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安徽高考数学理科试卷

2011安徽高考数学理科试卷
2011安徽高考数学理科试卷

源:学*科*201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安徽卷)

数学(理科)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

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Ⅰ卷第1至第2页,第Ⅱ卷第3页至第4页。全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考生注意事项:

1.答题前,务必在试题卷、答题卡规定填写自己的姓名、座位号,并认真核对答题卡上所粘贴的条形码中姓名、座位号与本人姓名、座位号是否一致。务必在答题卡背面规定的地方填写姓名和座位号后两位。

2.答第Ⅰ卷时,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3.答第Ⅱ卷时,必须使用0.5毫米的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书写,要求字体工整、笔迹清晰。作图题可先用铅笔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绘出,确认后再用0.5毫米的黑色墨水签字笔描清楚。必须在题号所指示的答题区域作答,超出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答题无效。

4.考试结束后,务必将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参考公式:

如果事件A与B 互斥,椎体体积

,其中S为椎体的底面积,

那么

h为椎体的高.

如果事件A与B 相互独立,那么

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 [来源:学§科§网]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5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设

是虚数单位,复数

为纯虚数,则实数a 为

(A)2 (B)

2 (C)

(D)

(2)双曲线

的实轴长是

(A)2 (B)

(C) 4 (D) 4

(3)设

是定义在

上的奇函数,当

时,

,则

(A)

(B)

(C)1(D)3

(4)设变量

满足

的最大值和最小值分别为

(A)1,-1(B)2,-2(C)1,-2(D)2,-1[来源:Z|xx|https://www.360docs.net/doc/ad14267329.html,]

(5) 在极坐标系中,点

到圆

的圆心的距离为[来源:学#科#网]

(A)

2 (B)

(C)

(D)

(A) 48 (B)32+8

(C) 48+8

(D) 80

(7)命题“所有能被2整除的数都是偶数”的否定是

(A)所有不能被2整除的数都是偶数

(B)所有能被2整除的数都不是偶数

(C)存在一个不能被2整除的数都是偶数

(D)存在一个不能被2整除的数都不是偶数

(8)设集合

则满足

的集合

为[来源:学科网ZXXK]

(A)57 (B)56 (C)49 (D)8 (9)已知函数

,其中

为实数,若

恒成立,且

,则

的单调递增区间是

(A)

(B)

(C)

(D)

第II卷(非选择题共100分)

考生注意事项:

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5分,共25分.把答案填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

(11

)如图所示,程序框图(算法流程图)的输出结果是 .

(12)设

,则

.

(13)已知向量

满足

,且

,则a与b的夹角为 .

(14)已知

的一个内角为120o,并且三边长构成公差为4的等差数列,则

的面积为_______________

(15)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如果

都是整数,就称点

为整点,下列命题中正确的是_____________(写出所有正确命题的编号).

①存在这样的直线,既不与坐标轴平行又不经过任何整点

②如果

都是无理数,则直线

不经过任何整点

③直线

经过无穷多个整点,当且仅当

经过两个不同的整点

④直线

经过无穷多个整点的充分必要条件是:

都是有理数

⑤存在恰经过一个整点的直线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

75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

证明过程

或演算步骤.解答写在答题卡的制定区域内.

(16)(本小题满分12分)

,其中

为正实数

(Ⅰ)当

时,求

的极值点;

(Ⅱ)若

上的单调函数,求

的取值范

围。

(17)(本小题满

分12分)

如图,

为多面体,平面

与平面

垂直,点

在线段

上,

,△

,△

,△

都是正三角形。

(Ⅰ)证明直线

在数1和100之间插入

个实数,使得这

个数构成递增的等比数列,将这

个数的乘积记作

,再令

.

(Ⅰ)求数列

的通项公式;

(Ⅱ)设

求数列

的前

项和

.

(19)(本小题满分12分)[来源:学科网ZXXK] (Ⅰ)设

证明

(Ⅱ)

,证明

.

(20)(本小题满分13分)

工作人员需进入核电站完成某项具有

高辐射危险的任务,每次只派一个人进去,且每个人只派一次,工作时间不超过10分钟,如果有一个人10分钟内不能完成任务则撤出,再派下一个人。现在一共只有甲、乙、丙三个人可派,他们各自能完成任务的概率分别

,假设

互不相等,且假定各人能否完成任务的事件相互独立.

(Ⅰ)如果按甲在先,乙次之,丙最后的顺序派人,求任务能被完成的概率。若改变三个人被派出的先后顺序,任务能被完成的概率是否发生变化?

(Ⅱ)若按某指定顺序派人,这三个人各自能完成任务的概率依次为

,其中

的一个排列,求所需派出人员数

的分布列和均值(数字期望)

(Ⅲ)假定

,试分析以怎样的

先后顺序派出人员,可使所需派出的人员数目的均值(数字期望)达到最小。

(21)(本小题满分13分)

,点

的坐标为(1,1),点

在抛物线

上运动,点

满足

,经过

点与

轴垂直的直线交抛物线于点

,点

满足

,求点

的轨迹方程。

试卷 2010年安徽省高考数学理科

绝密★启用前 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安徽卷) 数 学(理科) 本试卷分第I 卷(选择题)和第II 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I 卷第1至第2页,第II 卷第3至第4页。全卷满分150分钟,考试时间120分钟。 考生注意事项: 1.答题前,务必在试题卷、答题卡规定的地方填写自己的姓名、座位号,并认真核对答题卡上所粘贴的条形码中姓名、座位号与本人姓名、座位号是否一致。务必在答题卡背面规定的地方填写姓名和座位号后两位。 2.答第Ⅰ卷时,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3.答第Ⅱ卷时,必须使用0.5毫米的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书写,要求字体工整、笔迹清晰。作图题可先用铅笔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绘出,确认后再用0.5毫米的黑色墨水签字笔描清楚。必须在题号所指示的答题区域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答题无效........ 。 4.考试结束,务必将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参考公式: 如果事件A 与B 互斥,那么 ()()()P A B P A P B +=+ 如果事件A 与B 相互独立,那么 ()()()P AB P A P B = 如果A 与B 是两个任意事件,()0P A ≠,那么 ()()()|P AB P A P B A = 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个小题,每小题5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 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i = A 、 14- B 、 14+ C 、 12 D 、 12 2、若集合121log 2A x x ???? =≥ ????? ? ,则A =R e A 、(,0]? -∞+∞???? B 、? +∞????

2009年全国高考理科数学试题及答案-安徽卷

200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安徽卷) 数学(理科)试题 本试卷分第I 卷(选择题)和第II 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I 卷1至2页。第II 卷3 至4页。全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考生注意事项: 1.答题前,务必在试题卷、答题卡规定的地方填写自己的姓名、座位号,并认真核对答题卡上所粘贴的条形码中姓名,座位号与本人姓名、座位号是否一致。务必在答题卡背面规定的地方填写姓名和座位号后两位。 2.答第I 卷时、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檫干净后,在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3.答第II 卷时,必须用直径0.5毫米黑色黑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书写,要求字体工整、笔迹清晰。作图题可先用铅笔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绘出,确认后在用0.5毫米的黑色墨色签字笔清楚。必须在标号所指示的答题区域作答,超出答题卡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答题无效。 4.考试结束,务必将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参考公式: S 表示底面积,h 表示底面的高 如果事件A 、B 互斥,那么 棱柱体积 V S h = P(A+B)=P(A)+P (B) 棱锥体积 13 V S h = 第I 卷 (选择题 共5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10小题,每小题5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i 是虚数单位,若 17(,)2i a bi a b R i +=+∈-,则乘积ab 的值是(B ) (A )-15 (B )-3 (C )3 (D )15 (2)若集合{} 21|21|3,0,3x A x x B x x ?+? =-<=

2013年安徽省高考数学试卷(理科)及解析

2013年安徽省高考数学试卷(理科)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5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符合题目要求 2.(5分)(2013?安徽)如图所示,程序框图(算法流程图)的输出结果中() .C D. 5.(5分)(2013?安徽)某班级有50名学生,其中有30名男生和20名女生,随机询问了该班五名男生和五名女生在某次数学测验中的成绩,五名男生的成绩分别为86,94,88,92,90,五名女生的成绩分别为88,93,93,88, 6.(5分)(2013?安徽)已知一元二次不等式f(x)<0的解集为{x|x<﹣1或x>},则f(10x)>0的解集为() (

( 8.(5分)(2013?安徽)函数y=f(x)的图象如图所示,在区间[a,b]上可找到n(n≥2)个不同的数x1,x2,…, x n,使得=…=,则n的取值范围是() 9.(5分)(2013?安徽)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O是坐标原点,两定点A,B满足==2,则点集{P|,,λ、μ∈R}所表示的区域面积是() .C D. 10.(5分)(2013?安徽)若函数f(x)=x3+ax2+bx+c有极值点x1,x2,且f(x1)=x1,则关于x 的方程3(f(x))2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5分,共25分,把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 11.(5分)(2013?安徽)若的展开式中x4的系数为7,则实数a=_________. 12.(5分)(2013?安徽)设△ABC的内角A,B,C所对边的长分别为a,b,c,若b+c=2a,3sinA=5sinB,则角C= _________. 13.(5分)(2013?安徽)已知直线y=a交抛物线y=x2于A,B两点,若该抛物线上存在点C,使得∠ACB为直角,则a的取值范围为_________. 14.(5分)(2013?安徽)如图,互不相同的点A1,A2,…,A n,…和B1,B2,…,B n,…分别在角O的两条边上,所有A n B n相互平行,且所有梯形A n B n B n+1A n+1的面积均相等,设OA n=a n,若a1=1,a2=2,则数列{a n}的通项公式是_________.

2011安徽高考数学试卷(理)

2011年安徽省高考数学试卷(理科)及解析 一、选择题(共10小题,每小题5分,满分50分) 1、(2011?安徽)设i 是虚数单位,复数12ai i +﹣为纯虚数,则实数a 为( ) A 、2 B 、﹣2 C 、 1 2﹣ D 、 12 考点:复数代数形式的混合运算。 专题:计算题。 分析:复数的分子、分母同乘分母的共轭复数,化简后它的实部为0,可求实数a 的值. 解答:解:复数12ai i +﹣=(1)(2)(2)(2) ai i i i +++﹣=225a ai i ++﹣,它是纯虚数,所以a =2, 故选A 点评:本题是基础题,考查复数的代数形式的混合运算,考查计算能力,常考题型. 2、(2011?安徽)双曲线2x 2﹣y 2=8的实轴长是( ) A 、2 B 、22 C 、4 D 、42 考点:双曲线的标准方程。 专题:计算题。 分析:将双曲线方程化为标准方程,求出实轴长. 解答:解:2x 2﹣y 2=8即为 22 148 x y =﹣ ∴a 2=4 ∴a =2 故实轴长为4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双曲线的标准方程、由方程求参数值. 3、(2011?安徽)设f (x )是定义在R 上的奇函数,当x ≤0时,f (x )=2x 2﹣x ,则f (1)=( ) A 、﹣3 B 、﹣1

C 、1 D 、3 考点:函数奇偶性的性质。 专题:计算题。 分析:要计算f (1)的值,根据f (x )是定义在R 上的奇函娄和,我们可以先计算f (﹣1)的值,再利用奇函数的性质进行求解,当x ≤0时,f (x )=2x 2﹣x ,代入即可得到答案. 解答:解:∵当x ≤0时,f (x )=2x 2﹣x , ∴f (﹣1)=2(﹣1)2﹣(﹣1)=3, 又∵f (x )是定义在R 上的奇函数 ∴f (1)=﹣f (﹣1)=﹣3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函数奇偶性的性质,熟练掌握函数的奇偶性的性质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4、(2011?安徽)设变量x ,y 满足|x |+|y |≤1,则x +2y 的最大值和最小值分别为( ) A 、1,﹣1 B 、2,﹣2 C 、1,﹣2 D 、2,﹣1 考点:简单线性规划。 专题:计算题。 分析:根据零点分段法,我们易得满足|x |+|y |≤1表示的平面区域是以(﹣1,0),(0,﹣1),(1,0),(0,1)为顶点的正方形,利用角点法,将各顶点的坐标代入x +2y 然后进行比较,易求出其最值. 解答:解:约束条件|x |+|y |≤1可化为: 100 100 100100x y x y x y x y x y x y x y x y +=≥≥??=≥?? +=≥??=?,,﹣,,<﹣,<,﹣﹣ ,<,< 其表示的平面区域如下图所示: 由图可知当x =0,y =1时x +2y 取最大值2 当x =0,y =﹣1时x +2y 取最小值﹣2 故选B

2010安徽高考文科数学试题及答案

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安徽卷) 数 学(文科)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Ⅰ卷第1至第2页,第Ⅱ卷第3至第4页。全卷满分l50分,考试时间l20分钟。 参考公式: S 表示底面积,h 表示底面上的高 如果事件A 与B 互斥,那么 棱柱体积V=Sh P(A+B)=P(A)+P(B ) 棱锥体积V=1 3 Sh 第Ⅰ卷(选择题 共5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5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若A={}|10x x +>,B={}|30x x -<,则A B = (A)(-1,+∞) (B)(-∞,3) (C)(-1,3) (D)(1,3) 答案:C 解析:画数轴易知. (2)已知21i =-,则i(13i -)= (A)3i - (B)3i + (C)3i -- (D)3i -+ 答案:B 解析:直接计算. (3)设向量(1,0)a =,11 (,)22b =,则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A)a b = (B)2a b = (C)//a b (D)a b -与b 垂直 答案:D 解析:利用公式计算,采用排除法. (4)过点(1,0)且与直线x-2y-2=0平行的直线方程是 (A )x-2y-1=0 (B)x-2y+1=0 (C)2x+y-2=0 (D )x+2y-1=0 答案:A 解析:利用点斜式方程.

(5)设数列{ n a}的前n项和n s=2n,则8a的值为 (A) 15 (B) 16 (C) 49 (D)64 答案:A 解析:利用 8 a=S8-S7,即前8项和减去前7项和. (6)设ab c>0,二次函数f(x)=a x2+bx+c的图像可能是 答案:D 解析:利用开口方向a、对称轴的位置、y轴上的截距点c之间关系,结合ab c>0产生矛盾,采用排除法易知. (7)设a= 2 5 3 5 ?? ? ??,b= 3 5 2 5 ?? ? ??,c= 2 5 2 5 ?? ? ??,则a,b,c的大小关系是 (A)a>c>b(B)a>b>c(C)c>a>b(D)b>c>a 答案:A 解析:利用构造幂函数比较a、c再利用构造指数函数比较b、c. (8)设x,y满足约束条件 260, 260, 0, x y x y y +-≥ ? ? +-≤ ? ?≥ ? 则目标函数z=x+y的最大值是 (A)3 (B) 4 (C) 6 (D)8 答案:C 解析:画出可行域易求. (9)一个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该几何体的表面积是 (A)372 (C)292 (B)360 (D)280 答案:B 解析:可理解为长8、宽10、高2的长方体和长6、宽2、高8的长方体组合而成,注意2×6重合两次,应减去.

2008年高考理科数学(安徽)卷

200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安徽卷) 数 学(理科)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Ⅰ卷第1至第2页,第Ⅱ卷第3至第4页.全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第I 卷(选择题共6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 (1).复数 3 2 (1)i i += A .2 B .-2 C . 2i D .2i - (2).集合{}|lg ,1A y R y x x =∈=>,}{ 2,1,1,2B =--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 }{ 2,1A B =-- B . ()(,0)R C A B =-∞ C. (0,)A B =+∞ D .}{ ()2,1R C A B =-- (3).在平行四边形ABCD 中,AC 为一条对角线,若(2,4)AB = ,(1,3)AC = ,则AB = A . (-2,-4) B .(-3,-5) C .(3,5) D .(2,4) (4).已知,m n 是两条不同直线,,,αβγ是三个不同平面,下列命题中正确的是 A .,,m n m n αα若则‖‖‖ B .,,αγβγαβ⊥⊥若则‖ C .,,m m αβαβ若则‖‖‖ D .,,m n m n αα⊥⊥若则‖ (5).将函数sin(2)3 y x π =+ 的图象按向量α平移后所得的图象关于点(,0)12 π - 中心对 称,则向量α的坐标可能为 A .(,0)12 π - B .(,0)6 π - C .( ,0)12 π D .( ,0)6 π (6).设8 8 018(1),x a a x a x +=+++ 则0,18,,a a a 中奇数的个数为 A .2 B .3 C .4 D .5 (7).0a <是方程2 210ax x ++=至少有一个负数根的 A .必要不充分条件 B .充分不必要条件 C .充分必要条件 D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8).若过点(4,0)A 的直线l 与曲线2 2 (2)1x y -+=有公共点,则直线l 的斜率的取值范围为 A .[ B .( C .[ D .(

2014年安徽省高考数学试卷(文科)答案与解析

2014年安徽省高考数学试卷(文科) 参考答案和试题分析 一、选择题(共本大题10小题,每小题5分,共50分) 1.(5分)(2014?安徽)设i是虚数单位,复数i3+=() A.﹣i B.i C.﹣1 D.1 考 点: 复数代数形式的乘除运算. 专 题: 数系的扩充和复数. 分 析: 由条件利用两个复数代数形式的乘除法,虚数单位i的幂运算性质,计算求得结果. 解 答: 解:复数i3+=﹣i+=﹣i+=1, 故选:D. 点 评: 本题主要考查两个复数代数形式的乘除法,虚数单位i的幂运算性质,属于基础题. 2.(5分)(2014?安徽)命题“?x∈R,|x|+x2≥0”的否定是() A.?x∈R,|x|+x2<0 B.?x∈R,|x|+x2≤0 C.?x0∈R,|x0|+x02<0 D.?x0∈R,|x0|+x02≥0 考点:命题的否定. 专题:简易逻辑. 分析:根据全称命题的否定是特称命题即可得到结论. 解答:解:根据全称命题的否定是特称命题,则命题“?x∈R,|x|+x2≥0”的否定?x0∈R,|x0|+x02<0, 故选: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含有量词的命题的否定,比较基础. 3.(5分)(2014?安徽)抛物线y=x2的准线方程是() A.y=﹣1 B.y=﹣2 C.x=﹣1 D.x=﹣2 考 点: 抛物线的简单性质. 专 题: 计算题;圆锥曲线的定义、性质和方程. 分析:先化为抛物线的标准方程得到焦点在y轴上以及2p=4,再直接代入即可求出其准线方程. 解 答: 解:抛物线y=x2的标准方程为x2=4y,焦点在y轴上,2p=4,∴=1, ∴准线方程y=﹣=﹣1. 故选:A.

2011年高考理科数学安徽卷(word版含答案)

201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安徽卷) 数学(理科) 本试题分第I 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其中第Ⅰ卷第1至第2页,第Ⅱ卷第3页至第4页。全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考生注意事项: 1、 答题前,务必在试题卷,答题卡规定的地方填写自己的姓名、座位号,并认真 核对答题卡上粘贴的条形码中姓名、座位号与本人姓名、座位号是否一致。务必在 答题卡背面规定的地方填写姓名和座位号后两位。 2、 答第Ⅰ卷时,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 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的标号。 3.、. 答Ⅱ卷时,必须使用0.5毫米的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 书写,要求字体工整、笔记清晰。作图题可先用铅笔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绘出,确认后在用0.5毫米 的黑色墨水签字笔描清楚。必须在题号所指示的答题区域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答题无效。.................... 4、 考试结束,务必将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参考公式: 如果事件A 与B 互斥,那么 锥体积V=13 Sh, 其中S 为锥体的底面面积, P(A+B)=P(A)+P(B) h 为锥体的高 如果事件A 与B 相互独立,那么 P(AB)=P(A)P(B) 第Ⅰ卷(选择题 共50分) 一、 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5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 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设i 是虚数单位,复数 2i ai i +-为纯虚数,则实数a 为 (A )2 (B )-2 (C )12- (D )12 (2)双曲线22 28x y -=的实轴长是 (A)2 (B) (C)4 (D)

2011年安徽省高考数学试卷(理科)

2011年安徽省高考数学试卷(理科) 一、选择题(共10小题,每小题5分,满分50分) 1.(2011?安徽)设i是虚数单位,复数为纯虚数,则实数a为() A.2 B.﹣2 C.D. 2.(2011?安徽)双曲线2x2﹣y2=8的实轴长是() A.2 B.C.4 D. 3.(2011?安徽)设f(x)是定义在R上的奇函数,当x≤0时,f(x)=2x2﹣x,则f(1)=()A.﹣3 B.﹣1 C.1 D.3 4.(2011?安徽)设变量x,y满足|x|+|y|≤1,则x+2y的最大值和最小值分别为() A.1,﹣1 B.2,﹣2 C.1,﹣2 D.2,﹣1 5.(2011?安徽)在极坐标系中,点(2,)到圆ρ=2cosθ的圆心的距离为() A.2 B.C.D. 6.(2011?安徽)一个空间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则该几何体的表面积为() A.48 B.32+8C.48+8D.80 7.(2011?安徽)命题“所有能被2整除的数都是偶数”的否定是() A.所有不能被2整除的整数都是偶数B.所有能被2整除的整数都不是偶数C.存在一个不能被2整除的整数是偶数D.存在一个能被2整除的整数不是偶数 8.(2011?安徽)设集合A={1,2,3,4,5,6},B={4,5,6,7,8},则满足S?A且S∩B≠?的集合S的个数是()A.57 B.56 C.49 D.8 9.(2011?安徽)已知函数f(x)=sin(2x+?),其中?为实数,若对x∈R恒成立,且 ,则f(x)的单调递增区间是() A.B. C.D.

10.(2011?安徽)函数f(x)=ax m(1﹣x)n在区间[0,1]上的图象如图所示,则m,n的值可能是() A.m=1,n=1 B.m=1,n=2 C.m=2,n=1 D.m=3,n=1 二、填空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15分) 11.(2011?安徽)如图所示,程序框图(算法流程图)的输出结果是_________. 12.(2011?安徽)设(x﹣1)21=a0+a1x+a2x2+…+a21x21,则a10+a11=_________. 13.(2011?安徽)已知向量,满足(+2)?(﹣)=﹣6,||=1,||=2,则与的夹角为_________. 14.(2011?安徽)已知△ABC的一个内角为120°,并且三边长构成公差为4的等差数列,则△ABC的面积为 _________. 15.(2011?安徽)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如果x与y都是整数,就称点(x,y)为整点,下列命题中正确的是_________(写出所有正确命题的编号). ①存在这样的直线,既不与坐标轴平行又不经过任何整点 ②如果k与b都是无理数,则直线y=kx+b不经过任何整点 ③直线l经过无穷多个整点,当且仅当l经过两个不同的整点 ④直线y=kx+b经过无穷多个整点的充分必要条件是:k与b都是有理数 ⑤存在恰经过一个整点的直线. 三、解答题(共6小题,满分75分) 16.(2011?安徽)设,其中a为正实数 (Ⅰ)当a=时,求f(x)的极值点; (Ⅱ)若f(x)为R上的单调函数,求a的取值范围.

2010年高考试题——数学文(安徽卷)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 座位号_____________ (在此卷上答题无效) 绝密★启用前 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安徽卷) 数学(文科)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Ⅰ卷第1至第2页,第Ⅱ卷第3至第4页。全卷满分l50分,考试时间l20分钟。 考生注意事项: 1.答题前,务必在试题卷、答题卡规定的地方填写自己的姓名、座位号,并认真核对答题卡上所粘贴的条形码中姓名、座位号与本人姓名、座位号是否一致。务必在答题卡背面规定的地方填写姓名和座位号后两位。 2.答第Ⅰ卷时,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3.答第Ⅱ卷时,必须使用0.5毫米的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 ....书写, 要求字体工整、笔迹清晰。作图题可先用铅笔在答题卡 ...规定的位置绘出,确认后再用0.5毫米的黑色墨水签字笔描清楚。必须在题号所指示的答 题区域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 ...... ....、草稿纸上答题.............,在试题卷 无效 ..。 4.考试结束,务必将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参考公式:

S表示底面积,h表示底面上的高 如果事件A与B互斥,那么 棱柱体积V=Sh P(A+B)=P(A)+P(B)棱锥体积V= 1 3 Sh 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5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若A={} |10 x x+>,B={} |30 x x-<,则A B= (A)(-1,+∞) (B)(-∞,3) (C)(-1,3) (D)(1,3) (2)已知21 i=-,则i(13i -)= (A)3i- (B)3i+ (C)3i -- (D)3i -+ (3)设向量(1,0) a=, 11 (,) 22 b=,则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A)a b = (B) 2 2 a b= (C)// a b (D)a b -与b垂直 (4)过点(1,0)且与直线x-2y-2=0平行的直线方程是 (A)x-2y-1=0 (B)x-2y+1=0 (C)2x+y-2=0 (D)x+2y-1=0 (5)设数列{ n a}的前n项和n s=2n,则8a的值为 (A)15 (B) 16 (C) 49 (D)64 (6)设ab c>0,二次函数f(x)=a2 x+bx+c的图像可能是 (7)设a= 2 5 3 5 ?? ? ??,b= 3 5 2 5 ?? ? ??,c= 2 5 2 5 ?? ? ??,则a,b,c的大小关系是

2012年安徽省高考数学试卷(文科)答案与解析

2012年安徽省高考数学试卷(文科)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5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5分)(2012?安徽)复数z满足(z﹣i)i=2+i,则z=() A.﹣1﹣i B.1﹣i C.﹣1+3i D.1﹣2i 考点:复数代数形式的乘除运算. 专题:计算题. 分析:复数方程两边同乘i后,整理即可. 解答:解:因为(z﹣i)i=2+i,所以(z﹣i)i?i=2i+i?i,即﹣(z﹣i)=﹣1+2i,所以z=1﹣i.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复数代数形式的混合运算,考查计算能力,常考题型. 2.(5分)(2012?安徽)设集合A={x|﹣3≤2x﹣1≤3},集合B为函数y=lg(x﹣1)的定义域,则A∩B=() A.(1,2)B.[1,2]C.[1,2 )D.(1,2] 考点:对数函数的定义域;交集及其运算. 专题:计算题. 分析:由集合A={x|﹣3≤2x﹣1≤3}={x|﹣1≤x≤2},集合B为函数y=lg(x﹣1)的定义域,知B={x|x﹣1>0}={x|x>1},由此能求出A∩B. 解答:解:∵集合A={x|﹣3≤2x﹣1≤3}={x|﹣1≤x≤2}, 集合B为函数y=lg(x﹣1)的定义域, ∴B={x|x﹣1>0}={x|x>1}, ∴A∩B={x|1<x≤2},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对数函数的定义域的求法,是基础题.解题时要认真审题,注意交集的求法. 3.(5分)(2012?安徽)(log29)?(log34)=() A.B.C.2D.4 考点:换底公式的应用. 专题:计算题. 分析:直接利用换底公式求解即可. 解答: 解:(log29)?(log34)===4.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对数的换底公式的应用,考查计算能力.

2010年安徽高考数学试卷及答案(文科卷)

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安徽卷) 数 学(文科)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Ⅰ卷第1至第2页,第Ⅱ卷第3至第4页。全卷满分l50分,考试时间l20分钟。 参考公式: S 表示底面积,h 表示底面上的高 如果事件A 与B 互斥,那么 棱柱体积V=Sh P(A+B)=P(A)+P(B ) 棱锥体积V=13 Sh 第Ⅰ卷(选择题 共5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5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若A={}|10x x +>,B={}|30x x -<,则A B = (A)(-1,+∞) (B)(-∞,3) (C)(-1,3) (D)(1,3) (2)已知2 1i =-,则i(1)= i i (C)i (D)i (3)设向量(1,0)a =,11(,)22 b =,则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A)a b = (B)a b = (C)//a b (D)a b -与b 垂直 (4)过点(1,0)且与直线x-2y-2=0平行的直线方程是 (A )x-2y-1=0 (B)x-2y+1=0 (C)2x+y-2=0 (D )x+2y-1=0 (5)设数列{ n a }的前n 项和n s =2 n ,则 8 a 的值为 (A ) 15 (B) 16 (C) 49 (D )64 (6)设abc >0,二次函数f(x)=ax 2 +bx+c 的图像可能是

(7)设a= 2 5 3 5 ?? ? ??,b= 3 5 2 5 ?? ? ??,c= 2 5 2 5 ?? ? ??,则a,b,c的大小关系是 (A)a>c>b (B)a>b>c (C)c>a>b (D)b>c>a (8)设x,y满足约束条件 260, 260, 0, x y x y y +-≥ ? ? +-≤ ? ?≥ ? 则目标函数z=x+y的最大值是 (A)3 (B) 4 (C) 6 (D)8 (9)一个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该几何体的表面积是 (A)372 (C)292 (B)360 (D)280 (10)甲从正方形四个顶点中任意选择两个顶点连成直线,乙也从该正方形四个顶点中任意选择两个顶点连成直线,则所得的两条直线相互垂直的概率是 (A) 3 18 (B) 4 18 (C) 5 18 (D) 6 18

2007年高考数学(理科)试卷及答案(安徽卷)

200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安徽卷) 数 学(理科)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Ⅰ卷第1至第2页,第Ⅱ卷第3至第4页。全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考生注意事项: 1.答题前,务必在试题卷、答题卡规定的地方填写自己的座位号、姓名,并认真核对答题卡上所粘贴的条形码中“座位号、姓名、科类”与本人座位号、姓名、科类是否一致。 2.答第Ⅰ卷时,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3.答第Ⅱ卷时,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书写。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 4.考试结束,监考员将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收回。 参考公式: 如果事件A 、B 互斥,那么 球的表面积公式 P (A+B )=PA .+PB . S=4лR 2 如果事件A 、B 相互独立,那么 其中R 表示球的半径 P (A ·B )=PA .+PB . 球的体积公式 1+2+…+n 2)1(+n n V=3 3 4R π 12+22+…+n 2= 6 ) 12)(1(++n n n 其中R 表示球的半径 13 +23 ++n 3 =4 )1(2 2+n n 第Ⅰ卷(选择题 共55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1小题,每小题5分,共5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函数中,反函数是其自身的函数为

A .[)+∞∈=,0,)(3x x x f B .[)+∞∞-∈=,,)(3x x x f C .),(,)(+∞-∞∈=x e x f x D .),0(,1 )(+∞∈= x x x f 2.设l ,m ,n 均为直线,其中m ,n 在平面α内,“l ⊥α”是l ⊥m 且“l ⊥n ”的 A .充分不必要条件 B .必要不充分条件 C .充分必要条件 D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3.若对任意∈x R,不等式x ≥ax 恒成立,则实数a 的取值范围是 A .a <-1 B .a ≤1 C . a <1 D .a ≥1 4.若a 为实数, i ai 212++=-2i ,则a 等于 A .2 B .—2 C .22 D .—22 5.若}{ 82 22<≤Z ∈=-x x A ,{}1log R 2>∈=x x B ,则)(C R B A ?的元素个数为

2013年安徽省高考数学试卷(理科)及解析

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夏季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数学理工农医类 (安徽卷)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Ⅰ卷第1至第2页,第Ⅱ卷第3至第4页.全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考生注意事项: 1.答题前,务必在试题卷、答题卡规定的地方填写自己的姓名、座位号,并认真核对答题卡上所粘贴的条形码中姓名、座位号与本人姓名、座位号是否一致.务必在答题卡背面规定的地方填写姓名和座位号后两位. 2.答第Ⅰ卷时,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3.答第Ⅱ卷时,必须使用0.5毫米的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 书写,要求字体工整、笔迹清晰.作图题可先用铅笔在答题卡... 规定的位置绘出,确认后再用0.5毫米的黑色墨水签字笔描清楚.必须在题号所指示的答题区域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答题无效........................... . 4.考试结束,务必将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参考公式: 如果事件A 与B 互斥,那么 P (A +B )=P (A )+P (B ) 如果事件A 与B 相互独立,那么 P (AB )=P (A )P (B ) 第Ⅰ卷(选择题 共5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5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2013安徽,理1)设i 是虚数单位,z 是复数z 的共轭复数.若·i+2=2z z z ,则z =( ). A .1+i B .1-i C .-1+i D .-1-i 答案:A 解析:设z =a +b i(a ,b ∈R ),则由·i+2=2z z z 得(a +b i)(a -b i)i +2=2(a +b i), 即(a 2+b 2)i +2=2a +2b i , 所以2a =2,a 2+b 2=2b , 所以a =1,b =1,即z =a +b i =1+i. 2.(2013安徽,理2)如图所示,程序框图(算法流程图)的输出结果是( ). A .16 B .2524 C .34 D .1112 答案:D 解析:开始2<8,110+22 s ==,n =2+2=4;

2016安徽高考数学试题[理科]解析

2015年安徽省高考数学试卷 (理科) 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 1.(5分)(2015?安徽)设i 是虚数单位, 则复数在复平面内对应的点位于 2.(5分)(2015?安徽)下列函数中,既是y=lnx D . y=x 2 +1 3.(5分)(2015?安徽)设p :1<x <2,q :x =1 ﹣y 2 =1 ﹣x 2 =1 =1 5.(5分)(2015?安徽)已知m ,n 是两条不同直线,α,β是两个不同平面,则下列 6.(5分)(2015?安徽)若样本数据x 1,x 2,…,x 10的标准差为8,则数据2x 1﹣1,2x 2﹣1,…,图如图所示,则该四面体的表面积是( ) 2+ 2 8.(5分)(2015安徽)△的等边三角形,已知向量,满足 =2+,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1 B . ⊥ C . ?=1 +)⊥

9.(5分)(2015?安徽)函数f (x )=的图象如图所示,则下列结论成立的是( ) 10.(5分)(2015?安徽)已知函数f (x )=Asin (ωx+φ)(A ,ω,φ均为正的常数)的最小正周期为π,当x=时,函数f (x ) 二.填空题(每小题5分,共25分) 11.(5分)(2015?安徽)(x 3+)7 的展开 式中的x 5 的系数是 (用数字 填写答案) 12.(5分)(2015?安徽)在极坐标系中,圆 ρ=8sin θ上的点到直线θ=(ρ∈R )距离的 最大值是 . 13.(5分)(2015?安徽)执行如图所示的程序框图(算法流程图),输出的n 为 {a n }是递增的等比数列,a 1+a 4=9,a 2a 3=8,则数列{a n }的前n 项和等于 . 15.(5分)(2015?安徽)设x 3 +ax+b=0,其 中a ,b 均为实数,下列条件中,使得该三 . 三.解答题(共6小题,75分) 16.(12分)(2015?安徽)在△ABC 中,∠A=,AB=6,AC=3,点D 在BC 边上,AD=BD ,求AD 的长. 17.(12分)(2015?安徽)已知2件次品和 3件正品混放在一起,现需要通过检测将其 区分,每次随机一件产品,检测后不放回,直到检测出2件次品或者检测出3件正品时检测结束. (Ⅰ)求第一次检测出的是次品且第二次检 测出的是正品的概率; (Ⅱ)已知每检测一件产品需要费用100元,设X 表示直到检测出2件次品或者检测出3

2009年安徽省高考数学试题(理数)

眼球近似一、选择题 1.球形,其前后径约为(24mm) A 21mm B 22mm C 24mm D 28mm 2.不构成眼球壁的组织是B A 角膜 B 结膜 C 巩膜 D 葡萄膜 3.屈光系统不包括下列哪项E A角膜 B 房水 C 晶状体 D 虹膜 4.关于角膜的说法正确的是(D) A 呈竖椭圆形 B 前后曲率半径相等 C 营养主要来自空气 D 表面光滑、透明,无血管 5.角膜的解剖特征哪项是错误的(D) A 透明、屈光 B 表层丰富感觉神经末梢 C 无血管 D 上皮细胞再生能力差 6.角膜组织再生能力强,对细菌亦有较强抵抗力的是:上皮细胞层 A 上皮细胞层 B 前弹力层 C 基质层 D内皮细胞层 7.巩膜抵抗力最薄弱处位于:筛板部 A 角巩膜缘 B 赤道部 C 眼外肌附着处 D 筛板部 8.感受强光和色光的细胞是:视锥细胞 A 色素上皮细胞 B 神经节细胞 C视锥细胞 D视杆细胞 9.感受弱光的细胞是:视杆细胞 A 色素上皮细胞 B 神经节细胞 C 视锥细胞 D视杆细胞 10.视盘为生理盲点所对应的部位,主要原因为该处:仅有神经纤维而无视细胞 A 无色素上皮 B 无视网膜 C 仅有神经纤维而无视细胞 D视细胞被中央动静脉遮盖 11.视功能检查时,检查光定位应距患者(1m) A 5m B 2m C 1m D 30cm 12.睑腺炎最常见的致病菌是:金黄色葡萄球菌 A 链球菌 B 金黄色葡萄球菌 C绿脓杆菌 D真菌 13.睑板腺囊肿的主要病因是:睑板腺出口阻塞 A 细菌感染 B 真菌感染 C 睑板腺分泌过旺 D 睑板腺出口阻塞 14.睑板腺囊肿刮除术,切口应在:睑结膜面,与睑缘垂直 A皮肤面,与睑缘垂直 B皮肤面,与睑缘平行 C睑结膜面,与睑缘垂直 D睑结膜面,与睑缘平行 15.慢性泪囊炎最理想的手术治疗是(泪囊鼻腔吻合术) A 泪道置管术 B 泪道探通术 C 泪道激光术 D 泪囊鼻腔吻合术 16.翼状胬肉如果侵入瞳孔区影响视力,则首选治疗方法是:手术治疗 A丝裂霉素C B β射线照射 C手术治疗 D配戴眼镜 17.细菌性角膜溃疡的危险性在于: 角膜穿孔 A前房积脓 B角膜穿孔 C眼痛 D角膜薄翳 18.最常见的白内障类型是(老年性) A 先天性 B 代谢性 C 外伤性 D 老年性 19.可诱发急性闭角性青光眼的是: 皮质性白内障膨胀期 A 皮质性白内障初发期 B 皮质性白内障膨胀期 C 皮质性白内障成熟期 D 皮质性白内障过熟期

2011年安徽高考数学试题(文科)

2011年安徽高考数学试题(文科) 参考公式: 1、锥体体积公式:V= 1 3 Sh, 其中S 是锥体的底面积,h 是锥体的高。 2、若(x 1,y 1),(x 2,y 2)…,(x n ,y n )为样本点, ?y bx a =+为回归直线,则, 1 1 2 2 2 1 1 ()()() n n i i i i i i n n i i i i x x y y x y nxy b x x x nx ====---= = --∑∑∑∑, a y bx =-, 1111, n n i i i i x x y y n n ====∑∑ 第Ⅰ卷(选择题 共5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5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设i 是虚数单位,复数 12ai i +-为纯虚数,则实数a 为( ) (A ) 2 (B ) -2 (C ) -12 (D ) 12 (2)集合{1,2,3,4,5,6},U ={1,4,5},S ={2,3,4},T =则()U S C T 等于( ) (A) {1,4,5,6} (B) {1,5} (C) {4} (D) { 1,2,3,4,5} (3) 双曲线2 228x y -=的实轴长是( ) (A ) 2 (B) (4)若直线30x y a + +=过圆22240x y x y ++-=的圆心,则a 的值为( ) (A )-1 (B ) 1 (C )3 (D )-3 (5)若点 (),a b 在lg y x =图像上,1a ≠,则下列点也在此图像上的是( ) (A )1, b a ?? ??? (B )()10, 1a b - (C )10, 1b a ?? + ??? (D )2(, 2)a b (6)设变量x ,y 满足1 10x y x y x +≤?? -≤??≥? ,则2x y +的最大值和最小值分别为( ) (A )1,-1 (B )2, -2 (C )1, -2 (D )2,-1

年安徽省高考数学试卷(理科)及解析

2013年安徽省高考数学试卷(理科)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5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符合题目要求 1.(5分)(2013?安徽)设i是虚数单位,是复数z的共轭复数,若,则z=( ) A.1+iB.1﹣i C. ﹣1+i D. ﹣1﹣i 2.(5分)(2013?安徽)如图所示,程序框图(算法流程图)的输出结果中() A.B.C. D. 3.(5分)(2013?安徽)在下列命题中,不是公理的是() A.平行于同一个平面的两个平面平行 B. 过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三个点,有且只有一个平面 C. 如果一条直线上的两点在同一个平面内,那么这条直线上所以点都在此平面内 D.如果两个不重合的平面有一个公共点,那么它们有且只有一条过该点的公共直线 4.(5分)(2013?安徽)“a≤0”是”函数f(x)=|(ax﹣1)x|在区间(0,+∞)内单调递增”的() A. 充分不必要条件B.必要不充分条件 C. 充分必要条 D.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5.(5分)(2013?安徽)某班级有50名学生,其中有30名男生和20名女生,随机询问了该班五名男生和五名女生在某次数学测验中的成绩,五名男生的成绩分别为86,94,88,92,90,五名女生的成绩分别为88,93,93,88,9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这种抽样方法是一种分层抽样 B. 这种抽样方法是一种系统抽样 C. 这五名男生成绩的方差大于这五名女生成绩的方差 D.该班男生成绩的平均数大于该班女生成绩的平均数 6.(5分)(2013?安徽)已知一元二次不等式f(x)<0的解集为{x|x<﹣1或x>},则f(10x)>0的解集为() A. {x|x<﹣1或x>﹣lg2} B. {x|<﹣1<x<﹣lg2}C. {x|x>﹣lg2} D. {x|x<﹣lg2} 7.(5分)(2013?安徽)在极坐标系中圆ρ=2cosθ的垂直于极轴的两条切线方程分别为() A.θ=0(ρ∈R)和ρcosθ=2 B. θ=(ρ∈R)和ρcosθ=2

2010年全国统一高考数学试卷(理科)(全国新课标)

2010 年全国统一高考数学试卷(理科)(全国新课标) 一、选择题(共12 小题,每小题 5 分,满分60 分) 1.(5分)(2010?宁夏)已知集合A={x∈R||x|≤2}},,则A∩B=()A.(0,2)B.[0,2]C.{0,2}D.{0,1,2} 2.(5分)(2010?宁夏)已知复数,是z的共轭复数,则=()A.B.C.1 D.2 3.(5分)(2010?宁夏)曲线y=在点(﹣1,﹣1)处的切线方程为()A.y=2x+1 B.y=2x﹣1 C.y=﹣2x﹣3 D.y=﹣2x﹣2 4.(5分)(2010?全国新课标)如图,质点P在半径为2的圆周上逆时针运动,其初始位置为P0(,﹣),角速度为1,那么点P到x轴距离d关于时间t的函数图象大致为() A.B. C.D. 5.(5分)(2010?宁夏)已知命题p1:函数y=2x﹣2﹣x在R为增函数,p2:函数y=2x+2﹣x在R为减函数,则在命题q1:p1∨p2,q2:p1∧p2,q3:(¬p1)∨p2和q4:p1∧(¬p2)中,真命题是() A.q1,q3 B.q2,q3 C.q1,q4 D.q2,q4

6.(5分)(2010?宁夏)某种种子每粒发芽的概率都为0.9,现播种了1000粒,对于没有发芽的种子,每粒需再补种2 粒,补种的种子数记为X,则X 的数学期望为() A.100 B.200 C.300 D.400 7.(5分)(2010?全国新课标)如果执行如图的框图,输入N=5,则输出的数等于() A.B.C.D. 8.(5分)(2010?全国新课标)设偶函数f(x)满足f(x)=2x﹣4(x≥0),则{x|f(x﹣2)>0}=() A.{x|x<﹣2 或x>4} B.{x|x<0 或x>4} C.{x|x<0 或x>6} D.{x|x<﹣2 或x>2} 9.(5分)(2010?宁夏)若,α是第三象限的角,则=()A.B.C.2 D.﹣2 10.(5分)(2010?宁夏)设三棱柱的侧棱垂直于底面,所有棱长都为a,顶点都在一个球面上,则该球的表面积为() A.πa2 B.C.D.5πa2 11.(5分)(2010?全国新课标)已知函数,若a,b,c互不相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