丙酮的原料与上下游产业链分析

丙酮的原料与上下游产业链分析
丙酮的原料与上下游产业链分析

丙酮的原料与上下游产业链分析

7.1 丙酮原料供应与市场概况

目前,世界上90%以上的丙酮是以异丙苯法生产。异丙苯法以苯为原料,联产苯酚。

苯(Benzene,C

6H

6

)在常温下为一种无色、有甜味的透明液体,并具有强烈

的芳香气味。苯可燃,有毒,也是一种致癌物质。苯是一种碳氢化合物也是最简单的芳烃。它难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本身也可作为有机溶剂。

苯最初是从煤焦油中回收,最早是在19世纪初研究将煤气作为照明用气时合成出来的。1865年,苯成为一种工业产品。随着它的用途的扩大,产量不断上升,到1930年已经成为世界十大吨位产品之一。

苯是一种石油化工基本原料。苯的产量和生产的技术水平是一个国家石油化工发展水平的标志之一。

近几年国内苯需求量呈逐年上升的趋势,产能产量也逐年上升。…

表7.1 2010年我国苯供需情况表

图7.1 苯消费结构图

7.2 丙酮上下游产业链分析

图7.2 丙酮上下游产业链示意图

丙酮,工业上主要作为溶剂用于炸药、塑料、橡胶、纤维、制革、油脂、喷漆等行业中,也可作为合成烯酮、醋酐、碘仿、聚异戊二烯橡胶、甲基丙烯酸、甲酯、氯仿、环氧树脂等物质的重要原料。

丙酮是一种重要的基本有机化工原料和低沸点溶剂,主要用作制造醋酸纤维素胶片薄膜、塑料和涂料的溶剂。

丙酮与氢氰酸反应所得的丙酮氰醇(ACH)是制备甲基丙烯酸甲酯树脂(有机玻璃)的原料。

丙酮也是制备环氧树脂、聚碳酸酯中间体及双酚A的原料。

在医药、农药方面、除作为维生素C的原料外,还可用作各种微生物与激素的萃取剂,如四环素、红霉素、强的松、磺酸二甲基嘧啶(SM2)等。

丙酮还用于石油炼制的脱蜡溶剂以及用作制造其他各种合成材料的原料。

详细内容参见六鉴网(https://www.360docs.net/doc/b412064755.html,)发布《丙酮技术与市场调研报告》。

供应链上下游的企业关系研究_以太阳能光伏产业链为例

【摘要】本文着重从制度经济学的视角进行研究,在文献回顾的基础上,运用案例分析方法,考察太阳能光伏产业链中企业间相互关系,认为企业之间的关系随着环境的变化以及公司战略的改变是动态变化的,根据交易性质的不同,企业会选择不同的治理结构,或为市场治理结构,或为双方治理结构,或为纵向一体化治理结构。 【关键词】供应链;企业关系 【作者简介】汤梅,南京财经大学工商管理学院企业管理系研究生。 一、文献回顾 科斯1937年发表的《企业的性质》一文详细阐述了企业的本质,认为“企业的本质特征是对市场的替代”。科斯认为,在存在交易成本的情况下,企业作为一种科层组织,通过组织内部的协调机制替代依靠市场的价格机制,从而节约了交易成本。企业内部的边际组织成本与市场交易成本的对比大小决定了企业的规模或边界。科斯这一理论在企业和市场之间划出了一道清晰的界限,但在现代市场经济中,企业与市场之间存在大量的中间组织或企业间组织。 威廉姆森(1979,1985)深化了科斯的思想,把交易作为基本的分析单位,交易成本就是经济系统的运行成本,包括合同签订之前的成本以及合同签订之后的成本。在假定人的行为具有“有限理性”和“投机”的基础上,从“资产专用性”、“不确定性”和“交易频率”三个维度刻画交易的性质,应该依据不同的交易的性质采用不同的治理结构。决定实行纵向一体化(即企业)的主要因素是资产专用性条件,实行纵向一体化的主要目的在于节约交易成本。 双方治理以及三方治理的交易结构是介于企业与市场之间的中间性组织的两种模式。Williamson 认为它是比市场更有效、比企业更灵活的协调方式,从而将“企业-市场”两分法推向“企业-中间性组织-市场”三分法。胡汉辉等认为中间性组织优势来源于其多种契约安排的组合与协调,产业集群和企业集团两种组织系统在运作中都综合运用了市场和科层组织两种资源配置机制,是中间性组织的典型代表模式。此外关于中间性组织的称呼还有战略网络、企业联盟、虚拟企业、网络组织等。 从公司战略角度来看,企业与企业之间通过签 供应链上下游的企业关系研究—— —以太阳能光伏产业链为例 文/汤梅 地跨国企业就会因为被发现的风险增加而减少转让定价避税行为,从而从源头上解决转让定价问题。 参考文献 [1]施峰.关于资产转让定价法律问题的研究[J].枣庄学院学报,2008年第3期. [2]朱青.国际税收[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3]陈少克.转让定价理论研究综述[J].河南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年第4期. [4]刘伟.外资企业转让定价避税行为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 —基于沈阳市实证研究[J].地方财政研究,2008年第12期. [5]李丽冰.企业转让定价的策略[J].粤港澳市场与价格,2008年第6期. [6]王金辉.我国转让定价税制改革的现状与对策[J].经济研究导刊,2007年第2期. [7]徐怡红,李婧坤.完善我国预约定价制的思考[J].改革之窗,2008年第4期. (责任编辑:华明) 经济论坛Economic Forum Apr.2009 Gen.456No.8 2009年4月 总第456期第8期·102·

我国服装产业现状分析以及发展前景预测.讲义

我国服装产业现状分析及发展前景预测一、服装行业总体概况 在经济全球化的形势下,服装行业的竞争日益加剧,这对我国服装行业既是新的机遇和挑战,同时也是中国从服装大国建设服装强国的关键。建设服装强国的根本性因素是依靠服装科技生产力的跨越式进步,实现劳动生产率的大幅提高。尤其我们是十三亿人口的大国,是全世界最大的服装消费国和生产国。近几年中国的服装业有着较大的发展,服装业的发展大大推动了中国国民经济的发展,2005年纺织服装的总产值约占全国总产值的十分之一,并已连续五年出口创汇顺差第一,服装产业一直为中国出口创汇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同时中国已成为全世界最大的服装生产加工基地,全世界每三件服装,其中一件来自于中国生产。 按照《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关于科技工作“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指导方针,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科学技术发展的战略基点和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增长方式的中心环节,大力提高服装行业原始创新能力、集成创新能力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服装科技涵盖了技术与艺术两个方面,两个方面相辅相成,缺一不可。根据行业客观现实,本着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分别以重点领域及优先主题、前沿研究、基

础研究和人才培养四个部分作为服装行业科技发展指南,通过这些技术的突破和项目的研发、应用,全面提高服装行业的产品质量、服饰文化、设计水平、工艺与装备水平、管理水平、人才素质、信息化程度及公共服务能力,指导行业科技发展,推进企业的科技进步,带动整体产业升级。 据有关近年来的数据统计,2001年纳入国家统计指标的企业有21000多家,其中87、5%是小企业,大部分是从个体、乡镇企业发展起来的非国有企业,产值占76%,控制的资产占63%,实现利润达到了90%。效益好的企业集中在浙江、江苏、广东、山东、上海地区,销售收入占全行业的76%,实现利润占全国的90%。广东、江苏、浙江、山东、福建、上海等东南沿海省份所生产的产品占据了全国80%以上的市场份额。新十年启幕,产业能否全面回暖、地方的服装振兴规划、纺织振兴规划实施的第二年,承接产业转移,中西部各个省份承接产业转移的大潮、服装产业由沿海向内地转移、各地兴建服装工业园区。新疆的棉花、内蒙的羊绒、宁夏的皮草、中国服装的重心在东部,但是产业资源的重心却在中西部。产业转移不是简单的设备迁移,而应该是能力的迁移。转移的过程是兼并重组的过程,也是由弱到强的过程,只有淘汰落后产能才符合产业发展规律。”而这些服装企业的生产形势是典型的“加工型企业”。服装产业开始由生产加工型为主向品牌加工和贸易型转变。 面对一直向好的国际国内市场和政府扶持力度,服装业如何把握好商机,把自己最好产品展现出来,使在长期的发展中做大做强,是

服装行业产业链

服装行业产业链分析 服装行业产业链主要包括:棉花种植、化纤生产、纺织印染以及辅料的生产等,将产品供应至服装行业,其下游产业主要为消费者直接消费。下游服装需求增速放缓;上游原料价格下跌是服装行业产业链呈现出的最大特点。其主要的产业链条示意图可以参见下图。 化纤行业的原材料是聚脂切片、PTMEG、MDI、棉浆粕,产品是涤纶、氨纶、粘胶等。纺织行业的原材料是化纤、羊毛、棉花等,产品是各种布料。服装制造业原材料是布料,产品是服装等。化纤、纺织、服装业依次是上下游关系。 从上图可以看出来,纺织产品是服装产品的主要上游产品,因此服装生产行业主要应该建立在纺织产业发达的地区。服装作为直接进入消费市场的重要产品,区域经济实力和地区消费能力直接决定着纺织服装行业的市场需求和利润水平,进而影响纺织行业的发展。因此,服装行业在地区消费能力较强的东部沿海区域普遍发展较快,如广东、浙江、山东、福建等地区。此外,由于纺织行业的上游主要是化纤和棉花等产品,而化纤行业则与石油化工息息相关。化纤行业的发展和价格对于服装行业的原料供应影响很大。 从服饰生产成本的角度分析,面、辅料等原材料约占65-75%左右,成衣制造加工成本约占25-35%。对于高级服饰而言,产品提价率较高,毛利率水平持续较高。因此,上游行业的价格波动对高级服装市场直接影响相对有限。 影响棉花现货价格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政策面 一般说来,政策对价格的影响是很短期的,但是有时却很剧烈。影响棉花现货价格的政策因素主要有:

①政府的宏观政策。包括政治,经济政策,如农业政策,外贸政策,金融政策,证券政策等,都会对棉花期货价格产生影响。在分析国家重大宏观经济政策对棉花期货价格影响的同时,还要分析国务院和其他职能部门出台的政策对棉花价格的影响程度。 ②行业组织政策。行业组织在市场经济中起的作用已日益明显,他们制定的产业政策有时会影响棉花的生产规模,产量,销售量以及相对价位。 ③国家储备计划。国储棉的拍卖,采购量以及采购价格决定对棉花价格的影响程度。 ④各国农业补贴政策和纺织品进出口政策。纺织品出口政策和棉花的配额政策影响国内的棉花价格,国际棉花价格与棉花补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 (2)产量 对用于期货交割的棉花来说,当期产量是一个变量,主要受当前播种面积和单产的影响。在播种面积一定的情况下,由于棉花生长周期较长,受气候变化影响较大,棉花生长关键时期的气候因素影响棉花的生长情况,进而会影响到单产水平。一般来说,棉花的播种面积主要受上年度棉花价格的影响,上年度棉花的价格较高,则本年度的播种面积将增加,反之,则播种面积下降。投资者在充分研究棉花的播种面积,气候条件,生长条件,生产成本以及国家的农业政策等因素的变动情况后,对当期产量会有一个较合理的预测。 (3)前期库存量 它是构成总供给量的主要组成部分,前期库存量的多少体现着前期供应量的紧张程度,供应短缺则价格上涨,供应充裕则价格下降。 (4)进出口量

2016-2020年钼市场深度调研及投资战略咨询报告

钼 市场深度调研及投资战略咨询报告 2016-2020

核心内容提要 产业链(Industry Chain) 狭义产业链是指从原材料一直到终端产品制造的各生产部门的完整链条,主要面向具体生产制造环节; 广义产业链则是在面向生产的狭义产业链基础上尽可能地向上下游拓展延伸。产业链向上游延伸一般使得产业链进入到基础产业环节和技术研发环节,向下游拓展则进入到市场拓展环节。产业链的实质就是不同产业的企业之间的关联,而这种产业关联的实质则是各产业中的企业之间的供给与需求的关系。 市场规模(Market Size) 市场规模(Market Size),即市场容量,本报告里,指的是目标产品或行业的整体规模,通常用产值、产量、消费量、消费额等指标来体现市场规模。千讯咨询对市场规模的研究,不仅要对过去五年的市场规模进行调研摸底,同时还要对未来五年行业市场规模进行预测分析,市场规模大小可能直接决定企业对新产品设计开发的投资规模;此外,市场规模的同比增长速度,能够充分反应行业的成长性,如果一个产品或行业处在高速成长期,是非常值得企业关注和投资的。本报告的第三章对手工工具行业的市场规模和同比增速有非常详细数据和文字描述。 消费结构(consumption structure) 消费结构是指被消费的产品或服务的构成成份,本报告主要从三个角度来研究消费结构,即:产品结构、用户结构、区域结构。1、产品结构,主要研究各类细分产品或服务的消费情况,以及细分产品或服务的规模在整个市场规模中的占比;2、用户结构,主要研究产品或服务都销售给哪些用户群体了,以及各类用户群体的消费规模在整个市场规模中的占比;3、区域结构,主要研究产品或服务都销售到哪些重点地区了,以及某些重点区域市场的消费规模在整个市场规模中的占比。对消费结构的研究,有助于企业更为精准的把握目标客户和细分市场,从而调整产品结构,更好地服务客户和应对市场竞争。

丙酮的原料与上下游产业链分析

丙酮的原料与上下游产业链分析 7.1 丙酮原料供应与市场概况 目前,世界上90%以上的丙酮是以异丙苯法生产。异丙苯法以苯为原料,联产苯酚。 苯(Benzene,C 6H 6 )在常温下为一种无色、有甜味的透明液体,并具有强烈 的芳香气味。苯可燃,有毒,也是一种致癌物质。苯是一种碳氢化合物也是最简单的芳烃。它难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本身也可作为有机溶剂。 苯最初是从煤焦油中回收,最早是在19世纪初研究将煤气作为照明用气时合成出来的。1865年,苯成为一种工业产品。随着它的用途的扩大,产量不断上升,到1930年已经成为世界十大吨位产品之一。 苯是一种石油化工基本原料。苯的产量和生产的技术水平是一个国家石油化工发展水平的标志之一。 近几年国内苯需求量呈逐年上升的趋势,产能产量也逐年上升。… 表7.1 2010年我国苯供需情况表 图7.1 苯消费结构图 7.2 丙酮上下游产业链分析

图7.2丙酮上下游产业链示意图 丙酮,工业上主要作为溶剂用于炸药、塑料、橡胶、纤维、制革、油脂、喷漆等行业中,也可作为合成烯酮、醋酐、碘仿、聚异戊二烯橡胶、甲基丙烯酸、甲酯、氯仿、环氧树脂等物质的重要原料。 丙酮是一种重要的基本有机化工原料和低沸点溶剂,主要用作制造醋酸纤维素胶片薄膜、塑料和涂料的溶剂。 丙酮与氢氰酸反应所得的丙酮氰醇(ACH)是制备甲基丙烯酸甲酯树脂(有机玻璃)的原料。 丙酮也是制备环氧树脂、聚碳酸酯中间体及双酚A的原料。 在医药、农药方面、除作为维生素C的原料外,还可用作各种微生物与激素的萃取剂,如四环素、红霉素、强的松、磺酸二甲基嘧啶(SM2)等。 丙酮还用于石油炼制的脱蜡溶剂以及用作制造其他各种合成材料的原料。 详细内容参见六鉴网(https://www.360docs.net/doc/b412064755.html,)发布《丙酮技术与市场调研报告》。

中国可降解高分子材料行业上下游产业链分析报告

深圳中企智业投资咨询有限公司

中国可降解高分子材料行业上下游产业链分析 (最新版报告请登陆我司官方网站联系) 公司网址: https://www.360docs.net/doc/b412064755.html, 1

目录 中国可降解高分子材料行业上下游产业链分析 (3) 第一节可降解高分子材料行业上下游产业链概述 (3) 第二节可降解高分子材料上游行业发展状况分析 (3) 一、上游原材料市场发展现状 (3) 二、上游原材料供应情况分析 (4) 三、上游原材料价格走势分析 (4) 四、上游原材料行业前景分析 (4) 第三节可降解高分子材料下游行业需求市场分析 (4) 一、下游行业发展现状分析 (4) 二、下游行业需求状况分析 (9) 三、下游行业需求前景分析 (10) 2

3 中国可降解高分子材料行业上下游产业链分析 第一节 可降解高分子材料行业上下游产业链概述 图表- 1:可降解高分子材料产业链 以PLA 为例,聚乳酸全名为PolyLacticAcid(PLA),又名玉米淀粉树酯,学名为Polylactide ,是一种丙交酯聚酯。聚乳酸为一多用途可堆肥的高分子聚合物,完全由植物中萃取出淀粉→经过发酵→去水→聚合等过程制造而成,无毒性。 其上游为淀粉、纤维素等原材料行业,下游行业应用范围较为广泛,主要包含医疗、食品包装、日用品等多个行业。 第二节 可降解高分子材料上游行业发展状况分析 一、上游原材料市场发展现状 作为生物塑料家族中的当家品种,聚乳酸(PLA)目前是产业化最成熟、产量最大、应用最广泛、价格最低的生物基塑料,是未来最有希望撼动石油基塑料传统地位的降解材料,也将成为生物塑料的主力军。 由于我国农业基础较为发达,淀粉酶以及纤维素等相关产品的数量较多,供给较为充足。

顺丁橡胶的原料与上下游产业链分析

顺丁橡胶的原料与上下游产业链分析 7.1 顺丁橡胶的原料供应与市场概况 顺丁橡胶以丁二烯为单体,采用不同催化剂和聚合方法合成。目前世界上顺丁橡胶生产大部分采用溶液聚合法。 丁二烯通常指1, 3-丁二烯,又称乙烯基乙烯,是一种重要的石油化工基础原料,是C4馏分中最重要的组分之一,在石油化工烯烃原料中的地位仅次于乙烯和丙烯。 丁二烯分子式为C4H6,由于其分子中含有共扼二烯,可以发生取代、加成、环化和聚合等反应,在有机合成方面具有广泛的用途,可以合成聚丁二烯橡胶(BR)、丁苯橡胶(SBR)、丁腈橡胶、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弹性体(SBS)、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 ABS )树脂等多种产品,此外还可用于生产己二腈、己二胺、尼龙-66、1,4-丁二醇等有机化工产品以及用作粘接剂、汽油添加剂等,用途十分广泛。 目前,世界丁二烯的来源主要有两种,…… 近年来,…… 目前我国丁二烯的生产…… 2010年国内丁二烯的市场状况为:产能-万吨/年,产量-万吨,进口-万吨,出口-万吨,市场表观消费量-万吨。 表7.1 目前我国丁二烯主要生产厂家与生产能力情况表 多年来,我国丁二烯一直处于……。近年来,随着我国合成橡胶等工业的迅速发展,丁二烯的表观消费量不断增加。 2006~2010年我国丁二烯产量、进出口量及表观消费量统计见表7.2。 表7.2 2006~2010年我国丁二烯产、供、需平衡表 图7.1 2006~2010年我国丁二烯产、供、需走势图 目前我国丁二烯的产量不能满足国内的需求,每年都需大量进口。尽管我国丁二烯目前还供不应求,但专家分析指出,趋势正在向供应过剩转变。 2010年国内丁二烯供应格局可以简单概括为:产能、产量提升,进口环比

丙酮市场分析报告

2.14 丙酮 丙酮(Acetone)也称作二甲基酮,是饱和脂肪酮系列中最简单的酮。CAS 号为67-64-1,熔点-95°C,沸点56°C,相对密度(水=1)0.8,分子式C3H6O,分子量58.08,为无色液体,有特殊气味,能溶解醋酸纤维和硝酸纤维。其化学结构式如下: 丙酮是一种重要的基本有机原料,主要用作溶剂以及制造各种合成材料。丙酮与氢氰酸反应所得的丙酮氰醇(ACH)是制备甲基丙烯酸甲酯树脂(MMA)的原料;丙酮也是制备环氧树脂和聚碳酸酯的中间体双酚A的主要原料之一;在医药、农药方面,丙酮除作为维生素C的原料外,还可用作各种微生物与激素的萃取剂;除此以外,丙酮还可用作石油炼制的脱蜡溶剂、塑料溶剂以及涂料溶剂等。丙酮还用于生产MMA、异丙醇、双酚A及甲基异丁基酮、二异丁基甲酮以及2,2,4-三甲基-1,2-二氢化喹啉等产品。 丙酮的生产方法主要有异丙苯氧化法、异丙醇脱氢法、异丙基甲苯法和发酵法,世界90%的丙酮由异丙苯法制得,该工艺在生产苯酚的同时联产丙酮。 2.14.1世界供需分析及预测 世界丙酮产能主要集中在美国、西欧及亚洲国家和地区。2013年,世界丙酮的生产能力约为726万吨/年,产量约为604万吨,开工率为83%。 表2.14-1 2013年世界各地区丙酮供需状况

2.14.1.1世界供应状况分析及预测 近年来,全球酚酮生产企业兼并及投资活动较为活跃,经过一系列的兼并重组,目前全球丙酮生产企业的前三甲为英力士公司、日本三井化学和壳牌公司。其中,英力士公司的丙酮产能居行业首位,在德国格拉德贝克、比利时安特卫普和美国亚拉巴马州均设有工厂,丙酮总产能达到115万吨/年,占全球总产能的15.8%。在中国英力士苯酚公司已和中石化扬子石化合资,在江苏扬州建设65万吨/年酚酮装置,其中丙酮产能为24万吨/年,目前该项目报告已通过审批,2014年开工建设,预计2016年建成投产。丙酮产能排在全球第二位的是日本三井化学,三井化学在新加坡设有一套生产装置,在日本设有三套生产装置,丙酮产能合计57万吨,占全球总产能的7.8%。2006年,日本三井化学和中石化以50:50的比例合资,成立了上海中石化三井化学有限公司,2011年该公司开工建设一套40万吨/年酚酮装置,丙酮产能为15万吨/年,预计2014年底建成投产。丙酮产能排在全球第三位的是壳牌公司,其在美国的丙酮装置产能为44.6万吨/年,占全球总产能的6.1%。 表2.14-2 2013年丙酮世界主要生产企业概况

丙酮行业研究

丙酮(propanone或Ace-tone),也称二甲基酮(DimethylKetone)。分子式C3H6O,分子量58.079。它是最简单、重要的脂肪酮。为无色透明易流动液体,有类似薄荷的芳香气味,极易挥发,极度易燃,具有刺激性。与水互溶,可溶于乙醇、乙醚、氯仿、油类、烃类等多种有机溶剂。熔点-94.6℃,沸点56.5℃,相对密度(H20=11)0.80,相对密度(空气=1)2.00,饱和蒸汽压(39.5℃)53.32kPa,引燃温度465℃,最大爆炸压力0.870MPa,爆炸下限2.5%,爆炸上限13.0%。 丙酮可用做醋酸纤维素和硝基纤维素的溶剂,乙炔的吸收剂,也是有机合成的原料。例如,可合成甲基丙烯酸甲酯(MMA)、双酚A、丙酮氰醇、甲基异丁基酮、己稀二醇(2—甲基-2,4—戊二醇)、已佛尔酮,还可热解为乙烯酮。

一、国外生产简况 2005年世界丙酮生产能力近60.0万吨/年,表观消费量为528万吨,同比分别增长6.6%和6.7%。世界丙酮的产能主要集中在北美、西欧和亚洲,3地区合计产能占世界总产能的89.4%,其中北美占32.4%,西欧占30%、亚洲占27%。世界丙酮消费量最大的地区是西欧,约占世界总消费量的31%,其次是亚洲和北美,各占3成左右。

预计2006年世界丙酮生产能力将达630多万吨/年,表观消费量约560万吨。近几年世界市场略有过剩。预测未来数年,世界丙酮生产能力增长速度将比过去放慢,预计在6.3%左右。预计2008年世界丙酮生产能力将达720万吨/年,需求量约640万吨。 二、国内生产简况 (一)生产能力和产量大幅度增长 2005年全国丙酮(异丙苯法联产法)总能力增加到27.5万吨,生产量约26.9万吨,开工率97.8%。19 98—2005年7年生产能力和产量年均增长率分别为12.6%和12.2%。预计2006年全国丙酮(异丙苯法联产法)总能力将达44.4万吨,生产量约41.3万吨,开工率93.0%。近几年我国丙酮生产能力及生产量情况见表1。

(市场分析)2020年苯酚/丙酮国内外市场分析与技术进展

苯酚/丙酮 国内外市场分析与技术进展

摘要 苯酚 2005年世界苯酚生产能力约950万t/a,表观消费量达到813.9万t,美国是世界最大的苯酚生产和消费国家,其次是日本,北美、西欧、中东欧和非洲产能均有过剩,其他地区处于供不足需的状态。至2012年,世界苯酚生产能力将达到1118万t/a左右,需求量为968万t,开工率为87%。 2005年我国苯酚总生产能力达到54万吨。表观消费量约为73.341万吨,具有一定规模的企业仅有4家,总生产能力约为50.6万吨/年,约占我国苯酚总生产能力的94.26%。均采用异丙苯法。我国苯酚产量不能满足国内消费的需求,每年都得大量进口。 预计2006年国内苯酚总产量可增加至52.5万t,市场供需缺口在25万-30万t。到2007年国内市场对苯酚的需求总量将达到约85万吨,但到2007年我国苯酚生产能力最多能达到约85万吨,按装置90%开工率计算,仍然不能满足当年国内消费需求。但到2007年全球苯酚生产能力将出现过剩。世界新建、扩建苯酚装置几乎都集中在亚洲地区,新增苯酚产品将不可避免地渗入到我国市场,竞争将更加激烈。 丙酮 2005年世界丙酮生产能力达到599.5万t/a,表观消费量为527.6万t,世界丙酮的产能主要集中在北美、西欧和亚洲,消费量最大的地区是西欧其次是亚洲和北美。2006-2008年世界丙酮能力将新增加37.9万t/a。预计2006年全球丙酮的供应将有30万~60万t的余量,至2011年,全球丙酮产能将达到727万t/a,需求量达到631.5万t,开工率为87%,丙酮的余量将超过90万t。全球丙酮市场将面临过剩。 我国丙酮2005年年产量达到35.0万t。其中采用异丙苯法技术的生产厂家有4家,产能合计为31.2万t/a。我国丙酮产不足需,每年都需大量进口。2005年底全国丙酮的进口量达到33.74万t,年均增长率达到23.7%占国内表观消费量的49.1%。进口产品主要来自于俄罗斯、中国台湾、日本、美国和新加坡等国家和地区。 预计2006年国内丙酮总产量可增加至40万吨,市场供需缺口在35万吨。2006年国内丙酮进口市场环境仍将较为严峻,近年新建、扩建装置几乎都集中在亚洲地区,新增丙酮产品将不可避免地渗入到我国市场;同时亚洲地区诸多扩产项目集中投产等因素,还可能会继续加剧市场价格的震荡,丙酮市场竞争将更加激烈。预计到2010年,我国丙酮的总消费量将达到90万~95万t,仍存在较大的市场缺口。 建议采用具有世界领先水平的美国Sunoco/UOP公司工艺技术建设30万吨/年的苯酚/丙酮生产装置,同时考虑与上下游生产装置的配套问题,采用下游产品一体化的生产模式,如配套建设双酚A装置进而生产国内十分紧俏的下游产品聚碳酸酯和环氧树脂等形成产业链,形成苯酚/丙酮与其下游产品生产一体化,互惠、互利、互助,提高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共同参与国际竞争。

中国餐饮行业上下游产业链分析(报告精选)

北京先略投资咨询有限公司

中国餐饮行业上下游产业链分析 (最新版报告请登陆我司官方网站联系) 公司网址: https://www.360docs.net/doc/b412064755.html, 1

目录 中国餐饮行业上下游产业链分析 (3) 第一节餐饮行业上下游产业链概述 (3) 第二节餐饮上游行业发展状况分析 (3) 一、上游原材料市场发展现状 (3) 二、上游原材料供应情况分析 (3) 三、上游原材料价格走势分析 (3) 2、鸡肉的价格分析 (4) 第三节餐饮下游行业需求市场分析 (5) 一、下游行业发展现状分析 (5) 二、下游行业需求状况分析 (5) 三、下游行业需求前景分析 (5) 2

中国餐饮行业上下游产业链分析 第一节餐饮行业上下游产业链概述 上游行业可以是食品开发,生产,或者物流配送等,厨师培训。 下游就是一些成品加工商和供应商,大部分的利润都集中在下游。 严格来说餐饮直接面对消费者,没有明确的下游。横向上的话服务业,娱乐业就可以 第二节餐饮上游行业发展状况分析 一、上游原材料市场发展现状 对餐饮业而言,食品安全是餐饮企业良性发展的基石。尤其是在地沟油、染色馒头、皮革奶等食品安全事件已成为百姓心中挥之不去的“阴霾”的当下,餐饮企业对食品安全的重视力度和把控能力更成为外出就餐者消费信心的风向标。对此,不少餐饮企业都把全力保障餐饮食品安全,增强餐饮消费信心,视为餐饮企业日常工作的重中之重。在原料采购、运输配送、储存管理、后厨环境清洁、操作人员管理等环节加大投入,创新方式,力求保证出品,扞卫餐饮“舌尖上的安全”。 二、上游原材料供应情况分析 现今市面上对原材料的供应较为充足。 三、上游原材料价格走势分析 1、鸡蛋的价格分析 3

LNG上下游产业分析

LNG产业链与应用分析 一、LNG基本概述 天然气是一种碳氢化合物。通常所称的天然气是指储存于地层的可燃性气体,同煤炭、石油一样同属化石燃料。主要成分为甲烷,燃烧后的产物主要是二氧化碳和水。按照运输形态,天然气可以分为三类:管道天然气、CNG(压缩天然气)和LNG(液化天然气)。管道、LNG和CNG共同构成了天然气的中游储运市场,它们各自有其优势和缺点:管道天然气是行业的主力军,解决的是大规模运输问题,具有自然垄断性,而LNG和CNG则具有一定的竞争性,可以解决分布 、水等)后,在式和调峰等问题。天然气经净化处理(脱除重烃、硫化物、CO 2 常压下深冷至-162℃,由气态转变成液态,称为液化天然气(Liquefied Natural 、Gas),简称LNG。天然气在液化过程中进一步得到净化,纯度更高、不含CO 2 硫化物,无色、无味、无毒且无腐蚀性。LNG的体积约为同量气态天然气体积的1/600,重量仅为同体积水的45%左右,大大方便储存和运输。 表天然气的分类及特征比较

资料来源:瑞银证券。 与管道天然气、CNG、LPG(液化石油气)、汽油及柴油相比, LNG作为燃料的比较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运输便利。LNG体积比同质量的天然气小600多倍,所以可用汽车、火车、轮船很方便地将LNG运到没有天然气的地方使用。采用罐式集装箱更能提高运输的适应性和周转性。此外,LNG体积也仅为同质量CNG体积的1/3左右,LNG在深度冷冻条件下呈液态,体积约为气态的1/600,而CNG高压形态下依然以气体形式存在,体积为气态的1/200。 二是安全性高。首先是生产安全。LNG较其它燃料在生产方面更为安全, LNG 只是采用深冷技术使天然气在常压下从气态变成液态,工艺流程短,整个装置生产均是一个物理过程,在保证不泄漏的情况下,安全工作十分便利。其次是运输安全。在运输过程中,只要保证LNG低温状况不被破坏,就能够安全运输到目的地。由于LNG的燃点为650℃,而柴油为400℃,汽油为427℃, LPG为466℃。因此,LNG更难引燃着火。此外,LNG的爆炸极限为5%-15%,而汽油为1.0%-7.6%,柴油为0.5%-4.1%,LPG为2.4%-9.5%。因此LNG比汽油、柴油和LPG更难达到爆炸的条件。与CNG相比,LNG的安全性更高。由于CNG燃料箱的工作压力在2.5-25Mpa之间循环变化,压力较高,危险性较大。而LNG储气罐在常压下超低温储存,燃料箱最大允许工作压力一般为1.586Mpa,工厂设定操作压力范围为0.18-1.4Mpa,发生危险的可能性比CNG要低很多。综合分析来看LNG无论运输、使用都比汽油、柴油、LPG和CNG更为安全。最后是使用安全。由于LNG气化后密度很低,只有空气的一半左右,稍有泄漏立即扩散,不会产生气体聚集现象,降低了引起爆炸的可能性。

丙酮市场分析报告

丙酮市场分析 耿杰 丙酮是一种重要的基本有机原料,主要用作制造醋酸纤维素胶片薄膜、塑料和涂料溶剂。丙酮可与氢氰酸反应生产制得丙酮氰醇,该应用占丙酮总消费量的1/4以上,其中丙酮氰醇是制备甲基丙烯酸甲酯树脂(有机玻璃)的原料。丙酮也是制备环氧树脂、聚碳酸酯中间体双酚A的原料,并可以用作石油炼制过程中的脱蜡溶剂。在医药、农药方面,除作为维生素C的原料外,还可以用作各种微生物与激素的萃取剂等等。 1.生产丙酮的原材料 丙酮的生产方法主要由异丙醇法、异丙苯法、发酵法、乙炔水合法和丙烯直接氧化法,目前世界上丙酮的工业生产以异丙苯法为主(约占93.2%),即用石油工业产品异丙苯在硫酸的催化下被空气氧化重排成丙酮,副产物苯酚。该方法产率高,产生的废品很少,而且同时能得到苯酚这一副产品,因此被称为“一箭双雕”法。目前世界上90%以上的异丙苯都用于生产苯酚和丙酮。据分析,预计全球未来十年内,异丙苯将以 3.8%的年增长率递增,而其中亚洲是主要的增长区,年增长率可达11.8%,这从侧面也反应了丙酮和苯酚在亚洲的各相关应用领域有了较快的发展。 2.丙酮的生产现状及供需状况 丙酮是制造苯酚的联产品,因此丙酮的消费取决于苯酚的市场条件。2001年世界丙酮的生产能力为519万吨,2002年和2003年世界丙酮的生产能力分别为528万吨和548万吨。据英国伦敦Tecnon OrbiChem公司分析,2004年世界丙酮生产能力为560万吨,按地区分布为:北美33%、西欧29%、东欧14%、日本9%、东亚8%、中东/非洲4%、东南亚2%、南美1%。到2007年增长到570万吨,其中2007年全球能力利用率为89%,扩能的大多数在亚洲(不包括日本),以满足双酚A(BPA)和甲基丙烯酸甲酯(MMA)增长的需求的驱动,预计到2012年底,有150万吨丙酮将要在亚洲投产。表1列出了2009年统计出的世界苯酚和丙酮生产能力分布,其中表1中约93.2%的生产装置是采用异丙苯法的生产工艺,约5.2%采用异丙醇脱氢生产工艺,约1.6%采用其他工艺。其中英力士苯酚公司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丙酮生产厂商,生产能力达到1037 Kt/a,约占世界丙酮总生产能力的16.4%;其次是圣诺科化学公司,生产能力达577 Kt/a,约占世界丙酮总生产能力的9.1%;Shell化学公司位列第三,生产能力为526 Kt/a,约占总生产能力的8.3%;日本三井石化公司的生产能力为422 Kt/a,位居第四,生产能力约占总生产

二羟基丙酮市场调查报告

DHA调查报告二O一O年

一、产品简介 二羟基丙酮(Dihydroxyacetone,简写DHA)又称丙酮醇、1,3二羟基丙酮,外观是带有甜味的白色粉末状结晶;熔点为75~80℃(单体和二聚物的混合物),水溶性>250g/L(20℃),在pH 为6.0时稳定。虽然一般状态下是以二聚体(1,4一Dioxane)形式存在的结晶,但是,新鲜制品经溶解或加热后很快转变为单体;DHA单体易溶于水、乙醇、乙醚和丙酮中。在市售的商品中,有医用级和化妆品级。DHA是一种重要的化工、生化原料,医药、农药合成中间体和功能添加剂,用途十分广泛。 CAS号:96-26-4,分子式:C3H6O3,分子量:90.08,结构式:

二、二羟基丙酮应用 二羟基丙酮是一种天然存在的水溶性的酮糖,具有生物可降解性,可食用且对人体和环境无毒害。近年来广泛用于化妆品,饲料、食品添加剂,化学合成中间体等。 1、用于化妆品 二羟基丙酮最大特点之一是防晒性极强。利用这一特性,国外己成功开发了各种保护皮肤效果极佳的化妆液。这种新型化妆液能在皮肤上形成薄膜防止水分蒸发,这一点与许多传统化妆液差不多;但它在进入皮肤深层之后,还具有防止紫外线杀伤,起到防止皮肤灼伤的功能 2、用于饲料添加剂 日本科技人员经过试验证明,在猪饲料中加入一定量的二羟基丙酮和丙酮酸盐(钙盐)的混合物(按3:1的重量比配合),能减少猪肉的脂肪含量,增加瘦肉率。试验是将56头体重为80一85公斤的猪分成两组进行的,其中试验组的饲料中加入了4%的二羟基丙酮混合物。经喂养28天后屠宰,取右后腿和右背最后肌肉,绞碎,测定其蛋白质、脂肪、水分和灰分的含量。结果表明,试验组猪背脂肪的厚度要比对照组低12-15%。腿肉和背最长肌肉试验组比对照组的脂肪含量少,蛋白质含量高。没发现混合物对试验组的内脏重量和血液成分有明显影响,但肝功能检查发现血清中谷氨酸、丙酮酸转氨酶的活性为:试验组比对照组低15%。 3、用于治疗白斑、白瘫风

中国不锈钢行业上下游产业链分析

北京中元智盛市场研究有限公司

目录 中国不锈钢行业上下游产业链分析 (2) 第一节不锈钢行业上下游产业链概述 (2) 第二节不锈钢上游行业发展状况分析 (3) 一、上游原材料市场发展现状 (3) 二、上游原材料供应情况分析 (3) 三、上游原材料价格走势分析 (3) 第三节不锈钢下游行业需求市场分析 (4) 一、下游行业发展现状分析 (4) 二、下游行业需求状况分析 (6) 三、下游行业需求前景分析 (7) 1

中国不锈钢行业上下游产业链分析 第一节不锈钢行业上下游产业链概述 不锈钢上下游产业链比较长,上游主要是铁矿石、废钢、铬镍铁合金等金属材料行业;不锈钢长材下游主要表现为各种不锈钢产品在石化、能源、交通等行业中的具体应用。 图表- 1:锈钢行业上下游产业链概述 中元智盛整理 2

第二节不锈钢上游行业发展状况分析 一、上游原材料市场发展现状 上游行业对不锈钢长材的影响主要体现在镍、铬价格波动方面。镍价主要影响不锈钢长材产品的成本和价格。由于镍占奥氏体不锈钢成本的比重较高,因此,不锈钢价格和镍价保持高度一致,不锈钢价格随镍价上下波动。 世界铬铁矿基础储量37亿吨,中国铬铁矿资源总量约1000万吨,我国多以进口为主。考虑到国际上铬铁矿供应充分,铬铁矿石价格走低,且中国资源总量不足,未来铬铁矿的需求仍主要依靠进口。 我国不锈废钢资源供应来源主要为:不锈钢生产过程产生的内部废钢、不锈钢制品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加工废钢、不锈钢制品生命周期回收废钢、国际贸易获取的不锈废钢等。中国作为不锈钢最大的生产国家和消费国家,也是世界最大的不锈废钢资源供应国家。全球不锈废钢中国消费约占全球可供消费量的一半,随着中国不锈钢产业的不断发展,这种优势将日渐明显。 二、上游原材料供应情况分析 作为不锈钢的上游铬系及镍系,其原料主要依赖进口,外方市场的变动将直接影响中国铬镍合金市场。印尼的政策限制左右中国进口其镍矿,菲律宾的镍矿虽然难以满足中国市场,但中国不锈钢并不会因此而坐以待毙,我们可以加大400系的生产,减少对于镍合金的依赖。但是我们却难以减少对铬合金的需求,正所谓无铬就不是不锈钢,所以铬或许才是未来不锈钢生产的制约因素。而中国铬矿资源有限,85%以上都是依赖进口矿。因此中国不锈钢产量的增加,对铬合金的要求随之增大,铬矿的消耗量也随之水涨船高。而外商将借此机会坚挺其铬矿价格,那么中国铬系市场面临此种状况,也必须及时寻找出路。那么出路到底在何方,中国铁合金在线将继续携业界同仁一直奋斗努力,不断自我发展。 三、上游原材料价格走势分析 伦镍行情是直接支撑不锈钢市场出现过山车走势的主要原动力。上半年LME镍价格在春节期间跌至7750美元/吨,库存攀升至45万吨水平。3月份宏观消息面利好,基本面得到改善,LME镍出现反弹,价格在3月出现一轮反弹, 3

己二胺的原料与上下游产业链分析

己二胺的原料与上下游产业链分析 7.1 己二胺原料供应与市场概况 目前几乎所有大规模生产己二胺的方法都是由己二腈出发的。 传统的己二腈生产工艺主要有丙烯腈(AN)电解二聚法、丁二烯(BD)直接氰化法和己二酸(ADA)催化氨化法三种。由于己二酸催化氨化法生产成本高,已基本淘汰。 全球己二腈共有9家生产企业,13套装置,… 世界己二腈生产企业及产能统计见下表: 表7.1 世界己二腈生产企业及产能统计表 单位:万吨/年 近年来,由于亚州市场尤其是中国市场对尼龙66纤维和工程塑料需求的快速增加,从2006年开始,全球己二腈市场从供求基本平衡转向供应日趋紧张。从2007年开始预计到2010年供应缺口将逐年增加。 …… 表7.2 2000~2015年世界尼龙66、己二胺、己二腈需求情况及预测表 单位:万吨/年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辽阳石化分公司己二腈装置是20世纪70年代引进法国罗纳普朗克公司的尼龙66盐生产线,原设计由配套引进的己二酸氨化法己二腈生产装置生产。这套己二酸氨化法己二腈生产装置是国内仅有的规模化己二腈生产装置,设计年生产能力2万吨,但由于该工艺路线成本较高,与国外

丁二烯路线生产的己二腈相比没有竞争优势,2002年开始停止生产,而且不会有重新开车的可能。随着国内尼龙66工程塑料及纤维市场的扩大,预计中石油辽阳分公司尼龙66盐装置2008年有可能恢复生产以满足市场需求,其尼龙66盐生产所需2万吨己二腈要靠外购解决。 我国目前己二腈的需求全部依赖进口,是世界上最大的己二腈单一进口国。随着我国尼龙66等产业的快速发展,中间体己二胺对原料己二腈的需求量逐渐增大,2008年己二腈的需求为10万吨/年,预计2010年将达到20万吨/年。 目前我国尼龙66的主要生产厂家中,仅中国神马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一家使用了以丁二烯为原料的己二腈生产尼龙66。据神马相关人员透露,目前神马使用的己二腈主要从英威达进口。 中国神马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尼龙66盐一期工程自1998年底开车以来,至2005年累计进口己二腈24.94万吨,估计2006年进口6.87万吨,2007年进口8.38万吨,2008年进口9.67万吨,2009年进口11万吨,2010年进口12万吨。 表7.3 2006~2015年我国己二腈需求情况及预测表 单位:万吨/年 由于己二胺生产工艺复杂,又属于有毒有害产品,其生产技术全部掌握在国际跨国公司手中。他们为了保持核心技术的优势,不论是丙烯腈法生产工艺,还是丁二烯法生产工艺,都进行了严密封锁。因此,国内至今没有一家企业能够生产己二腈,只有购买进口己二腈生产己二胺的企业。己二腈作为生产己二胺的原料长期依赖进口,始终受到国外跨国公司的控制。中国是界上最大的己二腈单一进口国。随着己二胺市场需求量迅猛增长,没有自主开发的己二胺生产技术这一矛盾将越来越突出。……显然,在中国没有掌握己二腈的生产技术前,国内的己二胺市场有可能被国外跨国公司控制。

纺织行业产业链分析

纺织行业产业链分析 纺织行业是指将棉花、化纤等各种天然或合成高分子材料经过生产、加工制得可以提供给纺织服装行业使用的纺织原料的工业部门。其产业链主要包括:棉花种植、化纤生产、纺织印染以及辅料的生产等,最后将产品供应至纺织服装行业。其简易产业链条示意图可以参见下图,完整的产业地图见报告后附件一。 纺织产品是服装产品的主要上游产品,因此纺织行业主要应该建立在服装产业发达的地区。服装作为直接进入消费市场的重要产品,区域经济实力和地区消费能力直接决定着纺织服装行业的市场需求和利润水平,进而影响纺织行业的发展。因此,纺织行业在地区消费能力较强的东部沿海地区发展较快。从之前的区域竞争力分析也可以看出,纺织行业竞争力较强的省份大多也是经济较发达的地区。 (1)上游行业对纺织行业的影响分析 ①化纤行业对纺织行业的影响 作为纺织行业的重要上游行业,化学纤维行业发展变化对纺织行业影响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是原料供应的稳定性,第二是行业采购成本的变动,第三是带来行业技术的进步。 作为纺织行业的主要原料,化学纤维产量增速有所减慢,但是由于纺织行业自身增长速度也所有方面,因此化学纤维产量基本可以保证纺织行业的原料供应。不过,目前化学纤维原料供应方面仍然存在低端产品供大于求、高端产品供不应求的结构性矛盾。对于一些功能绿色纤维材料的供给仍然不能充分保证,这也是影响我国纺织行业整体竞争力和技术升级缓慢的一个重要原因。 最后,化纤原料供给及价格的不稳定也将会迫使纺织企业加大技术投入,降低原料消耗,提高原料利用率,减少对原料依赖性,同时将会更多转向高附加值产品的开发以降低成本上升带来的负面影响。最终将促进纺织行业整体技术进步,产业实力提高,这也是纺织行业应对上游产业变动的有效方式。 ②棉花种植业对纺织行业的影响

丙酮市场调查报告

丙酮是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之一,在它的主要用途中,占总消费量1/4以上用于生产丙酮氰醇(生产甲基丙烯酸甲酯的原料),其他主要的用途是用于生产双酚A(BPA,生产聚碳酸酯和环氧树脂的原材料),丙酮也可直接用作溶剂和生产其他溶剂,如甲基异丁基酮(MIBK)和甲基异丁基甲醇(MI—BC),还可用作医药和抗氧剂中间体。丙酮是苯酚的联产品,每生产1kg苯酚产生0.6 kg丙酮。作为制造苯酚的联产品,丙酮的消费量取决于苯酚的市场条件。 2001年世界丙酮生产能力为519万t/a,2002和2003年世界丙酮生产能力分别为528万和548万t/a。2004年世界丙酮生产能力为560万t/a。2005和2006年世界丙酮生产能力分别达到599.5万t/a和626.5万t/a。 2008年世界丙酮需求量为571万t,其中,丙酮氰醇(生产MMA的原料)消费占25%,直接用作溶剂占29%,双酚A占26%,醇醛化学品占9%,其他占1l%。。直接用作溶剂和用于双酚A生产是丙酮消费的最大用户,尤其在亚太地区最为明显。我国丙酮的工业生产始于20世纪50年代,当时采用的发酵法生产规模小、产量低、成本高。随着国内异丙苯法生产苯酚装置的建设投产,异丙苯法生产丙酮比例逐步上升。目前,国内80%以上的丙酮装置采用异丙苯法,其余仍采用发酵法。但由于发酵法生产成本过高,近年来基本上处于半停产状态。

近年来,随着我国甲基丙烯酸甲酯(MMA)、涂料以及双酚A等行业的不断发展,带动了丙酮消费量的不断增加。 我国丙酮用于溶剂的消费量所占比例过高,而我国双酚A、MMA、MIBK产业还不够成熟,对丙酮的消费量不大。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

我国影视后期制作上下游产业链分析

导读:我国影视后期制作上下游产业链分析,影视后期制作的下游行业就是电视台、电影院、音像出版行业以及新媒体。电视台和电影院是影视作品播放的最主要的渠道和载体,影视制作公司的绝大部分收入来自于产品对电视台的销售。 产业链模型介绍 影视后期制作属于电视剧、电影制作环节中的一部分,属于影视制作行业。下面以影视制作行业中的电视剧行业为例说明影视后期制作的产业链: 影视后期制作产业链图 随着电影、电视产业的日趋成熟,产业规模的不断增大,整个行业已经形成了包括投资、制作、交易、播出和广告经营五大环节在内的基本完整的产业链。 (1)影视后期制作上游行业情况及其影响 影视后期制作行业的上游,主要包括剧本创作服务、演职人员劳务、摄制耗材、道具、服装、化妆用品等的采购,以及专用设施、设备和场景的经营租赁等。电视剧剧本创作服务的提供者是编剧。随着影视作品创作的日益繁荣,催生出一个庞大的编剧队伍。剧本创作行业与影视后期制作行业相辅相成,互相影响。一方面,剧本的好坏,从源头上决定了一部影视作品质量的高低,从而影响着电视剧行业的发展;另一方面,影视后期制作行业的繁荣必然促使影视制作公司有更多的资金投入到剧本的购买中,促进剧本创作的发展。影视制作公司对剧本的重视程度也越来越高。 优秀的演职人员是影视行业的稀缺资源,是精品剧的质量保障。有优秀的制片人、导演、摄影和演员的参与,往往能够显著提升影视作品的整体质量和市场影响力。 (2)影视后期制作下游行业情况及其影响 影视后期制作的下游行业就是电视台、电影院、音像出版行业以及新媒体。电视台和电影院是影视作品播放的最主要的渠道和载体,影视制作公司的绝大部分收入来自于产品对电视台的销售。 影视制作公司将影视作品的音像版权出售给音像出版公司,形成音像制品。近年来,受盗版冲击的影响,音像出版行业普遍不景气,影视制作公司出售版权的价格一降再降,且数量也不断减少,影响了影视制作公司的收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