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固耦合问题及研究进展

流固耦合问题及研究进展
流固耦合问题及研究进展

 第5卷 第1期

1999年3月地质力学学报JOU RNAL O F GEOM ECHAN I CS V o l .5 N o.1M ar.1999 文章编号:100626616(1999)0120017226

收稿日期:1998205212

基金项目:油气藏地质与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研究基金项目(PLN 9702)

作者简介:董平川(19672),男,1998年在东北大学获博士学位,讲师。现为石油大学油气开发工程在站博士后,从事储集

层流固耦合理论、有限元数值模拟及其应用研究。

流固耦合问题及研究进展

董平川1,徐小荷2,何顺利1

1

石油大学,北京 昌平 102200;2东北大学,辽宁 沈阳 1100061

摘 要:传统的渗流理论一般假设流体流动的多孔介质骨架是完全刚性的,即在孔隙

流体压力变化过程中,固体骨架不产生任何弹性或塑性变形,这时可将渗流作为非耦

合问题来研究。这种简化虽然可以得到问题的近似解,但存在许多缺陷,而且也不切

合生产实际。比如:在油田开采过程中,孔隙流体压力会逐渐降低,将导致储层内有效

应力的变化,使储层产生变形。近年来,流固耦合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这方面

的研究涉及许多领域。该文介绍了有关工程涉及到的流固耦合问题,重点针对油、气

开采问题,介绍了储层流固耦合渗流的特点及研究方法和理论进展,包括单相、多相

流体渗流的流固耦合数学模型及有限元数值模型。

关键词:流2固耦合;理论模型;研究进展;工程应用

分类号:T E 312 文献标识码:A

0 引 言

天然岩石不只固相介质一种,尚有固相、液相和气相并存的多孔介质组合。岩石孔隙中的流体流动问题,经典渗流力学已进行了广泛研究,但它没有考虑流体流动和岩石变形之间的相互作用,而在油气开采、地下水抽放等过程中,由于孔隙流体压力的变化,一方面要引起岩石骨架应力变化,由此导致岩石特性变化;另一方面,这些变化又反过来影响孔隙流体的流动和压力的分布。因此,在许多情况下必须考虑流体,包括液体(油或水)、气体(天然气、煤矿瓦斯等)在多孔介质中的流动规律及其对岩体本身的变形或强度造成的影响,即应考虑岩体内应力场与渗流场之间的相互耦合作用。

近年来,流固耦合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这方面的研究涉及许多领域。本文介绍了工程实际中所涉及到的流固耦合问题,诸如地下水抽放和油气开采所引起的地表沉降的流固

耦合,水库诱发地震的流固耦合,岩坡和坝基(含深基坑开挖)的稳定性,煤层瓦斯的耦合渗流和突出,地热开发利用中的流固耦合,核废料地下储存以及石油、天然气开发过程中的流固耦合问题。针对油、气开采问题,重点介绍了储层流固耦合流渗的研究方法和理论进展。

1 工程中的流固耦合问题

自D arcy1856年建立渗流的线性定律以来,渗流力学已取得了长足的进展。如单相、流体在均质多孔介质中的渗流,多相渗流及与此相关的相渗透率和毛管压力的概念,双重和多重介质渗流等等。这些工作为工程计算提供了理论基础,促进了地下水、石油与天然气开发的发展,但这些研究大部分没有考虑孔隙流体流动和多孔介质变形之间的相互作用。但是,随着现代工程技术的发展,出现了许多工程问题,无法回避渗流过程中多孔介质变形与孔隙流体流动的耦合作用。如地下水开采引起的地表沉降问题,主要是不合理抽取地下水引起孔隙流体压力下降造成岩土骨架有效应力的变化,最终导致岩层或土层变形。因此,涉及地表沉降的渗流问题是流固耦合问题,要将渗流力学和岩土力学等学科紧密结合起来才能较好地解决这类问题。

在煤层开采过程中,煤体骨架所受应力将发生变化,导致固体骨架的体积和孔隙的变化,从而使煤层孔隙内瓦斯流动的改变或瓦斯压力发生变化。瓦斯压力的变化不仅直接改变煤岩体的应力状态,而且引起煤体吸附瓦斯发生变化,使煤体的力学性质、应力状态及变形都发生改变。因此,必须研究煤体-瓦斯的耦合作用。由于我国煤藏量极为丰富,而我国能源结构中煤占绝对优势的状况在可预见的未来很难改变。因此,研究煤层内瓦斯渗流和煤体变形之间的耦合对煤炭开采有重要意义[1,2]。

同样,在土石坝、尾矿坝和水电站大坝中水的渗流问题以及雨水作用下边坡和深基坑开挖过程中的滑坡问题,均涉及流固耦合渗流问题。例如,三峡高边坡迫切需要研究未来水位上升的渗流诱发滑坡问题;另外,由于城市高层建筑的发展,解决地下水渗流对深基坑开挖的稳定问题显得尤为重要[3,4]。对水电坝体采用流固耦合和非耦合的数值分析表明,两种不同方法得到的坝体应力、水力势以及流体渗流速度都有明显差别[5]。因此,这时坝体的应力状态不仅与坝体自重有关,同时也与孔隙流体压力有关。

岩石热效应是岩体赋存的物理环境诸因素中的另一个重要方面。它涉及到地热资源(热岩)的开发和利用、核废料深埋处理导致的高温、石油开发(尤其是二次开采);此外,液化石油气和液化天然气的地下贮存以及液化处理过程中,大量吸收周围地层热量而产生的低温岩石的力学问题。在开发有承压作用的地热资源时,因开采而卸载减压过程中,地热区域内的地应力和温度变化以及岩石的渗透率与孔隙率受这种卸压变形的影响分析,都是一种流体流动—固体变形和热效应的耦合作用。在核废料深埋处理问题方面,地下水系统受核废料的高温热效应作用可能造成污染物外泄。因此必须研究由于热作用引起岩体温度应力及其内部流体流动变化所导致的岩体变形和渗透性的变化。

石油开采过程中的流固耦合问题的研究和计算还比较少见[6]。然而,在油气开采过程中,随着油气的不断采出,导致储层孔隙压力的降低,固相应力重新分布,由此导致储层岩石骨架的变形,使油藏的物性参数,特别是孔隙率、渗透率和孔隙压缩系数发生变化,而这些变化又反过来影响储层流体在孔隙空间的流动。因此,油气储集层的孔隙率、渗透率以及岩石的变形能力与油气的采出量直接相关,必须加以研究。在钻井过程中,油、气井由于受到井内、外流体浸泡,直接影响着井壁的稳定性。同样,在开采过程中,由于流体的流动和冲蚀作用,井壁周围的

岩石骨架性质和应力将发生改变而引起骨架的破坏,由此引起大量出砂。因此,这时的井壁稳定分析和出砂分析必须考虑流体和岩石之间的耦合作用。在储层的开采过程中,由于大量流体(油和气)的采出,使得含油(气)层的压力降低而引起上覆岩层的变形、压实和沉降,由此将带来严重后果。如:井眼的坍塌、套管的变形和破坏等等,这对倾斜井尤为重要。在注水或聚合物的驱替开采过程中,驱替流体的高压不仅为油、气的流动提供了驱动力,而且使孔隙空间得以扩张,提高了储集层的渗透能力,因而获得增产的目的。因此,研究驱替过程中的流固耦合作用是提高油、气采收率所面临和必须解决的问题。另外,在水力压裂提高油气采收率、稠油的热采以及油藏数值模拟与动态预测等领域都涉及到流体和固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同时,考虑到我国年产油量的绝大部分都是在高含水条件下获得的,还必须加强研究多相渗流与岩石变形之间的耦合作用。

此外,还有许多别的工程问题,如地下铀矿的溶浸开采,深部露天矿开采的边坡稳定分析,水库诱发地震[7],采用水力压裂测量地应力[8],软土地基固结[9],矿井突水[10]等等,都与流固耦合作用有关。

以上分析可见,流-固(含热)耦合渗流研究涉及许多工程实际问题,的确是目前科学研究的热门课题[10~12]。尤其在石油工程中,几乎在钻井和开发各领域涉及到的具体问题都与流固耦合有关,而国内这方面的研究才刚刚开始,还有待进一步加强。

2 流固耦合渗流的特点及其研究方法

在细观上,流体和固体虽然分别占有各自的区域,流体通过迂回曲折的孔隙通道流动,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必须通过流、固两相之间交界面上的边界效应反映出来,但由于孔隙结构的复杂性,大小、几何形状、延伸方向与排列顺序等在微观上没有一定规律,因此,不可能用任何精确的数学方法来描述对流体流动范围起边界作用的介质孔隙的内表面的复杂几何形状。况且,由于流固耦合作用的影响,介质要变形,故流体流动的孔隙通道也在不断地变化。这样确定边界条件本身是很困难的。即使我们能够在微观水平上描述和解决多孔介质的流动问题(比如导出单个孔隙内一切点上所发生的现象的解),然而,这样的解也没有实际价值。事实上,连证明这些解是否正确的可行方法都不存在,因为没有可用的仪器在微观水平上测量有关数的值。因此,必须排除从微观水平上去研究和解决多孔介质中的流固耦合渗流问题。为了克服这些困难,同经典的渗流力学一样,我们必须转向宏观的水平,即采用宏观连续介质方法。

这样,渗流的流固耦合问题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固体区域与流体区域互相包含、互相缠绕,难以明显地划分开,因此必须将流体相与固体相视为相互重叠在一起的连续介质,在不同相的连续介质之间可以发生相互作用。这个特点使得流固耦合问题的控制方程需要针对具体的物理现象来建立,而流固耦合作用也是通过控制方程反映出来的。即在描述流体运动的控制方程中有体现固体变形影响的项,而在描述固体运动或平衡的控制方程中有体现流体流动影响的项。

为此,我们在引入孔隙率与表征性体积单元(rep resen tative vo lum e elem en t)[13]之后,便可将多孔介质看成由大量有一定大小,包含足够多条孔隙也包含无孔隙固体骨架的质点组成的。因此质点有孔隙率,可以规定其流体密度、固体密度、强度和弹性模量等材料特性参数;同时质点也能承受应力和流体压力的作用,即质点可以定义状态变量。当质点相对于渗流区域充分小时,质点上各种材料性质参数和变量可看作空间点的函数,它们随着空间点位置的不同连

续变化。若多孔介质所占据的空间中的每一个小区域都被这样一个质点占据,而每一个质点也仅仅占据空间一个小区域,即在空间区域与质点之间建立了一种一一对应的关系。这样,实际的多孔介质就被一种假想的连续介质所代替。在假想的连续介质中我们就可以用连续性的数学方法去研究流固耦合问题。在此基础上,我们就可以综合利用岩石力学和渗流力学的分析方法,并考虑流固耦合作用来研究流固耦合渗流问题,建立控制方程。也就是说,对于固相骨架必须满足岩石的平衡方程。由于孔隙流体压力的影响,固相骨架的变形由有效应力(effective stress)控制,而对于孔隙流体必须满足连续性方程(即质量守恒方程)。在固相平衡方程和孔隙流体的连续性方程中应包括流固耦合项。

3 储层流固耦合渗流理论的研究进展

最早研究流体—固体变形耦合现象的是T erzagh i[14]。他首先将可变形、饱和的多孔介质中流体的流动作为流动-变形的耦合问题来看待,提出了有效应力(effective stress)的概念,并建立了一维固结模型,它在土力学中得到了广泛应用。B i o t(1941,1956)[15~16]进一步研究了

,并在一些假设,如材料为各向同性、线弹性小变形,孔隙流体是不可压缩的且充满固体骨架的孔隙空间,而流体通过孔隙骨架的流动满足达西定律的基础上,建立了比较完善的三维固结理论。尔后B i o t又将此理论推广到各向异性多孔介质(1954)[17]和动力分析中(1962)[18]。从这以后,流-固耦合理论的发展主要围绕着假设不同孔隙材料的模式而得到不同的物理方程:假设固体骨架为弹性的(各向同性与各向异性的)、塑性的、粘弹性的(线性与非线性以及它们之间的各种组合),孔隙流体假设为不可压缩的和可压缩的等等。L ub in sk i(1954)[19]和Geerts m a(1957)[20]在关于多孔介质的弹性理论中都曾讨论过B i o t方程。Savage和B raddock(1991)[21]将B i o t的三维固结理论应用到了横观各向同性的孔隙弹性介质中。Zienk iew icz和Sh i om i(1984)[22]考虑了几何非线性和材料的非线性,并在B i o t 的三维固结理论基础上提出了广义B i o t公式。国内李锡夔[23]等讨论了考虑饱和土壤固结效应的结构——土壤相互作用问题;张洪武和钟万勰[24~25]等利用Zienk iew icz和Sh i om i建立的广义B i o t公式对饱和土壤固结的非线性问题的理论和算法进行了研究。

B i o t理论第一次系统地描述了三维弹性可变形多孔介质中流体流动和固体变形之间的耦合作用,所建立的数学模型是完全耦合的偏微分方程,它被广泛应用于土固结、坝基应力分析等领域。但是,B i o t理论由于描述的是单一流体经过线弹性(或粘弹性)固体中的流动,应用于储层工程中有很大的局限性。因为储层中所涉及到的流体一般包括液体(油和水)和气体(天然气),同时还可能涉及到温度变化的影响,而且,储层中固体骨架的变形也不一定是弹性的,而是非线性的(非线性弹性或弹塑性)。因此,必须结合储层的实际情况来建立储层的流固耦合模型,并开发出相应的数值模拟软件。

为此,我们近年来开展了储层流固耦合渗流理论和有限元数值模拟的研究工作。下面就介绍这方面研究的最新进展。

3.1 储层流固耦合方程(单相流体流动)[26,27]

δ。利用虚功假设固相区域8内的总应力为Ρ,体力为b,区域8的边界#上的边界力为t

原理,并结合有效应力原理和岩石骨架的本构关系得到增量形式的岩石平衡方程

∫8?ΕT D T9Ε9t d8-∫8?ΕT m9p9t d8+∫8?ΕT D T m9p9t13K s d8-

02

8?ΕT D T 9Ε09t d 8-9f 9t =0(1)9f 9t =∫8?u T 9b 9t d 8+∫

Г?u T 9t δ9t d #(2)式中Ε为骨架总应变;Ε0为与应力变化无直接联系的其它应变(如水化膨胀、温度和化学因素等引起的应变);p 为流体的孔隙压力;K s 为岩石的体积弹性模量;D T 为岩石的本构矩阵,它与岩石材料的特性和骨架的有效应力Ρ′和总应变有关,m =[111000]T 。假设流体在可变形多孔介质中的流动服从D a rcy 定律,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并考虑总应变及孔隙压力的变化所引起的固体骨架体积、流体密度和有效应力的变化而引起的固体骨架颗粒大小的改变等因素对流体质量的影响,可以得到流体在可变形饱和储层中流动的连续性方程

- T K Λ (p +Θg h )+

m T -m T D T 3K s 9Ε9t +(1-Υ)K s +ΥK f -1(3K s )2m T D T m 9p 9t =0(3)

式中略去了源、汇的影响。其中K s 为岩石的体积模量,K f 为流体的体积模量,Υ为岩石的孔隙率,K 为储层的绝对渗透率矩阵,Λ为流体的动态粘度,p 为流体压力,g 为重力加速度,Θ为流体的密度,h 为基于某一基准面的标高, 为H am ilton 算子,上标T 为矩阵转置符号。平衡方程(1)和连续性方程(3)即为弹性储层中单相流体流动的流固耦合方程。

3.2 储层油、水二相渗流的流固耦合方程[28]

3.2.1 有效平均孔隙压力和有效应力定律 所谓有效平均孔隙压力是指固相周围混合物(油和水)的压力,即

p θ=S o p o +S w p w (4)

式中S o 、S w 分别为油、水相流体的饱和度,而p o 、p w 分别为储层中油相压力和水相流体的压力。假设有效平均孔隙压力p

θ使岩石骨架产生均匀的体积应变,而岩石骨架的主要变形和强度由有效应力Ρ′控制,则T erzagh i [8]的有效应力定律可推广为Ρ′=Ρ-m p

θ(5)式中Ρ为总应力,m =[111000]T ,对于正应力为1,剪应力为0。(1)增量形式的岩石平衡方程∫8?ΕT D T 9Ε9t d 8-∫8?ΕT m 9p θ9t d 8+∫

8?ΕT D T m 9p θ9t 13K s d 8-∫8?ΕT D T c d 8-

∫8?ΕT D T 9Ε09t d 8-9f 9t =0(6)9f 9t =∫8?u T 9b 9t d 8+∫

#?u T 9t δ9t d #(7)从式(6)可以看出,考虑流固耦合作用时固相平衡方程与一般岩石平衡方程是不同的,其中增加了两个耦合项。因此,不能单独求解。

(2)油相耦合的连续性方程

- T K K ro Θo Λo B o (p o +Θo g h )+ΥΘo B o 9S o 9t +ΥS o 99t Θo B o

+1

2

Θo S o

B o m T -m T D T 3K s 9Ε9t +m T D T c 3K s +1-Υ

K s -1(3K s )2m T D T m 9p θ9t +Q o =0(8)

式中Q o 为油相的源(汇)项。

(3)水相耦合的连续性方程

- T K K r w Θw Λw B w

(p w +Θw g h )+ΥΘw B w 5S w t +ΥS w 99t Θw B w +Θw S w B w m T -m T D T 3K s 9Ε9t

+m T D T c 3K s +1-ΥK s -1(3K s )2m T D T m 9p θ9t +Q w =0(9)

式中Q w 为水相的源(汇)项。

3.3 储层油、气、水三相渗流的流固耦合方程考虑到可变形多孔介质中油、气、水三相并存时,气相以两种形式存在,即自由气和溶解气。为此,引入Π相(Π=o ,g ,w )流体的地层体积系数B Π(p Π)和溶解油气比R s Π(Π=o ,w ),具体的定义见文献[13]和文献[29]。按照3.1和3.2中的方法,同样可以得到油、气、水三相渗流的流固耦合方程如下。

对于岩石骨架的岩石平衡方程,其增量形式完全同(6)式,但这时的平均孔隙压力应为p θ=S o p o +S w p w +S g p g

(10)式中S o ,S g ,S w 分别为油、气、水三相流体的饱和度,p o ,p g ,p w 分别为储层中油、气、水三相流体的压力,而油、气、水三相耦合的连续性方程分别为:

(1)油相

- T K K ro Θo Λo B o (p o +Θo g h )+ΥΘo B o 9S o 9t +ΥS o 99t Θo B o

+

Θo S o B o m T -m T D T 3K s 9Ε9t +m T D T c 3K s +1-Υ

K s -1(3K s )2m T

D T m 9p θ9t +Q o =0(11)式中Q o 为油相的源(汇)项。

(2)水相

- T K K r w Θw Λw B w

(p w +Θw g h )+ΥΘw B w 9S w 9t +ΥS w 99t Θw B w +Θw S w B w m T -m T D T 3K s 9Ε9t +m T D T c 3K s +1-Υ

K s -1(3K s )2m T

D T m 9p θ9t +Q w =0(12)式中Q w 为水相的源(汇)项。

(3)对于气相,还必须考虑由于溶解比R s Π(Π=o ,w )的存在而可能的补给量。这样,得到气相耦合的连续性方程为- T K Θg K rg Λg B g +R so K ro Λo B o +R s w K r w Λw B w (p g +Θg g h )+

Υ99t Θg S g B g +R so S o B o +R s w S w B w +Θg

S g B g R so S o B o +R s w S w B w

m T D T c 3K s +m T -m T D T 3K s 9Ε9+1-ΥK s -1(3K s )2m T D T m 9p θ9t +Q g =0(13)

式中Q g 为气相的源(汇)项。

3.4 储层流固耦合理论的有限元离散(只讨论单相流体)[26]

31411 几何域上的离散 根据Galerk in 方法,方程中的位移和孔隙压力用几何域上有限个结点的位移u θ和压力p θ来表示,即

u =N u θ,Ε=B u θ,p =N {p θ(14)

式中N 为位移场的插值函数,即形函数;N

{为孔隙压力场的插值函数,N 和N {可以不同;B 为应变矩阵。

将式(14)代入式(1)和(3),最后得到它们的有限元离散方程如下

000H u θp θ+K L L T S d d t u θp θ=d f d t

+C f θ(15)

式中

K =-∫

8B T D T B d 8(16a )L =∫8B T m N {d 8-∫8B T D T m 3K s N {d 8

(16b )C =-∫

8B T D T c d 8(16c )d f =-∫8N {T d b d 8-∫#N T d t δd #-∫

8B T D T d Εo d 8(16d )H =∫8( N {)T K N {d 8(16e )S =∫8N {T s N {d 8 式中s =1-ΥK s +ΥK f -1(3K s )2m T D T m (16f )L T =∫8N {T m T -m T D T 3K s B d 8(16g )f θ=-∫#N {T q d #-∫8N {T 3K s m T

D T c d 8-∫8

( N {)T K Λ Θg h d 8(16h )式(16)中的这些积分,一般用数值方法进行求解。我们采用Gau ss 数值积分,当选择了恰当的单元形函数后,就可以按一定格式的Gau ss 积分方法(如2×2、3×3等)求出上述诸积分。

可以证明,当矩阵D T 是对称时,方程(14)的系数矩阵也是对称的。有了控制方程在几何域上的离散方程(14),就可以通过适当的时步算法求出不同时步下u θ和p θ的值。31412 时域离散 为了将u θ和p θ对时间t 的一阶导数进行离散,令u θ和p θ对每一个时步具有线性变化,即[u θ p θ]=[N t 1 N t 2]u θt p θt u θt +△t p θt +△t (17)

式中N t 1=1-Α,N t 2=Α,而Α=

t -t k △t k 。将式(17)代入(15)式,并进行时步积分,最后整理得K

L L T S +ΑH △t k u θp θt k +△t k =K L L T S -(1-Α)H △t k u θp θt k +d f d t +C f

θ△t k (18)式中矩阵K 、L 、S 、H 和力矢量在每一个时步都要计算一次。Α的取值范围为0≤Α≤1,具体的值取决于采用的时步差分格式。例如:当Α=0、1 2、1,采用的有限差分方法分别为向前差分(Eu ler )、中间差分(C rank 2N icho lson )和向后差分。

又如当Α=0.6667时,采用的即为Galerk in 格式。

区域和边界上所有结点都要建立(18)式这样的方程来求解未知的孔隙压力和位移,方程的总数等于系统未知变量的总数(即系统总的自由度)。很容易证明,在稳定条件下,平衡方程

和流动方程之间的耦合效应是不会消失的。

在有限元离散模型(18)式的基础上,我们在W indow s系统下成功地开发了储集层流固耦合数值模拟软件N SFSC2D(N um erical si m u lati on of the flu id2so lid coup ling—2D)。N SFSC2D充分考虑到从计算模型的建立、控制数据与参数的输入、模拟计算以及计算结果处理的可视化与表达的整个过程,实现了数据输入、数值计算和结构输出的全部图形功能。我们利用N SFSC2D 对油井的应力分析和单井开采过程的流固耦合问题进行了数值模拟,得到了一些很有意义的结论。

4 结 语

本文系统地介绍了有关工程尤其是石油工程中所涉及到的流固耦合问题,在油气钻井和油气开发过程中流固耦合问题更为突出,许多问题都应作为流固耦合问题来研究。这些问题主要包括:油井的井壁稳定分析、油藏注水开采、油藏流固耦合渗流模拟、油气井出砂分析和模拟油气开采过程中上覆岩层的沉降问题以及由此引起的井眼或套管的变形甚至破坏等等。同时,在石油、、注水和开发过程中,岩体应力场与热效应过程对油、气两相的流动有显著的影响,特别是在稠油热采、高压注水开采过程中,流—固—热耦合效应尤为显著。因此,也必须研究它们之间的耦合作用。

渗流的流固耦合问题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固体区域与流体区域互相包含、互相缠绕,难以明显地划分开,因此必须将流体相与固体相视为相互重叠在一起的连续介质,在不同相的连续介质之间可以发生相互作用。这样,我们就可以用连续性的数学方法去研究流固耦合问题。

针对油、气开采问题,本文重点介绍了储层流固耦合渗流问题的特点及其研究的基本方法和理论进展,包括:单相、多相流体渗流的流固耦合数学模型及其有限元数值模型。在这些模型的基础上,我们在W indow s系统下成功地开发了储集层流固耦合数值模拟软件,并应用到了石油工程中的一些具体问题,得到了一些很有意义的结论。

参考文献

[1] 章梦涛,潘一山,梁冰,等.煤岩流体力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5.

[2] 赵阳升.矿山岩石流体力学[M].北京:煤炭工业出版社,1994.

[3] H si J P and Sm all J C.Si m ulati on of excavati on in a po ro2elastic m aterial[J].Int.J.N um er.A nal.M eth.

Geom ech.1992,16:25~43.

[4] 罗晓辉.深基坑开挖渗流与应力耦合分析[J].工程勘察,1996,(6):37~41.

[5] 陈平,张有天.裂隙岩体渗流与应力的耦合分析[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1994,13(3):299~308.

[6] 郭尚平,张盛宗,桓冠仁,等.渗流研究和应用的一些动态[C].渗流流体力学研究所、大庆石油学院编,渗流力学进展

[C].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1996:1~12.

[7] 陶振宇,沈小莹.库区应力场的耦合分析[J].武汉水利电力学院学报,1988,(1):8~14.

[8] 苏恺之.地应力测量方法[M].北京:地震出版社,1985.

[9] H iro sh i Y and H urofum i N.Co so lidati on of so ils by vertical drain w ell w ith finite per m eability[J].So il and

Foundati on.1974,6:35~46.

[10] 章梦涛.变形与渗流相互作用的岩石力学问题[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1989,8(3):299~308.

[11] 王仁.地质材料的力学问题[J].力学与实践.1986,8(4):2~6.

[12] 郭尚平.渗流力学的近况和展望[J].力学与实践.1981,3(3):11~16.

[13] Bear J.D ynam ics of fluids in po rous m edia[M].E lsevier,N ew Yo rk,1972.

[14] T erzagh i K.T heo retical so il m echanics[M].W iley,N ew Yo rk,1943.

[15] B i o t M A.General theo ry of th ree di m ensi onal conso lidati on[J].J.A pp l.Phys.1941,12:155~164.

[16] B i o t M A.General so luti on of the equati on of elasticity and conso lidati on fo r a po rous m aterial[J].J.A pp l.M ech.

1956,78:91~96.

[17] B i o t M A.T heo ry of elasticity and conso lidati on fo r a po rous aniso trop ic so lid[J].J.A pp l.Phys.1954,26:182.

[18] B i o t M A.M echanics of defo r m ati on and acoustic p ropagati on in po rous m edia[J].J.A pp l.Phys.1962,33:1482.

[19] L ubinsk i A.T heo ry of elasticity fo r po rous bodies disp laying a strong po re structure[J].P roc.2nd U.S.N ati onal

Congress of A pp lied M echanics.1954:247~256.

[20] Geerts m an J.A rem ark on the analogy betw een ther mo2elasticity and the elasticity of saturated po rous m edia[J].J.

M ech.Phys.so lids,1957,6:13~16.

[21] Savage W Z and B radock W A.A model fo r hydro static conso lidati on of p ierre shale[J].Int.J.Rock M ech.M in.

Sci.&Geom ech.A bstr.1991,28:345~354.

[22] Zienk iew iczO C and Sh i om i T.D ynam ic behavi our of saturated po rous m edia:the generalized B i o t fo r m ulati on and its

num erical so luti on[J].Int.J.N um.and A naly.M eth.in Geom ech.1984,8:71~96.

[23] 李锡夔,朴光虎,邓子辰.考虑固结效应的结构—土壤相互作用分析及其有限元解[J].计算结构力学及其应用,

1990,7(3):1~11.

[24] 张洪武,钟万勰,钱令希.饱和土壤固结分析的算法研究[J].力学与实践,1993,15(1):20~22.

[25] 张洪武,钟万勰,钱令希.土体固结分析的一种有效算法[J].计算结构力学及其应用,1991,8(4):389.

[26] 董平川,徐小荷.储层流固耦合的数学模型及其有限元方程[J].石油学报,1998,19(1):38~44.

[27] 董平川,徐小荷.弹性储层流固耦合渗流模型及其有限元方程[A]。程昌钧,戴世强,刘宇陆主编,现代数学和力学

(MMM-V II)[M]。上海:上海大学出版社,1997.

[28] 董平川,徐小荷.油、水二相流固耦合渗流的数学模型[J].石油勘探与开发,1998,25(5):93~96.

[29] 袁奕群,袁庆峰.黑油模型在油田开发中的应用[M].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1995:22.

THE PROB L E M S OF FL U I D-S OL I D COUPL ING AND

ITS AD VANCE IN RESEARCH

DON G P ingchuan1, XU X iaohe2, H E Shun li1

1P etroleum U n iversity,B eij ing 102200;

2N ortheastern U n iversity,S heny angL iaon ing 110006.

Abstract:In traditi onal seepage theo ry it is assum ed in general that the m edium o r the so lid skeleton th rough w h ich the flu ids flow is p erfectly rigid,that is,the so lid fram e con tain ing the flu ids does no t defo r m either elastically o r p lastically due to the p ressu re of the incum ben t flu id.T he coup ling betw een flu id flow ing and po rou s m edia defo r m ing is generally neglected in past and flu ids flow ing th rough po rou s m edia w as studied as non2 coup led p rob lem s.A lthough th is si m p lified assum p ti on gives resu lts to a first app rox i m ati on th is does no t confo r m to the field p ractice and there are p rob lem s,fo r exam p le,in o il p roducti on from o il reservo irs can lead to decreases in the po re p ressu re.T h is dep leti on resu lts in changes of the effective stresses acting in the reservo ir and in the defo r m ati on of the reservo ir.R ecen tly,the i m po rtan t sign ificance of the flu id-so lid coup ling in po rou s m edia is generally recogn ized.D ue to the i m po rtance of the coup led p rob lem s,con siderab le effo rt has been devo ted in m any engineering app licati on s such as geo ther m al energy p roducti on,underground w aste dispo sal,and o il p roducti on.T hese app licati on s in engineering,esp ecially in o il reservo irs are first in troduced system atically.To coun ter the o il

and gas exp lo itati on,the fundam en tal m ethod and the advance in research of the flu id2so lid coup ling in o il reservo irs are review ed,and the fu tu re app licati on s of the theo ry of flu id-so lid coup ling are also p ropo sed.

Key words:flu id2so lid coup ling;theo retical m odels;advance in research;engineering app licati on s

征稿简则

一、本刊是由中国地质学会地质力学专业委员会和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共同主办、公开发行的学术期刊,办刊宗旨:求实、创新、发展。

二、本刊主要刊登地质力学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方面的学术论文,包括壳、幔结构演化与构造带的成生发展、地质构造与矿产资源、地质环境与地质灾害的防治、岩石力学与构造应力场、构造运动与地球动力学以及其它相关学科的重要成果。

三、来稿要求及注意事项

11来稿须论点明确,数据可靠,逻辑严密,文字精练,字迹工整清晰。首页脚注处请注明论文所属基金项目,作者简介。

21来稿请附300字左右的中、英文摘要及5个以内关键词。每篇论文(含图表,参考文献、英文摘要)一般在6000字以内,最多不超过8000字。来稿格式:文章名,作者,作者单位(包括省、市,邮政编码),摘要(中文),关键词,分类号,文献标识码,正文,参考文献,英文摘要,英文关键词。

31来稿需分清文种,外文请打字或用印刷体书写、大小写、正斜体、上下角标易混淆时,请用铅笔注明。

41图表、照片要精选。图件请按出版要求清绘,线条粗细、疏密应考虑缩版效果;凡涉及国界的附图必须清绘在地图出版社公开出版的最新地理底图上。图版所附照片,要求层次清楚,每版不超过21×14c m。

51引用他人资料(包括数据、图表等)均需注明出处。引用他人发表的资料或协作成果,应征求有关方面的同意;引用测试数据要注明测试者(或单位)、测试方法、精度及误差范围等。

61参考文献只列公开发表的文献(内部文献列入脚注),并按出现的先后顺序(中、外文献混排)排列。格式如下:

(1)期刊:[序号]主要责任者1文献题名[J]1刊名,年,卷(期):起止页码1

(2)专著:[序号]主要责任者1文献题名[M]1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1

(3)论文集析出的文献:[序号]析出文献主要责任者1析出文献题名[A]1原文献主要责任者1原文献题名[C]1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析出文献起止页码1

71文稿中所用文献、资料、数据等应认真查证核实,确凿无误,不得泄露国家机密,实行文责自负。

四、来稿请勿一稿多投,本刊在收到稿件之日起,3个月内将给予答复。本刊对来稿有权删改(涉及稿件实质内容的应征得作者同意),若作者不同意删改请在来稿中申明。稿件一经刊用,将酌付稿酬(光盘版不另付稿酬)。

五、来稿请用挂号邮寄:北京市海淀区民族学院南路11号地质力学学报编辑部。邮编: 100081。《地质力学学报》编辑部

ansys流固耦合模态分析

有问题可以发邮件给我一起讨论xw4996@https://www.360docs.net/doc/a98474054.html, FSI流固耦合命令求解流固耦合问题 使用ANSYS计算结构在水中的模态时, FLUID29,FLUID30单元分别用来模拟二维和三维流体部分,相应的结构模型则利用PLANE42单元和SOL ID45等单元来构造,其中,PLANE42和SOL ID45分别是用来构造二维和三维结构模型的单元。FLUID30是流体声单元,主要用于模拟流体介质及流固耦合问题。该单元有8 个节点,每个节点上有4 个自由度,分别是XYZ上3个方向位移自由度和1个压力自由度,为各向同性材料。输入材料属性时,需要输入流体的材料密度(作为DENS 输入)及流体声速(作为SONC输入),流体粘性产生的损耗效应忽略不计。FLUID29是FLUID30单元在二维上的简化,少了一个Z向的位移。SOLID45单元用于构造三维实体结构。单元通过8 个节点来定义,每个节点有 3 个沿着XYZ方向平移的自由度。PLANE42是SOLID45单元在二维上的简化。 在利用ANSYS建模分析时,流场域单元属性分为2种,由KEYOPT(2)(指定流体和结构分界面处结构是否存在) 控制,在流固耦合交界面上的单元KEYOPT(2) = 0 ,表示分界面处有结构,其他流体单元KEYOPT(2)=1,表示分界面处无结构。流体-结构分界面通过面载荷标志出来,指定FSI label可以把分界面处的结构运动和流体压力耦合起来,分界面标志在分界面处的流体单元标出。 数值分析的步骤 1) 建立流体单元的实体模型。建立流体模型,需要确定流体域的范围,可以把无限边界流体简化成流体区域的半径为固体结构半径的10倍。 2) 标记流固耦合界面。选取流体单元中流固交界面上的节点,执行FSI 命令,流固耦合交界面的处理:流体与固体是两个独立的实体,在划分单元时在两者交界面上的单元网格要划分一致,这样在交界面上的同一位置一般就有两个重合的节点,一个节点属于流体单元,一个节点属于固体单元,这两个重合节点在交界面的位移强制保持一致。 3) 建立固体结构实体模型。建立固体结构模型,定义单元属性,采用映射方式进行网格的划分。 4) 施加约束条件。由于流体区域的尺寸远大于固体结构尺寸,故可以不考虑流体液面的重力的影响,将流体边界处的单元节点上施加压力(PRES) 为零的约束。因为选择的算例为悬臂结构,在固体结构底部加全约束。 5) 选择求解算法,进行求解。定义分析类型为模态分析,设定提取频率阶数和提取模态的方法。因为耦合问题的刚度矩阵,质量矩阵都不对称,需要采用非对称矩阵法(UNSYMMETRIC)求解。 6) 查看结果。进入后处理模块,查看结构模型的频率及振型。 以半浸没与水中的桥墩模态问题为背景,并假设: 1. 桥墩为实心等截面的实体,实际桥墩模型应该是空心壳体,截面尺寸也 非常复杂,因而需要分块划分单元。

基于MpCCI的Abaqus和Fluent流固耦合案例1

CAE联盟论坛精品讲座系列 基于MpCCI的Abaqus和Fluent流固耦合案例 主讲人:mafuyin CAE联盟论坛总监 摘要:通过MpCCI流固耦合接口程序,对某薄壁管道流动中的传热过程进行了Abaqus和Fluent相结合的流固耦合仿真分析。信息介绍了从建模、设置到求解计算和后处理的全过程,对相关研究人员具有参考意义。 1 分析模型 用三维建模软件solidworks建立了一个管径为1m的弯管,结构尺寸如图1a所示,管的结构如图1b所示,流体的模型如图1c所示。值得注意的是,由于拓扑特征的原因,这样的管壁模型无法通过对圆环扫略直接生成,而需先通过对大圆的扫略生成实心的模型(类似于流体模型),然后进行抽壳得到管壁的模型。用同样的方法对大圆半径减去管壁厚度的圆进行扫略得到流体模型。 a. 尺寸关系 b. 管壁结构 c. 流体模型 图1. 几何模型示意图 图2. 流固耦合传热分析模型示意图 内壁面(耦合面) 速度入口 v=6m/s; T in=600K 外壁面 压力出口 P=0Pa;T out=300K

由于管壁结构和流体的热学行为不同,传热系数等都不一样,所以属于典型的流固耦合传热问题,热学模型如图2所示。即管的一端为流体速度入口,一端为压力出口,给定流体外壁面一个初始温度600K,流体入口速度为6m/s,温度为600K,出口相对大气压力为0Pa,出口温度为300K。需要求解流体和管壁的温度场分布情况。 2 流体模型 将图1c的流体模型以Step格式导入Fluent软件通常使用的前处理器Gambit中,如图3a所示。设置求解器为,然后划分体网格,网格尺寸为100mm,类型为六面体单元,一共生成4895个体单元,网格如图3b所示。 a. 导入Gambit软件中的流体模型 b. 流场的网格模型 图3. 流体模型及网格示意图 进行网格划分后,需定义边界条件,在Gambit软件中先分别定义速度入口(VELOCITY_INLET)、压力出口(PRESSURE_OUTLET)和壁面(Wall)三组边界条件,具体参数设置在Fluent软件中进行。然后定义流体属性,名称定义为air,类型为Fluid。这些定义的目的是能够在Fluent软件中识别出这些特征,具体类型和参数都可以在Fluent软件中进行设置和修改。定义完后点击【Export】,选择【Mesh】,选择路径和文件名称并进行输出。 打开Fluent6.3.26或以上的版本,选择3D求解器,点击【File】→【Read】→【Case】,然后选择Gambit中输出的msh文件,即可将网格文件读入Fluent 软件中。读入模型后,进行求解参数和条件的设置。

流固耦合

流固耦合定义:它是研究变形固体在流场作用下的各种行为以及固体位形对流场影响这二者相互作用的一门科学。流固耦合力学的重要特征是两相介质之间的相互作用,变形固体在流体载荷作用下会产生变形或运动。变形或运动又反过来影响流,从而改变流体载荷的分布和大小,正是这种相互作用将在不同条件下产生形形色色的流固耦合现象。 (一)流固耦合动力学:求解方法与基本理论---张阿漫,戴绍仕 ●有限元法 ●边界元法 ●SPH法与谱单元法 ●瞬态载荷作用下流固耦合分析方法 ●小尺度物体的流固耦合振动 ●水下气泡与边界的耦合效应 按耦合机理分两大类: 1 耦合作用只发生在两相交界面---界面耦合(场间不相互重叠与渗透),耦合作用通过界面力(包括多相流的相间作用力等)起作用。它的计算只要满足耦合界面力平衡,界面相容就可以了(其耦合效应是通过在方程中引入两相耦合面边界条件的平衡及协调关系来实现的)。如气动弹性,水动弹性等。 按照两相间相对运动的大小及相互作用分为三类: (1)流体和固体结构之间有大的相对运动问题"最典型的例子是飞机机翼颤振和 悬索桥振荡中存在的气固相互作用问题,一般习惯称为气动弹性力学问题" (2)具有流体有限位移的短期问题"这类问题由引起位形变化的流体中的爆炸或 冲击引起"其特点是:我们极其关心的相互作用是在瞬间完成的,总位移是有限的,但 流体的压缩性是十分重要的" (3)具有流体有限位移的长期问题"如近海结构对波或地震的响应!噪声振动的 响应!充液容器的液固耦合振动!船水响应等都是这类问题的典型例子"对这类问题, 主要关心的是耦合系统对外加动力荷载的动态响应" 2 两域部分或全部重叠在一起,难以明显的分开,使描述物理现象的方程,特别是本构方程需要针对具体的物理现象来建立,其耦合效应应通过建立与不同单相介质的本构方程等微分方程来体现。 按耦合求解方法分两大类: 1 直接耦合求解:直接耦合是在一个求解器中同时求解不同物理场的所有变量,需要针对具体的物理现象来建立本构方程,其耦合效应通过描述问题的微分方程来体现。 2 间接耦合求解:而间接耦合不需要重写本构方程,仅只利用当前比较成熟的单物理场求解器求解各自相域,并实现不同的物理场之间的信息交换。 范例(一个经典的间接耦合求解范例步骤):利用CFX 进行全三维非定常粘性数值模拟,利用ANSYS 进行结构瞬态动力分析,其耦合面数据交换以MFX-ANSYS/CFX为平台,在每个物理时间步上进行耦合迭代,各自收敛后再瞬态向前推进,结构变形引起的流场网格位移由CFX内部的动网格技术来处理,整个耦合过程充分考虑了流场的三维非定常性和结构响应的瞬态变化。https://www.360docs.net/doc/a98474054.html,/s/blog_6817db3a0100ju4s.html) 迭代求解,也就是在流场,结构上分别求解,在各个时间步之间耦合迭代,收敛后再向前推进.好

渗流的流固耦合问题及应用

第18卷 第5期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18(5):497~502 1999年10月Ch inese J ou rna l of R ock M echan ics and E ng ineering O ct.,1999 渗流的流固耦合问题及应用 徐曾和 (东北大学岩石破裂与失稳研究中心 沈阳 110006) 博士学位论文摘要 渗流过程中的孔隙改变,既影响流体质量,又会引起介质渗透率的变化,导致非线性流固耦合作用。因此研究应力与孔隙压力共同作用下孔隙改变的机制是重要的。首先考察了经典渗流力学的基本假定,说明忽略总应力对孔隙改变的作用是经典渗流力学及其他非耦合理论不能研究流固耦合作用的基本原因。 饱和多孔介质是不溶混的混合物,内部孔隙结构对多孔介质整体和孔隙改变的响应方程有影响。导出了多孔介质的响应方程及有效应力系数Α1、孔隙改变的响应方程和有效应力系数Α2以及孔隙压缩模量K p。证明有效应力系数Α1和Α2小于1,K p小于固体基质的相应模量。它们都取决于组成多孔介质的固体基质的力学性质和孔隙结构。还证明了对于孔隙的变形,总应力比孔隙压力更重要。任何排除总应力影响的理论,其出发点均不尽合理。 研究了流固耦合机制。在渗流过程中,介质整体变形和孔隙变化是应力和孔隙压力相互作用的结果;孔隙改变会影响两相物质之间的扩散力和流体的质量守恒方程;扩散力和孔隙压力对两相物质的动量守恒有影响。这是一些主要的耦合机制。在混合物理论的基本框架内建立了渗流耦合问题的基本方程,考虑了流体与固体之间的多种耦合作用,如线性耦合、非线性耦合、非牛顿流体渗流的耦合作用、饱和多孔介质的动力响应等;由于渗流定律是孔隙流体动量守恒方程的特殊情况,应用混合物理论可以从实验得到的非线性一维渗流定律导出非线性渗流的三维定律;从上述研究还容易看出,B i o t的三维固结理论只考虑了多孔介质整体压缩(膨胀)对流体动量守恒方程的影响,反映了流体与固体之间最简单的、线性的相互作用。 对某一边界上正应力和孔隙压力为常量的渗流耦合问题,提出了一种解耦方法,并得到了平面应变和广义平面应力状态下,含圆孔的饱和多孔地层中定量抽放和定压抽放问题的解析解。通过这些解答可以看出,对于稳定渗流,线性耦合理论(B i o t 理论)与非耦合理论没有差别;对非稳定渗流,线性耦合理论与经典渗流力学有明显的量的差别,但没有性质的变化。与弹性:若不考虑渗透率的变化,可压缩流体渗流引起的非线性相互作用以一个高阶小量体现出来,因此与近似的非耦合分析的结果相差不远。 研究了稳定渗流和非稳定渗流情况下非线性流固耦合问题的特点,并求出了含单一圆孔的问题和单向渗流问题的解答。从中可以看出,非线性耦合问题与不耦合的经典渗流力学和弹性力学,不仅在量值上有明显差别,性质也有不同;并指出,非稳定渗流需要考虑更多的因素。当渗流达到最终的稳定状态时,某些因素,如原岩应力强度对渗流的影响消失。并研究了初始应力对渗流的影响。 证明了可变形多孔介质一维稳定渗流时,小试件内的孔隙压力梯度在流动方向上是不均匀的。仍然沿用经典渗流力学的方法测试渗透系数,将导出流体质量不守恒的不合理推论。由此提出了可变形多孔介质渗透系数的新的测试方法。结合渗流的实验研究和微分方程反问题的数学方法,可得到可变形多孔介质的渗透系数。对粒状多孔介质进行的试验表明,按不同的试验方法得到的渗透系数相差较大。 关键词 渗流,多孔介质,饱和,孔隙变化,混合物,解耦方法,线性相互作用,非线性相互作用,可压缩流体,渗透系数,测试方法,反问题 FL U I D-S OL I D INTERACT I ON OF SEEPAGE AND ITS APPL I CAT I ON Xu Zenghe (Cen ter f or R ockbu rst and Ind uced S eis m icity R esea rch,N ortheastern U n iversity, S heny ang 110006 Ch ina) 1999年7月11日收到来稿。 作者徐曾和简介:男,1958年生,1998年在东北大学采矿工程专业获博士学位,导师是徐小荷教授;现在东北大学工作,主要从事岩石失稳破裂与渗流耦合问题的研究。 ? 1994-2008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https://www.360docs.net/doc/a98474054.html,

血管流固耦合分析实例

Ansys14 workbench血管流固耦合实例 根据收集的一些资料,进行学习后,试着做了这个ansys14workbench的血管流固耦合模拟,感觉能够耦合上,仅是熟悉流固耦合分析过程,不一定正确,仅供参考,希望大家多讨论。谢谢! 1、先在proe5中建立血管与血液流体区的模型(两者装配起来),或者直接在workbench中建模。 图1 模型图 2、新建工程。在workbench中toolbox中选custom system,双击FSI: FluidFlow(fluent)->static structure. 图2 计算工程 3、修改engineering data,因为系统缺省材料是钢,需要构建血管材料,如图3所示。先复制steel,而后修改密度1150kg/m3,杨氏模量4.5e8Pa,泊松比0.3,重新命名,最后在主菜单中点击“update project”保存.

图3 修改工程材料 4、模型导入,进入gemetry模块,import外部模型文件。 图4 模型导入图 5、进入FLUENT网格划分。 在workbench工程视图中的Mesh上点击右键,选择Edit…,如图5所示,进入网格划分meshing界面,如图6所示。我们这里需要去掉血管部分,只保留血液几何。

图5 进入网格划分

图6 禁用血管模型 6、设置网格方法。 默认是采用ICEM CFD进行网格划分,设置方式如图7所示,截面圆弧边分为12份,纵截面的边均分为10份,网格结果如图8所示。另外在这个界面中要设置边界的几何面,如inlet、outlet、symmetry 图7 设置网格划分方式 图8 最终出网格

流固耦合应用研究进展

文章编号:1671-3559(2004)02-0123-04 收稿日期:2003-12-03 基金项目:山东省科学技术发展计划资助项目(012050107);山 东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Y 2002F19) 作者简介:郭术义(1971-),男,山东济南人,山东大学机械工 程学院博士研究生。 流固耦合应用研究进展 郭术义,陈举华 (山东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山东济南250061) 摘 要:流固耦合力学是一门新兴学科。本文简要介绍了该学科的典型应用进展情况,总结了各种研究中的典型方程、数值解法,展望了进一步发展的趋势。关键词:流固耦合;数值模拟;展望中图分类号:O35112;O34717 文献标识码:A 流固耦合力学是一门比较新的力学边缘分支, 是流体力学与固体力学二者相互交叉而生成的。它的研究对象是固体在流场作用下的各种行为以及固体变形或运动对流场的影响。流固耦合力学的重要特征是两相介质之间的相互作用:固体在流体动载荷作用下产生变形或运动,而固体的变形或运动又反过来影响到流场,从而改变流体载荷的分布和大小。总体上,流固耦合问题按耦合机理可分为两大类:一类的特征是流固耦合作用仅仅发生在流、固两相交界面上,在方程上耦合是由两相耦合面的平衡及协调关系引入的;另一类的特征是流、固两相部分或全部重叠在一起,耦合效用通过描述问题的微分方程来实现。本文就流固耦合问题的两大分类中三种基本情况进行了讨论。 1 流固耦合典型应用 流固耦合作用的研究在航空、航天、水利、建筑、石油、化工、海洋以及生物领域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如液体晃动对火箭飞行稳定性的影响,大型贮液管在地震激励作用下产生的流固耦合作用,液体湍振对输液管道的影响。本文就如下三个大方面进行了总结。1.1 输流管道流固耦合 流体引起输流管道振动的研究最初来源于横跨 阿拉伯输油管道振动的分析[1]。管道在众多的工业领域中应用十分广泛,作用极其重要。但是,在管道 内流体流动状态的微弱变化往往引起在工作过程中的湍振现象,诱发流体、管道之间的耦合振动,动力学行为相当复杂。这使得人们很早就开始了这方面的研究,Paidoussis M P [2]是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输流管道的振动问题之所以能引起学者的兴趣,除因为该问题的广泛工业背景和现实意义之外,还因为输流管道虽然是最简单的流固耦合系统,但它却涉及了流固耦合的大多数问题,并且它的物理模型简单,系统比较容易实现,因而便于理论与试验的相互协同。 考虑因素侧重面的不同,输液管道非线性运动方程有几种类型[3-5],它们之间有一定的差别。它们的基本假设都是:流体无粘且不可压;管道作为梁模型来处理;管道只是在平面内振动。尽管输流管道的非线性动力问题受到50多年极为广泛的研究,但至今尚没有一个公认的模型。文[6]建立的4个独立变量(轴向位移、横向位移、流速和压力)的全耦合模型(耦合形式包含摩擦耦合、P oiss on 耦合、结合部耦合以及管道轴向和横向运动的耦合)在众多的非线性分析模型中是一个较为完整的模型。 m ¨u +m f [ υf (1+u ′)+2υf u ′+υ2 f u ″+ ωυ′f ]+ P (υf + u )/c 2F -[(1-2υ)P (1+u ′)]′+4f ρf ρ′?υ2f /DK -gm f (1-2υ)(1+u ′)ω′-EI (7ω″ω +ω′ ω )-E A p (2u ″+6u ′u ″+2ω′ω″ )/2=0(1)m ¨ω+m f [ υf (1+ω′)+2υf ω′+υ2f u ″+ω″υ2 f ]+ P (υf + ω)/c 2F -[(1-2υ)P ω′]′-gm +EI ω″″-EI (u ′ω′+6u ″ω +4u ′ω ′)-E A p (u ″ω′+u ′ω″ )=0(2) P /c 2F +m f [(1-2υ)( u +υf )u ″- u ′+υ′f ]-m f (1-2υ)( u ′+u ′ u ′+ω′ ω′ )=0(3)P ′+m f (¨u + υf )+m f ¨ωω′+gm f ω′+Df ρf υ2 f /2=0 (4)随着对输流管道问题研究的深入,各种不同的 分析计算方法也相继被提出。其中有限元法(FE M ) 第18卷第2期2004年6月 济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JOURNA L OF J I NAN UNI VERSITY (Sci.&T ech 1) V ol.18 N o.2 Jun.2004

基于LSDYNA及FLUENT的板壳结构流固耦合分析

基于 LS-DYNA 及 FLUENT 的板壳结构流-固耦合分析
汪丽军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交通科学与工程学院 100191
[摘 要]: 本文采用 ANSYS 显示动力分析模块 LS-DYNA 及流场分析模块 FLUENT,对水下的板壳 结构运动及其界面的流-固耦合现象进行了仿真分析。流场计算得到的界面压强数据以外载荷 的形式施加于结构表面,使其产生位移及变形;同时,结构的变化又进一步影响了流场的分 布。通过往复的双向耦合迭代,得到了板壳结构的动力学响应以及流场的分布情况。仿真结 果与试验结果的对比表明,此方法适用于解决兼有大位移及较大变形特征的流-固耦合问题。 [关键词]: 板壳结构 流-固耦合 有限元方法 ANSYS
Analysis of Fluid-Structure Interaction for Plate/Shell Structure Based on LS-DYNA and FLUENT
Wang Lijun School of Transportation Science & Engineering, Beihang University 100191
Abstract: In this paper,the movement of plate under water and the fluid-structure interaction(FSI) is simulated numerically by combining explicit dynamic solver LS-DYNA and 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 solver FLUENT in ANSYS. The pressure obtained from the calculation of flow field are applied as external loads on the surface of the plate, then the structural deformation and displacement can be calculated as well, which will affect the shape and pressure distribution of the flow field reversely. After sequential coupling iterations the dynamic response of the structure and flow field distribution are obtained consequently. By comparing numerical and experimental results it is proved that this proposed coupling method is suitable for solving such a kind of FSI problems considering both large displacement and comparatively large deformation. Keyword: Plate/shell structure, Fluid-Structure Interaction, Finite element method,ANSYS
1
前言
在自然界中,流-固耦合现象广泛存在于航空、航天、汽车、水利、石油、化工、海洋 以及生物等领域。很多实际问题中流体载荷对于结构的影响不可忽略;同时,结构的位移 和变形也会对流场的分布产生重要影响。例如各种水下运动机构都需要考虑这种现象。

流固耦合文献总结

小论文拟采用DP模型,在应力较高的土体中,比Mohr-coulomb理想弹塑性模型的数值计算结果更精确。设定DP模型需要输入3个特殊参数,粘聚力,内摩擦角,膨胀角,其中的膨胀角是用来控制体积膨胀的大小的。在岩土工程中,一般密实的砂土和超强固结土在发生剪切的时候会出现体积膨胀,因为颗粒重新排列了;而一般的砂土或者正常固结的土体,只会发生剪缩。在使用DP模型的时候,对于一般的土,膨胀角设置为0度比较符合实际。渗流耦合分析拟采用的边界条件是全地基边界,即把要分析的模型所有的区域看成是一个封闭的整体。在计算渗流应力耦合分析时,考虑基坑空间效应,建立三维实体模型,不仅考虑施工降水耦合,也考虑施工间歇变形耦合。最终通过支护结构桩和锚杆的变形以及基坑的变形,得出以下两条结论:(1)采用渗流应力耦合理论计算的基坑工程变形形态符合实际情况,随着基坑开挖深度增加,基坑变形规律也符合实际情况。(2)渗流应力耦合情况下基坑变形与不考虑渗流耦合影响下基坑变形曲线相比,数值较大,可见,分析基坑变形时不考虑渗流耦合影响是偏不安全的,耦合分析对基坑变形的影响不能忽视。 1、基于渗流场-应力场耦合作用下的深基坑降水支护结构的位移研究工程勘察2012 本文采用大型通用岩土工程有限元软件PLAXIS对复合土钉支护进行分析,模型采用平面应变模型,土体采用Mohr-coulomb理想弹塑性模型且具有对称性,故取一半对其分析,模型底部为固定约束,侧面只限制水平位移,上表面为自由边界。 本工程的数值模拟主要为比较在有降水作用下和未考虑地下水两种情况下的支护结构体系的位移,为此,首先进行了在未考虑地下水条件下的模拟,即不考虑孔隙水压,地下水位线默认为基坑底部。其次依据实际工程的地下水位线-7.24m,进行了数值模拟,以便找到降水作用对支护结构体系位移的影响。 2、考虑流-固耦合效应的基坑水土压力计算工程勘察2011 针对地下水绕过围护墙渗流情况,分析了传统的水土压力分算、合算及考虑土体渗流-固结变形方法计算土压力的区别,并利用实测数据进行对比。 流过耦合分析,PLAXIS程序采用水土分算的方法,通过输入地下水水头执行地下水渗流程序进行计算,利用单元应力点上的压力水头求得孔隙水压力,将围护墙与土体接触界面上的有效压力与孔隙水压力值相加,得到基坑围护墙上总的水土压力分布。 3、考虑流固耦合作用的深基坑有限元分析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12 利用FLAC流固耦合模型对复杂地质条件下深基坑降水开挖过程中深基坑的时间效应进行研究。建立考虑参数变化的弹塑性流固耦合数值模型,分析基坑开挖及降水作用下地表沉降、水压力、基底隆起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平面应变模型,土体采用修正的剑桥模型模拟,只是在理论上提出考虑基坑开挖过程中渗透系数随孔隙比变化的现象,未应用在模型模拟中。 4、考虑渗流-应力耦合基坑开挖降水数值分析广东工业大学学报2013 本文运用通用软件MIDAS/GTS考虑渗流应力耦合作用下模拟基坑开挖降水的详细过程,分析了不同阶段渗流情况,同时探讨了止水帷幕、渗透系数与不同降水深度对基坑支护特性的影响,以期为基坑降水和支护结构优化提供理论参考。采用的摩尔库伦土体模型,基坑较小,应力水平较低,平面应变模型,未考虑基坑的空间效应。 5、深基坑工程降水与地面沉降耦合数值模拟研究中国市政工程2012 采用基坑降水与地面沉降耦合模型分析,四周边界取为定水头边界,其中,求解地下水问题简化为求解地下水在多孔介质中流动的问题,建立相适应的地下水三维非稳定渗流数学模型为 地面沉降模型为 方程的求解条件为: 利用建立的三维渗流沉降模型预测抽水减压期间对水位降深和区域沉降影响。计算结果

abaqus与fluent流固耦合

基于MPCCI的流固耦合成功案例 基于MPCCI的流固耦合成功案例 (一)机翼气动弹性分析 1 问题陈述 机翼绕流问题是流固耦合中的经典问题。以前由于缺乏考虑流固耦合的软件,传统的分析方法是将机翼视为刚体,不考虑其弹性变形,通过CFD软件来计算机翼附近的流场。这个强硬的假设很难准确的描述流场的实际情况。更无法预测机翼的振动。MPCCI是基于代码耦合的并行计算接口,它可以同时调用结构和流体的软件来实现流固耦合。我们通过MPCCI,能很好的预测真实情况下的机翼绕流问题。采用ABAQUS结构分析软件来求解结构在流畅作用下的变形和应力分布,通过Fluent软件来计算由于固体运动和变形对整个流场的影响。 2 模拟过程分析顺序 MpCCI的图形用户界面可以方便的读入结构和流体的输入文件。后台调用ABAQUS和FLUENT。在MPCCI耦合面板中选择耦合面,然后选择在相应耦合面上流体和固体需要交换的量。启动MpCCI进行耦合。 3 边界条件设置

图1 无人机模型和流体计算模型 结构部分单个机翼跨度在1.5m左右,厚度为0.1m左右。边界条件为机翼端部的固定,三个方向的位移完全固定,另一端完全自由。在固体中除了固定端的面外,其他三个面为耦合面。流体部分采用四面体网格,采用理想气体作为密度模型。流体的入口和出口以及对称性边界条件如下图所示。 图2 固体有限元模型 4 计算方法的选择 通过结合ABAQUS和FLUENT,使用MPCCI计算流固耦合。在本例中,固体在流场作用下产生很大的变形和运动。在耦合区域,固体结构部分计算耦合面上的节点位移,通过MPCCI传输给FLUENT的耦合界面,FLUENT 计算出耦合区域上的节点力载荷,然后通过MPCCI传给结构软件ABAQUS。在MPCCI的耦合面板中选择的耦合面如图所示,交换量为:节点位移、相对受力。采用ABAQUS中的STANDARD算法,时间增量步长为0.1毫秒。 5 计算结论 通过MPCCI结合ABAQUS和FLUENT,成功地计算在几何非线性条件下的气动弹性问题,得到了整个流体区域的流场分布以及结构的动态响应历程。

流固耦合问题研究进展及展望

流固耦合问题研究进展及展望 摘要:天然岩体大多数为多相不连续介质,岩体内充满着诸如节理、裂隙、断层、接触带、剪切带等各种各样的不连续面,为地下水提供了储存和运动的场所。地下水的渗流以渗透应力作用于岩体,影响岩体中应力场的分布;同时岩体应力场的改变使裂隙产生变形,从而影响了裂隙的渗透性能,因此,流固耦合问题研究主要考虑流体在固体中的变化规律,尤其是流体渗流与和岩体应力之间的耦合作用,通过对国内外相关文献的分析与整理,从流固耦合的研究现状、特点、研究方法及展望这四个方面进行了论述。 关键词:流固耦合;岩体;地下水;研究方法;渗流 中图分类号:X52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天然岩石不只是单一固相介质,尚有固相、液相和气相并存的多孔介质组合,岩石经历了漫长的成岩和改造历史,其内部富含各种缺陷,包括微裂纹、孔隙以及节理裂隙等宏观非连续面,它们的存在为地下水提供了储存和运动的场所。地下水的渗流还以渗透应力作用于岩体,影响岩体中应力场的分布,同时岩体应力场的改变往往使裂隙产生变形,影响裂隙的渗透性能,所以渗流场随着裂隙渗透性的变化重新分布,因此,在许多情况下必须考虑流体,包括液体(油或水)、气体(天然气、煤矿瓦斯等)在多孔介质中的流动规律及其对岩体本身的变形或强度造成的影响,即应考虑岩体内应力场与渗流场之间的相互耦合作用。 近年来,流固耦合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这方面的研究涉及许多领域,在采矿领域,涉及地热开发,石油开采中的流固耦合渗流,采矿围岩突水问题等。在建筑工程领域,包括地下水抽取引起的地面沉降问题,基坑渗流引起变形问题,坝基渗流及稳定性问题,隧道建设等。在环境工程领域涉及地下核废料存储,城市垃圾废弃物处理等以及生物医学工程等领域,这一问题的研究对促进科技进步和解决实际工程技术问题有着重要意义。 1 国内外研究现状 关于岩体和流体相互作用研究最早见诸K.Terzaghi对有关地面沉降研究,其内容主要限于考虑一维弹性孔隙介质中饱和流体流动时的固结,提出了著名的有效应力公式,迄今该公式仍是研究岩体和流体相互作用的基础公式之一。二十世纪中期Biot(1941,1956)进一步研究了三向变形材料与孔隙压力的相互作用,并在一些假设,如材料为各向同性、线弹性小变形,孔隙流体是不可压缩的且充满固体骨架的孔隙空间,而流体通过孔隙骨架的流动满足达西定律的基础上,建立了比较完善的三维固结理论。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发展了多相饱和渗流与孔隙介质耦合作用的理论模型,并在连续介质力学的系统框架内建立了多相流体运移和变形空隙介质耦合问题的理论模型。 Lous等(1974)运用单裂隙试件进行单向水流的室内模型,综合研究了天

流固耦合概述及应用研究进展

流固耦合概述及应用研究进展 摘要 流固耦合力学是流体力学与固体力学交叉而生成的一门力学分支。顾名思义,它是研究变形固体在流场作用下的各种行为以及固体位形对流场影响这二者交互作用的一门科学。流固耦合力学的重要特征是两相介质之间的交互作用(fluid.solid interaction):变形固体在流体载荷作用下会产生变形或运动,而变形或运动又反过来影响流场,从而改变流体载荷的分布和大小。总体上 , 流固耦合问题按耦合机理可分为两大类:一类的特征是流固耦合作用仅仅发生在流、固两相交界面上 ,在方程上耦合是由两相耦合面的平衡及协调关系引入的;另一类的特征是流、固两相部分或全部重叠在一起 ,耦合效用通过描述问题的微分方程来实现。 1 流固耦合概述 1.1引言 历史上,人们对流固耦合现象的早期认识源于飞机工程中的气动弹性问题。Wright兄弟和其它航空先驱者都曾遇到过气动弹性问题。直到1939年二战前夕,由于飞机工业的迅猛发展,大量出现的飞机气动弹性问题的需要,有一大批科学家和工程师投入这一问题的研究。从而,气动弹性力学开始发展成为一门独立的力学分支。如果将与飞机颤振密切相关的气动弹性研究作为流固耦合的第一次高潮的话,则与风激振动及化工容器密切相关的研究可作为流固耦合研究的第二次高潮。 事实上,从美国ASME应用力学部召开的历次流固耦合研讨会上可以看出,流固耦合问题涉及到很多方面。比如:空中爆炸及响应,噪声相互作用问题,气动弹性,水弹性问题,充液结构内的爆炸分析,管道中的水锤效应,充液容器的晃动及毛细流中血细胞的变形,沉浸结构的瞬态运动,流固相互冲击,板的颤振及流体引起的振动,圆柱由于热交换引起支持附件松动的非线性流固耦合系统,声音与结构的相互作用,涡流与结构的相互作用,机械工程中的机械气动弹性问题等等。 1.2流固耦合力学定义和特点 流固耦合力学是流体力学与固体力学交叉而生成的--I'l力学分支。顾名思义,它是研究变形固体在流场作用下的各种行为以及固体位形对流场影响这二者交互作用的一门科学。流固耦合力学的重要特征是两相介质之间的交互作用(fluid-solid interaction).变形固体在流体载荷作用下会产生变形或运动,而变形或运动又反过来影响流场,从而改变流体载荷的分布和大小。正是这种相互作用将在不同条件下产生形形色色的流固耦合现象。流固耦合问题可由其耦合方程来定义,这组方程的定义域同时有流体域与固体域,而未知变量含有描述流体现象的变量及描述固体现象的变量,一般而言,具有以下两点特征: a)流体域或固体域均不可能单独地求解; b)无法显式地消去描述流体运动的独立变量或描述固体运动的独立变量。 1.3流固耦合力学涉及领域及分类 流固耦合问题涉及到很多方面。比如:工程实际中所涉及到的流固耦合问题,

(完整版)5流固耦合

第五章 轴流泵的流固耦合 5-1 流固耦合概论 流固耦合问题一般分为两类,一类是流‐固单向耦合,一类是流‐固双向耦合。单向耦合 应用于流场对固体作用后,固体变形不大,即流场的边界形貌改变很小,不影响流场分布的, 可以使用流固单向耦合。先计算出流场分布,然后将其中的关键参数作为载荷加载到固体结 构上。典型应用比如小型飞机按刚性体设计的机翼,机翼有明显的应力受载,但是形变很小, 对绕流不产生影响。当固体结构变形比较大,导致流场的边界形貌发生改变后,流场分布会 有明显变化时,单向耦合显然是不合适的,因此需要考虑固体变形对流场的影响,即双向耦 合。比如大型客机的机翼,上下跳动量可以达到5 米,以及一切机翼的气动弹性问题,都是 因为两者相互影响产生的。因此在解决这类问题时,需要进行流固双向耦合计算。下面简单 介绍其理论基础。 连续流体介质运动是由经典力学和动力学控制的,在固定产考坐标系下,它们可以被表 达为质量、动量守恒形式: ()0v t ρρ?+??=? (1) ()B v vv f t ρρτ?+??-=? (2) 式中,ρ为流体密度;v 为速度向量;B f 流体介质的体力向量;τ为应力张量;在旋 转的参考坐标系下,控制方程变为: ()0r v v t ρρ?+??=? (3) (-)+B r r c v v v f f t ρρτ?+??=? (4) 形式和固定坐标系下基本相同,只是速度变成了相对速度,另外就是增加了附加力项 c f 。 固体有限元动力控制方程为: []{}[]{}{}...[]{}M u C u K u F ++= (5) 式中,[]M ,[]C ,[]K 分别是质量矩阵,阻尼矩阵以及刚度矩阵,{}F 为载荷矩阵。 流固耦合遵循最基本的守恒原则,所以在流固耦合交界面处,应满足流体与固体应力、 位移、热流量、温度等变量的相等或守恒,即满足如下四方程: f f s s n n ττ?=? (6) f s d d = (7) f s q q = (8) f s T T = (9) 5-2 单向流固耦合

几个ansys流固耦合的例子

一般说来,ANSYS的流固耦合主要有4种方式: 1,sequential 这需要用户进行APDL编程进行流固耦合 sequentia指的是顺序耦合 以采用MpCCI为例,你可以利用ANSYS和一个第三方CFD产品执行流固耦合分析。在这个方法中,基于网格的平行代码耦合界面(MpCCI) 将ANSYS和CFD程序耦合起来。即使网格上存在差别,MpCCI也能够实现流固界面的数据转换。ANSYS CD中包含有MpCCI库和一个相关实例。关于该方法的详细信息,参见ANSYS Coupled-Field Analysis Guide中的Sequential Couplin 2,FSI solver 流固耦合的设置过程非常简单,推荐你使用这种方式 3,multi-field solver 这是FSI solver的扩展,你可以使用它实现流体,结构,热,电磁等的耦合 4,直接采用特殊的单元进行直接耦合,耦合计算直接发生在单元刚度矩阵 一个流固耦合的例子 length=2 width=3 height=2 /prep7 et,1,63 et,2,30 !选用FLUID30单元,用于流固耦合问题 r,1,0.01 mp,ex,1,2e11 mp,nuxy,1,0.3 mp,dens,1,7800 mp,dens,2,1000 !定义Acoustics材料来描述流体材料-水 mp,sonc,2,1400 mp,mu,0, ! block,,length,,width,,height esize,0.5 mshkey,1 ! type,1 mat,1 real,1 asel,u,loc,y,width amesh,all alls ! type,2 mat,2 vmesh,all

流固耦合分析相关关键字

流固耦合分析相关关键字单元算法定义 *SECTION_SOLID *SECTION_SOLID_ALE *INITIAL_VOID_OPTIONS 多物质单元定义 *ALE_MUL TI_MA TERIAL_GROUP 多物质材料ALE网格控制 *ALE_REFERENCE_SYSTEM_CURVE *ALE_REFERENCE_SYSTEM_GROUP *ALE_REFERENCE_SYSTEM_NODE *ALE_REFERENCE_SYSTEM_SWITCH 流固耦合定义 *CONSTRAINED_LAGRANGE_IN_SOLID ALE算法控制 *CONTROL_ALE *ALE_SMOOTHING 材料本构及状态方程定义 *MA T_NULL(空气、水等材料) *MA T_V ACUUM *MA T_OPTION(结构材料) *EOS_OPTION(流体、结构材料的状态方程)

爆炸分析相关关键字 材料模型 *MA T_HIGH_EXPLOSIVE_BURN(炸药材料) *MA T_ELASTIC_PLASTIC_HYDRO(推进剂) *MA T_NULL(空气、水等材料) *MA T_OPTION(结构材料) 状态方程 *EOS_JWL(各种炸药) *EOS_IGNITION_AND_GROWTH_OF_REACTION_IN_HE(推进剂燃烧) *EOS_JWLB(各种炸药) *EOS_SACK_TUESDA Y(炸药材料) *EOS_OPTION(结构材料的状态方程) *EOS_LINEAR_POL YNOMIAL(空气) *EOS_GRUNEISEN(水、油等) 接触类型(Lagrange方法) *CONTACT_2D_AUTOMA TIC_SURFACE_TO_SURFACE *CONTACT_2D_SLIDING_ONL Y *CONTACT_SLIDING_ONL Y_OPTIONS *CONTACT_SURFACE_TO_SURFACE *CONTACT_ERODING_SURFACE_TO_SURFACE 起爆方式(单点、多点、线起爆)

基于ANSYS的流固耦合动力分析方法

第37卷 第6期2008年12月 船海工程SH IP &OCEA N ENG IN EERI NG V ol.37 N o.6 Dec.2008 交贯线附近区域首先开始达到极限载荷,从而引起支撑大面积失效。 2)支、主管直径比B 和主管径厚比C 是影响节点受力性能的主要因素。节点的强度和刚度随着支主管直径比B 的增大而增加,随着主管径厚比C 的增大而降低。当B >0.7,1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