懂——使用当代的用语,保持句法的连贯性,并确定一种确切的意义。

译作的生存是由译作与译作所产生和被阅读的文化和深灰条件之间的关系建立起来的。这种关系显示了翻译对原文的歪曲或篡改;这种歪曲或篡改固有地寓于翻译地目的和行为之中:即根据原文问世之前早就存在在目的语中地价值观,信仰和表达方式对外国文本进行改写;这种改写往往是根据占主导地位到处于边缘地位地文化规范的层次决定的,从而也决定了译本的制作,发行和流行。翻译的目的是使另一种文化变得可以理解,甚至变得熟悉。这一目的的往往包含着一种把外国文本完全归化的危险。从这个角度来说,归化的翻译也起到了巩固目的语文化规范的作用。就英美文化而言,这是一种文化殖民主义的表现。因此,翻译是一种文化和政治行为,把外国文化打上目的语文化意识形态的烙印。翻译的这种歪曲和篡改部分是不可避免的,是寓于翻译过程中的;部分是潜在的,取决于产生和接受译文所处的不同历史条件的特定文化和社会背景。

从历史的角度来看,归化的翻译在任何民族的文化中,确实是表现了民族中心主义的倾向。在英美文化中更是表现了文化的殖民主义。例如,当代印度学者中有人就认为,泰戈尔把自己的诗歌译成英语,是以英语文化和英语诗歌为规范的,在内容上和风格上大大不同于他用孟加拉文原文创作的诗歌。泰戈尔的创作表明他是一个民族主义者,但他的英语译诗,则表明他是一个殖民主义者。但正因为是归化的,通顺的翻译,才使泰戈尔的作品在英语文化中广为流传,甚至最终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再如,我国大翻译家严复,他初期的译作如《天演论》等,可视为通顺翻译的典范。正因为这样,西方的社会学思想,才得以再当时的知识分子(士大夫阶级)中得以传播。因此,不可否认,通顺的翻译在本国文化中传播外国文化是起了不可代替的作用的。但是,随着各国间文化交往的日益频繁,本国文化对异国文化越来越采取宽容的态度,异化的翻译也会慢慢为读者和出版商所接受。同时,韦努蒂也指出,异化的翻译在知识阶层中更容易认可。随着时间的推移,归化的译本将会完成其历史使命,并代之以异化的译本。例如,今天,我们不再满足于严复的译本,我们也不再满足于朱生豪的莎士比亚译本。这也就是为什么每个时代都要把一些重要的文学和哲学名著重译一次。一般来说,随着每次的重译,异化的程度越来越多。因为翻译诗学也是随着时代思潮的变迁而变化的。可以预言,未来的翻译,外国文本中语言和文化的差异将会在译文中得到更多的保留。但是,我们不能忘记,由于归化的翻译和异化的翻译在目的语文化中起着各自不能互相替代的作用,完成各自的使命,因此,两种翻译将永远并存,并起到相互补充的作用。同时,我们也不能忘记,采用何种翻译策略,最终取决于目的语文化的意识形态,赞助任的力量以及翻译诗学,取决于翻译的目的和读者的对象。

安德烈. 勒菲弗尔和翻译研究派

翻译研究派把翻译置于一个广阔的文化背景中进行研究,强调历史意识和文化观点。勒非弗尔把翻译研究与权利,思想意识,赞助人和诗学结合起来,并提出,翻译是改写文本的一种形式,是创造另一个文本形象的一种形式;文学批评,传记,文学史,电影,戏剧,拟作,编撰文集和读者指南等都是对文本的改写,都是创造另一个文本形象的形式。也就是说,翻译创造了原文,原作者,原文的文学和文化的形象。而一切改写,不论其意图如何,都反映某种思想意识和诗学。因此,翻译实际上也是译者对文本的摆布,使文学以一定的方

式在特定的社会里产生作用。

1.思想意识在形成翻译中的作用:译作的形象受两种因素的制约:译者的思想意

识和当时在接受语文化中占主导地位的诗学。译者是否愿意接受这种思想意识,这种思想意识是否是某种赞助人力量强加给他的一种制约因素。思想意识决定了译者基本的翻译策略,也决定了他对原文中语言和论域有关的问题(属于原作者的事物,概念,风俗习惯)的处理方法。勒菲尔认为,翻译并非在两种语言的真空中进行的,而是在两种文学传统的语境下进行的。译者作用于特定时间的特定文化之中。他们对自己和自己文化的理解,是影响他们翻译方法的诸多因素之一。思想意识是赞助人,人民与要求翻译和出版的机构强加给译者的。译者必须在译入语的思想意识和自己作为职业工作者的地位之间取得妥协。一方面,他要使其他译者相信,他无愧域翻译家的职业;同时,其译作必须不能违反自己的思想意识。

2.赞助人的力量:译者与赞助人的关系中,译者若想使自己的翻译得到出版,其

所享有的自由度是很小的。赞助人可以是个别的人,也可以是一个团体,如宗教团体,政党,皇室,出版商以及报纸,杂志和电视公司。他们对翻译的影响力不可低估。赞助人一般更重视文学的思想意识,而不是文学的诗学。赞助人的力量可以有三种因素组成,即思想意识,经济和地位。

3.诗学:诗学有两个因素组成:一是文学手段,文学样式,主题,原型人物,情

节和象征等一系列文学要素;另一个是观念,即在社会系统中,文学起什么作用,或应起什么作用。这个观念对选择主题十分重要,即所选主题必须是符合社会系统,这样的文学作品才会受到重视。

4.论域:译者必须在对原作者所处的论域(如属于某一特定文化的一整套概念,

思想意识,人物和事物)与译者和他的读者所处的另一个论域之间取得平衡。译者对待论域的态度,取决于原文的地位,目的语文化的读者对象及其所习惯的行为模式等。如果原文在目的语文化中享有较高的地位,翻译一般可以直译。如果原文想象在目的语文化中不再享有崇高的地位,翻译就有更多的自由,因为原文不再被认为是“准神圣”的文本。一旦原文不再享有崇高的地位,目的语文化就会对其出现不同的态度;因此会产生不同的翻译策略。

5.翻译技巧:在翻译中,想给出规则是徒劳的,因为翻译不仅仅是寻求语言层次

上的对等。我们一直说翻译要“忠实”。问题是什么才构成翻译的忠实?这个问题不能只从语言方面来回答。把翻译研究仅仅看作是寻找翻译规则无疑是简化到了荒谬的程度。这样做也无疑无视了翻译这一想象的复杂性,无视了其他研究方法在文化和文化融合方面所作出的贡献。必须明确的一点是,语言表达文化,语言只是称之为翻译的文化移植中的一个因素。

6.中心文本和中心文化:如果某一文本代表了某一文化的核心价值观,如果某一

文本在该文化中起着中心文本的作用,其发那一必将受到严格的检查,因为“不能接受的”翻译会被看作从根本上对该文化的破坏。另一方面,如果某一文化认为自己是中心文化,那么,这种文化在对待其他文化所产生的文本时,则采取一种简慢随便的态度。正是对文本的处理,在文化中起了中心作用,也正是中心文化翻译边缘文化的文本所采取的方法,体现了思想

意识,诗学和论域在翻译中的重要作用。勒菲弗尔指出,翻译研究仅限于翻译技巧的研究是不会有成果的。文学翻译的研究,在本质上是社会的,历史的研究;只有这样,翻译研究才会出成果。翻译研究中最重要的不是首先考虑词语的对等,而是要研究为什么在那种情况下算对等的;又是什么样的社会,文学和思想意识的考虑,

使译者这样译或那样译;译者那样译试图达到什么目的;又是否达到了目的;为什么说达到了,又为什么说没有达到?这些才是翻译研究的中心问题。

勒菲弗尔一再强调,翻译是对文学作品的一种改写。他也一再强调各种改写形式的重要性。在今天这个时代,改写与创作在使文学作品存在下去这一方面同样重要。他与巴斯内特还进一步指出,“作品”依靠改写而生存。离开了改写,“原著可能在极短的时间内消亡”,改写能够“造就或扼杀一位作家”。他认为,改写是文学演进的原动力。翻译研究派注重研究的是译作,语言学派注重的是翻译过程。如果说语言学派主要从事的是翻译的内部研究和微观研究,那么,翻译研究派主要从从从事的是翻译的外部研究和宏观研究。

泰勒三原则:

译作应完全复写出原作的思想;

译作的风格和笔调应和原作性质相同;

译作应与用原文创作的作品同样流畅。

美国大学里的翻译研究班

总的来说,翻译研究班的成员,公开声称反对任何理论的束缚,片面强调实践。虽然他们也谈对文学欣赏和阐释的感受,以及对翻译的种种看法,但都还是一些个人的体会和经验之谈,还不能形成什么系统的理论。

符号学与翻译研究

翻译的核心是语言活动。在过去人们都从语言学角度来研究翻译理论,但这种从语言学角度研究翻译理论甚至不能对一些一直困扰翻译理论家的基本问题可译性,对等,忠实与不忠实等提供一致的回答。我国一位有识之士明确指出,从语言学角度来研究翻译理论已经使翻译走进了死胡同,因为翻译与语言学除有密切关系的一面,还有毫无关系的一面,翻译中的非语言因素是大量的,普遍的。翻译过程绝不是单纯的语言活动,语言学理论难以驾权翻译的全过程,因而不可能把翻译理论建立在纯语言学的基础上。

中国现当代文学复习资料

现当代文学复习资料 1.闻一多《死水》的三美赏析: 全诗隔行压韵,最后都以双音节词收尾,读来抑扬顿挫,琅琅上口,节奏感和韵律感很强。全诗共五节,每节四行,每一行都是九个字。汉字被称为方块字,每个字都是一个四四方方的建筑体。这样每一行就形成了一个长方体;而四和长方体又构成了一个大的长方体;而全诗是五个大长方体,这就是构成了一个更大长方体。从整体外形上看,结构工整、章法整饰,节与节之间匀称,行与行之间均齐。这样的外形,与中国传统的律诗非常相象。再说绘画美。诗中“绿酒”、“白沫”、“翡翠”、“罗绮”等词汇,错彩镂金,色彩斑斓,让人产生一种眩目的视觉效果。而且作者还不满足于此,他充分运用了诗歌的语言特性,不但写了翡翠等静止的意象,而且写了青蛙的叫声这样的动的意象,动静结合使意象相互反衬,产生张力,画面更加活泼起来。这样的“三美”手法的运用使《死水》形成了总体的整齐凝重的风格,作者的那种传统儒家知识分子的人格特征更是跃然纸上。 2.“中国现代文学”学科的建构历史 1922年,胡适的《五十年来中国之文学》的最后一节,是“略述文学革命的历史和新文学的大概”,可视为最早的以“史”的角度研究现代文学的尝试。 20年代末期始,少数高校以开设了新文学研究的课程和讲座。陈子展、周作人、朱自清、李何林等都讲授过现代文学的课程,并出版过文学史著作,如周作人的《中国新文学之流源》、李何林的《近二十年来中国文艺思潮论》等。因此,现代文学的早期研究有很强的“当代性”。现代文学作为一个完整的学科,是1951年王瑶《中国新文学史稿》(上册)的出版和他在北京大学所开的课。王瑶可以说是中国现代文学学科的奠基者。 但随即遭到激烈的批评 1955年,作家出版社出版了丁易的《中国现代文学史略》。这本文学史建构了一种激进的写作框架。在文学运动部分,用革命运动统摄文艺运动和现象;在作家作品部分,简单地使用了阶级划分的方法。 同年10月,作家出版社出版了东北大学张毕来的《新文学史纲》第一卷。作家都被纳入“革命作家”、“进步作家”、“小资产阶级作家”、“右翼作家”等范畴进行评价。 1956年,作家出版社又出版了刘绶松的《中国新文学史初稿》上下卷,作者阐发了研究现代文学的三大目的:第一,叙述“五四”以来先驱者使用文艺武器与统治阶级进行不屈不挠的斗争的实况;第二,把各个历史时期的战斗史实和经验加以正确的叙述和总结;第三,全面深入地考察和研究各个历史时期的重要作家和作品。 文学史的“历史建构”在这样一种政治文化背景下有了“主流”和“非主流”的区别。“非主流”的作家在不断的过滤和批判的过程中被逐渐淘汰。 3.中国现代文学的含义 1、1917年1月《新青年》杂志刊出的胡适的《文学改良刍议》为标志,发生的文学革命,在中国文学史上树起一个鲜明的界碑,标志着古典文学的结束,现代文学的起始。 2、现代文学不仅是时间概念上所划定的1917——1949年这一通常所说的“现代”阶段的文学,更是“现代”性质意义上所指的区别于传统文学的新的文学。即是用现代文学语言与文学形式,表达现代中国人的思想、感情、心理的文学。从性质来看,“现代”是相对于“传统”中国文学而言的。“现代”作为时间的标志,表明了中国现代文学与中国传统文学的联系性,说明了中国现代文学是中国文学发展到20世纪出现的一种形态的文学;“现代”作为性质的标志,则

翻译理论概述

翻译理论知识 一、翻译的定义 学习一门新的学科,首先必须有一个科学的定义。翻译是一个包罗万象、博大精深的技艺,至今也没有一个统一规范、举世公认的定义。我们只能综合各种不同的定义来掌握翻译的本质。 1. The Definition of The Oxford English Dictionary To turn from one language into another. 2. The Definition of Webster’s Third New International Dictionary of the English Language To turn into one’s own or another language. 3. A good translation is one which the merit of the original work is so completely transfused into another language as to be as distinctly apprehended and as strongly felt by a native of the country to which that language belongs as it is by those who speak the language of the original work.好的翻译应该是把原作的长处完全地移注到另一种语言,以使译人语所属国家的本地人能明白地领悟、强烈地感受,如同使用原作语言的人所领悟、所感受的一样。(泰特勒,1790) 4. Translation consists in reproducing in receptor language the closest natural equivalence of the source language , first in terms of meaning and secondly in terms of style.翻译就是在译入语中再现与原语的信息最切近的自然对等物,首先是就意义而言,其次是就文体而言。 (奈达,1974) 5. 翻译是用一种语言把另一种语言所表达的思维内容准确而完整地重新表达出来的语言活动。(张培基,1980) 6. 翻译是把一种语言表达的意义用另一种语言传达出来,以达到沟通思想感情、传播文化知、促进社会文 明,特别是推动译语文化兴旺昌盛的目的。(孙致礼:2003) 7. 翻译是将一种语言文字所蕴含的意思用另一种语言文字表达出来的文化活动。 (王克非,1997) 二、翻译的分类 翻译分不同的类型。就文本而言,随着世界发展的全球化趋势,翻译的范围越来越广,涵盖各个领域,如文学、政治、文化、贸易、科技、传媒等。在这个意义上,翻译可分为文学翻译、科技翻译和实用文体翻译。 1.按语言分类:本族语译成外语、外语译成本族语/ 语内翻译(intralingual translation)、语际翻译(interlingual translation) 2.按活动形式分类:笔译(translation)、口译(oral interpretation) 3按翻译材料的文体分类:应用文体翻译、科技文体翻译、文学作品翻译、政论作品翻译 4按处理方式分类:全译、节译、摘译、编译、译述 三、翻译的标准 翻译标准就是指翻译实践时译者所遵循的原则,也是翻译批评家批评译文时必须遵循的原则。翻译是一种社会活动,翻译标准则是从中产生的。由于社会活动受制于社会条件及译者个人等等因素,因此翻译标准也就打上了深深的社会和译者的烙印。 在我国持这一翻译原则的有玄奘、严复和鲁迅等人。玄奘是唐代著名的佛经翻译家,主张翻译"既须求真又须喻俗"(A good translation should be both faithful to the original and intelligible to the public.),意即译文要"忠实通顺"。严复是我国清末时期的名学者。他在《天演论》(译例言)(1898)中提出了"信达雅"三字标准(faithfulness, expressiveness and elegance)。"信"是"意义不背本文","达"是不拘原文形式,尽译文语音的能事以求原意明显。"信"、"达"互为照应,不可分割开来。"雅"在今天看来是不可取的,因为这个"雅"是用汉以前字法句法,即所谓的上等文言文。鲁迅先生认为:"凡是翻译,必须兼顾两面,一当然力求其易解,一则保存着原作的丰姿。"这就是说,译文既要信又要顺(both faithful to the SL and smooth in expression)。我国当代翻译理论家张培基等人在其《英汉翻译教程》中所提出的"忠实"、"通顺"标准也属此类型。从

浅谈许渊冲“三美”译诗理论中的“音美”

校园英语 / 翻译探究 浅谈许渊冲“三美”译诗理论中的“音美” 湖北商贸学院外国语学院/梅婷 一、 引言 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学体裁,诗歌可以说是语言艺术的最高形式之一,具有强烈的艺术感。在翻译中国古典诗歌时,如何让外国人了解中国的诗歌、欣赏中国的诗歌一直是许多翻译家和翻译研究者共同关注的话题。作为同时把唐诗译成法语和英语的译者,许渊冲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应该如何把中国诗词译成英、法文,才能使英、法文读者像汉语读者一样爱不忍释、百读不厌呢?我个人觉得译文应该尽可能传达中国诗词的意美、音美和形美。”在许渊冲的“三美”译诗思想中,“音美”建立在“意美”基础上并凌驾于“形美”,毋庸置疑,意象在诗歌中的地位是十分重要的,“意美”是诗歌翻译的最基本的标准,但是许渊冲将“音美”置于“形美”之上,可见其对诗歌翻译中“音美”的重视。本文将以许渊冲的法译唐诗为例,探究其翻译理论中“音美”的体现。 二、许渊冲诗歌翻译理念之“音美” 从一般的意义说,许渊冲的译诗思想属于格律派,他提出的“意美”、“音美”、“形美”的“三美”原则就是证明。1979 年,许渊冲就在《译诗研究》中提出了“三美”原则,并且明确指出了“三美”之间的关系:“‘意美’是最重要的,‘音美’是次要的,‘形美’是更次要的。也就是说,要在传达原文‘意美’的前提下,尽可能传达原文的‘音美’;还要在传达原文‘意美’和‘音美’的前提下,尽可能传达原文的‘形美’;努力做到‘三美,齐备。如果三者不能得兼,那么,可以不要求‘形似’和‘音似’,但要尽可能传达原文的‘意美’和‘音美’。” 以上论述了许渊冲“三美”译诗思想的提出。就“音美”而言,其地位在“意美”之下,“形美”之上,也可以说,在传达原诗的形式时,“音美”的传达更为重要,尤其是原诗的韵,在译诗时要尽可能保留。具体来说,“音美”的传达是以“音似”为基础的。从这个角度说,译诗不但要押韵,而且要尽可能使韵脚的声音接近于原诗的韵脚。当然,这种做法是相当困难的,但是“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所以译者要发挥主观能动性,要敢于挑战。因为只达到“意美”只是达到译诗的高标准,只有在做到“意美”的同时,又能保证“音美”和“形美”的结合,才达到了译诗的最高境界。总而言之,在许渊冲看来,原诗的“音美”是一定要尽力传达的,韵是一定要尽量押的,只达到“意美”并不是忠实于原诗的做法。 三、许渊冲法译唐诗中“意美”与“音美”特征的再现 登高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其法译为: L’ A scension Le s singe s hurlen t avec le ven t rap ide?; Le s o iseaux tourno ien t au-de ssus de I’ eau lim p ide. Feu ille s sur feu illes tom bent jusqu’ la lisi re? ; Ondes par ondes rou le la g rande r iv i re. Lo in des m iens en autom ne,je r pand s des p leurs?; M alade e t v ieux,je m on te seule la hauteur?. Le s souc is ont m is du g ivre surm es chev eux? ; Ecras, je renonce au v in peu savo ureux. 从“意似”和“意美”两方面来看,许渊冲对于这首诗的翻译在“意美”上还是做足了功课。首联两句,原诗中“风、天、猿、渚、沙、鸟”六种景物,他舍弃了“天”和“沙”,译出了风急中猿猴哀鸣,清水上飞鸟盘旋,如原诗一般渲染了悲凉而又浓郁的秋意,虽不尽“意似”,却做足了“意美”。颔联两句可谓杜甫的千古绝唱,译者用“feu illes sur feuilles 叶堆叶”和“onde s par o ndes浪滚浪”把“落叶飘零,无边无际;滚滚长江,奔腾而来”的意境表现得淋漓尽致,堪称完美。颈联两句,许渊冲译作:“在秋天里远离家人,我泪如雨下;又病又老,我独自登上高处。“诗人长年漂泊异乡,年老体衰,登上高台,面对秋景,不由悲从中来,译作把这情景交融的场面全部呈现,使诗人一生颠簸流离的生活跃然纸上。尾联第一句译成“烦恼苦闷使得我头发结霜”,法语中并没有白发如霜这一比喻说法,译者这种直译的方式,法国人应该能看明白,还会觉得新奇。最后一句,译者把“潦倒”翻成“Ecras被压垮”,意思表达得很到位,除了“新”字没有表现出来,整句译文基本表现了作者的意图。但是,“意美”上做得好,是不是意味着“音美”上有所舍弃呢?根据许渊冲的观点,押韵是传达唐诗“音美”的首要问题,因为“翻译唐诗即使百分之百地传达了原诗的‘意美’”如果没有押韵,也不可能保存原诗的风格和情趣”。 音美属于诗歌的形式特征之一,是否在译诗中传达音美特征从本质上是保留形式还是保留内容的问题。形式与内容始终是辨证统一的,无论哪一派别都不应该过分强调其中一者而完全否定另一者。只注重音步、节奏的韵律翻译法和既注意音步又要押韵的谐韵翻译法都因只注重音韵问题忽视其他的方面而无法获得令人满意的译文,而且,刻意追求音韵往往会束缚译者创造性的发挥,结果可能导致意义上的损失。“音美”特征的传达与否应该是译者基于自身能力,在权衡各种因素后做出的更佳选择。许渊冲提出的“三美”原则应该是译诗的理想,是诗歌形式与内容在目的语中的完美再现,在现实中自然极难实现。然而,理想对于现实是有积极意义的,并且也不是完全没有实现的可能,对理想的追求有助于我们不断进步。 参考文献: [1]郭建中.当代美国翻译理论[M].湖北教育出版社.1999. [2]许渊冲.翻译的艺术[M].中国对外翻译出版社.1984. - 229 -

中英文参考文献格式

中文参考文献格式 参考文献(即引文出处)的类型以单字母方式标识: M——专著,C——论文集,N——报纸文章,J——期刊文章,D——学位论文,R——报告,S——标准,P——专利;对于不属于上述的文献类型,采用字母“Z”标识。 参考文献一律置于文末。其格式为: (一)专著 示例 [1] 张志建.严复思想研究[M]. 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 [2]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 [3] [英]蔼理士.性心理学[M]. 潘光旦译注.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 (二)论文集 示例 [1] 伍蠡甫.西方文论选[C]. 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79. [2] 别林斯基.论俄国中篇小说和果戈里君的中篇小说[A]. 伍蠡甫.西方文论选:下册[C]. 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79. 凡引专著的页码,加圆括号置于文中序号之后。 (三)报纸文章 示例 [1] 李大伦.经济全球化的重要性[N]. 光明日报,1998-12-27,(3) (四)期刊文章 示例 [1] 郭英德.元明文学史观散论[J].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5(3). (五)学位论文 示例 [1] 刘伟.汉字不同视觉识别方式的理论和实证研究[D].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心理系,1998. (六)报告 示例 [1] 白秀水,刘敢,任保平. 西安金融、人才、技术三大要素市场培育与发展研究[R]. 西安:陕西师范大学西北经济发展研究中心,1998. (七)、对论文正文中某一特定内容的进一步解释或补充说明性的注释,置于本页地脚,前面用圈码标识。 参考文献的类型 根据GB3469-83《文献类型与文献载体代码》规定,以单字母标识: M——专著(含古籍中的史、志论著) C——论文集 N——报纸文章 J——期刊文章 D——学位论文 R——研究报告 S——标准 P——专利 A——专著、论文集中的析出文献 Z——其他未说明的文献类型 电子文献类型以双字母作为标识: DB——数据库 CP——计算机程序 EB——电子公告

葛浩文的隐与不隐读英译丰乳肥臀

葛浩文的“隐”与“不隐”:读英译《丰乳肥臀》 史国强 胡安江教授在《中国文学“走出去”之译者模式及翻译策略研究》一文中提到葛浩文(Howard Goldblatt)的翻译策略,指出:“实际上,葛氏的归化译法几乎见于他的每一部作品。”胡教授以葛浩文一九八六年译的《杀夫》(The Butcher’s Wife)、二〇〇二年的《尘埃落定》(Red Poppies:A Novel of Tibet)和《香港三部曲》(City of the Queen:A Novel of Co-lonial Hong Kong)为例,得出结论:“就英语世界而言,这样的书名在很大程度上迎合了西方对于中国的所谓‘东方主义想象’。事实上,这三部书在西方世界不俗的销售业绩,再次证明了葛氏遵守译入语文化规范的归化式译法起了重要的作用。”①胡文指出了葛浩文在翻译当代汉语小说方面的一个特点,但因为作者在文中着重研究的是中国文学“走出去”的问题,对葛浩文的翻译策略不过是稍带提及,所以拙文试图就这个话题再说几句,或可为葛浩文的行文风格勾画出一个轮廓。 阅读葛浩文的译文后能发现,“归化式译法”不是他的重要特点,更不是他的唯一特点。 至于“不俗的销售业绩”,因为胡文没有说明印数,所以这里不好推测,但据葛浩文自己说,他翻译的中国小说读者极其有限,几乎无钱可赚。② 翻译者在译文上总要留下即所谓的“个人印记”(idiosyncrasy)。无论译者如何朝原文靠拢,都无法做到韦努蒂所说的纯粹的“隐身”和“透明”。③高明的译者隐得深一些,不过如此。资深译家如葛浩文,也不例外。但对葛浩文这样经验丰富的翻译家来说,绝不是归化或异化能限定的。 要指出的是,葛在使用归化策略时是极其慎重的,尤其是书名翻译,他的异化策略反而用得更多。如,萧红的《生死场》和《呼兰河传》译成The Field of Life and Death(一九七九)和Tales of Hulan River(一九七九)。再如,黄春明的《溺死一只老猫》(The Drowning ① ② ③ 见胡安江《中国文学“走出去”之译者模式及翻译策略研 究》,《中国翻译》2010年第6期。 葛浩文亲口对季进说:“目前美国出版的当代中国文学作 品主要是小说,每年大概也就出版三五本的样子。肯定不 会很畅销,像莫言的《生死疲劳》能够卖一两千本就算是 好的了。莫言的小说,除了《红高粱》,一直都卖不好,连 苏童的东西也不太好卖。余华的《兄弟》可能好一些,海 外也得到好评,但是我不知道会有多少人买。”见季进《我 译故我在———葛浩文访谈录》,《当代作家评论》2009年第 6期。 Venuti Lawrence,The Translator’s Invisibility:A History of Translation,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

当代翻译理论

名词解释: 1、文化转向轮:是翻译研究两大主将勒菲弗尔和巴斯内特共同提出的,即翻 译研究所要关注的不仅仅是语言问题,它必须在更广阔的历史文化视野中 展开自己的讨论。 2、归化翻译:是要把源语本土化,以目标语或译文读者为归宿,采取目标语 读者所习惯的表达方式来传达原文的内容。归化翻译要求译者向目的语的 读者靠拢,译者必须像本国作者那样说话,原作者要想和读者直接对话,译作必须变成地道的本国语言。归化翻译有助于读者更好地理解译文,增 强译文的可读性和欣赏性。 3、异化翻译:是“译者尽可能不去打扰作者,让读者向作者靠拢”。在翻译 上就是迁就外来文化的语言特点,吸纳外语表达方式,要求译者向作者靠 拢,采取相应于作者所使用的源语表达方式,来传达原文的内容,即以目 的语文化为归宿。使用异化策略的目的在于考虑民族文化的差异性、保存 和反映异域民族特征和语言风格特色,为译文读者保留异国情调。 4、功能对等论:所谓“功能对等”,就是说翻译时不求文字表面的死板对应, 而要在两种语言间达成功能上的对等。奈达提出对等包括四个方面:1. 词 汇对等,2. 句法对等,3. 篇章对等,4. 文体对等。在这四个方面中,“意 义是最重要的,形式其次”。 5、功能目的论:目的论认为,所有翻译活动遵循的首要原则是“目的原则”, 即翻译应能在译入语情境和文化中,按译入语接受者期待的方式发生作用。 翻译行为所要达到的目的决定整个翻译行为的过程,即结果决定方法。但 翻译活动可以有多个目的,这些目的进一步划分为三类:(1)译者的基本 目的(如谋生);(2)译文的交际目的(如启迪读者);(3)使用某种特殊的翻 译手段所要达到的目的(如为了说明某种语言中的语法结构的特殊之处采 用按其结构直译的方式)。但是,通常情况下,“目的”指的是译文的交际 目的,即“译文在译人语社会文化语境中对译入语读者产生的交际功能”。 (Venuti:2001)因此,译者应在给定的翻译语境中明确其特定目的,并根 据这一目的来决定采用何种翻译方法—直译、意译或介于两者之间。 6、不可译性理论:英语属于印欧语系,而汉语属于汉藏语系,其语音系统, 文字结构和修辞方法都完全不同,这些绝大多数都无法在另一语言中找到 对等语。如果在英汉互译中,有时无法将原语或源语(source language) 翻译成译入语或目的语(target language)而造成一定程度上意义的损失,即称为“不可译性”。它包括“语言上的不可译(linguistic untranslatability )” 和“文化上的不可译(cultural untranslatability)”。 7、女性主义翻译观:否定传统的摹仿论,主张翻译是文化介入和文化协调;

英语专业翻译类论文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一、翻译理论与实践相关书目 谢天振主编. 《当代国外翻译理论导读》. 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8. Jeremy Munday. 《翻译学导论——理论与实践》Introducing Translation Studies---Theories and Applications. 李德凤等译. 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 包惠南、包昂. 《中国文化与汉英翻译》. 北京:外文出版社, 2004. 包惠南. 《文化语境与语言翻译》. 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2001. 毕继万. 《世界文化史故事大系——英国卷》.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3. 蔡基刚. 《英汉汉英段落翻译与实践》. 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1. 蔡基刚. 《英汉写作对比研究》. 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1. 蔡基刚. 《英语写作与抽象名词表达》. 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3. 曹雪芹、高鄂. 《红楼梦》. 陈定安. 《英汉比较与翻译》. 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1991. 陈福康. 《中国译学理论史稿》(修订本).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0. 陈生保. 《英汉翻译津指》. 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1998. 陈廷祐. 《英文汉译技巧》.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1. 陈望道. 《修辞学发凡》. 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1979. 陈文伯. 《英汉翻译技法与练习》. 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 1998. 陈中绳、吴娟. 《英汉新词新义佳译》. 上海:上海翻译出版公司. 1990. 陈忠诚. 《词语翻译丛谈》. 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1983. 程希岚. 《修辞学新编》. 吉林:吉林人民出版社, 1984. 程镇球. 《翻译论文集》.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2. 程镇球. 《翻译问题探索》. 北京:商务印书馆, 1980. 崔刚. 《广告英语》. 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1993. 单其昌. 《汉英翻译技巧》.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1990. 单其昌. 《汉英翻译讲评》. 北京:对外贸易教育出版社. 1989. 邓炎昌、刘润清. 《语言与文化——英汉语言文化对比》.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1989. 丁树德. 《英汉汉英翻译教学综合指导》. 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 1996. 杜承南等,《中国当代翻译百论》. 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 1994. 《翻译通讯》编辑部. 《翻译研究论文集(1894-1948)》.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1984. 《翻译通讯》编辑部. 《翻译研究论文集(1949-1983)》.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1984. . 范勇主编. 《新编汉英翻译教程》. 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 2006. 方梦之、马秉义(编选). 《汉译英实践与技巧》. 北京:旅游教育出版社. 1996. 方梦之. 《英语汉译实践与技巧》. 天津:天津科技翻译出版公司. 1994. 方梦之主编. 《译学辞典》.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4. 冯翠华. 《英语修辞大全》,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1995. 冯庆华. 《文体与翻译》.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2. 冯庆华主编. 《文体翻译论》.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2. 冯胜利. 《汉语的韵律、词法与句法》.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7. 冯志杰. 《汉英科技翻译指要》. 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1998. 耿占春. 《隐喻》. 北京:东方出版社, 1993.

企业英语翻译文献

1.功能翻译理论在中国企业网站英译中的应用研究--以企业简介为例 外文资料: ? A Textbook of Translation. Peter Newmark. . 1988 ?[2]Dworkin, Steven N. and Wanner, Dieter (eds), New Approaches to Old Problems. Issues in Romance Historical Linguistics ( Current Issues in Linguistic Theory , 210.). Amsterdam / Philadelphia: John Benjamins. 2000. xiv + 235 pp. 90 272 3717 4. Bert Peeters. Journal of French Language Studies . 2002 ?[3]Discourse and the Translator. Hatim Basil,Ian Mason. . 1990 ?[4]In Other Words: A Course Book on Translation. Baker,Mona. . 2001 ?[5]A Study on Nida’s Translation Theory. Ma Huijuan. . 2003 ?[6]A Functional Typology of Translations. Nord,Christiane. Text Typology and Translation . 1997 ?[7]English fo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 Discourse Approach. Trimble Louis. . 1985 ?[8]Book Reviews : Writing National Histories. Western Europe since 1800. Edited by Stefan Berger, Mark Donovan and Kevin Passmore. London: Routledge, 1999. Pp. xv + 314. £15.99. Jeremy Black. Journal of European Studies . 1999 ?[9]Scopos, Loyalty and Translational Conventions. Nord,Christiane. Target . 1991 ?[10]Website Localization. Anthony,P. . 2010 ?[11]Text Type and Translation Method:Operative Text. Reiss,Kantharina. . 1983 ?[12]Framework for a General Translation Theo-ry. Vermeera,Hans. . 1978 ?[13]The Guide to Translation and Localization. John,W. . 2002 ?[14]Theory and Method. Holz-Manttari,J. . 1985 ?[15]Company Profiles. Keith,Klein. http://www. WebForg https://www.360docs.net/doc/a06183096.html, . 2009 ?[16]Translating Meaning. Nide,Eugene Albert. . 1993 ?[17]Translation and Cultural Change:Studies in History, Norms and Image-projection. Eva,Hung. . 2005 书籍: ?[1]新编汉英对比与翻译[M]. 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刘宓庆著, 2006 ?[2]西方翻译研究方法论[M]. 北京大学出版社, 李和庆,黄皓,薄振杰编著, 2005 ?[3]翻译研究的功能途径[M].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张美芳著, 2005 ?[4]应用翻译功能论[M]. 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贾文波著, 2004 ?[5]工商企业翻译实务[M]. 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许建忠编著, 2002 ?[6]文体与翻译[M]. 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刘宓庆著, 1998

当代西方翻译理论流派评述及代表人物(详)

翻译学必读 1语文和诠释学派 二十世纪之前的翻译理论被纽马克(1981)称为翻译研究的‘前语言学时期’,人们围绕‘word-for-word’和‘sense-for-sense’展开激烈的讨论,核心是‘忠实’,‘神似’和‘真理’。典型的代表有John Dryden, Tytler等,而Barnard, Steiner等人则是在他们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 2语言学派 Jacobson(1959)提出意义对等的问题,随后的二十多当年,学界围绕这个问题进行了研究。奈达(1969)采取了转换语法模式,运用“科学(奈达语)”的方法来分析他翻译《圣经》过程中的意义处理问题。奈达提出的形式对等说、动态对等说和等效原则都是将注意力集中在受众一方。纽马克信奉的是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即重视翻译中的语义和交际方面。 3话语分析Discourse Analysis(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批评话语分析functional discourse analysis功能语篇分析Discourse analysis theory话语分析理论 Discourse Analysis for Interpreters翻译专业演说分析 Pragmatics & Discourse Analysis语用学positive discourse analysis积极话语分析 rhetorical or discourse analysis语篇分析Pragmatics and Discourse Analysis语用学Mediated discourse analysis中介话语分析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到九十年代,作为应用语言学领域的一个分支,话语分析经历了产生和发展壮大的过程,其理论背景来自M.K.Halliday(韩礼德)的系统功能语法。今天,话语分析的方法已经逐步运用到翻译研究中。House(1997)提出的翻译质量模型就是基于韩礼德的理论,他吸收了其中的语域分析方法;Baker(1992) 则为培养译员提供了话语分析和语用分析的范本;Hatim 和Mason(1997)将语域研究拓展到语用和符号学角度 4目的学派 目的学派于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在德国兴起,是从静态的语言学、语言类型学中剥离出来的。其中的代表人物有,Reiss,Vermmer,Nord 等。Reiss(1971,1988,2000)强调的是文本层面的对等,主张文本的类型和翻译策略结合起来;Holz-Manttari(1984)则认为在翻译过程是一个交际、互动的过程,涉及各种各样的角色。Vermmer(2000)继承并发展了Reiss的观点。 5文化学派the Culture School Even-Zohar 在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提出将文学翻译视为文化的,文学的和历史的过程或系统。翻译研究的“文化转向”指的是更加注重从文化研究的角度进行翻译研究。其中,Lefevere (1992)逐渐从系统理论转向文化学研究,将翻译看作‘重写’的过程,审视围绕着翻译文本的意识形态冲突等课题。Simon(1996) 和一些女权主义者则重点研究文化学研究中的女性意识。后殖民主义文化学方向的代表人物是Bassnett和Trivedi (1999),他们认为,无论在殖民化的过程中还是在被殖民的社会,翻译都十分活跃。文化学派的研究有着各自的研究任务和各自的侧重点,丰富了翻译研究的内容。 6解构学派 本雅明本人不属于解构学派,但他的著作《译者的任务》通常被看作解构学派对翻译研究的缘起和根据。本雅明率先指出,翻译不可能与原作相等,因为翻译过程已经改变了原作,况且,没有蜕变,也就不会产生‘后起的生命’。本雅明认为,译者的任务不是在目标语中复制原文,而是颠覆原语的体系,把潜藏于原文的精神内容表达出来。德里达则更进一步,在他的著作《巴别通天塔》中,翻译被看作一个不断解构和建构的过程。学界认为德里达将翻

商务英语论文参考文献

商务英语论文参考文献 1. 乔海清. 《翻译新论》. 北京: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 1993. 2. 邵志洪. 《翻译理论、实践与评析》. 上海: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 2021. 3. 邵志洪. 《英汉语研究与对比》. 上海: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 1997. 4. 申丹. 《文学文体学与小说翻译》.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 5. 5. 申小龙. 《语言的文化阐释》. 上海:知识出版社, 1992. 6. 申小龙. 《汉语句型研究》. 海口:海南人民出版社, 1989. 7. 申小龙. 《汉语与中国文化》. 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2021. 8. 申小龙. 《文化语言学》. 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 1993. 9. 申雨平编. 《西方翻译理论精选》.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2. 10. 沈少华. 《英语趣味修辞格》. 北京:语文出版社, 1999. 11. 思果. 《译道探微》. 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2002. 12. 孙全洲. 《现代汉语学习词典》.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96. 13. 孙晓丽. 《广告英语与实例》. 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1995. 14. 孙致礼. 《1949-1966:我国英美文学翻译概论》. 南京:译林出版社. 1996. 15. 谭载喜. 《翻译学》. 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 2000. 16. 谭载喜. 《新编奈达论翻译》. 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1999. 17. 倜西、董乐山等编. 《英汉翻译手册》. 北京:商务印书馆国际有限公司. 2002. [1]brown,j. understanding research in second language learning. cambridge:cup, 1988. [2]elliot,j. action research for educational change. philadelphia: open university press,1991. [3]kemmis. s & mctaggart r. the action research planner [m]. geelong victoria deakin university press, 1982. [4]nunan, d. research methods in language learning. cambridge: cup,1992.

当代西方翻译理论

当代西方翻译理论 当代西方翻译研究的三大突破,两大转向 三大突破 1)20世纪50年代以来的西方翻译研究开始从一般层面上的对两种语言转换的技术问题 的研究,也即从“怎么译”的问题,深入到了对翻译行为本身的深层探究。提出了语音、语法、语义等一系列的等值问题。当代西方翻译研究中的等值论等研究,虽然有它的局限,但它对翻译所作的微观分析,无疑使人们对翻译的过程和目标,看得更加清楚了,更加透彻了。 2)当代西方的翻译研究不再局限于翻译文本本身的研究,而把目光投射到了译作的发起者、翻译文本的操作者和接受者身上。它借鉴了接受美学、读者反应等理论,跳出了对译文与原文之间一般字面上的忠实与否之类问题的考察,而注意到了译作在新的文化语境里的传播与接受,注意到了翻译作为一种跨文化的传递行为的最终目的和效果,还注意到了译者在这整个的翻译过程中所起的作用。 3)当代翻译研究的最大突破还表现在把翻译放到一个宏大的文化语境中去审视。研究者开始

关注翻译研究中语言学科以外的其他学科的因素。他们一方面认识到翻译研究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性质,另一方面又看到了翻译研究这门学科的多学科形式,注意到它不仅与语言学,而且还与文艺学、哲学甚至社会学、心理学等学科都有密不可分的关系。 但是翻译研究最终关注的当然还是文本在跨文化交际和传递中所涉及的一系列文化问题,诸如文化误读、信息增添、信息失落等。 两大转向 1)语言学派的转向 2)从文化层面来审视翻译的转向 当代西方翻译理论 语言学派理论 从20世纪50年代起,西方出现了一批运用现代语言学的结构理论、转换生成理论、功能理论、话语理论、信息论等理论的学者,他们把翻译问题纳入到语言学的研究领域,从比较语言学、应用语言学、社会语言学、语义学、符号学、交际学等角度,提出了相对严谨的翻译理论和方法,开拓出了翻译研究的新领域,给传统的翻译研究注入了新的内容。他们是当代西方翻译史上名副其实的翻译理论家,其中最主要的代表人物有:雅 可布逊(Roman Jakobsor)尤金?奈达(Eugen A. Nida )卡特福特(J.C. Catford )彼得?纽马克(Peter Newmark) 从严格意义上而言,是这批学者对翻译问题的学术探讨,揭开了当代西方翻译史上的理 论层面。

中国当代文学课件 钱钟书《围城 》

围城作者:钱钟书主要目录:一、钱钟书及其文学风格二、《围城》(一)、海外对《围城》的高度评价(二)人生与人性的双重嘲讽(三)丰富的文化知识(四)幽默讽刺与心理深度钱钟书在现代文学史上,很有戏剧性。在建国以后的文学史上,没有钱钟书的名字,在80 年代初期的时候,他是作为出土文物被挖掘出来。在广泛的社会阅读过程中,钱钟书的文学价值才浮现出来。成为20 世纪中国文学中最重要的小说家之一。很多人把他看作是现代文学的第一流作家。一、钱钟书及其文学风格钱钟书(1910――)江苏无锡人。字默存,号槐聚。父亲是汉学家钱基博,从小受家庭的熏陶,才华出众。在小学、中学,数学极差。国文特别突出。字写得也不规矩,难得把字规规矩矩地写在格子里。酷爱古典小说和林纾翻译的外国小说。酷爱外国的侦探小说,他出众的外语,就和读外国侦探小说有关。1929 年被清华大学破格录取。成绩非常特殊。数学15 分,英语成绩特别优秀。一入学在学校就很有名气。个性狂傲,任意臧否人物,在二年级的时候,在随意言谈之间,就挑战朱自清、冯友兰的学识。甚至断言他父亲学识的“不足”。吴宓还推荐他到外语系当临时的教师。钱钟书在学识唯一敬佩的就是吴宓。还在《新月》上发表过书评。1935 年毕业到上海光华大学任英语教师。同年到英国的牛津大学留学。1937 年获得副博士学位。牛津聘任他为讲师,他没有接受。1937――1938 在法国生活过一段时间。1938 年回国。先后在西南联大、震旦女子文理学院等地任教。1941 年出版散文集《写在人生边上》。1946 年出版短篇小说集《人??兽??鬼》,1946――1947 年,在《文艺复兴》杂志上连载长篇小说《围城》。《围城》奠定了钱钟书在现代文学上的地位。建国以后,任清华大学教授,1952 年到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所任研究员。钱钟书的学术成就很高,他的两部学生著作《谈艺录》(1948 )《管锥篇》,显示了他渊博学识。有人说,钱钟书是现代中国第一博学鸿儒。钱钟书不仅对精通古典学术,而且对欧洲的文学知识、文化知识也非常精通,甚至令西方学者相形见绌。所以,现在有“钱学”的说法。钱钟书性格很特别,从小有一种“痴气”,一生都有痴气,混混沌沌,疯疯傻傻,没有正经的那种性格。抓青蛙,放到鞋里,拿着鞋上学。青蛙跳出来,老师罚他,他也不太在意。分不出左右来,上中学时候,穿皮鞋,不分左右脚,随意穿。当班长,因为左脚和右脚分不开,只当了两个星期。在清华大学的时候,上课不做笔记,一边看书,一边听课,有时还画漫画,同桌总是看女生,他画一幅漫画《许眼变化图》。但是,考试总是全班第一。在清华大学时候,总是看书,不分什么粗的俗的,喜欢的就看。给杨降画花脸,在英国留学时候,杨降中午练毛笔字睡着了,他拿毛笔给杨降画花脸。女儿睡觉的时候,在肚皮上画花脸。刚解放的时候,养猫,他的猫和林徽音的猫打仗,他拿竹竿帮着他的猫。钱钟书是非常富有个性的作家,其文学风格与现代文学主流作家存在巨大的差异。他和张爱玲的共同之处

当代国外翻译理论(借鉴材料)

当代国外翻译理论导读 作者:谢天振编者:谢天振 ?市场价:¥40.00 ?卓越价:¥35.20为您节省:4.80元 (88折) ?VIP 价:¥34.20SVIP价:¥33.50 ?全场购物免配送费! ?现在有货。 ? ) 目录 前言 第一章语言学派翻译理论 1.罗曼·雅科布逊论翻译的语言学问题 2.彼得·纽马克交际翻译与语义翻译(Ⅱ) 3.约翰·卡特福德论翻译转换 4.尤金·奈达论对等原则 5.巴兹尔·哈蒂姆互文介入:利用翻译中缺省语篇的理论体系 6.玛丽·斯奈尔—霍恩比翻译:一种跨文化活动

第二章阐释学派翻译理论 7.乔治·斯坦纳阐释的步骤 8.安托瓦纳·贝尔曼翻译及对异的考验 第三章功能学派翻译理论 9.凯瑟琳娜·莱斯翻译的抉择:类型、体裁及文本的个性 10.汉斯·弗米尔翻译行为中的目的与委任 11.克里斯汀娜·诺德目的、忠诚及翻译中的惯例 第四章文化学派翻译理论 12.詹姆斯·霍尔姆斯翻译学的名与实 13.伊塔玛·埃文—佐哈翻译文学在文学多元系统中的地位 14.吉迪恩·图里描述性翻译研究的理论基础 15.安德烈·勒菲弗尔大胆妈妈的黄瓜:文学理论中的文本、系统和折射 16.苏珊·巴斯奈特文化研究的翻译转向 17.西奥·赫曼斯翻译研究及其新范式 第五章解构学派翻译理论 18.瓦尔特·本雅明译者的任务 19.雅克·德里达巴别塔之旅 20.保罗·德曼评本雅明的《译者的任务》 21.劳伦斯·韦努蒂文化身份的塑造 第六章女性主义翻译理论 22.雪莉·西蒙翻译理论中的性别化立场 23.劳丽·钱伯伦性别与翻译的隐喻 24.巴巴拉·格达德女性主义话语/翻译的理论化 25.冯·弗罗托女性主义翻译理论批评 第七章后殖民翻译理论 26.道格拉斯·罗宾逊后殖民研究与翻译研究 27.特佳斯维妮·尼南贾纳翻译的定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