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发电控制(AGC)的基本理论

自动发电控制(AGC)的基本理论
自动发电控制(AGC)的基本理论

自动发电控制(AGC)的基本理论

自动发电控(Automatic Generation Control)简称AGC ,作为现代电网控制的一项基本功能,它是通过控制发电机有功出力来跟踪电力系统的负荷变化,从而维持频率等于额定值,同时满足互联电力系统间按计划要求交换功率的一种控制技术。它的投入将提高电网频率质量,提高经济效益和管理水平。 自动发电控制有四个基本目标:

(1)使全系统的发电出力和负荷功率相匹配;

(2)将电力系统的频率偏差调节到零,保持系统频率为额定值;

(3)控制区域问联络线交换功率与计划值相等,实现各区域内有功功率的平衡;

(4)在区域内各发电厂间进行负荷的经济分配。

上述第一个目标与所有发电机的调速器有关,即与频率的一次调整有关。第二和第三个目标与频率的二次调整有关,也称为负荷频率控制LFC(Load

Frequency Control)。通常所说的AGC 是指前三项目标,包括第四项目标时,往往称为AGC 但DC(经济调度控制,即Economic Dispatching Control),但也有把EDC 功能包括在AGC 功能之中的。

负荷频率控制通过对区域控制偏差(ACE)调整到正常区域或零来实现系统频率和网间的联络线交换功率的调整。ACE 表达式如下:

()()()[]S A T S A S A T T K f f B P P ACE -+---=10 (1.1) 试中:A P ,S P 分别表示实际、预定联络线线功率;A T 、S T 分别表示实际电钟时间和标准时间;A f 、S f 分别表示实际、预定系统频率;B 表示系统频率偏差系数;T K 表示电钟偏差系数。

联络线频率偏差控制方式,TBC(Tie Line Bias Control),ACE 按上式形成;定频控制方式,。CFC(Constant FrequencyControl),ACE 不含(S A P P -);定净交换功率控制方式CNIC(Constant Net Interchange Control),ACE 不含(S A f f -)。 ACE 体现的是电网中电力供需不平衡的程度,即在电网实际运行中,由于系统总的发电水平和负荷水平的不一致,导致系统的频率或(和)联络线交换功率与其额定值(计划值)的偏差。负荷频率控制将ACE 分配给AGC 受控机组,通过调整机组的出力来改变系统总的发电水平,以达到将ACE 减到零的目的。

自动发电控制(AGC)的基本理论

1 自动发电控制(AGC)概述

自动发电控制在当今世界已是普遍应用的一项成熟与综合的技术。它是能量管理系统(Energy Management System ,即EMS)中最重要的控制功能。它的投入将提高电网频率质量,提高经济效益和管理水平。

电力系统频率和有功功率自动控制统称为自动发电控制(AGC)。由于系统发电机组的输出功率不能与系统总负载功率相平衡,引起系统频率变化。在系统紧

急状念时,大量功率缺额引起系统频率的很大偏移。系统正常运行时,因系统中众多负载瞬息万变,引起系统频率变化[58],如图3.1所示。由于各种负载变动性质差异,引起系统频率动态响应的性质也不同。负载变动性质可归纳为三种:

图3.1 负载变动性质

第一种是幅值小但波动频率较高的随机分量,称为随机波动的负荷分量[59],变化周期一般小于10s,可以由发电机组的惯性和负荷本身的调节效应自然地吸收掉。对应的调整方式是发电机组的一次调节。如图3.2:

图3.2 扰动后一次调节的频率曲线

第二种是变化幅值较大的脉动分量,称为分钟级负荷分量,变化周期是l0s 到(2~3)min之间,由于脉动分量引起的频率偏移较大,一次调频是有差调节,调整结束后,存在频率偏移和联络线交换功率不能维持规定值,更不能保证系统功率的经济分配。这就需要旌加外界的控制作用,即二次调频,才能将频率调整到允许范围之内。二次调频是用手动或通过自动装置改变调速器的频率(或功率)给定值,调节进入原动机的动力元素来维持电力系统频率的调节方法,也称为电力系统的二次调节。可见,脉动分量是AGC需要调节的主要变量。如图3.3:

实际转速/额定转速实际出力/额定出力

20804060100102

104

10698

96100

图3.3 二次调节

第三种是变化缓慢的持续分量,它的变化有一定规律,可根据经验用负荷预测的方法预先估计出来,通过调度部门预先编制系统发电计划与之平衡。

2自动发电控制的一般过程

图3.4表示某一联合电力系统,由3个区域及3条联络线组成。各区域内部有较强的联系,各区域间有较弱的联系。正常情况下,各区域应负责调整自己区域内的功率平衡。例如,在图3.4的区域B 中接入一个新的负荷时,起初联合电力系统全部汽轮机的转动惯性提供能量,整个联合电力系统的频率下降。系统中所有机组调节器动作,加大出力,提高频率到某一水平,这时整个电力系统发电与负荷达到新的平衡。一次调节留下了频率偏差f 和净交换功率偏差,

AGC

此而动作。提高区域B 的发电功率,回复频率达到正常值(0f )和交换功率到计划值,这就是所谓的二次调节。此外,AGC 将随时调整机组出力执行发电计划(包括机组停机),或在非预计的负荷变化积累到一定程度时按经济调度原则重新分配出力,这就是所谓的三次调节。

B

A C

负荷

图3.4 联合电力系统

3自动发电控制的基本功能和控制方式

在互联电力系统中,各区域承担各自的负荷,与外区域按合同卖卖电力。各区域的调度中心要维持电力系统频率,维持区域间净交换功率为计划值,并希望

区域运行最经济。自动发电控制是满足以上要求的闭环控制系统。具体地说自动发电控制有以下四个基本控制目标:

(1) 使全系统的发电出力和负荷功率相匹配;

(2) 将电力系统的频率偏差调节到零,保持系统频率为额定值;

(3) 控制区域间联络线交换功率与计划值相等,实现各控制区域有功功率平

衡;

(4) 在区域内各发电厂间进行负荷的经济分配。

上述的第一个目标与所有发电机的调速器有关,即与频率的一次调整有关。第二和第三个目标与频率的二次调整有关,也称为负荷频率控制(LoadFrequency Control,即LFC)。通常所说的AGC 是指前三项指标,包括第四项指标时,往往被称为AGC /EDC(经济调度控制,即Economic Dispatching Control),也有把EDC 功能包括在AGC 控制功能之中的。在讨论CPS 控制策略时,只针对狭义的AGC ,即LFC 。

为了实现AGC ,要求在调度中心的计算机上运行AGC 程序。AGC 程序的控制目标是使由于负荷变动所产生的区域控制偏差ACE(Area Control Error)不断减少直至为零。根据具体控制方式的不同,ACE 可以定义为系统频率偏差f ?、联络线交换功率偏差P ?、联络线交换电量偏差E ?或系统电钟时间与天文时间偏差t ?等变量的函数。

根据ACE 中控制变量的选取不同,有三种基本的频率功率控制模式:

(1)定频率控制方式FFC

采用定频率控制方式可以保持电网频率不变,即0=?f ,该方式适合于独立的电网或联合电网中的主网中。

其区域控制偏差为:

f K ACE ?= (3.1)

式中K 值采用全系统的频率响应特性值β。由于系统中的运行条件不断变化,设定K 值只能在实际测定的条件下达到最好的调节效果,对其它运行条件则不一定给出很精确的频率特性。然而,只要ACE 取负号,频率下降时发电则总是增加的。

(2)定交换功率控制方式FTC

采用定交换功率控制方式能保持联络线交换功率的恒定,可用于联合电网中的小容量电网,这时有主网采用定频率控制,以维持整个联合电网频率稳定。 其区域控制偏差为:

T P ACE ?= (3.2)

式中:T P ?一联络线交换功率偏差。

但是这样的控制方式存在问题:

a .采用FFC 控制的区域在频率和功率控制中必须进行大量的发电出力调整,让一个区域来负担全部系统的频率变化,显然是不公平的。特别是当电厂为汽轮机组,经常运行在扰动的输出功率情况下,会降低效率,增加机组磨损。

b .FTC 控制模式不能对FFC 控制的区域提供有效的帮助,且存在使系统频率恶化

的反方向的重复调整。

c.FFC区域存在大量重复调整。

(3)定频率定交换功率控制方式TBC

采用定频率定交换功率控制方式要同时检测系统的频率偏差Ⅳ和联络线交换功率偏差AP,判断出负荷变化发生的区域,即由该区域内的调频机组做出相应的响应,平衡负荷的变动。这是一种同时兼顾了上述两种控制方式的综合控制方式。即ACE既反映频差Ⅳ又反映功差△P,这种方式又称为联络线交换功率和频率偏差控制(Tie line Bias Control)方式。

其区域控制偏差为:

+

?

= (3.3)

P

f

K

ACE?

现代大型互联系统几乎无一例外地采用这种控制方式。采用这一控制模式,可以使系统运行达到较理想运行状态。

TBC控制模式有以下特点:

a.在正常运行时,各区域均履行各自的控制任务。规定各区域内发生的负荷变化都由该区域调节发电功率来达到平衡,即各区域发电功率的变化是根据区域负荷的变化来决定。在各区域调节平衡(ACE=0)的稳念情况下,联络线传输的净交换功率维持在计划值,所有区域共同负担系统频率调节任务,维持系统频率为正常值。

b.在事故状态或紧急状态下,如果系统中一个或几个区域不能履行它们的控制任务,只要整个系统仍处于同步状态,则正常区域可对事故区域进行紧急功率支援。即在某一区域仍处于调整的暂态过程中或没有能力使ACE=0的非正常情况下,允许区域传输的净交换功率偏离计划值,通过联络线向事故区域提供支援(此时非事故区域ACE=0),以免发生反向调整。

c.不存在FTC控制模式的重复调整的问题。不发生负荷变化的区域ACE=0,不会出现重复调整。

d.式3.3中K系数通常设定为区域的自然频率响应特性β值。在f?=0条件下,全部区域相当于以FTC模式控制;如果不考虑联络线交换功率的变化,即去掉△P 项,则全部区域相当于以FFC模式控制运行。

e.用TBC控制的电网,当某一区域因备用不足不能使其ACE恢复到零,则由于没有任何一个区域对系统频率负责,系统频率会在较长时间存在偏差。

虽然每个区域的净交换功率维持在计划值,但并不意味着各条联络线的潮流都会维持在计划值。尽管每个区域的净交换功率与计划值相符合,在功率调整的暂态过程中,联络线上的潮流不但可能在数值上与计划值不符,甚至还可能在方向上相反。

因此,TBC模式的控制具有比FFC和FTC明显的优点,这也是北美电力可靠性委员会(NERC)制定CPS标准中,规定各个区域必须采用的控制方式。

3.4自动发电控制的基本原理

自动发电控制(AGC)由自动控制器装置和计算机程序对频率和有功功率进行二次调整实现的。所需的信息(如频率,发电机的实发功率,联络线的交换功率等等)是通过SCADA系统经过上行通道传递到调度控制中心的。然后根据AGC的计算机软件功能形成对各发电厂(或发电机)的AGC命令,通过下行通道传送到各调

频发电厂(或发电机)。

此时,ACE 的计算公式可写成:

)(10)(10S A S A T f f B P P f B P ACE ---=?-?= (3.4)

式中:A P 一实际交换功率,是本区域所有对外联络线实际交换功率代数和; S P —计划交换功率,是本区域所有对外联络线计划交换功率代数和; A f 一电网实际频率;

S f 一电网计划频率;

B 一电网频率偏差系数,MW /0.1Hz ,为负值。

自动发电控制(AGC)功能通常是分成两部分实现的。既负荷频率控制(LFC)和经济调度(EDC)。通过调节电网中可控发电机组的出力来改变A P 和A f ,从而可达到减小ACE 的目的。这种调节成为LFC 的ACE 调节。同时,LFC 还要完成经济调节。经济调节包括两个内容,一是计算机组经济基点值,一是计算机组经济调节增量。机组经济基点值是在每个ED 周期内由ED 程序模块自动启动计算,并递交给LFC 。机组经济调节增量也是通过ED 模块计算出各机组的经济分配系数,然后按次分配系数将发电偏差值(DG)分配到各机组上。经济基点值加上经济调节量就构成了机组的经济出力。

3.5互联系统频率控制分析

在研究电力系统负荷—频率控制问题时,当然要研究这一控制系统的特性,而在研究系统特性之前首先要研究这一控制系统中各基本环节的控制特性。

对于负荷—频率控制而言,不论所研究的发电机组是处于一个孤立发电厂中供给一个小地区的独立负荷或是处于一个大联网系统中,发电机组的调速器总是负荷—频率控制系统中最基本的控制工具。

3.5.1与系统频率有关的元件模型

(1)调速器模型(频率一次调节控制单元)

一个最原始的汽轮机调速器示意图如图3.5所示:

图3.5 汽轮机调速器

它包含以下几个基本部分:

①飞球调速器。这是调速系统的心脏,用于检测转速(即系统频率)的改变。当转速增加时飞球向外运动,从而连杆机构上B 点向下运动。而转速减少时,飞球向里运动,B 点向上运动。

@液压机构。它包含一个伺服阀和一个液压伺服马达。利用这套装置,伺服阀的低功率水平的运动被转化为伺服马达高功率水平的运动。这样就能对高压蒸汽管道中的蒸汽阀进行必要的开闭操作。

@连杆机构。ABC 是以B 为支点的刚性杆而CDE 是以D 点为支点的刚性杆。连杆机构可以向控制阀提供一个与转速改变成正比的位移,同时它通过连杆乙,又从蒸汽阀运动中获得反馈。

④转速改变器。如果由于负荷的改变使系统频率发生变化,则可以用这个装置使系统在稳态下恢复原有频率。例如,当它向下移动时,就将伺服阀上活塞打开,从而蒸汽阀开启度加大,于是有更多的蒸汽进入透平,使发电机产生更多的功率输出,以补偿负荷的增加,并使频率上升到原来值。

设此调速系统开始时处于稳定工作状态,即连杆机构处于平衡状态,伺服阀上下活塞口均闭合,蒸汽阀开启在一定程度上,透平以一定转速转动,而发电机

发出的功率与负荷平衡,而且设:0f 为系统工作频率;0G P 为忽略发电机损失下

发电机的输出功率,它也是汽轮机的输出功率;0A Y 为蒸汽阀的开启给定值。

设连杆机构A 点向下运动A Y ?的位移。这就是一个增加透平输出功率的讯号,所以可以写成:

C C A P K Y ?=? (3.5)

式中:C P ?是所要求增加的功率。

这实际上是一系列运动或者反应的结果:C 点向上运动,从而D 点向上运动,伺服阀上活塞口打开,高压油从这个口进入伺服马达活塞上部,蒸汽阀开启度加大,蒸汽轮机转速增加,从而频率上升。分析控制特性就要分析这个过程。 C 点的运动是由两方面引起的:

(1)由A Y ?引起的A Y L L ?-1

2,或者写成A Y K ?-1,也就是C C P K K ?-1。 (2)由于频率的增加使飞球向外运动,从而B 点向下运动,位移量为f K ?2,此时视A 点不动,c 点向下移的距离为f K f K L L L ?=?+221

21)(。而C 点的净位移为: f K P K K Y C C C ?+?-=?21 (3.6)

D 点的位移D Y ?也就是伺服阀上活塞的位移。它是由C Y ?与B Y ?两者引起的: B C B C D Y K Y K Y L L L Y L L L Y ?+?=?++?+=?434

34434)()( (3.7)

假如进入伺服马达的高压油流速正比于D Y ?,则进入伺服马达的油量就正比于D Y ?的积分。而E Y ?就是这个油量的体积除以伺服马达油简的截面积。从而

??-=?t

D E dt Y K Y 0

5)( (3.8)

由图2.5可知,正的D Y ?(向下)总是引起负的E Y ?(向上)。

对(2.6)、(2.7)和(2.8)式取拉普拉斯变换,得

)()()(21s F K s P K K s Y C C C ?+?-=? (3.9)

)()()(43s Y K s Y K s Y B C D ?+?=? (3.10) )(1)(5s Y s

K s Y D E ?-=?(3.11) 消去)(s Y C ?与)(s Y D ?,可得

)1()(1)()()()()(5

43231s T K s F R s P K s K s F K K s P K K K s Y g g C C C E +???????-?=+?-?=? (3.12) 式中:调速器时间常数。调速器增益;调速器的调节速度==

====544

312

11;K K T K K K K K K K K R g C g C 式(2.12)可用图2.6的方框图表示。

注意,调速器速度调节实际上又等于: ..0u p N N N R R

-= (3.13)

式中:N 。为空负荷转速;N 为满负荷转速:R N 为额定转速;p .u .为标么值单位。

调速器的物理模型如图3.6所示:

∫蒸汽阀门

原动机速度测量装置

KG 蒸汽f

f0

fg -+

图3.6 调速器物理模型

由于积分环节的动作,只有Ⅳ变成零时,系统才达到稳定值,也即实现了频率的无差调节。但是恒速调节控制器不能用于两台或多台机组并列运行,因为这要求每一台发电机组都准确地具有完全相同的速度。否则每一台机组都力图控制系统以自己的设定速度运行,各机组问不能实现负荷的合理分配,因此引入反馈环节如图3.7所示。 ∫

蒸汽阀门

原动机速度测量装置

KG 蒸汽f

f0fg -+R

引入反馈+

-

图3.7 加入反馈后的调速器物理模型

(2)原动机模型

在负荷一频率控制系统中,另一个重要的环节就是汽轮机。汽轮机的控制特性是指汽机输出功率的变化与蒸汽阀开启度变化△E 之间的关系。在汽轮机中,阀门位置的变化使进汽量也变化,从而导致发电机出力的增减。由于调节阀门与第一喷嘴间有一定的空间存在,当阀门开启或关闭时,进入阀门的蒸汽量虽有改变,但这个空间的压力却不能突变。这就形成了机械功率滞后于阀门开度变化的现象,称为汽容影响。在大容量的汽轮机中,汽容对调节过程的影响很大。这种现象可用一个惯性环节来表示。对于再热式汽轮机还要考虑再热段的充气时延。以有再热的汽轮机为例。

一般来说,这样一个两级汽轮机的动特性应当含有两个时间常数。但为了便于分析起见,通常可以用一个时间常数来模拟,即

s

T K s Y s P t t E t +=??1)()( (2.14) 通常,t T 在0.2s 到0.5s 之间。

而对于水轮机,其控制特性一般可以表示为:

12

1)()(+-=??s T s T s Y s P u u V t (3.15) 其中,u T 一般在0.5s 到4s 之间,它与进水管长度、水头、水速均有关。

(3)发电机与负荷模型

负荷一频率控制中,另一个重要环节就是发电机和负荷特性模型。发电机的功率来自透平而用以满足负荷的要求,因此,对于发电机和负荷模型,其输入增量为)(D G P P ?-?。

这里,假定发电机本身损失不计,则D G P P ?=?,即发电机所发出的功率增量就等于透平输出功率增量,而D P ?是负荷的变化量。

根据有功负荷与频率的关系,可将负荷分为以下几类:

①频率变化基本无关的负荷,如照明、电热和整流负荷等;

@与频率成正比的负荷,如切削机床、球蘑机、往复式水泵、压缩机等; @与频率的二次方成正比的负荷,如变压器中的涡流损耗:

④与频率的三次方成正比的负荷,如静水头阻力不大的循环水泵等: ⑤与频率的更高次方成正比的负荷,如静水头阻力很大的给水泵等。 在额定频率e f 时,系统负荷功率为De P ;当频率下降时,负荷功率将减少;当频率升高时,负荷功率将增加。这就是说,当系统中有功功率失去平衡而引起频率变化时,系统负荷也参与对频率的调节,其特性将有助于系统中有功功率在新的频率值下重新获得平衡,这种现象称为负荷的频率调节效应。

对于发电机和负荷模型来说,这个功率输入增量由两方面被系统所吸收: a .在发电机转子中,引起动能,增加转速。

在某一指定频率,0f 时,储存在发电机转子中的动能可以表示为:

T k HP W =0 (3.16)

这里,T P 是透平一发电机组的额定功率,而H 是它的惯性常数。

b .当频率改变时,负荷也会改变。而当频率有一个微小变动时,

f

P D ??可以视作是一个常数,从而此时负荷变化为: f B f f P D ?=???)( (3.17) 对于主要是电动机负荷来说,B 是正的。

前面已经讨论了一个电网中各主要环节的控制特性。这里是指一个孤立的电厂(用一个汽轮发电机组来代表)供给一个地区负荷而言。在这个系统中,C P ?是

给定输入讯号,用来按要求改变汽轮机转速,D P ?而是负荷变化,在这个系统中它是送料干扰。

5.2互联系统频率控制的二次调节

联合电力系统的二次调频从根本上来说就是当发生有功功率平衡破坏时(如负荷增加、减少或发电机跳闸等),在一次控制实现的频率和联络线潮流有差调节基础上,各个区域启动辅助控制环节,通过改变发电机调速器整定以使有功功率重新达到额定点上的平衡,即实现频率的无差调节。通常把本区域调频过程中产生调节(控制)信号称为区域控制误差ACE(Area Control Error),这个信号通过恢复性积分环节作用于发电机,如图3.8所示。

K/S ACE

发电机出力整定

图3.8 二次调节控制

(1)联合电力系统频率二次调节控制方式介绍

根据控制目的的不同,互联系统中单个区域的二次调频对应不同的ACE 定义有以下三种控制方式:

a .ACE=f ?,由于积分控制环节的作用,达到静态稳定时f ?=0,也即实现频率无差调节,故称为恒定频率控制(FFC :Flat Frequency Control)。

b .ACE=t P ?,由于积分控制环节的作用,达到静态稳定时t P ?=0,也即实现联络线保持计划值这一目标,故称为恒定净交换功率控制(CNIC :Constant Net Interchange Control)。

c .)0(≠?+?=B P f B ACE t ,此时将联络线功率偏差和频率偏差都引入组成控制信号,其中B 为频率偏差系数,该方式称为联络线和频率偏差控制(TBC :Tie-1ineBias Control)。

将上述单区域二次调频方式进行组合,可以实现多种互联系统频率无差调节的方案,这些方案主要有:

a .在整个互联系统中指定一个区域用来调节系统频率(也即采用FFC 控制方式),而其他区域则致力于使各个区域间联络线功率潮流维持在计划值(也即采用CNIC 控制方式)。这种方式的缺陷是将引起过多的区域问无意交换。

b .整个互联系统中指定一个区域用来调节系统频率(也即采用FFC 控制方式),而其他区域则不参加二次调频,在有功失衡过程中只利用一次调节产生的裕量进行频率支援。这种方式的缺陷是负荷的缺额均由采用FFC 的区域承担,使之负担过重。

c .互联系统均采用FFC 控制方式,这种方式在实践中存在的困难是由于各子系统

频率测量的误差,导致系统间有功功率的振荡。

d.互联系统均采用CNIC控制方式,这种方式同样有前述第三种方式的缺陷,同时在系统发生有功失衡时不能够进行相互之间的支援,也无法保证频率的恒定。e.互联系统均采用TBC控制方式,这种方式是由科恩首先提出来,并且己广泛地应用在互联系统的自动发电控制中,这种方式的优越性将在下面的文章中详述。

(2)TBC控制方式下的互联系统频率控制

所有的模块都是非线性、时变的和/或非最小相位的。在每个控制区,许多发电机被看成是一个机组。负荷在设定点的扰动影响了所有区域的频率和潮流线上的功率偏差。由于电力系统的参数不确定性,所以这必定会引起频率的瞬时震荡。它们的速度调节器越快去进行调整就越好。负荷频率控制一般需要在双区域电力系统中通过两个不同的控制行为实现:一次调节与二次调节。

因此,采用TBC控制方式可实现频率的无差调节,同时实现本区域的有功缺额由本区域的调频机组承担(单个区域的调度中心通过分配系数的设定将ACE分配到各调频机组),而其他区域原则上只参加一次调频,通过联络线在频率下降的初期进行支援。随着频率的恢复,联络线上的支援功率趋向零,联络线上功率恢复为计划值。

自动发电控制(AGC)

河北国华定洲发电厂一期工程 #2机组自动发电控制(AGC)试验措施 措施编号: 定电#2机组-RK13 措施编写: 霍刚 措施审核: 措施批准: 河北省电力建设调整试验所 二○○四年四月十六日

目录 1 系统概述 2 编制依据 3 调试目的 4调试应具备的条件 5调试步骤 6质量检查标准 7 调试组织分工 8 安全注意事项 9 工作危险源分析及安全措施

1 系统概述 河北国华定洲发电厂一期工程(2×600MW)#2机组为600MW燃煤机组,机组采用炉、机、电集中控制方式。控制系统采用了SEIMENS公司的TELEPERM XP分散控制系统。设计功能包括协调控制系统,即模拟量控制系统,设计包括AGC功能。 按照与省调通局达成的协议,#2机组DCS与省调的接口信号一共有5个,如表1所示: 表1. #2机组DCS与省调的接口信号一览 2编制依据 2.1《河北国华定洲发电厂一期工程(2×600MW机组)调试大纲》 2.2《火力发电厂基本建设工程启动及竣工验收规程及相关规程》96版 2.3《火电工程调整试运质量检验及评定标准》 2.4《电力建设施工及验收技术规范》96版 2.5《火电工程调整试运质量检验及评定标准》 2.6《电业工作安全规程》 2.7河北省电力勘测设计院定洲电厂工程设计图纸和资料 2.8设备制造厂供货资料及有关设计图纸、说明书 3 试验目的 3.1验证DCS与省调信号的传输正确性。

3.2验证在AGC方式下,协调控制系统及各子自动控制系统响应负荷扰动的能力。 4 调试应具备的条件 机组经过带负荷调试,已具备了满负荷、安全运行的能力,协调系统的各种控制功能经过通过变负荷试验,各模拟量控制系统投入自动运行,调节品质达到《火电工程调整试运质量检验及评定标准》的要求。进行试验之前,要满足以下条件: 4.1 机炉协调控制系统稳定投入自动运行方式,并且模拟量负荷变动试验已经作完并证明了协调控制系统有良好的动态和静态调节品质。各子系统投入自动方式,它们包括:燃烧调节系统、送风调节系统(含氧量校正回路)、炉膛负压调节系统、给水调节系统、汽温调节系统、高加水位调节系统、低加水位调节系统、除氧器水位调节系统。 4.2 中调同协调控制系统之间的信号传输正确无误。 4.3 与中调联系好并确定了试验时间。 5 试验步骤 5.1远动信号的传输 5.1.1 在工程师站上将发给省调的机组有功功率信号20MKA01CE901信号强制,按照0—800MW的量程每20MW输入一个量,观察省调相应数值的变化。 5.1.2 由省调将遥调功率信号20ADS10CS101信号强制,按照400—660MW的量程每20MW输入一个量,观察DCS相应数值的变化。 5.1.3 在操作员站上将AGC功能投入,观察省调是否收到了AGC投入信号。 5.1.4 在工程师站上将发给省调的机组有功功率信号20ADS10CS103信号强制,按照0—800MW的量程每20MW输入一个量,观察省调相应数值的变化。 5.1.5 在工程师站上将发给省调的机组有功功率信号20ADS10CS104信号强制,按照0—800MW的量程每20MW输入一个量,观察省调相应数值的变化。 5.2准备以下参数的实时趋势及历史趋势 5.2.1 机组实际功率 5.2.2 机组负荷指令 5.2.3 主蒸汽压力

东北电网自动发电控制(AGC)运行管理办法(试行)

东北电网自动发电控制功能运行管理办法 (试行)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保障东北电网安全、优质、经济、稳定运行,加强电网统一调度和运行管理,提高发电机组自动发电控制功能调节性能,结合东北电网机组的实际情况,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自动发电控制(以下简称“AGC”)是指发电机组在规定的出力调整范围内,跟踪电力调度指令,按照一定调节速率实时调整发电出力,以满足电力系统频率和联络线功率控制要求的服务。 第三条并网发电厂单机容量20万千瓦及以上火电机组和单机容量4万千瓦及以上非径流式水电机组应具备AGC 功能。 第四条发电厂应保证发电机组AGC设备的正常运行,未经上级调度许可不得擅自退出并网发电机组的AGC功能。 第五条调度机构按照调度管辖范围负责所辖发电机组AGC功能运行管理及考核的具体实施工作,具体按照东北电监局《东北区域发电厂并网运行管理实施细则(试行)》和《东北区域并网发电厂辅助服务管理实施细则(试行)》(以下简称“两个《实施细则》”)进行考核和补偿。 第六条本办法以调度机构自动化系统采集的实时数

据和当班调度员值班记录为评价依据。 第七条本办法适用于并入东北电网的所有发电机组。 第二章 AGC功能运行管理 第八条各级调度机构根据电网实际运行情况,遵循“按需调用”的原则,选择调用发电机组AGC功能,并确认发电机组AGC运行方式。发电厂应根据上级调度机构当班调度员的指令投入和退出AGC装置。 第九条发电机组AGC调节容量应达到机组额定容量的50%。 第十条发电机组AGC调节性能应满足以下要求: 1、采用直吹式制粉系统的火电机组: AGC调节速率不小于每分钟1.0%机组额定有功功率; AGC响应时间不大于60s; AGC调节精度为±2%。 2、采用中储式制粉系统的火电机组: AGC调节速率不小于每分钟2%机组额定有功功率; AGC响应时间不大于40s; AGC调节精度为±2%。 3、水电机组: AGC调节速率不小于每分钟20%机组额定有功功率; AGC响应时间不大于20s;

自动发电控制使用手册

第一章简介 水电厂自动发电控制(AGC)是指按预定条件和要求,以迅速、经济的方式自动控制水电厂有功功率来满足需要的技术。它是在水轮发电机组自动控制的基础上,实现全电厂自动化一种方式。根据水库上游来水量或电力系统的要求,考虑电厂及机组的运行限制条件,在保证电厂安全运行的前提下,以经济运行为原则,确定电厂机组运行台数、运行机组的组合和机组间的负荷分配。在完成这些功能时,要避免由于电力系统负荷短时波动而导致机组的频繁起、停。 水电厂自动电压控制(A VC)是指按预定条件和要求自动控制水电厂母线电压或全电厂无功功率的技术。在保证机组安全运行的条件下,为系统提供可充分利用的无功功率,减少电厂的功率损耗。 采用AGC/A VC可以满足电力系统对安全发电的要求和机组安全运行的要求,同时根据实际需要满足运行人员的一些特殊要求,并且对全厂有功、系统频率、母线电压的变化及一些非常情况作出迅速反应,直接执行或提示,使机组运行在优化工况,并对机组启停做出合理安排。

第二章AGC、A VC原理 2.1 AGC原理 2.1.1 AGC的依据 自动发电控制的依据一般有:①上游来水量,它适用于无调节水库的径流电厂,使电厂最大限度地利用上游来水量,以不弃水或少弃水为原则,尽量保持电厂在较高水头运行。②给定的发电负荷曲线或实时给定的电厂总有功功率。这是在电力系统统一调度下,电厂参加电力系统的有功功率和频率的调节,完成上级调度下达的计划性或随机性的发电任务。③维护电力系统频率在一定水平下运行。根据电力系统的频率瞬时偏差或频率念头的积分值,确定电厂的总出力,直接参加电力的调频任务。④综合因素。诸如按给定功率和电力系统频率偏差,按电力系统对功率的要求和下游用水量的需要等。 2.1.2 AGC设置的全厂有功功率 P AGC=P ACT+K f△f-P AGC AGC分配的有功P AGC可以根据系统频率偏差来设定(调频方式) 也可以按照有功设定曲线值/有功给定值来设定(功率控制方式) P AGC=P SET+P AGC 其中, P ACT:全厂实发总有功 P SET:全厂有功设定值 K f:系统调频系数(可分为第一调频厂系数,第二调频厂系数和紧急调频系数)△f:频率偏差 P AGC:不参加AGC机组的实发有功之和 2.1.3 AGC负荷分配原则 ①与容量成比例原则 这是较为简单的一种负荷分配原则,在水轮机组的某些特性曲线不全或不够精确的前提下,采用该原则比较合理。 P i=P AGC (i=1,2…,n) n ∑Pimax i=1 n:n台参加AGC的机组

东北电网自动发电控制(AGC)运行管理办法(试行)

东北电网自动发电控制功能运行管理办法(试行)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保障东北电网安全、优质、经济、稳定运行,加强电网统一调度和运行管理,提高发电机组自动发电控制功能调节性能,结合东北电网机组的实际情况,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自动发电控制(以下简称“AGC”)是指发电机组在规定的出力调整范围内,跟踪电力调度指令,按照一定调节速率实时调整发电出力,以满足电力系统频率和联络线功率控制要求的服务。 第三条并网发电厂单机容量20万千瓦及以上火电机组和单机容量4万千瓦及以上非径流式水电机组应具备AGC功能。 第四条发电厂应保证发电机组AGC设备的正常运行,未经上级调度许可不得擅自退出并网发电机组的AGC功能。 第五条调度机构按照调度管辖范围负责所辖发电机组AGC功能运行管理及考核的具体实施工作,具体按照东北电监局《东北区域发电厂并网运行管理实施细则(试行)》和《东北区域并网发电厂辅助服务管理实施细则(试行)》(以下简称“两个《实施细则》”)进行考核和补偿。 第六条本办法以调度机构自动化系统采集的实时数

据和当班调度员值班记录为评价依据。 第七条本办法适用于并入东北电网的所有发电机组。 第二章 AGC功能运行管理 第八条各级调度机构根据电网实际运行情况,遵循“按需调用”的原则,选择调用发电机组AGC功能,并确认发电机组AGC运行方式。发电厂应根据上级调度机构当班调度员的指令投入和退出AGC装置。 第九条发电机组AGC调节容量应达到机组额定容量的50%。 第十条发电机组AGC调节性能应满足以下要求: 1、采用直吹式制粉系统的火电机组: AGC调节速率不小于每分钟1.0%机组额定有功功率; AGC响应时间不大于60s; AGC调节精度为±2%。 2、采用中储式制粉系统的火电机组: AGC调节速率不小于每分钟2%机组额定有功功率; AGC响应时间不大于40s; AGC调节精度为±2%。 3、水电机组: AGC调节速率不小于每分钟20%机组额定有功功率; AGC响应时间不大于20s;

电力系统自动发电控制的控制策略

电力系统自动发电控制的控制策略 确定电力系统自动发电控制(AGC)控制策略,是指在特定的电力系统中,如何选择本书第三章、第二节所论述的AGC控制方式。自动发电控制(AGC)控制策略的优劣,对电力系统自动发电控制工作的开展、AGC控制的效率和效益有着重要的影响。一.确定电力系统自动发电控制策略的原则 确定电力系统自动发电控制(AGC)控制策略的原则是: 必须符合电力系统本身的客观规律。 必须在电力系统允许的AGC控制模式中选择控制策略,否则,或不能有效地实现发电功率与负荷的平衡,达到控制电力系统频率的目的;或者会破坏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 必须与电力系统的调度管理体制相匹配。 AGC控制策略必须符合现行的电力系统调度管理体制,或者现行的电力系统调度管理体制与选定的AGC控制策略存在不一致的地方应是可以调整的,否则该控制策略是无法顺利推行的。 必须具备实施该控制策略的基本的技术条件。 发电厂、相应的控制中心、通信系统的技术条件能满足实施该控制策略的AGC控制、和控制性能评价的要求。 选择符合以上三个原则、经济上最优(即成本、或费用最低)的控制策略。

经济上需要考虑的主要因素是实施该控制策略的建设投资,和运行成本或费用;而实施该控制策略所需的AGC调节容量和调节速率的总和是决定上述经济因素的主要条件。二.电力系统自动发电控制策略的基本模式 (一).集中的频率控制模式 在一个独立的互联(交流互联)电力系统中,由一个控制中心直接控制系统内全部发电机组、或主要的发电机组,实现发电输出功率与负荷的平衡,其AGC控制方式应是集中的定频率(FFC)控制。目前,只是在一些较小的独立电力系统中(如我国独立的省电力系统)采用这种控制策略。 (二).分层的频率控制模式 在一个独立的互联(交流互联)电力系统中,有一个控制中心负责整个电力系统频率控制的协调;但系统内的发电机组由数个分控制中心控制,各分控制中心所控制的地区之间联络线的潮流是允许自由流动的(无联络线交换计划)。在这种情况下,AGC控制方式应是分层的定频率(FFC)控制,即由控制中心根据电力系统频率的变化,采用分层的AGC控制方法,向各分控制中心发出调节发电输出功率的指令,而由分控制中心执行对发电机组的控制。分层AGC控制的具体方法有:1.通过法: 控制中心在本身的EMS中计算出对所有参与AGC调节的发电机组的控制指令,并将其中对分控制中心控制下的机组的指令,发送给各分控

现代控制理论在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中的应用

现代控制理论在电力系统自动化中的应用 摘要:本文综述了近年来模糊逻辑控制、神经网络控制、线性最优控制、自适应控制在电力系统稳定,自动发电控制,静止无功补偿及串联补偿控制,燃气轮机控制等方面应用研究的主要成果与方法,并提出若干需要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电力系统模糊控制神经网络最优控制自适应控制 1 前言 电力系统能否安全稳定运行关系到国计民生,因此电力系统稳定性控制技术的选择变得尤为重要。电力系统是一个越来越大,越来越复杂的动态网络,它具有很强的非线性、时变性且参数不确切可知,并含有大量未建模动态部分。电力系统地域分布广泛,大部分原件具有延迟、磁滞、饱和等等复杂的物理特性,对这样的系统实现有效的控制是极为困难的,国内外因电压不稳导致的停电事故时有发生。这些都使电力系统的稳定性控制问题变得越来越复杂,也正是因为问题的复杂性而使得现代控制理论得以在这一领域充分发挥其巨大的优势。随着越来越先进的电力电子器件的出现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先进的现代控制方法在电力系统领域的应用变的越来越广泛。本文主要介绍了模糊逻辑控制、神经网络控制、最优控制和自适应控制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并提出相关问题的相应解决方法。 2 电力系统的模糊逻辑控制 电力系统的模糊逻辑控制就是利用模糊经验知识来解决电力系统中的一类模型问题,弥补了数值方法的不足。从Zaden L.A.1965年发表了Fuzzy Sets[1]一文以来,模糊控制理论作为一门崭新的学科发展非常迅速,应用非常广泛。目前国内外对电力系统模糊控制的研究成果越来越多,这显示了模糊理论在解决电力系统问题上的潜力。 模糊逻辑控制是从行为上模拟人的模糊推理和决策过程的一种实用的控制方法,它适于解决因过程本身不确定性、不精确性以及噪声而带来的困难。模糊控制常用来描述专家系统,专家系统作为一种人工智能方法,其在电力系统中得到应用,弥补了数值方法的诸多不足。专家系统利用专家知识进行推理,由于系统参数的不确定性,专家知识经常采用模糊描述。 模糊逻辑控制器(FLC)属于知识库系统,它由专家管理控制系统和专家直接控制系统所构成。专家管理控制系统使用模糊逻辑在主循环中调整控制器,例如调整电压控制器的参数。 ?、f?和任意连续非线性函数可以由一系列模糊变量、数值和规则来模拟,这里P

柴油发电机组自动并机并网系统方案

东莞团诚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柴油发电机组自动并机并网系统方案发电机充电器、发电机控制器、发电机调压板(电压调节器)、数字AVR、电子调速器等发电机配件厂家 柴油发电机组自动并机并网系统方案 一、环境条件与系统参数 1.极限最高温度:70摄氏度IEC60068-2-1 2.极限最低温度:-25摄氏度IEC60068-2-2 3.相对湿度:25摄氏度时≤95% 4.海拔高度:2000米内 5.抗震能力:地震烈度8度 6.输入电压:40VAC-600V AC 7.输入电流:<5A 8.最大输入电流: 4倍额定电流长期20倍额定电流10秒 9.编程继电器:8A250V 10.工作电源:8-36VDC25W 11.测量精确度:1.0IEC60688 12.防护等级:面板IP52整体IP20IEC/EN60529 二、功能描述 1.并机系统概述 并机系统用于柴油发电机组的自动化并联和并网运行,

配合主控柜可实现无人值守运行方式,满足自动启动、自动并联和并网输出的功能,总共4台10KV1800KW发电机组独立运行或者并联于气机母排运行。主控制柜可延伸监测和控制范围,包括自动加油系统工作状态、液位、故障信号、进排风系统、远置冷却系统、断路器状态、断路器告警,具有第3方通信接口,提供Modbus通信协议或者TCP/IP通信,远距离传输采用光纤通信模组。 本方案为独立电站设计,无电网电压情况下,可根据主发电机运行情况、电力参数等外部因素来调整发电机组的运行状态,当紧急情况或需要发电机组运行时并机系统自动投入运行,可实现系统内任意1台或者多台发电机组并网使用,主控柜实现并联系统集中监测和运行逻辑处理,共同完成自动投入,自动负载均分,自动撤出,支持加载斜坡和卸载斜坡功能,和自动冷却停止的控制,系统时间和定时器时间可根据使用情况和项目要求随意设定。 如原理图所示,发电机组运行于独立的母排,通过两端的母联开关与1号、2号气机母排连接,当所有气机都停止运行后,发电机组做孤岛运行,独立为母排供电;当任意一台气机投入运行,并网系统自动判断并网运行,母排上的10KV 发电机组,可同时或者部分并联于母排上运行,共同分担母线的负荷;目前提供4台机组,预留1台发电机组接口,包括并机柜控制回路、主控柜连接回路、高压开关柜控制及母

自动发电控制(AGC)的基本理论

自动发电控制(AGC)的基本理论 自动发电控(Automatic Generation Control)简称AGC ,作为现代电网控制的一项基本功能,它是通过控制发电机有功出力来跟踪电力系统的负荷变化,从而维持频率等于额定值,同时满足互联电力系统间按计划要求交换功率的一种控制技术。它的投入将提高电网频率质量,提高经济效益和管理水平。 自动发电控制有四个基本目标: (1)使全系统的发电出力和负荷功率相匹配; (2)将电力系统的频率偏差调节到零,保持系统频率为额定值; (3)控制区域问联络线交换功率与计划值相等,实现各区域内有功功率的平衡; (4)在区域内各发电厂间进行负荷的经济分配。 上述第一个目标与所有发电机的调速器有关,即与频率的一次调整有关。第二和第三个目标与频率的二次调整有关,也称为负荷频率控制LFC(Load Frequency Control)。通常所说的AGC 是指前三项目标,包括第四项目标时,往往称为AGC 但DC(经济调度控制,即Economic Dispatching Control),但也有把EDC 功能包括在AGC 功能之中的。 负荷频率控制通过对区域控制偏差(ACE)调整到正常区域或零来实现系统频率和网间的联络线交换功率的调整。ACE 表达式如下: ()()()[]S A T S A S A T T K f f B P P ACE -+---=10 (1.1) 试中:A P ,S P 分别表示实际、预定联络线线功率;A T 、S T 分别表示实际电钟时间和标准时间;A f 、S f 分别表示实际、预定系统频率;B 表示系统频率偏差系数;T K 表示电钟偏差系数。 联络线频率偏差控制方式,TBC(Tie Line Bias Control),ACE 按上式形成;定频控制方式,。CFC(Constant FrequencyControl),ACE 不含(S A P P -);定净交换功率控制方式CNIC(Constant Net Interchange Control),ACE 不含(S A f f -)。 ACE 体现的是电网中电力供需不平衡的程度,即在电网实际运行中,由于系统总的发电水平和负荷水平的不一致,导致系统的频率或(和)联络线交换功率与其额定值(计划值)的偏差。负荷频率控制将ACE 分配给AGC 受控机组,通过调整机组的出力来改变系统总的发电水平,以达到将ACE 减到零的目的。 自动发电控制(AGC)的基本理论 1 自动发电控制(AGC)概述 自动发电控制在当今世界已是普遍应用的一项成熟与综合的技术。它是能量管理系统(Energy Management System ,即EMS)中最重要的控制功能。它的投入将提高电网频率质量,提高经济效益和管理水平。 电力系统频率和有功功率自动控制统称为自动发电控制(AGC)。由于系统发电机组的输出功率不能与系统总负载功率相平衡,引起系统频率变化。在系统紧

自动发电控制(AGC)与电力系统经济运行

自动发电控制(AGC)与电力系统经济运行 一、电力系统有功功率的经济分配 电力系统的经济运行,即在满足安全和质量的前提下使供电成本最低,是电力系统追求的又一运行目标。由于电力系统是由分布在广阔地域上各种类型的发电厂(发电厂中又有着不同类型的发电机组),以及将其与负荷连接起来的电网组成的。在一个电力系统中,各种发电机组使用着不同的一次能源,这些一次能源的价格(市场价和运输价)不同,发电机组使用一次能源的效率不同,各发电厂供给负载所引起的网络损耗也不同,因此,要实现电力系统的经济运行,就需要同时考虑两个问题: 1.如何在所有的发电机组间合理地分配有功负荷,使所消耗的一次能源总价格最低; 2.如何在发电厂间合理地分配有功负荷,使所输送的电力在电网中的损耗最小。 在进行有功功率的经济分配时,除考虑上述两个要求外,还须考虑电网输送容量的约束,以及环保、水库调度、国家能源政策等因素,在互联电力系统中还须考虑向其它电力系统购、售电的经济性,因而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运行问题。 电力系统的有功功率经济分配有两种计算方法: 1.离线的经济调度

所谓离线的经济调度,就是根据预先收集整理的发电机组、电网的各种参数资料,以及对负荷的预测,计算未来几天(主要是次日)的开停机计划、以及规定时间间隔(如每小时)各运行发电机组的发电计划和联络线交换计划。计算目标是在满足安全和质量的条件下,每个时间间隔电力系统的总运行成本(或费用)最低。 2.在线的经济调度 由于离线的经济调度是基于较长时间(天)的预测数据进行计算的,其预测结果不可能完全准确;且其安排的发电计划时间间隔也较长,一般为15分钟到一小时,不能较精确地反映负荷变化的实际情况;同时,电力系统的运行工况是瞬息万变的,发电机组的有功出力也会因种种原因偏离所安排的发电计划。因此,离线经济调度所作出的经济分配,在实际运行中就变得不那么经济了,需要不断地根据当前电力系统的实际运行工况,以及对下一个时间间隔(5~15分钟)负荷的预测,对发电机组的有功功率进行重新分配,以改善电力系统运行的经济性。因而在线经济调度是对离线经济调度的补充和完善。二、自动发电控制是实现有功功率在线经济分配的必备条件 有功功率的在线经济分配一般采用等微增率的原则,其计算所得的结果,正好与调度员人工控制的习惯相反。在调度员人工控制方式下,调度员无力监视系统中众多的中、小的负荷,只能通过控制少量大机组的出力来进行调节;而根据经济分配的原则,那些经济性较高的大型发电机组大部分时间应该满负荷或接近满负荷运行,而主要由经济

中国南方电网自动发电控制(AGC)运行管理规定

中国南方电网自动发电控制(AGC) 运行管理规定 2010-02-10发布 2010-02-28实施 中国南方电网电力调度通信中心 发布

目 录 前 言 (1) 1范围 (2) 2规范性引用文件 (2) 3术语和定义 (2) 4总则 (3) 5管理职责 (3) 6运行管理 (6) 7参数管理 (7) 8安全管理 (7) 9异常管理 (9) 10检修管理 (10) 11统计评价 (10) 附录A AGC定值单管理流程 (11) 附录B AGC测试工作流程 (12)

前 言 随着南方电网自动化程度的提高,AGC系统成为保证电网安全、稳定、优质、经济运行的重要手段之一。为加强南方电网内各调度机构和电厂的AGC管理,提高发电控制水平,保证电网供需平衡,维持电网频率稳定,根据国家和公司有关规定,制定本规定。 本规定从实施之日起,代替《中国南方电网自动发电控制(AGC)调度管理规定》(调自[2006]03号)。 本规定由中国南方电网电力调度通信中心提出,归口并负责解释。 本规定主要起草单位:中国南方电网电力调度通信中心。 本规定参与起草单位:贵州电力调度通信局广东省电力调度中心、广西电力调度通信中心、云南电力调度中心海南电网公司电力调度通信中心。 本规定主要起草人:赵旋宇、汪浩、王坚、胡荣、李鹏、向德军、钟景承、刘和森、黄文伟、林师。 本规定首次发布时间:2010年02月10日。

中国南方电网自动发电控制(AGC)运行管理规定 1 范围 本规定确定了南方电网自动发电控制(以下简称AGC)运行管理的基本原则和要求。 本规定适用于南方电网,总调、各中调和并入南方电网运行的各相关电厂均应遵照执行。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国务院令第115号《电网调度管理条例》 DL/T 516-2006 《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运行管理规程》 DL/T 1040-2007 《电网运行准则》 Q/CSG 2 1003-2008 《中国南方电网电力调度管理规程》 Q/CSG MS0809-2005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调度自动化管理规定》 《中国南方电网联络线功率与系统频率偏差控制和考核管理办法》 《中国南方电网自动发电控制(AGC)技术规范》 3 术语和定义 3.1 控制区域 指包括发电设备、供电负荷和输电通道(联络线走廊)在内,满足AGC基本要素要求的电力系统闭合区域。在南方电网,控制区域范围为总调、中调调度管辖范围。 3.2 区域控制方式 指南方电网各控制区域AGC的控制目标,包括定系统频率控制、定净交换功率控制、频率与联络线偏差控制及其他特殊控制方式。 3.3 控制误差校正 指南方电网各控制区域对系统频率和联络线交换功率累计误差所采取的修正措施,包括时间误差校正和无意电量校正。 3.4 AGC电厂(机组)

风电场自动发电控制、自动电压控制系统(SPWGC-3000)

风电场自动发电控制、自动电压控制系统(SPWGC-3000) 风电场自动发电控制、自动电压控制系统(SPWGC-3000)是国能日新开发的一款对风电场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自动控制的系统,系统接收调度主站定期下发的调节目标指令或当地预定的调节目标计算风电场功率需求,选择控制设备并进行功率分配,并将最终控制指令自动下达给被控制设备,最终实现风电场有功功率、并网点电压的监测和控制,达到风电场并网技术要求。 1、总体设计 AGC、AVC系统硬件部署结构如图所示,该系统部署电场安全1区,采用双网结构,系统硬件主要由智能通讯终端、AGC、AVC服务器、操作员工作站、交换机组成。AGC、AVC系统与现场升压站监控系统、风机监控系统、无功补偿装置等设备通讯获取实时运行信息,数据通信采用网络模式,也可采用串口通信模式。并将实时数据通过电力调度数据网上传到主站系统,同时从主站接收有功/无功控制指令,转发给风机监控系统、无功补偿装置等进行远方调节和控制。 AGC、AVC控制系统一体化设计,集中组屏。整个风电场的实时数据仅通过一套AGC、AVC控制管理终端与主站通信,完成数据采集、处理、通信、风机有功、无功自动控制功能。 2、基本功能 有功自动控制(AGC):

1)能够自动接收调度主站系统下发的有功控制指令或调度计划曲线,根据计算的可调裕度,优化分配调节风机的有功功率,使整个风电场的有功出力,不超过调度指令值; 2)具备人工设定、调度控制、预定曲线等不同的运行模式、具备切换功能。正常情况下采用调度控制模式,异常时可按照预先形成的预定曲线进行控制; 3)向调度实时上传当前AGC系统投入状态、增力闭锁、减力闭锁状态、运行模式、电场生产数据等信息; 4)能够对电场出力变化率进行限制,具备1分钟、10分钟调节速率设定能力,具备风机调节上限、调节下限、调节速率、调节时间间隔等约束条件限制,以防止功率变化波动较大时对风电机组和电网的影响; 5)确获取调节裕度、控制策略算法合理、保障风电机组少调、微调。 无功自动控制(AVC): 6)能够自动接收调度主站系统下发的电压控制指令,控制电场电压在调度要求的指标范围内,满足控制及考核指标要求; 7)具备人工设定、调度控制、预定曲线等不同的运行模式、具备切换功能。正常情况下采用调度控制模式,异常时可按照预先形成的预定曲线进行控制; 8)向调度实时上传当前AVC系统投入状态、增闭锁、减闭锁状态、运行模式、电场生产数据等信息; 9)为了保证在事故情况下电场具备快速调节能力,对电场动态无功补偿装置预留一定的调节容量,即电场额定运行时功率因数0.97(超前)~0.97(滞后)所确定的无功功率容量范围。电场的无功电压控制考虑了电场动态无功补偿装置与其他无功源的协调置换; 10)能够对电场无功调节变化率进行限制,具备风电机组、无功补偿装置调节上限、调节下限、调节速率、调节时间间隔等约束条件限制、具备主变压器分接头单次调节档位数、调节范围及调节时间间隔约束限制。 3、系统特点 1)信息安全性高,满足《电力二次系统安全防护规定》、《风电场接入电网技术规定》等相关要求; 2)引入空气动力模分析式分析、保证机组少调、微调诉求;

机组自动发电控制系统设计

辽宁工业大学 电力系统自动化课程设计(论文)题目:机组自动发电控制系统设计(2) 院(系):电气工程学院 专业班级:电气08? 学号: 080303xxx 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签字) 起止时间:2011.12.26—2012.01.06

课程设计(论文)任务及评语 院(系):电气工程学院教研室: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注:成绩:平时20% 论文质量60% 答辩20% 以百分制计算

摘要 自动发电控制(AGC)就是通过监视电厂出力和负荷系统之间的差异,来控制调频机组的出力,以满足不断变化的用户电力需要,达到电能的发供平衡,并且使整个系统处于经济的运行状态。 本次课程设计对三台机组并联运行时各自有功率的分配进行设计当某台发电机组负荷改变导致频率改变时,由SCADA发送改变信号通过A/D转换器给单片机89C51,再由单片机89C51通过程序识别信号,再由输出口通过D/A转换器向AGC发送执行指令。最后AGC向发电机组发送改变运行状态指令。 关键词:AGC;89C51;SCADA;经济运行状态

目录 第1章绪论 (1) 1.1自动发电控制概述 (1) 1.2本文主要内容 (1) 第2章机组并联运行有功功率分配计算 (1) 2.1机组有功功率频率控制及自动发电的基本原理 (1) 2.1.1 机组有功功率频率控制 (1) 2.1.2 自动发电的基本原理 (2) 2.2单台机组有功控制的基本方法 (4) 2.3负荷变化时的功率分配计算 (4) 第3章自动发电系统硬件设计 (7) 3.1自动发电系统功能 (7) 3.2自动发电总体设计方案 (7) 3.3单片机最小系统设计 (8) 3.3.1 89C51单片机引脚功能 (8) 3.3.2 复位电路设计 (9) 3.3.3 时钟电路设计 (10) 3.3.4 直流稳压电源设计 (10) 3.3.5 单片机最小系统 (11) 3.4输入输出接口设计 (12) 第4章自动发电系统软件设计 (13) 4.1软件实现功能综述 (13) 4.2流程图设计 (13) 4.3程序清单 (15) 第5章课程设计总结 (17) 参考文献 (18)

用PLC的发电机组自动化控制

一、课程设计 1.1硬件条件 交流发电机实验机组、S7-200 PLC 单元(CPU226/EM235)、通讯电缆、通用电脑、彩色LCD 触摸屏、模拟辅机与蝶阀控制。 1.2设计目的 培养学生参阅国家和行业标准,掌握发电机组启停车控制的基本要求、系统构成及工作原理;初步学会PLC 的控制方法以及高级HMI 的应用;同组同学应分别选择实现机组开机准备、开机、并网、正常停机、事故停机、事故紧急停机等逻辑控制功能;初步熟悉HMI的应用方法。 这里负责的是正常停机、事故停机、事故紧急停机逻辑控制功能。 1.3设计内容 1、发电机组构成和系统工作原理、工作过程; 2、基于PLC 的系统总原理图,各部分工作原理、工作过程; 3、分别以机组开机准备、开机、并网、正常停机、事故停机、事故紧急停机等过程为侧重点简单编制PLC 程序框图; 4、与调速系统、励磁系统、同期装置的协调控制。 1.4设计要求 1、通过设计原理图,掌握实验装置的接线方法、完成上述功能。 2、设计验收时必须现场演示、提交课程设计报告(电子版)。 二、PLC介绍 可编程逻辑控制器,它采用一类可编程的存储器,用于其内部存储程序,执行逻辑运算、顺序控制、定时、计数与算术操作等面向用户的指令,并通过数字或模拟式输入/输出控制

各种类型的机械或生产过程。 2.1 S7-200 PLC 单元 西门子(SIEMENS)公司应用微处理器技术生产的SIMATIC 可编程控制器主要有S5 和S7 两大系列。目前,前期的S5 系列PLC 产品已被新研制生产的S7 系列所替代。S7 系列以结构紧凑、可靠性高、功能全等优点,在自动控制领域占有重要地位。 西门子S7-200PLC在实时模式下具有速度快,具有通讯功能和较高的生产力的特点。一致的模块化设计促进了低性能定制产品的创造和可扩展性的解决方案。来自西门子的S7 - 200微型PLC可以被当作独立的微型PLC解决方案或与其他控制器相结合使用。 CPU 226 集成24 输入/ 16 输出共40 个数字量I / O 点,可连接7 个扩展模块,最大扩展至248路数字量I / O 或35 路模拟量I / O 点,13 KB 程序和数据存储空间。直流输入继电器输出;电源电压85~264 V 交流;输入电压:24 V 直流;输出电压:24 V 直流、24~230 V 交流;输出电流:2 A,继电器 另外EM235 模块有AI4 /AQ1×12的I/O规格,其功能为4 路模拟输入,1 路模拟输出,12 位转换为模拟量扩展模块 三、发电机组的介绍 3.1发电机 是把动能或及其它形式的能量转化成电能的装置。一般的发电机是通过发动机先将各类一次能源蕴藏的能量转换为机械能,然后通过发电机转换为电能,经输电、配电网络送往各种用电场合。 发电机通常由定子、转子、端盖及轴承等部件构成。定子由定子铁芯、线包绕组、机座以及固定这些部分的其他结构件组成。转子由转子铁芯(或磁极、磁扼)绕组、护环、中心环、滑环、风扇及转轴等部件组成。由轴承及端盖将发电机的定子,转子连接组装起来,使转子能在定子中旋转,做切割磁力线的运动,从而产生感应电势,通过接线端子引出,接在回路中,便产生了电流。

调度自动化-自动发电控制(AGC)

自动发电控制(AGC) 1.概述 自动发电控制(AGC)应用是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最为基础的应用之一,提供对可调控发电设备的监视、调度和控制。通过控制调度区域内发电机组的有功功率使发电自动跟踪负荷变化,维持系统频率为额定值,维持电网联络线交换功率,监视和调整备用容量,满足电力供需的实时平衡,实现电网的安全、经济、优质运行。 2.设计依据 ?《智能电网调度技术支持系统自动发电控制应用功能规范》 ?DL/T 5003-2005电力系统调度自动化设计技术规程 ?DL/T 516-2006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运行管理规程 3.主要功能 (1)负荷频率控制 负荷频率控制是AGC的核心,是采用一定的控制策略计算区域调节需求,并将调节量按分配策略下发机组控制器设定功率,实现AGC闭环调节的过程。 AGC功能模块通过控制调度区域内发电机组的有功功率,使本区域机组发电出力跟踪负荷的变化,并使联络线的交换功率维持在计划值附近,以满足电力供需的实时平衡。 (2)断面有功控制 有效防止断面越限情况的发生,在断面越限后迅速调节断面下相关机组,使断面恢复限值内运行,保障电网安全稳定运行。 (3)特高压控制 根据特高压联络线的特点实现特高压控制所需的功能。主要包括:特高压联络线监视、特高压联络线控制、特高压联络线考核模、特高压联络线人机界面展示等。 (4)风电优先控制 采用风电优先原则进行AGC协调控制,优先调节风电,协调AGC进行电

网调频和调峰,提高电网接纳风电的能力。 4.特色应用 ●2012年,完成河北电网AGC项目, 河北电网的投入AGC机组较多,机组 对电网的调节需求响应快,容易造成区域过调,使区域ACE的方向正负 波动,导致机组来回调节,加入了机组反调节保护策略后,提高了AGC 区域指标,同时减少了机组不必要的功率调节。 ●2012年,完成新疆电网AGC项目, 由于新疆电网频繁出现断面越限的情 况,为了有效防止断面越限,采用断面约束控制策略后,基本杜绝了以 往频繁出现的断面越限情况,提高了电网运行的安全性。 ●2013年,完成辽宁电网AGC项目,针对辽宁工业负荷较多,负荷短期变 化较快,这就导致ACE波动较大,使AGC机组频繁地上下调节。为了有 效地缓解机组的调节压力并保证电网安全,提出全新的AGC机组控制模 式及其相应的考核办法,即单方向调节时当前指令以前一个指令作为基 点,使机组调节方向更加清晰,防止机组频繁上下调节。 ●2014年,完成东北电网AGC项目,针对网调特点,实现AGC多区域控制 策略,支持在本控制区域内部建立多个子控制区域的控制与监视模型。 不同的子控制区域具备不同的控制目标和控制模式,并可在线切换机组 的控制目标和控制模式。 5.产品展示 运行监控界面

自动发电控制(AGC)的原理及应用

自动发电控制(AGC)的原理及应用 编写:黄文伟 贵州电力调度通信局 2005年9月

目录 1. 概述 (3) 1.1.AGC的作用 (3) 1.2.AGC的目的 (3) 1.3.AGC的意义 (4) 1.4.AGC的地位 (4) 2. AGC的基本原理 (4) 2.1.负荷频率特性 (6) 2.2.机组功频特性 (6) 2.3.系统频率特性 (8) 2.4.独立系统调频 (9) 2.5.自动调频方法 (11) 2.6.联合系统调频 (12) 3. AGC的系统体系 (14) 3.1.系统构成 (14) 3.2.控制回路 (15) 3.3.与能量管理系统的关系 (15) 3.4.与其他应用软件的关系 (15) 4. AGC的控制原理 (16) 4.1.控制量测 (16) 4.2.净交换功率计划 (17) 4.3.区域控制偏差 (17) 4.4.区域控制方式 (19) 4.5.ACE滤波、补偿及趋势预测 (19) 4.6.负荷频率控制 (20) 4.7.在线经济调度 (20) 5. AGC的控制方法 (21) 5.1.机组控制方式 (21) 5.2.控制区段与策略 (22) 5.3.区域需求 (23) 5.4.机组功率分配 (24)

5.5.机组期望功率 (25) 5.6.机组控制校验 (27) 5.7.基点功率计划 (28) 5.8.AGC工作流程 (29) 6. AGC的控制性能标准 (30) 6.1.区域控制标准(A/B) (30) 6.2.控制性能标准(CPS) (32) 7. AGC的控制对象 (33) 7.1.电厂控制器 (34) 7.2.机组控制单元 (34) 7.3.RTU控制装置 (35) 7.4.机组运行状态 (35) 7.5.控制器信号接口 (36) 8. AGC的操作与监视 (37) 8.1.运行操作方式 (37) 8.2.运行监视状态 (37) 8.3.备用容量监视 (38) 8.4.控制性能监视 (39) 8.5.运行状态监视及告警 (40) 8.6.人机交互界面 (41)

600MW超临界机组的自动发电控制

600MW超临界机组的自动发电控制 江苏省电力试验研究院有限公司 2007 年 7 月

1. 超临界机组的特性 1.1 临界火电机组的技术特点 超临界火电机组的参数、容量及效率 超临界机组是指过热器出口主蒸汽压力超过22.129MPa。目前运行的超临界机组运行压力均为24MPa~25MPa,理论上认为,在水的状态参数达到临界点时(压力22.129MPa、温度374.℃),水的汽化会在一瞬时完成,即在临界点时饱和水和饱和蒸汽之间不再有汽、水共存的二相区存在,二者的参数不再有区不。由于在临界参数下汽水密度相等,因此在超临界压力下无法坚持自然循环,即不再能采纳汽包锅炉,直流锅炉成为唯独型式。 提高蒸汽参数并与进展大容量机组相结合是提高常规火电厂效率及降低单位容量造价最有效的途径。与同容量亚临界火电机组的热效率相比,采纳超临界参数可在理论上提高效率2%~2.5%,采纳超超临界参数可提高4%~5%。目前,世界上先进的超临界机组效率已达到47%~49%。 1.2 超临界机组的启动特点 超临界锅炉与亚临界自然循环锅炉的结构和工作原理不同,启动方法也有较大的差异,超临界锅炉与自然循环锅炉相比,有以下的启动特点: 1.2.1 设置专门的启动旁路系统 直流锅炉的启动特点是在锅炉点火前就必须不间断的向锅炉进水,建立足够的启动流量,以保证给水连续不断的强制流经受热面,使其得到冷却。 一样高参数大容量的直流锅炉都采纳单元制系统,在单元制系统启动中,汽轮机要求暖机、冲转的蒸汽在相应的进汽压力下具有50℃以上的过热度,其目的是防止低温蒸汽送入汽轮机后凝聚,造成汽轮机的水冲击,因此直流炉需要设置专门的启动旁路系统来排除这些不合格的工质。 1.2.2 配置汽水分离器和疏水回收系统 超临界机组运行在正常范畴内,锅炉给水靠给水泵压头直截了当流过省煤器、水冷壁和过热器,直流运行状态的负荷从锅炉满负荷到直流最小负荷。直流最小负荷一样为25%~45%。 低于该直流最小负荷,给水流量要保持恒定。例如在20%负荷时,最小流量为30%意味着在水冷壁出口有20%的饱和蒸汽和10%的饱和水,这种汽水混合物必须在水冷

中国南方电网自动发电控制(AGC)技术规范(试行)

中国南方电网 自动发电控制(AGC)技术规范 (试行) 中国南方电网电力调度通信中心 2009年4月

目次 前言................................................................... III 1 总则. (1) 1.1 目的意义 (1) 1.2 装备体系 (1) 1.3 适用围 (1) 2 引用文件 (1) 2.1 引用规则 (1) 2.2 引用列表 (2) 3 术语释义 (2) 3.1 远动功能 (2) 3.2 系统装备 (3) 3.3 功能作用 (4) 3.4 技术性能 (5) 3.5 网路拓扑 (5) 4 总体要求 (6) 4.1 基本要求 (6) 4.2 功能要求 (6) 4.3 通信要求 (8) 4.4 区域AGC控制性能评价标准 (9) 5 调度主站 (9) 5.1 总体要求 (9) 5.2 功能要求 (9) 5.3 机组发电控制 (11) 5.4 备用容量监视 (14) 5.5 安全约束控制 (15) 5.6 主站AGC必须的安全措施 (16) 6 水电子站 (17) 6.1 功能要求 (17) 6.2 技术要求 (17) 6.3 远动信息 (18) 6.4 电厂机组的控制 (19) 6.5 电厂控制性能标准 (23) 6.6 水电厂AGC安全措施 (23) 7 火电子站 (24) 7.1 功能要求 (24) 7.2 技术要求 (25) 7.3 远动信息 (26) 7.4 电厂机组的控制 (27) 7.5 电厂控制性能标准 (29) 7.6 火电厂AGC安全措施 (29)

8 电厂AGC测试 (30) 8.1 测试适应情况 (30) 8.2 职责分工 (30) 8.3 总体要求 (30) 8.4 测试流程 (32) 8.5 电厂AGC测试目的和容 (32) 8.6 电厂AGC性能评价 (39) 附录A 频率响应系数的计算 (40) 附录B 控制性能标准 (41) 附录C 扰动控制标准 (43) 附录D 火电厂测试方案 (44) 附录E 水电厂测试方案 (5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