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改造案例

工业改造案例

【篇一:工业改造案例】

随着城市化步伐的加快和城市经济结构的转型,曾经代表城市工业

文明、象征城市经济发展的工厂及工厂群逐渐退出历史舞台,而这

些旧工厂的价值及其所蕴含的历史痕迹并未随之消失,相反,随着

全新的创意产业、新兴产业等新鲜血液的注入,旧厂房的生命也通

过承载功能的变化重新焕发出生机,再一次推动着城市的变迁。

本文将通过国内外旧工厂改造的发展历程及典型案例来探究成功的

种种成因。

一、国外旧改成功案例分析

美国纽约soho区:旧工厂变身时尚街区

类别:改造街区

位置:美国纽约

特色:通过功能布局的整合,打成综合性的时尚街区

soho是英语单词south ofhouston的缩写,指的是处于纽约下城houston街。

1850年的soho地区建起了大批铁铸的厂房,成为国际知名品牌的

加工厂和艺术展览区。60年代,一些主要由画家和雕塑家组成的艺

术家陆续搬进soho区,把这些空置的工厂变成工作室。到70年代,政府将这个地区划分成居住区并加以保护,一些商家和有经济实力

的画廊也相继进入,使soho发展成集居住、商业和艺术为一身的一个完善的社区,被誉为艺术家的天堂。

今天的soho它是商业和艺术充分融合的区域,是富有个性的、有着深刻文化内涵的商业区,是时尚的代名词。1967年美国旧金山吉拉

德里广场

类别:工厂改造

位置:美国加州旧金山渔人码头

特色:全美第一座工厂改造的露天购物中心

1864年,这里叫做毛线磨坊(woolen mill);1893年,意大利移民吉

拉德里(domingoghirardeli)以细火慢熬生产的意大利巧克力,推出

后大受欢迎,便买下这栋大楼作为工厂;1964年,已经废弃的巧克力厂、毛纺厂等旧建筑被改建为商店及餐饮设施,成为全美第一座工

厂转型的露天购物中心,并改名为吉拉德里广场。

而到了上世纪70年代,旧工厂改造风潮进入了延展期。随着工业文

明的衰落,越来越多的旧工厂改造在政府的主导下进行功能上的再生;同时,日本也紧跟欧美部分加入了经济转型和旧厂房改造之列,

其代表项目是1974的仓敷阿依比广场项目(图示案例2)。仓敷阿依

比广场

图示案例3:1974年日本仓敷阿依比广场(仓敷常春藤广场)

项目:将一栋19世纪的纺织厂厂房改建成观光旅馆,通过巧妙的保

留红砖外墙的观光及街区原貌,是现代人依然能体验旧时的风光,

这个改造获得日本建筑界的最高奖建筑师学会奖。

类别:工厂改造旅馆

位置:日本仓敷冈山县

特色:保留红砖外墙的观光及街区原貌,观光旅馆

仓敷常春藤广场由明治时期建成的仓敷纺织厂改建而成,红砖上攀

爬着绿意盎然的常春藤,极富特色。其多功能厅 floral court 的装饰

和墙面皆花意盎然,由建于大正初期(19世纪初)的工厂讲堂改造而成。宽广的酒店庭院内,建筑与空间洋溢着明治、大正时期的浪漫

氛围,新与旧完美融合,并设有休憩广场、文化设施、手工坊,是

追求文化内涵与舒适体验的各年龄层宾客的绝佳选择。法国巴黎奥

赛艺术博物馆

类别:车站改造

位置:法国巴黎

特色:由火车站改造、巴黎三大艺术宝库之一

法国塞纳河左岸的一座废弃的火车站,在政府的主导下改建成拥有4000多建绘画、雕塑及家具成列,面积超过4.5万方的巴黎三大艺

术宝库之一。

法国塞纳河左岸的一奥赛火车站,由于站台过短无法满足新型火车

的需求,在1939年后逐渐被铁路联营公司废弃。

1977年,吉斯卡尔.德斯坦总统决定实施蓬皮杜总统曾提出的方案,

将旧火车站改造为博物馆,改造工程从1983年开始,一千名工人

用了3的时间完成。废弃火车站成了拥有4000多建绘画、雕塑及家

具成列,面积超过4.5万方的巴黎三大艺术宝库之一。

二、旧工厂改造的价值探索

相对于世界的进程步伐,中国的旧工厂改造始于上世纪末本世纪初。尽管起步较欧美要晚得多,然而发展的速度则要快得多,短短二十

年的时间已经进入到第4阶段。这固然因为中国的工业起步本身较

晚有关,也与城市转型的速度有关。自上海、北京、广州、深圳四个领跑城市率先开始了城市的转型,同时也启动和改造了一批具有历史意义的旧工厂改造项目,如上海的m50、8号桥,北京798,深圳华侨城oct等(图示5-从左到右依次排列)。近5年来,更多的城市出现退二进三以及对城中村的改造,使旧工厂改造迅速从一线城市先二三线城市扩展。

图示5

上海的m50、8号桥、北京798、深圳华侨城oct

纵观旧工厂改造的发展历程,我们不难发现城市经济结构的变化、产业升级调整,加上政府的指引及相关政策的推出是这股热潮的核心动因。然而,各地老厂房改造实践中难言成功的现状中,旧工厂改造对于一个城市发展的价值何在呢?

从经济成本角度考量,城市版图在不断地扩大,那些曾经的旧工厂所占土地现今则是城市中心区域寸土寸金的资源。以上海为例,最初2005年的18个创意产业园中有16个是旧工厂改造项目,分布于静安区、卢湾区、黄埔区、长宁区等城市中心区域。因此,区位优势是其经济价值的首要体现。

其次,从成本角度而言,对旧厂房的改造其成本相对低于重新建造的成本投入,如大跨型厂房的改建成本一般会控制在总造价的10-20%。

再次,旧厂房大空间、高楼层的物业条件,以及大面积多建筑物构成的规模效应,能为项目功能重新定位提供多元组合空间,甚至衍生出全新的产品,以满足个性化的需求,从而进一步挖掘其商业价值,甚至开创新的生活理念,soho、loft等产品的诞生就是最好的证明。

而在环境方面,现有的旧工厂大多产能落后、设备陈旧、缺乏充分的环保手段,其对环境的污染和城市的破坏也是促使其变迁或消亡的原因之一。同时,推倒重建会造成的不同程度的环境破坏和大量材料资源的消耗。环境本身就是一种资源,而保护和循环利用旧工厂也是对城市环境资源的保护行为。

三、能做什么?旧工厂改造定位指引

先看看国外的案例:图示6:德国改造案例(依次为schlffbau, kokerei zollvereinessen, gassometer city, landschaftspark nord duisburg)

图示7:英国: tatemodem art

图示8:美国:mass moca

图示9:加拿大

图示10:日本

我们在来看下国内案例:

北京798:(图示11)

北京尚8文化创意产业园:(图示12)

上海1933:(图示13)

上海红坊创意区(图示14)

上海田子坊:(图示15)

上海8号桥:(图示16)

深圳创意之都:(图示17)

深圳oct:(图示18)

从这些地区的成功案例来看,旧工厂的改造已经不仅仅拘泥于艺术、创意这样的产业,更多的是注入了商业的元素。购物、餐饮、娱乐

等商业相融相生极大丰富了改造项目的城市功能,而多元化的组合

也进一步提升了改造项目在城市中的存在感,推动产业的进一步发展。这种btb+btc的联动模式值得大多旧工厂改造项目借鉴。

这其中,商业如何取得成功是诸多改造项目面临的最困难的问题。

目前国内的改造项目更多是以产业为主的btb单核驱动,不过相信

随着越来越多的旧工厂进入到这个领域,将形成具备中国特色的

btb+btc双轮驱动模式。

四、怎么做?旧工厂改造成功案例分享

去年十月开园的成都东区音乐公园就是一个寻求在产业与商业协同

发展的项目。这个项目是依托于四川中移动无线音乐基地的产业基础,以音乐为灵魂和主题结合产业(无线音乐基地)和大众音乐消费

的一个复合型(btb+btc)改造项目。

以成都东区音乐公园为例,该项目的难点与此类旧工厂的改造与任

何一个商业地产项目的操作相似,成功的定位、系统完善的预开业

管理和具有创造性、可操作性的运营管理及优化,三者缺一不可。

在这样的前提下,于传统的老厂房能否找到一种新表现形式,摆脱

抄袭模仿现有案例的旧路,而是在创新中寻找到突破。

成都东区音乐公园在参考国内外案例以及各方面专家的建设意见,

着眼于本地的资源优势,将音乐定为这个项目的关键词。那么如何

让项目构建出既能保证在产业上高度满足音乐定位的需求,同时又

能满足大众音乐消费的功能定位和业态组合呢?项目定位的深入梳理

首当其冲。

成都东区音乐公园从产业端(btb)和消费端(btc)两方面入手,确定项

目的四大功能定位、七大业态(图示19、20),全面呈现了一个以音

乐为主题的,集商务、休闲、娱乐为一体的新形态商业街区。同时,从资源平衡性的角度出发,提出了定位与后期招商匹配的关键要素,为第二阶段的预开业管理奠定稳固的基础。

图示19四大功能定位

图示20七大业态

第二阶段的预开业管理是一个系统性强、涉及面广的重要环节。良

好的预开业管理不仅能够降低成本、缩短开业周期,且可以实现产

品定位落地、确保客户投资价值最大化。在此阶段的工作涉及多方面,既独立又环环相扣。具体可归纳为以下4大方面:布局及动线

规划方面:

有旧厂房改造需要面对重大课题之一。最主要的是因为旧厂房都是

先用物业的利用,因此,需要充分了解各物业条件,寻找到相匹配

的业态,然后结合整体动线进行合理有效的布局,提高利用率,减

少投资成本,包含的内容也很多,大致可分为几个步骤:

(1)通过项目立地的研究分析,确定项目的出入口和主动线,水平动

线和空间布局,同时确定公共空间及配套设备设施点。

(2)充分分析区域内各厂房的物业结构,匹配相应的定位业态,并结

合动线及交通组织的规划,合理的对业态进行布局。

(3)根据已确定的招商对象需求,包括面积、层高、水电、隔油排污

等方面的需求进行详细的铺位切割,并提供完整的店铺交房条件。(4)对于一个园区或街区型项目而言,导示系统的设置非常重要;此外,商户的店招、户外广告、景观照明、临电预置等设施的点位规划和

标准也是必不可少的内容。招商方面

诸多环节中,招商策略的制定尤为关键,其中又以租户租户和商务

条件设定为核心:

(1)租户组合计划及谈判策略:

针对招商短板,提出阶段性加强经营客流驱动型租户这一概念,进

一步帮助成都东区音乐公园合理把控招商节奏。另一方面,为了确

保商户不偏离项目定位的方向,创建引入商户的五大评审标准,并

通过评审会的方式进行把控。

(2)商务条件设定

根据项目的收益预测,结合谈判策略、市场租金调查确定租金收益

模型(包括对初始租金、租期、上涨幅度、合约期、收取方式、发展

周期等方面的设定)、租金收取模式及其他商务条件,如免租优惠设定、装修免租设定、停车场优惠、广告牌优惠计划等。运营管理标

运营管理标准sop是运营的基石,是运营准备的重中之重,必须确

保完备,不可忽略任何一个运营细节的管理办法,减少未来可能引

发的混乱。这部分的工作包括制定运营中的规章制度及各类标准,

是项目开业运作的保障。

整个期间共分为营运管理、物业管理、客户管理三大板块,涵盖15

项具体工作,如运营公司业务架构、岗位职能、薪酬体系、日常运

营管理、园区经营提升体系、运营管理电子系统建立、商户管理、

物业管理、促销管理、公共空间临时租赁管理、投诉管理、培训等等。营销推广和实施方面:

成都东区音乐公园的成功开业离不开行之有效的营销推广策略。对

于旧工厂改造项目来说,单纯做出产品远远不够,还需要相应的营

销推广策略提升项目的人气,以推动项目产业及商业的共同发展。(图示21)。

具体到成都东区音乐公园,从形象定位消费者诉求,从宣传口号到

宣传工具、从宣传推广渠道制定到内容的设计,从营销推广计划到

具体执行。建立起项目品牌的知名度,引起业界和消费者的双重关注,吸引客流,点燃项目的引爆点。

不同于销售,经营行为是长期的、持久的,一时的人气兴盛未必能

够长久,尤其对于改造项目,先天在商业上的需要在运营的过程中

保持更快速的反应以及准确的应对。

结合成都东区音乐公园这个项目来看,火爆的开园让这个项目拥有

良好的开始,在近半年的经营过程中也仍有继续优化的空间。比如,定位诉求与业态租户的联动推广问题、目标消费者需求与业态及品

牌的匹配性问题、项目整体业态与品牌的平衡性问题等。

针对这些问题,建议运营方应加强大众营销推广力度;优化调整非音

乐业态构成,引人消费者认知度高的本地及全国性品牌商户,使整

个园区做到真正的音乐主题化,消费大众化,以此扩大普通消费群

的到访,促成更多的首次费频次,增加转换率,延长驻留时间,同时,为办公人群的导入奠定基础

真正的运营是一个不断调整的过程,也是一个不断挑战的历程,现

在就对旧工厂改造的成效进行评判还为时过早。对于大部分改造旧

工厂来说,准确把握项目所面向客群的需求才最为关键。在此前提

下,有效地执行项目,只有综合了经济效用、文化传承、环境保护等多方益处所凝聚的高附加值产品才是更具生命力的。

【篇二:工业改造案例】

[img,550,auto]/wordpress/wp-

content/uploads/2012/03/201203070100-550x232.jpg[/img]

北杜伊斯堡景观公园(landschaftspark duisburg-nord)是德国北杜伊斯堡的一个后工业景观公园,由

德国景观设计师彼得拉茨与合伙人与1991年建立,目的是为了理解过去的工业,而不是拒绝。其原址是炼

钢厂和煤矿及钢铁工业,使周边地区严重污染,于1985年废弃,19世纪中期之前为农业用地。公园设计与

其原用途紧密结合,将工业遗产与生态绿地交织在一起。1994年正式对外开放。彼得拉茨也因此设计于2

000年获得第一届欧洲景观设计奖。

[img,550,auto]/wordpress/wp-

content/uploads/2012/03/201203070101-550x430.jpg[/img] [img,550,auto]/wordpress/wp-

content/uploads/2012/03/201203070102-550x429.jpg[/img] [img,550,auto]/wordpress/wp-

content/uploads/2012/03/201203070103-550x366.jpg[/img] [img,550,auto]/wordpress/wp-

content/uploads/2012/03/201203070104-550x449.jpg[/img]

设计师彼得拉茨(peter latz)的设计思想理性而清晰,他对原有场地尽量减少大幅度改动,并加以适量补充,

使改造后的公园所拥有的新结构和原有历史层面清晰明了。他用生态的手段处理这片破碎的区域。首先,工

厂中的构筑物都予以保留,部分构筑物被赋予新的使用功能。工厂中原有的废弃材料也得到尽可能地利用。

其次,工厂中的植被均得以保护,荒草也任其自由生长。第三,水的循环利用采用了科学的雨洪处理方式,

达到了保护生态和美化景观的双重效果。拉茨最大限度地保留了工厂的历史信息,利用原有的废料塑造公

园的景观,从而最大限度地减少了对新材料的需求,节省了投资。经过4年多的努力,这个昔日的钢铁厂被

改造成为一个占地230公顷的综合休闲娱乐公园,与之相关的许多分支项目在随后的几年中也都逐步完成。

[img,550,auto]/wordpress/wp-

content/uploads/2012/03/201203070105-550x550.jpg[/img] [img,550,auto]/wordpress/wp-

content/uploads/2012/03/201203070106-550x446.jpg[/img] [img,550,auto]/wordpress/wp-

content/uploads/2012/03/201203070107-550x431.jpg[/img] [img,550,auto]/wordpress/wp-

content/uploads/2012/03/201203070108-550x369.jpg[/img]

整个公园分为四个景观层面:一,铁轨公园结合高架步道营建出了

公园中的最高层,它像整个公园的脊柱一般,

不仅仅是景区内部的散步通道,还建立了各个市区间的联系,增强

了城市沟通,并且增调了开放性空间的功能。

二,在公园的底层上是水景观...

【篇三:工业改造案例】

伦敦金丝雀码头

金丝雀码头(canary wharf)是20世纪后期伦敦最大的城市更新项目,是大型城市商业开发的典型案例,也是通过城市设计重塑城市

空间带动城市复兴的代表作

它位于伦敦老城区边缘的道格南区(the docklands)的中心,也就

是狗岛(isle of dogs)北部废弃工业区

金丝雀码头曾经是伦敦东部重要的港口,自19世纪初开始到1980

年关闭,它一直是兴旺的工业码头。但随着经济转型,港区逐步没落。1981年英国政府启动更新计划,经过二三十年的发展建设,使

其从一个没有任何商务基础的工业区发展为伦敦重要的金融商务区

如今的金丝雀码头成为众多银行总部、商业巨头总公司集聚的地方,汇丰银行、花旗银行、摩根大通、路透社、镜报等等都在这里落户

其实这类型的例子还有很多,我只是举了比较典型的一个

在城市更新方面(当然包括旧工业区的复兴),欧洲有着悠久的历史。对于废弃、没有得到充分利用的土地及地上建筑物有一个统称

叫“棕地”,通过城市更新、环境改造等手段复兴该地区,这叫“棕地

重建”(brownfield regeneration)。甚至在2004年创立了欧洲棕地

重建倡导联盟(beri),是欧洲棕地重建中颇具影响力的跨国研究项目

之一,汇集了欧洲在棕地重建方面最新的解决方案和最佳做法,典

型的项目包括:

都柏林smithfield

通过保护历史建筑及街道模式来塑造强烈的场所特征与识别性

斯德哥尔hammarby

仅有的几栋1930年代-1940年代的厂房建筑被评估为文化遗产建筑并予以保留在重建中,它们被改造再利用为办公建筑或社区图书馆或学校等等

布里斯托尔港区

旧货仓则被翻新用于休闲和商业用途。新的功能重新赋予那些曾经在工业化时期重要的场地元素以新的角色

瑞士索洛图恩ex-industry wood complex

ex-wood industry complex坐落在阿勒河附近,是瑞士第二大棕地sources:

the newest experience on brownfield regeneration in europe:beri project as a case

the review of planning practice in brownfield regeneration - some european experiences

urban space network and social inclusion after a large scale regeneration project:case study of canary wharf in london

工业改造案例

工业改造案例 【篇一:工业改造案例】 随着城市化步伐的加快和城市经济结构的转型,曾经代表城市工业 文明、象征城市经济发展的工厂及工厂群逐渐退出历史舞台,而这 些旧工厂的价值及其所蕴含的历史痕迹并未随之消失,相反,随着 全新的创意产业、新兴产业等新鲜血液的注入,旧厂房的生命也通 过承载功能的变化重新焕发出生机,再一次推动着城市的变迁。 本文将通过国内外旧工厂改造的发展历程及典型案例来探究成功的 种种成因。 一、国外旧改成功案例分析 美国纽约soho区:旧工厂变身时尚街区 类别:改造街区 位置:美国纽约 特色:通过功能布局的整合,打成综合性的时尚街区 soho是英语单词south ofhouston的缩写,指的是处于纽约下城houston街。 1850年的soho地区建起了大批铁铸的厂房,成为国际知名品牌的 加工厂和艺术展览区。60年代,一些主要由画家和雕塑家组成的艺 术家陆续搬进soho区,把这些空置的工厂变成工作室。到70年代,政府将这个地区划分成居住区并加以保护,一些商家和有经济实力 的画廊也相继进入,使soho发展成集居住、商业和艺术为一身的一个完善的社区,被誉为艺术家的天堂。 今天的soho它是商业和艺术充分融合的区域,是富有个性的、有着深刻文化内涵的商业区,是时尚的代名词。1967年美国旧金山吉拉 德里广场 类别:工厂改造 位置:美国加州旧金山渔人码头 特色:全美第一座工厂改造的露天购物中心 1864年,这里叫做毛线磨坊(woolen mill);1893年,意大利移民吉 拉德里(domingoghirardeli)以细火慢熬生产的意大利巧克力,推出 后大受欢迎,便买下这栋大楼作为工厂;1964年,已经废弃的巧克力厂、毛纺厂等旧建筑被改建为商店及餐饮设施,成为全美第一座工 厂转型的露天购物中心,并改名为吉拉德里广场。

旧工业建筑改造为博物馆案例解析

旧工业建筑改造为博物馆案例解析 背景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工业结构的转型,许多老旧的工业建筑面临着闲置和废弃的命运。然而,这些老旧工业建筑往往具有独特的历史价值和建筑风格,因此将其改造为博物馆成为了一种常见的选择。通过将这些老旧工业建筑重新利用,不仅可以保护城市历史遗产,还能够提供一个展示文化、艺术和科技等方面内容的场所。本文将通过分析具体案例,探讨旧工业建筑改造为博物馆的过程和结果。 案例一:波尔图酒窖博物馆(Porto Wine Cellars Museum) 背景 波尔图酒窖博物馆位于葡萄牙波尔图市(Porto)附近,是一个将旧酒窖改造而成 的博物馆。该地区以出产波尔图葡萄酒而闻名,在19世纪和20世纪初达到了巅峰。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许多酒窖被废弃或闲置,这些老旧的酒窖面临着被拆除的风险。 过程 波尔图酒窖博物馆的改造过程经历了以下几个关键步骤: 1.研究和评估:在确定将这些旧酒窖改造为博物馆之前,进行了对其历史和文 化价值的研究和评估。这一步骤有助于确保改造后的博物馆能够充分展示当 地的葡萄酒文化和历史。 2.设计规划:根据研究和评估结果,制定了具体的设计规划。考虑到原有建筑 的特点和限制,设计师们通过合理利用空间、改善通风和照明等措施,使得 新博物馆能够满足展览、教育和游客接待等功能需求。 3.结构加固:由于老旧建筑可能存在结构问题,需要进行必要的加固工作。这 一步骤包括加固墙体、修复屋顶以及处理地基等工作,以确保新博物馆的安 全性和稳定性。 4.内部装修:根据博物馆的定位和主题,进行了内部装修工作。这包括展览设 计、展品陈列、灯光布置等方面的工作,以营造出适合展示葡萄酒文化的氛 围。 结果 波尔图酒窖博物馆的改造取得了以下成果:

深圳工改案例

深圳工改案例 摘要: 一、深圳工改背景及意义 二、深圳工改典型案例分析 1.案例一:罗湖区某厂区改造 2.案例二:南山区某科技创新园区建设 3.案例三:宝安区某传统制造业园区升级 三、深圳工改政策及措施 四、深圳工改对城市发展的影响 五、总结与展望 正文: 一、深圳工改背景及意义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更新已经成为各大城市面临的重要课题。深圳作为改革开放的前沿,历经四十余年的快速发展,城市空间面临严重不足,产业结构亟待优化。因此,工改(工业用地改造)项目应运而生,旨在提高土地利用效率,推动产业结构升级,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 二、深圳工改典型案例分析 1.案例一:罗湖区某厂区改造 罗湖区某厂区改造项目,通过将原有工业用地转变为商业、办公、居住等多功能用地,实现了土地价值的最大化。改造后,该区域产业结构得到优化,人居环境质量得到提升,为城市发展注入了新活力。

2.案例二:南山区某科技创新园区建设 南山区某科技创新园区,依托深圳的高校和科研机构,将原有工厂转型升级为集研发、孵化、产业配套于一体的科技创新园区。此举不仅促进了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还吸引了大量优秀人才,进一步提升了区域创新能力。 3.案例三:宝安区某传统制造业园区升级 宝安区某传统制造业园区通过引入新兴产业和企业,实现产业转型升级。同时,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园区整体竞争力。这一案例体现了深圳工改对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推动作用。 三、深圳工改政策及措施 为推进工改项目,深圳市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和措施,如简化审批流程、提供财政支持、鼓励创新产业发展等。这些政策为工改项目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环境,助力企业和个人积极参与城市更新。 四、深圳工改对城市发展的影响 深圳工改项目在提高土地利用效率、优化产业结构、提升城市品质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同时,工改项目的推进也为周边区域带来了就业、交通、教育等配套设施的完善,进一步提升了城市居民的生活水平。 五、总结与展望 总体而言,深圳工改项目为城市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未来,深圳工改将继续深化,以实现城市空间的合理利用和产业结构的持续优化。

工业园区升级改造案例分享

工业园区升级改造案例分享 1. 张江高科技园区升级改造 位于上海浦东新区的张江高科技园区是中国最早的高科技园区之一。随着科技发展的迅猛,园区进行了一系列的升级改造,以适应日益增长的科技产业需求。改造的重点包括提升基础设施建设,加强科研机构和企业的合作,引进高端科技人才等。通过升级改造,张江高科技园区成为了国内外科技企业和创新人才聚集的重要地区。 2. 广州开发区升级改造 广州开发区是中国南方重要的经济开发区之一。为了提升园区的竞争力和吸引力,广州开发区进行了全面的升级改造。改造的重点包括优化园区的交通网络,完善配套设施,加强环境保护措施等。通过升级改造,广州开发区吸引了大量的国内外企业入驻,推动了当地经济的快速发展。 3. 成都高新区升级改造 成都高新区是中国西部重要的科技创新基地之一。为了推动区域经济发展,成都高新区进行了一系列的升级改造。改造的重点包括提升园区的创新能力,加强科技研发和产业转化,培育高新技术企业等。通过升级改造,成都高新区成为了中国西部科技创新的重要引擎。 4. 深圳前海自贸区升级改造

深圳前海自贸区是中国自贸区改革的试验田之一。为了推动自贸区的建设与发展,前海进行了一系列的升级改造。改造的重点包括优化营商环境,推动金融创新,吸引国际企业入驻等。通过升级改造,前海自贸区成为了深圳乃至全国的经济增长点。 5. 上海自贸试验区升级改造 上海自贸试验区是中国自贸试验的先行者之一。为了提升自贸试验区的开放水平和创新能力,上海自贸试验区进行了全面的升级改造。改造的重点包括推动金融改革,加强跨境贸易便利化,促进科技创新等。通过升级改造,上海自贸试验区成为了中国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 6. 北京中关村科技园区升级改造 北京中关村科技园区是中国最著名的科技园区之一。为了保持科技创新的领先地位,中关村进行了一系列的升级改造。改造的重点包括加强科技成果转化,培育高端科技企业,引进国际合作等。通过升级改造,中关村科技园区成为了全球科技创新的重要中心。 7. 苏州工业园区升级改造 苏州工业园区是中国最早的工业园区之一。为了适应经济发展的新要求,苏州工业园区进行了一系列的升级改造。改造的重点包括提升基础设施,优化产业结构,加强环境保护等。通过升级改造,苏州工业园区成为了中国东部地区重要的经济增长点。

德国鲁尔工业区改造的案例分析

德国鲁尔工业区 ——资源型城市的转型经典鲁尔区是欧洲最大的经济区域,也是欧洲人口密度最大的地域之一。鲁尔区因莱茵河的支流鲁尔河蜿蜒穿过而得名。德语中对“鲁尔区”一词有许多用法,最简单的一个用法确实是“饭锅”。从那个地址不难看出,那个地域经济进展对德国的重要性。 一、情形简介 鲁尔工业区是德国最重要的工业区,号称“德国的心脏”。它 属于北莱茵-威斯特法伦州(简称北威州)行政区划内,位于德国西 部、莱茵河下游,鲁尔河与利珀河之间,。通常将鲁尔煤管区计划协 会所管辖的地域,作为鲁尔区(Ruhrg-ebiet)的地域界限,其面积 为4593平方千米,占德国面积的1.3%。 鲁尔区既是生产中心,又是消费中心。区内人口和城市密集,人 口达570万,占全国人口的9%,核心地域人口密度超过每平方千米 2700人。以鲁尔区为中心,方圆100千米内集中了5个50~100万 人和24个10~50万人的城市,工厂、住宅和浓密的交通网交织在一 路,形成连片的城市带,是德国最大的消费核心。 二、进展优势 1、优越的区位条件 鲁尔区自古处于东西欧往来的“圣路”地带,也是通向中欧、的捷径,是的交通路口。 在近代资本主义进展中,又位于欧洲经济最发达的“金三角”内:西边与法、荷、比、卢的工业区呼应;北边与丹麦和南部工业区相距不远;东北、南面又临近德国州的济重心区——扎耳茨吉待三角工业区、莱茵河下游以—杜塞尔多夫为中心的工业区。 如此优越的区位便于与欧洲一起体成员国间的贸易往来、本国工业区间联系合作。 2、煤炭资源丰硕。 鲁尔区有着丰硕的煤炭资源。煤炭地质储量为2190亿吨,占德国总储量的3/4,其中约220亿吨,占德国90%。 鲁尔区的煤炭煤质好,煤种全,为优质硬煤田,可炼优质焦炭的肥煤占储量的3/5,煤炭所含的灰分(为3~18%)和硫分(为0.5%~1.5%)都低,发烧量高,其中肥煤的发烧量高达8600大卡/千克。 3、水陆交通便利。 ○1莱茵河纵贯全工业区南北。 区外从莱茵上溯,可直抵,并可通过杜伊斯堡到鹿特丹港与世界各地进行贸易往来。同时鲁尔区东部可利用多特蒙德—埃姆斯运河,经港与海外联系。

一企一策工业企业技改优秀案例

一企一策工业企业技改优秀案例 摘要: 一、引言 二、工业企业技改的背景和意义 三、一企一策的实施 1.确定目标企业 2.制定个性化技改方案 3.实施过程及成果 四、优秀案例分析 1.案例一:某制造业企业的技改之路 2.案例二:某能源企业的技改实践 3.案例三:某高科技企业的技改成果 五、一企一策工业企业技改的未来展望 正文: 一、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工业企业面临着转型升级的巨大压力。为了提高工业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国家鼓励并支持工业企业进行技术改造(简称“技改”)。在这种背景下,“一企一策”的技改模式应运而生,旨在为每个企业量身定制最适合其发展的技改方案。本文将对这一模式进行详细解读,并通过优秀案例分析,探讨工业企业技改的现状和未来。 二、工业企业技改的背景和意义

在我国,工业企业技改的背景主要有以下几点:首先,传统产业面临资源约束和环境压力,迫切需要转型升级;其次,新兴技术不断涌现,为工业企业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最后,国家政策大力支持工业企业技改,以提高产业整体竞争力。 技改对于工业企业具有重大意义。首先,通过技改,企业可以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从而提高市场竞争力;其次,技改有助于企业实现绿色、可持续发展,符合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最后,技改有助于企业抓住新兴技术的发展机遇,实现产业升级。 三、一企一策的实施 1.确定目标企业:政府相关部门根据企业的发展状况、产业政策导向等因素,选定一批具有技改需求和潜力的企业作为目标企业。 2.制定个性化技改方案:针对每个目标企业,政府组织专业团队进行实地调研,了解企业的具体需求,制定出具有针对性的技改方案。 3.实施过程及成果:企业按照技改方案进行实施,政府相关部门提供政策支持、资金补助等帮助。技改完成后,企业生产效率、产品质量和环保水平得到显著提升,实现了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的共赢。 四、优秀案例分析 1.案例一:某制造业企业的技改之路 该企业通过引进先进生产线、优化生产流程等方式,实现了产能翻番、成本降低的目标。技改项目的成功实施,使企业迅速占领市场份额,实现快速发展。 2.案例二:某能源企业的技改实践

工业遗产景观改造案例

工业遗产景观改造案例 工业遗产是城市发展的重要历史遗产,它不仅是城市文化的重要组 成部分,也是城市发展的重要资源。然而,由于历史原因和城市发展 的需要,许多工业遗产已经被废弃或者被拆除,这些工业遗产的废墟 成为了城市的一道风景线。为了更好地保护和利用这些工业遗产,许 多城市开始进行工业遗产景观改造。下面,我们将介绍几个工业遗产 景观改造的案例。 一、工业遗产公园 工业遗产公园是将废弃的工业遗产改造成为公园的一种方式。这种方 式不仅可以保护工业遗产,还可以为市民提供一个休闲娱乐的场所。 例如,上海的世博园区就是将原来的纺织厂改造成为的一个公园。这 个公园不仅保留了原来的厂房和机器设备,还增加了许多现代化的设施,如音乐喷泉、儿童游乐区等,成为了上海市民休闲娱乐的好去处。 二、工业遗产文化中心 工业遗产文化中心是将废弃的工业遗产改造成为文化中心的一种方式。这种方式可以保护工业遗产,同时也可以为市民提供一个文化交流的 场所。例如,北京798艺术区就是将原来的电子厂改造成为的一个艺 术区。这个艺术区不仅保留了原来的厂房和机器设备,还增加了许多 艺术展览和文化交流的活动,成为了北京市民文化交流的好去处。

三、工业遗产酒店 工业遗产酒店是将废弃的工业遗产改造成为酒店的一种方式。这种方式可以保护工业遗产,同时也可以为游客提供一个独特的住宿体验。例如,南京的金陵饭店就是将原来的纺织厂改造成为的一个酒店。这个酒店不仅保留了原来的厂房和机器设备,还增加了许多现代化的设施,如游泳池、健身房等,成为了南京市民和游客住宿的好去处。 总之,工业遗产景观改造是一种保护和利用工业遗产的好方式。通过工业遗产公园、工业遗产文化中心和工业遗产酒店等方式,可以将废弃的工业遗产变成城市的一道亮丽风景线,同时也可以为市民和游客提供更多的休闲娱乐和文化交流的机会。

船厂改造案例

船厂改造案例 船厂改造是指将原本用于制造船只的厂房、码头、设备等进行改造,以适应新的产业需求。随着船舶制造业的逐渐萎缩,船厂改造已成为许多城市发展的重要手段。下面列举了10个船厂改造案例。 1. 纽约布鲁克林海军船厂改造为工业园区 纽约布鲁克林海军船厂曾是美国海军的主要造船基地,但随着军事需求的减少,该船厂逐渐荒废。后来,纽约市政府将其改造为一个工业园区,吸引了许多科技公司和创业者入驻。 2. 英国泰恩河畔纽卡斯尔船厂改造为文化中心 英国泰恩河畔纽卡斯尔船厂曾是英国造船业的重要基地,但随着船舶制造业的衰落,该船厂逐渐荒废。后来,该船厂被改造为一个文化中心,包括艺术展览、音乐会、电影放映等活动。 3. 上海江南造船厂改造为创意园区 上海江南造船厂曾是中国造船业的重要基地,但随着船舶制造业的逐渐萎缩,该船厂逐渐荒废。后来,上海市政府将其改造为一个创意园区,吸引了许多创意企业和设计师入驻。 4. 意大利里窝那船厂改造为豪华酒店 意大利里窝那船厂曾是意大利造船业的重要基地,但随着船舶制造业的衰落,该船厂逐渐荒废。后来,该船厂被改造为一家豪华酒店,保留了原有的工业风格。

5. 美国旧金山亚历山大海军船厂改造为住宅区 美国旧金山亚历山大海军船厂曾是美国海军的主要造船基地,但随着军事需求的减少,该船厂逐渐荒废。后来,该船厂被改造为一个住宅区,包括公寓、别墅等多种类型的住房。 6. 日本长崎造船厂改造为博物馆 日本长崎造船厂曾是日本造船业的重要基地,但随着船舶制造业的逐渐萎缩,该船厂逐渐荒废。后来,该船厂被改造为一个博物馆,展示了日本造船业的历史和文化。 7. 德国汉堡船厂改造为商业中心 德国汉堡船厂曾是德国造船业的重要基地,但随着船舶制造业的衰落,该船厂逐渐荒废。后来,该船厂被改造为一个商业中心,包括购物中心、餐厅、娱乐场所等。 8. 法国圣纳泽尔船厂改造为科技园区 法国圣纳泽尔船厂曾是法国造船业的重要基地,但随着船舶制造业的逐渐萎缩,该船厂逐渐荒废。后来,该船厂被改造为一个科技园区,吸引了许多科技企业和创业者入驻。 9. 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州纽卡斯尔船厂改造为公园 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州纽卡斯尔船厂曾是澳大利亚造船业的重要基地,但随着船舶制造业的衰落,该船厂逐渐荒废。后来,该船厂被改造为一个公园,成为当地居民休闲娱乐的场所。

传统制造产业园更新案例

传统制造产业园更新案例 传统制造产业园是指以传统制造业为主导产业的工业区域,为了适应经济发展和产业升级的需要,对传统制造产业园进行更新改造已成为一种常见的做法。下面将列举10个关于传统制造产业园更新案例的具体内容。 1. 引入高新技术企业:在传统制造产业园内引入高新技术企业,如人工智能、物联网等,与传统制造企业进行合作和交流,促进传统制造业的技术升级和产业转型。 2. 建设智能制造工厂:传统制造产业园可以将部分厂区进行改造,引入智能化设备和机器人技术,实现生产过程的自动化和智能化,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3. 推行绿色制造:传统制造产业园可以引入环保技术和设备,改造生产过程中的污染物排放问题,实现绿色制造,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4. 建设创新研发中心:传统制造产业园可以建设创新研发中心,聚集科研机构和高校资源,与企业开展联合研发,推动科技创新和产品改进。 5. 建立供应链平台:传统制造产业园可以建立供应链平台,整合上下游企业资源,提高供应链的效率和灵活性,降低生产成本。 6. 发展新兴产业:传统制造产业园可以发展新兴产业,如新能源、

新材料等,与传统制造业进行融合,促进产业升级和结构调整。 7. 提供金融支持:传统制造产业园可以与金融机构合作,提供贷款、融资等金融支持,帮助企业解决资金问题,推动产业园的发展。 8. 建设人才培训中心:传统制造产业园可以建设人才培训中心,开展技能培训和职业教育,提高员工的专业技能和素质水平。 9. 引进外资企业:传统制造产业园可以引进外资企业,吸引外资和技术进入,促进产业园内企业的国际化发展。 10. 建立产业联盟:传统制造产业园可以与相关行业的企业建立产业联盟,共享资源、合作发展,提升整个产业链的竞争力。 以上是关于传统制造产业园更新案例的具体内容,通过引入高新技术企业、推行绿色制造、建设创新研发中心等方式,可以促进传统制造业的升级和转型,提高产业园的发展水平和竞争力。

自动化技术在制造业中的工业机器人应用与生产线智能化改造案例分享与效果评估

自动化技术在制造业中的工业机器人应用与生产线智能化改造案例分享与效果评估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自动化技术在制造业领域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其中,工业机器人作为自动化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企业提供 了高效、精确和灵活的生产方式。本文将从实际案例出发,分享一些 工业机器人应用和生产线智能化改造的经验,并对其效果进行评估。 1. 案例一:汽车制造业 在汽车制造业中,工业机器人扮演着重要角色。传统的汽车生产线 通常需要大量的人力和时间,而引入工业机器人后,生产效率得到了 显著提升。以某汽车制造厂为例,他们引入了数十台工业机器人,用 于车身焊接、涂装、装配等关键环节。这些机器人具备高速、高精度 的工作能力,通过自动化操作,大幅度减少了生产周期,并提高了产 品的质量和一致性。 2. 案例二:电子产品制造业 在电子产品制造业中,工业机器人的应用同样取得了巨大成就。以 某电子厂为例,他们引进了自动化生产线,将工业机器人应用于组装、测试以及包装等环节。通过机器人的高速操作和精确度,工作效率大 大提升,并且减少了错误率。此外,机器人还可以在危险或有害环境 下作业,为员工提供了更好的工作条件。 3. 案例三:食品加工业

在食品加工业中,工业机器人的应用对提高生产效率和食品质量起 到了关键作用。某食品加工厂引入了自动化生产线,其中包括工业机 器人用于食品的分拣、包装和质检等环节。机器人能够快速、准确地 完成重复性工作,减少了人为错误的发生,并且大幅度提高了生产速 度和质量。这不仅节省了人力成本,还提升了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综合上述案例,可以看出工业机器人在制造业中的应用带来了显著 的好处。首先,工业机器人具备高速、高精度和稳定的工作能力,有 效提升了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其次,机器人的自动化操作减少了人 为错误的发生,并降低了生产成本。同时,机器人还能够在危险环境 下作业,提供了更安全的工作条件。 然而,工业机器人应用也存在一些挑战。首先,机器人的购置和维 护成本较高,需要企业投入大量的资金和技术支持。其次,机器人的 操作和维护需要专业知识和技能,对员工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此外, 机器人在灵活性和适应性方面仍然有待改进,无法完全取代人力操作。 为了评估工业机器人应用的效果,企业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考量。首先,通过比较引入机器人前后的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评估机 器人的实际效益。其次,关注员工的工作环境和满意度变化,评估机 器人的职业安全性和人机协作性。最后,考虑机器人的回报周期和总 体经济效益,综合判断机器人对企业的投资价值。 总结而言,自动化技术在制造业中的工业机器人应用是一个不可忽 视的趋势。随着技术的进步和成本的降低,工业机器人的应用将更加 广泛,为企业带来更多的机遇和挑战。只有合理评估和利用工业机器

旧厂房改造案例

旧厂房改造著名案例 一、西方发达国家老厂房改造著名案例 在西方发达国家,老厂房改造的理论和实践已经比较成熟,成功的案例也很多。下面从 众多成功案例中,选出三个比较著名的案例作简要介绍。 1、美国纽约SOHO SOHO:于美国纽约市曼哈顿岛的西南端,是一个占地不足0.17平方英里,居民人口不 到7000人的小社区,却是闻名于世的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地,也被视为创意产业的策源地,已经成为世界上通用的当代艺术代名词。 SOH既是工业区,区内有50多座独具风格的铸铁工业厂房建筑。二战之后制造业不再是纽约经济的支柱产业,工厂开始搬出SOHCT区,SOH破的许多厂房成为空置房。20世纪 60年代,随着大批艺术家的入驻,稍作改造的SOHOg渐成为艺术家聚集的场所。1973年, SOH或列为保护区,这是美国也是世界上首次将工厂仓库区列为历史文化遗产得到法律保护。政府在新城市规划中明确了SOHOU艺术品经营为主,辅以餐饮、旅游、时装的时尚化 历史文化景区,建筑的再利用,还吸引了许多著名品牌的时装、家具、床上用具、摆设等的时尚商铺,政府从房地产和其他运营税收的增长上得到了巨额的财富。 2、法国巴黎奥赛艺术博物馆 奥赛艺术博物馆坐落在塞纳河的左岸,是当今巴黎三大艺术宝库之一,现有艺术收藏4000多件(其中有凡高、高甘、安格尔、德拉科卢瓦、莫奈等的作品),包括绘画、雕塑以及家具陈设等,展出面积超过4.5万平方米。 奥赛艺术博物馆原是一座火车站,因跟不上时代的进步,不能发挥应有的功能,形同废置,曾被列为拆除建筑。1982年法国政府决定把它改造为一座艺术博物馆,1986年12月奥 赛艺术博物馆落成开幕。 奥赛艺术博物馆的室内设计由意大利设计师米诺・奥兰蒂完成,在大厅的两侧大量创造 了“房中房”,形成高低错落的夹壁平台以展出雕塑品,使人联想到塞纳河的驳岸码头。保持旧建筑要素的完整是设计成功的重要原因。 3、日本名古屋丰田产业技术纪念馆

国内工业遗址改造案例

国内工业遗址改造案例 作为一个古老而文明的国家,中国拥有众多具有历史意义的工业遗址。这些古老的建筑物见证了中国的工业革命历程,也承载着众多工人的 艰辛汗水。如今,在城市化进程中,许多工业遗址被废弃,不再起到 其原有的作用。为此,一些有识之士开始思考工业遗址的改造和利用,将其转化为现代社会的新场所,为城市发展注入新活力和文化内涵。 在工业遗址改造中,南京金陵纱厂的改造是一个典型案例。作为南京 纺织工业的重要一环,金陵纱厂于上世纪五十年代被建造。然而,随 着时代的变迁和纺织业的日益式微,金陵纱厂逐渐废弃。直到二十一 世纪初,南京市政府决定将其改造成创意文化园区,为城市提供一个 新的文化场所。 在金陵纱厂的改造过程中,保护历史遗迹是关键步骤。建筑师将原有 的建筑结构保持原貌,并在其基础上进行空间创造和功能设计。金陵 纱厂的主体建筑物被分为两个部分:创意文化中心和创意产业园区。 创意文化中心位于原有的纱厂织布车间,通过转化为展览、表演和艺 术活动的场所,使得这座古老的工业遗址焕发出新鲜生机。同时,还 规划出了创意产业园区,将文创产业和创意设计结合在一起,为年轻 人提供了一个充满朝气和智慧的创新创业场所。

金陵纱厂的改造不仅保留了历史的痕迹,也给南京城市文化的发展带来了很大的推动力。借助于崭新的文化、商业、旅游等资源开发,金陵纱厂创意文化园区成为了南京城市的新名片和文旅融合创新的新样本。 同样,上海总工会旧址的改造也是一个成功的工业遗址改造案例。总工会旧址兴建于上个世纪三十年代末至四十年代初,曾经是上海劳动运动的重要场所。经过充分的保护和修缮,总工会旧址恢复了上海旧建筑的光彩和历史的记忆,也成为了独具特色的公共文化场所。 总工会旧址的改造充分体现了人性化的设计理念。原有的办公室被改造成为多功能的展览、会议和接待的场所,食堂则被改造成了一间光线明亮的小型剧院。总工会旧址的改造除了展现传统的文化、历史和艺术之外,更体现了社会的关怀和文化的繁荣。人们在这里可以感受到历史的沉淀和当代的创新,也可以理解文化的变迁和传承。 在中国,工业遗址的改造意义重大。通过将其转换为现代城市文化的新场所,不仅能够保留历史,也能够为城市发展带来巨大的经济和文化价值。同时,这些转型后的工业遗址也给人们提供了一个空间,让他们能够亲身感受到工业化进程对中国社会的深远影响,也更好地激发出年轻一代的创造力和创新精神。

低效工业用地的更新案例

低效工业用地的更新案例 低效工业用地的更新是指对于那些利用率低、效益不高的工业用地进行改造和更新,以提高土地的利用效率和经济效益。下面列举了十个低效工业用地更新的案例。 1. 深圳市福田区CBD更新项目:该项目以原有的低效工业用地为基础,进行了综合开发,建设了一系列现代化的商业办公楼、高档住宅和公共设施,使得原本荒废的工业用地焕发了新的活力。 2. 上海市松江区庙行镇工业园更新项目:该项目通过整合原有的分散、老旧的工业用地,建设了一座现代化的工业园区,引进了一批高新技术企业,提高了土地的利用效率和经济效益。 3. 北京市通州区物流园更新项目:该项目将原有的低效工业用地改造为现代化的物流园,引进了一批物流企业,提升了物流配送的效率,对于促进区域经济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4. 广州市番禺区科技园更新项目:该项目对原有的老旧工业用地进行了更新改造,建设了一座专门面向科技型企业的工业园区,吸引了一批高新技术企业入驻,推动了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 5. 成都市高新区产业园更新项目:该项目将原有的低效工业用地改造为高新技术产业园,引进了一批高科技企业和研发机构,提升了区域的科技创新能力和产业发展水平。

6. 武汉市江汉区老城厢更新项目:该项目对老旧的工业用地进行了改造,建设了一批现代化的商业办公楼和文化设施,提升了区域的形象和吸引力,促进了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城市发展的提升。 7. 青岛市黄岛区港口码头更新项目:该项目将原有的低效工业用地改造为现代化的港口码头,引进了一批先进的装卸设备和物流管理系统,提升了港口的吞吐能力和服务水平,推动了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 8. 天津市滨海新区旧厂房更新项目:该项目对旧厂房进行了改造,建设了一批现代化的产业园区和创意工场,吸引了一批创新型企业和设计机构入驻,推动了区域的创新创业和经济发展。 9. 杭州市余杭区工业园改造项目:该项目将原有的工业园进行了改造和升级,引进了一批高端制造业企业和研发机构,提升了园区的产业结构和技术水平,推动了区域经济的发展。 10. 南京市江宁区工业用地改造项目:该项目对原有的低效工业用地进行了改造和更新,建设了一座以高科技产业为主导的工业园区,吸引了一批高端技术企业和研发机构入驻,推动了区域经济的升级和转型。 通过以上案例可以看出,低效工业用地的更新对于提高土地的利用效率和经济效益具有重要意义。通过改造和更新,原本荒废的工业

工业遗址改造十大经典案例

工业遗址改造十大经典案例 工业遗址改造是指将废弃的工业建筑或者工业遗址进行改造再 利用,以实现城市更新和资源再利用的目的。以下是一些被公认为 十大经典工业遗址改造案例: 1. 伦敦泰特现代美术馆(Tate Modern, London),这座美术 馆原是一座发电厂,通过改造成为世界著名的现代艺术馆,成为了 伦敦的地标性建筑。 2. 纽约高线公园(The High Line, New York),这条公园原 是一条废弃的高架铁路,经过改造成为了一条悬空花园,成为了纽 约市的热门旅游景点。 3. 巴塞罗那加泰罗尼亚国家艺术博物馆(MNAC, Barcelona),这座博物馆原是一座国家宫殿,通过改造成为了收藏了大量加泰罗 尼亚艺术作品的博物馆。 4. 上海1933老场坊(1933 Old Millfun, Shanghai),这座 建筑原是一家肉联厂,经过改造成为了集文化创意、商业和办公于 一体的综合性建筑。

5. 柏林波茨坦广场(Potsdamer Platz, Berlin),这片区域 曾是一片废弃的工业遗址,经过改造成为了柏林市中心的商业和文 化中心。 6. 曼彻斯特博物馆城(Museum of Science and Industry, Manchester),这座博物馆改造自一座废弃的火车站和工厂,展示 了曼彻斯特的工业历史和科技发展。 7. 巴黎拉维利特艺术中心(La Villette, Paris),这个文化公园是在一个废弃的屠宰场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成为了巴黎市民休 闲娱乐的好去处。 8. 荷兰埃因霍温博物馆(Van Gogh Museum, Amsterdam),这座博物馆原是一座主教宫,后来改造成为了收藏梵高作品的博物馆。 9. 芝加哥米尔顿·杜尚社区艺术中心(Milton D. Dam Community Arts Center, Chicago),这个艺术中心是在一个废弃 的公共学校建筑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为当地社区提供了艺术和文化 交流的场所。 10. 北京798艺术区(798 Art Zone, Beijing),这个艺术区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