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M32--输入捕获和输出比较

STM32--输入捕获和输出比较
STM32--输入捕获和输出比较

概述

首先,明确一点对比AD的构造,stm32有3个AD, 每个AD有很多通道(一个外设可以有多个中断通道,但是每个中断通道只有一个外设),使用哪个通道就配置成哪个通道(只设置用一个就可以),这里定时器也如此,有很多定时器TIMx,每个定时器有很多CHx(通道),可以配置为输入捕捉-------测量频率用,

也可以配置为输出比较--------输出PWM使用

输入捕获

输入捕捉:可以用来捕获外部事件,并为其赋予时间标记以说明此事件的发生时刻。

外部事件发生的触发信号由单片机中对应的引脚输入(对应的引脚设置成输入)(具体可以参考单片机的datasheet),也可以通过模拟比较器单元来实现。

时间标记可用来计算频率,占空比及信号的其他特征,以及为事件创建日志,主要是用来测量外部信号的频率。

1.1、朋友,可以解释一下输入捕获的工作原理不?

很简单,当你设置的捕获开始的时候,cpu会将计数寄存器的值复制到捕获比较寄存器中并开始计数,当再次捕捉到电平变化时,这是计数寄存器中的值减去刚才复制的值就是这段电平的持续时间,你可以设置上升沿捕获、下降沿捕获、或者上升沿下降沿都捕获。它没多大用处,最常用来测频率。

1.2、计数寄存器的初值,是自己写进去的吗?

是的,不过默认不要写入(即计数寄存器为零)

1.3、我如果捕获上升沿,两个值相减,代表的时两个上升沿中间那段电平的时间。对不?

是的

1.4、timer1有五个通道(对应五个IO引脚),在同一时刻,只能捕获一个引脚的值,对不?

那是肯定的,通道很像ADC通道,是可以进行切换的。

输出比较

输出比较:定时器中的计数寄存器在初始化完后会自动的计数,从bottom计数到top,并且有不同的工作模式。另外,还有个比较寄存器。一旦计数寄存器在从bottom到top 计数过程中与比较寄存器匹配(在计数的过程中进行比较,不单指bottom或top)则会产生比较中断(比较中断使能的情况下),这里的匹配指的是计数寄存器的值与比较寄存器的值相等。

然后根据不同的工作模式计数寄存器将清零或者计数到top值。

低、还是变高,就会产生不同的波形了”

****以下是用定时器做频率源,用定时器测量该频率的应用程序!!!****

调试STM32的定时器好几天了,也算是对STM32的定时器有了点清楚的认识了。我需要测量4路信号的频率然后通过DMA将信号的频率传输到存储器区域,手册说的很明白每个定时器有4个独立通道。然后我就想能不能将这4路信号都连接到一个定时器的4个通道上去。理论上应该是行的通的。刚开始俺使用的是TIM2的123通道,TIM4的2通道来进行频率的测量。由于没有频率发生器,所以我用tim3作为信号源,用TIM2,TIM4来进行测量就ok了(刚好4个通道了)。

请看一开始的程序,以TIM2的1,3通道为例子(2通道设置方法一样):

TIM_ICInitStructure.TIM_ICMode =TIM_ICMode_ICAP; //配置为输入捕获模式

TIM_ICInitStructure.TIM_Channel =TIM_Channel_1; //选择通道1

TIM_ICInitStructure.TIM_ICPolarity =TIM_ICPolarity_Rising; //输入上升沿捕获

TIM_ICInitStructure.TIM_ICSelection =TIM_ICSelection_DirectTI; //通道方向选择

TIM_ICInitStructure.TIM_ICPrescaler =TIM_ICPSC_DIV1;

//每次检测到捕获输入就触发一次捕获

TIM_ICInitStructure.TIM_ICFilter =0x0; //滤波

TIM_ICInit(TIM2, &TIM_ICInitStructure); //TIM2通道1配置完毕

TIM_ICInitStructure.TIM_ICMode = TIM_ICMode_ICAP; //配置为输入捕获模式

TIM_ICInitStructure.TIM_Channel =TIM_Channel_3; //选择通道3

TIM_ICInitStructure.TIM_ICPolarity =TIM_ICPolarity_Rising; //输入上升沿捕获

TIM_ICInitStructure.TIM_ICSelection =TIM_ICSelection_DirectTI; //

TIM_ICInitStructure.TIM_ICPrescaler =TIM_ICPSC_DIV1;

//每次检测到捕获输入就触发一次捕获

TIM_ICInitStructure.TIM_ICFilter = 0x0; //滤波

TIM_ICInit(TIM2, &TIM_ICInitStructure); //TIM2通道3配置完毕

以上是输入捕获配置,还需要做的工作就是(参考stm32参考手册的TIM的结构框图):

TIM_SelectInputTrigger(TIM2,TIM_TS_TI1FP1);

//参考TIM结构图选择滤波后的TI1输入作为触发源,触发下面程序的复位

TIM_SelectSlaveMode(TIM2,TIM_SlaveMode_Reset);

//复位模式-选中的触发输入(TRGI)的上升沿初始化计数器,并且产生一个更新线号

TIM_SelectMasterSlaveMode(TIM2,TIM_MasterSlaveMode_Enable);

//主从模式选择

这样我们就可以很轻松的就得到了连接在TIM2的通道1上的信号的频率,但是3通道的频率的值永远都是跳动的不准,测试了半天也没有找到根本原因,请看TIM的结构框图的一部分

红色箭头所指,这才找到原因,触发的信号源只有这四种,而通道3上的计数器的值不可能在接受到信号的上升沿时候,有复位这个动作,找到原因了。这就是3通道上的数据不停跳动的原因,要想得到信号的频率也是有办法的,可以取连续两次捕捉的值之差,这个值就是信号的周期,自己根据实际情况去算频率吧。

有以上可以得到:

stm32的TIM2的四个通道可以同时配置成输入捕捉模式,但是计算CH3,CH4信号的频率步骤有点繁琐(取前后捕捉的差值),但是他的CH1,和CH2可以轻松得到: ************************************************************* 通道1:

TIM_SelectInputTrigger(TIM2,TIM_TS_TI1FP1);

//参考TIM结构图选择滤波后的TI1输入作为触发源,触发下面程序的复位

TIM_SelectSlaveMode(TIM2,TIM_SlaveMode_Reset);

//复位模式-选中的触发输入(TRGI)的上升沿初始化计数器,并且产生一个更新线号

TIMx->CRR1的值即为信号的周期

************************************************************** 通道2:

TIM_SelectInputTrigger(TIM2,TIM_TS_TI2FP2);

//参考TIM结构图选择滤波后的TI1输入作为触发源,触发下面程序的复位

TIM_SelectSlaveMode(TIM2,TIM_SlaveMode_Reset);

//复位模式-选中的触发输入(TRGI)的上升沿初始化计数器,并且产生一个更新线号TIMx->CRR2的值即为信号的周期

STM32的定时器外设功能强大得超出了想像力,STM32一共有8个都为16位的定时器。其中TIM6、TIM7是基本定时器;TIM2、TIM3、TIM4、TIM5是通用定时器;TIM1和TIM8是高级定时器。这些定时器使STM32具有定时、信号的频率测量、信号的PWM测量、PWM输出、三相6步电机控制及编码器接口等功能,都是专门为工控领域量身订做的。

基本定时器:具备最基本的定时功能,下面是它的结构:

我们来看看它的启动代码:

void TIM2_Configuration(void)

{ 基本定时器TIM2的定时配置的结构体(包含定时器配置的所有元素例如:TIM_Period= 计数值)

TIM_TimeBaseInitTypeDef TIM_TimeBaseStructure;

设置TIM2_CLK为72MHZ(即TIM2外设挂在APB1上,把它的时钟打开。)

RCC_APB1PeriphClockCmd(RCC_APB1Periph_TIM2 ,ENABLE);

设置计数值位1000

TIM_TimeBaseStructure.TIM_Period=1000;

将TIM2_CLK为72MHZ除以72 = 1MHZ为定时器的计数频率

TIM_TimeBaseStructure.TIM_Prescaler= 71;

这个TIM_ClockDivision是设置时钟分割,这里不分割还是1MHZ的计数频率

TIM_TimeBaseStructure.TIM_ClockDivision=TIM_CKD_DIV1;

设置为向上计数模式;(计数模式有向上,向下,中央对齐1,中央对齐2,中央对齐3)

TIM_TimeBaseStructure.TIM_CounterMode=TIM_CounterMode_Up;

将配置好的设置放进stm32f10x-tim.c的库文件中

TIM_TimeBaseInit(TIM2,&TIM_TimeBaseStructure);

清除标志位

TIM_ClearFlag(TIM2,TIM_FLAG_Update);

使能TIM2中断

TIM_ITConfig(TIM2,TIM_IT_Update,ENABLE);

使能TIM2外设

TIM_Cmd(TIM2,ENABLE);

}

通用定时器:就比基本定时器复杂得多了。除了基本的定时,它主要用在测量输入脉冲的频率、脉冲宽与输出PWM脉冲的场合,还具有编码器的接口。

我们来详细讲解:如何生成PWM脉冲

通用定时器可以利用GPIO引脚进行脉冲输出,在配置为比较输出、PWM输出功能时,

捕获/比较寄存器TIMx_CCR被用作比较功能,下面把它简称为比较寄存器。

这里直接举例说明定时器的PWM输出工作过程:若配置脉冲计数器TIMx_CNT为向上计数,而重载寄存器TIMx_ARR(相当于库函数写法的TIM_Period的值N)被配置为N,即TIMx_CNT的当前计数值数值X在TIMxCLK时钟源的驱动下不断累加,当TIMx_CNT 的数值X大于N时,会重置TIMx_CNT数值为0重新计数。

而在TIMxCNT计数的同时,TIMxCNT的计数值X会与比较寄存器TIMx_CCR预先存储了的数值A进行比较,当脉冲计数器TIMx_CNT的数值X小于比较寄存器TIMx_CCR的值A时,输出高电平(或低电平),相反地,当脉冲计数器的数值X大于或等于比较寄存器的值A时,输出低电平(或高电平)。

如此循环,得到的输出脉冲周期就为重载寄存器TIMx_ARR存储的数值(N+1)乘以触发脉冲的时钟周期,其脉冲宽度则为比较寄存器TIMx_CCR的值A乘以触发脉冲的时钟周期,即输出PWM的占空比为A/(N+1)。

如果不想看的可以直接看我标注的红色字体,就大体可以理解。

下面我们来编写具体代码和讲解:

void TIM3_GPIO_Config(void)

{配置TIM3复用输出PWM的IO

GPIO_InitTypeDefGPIO_InitStructure;

打开TIM3的时钟

RCC_APB1PeriphClockCmd(RCC_APB1Periph_TIM3,ENABLE);

打开GPIOA和GPIOB的时钟

RCC_APB2PeriphClockCmd(RCC_APB2Periph_GPIOA| RCC_APB2Periph_GPIOB, ENABLE);

配置PA6.PA7的工作模式

GPIO_InitStructure.GPIO_Pin= GPIO_Pin_6 |GPIO_Pin_7;

GPIO_InitStructure.GPIO_Mode =GPIO_Mode_AF_PP;

GPIO_InitStructure.GPIO_Speed =GPIO_Speed_50MHz;

GPIO_Init(GPIOA,&GPIO_InitStructure);

配置PB0.PB1的工作模式

GPIO_InitStructure.GPIO_Pin= GPIO_Pin_0 |GPIO_Pin_1;

GPIO_Init(GPIOB,&GPIO_InitStructure);

void TIM3_Mode_Config(void)

{

TIM_TimeBaseInitTypeDef TIM_TimeBaseStructure;//初始化TIM3的时间基数单位

TIM_OCInitTypeDef TIM_OCInitStructure;//初始化TIM3的外设

u16 CCR1_Val= 500;

u16 CCR2_Val= 375;

u16 CCR3_Val= 250;

u16 CCR4_Val= 125;//PWM信号电平跳变值(即计数到这个数值以后都是低电平之前都是高电平)

TIM3的时间基数单位设置(如计数终止值:999,从0开始;计数方式:向上计数)

TIM_TimeBaseStructure.TIM_Period= 999;

TIM_TimeBaseStructure.TIM_Prescaler= 0;

TIM_TimeBaseStructure.TIM_ClockDivision= TIM_CKD_DIV1 ;

TIM_TimeBaseStructure.TIM_CounterMode= TIM_CounterMode_Up;

TIM_TimeBaseInit(TIM3,&TIM_TimeBaseStructure);

TIM3的外设的设置

TIM_OCInitStructure.TIM_OCMode= TIM_OCMode_PWM1; //TIM脉冲宽度调制模式1

TIM_OCInitStructure.TIM_OutputState= TIM_OutputState_Enable;//这个暂时不知道,stm32固件库里没有搜到。应该是定时器输出声明使能的意思

TIM_OCInitStructure.TIM_Pulse =CCR1_Val;//设置了待装入捕获比较寄存器的脉冲值

TIM_OCInitStructure.TIM_OCPolarity= TIM_OCPolarity_High; //TIM输出比较极性高

TIM_OC1Init(TIM3,&TIM_OCInitStructure);

TIM_OC1PreloadConfig(TIM3,TIM_OCPreload_Enable);//使能或者失能TIMx在CCR1上的预装载寄存器

下面3路PWM输出和上面的一样不再解说

TIM_OCInitStructure.TIM_OutputState= TIM_OutputState_Enable;

TIM_OCInitStructure.TIM_Pulse =CCR2_Val;

TIM_OC2Init(TIM3,&TIM_OCInitStructure);

TIM_OC2PreloadConfig(TIM3,TIM_OCPreload_Enable);

TIM_OCInitStructure.TIM_OutputState= TIM_OutputState_Enable;

TIM_OCInitStructure.TIM_Pulse =CCR3_Val;

TIM_OC3Init(TIM3,&TIM_OCInitStructure);

TIM_OC3PreloadConfig(TIM3,TIM_OCPreload_Enable);

TIM_OCInitStructure.TIM_OutputState= TIM_OutputState_Enable;

TIM_OCInitStructure.TIM_Pulse =CCR4_Val;

TIM_OC4Init(TIM3,&TIM_OCInitStructure);

TIM_OC4PreloadConfig(TIM3,TIM_OCPreload_Enable);

TIM_ARRPreloadConfig(TIM3,ENABLE); //使能TIM3重载寄存器ARR

TIM_Cmd(TIM3,ENABLE);//使能TIM3

}

太累了边看边写都这个点了2014年7月27日0:24:13在自己床上写的。下面是看看我们程序达到的4路PWM的效果:

可以看到明显占空比不同的4路pwm波。

这一节终于讲完,个人觉得敲一遍代码学起来还是蛮容易懂的。希望看到的人也能搞懂。最后补充一点pwm具体能干什么?特别是对广大电子DIY爱好者的应用:

智能小车的电机控制:我们可以利用pwm来控制我们的智能小车的车速;

机器人:给“机器人关节”舵机周期一定(我以前玩过具体多少毫秒忘记了)pwm波就可以控制舵机的转动角度了;

呼吸灯:输入不同的pwm波就可以达到明暗渐明渐暗的效果。

还有别的应用大家一起发挥想象力给予补充。我们可以一起交流,希望大家支持。

05_STM32F4通用定时器详细讲解精编版

STM32F4系列共有14个定时器,功能很强大。14个定时器分别为: 2个高级定时器:Timer1和Timer8 10个通用定时器:Timer2~timer5 和 timer9~timer14 2个基本定时器: timer6和timer7 本篇欲以通用定时器timer3为例,详细介绍定时器的各个方面,并对其PWM 功能做彻底的探讨。 Timer3是一个16位的定时器,有四个独立通道,分别对应着PA6 PA7 PB0 PB1 主要功能是:1输入捕获——测量脉冲长度。 2 输出波形——PWM 输出和单脉冲输出。 Timer3有4个时钟源: 1:内部时钟(CK_INT ),来自RCC 的TIMxCLK 2:外部时钟模式1:外部输入TI1FP1与TI2FP2 3:外部时钟模式2:外部触发输入TIMx_ETR ,仅适用于TIM2、TIM3、TIM4,TIM3,对应 着PD2引脚 4:内部触发输入:一个定时器触发另一个定时器。 时钟源可以通过TIMx_SMCR 相关位进行设置。这里我们使用内部时钟。 定时器挂在高速外设时钟APB1或低速外设时钟APB2上,时钟不超过内部高速时钟HCLK ,故当APBx_Prescaler 不为1时,定时器时钟为其2倍,当为1时,为了不超过HCLK ,定时器时钟等于HCLK 。 例如:我们一般配置系统时钟SYSCLK 为168MHz ,内部高速时钟 AHB=168Mhz ,APB1欲分频为4,(因为APB1最高时钟为42Mhz ),那么挂在APB1总线上的timer3时钟为84Mhz 。 《STM32F4xx 中文参考手册》的424~443页列出与通用定时器相关的寄存器一共20个, 以下列出与Timer3相关的寄存器及重要寄存器的简单介绍。 1 TIM3 控制寄存器 1 (TIM3_CR1) SYSCLK(最高 AHB_Prescaler APBx_Prescaler

STM32高级定时器死区时间设置探究

STM32高级定时器死区时间设置探究 一、死区设置位置: 决定死区时间设置的位是‘刹车和死区寄存器TIM1->BDTR’中的DTG[7:0],设置范围是0x00~0xff。 二、死区时间设置公式如下: DT为死区持续时间,TDTS为系统时钟周期时长,Tdtg为系统时钟周期时长乘以倍数后的死区设置时间步进值。 在72M的定时器时钟下TDTS=1/72M=13.89ns. 所以以第一个公式,死区时间能以13.89ns的步进从0调整到127*13.89ns=1764ns 第二个公式则能(64+0)*2*13.89~(64+63)*2*13.89=1777.9ns~3528.88ns 换个角度看,就是(128~254)*13.89

同理,第三个公式就是3555.84ns~7000.56ns 换个角度看,就是(256~504)*13.89 第四个公式就是7111.68ns~14001.12ns 换个角度看,就是(512~1008)*13.89 综上: 死区时间就是不同的公式代表不同范围的死区时间设置,这个范围是互不重叠的。而但是在不同的死区时间范围内死区时间设置步进是不同的。 若某个系统时钟下的死区时间不够,可以通过改变定时器时钟来改变最大死区时间范围。 当根据硬件电路的特性定下死区时间后,可以根据目标死区时间范围来找到相应的公式,然后代入公式求解出相应的整数(有时候不一定是整数,那就选择最近的那个),拼接DTG[7:5]+DTG[4:0]即可。 例子:这样当我需要3us的死区持续时间时,则可这么计算: 3us在第二个公式决定的死区范围之内。所以选择第二个公式。 3000/(13.89*2)=108,所以DTG[5:0]=108-64=44,所以DTG=127+44=171=0Xab TIM1->BDTR|=0xab; 反过来验算//72Mhz,死区时间=13.89nsX108*2=3000us 经示波器验证,完全正确。 By zxx2013.07.18

stm32f407 输入捕获两路方波

stm32f407 输入捕获两路方波,测下降沿时间间隔2017年08月07日18:49:23 muyepiao1阅读数:1303 标签:stm32f407输入捕获 记录调试过程: 实现方法:用TIM3,TIM4设置为输入捕获(下降沿触发),使能捕获中断,更新事件中断。 有时候两个下降沿间隔时间太久,超过溢出值,所以要开更新中断。更新中断手册上有讲: “●发生如下事件时生成中断/DMA 请求: —更新:计数器上溢/下溢、计数器初始化(通过软件或内部/外部触发) —触发事件(计数器启动、停止、初始化或通过内部/外部触发计数) —输入捕获 —输出比较 ” ·(计数器溢出,UDIS =0 ) --- (生成更新事件)--- 生成(更新中断或者DMA 请求) ( URS =0 ) ·计数器溢出,生成更新事件,(UDIS =1,禁止更新事件,所以此处还需UDIS =0) ·URS用来设置跟新请求源,就是用来选择哪些行为可以生成更新中断。此处URS=0; ·开始看手册时,不理解更新事件,其实不懂的时候,应该多看几遍手册,以下为手册原话: 发生更新事件时,将更新所有寄存器且将更新标志(TIMx_SR寄存器中的UIF位)置1(取 决于URS位): ●预分频器的缓冲区中将重新装载预装载值(TIMx_PSC寄存器的内容) ●自动重载影子寄存器将以预装载值进行更新

·影子寄存器存在的意义在于同步。具体可以百度。 在上是初始化设置要注意的地方。 捕获的过程描述,手册有讲,以下为来自手册: 在输入捕获模式下,当相应的ICx 信号检测到跳变沿后,将使用捕获/比较寄存器(TIMx_CCRx) 来锁存计数器的值。发生捕获事件时,会将相应的CCXIF 标志(TIMx_SR 寄存器)置1,并可发送中断或DMA 请求(如果已使能)。如果发生捕获事件时CCxIF 标志已处于高位,则会将重复捕获标志CCxOF(TIMx_SR 寄存器)置1。可通过软件向CCxIF 写入0 来给 CCxIF 清零,或读取存储在TIMx_CCRx 寄存器中的已捕获数据。向CCxOF 写入0 后会将 其清零。 要在重复捕获前,读取捕获值。由于我的输入信号是连续方波信号。重新开始一次捕获前,一定要清除中断标志位,防止误入中断。 中断处理后,要记得清标志。 清除状态寄存器 以下为TIM3初始化代码。 //捕获功能 void InitBuhuo(void) { TIM_ICInitTypeDef TIM_ICInitStructure; GPIO_InitTypeDef GPIO_InitStructure; NVIC_InitTypeDef NVIC_InitStructure; TIM_TimeBaseInitTypeDef TIM_TimeBaseStructure;

STM32输入捕获简介

STM32输入捕获简介 输入捕获模式可以用来测量脉冲宽度或者测量频率。STM32的定时器,除了TIM6和TIM7,其他定时器都有输入捕获功能。STM32的输入捕获,简单的说就是通过检测TIMx_CHx上的边沿信号,在边沿信号发生跳变(比如上升沿/下降沿)的时候,将当前定时器的值(TIMx_CNT)存放到对应的通道的捕获/比较寄存(TIMx_CCRx)里面,完成一次捕获。同时还可以配置捕获时是否触发中断/DMA 等. 例如:我们用到TIM5_CH1来捕获高电平脉宽,也就是要先设置输入捕获为上升沿检测,记录发生上升沿的时候TIM5_CNT的值。然后配置捕获信号为下降沿捕获,当下降沿到来时,发生捕获,并记录此时的TIM5_CNT值。这样,前后两次TIM5_CNT之差,就是高电平的脉宽,同时TIM5的计数频率我们是知道的,从而可以计算出高电平脉宽的准确时间。 首先TIMx_ARR和TIMx_PSC,这两个寄存器用来设自动重装载值和TIMx的时钟分频。 再来看看捕获/比较模式寄存器1:TIMx_CCMR1,这个寄存器在输入捕获的时候,非常有用;TIMx_CCMR1明显是针对2个通道的配置,低八位[7:0]用于捕获/比较通道1的控制,而高八位[15:8]则用于捕获/比较通道2的控制,因为TIMx还有CCMR2这个寄存器,所以可以知道CCMR2是用来控制通道3和通道4(详见《STM32参考手册》290页,14.4.8节)。 这里用到TIM5的捕获/比较通道1,我们重点介绍TIMx_CMMR1的[7:0]位(其实高8位配置类似)。 再来看看捕获/比较使能寄存器:TIMx_CCER; 接下来我们再看看DMA/中断使能寄存器:TIMx_DIER,我们需要用到中断来处理捕获数据,所以必须开启通道1的捕获比较中断,即CC1IE设置为1。 控制寄存器:TIMx_CR1,我们只用到了它的最低位,也就是用来使能定时器的; 最后再来看看捕获/比较寄存器1:TIMx_CCR1,该寄存器用来存储捕获发生时,TIMx_CNT的值,我们从TIMx_CCR1就可以读出通道1捕获发生时刻的TIMx_CNT值,通过两次捕获(一次上升沿捕获,一次下降沿捕获)的差值,就可以计算出高电平脉冲的宽度。 使能捕获和更新中断(设置TIM5的DIER寄存器) 因为我们要捕获的是高电平信号的脉宽,所以,第一次捕获是上升沿,第二次捕获时下降沿,必须在捕获上升沿之后,设置捕获边沿为下降沿,同时,如果脉宽比较长,那么定时器就会溢出,对溢出必须做处理,否则结果就不准了。这两件事,我们都在中断里面做,所以必须开启捕获中断和更新中断。 1void init_tim2_cam(u16 psc, u16 arr, u8 way, u8 dir) 2 { 3 RCC->APB1ENR |= 1<<0; //使能定时器2时钟 4 RCC->APB2ENR |= 1<<2; //使能PortA 5 6switch (way) 7 { 8case1: 9 GPIOA->CRL &= 0xfffffff0; 10 GPIOA->CRL |= 0x00000008; 11break; 12case2:

stm32的定时器输入捕获与输出比较

stm32的定时器输入捕获与输出比较 (2015-09-28 09:26:24) 转载▼ 分类:stm32 标签: it 明确一点对比AD的构造,stm32有3个AD,每个AD有很多通道,使用哪个通道就配置成哪个通道,这里定时器也如此,有很多定时器TIMx,每个定时器有很多CHx(通道),可以配置为输入捕捉-------测量频率用,也可以配置为输出比较--------输出PWM使用 输入捕捉:可以用来捕获外部事件,并为其赋予时间标记以说明此事件的发生时刻。 外部事件发生的触发信号由单片机中对应的引脚输入(具体可以参考单片机的datasheet),也可以通过模拟比较器单元来实现。 时间标记可用来计算频率,占空比及信号的其他特征,以及为事件创建日志,主要是用来测量外部信号的频率。 输出比较:定时器中计数寄存器在初始化完后会自动的计数。从bottom计数到top。并且有不同的工作模式。 另外还有个比较寄存器。一旦计数寄存器在从bottom到top计数过程中与比较寄存器匹配则会产生比较中断(比较中断使能的情况下)。 然后根据不同的工作模式计数寄存器将清零或者计数到top值。

1、朋友,可以解释一下输入捕获的工作原理不? 计数寄存器的初值,是自己写进去的吗? 我如果捕获上升沿,两个值相减,代表的时两个上升沿中间那段电平的时间。对不? timer1有五个通道(对应五个IO引脚),在同一时刻,只能捕获一个引脚的值,对不? 那输出比较的原理你可以帮我介绍一下不?

比较单元的值是人为设进去的吧? 上面这个总看不懂,好像不不止你说的那几种情况:“匹配了是io电平取反、变低、还是变高,就会产生不同的波形了” 设置输出就是置1,清除输出就是置0,切换输出就是将原来的电平取反,对不? 011:计数器向上计数达到最大值时将引脚置1,达到0时,引脚电平置0,,对不?

详解STM32定时器

1.STM32的Timer简介 STM32中一共有11个定时器,其中2个高级控制定时器,4个普通定时器和2个基本定时器,以及2个看门狗定时器和1个系统嘀嗒定时器。其中系统嘀嗒定时器是前文中所描述的SysTick,看门狗定时器以后再详细研究。今天主要是研究剩下的8个定时器。 其中TIM1和TIM8是能够产生3对PWM互补输出的高级登时其,常用于三相电机的驱动,时钟由APB2的输出产生。TIM2-TIM5是普通定时器,TIM6和TIM7是基本定时器,其时钟由APB1输出产生。由于STM32的TIMER功能太复杂了,所以只能一点一点的学习。因此今天就从最简单的开始学习起,也就是TIM2-TIM5普通定时器的定时功能。 2.普通定时器TIM2-TIM5 2.1时钟来源 计数器时钟可以由下列时钟源提供: ·内部时钟(CK_INT) ·外部时钟模式1:外部输入脚(TIx) ·外部时钟模式2:外部触发输入(ETR) ·内部触发输入(ITRx):使用一个定时器作为另一个定时器的预分频器,如可以配置一个定时器Timer1而作为另一个定时器Timer2的预分频器。 由于今天的学习是最基本的定时功能,所以采用内部时钟。TIM2-TIM5的时钟不是直接来自于APB1,而是来自于输入为APB1的一个倍频器。这个倍频器的作用是:当APB1的预分频系数为1时,这个倍频器不起作用,定时器的时钟频率等于APB1的频率;当APB1的预分频系数为其他数值时(即预分频系数为2、4、8或16),这个倍频器起作用,定时器的时钟频率等于APB1的频率的2倍。APB1的分频在STM32_SYSTICK的学习笔记中有详细描述。通过倍频器给定时器时钟的好处是:APB1不但要给TIM2-TIM5提供时钟,还要为其他的外设提供时钟;设置这个倍频器可以保证在其他外设使用较低时钟频率时,TIM2-TIM5仍然可以得到较高的时钟频率。 2.2计数器模式

使用STM32的定时器进行输入脉冲的计数

使用STM32的定时器进行输入脉冲的计数STM32的定时器具有计数功能,在实际应用中可以用来对引脚上的输入信号进行统计。其输入信号作为计数时钟,输入引脚为ETR引脚。 本例程使用Timer 2,其ETR输入引脚为PA1,初始化是设置该引脚工作模式为输入模式,Timer2的工作模式为从模式。 为了方便测试,另外使用PC6模式输出一个时钟信号。测试时将PC6与PA1短接。(用户也可另外连接一个时钟信号到PA1引脚上。) 代码如下: int main(void) { unsigned char i_Loop; unsigned char n_Counter; #ifdef DEBUG debug(); #endif RCC_Configuration(); // System Clocks Configuration NVIC_Configuration(); // NVIC configuration GPIO_Configuration(); // Configure the GPIO ports TIM_TimeBaseStructure.TIM_Period = 0xFFFF;

TIM_TimeBaseStructure.TIM_Prescaler = 0x00; TIM_TimeBaseStructure.TIM_ClockDivision = 0x0; TIM_TimeBaseStructure.TIM_CounterMode = TIM_CounterMode_Up; TIM_TimeBaseInit(TIM2, &TIM_TimeBaseStructure); // Time base configuration TIM_ETRClockMode2Config(TIM2,TIM_ExtTRGPSC_OFF,TIM_ExtTRGPolarity_NonInver ted,0); TIM_SetCounter(TIM2, 0); TIM_Cmd(TIM2, ENABLE); for(i_Loop = 0; i_Loop < 100; i_Loop ++) { GPIO_SetBits(GPIOC, GPIO_Pin_6); Delay(10); GPIO_ResetBits(GPIOC, GPIO_Pin_6); Delay(10); } n_Counter = TIM_GetCounter(TIM2); while (1) {}

STM32_DAC 实验(正弦波_方波_锯齿波_发生器)

/*---------------------------------------------------------------------------- * 开发者:红芯电子_飞哥 * 功能:STM32 DAC 数模转换(正弦波/矩形波/锯齿波)输出实验 * 说明:按SW5 输出正弦波/ 按SW4 输出矩形波/ 按SW3 输出锯齿波, 输出端口PA4 * 网址:https://www.360docs.net/doc/ad2360971.html, *----------------------------------------------------------------------------*/ #include #include // STM32F10x Library Definitions #include "STM32_Reg.h" // STM32 register and bit Definitions #include "STM32_Init.h" // STM32 Initialization #include "common.h" #include "sine_wave_1024.h" // 输出端口: PA4 #define SINE_W A VE 1//sine 正弦波 #define RECT_W A VE 2//rectangular 矩形波 #define HACKLE_WA VE 3//hackle 锯齿波 UINT8 flag = 0; UINT8 func = SINE_W A VE; /*---------------------------------------------------------------------------- MAIN function *----------------------------------------------------------------------------*/ int main (void) { UINT16 i = 0; UINT32 *pDAC_BASE = (UINT32 *)DAC_BASE; stm32_Init(); // STM32 setup LED_Init(); //打开DAC时钟使能,请参考STM32_Ref_Manul.pdf 第105页 RCC->APB1ENR |= (UINT32)(1 << 29); //设置DAC控制参数,请参考STM32_Ref_Manul.pdf 第260页,里面有对该寄存器中每一位的介绍 *(pDAC_BASE + 0x00) = (0x01 << 0)| (0x00 << 2) | (0x04 << 3) | (0x03 << 6) | (0x0b << 8); *(pDAC_BASE + 0x04) = 0x01;

STM32通用定时器

STM32通用定时器 一、定时器的基础知识 三种STM32定时器区别 通用定时器功能特点描述: STM3 的通用 TIMx (TIM2、TIM3、TIM4 和 TIM5)定时器功能特点包括: 位于低速的APB1总线上(APB1) 16 位向上、向下、向上/向下(中心对齐)计数模式,自动装载计数器(TIMx_CNT)。 16 位可编程(可以实时修改)预分频器(TIMx_PSC),计数器时钟频率的分频系数 为 1~65535 之间的任意数值。 4 个独立通道(TIMx_CH1~4),这些通道可以用来作为: ①输入捕获 ②输出比较 ③ PWM 生成(边缘或中间对齐模式) ④单脉冲模式输出 可使用外部信号(TIMx_ETR)控制定时器和定时器互连(可以用 1 个定时器控制另外一个定时器)的同步电路。 如下事件发生时产生中断/DMA(6个独立的IRQ/DMA请求生成器): ①更新:计数器向上溢出/向下溢出,计数器初始化(通过软件或者内部/外部触发) ②触发事件(计数器启动、停止、初始化或者由内部/外部触发计数) ③输入捕获 ④输出比较 ⑤支持针对定位的增量(正交)编码器和霍尔传感器电路 ⑥触发输入作为外部时钟或者按周期的电流管理 STM32 的通用定时器可以被用于:测量输入信号的脉冲长度(输入捕获)或者产生输出波形(输出比较和 PWM)等。 使用定时器预分频器和 RCC 时钟控制器预分频器,脉冲长度和波形周期可以在几个微秒到几个毫秒间调整。 STM32 的每个通用定时器都是完全独立的,没有互相共享的任何资源。 定时器框图:

倍频得到),外部时钟引脚,可以通过查看数据手册。也可以是TIMx_CHn,此时主要是实现捕获功能; 框图中间的时基单元 框图下面左右两部分分别是捕获输入模式和比较输出模式的框图,两者用的是同一引脚,不能同时使用。

STM32单片机定时器调试之方波输出

STM32单片机定时器调试之方波输出 今天试着让STM32的定时器输出50%占空比信号,按 照例程写了一下方波初始化函数,例程用的是STM32自 带库函数,由于嫌麻烦,我又自己写了一个简单的,采 用定时器1进行输出。结果一上来,没反应,修改了很 多参数,还是没反应,然后将开发板例程写进芯片后, 有反应,仔细越多数据手册,没有问题,纠结一上午, 中午吃饭。吃完饭后,下午又开始试验,还是别人程序 有反映,自己程序,没反应。再看了看,开发板程序使 用的是TIM3,而我使用的是TIM1,于是又把我的程序将TIM1换成TIM3,点击调试运行,有反应。不会是高级 定时器只能干高级的任务吧,像输出方波这么简单的低 级任务他不惜的干?郁闷了半天。后来通过在网上查找,这个程序 以下为源代码,CC1进行比较输出,模式为翻转电平. 程序运行后,CC中断可以进去,PA.11的指示灯能闪, 但PA.08的指示一直为低电平,请教一下程序哪里错了??? void TIM1_CC_Init(void) { NVIC_InitTypeDef NVIC_InitStructure; GPIO_InitTypeDef GPIO_InitStructure;

/* 使能定时器 TIM1_CC 中断 */ NVIC_InitStructure.NVIC_IRQChannel = TIM1_CC_IRQChannel; NVIC_InitStructure.NVIC_IRQChannelPreemptionPrior ity = 0; NVIC_InitStructure.NVIC_IRQChannelSubPriority = 1; NVIC_InitStructure.NVIC_IRQChannelCmd = ENABLE; NVIC_Init(&NVIC_InitStructure); /* 配置 PA.11 为推挽输出 */ GPIO_InitStructure.GPIO_Pin = GPIO_Pin_11; GPIO_InitStructure.GPIO_Mode = GPIO_Mode_Out_PP; GPIO_InitStructure.GPIO_Speed = GPIO_Speed_50MHz; GPIO_Init(GPIOA, &GPIO_InitStructure); GPIOA->;BSRR = GPIO_Pin_11; // 将PA.08配置为高电平 /* 配置 PA.08 为复用推挽输出 */ GPIO_InitStructure.GPIO_Pin = GPIO_Pin_8; GPIO_InitStructure.GPIO_Mode = GPIO_Mode_AF_PP; GPIO_InitStructure.GPIO_Speed = GPIO_Speed_50MHz; GPIO_Init(GPIOA, &GPIO_InitStructure); /* 预分频自动重载寄存器 */

STM32定时时间的计算

STM32 定时器定时时间的计算 假设系统时钟是72Mhz,TIM1 是由PCLK2 (72MHz)得到,TIM2-7是由 PCLK1 得到关键是设定时钟预分频数,自动重装载寄存器周期的值/*每1秒发生一次更新事件(进入中断服务程序)。RCC_Configuration()的SystemInit()的 RCC->CFGR |= (uint32_t)RCC_CFGR_PPRE1_DIV2表明TIM3CLK为72MHz。因此,每次进入中断服务程序间隔时间为: ((1+TIM_Prescaler )/72M)*(1+TIM_Period )=((1+7199)/72M)*(1+9999)=1秒。定时器的基本设置如下: 1、TIM_TimeBaseStructure.TIM_Prescaler = 7199;//时钟预分频数例如:时钟频率=72/(时钟预分频+1)。 2、TIM_TimeBaseStructure.TIM_Period = 9999; // 自动重装载寄存器周期的值(定时时间)累计 0xFFFF个频率后产生个更新或者中断(也是说定时时间到)。 3、TIM_TimeBaseStructure.TIM_CounterMode=TIM1_CounterMode_Up; //定时器模式向上计数。 4、 TIM_TimeBaseStructure.TIM_ClockDivision = 0x0; //时间分割值。 5、 TIM_TimeBaseInit(TIM2, &TIM_TimeBaseStructure);//初始化定时器2。 6、 TIM_ITConfig(TIM2, TIM_IT_Update, ENABLE); //打开中断溢出中断。 7、 TIM_Cmd(TIM2, ENABLE);//打开定时器或者: TIM_TimeBaseStructure.TIM_Prescaler = 35999;//分频35999,72M/ (35999+1)/2=1Hz 1秒中断溢出一次。 8、 TIM_TimeBaseStructure.TIM_Period = 2000; //计数值2000 ((1+TIM_Prescaler )/72M)*(1+TIM_Period )=((1+35999)/72M)*(1+2000)=1秒。 9、注意使用不同定时器时,要注意对应的时钟频率。例如TIM2对应的是APB1,而TIM1对应的是APB2 通用定时器实现简单定时功能 以TIME3为例作为说明,简单定时器的配置如下: void TIM3_Config(void) { TIM_TimeBaseInitTypeDefTIM_TimeBaseStructure; TIM_DeInit(TIM3); //复位TIM2定时器 /* TIM2 clock enable [TIM2定时器允许]*/ RCC_APB1PeriphClockCmd(RCC_APB1Periph_TIM3, ENABLE); /* TIM2 configuration */ TIM_TimeBaseStructure.TIM_Period = 49; // 0.05s定时 TIM_TimeBaseStructure.TIM_Prescaler = 35999; // 分频36000 TIM_TimeBaseStructure.TIM_ClockDivision = TIM_CKD_DIV1; // 时钟分割TIM_TimeBaseStructure.TIM_CounterMode = TIM_CounterMode_Up; //计数方向向上计数 TIM_TimeBaseInit(TIM3, &TIM_TimeBaseStructure); /* Clear TIM2 update pending flag[清除TIM2溢出中断标志] */

STM32的捕获模式应用

STM32捕获模式应用。。。。。 1、stm32脉冲方波捕获 脉冲方波长度捕获 a)目的:基础PWM输入也叫捕获,以及中断配合应用。使用前一章的输出管脚P B1(19脚),直接使用跳线连接输入的PA3(13脚),配置为TIM2_CH4,进行实验。 b)对于简单的PWM输入应用,暂时无需考虑TIM1的高级功能之区别,按照目前我的应用目标其实只需要采集高电平宽度,而不必知道周期,所以并不采用PWM 输入模式,而是普通脉宽捕获模式。 c)初始化函数定义: void TIM_Configuration(void); //定义TIM初始化函数 d)初始化函数调用: TIM_Configuration(); //TIM初始化函数调用 e)初始化函数,不同于前面模块,TIM的CAP初始化分为三部分——计时器基本初始化、通道初始化和时钟启动初始化: void TIM_Configuration(void)//TIM2的CAP初始化函数 { TIM_TimeBaseInitTypeDef TIM_TimeBaseStructure;//定时器初始化结构 TIM_ICInitTypeDef TIM_ICInitStructure; //通道输入初始化结构 //TIM2输出初始化 TIM_TimeBaseStructure.TIM_Period = 0xFFFF; //周期0~FFFF TIM_TimeBaseStructure.TIM_Prescaler = 5; //时钟分频 TIM_TimeBaseStructure.TIM_ClockDivision = 0; //时钟分割 TIM_TimeBaseStructure.TIM_CounterMode = TIM_CounterMode_Up;//模式

STM32F103ve定时器时间算法

S TM32 定时器定时时间的计算 2010-11-18 14:12:18| 分类:资料引用| 标签:|字号大中小订阅 引用 mxpopstar 的STM32 定时器定时时间的计算 假设系统时钟是72Mhz,TIM1 是由PCLK2 (72MHz)得到,TIM2-7是由PCLK1 得到 关键是设定时钟预分频数,自动重装载寄存器周期的值 /*每1秒发生一次更新事件(进入中断服务程序)。 RCC_Configuration()的SystemInit()的 RCC->CFGR |= (uint32_t)RCC_CFGR_PPRE1_DIV2表明 TIM3CLK为72MHz。因此,每次进入中断服务程序间隔时间为((1+TIM_Prescaler )/72M)*(1+TIM_Period )=((1+7199)/72M)*(1 +9999)=1秒*/ 定时器的基本设置 1、TIM_TimeBaseStructure.TIM_Prescaler = 7199;//时钟预分频数例如:时钟频率=72/(时钟预分频+1)

2、TIM_TimeBaseStructure.TIM_Period = 9999; // 自动重装载寄存器周期的值(定时时间) 累计0xFFFF个频率后产生个更新或者中断(也是说定时时间到) 3、TIM_TimeBaseStructure.TIM_CounterMode = TIM1_CounterMode_Up; //定时器 模式向上计数 4、TIM_TimeBaseStructure.TIM_ClockDivision = 0x0; //时间分割值 5、TIM_TimeBaseInit(TIM2, &TIM_TimeBaseStructure);//初始化定时器2 6、TIM_ITConfig(TIM2, TIM_IT_Update, ENABLE); //打开中断溢出中断 7、TIM_Cmd(TIM2, ENABLE);//打开定时器 或者: TIM_TimeBaseStructure.TIM_Prescaler = 35999;//分频35999 72M/ (35999+1)/2=1Hz 1秒中断溢出一次

STM32通用定时器学习

STM32通用定时器 STM32的定时器功能很强大,学习起来也很费劲儿. 其实手册讲的还是挺全面的,只是无奈TIMER的功能太复杂,所以显得手册很难懂,我就是通过这样看手册:while(!SUCCESS){看手册…}才搞明白的!所以接下来我以手册的顺序为主线,增加一些自己的理解,并通过11个例程对TIMER做个剖析。实验环境是STM103V100的实验板,MDK3.2 +Library2.东西都不怎么新,凑合用…… TIMER主要是由三部分组成: 1、时基单元。 2、输入捕获。 3、输出比较。 还有两种模式控制功能:从模式控制和主模式控制。 一、框图 让我们看下手册,一开始是定时器的框图,这里面几乎包含了所有定时器的信息,您要是能看明白,那么接下来就不用再看别的了… 为了方便的看图,我对里面出现的名词和符号做个注解: TIMx_ETR:TIMER外部触发引脚 ETR:外部触发输入 ETRP:分频后的外部触发输入 ETRF:滤波后的外部触发输入 ITRx:内部触发x(由另外的定时器触发) TI1F_ED:TI1的边沿检测器。 TI1FP1/2:滤波后定时器1/2的输入 TRGI:触发输入 TRGO:触发输出 CK_PSC:应该叫分频器时钟输入 CK_CNT:定时器时钟。(定时周期的计算就靠它) TIMx_CHx:TIMER的输入脚 TIx:应该叫做定时器输入信号x ICx:输入比较x ICxPS:分频后的ICx OCx:输出捕获x OCxREF:输出参考信号 关于框图还有以下几点要注意: 1、影子寄存器。 有阴影的寄存器,表示在物理上这个寄存器对应2个寄存器,一个是程序员可以写入或读出的寄存器,称为preload register(预 装载寄存器),另一个是程序员看不见的、但在操作中真正起作用的 寄存器,称为shadow register(影子寄存器);(详细请参考版主博客 https://www.360docs.net/doc/ad2360971.html,/STM32/401461/message.aspx) 2、输入滤波机制 在ETR何TIx输入端有个输入滤波器,它的作用是以采样频率 Fdts来采样N次进行滤波的。(具体也请参考版主博客 https://www.360docs.net/doc/ad2360971.html,/STM32/263170/message.aspx) 3、输入引脚和输出引脚是相同的。 二、时基单元 时基单元有三个部分:CNT、PSC、ARR。CNT的计数方式分三种:向上、

STM32F4_TIM输入波形捕获(脉冲频率)

本文在前面文章“STM32基本的计数原理”的基础上进行拓展,讲述关于“定时器输入捕获”的功能,和上一篇文章“定时器比较输出”区别还是挺大的。在引脚上刚好相反:一个输入、一个输出。 本文只使用一个TIM5通道3(也可其他通道)捕获输入脉冲的频率,通过捕获两次输入脉冲的间隔时间来计算脉冲波形的频率。间隔一定时间读取频率并通过串口打印出来。 当然也可通过两路通道捕获脉冲信号的占空比,计划后期整理。 笔者通过信号发生器产生信号,上位机串口助手显示捕获的脉冲频率。(没有信号发生器的朋友可以结合上一篇文章PWM输出做信号源:在同一块板子上也可以使用不同定时器,将输出引脚接在输入引脚) 先看一下实例的实验现象: 关于本文的更多详情请往下看。 Ⅱ、实例工程下载 笔者针对于初学者提供的例程都是去掉了许多不必要的功能,精简了官方的代码,对初学者一看就明白,以简单明了的工程供大家学习。 笔者提供的实例工程都是在板子上经过多次测试并没有问题才上传至360云盘,欢迎下载测试、参照学习。 提供下载的软件工程是STM32F417的,但F4其他型号也适用(适用F4其他型号:关注微信,回复“修改型号”)。 STM32F4_TIM输入波形捕获(脉冲频率)实例:

https://https://www.360docs.net/doc/ad2360971.html,/cB6XrSi6rK3TP 访问密码 STM32F4资料: https://https://www.360docs.net/doc/ad2360971.html,/cR2pxqF5x2d9c 访问密码53e7 Ⅲ、原理描述 笔者将TIM分为三大块:时基部分、比较输出和输入捕获,请看下面截图“通用TIM框图”。 前面的文章已经将“时基部分”的一些基础知识讲述过了,“时基部分”的功能是比较有用的,它除了可以用来延时(定时)之外,它还可以拿来触发其他一些功能,如:触发DA转换、AD采集等。 上一篇文章讲述的就是图中比较输出部分,比较输出部分功能相对比较简单。 该文主要讲述“输入捕获”部分,这部分输入的通道1与2、通道3与4可以相互协作。该文只使用了TIM5的通道3,捕获输入信号频率。 通用TIM框图: 上面两图截取“STM32F4x5、x7参考手册”建议下载手册参看。 Ⅳ、源代码分析 笔者以F4标准外设库(同时也建议初学者使用官方的标准外设库)为基础建立的工程,主要以库的方式来讲述。

stm32f407通用定时器输入捕获

通用定时器输入捕获 通用定时器作为输入捕获的使用。我们用TIM5的通道1(PA0)来做输入捕获,捕获PA0上高电平的脉宽(用KEY_UP按键输入高电平),通过串口来打印高电平脉宽时间。 输入捕获模式可以用来测量脉冲宽度或者测量频率。我们以测量脉宽为例,用一个简图来说明输入捕获的原理: 如图所示,就是输入捕获测量高电平脉宽的原理,假定定时器工作在向上计数模式,图中t1~t2时间,就是我们需要测量的高电平时间。测量方法如下:首先设置定时器通道x为上升沿捕获,这样,t1时刻,就会捕获到当前的CNT值,然后立即清零CNT,并设置通道x为下降沿捕获,这样到t2时刻,又会发生捕获事件,得到此时的CNT值,记为CCRx2。这样,根据定时器的计数频率,我们就可以算出t1~t2的时间,从而得到高电平脉宽。在t1~t2之间,可能产生N次定时器溢出,这就要求我们对定时器溢出,做处理,防止高电平太长,导致数据不准确。如图所示,t1~t2之间,CNT计数的次数等于:N*ARR+CCRx2,有了这个计数次数,再乘以CNT的计数周期,即可得到t2-t1的时间长度,即高电平持续时间。 STM32F4的定时器,除了TIM6和TIM7,其他定时器都有输入捕获功能。STM32F4的输入捕获,简单的说就是通过检测TIMx_CHx上的边沿信号,在边沿信号发生跳变(比如上升沿/下降沿)的时候,将当前定时器的值(TIMx_CNT)存放到对应的通道的捕获/比较寄存器(TIMx_CCRx)里面,完成一次捕获。同时还可以配置捕获时是否触发中断/DMA等。这里我们用TIM5_CH1来捕获高电平脉宽。 ============================================================== ===================== 捕获/比较通道(例如:通道1 输入阶段) ============================================================== ===================== 接下来介绍我们需要用到的一些寄存器配置,需要用到的寄存器:TIMx_ARR、TIMx_PSC、

STM32输入捕获模式

输入捕获模式 库函数例程位置:STM32F10x_StdPeriph_Lib_V3.3.0\Project\STM32F10x_StdPeriph_Examples\TIM\I nputCapture 在输入捕获模式下,当检测到ICx信号上相应的边沿后,计数器的当前值被锁存到捕获/比较寄存器(TIMx_CCRx)中。当捕获事件发生时,相应的CCxIF标志(TIMx_SR寄存器)被置’1’,如果使能了中断或者DMA操作,则将产生中断或者DMA操作。 在捕获模式下,捕获发生在影子寄存器上,然后再复制到预装载寄存器中。PWM输入模式 库函数例程位置:STM32F10x_StdPeriph_Lib_V3.3.0\Project\STM32F10x_StdPeriph_Examples\TIM\P WM_Input 该模式是输入捕获模式的一个特例 例如,你需要测量输入到TI1上的PWM信号的长度(TIMx_CCR1寄存器)和占空比(TIMx_CCR2寄存器),具体步骤如下(取决于CK_INT的频率和预分频器的值) ● 选择TIMx_CCR1的有效输入:置TIMx_CCMR1寄存器的CC1S=01(选择TI1)。 ● 选择TI1FP1的有效极性(用来捕获数据到TIMx_CCR1中和清除计数器):置CC1P=0(上升沿有效)。 ● 选择TIMx_CCR2的有效输入:置TIMx_CCMR1寄存器的CC2S=10(选择TI1)。 ● 选择TI1FP2的有效极性(捕获数据到TIMx_CCR2):置CC2P=1(下降沿有效)。 ● 选择有效的触发输入信号:置TIMx_SMCR寄存器中的TS=101(选择TI1FP1)。 ● 配置从模式控制器为复位模式:置TIMx_SMCR中的SMS=100。 ● 使能捕获:置TIMx_CCER寄存器中CC1E=1且CC2E=1。 由于只有TI1FP1和TI2FP2连到了从模式控制器,所以PWM输入模式只能使用TIMx_CH1 /TIMx_CH2信号。 强置输出模式 在输出模式(TIMx_CCMRx寄存器中CCxS=00)下,输出比较信号(OCxREF和相应的OCx)能够直接由软件强置为有效或无效状态,而不依赖于输出比较寄存器和计数器间的比较结果。 例如:CCxP=0(OCx高电平有效),则OCx被强置为高电平。置TIMx_CCMRx 寄存器中的OCxM=100,可强置OCxREF信号为低。 输出比较模式 此项功能是用来控制一个输出波形,或者指示一段给定的的时间已经到时。当计数器与捕获/比较寄存器的内容相同时,输出比较功能做如下操作: ● 将输出比较模式(TIMx_CCMRx寄存器中的OCxM位)和输出极性(TIMx_CCER 寄存器中的CCxP位)定义的值输出到对应的引脚上。在比较匹配时,输出引脚可以保持它的电平(OCxM=000)、被设置成有效电平(OCxM=001)、被设置成无效电平(OCxM=010)或进行翻转(OCxM=011)。 ● 设置中断状态寄存器中的标志位(TIMx_SR寄存器中的CCxIF位)。 ● 若设置了相应的中断屏蔽(TIMx_DIER寄存器中的CCxIE位),则产生一个中断。 ● 若设置了相应的使能位(TIMx_DIER寄存器中的CCxDE位,TIMx_CR2寄存器

stm32F1外部脉冲计数(库函数实现)

主函数 #include "stm32f10x.h" #include "timer.h" #include "led.h" #include "delay.h" #include "oled.h" #include "sys.h" int main(void) { u16 t=0; delay_init(); LED_Init(); TIM3_PWM_Init(9999,719); TIM2_Excnt_Init(10); OLED_Init(); NVIC_PriorityGroupConfig(NVIC_PriorityGroup_2); OLED_ShowString(20,0,"EXCNT_TEST",16); OLED_Refresh_Gram(); TIM_SetCompare2(TIM3,1000); while(1) { delay_ms(1);

t=TIM_GetCounter(TIM2); OLED_ShowNum(20,30,t,6,16); OLED_Refresh_Gram(); } } timer.c #include "timer.h" #include "led.h" #include "usart.h" #include "oled.h" void TIM3_PWM_Init(u16 arr,u16 psc) { GPIO_InitTypeDefGPIO_InitStructure; TIM_TimeBaseInitTypeDefTIM_TimeBaseStructure; TIM_OCInitTypeDefTIM_OCInitStructure; RCC_APB1PeriphClockCmd(RCC_APB1Periph_TIM3, ENABLE); RCC_APB2PeriphClockCmd(RCC_APB2Periph_GPIOB | RCC_APB2Periph_AFIO,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