鳜鱼的健康养殖技术

鳜鱼的健康养殖技术

1苗种培育。鱼苗池要彻底清整,面积以2~3亩为宜,每亩用生石灰150千克,消灭敌害生物及病原体。清塘后放注入1米深的新水,每平方米水面放鳜鱼苗200尾。根据鳜鱼苗不同的生长阶段投喂适口的饲料,是提高鱼苗成活率的关键。刚孵化出膜3~5天的鳜鱼苗,适宜吃同日龄的鳊、鲂鱼苗。6~8天的鳜鱼苗还可吃3~5日龄的四大家鱼苗。9~15日龄的鳜鱼苗可吃1厘米长的饵料鱼。据生产经验,培育一尾3厘米长的鳜鱼苗(夏花鱼种),前10天平均每天摄食各种鱼苗40尾,后10天平均摄食略小于自身规格的鱼苗15尾。如饵料鱼数量不足,则会导致鳜鱼苗自相残杀。因此在培育鳜鱼苗的同时,也要开展饵料鱼苗的培育工作。在实际生产中,可灵活掌握投喂数量和种类,以满足鳜鱼苗的摄食为标准。

2成鱼养殖。①池塘条件。鳜鱼适宜用小池塘养殖,鱼池面积一般为2~3亩,池水深1.5左右。鳜鱼苗种入池前,要彻底清塘,常用药物为生石灰,每亩施150千克;漂白粉用量为池水呈20毫克/升的浓度即可。一般在清塘10天后药性消失。在桶中盛池水后放进几尾鱼,如24小时无异常,则可进行放养。

②放养密度。依据养殖条件的优劣和技术水平高低,一般每亩放养3.3厘米的鳜鱼夏花鱼种1000~1500尾。

③饵料鱼来源。鳜鱼的天然食性是摄食活鱼,饵料鱼的来源一般有三种途径:一是购买家鱼水花密养,随时投喂;二是培育和收集野杂鱼苗,每亩鳜鱼养殖池应搭配饵料鱼培育池3亩左右,可放入鲤鱼、鲫鱼或一些繁殖时间较早、繁殖量较大的野杂鱼类,繁殖大批鱼苗供鳜捕食。投放一些麦穗鱼、餐条鱼等小型鱼类,繁殖次数较多,也可满足鳜鱼的部分需求。

④饵料鱼投饲。体重0.5克(体长约3厘米)的鳜鱼苗养至500克的商品鱼,需消耗饵科鱼约5000尾约3千克)。要根据鱼的生长情况及天气情况及时投放饵料鱼,最好是3~5天投放1次,使池塘中的饵料鱼保持一定的密度。在饵料来源充足的情况下,应尽量投一些饵料鱼,让鳜鱼有充足的食料,吃不完的饵料鱼,在捕捞时与鳜鱼同时捕起出售。

⑤日常管理。主要是早晚巡塘,观察鳜鱼的摄食情况、生长情况及水质情况。要保持良好的水质,使水中溶氧在5毫克/升以上,一般每两个星期换水10次,同时在水质变浓时要及时冲水。夏季天气炎热时一定要使用增氧机增氧。为了避免水质过肥。可在水中培育一定的水生植物,以净化水质,有利于鳜鱼的生长。此外还要注意防逃防盗。进出水口都要用筛绢网布包牢,防止鱼苗随水逃走。在成鱼阶段和即将起捕之时,要派人值班,防范盗鱼。

3痰病及其防治。①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首先是彻底清塘消毒,无论是干法清塘,还是带水清塘,都以生石灰清塘效果为好,不仅可以改善底质,还能彻底杀灭一些其它药物不能杀死的病原体,如孢子、病毒等:其次是保持适宜的

鳜鱼养殖技术

鳜鱼养殖技术 鳜鱼,又称草鱼,是一种常见且重要的经济鱼类,其养殖技术已经得到广泛应用。本文将介绍鳜鱼养殖的技术要点,包括种苗选育、池塘建设、水质管理、饲料喂养以及疾病防控等方面。 一、种苗选育 1.优质种苗的选择 对于鳜鱼养殖,种苗的选择非常重要。在选育种苗时,应选择体形饱满、色泽良好、有活力的个体为种鱼,并注意避免任何疾病和畸形的个体。 2.繁殖技术 鳜鱼常用的繁殖技术有池塘养殖繁殖和草堆繁殖。在池塘养殖繁殖中,可通过调节水温、施加石灰等方法促进鱼群的自然繁殖;而草堆繁殖则通过将选定的草堆放置在池塘中,提供繁殖场所,使鱼群在草堆中进行繁殖。 二、池塘建设 1.选址与规划 池塘的选址应避开污染源和集水区域,并充分考虑地势、水源、排水和日照等因素。在池塘规划方面,应合理设计池塘大小和形状,确保充足的养殖面积和良好的水流通。 2.池塘修筑

池塘的修筑应考虑池底的平整度,通常采用挖填法和垫土法两种方式。挖填法适用于底泥较厚的地区,土方可用来填塞,同时按照一定 的比例掺入石灰和有机肥料;而垫土法适用于底土较稀薄的地区,通 常垫土厚度为10-15厘米。 三、水质管理 1.养殖水源 养殖水源的选择要求水量充足、水质清洁且无污染,以保证鳜鱼的 健康生长。同时,需要注重水温控制,合理调节水温,确保鱼群在适 宜的温度下生长。 2.水质调理 鳜鱼对水质的要求较高,因此需要进行定期的水质调理。常见的方 法包括增氧、加碱、除杂和消毒等。增氧可通过增设氧气供应设备来 实现,加碱则是为了维持水体pH值的稳定,常见的碱剂有石灰和纯碱。除杂和消毒通常使用氯化池塘或过滤设备等方法。 四、饲料喂养 1.饲料种类选择 鳜鱼的饲料种类多样,包括天然饵料和人工饲料。在喂养过程中, 可根据鱼群的需求进行合理的配比,以保证饲料的全面营养。 2.喂食方式

鳜鱼的健康养殖技术

鳜鱼的健康养殖技术 1苗种培育。鱼苗池要彻底清整,面积以2~3亩为宜,每亩用生石灰150千克,消灭敌害生物及病原体。清塘后放注入1米深的新水,每平方米水面放鳜鱼苗200尾。根据鳜鱼苗不同的生长阶段投喂适口的饲料,是提高鱼苗成活率的关键。刚孵化出膜3~5天的鳜鱼苗,适宜吃同日龄的鳊、鲂鱼苗。6~8天的鳜鱼苗还可吃3~5日龄的四大家鱼苗。9~15日龄的鳜鱼苗可吃1厘米长的饵料鱼。据生产经验,培育一尾3厘米长的鳜鱼苗(夏花鱼种),前10天平均每天摄食各种鱼苗40尾,后10天平均摄食略小于自身规格的鱼苗15尾。如饵料鱼数量不足,则会导致鳜鱼苗自相残杀。因此在培育鳜鱼苗的同时,也要开展饵料鱼苗的培育工作。在实际生产中,可灵活掌握投喂数量和种类,以满足鳜鱼苗的摄食为标准。 2成鱼养殖。①池塘条件。鳜鱼适宜用小池塘养殖,鱼池面积一般为2~3亩,池水深1.5左右。鳜鱼苗种入池前,要彻底清塘,常用药物为生石灰,每亩施150千克;漂白粉用量为池水呈20毫克/升的浓度即可。一般在清塘10天后药性消失。在桶中盛池水后放进几尾鱼,如24小时无异常,则可进行放养。 ②放养密度。依据养殖条件的优劣和技术水平高低,一般每亩放养3.3厘米的鳜鱼夏花鱼种1000~1500尾。 ③饵料鱼来源。鳜鱼的天然食性是摄食活鱼,饵料鱼的来源一般有三种途径:一是购买家鱼水花密养,随时投喂;二是培育和收集野杂鱼苗,每亩鳜鱼养殖池应搭配饵料鱼培育池3亩左右,可放入鲤鱼、鲫鱼或一些繁殖时间较早、繁殖量较大的野杂鱼类,繁殖大批鱼苗供鳜捕食。投放一些麦穗鱼、餐条鱼等小型鱼类,繁殖次数较多,也可满足鳜鱼的部分需求。 ④饵料鱼投饲。体重0.5克(体长约3厘米)的鳜鱼苗养至500克的商品鱼,需消耗饵科鱼约5000尾约3千克)。要根据鱼的生长情况及天气情况及时投放饵料鱼,最好是3~5天投放1次,使池塘中的饵料鱼保持一定的密度。在饵料来源充足的情况下,应尽量投一些饵料鱼,让鳜鱼有充足的食料,吃不完的饵料鱼,在捕捞时与鳜鱼同时捕起出售。 ⑤日常管理。主要是早晚巡塘,观察鳜鱼的摄食情况、生长情况及水质情况。要保持良好的水质,使水中溶氧在5毫克/升以上,一般每两个星期换水10次,同时在水质变浓时要及时冲水。夏季天气炎热时一定要使用增氧机增氧。为了避免水质过肥。可在水中培育一定的水生植物,以净化水质,有利于鳜鱼的生长。此外还要注意防逃防盗。进出水口都要用筛绢网布包牢,防止鱼苗随水逃走。在成鱼阶段和即将起捕之时,要派人值班,防范盗鱼。 3痰病及其防治。①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首先是彻底清塘消毒,无论是干法清塘,还是带水清塘,都以生石灰清塘效果为好,不仅可以改善底质,还能彻底杀灭一些其它药物不能杀死的病原体,如孢子、病毒等:其次是保持适宜的

鳜鱼科学养殖技术

鳜鱼科学养殖技术 鳜鱼是一种经济价值极高的淡水鱼类,因其肉质鲜美、脂肪含量低而备受消费者喜爱。虽然鳜鱼在自然环境中生长快速,但是由于人类对其生态环境的破坏,野生鳜鱼数量急剧 减少,科学养殖鳜鱼成为保护该物种并满足市场需求的重要手段之一。本文将介绍鳜鱼科 学养殖技术。 一、鳜鱼的生态特征 鳜鱼是一种常见于亚洲、欧洲的淡水鱼类,体形长而圆,背部极圆,三条叉形的背鳍,头部扁平,眼睛大而突出。鳜鱼生活在水较浅的湖泊、江河、港口等水域中,喜欢水质清澈、水流适中、水温适宜的环境生长。鳜鱼为杂食性鱼类,食性广泛,以藻类、小型水生 动物、浮游生物、龟苓膏等为食。 1. 建设养殖场 科学养殖鳜鱼需要建设一套完整的养殖设施,包括鳜鱼鱼池、水处理设备、池内设施等。鳜鱼鱼池应该建设在水质清澈、水流适中、水源稳定的地方,其大小应根据鱼池数量 和规模而定。另外,为了避免传染病和其他异常情况的发生,还需要安装空气增氧设备、 过滤设备、紫外线杀菌设备等水处理设备。 2. 筛选和种苗生产 在开始养殖鳜鱼前,需要对种苗进行筛选和生产。要选择健康、体型匀称,无病无虫 的鱼苗,同时还需要生产出优质的种苗。在种苗生产时,需要在水中加入适量的鱼食和生 长调节剂,以保证鱼苗健康而快速生长。 3. 饲料管理 科学饲料管理是养殖鳜鱼的关键。鳜鱼处于杂食性鱼类中,因此饲料种类也需要相应 的调整。一般而言,鳜鱼的饲料含量应该控制在2.5%-3.5%之间。同时,还需要根据鱼的 生长情况和环境变化情况,及时调整饲料种类和饲养方式。 4. 健康管理 在养殖鳜鱼过程中,如何做好鱼病防控非常重要。因此,在科学饲养的基础上,需要 加强日常健康管理,及时发现疾病症状,并对其进行诊断和治疗。另外,要定期消毒鱼池 和周围环境,确保鱼池内外的环境卫生。 5. 捕捞和销售

鳜鱼的养殖方法

鳜鱼的养殖方法 鳜鱼养殖方法: 一、鳜鱼池选择 1. 水域类型:鳜鱼生长的水域一般以弱碱性水体为好,浊度低,水温 温和,pH值一般在6.2-7.2之间; 2. 有利环境:水域环境应具有良好的排水能力和通风设施,温度较低 的水体偏好通过河谷湖泊等水体循环流动,尽量让入水水源有着良好 的水质和温度; 3. 水域处理:除去水池底部的杂质,检查水域是否满足养殖鳜鱼的要求; 4. 水池大小:尽量选择较大的鱼池养殖,但是如果水域较小的话,也 可进行养殖,并且要求足够增氧; 二、投放鳜鱼 1. 倾向于选择肉质细嫩、皮肤光滑、无异物的体型均匀的鱼; 2. 鱼苗如何投放:可根据放鱼数量、养殖空间大小,将鱼放入池塘中,经过一段时间的明暗期后,取出多余的鱼,保留体型较小而体重较重 的鳜鱼; 3. 鱼放入池塘后,要注意摆法,尽量让鱼坐落在池塘深处或是在浅水中;

三、鳜鱼肥料 1. 进口肥料:一般会选择适量的进口肥料,这种肥料的营养含量会比国产肥料要来得高,对于鳜鱼的成长会更好; 2. 国产肥料:对于国产的肥料来说,要考虑其营养含量,以确保鱼体的营养摄入; 3. 投喂时间和量:每次投喂肥料,建议投放量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尽量保证鳜鱼摄入有效的营养,避免过量滋生水藻等污染物; 四、关注鳜鱼健康 1. 常规检查:定期对池塘中的鱼体进行检查,及时发现其发病,采取措施防止其扩散扩大; 2. 除藻:池塘中水生植物及水藻的数量要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否则多了会占用水质空间; 3. 补投药物:当发现鳜鱼出现病变的时候,可根据病因判断使用不同类型的药物进行补投,以防止病情恶化; 五、其他照料 1. 保持水位:定期更换水,保证水位保持正常,并确保足够的水流环境; 2. 防止鱼病:在正常的投喂、换水的基础上,要加强鱼病的管理,发现病情及时就医; 3. 加氧:可放入小孔加氧等设备,使其可以让鱼体得到足够的氧气供给; 4. 泳道安排:要确保鱼池内的环境顺畅,做好泳道的安排,方便鱼儿

桂鱼的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

桂鱼的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 桂鱼,又叫“桂花鱼”,是一种受欢迎的淡水养殖鱼类。它的养殖方 法较为简单,但仍有一些需要注意的事项。本文将详细介绍桂鱼的养殖方法,并提供一些建议和注意事项。 一、桂鱼的养殖方法: 1. 水质要求:桂鱼适宜生长的水质标准为水温在24-28℃之间,PH 值在6.8-7.5之间,水质硬度在100-150mg/L之间。 2.场地选择:选择适当的场地进行养殖是非常重要的。一般来说,桂 鱼适宜在阳光充足、污染少的水源中养殖。可以选择水流平稳、泥沙较少 的湖泊、水塘或水库等养殖场地。 3.设施建设:在养殖场地周围设置围墙或围栏,避免其它动物进入养 殖场地。并建立桂鱼养殖池或水池,根据鱼的数量和养殖规模来合理规划 池的大小。 4.桂鱼的投放:选择健康、活泼的幼鱼进行投放,一般在春季和夏季 的天气较暖和的时候进行。根据养殖的规模和池的大小来决定投放的数量,一般来说,每亩池塘可养殖2000-2500尾桂鱼。 5.饲料投喂:桂鱼喜食浮游生物、浮游植物和微小底栖有机物。应根 据桂鱼的饵料需求量,投喂相应的饲料。刚开始投喂时,应逐渐增加喂食量,使桂鱼能适应新的环境和饲料。 6.病害防治:定期巡检养殖池,并及时清理水池底部的杂质和积水。 养殖中,如发现桂鱼出现病症,应及时请有经验的兽医进行诊断和治疗。二、桂鱼养殖的注意事项:

1.种苗选择:选择优质的桂鱼苗种进行养殖,确保其健康和活力。苗 种的选择对养殖的成功率和收益有很大影响。 2.合理密度:根据养殖场地的大小和经济实力,合理确定桂鱼的密度。密度过高会导致鱼群的竞争激烈,影响生长速度和饲料利用率。 3.饵料质量:选择优质的饵料,不仅可以提高桂鱼的生长速度,还能 提高其肉质的口感和品质。 4.定期换水:鱼池中的水质会受到桂鱼粪便和饵料残渣的污染,应定 期更换一部分水质,保持水质的清洁和稳定。 5.温度控制:桂鱼需要适宜的水温进行生长和繁殖。应注意控制水温,避免过高或过低的水温对桂鱼的影响。 6.防控疾病:定期观察桂鱼的健康状况,如发现异常情况及时请兽医 诊断和治疗,防止疾病传播和扩散。 通过正确的养殖方法和细心的管理,桂鱼的养殖是非常有前景和经济 效益的。但请务必注意,本文只是一些建议,并非养殖的全部技术细节, 实际操作时需进一步学习和掌握养殖知识,以提高养殖效果和经济效益。

秋浦花鳜健康养殖技术-2019年文档

秋浦花鳜健康养殖技术 鳜鱼又名桂花鱼、鳌花,属鲈形目、鳍科。鳜鱼为肉食性鱼类,膘肥体壮,肥满度很高,肉质细嫩,味道鲜美可口,营养丰富,富含人体必需的8种氨基酸,是一种低脂肪的保健食品。其为典型的食肉性的猛鱼类,终身以活鱼为食,饥饿时自相残食。池州地区养殖的秋浦花鳜属于长江水系翘嘴鳜,在长江流域5月中旬至6月下旬为繁殖最佳季节。在天然水域中,雄性1冬龄性成熟,雌性鱼2冬龄性成熟。产卵的适宜水温为21~23℃,喜欢在微流水中产卵。 1池塘单养 1.1池塘条件 单养鳜鱼的池塘面积一般在3 333.33~6 666.67m2,池塘太小,水质不易控制,太大又不易管理。池水深1.5m左右,池底平整少淤泥,进排水方便,水质清新无污染;增氧设备齐全,并靠近饵料鱼配套池塘,以便于饵料鱼的运输。 1.2鳜鱼种苗的放养 投放鱼苗前10~15d,用生石灰1 500~2 250kg/hm2或漂白粉以池水呈20mg/L的浓度清塘,有条件的池塘可提前放干池水,曝晒塘底,然后加水12~20cm,并进行清塘、消毒。清塘7d后注水,逐渐加深。鳜鱼苗放养前,在池塘中培育部分适合的饵料鱼,一般品种为鲤、鲫、草、鳙、鲢鱼等夏花,培育900~1 050万尾/hm2

为宜。鳜鱼苗种一般在5月下旬至6月下旬投放。具体时间根据饵料鱼规格而定,要确保鳜鱼的饵料鱼适口。一般放养7~8cm鱼种1.2~1.5万尾/hm2。当年可产规格为0.4kg以上商品鳜鱼1 500~3 450kg/hm2。 1.3饵料鱼的配套与投喂 饵料鱼除在鳜鱼苗种放养前培育夏花900~1 050万尾/hm2外,还必须有专池培育饵料鱼,饵料鱼池与鳜鱼养殖池为2∶1,以确保后期饵料鱼的补充。饵料鱼宜采用多池不同密度饲养,分次起捕、逐步拉疏的办法,保证饵料鱼与鳜鱼同步生长。要坚持每天巡塘,观察鳜鱼生长、吃食情况及饵料鱼的数量、水质变化和饵料鱼增补情况。保持水质良好,勤注水、换水。保持水体透明度大于35cm,pH值7~8。在高温季节,应逐步提高水位,早、中、晚要开动增氧机,增加水中溶解氧,降低有害气体的含量。 1.4鱼病防治 贯彻以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清塘时用生石灰1 125~1 500kg/hm2消毒;或采取外用杀虫剂杀灭池塘寄生虫。必须时中期选用无公害杀虫剂、杀菌消毒剂定期预防。并每月用生石灰150kg/hm2左右化水全池塘泼洒1次,调节水质,抑制病菌。如发现病害,应及时检查病鱼,对症下药,及时施治,对鳜鱼较敏感的 药物慎用。 2网箱养殖 2.1网箱结构与规格

鳜鱼养殖要求(一)

鳜鱼养殖要求(一) 鳜鱼养殖要求 鳜鱼养殖是一种常见的养殖方式,对于鳜鱼的养殖,有一些特定的要求。下面将从水质、水温、饲料和养殖环境等方面阐述其相关要求,并给出一些具体例子进行解释说明。 水质要求 •水质清澈:鳜鱼对水质要求较高,水质应保持清澈透明,避免水体中出现浑浊或杂质较多的情况。 •水体富氧:鳜鱼喜欢富含氧气的水体,养殖环境中应保持水中的氧气含量充足,可通过增加曝气设备或定期更换水体来改善氧气供应。 •水质稳定:鳜鱼对水质的变化敏感,养殖过程中应注意保持水质的稳定性,避免pH值、溶氧量等指标剧烈波动。 水温要求 •适宜水温:鳜鱼适宜生长的水温在18-24摄氏度之间,过高或过低的水温都会对其生长产生不良影响。 •秋季调温:在秋季气温下降时,需要采取措施保持适宜的水温,可以通过增设加热设备或利用太阳能加热水体等方式进行调温。

饲料要求 •均衡饲料:鳜鱼需要摄取均衡的饲料,含有适当蛋白质、脂肪、维生素等营养成分,以促进其生长和免疫能力的提高。 •饲料颗粒合适:饲料颗粒大小要适中,过大的颗粒会影响鳜鱼的摄食情况,过小的颗粒可能会被浪费。 养殖环境要求 •养殖场选择:选择合适的养殖场地,要求空气流通良好、环境无污染,避免对鳜鱼生长产生不良影响。 •水池建设:养殖池应具备良好的排水系统,以便及时排除废弃物和废水,保持水体清洁。同时,还需要搭建遮阳网或棚架,为鳜鱼提供适宜的生长环境和避免外界干扰。 以上是针对鳜鱼养殖要求的阐述,通过对水质、水温、饲料和养殖环境等方面的要求进行详细说明,可以为养殖者提供指导和参考,从而提高鳜鱼的养殖效果。通过合理的养殖管理和满足相关要求,可以使鳜鱼在健康环境中快速生长,并最终获得丰收的果实。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