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绿道管理规定

深圳绿道管理规定
深圳绿道管理规定

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加强绿道建设和管理,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建设生态文明城市和宜居城市,根据相关法律法规规定,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绿道,是指以绿化为特征,串联成网,供市民休闲游憩、运动健身的慢行道路。绿道分为下列三种类型:(一)省立绿道,是指纳入广东省绿道总体规划,连接城市与城市,对区域生态绿地保护和生态网络体系建设具有重要影响的绿道;

(二)城市绿道,是指连接市域主要节点并与省立绿道相连通的绿道;

(三)社区绿道,是指连接社区公园、街头绿地,主要为附近居民服务的绿道。

绿道类型划定后,绿道管理部门应当向社会公布,并在绿道显著位置予以标识。

第三条本办法适用于本市行政区域内省立绿道、城市绿道及其控制区的规划、建设、使用和管理。

社区绿道的管理依照现行绿化和道路管理的法律、法规和规章执行。市规划国土部门应当将社区绿道纳入绿道专项规划。

第四条本办法所称绿道控制区,是指沿绿道路沿外侧,划定一定范围并加以管理和保护的区域。

省立绿道和城市绿道应当划定绿道控制区。

第五条本办法所称绿道管理,是指对绿道及其控制区内绿化、路面、标识、服务设施的管理。

第六条市规划国土部门负责编制全市绿道专项规划及省立绿道修建性详细规划。

市人居环境部门统筹全市绿道规划建设工作,组织制定绿道建设总体实施方案,开展绿道建设工作的检查监督、情况通报,协调解决绿道建设中的重大问题。

市城市管理部门具体负责全市绿道的管理,负责省立绿道的建设,对各区政府(含新区管理机构,下同)绿道管理部门开展绿道建设和管理工作进行指导、监督、检查和考核。

发展改革、公安、财政、交通运输、水务、文体旅游、农业、口岸等部门应当按照各自职责,配合做好绿道建设、管理和运营工作。

第七条各区政府应当明确绿道管理部门,承担辖区内城市绿道和社区绿道的建设,负责辖区内绿道的管理工作。

第八条绿道管理应当遵循统一规划、分期建设、属地管理、专项考核的原则。

第九条绿道建设和管理经费由市、区财政按照职责分工予以保障。鼓励社会和个人通过各种捐助形式参与绿道建设和管理。第十条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爱护绿道及其附属设施的义务,对破坏绿道及其附属设施和影响绿道安全的行为有权劝阻、投诉。第二章规划

第十一条绿道专项规划由市规划国土部门组织编制,报市政府批准后实施。

第十二条绿道专项规划应当依托现有的山体、水系、绿地等自然环境,与公园、风景名胜区、历史古迹、文体旅游设施、居民聚居点等相连通,发挥绿道连通自然生态和历史人文节点的作用。

绿道应当互相连通,形成结构合理、衔接有序的绿道网络。

绿道网络应当与公共交通网络相衔接,完善交通换乘系统,提高绿道的可达性。

第十三条市规划国土部门应当结合我市基本生态控制线管理要求,划定省立绿道、城市绿道的控制区,并向社会公开。

第十四条因重大项目建设、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生态保护需要,确需对绿道及其控制区规划进行局部调整的,由市规划国土部门按照规定程序批准。

经批准调整绿道及其控制区规划的,不得破坏绿道的连通性。第十五条绿道控制区内只能规划建设以下基本绿道配套设施:(一)交通衔接设施:衔接设施、停车设施;

(二)服务设施:管理设施、提供饮料食品和自行车租赁服务的驿站、游憩设施、科普教育设施、安全保障设施、环境卫生设施;(三)基础设施:水、电、燃气、通讯、防灾等设施;

(四)标识系统:指路标志、警示标志及其他标志。

第十六条绿道控制区内禁止规划建设以下项目和设施:

(一)经营类城市建设项目:房地产开发、大中型商业设施、宾馆、工厂、仓储等;

(二)污染绿道环境项目:餐饮服务设施、油库及堆场等;(三)其他与绿道建设和养护无关的临时建(构)筑物。

第十七条绿道控制区内已建合法建(构)筑物,不得擅自改建和扩建。

第三章建设

第十八条绿道建设应当按照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标识的原则进行。

市规划国土部门应当制定绿道建设技术指引,规范全市绿道建设。

第十九条市城市管理部门负责省立绿道建设,交通运输、水务等部门负责各自职责范围内的绿道建设,其他绿道建设由各区绿道管理部门按属地原则负责。

各绿道建设单位应当定期向市城市管理部门报告绿道建设项目进展情况,并接受其监督、检查。

市城市管理部门应当实行绿道信息资源共享,及时向市规划国土部门、市人居环境部门及各区绿道管理部门通报绿道建设情况。第二十条绿道建设工程的设计、施工、监理,应当符合国家和本市有关设计、施工、监理的技术标准和规范,并由具备相应资质的单位承担。

第二十一条绿道建设坚持生态优先原则,保护原有生态景观和

人文景观,推广绿色建材、节能环保材料和建筑废弃物再生产品的使用,采用可再生能源,配建雨水收集系统。

第四章管理和维护

第二十二条绿道管理按照属地管理原则,由各区绿道管理部门负责;与道路重合的绿道由交通运输主管部门依据道路管理相关法律法规管理。

市城市管理部门应当制定统一的绿道管理维护技术指引和管理维护考评细则,统一全市绿道管理维护标准,加强对各区绿道管理维护工作的检查、考评和监管。

各区绿道管理部门应当加强对辖区绿道的监管、巡查,及时发现和处理绿道维护和运营中的问题,确保绿道的正常使用。

第二十三条绿道维护及运营实行政府监管和市场化、专业化运作相结合的方式。

各区绿道管理部门可以将绿道委托给产权单位维护及运营,也可以通过公开招标等方式确定维护及运营单位。

绿道维护及运营单位应当保持绿道及设施完好。

第二十四条市规划国土部门在编制、调整绿道及其控制区规划之前,应当将相关事项向社会公示,公示期限不得少于10个工作日。

第二十五条市城市管理部门应当建立绿道信息查询系统,方便市民登录网站获取相关信息。

各区绿道管理部门应当制定绿道使用指南和宣传手册,介绍绿道

的线路、开放时间、活动安排和注意事项。

第二十六条省立绿道和城市绿道禁止机动车、电动自行车行驶。但相关部门可以根据绿道管理实际需要,划定机动车、电动自行车通行路段、通行时段并设置配套道路标识,允许因管理养护或者其他需要的机动车、电动自行车行驶。

在绿道上设置前款道路标识的,由市城市管理部门征求市公安交通管理部门的意见后设置并维护。但在与道路重合的绿道上设置前款道路标识的,由市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征求市城市管理部门和市公安交通管理部门的意见后设置并维护。

第二十七条步行道和自行车道分开设置的绿道,行人和自行车应当各行其道。步行道和自行车道合并设置的绿道,自行车应当控制行驶速度,避让行人。

自行车协会等社会组织可以制定自行车骑行准则,引导、规范自行车骑行者的行为。

第二十八条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占用、挖掘绿道。确因城市建设需要临时占用、挖掘绿道的,依绿化管理法规和规章规定,经批准后方可实施。

临时占用、挖掘绿道的行政许可,办理时限为自受理之日起5个工作日。

申请临时占用、挖掘绿道的期限最长不得超过6个月,期满后应当及时恢复原状。

临时占用、挖掘与道路重合的绿道的,应当向交通运输主管部门

及公安交通管理部门申请,并依道路管理的法律、法规和规章规定办理。

第二十九条禁止占用绿道从事经营活动。

第三十条绿道及控制区内禁止下列行为:

(一)破坏绿道设施;

(二)堆放物品或者倾倒、排放污水、垃圾、渣土及其他废弃物;(三)养殖禽畜;

(四)生火、烧烤、燃放烟花爆竹、施放孔明灯;

(五)挖沙、采石、取土。

第三十一条鼓励社会公众、企业通过公益植树、认捐、认养、认管和志愿者行动等多种形式,参与绿道管理与维护。

对于通过捐赠形式参与绿道维护的企业,可以在绿道设施上冠名或者增加企业标识和宣传语。具体办法由市城市管理部门另行制定。

第五章罚则

第三十二条相关绿道管理部门违反本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本级人民政府或者上级人民政府相关部门或者监察机关依据职权责令改正,通报批评;对主要责任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予以处分:

(一)未依照法定程序和权限调整绿道及其控制区规划的;(二)未依法履行监管职责的;

(三)未依法提供便民服务的;

(四)其他不履行法定职责的行为。

第三十三条违反本办法第二十三条第三款规定,绿道维护及运营单位未能保持绿道及设施完好的,应当自接到城市管理部门通知之日起3日内组织修复;逾期未组织修复的,每逾期1日处1000元罚款。

第三十四条违反本办法第二十六条第一款规定,机动车、电动自行车在绿道禁行区间和禁行时段行驶的,由市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处200元罚款。

第三十五条违反本办法第二十八条第一款规定,未经批准擅自占用、挖掘绿道的,由城市管理部门责令改正,处2万元罚款。违反本办法第二十八条第三款规定,临时占用、挖掘绿道超过规定期限未恢复原状的,由城市管理部门责令改正,处1万元罚款。违反本办法第二十八条第四款规定,未经批准擅自占用、挖掘与道路重合的绿道的,按照道路管理法律、法规和规章规定予以处罚。

第三十六条违反本办法第二十九条规定,占用绿道从事经营活动的,由城市管理部门责令改正,按所占用绿道面积处以每平方米1000元罚款。

第三十七条违反本办法第三十条第(一)、(二)、(三)、(四)项规定的,由城市管理部门责令改正,处500元罚款;违反第三十条第(五)项规定的,由城市管理部门责令改正,处5000元罚款。

第三十八条本办法未规定的在绿道及其控制区内有其他违反市容环卫、绿化、道路和规划管理的行为,依照市容环卫、绿化、道路和规划管理的法律、法规和规章处罚。

第六章附则

第三十九条本办法自2012年8月1日起施行。

景区卫生管理规定

卫生管理规定(试行) 为保持八门湾景区公共场所及绿道和沿线的干净、整洁,创造优美、舒适的游玩环境,树立景区良好的形象,特制定本制度。 一、景区公共场所卫生 1、景区路面:干净卫生,无积水、纸屑及瓜果皮等杂物,道路通畅无阻。 2、景区内,公共财物干净整齐,无异物、灰尘、蜘蛛网和虫类,桌椅摆放整齐。 3、景区办公室:地面干净,无污渍,桌面整齐无异物、灰尘、蜘蛛网和虫类,桌椅摆放整齐。 4、绿道沿线垃圾箱干净、美观、无污迹,无异味。 5、驿站办公、生活区域地面整洁,无瓜果皮、纸屑等杂物,各类物品摆放整齐。 6、接待、会客区内通道平整、干净、无异味。 二、公共卫生间 公共卫生间要求达到六无、六净、三好: 六无: 1、无痰涕、纸屑; 2、无堵塞; 3、无污垢; 4、无污泥、地面无积水; 5、无蛆蝇、臭味; 6、无积尘、蜘蛛网。 六净: 1、墙壁、门窗净;

2、间隔净、无损坏; 3、便槽净; 4、地面、立面净; 5、蹲位净; 6、公厕周围净。 三好: 1、公厕指示牌、男女标志牌完好; 2、公厕水电设备完好; 3、公厕档板、档墙完好。 三、公共卫生管理 1、主管领导负责制,人人动手,共同监督管理。 2、明确卫生责任区,实行门前工作场所包干制度。 3、景区全体人员应加强环境卫生意识,以身作则,不乱丢垃圾、随地吐痰。 4、景区全体人员如发现任何破坏景区环境卫生的行为,应大胆劝阻。 5、景区保洁人员应按要求每天进行打扫;客流量大时,应加强打扫力度,时刻保持地面干净、无积水。 6、景区保洁人员应注意保持公共设施清洁、整齐,无尘埃、蜘蛛网等。 7、景区保洁人员应确保人行步道无枯枝败叶、无杂草等障碍物,保持步道畅通无阻。 8、景区保洁人员应按要求每天清理景区公共场所垃圾箱,确保公共场所垃圾箱干净、美观,无污迹,无异味。 四、景区客房卫生 1、清洁卫生的标准和要求。做到“七无”、“六洁”、“一干净”。 1)、七无:无六害、无积尘、无杂物、无异味、无污渍、无不卫生死角。

绿化绿道总承包EPC工程合同信息管理办法

绿化绿道总承包EPC工程合同信息管理办法 一、合同管理的工作内容及措施 1、工作内容 监理单位在工程建设监理过程中,合同管理工作内容主要是根据监理合同的要求,对工程承包合同的签订、履行、变更和解除进行监督检查,对合同双方的争议进行调解和处理,以保证合同的依法签订和全面履行。 监理通过参与各类合同谈判,协助建设单位确定合同结构、起草有关合同,使建设单位的利益得到充分反映,并对各类工程合同进行跟踪管理,督促履行。 2、合同管理的监理措施 (1)、拟订项目合同体系及合同管理制度,包括合同草案的拟订、会签、协商、修改、审批、签署、保管等工作制度及流程; (2)、协助建设单位拟订项目的各类合同条款,并参与各类合同的商谈; (3)、合同执行情况的分析和跟踪管理; (4)、协助建设单位处理与项目有关的索赔事宜,调解合同纠纷; 二、信息管理的工作内容及措施 1、工作内容

建设监理信息是监理工作实施控制的基础,也是监理决策的依据。本工程建设监理信息的管理的主要内容是将按建设监理的目标通过收集有关工程建设中与投资控制、质量控制、进度控制有关的信息,进行整理、处理、存储、传递和应用等一系列工作,以作出科学的决策。监理信息管理的工作为:(1)、文件管理:对文件的编号、登记以及合同有关方之间的文件传递作出规定; (2)、档案管理:对文件分类整理,立卷归档或按规定处理;(3)、建设监理常用报表体系化、标准化; (4)、督促施工、材料及设备供应单位及时上报或整理有关工程技术、经济管理等资料。 2、信息管理的监理措施 (1)、信息管理员负责本工程实施阶段全过程的信息收集、整理,按规定编目; (2)、项目总监理工程师组织定期工地会议或监理工作会议,信息管理员负责整理会议记录,并经总监理工程师签 认订印分发; (3)、专业监理工程师定期或不定期检查承包商的原材料、构配件、设备的质量状况及工程质量验收签认; (4)、专业监理工程师应督促、检查承包商及时整理施工技术资料; (5)、随时向项目总监理工程师报告工作,并准确及时提供

绿道规划设计导则教学文案

绿道规划设计导则

绿道规划设计导则 住房城乡建设部 2016年9月

前言 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指导各地科学规划、设计绿道,提高绿道建设水平,发挥绿道综合功能,在总结国内外绿道建设实践经验的基础上,组织编制了本导则。 本导则共分7章,主要内容包括:总则、术语、绿道功能与组成、绿道分级与分类、绿道规划设计总体要求、绿道选线、绿道要素规划设计要求。 本导则由住房城乡建设部组织编制。主要起草单位:中国城市建设研究院有限公司、北京北林地景园林规划设计院有限责任公司、广东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浙江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安徽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 本导则由住房城乡建设部城市建设司和城乡规划司负责管理,中国城市建设研究院有限公司负责技术解释。请各单位在使用过程中,总结实践经验,提出意见和建议。

目录 1 总则 (1) 2 术语 (2) 3 绿道功能与组成 (3) 3.1 绿道功能 (3) 3.2 绿道组成 (3) 4 绿道分级与分类 (5) 4.1 绿道分级 (5) 4.2 绿道分类 (5) 5 绿道规划设计总体要求 (6) 5.1 规划设计原则 (6) 5.2 规划设计成果 (6) 6绿道选线 (9) 6.1 基本要求 (9) 6.2 分类选线 (10) 7绿道要素规划设计要求 (11) 7.1 绿道游径系统 (11) 7.2 绿道绿化 (14) 7.3 绿道设施 (15) 附录1:引用标准及说明 (20) 附录2:绿道分类设计指引 (21)

1 总则 1.0.1 为指导各地绿道规划设计,保障绿道建设水平,充分发挥绿道的复合功能,特制订本导则。 1.0.2 本导则适用于指导全国各地绿道的规划设计。各地应本着“因地制宜、彰显特色、统筹城乡、绿色低碳”的原则,根据本地实际情况予以深化细化,保障切实可行。 1.0.3绿道的规划设计还应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标准规范的规定。

办公室卫生管理制度及值日表

办公室卫生管理制度及值日表 为创造一个整洁有序的办公环境、增强员工对公司的责任感和归属感、推进公司日常工作规范化、秩序化、树立公司形象,经研究制定办公室卫生管理制度。 一、主要内容与适用范围 1.本制度规定了办公室卫生管理的工作内容和要求及检查与考核。 2.此管理制度适用于本公司办公室卫生的管理 二、定义 1.公共区域:包括办公室、会议室、小仓库,每天由员工轮流进行清扫; 2.个人区域:包括个人办公桌及办公区域由各部门工作人员每天自行清扫。 三、个人办公区域的维护要求 1.每位员工应时刻保证自己办公桌面物品整齐、整洁无杂物; 2.员工离开办公桌,长期不使用电脑设备是,应锁定并关闭显示屏,做到节约用电; 3.员工下班离岗应保证个人桌面清洁,如有食品食物应存放进个人储物柜,将座椅摆 放整齐并将垃圾桶的垃圾清理干净。’ 四、公共办公区域的维护 1.每天早上在上班前,办公室值日生将所有办公区域的地面清扫一遍;会议室的台面 以及饮水机擦拭一遍; 2.办公区域的绿色植物每周定期浇水; 3.员工应注意保持地面及公共区域的环境卫生,不乱扔垃圾,及时清理污物。 五、办公室环境维护原则 行政人员根据公司现状及人员配备制定出卫生值日表,公司员工变动以及时更新的值日表为准。

第一条每一位员工均有义务及责任相互监督及个人自觉保持办公室环境的整洁、干净。第二条每一位员工需无条件遵守以下条例: 离开办公桌徐江座椅推入办公桌内; 离开办公位置超过半小时的需关闭计算机显示屏,做到节约用电; 办公桌面拜访整齐,不得随意丢弃堆放各类与工作无关的私人物品; 废弃的文件、发票、废纸应整理放入指定位置,每隔三个月清理一次; 公司配备的个人电脑应经常清除灰尘,保持个人配备电脑的干净无尘; 第三条当日值日员工需提前10分钟到达公司开门进行办公室的清扫和擦拭;值日员工完成当日值日工作将公司钥匙递交隔日值日员工手中;如有个人特殊情况无法完成当 天值日工作者需提前与其他同事做到替换工作。 六、员工值日表

绿道规划设计导则

绿道规划设计导则 住房城乡建设部 2016年9月 前言 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指导各地科学规划、设计绿道,提高绿道建设水平,发挥绿道综合功能,在总结国内外绿道建设实践经验的基础上,组织编制了本导则。 本导则共分7章,主要内容包括:总则、术语、绿道功能与组成、绿道分级与分类、绿道规划设计总体要求、绿道选线、绿道要素规划设计要求。 本导则由住房城乡建设部组织编制。主要起草单位:中国城市建设研究院有限公司、北京北林地景园林规划设计院有限责任公司、广东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浙江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安徽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 本导则由住房城乡建设部城市建设司和城乡规划司负责管理,中国城市建设研究院有限公司负责技术解释。请各单位在使用过程中,总结实践经验,提出意见和建议。

目录

1 总则 为指导各地绿道规划设计,保障绿道建设水平,充分发挥绿道的复合功能,特制订本导则。 本导则适用于指导全国各地绿道的规划设计。各地应本着“因地制宜、彰显特色、统筹城乡、绿色低碳”的原则,根据本地实际情况予以深化细化,保障切实可行。 绿道的规划设计还应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标准规范的规定。

2 术语 绿道 以自然要素为依托和构成基础,串联城乡游憩、休闲等绿色开敞空间, 以游憩、健身为主,兼具市民绿色出行和生物迁徙等功能的廊道。 绿道游径系统 指绿道中供人们步行、自行车骑行的道路系统,是绿道的基本组成要素。包括步行道、自行车道与步行骑行综合道。 绿道连接线 主要承担连通功能,且对人们步行或自行车骑行有交通安全保障的绿道短途借道线路。包括借用的非干线公路、非主干路的城市道路、人行道路、人行天桥等。 绿道设施 为满足绿道综合功能而设置的配套设施,包括服务设施、市政设施与标识设施。 驿站 供绿道使用者途中休憩、交通换乘的场所,是绿道服务设施的主要载体。

绿道专项施工方案

龙泉路绿道工程专项施工方案 (笃西路——荆河路) 一.工程概况 本工程位于滕州市龙泉路,南接笃西路,北连荆河路,为两侧人行道升级改造所成。起点桩号K0+000,终点桩号K8+975。本段全长8975m。设计绿道宽度5m,其中自行车道宽度3m,新增绿化带宽度1.5m,三道路缘石宽度依次为0.2m、0.2m及0.1m。 自行车道路面设计结构层为:5㎝厚红色沥青混凝土面层+15㎝厚C15商品混凝土垫层+路床,路面以1%的横坡坡向新增绿化带外侧路缘石并与之顺接。本工程设计驿站二处,分别为龙泉南路驿站和笃西路驿站,驿站内设洗手间、小型超市、自行车服务站及休息长椅等设施。 原人行道结构层为两种:①1:2水泥砂浆铺筑6㎝厚环保透水砖+10㎝厚C15商品混凝土垫层+路床,②3㎝砂垫层铺筑6㎝厚环保透水砖+路床。二.施工组织机构 为加强本工程施工精细化管理工作,保证安全文明施工、工程质量及工程进度,集团公司选派一分公司经理张翔同志为龙泉路绿道工程项目经理,负责整个工程的整体事务。 宋峰为技术主管,配合项目经理的施工管理工作,贯彻落实项目质量方针和目标,负责有关施工技术规范和质量验收评定标准的有效实施,掌握质量现状,对施工中存在的质量问题,组织有关人员攻关,分析原因,制定整改措施和处理方案,并责成有关人员限期改进,负责工程项目中发生的工程量审核、劳力调整、机械调配、现场施工等工作。 葛鸢为资料员兼办公室干事,负责整个工程的内业资料、台账管理、晴雨表填写、上报下传有关文件、后勤保障及办公用品采购等工作。

刘志强为技术员,负责整个工程的施工计划、进度及技术交底、安全交底的编制及施工日志的记录工作等,配合监理工程师对本工程的质量做直接指导。 高庆国为安全员,协助项目部落实安全管理工作,负责落实工程施工的安全防护、现场标牌等,做好对工人的安全教育工作和工地日常巡查工程,积极配合本工程施工过程中的各种需要。 三.施工方案 开工前,在全面总结试验段施工的基础上,科学组织,统筹安排,指定切实可行的施工方案。施工时应本着“先易后难”原则,对于施工条件好的路段可优先安排施工,同时改造施工条件差的路段。 (一)拆除工程施工 本工程拆除工程施工条件较为复杂,工程量较大,影响机械施工的主要因素有原人行道种植树木、路灯线杆、高低压线、检查井及外侧绿化种植苗木、草皮等,施工时应遵循“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原则,在确保安全的情况下保证工程质量和工程进度。 (1)原人行道结构层为1:2水泥砂浆铺筑6㎝厚环保透水砖+10㎝厚C15商品混凝土垫层+路床。 人工配合机械拆除并装车外运环保透水砖、砂浆垫层及其他拆除物,拆除原路缘石边向外侧1.7m宽度下混凝土垫层。保证新增绿化带宽度、新增绿化带外侧路缘石施工条件及新增绿化带种植土条件符合设计要求。 (2)原人行道结构层为3㎝砂垫层铺筑6㎝厚环保透水砖+路床。 人工配合机械拆除并装车外运环保透水砖及砂垫层,挖除并外运多余土方。路床整形碾压合格后,保证垫层施工条件及新增绿化带种植土条件符合设计要求。可将多余土方调至新增绿化带土方不足的路段。 自行车道路床含水量过大时,经碾压出现的“弹簧”现象,软弹面积

办公室管理制度

办公室工作规章制度 为完善公司行政管理机制,建立规范化的行政管理,提高行政管理水平和工作效率,使公司各项行政工作有章可循、照章办事,特制订本制度。 一、工作职责范围 综合部工作的职责范围:行政管理、人事管理。 1、拟定公司发展规划和经营方针、目标,编制经济责任制方案。起草公司合同及行政工作安排、总结、报告等文件。 2、负责公司各种相关证件、资质的年检考核工作。 3、负责保管好公司公章、业务章、工程章、合同章,并做好使用登记工作。 4、管理公司的车辆、电脑、电话、传真机、复印机等办公设备。 5、负责员工的考勤管理工作及员工的录用、考核、奖惩、离职工作。 6、负责人事档案、技术档案、文书档案等资料的归档和管理。 7、负责按月缴纳公司的电话费、水、电、暖、气、网费等物业管理费用。 8、负责采购、分发、管理公司的办公用品、图书、音像资料等。 9、做好各种文件的收发、传递、催办、整理等工作。 10、负责公司办公会议的召集和会议纪录,整理会议纪要和决定,印发相关文件,并负责督促检查文件的执行情况。 11、督促检查部门职责和员工岗位责任制的落实。搞好综合管理,协调公司各部关系。 12、负责员工的社会保险工作。 13、负责监督检查公司的卫生清洁工作,为员工创建良好的工作环境。 14、处理好公司与外部的公共关系,做好接待工作。 15、完成公司领导临时交办的任务。 二、具体工作规定

第一条文件收发规定 一、公司的文件由办公室拟稿。文件形成后,属董事会的由董事长签发,属公司的由总经理签发。 二、业务文件由有关部门拟稿,分管副总经理或总工程师审核、签发。 三、属于秘密的文件,核稿人应该注“秘密”字样,并确定报送范围。秘密文件按保密规定,由专人印制、报送。 四、已签发的文件由核稿人登记,并按不同类别编号后,按文印规定处理。 五、文件由拟稿人校对,审核后方能复印、盖章。 六、董事会和公司的文件由办公室负责报送。送件人应把文件内容、报送日期、部门、接件人等事项登记清楚,并报告报送结果。 七、秘密文件由专人按核定的范围报送。 八、经签发的文件原稿送办公室存档。 九、外来的文件由办公室文书负责签收,并于接件当日填写阅办单,按领导批示的要求送达有关部门,办好文件阅办;属急件的,应在接件后即时报送 十、文件阅办部门或个人,对有阅办要求的文件,应在三日内办理完毕,并将办理情况反馈至办公室。三日内不能办理完毕的,应向办公室说明原因。 第二条文印管理规定 一、所有文印人员应遵守公司的保密规定,不得泄露工作中接触的公司保密事项。 二、打印正式文件,必须按文件签发规定由总经理签署意见后打印。各部门草拟的文件、合同、资料等,由各部门自行打印。打印文件、发传真均需逐项登记,以备查验。 三、文印人员必须按时、按质、按量完成各项打字、传真、复印任务,不得积压延误。工作任务繁忙时,应加班完成。办理中如遇不清楚的地方,应及时与有关人员校对清楚。 四、文件、传真等应及时发送给有关人员。因积压延误而致工作失误或造

1、办公室环境管理办法

办公室环境卫生管理办法 第一条总则 为创造优良办公环境,营造良好工作氛围,加强办公环境的制度化管理,提升管理水平,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办公环境规范 一、办公区域: 1、办公桌:所有员工均有责任保持工作环境和办公桌面的整洁,文件必须尽快归档。 办公桌面除电脑、饮水杯、电话、文具(必须放置于笔筒内)、文件筐、相框(不超过1个)、名片盒、装饰品(两个以内)、小型植物(一盆)外,不允许放其他物品。人离开座位半小时以上应于离开前将桌面收拾干净。 办公桌面文件筐必须经常整理,将过期或无效文件送档案室存放,文件筐内不允许放置个人杂物或食物等。 垃圾篓应罩塑料袋,置写字台下。保持办公设备清洁,主机和显示屏的正面、背面、送风口无污垢,主机上不放置书籍、杂志、纸张等物品。 2、个人物品:个人的参考资料(文件夹、书籍、手册等)、文件卷宗(各种信息、草拟的文件材料等)、空白稿纸等文具必须收到个人储物柜中; 私人物品如提包、背包、饭盒、食品、洗洁精、化妆品等应放入个人抽屉,不许摆放在办公桌面、电脑机箱或公用资料架上; 3、墙上不能随意张贴图片,更不准乱写乱画;办公区域内各种绿色植物员工应自觉爱护,不得随意撕扯、挪动、浇水、施肥、涂画,以免损坏。 4、下班前或加班后,员工应清理桌面及办公环境。关闭电脑和显示器电源,将座椅推入办公台下或排列整齐。最后离开的员工应负责关闭本办公区域的照明、饮水器和空调。 5、会议室的使用部门或个人应负责清理桌面整洁,将会议椅排列整齐,会议结束关闭电器设备电源和照明灯、空调。 6、员工公共使用的办公区域,例如:门口区域、交流室、接待区等区域,必须注意在使用过程中不随意丢弃物品,使用之后将区域内物品及设备摆放整

《浙江省绿道规划设计技术导则》

编制说明 为适应我省绿道规划设计需求,有效指导、规范和协调全省绿道的规划设计工作,结合我省实际,研究制定《浙江省绿道规划设计技术导则》。 《浙江省绿道规划设计技术导则》由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组织编制,是在新形势下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践我省新型城市化战略、实施《浙江省城镇体系规划》,规范我省绿道规划设计工作的指导性文件。 各地政府可根据实际需要予以深化或具体化。各地绿道的规划设计应同时符合国家、省有关法律法规、标准规范等要求。 本导则主编单位:浙江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 本导则编制人员:顾浩陈桂秋赵栋胡智清 高黑孙鹏周俊马敏 马浩杨永康周伊峰黄勤 浙江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2012 年12月12日 1

目次 1 总则 (3) 2 绿道定义 (4) 2.1 绿道的定义 (4) 2.2 绿道的构成 (4) 3 绿道的分级与分类 (8) 3.1 绿道分级 (8) 3.2 绿道分类 (9) 4绿道规划总体要求 (10) 4.1绿道规划类型 (10) 4.2省级绿道网规划要求 (10) 4.3 设区市绿道网规划要求 (11) 4.4 县(市、区)绿道网规划要求 (11) 5绿道规划设计要求 (12) 5.1 绿道选线原则 (12) 5.2 绿廊 (13) 5.3 慢行道 (15) 5.4 驿站 (18) 5.5 标识 (22) 5.6 节点 (23) 2

1 总则 1.0.1 本导则适用于我省绿道的规划设计工作。 1.0.2 本导则为我省绿道规划设计提供基本技术指导,各地可根据实际需要予以深化。 1.0.3 本导则由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负责解释,自发布之日起生效。 3

绿道专项施工方案

龙泉路绿道工程专项施工方案 (笃西路——荆河路) 一.工程概况 本工程位于滕州市龙泉路,南接笃西路,北连荆河路,为两侧人行道升级改造所成。起点桩号K0+000,终点桩号K8+975。本段全长8975m。设计绿道宽度5m,其中自行车道宽度3m,新增绿化带宽度1.5m,三道路缘石宽度依次为0.2m、0.2m及0.1m。 自行车道路面设计结构层为:5㎝厚红色沥青混凝土面层+15㎝厚C15商品混凝土垫层+路床,路面以1%的横坡坡向新增绿化带外侧路缘石并与之顺接。本工程设计驿站二处,分别为龙泉南路驿站和笃西路驿站,驿站内设洗手间、小型超市、自行车服务站及休息长椅等设施。 原人行道结构层为两种:①1:2水泥砂浆铺筑6㎝厚环保透水砖+10㎝厚C15商品混凝土垫层+路床,②3㎝砂垫层铺筑6㎝厚环保透水砖+路床。二.施工组织机构 为加强本工程施工精细化管理工作,保证安全文明施工、工程质量及工程进度,集团公司选派一分公司经理张翔同志为龙泉路绿道工程项目经理,负责整个工程的整体事务。 宋峰为技术主管,配合项目经理的施工管理工作,贯彻落实项目质量方针和目标,负责有关施工技术规范和质量验收评定标准的有效实施,掌握质量现状,对施工中存在的质量问题,组织有关人员攻关,分析原因,制定整改措施和处理方案,并责成有关人员限期改进,负责工程项目中发生的工程量审核、劳力调整、机械调配、现场施工等工作。 葛鸢为资料员兼办公室干事,负责整个工程的内业资料、台账管理、晴雨表填写、上报下传有关文件、后勤保障及办公用品采购等工作。

刘志强为技术员,负责整个工程的施工计划、进度及技术交底、安全交底的编制及施工日志的记录工作等,配合监理工程师对本工程的质量做直接指导。 高庆国为安全员,协助项目部落实安全管理工作,负责落实工程施工的安全防护、现场标牌等,做好对工人的安全教育工作和工地日常巡查工程,积极配合本工程施工过程中的各种需要。 三.施工方案 开工前,在全面总结试验段施工的基础上,科学组织,统筹安排,指定切实可行的施工方案。施工时应本着“先易后难”原则,对于施工条件好的路段可优先安排施工,同时改造施工条件差的路段。 (一)拆除工程施工 本工程拆除工程施工条件较为复杂,工程量较大,影响机械施工的主要因素有原人行道种植树木、路灯线杆、高低压线、检查井及外侧绿化种植苗木、草皮等,施工时应遵循“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原则,在确保安全的情况下保证工程质量和工程进度。 (1)原人行道结构层为1:2水泥砂浆铺筑6㎝厚环保透水砖+10㎝厚C15商品混凝土垫层+路床。 人工配合机械拆除并装车外运环保透水砖、砂浆垫层及其他拆除物,拆除原路缘石边向外侧1.7m宽度下混凝土垫层。保证新增绿化带宽度、新增绿化带外侧路缘石施工条件及新增绿化带种植土条件符合设计要求。 (2)原人行道结构层为3㎝砂垫层铺筑6㎝厚环保透水砖+路床。 人工配合机械拆除并装车外运环保透水砖及砂垫层,挖除并外运多余土方。路床整形碾压合格后,保证垫层施工条件及新增绿化带种植土条件符合设计要求。可将多余土方调至新增绿化带土方不足的路段。 自行车道路床含水量过大时,经碾压出现的“弹簧”现象,软弹面积

绿色办公室管理制度

绿色办公室管理制度 为创造绿色办公环境,践行低碳节能,建设美丽五峰,特制定“绿色办公室”环保准则: 一、电灯与电器设备 1、上班时,使用电水壶集中烧水,减少用电量,使用厕所后做到随手关灯;下班后,关闭办公室内所有的灯、电脑等电器。 2、及时关闭会议室的电灯、空调; 3、天气晴朗的时候,使用自然采光,减少用电量; 4、采购新电器用品时,在考虑价格因素的同时,尽量挑选省电、省能源的产品。 二、通风设备及空调 1、用完会议室后要及时关闭会议室的空调、换气扇; 2、办公室使用的电扇或取暖设备下班要及时后关闭; 3、控制室内的空调温度,适宜的温室一般是26度,调整空调温度的设定应大于26度; 4、在天气好的时候不开空调和电扇,引入自然风。 三、节约用水 1、随手关上水龙头,遇到没关紧的水龙头马上关紧; 2、为保护水源、减少污染,应尽量使用无磷洗涤剂、可降解清洁用品等。 四、有效减少废弃物

1、提倡无纸化办公,或者以传阅文件的形式,减少复印纸张; 2、复印文件时尽量采用正反打印的方式,节约用纸; 3、提倡减少纸巾的使用量,多用抹布、毛巾。 五、办公用品回收再利用 1、提倡打印、复印时,将单面用过的纸回收再利用。 2、设立“办公用纸回收箱”,可将废弃办公用纸、报刊报纸及包装集中收集 3、提倡使用再生纸,可替换内芯的笔、碳粉盒和充电电池及其它可循环使用的物品; 六、改善办公室内工作环境 1、将复印机放置在不影响员工办公的空气流通处,防止噪音和空气污染; 2、种植绿色植物,达到净化环境的目的; 3、定期打扫办公室,保障办公区域的干净整洁; 4、设置垃圾桶,减少废弃物的乱丢乱放。

最新整理公园管理条例.docx

最新整理xxx公园管理条例 xxx公园管理条例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立法目的】为了促进城市公园事业健康发展,改善城市生态和人居环境,根据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适用范围】本条例适用于本市行政区域内城市公园的规划、建设、服务及其相关管理活动。 第三条【城市公园的定义】本条例所称城市公园(以下简称公园),是指具有一定的园林绿化和配套设施,具备改善生态、美化环境、休闲游憩、健身娱乐、传承文化、保护资源、科普教育、防灾避险等重要功能,并向公众开放的场所。 第四条【政府责任】市、区、县人民政府应当将公园事业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保障公园事业的健康发展。 市、区、县人民政府应当加大公园建设和管理的资金投入,将政府管理的公园所需经费纳入本级财政预算。 第五条【管理部门】市城市管理部门是本市的公园行政主管部门,负责组织实施本条例。 区县人民政府确定的公园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本辖区内公园的监督管理工作。 开发区管理委员会根据市城市管理部门的委托,负责本辖区内公园的监督管理工作。 发展和改革、规划、建设、财政、国土资源、环境保护、市政公

用、文物、宗教、工商、公安、价格、水务、质监等部门,按照各自职责,做好公园的相关管理工作。 第六条【公园管理机构】公园管理机构负责公园的日常管理和服务工作。政府管理的公园的管理机构由公园行政主管部门、开发区管理委员会依法确定;本篇文章来自资料管理下载。非政府管理的公园的管理机构由建设单位确定,并报市公园行政主管部门备案。 市公园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向社会公布公园的管理机构及其地址、联系xxxx等相关信息。 第七条【基本原则】本市公园事业的发展应当体现公益性质,坚持政府主导、统一规划、合理布局、规范服务、公众参与、社会监督的原则。 第八条【公园名录及分类】公园实行名录和分类、分级管理。公园名录、类别、等级的确定和调整,由市公园行政主管部门根据相关规范和标准拟定,经市人民政府批准后向社会公布。 第九条【鼓励社会投资】市、区、县人民政府和开发区管理委员会可以通过接受捐赠、资助等渠道筹集公园建设和管理经费。鼓励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组织以投资、捐资等多种方式参与公园的建设和管理。 第二章规划与建设 第十条【规划编制】市公园行政主管部门会同市规划、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根据本市城市总体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绿地系统规划组织编制本市公园建设与保护专项规划,并经市人民政府批准后实施。

-国家登山健身步道与生态绿道建设标准

健身步道 一、概念 登山健身步道:以登山为基本方式,在山地上修建的、以健身为目的的步道,为登山健身步道。 二、分类 (一)依据步道形状(形态)分类 线状步道(相互不重合)、环形步道(闭合的环形)、网状步道。 注意:线状步道、环形步道在设计上,必须重点考虑步道的出入口不能是唯一的 (二)依据步道功能分类 山野步道、探险步道、亲子步道、自然科普教育步道。 山野步道,融山地、丛林等为一体。探险步道有不同探险主题,如:原始森林探险步道、喀斯特探险步道等。亲子步道,步道难度级别低,富有趣味性。自然科普教育步道,可结合动植物环境设计不同的区域,如:科普游览区和科普试验区等,成为公众-尤其是青少年-旅游休闲、丰富知识、增长技能的教育基地。 三、步道及设备要求 (一)步道设计要求 1、登山步道系统中每条道路应与其它道路、景点相连接,形成环路,无断路,无死路。 2、以成人正常步行速度行进约40分钟为一距离段,设置观景休憩站。

(二)步道建设要求 1、登山步道路面由主步道与两侧的缓冲带构成。主步道路面宽度应大于等于60厘米、小于等于150厘米;两侧缓冲带每侧宽度不小于20厘米。缓冲带应有植被覆盖。路面以原地土石道为主要道路类型,辅以木栈道、砾石道、间隔石道、台阶、桥梁、灰渣道等其他辅助类道路。 ●原地土石道是步道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由原有道路经简单修整而成。 ●木栈道使用经防腐处理的木材 修建,用于山中湿地部分。 ●砾石道由砾石呈轨道状铺设,厚 度一般不超过15厘米。路心部分主要 用直径范围在6厘米至10厘米的砾石 铺建,两侧用直径范围在6厘米以下的砾石铺建。多用于有水处较平缓地面。 ●间隔石道采用长度为50厘米以 上的条状石板或石块呈间隔状分布架 设。用于泥泞潮湿的步道路段,或应用 在树根裸露处。 ●桥梁采用石板、原木或竹子等天

深圳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深圳市绿道网规划建设总体实施方案的通知

深圳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深圳市绿道网规划建设总体实施方案 的通知 文号:深府〔2010〕77号 [内容纠错] 各区人民政府,市政府直属各单位: 《深圳市绿道网规划建设总体实施方案》已经市政府同意,现予印发,请认真组织实施。 深圳市人民政府 二○一○年六月二十三日 深圳市绿道网规划建设总体实施方案 为贯彻落实《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年)》,推进珠三角地区一体化和特区一体化,打造结构合理、功能完善、惠及民生的深圳绿道网体系,优化提升全市人居环境,根据《珠江三角洲绿道网总体规划纲要》,结合我市的实际情况,制定本方案。 一、绿道网建设的重要意义 绿道是一种线形绿色开敞空间,通常沿着河滨、溪谷、山脊、风景道路等自然和人工廊道建立,内设可供行人和骑车者进入的景观游憩线路。绿道包括慢行道和配套设施两大部分,配套设施包括标志系统、服务设施和基础设施。绿道建设内容包括路面铺设、绿化、服务区设置及相关服务配套设施,如停车场、交通接驳、通信设施、游览设施、自行车租赁、信息咨询、商业服务、治安管理、科普教育、文化展示、体育休闲、安全救助、森林防火、环境卫生、标识系统等。 绿道分区域绿道、城市绿道和社区绿道三个级别。其中,区域绿道是指连接城市与城市,对区域生态环境保护和生态支撑体系建设具有重要影响的绿道。城市绿道是指连接城市重要组团,对城市生态系统建设具有重要意义的绿道。社区绿道是指连接社区公园、小游园和街头绿地,主要为附近社区居民服务的绿道。 绿道网由众多区域绿道、城市绿道和社区绿道组成,连接主要的公园、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历史古迹和城乡居民聚居区等,兼具生态保育、休闲游憩、保护历史文化遗产和科研教育等多种功能,是一种能将生态保护、改善民生和经济发展完美结合的有效载体。

办公室日常管理制度

办公室日常管理制度 一、目的 为规范办公区域的工作秩序,营造整齐、清洁、安静、美观的办公环境,提高员工个人办公素养,特制定本规定。 二、适用范围 本制度适用于公司所有办公区域及全体员工。 三、权责 1.全体员工在所有办公区域必须遵守本规定; 2.行政人事部负责办公环境的监管工作。 四、员工行为规范 1.员工应按时上班,不迟到、不早退、不缺勤、不旷工,自觉遵守公司考勤制度,有 事及时请假。 2.员工应于上班时间提前5分钟到达办公室,以保证办公桌面的清洁及物品摆放的整 齐。 3.上班期间必须佩带工作牌。工作牌严禁转借、复制、伪造和涂改,丢失或破损要及 时补办。 4.进公司后不得在座位上用餐(可在茶水间就餐,餐后及时清理自己就餐区域,保持 环境卫生)。 5.工作时间内不得闲聊、吃零食,确保办公环境的干净整洁。 6.在办公室坐姿要端正,不允许将腿脚搭在桌椅上;站立时不要身倚墙壁、柱子等。 7.洗手池不得倾倒茶叶,残渣;不得将烟头及茶叶,水等随意倒入办公区绿色植物盆 内。 8.在工作期间严禁大声喧哗、打闹,禁止传播“小道消息”。 9.进入办公室前应先敲门,严禁在未经同意的情况下进入办公室。 10.严守保密纪律,未经允许不能随意翻看、查找或擅用他人物品、文件等。 11.员工必须做好保密工作,不得泄露公司机密或提供任何协助予同业竞争者的信息。 12.接待时需统一使用文明礼貌用语,待来访人员离开后及时整理好接待区域,将所有 物品归位。 13.来电时,须在电话铃响两声内接听。当遇到自己不熟悉的业务时,应及时向上级领 导或相关人员请示后再给予答复;通话结束时应等对方先挂电话,不抢先挂断。 14.员工不得使用公司电话、通讯设备处理私人事务。 15.员工在接听电话时,不得以聊天寒暄方式影响同事工作和内外信息的畅通。 16.员工电话时应保持态度诚恳亲切,用语谦逊文雅、温和有礼,声音适中、尽量简洁、 明确。 17.严禁工作时间用公司电脑闲聊或做与工作无关的相关事宜。 18.办公室内禁止使用私人电脑并禁止随意调换他人电脑的部件,如鼠标、键盘等。 19.员工在工作时间会客(公司客户),应安排在会议室里接待。其他人员未经允许一 律不得进入会议室。如有特殊情况,需事先征得部门领导批准。 20.上班期间严禁擅离职守,外出办事必须提前向上级汇报申请,填写《外出申请单》。

绿道绿廊规划文本

第一章规划总则 第一条规划的编制背景 为了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加快临城县城乡一体化发展,促进低碳城市建设和旅游事业的发展,改善区域环境质量,构建 全县生态安全新格局,为全县人民提供安全、舒适的户外活动平台,特编制本 规划。 第二条规划范围与规模 本次规划编制范围:以临城县行政范围为界限,总面积797 平方公里。 第三条规划依据与年限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 《城市绿化条例》(1992 年) 《城市绿线管理办法》(2002 年) 《城市规划编制办法》 《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实施细则》 《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GB50220—95 《临城县城市总体规划(2009-2020)》 《临城县城绿地系统规划(2009-2020 年) 》 规划年限:根据国家城乡规划法的规定,结合临城实际,确定规划年限。 近期:2013~2015 年; 远期:2015~2020 年。 第四条规划原则 1、因地制宜原则 2、通达便捷原则 3、生态先行原则 4、彰显特色原则 5、以人为本原则 第五条规划目标

从建设宜居宜业的生态城区的目标出发,突出绿道绿廊网的生态和旅游休 闲功能,达到绿量和布局的优化。规划将临城县内自然生态资源、历史文化资 源等通过绿带连接起来,形成点、线、面、环相结合的整体空间形态。充分发 挥临城县资源优势,突出地域特色,使绿道成网、景观相连、景随步移、人景 交融,打造生态、休闲、宜游、宜行的绿色廊道,创造最佳的人居环境。 近期目标:完成首期规划绿道线以及示范段的建设,构建绿道的主体框架,使人们认识绿道、了解绿道、使用绿道。为居民提供休闲锻炼、绿色出行旅游 的场所。 中期目标:完成次要绿道线及配套设施的建设,使绿道形成初步网状,更 加便捷通达。加强宣传力度,使绿道观念深入人心;绿道沿线的商贸服务业更 加成熟,对乡村经济起到带动促进作用;创建属于临城独特的旅游品牌,将临 城打造成为邢台市旅游的新亮点。 远期目标:完成绿道连接线和部分偏远绿道建设工作,使绿道网更加完善 合理。最终建设集生态、休闲、旅游于一体的综合性绿道,创造安居、康居、 乐居的人居环境,提升临城在邢台市的竞争力,成为邢台市旅游的中心点。 第二章绿道绿廊总体规划 第6 条绿道绿廊规划原则 (1))必须与周边城市绿道绿廊空间对接。 (2))必须与河流水系整治相结合:绿道与水系相结合是临城地域特色的 体现,绿道建设可以利用和依托河流水系进行,同时绿道绿廊也就具备极为明显的 水质改善功能。 (3))必须与旅游发展相结合:绿道绿廊通过串联各种旅游资源点,增加旅游资源的可进入性、可观赏性和趣味性。 (4))必须体现生态化和本土化:绿道绿廊本身就是生态学中的生态廊道,是将区域生态斑块串连成“网”进而成“面”的重要手段。建设中尽可能以本土 植物为主,保障本地生态安全。 第7 条规划布局理念 临城绿道绿廊规划布局,区域角度重点考虑融入石家庄市、邢台市发展和

休斯顿河湾绿道规划设计解读

项目陈述PROJECT STATEMENT 河湾之城?放眼看去,休斯顿地区扩张性的城市发展,超级运输系统与占据大量空间的工业区使得这座历史名城的绰号不过只是一句欺骗性的空话。 建立在Arthur Comey1931年的报告“休斯顿,实验性城市发展计划”的基础上,近期完成的河湾绿道总体规划创造了一条300英里长的线性公园系统,将哈里斯县10条主要的水道流域范围内的190万城市居民连接起来,并将带来包括经济、环境与身体及精神健康方面的多项收益。据来自德克萨斯农工大学的John Crompton教授估算,其每年的效益将超过1.17亿美元。从源头到汇流处,河湾绿道的每一部分都是基于生态遗产多样性以及保证市民生活品质的前提下建立的。在2012年经选举人投票通过,1亿美元的公共资金以及1.05亿元美金的私人投资将全部被用于第一阶段150英里长的绿道建设。最终的建设成果展现了区域的特色,为市民所津津乐道。 Bayou City? At first glance, the Houston region’s sprawling development footprint, hyper engineered transport ation systems, and massive industrial complexes seem to render this historic city nickname more delusion than reality. Based on Arthur Comey's 1913 report, "Houston, Tentative Plans for Development", the recently completed Bayou Greenways Master Plan creates a new 300 mile long linear park system connecting over 1.9 million citizens along Harris County’s 10 major waterways. With a multitude of economic, environmental, and physical and mental health benefits, Professor John Crompton of Texas A&M estimates annual benefits to be in excess of $117 million. Running from headwaters to confluence, each of Bayou Greenways are based on a diverse ecological heritage and commitment to quality of life for all. In 2012, voters approved $100 million in public funding for the 150 mile long first phase of the project with a private match of $105 million. The resulting work is a source of civic pride and an emphatic expression of place.

市政绿化绿道工程监理实施细则

第五章监理规划与监理大纲 5.1 监理工作概况 一、工程概况 1、工程名称:新安江综合保护工程(钱塘江生态经济带建德段)设计采购施工总承包(EPC)监理1标段 2、工程地点:建德市 3、建设单位:建德市城兴城防工程建设有限公司 6、工程概况: 新安江综合保护工程(钱塘江生态经济带建德段)(以下简称新安江综合保护工程)位于建德市黄饶半岛地块,境贯“两江一湖”(富春江、新安江、千岛湖),旅游资源丰富,是首批公布的重点风景名胜区之一。其中上游起于莲花溪出口,下游至梅城七郎庙,工程建设容主要包括绿道建设工程、黄饶半岛美丽乡村精品示工程、岱头村美丽乡村精品示工程工程、下涯美丽乡村精品示工程四个部分。本工程始于新安江干流莲花溪出口西水桥,终止梅城镇,河道中心线长度约34.5km,沿线涉及苏村、岱头村、岭下村、滩头村、后山埂村、黄饶村、山边村、下涯村等村庄。共打造绿道26.8km、村庄10个(71万平方米)、农田793亩、游路体系4.1km、湿地建设29.2万平方米、市政道路建设7.2公里,全面提升新安江流域特色,将黄饶半岛打造成建德的城市生态客厅,并推动产业的升级。

二、监理工作围及目标承诺 根据工程建设监理有关法律、法规和规定以及建设单位在监理招标文件(类似材料、说明)中的各项具体要求和委托容,可知委托人委托实施的是本项目的施工阶段监理:(一)本标段围 溪以东至马目大桥以西(含钟潭路景观提升工程)。 (二)主要工程容 标段围绿道建设工程、黄饶半岛美丽乡村精品示工程、下涯美丽乡村精品示工程等容,包含绿道工程、景观绿化工程、道路工程、建筑工程、湿地工程等。 (三)监理目标承诺 我单位承诺按照以下目标对本工程进行管理: 质量控制目标:工程质量达到现行验收标准的合格等级。 进度控制目标:施工工期控制在施工总进度计划工期。 投资控制目标:工程竣工结算必须控制在批准的设计概算,监理过程中不能发生因监理人原因产生的索赔。 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目标:确保安全施工,无重大安全责任事故。

绿道规划设计

目次 1 总则 (2) 2 绿道定义 (5) 2.1 绿道的定义 (5) 2.2 绿道的构成 (5) 3 绿道的分级与分类 (6) 3.1 绿道分级 (6) 3.2 绿道分类 (7) 4绿道规划总体要求 (7) 4.1绿道规划类型 (7) 4.2省级绿道网规划要求 (8) 4.3 设区市绿道网规划要求 (8) 4.4 县(市、区)绿道网规划要求 (9) 5绿道规划设计要求 (13) 5.1 绿道选线原则 (13) 5.2 绿廊 (14) 5.3 慢行道 (16) 5.4 驿站 (19) 5.5 标识 (23) 1

5.6 节点 (24) 1 总则 1.0.1 本导则适用于我省绿道的规划设计工作。 1.0.2 本导则为我省绿道规划设计提供基本技术指导,各地可根据实际需要予以深化。 1.0.3 本导则由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负责解释,自发布之日起生效。 2

表2-1 绿道组成要素表 3

4

2 绿道定义 2.1 绿道的定义 2.1.1绿道是以自然要素为基础,以自然人文景观和休闲设施为串联节点,由慢行系统、服务设施等组成的绿色开敞空间廊道系统。 2.1.2绿道主要功能是我省生态空间的保护系统、历史文化的展示系统、健康生活的活动系统、旅游网络的支撑系统和城乡统筹的连接系统。 2.2 绿道的构成 2.2.1绿道由绿廊系统和人工系统两大系统构成,主要包括绿廊、慢行道、驿站、标识和节点五个部分。 2.2.2绿廊系统是慢行道两侧由植物群落、水体等构成的具有一定宽度的绿化景观生态廊道。 2.2.3 人工系统由慢行道、驿站、标识和节点等四个部分构成。 2.2.4绿道组成的具体要素见表2-1。 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