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行业信息集成管理系统(1)

化工行业信息集成管理系统(1)
化工行业信息集成管理系统(1)

化工样板用户画册模板

●题注:

?化工用品

行业特点

生产模式:连续化、流程化、规模化面向库存的生产,DCS系统自动化控制,物料大进大出;每月根据生产能力和市场需求预测制定生产经营计划;

? 产品储运:大宗原料和产品采用过磅、流量计、检尺、轨道衡等多种计量方式;一般包括汽运、铁运、船运、管道运输等多种运输方式,一般采用桶装或使用槽车、罐车运输;

? 质量控制:原料与产品质量检验严格,每批次都需要进行质量检测,并根据检验结果判定产品等级或是否合格;

? 成本管理:原料与能源成本比例高,一般为80 – 90%,甚至更高,成本核算一般采用分步法;由于原料价格成本变化较快,企业会及时进行成本模拟测算并结合市场情况调整产品销售价格;

? 设备管理:此行业属于设备密集型行业,连续性生产,因此做好设备巡检与维护,保障设备正常运行非常重要。

企业简介

山东化工有限公司位于山东省淄博市齐鲁化学工业区内,公司现有职工300余人,其中具有中专以上学历200多人,企业总资产1.5亿元,年销售收入20多亿元。年产各类增塑剂10万吨,主要产品有:DBP、DIBP、TOTM、DINP、DOTP、DOA等系列产品,是品种齐全的增塑剂专业生产企业。公司拥有遍布全国各大中城市的营销网络,DOA、DOS等多种增塑剂出口到亚、美、欧等多个国家,是中国品种最全的增塑剂专业生产基地。

企业管理难点

? 每批原料都需要严格的进料检验,以保证产品质量

企业每天进厂原料批次多,物料一旦进入反应容器,无法追回。因此,对每批原材料的质量状况,都需要严格检验。根据检验结果,决定正常接收、拒收还是让步接收,大量批次的检验报告、评审报告的存档、物料跟踪和质量追溯,手工都很困难。

? 企业大型设备多,如此多的设备如何管理并消除隐患?

企业设备上千台套,每台设备均由手工台账来记录每台设备的基本参数和运行参数、备件,以及该设备的运行、检修、维修等文档资料都是纸质的,且量太大,查阅起来非常不方便,特别是事故隐患记录,时间长了就忘记了。

? 备品备件计划难以控制,库存积压在所难免

因为设备多,备件也多,使用部门经常抱怨采购不及时;但仓库部门的积压物资每月都有增加,时间一长就成了呆滞物资,如何解决既能满足企业正常生产,又能保证刚刚好的库存呢?

? 销售价格的控制,也是企业面对的困难之一

因为企业的销售网络覆盖面较大,而各区域的市场环境千差万别,还需要参考总部的定价。销售价格如何消除地区差异的影响科学制定,公正执行?如何保证企业价格政策的有力执行?都是企业面临的管理难题。

企业信息化历程

企业关键应用及价值

? 每批原料都需要严格的进料检验,以保证产品质量

对每批次进厂原料,按批次进行检验。检验合格后方可入库;若检验不合格需多部门综合评审,综合评审通过后可让步接收;综合评审不通过,则拒收。半成品、产成品与原料一样,均按批次检验和跟踪与分析,及时发现问题并解决。

? 备品备件用料计划及采购管理

供应部按照采购计划进行采购工作,备品备件采购入库后,车间及其他各部门依照用料计划填制领料申请单领料,仓库按照核对用料计划进行备品备件发放。

? 按区域+产品制定并控制价格

根据原材料期货价和产品消耗,随时进行模拟报价,并制定各地区的最低价格,通过调价单,

完成了制价、调整、调价通知以及价格维护的历史分析的过程。实现了价格维护的严谨性和科学性。

? 以预防为理念的设备管理

建立设备台账,做好巡检、大修、故障、维护等记录,并进行相关统计分析,及时掌握设备的运行状态,建立设备润滑标准,润滑周期性提醒,根据检修、检测、检定周期和上次检修、检测、检定记录的时间,到下一个检修、检测、检定日期时自动进行提示。

? 预算管理,控制费用支出

管理费用、制造费用、销售费用等3大费用,通过预算管理进行费用控制,使企业费用控制在预算范围内,减少了大量的计划外开支。

各主要业务部门关注重点

? 销售部门

1、销售流程(发货流程,销售计划编制流程等);

2、加强业务人员绩效考核(销售收入、产品区域销量、销售毛利统计等);

3、销售统计(应收帐龄分析,客户流失分析,已开票未发货统计,已发货未开票统计,销售发货与发票勾稽关系等);

4、异地仓库库存量、在途库存量、已开票未发出量等。

? 采购部门

1、采购业务分为:大宗物资采购流程,备品备件采购流程,辅料采购流程,紧急采购流程,

核销采购流程,暂估业务流程;

2、加强罐车的返空管理,及时了解租用罐车的状态;

3、与质检业务之间的信息共享,了解来料质检的信息;

4、加强采购计划的准确性,尽量减少临时性采购。

仓储部门

1、及时了解每个罐的库存量;

2、库存报表(库存台帐,出入库明细表,收发存汇总表等)

3、各车间领用备件,辅料的结存情况;

4、业务流程:大宗原料及辅料入库领料流程、备品备件入出库流程、成品业务流程、异地仓库调拨业务流程。

质量部门

1、报告单样式需适应未来变化,能够实现可定制化;

2、支持检验标准参数经常发生变化,能够实现标准参数可定制化;

3、检验标准统计表需从不同角度匹配实现,能够满足不同指标的组合统计;

4、对重点检验指标图形分析,关注进料和成品的质量趋势;

5、中控检测,加强对车间生产过程的质量监测与考核。

生产部门

1、车间备品备件采购计划的准确性;

2、原料消耗、能耗、产量、产品质量统计分析;

3、班组考核(生产效率\质量\消耗成本);

4、设备管理(固定资产管理区分\完善设备档案资料\维修记录\故障记录\润滑\点检\统计分析)。

信息化应用

信息化应用效果

? 实现了规范的业务流程控制

从销售订单->生产订单排程->采购订单->采购到货->来料检验->生产领料->生产管理->产品

检验->产品入库->销售发货->销售开票->收款等个业务环节,环环相扣,数据传递快速流畅,

准确及时。

? 严格的原料及成品批次管理

通过系统,每批原料采购入库、生产领料、产品入库、销售出库都会记录原料或成品的批号,很好的实现了按批次进行信息追溯。

? 销售信用有效控制

通过信用控制和及时的账龄分析,实现了客户信用期限、信用额度的有效控制,降低了业务资金的风险。

? 有效降低库存,减少了库存资金占用

用友U8系统上线后,原料库存现存量及采购订货量统计准确及时,自系统上线后,公司原料

保有库存量由700-800吨降至300-400吨左右,减少了库存资金占用,为企业带来真正的效益。

信息系统集成项目管理的认识和体会

信息系统集成项目管理的认识和体会 目前,在传统行业实行项目管理已很普遍,而在信息系统集成行业,人们越来越认识到实行项目管理的重要性。由于信息产业的技术含量高,信息系统集成项目经常会遇到需求多变、技术更新和所处环境变化快速、人员流动频繁等情况,所以信息系统集成行业更加需要科学规范的项目管理。因此,只有对信息系统集成项目实施项目管理,才能规范项目需求、降低项目成本、缩短项目工期、保证信息工程质量。 那么,我们知道了信息系统集成行业实施项目管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但实际生活中有多少公司实施了项目管理?又有多少公司实施项目管理取得了骄人的成绩呢?让我们看看这几家公司的运营模式:甲公司实施了项目管理,但项目经理很谦虚,客户提出的大小问题都给予解决,客户很满意。但项目却拖的时间较长,客户总想把所有的问题都改完再说,已经一再延期。乙公司也实施了项目管理,但项目经理盛气凌人,客户提出的问题一般都不解决,虽然项目进度控制的较好,基本能按期完成项目,但客户很不满意。丙公司表面上实施了项目管理,但项目经理有名无实,各职能部门各自为政。项目因各部门间配合问题不断出现延期,超支等情况,但最终结果是各职能部门间相互抱怨。这几家公司的运营模式还只是众多公司中运营模式的沧海一粟,所以信息系统集成行业有效实施项目管理还任重而道远。 那么,信息系统集成行业怎样有效实施项目管理呢?我个人认为从下面几个方面着手: 一、项目可行性研究 在一定的组织里,没有完成项目可行性研究,一个项目一般不会正式启动。很多公司在进行项目可行性研究时会出现很多问题,如:研究深度不够,质量不高,不能满足决策的需要;不重视多方案论证和比较,无法进行优选;调查研究得不够,导致项目投资收益计算失真;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编制缺乏独立性、公正性和客观性;等等。对此,首先我们要正确认识可行性研究的阶段划分与功能定位。其次,按要求进行可行性研究,正确确定其依据。第三,采用科学的方法与先进的技术。第四,建立科学的决策体系和管理机制。 二、项目启动阶段 项目启动阶段需要界定工作目标及工作任务;获得老板或高层的支持;组建优秀的项目团队;准备充足的资源;建立良好的沟通;对客户的积极反应进行适当的监控和反馈。 项目管理最重要、最难做的工作就是界定工作目标及工作任务,也就是确定

信息系统集成与信息资源管理

模型和子系统数据模型。数据模型的表述采用一种简化的E-R图,如图1所示。 5. IS集成开发的支持工具 我们强调支持工具与方法的一致性,认为传统的计算机辅助软件工程的概念及其工具,不能适应IS集成开发的需要。再说,IS不同于软件;信息工程不同于软件工程。用I-CASE工具来支持信息系统集成,不论是实践,还是理论,都不是成功的。 有鉴于此,我们提出I-CAIS的概念,即计算机辅助信息系统的概念;同时,制定了I-CAIS工具系统的体系结构基于元库的分层支持IS集成化开发的成组工具。该工具系统的体系结构如图2。 总体数据规划支持工具为规划人员(用户分析员和系统分析员)提供一个工作平台,录入基本的调研数据,计算机自动处理分析和人机交互建模,从而动态产生总体规划元库(Planning-Repository,PR),该机内文档的子集即为IRM资料。 应用系统设计工具是为联合应用设计(JAD)小组提供的工作环境。该系统可以自动抽取PR资料作为系统设计的基础,再细化为设计元库(Design-Repository,DR),从而保证规划与设计的紧密衔接。 系统建造工具可自动检索DR设计资料作为系统建造的根据,产生应用元库(Application-Repository,AR),即物理数据库与应用程序库,它们的部件的不同组装,就是不同的应用系统,从而保证设计与建造的紧密结合,作到真正意义上的应用系统的自动生成。 实际上,这种集成化的IS开发过程,是与面向对象的开发过程相一致的[5]。 6. 小结:策略考虑 信息系统集成是将那些杂乱的独立运行的计算机应用系统“信息群岛”,变为“信息大陆”的集成化的系统的过程。于是,人们提出了“系统体系结构”(Systems Architecture)和“IT体系结构”(IT Architecture)的概念,以及系统逻辑集成的方法[6-8]。 事实上,信息系统集成是一种再造工程,数据集成比那些概念和方法更为重要。基于这种观点,我们建议采用本文所讲的理论、方法和工具,来建立全企业范围的信息系统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高复先:信息工程的理论与实践,《中国计算机报》1994年第36期。 [2] 高复先:信息工程开发工具的研究,《计算机系统应用》,1995年第1期。 [3] James Martin: Strategic Data-Planning Methodologies, Prentice-Hall, Inc., Englewood Cliffs, NJ, 1982 [4] 高复先:试论IS建设中的总体数据规划,《交通与计算机》1990年第1期。 [5] Grady Booch, Object-oriented Analysis and Design with Application , TheBenjamin/Cummings Publishing Company, Inc. 1994 [6] Andrew S. Targowski, Ph.D , and Thomas F. Rienzo : Managing Information Through Systems Architecture The Systems Logic Integration Approach, Information Executiv Vol.3 No.3 Summer 1990 [7] J. Daniel Couger, Ptrick Flynn, and Doris Hellyer: Enhancing the Creativity of Reengineering Techniques for Making IS more Creative,INFORMATION SYSTEMS MANAGEMENT SPRING, 1994 [8] Michael A. Mische: Transnational Architecture A Reengineering Approach,INFORMATION SYSTEMS MANAGEMENT Winter 1995 Vol.12 No.1 1996-11-15 出自大连圣达计算机发展有限公司

信息系统集成与信息资源管理最新修正版

信息系统集成与信息资源管理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研究报告,发表于Proceeding of the 2n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OA & Information Management (November 1996 日本东京) 高复先 摘要本文提出了数据集成的概念和信息系统集成的原理,在此基础上介绍了信息资源管理的基础标准和进行总体数据规划方法,以及支持信息系统集成的工具系统。 关键词信息系统,数据环境,数据模型,信息资源管理 I-CASE,I-CAIS Information Systems Integration and Information Resource Management GAO FUXIAN (Information Engineering Institute, Dalian Maritime University, Dalian 116026) ABSTRACT In this paper, we present the concept of data integration and the principles for information systems integration. On this basis, a set of standards of information resource management and a method for strategic data-planning are outlined. We also describe a tool system to support information systems integration. KEYWORDS Information Systems, Data environment, Data model, Information Resource Management, I-CASE, I-CAIS. 1. 引言 在当前一些大中型企业致力于信息系统集成的高潮中,有一系列的理论、方法和工具摆在经理们面前。但是,实现信息系统集成的思路,常常被局限在计算机升档、联网和软件更新上,在相当程度上忽略了数据的集成,即重新规划设计共享数据库,改造数据环境,建立稳定的全组织的数据模型。 我们研究了信息工程方法论在信息系统集成方面的重要作用,发现信息系统集成与信息资源管理(IRM)的不可分割的关系,从而修正了Nolan模型关于系统集成和数据管理的阶段划分,提出了落实数据集成的IRM的基础标准和进行总体数据规划的方法,并且研制了与其配套的支持工具[1-2]。 2. 数据集成信息系统集成的基础 信息工程作为一个学科要比软件工程更为广泛,它包括了为建立基于当代数据库系统的计算机化组织所必要的所有相关的学科。 信息工程的基本原理有: ⒈数据位于信息系统的中心。大多数现代的数据处理系统都是由一些数据库的创建和更新活动组成的,包括对数据安全性的适当控制,对数据库的使用、分析、汇总和操作处理,或者从数据库中打印出单证报表。 ⒉数据结构是稳定的,处理是多变的。一个企业所使用的数据类型很少变化,所以可以发现稳定的数据结构。使用数据的处理过程变化得快而频繁,只有建立起稳定的数据结构,用数据库支持业务工作的IS的稳定性才能得到保持。一旦必要的数据基础结构建立起来,通过使用高级数据库语言和应用生成器,我们就能快速地获得管理人员所需要的信息。 基于这些原理,对一个组织的数据环境可以划分为以下四类: 第Ⅰ类数据环境:数据文件(Files)。为每个或大多数应用设计分散的数据文件,它们的结构往往是直接采用户单证报表的结构。 第Ⅱ类数据环境:应用数据库(Application Data Bases)。设计人员利用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建立了一些分散的数据文件。 第Ⅲ类数据环境:主题数据库(Subject Data Bases)。当这样的一些数据库建立起来时,它们就代表着讨论过的数据资源,数据独立于一些具体的应用,数据类型不频繁变化,而使用数据的处理功能却可以经常变化。 第Ⅳ类数据环境:信息检索系统(Information Retrieval Systems)。这类数据系统是为不依赖人工的信息检索、决策支持系统和办公自动化设计的,而不是为预定计算或大量的日常活动设计的[3]。 在许多组织中,所谓的信息系统实际上是一些互不关联的数据结构(数据文件和应用数据库)和一些程序的

信息系统集成

信息系统集成,就是通过结构化的综合布线系统和计算机网络技术,将各个分离的设备(如个人电脑)、功能和信息等集成到相互关联的、统一和协调的系统之中,使资源达到充分共享,实现集中、高效、便利的管理。系统集成采用功能集成、网络集成、软件界面集成等多种集成技术。系统集成实现的关键在于解决系统之间的互连和互操作性问题,它是一个多厂商、多协议和面向各种应用的体系结构,需要解决各类设备、子系统间的接口、协议、系统平台、应用软件等与子系统、建筑环境、施工配合、组织管理和人员配备相关的一切面向集成的问题。 系统组成 信息系统集成主要包括以下几个子系统的集成: (1)硬件集成 使用硬件设备将各个子系统连接起来,例如使用路由器连接广域网等。 (2)软件集成 软件集成要解决的问题是异构软件的相互接口。 (3)数据和信息集成 数据和信息集成建立在硬件集成和软件集成之上,是系统集成的核心,通常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包括: ?合理规划数据和信息 ?减少数据冗余 ?更有效地实现信息共享 ?确保数据和信息的安全保密 (4)技术与管理集成 企业的核心问题是经济效益,使各部门协调一致地工作,做到市场销售、产品生产和管理的高效运转,是系统集成的重要内容。 (5)人与组织机构集成 系统集成的最高境界,提高每个人和每个组织机构的工作效率,通过系统集成来促进企业管理和提高管理效率。 系统特点

系统集成能够最大限度地提高系统的有机构成、系统的效率、系统的完整性、系统的灵活性等,简化系统的复杂性,并最终为企业提供一套切实可行的完整的解决方案。 系统集成的本质就是最优化的综合统筹设计,一个大型的综合计算机网络系统,系统集成包括计算机软件、硬件、操作系统技术、数据库技术、网络通讯技术等的集成,以及不同厂家产品选型,搭配的集成,系统集成所要达到的目标-整体性能最优,即所有部件和成分合在一起后不但能工作,而且全系统是低成本的、高效率的、性能匀称的、可扩充性和可维护的系统。 数据量高速膨胀、网络异构化程度加深,加剧了数据的破碎性。企业拼合失落的“数据碎片”需求的升温,让企业数据集成演变为一个独立的、跨越式的技术门类。 与我们熟知的“信息孤岛”相比,“数据孤岛”形容的是IT环境中最基本元素—数据的 离散状态。毋庸置疑,数据是企业最重要的信息资产,但是在现实环境中,企业数据往 往会因天然的业务分隔或行政分划,或者是IT应用复杂性的增加而驻留在不同的应用程序、数据库和遗留系统中。如何把不同来源、格式和质量的数据通过逻辑或物理的方法 集中起来,实现企业级数据的全面共享,进而为企业决策等高级应用提供支持,提升数 据资产的价值,是数据集成技术肩负的使命所在。 除了集中企业内部分散的业务数据之外,数据集成还能够在并购、分拆等商业行为 发生时充当IT边界变更后企业数据的“黏合剂”。对于现阶段频繁发生的企业并购行为而言,数据集成能够帮助这些企业在短期内实现应用整合。 以苏格兰的哈利法克银行和苏格兰银行合并为例,由于专注的金融服务领域具有明 确的互补性,两家银行的结合被业界广为称道。但是要合并两家银行信用卡业务系统中 的6亿份数据记录却是件异常艰苦的工作。为了实现信用卡业务数据合并的目标,两家 银行启动了持续性的集成操作。首先,哈利法克银行将其核心信用卡应用软件从First Data Resources平台迁移到EDS平台;然后,利用甲骨文和Business Objects建立一 个简单的报表数据库,并对3亿份记录进行了数据更新;最后,运用Informatica PowerMart套件所提供的ETL(抽取、转换和装载)功能建立新的数据库,并将剩余的 3亿份记录添加其中。整个过程仅历时四个月,数据集成工具所提供的自动化建模、多数据源导入特性使合并工程的效率大幅提升。 多维度技术视角 数据集成与BI(商业智能)、数据库、数据仓库技术存在紧密的联动关系,同时它也被认为是能够提升企业业务响应能力的关键技术之一。由于数据集成对业务敏捷化的 关键支持能力,使其正在成为促进不同应用间协同的基本保证。要给“数据集成”下一个定义并不容易,对于具有不同技术背景、不同知识体系的人而言,其概念的差异性明显。

信息集成平台之标准化管理

信息集成平台之标准化管理 杨章衡 作者介绍:2000年毕业于湖南商学院,曾就职于东软集团、Harris公司,现是长沙廖氏软件科技有限公司的创始人,获得国家级系统分析员、高级集成项目经理、一级建造师等资质,拥有多项专利技术与软件著作权。对企业管理、企业信息化有比较深刻的理解;在医疗、卫生、保险、电力、银行等行业的信息化行业积累了大量的工程实践经验。目前主要的研究领域有企业信息化规划;信息集成平台理论、方法及能力成熟度评估体系建设。 摘要 标准化管理是信息集成平台一个重要的管理职能,是实现系统之间高效的互联及互操作性的基础,本文从信息标准化出发,对标准化所涵盖的方方面面进行介绍,同时引入战略数据规划的方法对标准化管理的工程最佳实践介绍,结论为:信息集成平台标准化管理需要用显性的工具进行配置与管理,标准化管理是一个持续不断的完善过程。 关键词:集成平台;标准化管理;消息时序 正文 1、引言 标准体系是一定范围内的标准按其内在联系形成的有机整体。也可以说标准体系是一种由标准组成的系统。标准体系内部标准应按照一定的结构进行逻辑组合, 而不是杂乱无序的堆积。标准体系具有六个特征,即集合性、目标性、可分解性、相关性、整体性、环境适应性。 标准体系内部标准应按照一定的结构进行逻辑组合, 而不是杂乱无序的堆积。由于标准化对象的复杂性,体系内不同的标准子系统的逻辑结构可能体现出不同的表现形式。下图是以层次结构的维度来分解标准化管理的组成。 从图中可以看出,有四个层次的标准化,从标准化内容固化到平台的方法,采用自底向

上的固化方式进行标准化固化;但从标准导出的角度来说,只能采用自顶向下的方法实现标准的导出。本文采用战略数据规划方法论进行业务梳理、接口规范导出。 2、标准导出方法 战略数据规划假设如下:任何一个组织都有10几个以上的业务域、任何一个业务域中都会涉及10几个以上业务流程、任何一个业务流程都涉及到10几个以上的流程节点。每个业务节点(除首尾结点)都是承上启下的环节,上一节点输出就是下一节点输入,这种输入输出在本文中定义为交互,交互的内容在具体的业务场景是很具体的。信息交换实际上包括两部分内容:一部分为交换内容的结构、另一部分为交换内容;交换内容的结构实际上就是数据集,通过对数据集中的数据项的分解,可以形成某个交换点所用到的数据元,参照部颁的各种标准规范,就形成交换时的数据元编码规范与数据内容的要求:如值域规范、取值规范、数据表达的格式等,如下图如示: 标准规范导出的方法路径如下:业务域——》流程——》业务活动——》交互节点——》数据集——》数据元——》值域 3、标准导入与发布 采用自顶向下的方法得到标准化的各种要求,如值域、数据元、数据集、交换节点、业务流程,接下来采用自底向上的方法来进行信息集成平台的标准固化,标准化固化路径为:值域——》数据元——》数据集——》业务流程。 1、值域:对数据元的值域范围进行维护,如性别的值域为1男、2女、3不确定、9未说 明性别; 2、数据元:对数据元进行维护,如数据元编码、名称、类型、长度、精度、取值范围、 值域范围、说明等; 3、数据集:对数据元进行组装,形成与实际业务点交互一致的数据集; 4、业务流程:根据梳理出来的业务流程在平台中进行业务流程定义,形成与实际业务 流程一致的系统流程。

16.集成管理系统

第十六章智能化系统集成及物业管理系统 1 系统概述 杭州国际会议中心是集大小会议、宴会、演出、住宿、餐饮、娱乐、休闲等多功能为一体的大型综合性建筑,各区块的功能需求多样,杭州国际会议中心内各类弱电、信息系统较多,对整个杭州国际会议中心的统一、高效的管理提出较高的要求。以信息集成(对信息的采集、取用和综合管理)为核心的弱电系统集成系统借助于计算机网络和结构化布线技术,将楼宇自动化、通信自动化、办公室自动化等彼此隔离的系统集成在一个相互关联、统一协调的系统中,实现杭州国际会议中心内各种信息、资源和任务的共享,满足当今未来商务活动和杭州国际会议中心物业管理、人员管理的要求。 杭州国际会议中心系统集成方案,是一个以信息软件系统集成建设为基础,以集成信息应用为目标的先进企业综合信息管理系统全面解决方案,建成后达到以下功能: 信息、资源高度共享,自动采集各个系统产生的数据,在此基础上进行分析处理,体现和发挥弱电系统投资效益; 便于统一管理及维护,减少使用成本和能耗。管理者对设备及大楼运行的成本进行分析,制定一个合理的大楼维护费用; 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提高工作效率,实现现代化无纸办公; 提供决策支持系统,便于全局协调管理,提高对突发事件的响应能力,使主管人员迅速作出决策,减少突发事件的损失。 2 系统应用功能 作为一幢具有先进水平的智能型建筑,杭州国际会议中心信息系统集成不能脱离实际,片面追求大而全,而应充分理解杭州国际会议中心的使用特点和考虑业主的投资效益,按信息和设备共享原则,采用按需集成。据此,结合多年项目实施经验和国外企业管理模式,我们建议杭州国际会议中心信息系统集成建设,以信息采集、加工,提供决策支持从而提高工作、管理效率为主要内容,各职能部门各司其职。集成系统应该具有统一指挥、协调作业的能力,但有响应速度要求的实时性联动,宜安排在弱电系统控制网实现,在信息集成管理层一般不作跨系统的联动。 杭州国际会议中心系统集成的范围是: 楼宇设备自动化管理系统 采集有关楼宇设备运行数据,提供给物业、酒店等管理和财务结算用。 智能集成管理系统与BAS的主机相连,通过BAS系统提供接口汇集各种设备的运行和检测参数,并对各类数据进行积累与总计。如冷水机组、新风机组、空调机组、各种泵的运行时间、起停次数、电梯的位置等参数进行积累与总计,以便更好地进行管理。监视机电设备如冷水机组、新风机组、空调机组、电梯的开/关状态,运行正常,非正常状态等数据,通过接口以实时方式与智能集成管理系统连接。智能集成管理系统通过监视工作站可以进行设备运行状态的集中监视。当系统设备如冷水机组、新风机组、空调机组、各种泵、电梯出现故障或意外情况时,智能集成管理系统将利用其报警功能在监视工作站上显示相应的报警信息,提示维修人。 智能卡系统(含停车场管理) 采集智能卡使用、消费等数据,提供办公、保安、物业、酒店等管理和财务结算用。 智能集成管理系统通过接口一卡通管理主机相连,定时汇集一卡通管得中各管理模块子系统的数据包括门禁管理、停车场管理、巡更管理等信息。智能集成管理系统实时监视一卡通管理系统中各管理模块子系统的硬件设备运行状态包括读卡机、门锁、门磁、出门按钮、巡更站、车辆检测器、栅栏机等,在工作站上显示运行状态信息。当系统检测到读卡装置动作异常,包括非法/无效卡入侵等情况,立即在工作站上显示报警信息。 安防报警管理系统 采集有关安防系统运营、报警数据,提供给保安、物业、酒店等管理用; 智能集成管理系统与综合保安管理系统,通过综合保安管理系统提供的接口定时汇集杭州国际会议中心弱电工程综合保安管理系统各个装置的使用数据,并进行累积。智能集成管理系统通过接口按一定时间间隔扫描综合保安管理系统的设备开/关状态、工作正常/非正常状态、控制台状态等数据,并通过集成的监视功能,在工作站上显示运行状态信息。智能集成管理系统传送命令至综合保安管理系统的矩阵切换器,控制视频画面的切换、摄像头聚焦、转动等功能。矩阵切换器传送报警信号(视频丢失、防盗报警等)至智能集成管理系统。当有人非法读卡或非法闯入高有门禁系统的区域,将联动摄像机进行查询。当智能集成管理系统检测到综合保安管理系统设备动作异常,包括装置损坏、非法/无效侵入等到情况时,立

信息系统集成

2019-2020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考试《信息系统集成》大作业 一论述题(共2题,总分值20分) 1.试论述网络是如何进行管理的。(10 分) 网络管理是保证网络安全、可靠、高效和稳定运行的必要手段。CIMS网络管理,就是通过监视、分析和控制CIMS网络,保证CIMS网络服务的有效实现。随着网络规模的扩大和网络复杂性的增加,网络管理已成为整个网络系统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从使用角度,-个网络管理系统应该从以下方面进行管理: ①同时支持网络监视和控制两方面的能力; ②能够管理所有的网络协议; ③尽可能大的管理范围;④尽可能小的系统开销; ⑤可以管理不同厂家的连网设备; ⑥容纳不同的网管系统。 2.简述UML在软件开发不同阶段的应用。 (10分) 经典的软件工程思想将软件开发分成5个阶段:需求分析\系统分析与设计;系统实现\测试及维护五个阶段。其中UML在各个阶段都有不同的应用,具体如下:(1)需求 采用用例图描述需求。 (2)分析 采用类图描述静态结构 采用顺序图、合作图、活动图、状态图描述动态行为 (3)设计 采用类图、包,对类的接口进行设计 (4)实现 将类用某现象对象语言实现 (5)继承与交付 构件图、包、部署图 (6)测试 单元测试一类图和类的说明书 继承测试类图、包、构件图、合作图 系统测试 -例图

二名词解释题(共10题,总分值30分) 3.XML技术(3 分) xm技术一般指可扩展标记语言。可扩展标记语言,标准通用标记语言的子集,简称XML。是一种用于标记电子文件使其具有结构性的标记语言。 4.FDDI(3 分) 即光纤分布式数据接口(Fiber Distributed Data Interface),是个使用光纤作为传输媒体的令牌环形网。 5.UML(3 分) 统一建模语言(Unified Modeling Language,UML)是一种为面向对象系统的产品进行说明、可视化和编制文档的一种标准语言,是非专利的第三代建模和规约语言。UML是面向对象设计的建模工具,独立于任何具体程序设计语言 6.遗产系统(3 分) 遗产系统是指所继承的有价值的软件,由于其多年的运行,软件系统可能包含了企业的众多知识,它对公司的业务运作起着重要作用,但它们一般是多年以前使用早期的编程语言和技术编制的,有许多负面特征。 7.系统(3分) 是由相互作用相互依赖的若干组成部分,为了某个共同的目标组合起来的有机整体。 8.数据仓库(3 分) 数据仓库,是为企业所有级别的决策制定过程,提供所有类型数据支持的战略集合。它是单个数据存储,出于分析性报告和决策支持目的而创建。为需要业务智能的企业,提供指导业务流程改进、监视时间、成本、质量以及控制。 9.CE(3分) CE即并行工程(Concurrent Engineering)并行工程是对产品及其相关过程(包括制造过程和支持过程)进行并行、集成化处理的系统方法和综合技术。 10.ERP(3 分) ERP是企业资源计划系统的简称,它的基本思想是将企业的运营流程看作是一个紧密连接的供应链,包括供应商、制造工厂、分销网络和客户;将企业内部划分为几个相互协同作业的支持子系统,在先进的信息技术的基础上,各子系统之间实现高度数据共享和无缝集成。

工程项目管理的信息集成

企业管理信息化 (同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上海200092) 王宇静胡文发 【摘要】工程项目参与单位多、建设周期长以及多目标的特点决定了成功的项目管理必须建立在信息集成 的基础上。对工程项目管理的信息集成的研究,横向上可将项目管理信息从战略层、战术层和控制层三个层 面上进行集成,纵向上可将其集成为不同的管理职能信息系统。 【关键词】工程项目管理信息集成集成平台 工程项目管理的信息集成 一、引言 工程项目管理的成功高度依赖于信息的沟通,信息流涉及许多相关方,信息数量和类型是极其巨大的,信息传递也受到各种条件的限制。这直接导致了参与各方在项目知识和组织目标上的割裂,造成信息沟通和组织协调上的巨大困难。据统计,工程项目中10%到33%的成本增加都与信息沟通问题有关,而在大中型工程项目中,信息沟通问题导致的工程变更和错误约占工程总成本的3%到5%。 工程项目管理的信息集成是解决工程项目信息问题的根本途径,而运用信息技术,则是实现工程项目管理信息集成的重要技术手段。本文从信息集成这一概念出发,分析了工程项目管理信息集成的必要性,将工程项目管理的信息集成从纵向和横向两方面进行了研究,并介绍了一种工程项目管理的信息集成的使能技术集成平台技术。 二、工程项目管理信息集成的必要性 集成是从系统的观点出发,以信息技术为手段,来提高系统内部各组成部分之间的协同效率和协同效果的理论、方法和技术。他通过实现组织相关策略、目标、运作及各种功能实体的集成与协作,促进跨组织的物流、信息流和控制流的顺畅运行,进而改善组织间的通信、合作和协调水平,使得系统形成一个协调运行的整体,从而提高其生产率、柔性及对市场的快速应变能力。信息集成则是指对系统中各种类型的数据进行统一管理、避免不必要的冗余,为项目参与各方提供统一和透明的界面,从而实现信息共享。 工程项目管理是多个组织在项目全寿命期内不同阶段所进行的项目管理的集成,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对该系统的分析可从参与单位、工程项目的全寿命期管理和工程项目的目标管理三个方面进行。 (一)各参与单位的项目管理 工程项目是个涉及面广、周期长的复杂的系统工程。参与方包括业主方、设计方、施工方、供货方及投资人、开发商和政府部门。同时,为满足项目经营的需要,物业管理方也会在建设初期 介入项目。针对特定 的项目,上述各方都有 项目管理对象及内容, 其中,在建设期主要涉 及的是业主方的项目 管理(ProjectMan- agementofthe Owner,OPM)、设计方的项目管理(ProjectManagementoftheDesigner,DPM)、施工承包方的项目管理(ProjectManagementoftheConstructor,CPM)和供货方的项目管理(ProjectManagementoftheSupplier,SPM),由此而形成了各自的项目管理系统,如图1。项目建设的成功,取决于各项目参与方的项目管理的成效。 (二)工程项目建设的全寿命管理 工程项目的全寿命管理,需要集成和统一3个独立的管理过程开发管理、建设期的项目管理和使用期的物业管理,其分别对应着项目的决策阶段、实施阶段和运营阶段。在不同的阶段,影响项目实施的各种外界条件和项目实施所必需的资源都在随之不断的发生变化。工程项目建设的全寿命管理中,需要并产生大量的时间维度的信息。 (三)工程项目的目标管理 工程项目同时具有工期、质量、成本、人力资源、风险、沟通等多个相互影响和制约的管理目标。工程项目管理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应对这些目标和要素进行通盘的规划和考虑,以达到对项目管理的全局优化。在实施工程项目的目标管理中,需要且产生大量的管理维度的信息。 综上所述,工程项目管理中不仅DM、PM和FM相对独立,而且各参与方对项目的管理也各成体系,缺乏相应的沟通机制,形成了工程项目建设中的“信息孤岛”现象。而项目信息是各方在各阶段实施动态控制与决策的前提。项目信息是否准确和全面,对项目各目标的实现会产生较大的影响。为实施有效的工程项目管理, 就应对项目建设所需 /61 CHINA MANAGEMENT INFORMATIONIZATION

化工行业信息集成管理系统(1)

化工样板用户画册模板 ●题注: ?化工用品 ● 行业特点 生产模式:连续化、流程化、规模化面向库存的生产,DCS系统自动化控制,物料大进大出;每月根据生产能力和市场需求预测制定生产经营计划; ? 产品储运:大宗原料和产品采用过磅、流量计、检尺、轨道衡等多种计量方式;一般包括汽运、铁运、船运、管道运输等多种运输方式,一般采用桶装或使用槽车、罐车运输; ? 质量控制:原料与产品质量检验严格,每批次都需要进行质量检测,并根据检验结果判定产品等级或是否合格; ? 成本管理:原料与能源成本比例高,一般为80 – 90%,甚至更高,成本核算一般采用分步法;由于原料价格成本变化较快,企业会及时进行成本模拟测算并结合市场情况调整产品销售价格; ? 设备管理:此行业属于设备密集型行业,连续性生产,因此做好设备巡检与维护,保障设备正常运行非常重要。 企业简介 山东化工有限公司位于山东省淄博市齐鲁化学工业区内,公司现有职工300余人,其中具有中专以上学历200多人,企业总资产1.5亿元,年销售收入20多亿元。年产各类增塑剂10万吨,主要产品有:DBP、DIBP、TOTM、DINP、DOTP、DOA等系列产品,是品种齐全的增塑剂专业生产企业。公司拥有遍布全国各大中城市的营销网络,DOA、DOS等多种增塑剂出口到亚、美、欧等多个国家,是中国品种最全的增塑剂专业生产基地。 企业管理难点 ? 每批原料都需要严格的进料检验,以保证产品质量 企业每天进厂原料批次多,物料一旦进入反应容器,无法追回。因此,对每批原材料的质量状况,都需要严格检验。根据检验结果,决定正常接收、拒收还是让步接收,大量批次的检验报告、评审报告的存档、物料跟踪和质量追溯,手工都很困难。

信息系统集成(答案)

信息系统集成 一,名词解释 1,信息: 以适合于通信、存储或处理的形式来表示的知识或消息。 2,VLAN: VLAN的中文名为"虚拟局域网"。VLAN是一种将局域网设备从逻辑上划分成一个个网段,从而实现虚拟工作组的新兴数据交换技术。 3,网络操作系统: 网络操作系统是网络的心脏和灵魂,是向网络计算机提供服务的特殊的操作系统。它在计算机操作系统下工作,使计算机操作系统增加了网络操作所需要的能力。 4,UML: UML是统一建模语言,是用来对软件密集系统进行可视化建模的一种语言。UML为面向对象开发系统的产品进行说明、可视化、和编制文档的一种标准语言。 5,数据仓库: 数据仓库是决策支持系统和联机分析应用数据源的结构化数据环境。数据仓库研究和解决从数据库中获取信息的问题。数据仓库的特征在于面向主题、集成性、稳定性和时变性。 6:XML技术:XML即Extensible Markup Language(可扩展标记语言)的缩写。XML实际上是Web上表示结构化信息的一种标准文本格式 7,消息队列中间件:消息队列技术是分布式应用间交换信息的一种技术。消息队列可驻留在内存或磁盘上,队列存储消息直到它们被应用程序读走中间件是一种独立的系统软件或服务程序,分布式应用系统借助这种软件在不同的技术之间共享资源,管理计算资源和网络通讯。 二,简答题 1,列举几个典型的现代管理模式 发展趋势管理模式1敏捷化2网络化3 集成化 2,现代化集成制造系统的含义是什么? 现代化集成制造系统是通过计算机硬软件。并综合运用现代管理技术、制造技术、信息技术、自动化技术、系统工程技术。将企业生产全部过程中有关的人、技术、经营管理三要素及其信息与物流有机集成并优化运行的复杂的大系统。 3,面向对象的主要思想是什么? 面向对象方法是一种运用对象、类、封装、继承、多态和消息等概念来构造、测试、重构软件的方法。面向对象方法是以认识论为基础,用对象来理解和分析问题空间,并设计和开发出由对象构成的软件系统(解空间)的方法。由于问题空间和解空间都是由对象组成的,这样可以消除由于问题空间和求解空间结构上的不一致带来的问题。简言之,面向对象就是面向事情本身,面向对象的分析过程就是认识客观世界的过程。面向对象方法从对象出发,发展出对象,类,消息,继承等概念。 4,分布式计算的特点是什么? 答: 1.可以将分布在各处的资源综合利用。而这种利用对用户而言是透明的。 2.可以将负载由单个节点转移到多个,从而提高效率。 3.分布式技术可以避免由于单个节点失效而使整个系统崩溃的危险 三,综合题

信息系统集成管理设计分析

信息系统集成管理设计分析 摘要:信息系统集成建设在社会的信息化建设中日益显现出重要的作用,针对目前企事业单位在信息系统集成建设与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在分析存在问题的基础上,从开发环境集成、信息集成和人员集成三个角度对信息系统集成建设与管理的策略进行了设计,并重点针对信息集成的关键技术进行了分析,对于实现信息化集成管理具有一定借鉴意义。 关键词:信息系统;信息集成;管理设计 1 引言 信息系统集成建设在社会的信息化建设中日益显现出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在企事业单位,信息系统的集成管理对于单位的信息化管理至关重要。由于企事业单位中各个部门进行信息化的程度不一样,大多数单位会在信息化的推进中遗留下不同的部门信息系统、应用程序、商业流程和数据资源。各个部门的信息系统设计时只是满足了本部门的业务特定需求,而没有考虑到各个部门之间的信息共享问题。随着信息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和业务的不断拓展,要求企事业单位中的各个系统的资源和功能模块都能相应的共享、互用,由于遗留系统的异构性使得单位内部产生了一个个信息孤岛,这就使单位中的信息共享和互用都变得异常的困难。 2 信息化管理中的问题 2.1 建设信息化的动力问题 企事业单位信息化是单位的行为,不是国家的行为。国家在单位信息化建设中只起引导作用,指出其重要性,呼吁企事业单位进行信息化建设,但最终由单位自己决定。企事业单位信息化的动力来自单位内部,单位要生产高质量的产品,各部门多而繁杂的数据就要共享,对市场的需求就要迅速做出响应,这些都要求单位要做好信息化建设工作。但有的单位看到Internet、Intranet风行,就盲目上马,付出了巨额投资,却没有见到经济效益。企事业单位信息化建设是一项严肃的系统工程,如果单位不能正确理解信息的重要性,从内部真正搞好信息化,那么信息化就注定要失败的,这个单位也注定要失败。 2.2 重视信息化过程中的非技术问题 (1)贪大求全 单位要构建一套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首先要考虑清楚的是,单位目前的实际情况是什么样,自身的需求究竟是什么,要达到什么样的目标,决不能贪大求全,一定要结合单位自身的行业特点、地理位置、管理模式、单位实力、人员素质,乃至文化等诸多因素,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准确定位自身需求。单位的需求定位对系统的构建至关重要,它往往决定系统的规模和投资,以及后期的应用和维护实际上,有些单位正是因为对自身需求缺乏有效的分析和认识,对预期目标期望太高,虽然投人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及财力,最终应用效果并不理想,造成了财力的巨大浪费,员工对信息化热情的减退。 (2)盲目跟风 在单位信息系统的开发应用过程中,很多单位不是把主要精力放在如何用好、用足已有的信息系统上,而是一味追求设备更新和应用联网,以至于当新的开发平台一出现,大家就一窝蜂的赶时髦,纷纷将还没有怎么使用的应用软件进行升级换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