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彩色设备色彩管理

浅谈彩色设备色彩管理
浅谈彩色设备色彩管理

浅谈社会工作服务中的“颜色管理”运用

浅谈社会工作服务中的“颜色管理”运用 颜色管理,是把颜色附着在管理上,也称色彩管理、色别管理,包括地面、墙壁、设备设施等管理,让有关人员能透过颜色易于辨识、比较、了解的特性,而很容易知道管理的重心所在,该如何遵循,避免出错,提高工作效率。在社会工作服务中,颜色管理是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模式及方法,能够带来管理及服务的双重优化效果,在物资管理、服务场所功能布置及设计、服务对象管理、服务内部管理等方面有着不一样的效用,能够便于场地物资管理,改变杂乱的情况,能够促使服务使用者及工作人员易于辨识服务,也能够在工作过程中促成人员明知服务的重心所在,提高社会工作服务效率。 颜色管理方法论 颜色管理的方法主要有颜色优势法、颜色层别与颜色心理法三种。在社会工作服务及管理中,我们可以借鉴企业在开展颜色管理方面的优势经验,以优势法为主,可以收到立竿见影的效果,颜色层别管理为副,颜色心理学为辅。 1、颜色优势法 颜色优势法指的是选用不同颜色来区分优势程度的方法,一般以绿、蓝、黄、红作为区分色彩,并依次代表优势程度,绿为佳红为次(绿>蓝>黄>红)。 首先,可结合社会工作服务场所(机构)内开展的“5S运动”推行颜色管理。“五常法”,也称“5S运动”,是用来维持品质环境的一种有效技术,其意义为常组织,常整顿,常清扫,常规范;整顿(Seiton),即有专人负责维护及保养设备及设施,需要物资的时候能够随时拿到;整理(Seiri),即服务场所内的不良物资及时更换,不需要使用的物资及时清理,不让其堆积;清扫(Seiso),是随时保持干净,减少灰尘;整洁(Seiketsu),即保持穿戴工服及佩戴工作证,保持个人礼仪;素养(Shitsuke),则是服务精神的体现,社会工作者需要保持一颗积极向上的心态,保持社会工作专业素养,定期对服务进行梳理,讨论服务成效。在颜色管理的运用上,可以根据以上五个方面的内容制作看板并进行颜色公示,根据各项工作的完成情况进行颜色优势划分,并对其中欠佳内容进行情况说明及整改;其中整理、整顿工作可采用拍照的方法进行,好坏均拍,定期公示,并说明好坏原因。

色彩管理的现状及其发展

色彩管理的现状及其发展 摘要色彩管理技术是实现图像色彩一致性的关键技术,本文浅析了色彩管理的现状及其发展,并对色彩管理的实施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色彩管理,ICC标准、色彩管理系统 对任何一个新生事物的认识和认可,都有一个时间的过程,色彩管理也是一样,色彩管理在中国的推广已经有十几年的时间了,起初大家对色彩管理的作用持怀疑态度,近几年随着色彩管理技术的日益成熟,色彩管理软件的日益增加,色彩规范的日益完善, 很多企业已经开始应用色彩管理,但有很多业内用户只是把色彩管理看作一个软件或者一台仪器,并不清楚色彩管理的真正含义所在。那么什么是色彩管理呢?为什么要进行色彩管理呢? 一、色彩管理的含义 不同的色彩设备使用不同的颜色空间,相同的颜色空间在不同设备上也有不同的再现特性,因此不同的输入、输出和显示设备具有不同的色彩再现能力,色彩管理就是在颜色失真最小的前提下将图像的色彩数据从一个色空间转换到另一个色空间的过程,它的主要目的就是实现不同色空间的转换,以保证相同图像的色彩在采集、输入、显示、处理和输出的过程中所表现的外观尽可能匹配,最终达到原稿与复制品的颜色和谐一致,也就是常说的WYSI-WYG (What You See Is What You Get“所见即所得”)。 二、色彩管理的现状 应用现状。随着色彩管理技术的逐渐成熟,20世纪初色彩管理在我国进入了实用化阶段,不仅印刷行业使用,其他与颜色信息复制和传递相关的领域也都在使用。具有实施色彩管理条件的企业非常多,很多企业都购买了色彩管理的软硬件设备,尤其是购买了CTP(Computer-to-plate脱机直接制版)设备的企业,几乎都配套购买了色彩管理设备,更多的企业虽然还没有实行色彩管理,但也有这方面的想法,似乎色彩管理已经深入人心,但事实上中国目前的色彩管理应用现状还是有些“曲高和寡”,色彩管理的作用还没有完全发挥出来,效果并不十分理想。一些现代化的先进企业,以色彩管理为纲,实施印前、印刷全程色彩管理,有些企业只在部分生产环节采用了色彩管理,还有多数的企业根本就没有使用色彩管理,究其原因大致有两个:一是认识上受传统生产方式和观念的束缚,还没有完全转变到现代化生产方式上来;二是受技术水平和操作人员对色彩管理技术掌握上的制约,仅仅在设备安装时做了色彩管理,而缺少平时的技术维护。 三、色彩管理的发展 传统的色彩管理的实现在应用层上,每个应用有特定的模块处理从一个颜色空间到另一个空间的色彩匹配。颜色值的指定直接与它们在特定设备上的表示相关,但是,系统中相关变量和条件的任何改变都将导致应用中所有色彩匹配模块的修改。这种实现方法简单、费时且开销比较大,随着大多数行业使用全数字化工作流程的开始,色彩测量技术和标准也得到了很大改进。 (一)色彩管理工具的发展。 色彩管理技术的发展使色彩管理工具尤其是软件功能得到很大的提升,从而使色彩管理的效果得以不断提高。ICC国际色彩联盟规定了一个统一的色彩管理标准。色彩管理的工具都是以国际色彩协会( ICC)发布的标准为基础的,如:Adobe Photoshop的色彩管理系统。爱克发公司的用于创建ICC特性描述文件的

颜色管理规范操作手册(第三版)

颜色管理规范操作手册 一、图片文件设置 1、统一使用最新的RGB模式的模版; 2、客户文件从加盟商→销售部→工厂全过程为RGB模式,不需要转换成CMYK; 3、客户图片文件的存储格式(包括修改、传送等过程中)使用JPG格式; 二、ICC文件及安装使用 1、所有参与图片处理、校色的电脑需安装INDIGO最新的ICC文件: Daqi--HPIndigoGlossExp05 2、ICC文件的安装使用说明: ①鼠标右键单击ICC文件,选择【安装配置文件】; ②在photoshop软件里面选择【编辑】-【颜色设置】,在工作空间选项卡中CMYK选 择安装的ICC文件;或者选择【编辑】-【颜色设置】-【载入CMYK…】然后在ICC 文件所在位置选择INDIGO的ICC文件; 三、应用软件设置 1、PS版本:所有印前应用软件的版本应保证为photoshop CS或更新的版本; 2、工作色彩空间:所有印前应用软件的色彩空间设置为ColorMatch RGB,首先在 photoshop中选择【编辑】-【颜色设置】进行设置;然后选择【编辑】-【指定配置文件】进行设置;

3、校样条件:在photoshop中选择【视图】-【校样设置】-【自定】-【要模拟的设备】中添加indigo的icc,并选择此项。另外在下方选择【黑场补偿】的选项。 4、保存设置:在图片保存时候,格式选择为jpg格式,并且选择下方的【icc配置文件】;

四、校色标准 1、使用大琦数码印刷提供的校样稿电子档和纸质版校样稿进行校样; 2、纸质版校样稿应该存放在不透光的纸质文件袋内; 3、加盟商、设计部、客服部等要保证至少有一台专门用于校色的电脑; 4、校色用的或设计用的电脑应配备遮光罩; 5、显示器的校正步骤: ①显示器预热:显示器打开后预热半小时; ②减少动态变化:将室内光源调整到一个可以经常保持的水平,关掉额外光源(最好 配备遮光罩),设定显示器的亮度和反差: ③桌面背景设置:关掉所有桌面图案,将显示器的背景色改为中性灰; ④设定Gamma值,调出Gamma控制面板,选择适当的目标Gamma值,使用的是1.8; ⑤校正白场:先在Photoshop中建立一个空白新文件,然后选一张与印刷用同样白度 的纸张,点击WhitePoint按钮,拖动三角形滑块直到显示器中的白色与纸样中的白 色尽可能的匹配; ⑥校正Gamma值:用GammaAdjustment调整,直到三角形滑块上方的双色灰色条中的 两种色块视觉效果相近,没有明显界限为止; ⑦校正色彩均衡度及灰平衡:点击Balance,调整RGB三色滑标,直至滑标下方的灰 梯尺中没有色彩,为一灰色的色阶; ⑧校正黑场:点按“BlackPoint”,拖动RGB三色滑标直至滑标下方灰梯尺的暗部与 印刷中灰梯尺的暗部感觉一致。 6、周期性校样:显示器进行首次校样后需要确保其设置不被随意改动,并定期(每 周或至少每两周)进行周期性校样;

色彩传感器及其应用

色彩传感器及其应用 南京农业大学朱冲【摘要】颜色传感器在工业、生产自动化和办公自动化中都有很大用处,介绍了影响颜色检测准确度的几 个参数,阐述了颜色传感器发展的难点。还介绍了目前传感器发展的两个主要方向,显示了颜色传感器在 工业自动化进步中所发挥的积极作用。 【关键词】:颜色识别;颜色传感器;信号处理 Color sensor and its application The color sensor is very useful in industrial automation,Introduces several parameters influencing the accuracy of color detection,This paper expounds the difficulties in the development of color sensor.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current two main direction of sensor development.Display the positive role of color sensor in industrial automation in progress. 【Key word 】:color discrimination Color sensor signal processing 1.引言 在色彩电子设备出现以前,人类是靠眼睛来感知色彩的。人眼睛能辨别物象本体的明暗看到物件的立体程度。慢慢出现了色彩传感器电子设备,它能代替人眼感知色彩,而且鄙人更能区分非常细微的色彩差异,色彩传感器电设备可以辨别达到1000万种的色彩差异。颜色检测和颜色变化的识别在终端设备上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比如色彩监视器的校准装置,彩色打印机和绘图仪,涂料、纺织品和化妆品制造,以及医疗方面的应用,如血液诊断、尿样分析和牙齿整形;也在工业应用中起着重要作用,例如,在工业方面可用来监测生产流程及产品质量;在电子翻印方面可用于实现颜色的真实复制而不受环境温度、湿度、纸张以及调色剂的影响;在商品包装中,通过对一包装纸两相邻标签颜色的探测可实现自动控制,在自动颜色计数中可自动统计各种颜色的数目。色彩传感器系统的复杂性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确定色彩的波长谱带或信号通道的数量。此类系统从相对简单的三通道色度计到多频带频谱仪种类繁多。本文就某一色彩传感器谈论其原理及应用。 2.色彩传感器的工作原理 色彩传感器分为三种不同类型:光到光电流转换,光到模拟电压转换,光到数字转换。前者通常只代表实际色彩传感器的输入部分,因为原始光电流的幅度非常低,总是要求放大,以将光电流转换成可用的水平。所以,最实用的模拟输出色彩传感器至少会有一个跨阻抗放大器,并提供电压输出。 2.1光到光电流转换器原理 光到光电流转换器由光电二极管或具有色彩滤波器的光电二极管组成,光电二极管和发光二极管相似,核心也是p- n结,但光电二极管是把光能转为电能的转换器。在光电二极管外壳上有一个能让光照射到光敏区的窗口,光电二极管工作在反向电压下。无光照时,反向偏置的p- n结中只有微弱的反向漏电流一暗电流通过。当有光子能量大于p- n 结半导体材料禁带宽度的光波照射时,p- n结各区域中的价电子吸收光子能量后,将挣脱束缚而成为自由电子,同时产生一个空穴,这些由光照产生的自由电子和空穴称为光生载流子。在远离耗尽层的p区和n区中,因电场强度弱,光生载流子只能作扩散运动,在扩散过程中因复合而消失,不可能形成光电流。而耗尽层中由于电场强度大,光生自由电子

对色灯箱使用和颜色管理办法

对色灯箱使用和颜色管理办法 1.目的 规范灯箱的操作和公司对颜色的管理 2.适用范围 公司内灯箱的使用和面料辅料的对色相关人员 3. 内容 3.1灯箱的使用规范 3.1.1将随机电源线与灯箱连接好,另一端插头接到电源供电插座,接通电 源(220V 50HZ)。 3.1.2轻按对色灯箱面板上ON/OFF键,LCD液晶模块(带背光照明)显示 接通电源,并流动显示各光源名称,累计使用时间及开关次数。 3.1.3按D65、UV、F,TL84,CWF键均可自动切换,也可同时开启多种光 源(同时按下)在单一光源的情况下,显示的时间为对应光源名称和 使用时间,在多光源启动的情况下,流动显示已启动光源名称和使用 时间。按键板上的CLR键用做复位清零,在单一光源启动的情况下方 有效 3.1.4将被检测品放在灯箱底板中部位置。观察角度以90度光源,45度视 线为宜。可根据被测物品形状调整适当角度,达到检测最佳效果,光 源从垂直入射到被检测物品上,观察者从45度观察 3.1.5 关闭电源按ON/OFF键。 3.2灯箱的维护保养 3.2.1长时间不使用灯箱应关闭电源,并用灯箱罩罩住 3.2.2如果灯箱内壁板沾有污渍时,可使用干净软布蘸碱性低浓度清洁剂

抹擦干净,使内框清洁、干燥、避免检测物品损坏灯箱内壁吸光涂 层,影响对色效果 3.2.3如果灯箱内板受到损环,不能起到吸光作用,应重新更换。 3.2.4 灯管使用应该记录使用时长,超时而引起两端发黑老化应更换新灯 管,并做好更换记录更换新灯管时,参照灯管的排列位置进行安装, 各种源(管)都有相应位置安装,不可将灯管的位置颠倒。旧光管更 换后,应将原使用时间清零(即重新开始计时),清零方法:开启更 换好的灯管,用螺丝刀等伸入到CLR中心圆孔,按一下该键即可(其 它光管使用时间不会被清零)。注意:不要随意使用CLR按键,以免 误将计时系统时间清零 3.2.5本灯箱所配备标准光源,全部安装在灯箱的固定位置上,位置不能 颠倒。 4.颜色管理规范 4.1光源 面料入库后由面料管理员随机剪取每一批的缸差样送往颜色管理员确认 颜色。光源按照客户要求的光源。对色时必须在2种以上光源下确认。 在第1光源下严格对色,并在第2光源下确认演色性是否在要求范围内。 关于演色性允许范围与色样相同。 第1光源 U3500 第二光源 D65(TARGET)

色彩管理的原理和基本流程

色彩管理的原理和基本流程 中广网2008-02-25 [打印本页] [推荐给朋友] [字号大中小] [关闭] 颜色管理的过程非常复杂,但是色彩管理的原理并不复杂,它只是用一句话就能说明:色彩管理就是使用不同的色域转换策略,处理采集、显示、输出之间色域不匹配的问题。再浓缩一点更简单:用不同的数据在不同的设备上还原再现相同的颜色。 图5-18 色彩管理并不是万能的,没有人吹嘘的那么好,没有一种转换方式的影调、层次、压缩、扩展或复制的方案是十全十美的,任何色彩管理都离不开实践和经验的积累,对色彩的最终的判断是人的评价,人眼是最精密的仪器。色彩除了数据外观之外,还受哲学、心理、艺术等因素影响,它是综合的。色彩管理只是管理了一些数字,与我们真正的高要求还有不小的差距,但是色彩管理的科学研究非常有价值,它引导我们沿着正确的再现方向前进,明确地传递了色彩的外观。如果用一个比例来界定,色彩管理可以使80%的色彩得到80%的准确再现度,这已经很了不起了。色彩管理

的色彩转换过程如下。 把通过数码相机、扫描仪或其他形式获得的影像与PCS对应,PCS使用CIE XYZ或CIE Lab 独立色彩空间认识其真实的色彩,确定它的色彩感觉,具体的运算是:运用相对意图,建立颜色对应表,也就是数学换算方式,如图5-18所示。 PCS再与输出设备的ICC对应,运用独立色彩空间,与输出的CMYK或者是RGB相关联,并且建立颜色对应表,计算出还原真实颜色应该在什么颜色上使用什么数据才能够再现色彩原有的外观(图5-19)。一般要指定再现意图。 图5-19 自主选择或自动选定CMM转换模块,可以从源文件到目标文件由PCS直接将两个颜色转换表联接在一起,建立一个从采集设备到输出设备的转换表(图5-20)。

浅谈色彩管理技术

一、色彩管理系统的工作流程分析 色彩管理从某种意义讲,是一个关于色彩信息的正确解释和处理的技术领域,即管理人们对色彩的感觉。客观地说,就是在色彩失真最小的前提将图像的色彩数据从一个色空间转换到另一个色空间的过程。 在整个图像复制的工艺流程中,所涉及到的设备都具有其自身表现色彩的能力,即不同的色空间(图一),色彩管理的主要目的就是实现不同色空间的转换,以保证同图像色彩从输入显示、输出中所表现的外观尽可能匹配,最终达到原稿与复制品的色彩和谐一致。建立设备的色彩描述文(Profile)是色彩管理的核心,描述文件系统中每个设备的具有代表性的颜色特征加以描,如色度特性化曲线、输出色色域特性曲线等,色彩管理系统利用这些具有代表性的颜色特征实现各设备色空间的匹配和转换,最终达到所见即所得。 1.对扫描仪作色度特性化,建立扫描仪的色彩描述文件,对照输入图像的RGB值,依据描述文件转换到标准色空间。 2.对显示器作色度特性化,建立显示器描述文件,通过CMS转换到标准色空间。 3.对输出设备进行色域特性化,建立输出设备的描述文件,依据描述文件,把CMYK网点百分比转换到标准色空间。 4.输入、显示和输出设备都处在同一标准色空间下,从而获得统一颜色外观。 二、色彩管理的要素 进行色彩管理,必须遵循一系列的规定的操作过程,才能实现预期的效果。色彩管理的过程有三个要素,这三个要素简称为“3C”,即“Calibration”-校准、“Characterization”-特性化及“Conversion”-转换。 1.校准 为了保证色彩信息传递过程中的稳定性、可靠性和可持续性,要求对输入设备、显示设备、输出设备进行校准,以保证它们处于标准工作状态。 ①输入校正 输入校正的目的是对输入设备的亮度、对比度、黑白场(RGB三原色的平衡)进行校正,以对扫描仪校正为例,当对扫描仪进行初始化归零后,对于同一份原稿,不论什么时候扫描,都应当能获得相同的图像数据。 ②显示器校正 显示器校正使得显示器的显示特性符合显示器自身的设备描述文件中设置的理想参数值,使显示卡依据图像数据的色彩资料,以正在显示屏上准确显示色彩。

颜色管理实用办法

XX市xxxx有限公司

xx市xxxx有限公司

xx市xxxx有限公司 标题生产区域5S颜色管理页次 1 / 3 一、地面上标线区分及颜色识别 项次项目5S颜色及文字符号规定 1 厂房地面 通道线 (例:车间通道、物 流通道等) 线条颜色:以斑马线/黄 色为准 线条宽度: 工作区工作区 线条黑黄色通道 工作区工作区通 通道上方向/物流采用纯黄色 2 设备/物料架/桌椅/ 工作台/辅助设备 等固定位置定位线 (例:机台、工作台、 烤箱、物料架等) 线条颜色: 红色 线条宽度: 1cm 线条长度: 1cm 线条红色 3 移动/周转类设备 器具定位线 (例:转料车、周转 箱、干燥箱等) 线条颜色: 黄色 线条宽度: 线条长度: 实际大小为限 线条纯黄色:有间断 4 平板车、叉车等大 型移动物体定位线线条颜色: 黄色 线条宽度: 线条为黑黄间隔色 5 待处理区/不合格 品定位线线条颜色: 红色 线条宽度: 线条: 红色 6 门所有门上须贴标识: 请随手关门+推/进门锁上方:请随手关门门锁下方:推/进标识

xx 市xxxx 有限公司 标 题 生产区域5S 颜色管理 页 次 2 / 3 二、工作台面/物料架文字标识及颜色识别 项次 项目 5S 颜色及文字符号规定 7 作业状态标识 1、 待*** 2、 已*** 待***:白底 已***:绿底 其它:黄底 回收/报废区:红底 长*宽=15*4 (*表示各站实际名称, 如待固晶区) 台面区域划分 作业区隔线:绿色 不合格或返工区隔线:红 色 工具、物品区域线:兰色 线条宽:1CM 作业区隔线: 不合格或返工区隔线: 工具、物品区域线: 8 产品类别: A20 A30 A50 I30 机台号类 产品类别尺寸: 长*宽=6*4 字体:隶书72# 兰底 机台号用标签纸:长*宽=6*4 9 辅材类别: 主要材料直接以 名称作标识 统一尺寸: 长*宽=15*4 字体:隶书54-72# 绿底 例: xx 市xxxx 有限公司 标 题 生产区域5S 颜色管理 页 次 3 / 3 三、其它目视识类颜色识别 项次 项目 5S 颜色及文数字符号规定 物料加或干燥箱品产品放置时以产品类型区分,在区隔位用胶套,产品类型变更直接更换即可

有关色彩管理的基本知识介绍

有关色彩管理的基本知识介绍 工业产品色彩质量的管理。内容包括材料的选定、试验、测色、判定完成色彩之好坏、限定与色样本的误差允许范围、色彩的统计及整理等。在各种色彩材料、印刷、涂饰、染色、彩色电视、彩色照片、色彩调节等的生产和应用中,严格色彩管理至为重要。方法有测色学的色彩管理(用测试的办法)和现场的色彩管理(使用色标)。 所谓色彩管理,是指运用软、硬件结合的方法,在生产系统中自动统一地管理和 调整颜色,以保证在整个过程中颜色的一致性. 色彩管理的主要目标是:实现不同输入设备间的色彩匹配,包括各种扫描仪、数字照相机、PhotoCD等;实现不同输出设备间的色彩匹配.包括彩色打印机、数字打样机、数字印刷机、常规印刷机等;实现不同显示器显示颜色的一致性,并使显示器能够准确预示输出的成品颜色;最终实现从扫描到输出的高质量色彩匹配. 色彩管理的目的是要实现所见即所得。 色彩管理的过程 进行色彩管理,基本需要顺序地经过三个步骤,这三个步骤称为“3C”,即“Calibration”(设备校正),“Characterisation”(设备特征化)及“Conversion”(转换色彩空间). 色彩管理的方法 1、输入设备的校正与特征化; 2、显示器的校正与特征化; 3、印刷打样设备的校正与特征化; 4、色彩转换。 色彩管理系统是以CIE色度空间为参考色彩空间,特征文件记录设备输入或输出 的色彩特征,并利用应用软件及第三方色彩管理软件作为使用者的色彩控制工具,其 核心是用于标识彩色设备色彩特征的设备特征文件,而设备特征文件必须在一定的标 准基础上建立,才能达到色彩管理的目的.ICC国际色彩聪明为了通过色彩特性文件进行色彩管理,以实现色彩传递的一致性,建立了一种跨计算机平台的设备颜色特性文 件格式,并在此基础上构建了一种包括与设备无关的色彩空间PCS(Profile Connection Space),设备颜色特性文件的标准格式(ICC Profile)和色彩管理模块CMM(Color Management Modle)的系统级色彩管理框架,称为ICC标准格式,其目标是建立在一个可以以一种标准化的方式交流和处理图像的色彩管理模块,并允许色彩管 理过程跨平台和操作系统进行.

色彩化管理制度

色彩化管理制度 一、目的: 为美化工作环境,提升企业形象,打造国际一流企业,特制定本制度。、 二、范围: 本制度适用于在选矿厂车间内作业的所有人员。 三、职责: 1、车间主任、当班班长是所辖区域内的第一责任人,对在本责任区域内作业的所 有人员都有监督、指导保护好色化地面、设备、设施的职责。 2、各岗位人员有保护、保持本岗位区域内色彩化完好的责任和义务,对在本岗位 责任区内不服从指挥的作业人员,有权责令其停止作业,对不听劝阻的有权将其清出现场并及时向上级报告 四、管理要求与方法 1、凡在色彩化区域内作业的人员,必须在保证色彩化不受损坏的前提下开展作业。 2、各岗位及保洁人员必须在第一时间内将溅落到色彩化区域内的矿浆、泥沙及水 清理干净。如遇设备故障暂不能停车处理时,则须用安全围栏将该区域围起并挂“禁止入内“警示牌。 3、维修人员(包括外委施工单位)在移动电焊机、氧气瓶、乙炔瓶或个人难以负 重的物料时,必须由天车吊运,或由胶轮小车倒运,禁止在色彩化地面上拖拽工具、设备、材料等物品。 4、维修人员(包括外委施工单位)如必须在色彩化区域作业时,首先必须在作业 区域内铺设好垫皮,并及时清除垫皮上泥沙及杂物保持作业现场整洁。 5、由维修作业人员造成的色彩化被污染,必须在作业任务结束的同时将被污染的 区域清理干净。若未能及时清理的将对其考核。 6、色彩化区域内定置摆放的物品除外,禁止存放其他物品。定置摆放区域内的物

品必须保持干净整洁并在下方垫好垫皮。禁止铁器及其他钝器直接放置于色彩化地面。 7、如在本区域内发生色彩化被损坏,即扣发该车间主任当月绩效工资的10%,扣 发当班班长绩效工资的15%,对当事人处以100—500元的罚款。 五、附责: 1、本制度由选矿厂安全科负责解释 2、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开始实施

高仿真复制色彩管理的方法和步骤

高仿真复制色彩管理的方法和步骤 高仿真复制色彩管理应采用标准的环境光源保持室内光线恒定,使艺术品原作的颜色与屏幕颜色及涂布宣纸印刷颜色基本一致。选用光源应考虑以下两个方面:一是较好的色温,国际标准标准中将基本的观察照明推荐为与相关色温在50000 K的日光光谱分布相匹配的CIED50标准化光源。二是具有较高的显示指数,R值应大于95%光谱显示特性的荧光灯管。实验采用德国JUS公司的荧光灯管显示指数为97%能完全反射被照明物的真实色彩。 (一)扫描仪的色彩管理 艺术品高仿真复制的关键环节之一在于对原作进行实物扫描,从一开始在扫描时就从原作中获得所需要的全部信息。这就需要对扫描仪进行校准。 扫描仪校准的目的是对扫描设备的亮度、对比度、黑白场进行校正,以保证当扫描仪初始化归零后,对于同一份原稿,无论什么时候扫描,都可以获得相同的图像数据。要实现这一目标必须建立扫描仪特性文件。扫描仪的校准和特性文件生成借助于1T8.7/1(扫描用标准透射稿)或1T8.7/2(扫描用标准反射稿)标准原稿和扫描仪特性文件生成软件来完成。以下是借助于扫描仪特性文件生成软件Scanopen 进行扫描仪的校准和特性文件的生成的具体步骤。

1.提前30分钟打开扫描仪与热管,以保证灯管的发光达到正常稳定的状态。 2.清洁平板扫描仪载物台的玻璃。 3.使用平板扫描仪时注意将色卡的边缘与载物台的边框对齐,防止扫描影像倾斜。 4.启动扫描应用程序,清除扫描仪的所有色彩调整、控制与管理的选项,设置扫描仪,并详细记录扫描仪的设置状态。 5. 打开Scanopen,点击“开始生成特性文件”,按照提示框选整个色卡,然后点击“扫描”按钮扫描色卡图片。 6.根据提示勾选色卡的“左上角”、“右上角”、“右下角”。 7.点击“创建特性文件”按钮,创建一个扫描仪的ICC特性文件,特性文件制作完成。 8载入测试文件与参考文件:再次打开色彩管理应用软件,进入扫描仪色彩管理的选项,输入扫描卡所得到的数字影像,即测试文件,然后在参考文件夹中选取相应的参考文件,点击“打开”按钮,将选定参考文件送入色彩管理应用软件中。 9.建立并保存配置文件:单击“创建配置文件”按钮,弹出保存配置文件对话框。 (二)微喷打印机的色彩管理

摄像头图像管理组织基本知识分析色彩篇

Camera 图像处理原理分析色彩篇 1 前言 做为拍照手机的核心模块之一,camera sensor效果的调整,涉及到众多的参数,如果对基本的光学原理及sensor软/硬件对图像处理的原理能有深入的理解和把握的话,对我们的工作将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否则,缺乏了理论的指导,只能是凭感觉和经验去碰,往往无法准确的把握问题的关键,不能掌握sensor 调试的核心技术,无法根本的解决问题。 所以,这里笔者结合自己出于对摄影的爱好所学习的一些图像处理相关的原理,试图通过分析一些与Sen sor图像处理相关的因素,和大家分享一下自己的一些理解,共同探讨,共同学习进步。 2 色彩感应及校正 2.1 原理 人眼对色彩的识别,是基于人眼对光线存在三种不同的感应单元,不同的感应单元对不同波段的光有不同的响应曲线的原理,通过大脑的合成得到色彩的感知。一般来说,我们可以通俗的用RGB三基色的概念来理解颜色的分解和合成。 理论上,如果人眼和sensor对光谱的色光的响应,在光谱上的体现如下的话,基本上对三色光的响应,相互之间不会发生影响,没有所谓的交叉效应。 但是,实际情况并没有如此理想,下图表示了人眼的三色感应系统对光谱的响应情况。可见RGB的响应并不是完全独立的。

下图则表示了某Kodak相机光谱的响应。可见其与人眼的响应曲线有较大的区别。 2.2 对sensor的色彩感应的校正 既然我们已经看到sensor对光谱的响应,在RGB各分量上与人眼对光谱的响应通常是有偏差的,当然就需要对其进行校正。不光是在交叉效应上,同样对色彩各分量的响应强度也需要校正。通常的做法是通过一个色彩校正矩阵对颜色进行一次校正。 1 该色彩校正的运算通常是由sensor模块集成或后端的ISP完成,软件通过修改相关寄存器得到正确的校正结果。值得注意的一点是,由于RGB -> YUV的转换也是通过一个3*3的变换矩阵来实现的,所以有时候这两个矩阵在ISP处理的过程中会合并在一起,通过一次矩阵运算操作完成色彩的校正和颜色空间的转换。

浅谈印刷企业中色彩管理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b013290223.html, 浅谈印刷企业中色彩管理 作者:王晋 来源:《速读·上旬》2015年第11期 摘要:彩色图像复制其实质是色彩的复制。色彩是印刷的生命,提高彩色印刷品的质量 首先要提高色彩复制的质量。色彩管理理论已经覆盖着印刷复制的全过程,无论是印刷品的印前分色制作还是印刷过程中的颜色合成,都离不开色彩管理。色彩管理简称CMS(Color Mangement System),即管理人们对色彩的感觉,目的是使在整个图像复制的工艺流程中实现不同色域之间的转换,以保证图像色彩从输入显示到输出中所表现的外观尽可能匹配,最终达到原稿与复制品的色彩和谐一致。 关键词:色彩管理;色彩空间;色彩的匹配 印刷是指使用印版或其他方式将原稿上的图文信息转移到承印物上的工艺技术,彩色图像复制其实质是色彩的复制。色彩是印刷的生命,提高彩色印刷品的质量首先要提高色彩复制的质量。显而易见彩色产品的印刷和复制离不开色彩的理论,色彩管理理论已经覆盖着印刷复制的全过程,无论是印刷品的印前分色制作还是印刷过程中的颜色合成,都离不开颜色管理。 色彩管理简称CMS(Color Mangement System),即管理人们对色彩的感觉,目的是使在整个图像复制的工艺流程中实现不同色之间的转换,以保证图像色彩从输入显示到输出中所表现的外观尽可能匹配,最终达到原稿与复制品的色彩和谐一致。它首先是一个色彩空间的问题,即基于哪个色彩空间来进行色彩的控制。显示器、数码相机、扫描仪等都工作在RGB的色彩空间;打印机、打样机、印刷机等都工作在CMYK的色彩空间中,同一幅图像在这些设备上输出时,最后的颜色效果完全有可能不同。这就是因为它们处于不同的色彩空间的缘故,出现色彩表达上的差异。色彩管理需要建立在一个与任何具体的设备、材料、工艺无关的颜色空间的基础上。目前,在色彩管理技术中,所谓的颜色特征连接空间,是采用CIE 1976 Lab的色度空间,任何设备上的颜色都可以转换到此空间上,形成“通用的”描述方式,然后进行色彩的匹配转换。在计算机操作系统内部,实施色彩匹配转换的任务是由“颜色匹配模块”完成的,它对颜色转换的可靠与否,对颜色是否匹配有重要的意义。 色彩管理在现代化数字印前制版系统和数字印刷领域的作用是不可忽视的。目前,很多现代化印刷生产企业在使用色彩管理以后,生产效率大大提高,同时出错率也相应减小。总结起来色彩管理有以下几点作用:①校正、制作特性文件之后,所有的设备都会达到相当一致的颜色;②显示器的颜色和原稿一样;③屏幕软打样(模拟印刷颜色)和原稿一样;④数码打样输出后的颜色会和原稿非常相近。 色彩管理的内容是建立设备的色彩描述文件(Profile)是色彩管理的核心,描述文件中有每个设备代表性的颜色特征,如色度的特性化曲线、输出色色域特性曲线等,色彩管理系统利用这些具有代表性的颜色特征实现各设备色空间的匹配和转换。进行色彩管理,必须遵循一系

第三章 色彩管理原理复习题

复习题 1、印刷品质量的定义:印刷品质量是印刷品各种外观特性的综合效果。 2、全面质量=产品质量+工程质量+工作质量 3、印刷品复制质量的内容: 4、评价印刷质量的方法:主观评价和客观评价两种。 主观评价:评价者根据自己的学识、经验、爱好等对印刷品作出综合性评 价。 客观性评价:用适当的测量方法以数据的方法作为客观评价量对印刷品给 于综合性评价。 5、光谱光视效率函数:把峰值(555nm)归一化为1的人眼对不同波长的光能量产生光亮度的效率,用V(λ)表示。 6、在以波长λ为中心的微小波长范围内的辐射能与该波长的宽度之比称为光谱密度。 7、φc(λ):辐通量,表示某一波长为λ的光波的辐射能大小。 8、φv(λ):光通量,表示某一波长为λ的光波刺激人眼后所感觉到的明亮程度。 9、光源的光通量: φv(λ)=Km ∫φc(λ) V(λ)dλ 11、实现卢瑟条件的两个方法:模板法和光学滤色片法! 14、什么是同色异谱色? 15、尤尔尼尔森系数n的大小取决于哪两个因素? 1.色彩管理中色空间匹配的方式通常采用哪几种方法。 感知的再现意图;饱和度优先的再现意图;相对色度的再现意图;绝对色度的再现意图 2.设备特性文件的数据结构有哪两种形式。 1、基于矩阵:只适用于扫描仪、数码相机、显示器(CIEXYZ,相对色度再现意图) 2、基于查找表:输出设备只能基于查找表(CIELAB,一般有感知、饱和度和相对色度三种再现意图)。 3.印刷色彩管理中,通常涉及到的色空间有哪些? LAB色域空间,天然色正片色域空间,RGB色域空间,CMYK色域空间

4.色彩管理系统必须完成的任务 色彩管理系统必须能指出RGB和CMYK数值所表的是什么样的颜色感觉;色彩管理系统必须保证那些颜色数值在设备间传递时,保持颜色感觉的一致性。 5.ICC色彩管理框架的四个组成部分 (1)个与设备无关的色空间(特性文件连接颜色空间,简称PCS,ICC选择CIEXYZ,CIELAB 作为PCS) (2)用于描述设备颜色特征的特性文件——Icc profile文件 (3)一个色彩管理模块——CMM (4)再现意图 6.色彩管理的三大步骤 校准,特征化,转换 7.设备特性文件的三个主要信息 色域:原色的颜色和亮度值所确定的范围。 密度动态范围:白场与黑场的颜色和亮度值所的范围。 阶调复制特性:实质是输入值与输出值之间的关系曲线。 8.建立扫描仪的特性文件的标准色标包括哪两个组成部分 (1)一个可供扫描或拍摄的物理原稿 (2)保存该物理原稿中各色块颜色测量值的电子文件,称为色标描述文件(Target Description File)简称TDF。 9.如何理解与设备有关的色空间? 与设备有关的色空间就是其数值不能确定实际的颜色感觉,还与设备特性有关的色空间。 10.什么是与设备无关的色空间? 与设备无关的色空间是其数值表示的是具体的人类的颜色感觉,与设备特性无关的色空间。 11.显示器校准时定标的内容有哪几项? 白场亮度(85~95cd/m2);黑场亮度:比完全没有信号时亮一点点(有软件目视控制);色温:6500K;阶调曲线(伽玛值) 12.请说明RGB打印机生成设备特性文件的过程 1、打印机线性化 2、打印色标 3、测量数据LAB值,建立打印机Profile

数字印刷中的半色调技术及色彩管理技术研究

数字印刷中的半色调技术及色彩管理技术研究随着信息化技术,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数字印刷技术正逐渐走向成熟,相应地,数字印刷正在逐步占领传统印刷的市场。由于具有环保,灵活,高效,精细,智能的优势,数字印刷毫无疑问是印刷产业未来的发展方向。数字印刷品的颜色准确性通过色彩管理得到保证,而CIEL*a*b*色彩空间注1和CMYK色彩空间注2之间的颜色转换算法是色彩管理的关键技术。本文对CIEL*a*b*色彩空间和CMYK色彩空间的前向和反向转换都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在对前向转换的研究中,本文首先分析了基于平面呈色规律的转换算法和著名的开源色彩管理软件Argyll CMS中的正规化线性样条(Regularized Linear Splines)算法,在此基础上,提出基于多层B样条的转换算法,并设计实验来对比三者的转换精度。实验结果表明,本文算法的转换精度明显高于基于平面呈色规律的转换算法,略低于正规化线性样条算法,但本文算法建立前向转换关系的速度比正规化线性样条算法快,因此在一些需要实时建立转换关系的场合更有实用价值。在对反向转换关系的研究中,本文分析了Argyll CMS中使用的反向重心插值算法的原理,并测试其转换精度,结果表明,其转换精度可以满足一般印刷品的要求。数字半色调算法决定着数字印刷设备最终输出图像的质量,在数字印刷研究领域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本文重点研究了蓝噪声蒙版半色调算法,基于对void-and-cluster算法和ACBNOM(Algorithm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Blue Noise Mask)算法的研究,提出了使用直接二值查找法来构造蓝噪声蒙版,所构造的蒙版满足堆叠约束,具有

浅谈LED灯具的颜色控制(下)

浅谈LED灯具的颜色控制(下) 对于任何一台以RGB方式来定义颜色的灯光控制台,图3所显示的变化过程正是设计师所得到的。琥珀色沿直线路径变化到粉红色,穿过稍显淡雅的红色。此时笔者写的是“稍显淡雅”,因为这种情况下,色点与色轮中心之间的距离表示颜色的饱和度,2个端点所连线段的中点离圆心更近了。但如果从粉红色变化到绿色,在这个模型中,由于沿直线运动,恰好穿过白光。这可能是所需要的效果,也可能不是。

设计师可能要用另一种略有差别的方式来描述这2个cue。在图4中,2个端点完全一样:琥珀色和粉红色。但是在本例中,颜色空间采用HSL。Cue 1是色调为10%的琥珀色(对于色调,百分数可赋予任意单位),cue 2是色调为90%的粉红色。注意:如果以琥珀色为起点按逆时针方向旋转,则得到红色。

该例中,在琥珀色变化到粉红色的过程中,穿过的是与2个端点饱和度一样的红色区,因为它们到圆心的距离相等。这是沿弧线运动,而非直线。 如果采用其他方式来定义颜色空间,又会如何?比如对它做镜像,当色点为琥珀色时,按逆时针方向运动,则先得到黄色,而非红色。实际控制中,要得到红色,必须走很长一段路。在图5中,cue 1依然为琥珀色(10%的色调’),cue 2依然为粉红色(90%的色调’)。它们的数值相同,只是出现在空间的不同位置。 由于这些都是纯粹假设的颜色空间,笔者在原有的HSL后面加上一撇-HSL’。如果仔细阅读上文,就会看到琥珀色的色调被定义为10%。3个字母后面的这一撇表示对色轮做了镜像。无论灯具采用何种主颜色体系(RGB、RGBA、RGBW或RGBAW),都可以在多个颜色空间(RGB、CMY、HSL、HSL'、HSV. HSV)中编写cue并实现过渡变化。 让LED灯具看上去像白炽光源类灯具 市场中有些LED灯具偏琥珀色或偏红色。当灯丝冷却时(调暗),白炽光源类灯具会变得更红,如同2800K的光,要比5 600K的光看上去更红。在实际工作中,人们是在假定灯具功率开足的情况下选择颜色的,但是在剧场中使用者往往不会把灯开足使用,因此,通常在舞台上看到的并非是3200K的光,更像是2800K的光,其实,当接近灭光时,景物的确变得相当红。即使设计师使用了偏蓝色调的色纸,也会有这种效果。 为使设计师能够更好地结合使用LED舞台灯具与常规灯具,制造厂家支持在低亮度端驱动更多红色芯片。这种方式使常规灯具和固态灯具在极低亮度时所呈现出的颜色更加匹配。 精度 固态光源的响应时间是瞬间的,因此,如果停止驱动芯片.它们就停止发光。但调节LED亮度时会出现这样的问题:以低精度方式控制时,在缓慢变光过程中,亮度看上去是跳变的,尤其在低亮度时更是如此。在改善低精度方式控制方面,早期的LED灯具无所作为,但近年来,先进的LED驱动器在其固件中添加了缓冲器,以减缓这种突变。 16位控制方式(同时采用2个数据段)是灯具制造厂家采用的另一种形式,它在不添加软件缓冲器的状态下,解决了缓慢变光过程中的跳变问题。这把任务转移给控制台,让其发出大量数据,避免了过量采样灯具中的数据,并预测了亮度的走势。这种预测可以大大延缓LED灯具的响应时间,但如果此时设计师需要灯光随音乐实现突变,就很难实现了。

彩虹色彩管理系统的工作原理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彩虹色彩管理系统的工作原理 数码打样的首要任务在于解决数码样张对印刷色彩模拟的准确程度,因此控制打印色彩的色彩管理数据集成模块成为数码打样技术中的关键。在数码打样系统中,彩虹色彩管理数据模块基于ICC这个用于彩色管 理的、跨平台的、开放式的标准,把以ICC为标准的色彩管理技术作为我们色彩管理的核心。按照ICC国际标准格式,运用色度学知识,根据实际生产需要,采用印刷标准化工艺管理控制数据,建立了多种不同条件下,大量的各种不同印刷设备和打印设备的经过精确校正的ICC Profile,即色彩特征描述文件,这样就确定了印刷机和彩色打印机准确色空间转换的色彩特性以及补偿方式,在此基础上进行颜色的精确编辑、运算、转换。从而形成了彩虹色彩管理数据模块。 彩虹色彩管理的前提是用专业光学测量设备帮助用户准确、详实地测 量印刷工艺参数,得到完整、可靠的印刷特性ICC文件,及打印机在不同的数码打样纸张上的纸张特性ICC文件,通过精确编辑和修改,减少数码打样与实际印刷品之间的色差,彩虹色彩管理的色彩还原指标为平均ΔE 值小于3.0,远远高于一般数码打样平均ΔE值小于4.0的指标,彩虹色彩管理数据模块已通过印刷行业专家的论证,被评为真正满足印刷行业使用的色彩管理数据模块。 数据模块中的每一组数据,都是使用专业的数码打样软件结合其他的 色彩管理软件,对色彩空间转换进行精细校正的结果。模块中的各组数据包括了准确反映印刷适性和打印适性的ICC Profile,还包括根据物理测量值的偏差与人眼视觉的偏差对ICC文件进行编辑、修改的数据组合。 这些数据集中了国内通常使用的印刷材料和工艺,包括胶印、凹印、 专注下一代成长,为了孩子

浅谈专题地图中的色彩应用

浅谈专题地图中的色彩应用 【摘要】从色彩的三要素即色相、亮度、纯度入手,结合实际工作经验,对专题图设色进行分析和总结,提出一些普适性的设色方法以及专题图设色应注意的一些问题。 【关键词】色相亮度纯度专题图要素原色间色 1、引言 近几年,全国有很多省份陆续出版了一些综合性地图集。辽宁省在2009年开始了《辽宁省地图集》的编纂工作,我们有幸参加了该图集专题图的编辑设计。作为衡量一本图集的几个图件要素之一,可以说专题图对整个图集的成败起着关键性的作用。而专题图色彩应用的效果往往使人对整个图集产生最直观,也是最直接的印象。 2、色彩构成 色彩是地图各要素中非常重要的要素之一,也是地图艺术性展示的一个主要方面。现代物理学已经证实,色彩是物体表面反射的光刺激人的眼睛再传到大脑的视觉中枢而产生的一种感觉。我们在现实生活中看到的颜色大部分是由多种色彩混合而成的,牛顿最初把太阳光线用三棱镜分解为红、橙、黄、绿、青、蓝、紫七色,称为七原色。原色是指不能用其他色混合而成的色彩。现在大家都知道原色实际上有两个系统,一个是站在光学角度而言的,光的三原色是指朱红光、翠绿光、蓝紫光;另一个是指站在色料的角度而言的,色料的三原色是指品红(M)、黄(Y)、蓝(C)。在色料三原色的基础上加入紫(P)和绿(G)(在计算机设色中,这两种色是分别通过100%C+100%M和100%C+100%Y合成的)成为心理五原色。由于印刷是采用C(蓝)、M(品红)、Y(黄)、K(黑)四种色彩的油墨(色料)混合成色,所以本文讨论的主要是色料三原色混合而成的色彩体系。 3、色彩的特性 3.1色彩的三要素 在自然界中色彩灿烂绚丽,种类繁多,但都有三个共同的要素,色彩学上称之为色相、亮度、纯度。 3.1.1色相(Hue简称H) 色相是指色彩的相貌,是区别色彩种类的名称,我们通常所说的红、黄、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