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帮助孩子养成良好习惯

如何帮助孩子养成良好习惯
如何帮助孩子养成良好习惯

如何帮助孩子养成良好习惯

“改变一生的五句话”中的第一句是:优秀是一种习惯。如果说优秀是一种习惯,那么懒惰也是一种习惯。人出生的时候,除了脾气会因为天性而有所不同,其他的东西基本都是后天形成的。所以,我们的一言一行都是日积月累养成的习惯;所以,我们从现在起就要把优秀变成一种习惯,使我们的优秀行为习以为常,变成我们的第二天性。

北京小学有个美丽的国旗广场,每天早晨来上学的孩子们一进入学校,就要自然放慢脚步,面对在国旗广场上飘扬的五星红旗行一个少先队队礼。学生们做这件事是没有人监督的。几年前,北京小学就取消了学校门口的值周制,而把值周要检查的内容如戴好红领巾、向国旗敬礼等,通过一段时间的教育和强化变为学生的自觉习惯。某小学有位教师对学生有个“独特”的要求:写字之前要洗手。因为小学生的手总喜欢东摸西抓的,容易在本子上留下污迹。这是一个心理准备的过程:我要写作业了,写作业是件很严肃的事情,我把手洗干净了才可以写并写好作业。也有某小学的一个“规矩”:凡是本校学生,每人上学期间要有两双袜子,每天回家要洗袜子,第二天穿干净的袜子来上学。

这样一个小小的要求对小学生来说,不仅脚丫子舒服了,还会有一种新的开始的愉悦,向往整洁的一天。

曾经参加过中日学生夏令营的青少年教育专家孙云晓特别将中国与日本的孩子进行比较:日本的学生有个习惯,吃饭前总要说几句话,意思是“感谢赐给我美好的食物,我要吃饭啦。”说了之后就吃,不能剩饭。集体就餐时,吃完饭,日本孩子会站起来向厨师鞠躬:“辛苦啦!”而中国孩子在餐桌上挑食、剩饭是常见的事……一些虽是细枝末节方面的习惯,却很可能成为日后影响一个人的形象并连带影响其他行为的“祸根”。所以好习惯必须要从小养成。

像以上学校这样做的还有很多。从细微处着手,培养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已经成为许多教育者的共识。不少学校都在积极探索可行和有效的方法。在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举办的《少年儿童行为习惯与人格关系的研究》这项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课题,对近20个省市的300多所中小学在进行相关研究。这些子课题包括儿童整洁卫生习惯、低年级学生独立睡眠习惯、生活自理习惯、专心学习习惯、小学生勤俭节约习惯、经常阅读习惯、合理消费习惯、改变“拖拉”不良习惯、遵守规则习惯、独立思考习惯等的养成研究。

在当今这一代孩子中,不少人由于娇生惯养,“惯”出“养”成了一些不良习惯。

但是现在有些家长却还是更多地把眼光盯在孩子的学习成绩上,孩子能考个高分数才是他们追求的目标,其他全都可有可无。殊不知,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何来优异的学习成绩?而且,缺少了良好的各种行为习惯,即便能有好成绩,也必定会影响孩子将来的发展。

好习惯是人在神经系统中存放的资本,一个人毕生都可以享用它的利息。《少年儿童行为习惯与人格关系的研究》课题组是从做人、做事和学习三个方面进行重点研究的。

经过反复论证,该课题组最近在有关报告中“浓缩”了学生应具备的好习惯:做人的核心是拥有爱心;做事的核心是遵守规则;学习的核心是勇于创新。在每一个方面,又有4个具体指标,即基本好习惯。这12个指标包括:做人:真诚待人,诚实守信,认真负责,自信自强;做事:遵守规则,讲究效率,友善合作,合理消费;学习:主动学习,独立思考,学用结合,总结反思。

研究者还特别指出,在儿童习惯养成的过程中,有一个危险存在,那就是将这一过

程变成奴役儿童的过程。常常是成年人在研究、制定规范,然后拿一套东西强迫孩子去照做,可以想像事情的效果。我们的许多教育活动往往失败在把太多的教育变成一种从上对下的要求,而缺少孩子自身发出的主动需求。习惯养成的最高境界是形成学生的自身需求,而不是外在的强制。在养成一个好习惯的过程中,要让孩子们感觉到:“我特别希望有这个好习惯。好习惯多了,我才是一个好学生……”这样的教育才是积极的,因而才会是有效的。

如何帮助孩子养成良好习惯

习惯是后天养成的,坏习惯经过努力也是可以改掉的。小学生处在成长发育阶段,可塑性很大,注意引导,就会形成良好的习惯,即使有一些不良的习惯,及时发现,矫正过来也并不十分困难。

父母如何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呢?

第一,为孩子做出榜样。榜样的力量是巨大的,它能让孩子在耳濡目染中得到熏陶,受到启发,不知不觉中形成好的习惯。比如要求孩子具有讲卫生、爱整洁;要求孩子具有爱学习、肯钻研的习惯,父母首先爱学习、肯钻研……只有这样,孩子才能在榜样的带动下,在良好拉环境中,逐步养成良好的习惯。

第二,帮助要有针以性。人的各种各样的习惯,好的总比坏的多。孩子也是这样,好的习惯总是主流。既然这样,就不要把孩子偶然的异常表现说成是习惯,那样做反而会引起孩子的不满,产生逆反和抵触情绪。在帮助孩子克服不良习惯时,首先要分析形成坏习惯的原因,这样矫正起来才有针对性。比如学习时拖拉、磨蹭,有的是因为孩子对学习没有兴趣,有的是没有时间概念,有的是性格所致,有的是对家长或老师有意见,用磨蹭表示反抗。如果不问青红皂白,简单训斥一顿,孩子是不会心悦诚服的。只有弄清原因,讲清道理,才能收到好的效果。

第三,矫正不良习惯要适时。不良习惯是经过较长的时间、多次的重复以固定的行为方式表现出来的,时间越久,矫正越困难。所以,在孩子不良习惯刚刚形成或初见苗头时,就要及时予以矫正,不要有“树大自然直”的侥幸心理。中小学生识别能力差,好奇心强,喜欢模仿,小学生常常把父母看成“偶像”,初中学生常常把同伴当成“偶像”,初中学生常常把同伴当成“偶像”,在说话、表情、行为等方面也常常也“偶像”为“榜样”。如果“偶像有什么不良习惯,便很容易感染了学生。若是这种情况,在矫正孩子的不良习惯时,一定要坚持正面疏导,切忌强迫命令。同时要抓住孩子的兴奋点,在他们心情愉快的时候,就某个方面的习惯与孩子平等讨论,使孩子在不知不觉中受到教育。

第四,巧妙运用激励的方法。对于性格开朗、自尊心很强的孩子,可采用激将的方法,使之猛然醒悟,改掉不良习惯。对于性格内向的孩子,应采用奖励的办法,使他们从内心感受到父母的良苦用心,反省不良习惯的害处,用内在的力量克服不良习惯。

第五,适当采取惩罚措施。惩罚是用外部强制的力量帮助孩子矫正不良习惯。惩罚不是体罚或变想体罚,而通过语言提醒、眼神或表情暗示、取消原有许诺等等,让孩子在思想上有所触动,明白这些都是不良习惯“惹的祸”,从而下定决心改掉不良习惯。

如何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 如何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临湘市第三完全小学吕望星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过:“教育是什么,往简单方面说,只有一句话,就是养成良好的习惯……”。小学生在小学阶段重要的不是学习文化知识,而是养成良好的习惯。小学生年龄小,可塑性大的特点,他们的各种习惯容易养成也容易改变,如果从小就坚持反复不断地培养他们良好的行为习惯,对他们今后成长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因此,作为教师,我们应抓住这个好时机,逐步培养他们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学生存在的不良习惯主要有:1.上课精力不集中,说话、做小动作。 2.作业不独立、及时完成。3粗心大意.不仔细、不认真。 4.不积极发言,不敢举手问老师, 5.不讲卫生,扔垃圾。 那么怎样培养小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呢下面是我的一些做法和体会: 一.以爱心真情感化学生,培养小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 爱的力量是巨大的,它是推动学生前进的动力,是转变学生的关键。一位好老师首先要热爱学生,关心学生,因此,我真心爱学生:用爱心去发现每一个学生的闪光点,用爱心去纠正学生的缺点,用爱心去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 俗话说:十个手指伸出来也有长短。全班学生在思想、学习、行为等方面总是会存在一定的差距。后进生需要更多的关心和爱护。因此,我对他们倾注了更多的爱,从而促使他们尽快改正缺点。 `

二.以榜样示范教导学生,培养小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 俗话说“言教不如身教”。教师的一言一行都会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教师身体力行是最有效的教育手段。 老师在要求学生养成好习惯的同时,自己得首先做出榜样,做到身体力行。看到地上的纸屑主动弯腰拾起;骑车、走路自觉遵守交通规则;碰到同学,主动叫上一声:“某某同学你好”;在办公室,当学生把作业本送来,老师热情地对学生说:“谢谢!”;课堂上,当学生帮老师擦干净讲台和黑板时,老师当着全班学生的面,说声“谢谢大家”;课堂提问时,学生回答完问题,老师说:“请坐下……”孩子们喜欢模仿老师的一言一行,老师经常挂在嘴边的“谢谢”“再见”“你好”等礼貌用语,学生自然都看在眼里,印在心里。他们耳濡目染,也模仿着说起来,无论老师给学生送去什么,学生都会甜甜地说一声:“谢谢老师!”,在校园里碰到老师、同学,问早、问好、道再见,已成了同学们生活的口头语……身教重于言教,教师美的语言、美的行为蕴涵着一种无穷的教育力量。教师率先垂范,就能达到“其身正,不令而行”的效果。 2.学生示范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特别是学生身边的同龄人,可望又可及,把优秀学生作为榜样在全班宣传,这样的榜样更具有模仿性。我在平时注意发现并赞赏那些各方面表现优秀的学生,让他们在班队会中介绍自己好的学习习惯、卫生习惯等等,作为其他同学效仿的榜样,以此达到示范目的。

如何培养小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如何培养小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习惯是什么?习惯是一种看不见的力量,是在不知不觉当中养成的,学生学习成绩的好与坏,不仅与学生的智力有关,更重要的还是与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有关。所以俗话说:“与其给孩子金山,银山,不如教给孩子好习惯。”因为良好的行为习惯是决定一个学生未来成功的基础和保障。 然而如今在我们班级里,有许多学生存在着以下不良的学习习惯。例如:1、一边做作业,还一边吃东西或一边看电视,一心二用;2、没有养成记事本记录每天要做的作业题的习惯;3、家庭没有制定出严格的作息时间表,导致孩子学习和做作业,效率低下。4、在学习和做作业时,不认真,不专心,审题不严,书写不整洁;5、缺乏自己整理书桌用品和收拾书包的习惯;6、依赖思想严重,缺乏自己独立思考的解题能力,总是希望老师、家长能告诉他怎么做等等。以上这些不良好的学习习惯,只要我们老师、家长平时对学生能做到严格要求,有耐心和信心,我想学生以上这些不良学习习惯是会逐步克服掉的。那么,怎样才能使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呢?结合自己一些实践体会,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做起: 一、首先培养学生在学习上专心的习惯 要培养学生在学习上专心的习惯,我个人的体会是:1、在学期初加强学生课堂常规的训练,我们在期初这几个星期宁可少学点知识,也要肯花时间培养学生认真听课的习惯。2、学生的学习和做作业是否专心认真,其实跟做父母的有很大的关系。现在有些父母这边要求孩子要用心做作业,而边一边又跟别人聊天或看电视,甚至在家里打牌或打麻将,这样,孩子能静下心来学习吗?不能!所以教师和家长要加强协调,要给孩子创造一个安静宽松的家庭学习环境。平时在家里,学生在做作业的时候,家长不对孩子表示过度关心即问孩子肚子饿不饿呀!衣服是否穿得太少了!也不陪着孩子做作业或叫孩子帮忙做什么事情,让孩子安安静静地做作业,使孩子有一个高度集中自己思想的小天地,这样学生的专心学习习惯也就逐渐养成了。 二、给孩子制定严格的作息时间表,从小注重习惯养成。 作息时间表,其实就是给学生订生活,学习规矩,即什么时候学习,什么时候玩,什么时候休息。因为爱玩是孩子的天性,我们不能剥夺孩子玩的权利。孩子不玩痛快,学习时就不会很好集中思想,也不会精力充沛。比如,我朋友的孩子,因为从小养成了什么时候学习,什么时候玩。如今孩子到了学习时间,他自己都会比较自觉地坐在自己的书桌上开始看书做作业了,我要求学生给自己制定的作息时间表,比如一位学生的时间表是这样安排的: 早晨:6:00起床(穿衣服10分钟;涮牙洗脸10分钟;吃早点15分钟;家里读15分钟早读)7:00去上学 中午:12:00——12:30吃午饭 12:30——1:30午休 1:30去上学 下午:4:30——5:00放学后,孩子自由活动一下 5:00——6:00孩子学习和做作业时间 6:00——7:30吃晚饭和饭后看电视时间 7:30——8:30看书 9:00孩子上床睡觉 说明:作息时间表是按学校上课时间星期一到星期五时间安排的作息表,双休日不包括在内。星期六(休息日):上午学习和做作业,

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学习习惯是在学习过程中经过反复练习形成并发展,成为一种个体需要的自动化学习行为方式。良好的学习习惯,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利于形成学习策略,提高学习效率;有利于培养自主学习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使学生终身受益。以下介绍一些良好的学习习惯,以供同学们参考: 1.主动学习的习惯别人不督促能主动学习,一学习就要求自己立刻进入状态,力求高效率的利用每一分钟学习时间。要有意识地集中自己的注意力用于学习,并能坚持始终。 2.及时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的习惯 要在规定的时间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把每个规定的学习时间分成若干时间段,根据学习内容,为每个时间段规定具体的学习任务,并要求自己必须在一个时间段内完成一个具体的学习任务。这样做,可以减少乃至避免学习时走神或注意力涣散的情况,有效地提高学习效率。还可以在完成每个具体学习任务后,产生一种成功的喜悦,使自己愉快地投入到下一时间段的学习中去。 3.各学科全面发展,不偏科的习惯 现代社会迫切需要的是发展全面的复合型人才,所以要求中学生要全面发展,不能偏科。这就要求中学生对自己不喜欢的学科更要努力学习,在学习中不断提高兴趣。对不喜欢的学科或基础比较薄弱的学科,可以适当降低标准,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确立经过努力完全可以实现的初期目标、中期目标、远期目标,然后要求自己去完成。这是克

服偏科现象的有效方法。 4.预习的习惯 课前预习可以提高课上学习效率,有助于培养自学能力。预习时应对要学的内容,认真研读,理解并应用预习提示、查阅工具书或有关资料进行学习,对有关问题加以认真思考,把不懂的问题做好标记,以便课上有重点地去听、去学、去练。 5.认真听课的习惯 上课时,老师不仅用语言传递信息,还会用动作、表情传递信息,用眼神与学生交流。因此,中学生上课必须盯着老师听,跟着老师想,调动所有感觉器官参与学习。能否调动所有感觉器官学习,是学习效率高低的关键性因素。上课要做到情绪饱满,精力集中;抓住重点,弄清关键;主动参与,思考分析;大胆发言,展示思维。 6.上课主动回答问题的习惯 中学生应该成为学习的主人,在课上要认真思考每一个问题,积极回答问题可以促进思考,加深理解,增强记忆,提高心理素质,促进创新意识的勃发。回答问题要主动,起立迅速,声音宏亮,表述清楚。7.上课主动回答问题的习惯 中学生应该成为学习的主人,在课上要认真思考每一个问题,积极回答问题可以促进思考,加深理解,增强记忆,提高心里素质,促进创新意识的勃发。回答问题要主动,起立迅速,声音宏亮,表述清楚。8.多思、善问、大胆质疑的习惯 学习要严肃认真、多思善问。“多思”就是把知识要点、思路、方法、

最新培养孩子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教案)

《培养孩子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教案 教学目的: 1、认识亲子阅读的重要性,树立正确的阅读观。 2、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和阅读兴趣,指导家长以身作则、言传身教的引导孩子进行阅读。 教学过程: 一、导语, 阅读是一个非常好的习惯,可以增见识长学问,拓展思路,改变思维习惯,促进个人进步,消除寂寞,净化心灵、修身养性、休闲娱乐,对于每一个人来说,每天抽出时间来阅读都是非常好的。很多家长希望让孩子从小就养成阅读的习惯,希望孩子能在书的海洋中获得更多的生活力量,但是,有些孩子却不喜欢阅读,认为读书是一种折磨,或者是爸妈强加给自己的处罚,他们并没有享受阅读的过程,也没发现书中的乐趣。如果你的孩子也是这样,那么你并不孤单。很多家庭都有这样的情况。在这样一个,充满各种诱惑的时代(电视,手机,游戏机等),让孩子们安静下来享受一段美好的阅读时光,并不是件容易的事。今天我们一起来探讨一下,孩子们为什么不愿意阅读呢? 二、案例分析 1、思考问题: (1)案例中的孩子对阅读的态度是怎么样的? (2)案例中的孩子为什么不喜欢阅读?(没有给孩子选择好的

图书、被电子产品吸引、没有营造一种家庭阅读氛围)、小结:很显然案例中的孩子不是一名爱阅读的孩子,更别提拥有良好的阅读习惯了。这样的孩子不在少数,特别是在今天,孩子读书的氛围越来越淡了。随着电子产品的普及,他们更乐于授受高科技带来的多姿多彩的信息,其实,孩子在玩电子产品也隐含着一些弊端,例如看电视多的孩子习惯不假思索地接受信息,懒于思考和探索。 3、再引出问题:孩子不爱阅读,对他的学习与发展会有什么影响?(①知识面 窄②理解能力差③专注力差④影响将来的写作能力⑤表达能力差……) 三、组织反思 1、出示本班《我和孩子阅读情况调查问卷》数据,让家长了通过数据了解自己 和孩子的阅读情况,引起家长对亲子阅读的重视。 2、结合本班实际情况,引导家长小组讨论,交流分享: (1)你的孩子为什么不喜欢阅读?(没有阅读氛围、迷恋电子产品、家长阅读意识薄弱、引导方法不当……) (2)家长空闲的时候都在做什么? 3.归纳小结: 大家畅所欲言,都了解自己孩子不爱阅读的原因,总的来说:低年级的孩子年龄还较小,让他坐在那安静地阅读,那是比较困难的事情,他们还需要家长的陪伴

小学生如何养成良好的习惯

小学生如何养成良好的习惯 小学生如何养成良好的习惯 2、善于思考的习惯((1)上课专心听讲,认真思考,积极发言。(2)善于发现,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对不懂的问题要主动向教师请教。(3)课前预习知识,不明白的问题提前做好标记。) 3、敢于提问的习惯((1)勤于思考,敢于质疑,与人交流,不怕 说错。(2)发言时,站得直,口齿清,讲普通话,声音要洪亮。) 4、与人合作的习惯((1)主动和同学、老师合作,学会表达自己 的观点和见解,共同解决问题。(2)与同学交流时,要尊重别人的意 见和观点。) 6、认真书写的习惯((1)读写姿势端正,会正确执笔,做到“三 个一”--眼离书本一尺,胸离桌子一拳头,执笔处离笔尖一寸。(2) 书写端正大方,保持卷面洁净,不乱用涂改液和修正纸。文字和符 号都要规范,格式要美观。) 7、自评互评的习惯((1)在学习过程中,要逐渐让学生成为评价 的主体,让学生学会激励性的评价,既会评价自己,又会评价别人。) 8、搜集资料的习惯((1)能利用查阅图书、上网浏览、实地考察、走访调查等渠道主动搜集与学习相关的材料,拓宽自己的知识面。(2)对搜集的各种资料能进行分析、归类、整合。) 9、动手操作的习惯((1)学生能独立完成教科书上所要求的.各类操作实验,操作步骤正确。) 10、按时完成作业的习惯((1)能复习巩固当天所学的知识,认真完成并细心检查作业。(2)注意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自 己的各种能力。)

1、举止文明的习惯((1)热爱祖国,升国旗奏国歌时自觉肃立。 (2)见到老师、客人主动问好(3)自觉使用“请”、“您好”“谢谢”、“对不起”、“再见”等礼貌用语。(4)在接受别人的帮助时,要微笑着向别人致谢。(5)向别人请教,态度要诚恳。(6)不打架, 不骂人,公共场所不喧哗。(7)不给同学起绰号,不歧视身体有残疾 的同学。当同学答错问题时,不起哄、不嘲笑。(8)集合做到“快、静、齐”,观看比赛文明喝采。) 2、诚实守信的习惯((1)诚实守信,说了就要努力去做。(2)答应的事确实难完成的,应向对方说明原由,用诚挚的态度向对方表示 歉意。(3)借了别人的东西要按期归还,说话要算话。) 4、守时惜时的习惯((1)晚上按时睡觉,早上按时起床。(2)放学后按时回家,不在马路上溜达玩耍。(3)回家后,马上完成老师布置 的作业,当天事当天毕。(4)做事有计划,不盲目、不拖沓。) 7、遵守秩序的习惯((1)上下楼梯,轻声慢步,靠右边行。(2)上下学排路队,红灯停,绿灯行,不乱穿马路,不在马路上追跑打闹。过路口,注意避让车辆。(3)购物、上车时自觉排队,不加塞,集会 时按指定位置就座。在公共场合遵守纪律,不大声喧哗。(4)爱护学校、公园花草树木和公共设施,不乱踩绿地,不随手折花枝,不乱 涂乱划。) 8、勤于动手的习惯((1)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自己整理书包、收 拾房间叠被褥,自己洗衣物。(2)利人利已,用过的东西放回原处。) 9、锻炼身体的习惯((1)积极参加集体活动和课内外文娱、体育、科技活动,上好“两操两课”。(2)学习运动常识,做好自我保护。(3)在运动中要听从指导教师的安排,在活动中不做带有危险性的动作,不参加危险性较大的活动。) 10、讲究卫生的习惯((1)勤洗澡洗头,勤剪指甲,勤换衣服,睡前刷牙、洗脸,指甲内无污垢,身体无异味。(2)饭前便后洗手。(3)定期整理和清洗书包。(4)爱护环境,不随地吐痰,不乱扔杂物。见 到废纸等垃圾物要主动捡起放到果皮箱里。(5)不在墙壁上乱写、乱画、乱贴、乱挂。(6)不吃变质食物,不喝生水。)

如何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

如何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曾说过:“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养成的不易改变的动作、生活方式、社会风尚等。”孔子说:“少成若天性,习惯如自然。”孩子习惯的养成有一个关键期的问题。幼儿园和小学是培养生活习惯与学习习惯的关键期,而到了中学,就是改造习惯的时期了。在儿童时期养成的良好习惯,孩子可以受益终身:在儿童时期养成了坏习惯,就有可能终身受到伤害。行为习惯包括很多方面,有学习习惯、劳动习惯、生活习惯、卫生习惯、锻炼身体的习惯等等。在培养学生这些习惯的时候,除了落实一日常规外,更重要的是根据他们的年龄及其生理、心理发展的特点,有目的,有计划地开发他们的智力,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发挥他们的特长,为他们今后的学习,提供良好的心理基础。在这诸多习惯中,学习习惯的培养极其重要,抓好它可以促进学生其他习惯的养成。 如何培养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我有以下几点看法。 1、培养学生按计划学习的习惯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首先应指导学生制定一个详细的学习计划。学生的学习计划包括每天的时间安排、考试复习安排和双休日、寒暑假安排。计划要简明,什么时间干什么,达到什么要求。 每天的学习计划安排,星期一至五除了上课之外,要把早自习和放学回家以后的时间安排好。早自习可以安排背诵、记忆基础知识、预习等内容,放学回家主要是复习、做作业和预习。此外,还应该让学生有玩的时间和劳动的时间。周六和周日应安排小结性复习、做作业、劳动、文体活动、课外兴趣活动和上网查阅资料等。内容不可排得太满,否则影响效果。 寒暑假时间较长,除了完成假期作业之外,还要安排学生参加一些课外阅读活动和文体活动。有的学生学习吃力,应利用假期补习一两门功课。 订计划要发挥学生积极性,我们不能代替,应该提出指导性意见。计划定好后应督促学生严格执行计划,不能订完计划放在一边,也不能“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另外,计划可以根据需要随时调整。 2、培养学生专时专用、讲求效益的习惯 不少学生,学习“磨”得很,看书、做作业,心不在焉,时间耗得很多,效果不好。其原因就是没有养成专时专用、讲求效益的习惯。学生学习,应该速度、质量并重,在一定时间内,按要求完成一定数量的学习任务。这既要教师随时督促,更需要学生严格训练。由于学生年龄不同、个性有异,每次能够集中精力学习的时间长短不一。因此要因人而异,要从实际出发提出要求。 3、培养学生独立钻研、务求甚解的习惯 学习,最忌讳一知半解、浅尝辄止。要想学习好,必须养成独立钻研、务求甚解的习惯。怎样培养这方面的习惯呢?

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各位老师、家长朋友们: 大家好! 鹿老师安排我在这里发言,与大家交流一下教育孩子的心得。当老师交给我这个任务的时候,有些压力,怕讲不好各位家长笑话。事实上我也惭愧,跟好多家长比,我觉得自己为孩子做的并不算多,我也不能全面总结教育方法的对与错,所以今天,我在这里主要讲一些养成孩子良好学习习惯的心得,希望与大家一起探讨。 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说:“少年若天性,习惯成自然。”如果孩子能够在少年时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那么他便会将追求知识、努力学习当成生活中重要的一件事情来对待,而不需要父母或者他人再三催促。习惯的力量是惊人的,它通过每天的点滴积累影响着孩子一生的发展。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孩子追求知识的资本,孩子通过每天不断的积累和巩固,使得这个资本不断地发生增值,于是孩子的学习就产生了“滚雪球”的效应,最终使得孩子的学习产生质的飞跃。那么,作为家长,应该帮助孩子培养哪些良好的学习习惯呢?结合自己教育孩子的经验,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做起。 一、培养孩子主动学习的习惯 一年级的学生,年龄小、自制力差,学习时带有很大的盲目性,易受外界干扰,主动学习的意识不强。要向让孩子主动学习,就一定要激发起孩子的学习兴趣。孩子只有对学习感兴趣,才会主动学。学龄前很多家长放纵孩子,没有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孩子上学后,家长一反常态,整天督促加压,逼着孩子学习。这样做,学习在孩子心

里就变成了巨大的包袱,成了一件痛苦的事情。想想看,孩子体会不到学习的快乐,孩子还会有学习兴趣吗?孩子从幼儿园的快乐的玩耍进入一年级相对紧张的学习节奏,本身会有很多不适应,上课时注意力不容易集中,容易有一些小动作,常常会不由自主地违反纪律。所以作为家长,一定不要给孩子施压,不能急躁、放弃或放任自流,更不能讽刺或打骂孩子;要给孩子一定的自由,为孩子创造一个快乐的学习环境,同时应严格要求并经常提醒孩子在上课时,一定要用心听讲,聚精会神,不要作小动作,更不要说话影响别人听课。孩子放学回到家时,家长一定跟紧孩子,督促孩子,结合课本上的内容,用身边形象化的事物举例,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 调查显示,对学习有浓厚兴趣、自觉性强的学生,大都能钻心听讲,注意力集中,肯动脑筋,爱提问题,按时完成作业。而那些缺乏学习兴趣的学生,学习上往往很被动,学习不专心,敷衍了事,遇到困难易产生消极畏难情绪,把学习看成一种负担。只有当孩子爱上了学习,有了强烈的学习兴趣后,才会主动地学习,持久地学习,学习成绩才会提高。 二、培养孩子良好的书写习惯 一年级的孩子,开始拿笔写字。由于他们手指还不是很灵活,所以书写起来可能会横七竖八,不够美观。这都是可以通过长久工整的书写慢慢提高的。写字时,家长一定要提醒孩子,认真书写,工整书写,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这种习惯是孩子学习和生活态度的基本体现。书写时,对于孩子错误的书写姿势,父母应该及时纠正,随时对他们的书写习惯进行监督。如果孩子在一年级,在刚学习写字时就毛毛躁躁,应付了事,不认真踏实,那么以后,这种坏习惯就很难改变

如何养成小学生的良好习惯

如何养成小学生的良好习惯 拉海沟中心校马秀莲 习惯的养成是一种能量储存的过程,而良好的习惯是一种巨大的能量库,它可以释放出惊人的力量,主宰人的一生。英国教育家洛克曾说过:“一切教育归结为养成学生的良好的习惯。”在当今科技飞速发展、教育改革不断深化的新世纪,培养学生的良好的习惯,更是优化教学,提高学生素质,适应现代社会需要的根本措施。学生的良好的习惯,一旦形成,就会产生一种顽强的巨大的耐驱力和惊人的效应。一般来说,人的很多的习惯都是在早年形成的,好习惯受益一生,坏习惯贻害终生。小学生习惯正处在形成阶段。那如何培养小学生的良好习惯呢?我是从以下几点入手的: 一、以身作则,为学生树立良好习惯的榜样。 列宁说:“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教师的榜样是无声的力量,是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典范,是行为规范化的模式。因此要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首先教师要做学生的表率。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过:“教育就是习惯的培养。”学生在学习中接触最多、关系最密切的莫过于老师了,学生特别是小学生,他们从模仿中学习,然而,小学生的模仿能力是惊人的。教师在学生心目中有着一定的威信,教师的行为习惯经常成为学生的模仿对象,家长经常会从小学生的口里听到一句话:“我们的老师是这样说的。”教师在要求学生养成良好习惯的同时,自己也要养成良好的教学习惯,如果要求学生做作业时画直线要用直尺,教师在讲课时却徒手在黑板上画直线;要求学生写正确规范的字,自己却在黑板上龙飞凤舞;在这样的教学下,学生什么时候才能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呢?再如教师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卫生习惯,自己就必须做一个讲究卫生的人,每天穿着整洁,上课用摸布把讲台擦干净,脏东西不乱丢,板书注重干净整洁,

如何培养小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小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 赵金哲 同是一个班的学生,为什么有的学习效果较好,有的学习效果较差呢?众所周知,这里面除了智商外,还和学习习惯有关。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惯是我们教育的一个重要目标。 “播下一个行为,你将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你将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你将收获一种命运。”可见成功的教育应从良好习惯的养成开始。教育的核心不只是传授知识,而是学会做人。叶圣陶说:“教育是什么,往简单方面说,只须一句话,就是要养成良好的习惯。”“一种好的习惯可以受益终身。”……这就是说,如果学生从小养成良好学习习惯,将来他就能在没有任何强制因素和外人点拨辅导的情况下,也能非常自觉、饶有兴味地去学习、去生活。 什么是习惯?习惯是一种重复性的、通常为无意识的日常行为规律,它往往通过对某种行为的不断重复而获得;是思维和性格的某种倾向;是一种习惯性的态度和行为。 培养好习惯,构建新生活。既然如此,那么怎样让刚入学的低段小学生养成良好习惯呢? 首先,要主动与学生交心:应主动地、和蔼地和每个学生交谈,打消学生对学校的陌生感,尽快成为每个学生的好朋友。要注意通过观察、谈话等方式了解每个学生的情况。每个学生都是抱着美好的愿望上学的,教师要保护并激发这种学习的愿望,循循善诱,积极鼓励应是我们启蒙教师主要的教学方式。

其次、发挥学生的自主能力,激发学生养成习惯的欲望:孔子曾讲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自觉是一种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它能使“要我学”变为“我要学”,学生一旦有了自觉性,就会心甘情愿地、积极主动地去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这样,教师的工作就能做到事半功倍了。故教师应千方百计,使学生了解这样做的好处,激发起学生这样做的愿望。在平时教学中,教师要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特别是要组织教学活动时,要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组织学生自主探索,动手操作。通过故事或通俗易懂、儿童化的语言,满足学生好动和自我表现的欲望,让学生在尝试中发现问题,在合作中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在交流中产生情感共鸣,在运用中获得成功的满足,学生在满足心理需要的过程中,注意力自然而然集中在学习上。另外,对刚入学的儿童来说,教师的教学艺术显得格外重要,千叮万嘱学生是会厌烦的。在组织教学过程中,老师可采用师生互动的方式。如要让学生安静时,教师说:“一、二、三”,学生说:“快坐好”;需要提示时,教师说前半句,让学生接着说后半句。如,“小小耳朵——认真听,小小眼睛——仔细看,小小头脑——仔细想,小小双手——学会做”,学生很感兴趣。教师有时用眼神暗示,手势暗示等能起很好的作用。此外,有的老师还总结了处理偶发事件的策略。如,“宽容的策略,转移的策略,停顿的策略,幽默的策略,诱导的策略。暗示的策略,冷却的策略”等。 第三、明确要求与具体指导相结合:对成年人一般提出要求就行了,不需指导过细,而对低段小学生则不行,必须做到“明确要求,指导具体”。如学生的作业习惯,要制定出具体要求,如:一、书写规范、二、

家长如何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家长如何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众所周知,要让孩子从小具备成功者的素质,一项刻不容缓的任务就是:帮助孩子培养一生的好习惯。其实大多数孩子在学习上发生的问题都不是智力上的问题,主要是学习习惯不良,也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非智力因素的问题。怎样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不单是老师在学校的教育,也是做家长的一份责任。只有家校双向配合,形成良性循环,才能使教育收到显著成效。那么,在家庭教育中,家长应该怎样培养孩子的良好学习习惯?有些家长对正确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还没有较好的方法,所以我们做老师的就要适当帮助家长掌握好的教育方法。相信家长只要坚持做到,就一定会有显著成效。 一、培养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孩子对某种事物探索的欲望,只要有了好奇心,有了探索欲望,孩子就会从内心的深处去研究喜欢的事物,才会乐此不疲。为了提高孩子的学习积极性,充分发挥孩子的潜能和才智,使孩子在学习上有好成绩,就必须提高孩子对学习的兴趣。 在我的班级中,有些男生对英语这门学科毫无兴趣,甚至有些厌恶,枯燥的习题会使他们的兴趣越来越低,班级中有位叫小冰的孩子平时英语非常差,平时每次考试都是不及格,不管是试卷简单还是难,永远都是大红灯笼高高挂。他的爸爸也跟我诉过几次苦,说他不愿意背单词,不愿意做题目。我根据这个孩子平时在学校的表现,参考了一些网上比较有趣味的题目和一些有趣的背单词方式,自己设计了一些新颖且有趣味、并要开动脑筋的题目,如“单词迷宫”,“找茬”之类的孩子比较感兴趣的题目,并摈弃了一些枯燥的背诵作业。让他的爸爸每次回家给他做一些我设计的题目,第二天来给我看。因为这个孩子的脑子还是不笨的,我设计的题目难度不高而且量不多,所以他能比较好地完成,而我就适时地夸奖他,增强他的自信心,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在之后的一次测验中,他不但及格了,而且还考了78分,这对他来说是一次飞跃,他自己也开心得不得了,从此我发现小冰对英语学科的兴趣明显提高了,每次的作业都能及时完成并且写的字也比以前好多了。

小学生怎样养成良好的习惯

小学生怎样养成良好的习惯 山东省阳谷县范海联校郭风兵 叶圣陶老先生曾这样说:“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养成良好的习惯”。所以,习惯是养成教育的具体体现,习惯是养成教育的产物。在小学阶段,尤其是低年级,孩子年龄小,具有很强的可塑性,对常规的认识和领会还是很不深刻,很不彻底;动作行为不到位、不规范,所以,这个时期更是培养学生养成好习惯的关键时期。 一、强化校规校纪,知为先,行为重。 朱熹说:“论先后,知为先,论轻重,行为重。”对学生进行行为习惯养成教育首先应该让学生知道好习惯成就美好人生的道理,也就是从学生的认知特性出发,按照先入为主的规律,我校把开学的前两周定为常规养成教育宣传周和规范周,第一节课,由班主任向学生宣读或解读《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等校规、校纪,提出新学期的新要求、新希望和新目标。并根据本班的实际情况,制定出切实可行的班纪、班规。如:下课放学时不在校园内奔跑、追逐;坚持课前一首歌;按要求做好课前准备;上课积极参加讨论;作业要及时完成、认真完成;课余多看课外书籍;拓宽知识面等。注意让学生明确怎样做,为什么这么做,以及如何去做,使他们更清楚地知道什么对,什么不对。 二、多训练,勤督促,形成习惯 “纸上得来终觉浅,觉知此事要躬行”。行为习惯的培养不能只停留有内容上、宣传上,更重要的是要落实到行动上。百说不如一练,百炼成钢。有些行为习惯必须在强制性的训练下才能得以养成,也就是说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离不开训练。为了让学生真正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对学生反复进行行为的训练,从头抓起、从小事抓起。如:行队礼的训练、整理书包的训练、读写姿势的训练、上放学站排进出校园的训练。 “养成一种坏习惯只要一天,而形成一种好的习惯需要一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它是一个持之以恒的过程,像滴水穿石一样,

如何培养小学生良好生活习惯

如何培养小学生良好生活习惯 铺上联办小学张磊随着我国经济不断发展,人民物质生活不断改善,广大青少年儿童的体质健康在整体上有了质的提高。人民精神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丰富的社会信息来源,也大大促进了青少年儿童的智力发展。但与此同时,改革开放下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复杂而深刻的社会变化和一些宣传媒体的渗透给青少年儿童带来了更多的负面影响。农村学校中,留守孩子占了相当大的比例,家庭教育普遍存在了放任自流、迁就溺爱、事事代劳的现象,使少年儿童普遍出现生活无规律、行为霸道、不懂礼貌、丢三落四、麿蹭马虎、好吃懒做、自私任性、意志薄弱、孤僻胆小、个人卫生差、自理能力差等不良行为习惯,这使学校德育面临着新的挑战。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指出,21世纪教育的使命是帮助学生学会做人、学会生活、学会学习、学会共处。由此可见,当今的教育不仅仅是教会学生掌握文化知识,更重要的是要教会学生学会做人。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培养健全的人格,这是21世纪对人才的要求。小学时期是少年儿童的基本道德观念、基础心理素质开始形成的阶段。这一时期,少年儿童的可塑性很大,模仿性很强,容易接受外界的影响,这正是逐步养成各种行为习惯的重要时期和最佳期。根据小学生身心特点和知行能力,结合学校工作实际情况,针对学生存在不良行为的主观和客观两方面因素,为了学生身心的健康成长。在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的理论指导下,我积极参与了实施课题的研究工作。从培

养学生良好的卫生习惯与自理能力入手,把行为习惯渗透与学校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之中,与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相结合,尝试通过课内与课外、教学区与生活区等各种途径与方法,培养学生学习、生活、做人的良好习惯。 “如何培养小学生良好生活习惯”,这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首要课题。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不仅是进一步学习与发展的需要,是素质教育全面发展的重要内容,更是未来建设者的一项基本素质。一个人的行为习惯往往可以产生迁移的作用。如:有良好的卫生习惯对学生的学习、品德的形成,高尚情感的培养方面起到相辅相纪的迁移促进作用。日常生活中处处爱清洁、讲卫生,能迁移到学习上、工作上、生活上,成为一个时时处处比较自觉、办事细致认真、热爱集体、关心他人、遵守社会公德、讲究精神文明的人。培养少年儿童良好的生活习惯,对改变国家和民族的卫生面貌、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水平,也具有重要意义。总之,良好生活习惯的养成是培养素质全面发展的学生的重要内容,小学生培养良好生活习惯教育在素质教育中有着重要的作用。下面,我就谈谈自己在课题研究工作中的一些思路和具体作法。 一、感受美,创造美 热爱是最好的教师,只有学生真正认识并感受到洁净之美,才能对脏丑现象产生强烈的恶,才能产生不清除脏丑现象心里就不舒服的情感。我充分利用学校的有利条件,组织学生通过多媒体去欣赏文明之国、文明城市、文明校园的美,举行“我爱整洁之美”剪贴报制作

如何培养孩子养成良好生活习惯和学习习惯

如何培养孩子养成良好生活习惯和学习习惯 一、良好生活习惯的培养 1、培养内容: (1)早睡早起。一年级的学生每天至少应有10小时的睡眠时间,帮助孩子掌握看电视的时间,适当让孩子观看知识性、趣味性强的少儿节目; (2)科学进餐。不偏食是健康学习生活的保证,身体的发育需要多种营养,尤其是孩子的早餐不能马虎应付。教育孩子养成良好的用餐习惯,杜绝挑食偏食。 (3)少吃零食,不乱花钱。饮食无规律,容易发生消化系统疾病,而且,吃零食不卫生。 (4)讲卫生,爱清洁的习惯。主要有保持口腔清洁、保护牙齿、勤洗头、勤洗澡、勤换衣、勤剪指甲、饭前便后洗手、不随地吐痰、有条理放置自己的生活用品等。 (5)锻炼身体的习惯和休闲活动的习惯。让孩子给花浇水,参加游泳、跑步等活动。 (6)保护视力,注意用眼卫生。 2、良好生活习惯的培养: 培育良好的生活习惯可以采取示范、讲解、训练、表扬等手段,应注意指导孩子随时用良好的习惯去克服不良的习惯,家长要做出榜样。习惯靠训练、重复,不易养成,也不易改变,因而在培养良好习惯与克服不良习惯的关系上,要把精力放在良好习惯的培养上,要抓

得早,抓得紧,一旦发现孩子不良习惯,马上就要批评指正,耐心开导,不可轻描淡写而不加制止。孩子刚入学,在生活习惯上还有一段适应期,在这期间,我们的家长既要全面关心孩子的学习生活,又要抓重点,那就是帮助孩子制定一份较科学的作息时间表,把早睡早起、不迟到、不早退、不旷课、生活有规律作为训练的重点,以保证孩子以充沛的精力参加学校的各项学习活动。 二、良好学习习惯的确培养 1、学习习惯内容 (1)养成上课专心听讲的习惯。教育孩子要养成上课专心听讲的习惯,这是最为关键的,从小养成上课开小差的坏习惯,这样的孩子到了高年级就有可能成为学习的困难户。 (2)爱提问题好思考的习惯。孩子的好奇心、求知欲是很强的,他们面对上课的内容几乎每天都要发现新大陆,总有提不完的问题,追根溯源的“为什么”是孩子爱动脑筋的表现,家长应有极大的热情,鼓励孩子的探究,认真回答孩子提出的每一个为什么,千万不要打击孩子的积极性,泯灭孩子智慧的火花。 (3)爱读书报的习惯。书籍是孩子获得知识的最重要的源泉,因此要教育孩子爱读书、会读书,养成放学回家,把课堂上学过的知识复习一遍,将明天的内容看一看想一想的习惯。 (4)按时认真独立做作业的习惯,使孩子养成集中时间和注意力学习的习惯,有克服困难的勇气和信心,防止拖拉作业,最后草草了事的习惯的养成。

(完整版)小学生如何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小学生如何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张琳我国著名的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过:“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要养成习惯。”而“教师工作的最终目的,无非是培养学生具有各种良好的文明习惯,如热爱国家,关心他人的习惯,勤劳操作的习惯,求实研索的习惯等等。”我认为,叶老的论述是对大量教育实践的高度概括,是非常正确的。良好的习惯,会使人终生受益。小学生年龄比较小,尤其应该注意养成教育。而养成教育中尤其重要却最容易被忽视的往往是学生良好卫生习惯的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是保证孩子身体健康的必要条件。农村小学生有不少不良的卫生习惯,如教室校园环境差。学生带零食,买东西,吃后口袋、果皮、食物壳乱扔,每天都在清扫,但保持不了一会儿,学校老师虽做了大量工作,但病根未除效果甚微。学生个人卫生习惯差。留长发,不剪指甲,不常洗澡、换衣服的同学较多。各年级学生中皆有几个戴“黑项圈”的学生。中低年级不洗脸、不洗手者常见。这些不良行为影响了学生精神风貌,影响了校风校貌。有些学生在校参加卫生扫除拖沓、马虎。在家很少参加家务劳动,一些学生从未做过家务,不知劳动的艰辛。这需要我们教育工作者不懈的努力,不断地去纠正,从而培养他们良好的卫生习惯,让他们终生受益。 习惯,是一种行为习惯性的动作,小学生良好的卫生习惯不是与生俱来的,要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要经过后天反复的个人实践、旁人的督促、提醒才能形成。也就说这是条件反射长期反复形成动力定型的结果。小学生一旦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大脑皮质的神经细胞就会形成条件反射,就会升华为“习惯成自然”,便有利于自身的健康、快乐成长,有利于他人的身体健康,有利于形成讲卫生的社会风尚,有利于校园文明的建设,更利于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的建设。那么怎样才能使农村小学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呢?我们学校在教育教学工作中作了一些肤浅的探索,现就于同行谈谈。 首先,培养小学生良好的卫生习惯应从学生们的思想认识抓起。让他们对卫生要有正确的认识,了解其意义,使他们从小就树立起“讲卫生光荣,不讲卫生可耻”的新风尚。 其次,向学生提出明确的卫生要求。让学生明白究竟什么是良好的卫生习惯,卫生保健究竟要做些什么,把要做的内容公示给学生,让他们照章实施。《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具体明确了学生日常行为准则,可以作为大的方面的要求,但内容比较抽象,不够具体,对此,我们根据学校和学生实际提出以下几方面的具体内容: ——衣着干净整齐。不要到处乱坐乱挨,保持衣服的干净与整洁,勤换勤洗。 ——勤洗澡洗头,勤剪指甲。因为小学生正处于身体发育阶段,每天的新陈代谢非常旺盛,因此要经常洗澡洗头,保持指甲整洁卫生,这样才能及时清除身体上或头发上的细菌和灰尘。 ——注意睡眠习惯。要按时睡觉,并且保证睡眠时间应充足,每天在九小时以上。睡眠的姿势要正确,不要俯卧,不要蒙头睡觉。 ——养成良好的饮食卫生习惯。定量进餐,定时进食,少食或不食零食,不要过多地吃甜食。要让孩子们“杂食”,不挑食。吃饭时要专心,不要看书、玩耍、说笑。 ——饭前便后要洗手,不在马路上吃东西,不边吃边玩,不贪食,不喝生水,

如何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

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摘要】好习惯就像是我们生命的枝上盛开的一朵美丽的小花,学生能否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对他们的成功与否至关重要。在这个竞争的时代,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将来能在社会中“成龙”、“成凤”,有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学生获得成功的重要因素。因此,为了学生的健康成长和终身的幸福,教师需高度重视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关键词】培养激发良好学习习惯 学习习惯是指学生在长期的学习实践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不需要意志努力和监督的自动化行为倾向。古今中外的教育学家、心理学家都非常重视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我国当代教育家叶圣陶曾明确指出:“什么是教育?一句话,就是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首先我们想到的是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一个人养成了良好的习惯,对他的生活,学习和工作都大有好处。而良好的学习习惯则是他们顺利进行学习活动的保证,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高尚的道德情操,应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在一举一动、一言一行中逐渐养成。良好的习惯一旦养成,将会成为他们一生受用的宝贵财富。 古人云:“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如能在培养学生学习的习惯上下功夫,既可提高学生的学习水平,也可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达到双赢的效果。那么,怎样培养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呢?我有以下几点看法,提出和大家共同探讨。 第一、要从小节开始,持之以恒。在课程改革的今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必须从细节开始,在教学中,有许多的“细节”,诸如

坐的姿势,读书的姿势,回答问题的声音要响亮等等,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把这些细节养成好的习惯,《老子?道德经》中有这样一句话: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教师必须注意从一点一滴的小事抓起。习惯是经过重复或练习而形成的自动化了的行为动作,它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形成的,而是必须有一个过程,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需要不断强化,需要持之以恒地渗透。久而久之,学生的习惯就自然形成了。 第二、要激发学生的兴趣。兴趣是求知的内在动力。激发起学生的兴趣,学习就会积极主动,学得轻松而有成效。但是学习兴趣不是天生的,主要在于教师如何引导学生,充分调动学生对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进而能创造性地学,最终达到优化课堂教学和提高教学效率的目的。课程改革的今天,应多方面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挖掘学生兴趣的潜在因素。做到一上课就紧紧地抓住学生的注意力,激起学生的兴趣,使他们很快进入“最佳学习状态”。学生的学习兴趣越浓,自学的积极性就越高。激发兴趣就是要把学生已经形成的潜在学习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 第三、培养学生的自信心。信心是进取心的支柱,是有无独立工作能力的心理基础。自信心对孩子健康成长和各种能力的发展,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重视与保护孩子的自尊。多赞许,少责备,有助于提高孩子的自尊心,因为有高度自尊心的孩子,对自己所从事的活动充满信心,而缺乏自尊心的孩子,不愿参加集体活动,认为没人爱他,缺乏自信。平时多创设培养孩子自信心的环境,让孩子在潜移默化中

《如何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家长学校 - 家长学习心得【案例教学】3

《如何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家长学校案例教学家长学习心得 一年5班家长 20 年月日我在小学聆听了《如何帮助孩子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一课,让我受益良多。孩子良好习惯越早养成,受益越早,家长越轻松。那么家长应该着重培养孩子哪些良好习惯呢?如何养成呢?我根据自己教育孩子的实际情况,从下面四个方面谈谈我的看法: 一、与孩子一同寻找学习的乐趣,给予恰当的奖励,孩子爱看电视,不喜欢学习,是因为他觉得学习远不如看电视有趣,家长可以通过各种形式与孩子一道发现学习中的乐趣。例如您可以让孩子当老师,您作学生,让孩子觉得要好好地“教你”不可。或者可以与孩子来个比赛,做个红花台,谁优胜就印红花。如果孩子朗读不好,可以请其他的孩子来到家中与孩子一块儿读;如果孩子写字不好,可以找来别人的作业本,让他当医生,治一治有病的字,再帮着改过来,您还可以抓住孩子偶尔一次认真地学习用讲故事或买一本好书来奖励他,让孩子觉得学习中有无究的乐趣,认真学习还会得到奖励。 二、制订学习计划,严格执行。制订学习计划是培养良好学习习惯的重要方法,计划上注明什么时间做什么事。可以列短期计划,也可以列长期计划。学习计划最好在家长的建议下让孩子自己制订,家长监督执行。例如小军比较爱看电视,制订计划时可以跳过动画片时间,这样

可以使孩子容易接受一些。长此以往,不仅能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还能培养孩子做事坚持到底的意志品质。 三、与老师密切联系,耐心说服教育,家长应多与老师交流,询问孩子在校表现。如果孩子在校表现良好,可以用他在学校的表现要求他在家里也应如此表现;如果孩子在校学习习惯也不是很好,要与老师一块儿教育孩子,端正孩子的学习态度,帮助孩子认识到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重要性,自觉约束自己不好的学习习惯。 四、学习习惯养成后要不断巩固,良好的学习习惯不是一朝一夕养成的,如果孩子已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家长可放手让孩子自觉学习,但要注意提醒孩子不要丢弃好习惯。

如何培养小学生良好的学习品质与习惯

如何培养小学生良好的学习品质与习惯 发布人:李春丽发布时间:2015/7/3 今年开始从事小学二年级的语文教学,我发现相比初中生来说, 小学生上课最大的特点就是注意力不稳定、不持久,且常与兴趣相关。此外他们的自制力还不强,意志力较差,在完成某一项任务时,常要 靠外部的压力,而不是靠自觉的行动,因此上课时不时地提醒和督促他们成为课堂的一部分。开学这几周我常在想怎样去培养这些孩子们 拥有良好的学习品质与习惯,从而更好地提高语文教学质量,以下是我的思考: 学生学习品质的培养,主要应围绕着构成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有效 因素,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诸如求知欲、动机、自信心、意志力、独立性、创造性等。而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养成良好学习品质的基础,因此我们可以从培养良好学习习惯入手去抓学生良好学习品质的 养成。教育学家乌申斯基说:“习惯是教育力量的基础,是教育的杠杆。”指出了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重要性。 一、教书育人,培养学生思想的积极性,养成主动求知的习惯。 古人云:学而不思则罔。教师讲得再好,学生没有认真思考,没 有真正理解知识的内涵是绝对不行的。必须让学生自己积极主动地进行学习活动,驾驭知识,发挥自己在学习中的主体性地位。思想水平 是行为的潜在因素,因此在教学活动中,我们应注重对学生良好的心理、思想素质的培养,让学生朝气蓬勃,天天向上。进行学习活动时,可增强对学生自立、自信、自强的教育,让学生有自身的优越感,时

时刻刻拥有饱满的热情和积极向上的精神。可以设想,如果一个学生没有上进的思想,整天得过且过,他肯定不会主动学习。“机会偏爱头脑有准备的人。”学生的大脑始终处于积极的状态,有着旺盛的精力,他就更容易去求知、去探索。他获取知识的机会就更多,成功的 机会就更多,学习的主动性就越来越强。 二、寓教于乐,激发学生学习的趣味性,养成认真听讲的习惯。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无论做什么事,有兴趣时总积极主动的进行。二年级语文教学的对象是七、八岁的儿童,他们有特定的年龄和心理特征,要求学生上课听讲时,要精神饱满,坐姿端正,做到:眼到、 耳到、口到、心到。听同学回答问题时要认真听,开动脑筋思考,养 成良好的听讲习惯。由于二年级小朋友的注意力不长久,针对这一现象,教学中我们应避免单一的教学方法,采用灵活多样、有趣的教学 法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在教学中可围绕教学目标精心设计一些具有启发性和趣味性的 问题,换取学生的求知欲和积极思维的兴趣。也可用创设情境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结合多媒体幻灯等现代教学手段,增强教学过程的直观性和趣味性,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教师应注意发展学生的兴趣、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促使学生冶炼好志趣,志趣形成后,学生就会自觉、自愿、积极主动地去学习。 三、培优辅差,促进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养成正确读写的习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