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机化学教学改革研—教的结合.docx

无机化学教学改革研—教的结合.docx
无机化学教学改革研—教的结合.docx

无机化学教学改革研—教的结合无机化学作为应用化学专业本科生进入大学后的第一门核心专业课程,在培养方案以及教学计划的实施过程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它也是贯穿于相关专业必修课程环节中的一个重要部分[1]。无机化学是除碳氢化合物及其衍生物外,对所有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及反应进行实验和理论研究的学科,无机化学也是化学学科中发展最早的一个分支学科。对于刚从高中过渡到大学生活的大一学生而言,学习思维还停留在老师教,学生学的阶段。甚至学生还处于等着老师教,自己才知道学的状态。同时,大学的无机化学课程,相比于高中化学最难的地方在于加深了知识的难度,且知识面变宽了。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对抽象的知识难以理解,比如在共价键、分子轨道理论以及过渡金属部分的知识[2],对大一的学生来说,学起来难度很大;老师在教学过程中,相对也比其它科目难度大很多。

1.无机化学教学中的难点

通过对本校化工学院20XX级应用化学专业学生的问卷调查,我们了解到,学生认为在无机化学的学习中,分子轨道理论、化学平衡、电化学、杂化轨道理论和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的应用以及结构化学等部分学起来比较吃力。学生在学习化学原理部分的知识时,还停留在高中的死记硬背。在分子轨道理论部分的学习中,学生在学习用杂化轨道理论推测主族元素形成的(共价)分子(如ABn)或离子的空间构型的时候,觉得很吃力,就算老师讲过了判断方式,学生也能听懂,但是学生在具体应用的时候,还是觉得很难[3]。化学原理部分,靠高中

的学习方法,很难真正的掌握这部分的内容。学生会觉得各知识点比较零散,连贯性不强,实质上各平衡关系之间是有联系的,是以化学热力学为主线联系的。结构化学部分是学生学起来觉得简单,但是对晶体结构、配合物结构空间构型的理解仍旧欠缺。元素部分的学习也是学生学习的一个难点,元素部分看起来知识点简单,实际上,在该部分的学习中,学生很难真正的掌握元素及其配合物的性质与应用。

2.无机化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就目前而言,无机化学课程面临的突出问题是:课时量不够,内容很多、很广。大一学生思维节奏,学习方法跟不上大学的学习节奏。教师的教学方法还采用传统的课件讲授。拘泥于课本的教学方式,很难让学生真正的理解和掌握该门课程的内容。在教学过程中,重视课本知识,而忽视创新,停留在现有的教学方式上,造成了学生学起来累,期末考试基本的知识点掌握困难,举一反三的内容无从下手。基于本团队的研究方向,我们提出将科研引入到无机化学的教学中。在团队的科研项目中,涉及到无机配合物的合成,性质研究等。对学生无机化学基础的学习,起到了补充辅助教学的作用。

3.无机化学教学中的研

-教结合“以研促教,研教结合”是目前教学科研中提出的一种思路。现阶段高校教师对科研的投入力度比较大,一线教师做好科研工作具有自身的优势条件。科研与教学结合,还有助于推动日后的教科研工作的向前迈步。教师在一线教学对其研究学科教学有莫大的益处。恰当处理好“研”和“教”的关系,通过两种不同的角度、一种角色对待课

堂教学,能使教和研真正结合起来。在研-教结合的过程中,我们希望通过教师科研的项目,给学生提供锻炼实践的机会。对于我们团队而言,我们的研究方向致力于无机配合物的合成、半导体光催化剂的性质、电催化反应以及相关的性质测试。在该研究领域,我们涉及到无机物的结构,金属元素的性质,电化学知识等。从配合物的设计、合成以及性质等方面都有详细的研究。要求学生动手实验的同时,理解原理,并对物质的性质有深入的理解。从而在实验过程中,进行结构的调控与条件的探索。学生在无机化学学习过程中,会觉得任务繁重、学习枯燥、学习难度大等。如果能加以科研项目的结合,一方面,让学生从实验实践方面去延伸课堂知识,另一方面,学生对课本知识,也有“触感”。这种体会仅仅靠书本的理论学习是难以实现的。在教师层面,不仅在课堂上教授学生知识,在课外时间,引导学生进行科学研究,从应用层面对学生进行指导,不仅能巩固课堂教学中的知识,还能从新的角度引导学生学习课本知识。

4.结语

综上,无机化学课程内容多,是应用化学、化学类专业本科生最基础的课程之一。后续很多核心专业课程的学习都是建立在无机化学的基础上。因此,教师教好、学生学好该门课程,对该专业学生的学习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以研促教,研教结合”的教学方式,对学生和教师而言,都会有不同的收获。

研究论文:无机化学实验教学改革探讨

100357 学科教育论文 无机化学实验教学改革探讨 无机化学实验是化学专业的一门基础课程,在整个课程体系中起到了承前启后的关键作用。利用无机化学实验课程,既可对基础理论进行验证,还能对最新的科研成果进行深层探索,同时对培养学生实践操作能力、解决问题能力以及创新能力具有促进作用。加大对无机化学实验教学的重视力度,根据学科发展和社会需求对课程进行配套改革,可有效提升无机化学实验在教学体系中的作用。 1 无机化学实验教学发展特点分析 无机化学作为一门基础性的学科,对其他相关学科的学习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因此,该学科教学改革广受关注,本文对其发展过程进行分析后,对课程发展特点进行如下总结: 1.1 实验教学逐渐深入化无机化学实验教学改革研究工作在近几年取得了显著成绩,教学方向由传统的实验方法、考核形式等内容的研究转为与科技前沿相结合的研究,研究性实验总量上升,研究范围逐渐由教学过渡到创

新性、微型化、绿色化以及学生参与性等,研究工作更具实用性。 1.2 实验教学的绿色化绿色化学是用化学技术和化学方法减少化学反应中原材料、催化剂、溶剂和试剂等的使用对人体和环境造成的损害,同时尽可能减少有毒有害物质的产生。目前,无机化学实验涉及的药品种类较多,用量较大,部分试剂具有一定的毒性,且还会随着反应释放有毒物质,对人体和环境造成很大伤害。为减少以上问题的发生,在无机化学实验教学时要注重环保意识的培养,使学生树立可持续的环境观;通过化学生产工艺的合理化,提高试剂利用率,减少药品排放量;提高实验设计水平,从源头上控制有毒有害物质的使用,选择低毒或无毒的化学试剂代替有毒物质。如氯气(Cl2)制取实验可与酸碱中和滴定实验或二氧化锰回收试验组合起来,提高原子利用率,使其成为无污染的绿色化学实验。 1.3 实验教学微型化微型实验最早是由美国提出的一种化学实验理念,该理念提倡用小巧实验仪器代替传统的试验仪器,减少化学药品的用量,从而达到降低成本,减少污染,保护环境的目的。微型化学实验可与常规实验有机结合,提高学生的实验技能。当然,目前微型化实验教

《无机化学》课程改革与建设特色简介

《无机化学》课程改革与建设特色简介几年来,在全体教师的共同努力下,经过反复的探索与实践,在不断的努力与充实中,该课程不仅能达到《无机化学》课程的基本教学要求,提高教学水平,保证教学质量,而且在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意识方面显示出特有的作用。 一、教学以“必需、适用、实用”为原则,利于学习,便于掌握。 无机化学是生物工程、食品工程、和制药工程等专业的第一门专业基础课。通过近两年的改革,形成无机化学教学以“必需、实用、适用”为原则的特色,从而在压缩学时的情况下,仍能使学生系统地了解无机化学的基础知识,并重点的掌握无机化学的精髓,获取良好的教学与学习效果。 无机化学通过完善教学大纲,精选教学内容、合理的编排教学,采用灵活的教学手段,以达到提高教学水平,保证教学质量的目标。 ⒈教学内容的“必需、适用、实用”。 通过两次修订教学大纲,新的教学大纲从宏观上把握学生应掌握知识的广度和深度,又符合教学规律和大学一年级的学生学习的特点。教学大纲遵循宏观和微观两条主线:宏观—包括(化学热力学、化学动力学、化学平衡、电离平衡、沉淀溶解平衡、配位解离平衡、氧化还原平衡);微观—包括原子结构、分子结构、配合物的结构。 在教学中遵循,教学大纲中必须掌握的基本概念和基础理论严格把握,重点讲述,删除与高中化学重复的内容,提高了教学的起点。根据不同专业的特点和后续课程的要求,精选教学内容,将一些较简单的、容易理解的概念列为自学内容,将一些偏理科的理论性较强的内容列为选修,适用于工科专业的培养目标。在新的教学大纲中,对每一章节需要掌握、熟悉、了解、自学的内容都做了明确规定。课程在部分章节安排了自学内容,自学内容从层次上讲比较浅显易懂,学生经过高中阶段的学习和基本的思维方式的训练,适应大学的学习方法后,已经初步具备自学和理解的能力。在安排学生自学的时候提出一些思考题和布置习题或者介绍学生差一些参考资料,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改变过去讲课面面俱到的、平均分配的教学模式,在相对较少的的学时中,适当的增加本学科的新知识、新成果,扩大了教学容量,注重知识的应用和知识面的延伸。增加和专业密切相关的知识例如:化学与生物技术的密切关系;超氧化物岐化酶的应用;人体生命元素的功能;头发微量元素谱的研究与应用;生物膜结构研究的一些进展;Junk DNA的功能途释;禽流感及其免疫防制研究;细胞核内蛋白质动态变化研究进展;植物多肽抗生素研究进展;脂肪组织的免疫功能等作为无机化学前沿补充知识,密切了课程与专业之间的关系,又提高了学生

高职无机化学教学改革研究

高职无机化学教学改革研究 无机化学是高职院校药学和化学专业的一门重要基础课程,主要研究无机物的结构、性质以及化学反应等内容。就目前高职院校使用的教材来看,无机化学分为基本原理和元素化学两个部分的内容,涉及到的知识面十分广阔。与高中阶段的化學教学内容相比,无机化学的难度要更大一些,高职学生们经常反映在学习过程中感到非常吃力,整体的学习效果不是很理想。在这样的教学形势背景下,高职化学教师有必要积极探索高效的教学手段让学生们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充分吸收和理解无机化学的知识内容,从而为今后更高难度的化学学习做好充足的准备。本文将针对目前我国高职院校开展无机化学的教学现状,结合具体的教学实践工作,详细地探讨提高无机化学教学成效的具体措施,希望能够有效提升高职院校无机化学的教学质量水平。 一、高职院校无机化学的教学现状分析 (一)教学内容落后于时代发展水平 无机化学是一门发展潜力巨大的学科,内容随时代的发展而不断更新。然而,就目前我国高职院校无机化学这门课程的开展情况来看,教师们仍然习惯于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教材内容也大多还停留在过去的研究水平上,没有能够及时与时代发展相接轨,难以适应社会发展对无机化学人才的实际需求。因此,高职院校有必要结合无机化学领域最新的研究成果,适当地对教材内容进行补充调整,保证学生们学习到最新的无机化学知识。 (二)教学课时不够 近几年来,高等教育改革整体呈现出不断压缩的趋势,无机化学的教学课时受到一定的限制,高职化学教师很难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内向学生们详细地讲解课本上的知识内容。为完成教学大纲任务,部分教师在课堂教学时只注重与考试内容相关的理论知识讲解,忽略了实践教学的重要性,从而使得培养出来的学生缺乏足够的实践应用能力,无法满足社会发展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 (三)教学方法单调枯燥 高职院校的化学教师在授课时多习惯于围绕某一个知识点进行反复讲解,由于无机化学本身的内容较为枯燥难懂,故采用这种单一的教学手段很容易就使学生丧失对无机化学的学习兴趣,对于教师在课上所讲的内容印象不深,课后也不愿意主动花时间和精力学习无机化学知识,从而导致最终的学习效果并不是很理想,甚至无法通过考试。 二、高职院校无机化学教学改革的具体措施 (一)根据专业特色构建合适的教学课程体系

无机化学教学改革研—教的结合.docx

无机化学教学改革研—教的结合无机化学作为应用化学专业本科生进入大学后的第一门核心专业课程,在培养方案以及教学计划的实施过程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它也是贯穿于相关专业必修课程环节中的一个重要部分[1]。无机化学是除碳氢化合物及其衍生物外,对所有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及反应进行实验和理论研究的学科,无机化学也是化学学科中发展最早的一个分支学科。对于刚从高中过渡到大学生活的大一学生而言,学习思维还停留在老师教,学生学的阶段。甚至学生还处于等着老师教,自己才知道学的状态。同时,大学的无机化学课程,相比于高中化学最难的地方在于加深了知识的难度,且知识面变宽了。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对抽象的知识难以理解,比如在共价键、分子轨道理论以及过渡金属部分的知识[2],对大一的学生来说,学起来难度很大;老师在教学过程中,相对也比其它科目难度大很多。 1.无机化学教学中的难点 通过对本校化工学院20XX级应用化学专业学生的问卷调查,我们了解到,学生认为在无机化学的学习中,分子轨道理论、化学平衡、电化学、杂化轨道理论和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的应用以及结构化学等部分学起来比较吃力。学生在学习化学原理部分的知识时,还停留在高中的死记硬背。在分子轨道理论部分的学习中,学生在学习用杂化轨道理论推测主族元素形成的(共价)分子(如ABn)或离子的空间构型的时候,觉得很吃力,就算老师讲过了判断方式,学生也能听懂,但是学生在具体应用的时候,还是觉得很难[3]。化学原理部分,靠高中

的学习方法,很难真正的掌握这部分的内容。学生会觉得各知识点比较零散,连贯性不强,实质上各平衡关系之间是有联系的,是以化学热力学为主线联系的。结构化学部分是学生学起来觉得简单,但是对晶体结构、配合物结构空间构型的理解仍旧欠缺。元素部分的学习也是学生学习的一个难点,元素部分看起来知识点简单,实际上,在该部分的学习中,学生很难真正的掌握元素及其配合物的性质与应用。 2.无机化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就目前而言,无机化学课程面临的突出问题是:课时量不够,内容很多、很广。大一学生思维节奏,学习方法跟不上大学的学习节奏。教师的教学方法还采用传统的课件讲授。拘泥于课本的教学方式,很难让学生真正的理解和掌握该门课程的内容。在教学过程中,重视课本知识,而忽视创新,停留在现有的教学方式上,造成了学生学起来累,期末考试基本的知识点掌握困难,举一反三的内容无从下手。基于本团队的研究方向,我们提出将科研引入到无机化学的教学中。在团队的科研项目中,涉及到无机配合物的合成,性质研究等。对学生无机化学基础的学习,起到了补充辅助教学的作用。 3.无机化学教学中的研 -教结合“以研促教,研教结合”是目前教学科研中提出的一种思路。现阶段高校教师对科研的投入力度比较大,一线教师做好科研工作具有自身的优势条件。科研与教学结合,还有助于推动日后的教科研工作的向前迈步。教师在一线教学对其研究学科教学有莫大的益处。恰当处理好“研”和“教”的关系,通过两种不同的角度、一种角色对待课

2020年大学无机化学教学改革实践与思考论文

大学无机化学教学改革实践与思考论文 无机化学作为“四大化学”之一,在化学与相关领域的学科教学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是我校化学、化工、材料、环境、能源、食品等专业的主干课程,也是学生进入大学后的第一门化学课程。我国普通高中新课程改革将化学由理科单科卷调整为理科综合卷(含物理、化学、生物)的一部分,中学化学的教学内容和学时大幅下降,导致学生的化学基础出现一定程度的下滑。但是,大学阶段无机化学课程的信息量基本没变,内容包括化学反应基本原理、物质结构基础理论和元素化学基础知识。大一新生学习无机化学的效果和质量直接影响后续各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的学习,也影响其对大学学习的态度和兴趣。因此,面向处在由中学到大学过渡期的大一新生,如何有效衔接高中和大学阶段的学习方法和化学知识,提高教学质量,已成为无机化学授课教师面临的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一、多管齐下了解新生化学基础,引导新生尽快适应大学学习方法 (一)新生高中阶段化学学习内容和标准降低 新课标高中化学《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指出,着眼于提高21世纪公民的科学素养,构建“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相融合的高中化学课程标准体系。新课标高中化学以常见无机物及其应用、物质结构基础、化学反应与能量、化学实验基础、化学与可持续性发展为必修内容,将物质结构与性质、化学反应原理和实验化学等教学内容放入选修课程,大幅改变了学生对这些

内容的学习和掌握要求。同时,理科综合高考试卷中高中化学分值为100分,占高考总分数的13.3%,比150分的化学单科卷在高考总分中的比重减少6.7%。而且,由于化学试题多为容易和中等难度,导致近年来高中化学教学课时、学生投入学习时间显著下降,大部分新生的高中化学基础变差,底子变薄,他们进入大学后学习无机化学感到困难。 (二)通过调查问卷了解学生基础,使学生初步建立改变学习方法的意识和预期 大学新生全国各地,不同省对高中化学选修课程有不同要求,学生个体的化学基础也参差不齐。为了更好地了解新生的化学基础、学习无机化学的兴趣与困难、对教学方式的期望和建议,引导大学新生尽快改变依赖教师教学内容和计划的被动学习模式,积极适应大学自主性学习方法,教研组老师在正式上课前对大一新生进行了不记名方式的问卷调查。问卷内容包括高中化学基础、新生喜欢的大学教学方法和教学方式、自主学习的频率等8道选择题及对大学阶段学习方式的思考和对无机化学课堂教学的期望等2道开放题。我们期望通过调查问卷活动调整大一新生的学习心态,引导大一新生初步建立一种意识,即大学阶段和高中阶段有不同的学习方法和教学方式。 (三)从绪论课开始,着力实现高中化学与无机化学学习的无缝衔接 无机化学是大学的第一门专业基础课,既传授基础知识,又教授专业性理论。该课程具有比高中化学更为扩展的深度和广度,要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