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环境科学概论

现代环境科学概论

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环境及其组成

一、环境的基本概念

环境:是相对于中心事物而言的。广义地说,与某一中心事物有关的周围事物,就是这个事物的环境。

环境科学研究的环境是以人类为主体的外部世界,其中心事物是人。在此定义下的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

社会(人工)环境。

社会(人工)环境:指人们生活的社会经济制度和上层建筑的环境条件,如构成社会的经济基础及其相应的法律、政治、宗教、艺术、哲学的观点和机构等,它是人类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发展的标志。自然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必要物质条件,是人类周围各种自然因素的总和。即客观世界或自然界。分为四个层次:目前人类生活的自然环境(即生物圈)、地理环境、地质环境、宇宙环境。生物圈:地壳表面全部有机体(生物)及它发生相互作用的其他自然环境因素的总称。其范围大体上包括大气圈的下层、岩石圈的上层以及整个水圈和土圈。

二、环境容量与环境要素

环境容量:指人类生存和自然生态不致受害的前提下,某一环境所能容纳污染物的最大负荷;

与环境空间大小、环境自净能力的强弱、各环境要素的特性、污染物本身的物理化学性质相关;

只要用于环境质量的分析、评价和控制,并为国家制定环境标准和排放标准以及工业规划提供依据。环境要素:构成人类环境整体的各个独立的、性质不同而又

服从于整体演化规律的基本物质组分,又称环境基质;分为自然环境要素(包括水、大气、阳光、岩石、土壤等非生物环境要素以及动植物、微生物等生物环境要素)和社会环境要素;

第二节环境问题及其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

一、环境问题的分类

自然造成的环境问题(第一或原生环境问题):

是自然环境中原来就存在的,有害于生物(人类)生存的因素,如火山、地震、厄尔尼诺现象、台风、非典型肺炎和禽流感等流行病以及病虫害等所造成的对环境的破坏;

人类造成的环境问题(第二或次生环境问题):是人类所造成的环境破坏。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1、不合理开发利用自然资源,使自然环境遭受破坏(自古以来就有的)

2、城市生活和现代工农业发展等所引起的环境污染(后来才发生发展的)

3、战争,尤其是现代战争。如海湾战争、巴尔干战争、伊拉克战争对环境造成的破坏是触目惊心的。

二、环境问题与社会经济发展

发展分以下几个阶段:

1、原始社会以来,人类同自然斗争,依赖自然界,对自然界不合理开发利用;但由于当时人类生产力低下,破坏能力有限,并且环境容量相对很大,因而对环境的种种影响不大,是局部性的,容易或可能得到恢复。

2、随着社会分工和商品交换的发展,城市成为手工业和商业的中心。城市人口密集,工业逐步发达,环境污染和环境衰退也日益严重,特别是产业革命后。典型:英国伦敦发生多次有毒厌恶时间(污染物排放造成的);

3、20世纪40年代前后,大量开采燃煤和石油作为主要能源,无机和有机合成化学工业迅速发展。排除

的SO、2烟尘、酸、碱、盐和有机废物、毒物使环境污染由局部扩展到区域,以致严重的公害事件接连出现; 八大公害事件:

(1) 1930.12-比利时马斯河谷的烟雾事件,主要是排放SO造成的 2

(2) 1948.10-美国多诺拉的烟雾事件,排放SO造成的 2

(3) 1952.12-英国伦敦的烟雾事件,排放SO造成的 2

(4) 1943.5-10-美国洛杉矶的逛化学烟雾事件,主要是大量汽车排放的尾气在紫外线的作用下生成的 (5) 1953-日本水俣镇的甲基汞污染事件,又称水俣事件,是由工厂排放的含汞废物引起的 (6) 1931-1972-日本富山县的骨痛病事件,是因炼锌工厂未经处理净化的含镉废水排入河中,居民吃了含镉

的米和水致毒

(7) 1955-日本四日市的四日事件,主要是工业排放的SO、煤尘及Co、Mn、Ti 等重金属,引起市民的哮喘2

(8) 1986-日本九州爱知县等23个府县的米糠油事件,是由于工厂的米糠油生产中,用多氯联苯作为仔热体,

因管理不善,多氯联苯毒物进入了米糠油中

4、1962年美国生物学家R.卡逊-《寂静的春天》

1972年联合国在瑞典的斯德哥尔摩召开第一次人类环境会议,通过了《人类环境宣言和行动计划》

1992年6月13日-14日,在巴西的里约热内卢召开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 《里约热内卢环境与发展宣言》(即《地球宪章》)、《二十一世纪议程》、《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生物多样性公约》

《地球宣誓》(Earth Pledge):“我保证竭尽全力为今世和后代把地球建成一个安全和舒适的家园”~

世界环境日:6月5日

2007年:冰川消融,后果堪忧 (Melting Ice——a Hot Topic?)

中国主题:污染减排与环境友好型社会

2008年:促进低碳经济(Kick the Habit!Towards a Low Carbon Economy) 中国主题:绿色奥运与环境友好型社会

2009年:地球需要你:团结起来应对气候变化(Your Planet Needs You-UNite to Com

bat Climate Change)

中国主题:减少污染——行动起来

三、现代环境科学发展趋势

现在环境科学研究的重点已逐步转向长远性、探索性,由定性到定量,由短时急性效应到长期慢性效应,由研究一般污染物到心的污染物,由点源到非点源,由事后治理到预先防治。

这种趋势的特点是:以整体的观念剖析环境问题,更加注重研究生命维持系统;扩大生态学原理的应用范围;提高环境监测的效率;注意全球性问题和学科交叉;已发展成为一级学科,是21世纪带头学科之一。

第二章生态学基本原理

生态学与环境科学的联系:环境科学是综合性的科学,生态学则是其理论基础之一。第一、由生态学本身的定义所界定的,生态学就是研究生物与其外界环境之间的互相关系的科学; 第二、当前环境科学中遇到的一系列问题(人口、资源、能源、粮食、环境污染)的解决都离不开生态学的

基本原理。

人类社会所面临的许多环境问题就其本质而言都是生态问题。生态学在促进环境问题研究方法的发展方面起着关键的作用。世纪上环境危机、生态危机、人口爆

炸等问题都是生态学工作者首先觉察出来的。生态学与环境科学的区别: 生态学研究的中心事物是所有的生物,而环境科学研究的中心事物是人,而非一般的生物。人也是生物,环境科学就是研究以人为中心事物的生态学。环境科学就是以人类与环境这对矛盾为对象,研究其对立统一关系的发生和发展、调节和控制以及利用和改造的科学。

为了学好环境科学知识,必须掌握好生态学的知识,把它作为理论基础。

第一节生态学及其研究内容、分支学科

一、生态学的定义

生态学:研究生命系统与外界环境系统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其机理的科学;

生命系统:包括动物、植物、微生物本身及其之间的相互关系;

外界环境系统:分为生物环境和非生物环境;

二、生态学的研究内容

1、以自然生态系统为对象:探索环境对生物的作用,生物对环境的反作用及其相互关系的规律;

2、以人工生态系统或半自然生态系统为对象:研究不同区域系统的组成、结构、功能。当前研究的主要内容中纯粹自然生态系统已很少,大多为受干扰的生态系统;

3、以社会生态系统为对象:生态学与社会经济的结合,如人口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

第二节有关种群、群落的基本知识

一、种群数量变动规律

(一) 种群的定义

种群:某特定事件,栖居在某个自然区域内的同种有机体的组合(一定空间里同种个体的集合); 所有种群的整合代表群落;群落加上相应的环境代表生态系统;地

球上各种生态系统构成生物圈; 种群大小:一个中的个体数目多少。一个种对环境和人类的影响取决与它的种群数量的大小。种群大小具体由以下参数衡量:

(1)种群数量:一定面积或容积中某个种的个体总数;

(2)种群密度:用单位面积或单位容积内的个体数目来表示种群大小;

种群数量变动取决于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和迁出这两组因素:

出生率:单位时间内生物繁殖后代个体的平均数(单位时间内出生的个体数同生物总数之比); 死亡率:单位时间内生物死亡的个体平均数(单位时间内死亡的个体数同生物总数之比); (二) 存活曲线

存活曲线:由种群个体存活的数量的自然对数值为纵坐标,以种群的平均年龄阶段为横坐标的曲线,它可以直

观地看出在不同的年龄阶段,在环境的影响下种群数量的变动。

A(凸形:接近生理寿命之前的死亡的个体不多;

B(对角线形:个体的生命在各年龄期的死亡率相等;

C(凹形:死亡多发生在幼体,种群中活到生理寿命的个体很少;

D(波浪形:不同年龄中个体死亡变化比洞很大(常因环境变化造成的)。 (三)性比和年龄结构

(1)性比:种群中雌性与雄性在数量上的比例,是推测种群未来发展趋势的一项指标; (2)年龄结构(年龄组成、年龄分布):种群内各个体的年龄分布状况,即各个年龄级的个体数在整个种群个

体总数中所占的百分数,可反映种群当时的发育阶段,并预示种群数量变化动态和发展趋势。右图:不同种群年龄结构的比较

增长型(a):幼年个体占最大百分数,老年最少,种群数量呈上升趋势; 稳定型(b):各年龄级的个体数分布比较均匀,种群的大小趋于稳定; 衰退型(c):与(a)相反,老年个体数很大,幼年个体数很少,种群数量区域减少。

二、种群数量变动原因

(一)指数增长

时间t之末的种群数: Nt=No+(b-d)

No—起始种群数;b—出生数;d—死亡数

种群在单位时间内或某一瞬间增长率(r)为:

,(,)= (Nt—No)/ No X 100

dN/dt=rN (设环境资源不受限制,增长率r为一恒值)

rt其指数式为Nt= Noe(e为自然对数的底),表示种群在这种环境状况下呈指数式增长。当r>0,种群按指数曲线形式无限制地增长,呈“J”字形指数生长曲线; 当r=0,则Nt= No,种群数量不变;

当r<0,种群数量减少,种群可能衰退。

(二)逻辑斯谛增长方程曲线

环境负荷量:实际上,环境条件(包括资源、食物、生活空间等)所能支持的种群最大数量是有限,其极限值

称环境负荷量,用K表示。

当N?K时, dN/dt=0 种群不再增长。

逻辑斯谛增长方程:

dN/dt=rN(K-N)/K

当K-N>0,种群数量增长;

当K-N<0,种群个体数目减少;

当K-N=0,种群大小基本处于稳定的平衡状态。

a-rt上式积分得: N=K/(1+e) 式中a=r/K

此方程画出的曲线开始时呈指数增长趋势(“J”字形),后来(在接近环境负荷量K时)增长趋势逐渐缓

慢,最后达到比较稳定的停滞水平,呈现“S”字形。

(三)生物势与环境阻力

r)。 1、生物势:生物在没有任何限制的环境中增长的潜在速率,又称内禀增长率(

2、环境阻力:环境因素限制生物增殖的力量。(K-N)/K表示在J形和S形曲线之间。 (四)种群的平衡与种的关系

1、种群的平衡:指种群的数量在相当长的时间内维持在一个水平上的情形,是一种动态平衡。这阶段出生数和死亡数大致相等,互相抵消。

2、种内关系:指同种个体之间的关系—种内斗争、种内互助、种内寄生。

3、中间关系

(1)竞争

竞争排斥原理(高斯假说):在一个稳定环境内,两个以上受资源限制的,但具有相同资源利用方式的种,不能经久地共存在一处,能较好利用环境中有用资源的一个种必定排挤另一些种。 (2)捕食:竞争的一种方式;

(3)共栖:指两种生物生活在一起,一种受益,对另一种没有不良影响;

(4)共生:指两种生物共同生活在一起,彼此都有利,如果失去一方,另一方就不能生存; (5)寄生:指一种生物寄居与另一种生物的体表或体内,并依靠对方的“供养”而生活。得益一方叫寄生物,受害一方叫宿主。

(6)协调:自然界中各种生物的关系总的是处于协调之中的。

4、决定种群数量变动的因素:气候因子、生物因子、食物因素、种内关系。

三、群落的基本概念

1、群落:是不同种的种群有规律的集合体,群落并不是各种生物杂乱的堆积或相加。

2、生活型:指植物在外界总和环境的长期作用下所显示的适应形态。同种植物在不同的环境条件下,生活型可能不同;不同种植物在相同的环境条件下,也会有相同的形态反应和适应形式(相同的生活型),即趋同适应。

3、生活型谱:不同的气候区域中的植物区系里,各种植物类型(生活型)的对比关系是不同的。

植物的生活型谱组成与当地的气候、环境条件是相适应的。

植物的生活型谱可以用来指示气候和环境。植物可以监测气候和环境质量。四、群落的结构和分布

生态位:指生态系统中(或群落中)一个生物种群的功能作用以及它在事件和空间上的地位。群落的分布:

1、垂直分布:海拔高度通过气温等一系列作用来影响群落的分布。

2、水平分布:不同纬度的气候不同,各种气候因子共同作用影响群落的分布。

演替:指群落经过一定历史发展的时期,由一种类型变为另一种类型的顺序进程。

第三节生态系统的基本知识

生态系统:生物群落(包括动物、植物和微生物)及其环境,通过各个组成要素间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而形成的,具有统一功能和整体,是自然界的基本功能单位。

一、生态系统的基本组成

(一)生产者:

主要是绿色植物及光合细菌,能把环境中简单的无机物合成为自身的有机物,储存太阳能。

6HO+6CO+2963kJ?(太阳光+叶绿素) ?CHO+60? 2261262(二)消费者:主要是动物或以有机物为营养的其他异养生物。

(三)还原者(分解者):

主要为细菌、真菌和某些原生动物。它们能把动植物残体分解成植物可重新利用的无机养料,归还给环境,为生产者再次利用。

(四)非生物环境

1、生物生存的自然条件:光、温、大气、水分、土壤、PH值;

2、构成有生命物质的物质基础:C、H、O、N、P等无机物质;

3、联系生物与非生物之间的有机物:腐殖质、蛋白质、脂肪等有机物质。

二、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和功能

1、食物链:生态系统中生物之间由于食物关系所形成的联系,即以能量和营养的联系而形成的各种生物之间的链索。食物链上的每一个层次都称为一个营养级,彼此交错的食物链构成食物网。

2、生态金字塔:能量金字塔、数量金字塔、生物量金字塔的统称。

3、能流模式特点:

(1)生态系统中的能流是单向的,即单向流动,不可反复利用;

(2)能量在各营养级的流动过程中层层递减;

“十分之一”定律:每经过一个营养级,能流的总量就要大大地减少;后一个营养级只能利用上一个营养级大约十分之一的能量。

(3)能量流动是以物质的形式为主要传递形式的。

4、生态系统的初级生产过程: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把太阳能转变成储存在化学键中的化学能的过程。

5、生物地球化学循环:自然界中有20多种重要的元素是生物生长所必需的,其中主要有C、H、O、N、P五种占全部原生质的97%以上。这些元素在生物与生物之间,又在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反复循环,带有全球性。

三、生态系统的平衡

1、稳态:在受到外来干扰之后,生态系统通过自身的调节而维持其相对稳定的状态。但这种干扰不能超过生态系统的“阙值”,否则将生态失调。

2、生态系统信息传递的方式包括:物理信息、化学信息、营养信息、行为信息。

3、维护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生态平衡是一种动态平衡。当某种特定生态平衡状态有利于人类的生存和经济发展或利多于弊时,就要维护这种平衡;但当某种生态平衡状态不利于人类或弊多于利时,就应破坏这种平衡和建立心的更有利的生态平衡。

第三章人口问题与环境

第一节人口增长的趋势

一、世界和我国人口增长的情况

(1)世界人口:世界人口数量近几百年来猛增。发展中国家人口增长率为发达国家的两倍以上。特点:a.事件人口翻番事件(倍增期)越来越短;b.每10年人口净增长数迅速增加;c.人口增长率失控; (2)我国人口:特点以下三方面: A(人口基数大;B(人口增长速度快;C(人口年龄构成变化大(人口的年龄构成从较年轻转变为老龄化问题); 联合国规定65岁人口比例为7%,或60岁人口占10%为老龄社会。

二、预测人口增长的几种模型

(一)算术级数法

Nt= No+Bt

Nt—预计t年的人口数;t—时间(年);No—为0时的人口数;B—逐年人口增加数; (二)几何级数法

tNt= No(1+r)

r—每年的人口自然增长率,r,b—d;

b—出生率(%,每年); d—死亡率(%,每年);

(三)指数增长方式

rt Nt= Noe

Nt—第t年的人口数;No—t=0时的人口数;r—每年的人口自然增长率;

第二节现代人口增长的原因

一、影响人口增长的三大因素

1、经济因素:主要表现在它从物质上决定了人口增殖条件和生存条件,从而通过改变人口的出生率和死亡率来影响人口的自然增长率;

2、文化因素:

(1)由于人们接受教育年限的延长,平均婚龄也相应推延;

(2)科学文化水平愈发达,人们的生理知识、育儿知识、保健知识就愈丰富,促成婴儿死亡率降低; (3)科学文化水平愈高,就愈加注意自身及其后代各项素质的提高,少生优育,把有限的收入用于将子女培养呈具有更高科学文化素质的现代人。

3、医疗卫生因素:医学的进步和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对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有直接影响; (1)各种疾病致死的死亡率下降;(2)控制生育和实行优生优育有个积极的作用;

二、现代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不平衡的状况

t=ln2/r

t为人口增加1倍所需的时间;

人口增长率r越高,人口翻一番所需事件t就越短。

第三节人口增长对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的影响一、人口增长与食物供应(地球不可能容纳无限多的人口)

1、以植物为食的不仅仅是人类,其他各种动物也直接或间接以植物为食;

2、有许多植物是不能供人食用的;

3、人不是全部将植物作为直接的事物;

在食物链中,能量每经过一个营养级就要剧烈减少。因此世纪上人类只能获得植物总量的1%。

二、人口增长与耕地:保护耕地就是保护我们的生命线

三、人口增长与能源:人口增长不仅使能源紧张,并缩短化石燃料的耗竭时间,还会加速对森林资源的破坏。四、人口增长与资源:我国为“人口大国,资源小国”、“底子薄、人口多、耕地少”。五、人口增长与环境污染:人口增长增加生成活动,加大了农药、化肥的使用和工业“三废”的排放。六、人口增长对经济、文化、教育的影响

1、对世界经济的影响

人口过度增长使富者越富,穷着越穷,增加了事件政治局势的不稳定。 2、从国民经济收入来看,积累和消费应保持适当比例

3、劳动生产率

(1)就业人口增加,固定资产投入(技术设备水平)不足,使生产率不高;

(2)待业人口、失业人口增加给社会的艳丽;

(3)阻碍了工业革命和自动化的实行。技术密集型的产业一直无法替代劳动力密集型的产业。 4、对文化、教育的影响

每年对教育事业的投入增长率,赶不上入学人数的增加。

第四节人口与环境主方程

1、实现人口长期稳定的三种可能途径:

(1)控制人口增长速度,直到实现一个长期的人口、技术、文化的动态平衡状态(即承载容量); (2)逐步减少人口数量,以便在一个较低的技术活动水平上实现平衡;

(3)人口、社会和技术中一个或多个因素不受控制地变化,甚至崩溃,最终在一个不希望的低水平上恢复稳定。 2、主方程(又称IPAT方程)

*人均GDP*(环境影响/单位GDP) 环境影响=人口数量

GDP:一个国家的国内生产总值(有时为国民生产总值GNP),是对其产业和经济活动的衡量。 I表示环境影响;P表示人口数量;A表示富裕程度(即人均国内生产总值);T表示技术水平(即创造单位GDP的环境影响)

?人口数量P

人口变化率: R=(Rb—Rd)+(Ri—Re)

其中下标b,d,i,e分别代表出生、死亡、迁入、迁出。

RtP= Poe

Po—目前人口数量;t—要预测的年数;R—人口变化率

?人均国内生产总值A

受当地和全球经济状况、历史和技术发展阶段、政府、气候等因素的影响,不同的国家和地区相差很大。 ?单位GDP的环境影响(是世界向可持续发展转变的最大希望)

反映了清洁技术的可获得性以及清洁技术的实际应用水平。

第五节我国的人口政策

1、我国人口基本情况:

人口的高增量与低增长率并存,人口素质较低,老龄化加速、出生性别比持续升高等人口结构性问题日益突出,生殖健康、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水平尚不能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服务需求,贫困人口和流动人口尚未得到优质的生殖健康、计划生育服务;人口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的矛盾依然尖锐,城乡和地区差距交大的趋势难以在短期内扭转,就业和社会保障压力增大,消除贫困的任务依然艰巨。

在中国实施了世界上最为艳丽的生育政策之后,社会人口结构随之出现了出生人口性别比和人口老龄化等系列为题,出生人口性别比之高和社会老龄化之快速在全世界都是少见的。

2、我国人口与发展的目标:

到2005年,全国人口总数(不含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省)控制在13.3亿人以内;

到2010年,控制在14亿以内;

到21世纪30年代前后,当人口达到15亿人至16亿人左右时,停止人口增长。

到21世纪中叶,全国人口总量在达到峰值(接近16亿人)后缓慢下降。

3、我国的政策:

基本政策:控制人口增长。坚持优生优育,提高人口质量。实行人口与计划生育目标管理责任制,为群众提供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增强全民人口意识。

现阶段我国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主要任务是稳定低生育水平,提高出生人口素质,同时要努力促进出生人口性别比的平衡,积极应对老龄人口、流动人口、就业人口增加带来的问题,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创造良好的人口环境。

我国的人口与计划生育法规定:“国家稳定现行生育政策,鼓励公民晚婚晚育,提倡一对夫妻生育一个子女;符合法律、法规规定条件的,可以要求安排生育第二个子女。”

“未富先老”的困境迫使我国在经济不够发达的时期解决比发达国家还要严重的老龄化问题。人口结构矛盾的出现使地方生育政策出现变化。某些地方已经取消对生育子女的夫妇的双倍奖励,不再鼓励“丁克家庭”。对生育二胎的条件也有一定的放开,即夫妇双方均为独生子女的可以申请生育第二胎,生育第二个子女的生育间隔期限也已被取消;还规定了再婚夫妻允许“再生育”的四类条件等。

第四章当前全球性的环境问题

第一节“温室效应”的加剧一、温室效应的概念

1、大气窗:地球向外的长波辐射主要集中在7000—13000nm范围,这个波段成为大气窗;

2、大气“温室效应”:

太阳辐射有40%为可见光,太阳辐射能一部分被地球表面和云及大气尘埃和空气分子反射或散射返回宇宙

空间,剩余部分进入大气层,被地球表面(陆地和水体)吸收,使地球表面增温,变暖的地球表面又向上以长

波形式辐射能量。由于大气中存在作用如同温室玻璃罩而造成“温室效应”气体,对短波辐射没有多大影响,

可以让它通过,但对长波辐射的波段却有很强的吸收带。这些气体吸收了地球表面的辐射波后,温度增高,同

时使近地表面的空气温度增高,使大气越来越暖。

二、二氧化碳、甲烷等温室气体的影响

温室气体:造成温室效应的气体,有CO、O、NO、CH、CFC(氯氟烃类,如CFC-

11)等;(冰芯) 2324S

(一)CO2

近代CO浓度急剧增加的原因: 2

?大量燃烧矿物燃料,使释放的CO进入大气层,加速了碳的流通率(占增加的CO总量的70%); 22?森林遭受破坏,吸收CO大大减少; 2

?烧毁森林时又释放大量CO(占增加的CO总量的30%)。 22

(二)CH4

CH是仅次于CO、O的温室气体,主要来自泥塘、沼泽、稻田、牲畜反、开采煤矿及燃烧。 423

三、大气“温室效应”加剧对人类的影响

1、气候变暖,海水由于升温膨胀,促使海平面上升。

海平面上升这种渐进性的自然灾害使沿海地区的居民及生态系统受到威胁: ?威胁沿海地区;

?沿海低地将被淹没;

?海滩和海岸遭受侵蚀冲刷,海岸线后退;

?土地恶化,地下水位上升,导致土壤盐渍化;

?海水倒灌与洪水加剧,风暴潮频度增加;

?损坏港口设备和海岸建筑物,影响航运;

?影响沿海水产养殖业,影响旅游业;

?破坏水的管理系统等等。

2、气温上升导致气候带(降水带)的移动

3、气温上升热带传染病发病区将扩大

4、气温上升影响土壤状况和季节变化,加剧粮食短缺

5、气温上升加速物种灭绝速度

第二节臭氧层的破坏和紫外线辐射一、臭氧层的破坏

1、地球上的大气,按其高度和特性可分为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电离层和逸散层;

O,形成了2、臭氧层:地球表面10—50km上空的平流层里,由于太阳光的强烈作用,氧经过化学反应后生成3

里地25km高的臭氧层;

O可吸收紫外线、X射线、r射线这些短波辐射能(自身分解为O和原子O),使这些射线大部分不能达到地23

球表面,从而保护着人类和生物免受短波辐射的上海,成为地球的“保护伞”。

二、臭氧层破坏的机制

(一)CFCs化合物

CFCs+紫外线?Cl(自由氯原子)

Cl+O?ClO+O 32

ClO+O?Cl+O 2

造成自由氯原子产生的是一类用途很广的氯氟烃化合物(CFCs),主要是氟利昂11(CFC-11),氟利昂12

(CFC-12),是制冷、雾化、发泡等的重要原料。

(二)氮氧化物

NO+O3?NO2+O2

NO2+O?NO+O2

O+O3?2O2 氮氧化物来自氮肥生产和化石燃料的大量使用。超音速飞机排出的NO气体和汽车尾气也是氮氧化物的重要来

源。

(三)其他化学物质:CCl、CHCl4233

三、紫外线辐射增强的危害

过多紫外线辐射是有害的:?对人体健康的危害;?对化工材料的影响;?对农作物、水生生物的危害;

?对生态系统的破坏;?对环境的污染;

第三节酸雨的形成和危害一、酸雨(酸式气溶胶、酸性沉降物)的形成和酸度正常雨水PH值为5.65,小于此值的降雨即为酸雨。

1、成分:?主要是燃烧煤、石油和天然气所产生的SO和氮氧化物与大气中的水分结合而形成的产物,含酸2

的主要成分是硫酸和硝酸;

?酸雨中还含有碱性物质,主要来自土壤、工业粉尘和天然来源的NH等。32、形成过程:

?硫氧化物

气相反应:2SO+O?2SO, SO+HO?HSO 2233224

液相反应:SO+HO?HSO, 2HSO+O?2HSO 222424224

?氮氧化物

2NO+O?2NO, 2NO+HO?HNO+HNO 222232

煤含杂质硫约百分之一,在燃烧中将排放酸性气体SO;燃烧产生的高温还能促使助燃的空气发生部分化2

学变化,氧气与氮气化合,也排放酸性气体NO。它们在高空中为雨雪冲刷、溶解,雨成为了酸雨;这些酸性X

气体成为雨水中杂志硫酸根、硝酸根和铵离子。

酸雨是高空雨云中形成的,并可远距离传输,成为跨越省界、国界的公害,是全球性的环境污染问题。因

此,不能仅控制酸雨区的酸性物质排放,应该周边地区一起控制。特别是要控制和消减大城市的酸性物质排放,

才能完全解决我国的酸雨问题,

二、酸雨的危害

(一)酸雨对水生生态系统的影响

1、使湖泊、河流酸化,引起PH值的降低,水体酸化又促使土壤中的重金属溶出;

2、水体酸化后对浮游生物种类和群落结构的影响,破坏这里的生产力和事物

链; 3、在酸化的湖泊中离子浓度变化,阴离子中的硫酸根取代碳酸氢根,阳离子

中钙离子浓度随氢离子浓度的增加

而降低,Al、Ni、Cu、Zn、Pb等金属溶度相应增加;

(二)酸雨对陆地森林、农作物的影响

1、酸雨对陆地森林的影响

酸雨对树木的伤害首先反应在叶片上,而树木不同器官的受害程度为根>叶>茎;

不同种类的灌木对酸雨的敏感性和抗性差异大;

酸雨对成熟林生长和生产力也产生不利影响。

2、酸雨对作物的影响

不同农作物类别对酸雨的敏感性差异很大。

3、酸雨对土壤的影响

降低土壤的阳离子交换量和盐基饱和度,破坏土壤的肥力,导致植物营养不良;

有毒有害元素活化,特别是富铝化土壤,造成植物铝中毒;

有机质含量亲卫下降;

土壤中微生物总量、种类变化,影响固氮作用,氮素的转化与平衡遭到一定的

破坏。 (三)腐蚀建筑材料、金属结构、油漆、古迹、雕塑等

大理石和石灰石材料,耐酸性差,容易受酸雨影响而产生腐蚀和变色。 (四)

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二氧化硫污染和酸沉降污染已经对我国的自然资源、生态系统、材料、能见度

和公众健康构成了威胁,造

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严重影响了国民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群众的正常生活。

三、控制酸雨蔓延的对策

根本方法:限制SO和NO的排放量,或者从燃料中先把这些物质去掉。 2X

1、加强监测,建立预报和最优控制模型;

环境科学概论论文2000字范文

环境科学概论论文2000字范文 我整理的环境科学2000字论文,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环境科学2000字论文篇一:《论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与环境伦理》 摘要:论述了生态环境问题,即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的被破坏;分析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实现“代际平等“;提出可持续发展战略旨在促进人类之间以及人类与自然之间的和谐的另一个目标。 关键词:环保;可持续发展;环境伦理 一种文明如果把掠夺和征服自然视为自己的价值。那么,环境污染与生态危机的出现就是必不可免的。环境危机是不能通过单纯的技术手段来解决的。 我们要突破技术决定论的局限,把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放在文明转型和价值重铸的大背景中来加以思考,从世界观和价值观的高度寻找环境保护的新支点。 保护环境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也只有实现了可持续发展,生态环境才能真正得到有效的保护。无论是从全球范围,还是从我国的实际情况来看,人类文明都发展到了这样一个阶段,即保护生态环境,确保人与自然的和谐,是经济能够得到进一步发展的前提,也是人类文明得以延续的保证。要实现保护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的目标,我们需要做的事情非常多;从环境伦理的角度看,我们需要同时调整好三对关系,

即人与自然的关系,当代人与后代人的关系,以及当代人之间的关系。 一、生态环境问题 生态环境问题,首先表现为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的被破坏。发生于20世纪后半叶的人与自然之关系的总体性危机,是人类沿着工业文明的轨迹向前发展的必然结果。工业文明的价值指针是狭隘的人类中心主义(或人类沙文主义)。这种狭隘的人类中心主义以近代的机械论世界观及(人与自然的)二元论为基础,把人与自然对立起来,认为人是自然的主人和拥有者;自然被演绎成僵死的原料仓,毫无内在价值可言;人的使命就是去征服和占有自然,使之成为人类的奴仆。作为人类中心主义硬核的世俗人本主义,则把人完全理解为一个受其感性欲望驱使的“奴隶”,认为人生的目的就是使这些欲望得到满足。既然文明的指向是使人的欲望的满足,那么提高人类征服和掠夺自然的能力,使人们的越来越膨胀的欲望得到满足,便成了近现代文明的基调。 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目标 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实现“代际平等”。确实,环境危机之所以引起人们的普遍不安与广泛关注,一个重要的原因就在于,环境危机不仅影响了当代人的生活质量,还威胁着后代人的生存。 在人类以往的历史中,由于人口的稀少以及人们所掌握的控制与破坏自然的力量非常有限,因而他们对自然的开发离自然的承载极限还非常遥远。相对于稀少的人口及有限的开发力量而言,自然的财富可以说是无穷无尽的。人们无须担心自己的行为会毁灭后代的生存家

环境科学概论

环境科学概论 第一章绪论 环境与发展是当今世界各国普遍关注的重大问题。人类经过漫长的奋斗历程,特别是 从产业革命以来,在改造自然和发展经济方面做出了巨大的成就。与此同时,由于工业化 过程中的处置适当,尤其是不合理的开发利用自然资源,造成了全球性的环境污染和生态 破坏,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构成了现实威胁。保护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全 世界紧迫而艰巨的任务。 环境科学就是在现代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为了解决环境问题而诞生的一门新兴科学。他是一个有多学科到跨学科的庞大科学体系组成的新兴学科,也是介于自然科学`社会科 学和技术科学之间的边际科学,是现代科学技术向深度、广度进军的标志,是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并进一步升华的表现。环境科学诞生的时间不久,并正在发展之中,因此 对于环境科学的研究对象`任务`内容和分科给以确切完备的答复尚有一定困难。但是,学 科的发展异常迅速,特别是自70年代以来20年间所取得的丰硕成果,其研究领域之广, 出版书刊之多,资料积累之丰富,在科学发展史上都是罕见的。在这种情况下,对它的研 究对象`任新的学科发展更是有益的。第五章固体废物与环境务`内容`分科和发展动向进 行概括的总结和探讨是十分必要和可能的,对于促进 随着生产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使固体废弃物的排放量骤增,堆放和处置场 地却日益减少,处置费用也越来越高],以及有害废弃物处置不当所造成的对大气、水士 的严重污染,加恶化着环境,危害人体。另一方面,全球范围的天然资源的渐减少,迫使 大家重固体废弃物的再生利用,增加会的物质财富。因此,固体废物的处和利用已日成环 境科学中急需研究解决的问题之一。 第一章绪论 环境与发展是当今世界各国普遍关注的重大问题。人类经过漫长的奋斗历程,特别是 从产业革命以来,在改造自然和发展经济方面做出了巨大的成就。与此同时,由于工业化 过程中的处置适当,尤其是不合理的开发利用自然资源,造成了全球性的环境污染和生态 破坏,五章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构成了现实威胁。保护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已成 为全世界紧迫而艰巨的任务。 环境科学就是在现代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为了解决环境问题而诞生的一门新兴科学。他是一个有多学科到跨学科的庞大科学体系组成的新兴学科,也是介于自然科学`社会科 学和技术科学之间的边际科学,是现代科学技术向深度`广度进军的标志,是人类认识自 然`改造自然,并进一步升化的表现。环境科学诞生的时间不久,并正在发展之中,因此 对于环境科学的研究对象`任务`内容和分科给以确切完备的答复尚有一定困难。但是,学 科的发展异常迅速,特别是自70年代以来20年间所取得的丰硕成果,其研究领域之广,

环境科学概论名词解释

环境科学概论 一.名词解释 1.可持续发展: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自身需求的能力构成危 害的发展。 2.臭氧层:臭氧层是指大气层的平流层中臭氧浓度相对较高的部分,其主要作用是吸收短 波紫外线。 3.臭氧空洞:人类生产生活中向大气排放的氯氟烃等化学物质在扩散至平流层后与臭氧发 生化学反应,导致臭氧层反应区产生臭氧含量降低的现象。 4.生态脆弱带:具有不稳定性、敏感性强且有退化趋势的生态环境过渡带。 5.人体退化: 6.全球变暖:全球气候变暖是一种“自然现象”。由于人们焚烧化石矿物以生成能量或砍伐 森林并将其焚烧时产生的二氧化碳等多种温室气体,由于这些温室气体对来自太阳 辐射的可见光具有高度的透过性,而对地球反射出来的长波辐射具有高度的吸收 性,能强烈吸收地面辐射中的红外线,也就是常说的“温室效应”,导致全球气候变 暖。全球变暖的后果,会使全球降水量重新分配、冰川和冻土消融、海平面上升等, 既危害自然生态系统的平衡,更威胁人类的食物供应和居住环境。 7.环境:是指以人类为主体的外部世界的总体,即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条件的综合 体。 8.聚落环境:聚落环境是人类有目的、有计划地利用和改造自然环境而创造出来的生存环 境,是与人类的生产和生活关系最密切、最直接的工作和生活环境。 9.酸雨:指PH值小于5.6的降水(包括雨、雪、霜、雾、雹、霰等)。 10.温室效应:大气中的某些微量组分,能使太阳的短波辐射透过,加热地面,而地面增温 后所放出的热辐射,却被这些组分吸收,因此地表从太阳辐射获得的热量相对多, 而散失到大气层以外的热量相对少,使地球气温升高,形成了大气的温室效应。 11.离体保护:是指使用现代技术手段可以使基因资源在没有动植物实体的状态下长期保 存,建立种子库、精子库、基因库,对生物多样性中的物种和遗传物质进行离体保 护。 12.老年型人口社会:联合国对人口年龄类型的划分提出了一套标准,它规定65岁以上的 人口超过7%的国家或地区就称之为人口老年型国家或老年型社会,4%~7%为成 年型社会,4%以下为年轻型社会。 13.生态灭绝:是指人类对自然环境的大规模破坏或不可再生资源的过度开发利用导 致的生态系统彻底损坏。 14.人类自身热极限: 15.环境科学:环境科学是一门研究环境的物理、化学、生物三个部分的学科。它提供了综 合、定量,和跨学科的方法来研究环境系统。由于大多数环境问题涉及人类活动, 因此经济、法律和社会科学知识往往也可用于环境科学研究。一门研究人类社会发 展活动与环境演化规律之间相互作用关系,寻求人类社会与环境协同演化、持续发 展途径与方法的的科学。 16.温室气体:指的是大气中能吸收地面反射的太阳辐射,并重新发射辐射的一些气体,如水 蒸气、二氧化碳、大部分制冷剂等。 17.土壤污染:人类活动所产生的污染物质通过各种途径进入土壤,其数量超过了土壤的容 纳和同化能力,而使土壤的性质、组成及性状等发生变化,并导致土壤的自然功能 失调,土壤质量恶化的现象。 18.大气污染:按照国际标准化组织(ISO)的定义,“大气污染通常是指由于人类活动或

环境科学概论期末论文

声学环境 ---噪声的污染与防治 中文摘要 随着近代工业的开展,环境污染也随着产生,噪声污染就是环境污染的一种,已经成为对人类的一大危害。噪声污染与水污染、大气污染被看成是全球三个主要环境问题。噪声是一类引起人烦躁、或音量过强而危害人体XX的声音。噪声污染已成当代社会一大公害,近年来,噪声诉讼案件不断增加。尤其是随着工业化的开展,城市噪声大幅度增加,城市或者工业区的居民,都时刻在承受着噪声的危害。所以噪声污染的防治已经是刻不容缓的事情了。 关键词:噪声污染危害防治 1.噪声概论 1.1噪声 噪声是声音的一种。从物理学的角度来看:噪声是发声体做无规那么振动时发出的声音。从环境保护的角度看:但凡阻碍到人们正常休息、学习和工作的声音,以及对人们要听的声音产生干扰的声音,都属于噪声。噪声是一类引起人烦躁、或音量过强而危害人体XX的声音。噪声不仅有其客观的物理特性,还依赖主观感觉的评定。如在听音乐时,悦耳的歌声不是噪声,而在教师讲课的课堂上,高音播放的音乐只能算是噪声。 1.2噪声的主要特性 ①噪声是一种感觉性污染,在空气中传播时不会在环境里遗留下有毒有害的化学污染物质。对噪声的判断还与个人所在的环境和主观愿望有关。 ②噪声源的分布广泛而分散,但是由于传播过程中会发生能量的衰减,因此噪声污染的影响范围是有限的。 ③噪声产生的污染没有后效作用。一旦噪声源停顿发声,噪声便会消失,转化为空气分子无规那么运动的热能。 2.噪声来源 噪声的来源主要有四种,它们是交通运输噪声、工业生产噪声、社会生活噪声和建筑施工噪声[1] 。 2.1交通运输噪声 交通噪声主要是由交通工具在运行时发出来的。如汽车、飞机、火车等都是

环境科学概论复习资料

第一章环境科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任务 (一)研究对象:人类——环境系统 1.环境:就是围绕于中心事物的东西(客观事物的整体) (1)自然因素:地貌、气候、土壤、植被、水文 (2)社会因素:社会制度、法律、宗教、道德 2.环境的类型: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工程环境 3.环境的特性: (1)整体性:指环境的各个组成部分和要素之间构成了一个有机整体。 (2)变化性:地域分异;内部结构、外在状态不断变化。 (3)开放性:指环境是一个开放系统,有物质和能量的输入和输出。 (4)有限性:环境为人类发展提供的资源都不是用之不竭的;环境对污染物的容纳量也不是无限的。 (5)综合性:自然环境已不是纯粹的天然环境,而是综合了一定的社会因素。 (6)可调节性:自然环境是高度复杂的系统,当人类行为作用引起的环境结构与状态的改变不超过一定的限度时,环境系统的自动调节功能可以使这些改变逐渐消失使结构 和状态恢复原有的面貌。 (二)研究任务 1.基本任务:揭示人类-环境系统的实质,研究人类-环境系统之间的协调关系,掌握它的 发展规律,调空人类与环境之间的物质和能量交换过程,以改善环境质量,促 进人类与环境协调发展。 2.主要任务: (1)环境的背景知识:演化规律、基本特征、环境结构 (2)人类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 (3)探索污染物对人体危害的机理,为人类健康是生活服务 (4)环境污染的防治与治理 (三)人类——环境系统的发展与环境问题 1.环境问题:是指作为中心事物的人类和作为周围事物的环境之间的矛盾(人类和环境之 间的消极影响就构成环境问题) (1)人类的生产活动对环境的影响 积极——>对环境起改善和美化作用 消极——>对环境起退化和破坏作用 (2)自然环境限制和破坏人类的生产和活动 2.不同社会时期出现的环境问题 3.八大公害事件

《环境科学概论》课程教学大纲.doc

二、课程内容与学时分《环境科学概论》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代码: 课程负责人: 课程中文名称:环境科学概论 课程英文名称:Environment Science Generality 课程类别:必修课程学分数:2 课程学时数:36 授课对象:坏境科学本课程的前导课程:无 一、教学目的和要求 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对人类社会与环境的关系,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人类对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环境科学的基本原理以及现代环境理念、环境科学研究的基本内容、基本 方法等方而的问题有一初步了解,为进一步深入学习环境科学方而的专业知识打下良好基础。 课程内容与学时分配农 内容学时 绪论6学时 |勺然环境3学时 社会环境3学时 环境污染与防治9学时 环境价值与经济6学时 环境管理3学时 环境理念与伦理观3学时 生态文明与可持续发展3学时 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环境的基木概念 •、环境的定义 二、环境的纽成与分类 三、环境要素与环境质景 四、环境的功能与特征 第二节环境问题 一、环境问题的基本概念 二、环境问题的产生和发展 三、全球环境问题 第三节环境科学 一、环境科学的定义 二、环境科学的研究对象、目的和任务 三、环境科学的研究内容和特点 四、环境科学的形成与发展 五、环境科学的分支学科 六、环境科学的研究方法 七、环境科学的未来 本章重点讲授:请授课老师填写 第二章白然环境

第一节地球环境 一、地球的形成 二、地球的圈层结构 第二节生态系统 一、生态系统的概念及纽成 二、生态系统的类型及特性 三、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 四、生态系统的演化与平衡 第三节自然资源 一、自然资源的基本概念及分类 二、水资源 三、土地资源 四、矿产资源 五、生物资源 六、能源 本章重点讲授:请授课老师填写 第三章社会环境 第一节人类社会的文明进程 一、史前文明 二、农业文明 三、工业文明 四、生态文明 第二节人口与环境 一、人口与人口过程 二、世界人口发展状况 三、中国人口发展状况 四、人口增长対环境的影响 五、地球人口环境容量 第三节城市环境 一、城市的形成与发展 二、城市化及英进程 三、城市化进程中产生的生态环境问题 四、城市生态系统 五、保护和改善城市生态环境的措施 六、生态城市及英建设 第四节经济与环境 一、人类活动的环境影响方程 二、环境库兹涅茨曲线 三、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辩证关系艸、工业发展模式 第五节社会环境 一、政治与环境

环境科学概论 教学大纲

环境科学概论 一、课程说明 课程编号:050107Z10 课程名称:环境科学概论/Introduction to Environmental Science 课程类别:专业选修课 学时/学分:32/2 先修课程:无 适用专业:环境工程、冶金工程 教材、教学参考书: 1、杨志峰、刘静玲主编,《环境科学概论》(第二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11-22 2、仝川主编,《环境科学概论》,北京:科学出版社,2010-8-1 3、方淑荣主编,《环境科学概论》,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1-6-1 4、莫祥银主编,《环境科学概论》,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9-8-1 二、课程设置的目的意义 《环境科学概论》是一门学习环境科学知识的入门课程,是环境工程专业的基础主干课之一,属于学科教育模块课程。对于冶金工程及新能源与器件专业的学生,该门课程是学习我校特色专业冶金环境工程的入门课程。本课程的讲解过程密切结合有色冶金过程中含有重金属的废气、废水、废渣的产生、治理等工程实践,启发引导,培养学生注重冶金过程的环境污染问题及污染物的高效治理能力。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为下一步专业课程的选择和选修专业方向的确定提供必要的参考信息和技术支持,以利于后续专业课程学习,并可培养学生全面了解环境科学学科基础知识,培养学生工程与社会、职业规划及终身学习的能力。另外,本课程为学生专业课程的选择和专业方向的确定提供必要的参考信息和技术支持,以利于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 三、课程的基本要求 知识要求:《环境科学概论》课程共分为4篇:第一篇:环境概述。论述了环境概念、类型和环境科学发展过程。第二篇:环境科学的理论基础。归纳和总结了环境科学理论体系中最重要的理论与环境问题形成的机理。第三篇:环境科学技术与方法。概述了环境科学技术与方法,及近年来环境科学在新技术方法手段的最新进展和发展趋势。第四篇:环境管理与实践。重点论述了相关环境管理的理论与方法,特别强调了环境教育的重要性。 能力要求:本课程的学习可使学生在概要了解环境科学理论体系的基础上,掌握基础理论和关键知识点。包括:环境科学发展和环境思想演变历程;环境科

杨志峰环境科学概论第2版课后答案知识点总结

第一篇环境与环境问题 第1章绪论 1.1复习笔记 【知识框架】 【重点难点归纳】 一、环境及类型 1.环境的概念 (1)概念 ① 环境是指与体系有关的周围客观事物的总和,体系是指被研究的对象,即中心事物。 ② 生态学中的环境是指某一特定生物体或生物群体以外的空间,以及直接或间接影响该生物体或生物群体生存的一切事物的总和。 ③ 环境科学中所研究的环境是指以人类为主体的外部世界,即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条件的综合体,包括自然环境和人工环境。 (2)自然环境和人工环境的关系 自然环境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物质基础,人工环境是人类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共同作用的结果。自然环境和人工环境之间存在着物质、能量和信息流动,见图1-1。

图1-1 人与环境关系图 2. 环境的类型(见图1-2) 3. 环境的特性(见表1-1) 图1-2 环境类型图 表1-1 环境的特性 特性 具体内容 整体性 环境中各部分联系紧密、相互制约,各个要素相互依存、相互影 响 区域性 不同时空尺度下区生态环境特征变化很大,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文 化、经济和社会具有明显的差异性 相对稳 定性 环境系统具有一定抗干扰的自我调节能力,只要干扰强度不超过

二、环境科学及其发展 1.环境科学的形成与发展阶段(见表1-2) 表1-2 环境科学的形成与发展阶段 2.环境科学研究对象(见表1-3) 表1-3 环境科学研究对象

3.环境科学的任务 ① 探讨人类社会持续发展对环境的影响及其环境质量的变化规律,了解全球环境变化的历史、演化机理、环境结构及基本特性等,从而为改善环境和创造新环境提供科学依据。 ② 揭示人类活动同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探索环境变化对人类生存和地球环境安全的影响。 ③ 探索和发现环境污染物在环境中的迁移、转化、作用机理及对人体的影响,探索污染物对人体健康危害的机理及环境规律,从而为人类健康的生活提供服务和 指导。 ④ 帮助人类树立正确的科学发展观,研究和探讨环境污染控制技术和管理手段,寻求解决区域环境问题的最佳方案,为制定区域环境管理体制与政策提供理论指导,推进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 4.分支学科 按环境科学性质及作用分为基础环境学、应用环境学和社会环境学,每一学 科分支又包括许多更细的分支学科(见图1-3)。

《环境科学概论》课程教学大纲

《环境科学概论》教学大纲 一、说明 (一)本课程的目的、要求 《环境科学概论》是化学(师范)、应用化学、化学工程与工艺等专业的选修课程,主要讲授我国及世界所面临的环境问题;可持续发展概念的提出及其思想实质,以及世界各国对可持续发展战略做出的努力;环境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危害;水环境、大气环境、土壤环境、固体废物环境、物理环境等的污染现状、发展趋势以及防治措施;环境学基本原理、环境调控等基础知识以及有关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政策与制度。 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建立对环境及环境问题的基本认识,掌握环境保护的基本理论以及污染防治与控制技术,具备一定的评价环境质量和在本专业范围内解决环境问题的能力,同时可以把理论知识同实践紧密地结合起来,训练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严肃认真,实事求是的学习态度,树立保护环境的道德观和可持续发展的世界观。 (二)内容选取和实施中注意的问题 1.以左玉辉主编的《环境学》(第二版)为基本教材,共三篇、十七章。重点讲授第一至第七章,十三到十五章。应特别注意教学内容与实际生活的联系,适时介绍社会热点和相关新知识、新动向,提升其对环境保护的关注和学习。做到“大众化”、“生活化”和“通俗化”。 2.通过本课程的教学应有意识地培养学生正确的思维方式,使学生认识到环境科学的理论来源于实践而又高于实践,紧密联系实践反复检验理论并发展理论。 3.在讲授中,应精讲基本内容,注意教学方法,尽量采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辅助教学。 4.为了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应适当的讲授例题,帮助学生正确理解概念,牢固掌握相关知识。 5.在应用本大纲进行教学时,应保证大纲的基本内容,而对系统安排、课时分配及教学方法等可根据教学和学生的具体情况灵活掌握,必要时可进行适当的调整。 (三)教学方法

环境科学概论期末复习资料整理

环境科学概论期末复习资料整理

环境科学概论期末复习资料整理 (一)绪论(老师说看小结) 1.环境的概念和类型 环境:环境科学中所研究的环境是以人类为主体的外部世界,即人类赖以生 存和发展的物质条件的综合体,包括 自然环境和人工环境。 环境类型掌握: 人工环境按功能分:聚落环境、生产环境、交通环境、文化环境; 2.环境的特性: 环境的多样性、整体性、区域性、相对稳定性、变化滞后性、脆弱性; 相对稳定性:环境中物流、能流、信息流不断变化,环境本身具有一定的抗干扰自我调

节能力,在一定的干扰强度范围内,环境的结构和功能基本不变。 变化滞后性:环境受到外界影响后,环境发生变化时间要滞后于外界干扰的时间。如:臭氧层空洞的形成。 3.环境的研究对象和研究目的: 研究对象:环境科学以“人类—环境”这一矛盾体为其特定的研究对象,研究“人类—环境之间”的对立统一关系。 研究目的:探讨人类社会持续发展对环境的影响,以及环境质量的变化规律,从而通过调整人类自身的行为,来保护和改善环境,为社会、经济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环境的研究目的就是协调人类与环境的关系。 4.环境科学思想与方法: 整体性、系统性、综合性、复杂性 5.环境承载力(上课说过): ①是环境系统对人类社会发展活动的支持能 力;

结构是物理、化学和生物的长期共同作用的结果。 功能:提供各种营养物质;同时还具有稳定自然系统的功能(吸附性、缓冲性、氧化还原性和自净功能)。 主要环境问题:水土流失、沙漠化、盐碱化、土壤污染 2.自然环境的三大功能 物质循环:物质元素在各圈层之间的交换过程,又称生物地球化学循环 能量流动:太阳能进入到地球生态系统,然后耗散到外部环境中的过程 信息传递:各种信息在生态系统各生命成分之间的流通 典型实例之一:食物链和食物网 3.自然环境的规律 地带性:自然环境要素(如温度、压力、物质含量等)受地理位置的影响,呈 现出随纬度、经度等发生变化 分为:纬度地带性和经度地带性 纬度地带性规律:由于热量沿纬度变化,生 态系统也随地球纬度的变化

环境科学概论知识点总结

环境科学概论 第一章绪论 概念: 环境:指以人类为主体的外部世界,环境就是人类生存环境,指的是环绕于人类周围的客观事物的整体,它包括自然环境,也包括社会环境.或者为指围绕着人群空间,以及其中可以直接、间接影响人类生活和发展的各种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的总体. 环境法中的环境:指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各种天然的和经过人工改造的自然因素的总体,包括大气、水、海洋、土地、矿藏、森林、草原、野生生物、自然遗迹、人文遗迹、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城市和乡村等。 环境科学:以“人类—环境”系统为其特定的研究对象,它是研究“人类—环境”系统的发生和发展、调节和控制以及改造和利用的科学。其目的在于探讨人类社会持续发展对环境的影响及其环境质量的变化规律,从而为改善环境和创造新环境提供科学依据。 环境要素:又称环境基质,是指构成人类环境整体的各个独立的、性质不同的而又服从整体演化规律的基本物质组成。 环境问题:指自然过程突变或人类活动引起的环境破坏和环境质量变化,以及由此给人类生产、生活和健康带来的不利影响。其原因是人类认识的局限性和环境的复杂多变性。 原生环境问题:又称第一类环境问题,是指由于自然环境自身变化引起的,没有人为因素或人为因素很少的环境问题. 次生环境问题:又称第二类环境问题,是指由于人为因素所造成的环境问题。 第二章大气环境 概念: 干结空气:大气中除去水汽和固体杂质以外的整个混合气体.主要成分是氮气(78.09%)和氧气(20。94%)。其次是氩气(0。934%体积)和二氧化碳(0.033%体积)。空气中水的体积百分含量在0。1-0.5%之间,其余的大气成分为稀有气体。 大气污染:指由于人类活动和自然过程引起某种物质进入大气中,呈现出足够的浓度,达到了足够的时间并因此而危害了人体的舒适、健康和福利或危害了环境的现象。 大气污染源:指向大气环境排放有害物质或对大气环境产生有害影响的场所,设备和装置。包括:天然源(指自然界自行向大气环境排入污染物的污染源。) 人为源(指人类的生产活动所形成的污染源。) 大气污染物:指由于人类活动或自然过程排入大气,并对人和环境产生有毒影响的物质。气溶胶体:是空气中的固体和液体颗粒物质与空气一起结合成的悬浮体,它的粒径在1微米以下,可以悬浮在大气中。 总悬浮颗粒物(TSP):D(粒径)在100μm以下,其中多数在10μm以下,是分散在大气中的各种粒子的总称。 可吸入粒子(IP):大于10μm的颗粒物能被鼻腔的鼻毛吸留住,而小于10μm的飘尘却能长驱直入侵蚀肺泡,叫“可吸入因子”.在可吸入微粒中80%可沉积于肺泡,且沉积时间可达数年之久,导致肺心病等一系列病变. 一次污染物:又称原发性污染物,指直接由污染源排放的污染物。进入大气后其性质没有发生变化. 二次污染物:又称继发性污染物,指进入大气的一次污染物之间相互作用,或一次污染物与正常大气组分发生化学反应,以及在太阳辐射线的参与下引起光化学反应而产生的新的污染物。 光化学烟雾:是在一定条件下(如强日光、低风速和低温等),氮氧化物和碳氢化物发生化学转化形成的高氧化性的混合气团,是一种带刺激性的淡蓝色烟雾.

环境科学概论重点

环境科学概论 一、名词解释 1、环境:指与某一生命主体相联系,对生命主体的生存与开展产生作用,发生影响的一切外部因素的总和,它包括生命主体的存在空间,维持生命主体生命活动的能量和物质,对该能量与物质产生的一切因素。 2、生物圈:由动物、植物、微生物等生物体组成生物群落,而全部生物群落的总集称为生物圈。 3、大气圈:大气层(atmosphere)又叫大气圈,地球就被这一层很厚的大气层包围着。大气层的成分主要有氮气,占78.1%;氧气占20.9%;氩气占0.93%;还有少量的二氧化碳、稀有气体〔氦气、氖气、氩气、氪气、氙气、氡气〕和水蒸气。 4、环境地球承载力:某一环境状态和构造在不发生对人类生存开展危害的前提下,所能承受的人类社会作用在规模、强度和速度上的限值。 5、可持续开展:可持续开展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开展称为可持续开展。它们是一个密不可分的系统,既要到达开展经济的目的,又要保护好人类赖以生存的大气、淡水、海洋、土地和森林等自然资源和环境,使子孙后代能够永续开展和安居乐业。可持续开展与环境保护既有联系,又不等同。环境保护是可持续开展的重要方面。可持续开展的核心是开展,但要求在严格控制人口、提高人口素质和保护环境、资源永续利用的前提下进展经济和社会的开展。开展是可持续开展的前提;人是可持续开展的中心体;可持续长久的开展才是真正的开展。使子孙后代能够永续开展和安居乐业。也就是同志指出的:“决不能吃祖宗饭,断子孙路〞。〔可持续开展,就是既要考虑当前开展的需要,又要考虑未来开展的需要,不要以牺牲后代人的利益为代价来满足当代人的利益〞。〕 6、臭氧层:离地面20-30千米高的大气圈的同温层阻挡紫外线,底部有一个臭氧浓度相对较高的小圆圈,厚度在正常压力下约8km. 7、生态脆弱带:具有不稳定性、敏感性强且有退化趋势的生态环境过渡带 8、人体退化:指由于人类活动对自然活动的改变,导致人体出现非正常疾病和有害生理过程,人类生理因素下降和XX水平下降的现象,简而言之,是指人的体质下降和XX退化,也称“人体退化病〞,其产生原因是环境污染 9、全球变暖:指地球外表的大气、土壤、水体、植被、温度等年际间的缓慢上升的现象,其形成原因是温室效应。 10、土壤污染:有害有毒的物质进入土壤的量超过土壤净化能力,导致土壤污染,突然质量下降,农作物生长不良,从而危害人类。 11、老年型人口社会:根据联合国人口老龄化的标准,一个国家60 及以上的老年人口占人口总数的比例超过10%,或65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高于7%,这个国家就进入老年型社会或老年型国家。

环境科学概论考试试题(全)(DOC)

环境科学概论考试试题(全)(DOC) 环境问题的概念是指由自然力或人力引起生态平衡破坏,最后直接或间接影响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的一切客观存在的问题。其中,狭义的环境问题是由于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活动,使自然生态系统失去平衡,反过来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一切问题。 大气恒定组分是指在地球表面上任何地方(约90km以下 的低层大气)其组成几乎是可以看成不变的成分。主要由氮、氧、氩组成,这三者共占大气总体积的99.96%。此外,还有 少量的稀有气体,如氖、氦、氪、氙、氡等。 大气污染是指大气中一些物质的含量超过正常本底含量,以至破坏人和生态系统的正常生存和发展,对人、生态和材料造成危害的现象。TSP是指总悬浮颗粒物,悬浮于空中,粒径为0.02~100µm的颗粒物。而PM2.5是指可入肺颗粒物,悬浮 于空中,粒径小于等于2.5µm的颗粒物。干洁空气则是指自 然大气(不包括不定组分)中除去水汽、液体和固体杂质外的整个混合气体,即大气组成中的恒定组分和可变组分中的二氧化碳和臭氧。

光化学反应是指一个原子、分子、自由基或离子吸收一个光子引起的反应。水体是指地表水圈的重要组成部分,指的是以相对稳定的陆地为边界的天然水域,包括有一定流速的沟渠、江河和相对静止的塘堰、水库、湖泊、沼泽,以及受潮汐影响的三角洲与海洋。而水体污染则是指污染物进入水体中,其含量超过水体的自然净化能力,使水质变坏,水的用途受到影响。 水体富营养化是指通常发生在湖泊、水库和海湾等封闭性或半封闭性水体中,由于生物营养元素的增加,促进藻类等浮游生物的异常增殖,使水质恶化的现象,是一种生态异常现象。这种现象在江河、湖泊中称为“水华”,在海洋上称为“赤潮”。 生物化学需氧量(BOD)是指在好氧条件下,水中有机 物由好氧微生物进行生物氧化,一定时间内单位体积水中有机污染物所消耗的氧量,测定结果以氧含量表示,单位为mg/L。而化学需氧量(COD)则是指在一定条件下,由强氧化剂 (重铬酸钾)对水中有机物进行氧化,1升水样中还原性物质 所消耗的氧化剂量换算成氧气量即为化学需氧量,测定结果以氧含量表示,单位为mg/L。

环境科学概论含答案

1、1962年美国海洋生物学家蕾切尔卡逊在研究了美国使用杀虫剂所产生的危害之 后,出版了《寂静的春天》。 2、可持续发展的公平性原则包括:代内公平和代际公平。 3、影响近地层空气质量的因子主要包括:污染源因子、气象因子和地形因 子。 4、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是生态系统的三大功能类群。 5、按监测目的分,环境监测分为:监视性监测、特定目的的检测和研究性检 测。 6、典型物理污染包括:噪声污染、电磁辐射、光污染、放射性污染和—热 污染。 7、在经济发展过程中,随着人均收入的提高环境先恶化后改善的情况,称为环境库兹涅兹 曲线。 8、按照处理原理除尘装置主要分为机械除尘、湿式除尘、过滤除尘和电除 9、根据不同的原则,环境划分也不同。按环境主体,环境可分人类环境和生物环境__。 10、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有两个显着特点,一是能量在流动过程中,数量逐级递减 _;二是能量流动是―不循环的,—不可逆的。 11、根据大气的物理性质差异和垂直运动状况,可将大气圈分为五层,分别_对流 层、平流层、中间层、热成层和逸散层。 12、大气是由多种气体、水汽、—液体颗粒和悬浮固体杂质组成的混 合物。其组分可分为稳定组分和不稳定组分。 13、人工环境根据空间分布特点可分为_点状环境_、_面状环境_和—线状环境 14、环境污染对人体健康的损害包括引起呼吸道疾病、致癌、传染病暴发 流行和损伤遗传物质_。 15、水中所含的杂质,按其在水中的存在状态可分为三类:悬浮物、_胶体_、 ―溶解物。 16、水体中的污染物按其种类和性质一般可以分为四大类,吸机无毒物、_无机 有毒物—、―有机无毒物_和―有机有毒物__。 17、土地退化包括土地荒漠化、—土地盐碱化、一土壤污染三 种形式。

《环境科学概论》答案.doc

一、单选题(共2题,6分) 1、循环经济原则中的首要原则是()。 A、减量化 B、早规划 C、再利用 D、资源化 正确答案:A 2、美国垃圾资源回收的高峰是在以下哪个时期?() A、 1910s B、 1920s C、 1930s D、 1940s 正确答案:B 二、判断题(共1题,2分) 1、未来循环经济的走向是从销售产品到销售服务。()正确答案:正确 一、单选题(共3题,9分) 1、以下不属于中等收入国家的是()。 A、墨西哥 B、马来西亚 C、以色列 D、中国 正确答案:C 2、走出中等收入陷阱的关键是()。 A、人力资本积累 B、技术进步 C、劳动生产率提高

D、以上都是 正确答案:D 3、调入“中等收入陷阱”国家的特征是()。 A、经济增长回落 B、贫富分化 C、就业困难 D、以上都有 正确答案:D 二、判断题(共2题,4分) 1、提升产业结构,构造经济增长新动力有助于跨越中等收入陷阱。()正确答案:正确 2、中国没有陷入“中等收入陷阱"的风险。() 正确答案:错误 一、单选题(共3题,9分) 1、我国人口红利期临近尾声的表现不包括()。 A、老龄化程度不断提高 B、劳动人口平均年龄增长 C、新生代劳动者对就业要求提高 D、劳动人口增多 正确答案:D 2、内需拉动的经济发展应以()为发展的主阵地。 A、城乡结合部 B、乡镇 C、城市 D、农村 正确答案:C 3、抵抗人口老龄化的基本路径是()。

A、福利结构调整 B、城镇化发展 C、国家收入增长 D、教育水平提高 正确答案:B 二、判断题(共2题,4分) 1、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经济迅猛增长的因素之一是人口红利。() 正确答案:正确 2、内需拉动的经济发展是以科技化为核心的,规模空前浩大的发展过程。()正确答案:错误 一、单选题(共2题,6分) 1、导致农村空心化的主要原因是()。 A、农村基础设施的落后 B、教育水平的提高 C、户籍制度变革 D、青壮劳动力流向城市 正确答案:D 2、以下不属于农村空心化带来的后果的是()o A、城镇化导致的农村人口减少 B、青壮年迁出导致的老龄化 C、从事农业的人口年龄不断减小 D、非农劳动力比重的提高 正确答案:C 二、判断题(共2题,4分) 1、秸秆焚烧和农药化肥的滥施会对农村生态环境带来损害。() 正确答案:正确

环境科学概论考试试题(全)

环境科学概论考试试题(全)

环境科学概论考试试题(全)

名词解释 1. 环境问题的概念 广义:由自然力或人力引起生态平衡破坏,最后直接或间接影响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的一切客观存在的问题。 狭义:由于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活动,使自然生态系统失去平衡,反过来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一切问题。2. 大气恒定组分:在地球表面上任何地方(约90 km以下的低层大气)其组成几乎是可以看成不变的成分。主要由氮(78.09%)、氧(20.94%)、氩(0.93%)组成,这三者共占大气总体积的99.96%。此外,还有氖、氦、氪、氙、氡等少量的稀有气体。 3.大气污染:大气中一些物质的含量超过正常本底含量,以至破坏人和生态系统的正常生存和发展,对人、生态和材料造成危害的现象。 4.TSP:总悬浮颗粒物,悬浮于空中,粒径为0.02~100µm的颗粒物。 5.PM2.5:可入肺颗粒物,悬浮于空中,粒径小于等于2.5µm的颗粒物。6.干洁空气:自然大气(不包括不定组分)中除去水汽、液体和固体杂质外的整个混合气体,即大气组成中的恒定组分和可变组分中的二氧化碳和臭氧,简称干空气 7.光化学反应:一个原子、分子、自由基或离子吸收一个光子引起的反应。 8. 水体:地表水圈的重要组成部分,指的是以相对稳定的陆地为边界的天然水域,包括有一定流速的沟渠、江河和相对静止的塘堰、水库、湖泊、沼泽,以及受潮汐影响的三角洲与海洋。 9. 水体污染:污染物进入水体中,其含量超过水体的自然净化能力,使水质变坏,水的用途受到影响。

10.水体富营养化:通常是指湖泊、水库和海湾等封闭性或半封闭性水体,由于生物营养元素的增加,促进藻类等浮游生物的异常增殖,使水质恶化的现象,是一种生态异常现象。这种现象在江河、湖泊中称为“水华”,在海洋上称为“赤潮”。 11.生物化学需氧量(BOD) 定义:在好氧条件下,水中有机物由好氧微生物进行生物氧化,一定时间内单位体积水中有机污染物所消耗的氧量,测定结果以氧含量表示,单位为mg/L。 12.化学需氧量(COD) 定义:在一定条件下,由强氧化剂(重铬酸钾)对水中有机物进行氧化,1升水样中还原性物质所消耗的氧化剂量换算成氧气量即为化学需氧量,测定结果以氧含量表示,单位为mg/L。 13. 氧垂曲线:水体受到污染后,水体中的溶解氧逐渐被消耗,到临界点后又逐步回升的变化过程。 14.环境背景值:环境中诸要素,如大气、水体、土壤以及植物、动物和人体组织等在正常情况下,化学元素的含量及其赋存形态。 15.土壤净化:土壤本身通过吸附、分解、迁移、转化,而使土壤中污染物的浓度降低或消失的过程。 16.潜性酸度:指土壤中交换性氢离子、铝离子、羟基铝离子被交换进入溶液后引起的酸度,以100g烘干土中H+的摩尔数表示,包括交换酸和水解酸。 17.土壤污染:污染物进入土壤并在土壤中不断累积,当其达到一定数量

环境科学概论思考题答案

环境学概论 第一章 1、什么是环境?它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环境就是围绕于中心事物的东西(客观事物的整体),就是以人类为主体的外部世界,即人类赖于生存和发展的物质条件的整体。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以及工程环境。 环境具有三个最基本的特性:整体性、区域性、变动性。 (1)整体性――指环境的各个组成部分和要素之间构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 (2)环境的区域性――在于各个不同层次或不同空间的地域,其结构方式、组成程序、能量物质流动规模和途径、稳定程度等都具有相对的特殊性,从而显示出区域的特征。 (3)环境的变动性――是指在自然和人类社会行为的共同作用下,环境的内部结构和外在状态始终处于不断变化的过程中。 (4)开放性——指环境是一个开放系统,有物质和能量的输入和输出。 (5)有限性——环境为人类发展提供的资源都不是用之不竭的;环境对污染的容纳量野不是无限的。 (6)综合性——自然环境已不是纯粹的天然环境,而是综合了一定的社会因素。 (7)可调节性——自然环境是高度复杂的系统,当人类作用引起的环境结构与状态改变部超过一定限度时,环境系统的调节功能可以使这些改变逐渐消失,使其结构和功能恢复原貌。 2、什么是环境问题?其按性质如何分类? 答:环境问题是指由于人类活动引起的环境质量恶化或生态系统失调,以及这些变化对人类的生产、生活以至健康造成有害影响的现象。 环境问题按性质一般可分为生态破坏类环境问题和污染类环境问题两大类。 (1)生态破坏类环境问题――指不合理地开发、利用自然资源所造成的环境破坏和资源浪费。 (2)污染类环境问题――指城市化和工农业高速发展而引起的“三废”污染、噪声、放射性和农药污染等环境问题。 3、环境保护的概念和内容是什么? 答:环境保护――指人类为解决现实的潜在的环境问题,维持自生的生存和发展而进行的各种具体实践活动的总称。 环境保护的内容: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着差异,在同一时期不同国家和地区也不完全一样。不过、概括起来,大体上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 (1)一是保护环境中的各种资源,包括土地资源、水资源,矿藏资源、森林资源、牧草资源、野生动植物源。 (2)是防治环境污染和其他公害,即积极防治人类生产、生活活动过程中产生的废气、废水、废渣、粉尘、垃圾、放射性物质,以及农药等有害物质和噪声、振动、恶臭等对环境的污染和危害,保障人体健慷,促进社会现代化事业的发展。 4、何谓环境科学?它的研究对象和内容是什么? 答:环境科学可定义为“是一门研究人类社会发展活动与环境演化规律之间相互作用关系,寻求人类社会与环境协同演化、持续发展途径与方法的科学”,是研究“人类—环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