饲料质量分析与检验要求(doc 7页)

饲料质量分析与检验要求(doc 7页)
饲料质量分析与检验要求(doc 7页)

饲料质量分析与检验要求(doc 7页)

《饲料质量分析与检验》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编号:2542270

课程中文名称:饲料质量分析与检验

课程英文名称:Feed Quality Analysis and Inspection

课程类型:专业选修课

总学时:理论学时:36

学分: 2

适用专业:水产养殖

先修课程:分析化学、生物化学、微生物学、水产动物营养与饲料学

开课院系:生命科学学院

二、课程性质和任务

饲料质量分析与检测是水产养殖专业的专业选修课之一。该课程主要阐述饲料原料及产品的物理性状检验,饲料原料及产品的营养成分分析,某些添加剂的定性定量检验,饲料中毒害物质的分析检验等。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掌握饲料分析及质量控制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初步具备从事饲料分析、质量检测、营养价值评定与生产管理的能力。

三、课程教学目标

在学完本课程之后,学生能够:

1.掌握饲料分析、饲料质量检测的基本概念、原理及主要内容。

2.理解国家有关饲料标准的基本内容和饲料营养价值评定的研究方法。

3.了解饲料质量分析与检验的常规方法。

四、理论教学环节和基本要求

绪论

主要内容:

一、饲料分析与饲料质量检测

二、饲料原料和全价配合饲料的变异

三、饲料质量检测方法

基本要求:

掌握饲料分析及质量检测的目的、作用和任务。理解饲料质量检测的方法;了解影响饲料原料和配合饲料质量的因素。

重点、难点:

1.饲料分析及质量检测的目的、作用和任务。

2.饲料质量检测方法。

第一章饲料样品的采集与制备

主要内容:

一、样品的采集

二、样品的制备

基本要求:

了解样本采集的目的和原则,掌握样本采集的方法和样本的制备方法。

重点、难点:

1.样本采集的方法和样本的制备方法。

第二章饲料物理性状的检验

主要内容:

一、饲料的鉴定方法

二、饲料的显微镜检测

三、掺假鱼粉的鉴别

基本要求:

理解饲料鉴定原理、分类和方法;了解不同鉴定方法的优点与缺点及评价指标;掌握镜检的步骤及常见饲料原料的显微特征。了解掺假鉴别与化学快速分析。

重点、难点:

1.镜检的步骤及常见饲料原料的显微特征。

2.掺假鱼粉的鉴别。

第三章饲料中常规成分分析

主要内容:

一、概述

二、饲料中水分的测定

三、饲料中粗蛋白的测定

四、饲料中粗脂肪的测定

五、饲料中粗纤维的测定

六、饲料中粗灰分的测定

七、饲料中无氮浸出物的计算

基本要求:

了解饲料成分分析的适用范围、原理;掌握水分、粗蛋白、粗脂肪测定的方法。

重点、难点:

水分、粗蛋白、粗脂肪测定的原理和方法。

第四章饲料中能量的测定

主要内容:

一、概述

二、总能的测定

三、消化能和代谢能的测定

基本要求:

理解总能测定的原理、能量测定的实验室环境条件及样品的前处理;了解消化能和代谢能的测定的原理与方法。

重点、难点:

总能测定的原理和方法。

第五章饲料中氨基酸测定

主要内容:

一、概述

二、离子交换树脂法氨基酸自动分析

三、氨基酸高效液相色谱法的分析测定

基本要求:

掌握饲料中氨基酸分析的原理;理解氨基酸分析的方法。

氨基酸分析的原理和方法。

第六章维生素的分析测定

主要内容:

一、概述

二、维生素添加剂的分析测定

三、饲料中维生素的分析测定

基本要求:

了解脂溶性维生素的测定原理、方法;了解水溶性维生素的测定原理、方法。

重点、难点:

维生素的测定原理和方法。

第七章矿物元素分析

主要内容:

一、饲料中常量元素的分析测定

二、微量元素的检测与分析

基本要求:

理解常量元素分析适用范围、分析原理和标准方法。了解微量元素分析的原理与标准方法。

重点、难点:

1.钙、磷、食盐的测定方法。

2.量元素的定性检测。

第八章饲料中有毒有害物质的检验

主要内容:

一、无机元素类有毒有害物质的分析测定

二、天然有毒有害物质的分析测定

三、次生性有毒有害物质的分析测定

四、饲料中微生物检验

基本要求:

掌握饲料中有毒有害物质检验的目的和意义;理解有毒有害物质的分类;了解有毒有害物质的分析测定的原理、方法。

有毒有害物质的分析测定的原理、方法。

第九章配合饲料加工质量检验

主要内容:

一、配合饲料粉碎粒度的测定

二、配合饲料混合均匀度的测定

三、颗粒饲料硬度的测定

四、颗粒饲料淀粉糊化度的测定

五、颗粒饲料粉化率的测定

六、配合饲料水中稳定性的测定

七、动物蛋白质饲料体外消化率的测定

基本要求:

掌握饲料加工质量指标测定的适用范围和原理;了解饲料加工质量指标检验的方法。

重点、难点:

1.饲料加工质量指标测定的适用范围和原理。

2.配合饲料粉碎粒度、混合均匀度、硬度的测定方法。

五、有关教学环节的说明

本课程以课堂讲授为主,课堂讨论、课外自学为辅。课堂教学采用多媒体教学。本课程考核以开卷考试的方式进行。成绩评定:期末考试成绩占70%,平时成绩占30%(包括平时出勤、课堂回答问题等)。

六、学时分配

章次

各教学环节学时分配

备注

绪论 2 2 第一章:饲料样品的采集与制备 2 2 第二章:饲料物理性状检验 4 4 第三章:饲料中常规成分分析8 8 第四章:饲料中能量的测定 2 2

饲料中主要原料的品质判断(精)

饲料中主要原料的品质判断 饲料成品的品质不可能高于原料的品质,没有好的原料,再好的配方也是枉然,所以唯有选择优良的原料,才能确保饲料品质。 水产饲料中常用的原料有以下几类:1.动物性原料;2.豆类和植物油粕类;3.油脂类;4.谷类和块根类;5.谷物和淀粉加工产品;6.食品工业副产品;7.其它单味原料。 以下我们将依据以上类别谈谈饲料原料的品质判断: 一、动物性原料 1.鱼粉 (1)一般地,就制造方法而言,间接加热者优于直接加热;就原料而言,全鱼所制者优于杂鱼所制者;就鲜度而言,在船上制造的比在陆上制造的好,另外鱼的大小阶段、产卵期等均影响鱼粉成份。 (2)掺假:由于鱼粉是高价格产品,掺假的可能性较高,任何稍具化学知识的人,均可经由鱼粉的混合,生产完全符合规格的产品,如果遇上不法商人,可能会掺用廉价的劣等原料鱼目混珠,因此购买鱼粉时必须提高警觉,更不能过份依赖所订的规格。 掺伪的原料有血粉、羽毛粉、皮革粉、尿素系树脂、肉骨粉、虾粉、下杂鱼、不洁之禽畜肉、锯木屑、花生壳粉、粗糠、钙粉、贝壳粉、淀粉、糖蜜、尿素、硫酸氨、鱼肝油、鱼精粉、棉籽粕、蝙蝠粪、蹄角等,有些是为了提高蛋白质含量,有些是当增量剂使用,有些是用来改变成品物性,有些是调整风味、色泽用,有些兼有数种用途,但大多是廉价而不能消化吸收之物质。 (3)官能检查:借助视觉、嗅觉、味觉、触觉、听觉等来了解鱼粉是否正常,并可经由放大镜、显微镜之被盗找出掺伪及过热之现象,从而正确评断原料之正确品质。 (4)分析化验: ①水份:应合于规格,愈低愈好,但太低(7%以下)则有过热之嫌,胃蛋白酶消化率低。利用率亦差,且含有肌胃靡烂素之可能性亦大。 ②粗脂肪量:含量宜低,超过15%之鱼粉已不宜饲料用,因含油量多表示其加工不良或原料不新鲜,且产品贮存不易。 ③粗蛋白质:粗蛋白质含量之高低并不全然代表品质之优劣,但不失为判断之指标,一般全鱼鱼粉之蛋白质应在63%~70%之间,太低可能属下杂鱼所致,太高则可能掺伪或劣质鱼所制(如鲨鱼等)。 ④灰份、钙、磷:灰份高即骨多肉少,反之则骨少肉多,钙、磷比例应一定,钙含量高可能加人廉价钙源,灰份20%以上可能非全鱼所制。 ⑤胃蛋白酶消化率:此乃评价蛋白质之重要依据,此法简易可行,正常应在90%以上,否则可能加入皮革、羽毛粉等高蛋白物质。 ⑥组织胺:含量愈高,引起肌胃靡烂之可能性愈大,一般而言沙丁鱼、青花鱼及南美洲等鱼粉所含较高、白鱼粉较低。 2.鱼溶浆、鱼溶粉、混合鱼溶粉 ①鱼溶浆的pH值一般在3.5~4.5之间。 ②鱼溶浆、混合鱼溶粉的氨态氮含量应在0.2%~0.6%之间,超过 0.8%可能已变质。 ③脂肪含量越低越理想,脂肪含量高的产品易导致氧化、酸败。

饲料分析检验与质量控制

饲料分析检验与质量控制 在饲料分析检验过程中不可避免产生系统和随机误差,从而影响分析结果的准确度。系统误差是由于检验过程中某些确定的、经常性的原因所造成的误差,它对检验结果的影响比较固定,在重复检验过程中可以重复地表现出来,系统误差产生的原因和来源主要包括仪器误差、试剂误差、测定方法误差、分析人员个人误差等。随机误差是由于一些偶然的外部因素所引起的,产生随机误差的因素不定。 如何最大限度减少饲料分析检验过程中系统误差和随机误差并对其进行有效控制,确保饲料分析检验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对原料的采购、生产过程控制和产品出厂提供科学依据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本文针对饲料分析检验过程中可能产生的系统误差和随机误差的关键环节,结合实际工作经验,系统介绍饲料分析检验过程中应采取有效的质量保证(Quality assurance,QA)和质量控制(Quality control,QC)措施,供饲料企业实验室参考。 1 检验化验人员要求 饲料分析检验是一项重复、枯燥但又需要一定技术水平的工作,因此分析人员必须应有高度的责任心、不断进取的精神和过硬的技术。 在分析检验工作中检验人员由于粗心导致某些操作错误,如试剂溅出或滴出,试剂或溶液加错,看错砝码、读错刻度,记录及结果计算错误等,如果已经出现错误,应立即终止实验或剔除结果,不得用于参加最终结果计算,也不得对数据结果进行主观修正。检测人员要对所获得数据的真实性和可靠性负责,核对人员对检测人员数据结果计算过

程准确性进行监督。 为了确保检、化验结果的质量,从事饲料分析检验化验的工作人员上岗前必须经过岗位技术培训和职业技能鉴定,获得职业资格证书,持证上岗。即使已经取得相关专业毕业文凭的本、专科学生也要通过岗前培训,毕业文凭只能表明已经通过了相关知识的系统教育,并不代表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操作技能。 一名优秀的饲料化验员还应对各种饲料原料和产品的特点、相关标准,甚至加工工艺等有充分了解,在实际工作中要不断学习和丰富经验,提高技术水平。这对应对饲料原料的复杂性,确保检验结果的可靠准确性非常重要。 2 仪器设备和其他计量器具要求 2.1 仪器设备的检定/校准 分析检验仪器、器皿是饲料检验分析过程的主要工具,其性能的可靠性和稳定性直接影响着测定结果的可靠性和重现性,必须对其进行检定/校准,并做相应的标识。仪器的检定/校准需要委托当地质量技术监督部门或其他单位,依据相应的检定或校准技术规程进行,其中检定为强制性。 各种仪器的检定/校准周期都有具体要求,所谓检定周期即检定/校准结果的有效周期。常规仪器如分光光度计、分析天平、酸度计等都需要进行检定,检定周期一般为1年,大型仪器设备如高效液相色谱仪等检定周期为2~3年。仪器出现故障大修后要重新检定。大型仪器还应进行两次检定周期之间的期间核查。 2.2 仪器使用 使用仪器时,要严格按照仪器操作规程进行操作,确保在仪器性能状态稳定后

饲料厂品质管理.

饲料厂品质管理 LH/ZB-IN-0901-2003 饲料厂品质控制作业办法 一、目的 为使公司品质控制作业标准化,以预防及处理异常状况,确保产品质量稳定,降低成本,提高产品品质,符合客户需求,特制定本办法。 二、范围 本办法包括: 一)各项品质控制标准及检验规范管理 二)原料的品质控制 三)制造过程的品质控制 四)成品的品质控制 五)品质异常的处理 三、各项品质控制标准及检验规范的管理 一)设定: 由技术服务部根据市场的需求状况及公司要求制订。 二)修订: 由各分公司收集各种变动因素(如机械设备更新、技术改进、制程改善、市场需要及用户反映等)提出修订建议案,呈技术服务部参酌办理修订,并呈上级核示。

三)检验手册: 基于实际作业需要,由技术服务部订定“化验手册”及“原料验收标准”以作为作业的依据。 四、原料的品质控制: 一)控制标准(附原料验收标准) 二)控制作业内容: A 、 30%取样与检验: 1. 原料进厂后由品管人员按30%取样检验。 2. 袋装原料取样宜平均分部于卡车周围与上、中、下方。 3. 散装原料取样以大型取样棒取样,并须视上层原料是否掺杂异物或雨淋现象。 4. 货柜取样:袋装原料以取样棒于货柜口处每包取样,并分别以外观、嗅觉来判定取样点的品质;散装原料以大型取样棒于货柜口45度角插入取样。 5. 液态取样以适当的玻璃管自油罐车上方开口取样,并以取样袋自油罐车下方开口取样。 6. 进口大宗原料的验收,原则上只抽验第一辆卡车,但如品质不稳定,或提供厂商变更或改变提货船名、码头时,仍须照常抽验(品管人员与作业承办人员需于船靠码头卸货时,到船舱上取样或实地了解品质以解决提货安排)。 7. 两厂调拨的原料、进口大宗原料、在夜间进厂时,如无检验员在厂执行验收工作时,由生产部予以签收,次日再由检验人员检验。

饲料分析检验学参考资料

饲料分析检验学 《饲料分析检验学》学习方法 掌握饲料理化检验的基本概念(名词解释) 饲料分析检验的基本程序 感官检验的基本方法 饲料分析主要检验方法种类及其优缺点 主要检验方法的适用范围、原理、基本操作过程及特别需注意的问题 各类饲料品质检验指标有哪些 饲料:能够提供动物所需养分、保证健康、促进生产,并在合理使用下不发生有害作用的可饲物质。(国家标准定义) 在一定的时间、一定的技术条件下,为满足某动物营养需要,通过有目的的劳动而创造出来的物化成果。包括能直接饲喂的全价饲料和各种半成品(浓缩饲料、添加剂预混料、精料补充料)。(饲料行业协会定义) 饲料质量:饲料原料和饲料加工后的优劣程度。 饲料变异:饲料因饲料原料、饲料加工技术的差异,在饲料加工过程使用不良原料掺假以及由于储存运输不当而损坏和变质造成的质量变化。 饲料分析及质量检测 运用实验手段,分析、测定饲料原料及产品的质量特性,然后把测定的结果与规定的质量标准相比较,以判断饲料的营养价值或对产品质量做出合格或不合格的判断。 总体―――具有完全一致的属性的待测样品的总数 检样――由分析的整批物料的各个部分采集的少量物料。 原始样品――从生产现场等总体分析检样采取许多份检样综合在一起的样品。 平均样品――原始样品经过技术处理以后,再抽取其中一部分供分析检验用的样品。 随机采样____按照随机抽取的原则,从分析的整批物料中抽取一部分样品的方法。“五分法” 代表性采样____按照样品随空间(位置)和时间变化的规律(系统抽样法),采集样品,使采集到的样品能代表其相应部分的组成和质量。 样品的制备——指对样品的粉碎、混匀、缩分等过程。 新鲜样本:含有70%-90%的水分的饲料样本(大量游离水和少量吸附水) 半干样本:除去初水分的样本 风干样本:饲料样本中不含游离水,仅含有15%以下的吸附水的饲料样本。 绝干样品(absolute-dried sample):在100~105℃烘至恒重的饲料样品。 系统误差——是由固定的原因造成的,在测定过程中按一定的规律反复出现,有一定的方向性。 这种误差大小可测,又称“可测误差”。方法误差、仪器误差、试剂误差、操作误差 偶然误差——由一些偶然的外因引起,原因往往不固定、未知、且大小不一,不可测,这类误差往往一时难于觉察 饲料的化学性污染(chemical pollution)是指各种化学物质如有害金属、化学农药、药物、化肥、合成洗涤剂、饲料添加剂、饲料添加剂及其它有毒有害的化合物对饲料的污染。 饲料养分 存在于任何饲料中能够维持动物生命和生产产品的化学成分。饲料养分可概括水分、蛋白质、

现代饲料生产企业品质管理综述

第一章现代饲料企业品质管理综述 第一节现代饲料企业饲料产品的设计 搞好现代饲料企业产品质量,大体上应从原料、配方、设备与管理四个方面入手,其中配方设计是专业技术性较强的关键环节,大家都懂得很重要。但对如何设计一个好配方,实际中有二种不太科学的盾法,一是把配方设计想得过于简单,粗略地写一个或从某本书上抄一个,就当成是一个饲料加工企业的生产配方;二是把配方搞得过于神密化,以至于遇上国外学者来华讲学,便要求给一配方,弄得对方哭笑不得,只能应付了事,也有的花大笔钱支购配方,此二种做法,都是很难获得得理想的饲料配方。那么,如何才能设计-最优的配方呢? 一、市场调查的容大体包括: (1)竞争对手的情况:产品结构、质量、价格、经营策略和用户反映等,摸透其优缺点; (2)销售区域的养殖业结构、水平、饲料方式、经济发展水平和畜产品的价格等; (3)饲料原料情况; (4)各层次客户心理。 在调查的基础上,根据自身企业的情况,确定营销计划与策略,设计最佳的产品结构,最后设计每个产品的最优配方,达到以最优的饲料产品去满足市场,引导市场。 实际中有的企业不太重视市场调查,往往只根据饲养(或饲料)标准设计整套系列配方,因缺乏针对性,没有特色,市场竞争力自然不强。还有的企业,一味“尊重”用户的意见,叫生产啥就生产啥,被动地迎合市场,而不是主动地去引导市场。因我国很多养殖企业的技术力量不强,引导市场这一点是很重要的。如正大551乳猪料很吃香,而刚投放

市场时亦有一段艰苦的推销说服过程,这就是所谓的引导市场。 二、合理选用原料 设计配方时,应清楚地认识到:弄清原料情况是设计配方的前提。合理选用原料,一要科学,二要经济,可从以下几方面考虎: (1)营养价格:各种养分的含量及其可利用性,数值的获得可通过三个方面: ①直接测定; ②不易测定的(氨基酸、有效能)可通过回归公式计算; ③查阅有关资料。 (2)一些原料中的营养因子(毒素)与使用限时:需要提及的是棉、菜籽饼(粕)只要同时考虑含有毒素、有效能低、重要氨基酸水平与消化率及适口性差四 个方面,合理搭配,不脱毒直接使用,就是添加比倒较大的时也能获得满意的 饲养效果: (3)适口性; (4)价格:现行价格与将来预测价格,预测价格涉及到原料的采购与使用同题; (5)来源、库存; (6)优化分配:如何将一些优质原料优先用在高档料中。 三、灵活应用饲养标准 如果每个人都按饲养标准设计配方,那么大家的配方就不同小异了。一个配方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灵活应用饲养标准的程度。 饲养标准是对本国一定时期动物营养科研成果和畜牧业发展水平的总结。当中的数值指一定的品种(或生产阶段)的健康畜禽,在适宜的环境条件下,要达到表中所列生产性能(一般指最优生产性能)时,用特定日粮类型时的最低需要最(无安全裕最)。从中可

饲料化验员试卷附带答案

注意事项 1、考试时间:120分钟。 2、请首先按要求在试卷的标封处填写您的姓名、准考证号和所在单位的名称。 3、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规定的位置填写您的答案。 4、不要在试卷上乱写乱画,不要在标封区填写无关的内容。 题号一二总分总分人 得分 得分 评分人 一、单项选择(第1题~第80题。选择一个正确的答案,将相应的字母填入题内的括号中。每题1分,满分80分。) 1.《饲料检验化验员》国家职业标准对饲料行业检验化验员的职业道德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其职业守则是:(),坚持原则,实事求是,钻研业务,团结协作,执行规程,注重安全。 A、按时上班 B、遵守纪律 C、遵纪守法,爱岗敬业 D、热爱工作 2. 所谓的遵纪守法指的是每个从业人员都要遵守法律和纪律,尤其遵守与职业活动相关的法律法规和职业纪律。对每个检验化验员的具体要求是要做到()、用法及遵守企业纪律和规范。 A、知法 B、懂法 C、守法 D、A、 3. 对待职业和岗位,()并不是爱岗敬业所要求的。 A、树立职业理想 B、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 C、遵守企业的规章制度 D、一职业定终身,不改行 4. 《条例》规定:()公布的新饲料、新饲料添加剂的产品质量标准,为行业标准;需要制定国家标准的,依照标准化法的有关规定办理。 A、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 B、生产企业 C、国务院农业行政主管部门 D、世界卫生组织 5. 《条例》规定:经营未附具产品质量检验合格证和产品标签以及无生产许可证、批准文号、产品质量标准的饲料、饲料添加剂的,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饲料管理部门责令停止经营,(),可以并处违法所得5倍以下的罚款。 A、没收违法经营的产品和违法所得 B、只没收违法经营的产品 C、只没收违法所得 D、没收全部流动资金和厂房 6. 《条例》规定:在饲料和动物饮用水中添加()和国务院农业行政主管部门规定的其他禁用药品的,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饲料管理部门没收违禁药品,可以并处1万元以上5万元以下的罚款。 A、抗生素类药品 B、激素类药品 C、维生素类药品 D、抗病毒类药品 7. 《条例》中下列那种情况应依法追究刑事责任或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饲料管理部门责令停止生产、经营,没收违法生产、经营的产品和违法所得,并处违法所得1倍以上5倍以下的罚款;()。 A、生产、经营外省已经注册报批的饲料、饲料添加剂

饲料质量分析与检验要求内容

《饲料质量分析与检验》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编号:2542270 课程中文名称:饲料质量分析与检验 课程英文名称: Feed Quality Analysis and Inspection 课程类型:专业选修课 总学时:理论学时:36 学分: 2 适用专业:水产养殖 先修课程:分析化学、生物化学、微生物学、水产动物营养与饲料学 开课院系:生命科学学院 二、课程性质和任务 饲料质量分析与检测是水产养殖专业的专业选修课之一。该课程主要阐述饲料原料及产品的物理性状检验,饲料原料及产品的营养成分分析,某些添加剂的定性定量检验,饲料中毒害物质的分析检验等。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掌握饲料分析及质量控制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初步具备从事饲料分析、质量检测、营养价值评定与生产管理的能力。 三、课程教学目标 在学完本课程之后,学生能够: 1.掌握饲料分析、饲料质量检测的基本概念、原理及主要容。 2.理解国家有关饲料标准的基本容和饲料营养价值评定的研究方法。 3.了解饲料质量分析与检验的常规方法。 四、理论教学环节和基本要求 绪论 主要容:

一、饲料分析与饲料质量检测 二、饲料原料和全价配合饲料的变异 三、饲料质量检测方法 基本要求: 掌握饲料分析及质量检测的目的、作用和任务。理解饲料质量检测的方法;了解影响饲料原料和配合饲料质量的因素。 重点、难点: 1.饲料分析及质量检测的目的、作用和任务。 2.饲料质量检测方法。 第一章饲料样品的采集与制备 主要容: 一、样品的采集 二、样品的制备 基本要求: 了解样本采集的目的和原则,掌握样本采集的方法和样本的制备方法。 重点、难点: 1.样本采集的方法和样本的制备方法。 第二章饲料物理性状的检验 主要容: 一、饲料的鉴定方法 二、饲料的显微镜检测 三、掺假鱼粉的鉴别 基本要求: 理解饲料鉴定原理、分类和方法;了解不同鉴定方法的优点与缺点及评价指标;掌握镜检的步骤及常见饲料原料的显微特征。了解掺假鉴别与化学快速分析。 重点、难点: 1.镜检的步骤及常见饲料原料的显微特征。 2.掺假鱼粉的鉴别。 第三章饲料中常规成分分析 主要容:

饲料品质评价方案的研究

饲料品质评价方案的研究 饲料产品质量不仅事关饲料产业自身的生存发展,而且饲料产品在畜禽生产成本中占有较大比例,是发展规模集约化养殖业的必要条件;同时,饲料产品质量与人们的健康安全紧密相关。科学完善的饲料品质评价体系是确保饲料工业和畜牧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前提条件之一,针对目前我国饲料品质评价理论滞后于饲料行业发展的现状,积极开展饲料品质评价方案的研究,将为建立公平合理的饲料市场秩序、提高饲料资源利用率、科学生产使用饲料产品提供理论平台。 饲料产品质量不仅事关饲料产业自身的生存发展,而且饲料产品在畜禽生产成本中占有较大比例,是发展规模集约化养殖业的必要条件;同时,饲料产品质量与人们的健康安全紧密相关。科学完善的饲料品质评价体系是确保饲料工业和畜牧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前提条件之一,针对目前我国饲料品质评价理论滞后于饲料行业发展的现状,积极开展饲料品质评价方案的研究,将为建立公平合理的饲料市场秩序、提高饲料资源利用率、科学生产使用饲料产品提供理论平台。 1 饲料品质的内涵 动物群体的生长发育、生理代谢状况是检验饲料品质的最终标准,评价饲料品质需围绕饲料对饲喂动物行为的影响全方位、多角度的展开。饲料营养物质特性限定了动物生长发育所能利用的物质基础,饲料的卫生安全特性影响着动物健康和生理机能协调的状况,饲料的消化吸收特性和适口性则决定了动物对饲料的利用效率和程度,而饲料加工质量特性借助改变饲料的消化吸收特性和适口性来影响动物行为。因此,饲料营养物质特性、消化吸收特性、适口性、加工质量特性、卫生安全特性是组成饲料品质的几个主要方面。 1.1 饲料营养物质特性 营养物质是饲料价值核心,是动物生长发育的物质基础,饲料营养物质特性主要包括以下3个方面。 1.1.1 饲料中各种营养物质的含量 饲料营养物质主体由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质组成。外源碳水化合物降解产生的化学能是动物机体代谢活动最主要的能量来源,且其酵解产物乙酰辅酶A是动物体合成脂肪酸的主要底物;外源的蛋白质主要用于构建、更新和修复机体细胞,也可用于提供部分能量。除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质外,饲料亦含有一定量的矿物质、维生素、脂肪和水等动物生长发育必需的营养物质。 1.1.2 各种营养物质组成比例及自身组成特性

饲料检验化验员国家职业标准

国家职业标准 饲料检验化验员 1.职业概况 1.职业概况 1.1职业名称 饲料检验化验员。 1.2职业定义 从事饲料的原料、中间产品及最终产品检验、化验分析的人员。 1.3职业等级 本职业共设三个等级,分别为:初级(国家职业资格五级)、中级(国家职业资格四级)、高级(国家职业资格三级)。 1.4职业环境:室内、常温。 1.5职业能力特征 有一定的观察、判断能力和计算能力,有一定的空间感、形体感,手指、手臂灵活,手眼动作协调,视觉、嗅觉敏锐。 1.6基本文化程度:初中毕业。 1.7培训要求 1.7.1培训期限 全日制职业学校教育,根据其培养目标和教学计划确定。晋级培训期限:初级不少于360标准学时;中级不少于260标准学时;高级不少于150标准学时。 1.7.2培训教师 培训初级、中级饲料检验化验员的教师应具有本职业高级职业资格证书或相关专业初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培训高级饲料检验化验员的教师必须具有相关专业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 1.7.3培训场地设备 标准教室及必要仪器设备、试剂、药品及相关设施的实验场所。 1.8鉴定要求

1.8.1适用对象 从事或准备从事本职业的人员。 1.8.2申报条件 ——初级(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者) (1)经本职业初级正规培训达规定标准学时数,并取得毕(结)业证书。 (2)在本职业连续见习工作两年以上。 (3)取得相关专业中专毕业证书。 ——中级(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者) (1)取得本职业初级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两年以上,经本职业中级正规培训达规定标准学时数,并取得毕(结)业证书。 (2)取得本职业初级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四年以上。 (3)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六年以上。 (4)取得相关专业大专毕业证书。 ——高级(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者) (1)取得本职业中级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四年以上者,经本职业高级正规培训达规定标准学时数,并取得毕(结)业证书。 (2)取得本职业中级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七年以上。 (3)相关专业的大专毕业生,经本职业高级正规培训达规定标准学时,并取得毕(结)业证书。 (4)取得本专业或相关专业本科毕业证书。 1.8.3鉴定方式 分为理论知识考试和技能操作考核。理论知识考试采用闭卷笔试方式,技能操作考核采用现场实际操作方式;两项考试(考核)均采用百分制,两项考试(考核)的成绩皆达60分以上者为合格。 1.8.4考评人员与考生配比 理论知识考试考评人员与考生配比为1:20,每个标准教室不少于2名考评人员;技能操作考核考评员与考生配比为1:5,且不少于3名考评人员。 1.8.5鉴定时间 各等级的理论知识考试时间为90分钟;各等级的技能操作时间由考评小组依据具体的考

饲料分析与检测 课件整理

专题一饲料的质量管理及样品的采集与制备 目的要求 掌握饲料分析和质量检测的有关概念;了解饲料分析的目的、作用;掌握饲料分析样品的采集与制备方法;了解饲料质量管理的内容。 一、饲料分析及质量检测概述 (一)概念 质量:一种物质本身固有品质的优劣程度。 饲料质量:用来阐明饲料和饲料加工后的优劣程度。 饲料分析:通过物理、化学或生物手段对饲料成分进行分析。 饲料质量检测:是指运用实验手段,分析、测定饲料原料及产品的质量特性,然后把测定的结果与规定的质量标准相比较,以判断饲料的营养价值或对产品质量做出合格或不合格的判断。 目的:评定饲料营养价值和质量 作用:为饲料营养价值评定、饲料生产、质量管理以及按照饲养标准进行饲料配合提供依据;(二)饲料分析及质量检测的内容 分析饲料的营养素含量:概略分析和纯养分分析 分析饲料添加剂的成分、含量:营养性和非营养性 分析饲料中有毒、有害成分:饲料本身和外来污染 饲料的物理性状的监控及分析: 饲料的生物学检验: (三)饲料的变异 1、自然变异:变异范围一般在10~15%; 2、加工:加工技术的差异; 3、掺假:以次充好、以假乱真、过失性混进杂质、漏加贵重成分、故意增减等; 4、损坏和变质 (四)饲料工业的标准化 1. 标准化定义:是以具有重复生产特征的事物为对象,以实现最佳经济效益为目标,有组织地制定、修订和贯彻各种标准的整个活动过程。 主要包括原料标准、产品标准、饲料卫生标准、检测方法标准、通用技术要求标准和管理标准等。 2、标准的等级 国家标准:全国范围内统一要求; 行业标准:没有国家标准的情况下?;有了国标后相应废止; 地方标准:没有国标和行标的情况下; 企业标准:根据已有的国标或行标,企业制定的更严格的标准;没有国标、行标、地标的情况下;仅适用于企业内部。 3. 标准的性质 强制性标准(GB):如《饲料标签》、《饲料卫生标准》) 推荐性标准(GB/T):如饲料原料标准、检测方法标准 指导性技术文件(GB/Z): 4、饲料法规 国家制订的用以管理饲料质量及其生产销售的有关法令或带有强制性的管理条例。 目的:通过行使法律的强制手段来确保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的饲用品质安全,使饲料的生产、加工、使用、销售、贮存、运输、进口、出口等环节都置于法律的监督之下,确保饲料品质,

饲料加工及饲料质量检测技术

《饲料分析及饲料质量检测技术》 课程报告 饲料厂全价饲料全面质量控制、饲料分析及质量检测技术前景分析引言: 近年来,我国的养殖业和饲料加工行业的规模有了很大的发展,但是现代的畜牧业生产和发展必须要讲求的是效率和效益,饲料是发展养殖业的物质基础,饲料成本占养殖生产成本的70%左右。如何选用适宜的饲料原料,配制加工生产廉价质优的各种预混合饲料、浓缩饲料、配合饲料和精料补充料等产品,失取得生产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关键环节之一。在生产中许多的饲料生产的过程中为了单方面的追求效率、效益问忽视了饲料产品的质量。所以一些质量上有很大不足的饲料产品流入市场,对畜牧业的发展造成了很大程度上的阻碍。 一个优质的饲料产品应该要有三个环节,首先要选用优质价廉的原料,其次是根据原料以及饲养的条件和要求对饲料进行合理有效的配方设计,最后才是将各种的饲料原料严格的按照饲料的配方中各个成分的比例来进行饲料的生产。 对于现代的饲料加工技术,饲料加工工厂都有能力加工出符合行业标准的饲料产品,但是为什么还有一些不合格的饲料产品,和一些违规添加饲料添加剂的饲料产品流入市场销售,这是一些素质不高的厂商为了谋取暴力,为了获得更大的经济效益,从而造成现在的这种状况。 鉴于这样的事实,我们则有必要建立起一个完善的饲料质量检测体系,来控制并减少不合格饲料流入市场。 (一)饲料分析及饲料质量检测技术 饲料是一种十分复杂的混合物。因此,不通过系统化的分析,不通过物理化学的手段来对饲料的成分进行检测,就无法了解饲料中各个营养成分。从而也就无法确定饲料的真正的营养价值。但是仅仅知道饲料的化学组成是不够的,还必须进一步通过实验以确定饲料中各种营养素的消化利用率,配合饲料也是如此。

饲料分析及检测技术(复习)

1.采样的要求: (1)样品必须具有代表性; (2)必须采用正确的采样方法; (3)样品必须有一定的数量; (4)采样人员应有高度的责任心和熟练的采样技能; (5)重视和加强管理。 2.采样的基本方法: (1)几何法:是指把整个一堆物品看成一种具有规则的几何立体,如立方体、圆柱体、圆锥体等; (2)四分法:是指将样品平铺在一张平坦而光滑的方形纸或塑料布、帆布、漆布等上,提起一角,使饲料流向对角,随即提起对角使其流回,如此,将四角轮流反复提起,使饲料反复移动混合均匀,然后将饲料堆成等厚的正方形体,用药铲、刀子或其他适宜的器具,在饲料样品方体上划一“十”字,将样品分成4等分,任意弃去对角的两份,将剩下的2份混合,继续按前述方法混合均匀、缩分,直至剩余样品数量与测定所需要的量相接近时为止。 3.风干样品的制备: (1)概念:风干饲料是指自然含水量不高的饲料,一般含水量在15%以下。 (2)风干样品的制备包括3个过程: ①原始样品的采集; ②次级样品的采集; ③分析样品的制备。 4.半干样品:指是由新鲜的青饲料、青饲料等制备而成。 5.初水:是指新鲜样品在60~70℃的恒温干燥箱中烘8~12h,除去部分水分,然后回潮使其与周围环境条件的空气湿度保持平衡,在这种条件下所失去的水分称为初水分。 6.半干样品的制备包括烘干、回潮和称恒重3个过程。最后,半干样品经粉碎机磨细,通过1.00~0.25mm孔筛,即得分析样品。 抗营养因子饲料原料消除方法 淀粉酶抑制因子小麦、黑麦、菜豆热处理、添加淀粉酶戊聚糖小麦添加木聚糖酶 蛋白酶抑制因子大豆、豌豆、菜豆热处理、添加酸性蛋白酶果胶菜粕、棉粕、豆粕添加果胶酶 植酸米糠、豆荚、甜菜、菜粕、棉粕、芝麻粕添加植酸酶及多酶制剂脂肪氧化酶大豆热处理纤维素稻谷、植物实籽、根茎藤纤维素酶 7.饲料概略养分分析的优缺点: (1)优点:简单、快捷、对设备没有特殊要求,分析所需费用较低; (2)缺点:由于粗纤维分析的误差较大,所以测定结果存在一定误差。测定的概略养分对实践有一定知道意义,故最好和纯养分分析得到的结果相互印证,对实践的指导意义更大。 8.饲料中水分的测定途径:烘箱干燥;真空干燥;甲苯蒸馏;冷冻干燥;水分快速测定装置。 9.凯氏定氮法测定饲料中粗蛋白的原理: 2CH3CHNH2COOH+13H2SO4→(NH4)2SO4+6CO2↑+12SO2↑+16H2O (NH4)2SO4+2NaOH→2NH3↑+2H2O+Na2SO4 H3BO3+NH3→NH4H2BO3 NH4H2BO3+HCl=H3BO3+NH4Cl

饲料厂品质考试试题

试题 姓名:分数: 一、填空题(每空1.5分,共计30分) 1、东北玉米在11月到次年4月水分验收指标是:()。 2、目前公司用的液体原料有()等。 3、玉米杂质检测:筛下物要求通过直径()mm的圆孔筛,玉米杂质分为( )和有机杂质。 4、小麦麸的验收:为防止细麦麸掺假,本司只接收中、粗麦麸。细、中、粗麦麸的区分方法:按照抽样方法抽样,按照四分法缩样后,以()mm检验筛为准进行筛分,按()法计算。库存不宜超过()天,且巡检时,应特别注意,一旦发现有发热、发酸、结块、有异味现象,立即停用。 5、统糠在验收时,细度要求过()目筛≥98% 6、散装扦样法,一般一批次不大于()吨。 7、所有原料、成品的紧急放行必须经()或授权人签字同意后,方可进入执行状态,否则不予放行,放行执行监督部门为(),紧急放行情况:原料、成品各≤( )次/月,超过( )次将追究相关人员责任。 8、紧急放行执行程序: 需由要求紧急放行的()填写《原料紧急放行申请表》,依次将填写好的申请表交( )经理、分厂厂长审批后,由技术总监审批或电话请示同意。 9、盲样检验人员需在收到任务后()个工作日内完成规定检测项目,将检测结果直接上报给分部品控经理和()。 10、质量事故分析会参会人员:厂长、()、()、( )、事故产生班组全体人员、其他相关人员。 二、选择题(每题3分,共计15分) 1、东北玉米的关键控制指标(): A、水分、霉变、容重、杂质、气味、脂肪酸等。 B、水分、霉变、容重、杂质、不完善粒、脂肪酸等。 C、水分、霉变、容重、不完善粒、脂肪酸、虫蛀等。

D、霉变、容重、不完善粒、脂肪酸、虫蛀、热损伤等 2、全脂麦麸到库后()天内(5-10月)或()天内(11月-次年4月)按照既定工艺完成膨化处理,及时巡检,发现发热变质则停用;库后()天内不发热变质,否则退货处理。() A、3、7、3 B、7、3、7 C、3、7、7 D、7、7、3 3、()负责对不合格品的判定、返工产品的验证和重大质量事故的汇报。()负责对不合格品进行评审并提出处理措施,并负责组织不合格产品召回。()是不合格品原料、辅料处置的主管部门,负责按照技术中心出具的评审结果对不合格原料和辅料进行处置。()是不合格成品、半成品和库存原料处置的主管部门,负责对不合格品进行标识、隔离和根据技术中心评审结果进行处置。() A、子公司品控分部、集团技术中心、集团采购中心、集团生产运营中心 B、子公司品控分部、集团营销中心、集团采购中心、集团生产运营中心 C、子公司品控分部、集团技术中心、集团采购中心、集团营销中心 D、集团技术中心、子公司品控分部、集团采购中心、集团生产运营中心 4、原料品管员每周一次对库存原料的质量情况进行检查,尤其关注易变质原料,两次检查间隔不超过()天,原料品管员按时向品控经理提交《库存原料定期巡查表》,品控经理对临近过期或质量存在隐患的原料发出预警并提出具体处理方案,原料品管跟进处理。 A、7 B、10 C、3 D、15 5、以下不属于A类故障料:() A、配方错误造成的质量事故:包括配方输入错误,配方调用错误等。 B、原料及预混料错投产生的质量事故:包括错投、漏投、多投、少投等。 C、小料(除预混料外)下错造成的质量事故:包括错投、漏投、多投、少投等需技术上的处理。 D、原料粉碎粒度、膨化物料、乳化油等本厂自行加工物料不符合工艺要求。

简述:饲料添加剂分析检测及案例

简述:饲料添加剂分析检测及案例--青岛科标生物实验室 概述 近几年,人类食品安全质量问题层出不穷,成为国内外关注焦点。跟食品安全息息相关的饲料行业也成为重点管控对象。一系列的饲料、畜牧法规条例相继出台,标志着将对畜牧产品质量安全、饲料行业行为将更加规范。饲料添加剂的种类繁多,仅单一的饲料添加剂原料就达数百种。 范围 营养类添加剂:矿物质添加剂、维生素添加剂、氨基酸添加剂、单细胞蛋白、肽、非蛋白氮; 非营养类添加剂: (1) 生长促进剂。抑菌促生长剂( 抗生素及抗菌药物、砷制剂、铜制剂等) 、酶制剂、活菌制剂、寡肽、寡糖、镇静剂、酸化剂、缓冲剂等。 (2) 药用保健剂。抗菌剂、驱虫剂。 (3) 饲料保藏剂。抗氧化剂、防霉剂。 (4) 加工辅助剂。黏结剂、抗结块剂、乳化剂。 (5) 其他饲料添加剂。产品品质改进剂、调味剂等。 检测项目 氨基酸、氨基酸盐及其类似物 L-赖氨酸、液体L-赖氨酸(L-赖氨酸含量不低于50%)、L-赖氨酸盐酸盐、L-赖氨酸硫酸盐及其发酵副产物

半胱胺盐酸盐 蛋氨酸羟基类似物、蛋氨酸羟基类似物钙盐 维生素及类维生素 维生素A、维生素A乙酸酯、维生素A棕榈酸酯、β-胡萝卜素 25-羟基胆钙化醇(25-羟基维生素D3) L-肉碱酒石酸盐 矿物元素及其络(螯)合物 氯化钠、硫酸钠、磷酸二氢钠、磷酸氢二钠、磷酸二氢钾 蛋白铜、蛋白铁、蛋白锌、蛋白锰 羟基蛋氨酸类似物络(螯)合锌、羟基蛋氨酸类似物络(螯)合锰、羟基蛋氨酸类似物络(螯)合铜 酶制剂 淀粉酶(产自黑曲霉、解淀粉芽孢杆菌、地衣芽孢杆菌) α-半乳糖苷酶(产自黑曲霉) 纤维素酶(产自长柄木霉、黑曲霉、孤独腐质霉、绳状青霉) 微生物 地衣芽孢杆菌、枯草芽孢杆菌、两歧双歧杆菌、粪肠球菌、屎肠球菌、乳酸肠球菌、嗜酸乳杆菌、干酪乳杆菌 产丙酸丙酸杆菌、布氏乳杆菌 非蛋白氮 尿素、碳酸氢铵、硫酸铵、液氨、磷酸二氢铵、磷酸氢二铵、异丁叉二脲、磷酸脲、氯化铵、氨水

饲料质检试卷答案B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04-2005 学年第二学期 饲料质量管理与检测课程考试试卷(B)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25分) 1.全面质量管理 指企业的各个部门、环节和全体职工同心协力,把专业技术、生产经营管理、数理统计和思想教育结合起来,建立起从产品的研究设计、生产制造、售后服务等全过程的质量保证体系,从而用最经济的手段生产出用户满意的产品。 2.质量管理体系 根据产品质量形成、发展过程各环节的质量活动,要求确定企业各部门质量管理方面的任务与职责,以及建立为执行和协调这些任务与职责索必要的机构。 3.经常储备 是企业在前后两批原料运达的间隔期中,为满足日常生产领域的需要而建立的储备。 4.误差 是测定值与真实值的差值。 5.饲料卫生标准 是以维护畜禽健康与生产性能以及不导致畜产品污染为出发点,对饲料中各种有毒有害物质以法律规定的形式提出限量要求。

二、填空(每小题1分,共25分) 1.饲料产品质量包括设计质量、制造质量、检查质量、使用质量。 2.PDCA循环中P代表计划,D代表执行, C代表检查,A代表处理。 3.企业标准有两大类。一类是技术标准,直接用来衡量和验收产品的标准;另一类是管理标准,它包括为了保证和提高产品质量尔制定的各种程序、职责、手段和规章制度等。 4. 采用ABC管理法管理饲料原料,将原料分为 A 类、 B 类、 C 类,对 A 类原料进行重点管理。 5.原料在采购储备过程中的两大费用为定购费用和保管费用。 6.在饲料检验中,常用精确度来衡量在相同条件下多次测定结果的相应吻合程度,其大小用偏差表示。

7.从待测饲料原料或产品中获取一定数量、具有代表性的部分作为样品的过程称采样。 8.无机载体的矿物质预混料水分要求为不高于 5%。 9.我国饲料质量检验的基本方法为感官检验法、化学分析法、显微镜检验法、物理鉴定法和仪器分析法。 10.配合司料加工质量指标包括混合均匀度和粉碎粒度。 三、判断(每小题1分,共10 分) 1.北方地区配合饲料的水分含量要求不高于14%。(√) 2.全面质量管理将隐患消灭在发生之前。(√) 3.饲料厂为了降低成本,可以把饲料质量标准中的保证值当作平均值来设计配方。(×) 4.在饲料分析中,精确度越高,偏差越大。(×) 5微量元素预混料混合后的变异系数应不大于7%。(√) 6.企业自己制定的质量标准不得低于国家标准。(√) 7.电子称是精密的称量器具,可以放心使用,无须校准。(×) 8.饲料质量管理是质检部门的工作,与其它部门无关。(×)

饲料分析与检测实验

饲料分析与检测实验 饲料中粗纤维的测定 一、实验目的 使学生掌握用饲料中粗纤维的测定方法,了解粗纤维测定方法中存在问题及解决的方案。 二、实验原理 用固定量的酸和碱,在特定条件下消煮样品,再用乙醚、乙醇除去醚溶物,经高温灼烧扣除矿物质的量,所余量称为粗纤维。它不是一个确切的化学实体,只是在公认强制规定的条件下,测出的概略养分。其中以纤维素为主,还有少量半纤维素和木质素。 三、实验设备 1、实验室用样品粉碎机或研钵; 2、分样筛:孔径0.45mm(40目); 3、分析天平:感量0.0001g; 4、电热恒温箱:可控制温度在130℃; 5、高温炉:电加热,可控制温度在550~600℃; 6、古氏坩埚:30ml,预先加入30ml酸洗石棉悬浮液。再抽干,以石棉厚度均匀,不透光为宜; 7、消煮器:由冷凝球的高型烧杯(50ml)或有冷凝管的锥形瓶; 8、锅滤装置:抽真空装置,吸滤瓶及漏斗; 9、滤器:200目不锈钢网和尼龙网,或G2号玻璃滤器; 10、干燥器:用氯化钙(干燥试剂)或变色硅胶作干燥剂。 四、实验内容 (1)称样:称取1~2g试样,准确至0.0002g,如果脂肪<1%可不脱脂,1-10%可不必脱脂,但建议脱脂,脂肪>10%必须脱脂,或用测脂肪后残渣。 (2)酸煮:加入0.255±0.005mol/L煮沸的硫酸200ml和1滴正辛醇,使其在2min沸腾,且连续微沸30±1min。注意保持硫酸浓度不变,样品不可损失。(3)过滤:用沸蒸馏水洗至不含酸。 (4)碱煮:将酸洗不溶物放入原容器中,加浓度准确为0.313±0.005mol/L且

已沸的氢氧化钠溶液200ml,同样微沸30min。 (5)过滤:先用25ml0.255mol/L硫酸洗涤,再用沸蒸馏水洗至中性,用乙醇15ml洗残渣。 (6)烘干灰化:取下坩埚,130℃烘干至恒重。550±25℃灼烧30min,冷却称重至恒重。 能量的测定 一、实验目的 使学生了解了解氧弹式热量计测热的基本原理及方法。 二、实验原理 有机物的燃烧热系单位质量有机化合物完全氧化时,所能释放出的热量,称为该物质的燃烧热,也称总能。 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一个热化学反应,只要其开始与终末状态一定,则反应的热效应就一定。这一原理使我们测定各种物质的燃烧热变为有意义。有机物差不多均能氧化完全,并且反应进行很快,因此,准确地测定燃烧热就有了可能。由所测得的燃烧热还可以计算反应的热效应和化合物的生成热。 将由消化代谢试验所用的饲料或日粮以及所收集的粪、尿样品,制备成一定质量的测定试样,装于充有(25±5)kg·cm-2纯氧氧弹中进行燃烧。燃烧所产生之热量为氧弹周围已知质量的蒸馏水及热量计整个体系所吸收,并由贝克曼温度计读出水温上升的度数。该上升的温度乘以热量计体系和水的热容量之和,即可得出试样的燃烧热。 在测定过程中一些因素会影响测定结果的准确性,须加以校正才可得出真实的热价。例如,由于辐射的影响,水温上升的度数与由燃烧产热所致的实际升温之间有偏差;引火丝本身燃烧的发热量;以及含有氮、硫等元素的样品,在氧化后生成硝酸、硫酸,其发热量应予以扣除等。 三、实验设备

优秀工作总结范文:饲料品管工作月总结范文

饲料品管工作月总结范文 篇二:饲料企业品管工作难点和重点 饲料企业品管工作难点和重点 作者:于炳欣,?文章来源:《饲料广角》 品质管理一直是饲料企业管理者和产品用户关注的事情,因此品质管理者为品质工作的提升,为生产出优质稳定产品绞尽脑汁寻求好的办法。然而面对品质管理出现的困难如何解决?品质管理的要点又是什么?各个饲料企业品管人都有各自的认识和做法。随着饲料行业兼并、组合和转型,行业发展越来越成熟,消费者对于饲料产品需求已经从价格需求转变为价值需求上来,给品质管理工作提出更高的要求,因此本文作者将多年来品质管理工作经历给出大家一点总结和建议。 1 品管工作的难点 1.1 品管的身份 在目前中国一些私营企业中,一般的饲料企业的品管几乎都是通过招聘来到公司,而采购和财务大多数与总经理关系较为密切,当采购购进一批原料的时候,如果不合格,有时候退货的难度非常大,很难有效实行退货制度。如果饲料企业品质管理人员由总经理直接领导,对于采购原料的治疗有一票否决权,原料供应商有抵押金,如果有掺假或者质量不合格的情况出现,这个抵押款就相应扣除,这样大大降低了原料质量不合格的几率,在生产环节中,如果有一项影响品质的时候,不管在生产什么饲料,生产

到什么程度都马上停止,解决影响品质的原因之后再生产。有时候并不是品管这个人不行,而好似老板对于质量的重视程度,小公司一样出来大品管。如果中小型企业品管梳理品质的重要性,老板重视,品管工作就较为简单,公司赋予了品管权利,所以品管才能去实施权利。 1.2 原料应急 在工作过程中,经常会出现原料紧缺的时候,且客户要料比较紧急,这个时候对于原料质量的把握几乎可以忽略不计了,大大地约束了产品质量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对于这样的情况品质管理人员要和库房管理人员紧密联系,杜绝原料突然紧缺的情况发生,了解每年每个季节供货量和进货量。保证产品质量为第一目标。 1.3 一人多职 在一些中小饲料厂经常会出现一人多职的情况,面对这样的问题,国家也制定出有关的条例,化验员必须专人专职,但是对于品质管理人员,不单单是指化验人员,还有品质管理人员,现场品控人员。对于人的能力来说是一定的,面对一人多职的情况下要认清工作第一目标位品质管理,在第一工作目标完成时才可做其他工作。 1.4 扣款机制 作为品管部,化验室是很重要的一个部门。在集团性企业,如果原料不合格,没有达到理化指标,而且又在收货范围之内的原料,思想汇报专题会有一项扣款制度,这样的化验室每天给公司创造

饲料质量管理制度

第一章现代饲料企业质量管理制度 第一节饲料企业原料质量控制过程 一、质量控制应注意的原则问题: 1、公司技术人员应高度认识到向所有客户提供高度量的饲料产品是自身的责任,通过履行健全的质量控制步骤,向客户提供始终如一的设质量产品。 2、高质量产品是我们技术部全体人员的直接职责。 二、原料购买的质量控制 1、公司采购各种饲料,应格按照公司制定的质量标准进行采购。 2、原料供货要提供担保书,声明该原料适合作配合饲料,并且原料中不含污染物和掺杂物。 3、对供货的设施进行现场考察,再检查原料的标准规格。 4、要供货提供原料的试验室资料和用作分析的代表性样品。 三、原料的接收质量控制 1、接收原料之前,对以下几个面加以评估并与公司质量标准相比较: ①原料产品的颜色 ②原料产品的气味。 ③是否存在任异物。 ④是否有昆虫侵扰的存在。 ⑤颗粒大小和质地。 ⑥水份含量。 2、任一种原料不符合标准规格,技术部应该与采购部取得联系,有权拒收该批原料。 3、收原料须标明接收日期、送货者、并根据检验制度和留样观察制度进行检验并留样备查。 第二节现代饲料企业原料质量管理制度 1、凡进厂的原料必须质检,符合标准可入库。 2、质检员须凭采购物料价格通知单或采购合同书或委托加工合同或计划进行质检。 3、质检员必须按规定的操作规程和检验法进行取样质检,以感官鉴定为主,以仪器对照为准。 感官鉴定和仪器对照相结合 4、感官鉴定水份误差不准超过±0.5%,纯粮率或容积重等项误差不差等级,其他各项指标均不超过规定标准。 5、卸车时质检员必须监检,杜绝不符合标准的原料混入,发现异常立即停卸,不符合标准的原料必须退回。 6、不符合质量标准的原料退货时必须做好记录,经品管员复检后退货。 7、凡进厂的原料质检员必须按规定项目真写《质量监定证》。 8、原料在储存期必须检查质检制度和质量水份月普查制度,并将情况按规定上报。 9、储存原料投入使用前必须依据先进先用的原则凭保管员的提验单进行化验,不符合质量标准的原料不准投入车间使用,上报审批处理。 10、开发使用新源料须先取样化验,经分析认为有价值,由技术部将样品分析报告、原料价格等资料是技术总监确认后制定出使用法。 11、技术部按配算出成本报总经理或副总经理审批后,按生产计划算出新原料的需求量,由采购部采购。 第三节现代饲料企业配控制与配料的质量管理 一、料的配控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