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擦学研究领域的进展和发展趋势

摩擦学研究领域的进展和发展趋势
摩擦学研究领域的进展和发展趋势

摩擦学领域的研究进展和发展趋势

李久盛

(中国石油兰州润滑油研究开发中心,甘肃兰州730060)

摘要:对近年来摩擦学研究领域的相关文献进行了调研、汇总和分析,主要涉及的内容有:对摩擦学发展趋势的预测和分析,摩擦化学研究的新方法、新理论和新仪器,边界润滑下不同类型添加剂的作用机理等。在此基础上,结合油品发展趋势对摩擦学今后的关注点进行了总结和展望。

关键词:摩擦学;边界润滑;极压抗磨剂;摩擦化学反应

StatusandDevelopTrendsofTribologyResearchField

LIJiu-sheng

(PetroChinaLanzhouLubricatingOilR&DInstitute,Lanzhou,730060) Abstract:Inthispaper,,newmethods,theoryandanalyzerfortribochemicalstudies ,,thedeveloptrendsoftribologyfieldweresummarizedandpreviewed. KeyWords:Tribology;Boundarylubrication;EP/AWAdditive;TribochemicalReact ion

摩擦学((tribology)是一门研究相对运动的表面及相关行为的技术科学,包括研究摩擦、磨损和润滑。摩擦化学是摩擦学的一个重要分支,是化学与摩擦学的一个交叉学科,主要研究相对运动中的表面所发生的化学及物理化学变化。摩擦化学主要涉及两大摩擦领域:干摩擦状态下的摩擦化学及润滑状态下的摩擦化学。干摩擦指相对运动的两个界面间没有油脂或其它润滑液存在的摩擦状态;而油润滑则是指相对运动的界面完全浸于油脂中或界面有一层油脂润滑膜的摩擦状态。

摩擦化学与热化学有一定的差异,摩擦化学往往是在机械能、热能、电能等共

同作用下产生的化学变化,它与相对运动的摩擦表面所产生的各种物理与化学效应直接相关,并且由磨损而引起的表面晶格缺陷和金属新生面对化学反应还具有催化作用,有时还可以激发某些反应的发生。

摩擦化学具体来说,就是对添加剂在摩擦过程中的作用机理进行研究,这对于提高添加剂开发工作的目的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本文中,对近年来国际摩擦学界有关摩擦化学的文章进行了调研,并结合自身的工作需要,选择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文献进行了整理,希望可以为以后的研发工作提供方法借鉴和理论指导。

一、摩擦学研究发展趋势的预测

2001年,HughSpikes[1]发表了关于21世纪摩擦学研究预测的文章,对摩擦学基础研究在本世纪最初50年所面临的挑战进行了分析和讨论,并对其发展趋势进行了预测。基于对摩擦学现在的发展趋势、研究状态、科技支撑条件和现实需求的分析,Hugh认为本世纪头12年,摩擦学基础研究的发展趋势主要集中于5个领域:模型和模拟、薄层润滑、节能技术、表面的最优化设计和智能系统等。

模型化和模拟方法

20世纪40年代,计算技术的限制使得科学家只能通过大量的计算对摩擦过程中有限流体动力学进行简单的研究;60年代,大型主机的出现促进了流体热力学和流体弹性动力学等温线的研究,并在60年底中期扩展到弹性动力学线接触的热力学研究;70年代,进一步深入到弹性动力学点接触的等温线研究;80年代,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解决了等温线、光滑表面和弹性动力学等问题,热力学、点接触、粗糙表面和高负荷下的摩擦接触受到了关注,分子动力学开始用来对简单的碳氢化合物进行模拟;90年代中,解决了粗糙表面上的2维弹性流体接触[2]和厚层/薄层膜润滑的分子动力学模拟[3,4]。图1是2个狭窄表面相对运动时不同油膜厚度的十六烷

的模拟[4],图2是典型粗糙表面运动接触下的油膜厚度预测[5]。

图 1 剧烈碰撞下运动表面十六烷的分子动力学模拟

图 2 弹性流体接触下粗糙表面油膜厚度的计算机模拟计算机模型除了得益于计算机技术的力量,还在运算规则如多栅格化处理、真实模拟等方面取得了进展。具体来说,高度精确和复杂的数学模型和模拟方法将在摩擦学得到更大的应用。到2012年,高速台式计算机将用于研究运动粗糙表面、热力学和非牛顿流体,能够对混合弹性流体力学/边界润滑过程中的接触压力、膜厚和摩擦进行预测;分子动力学模拟将更加强大,可以在台式计算机根据润滑剂的分子结构来预测其粘度和可压缩性等性质;现在所进行的关于摩擦固体表面的疲劳磨损研究,会在原子或者更大的个体单元范围内得到深化。

模型化的一个重要领域是复杂摩擦学体系如发动机或传动系统等的运行状态模拟,包括接触应力、温度、动力学和流体效应等体系中相关问题的研究,以及机械运转对润滑剂和摩擦表面造成的累积损害。这一研究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建立有效的试验手段来代替耗时昂贵的发动机或者齿轮箱台架试验。表1列出了摩擦学在模型化和模拟方法领域有可能取得的成就。

表1摩擦学模型化和模拟方法涉及领域

2维弹性流体和混合膜所包含的热力学、非牛顿流体和粗糙表面等的研究

润滑剂的分子动力学模拟

混合润滑的分子模型

摩擦过程中固体发生接触和滑动时的原子/单元反应模型

多面或多体接触的模拟

累积损害模型

机械润滑的过程模拟,如内燃机油的抗磨表现

薄层润滑过程的研究

对于摩擦过程的物理本质和化学过程的理解,是建立有效的计算机模型的前提,实验摩擦学在未来12年的一个主要作用就是要对摩擦过程中的物理本质和化

学现象进行研究,而对薄层润滑膜和混合边界润滑膜的研究,就是其中一个关键领域。

薄层润滑之所以引起越来越多的重视,主要是因为现代社会对节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使机械部件向小型化和大功率密度发展,而润滑油的选择也趋向低粘度级别油品,这两个趋势都要求减小润滑膜的厚度[6]。信息存储系统的发展,进一步使得摩擦副之间的润滑层减小到只有几个纳米的厚度[7]。

图 3 冲击后表面和粗糙表面润滑膜厚度分布

薄层润滑的研究在过去的10年中取得了相当大的进展,主要集中在2个方面:一是实验手段如力平衡仪器和超薄膜干涉测量的发展和应用[8],最新的进展就是间隔层成像系统的发明,使得能够对粗糙表面的润滑膜厚度进行描绘[9],可以深入考察微观弹性流体动力润滑行为和基础油、添加剂的摩擦学性能。图3利用这一技术对经过撞击的表面和真实粗糙表面分别进行了润滑膜厚度分布表征。

第二个重要的进展是新型高灵敏度的表面分析仪器的发明,如高分辨率发射电子显微镜(HRTEM)、和X-射线精细结构分析仪(XANES)等,这就可以对摩擦表面反应膜的化学结构信息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图4显示的是利用HRTEM对油溶性有

。机钼润滑下的磨斑表面进行了表征,证明了确实存在1~2分子厚度的薄片状MoS

2图 4 有机钼润滑下磨斑表面的HRTEM表征图像

边界润滑和混合润滑下的薄层研究发展速度很可能非常迅速。在这个过程中,一些需要用实验去验证的关键问题有:

1)润滑剂所形成超薄膜的流变学性质;

2)重负荷接触下液/固界面上的滑动范围;

3)极压抗磨剂形成反应膜的动力学过程以及润滑膜的物理性质;

4)凹凸不平的表面直接接触时基础油和反应膜的作用行为;

5)对薄层磨损接触时发生化学反应的控制因素如瞬时温度、剪切力、表面逃逸电子和催化活性等进行分析和量化。

节能技术对摩擦学发展的要求

的排放而发展出的几项新技术,如高效、环保发为了提高节能效率、减少CO

2

动机,使得摩擦学面临着新的挑战。从摩擦学的角度说,新型发动机要求处于弹性流体状态的润滑剂在宽的温度和压力范围下,能够提供较高的摩擦和牵引效率。近年来,具有很高牵引效率的合成润滑剂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9],但是缺点在于其高昂的价格和高温下存在牵引效率下降的现象。

另外,为了更好的研究弹性流体状态的润滑作用机理,需要发展精确的流变学模型。过去的几年中所提出的数个类似的模型,虽然在理论上可以预测弹性流体的牵引效果,但与实际工况仍存在重要的差异。从分子角度对流体黏附力进行研究,会促进性能良好且价格低廉牵引液的开发工作,这一领域和弹性流体流变学必将在未来数年内受到重视[10]。

表面最优化设计

在过去的40年,一个在实践中非常有效但基础理论研究又极为缺乏的领域是表面处理和涂层技术,很多有效的处理过程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商业应用。在最近的10年中,这一技术与理论脱节的现象得到了改善,这主要得益于数字化模型的应用,包括对处理过的或涂层的表面各层的物理性质进行描述,对处理后表面之间的接触进行模拟等[11]。

由于涂层技术能够保持长期稳定有效的润滑,体现出了相对于润滑油的极大优势,这一领域的理论研究和技术发展会变得越来越重要。其中,一个值得关注的方向是为各向异性或多相材料如合金建立3-D模型,以便对压力在材料内部的分布情况进行分析,从而可以预测材料裂缝的发生几率和损害累积。

智能系统

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和传感器新技术的出现,使二者结合后衍生出的智能系统给了摩擦学研究令人振奋的推动力。图5所示就是一个装有智能防震系统的轴承,装在外环和轴承之间的压电传感器会检测齿轮啮合过程中压力的变化,信号反馈给反作用的传感器对外加负荷进行调整,从而起到轴承震动的阻尼作用[12]。

图 5 装有智能-防震系统的轴承

二、边界润滑膜的形成和润滑机理

边界润滑的定义

所谓边界润滑,是指油膜平均厚度小于摩擦副表面粗糙度状态下的润滑,在相对运动过程中存在表面之间的直接接触。具体来说,边界润滑有如下特点:1)摩擦表面之间的直接接触承载了大部分的负荷;

2)润滑剂与表面发生了化学反应;

3)摩擦化学反应的产物对于摩擦过程中润滑效果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4)基础油的粘度对于摩擦磨损的影响很小;

5)一般发生在低速高负荷的工况,如轴承、齿轮、凸轮、蜗杆和活塞环等部件的工作环境。

边界润滑状态下摩擦表面之间的凹凸处发生碰撞,根据负荷和材料性质的不同,表面会发生局部弹性形变和塑性形变,苛刻条件下还会发生断裂。随之发生能量释放如机械能和热,造成接触点的瞬时温度非常高,而新生表面具有很高的表面能和反应活性,这些因素都会引发润滑剂与表面金属之间的化学反应,如氧化反应(表面金属的氧化和润滑剂的氧化)、润滑剂的分解反应、表面催化反应、聚合反应和有机金属化合物的生成等。Nakayama等[13]观察到在摩擦过程中有断裂化学键、

外逸电子和带电粒子出现,这些因素都促进了摩擦化学反应的发生。

边界润滑膜的组成、外观和形貌

研究表明,边界润滑膜的化学组成主要是微米级大小的铁或氧化铁颗粒和大分子量的有机金属化合物。如果有ZDDP或TCP等抗磨剂的存在,则润滑膜中会含有磷酸铁等玻璃状的磷酸盐成分。润滑膜的外观和形貌是斑驳的、连续或离散的,而且由于膜厚和所含元素的不同,呈现绿色到褐色等不同的颜色[14]。从整体上来说,润滑膜的外观和形貌与其润滑性能之间没有直接的规律性关系[15]。

图 6 含有1%ZDDP的液体石蜡润滑下的SiN表面磨斑形貌边界润滑膜的作用机理主要有:牺牲性的润滑膜、低剪切的界面润滑膜、摩擦改进膜、抗剪切膜和承载膜等,边界润滑膜不同的作用机理取决于环境条件和实际工况。图6和7给出了两种不同材料的润滑膜形貌和外观。图6是含有ZDDP的液体石蜡在SiN表面所形成的非常致密的润滑薄膜,其外观和结构与铁-铁界面十分类似;图7是SiC表面有效的润滑膜。因为SiC比SiN的脆度要大,需要形成更厚的润滑膜才能起到降低摩擦的作用。

图 7 含有1%二硫联苄基的液体石蜡润滑下的SiC表面磨斑形貌

基础油的化学反应

在摩擦过程中,基础油会发生氧化、热分解和聚合反应等。众所周知,碳氢化合物的氧化机理是自由基反应,包含链引发、链增长、链转移和链终止。一些金属如铁、铬、铜和镍等会对其分解反应起到催化作用,图8给出了不同金属在相同条件下的催化作用。

图 8 225℃下不同金属对酯类基础油的氧化催化作用氧化反应的过程中,基础油的分子按照2种方式发生反应:较小的分子通过β-碳原子进行分解;大分子的化合物通过缩和反应生成聚合物,典型的缩和反应如

下式所示:

主要的化学反应包括:氧化步骤;有机酸的生成;羟醛缩和生成高分子化合物。当聚合物的分子量达到溶解性的极限(约10000)时,反应产物变的不可溶,并沉积在摩擦表面。这些物质可溶于极性溶剂如THF,并且可以用凝胶色谱按照分子量大小进行分离[16]。

有机金属化合物

摩擦化学反应中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金属的催化作用[17]。Klaus首先用中子活化分析方法确认了氧化后润滑剂中油溶性有机金属化合物的存在;Gates等人用凝胶色谱法和原子吸收光谱法对有机金属化合物的分子量分布进行了分析[18],图9给出的是全合成润滑剂(包含抗磨剂、分散剂和清净剂等)随着摩擦过程的进行,有机金属化合物的分布与时间的关系。

图 9 有机金属化合物的分布与摩擦时间的关系

从图中可以看出,有机金属化合物的含量较少,但是其生成速度很快。光学显微镜观察结果显示,摩擦接触开始1min后,边界润滑膜已完全生成。随着摩擦的进行,有机铁化合物的最大分子量稳定在3000左右,说明摩擦过程中有机铁化合物被剪切掉。在ASTM发动机程序Ⅲ氧化试验中的凸轮轴和螺杆上,也发现生成了这类有机金属化合物。

图 10 不同基础油组成所生成的有机金属化合物

基础油具有不同的化学组成,在氧化条件下也会发生不同的反应。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可以将基础油分成不同的组分如饱和组分、芳香族组分和极性组分等,然后用微氧化实验对不同的组分进行测试,所生成的有机金属化合物用GPC-GFAA 进行分析,结果见图10。

从上图中可以看出,氧化过程中,基础油的极性组分生成有机金属化合物的速

率最大,芳香化合物其次,饱和组分所含有的有机金属化合物最少。

的抗磨机理

ZDDP等抗磨剂在摩擦接触过程中发生分解,在表面生成硬度大、韧性强的无定形润滑膜。Waltkins推测了玻璃状多磷酸盐的生成[19];Martin等用EXAFS观察了无定形摩擦膜[20];Warren等考察了ZDDP润滑下摩擦膜的纳米化学性质[21],发现高负荷下有高弹性的摩擦膜和减摩玻璃状润滑膜的生成,磨斑表面的膜弹性强度高达200GPa;稍低负荷下生成弹性-塑性的混合膜。

有研究表明,没有基础油复配的抗磨剂如ZDDP等单独使用并不能表现出抗磨作用,这就意味着有效的抗磨膜必然伴随着复杂的反应产物,它们互相作用才能达到最佳的性能:为了承担负荷,就必须形成硬度大的固体膜;为了分散压力,提供牺牲性的抗剪切膜以免摩擦表面受到损害,就要生成柔软的聚合物膜[16];磨屑可能对于柔软的聚合物膜有着强化作用。

边界润滑膜设计

上文中,对设计有效的边界润滑膜所需的几个要素进行了论述,可以确定:摩擦过程中,添加剂、基础油和表面金属之间的摩擦化学反应产物中,不但要包括硬度大的、持久的负荷承载物,还要有软的、易剪切的聚合物组分;反应的活化能、动力学要素必须和摩擦过程中的温度范围相适应;各种反应条件的优化目的是保证反应产物的生成速率大于摩擦过程中的物理剪切速率;最后,磨屑强化的特殊摩擦化学反应产物应起到特殊的作用。综合以上的概念,我们可以设想一个理想化的边界润滑膜模型(见图11)。

图 11 一个理想化的边界润滑膜设计模型

对于理想化的边界润滑膜,表面化学反应的理解和控制提供了生成承载润滑膜的基础。润滑剂分子间适当的粘着作用和在表面上的吸附,可以生成固体膜;较强

的键合作用,但是较弱的粘着力,可以生成柔软的、可变形的、可分散压力的膜组分;可移动的物质能够提供易剪切的层组分,可以减少压力向表面的渗透;根据摩擦条件苛刻程度的不同,可移动的活性物质能够对粘合组分进行补充,这一过程被称作自修复或自复原作用,对于延长苛刻条件下的机械部件的寿命十分重要。

三、化学膜承载能力的确定

在边界润滑条件下,极压剂、抗磨剂和摩擦系数改进剂都可以在摩擦表面形成吸附膜或化学反应膜。在利用球盘实验机对润滑油进行评价时,可以发现不同类型的EP/FM添加剂润滑下的钢球磨斑在特定压力和滑动速度下有一个特定值,当磨斑直径达到这一特定值后,在随后的摩擦过程中不再增大;只有当滑动速度减小或压力增大时,才会使磨斑增大[22]。根据这一现象,可以通过减小滑动速度为0或者增大压力至最大负荷,来推断润滑膜的承载能力,进而考察摩擦副的流体力学特点,预测混合润滑下特定滑动速度和压力下的磨斑。

摩擦过程中,摩擦副的压力一部分由润滑剂承担,另一部分由摩擦副的直接接触承担;当EP/FM添加剂加入到基础油中后,润滑膜的形成对于减少表面磨损至关重要;滑动点接触条件下,在一定的速度和压力下,磨斑将出现一个特定值,当达到这个值后,磨斑在随后的摩擦过程中不再增大,不同添加剂在同一基础油中有不同值。

可以认为:当磨斑达到特定值后,作用于磨斑上的平均压力等于化学膜的承载能力;在点接触情况下,摩擦表面的直接接触占有很大比重。如果表观压力等于摩擦副中较小的硬度,那么直接接触近似于表观接触面积(图12);

图 12 液体石蜡+硫磷化合物润滑下的钢球磨斑表面如果润滑过程中没有化学膜形成,那么摩擦表面将非常粗糙(图13)。可以认

为这时候相当于干摩擦,直接接触面积并不等于磨斑面积。

图 13 液体石蜡润滑下的钢球磨斑表面

当添加剂在边界润滑条件下,在摩擦表面生成化学膜后,膜的承载能力就决定了磨斑和摩擦系数的大小。在混合润滑状态,滑动速度较高的情况下,化学反应膜承担了部分的压力,而流体效应承担了另外的压力。

当滑动速度增大时,流体效应也提高;相反的,如果滑动速度减小为0,则全部的压力都由化学膜承担,即压力作用于钢球的直接接触点。由添加剂与金属生成的反应膜的承载能力应该是一个常数。如果这个理论正确,我们可以通过对压力-滑动速度变化曲线进行外推得到每个添加剂所生成化学膜的承载能力。同时,当摩擦副处于特定的压力和滑动速度的时候,磨斑也应该保持在特定的数值(图14,15);

图 14 液体石蜡润滑下磨斑与滑动距离的关系

图 15 加入5%羧酸钙的液体石蜡润滑下磨斑与滑动距离的关系由于流体效应承担的负荷随着滑动速度增大而增大,那么钢球磨斑的特定值在速度较大时应小于速度较低时(图16)。根据以上的推论,可以得到表观压力与滑动速度之间的关系曲线(图17),表观压力定义为磨斑上相应区域所承载的压力。如果滑动速度不为0,则流体效应包括于表观压力之中。从理论上讲,流体效应随着滑动速度的降低而减小,当速度为0时减小为0。这时所有的压力都由覆盖着化学膜的直接接触面承担,即压力由几乎整个钢球磨斑承担。

图 16 压力一定时磨斑与滑动速度的关系

外推图17中的直线与纵坐标(滑动速度为0),就可以得到不包括流体效应的表观压力。这可以被认为是磨斑表面的直接压力,也就是化学膜的承载负荷。

通过上述方法,可以推导出下列的线性方程:

P v=292+315v (1)

其中,P v是包括流体效应的表观压力,v是滑动速度。此方程仅适用于加入5%羧酸钙石蜡润滑下的滑动点摩擦。

图 17 不同压力下表观压力与滑动速度之间的关系

用光学显微镜观察点摩擦下的润滑剂流动状态,可以看到没有明显的润滑剂从磨斑的出口流出,而在磨斑周围有可见的润滑剂流动(图18)。可以认为,润滑剂以极薄的膜的形式吸附在磨斑表面,稍多的润滑剂填充在磨斑表面的擦痕中,这些润滑剂足以与表面金属反应生成化学膜,摩擦过程中的流体效应主要由直接接触区域边界润滑剂产生。而在磨斑的中心部分,相当于2个光滑面的干摩擦,因此高速下强烈的流体效应使得磨斑相当的小,相反的,较低速度下弱的流体效应使磨斑增大。这种情况一直维持到特定磨斑大小的出现,当达到这一特定值后,磨斑所承担的负荷产生的接触压力就等于化学膜的承载能力。这时候的润滑处于混合的、完全弹性流体动力润滑的状态。

图 18 钢球磨斑周围润滑剂的流动状态:(a),1.57m/s;(b),1.26m/s

因此,对于已知的滑动速度和应用负荷,磨斑范围A可以由方程式1所给出的表观压力P v算出:W=AP v (2)化学膜所承担的标准负荷Wc可以表示为:Wc=AP o (3)

流体效应所承担的负荷W

h 可以表示为:W

h

=W–Wc (4)

W

h

/W=1–Wc/W=1–Po/Pv (5)

图19是不同滑动速度下流体效应和直接接触所承担负荷的变化曲线。应该予以说明的是,只有当所有磨斑在边界润滑和混合润滑条件下保持一致顺序的时候,上述的预测才能正确;

图 19 不同滑动速度下流体效应和直接接触所承担的负荷本文主要研究的是包括边界润滑和弹性流体润滑的混合润滑状态,其中化学膜

最小厚度与摩擦表面粗糙度的比率远小于1,所以流入直接接触区域的润滑剂量取决于表面的可润湿性和擦痕的深度。润滑油对表面的可润湿性决定了润滑剂的薄层厚度。润滑油和添加剂的量都足以与表面金属生成化学膜,但不足以在摩擦过程中在直接接触表面形成连续的流体膜,所以在摩擦过程中,流体效应可以看作主要存在于磨斑边界,中心的则可予以忽视。

在上述假设下,可以预测特定负荷和滑动速度下的磨斑直径。如果在应用负荷和滑动速度的范围内磨斑变化较大,会对流体效应产生明显的影响,磨斑的特定值不易得到,上述的模型不再适用于预测流体效应。一般来说,磨斑直径特定值在~0.6mm之间;

当磨斑达到特定值时,磨斑上的平均压力等于化学膜的承载能力,摩擦副处于混合的弹性流体润滑状态。当负荷增大或滑动速度减小时,化学膜所承担的压力将超过其承载能力,磨斑也相应的增大;当滑动速度增大或负荷降低,摩擦副将进入完全的弹性流体润滑状态。

为了计算化学膜的承载能力,认为钢球时在平滑的表面上滑动,进而假设接触压力均匀的分布在磨斑表面。钢球的顶点接触压力最大,最先发生磨损,磨斑表面的压力由中心沿椭圆逐渐减小。接触压力越大,擦痕的深度越大,从而接触压力均匀的分布在磨斑表面。

基础油粘度是影响流体效应的重要因素。当处于高压力下的边界润滑时,含有FM/EP添加剂的基础油粘度不再象完全弹性流体润滑下那样具有明显的影响;FM/EP 添加剂的类型决定了磨斑直径和化学膜承载能力的大小,承载能力大则磨斑小;具有一定承载能力的化学膜是磨斑特定值的决定因素,当直接接触压力大于其承载能力时,摩擦表面发生磨损,磨斑增大直至到直接接触压力等于化学膜的承载能力,这个磨损区域在随后的摩擦过程中不再增大,即磨斑极限值。

四、总结和展望

通过对以上文献的分析,可以发现摩擦学在最近几年的发展处于一个相对平稳的阶段,大多数的研究都集中在对过去工作的深入和细化上,并没有出现突破性的发现。总结起来,主要的研究趋势有以下几个方面:

1、引入了计算机技术对摩擦学基础理论进行细化,模型化研究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深入;

2、对添加剂的研究工作,还是集中在ZDDP、TCP等模型化合物的基础上,主要是采用多种现代分析方法对其摩擦学机理进行深入、量化的考察;

3、表面优化设计越来越受到了重视,添加剂的开发主要侧重于应用,对新型分子结构的极压抗磨添加剂的报道以专利为主;

4、由于受到分析手段和在线检测方法的限制,典型添加剂如ZDDP、含氮化合物、硼酸酯等在摩擦过程中的化学反应机理尚未得到详尽、确定的结论,仍然需要进行大量的工作;

5、环保和节能的要求,对于添加剂的性能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开发环保型的减摩添加剂对于高档油品的开发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6、基础油和添加剂之间的协同作用,尚未得到应有的重视,为了促进油品开发工作的顺利进行,应该尽快开展这一领域的研究工作。

参考文献:

1.(209):243~254.

2.GaoJP,LuedtkeWD,Landman U.Nano-elastohydrodynamics—structuredynamics,(270):605~608.

3.VennerCH,(118):153~61.

4.—,ApplPhys1992(25):A334~339.

5.nanotribologyanditsapplications.Dordrecht:KluwerAcademic,1997.

6.LondonLondonLeeds—(49):523

7.WarrenOL,GrahamJF,NortonPR,HoustonJE,

文化人类学

文化人类学 专业: 姓名: 学号:

人类学是所有科学中最具解放性的。它不仅纠正种族和文化优越性的谬论,而且致力于研究任何地方、任何时代的所有民族。它对人的本质的阐明超过哲人的所有反思或实验科学家的所有研究。 ——美国哲学家格拉斯·德·拉古纳文化人类学是从文化的角度研究人类种种行为的学科,它研究人类文化的起源、发展、变迁的过程、世界上各民族各地区文化的差异,试图探索人类文化的性质及演变规律。广义的文化人类学包括考古学、语言学和民族学,狭义的文化人类学即指民族学。民族学是在民族志基础上进行文化比较研究的学科。文化人类学家所做的最具成就的工作是对人类的婚姻家庭、亲属关系、宗教巫术、原始艺术等方面的研究。在英国学术界倾向于将这部分内容称为社会人类学,有时又统称为社会文化人类学。人类学主要分为:体质人类学考古学语言学文化人类学或民族学。 文化人类学主要研究内容是文化和人,其主要的代表理论为:古典进化论、传播论、功能主义、历史主义、文化与人格、结构功能主义、结构主义、新进化论等等。 19世纪末20世纪初,一些西方学者怀着对种族主义、文化殖民主义的厌恶和对落后国家文化的理解与尊重,建立了“文化相对主义(cultural relativism)”,其中以美国人类学之父弗朗兹·博厄斯为个中翘楚。文化相对主义理论的核心人物是梅尔赫尔斯科维茨,他认为“文化相对主义的核心是尊重差别并要求相互尊重的一种社会训练,它强调多种生活方式的价值,这种强调以寻求理解与和谐共处为目的,而不去批判甚至摧毁那些与自己原有文化不相吻合的东西。”简单点说就是承认并尊重不同的文化,并在平等的基础上交流。博厄斯认为,19世纪要发现文化进化规律的企图和把文化发展的阶段模式化的企图,都是建立在不充分的经验、证据之上的;而每一种文化都有自己长期形成的独特历史,其形态并无高低之分,“蒙昧时代”、“野蛮时代”和“文明时代”这些术语只是反映出某些人的“种族中心论”观点,这些人以为他们的生活方式比其他人更正确。他还认为,任何一个民族或者部落都有自己的逻辑、社会思想、世界观和道德观,人们不应该用自己的一套标准来衡量其他民族的文化——衡量文化没有普遍绝对的评判标准。继博厄斯之后,许多文化人类学家都从文化和个性发展的角度阐发了文化相对主义观点。例如,露丝在《文化模式》一书中指出,各种文化同样都是有效的,现代文化和原始文化都是同样的实现人类潜力的方法,不能认为现代文化比原始文化更为先进高级,不同的文化并无优劣高低之分。而行为的是非标准也是相对的,被一种文化当作异常或病态的行为在另一特定文化体系内却具有特定价值。 对于文化相对主义的“本性”,赫斯科维奇曾有一段精辟的描述:“文化相对主义的核心是尊重差别并要求相互尊重的一种社会训练。它强调多种生活方式的价值,这种强调以寻求理解与和谐共处为目的,而不去评判甚至摧毁那些不与自己原有文化相吻合的东西。” 尽管文化相对主义突破了西方中心论的模式,肯定了异质文化的多元存在,有利于比较文学在向比较文化学拓展时,正确对待不同民族的文化。但其观点中也潜藏着一个悖论:如果所有的文化系统都满足于自身的价值标准,必然推导出自己是世界上唯一最优秀的文化,于是会固守自己的文化方式,盲目排斥甚至压制其它文化,结果导致文化孤立主义。而且,文化相对主义无视基本的事实,看不到历史上所有文化的发展都是同纵横交错的各方面因素的作用,包括异已文化

表面工程摩擦学研究进展

第20卷 第2期摩擦学学报V o l20, N o2 2000年4月TR I BOLO GY A p r,2000表面工程摩擦学研究进展3 张绪寿,余来贵,陈建敏 (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固体润滑国家重点实验室,甘肃兰州 730000) 摘要:综述了第二代表面工程技术和表面工程摩擦学的研究进展,展望了21世纪表面工程摩擦学研究的发展动向. 关键词:表面工程摩擦学;表面涂层;复合表面工程;多层涂层 中图分类号:TH117文章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20595(2000)022******* 随着表面科学和材料科学与工程的发展,近廿年来表面工程摩擦学(改性表面摩擦学)获得了迅速发展.80年代初,表面工程摩擦学研究在英国和德国摩擦学各研究领域中已分别上升到了第一位和第二位. 1983年世界上第一个表面工程研究所在英国伯明翰大学成立.1985年《SU R FA CE EN G I N EER I N G》创刊,1988年《表面工程》创刊.资料表明[1],1990年到1994年仅德国就有近1000家新的表面工程公司成立.1994年北美、日本和西欧各国在表面工程研究领域的总投资达400亿美元.目前表面工程摩擦学已成为摩擦学研究领域中十分活跃的分支[2,3].这从1997年第一届世界摩擦学大会的有关论文情况亦可得到佐证[4].表面工程摩擦学领域所获得的大量研究成果不仅促进和丰富了摩擦学的基础研究,而且为开发工业和高新技术发展所必需的具有高强度、高耐磨性和高抗蚀性的摩擦学材料提供了重要的指南. 1 表面工程摩擦学研究现状 1.1 表面工程技术研究进展 1997年B ell根据表面工程技术(涂层和表面处理)发展历程把表面工程分为两代[5]:第一代主要采用单一技术,包括电镀、化学镀、热喷涂、热化学处理、CVD、PVD沉积以及载能束改性等表面工程技术.20多年来,该类表面工程及其摩擦学的研究取得了巨大进展,许多研究成果已获得了应用.随着新型工艺如PA PVD、PA CVD和PS II等的采用,具有低摩擦高抗磨性的新型涂层如C3N4等应运而生[6,7].但是,只有采用第二代表面工程即复合表面工程才有可能从经济和技术上不断满足高性能新材料的要求[5,8].Sub ram an ian等[9]根据涂层的发展历程把涂层技术分为3代:第一代涂层指传统的单组分涂层如T i N;第二代指二元复合涂层如T i(CN)和(T i A l)N;第三代指新近出现的多层及多组元涂层.近年来针对复合表面工程及多层涂层的研究更为活跃[10],其代表了表面工程技术90年代以来的发展方向.本文就复合表面工程和多层涂层摩擦学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1.2 复合表面工程的定义和分类 复合表面工程的特点在于采用2种或2种以上表面技术以获得任何单一技术不能达到的具有良好综合性能的复合物表面.按照两种不同技术间的相互作用及其对复合表面层综合性能的贡献,可以进一步将复合表面工程分为2类[5]:第一类指2种不同工艺技术互相补充,其最终性能是2种工艺共同作用的结果;第二类指一种工艺补充和增强另一种工艺,前者作为预处理或前处理,最终性能则主要取决于后一种工艺.采用复合表面工程的主要目的在于:①通过对底材进行强化预处理以提高底材对涂层的支撑能力,从而防止在给定负荷下由于底材的塑性变形而导致涂层的过早失效[5];②利用多种涂层或处理技术复合产生协同效应,从而在表面上获得更高性能的复合改性层[8].从技术上说,2种或多种表面技术的结合是没有限制的,但实际上复合表面工程不是每种表面技术的简单混合.由于复合处理的结果组成了一个典型的多层复合体系,复合体系的最终性能主要取决于2种不同处理技术的综合效应,其中2种处理间的协同效应对改善复合体系的性能有利.因此,选择复合表面处理技术时,必须仔细考虑不同处理工艺在冶金学、力学、物理和化学等方面的相互作用,严防 3国家杰出表年基金资助项目. 1999210212收到初稿,2000201228收到修改稿 通讯联系人张绪寿.张绪寿 男,65岁,研究员,主要从事摩擦学表面工程研究工作.

摩擦学前沿

摩擦学发展前沿 一、纳米摩擦学的新发展 纳米摩擦学,也称为微观摩擦学或分子摩擦学,它是在原子、分子尺度上研究摩擦界面上的行为、损伤及其对策。纳米摩擦学是90年代兴起的纳米技术的重要分支,有着广泛的应用需求。 随着精密机械和高新技术装备的发展,特别是纳米科技所推动的新兴学科为纳米摩擦学的产生提供了一种新的研究模式和研究领域,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然而摩擦学的宏观研究直接面向机械产品性能提高,因而仍然是本学科现阶段主要研究领域。随着纳米摩擦学的深入发展,并实现宏观与微观研究的有机结合,必将促进摩擦学进一步完善,从而更大限度地发挥其在国民经济中的巨大潜力。 二、分子沉积膜摩擦学的发展 静电相互作用形成的分子沉积膜作为一种有序分子膜,具有制备方法简单、有序性好和膜厚可控制等优点。分子沉积膜的构筑单元一般为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电离后,阴(阳)离子在静电作用驱动下逐层沉积而成膜,其膜厚度可通过调节水的PH值或离子强度加以控制。 目前国际上对分子沉积膜的研究已经充分肯定了他在摩擦学应用上的良好前景。它有望实现超低摩擦、近零磨损和纳米膜润滑,以满足计算机大容量高密度磁存储系统、微型机械和微电子系统等方面的摩擦学性能要求。 三、生物摩擦学的发展 生物学摩擦学是以生物的摩擦、粘附及其润滑为中心,基于生物体材料的流变性质,研究摩擦行为及其与结构、材料等生物学特征之间的相关关系的一门学科。人体内存在各种摩擦,如关节的摩擦;管腔(血管、气管、消化道、排泄道)内的摩擦;运动产生的肌肉、肌腱间的摩擦等。由于摩擦可以引起人体许多生理变化和疾病。它对提高人类生命质量、促进生物材料与生物医学工程技术的发展以及将生物技术引入到机械工程中都很有意义。 四、仿生摩擦学的发展 在进化和生存竞争中,生物形成了具有优异摩擦学性能的优化的结构设计、精巧的材料拓扑和多功能表面织构,成为仿生摩擦学的楷模。从生物的生长过程来看,在进化和演化的过程中实现对生物材料化学成分的变化是非常困难的,因此生物体适应环境、提高材料利用率及节约能源的主要途径是实现对材料拓扑结构优化和表面组织优化,这种优化主要表现为材料拓扑结构的复合化和非均质化,表面结构组织的特异性。它包含着许多人们尚未认识的科学内涵,因此很具潜力。

摩擦学发展概况综述

摩擦学发展概况综述 姓名:XXX 学号:XXX 日期:2016年5月

目录 1.引言 (1) 2.近年来我国摩擦学发展的重要成就 (1) 2.1摩擦学教育 (2) 2.2摩擦学研究 (2) 3.现代摩擦学的发展 (3) 4.70~90年代摩擦学的主要研究内容 (4) 4.1磨损研究 (4) 4.2流体动压轴承 (4) 4.3流体静压支承和动静压支承 (4) 4.4弹性流体动压润滑 (5) 4.5固体润滑材料 (5) 4.6润滑油脂材料 (5) 4.7摩擦学测试技术及共况检测 (5) 5.90年代后至今摩擦学的发展方向 (5) 6.工业界的摩擦学研究 (6) 7. 摩擦学工业应用举例 (7) 8对摩擦学在我国国民经济中的重要作用的几点认识 (8) 9.摩擦学面临的挑战 (8) 10.结束语. (9)

摘要:本文简要介绍了摩擦学的发展历史、研究内容及其在机械工业领域中的应用,并提出了当今摩擦学的主要发展方向。回顾了我国摩擦学发展的历程,综述了近年来我国摩擦学发展的重要成就,分析了摩擦学在我国国民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强调了节能、节资应该是摩擦学应用研究的主要发展方向。摩擦学在解决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所面临的资源、能源、环境问题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对我国建设可持续发展的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对国家安全、公众健康和高新技术的发展都具有重要作用。显然,国内面临的严峻形势需要我国摩擦学的发展,并赋予它新的历史使命,即摩擦学除了继续发挥它对高新技术和许多科技与工程领域的技术支撑作用之外,还应成为节约资源、能源,保护生态环境,实现经济社会与自然生态、环境资源协调发展的一支重要力量。 1.引言 按照当今的概念,摩擦学是研究作相对运动的相互作用表面及其有关实践的科学与技术,以摩擦、磨损和润滑为主要研究内容。根据这个概念,远古时代的钻木取火技术应该是比较早的摩擦学技术,在公元前几千年的制陶工具———陶轮中人们就已经开始使用轴承;战车的使用也可以追溯到夏代。诗经里的“载脂载辖,还车言迈”是我国早期使用润滑脂的文字记载,说明最晚在2 500年前人们就已经开始普遍使用润滑剂了。我国摩擦学技术的早期研究有着悠久的历史。摩擦学(Tribolgy)一词是在1966年以后才开始使用并收入在牛津大学出版社出版的牛津英语词典中,这个新词是英国HPeterJost先生于1966年3月9日首先提出的。摩擦学包括摩擦、磨损与润滑。摩擦学被定义为“研究相对运动的相互作用的表面的有关理论与实践的一门科学与技术”。摩擦学是当今国际上研究十分活跃和受到各国普遍重视的交叉学科领域。摩擦学涉及材料科学、表面工程、流体力学、化学、物理及机械工程等学科。目前,摩擦学的研究不仅存在于机械系统中,而且存在许多领域中,如计算机工业中的磁性信息储存器、核反应堆中的摩擦学问题、医疗工程中的生物摩擦学等。 由于过去没有摩擦学的概念,各项研究工作都是在自然形成的各自的技术领域(如摩擦、磨损、润滑)中进行的,摩擦学科学研究进展缓慢。直到1966年,以H PJost博士为首的专家小组,提出了著名的《英国教育科研部关于摩擦学教育和研究的报告》(Jost报告)。该报告提出了“摩擦学”这样一个学科术语,它把摩擦、磨损、润滑及其相互作用的表面科学联系起来。摩擦学的提出对于促进该学科领域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近年来我国摩擦学发展的重要成就 2006年中国工程院专门立项进行了《摩擦学科学与工程应用现状与发展战略研究》。项目由徐匡迪院长担任顾问,机械与运载工程学部副主任张彦仲院士任组长,谢友柏、薛群基、徐滨士院士任副组长,来自全国各高等院校、研究院所、大型企业和军事部门的33个单位的15位院士、63名专家直接参加了调研工作,另有200余位各个行业的摩擦学专家教授、工程技术和管理人员协助参加了调研工作。项目组按照调研对象(行业)成立了冶金、能源化工、机车、汽车、航空航天、船舶、军事装备和农业装备等8个课题组,结合我国实际,采用面上调查和典型事例相结合的方法,选择了若干有代表性、专业人员基础较好、统计资料较完整的企业,通过问卷调查、组织座谈和专题讨论,以及深入现场收集资料等多种方式开展了调研工作。根据调查结果可以认为, 20年来我国在摩擦学教育、科研和工业应用领域取得了许多重要成果。

当今世界教育与管理改革发展的基本趋势

世纪初教育及教育管理改革 发展的基本趋势 贺乐凡 一、当今世界教育改革发展的基本趋势是融合 当今世界各国都在开展教育改革,并形成了两大潮流:一是教育实行中央集权制国家(如中国、俄罗斯、法国、新加坡等)的教育改革;一是教育实行地方分权制国家(如美国、英国、德国等)的教育改革。这两类国家教育改革的思路和重点各不相同,采用的方法也互有区别。两种思潮相互碰撞,形成了融合的趋势。 所谓融合,即各国先进理念和成功经验的整合,相互借鉴,相互补充,相互渗透,全球化与本土化的统一,共性与个性的结合,有人把这种现象称为融合,有人称它为融通,也有人称它为整合,还有人从东西文化发展的角度分析,把它称之为“东西合壁”,提法虽然有区别,但其精神是一致的,大体包括以下三层含义:第一、世界各国的教育均有其优势,也都存在各自的缺陷,没有绝对好的教育,也不存在绝对差的教育;第二、将外国教育的先进理念、成功经验与本国教育的优势相整合,形成新的理念和做法;第三、教育改革要以发扬本民族教育的优良传统为基础,教育全球化要以民族化为基础,离开民族化,就不存在真正的全球化。1 二、融合趋势下的教育管理理论与教育改革实践 (一)教育管理理论 在融合的大趋势下,世纪初的教育管理理论,的确有了新的发展。 在管理科学的对象上,过去人们认为,管理的依据是科学,研究管理的目的,是为了揭示管理规律,并严格地按照规律所确立的原则进行管理。现在人们融合东西方的管理思想,认为管理不仅要依据科学,而且要讲艺术,要提倡管理艺术的创造性。有的校长还提出,学校管理是一种技术,校长的培训,要重视管理技术的培训2。 在管理的目标取向上,过去人们认为,管理的对象是组织,而组织具有共同的目标,管理就是为实现共同目标而奋斗。现在人们融合东西方的管理思想,认为组织要有共同的目标,但组织的共同目标,往往是反映一种理想的追求,带有口号激励的色彩,难以具体操作。而个体的目标,则是千差万别的,生动具体的,易于操作,管理应定位干协调组织目标与个体目标的关系。 在管理的组织结构上,过去人们强调严格的组织层级划分,宝塔式的结构,按照层级原理进行管理。现在人们按照社会信息化的要求,主张组织结构扁平化,强调岗位间的协作和人员的一专多能,目的在加速信息的传输和人员的流动,提高管理效率。这种管理思想,也叫“企业重构”或“组织重建”3。有人说,“组织重建”的思想,是继泰勒的科学管理,戴明的质量管理之后,西方管理思想发展的第三个里程碑,可见其重要性。其理论的基点,是在质量管理的前提下,重新强调管理的效率。 1参阅:①薛峰:《融合:教育改革的大趋势》,《现代教育报》2003年1月1日;②黄书光:《论“中西融通”对中国当代基础教育改革的意义》,《比较教育研究》2001年第5期 2参阅:C·沃纳:《为领导者设的课》,《1997年中美教育研讨会论文集》第87页 3参阅:王东宁著《现代管理新视野》,经济日报出版社,1996年版第5,163,341页

世纪回顾与展望——摩擦学研究的发展趋势

第硒卷第6期20O0年6居 机械工程学报 CHIN}cSEJ0L1f{NAL0FMEC}{ANICALENGINEERING Ⅵ,l,36M?6 Ju【l,2000 世纪回顾与展望——摩擦学研究的发展趋势 漫诗铸 (清华大学黪擦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4) 摘要在强籁牵攘擘发展嚣变瓣基础土,憨络驽{罄纪国年代鞋寒,在鬻攘学主要磷究鹱蠛龟臻涟箨澜瓣、越辩密损与表面处理技术、纳米摩擦学等的发展现状和展盟。分析了相关学科的发展和学科交叉对摩擦学研究的推动作用,并彳卜绍了摩擦学与其他学科交叉领域如摩擦化学、生物摩擦学,生态摩擦学和微机械学等的发展概况和趋势。簸谲:藏搭漏精嚣鹋瘗援缝拳牵攘学瘴攘纯掌生态牵攘掌 中国分类鼍:THll7.】 0前言 章擦学作为一门实践性稂强的技术基础科举,它的形成和发展与社会生产要求和科学技术的进步密键挺关:戮燕耍摩攘学豹发爱爨变,宅经历了霓个不同的历史阶段和研究模式一 早期的摩擦学研究以18世纪m”ont。nsj}nc蕊。曲靖篱俸摩擦的疆究为代表,佳们通过太量的试验归纳出滑动摩擦的变化规律和经典公式。这…时期的特点鼹以试验为基础的经验譬}究攒式。 19世纪束.Revnolds¨3根据牯性流体力学揭示出滑动轴承中润滑膜的承载机壤.建立了表征流体海游貘力学褥性题Re¥m韬s方程,羹定r滚漆懑、簿的理论基础.从而开创r基于连续介质力学的研究模式:到了20世纪20年代以后,由于生产发展的需婺牵擦学豹研究领域得繇遘一步§。夭。其中,}b州、-2提出依靠润滑油的极性分子与金属表面的物理化学馋照露形戏吸瞻骥的边界澜涛理论;T0“ir峙ono从分子运动鲰度解释固体滑动过程的能量转换和摩擦起因,特别是Bowd。n和Tabor【4o建立了疆链羞效疲为基穗翁牵擦瘗撰理论等。这鳖骚究不仅扩展了摩擦学的范畴,而且促使它发展成为涉及力学、热处理、材料科学和物理化学等的边缘学科.瓿此开创了多学科综合研究的模式。 1965年奠国教育科学研究部发表《关于摩擦学教凳鞠殴究缀蠹》《通豢嚣麦赫}摄告),善敬提窭bhmo∞(摩擦学)一词简要地定必为“关于摩擦过程的科学”。此后,它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爱到世界备国普德重甏,鼙攘学瑾论与痘鬻繇究迸A了一个耨 习篙瞄。6驻曩秘臻弱8}赣。隧著研究翁深走开麓,久们试识到为了确效地发挥摩擦学在生产中的潜在效益._在研究模菰}的发展趋势蟪是出宏观进入激理,出怒性进入建量,由静态遥^动态.由单一学科的分析进人多掌利的综合研究“。 l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现代摩擦学研究的主要特征可以归纳为: (1)在以往分学科研究的麓础上,形成了一点簿握搬槭、奉砉糕秘毙学等甥关知识夔专建戮究麸螽,确利于对摩擦学现象进行多学科综合研究,推动了霹擦学机理研究的深入发展。 (2)鸯予攀攘学专韭教育酌发震程箱谖善及,彩及摩擦学本身具有的实践性很强的特点,当今工m界商大量的]二程科技人员结合工程实跨开展研究,促使摩擦学斑甬研究取得巨大的经济教撬。 (3)随着理论与应用的不断完善,摩擦学研究槎式开始麸戮努辑摩擦学褒象为主逐步自整分羲与羲制相结合.甚趸以控制性能为目标的研究模式发展此外,摩擦学研究工作从以往的主要面向设备维憾稻敬造逐步邂A褫禳产品静氆麟设计镁域。 20世纪60年代以后,相关科学技术特别是t{算搬科学、撼嚣}科学秘续岽秘技的发羼避摩擦学醪究藏着重要的推动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耐1.1流体润滑理论 敷鼗篷瓣为基穑翁弹往藏体动力溺漆t篱称鹑流润滑)理论的建立魁润滑理论的重大发展。现”计算机科学瓤数值分柝技术的迅猛发展,对于诲霪复杂的摩擦学现象都可能进行精确的定艇计算i静如,谯流体润滑研究中采用数值分析方法,已经建益f努蹙考惑肇攘表蘑撵性髟变、热教瘦、裘覆彩襞润滑膜流变陆能以及非稳态工况等实际因素影响,  万方数据

文化人类学论文:文化人类学与社会工作的异同

文化人类学论文:文化人类学与社会工作的异同 摘要:文化人类学与社会工作的关系密切,它们是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两个社科群。系统研究二者关系对于更好的把握这两门学科有着重要意义。 关键词:文化人类学;社会工作;差异;共通 中图分类号:c912.4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 1002-2589 (2011) 14-0065-03 人类学(anthropology)是研究人类的体质和社会文化的学科。这个名称是由希腊语中表示"人"的"anthropos"和表示"知识"、"学问"的"logos"合成的,意思是"研究人类的学问"。人类学根据其研究的领域分两大部分:体质人类学和文化人类学。涉及到人类的来源、形成、演变、人种等人体方面的部分称为体质人类学。"文化人类学"是相对于"体质人类学"而言的,是研究人所创造的一切文化现象。"它研究人类所创造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起源、特点及其发展变化的规律,对不同人类群体文化的相似性和相异性作出解释,应用人类学的理论方法研究和解决现代人类社会有关的实际问题"。 社会工作是由social work翻译而来,源于西方,"是指一种有关促进个人与社会福利的措施,乃至包括各种教育、卫生、保险及其他公益事业"。西方有关社会工作一词

的使用,住往是与社会服务、社会福利、公共福利相通的。作为一种助人的活动,其目的是帮助那些在社会生活中遇到各种困难和问题的人,创造和谐的成长环境,以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 文化人类学是以人类的文化为主要研究对象,而人类总是拥有文化并永远生存于社会之中;人、社会、文化融为一体。因此,文化人类学和社会工作经常面临相同的课题。并且学者们常把文化人类学称为社会人类学,或把社会人类学视为文化人类学的一个分支。社会工作在文化人类学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具体观察到的人的行为来研究现代社会中的人及文化。"人类学研究的目的却永远是描述全部的人的行为和解释各种文化之间的异同。"因此,它不仅对世界上处在不同社会阶段的人类的行为进行研究,而且也分析研究当代社会中人的行为和社会文化现象的内在原因。在这一点上社会工作与文化人类学接轨。当然二者的紧密联系并不能掩盖它们本身的特色与独到之处,尽管二者都密切关注并研究,但研究视角却不尽相同,比如社会文化人类学一般侧重研究文化传统及其内容,而社会工作侧重研究行为和社会的相互作用。基于此,有必要对二者进行全面把握,既看到二者在产生背景、研究对象和范围及研究方法方面的差异,又不能忽视二者的共同之处。

摩擦学的现状与前沿

摩擦学的现状与前沿 ——机自09-8班姚安 03091131 摩擦学作为一门实践性很强的技术基础科学,它的形成和发展与社会生产要求和科学技术的进步密切相关。它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受到世界各国普遍重视,摩擦学理论与应用研究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 1 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现代摩擦学研究的主要特征可以归纳为: (1)在以往分学科研究的基础上,形成了一支掌握机械、材料和化学等相关知识的专业研究队伍,有利于对摩擦学现象进行多学科综合研究,推动了摩擦学机理研究的深入发展。 (2)由于摩擦学专业教育的发展和知识普及,以及摩擦学本身具有的实践性很强的特点,当今工业界有大量的工程科技人员结合工程实际开展研究,促使摩擦学应用研究取得巨大的经济效益。 (3)随着理论与应用的不断完善,摩擦学研究模式开始从以分析摩擦学现象为主逐步向着分析与控制相结合,甚至以控制性能为目标的研究模式发展。此外,摩擦学研究工作从以往的主要面向设备维修和改造逐步进入机械产品的创新设计领域。 (4)交叉学科的发展。摩擦学作为一门技术基础学科往往与其他学科相互交叉渗透从而形成新的研究领域,这是摩擦学发展的显著特点。主要的交叉学科如下:摩擦化学、生物摩擦学、生态摩擦学及微机械学等。 当今,相关科学技术特别是计算机科学、材料科学和纳米科技的发展对摩擦学研究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1 流体润滑理论 以数值解为基础的弹性流体动力润滑(简称弹流润滑)理论的建立是润滑理论的重大发展。现代计算机科学和数值分析技术的迅猛发展,对于许多复杂的摩擦学现象都可能进行精确的定量计算目前薄膜润滑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在理论和应用上都将成为今后润滑研究的新领域。 1.2 材料磨损与表面处理技术 现代材料磨损研究的领域已从以金属材料为主体扩展到非金属材料包括陶瓷、聚合物及复合材料的研究。表面处理技术或称表面改性是近20年来摩擦学研究中发展最为迅速的领域之一。它利用各种物理、化学或机械的方法使材料表面层获得特殊的成分、组织结构和性能,以适应综合性能的要求。就学科发展趋势而言,复合性材料的研究是材料科学的重点方向,而表面改性技术实质上就是研制表里具有不同材质的复合性材料,因而受到摩擦学者广泛的重视。 1.3 纳米摩擦学 纳米摩擦学提供了一种新的思维方式和研究模式,即从原子分子尺度上揭示摩擦磨损与润滑机理,从而建立材料微观结构与宏观特性之间的构性关系,这将更加符合摩擦学的研究规律.目前,纳米摩擦学的主要研究内容包括材料微观摩擦磨损机理与控制,以及表面和界面分子工程即通过材料表面微观改性和纳米涂层,或者建立有序分子膜润滑,以获得优异的减摩耐磨性能。当前的应用研究主要集中在计算机磁记录装置以及超精密和微型机械。纳米摩擦学是摩擦学研究的热点领域,迄今已有大量的研究报告发表,并出版了专著。

对中国现当代教育存在的弊端和改革发展走向的探讨

对中国现当代教育存在的弊端和改革发展走向的探讨 10级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110333040105 柯敏 引言从现当代以来,由于各种原因我国的教育长期得不到有效的发展、教育体制不合理、教育制度问题多多以及人们认识偏离等现状,国家教育部针对性的进行一些行之有效的改革措施。我国是一个有着悠久的优良教育传统的国度,从原始社会时期先民口耳相授的朴素的经验教育,到奴隶社会狭隘的贵族教育,到封建社会专著于谋取高官厚禄、光耀门楣、封妻荫子等的世俗教育,再到现在的为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全民教育、终身教育等无一不是在问题与改革的双重作用下而不断发展和完善的。由此,我国的教育决不能陷于三次工业革命所带来的不适或尴尬而束住了手脚,现如今是一个以人才为根本的,以知识经济为依托的综合国力的竞争。我国教育事业要发展,仍然离不开广大人民群众的理解、帮助和支持。所以我觉得中国教育改革是成功的,我也希望和大家得到共识。本文将从目前教育存在的问题、教育缺陷带来的恶果和悲剧、义务教育的实施、教育的发展和改革等方面来进行探讨我国教育的成败。 2.当前我国教育存在的问题 2.1教育体制和制度存在的问题世界是一个整体,任何一个国家或民族的落后都意味着灾难。“人类社会正在发生着两大根本性转变:一是工业化社会向知识经济社会的转变;二是人们一次性学历教育向终身学习的转变。正是由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与人力资源开发水平、国民创新能力密切相关,这两大转变是一个整体,既是制度的变迁,更是文化的演进。”[5]因此,贯穿人一生的、可持续发展的教育,正在成为许多国家争相谋求的政策方向,而信息网络技术形成的新载体新平台,也为学习方式转变注入了前所未有的动力和活力。与较完善市场机制下传达出来的信息相关,教育正在全面适应社会岗位群和人的终身发展的多样化需要,这可以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1997年修订的国际教育标准分类中看出一个趋势,从零级的学前教育逐级到六级的研究生教育,中等教育阶段开始分为职业、普通和综合不同类型;高等教育阶段则把高职高专和本科并列为两类高等教育,而不是有高低优劣之分。世界上大多数国家,能够沿着普通学校一直升到学术性学位的,都只是少数人,在整个劳动力市场上、职前职业教育、在岗培训、转岗培训、继续教育,从高职高专到大学本科、专业性研究生学位,其实都是专业和职业教育培训的越来越强的优势,这是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人力资源分工的大潮流,也是知识社会就业与雇佣结构“网格化”[2]、“扁平化”[2]的大趋势。但是,由于传统教育模式的影响,在中国家长、学校和社会用人部门中尚未形成这样的共识,也没有足够的前瞻意识,仍旧把学术性学历学位教育当成“修成正果”的唯一途径,仍以全日制正规学历教育为中心,人才培养模式缺少多样性和灵活性,致使一些职业学校和高等学校在办学方针、教学宗旨、学校管理、学科专业设置以及师资配备等方面,盲目趋同或墨守成规,缺乏主动适应社会需求的动力和活力,有些地区产业吸纳能力有限,加上用人部门的非理性化,已出现所谓“知识性失业”[6]或“过度教育”[6]等问题。 2.2学校和社会片面追求升学的价值偏向问题近些年来,教育界实施素质教育改革在许多方面取得了新的进展,如课程改革、教育体系重组、学校管理、教

(完整版)文化人类学理论试题1

民族学2005级文化人类学理论考试试卷 学号:姓名:成绩: 一、填空题(共10分,2分/题) 1、。在民族学的早期专著中,《原始婚姻》一书尽管作出地结论并不可靠,但是在当时地时代影响很大。该书的作者是。 2、在同一阶段内文化为适应生境而提高其适应度的进化,结果创造出千姿百态的异种文化,这种进化属于进化。 3、苗族血缘认定、通婚界限的界定、财产继承、祖灵归属都以苗族父子连名制命名法为基础,请问以上相关文化因子结成的功能关系属于关系。 4、借鉴索绪尔的结构语言学中“语言”、“音位”、“言语”概念,提出文化也是一种语言,它也可分为两层:表露在外具体社会文化现象相当于言语;现象背后潜藏的无意识结构相当于语言。 5、自然条件对文化的影响力在透过社会时,要经过该社会的 三重加工。在经过此三重加工时,因不同民族自身的特点不同,就会出现不同的文化。这就是相同的地表条件,不同的民族会有不同的文化的根本原因。 二、名词解释(共20分,每题5分) 1、鲍亚士学派 2、原始文化 3、文化 4、索绪尔 三、简答题(共30分,10分/题;4道题中任选3题) 1、摩尔根认为人类的家庭是如何发展进化的? 2、怀特如何描述民族文化的发展与进化? 3、为何往往落后民族反而超前,成了后起之秀? 4、民族与种族有哪些区别? 四、论述题(共40分,从两个题中任选一个完成) 1、结构功能主义其基本理论是什么?你认为这一理论有何利敝得失? 2、为什么说地理决定论是错误的?

民族学2005级文化人类学理论考试试卷 学号:姓名:成绩: 一、填空题(共10分,2分/题) 1、。在民族学的早期专著中,《原始婚姻》一书尽管作出地结论并不可靠,但是 2、在同一阶段内文化为适应生境而提高其适应度的进化,结果创造出千姿百态 3、苗族血缘认定、通婚界限的界定、财产继承、祖灵归属都以苗族父子连名制 4借鉴索绪尔的结构语言学中“语言”、“音位”、“言语”概念,提出文化也是一种语言,它也可分为两层:表露在外具体社会文化现象相当于言语;现象背后潜藏的无意识结构相当于语言。 5 不同的文化。这就是相同的地表条件,不同的民族会有不同的文化的根本原因。 二、名词解释(共20分,每题5分) 1、鲍亚士学派(补) 鲍亚士学派的理论基点为文化独立论,即文化是一个独立完整,不依赖地理、经济、社会而存在的自然实体。正因为文化是具体的,不同民族的文化之间 无法简单评论,所以必须一个一个地去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该学派还提 出了文化平行发展论和“辐合论”。文化平行发展理论提出各民族文化不相连贯,只是相对独立的演进;“辐合论”说明表面相似的文化现象,其来源 可以截然不同。因此该学派重资料,轻推导,力图使资料搜集严密完整化, 使文化的内涵丰富化和多元化 该学派对民族学发展做出的贡献是多方面的,最显著的有文化相对主义、 文化区域论、文化模式和综合决定论。文化相对主义立足于文化具体观的系统认识,是反种族和民族歧视的利器,动摇了欧洲中心论民族学体系。文化区域论反对文化中心的形而上学推理。文化模式是文化分类研究的一种有益尝试,表明了民族分类研究的可能性,是当代文化谱系和族际关系研究的出发点。

当代中国教育发展趋势Word版

论中国教育的发展趋势 中国教育,历史悠久。中国早在4000多年前的夏代就有了学校教育形态。从隋唐开始,中国就有了科举考试制度,用来选拔官员。而到了如今,中国的仍然是以应试教育为主,并有文科与理科之分,供学生适应选择自己的专项。 中国现代的教育制度的弊与利,在我国社会民众中有较大的争议,有的认为利大于弊,也有的认为弊大于利。大部分人认为应试教育有很大的缺陷,只注重书本的知识,只凭试卷考的分数来评判学生的标准状况,而忽略了教育的本质。 到底教育目的价值在哪?教育家罗崇敏认为,教育就是使人成其为人,使人成为有能力的人,使人成为幸福的人。如果教育不能使人幸福,教育就没有意义了。我们提出价值主义教育就是要使教育回归人的本真,使教育去发展、实现人的价值。我们的价值主义教育思想根本是使教育者教育唯真、唯智、唯实、唯和。所谓“唯真”就是教育要崇尚真理、追求真理、实践真理、捍卫真理,做真人、行真事,要真爱、真诚。这就对现在社会上存在的,教育培养人的两面性产生了挑战。现在的教育往往培养人的一种政治表

达,就是表达如何去追求什么,表达如何忠心,表达如何为了未来的目标。另外,我们的教育要培养学生热爱智慧,敬畏智慧,生长智慧,要求取智慧。这样,教育就要尊重人才、尊重知识、尊重创造,使我们的民族成为一个爱智慧的民族,使每个人成为爱智慧的人。然后去增长自己的智慧,实践自己的智慧。

目前,教育部也在积极的改革我国的教育制度,但因为一些客观原因,无法一蹴而就,需要慢慢的改善我国的教育制度。我个人认为,中国教育的发展趋势,就是使“德”与“体”提升到与“智”相同的地位,三者共同发展,缺一不可。一个学生,他需要学习的不仅仅是科学文化知识的掌握,还要有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正确的政治观念,并形成正确的思想方法的教育。 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改善我国教育的弊端。 友情提示:本资料代表个人观点,如有帮助请下载,谢谢您的浏览!

对文化人类学的看法

认识社会学之根本——文化人类学 文化人类学(cultural anthropology)是人类学的一个分支学科。它研究人类各民族创造的文化,以揭示人类文化的本质。使用考古学、人种志、人种学、民俗学、语言学的方法、概念、资料,对全世界不同民族作出描述和分析。这是文化人类学最根本的定义,也是我在学习文化人类学以前对于文化人类学的全部理解。简单来说,在我看来文化人类学就是人类学的一个分支,或者说再大一点也可以算作社会学的一个分支。但是该怎么样理解这门学科、如何去剖析这门学科与社会学内在的联系、学习这门学科能够对我们的社会学学习提供怎样的帮助、以及我们该如何学些这门学科,这些问题我都没有真正思考过。 在上过文化人类学的课程,以及阅读过课程教材和少量的相关书籍以后,我对文化人类学的认识更加深入了。对于文化人类学这门学科,有课属于自己的认识,文化人类学是从“人的文化、文化的人”这个角度来探讨人及其文化发展的脉络、规律,研究人类在文明发展过程中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群体与群体、人与自我之间的互动关系等课题的综合性学科,是一个研究范围极其广泛的学科,用徐杰舜先生的说法,文化人类学就是一个"千手观音",也正因为如此,现在文化人类学的分支学科,越来越多,呈现出一派生机盎然的景象,是当今世界的一门显学.既然文化人类学是从"人的文化、文化的人"这个特殊角度来研究文化和人的学科,所以,我认为,弄清楚到底什么是文化、什么是人,对于学习文化人类学的人以及文化人类学工作者来说,无疑都是很重要的,也是相当基础的问题。在文化人类学领域有考古学家、语言学家和民族学家。考古学家通常从过去的文化出发研究物质对象,试图以此解释人类行为;语言学家研究语言,文化借助语言得以维持并代代相传;民族学家研究已观察到、体验到的文化,与他们想要了解其文化的那些人进行讨论。这决定了文化人类学这门学科是一门涵盖了丰富的知识内涵的综合性学科,与我之前认为的文化人类学就是照本宣科的讲授、枯燥无味的学习有着明显的差异,这也奠定了我现在对于文化人类学学习的全新态度。 所有文化历时而变迁,有时因为他们应付的环境已经变化了,有时由于外人的入侵,或者因为文化内部的价值已经改变了。虽然文化必须变革以调适于新的环境,但是变革中未预见到的后果对社会来说有时是灾难性的。人类是社会成立之根本,而文化亦是名族得以延续传承的之保障,将二者合而为一的文化人类学也是一门了解人类社会起源和发展历程的一个基础性的学科,这样的课程的学习,更加倾向于拓展个人的视野,让其能够从更加宽广的视角去看待社会学、学习社会学、研究社会学。社会学本身就是一种多元化的学科,这种学科的学习对于学习者本身的知识积淀,以及其自身思考问题的宽度有很大的关系。这也进一步肯定了文化人类学的学习对于学习社会学的我们而言是十分有必要的。 撇开其与社会学的联系不谈,这门学科的研究给社会带来的巨大好处也是值得肯定的。文化为生活所必需的物品和服务的生产及分配提供保证。它通过其成员的繁衍,为生物的延续提供保证。它使新成员濡化,这样他们才能成为有用的成人。它维持其成员之间的秩序,

(完整版)《文化人类学》教学大纲

《文化人类学》教学大纲 一、课程概述 课程名称(中文):文化人类学 (英文): 课程编号: 课程学分:2 课程总学时:32 课程性质: 二、课程内容简介 文化人类学,就是从物质生产、社会结构、人群组织、风俗习惯、宗教信仰等各个方面研究整个人类文化的起源、处长、变迁和金化的进程,并且比较各民族、各部落、各国家、各地区、各社团的文化的相同点和相异点,借以发现文化的普遍性以及个别的文化模式,从而总结出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和特殊规律。本课程主要介绍文化人类学的发展历史和理论流派,文化人类学的学科分支及所探讨的基本问题,田野调查等以及文化人类学在中国的发展。 三、教学目标与要求 本课程是社会学专业的专业主干课程。本课程的教学目的在于通过教与学,使学生掌握田野调查的研究方法,文化人类学各个理论流派的主要观点以及文化人类学的学科分支及所探讨的基本问题等,要求学生能够运用田野工作和相关的理论思想来分析特定的文化现象。

四、教学内容与学时安排 第一章导论(3课时) 1.教学目的与要求: 理解文化人类学的定义、研究对象、地位及研究意义,掌握跨文化比较方法;了解文化人类学的产生与发展历史;理解文化人类学的基本认识论与方法论主题,掌握普同性、文化相对性、适应和整体性的概念。 2.教学重点与难点:文化人类学的产生与发展 第一节学科概述:什么是文化人类学,文化人类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意义,跨文化比较研究法;(1课时) 第二节文化人类学的产生与发展;(1课时) 第三节认识论与方法论主题:普同型,文化相对性,适应,整体性。(1课时) 第二章文化人类学的理论发展过程(3课时) 1.教学目的与要求: 了解古典进化论、船舶学派、历史特殊论学派、新进化论、法国社会学派、功能主义学派、结构主义学派、象征人类学以及解释人类学各个学派的基本观点及其代表人物的理论思想,理解各个理论流派的联系与区别,掌握摩尔根、泰勒、博尔斯、迪尔凯姆、马林诺夫斯基、布朗、列维-斯特劳斯的观点。 2.教学重点与难点:整体分析理论 第一节历史建构理论:古典进化论(摩尔根、泰勒的理论观点),

摩擦学研究的发展趋势

世纪回顾与展望 —摩擦学研究的发展趋势 温诗铸院士 摘要在回顾摩擦学发展历史的基础上,总结20世纪60年代以来,在摩擦学主要研究领域包括流体润滑、材料磨损与表面处理技术、纳米摩擦学等的发展现状和展望。分析了相关学科的发展和学科交叉对摩擦学研究的推动作用,并介绍了摩擦学与其他学科交叉领域如摩擦化学、生物摩擦学、生态摩擦学和微机械学等的发展概况和趋势。 摩擦学作为一门实践性很强的技术基础科学,它的形成和发展与社会生产要求和科学技术的进步密切相关。18世纪的特点是以试验为基础的经验研究模式。19世纪末,开创了基于连续介质力学的研究模式。到了20世纪20年代以后,发展成为涉及力学、热处理、材料科学和物理化学等的边缘学科,从此开创了多学科综合研究的模式。1965年首次提出Tribology(摩擦学)一词,简要地定义为“关于摩擦过程的科学”。此后,它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受到世界各国普遍重视,摩擦学理论与应用研究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 1 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现代摩擦学研究的主要特征可以归纳为: (1)在以往分学科研究的基础上,形成了一支掌握机械、材料和化学等相关知识的专业研究队伍,有利于对摩擦学现象进行多学科综合研究,推动了摩擦学机理研究的深入发展。 (2)由于摩擦学专业教育的发展和知识普及,以及摩擦学本身具有的实践性很强的特点,当今工业界有大量的工程科技人员结合工程实际开展研究,促使摩擦学应用研究取得巨大的经济效益。 (3)随着理论与应用的不断完善,摩擦学研究模式开始从以分析摩擦学现象为主逐步向着分析与控制相结合,甚至以控制性能为目标的研究模式发展。此外,摩擦学研究工作从以往的主要面向设备维修和改造逐步进入机械产品的创新设计领域。 20世纪60年代后,相关科学技术特别是计算机科学、材料科学和纳米科技的发展对摩擦学研究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1 流体润滑理论 以数值解为基础的弹性流体动力润滑(简称弹流润滑)理论的建立是润滑理论的重大发展。现代计算机科学和数值分析技术的迅猛发展,对于许多复杂的摩擦学现象都可能进行精确的定量计算。例如,在流体润滑研究中采用数值分析方法,已经建立了分别考虑摩擦表面弹性形变、热效应、表面形貌、润滑膜流变性能以及非稳态工况等实际因素影响,甚至于诸多因素综合影响的润滑理论,为机械零件的润滑设计提供了更加符合实际的理论基础。今后的任务是将润滑理论有效地应用于工程设计,其中对于某些机械零件诸如齿轮蜗轮传动的实际接触情况复杂,工作中润滑参数又不断变化,它们的润滑设计还需要进一步完善。

纳米摩擦学浅析

纳米摩擦学 引言 纳米摩擦学( nano tribology),也称为微观摩擦学(micro tribology)或分子摩擦学(molecular tribology),它是在原子、分子尺度上研究摩擦界面上的行为、损伤及其对策。纳米摩擦学在学科基础、研究方法、实验测试设备和理论分析手段等方面都与宏观摩擦学研究有很大差别。主要有以下几点:在研究仪器方面,主要是扫描探针显微镜,它包括原子力显微镜、摩擦力显微镜以及专门的微型实验装置;在理论分析方面,由分子、原子结构出发,考察纳米尺度的表面和界面分子层摩擦学行为,其理论基础是表面物理和表面化学,采用的理论分析手段主要是计算机分子动力模型。而宏观摩擦学,通常是根据材料表明的体相性质在摩擦界面上的反应来表征其摩擦磨损行为,并应用连续介质力学,包括断裂和疲劳理论作为分析的基础。 1 纳米摩擦学的历史回顾发展过程 摩擦学作为一门实践性很强的技术基础科学,它的形成和发展与社会生产要求和科学技术的进步密切相关。有关摩擦学的研究可以追溯到十七世纪末,Amontons 在1966年通过对现象的观察与实验,首次归纳出固体摩擦定律。18世纪摩擦学的特点是以试验为基础的经验研究模式。19 世纪末,开创了基于连续介质力学的研究模式。到了20 世纪20年代以后,摩擦学发展成为涉及力学、热处理、材料科学和物理化学等的边缘学科,从此开创了多学科综合研究的模式。1965 年首次提出 Tribology(摩擦学)一词,简要地定义为“关于摩擦过程的科学”。随着现代测试技术和计算技术的发展,到20世纪80年代,我国摩擦学工作者在科研实践中意识到未来摩擦学的发展趋势是由宏观性能的考察深入到微观机理、性能,从而发展了纳米摩擦学。到此后,它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受到世界各国普遍重视,摩擦学理论与应用研究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在20世纪90年代初期,当国际上开始兴起纳米摩擦学研究时,我国摩擦学工作者迅速启动该领域的研究,并取得可喜的研究成果。 纳米摩擦学是在原子、分子尺度(0.1~100mm)上研究相对运动界面的摩擦、磨损与润滑行为和机理。它是一种新的研究模式与思维方式,即从分子、原子尺度上揭示摩擦磨损和润滑机理,建立材料微观结构和宏观特性之间的构型关系,因此更加符合摩擦学的研究规律,标志着摩擦学学科发展到一个新阶段。 2 纳米摩擦学的研究点与研究进展 纳米摩擦学研究集中在揭示摩擦表面和界面原子、分子尺度范围内的结构、行为及其变化,它涉及一系列材料(包括金属、离子固体、半导体、陶瓷、聚合物和有机材料等)组成的非均匀系统的结构变化、能量转化、动力学等过程,以及在非平衡条件下的非线性流动、形变等力学行为。显然在纳米摩擦学研究范围内,材料的物理化学特性及其对环境变化的响应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因此,纳米摩擦学在研究方法和理论基础、测试技术及应用对象等方面都与宏观摩擦学不同。作为宏观摩擦学主要基础的连续介质力学以及材料的体相性能均不再适用。 2.1表面接触与粘着 宏观摩擦学认为,滑动摩擦过程中存在的表面接触、粘着、磨损等现象是由载荷作用下材料的体相变形所致,而不考虑界面间的分子作用。纳米摩擦学的近期研究结果表明,表面力或表面粘着能是产生变形和粘着的主要原因,某些材料甚至在零载荷时由于表面力作用将出现接触和变形。Landman等人进行大尺度的分子动力学模拟,研究硬的镍探针向软的金基片之间的法向移动过程。在法向趋近过程中,当接近到4人时,基片表面逐渐向探针鼓起,尔后突然向探针形成金的单分子粘着层。当探针插入基片后,基片晶格出现滑移和大范围的塑性流动。在分离过程中,基片材料韧性拉伸,形成丝状的“颈缩”,最后断裂。以上分析已被AFM实验所证实。 2.2边界润滑中的粘一滑现象 近期关于边界润滑状态下的粘滑现象的微观研究取得重要进展。通过SFA研究静摩擦特性,得出粘滑过程中滑动发生时,相应于在该润滑膜厚度下分子层数具有的界面粘着能处于最小值。极限剪应力(单位面积的静摩擦力)与分子层数存在着定量关系,而且各个分子层之间的剪应力不同,彼此可相差一个量级。此外,当润滑膜的分子层数不变时,极限剪应力的数值与滑动速度、载荷无关。体相状态完全不同,它是一种分子有序排列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