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源完整性总结

电源完整性总结
电源完整性总结

1、电源系统噪声余量分析

绝大多数芯片都会给出一个正常工作的电压范围,这个值通常是±5%,。老式的稳压芯片的输出电压精度通常是±2.5%,因此电源噪声的峰值幅度不应超过±2.5%。精

度是有条件的,包括负载情况,工作温度等限制,因此要有余量。

电源噪声余量计算

比如芯片正常工作电压范围为3.13V 到3.47V 之间,稳压芯片标称输出3.3V。安装到电路板上后,稳压芯片输出3.36V。那么容许电压变化范围为3.47-3.36=0.11V=110mV。稳压芯片输出精度±1%,即±3.363*1%=±33.6 mV。电源噪声余量为110-33.6=76.4 mV。

2、电源噪声是如何产生

第一,稳压电源芯片本身的输出并不是恒定的,会有一定的波纹。

第二,稳压电源无法实时响应负载对于电流需求的快速变化。稳压电源芯片通过感知其输出电压的变化,调整其输出电流,从而把输出电压调整回额定输出值。

第三,负载瞬态电流在电源路径阻抗和地路径阻抗上产生的压降,,引脚及焊盘本身也会有寄生电感存在,瞬态电流流经此路径必然产生压降,因此负载芯片电源引

脚处的电压会随着瞬态电流的变化而波动,这就是阻抗产生的电源噪声。

3、电容退耦

采用电容退耦是解决电源噪声问题的主要方法。这种方法对提高瞬态电流的响应速度,降低电源分配系统的阻抗都非常有效。

3.1、从储能的角度来说明电容退耦原理

当负载电流不变时,其电流由稳压电源部分提供,即图中的I0,方向如图所示。此时电容两端电压与负载两端电压一致,电流I c 为0,电容两端存储相当数量的电荷,其电荷数量和电容量有关。当负载瞬态电流发生变化时,由于负载芯片内部晶体管电平转换速度极快,必须在极短的时间内为负载芯片提供足够的电流。但是稳压电源无法很快响应负载电流的变化,因此,电流I0 不会马上满足负载瞬态电流要求,因此负载芯片电压会降低。但是由于电容电压与负载电压相同,因此电容两端存在电压变化。对于电容来说电压变化必然产生电流,此时电容对负载放电,电流I c 不再为0,为负载芯片提供电流。只要电容量C 足够大,只需很小的电压变化,电容就可以提供足够大的电流,满足负载态电流的要求。

相当于电容预先存储了一部分电能,在负载需要的时候释放出来,即电容是储能元件。储能电容的存在使负载消耗的能量得到快速补充,因此保证了负载两端电压不至于有太大变

化,此时电容担负的是局部电源的角色。

3.2、从阻抗的角度来理解退耦原理

我们可以用一个等效电源模型表示上面这个复合的电源系统

ΔV=ZΔI

从AB 两点向左看过去,稳压电源以及电容退耦系统一起,可以看成一个复合的电源系统。这个电源系统的特点是:不论AB 两点间负载瞬态电流如何变化,都能保证AB 两点间的电压保持稳定,即AB 两点间电压变化很小。

我们的最终设计目标是,不论AB 两点间负载瞬态电流如何变化,都要保持AB 两点间电压变化范围很小,根据公式2,这个要求等效于电源系统的阻抗Z 要足够低。

因此从等效的角度出发,可以说去耦电容降低了电源系统的阻抗。电容对于交流信号呈现低阻抗特性,因此加入电容,实际上也确实降低了电源系统的交流阻抗。

4、实际电容的特性

实际的电容器总会存在一些寄生参数,这些寄生参数在低频时表现不明显,但是高频情况下,其重要性可能会超过容值本身。

等效串联电感(寄生电感)无法消除,只要存在引线,就会有寄生电感。这从磁场能

量变化的角度可以很容易理解,电流发生变化时,磁场能量发生变化,但是不可能发生能量跃变,表现出电感特性。寄生电感会延缓电容电流的变化,电感越大,电容充放电阻抗就越大,反应时间就越长。

自谐振频率点是区分电容是容性还是感性的分界点,高于谐振频率时,“电容不再是电容”,因此退耦作用将下降。

AVX 生产的陶瓷电容不同封装的各项参数值

电容的等效串联电感和生产工艺和封装尺寸有关,通常小封装的电容等效串联电感更低,宽体封装的电容比窄体封装的电容有更低的等效串联电感。

在电路板上会放置一些大的电容,通常是坦电容或电解电容。这类电容有很低的ESL,但是ESR 很高,因此Q 值很低,具有很宽的有效频率范围,非常适合板级电源滤波。

电路的品质因数越高,电感或电容上的电压比外加电压越高。Q 值越高在一定的频偏下电流下降得越快,其谐振曲线越尖锐。也就是说电路的选择性是由电路的品质因素Q 所决定的,Q 值越高选择性越好。

5、电容的安装谐振频率

充分理解电容的自谐振频率和安装谐振频率非常重要,在计算系统参数时,实际使用的是安装谐振频率,而不是自谐振频率。

电容自身存在寄生电感,从电容到达需要去耦区域的路径上包括焊盘、一小段引出线、过孔、2 厘米长的电源及地平面,这几个部分都存在寄生电感。相比较而言,过孔的寄生电感较大。过孔的直径越大,寄生电感越小。过孔长度越长,电感越大。

过孔寄生电感计算公式:

其中:L 是过孔的寄生电感,单位是nH。h 为过孔的长度,和板厚有关,单位是英寸。d 为过孔的直径,单位是英寸。

安装后电容的谐振频率发生了很大的偏移,使得小电容的高频去耦特性被消弱。在进行电路参数设计时,应以这个安装后的谐振频率计算,因为这才是电容在电路板上的实际表现。安装电感对电容的去耦特性产生很大影响,应尽量减小。

6、局部去耦设计方法

为保证逻辑电路能正常工作,表征电路逻辑状态的电平值必须落在一定范围内。比如

对于3.3V 逻辑,高电平大于2V 为逻辑1,低电平小于0.8V 为逻辑0。

把电容紧邻器件放置,跨接在电源引脚和地引脚之间。正常时,电容充电,存储一部分电荷。这样电路转换所需的瞬态电流不必再由VCC 提供,电容相当于局部小电源。因此电源端和地端的寄生电感被旁路掉了,寄生电感在这一瞬间没有电流流过,因而也不存在感应电压。通常是两个或多个电容并联放置,减小电容本身的串联电感,进而减小电容充放电回路的阻抗。

注意:电容的摆放、安装距离、安装方法、电容选择

7、从电源系统的角度进行去耦设计

从电源系统的角度进行去耦设计。该方法本着这样一个原则:在感兴趣的频率范围内,使整个电源分配系统阻抗最低。

电源去耦注意:电源去耦涉及到很多问题:总的电容量多大才能满足要求?如何确定这个值?选择那些电容值?放多少个电容?选什么材质的电容?电容如何安装到电路板上?电容放置距离有什么要求?

7.1 、Target Impedance(目标阻抗)

其中:DD V 为要进行去耦的电源电压等级,常见的有5V、3.3V、1.8V、1.26V、1.2V 等。Ripple 为允许的电压波动,典型值为2.5%。ΔI MAX 为负载芯片的最大瞬态电流变化量。

该定义可解释为:能满足负载最大瞬态电流供应,且电压变化不超过最大容许波动范围的情况下,电源系统自身阻抗的最大值。

对目标阻抗有两点需要说明:

1 目标阻抗是电源系统的瞬态阻抗,是对快速变化的电流表现出来的一种阻抗特性。

2 目标阻抗和一定宽度的频段有关。在感兴趣的整个频率范围内,电源阻抗都不能超过这个值。

7.2、需要多大的电容量

有两种方法确定所需的电容量

第一种方法利用电源驱动的负载计算电容量。这种方法没有考虑ESL 及ESR 的影响,因此很不精确。

第二种方法就是利用目标阻抗(Target Impedance)来计算总电容量,这是业界通用的方法。

先计算电容量,然后做局部微调,能达到很好的效果,如何进行局部微调。

方法一:利用电源驱动的负载计算电容量

设负载(容性)为30pF,要在2ns 内从0V 驱动到3.3V,瞬态电流为:

如果共有36 个这样的负载需要驱动,则瞬态电流为:36*49.5mA=1.782A。假设容许电压波动为:3.3*2.5%=82.5 mV,所需电容量为C=I*dt/dv=1.782A*2ns/0.0825V=43.2nF。

电容放电给负载提供电流,其本身电压也会下降,但是电压下降的量不能超过82.5 mV (容许的电压波纹),这种计算没什么实际意义。

方法二:利用目标阻抗计算电容量

为了清楚的说明电容量的计算方法,我们用一个例子。要去耦的电源为1.2V,容许电压波动为2.5%,最大瞬态电流600mA

第一步:计算目标阻抗

第二步:确定稳压电源频率响应范围

和具体使用的电源片子有关,通常在DC 到几百kHz 之间。这里设为DC 到100kHz。在100kHz 以下时,电源芯片能很好的对瞬态电流做出反应,高于100kHz 时,表现为很高的阻抗,如果没有外加电容,电源波动将超过允许的2.5%。为了在高于100kHz 时仍满足电压波动小于2.5%要求,应该加多大的电容?

第三步:计算bulk 电容量

当频率处于电容自谐振点以下时,电容的阻抗可近似表示为:

频率f 越高,阻抗越小,频率越低,阻抗越大。在感兴趣的频率范围内,电容的最大阻抗不能超过目标阻抗,因此使用100kHz 计算(电容起作用的频率范围的最低频率,对应电容最高阻抗)。

第四步:计算bulk 电容的最高有效频率

当频率处于电容自谐振点以上时,电容的阻抗可近似表示为:

频率f 越高,阻抗越大,但阻抗不能超过目标阻抗。假设ESL 为5nH,则最高有效频率为:

这样一个大的电容能够让我们把电源阻抗在100kHz 到1.6MHz 之间控制在目标阻抗之下。当频率高于1.6MHz 时,还需要额外的电容来控制电源系统阻抗。

第五步:计算频率高于1.6MHz 时所需电容

如果希望电源系统在500MHz 以下时都能满足电压波动要求,就必须控制电容的寄生电感量。必须满足2πf×L max ≤X MAX ,所以有:

假设使用AVX 公司的0402 封装陶瓷电容,寄生电感约为0.4nH,加上安装到电路板上后过孔的寄生电感(本文后面有计算方法)假设为0.6nH,则总的寄生电感为1 nH。为了满足总电感不大于0.16 nH 的要求,我们需要并联的电容个数为:1/0.016=62.5 个,因此需要63 个0402 电容。

为了在1.6MHz 时阻抗小于目标阻抗,需要电容量为:

因此每个电容的电容量为1.9894/63=0.0316 uF。

综上所述,对于这个系统,我们选择1 个31.831 uF 的大电容和63 个0.0316 uF 的小电容即可满足要求。

7.3、相同容值电容的并联

使用很多电容并联能有效地减小阻抗。63 个0.0316 uF 的小电容(每个电容ESL 为1 nH)并联的效果相当于一个具有0.159 nH ESL 的1.9908 uF 电容。

单个电容及并联电容的阻抗特性如图10 所示。并联后仍有相同的谐振频率,但是并联电容在每一个频率点上的阻抗都小于单个电容。

随着频率偏离谐振点,其阻抗仍然上升的很快。要在很宽的频率范围内满足目标阻抗要求,需要并联大量的同值电容。这不是一种好的方法,造成极大地浪费。有些人喜欢在电路板上放置很多0.1uF 电容,如果你设计的电路工作频率很高,信号变化很快,那就不要这样做,最好使用不同容值的组合来构成相对平坦的阻抗曲线。

7.4、不同容值电容的并联与反谐振

容值不同的电容具有不同的谐振点。图11 画出了两个电容阻抗随频率变化的曲线。

左边谐振点之前,两个电容都呈容性,右边谐振点后,两个电容都呈感性。在两个谐振点之间,阻抗曲线交叉,在交叉点处,左边曲线代表的电容呈感性,而右边曲线代表的电容呈容性。

因此,两条曲线的交叉点处会发生并联谐振,这就是反谐振效应,该频率点为反谐振点。

两个容值不同的电容并联后,阻抗曲线如图12 所示。从图12 中我们可以得出两个结论:

a 不同容值的电容并联,其阻抗特性曲线的底部要比图10 阻抗曲线的底部平坦得多(虽然存在反谐振点,有一个阻抗尖峰),因而能更有效地在很宽的频率范围内减小阻抗。

b 在反谐振(Anti-Resonance)点处,并联电容的阻抗值无限大,高于两个电容任何一个单独作用时的阻抗。并联谐振或反谐振现象是使用并联去耦方法的不足之处。

对于那些频率值接近反谐振点的,由于电源系统表现出的高阻抗,使得这部分噪声或信号能量无法在电源分配系统中找到回流路径,最终会从PCB 上发射出去(空气也是一种介质,波阻抗只有几百欧姆),从而在反谐振频率点处产生严重的EMI问题。

解决办法:并联电容去耦的电源分配系统一个重要的问题就是:合理的选择电容,尽可能的压低反谐振点处的阻抗。

7.5、ESR 对反谐振(Anti-Resonance)的影响

实际电容除了LC 之外,还存在等效串联电感ESR,因此,反谐振点处的阻抗也不会是无限大的。实际上,可以通过计算得到反谐振点处的阻抗为:

其中,X为反谐振点处单个电容的阻抗虚部(均相等)。

现代工艺生产的贴片电容,等效串联阻抗很低,因此就有办法控制电容并联去耦时反谐振点处的阻抗。等效串联电感ESR 使整个电源分配系统的阻抗特性趋于平坦。

7.6、怎样合理选择电容组合

瞬态电流的变化相当于阶跃信号,具有很宽的频谱。因而,要对这一电流需求补偿,就必须在很宽的频率范围内提供足够低的电源阻抗。

注意:选择电容组合,要考虑的问题很多,比如选什么封装、什么材质、多大的容值、容值的间隔多大、主时钟频率及其各次谐波频率是多少、信号上升时间等等,这需要根据具体的设计来专门设计。

解决方法:

低频段:通常,用钽电容或电解电容来进行板级低频段去耦(需要提醒一点的是,最好用几个或多个电容并联以减小等效串联电感。这两种电容的Q 值很低,频率选择性不强,非常适合板级滤波)。

高频段:高频小电容的选择有些麻烦,需要分频段计算。可以把需要去耦的频率范围分成几段,每一段单独计算,用多个相同容值电容并联达到阻抗要求,不同频段选择的不同的电容值。但这种方法中,频率段的划分要根据计算的结果不断调整。一般划分3 到4 个频段就可以了,这样需要3 到4 个容值等级。实际上,选择的容值等级越多,阻抗特性越平坦,但是没必要用非常多的容值等级,阻抗的平坦当然好,但是我们的最终目标是总阻抗小于目

标阻抗,只要能满足这个要求就行。

电容的并联存在反谐振,设计时要注意,尽量不要让时钟频率的各次谐波落在反谐振频率附近。

还有一点要注意,容值的等级不要超过10 倍。比如你可以选类似0.1、0.01 、0.001 这样的组合。因为这样可以有效控制反谐振点阻抗的幅度,间隔太大,会使反谐振点阻抗很大,最终目标是反谐振点阻抗能满足要求。

高频小电容的选择,要想得到最优组合,是一个反复迭代寻找最优解的过程。最好的办法就是先粗略计算一下大致的组合,然后用电源完整性仿真软件做仿真,再做局部调整,能满足目标阻抗要求即可,这样直观方便,而且控制反谐振点比较容易。而且可以把电源平面的电容也加进来,联合设计。

图13 是一个电容组合的例子。这个组合中使用的电容为:2 个680uF 钽电容,7 个2.2uF 陶瓷电容(0805 封装),13 个0.22uF 陶瓷电容(0603 封装),26 个0.022uF 陶瓷电容(0402封装)。图中,上部平坦的曲线是680uF 电容的阻抗曲线,其他三个容值的曲线为图中的三个V 字型曲线,从左到右一次为2.2uF、0.22uF、0.022uF。

小电容的介质一般常规设计中都选则陶瓷电容。NP0 介质电容的ESR 要低得多,对于有更严格阻抗控制的局部可以使用,但是注意这种电容的Q 值很高,可能引起严重的高频振铃,使用时要注意。

因此,电容封装尺寸、容值要联合考虑。总之最终目标是,用最少的电容达到目标阻抗要求,减轻安装和布线的压力。

7.7、电容的去耦半径

电容去耦的一个重要问题是电容的去耦半径:电容摆放要尽量靠近芯片

第一:减小回路电感

第二:电容去耦半径(超出了它的去耦半径,电容将失去它的去耦的作用)

理解去耦半径最好的办法就是考察噪声源和电容补偿电流之间的相位关系。当芯片对电流的需求发生变化时,会在电源平面的一个很小的局部区域内产生电压扰动,电容要补偿这一电流(或电压),就必须先感知到这个电压扰动。信号在介质中传播需要一定的时间,因此从发生局部电压扰动到电容感知到这一扰动之间有一个时间延迟。同样,电容的补偿电流到达扰动区也需要一个延迟。因此必然造成噪声源和电容补偿电流之间的相位上的不一致。

特定的电容,对与它自谐振频率相同的噪声补偿效果最好,我们以这个频率来衡量这种相位关系。设自谐振频率为f,对应波长为λ,补偿电流表达式可写为:

其中,A 是电流幅度,R 为需要补偿的区域到电容的距离,C 为信号传播速度。

当扰动区到电容的距离达到λ 4 时,补偿电流的相位为π,和噪声源相位刚好差180度,

即完全反相。此时补偿电流不再起作用,去耦作用失效,补偿的能量无法及时送达。

解决方法:。为了能有效传递补偿能量,应使噪声源和补偿电流的相位差尽可能的小,最好是同相位的。距离越近,相位差越小,补偿能量传递越多,如果距离为0,则补偿能量

百分之百传递到扰动区。这就要求噪声源距离电容尽可能的近,要远小于λ4 。

实际应用中,这一距离最好控制在λ/40~λ/50 之间,这是一个经验数据。

大电容小电容摆放位置:不同的电容,谐振频率不同,去耦半径也不同。

第一:对于大电容,因为其谐振频率很低,对应的波长非常长,因而去耦半径很大,这也是为什么我们不太关注大电容在电路板上放置位置的原因。

第二:对于小电容,因去耦半径很小,应尽可能的靠近需要去耦的芯片,这正是大多数资料上都会反复强调的,小电容要尽可能近的靠近芯片放置。

7.8、电容的安装方法

电容的摆放

容值最小的电容,有最高的谐振频率,去耦半径最小,因此放在最靠近芯片的位置。容值稍大些的可以距离稍远,最外层放置容值最大的。但是,所有对该芯片去耦的电容都尽量靠近芯片。

还有一点要注意,在放置时,最好均匀分布在芯片的四周,对每一个容值等级都要这样。

通常芯片在设计的时候就考虑到了电源和地引脚的排列位置,一般都是均匀分布在芯片的四个边上的。因此,电压扰动在芯片的四周都存在,去耦也必须对整个芯片所在区域均匀去耦。如果把上图中的680pF 电容都放在芯片的上部,由于存在去耦半径问题,那么就不能对芯片下部的电压扰动很好的去耦。

电容的安装

在安装电容时,要从焊盘拉出一小段引出线,然后通过过孔和电源平面连接,接地端也是同样。这样流经电容的电流回路为:电源平面->过孔->引出线->焊盘->电容->焊盘->引出线->过孔->地平面,图15 直观的显示了电流的回流路径。

放置过孔的基本原则就是让这一环路面积最小,进而使总的寄生电感最小。

第一种方法从焊盘引出很长的引出线然后连接过孔,这会引入很大的寄生电感,一定要避免这样做,这时最糟糕的安装方式。

第二种方法在焊盘的两个端点紧邻焊盘打孔,比第一种方法路面积小得多,寄生电感也较小,可以接受。

第三种方法在焊盘侧面打孔,进一步减小了回路面积,寄生电感比第二种更小,是比较好的方法。

第四种方法在焊盘两侧都打孔,和第三种方法相比,相当于电容每一端都是通过过孔的并联接入电源平面和地平面,比第三种寄生电感更小,只要空间允许,尽量用这种方法。

第五种方法在焊盘上直接打孔,寄生电感最小,但是焊接是可能会出现问题,是否使用要看加工能力和方式。

注意:(1)推荐使用第三种和第四种方法。

(2)需要强调一点:有些工程师为了节省空间,有时让多个电容使用公共过孔。

任何情况下都不要这样做。最好想办法优化电容组合的设计,减少电容数量。

由于印制线越宽,电感越小,从焊盘到过孔的引出线尽量加宽,如果可能,尽量和焊盘宽度相同。这样即使是0402 封装的电容,你也可以使用20mil 宽的引出线。

对于大尺寸的电容,比如板级滤波所用的钽电容,推荐用图18 中的安装方法

电源完整性分析-网际星空

本文始於2010年初,2011年開放閱覽,將說明PI不是只看Resonance、Target Impedance來下de-coupling cap.,或看IR drop而已,應先避免電源\地平面不當分割,再下電容加強改善Target Impedance,才是較好的設計方式。另外還以實例說明做PI模擬時,電容模型輸入正確寄生電感值的重要性,以及分地與合地設計時,近場的差異。 1.Verification of board import 1.1 check stack-up 1.2 check net 1.3 check circuit element 2.Resonant mode analysis 2.1 未修改前,原分地、分power 2.2 部分power plane合併(已合地) 2.3 加de-coupling電容(已合地、合power) 3.Target Impedance 3.1 VDD3.3V for general IO 3.2 RF_VDD33 4.Voltage Drop (IR drop) 4.1 Generate sources and sinks 4.2 Meshing 4.3 Plotting and analyzing results 4.3.1. 原分地、分電源 4.3.2. 合地、合電源後 5.案例分析-- DCDC noise couple 5.1 模擬方法描述 5.2 模擬結果 5.2.1 電流分佈密度 5.2.2 近場強度分佈 6.問題與討論 6.1 為何在數MHz低頻存在resonant頻點? 6.2 Resonant 要壓到什麼程度才夠? 6.3 Target Impedance要壓到什麼程度才夠?

设备安装调试工作总结

设备安装调试工作总结 篇一:设备安装工作总结 设备安装工作总结 本人从事石化工业设备安装已三十年,在这三十年中曾经有过教训,同时也积累了一定的经验,这些工作经验使我在工作中不断克服困难,解决各种难题并完成一项又一项安装任务,下面是我对自己工作经验的总结。 石化工业生产具备高温高压易燃易爆,以及低温低压强腐蚀的特点,为了满足生产条件化工设备在制造技术上有非常高的要求,他的尺寸精密,结构复杂,材料繁多。同时这些设备在安装上也有较高的精度要求和标准,首先谈一谈传动设备安装方面的工作经验。 一.机泵设备类设备: 石化工业生产中的传动设备以机泵为主,生产过程中的原料气体和液体要完成复杂的工艺过程不需依靠这些机泵来完成。这些机泵在输送这些原料时必须要保证耐高温、高压、防爆放然,同事还要抗震、抗腐蚀、抗粘度等。因此机泵安装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生产的正常进行和机泵的使用寿命。机泵设备安装的要点: ⑴基础

所谓基础就是安装设备的平面位置,这个位置除了承受设备所有的重量外还要吸收和隔离机械在原装时所产生的振动,消除因振动所产生的有害负荷对设备造成损坏,以而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转。因此首选认真检查基础的尺寸及标高,同事仔细检查基础有无下沉,偏斜以及基础的强度、刚度和稳定等等,确认基础合格方能进行下步找正工作。 ⑵机泵的找正找平 现代的机泵都向大型化,高速高压方面发展,如一台口径1000毫米的大型潜水泵可能替代数台小型泵,一台叶轮直径超过二米的巨型轴流泵可替代十几台中小型轴流泵;压缩机也向离心高速高压化发展。一台转速超过XX0转/分的离心压缩机比每分钟10000转的压缩机体积小1/3而效率提高30%,因此大型机泵替代小型机泵后可大降低动力消耗,同时节约了大量的人力物力,缩小了厂房占地面积而且便于管理维护。 由于机泵的大型化,给安装带来更高的要求,尤其是找正找平要求和标准更加严格。由于大型和高转速找正和水平度如达不到规范要求,机组会产生振动和位移。这样机泵就不能正常运行。如长期在振动超限运行时机泵就会加速磨损,从而减少机组的使用寿命。因此安装时尽可能使机泵和机体按图纸要求和方位找中心找水平,精度越高,误差越小

电源完整性分析(于争博士)

电源完整性设计 作者:于博士 一、为什么要重视电源噪声 芯片内部有成千上万个晶体管,这些晶体管组成内部的门电路、组合逻辑、寄存器、计数器、延迟线、状态机、以及其他逻辑功能。随着芯片的集成度越来越高,内部晶体管数量越来越大。芯片的外部引脚数量有限,为每一个晶体管提供单独的供电引脚是不现实的。芯片的外部电源引脚提供给内部晶体管一个公共的供电节点,因此内部晶体管状态的转换必然引起电源噪声在芯片内部的传递。 对内部各个晶体管的操作通常由内核时钟或片内外设时钟同步,但是由于内部延时的差别,各个晶体管的状态转换不可能是严格同步的,当某些晶体管已经完成了状态转换,另一些晶体管可能仍处于转换过程中。芯片内部处于高电平的门电路会把电源噪声传递到其他门电路的输入部分。如果接受电源噪声的门电路此时处于电平转换的不定态区域,那么电源噪声可能会被放大,并在门电路的输出端产生矩形脉冲干扰,进而引起电路的逻辑错误。芯片外部电源引脚处的噪声通过内部门电路的传播,还可能会触发内部寄存器产生状态转换。 除了对芯片本身工作状态产生影响外,电源噪声还会对其他部分产生影响。比如电源噪声会影响晶振、PLL、DLL的抖动特性,AD转换电路的转换精度等。解释这些问题需要非常长的篇幅,本文不做进一步介绍,我会在后续文章中详细讲解。 由于最终产品工作温度的变化以及生产过程中产生的不一致性,如果是由于电源系统产生的问题,电路将非常难调试,因此最好在电路设计之初就遵循某种成熟的设计规则,使电源系统更加稳健。 二、电源系统噪声余量分析 绝大多数芯片都会给出一个正常工作的电压范围,这个值通常是±5%。例如:对于3.3V 电压,为满足芯片正常工作,供电电压在3.13V到3.47V之间,或3.3V±165mV。对于1.2V 电压,为满足芯片正常工作,供电电压在1.14V到1.26V之间,或1.2V±60mV。这些限制可以在芯片datasheet中的recommended operating conditions部分查到。这些限制要考虑两个部分,第一是稳压芯片的直流输出误差,第二是电源噪声的峰值幅度。老式的稳压芯片

调试试用期工作总结(精选多篇)

调试试用期工作总结(精选多篇) 第一篇:调试工作总结调试工作汇报 内蒙古国电能源投资有限公司,在二连浩特开发建设了33台单机容量为1500kw的风机,装机容量为49.5mw。在本公司项目部的积极努力下,风场顺利进入调试阶段。 人员配备到位,调试工作得到了公司的高度重视。调试人员进行了明确的分工,责任到位,做好危险点分析和作业中可能出现的严重危及到人生,设备安全的预防控制措施,确保调试工作安全稳步进行。 现将调试工作以来的情况如下; 1.目前主变常规试验、35kv开关及pt,ct试验、35kv系统耐压,20kv侧pt、ct试验、开关试验,箱变常规试验及电缆内压已全部完成 2.厂家说明书和设计院图纸进行装置校验,然后进行开关远方及就地分合(及回路传动),及二次校线工作。将全场所有保护信号上传到主控室。 3.站所有远传信号上传到中调、区调和对侧玉龙站做对调传动试验已全部完成。 调试工作已全部完成,且所有设备已投入运行。 部门:调试日期:2020.7.20 第二篇:调试总结调试总结来到海南昌江项目部电气队已经有50多天了,我有幸加入到调试队。听师傅们说:

“调试现在改新模式了,我们是 第一批加入进来的,机会真是千载难逢,要我们务必抓住这次机会!”听后我激动异常,暗暗下决心机会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的,现在机会就放在我面前,我若不抓住,岂不是白白浪费?所以,努力与学习以及实践与理论都将为此而进行。 调试是一门技术活,彭师傅说过:“干调试要多问,多看,少动手。”说实话,刚听到这我就想“不是应该多动手吗?这样才能更加的熟练技能。”后来,我明白了“少动手”的意思是不要乱动、乱摸,调试不仅危险高压电,而且一旦产生事故十分严重,那些仪器仪表十分昂贵。一定要熟悉弄懂后才按规定操作,这也就要坐到前面说的“多问、多看。” 最近我们干的活主要是环吊、门吊、半门吊,具体就是一些接线,打磨,放电缆、装网架等等。在此过程中我深深明白四个字:眼高手低。这也是在学校时,实习老师常常教导我们的“干活最容易犯的是眼高手低,一个很简单的活看起来很容易,一旦动手,你就发现不是那么回事。”现在回想起来,才明白老师的淳淳教导。就在前几天,郭师傅跟牛师傅交给我一个任务,让我协助焊工把角钢焊上,再把网架固定在上面,结果我没把角钢扶正,导致角钢向两边偏了整整5cm。事后,牛 师傅严厉的批评了我,我无言以对,默默的思索自己错在了什么地方。最后,我用磨光机把角钢切下来,重新再安装上去。就是这一次,我真正懂得了“眼高手低。”当然了,这段时间,我也发生了许多别的失误。例如:常常忘记一些该办的要紧事、有些方面操作不当以及把螺丝弄丢等等。这些都不一一列举了。总之,干这些活,我明白了许多,也成熟了许多,我会尽自己的努力做好自己的工作。 这两个星期也感觉挺忙的,周一周三延点、周二周四培训、

测试年终工作总结

测试年终工作总结 《测试年终工作总结》是一篇好的范文,感觉很有用处,希望大家能有所收获。 篇一:软件测试年终工作总结 总结经验面向未来 ------ 年终总结尊敬的领导,您好: 我是技术部、测试组###,20XX年即将过去,时光飞逝,日月如梭,我来公司半年的时间转瞬即逝,身为一名年轻的员工,我紧密配合公司的安排,卯足精神、踏踏实实地为公司做事,同时也努力成为一名能主动做事,勇挑重担的员工, 为公司的发展贡献出了自己的一份力量。回顾半年来的工作,即有收货也有不足,现对自已半年来的工作进行总结。半年来,本人在公司领导的正确领导下,在各位同事的热情帮助和大力支持下,立足本职工作,努力学习,勤奋工作,诚恳待人,团结协作,遵守各项规章制度和工作纪律,不断提高服务质量和工作效率,较好的完成了全年的各项工作任务。以下是本年度以来个人工作总结报告: 一、政治思想方面 一年来我积极参加公司里组织的学习,努力做到在思想上、认识上同公司价值观保持一致、始终保持与时俱进的精神状态。同时,自己还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利用业余时间进一步学习自己的业务知识。平时能够团结同志,具有一种 良好的敬业精神和责任感。

二、思想汇报专题工作情况 半年来我的主要工作有:####项目的测试、###的相关 测试。 关于####,除了进行相关的回归测试外,由于客户对其 提出了新的需求,所以要基于新需求重新进行全面测试,以便及时发现新问题,避免客户使用时再次出现问题。现在正在对中电工程进行端口的调试,当端口调试结束后还需要进行回归测试,避免系统给客户安装后出现缺陷。 关于###,主要再次对各个二级、三级单位进行##、##、 ####和####、##、####等的相关本部和所属的流程进行测试;配置##和##的##、##、##、##和##、##的人员角色的权限,并且测试他们的登录功能和应有的权限是否显示正确;测试##公司和##公司的会签单;测试####差异报告是否和系统相符。 三、存在的问题和打算 尽管经过一些努力,我的业务水平还需进一步提高。在以后的工作中,我将加强自主管理的意识,加强理论和业务学习,不断提高业务技术水平,使自己的 工作达到一个更高的层次,能外出为相关项目公司做培训,有问题积极与领导进行交流,出现工作上和思想上的问题及时汇报,也希望领导能够及时对我工作的不足进行批评指正,使我的工作能够更加完善。 今后我会加强其它专业知识的学习。社会的进步与企业的发展

测试工程师工作总结(精选多篇)

测试工程师工作总结(精选多篇) 第一篇:软件测试工程师年终工作总结2020年终工 作总结 一:2020年工作回顾及总结 回顾2020年这一年来的工作,我在公司领导及各位同事 的支持和帮助下,严格要求自己,按照公司要求,比较好地完成了本职工作。通过近一年的学习和工作,工作模式上有了新的突破,工作方式有了较大的改变。现将这一年的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1、总体来说,2020年我主要完成了“……银行系统”、“……渠道管理平台”、“……”、“……”、“……”“……”的日常测试以及质量控制工作;“……”已经稳定上线运行6个多月,“……”即将上线。 2、日常我主要负责项目测试工作、测试文档编辑、 参与功能需求设计、协调开发进度、总结经验分享、完成所需知识积累、工具学习及研究、兼容性软件测试。就在银联项目工作来说,主要的工作内容有:a、测试项目案例、测试用例 的设计与编写;b、对测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沟通,并提 供意见;c、设计业务功能流程,提供参考意见,绘制关键业 务流程;d、进行主要功能的界面测试、功能测试;e、按照测试用例执行测试计划;f、进行需求验证工作 3、知识的总结与分享,完成客户端在安卓 4.0/4.1,ios6.0以上系统上出现的兼容等问题,完成了兼容性测试案 例的编写以及兼容性测试的培训工作。在日常工作中,发现兼容上重大问题,在测试部门群中发布分享。

4、完成所需知识积累,学习所需知识、工具以及技能。在工作中学习了银行业务流程规范、学习公司研发规范、参加了公司组织的技术培训、学习了各种 测试工具的使用。 二:对公司的建议与意见 对公司和部门建设上,我有以下几点建议: 1、对员工进行金融知识的系统培训,让测试人员了 解银行业务流程,有助于测试人员更加详细了解业务流程,测试过程会少走很多弯路。 2、部门内希望多组织技术交流讨论,促进测试工作 的开展和提高。一年至少有2次这样的交流。 3、公司在项目开发前期,希望尽可能的明确需求, 尽可能的详尽需求说明书内容。在测试过程中发现很多项目缺少需求说明书,需求说明书不明确或者需求说明书内容错误,误导了开发和测试,浪费了时间,影响了项目进度。 4、建议项目需求设计可以有测试员参与讨论。 5、公司管理有点混乱,个人感觉公司对每位员工的 重视程度不够!节假日公司应该给每位员工一定的福利和关心。 6、个人感觉平时的效率比较低,希望测试部门能够 有所调整。希望公司能制定质量控制标准以及开发、测试工作流程,让开发更好的了解测试的流程,增强开发团队与测试团队的配合,提高工作效率。 7、加强部门测试成果的积累与沉淀,提高团队测试 水准,希望我们的团队能够做的更好,能够已团队的形式参与软件项目的开发,而不仅仅是一个项目中毫不起眼的小小测试员。三:2020年工作计划与学习计划 2020年工作计划就是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让我们的产

Cadence-PDN电源完整性分析

Cadence PDN电源平面完整性分析 ——孙海峰 随着超大规模集成电路工艺的发展,芯片工作电压越来越低,而工作速度越来越快,功耗越来越大,单板的密度也越来越高,因此对电源供应系统在整个工作频带内的稳定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电源完整性设计的水平直接影响着系统的性能,如整机可靠性,信噪比与误码率,及EMI/EMC等重要指标。板级电源通道阻抗过高和同步开关噪声SSN过大会带来严重的电源完整性问题,这些会给器件及系统工作稳定性带来致命的影响。PI设计就是通过合理的平面电容、分立电容、平面分割应用确保板级电源通道阻抗满足要求,确保板级电源质量符合器件及产品要求,确保信号质量及器件、产品稳定工作。 Cadence PCB PDN analysis电源平面分析主要可以解决以下几个问题: 板级电源通道阻抗仿真分析,在充分利用平面电容的基础上,通过仿真分析确定旁路电容的数量、种类、位置等,以确保板级电源通道阻抗满足器件稳定工作要求。 板级直流压降仿真分析,确保板级电源通道满足器件的压降限制要求。 板级谐振分析,避免板级谐振对电源质量及EMI的致命影响等。 那么Cadence PCB PDN analysis如何对PCB进行电源平面完整性的分析?接下来,我将以一个3v3如下图所示的电源平面为例,来进行该平面的电源平面分析。

对图中3v3电源平面进行完整性分析,具体步骤将作详细解析。 在对该电源平面进行分析之前,我们需要首先确定PCB参数的精确,如:电源平面电平Identify DC Nets、PCB叠层参数Cross-Section等,这些参数都必须和PCB板厂沟通(板厂对叠层参数生产能力不同),在此基础上精确参数方能得到精确的分析结果。这些参数也可以在PDN Analysis分析界面上点击Identify DC Nets,Cross-Section来调整优化。

仪表调试工作总结

仪表调试工作总结 篇一:仪表个人工作总结 XX年即将过去,我们海伦石化公司仪表今年的工作也要马上圆满地结束了。回顾这一年来 的工作,我们无论在思想上、技术上都取得了很大的进步,在此期间,我们氧化仪表的班长, 工程师针对我们班仪表人员年轻化、无经验、技术素质差等不利因素,为了达到及早培养队 伍、提高水平,严格要求全体人员深入现场、积极熟悉了解和学习,从工艺流程、生产设备、 仪表位置位号、电缆走线接线、仪表配置、计算机dcs 控制等一系列仪表控制基础必会知识 逐步深入。 在这三百多个工作日里让我感觉到,向同事学,特别是作为一名技术维护人员,如不虚 心学习,积极求教,实践经验的缺乏必将成为制约个人工作能力发展的瓶颈。因此,不管是 自己本单位的还是他们本部的每位同事都是我的老师坚持向同事学习,取人之长,补己之短, 努力丰富自己、充实自己、提高自己,培养勤于思考的工作习惯,增强自己独立处理事故的

能力,基本适应本职工作的需要。只有不断地虚心学习求教自身的素质和能力才能得以不断 提高。作为一个电气自动化专业的毕业生来从事仪表工作,虽然平台上的仪表专业也涉及到 电气方面的知识,但对于我来说还是有许多的不足,尤其是在一些专业性的工作方面。而正 是这一年的实习,以专技人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已基本胜任仪表维检的岗位职责我要继 续保持谦逊的态度,像他人学习,帮助他人,总结经验,提高专业水平,为公司贡献自己的 力量仪表进行参数的正确设定。比如说一个设备的液位它是敞口容器该怎样去设定它的量程 它是密闭的该怎样去设定它的量程它配的是导压管又该怎样去设定,其中还要了解到工艺的 工作环境和里面什么介质等等。又比如说一个法门它始终要波动,首先你就要了解到流体是经过法门流进容器还是从容器流出 来,法门两边的差压是否很大,泵的扬程是否达得到,法门定位器是否有问题,dcs上的pid 是否调正确了的等都要一一去排查清楚。总之在调试的过程中会出现很多很多的问题,当你

软件测试年度工作总结

软件测试年度工作总结 年工作总结 工作刚满三个月,在这三个月的时间内,我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对软件的熟悉与理解 2.跟随开发人员对软件的改进进行了跟踪测试,利用功能组合的方法,对各种工具进行了测试,提交Bug共计XXX个,已验证关闭XXX个。 3.对软件用户手册和管理员手册的一部分进行了测试与更改,期间也加深了对该软件各个功能的理解 对已经实现的功能基本上都进行了测试,对软件使用上的改进也提出了自己的建议。期间也了解了软件的功能需求,主要是对客户端服务器端及方案设计器进行了功能测试。在这段时间里学到了不少东西。 在这段期间软件根据用户的反馈一直在不断的改进,基本上每天都会有变化,我跟据开发的进度一直在不断的测试,对新增加的工具边使用边学习,提交缺陷报告,并及时与开发人员进行沟通处理有歧异的缺陷报告,反复验证修复后的缺陷。直到上一周利用他们出差的时间,我有对以前测试过的工具重新进行了更深一层的的组合测试。通过这段时间的改进,软件的各项功能已经越来越全面, 8

目前软件的基本功能都已实现,致命错误越来越少, 期间也试用了自动化性能测试工具LoadRunner,由于软件还没有整体完成,在使用中不好匹配协议,现在正在熟悉另一个自动化工具RationalRobot来进行性能测试。 下半年,主要工作时是: 1.随着软件的逐步完成,将细化功能测试并及早的着手准备性能测试,界面测试,易用性等其他方面的总体测试, 2.测试所有与本软件有关的文档 3.解决所有遗留的有歧异的缺陷报告,参照提交的缺陷报告进行回归测试。 4.随着其他项目的开展着手准备测试前期的工作。 具体的工作实施安排还将根据项目组的工作进展和规划进行调整。 篇二:软件测试工程师年终工作总结 20XX年终工作总结 一:20XX年工作回顾及总结 回顾20XX年这一年来的工作,我在公司领导及各位同事的支持和帮助下,严格要求自己,按照公司要求,比较好地完成了本职工作。通过近一年的学习和工作,工作模式上有了新的突破,工作方式有了较大的改变。现将这一年的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8

测试工程师工作总结

测试工程师工作总结 ----WORD文档,下载后可编辑修改---- 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范本,欢迎您借鉴参考阅读和下载,侵删。您的努力学习是为了更美好的未来! 测试工程师工作总结篇一时光荏苒,如今xx年的帷幕已经谢下,xx年的钟声已经敲响,在公司高层的正确领导下,我们佰腾科技又走过了一年。而我也在自己的努力以及同事的帮助下完成了20xx年我所负责的工作,以下就是我对过去这一年的工作总结: 一、测试工作及经验 作为软件部测试组的一员,首先要做好的就是自己的本职工作,我在20xx 年中所做的工作主要有: 1.XXXXXXXX测试用例的编写,对系统的测试、跟踪; 2.XXXXXXXX需求、高保图、界面和功能的测试; 3.XXXXXXXX功能测试用例的编写,高保图、系统的测试; 4.XXXXXXXX的静态页面测试和功能测试; 5.XXXXXXXX的功能测试; 6.XXXXXXXX第一、二、三迭代高保图测试,测试用例编写,静态页面和功能测试,并主持参与测试用例评审; 7.XXXXXXXX平台高保图的测试和系统静态页面、功能的测试; 8.XXXXXXXX的高保图测试和测试用例的编写; 9.XXXXXXXX的静态页面和功能测试,参与测试用例的评审; 10.XXXXXXXX的高保图测试、静态页面和功能测试; 11.XXXXXXXX用户使用手册的编写; 一年的工作,让我获得很多方面的经验: 1.编写逻辑覆盖率全的测试用例甚为重要。在理解需求的前提下编写测试用例,使得我掌握了多种测试用例编写方法,更让我对产品的需求有更加深入的理解,须知对需求是否理解透彻决定了能否有效、全面地对产品进行测试; 2. 要站在用户角度对系统进行测试。从一些项目中出现的未能及时发现的bug中,我认识到用户体验的重要性,现在能够越来越多的从这方面来执行测试;

电源完整性设计详解

于博士信号完整性研究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a117323528.html, 电源完整性设计详解 作者:于争 博士 2009年4月10日

目 录 1 为什么要重视电源噪声问题?....................................................................- 1 - 2 电源系统噪声余量分析................................................................................- 1 - 3 电源噪声是如何产生的?............................................................................- 2 - 4 电容退耦的两种解释....................................................................................- 3 - 4.1 从储能的角度来说明电容退耦原理。..............................................- 3 - 4.2 从阻抗的角度来理解退耦原理。......................................................- 4 - 5 实际电容的特性............................................................................................- 5 - 6 电容的安装谐振频率....................................................................................- 8 - 7 局部去耦设计方法......................................................................................- 10 - 8 电源系统的角度进行去耦设计..................................................................- 12 - 8.1 著名的Target Impedance(目标阻抗)..........................................- 12 - 8.2 需要多大的电容量............................................................................- 13 - 8.3 相同容值电容的并联........................................................................- 15 - 8.4 不同容值电容的并联与反谐振(Anti-Resonance)......................- 16 - 8.5 ESR对反谐振(Anti-Resonance)的影响......................................- 17 - 8.6 怎样合理选择电容组合....................................................................- 18 - 8.7 电容的去耦半径................................................................................- 20 - 8.8 电容的安装方法................................................................................- 21 - 9 结束语..........................................................................................................- 24 -

录入员的工作总结

录入员的工作总结 篇一:资料员年度个人工作总结 资料员XX年年度个人工作总结 回顾半年多来的工作历程,总结工作中的经验、教训,有利于在以后的工作中扬长避短,更好的做好本职工作。 由于刚参加工作,无论从工作能力方面、人际沟通交往方面、还是从思想方面都存在许多的不足。但在这些方面,公司的领导以及同事们都给了我很好的引导和热情的帮助,让我较快地适应了工作。回顾这段时间的工作,我的确在思想上、学习上、工作上都取得了很大的进步,成长了不少。繁忙并充实是我对XX年度工作总结。现将工作情况以及今后的努力方向总结如下: 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我了解到资料员一职主要工作是及时整理齐全资料,并把原来没有具体整理的文件按类别整理好放入文件夹内并做好编号;另外做好各类文件、图纸,下发、传阅及传递工作等等琐碎的事儿。资料工作看似轻松,实则比较细碎烦琐,能够真正做好并不容易,但是现有的资料都存在着很多不符和空缺之处。 主要工作 1. 负责项目的图纸的接收、清点、登记、发放、归档、

管理工作;对建筑图纸、结构图纸、设备园林图纸等进行分类管理。负责项目的资料档案管理、计划、统计管理及部门日常管理工作。 2. 收集整理施工过程中所有技术变更、洽商记录、会议纪要等资料并归档:负责对每日收到的管理文件、技术文件进行分类、登录、归档。负责项目文件资料的登记、签收、用印、传递、归档和销毁等工作。负责做好各类资料积累、整理、处理、保管和归档等工作,注意保密的原则。设计变更(包括图纸会审纪要)原件存档。作好信息收集、汇编工作,确保管理目标的全面实现。 工作中不足与改进之处: 在这半年当中学到了不少的经验和知识,在与他人的交流、沟通方法上也有不少长进,在工作中通过多看、多问、多听,使自己的本职工作技能有了进一步的提高,相对于刚毕业,工作经验少的我来说又进了一步。 通过总结半年多来的工作,在这半年中,接触到了许多新事物、产生了许多新问题,也学习到了许多新知识、新经验,提高自身专业素质,使自己的工作技能能够上一个新台阶,在思想认识和工作能力上有了新的提高和进一步的完做善,每一项工作都有了明确的计划和

测试工程师年度工作总结

( 工作总结 )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精品文档 / Word文档 / 文字可改 测试工程师年度工作总结Annual work summary of Test Engineer

测试工程师年度工作总结 xx年即将过去,虽然我xx年在xxxx的工作时间不长,只有不到x个月的时间,但是这将近x个月的时间里,本人认真的做好了本职工作,认真、积极、按质按量的完成领导安排的工作。 一、工作总结 总体来说,xx年我主要完成了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项目测试工作 2、知识与经验分享 3、完成所需知识的积累 4、工具学习及研究 具体来说,如下: 1、项目测试工作

这段时间,我主要是协助xxx进行xxx项目测试,主要工作内容有: 对测试用例的编写提供反馈意见; 对测试过程及测试情况进行分析,并提供意见; 设计业务测试数据的例子; 绘制系统关键业务流程; 进行主要功能的界面测试、功能测试; 按照测试用例执行测试,并提交测试汇报; 进行需求验证工作。 2.知识与经验分享 这部分工作,主要表现在四方面: 完成项目测试经验总结 完成“测试经验交流与知识分享”简报,包括简报材料的制作。该简报内容包括:项目测试经验介绍、测试度量、性能测试知识介绍、xx使用经验交流。 对现有测试规范提供改进反馈意见;

根据以往经验,在xxx项目中提供帮助。 3.完成所需知识的积累 这部分工作,主要是为了更好的完成工作,学习所需的知识、工具及技能。我主要是根据《新员工入职指引表》的要求进行的。主要工作内容有: 学习金融行业业务知识 学习公司研发规范 学习研发部产品知识 参加公司或业务部门组织的培训 学习缺陷管理工具xxx 二、xxx年计划 xxx年,我希望能通过参与具体项目的实践,达到以下目标: 1.能将测试过程在项目中真正的运用起来,并让项目的开发人员了解我们的测试过程 2.在项目中沉淀出一些部门成果 除了保质保量的完成项目测试工作外,我还将积极、主动的参

[机床调试个人工作总结] 50字简短个人工作总结

[机床调试个人工作总结] 50字简短个人工作总结 个人工作总结本人李松涛,大学本科文化程度,2008年6月毕业于**农业大学现代科技学院电子信息工程专业,2009年9月参加工作。在车间领导的关心帮助及同事之间的友好合作下,我在工作上、学习上得到了的进步。在我参加工作的四年里,总的来说我在车间还算顺利.平稳。在这四年来,我始终坚持严格要求自己,勤奋努力,时刻牢记精益求精的的宗旨,在平凡而普通的工作岗位上,努力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在工作上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现将自己的工作情况简要的总结如下: 严格要求自己,不断提高业务素质,提升自身能力,努力做出更大贡献。 我在道岔车间工作四年时间里,我一直严格要求自己,服从领导安排,始终以饱满的热情对待自己的工作,勤勤恳恳.尽职尽责的完成自己的本职工作,发现问题想尽办法积极解决。2009年9月参加工作,进入班组3个月后班组长调派我到24M数控铣床,参加新机床的调试工作。借着这次锻炼的机会,向同事和机床生产厂商技术人员虚心学习,快速提升自身业务水平,与生产厂商技术人员进行沟通协调,调试机床参数,解决现场发现的问题。 机床试运行过程中发现主轴定位键设计不合理,结构强度无法满足作业要求。厂商技术人员现场设计主轴定位键。需要用现有机床的定位键的备件作为毛坯料送到外车间制成成品。为了保证机床试运行的进度,我自己带着定位键毛坯料到机械工程有限公司生产车间,请机加工的老师傅帮忙把定位键毛坯料制成成品,节省了生产一线把情况上报车间,车间再核实.批复和与外车间沟通协调安排工期的过程和时间。我用了半天时间带回了定位件成品,缩短了两天左右的时间,有力的保障了机床试运行的时间进度。 在机床试运行过程中同事们抱怨新机床X轴方向机床启动和停止的过程非常生硬,就像坐在汽车里司机启动时猛踩油门,停止时猛踩刹车一样,坐在上面经常被晃得东倒西歪。 在和老师傅聊天时了解到机床启动和停止过急的话,每次动作都会对机床造成磨损,增加维修成本并减少使用寿命。于是我利用业余时间,去图书馆查阅资料,上网搜索类似问题,经过不懈努力终于找到了问题的解决方法。在主程序段中添加一小段程序,可以使机床缓慢加速或停止,消除了启动和停止过急的现象,进而彻底消除一项通过改进可以避免的机床磨损。 在调试新机床的过程中我不仅提升了自己的业务水平,而且又结交了新朋友,我与**新工的技术人员和装配人员结下了深厚的的友谊,时间过去了四年,我们现在还会经常谈论现场使用机床的一些体会,并向他们请教现场遇到的问题的解决办法。 在班组长的关怀下勤学苦干,向同事虚心请教,提升自身的操作技能,用四个月的时间掌握了平时八个月才能掌握的独立操作技能。在班组长的支持下,参加工作六个月开始带新人,并全面负责本班次24M数控**铣床的加工工作。 在工作中本着对自己生产的产品负责的态度,做好每一件产品。 二,努力搞好团结。 在平时工作中,始终以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在思想上我不断学习,积极要求进步,热爱祖国.热爱党.热爱社会主义,坚定共产主义信念,遵守单位的各项规章制度,力求时刻严格要求自己。团结同事,搞好关系。在生产中要求自己要精益求精。 总的来说,走过的这四年来,积累了工作经验,提升了个人能力。更重要的是在同事的关心.支持和帮助下,班组长安排的各项工作均取得了圆满完成。

软件测试年度总结

软件测试年度总结 软件质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软件测试作为新兴行业有很多不完善的地方。很多从事软件测试工作的同行处于迷茫之中,如何提高,如何解决测试工作中的实际问题,困惑着每一个人。”去猜测某一组织的特点。从而得到所要搜索的信息的主要词组 其实网络上还有很多关于搜索技巧的文章,大家可以自行学习。千万要记住搜索引擎是帮助你成功的有力武器。 第二招学会动手 参加软件测试工作后,随着工作经验的增长自我感觉越来越好。在公司里也逐渐受到同事领导的重视,一次针对公司的新的软件功能进行测试的时候,像往常一样“随手“测试出了几个bug ,然后“仔细“的填写了bug 单(这个bug 的现象已经出现了很多次了)。这时候测试经理走过来,重新复查了一下填写的bug 。他在重现我的bug 的过程中,简化了我的输入变化,bug 神奇的又出现了,同样的现象,他关闭软件重新变化输入,扩展出10 几个变化后,软件不动了,内存不断上升。终于他找到了产生软件

的bug 的原因,然后对我说“寻找bug 要准确定位,我们开发团队是一个整体,时间是等量的,时间不在你身上浪费,就是在他身上浪费。如果测试人员每次发现的bug 描述不清楚,并且多个问题潜在的错误原因是一个,虽然操作可能稍微有些变化。这样开发人员在重现bug 的时候他要调试跟踪判断,很花费时间,而且效率低。如果测试人员发现bug 的时候多动手可以更加准确的定位bug 步骤和原因,给开发人员最精确的步骤和准确的描述,这样整个团队才能高效,所以需要大家协作!。“。 在以后的日子里,每次解决问题的时候我都记得多试验几次,多尝试。网上很多朋友还有同事问我问题的时候,其实他们只是万里长征就差一步,只要再多动手实验一次就可以达到目的了。所以多动手,多尝试。 第三招思考自己所作的 刚开始入行的时候,总是思考如何做好软件测试。认为公司的测试流程混乱总是很郁闷,认为自己学不到东西,如何才能测试好产品,常说心动不如行动,以前看到古龙小说中经常出现的场景无名小子不断挑战高手,总结积累。我总结

XX测试工作总结

XX测试工作总结 想知道测试工作总结怎么写的吗?想知道的话就让我们一起来看一下XX测试工作总结范文吧。 篇一总体来说,XX年我主要完成了以下几方面的工作:l 项目测试工作 l 知识与经验分享 l 完成所需知识的积累 l 工具学习及研究 具体来说,如下: 1.项目测试工作 这段时间,我主要是协助进行cmbp项目测试,主要工作内容有: l 对测试用例的编写提供反馈意见; l 对测试过程及测试情况进行分析,并提供意见; l 设计业务测试数据的例子; l 绘制系统关键业务流程; l 进行主要功能的界面测试、功能测试; l 按照测试用例执行测试,并提交测试汇报; l 进行需求验证工作。 2.知识与经验分享 这部分工作,主要表现在四方面:

完成项目测试经验总结 完成“测试经验交流与知识分享”简报,包括简报材料的制作。该简报内容包括:项目测试经验介绍、测试度量、性能测试知识介绍、loadrunner使用经验交流。 对现有测试规范提供改进反馈意见; 根据以往经验,在cmbp项目中提供帮助。 3.完成所需知识的积累 这部分工作,主要是为了更好的完成工作,学习所需的知识、工具及技能。我主要是根据《新员工入职指引表》的要求进行的。主要工作内容有: 学习金融行业业务知识 学习公司研发规范 学习研发部产品知识(保理项目、intelliworkflow、农行crm系统、工作流知识) 参加公司或业务部门组织的培训(新员工入职培训、基于uml的面向对象分析和设计、金融衍生工具介绍) 学习缺陷管理工具ttp 4.工具学习及研究 根据《新员工入职指引表》的要求,我了解rational 测试解决方案和工具,并进行rational performance tester 的研究测试工程师个人工作总结测试工程师个人工作总结。完成对rational performance tester的研究后,我提交了

电源完整性基础理论

电源完整性理论基础 ------- 阿鸣随着PCB设计复杂度的逐步提高,对于信号完整性的分析除了反射,串扰以及EMI之外,稳定可靠的电源供应也成为设计者们重点研究的方向之一。尤其当开关器件数目不断增加,核心电压不断减小的时候,电源的波动往往会给系统带来致命的影响,于是人们提出了新的名词:电源完整性,简称PI(power integrity)。其实,PI和SI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只是以往的EDA仿真工具在进行信号完整性分析时,一般都是简单地假设电源绝对处于稳定状态,但随着系统设计对仿真精度的要求不断提高,这种假设显然是越来越不能被接受的,于是PI的研究分析也应运而生。从广义上说,PI是属于SI研究范畴之内的,而新一代的信号完整性仿真必须建立在可靠的电源完整性基础之上。虽然电源完整性主要是讨论电源供给的稳定性问题,但由于地在实际系统中总是和电源密不可分,通常把如何减少地平面的噪声也作为电源完整性中的一部分进行讨论。 一. 电源噪声的起因及危害 造成电源不稳定的根源主要在于两个方面:一是器件高速开关状态下,瞬态的交变电流过大;二是电流回路上存在的电感。从表现形式上来看又可以分为三类:同步开关噪声(SSN),有时被称为Δi噪声,地弹(Ground bounce)现象也可归于此类(图1-a);非理想电源阻抗影响(图1-b);谐振及边缘效应(图1-c)。

对于一个理想的电源来说,其阻抗为零,在平面任何一点的电位都是保持恒定的(等于系统供给电压),然而实际的情况并不如此,而是存在很大的噪声干扰,甚至有可能影响系统的正常工作,见图2: 开关噪声给信号传输带来的影响更为显著,由于地引线和平面存在寄生电感,在开关电流的作用下,会造成一定的电压波动,也就是说器件的参考地已经不再保持零电平,这样,在驱动端(见图3-a),本来要发送的低电平会出现相应的噪声波形,相位和地面噪声相同,而对于开关信号波形来说,会因为地噪声的影响导致信号的下降沿变缓;在接收端(见图3-b),信号的波形同样会受到地噪声的干扰,不过这时的干扰波形和地噪声相位相反;另外,在一些存储性器件里,还有可能因为本身电源和地噪声的影响造成数据意外翻转(图3-c)。 从前面的图3-c我们可以看到,电源平面其实可以看成是由很多电感和电容构成的网络,也可以看成是一个共振腔,在一定频率下,这些电容和电感会发生谐振现象,从而影响电源层的阻抗。比如一个8英寸×9英寸的PCB空板,板材是普通的FR4,电源和地之间的间距为4.5Mils,随着频率的增加,电源阻抗是不断变化的,尤其是在并联谐振效应显著的时候,电源阻抗也随之明显增加(见图4)。

调试公司工作总结

调试公司工作总结 篇一:调试员工作总结 年终总结 从今年年初来到公司,到现在不知不觉已经到了年末,细细品味,发觉自己在不轻易间 成熟了许多,对待工作的态度和为人处世的方式也有所改变,也许这就是成长。非常感谢公 司能给我这样一个平台,让我在工作中不断学习,不断进步,慢慢的提升自身的素质和才能。 回首过去一年,公司陪伴我走过重要的一个阶段,使我实现的自己的梦想,翻开了自己人生 崭新的一页,在此我向公司尊敬的领导和亲爱的同事们表示衷心的感谢,正是有了你们的帮 助和关心才能使我在公司的发展上一个台阶。虽然XX 年是我收获最大的一年,但是自身的不足之处也暴露无疑: 1. 虽然年轻充满干劲,但是缺乏经验,在工作中容易走“弯路”,处理一些新问题上存 在着一些的欠缺。 2. 工作中不够细致,不够用心,在装置调试的过程中,不该出现的小错误经常见到。 3. 有很多东西都是第一次着手,在思想上唯唯诺诺,不敢大胆放手去做,总是考虑半天

不动手,浪费了不少时间。虽然来调试组时间不长,个人能力和工作经验也有待提高,在工作中欠缺工作经验,但 是有个良好的工作态度,必定可以积极的处理遇到的问题,虚心的请教别人,来弥补经验的 不足。有的时候工作怕麻烦,不肯静下心来认真的认真的去学习调试方法,致使在调试的过 程中感觉比较累,无从下手,容易犯一些小错误,这个是日后工作中一定要解决的问题,做 事再细致点,方便别人,严格自我。随着时间的推移,调试过的装置也渐渐的多了,也对它 们有了一定的认识,以后再遇到就不会存在心理负担。因此在今后的工作和生活中,除了积 极改正自身缺点克服弱点,还需要注重知识的积累,和经验的总结,并以高标准要求自己, 不断学习,才能使自己更快的成为一名经验丰富的技术人员。 XX年是充满期待的一年。作为部门中的一员有义务、有责任、有目标、有理想的去做 好工作,做好自己工作范围内的事情。加强学习和实践,继续提高个人水平。针对自己的岗 位,重点是把高压系列和通信系列的装置做熟悉,要做到什么样的装置该怎么调试,那些事

测试部年终工作总结

测试部年终工作总结 测试部年终工作总结的开展目的是为了提升测试部工作质量,下面测试部年终工作总结是想跟大家分享的,欢迎大家浏览。 篇一:测试部年终工作总结 XX年已近尾声,回顾这一年里的工作收获颇多。年初一直在参与中行对公系统的测试工作,中国银行对公代客资金管理系统已2月份对公系统顺利投产。紧接着春节后又开始了xx银行的x-fund2.0项目的全程介入测试。跟随项目组一同到现场开发测试,以及后期配合用户的压力测试,项目投产部演练和支持等工作。目前x-funds2.0系统也已经投产完毕。 8月份后回到公司,主要从事公司部集成测试和系统测试工作,主要测试系统包括分行日积月累系统、sge与k+接口管理系统、xx银行利率衍生品交易系统、浦发银行离岸交易系统、中国银行新一代做市商系统等。目前正忙于新一代做市商系统测试工作,该项目计划年底投产。 补丁测试方面主要有部分辖对公系统补丁测试、部分中行对公代客管理系统补丁测试、澳门资金管理系统补丁测试、x-funds2.0系统补丁测试等。

压力测试方面主要有x-funds2.0系统、外汇电子交易系统压力测试、统一登录系统压力、浦发离岸系统压力、新一代做市商系统压力测试等。 从年初的中行对公项目到xx银行x-funds2.0项目再到中行新一代做市商项目。一个个项目完成测试任务并顺利投产或进行中。 从本年度主要项目的测试及跟进客户测试方面经验教训进行总结,以便更好的提高项目介入测试的质量和完善自己的能力与不足之处。 一、测试组部要有计划。介入项目测试以后,理论上讲是应该配合项目组的测试工作。但个人认为这样测试组方面工作会比较被动,跟随项目组指定的测试并不能比较全面的覆盖到系统全部功能或者绝大多数功能。如更新一块,就让你测一块,这样无形中就会疏漏其他模块。测试组部可以根据项目整体工作的安排情况也应该有自己的测试计划,即完整测试轮次的计划,这样能更好的把握系统整体功能情况。这部分工作在进驻客户现场测试时应与项目组长沟通,明确每日工作流程,如版本更新时间约定、部更新测试安排以及配合指导用户测试等工作。 二、项目的测试进度控制。主要是按照项目计划进行的,按照项目组计划要求完成测试任务、提交测试类相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