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航天飞机2

19、航天飞机2
19、航天飞机2

泗阳县南刘集乡中心小学课堂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19、航天飞机设计日期使用日期

设计者庄永峰三年级上册第2课时 / 总第课时

教学目标精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了解航天飞机的一般知识和基本特点,激发儿童从小学科学,长大用科学为人类造福的志趣。

教学重难点了解航天飞机的特点和作用。激发儿童从小学科学,长大用科学为人类造福的志趣。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内容及师生活动思考与调整

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

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第19课《航天飞机》。

二、精读课文

(一)学习第2-3自然段

1、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课文2-3自然段。

2、讨论交流

(1)外形庞然大物(板书:庞然大物)

①教师相机介绍:航天飞机长约五、六十米,高近二十米,重达近百吨,是个庞然大物。(可以结合插图进行直观理解。)指导齐读句子

②这庞然大物是怎样的呢?谁上来给大家介绍介绍!(指名学生上台)

(2)飞得快:(板书:飞得快)

①一声呼啸、腾空而起、转眼间、无影无踪

师:转眼间连影子都看不见了,可真快呀!哪个小朋友能通过朗读让听课的老师也感受到。

指导全班齐读

②从东海之滨……四个多小时呢?

谁知道帕米尔高原在哪儿,东海之滨呢?帕在西,滨在东。几乎是横跨了整个中国,大约有4000公里长呢!航天飞机只七分钟,而飞机四个多小时。小朋友可以算一下;一小时等于60分钟,4小时就是240分钟,航天飞机只需七分钟,飞机240分钟,那是多少倍呀!

(相机结合理解说明事物特点的方法,最主要的是用了“举数字”的方法和“对比”的方法)

(3)飞得高:(板书:飞得高)他能飞------几十万米高。(相机结合理解说明事物特点的方法,最主要的是用了“举数字”的方法和“对比”的方法)

所以说航天飞机飞得……你能读好这句话吗?(指名读、齐读)(4)本领大:(板书:本领大)

①课文是怎样具体介绍的?

②谁能用“航天飞机的本领可大了!他能,能,能。来说一说。

③指导朗读:航天飞机的本领,真了不起!我们一起来夸夸他。

3、飞机刚开始知道那庞然大物是航天飞机吗?出示句子,引读:飞机想这是……

4、智慧老人把飞机的疑团解开了,下面让我们一齐来朗读课文第二、第三自然段,记住航天飞机的特点和神奇的本领。

5、如果你是航天飞机,你怎么介绍你自己呢?可以先和同桌准备准备,然后进行交流。

(二)学习第4自然段

1、听了智慧老人的话,小飞机从最初的“得意”变得有点儿——?(不自在)

2、小飞机为什么“不自在”?此时此刻,他知道了航天飞机的特点以后,在想些什么呢?(心里不是滋味,不舒服,惭愧都是可以诠释“不自在”的内涵)

3、智慧老人是怎样安慰小飞机的?(齐读)小飞机有什么作用?(根据学生回答板书)

4、如果你是小飞机,你怎么回答智慧老人的话呢?(普通小飞机和航天飞机各有各的长处,各有各的作用,既不妄自尊大,也不应该妄自菲薄。)(板书:各有各的长处)

三、朗读课文

四、总结课文

板书设计19、航天飞机庞然大物

飞得远

飞得高

本领大

教学反思

精选2019-2020年语文三年级上册19 航天飞机苏教版课后辅导练习第八十三篇

精选2019-2020年语文三年级上册19 航天飞机苏教版课后辅导练习第八十三篇 第1题【填空题】 写出描写“风”和“雨”成语。 ______风______雨春______化______ 呼______唤______ 栉______沐______ 【答案】: 【解析】: 第2题【填空题】 给下列划线体字选择正确读音 ①呼啸(A.sù B.xiào)______ ②无影无踪(A.zōng B.zhōng)______ ③转圈圈(A.zhuǎn B.zhuàn)______ ④替代不了(A.liǎo B.le)______ 【答案】:

【解析】: 第3题【填空题】 读课文《航天飞机》根据语意写词语 ①(飞机等)以高速度和大角度向下飞。______ ②外表上庞大的东西。______ ③结果,原委。______ 【答案】: 【解析】: 第4题【填空题】 判断下列句子运用了什么修辞? ①一阵风吹过,那可爱的绒球就变成了几十个小降落伞,在蓝天白云下随风飘荡。______ ②看着小猪憨厚可爱的样子,土地爷爷忍不住哈哈大笑。______ ③红叶似火,漂亮迷人。______ 【答案】: 【解析】:

第5题【填空题】 读一读,在每句话的括号里填上一对反义词。 ①他能绕着地球转圈圈,它在太空中______和______人造地球卫星。 ②不论是______还是______,小明都没中断锻炼。 【答案】: 【解析】: 第6题【填空题】 我会查字典。 ① “舱”字用部首查字法先查部首______,再查______画,组词为______ ②“卫”字用音序查字法先查音序______,再查音节______,组词______ 【答案】: 【解析】:

《海滨小城》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海滨小城》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 之二 佚名 一、揭题、复习 1、这堂课,我们随作者细细地游览他的家乡,位于广东的一座(海滨小城)。 上节课,我们预习了课文,海滨小城给我们留下了初步的印象,谁能说说海滨小城是座怎样的城市? 你们同意吗? 2、书上哪儿直接告诉我们海滨小城又美丽又整洁?(指名读)(齐读)(板:美丽整洁) 3、我们是按什么线路来游览呢? (板:大海沙滩庭院公园街道) 二、学习课文 过渡:浩瀚的大海,金色的沙滩,

玲珑的小城中美丽的庭院、公园、街道使我们感到小城无处不美、处处有美。? 1.下面,我们就走进这座美丽、整洁的海滨小城去尽情游览,用心去感受它的美吧! (CAI) 画一幅海滨美景图。(想想你要画上些什么,画成什么样的,这样画的依据是什么。) 当当小导游,以“小城的真美啊!”为开头给我们介绍一下庭院或者公园、街道的美景。(想想庭院、公园、街道什么美,是什么样子的,怎么让你感受到美的。) 学生自读准备,教师巡视倾听。 现在,请同学们分四人小组交流一下你们游览的情况,大家仔细听同学发言,注意相互补充、相互学习。 下面,哪位同学代表本组同学给我们交流一下你们游览的情况。 ж画海滨美景图。 说说你要画上些什么,画成什么样

的,这样画的依据是什么?(CAI)为什么早晨的海滨美景图要给所有的景物涂上一层金黄色,你的依据是什么?(指名读) 这样的景象给你什么感觉? 好美的一幅充满生机海滨晨景图,我们一起用书上的句子来描画这幅图吧!(齐读二节) ж当导游介绍。 庭院: 你从哪儿知道树多呢? 你从树多怎么感受到庭院美呢? 满目苍翠,真舒服! 种类不同、形态各异,让我们欣赏一下这些美丽的树吧!(CAI) 真是美不胜收,这个句子该怎么读。(齐读一、二句。) 你怎么知道桉树叶子很香呢? 你从叶香怎么感受到庭院美呢,置身其中,你有什么感觉? 香气宜人、沁人心脾。 浓郁的香味真让人难忘!

语文苏教版三年级下册《恐龙》第二课时

《恐龙》第二课时 一、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类容,了解恐龙的种类,已经三种说明方法。 二、教学重难点: 理解课文类容,了解恐龙的种类,已经三种说明方法。 三、教学时间: 两课时 四、教学准备 让学生课前收集自己有兴趣恐龙的相关资料。 五、教学过程 1、上节课我们穿越时空,来到两亿年前,见到了当时地球的主人,也认识他们的两位亲戚——鱼龙、翼龙,知道了他们大多数是吃植物的,但也有专门食肉的,最典型的是——霸王龙,明白了他们是卵生的动物。那今天,我们将继续这场神秘之旅,看看,文中还给我介绍了哪些恐龙。现在进入今天的旅程。(读题)请同学们打开课本朗读第二自然段,找一找作者写了哪几种恐龙,用---画出恐龙的名称,用~~画出描写恐龙特点的语句。 2、瞧,几只恐龙正向大家走来,你们知道他们的名字吗?指名答,你们一下就认出这些恐龙来,他们在形态上肯定各具特色。 3、了解不同种类恐龙的特点及相关的说明方法。 a、雷龙 (1)、(出示课文)指名读,这是描写雷龙的句子

(2)、雷龙有什么特点(庞然大物), ①“庞然大物”是什么意思? ②想一想在平时生活中你见过哪些庞然大物的东西。 ③但是,现在在你们面前的不是大楼、高山,而是一只庞然大物的雷龙,你有什么样的感受? ④带着这样的感受读一读这个词。 作者是如何描写雷龙的庞然大物的呢? 作者拿雷龙和大象相比,它比六头大象还重,在写法上这叫:作比较(板书)那还从哪里感受到的?把雷龙踏步的声音比作震耳欲聋的雷鸣,这叫:打比方(板书) (3)、揭示说明方法:打比方、作比较都是说明方法(板书:说明方法)它让我们一下子就想像出雷龙有多大有多重,回忆一下,你还学过哪些说明方法?(列数字,可以结合《航天飞机》那课让孩子回忆)当你向别人介绍某个事物时,运用说明方法能帮你把它的特点表现出来。 (4)、指导学生朗读,指名读,齐读。 b、自主学习 同学们,在第二段列举的恐龙中,他们各有什么特点?作者又使用了哪些说明方法呢?读一读相关句子,归纳出它的特点及相应的说明方法,并在书上做批注。 c、小组合作 和小组成员一起合作,完成自主学习单 要求:1、请记录的同学做记录 2、交流时控制音量 3、认真倾听,及时纠正与补充

三年级上语文课时测评-19 航天飞机_苏教版

19 航天飞机 课时测评方案 字词模块 一、我能给正确的音节画上“√”。 智慧.huìhuī筋.gēn jīn斗 无影无踪.zhōng zōng机舱.cāng chāng 二、写字小能手。 nǎo dɑi shǒu bìchìbǎnɡ zhìhuìdìqiúwèi xīnɡ 三、我来选字填空。 【竟竞】 ( )赛究( ) ( )然 【卫为】 ( )生因( ) ( )星 【臂碧】 手( ) ( )绿胳( ) 四、用“____”画出不恰当的词,并改正。 1.智慧老人看出了飞机的思想,亲热地安慰他。 2.普通飞机的做法,也是航天飞机替代不了的。 3.卫星出了毛病,他就伸出伟大的手臂把卫星捞回机舱,带到地面上来维持。( )( ) 句子模块 五、先读例句,想想画线的句子有什么作用,再在横线上填写起这样作用的句子。 例:航天飞机的本领可大了!他能绕着地球转圈圈,在太空中释放和回收人造地球卫星。卫星出了毛病,他就伸出巨大的手臂把卫星捞回机舱,带到地面上来维修。

1.______________________!普通飞机能飞两万米高,而航天飞机能飞几十万米高。 2.______________________!从东海之滨到帕米尔高原,普通飞机要飞行四个多小时,航天飞机只需要飞行七分钟。 读写模块 六、课外阅读。 未来的月球基地 人类“拜访”月球的次数真是太多了。光是俄罗斯就有24个“太空侦探”以各种方式对月球进行了大量研究美国人更是不甘示弱,不光派去了23个无人月球探测器,还把6艘“阿波罗”载人飞船送到月球上还有日本人 许多研究报告表明,月球真是一座等待开发的宝藏,有丰富的铁、钛(tài)、铝等重要金属。月球上没有大气干扰,是进行科学实验和天文观测的圣地。由于月球引力只有地球上的六分之一,月球还是个难得的航天发射基地。月球真是太有魅力了,是吧? 也许有一天,在月球上找到了水,人类可以在月球上栽种植物,生产食物;也可直接在月球上把水分解成氢气和氧气,用来呼吸、制造饮用水和燃料。 再过一些时候,你可能就成为月球移民中的一员喽! 1.在文中“”处填上适当的标点符号。 2.选择读音,在正确的音节下面打“√”。 更.加(ɡènɡɡēnɡ) 大量.(niànɡliànɡ) 宝藏.(cánɡzànɡ) 魅.力(ɡuǐmèi) 3.人们为什么要花这么多时间研究和探测月球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

航天飞机第二课时教学设计_2

《航天飞机》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之一 武进市郑陆中心小学蒋建春 教学目标: 1、学生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生能理解课文内容。了解航天飞机的一般知识和基本特点。 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 昨天我们一起学习了《航天飞机》,同学们学得非常认真,那你们知道了什么? 二、讲读第一自然段。 过渡:今天,老师带着大家一起来乘这架普通飞机。飞机带着我们在天空自由自在地飞翔。同学们看,天空又飞来了什么?(出示航天飞机升空的课件)。 1、自由朗读第二自然段。 2、出示练习,句式训练。 庞然大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啊! 3、讨论:看到这样奇特的庞然大物,飞机此时在想些

什么呀? 4、指导朗读。 三、讲读第三自然段。 过渡:从你们的朗读中,老师感到你们和飞机有同样的疑惑。大家带着这个问题自由读第三自然段。 要求:1、学生按要求学习,归纳航天飞机的特点,并质疑。 2、小组讨论。 3、全班交流。 出现航天飞机和普通飞机比赛的课件。 相机 出示出示航天飞机绕地球、释放卫星的课件。 4、指导朗读。 四、讲读第四自然段。 1、讨论:普通飞机听了智慧老人的话后,他会想些什么? 2、学生找出智慧老人所说的话并讨论。

3、讨论:普通飞机听了智慧老人的话后,他又会想些什么呢? 引读:我们的飞机经过智慧老人的开导后,又重新抖擞起精神,向着高高的蓝天飞去。 五、表演。(出示课件) 六、总结全文。 七、作业。 继续收集有关航天飞机的资料,写一篇《航天飞机的简介》。附板书: 普通飞机得意→不自在→抖擞精神 庞然大物 航天飞机 更高、更快、更大

19海滨小城教学设计

19 海滨小城教学设计 阳邑镇柏林学校郭成英 教材分析: 本文是统编教材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第十九课,主要写了海滨小城的美丽景色,语言清新,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对小城的热爱之情。 全文共七个自然段,主要写了海上。海滩,庭院,公园、街道5个场景。 教学目标: 1.学习写海上、海滩段落,通过朗读和想象体会海上的色彩绚丽,海滩的安静和喧闹。 2.学习写小城的段落,借助中心句通过默读、批注理解意思,体会小城的美。 3.激发学生对祖国山河的热爱。 教学重点: 学习写小城的段落,借助中心句通过默读、批注理解意思,体会小城的美。教学难点: 学习写小城的段落,借助中心句通过默读、批注理解意思,体会小城的美。教学方法 1.朗读感悟法:学生在朗读中品味,在品味后朗读,感受文章描写的美景。

2.想象画面法:通过想象画面,体会沙滩的安静和喧闹 3.品析感悟法:通过默读感悟,学习利用中心句理解一段话的方法。 教学流程 教师学生 归纳回忆课文,导入新课不看书本回忆归纳 朗读读颜色词语,感受海上美默读画词朗读体会 对比品对比写法,想象沙滩美一静一动对比朗读 思考析关键语句,体会小城美找中心句分析段落 总结总结收获,感悟情感回忆所得升华情感 教学环节 一、回忆课文,导入新课 让我们再次走进海滨小城吧。 1、作者写了海滨小城的哪几处景象呢? 2、谁能把这五处合并成两大处景象? 过渡:齐读课题。 3、能解释课一下海滨(与海临接的陆地)和海滨小城(海边的小城市) 【设计意图:设计此环节目的有二:一拉近和学生的距离,让学生觉得老师有求于他们,从而产生自己是课堂主人的意识;二是回忆上节课所学内容并进

航天飞机教案

航天飞机教案(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熟读课文,了解航天飞机的外形及本领;对比普通飞机与航天飞机的不同之处,加深对航天飞机的认识。 3、能够根据课文,给航天飞机制作名片。 4、激发学生从小学科学,长大用科学,为人类造福的志气。 教学重难点: 1、了解航天飞机的外形及特点。 2、能够抓住航天飞机的特点制作名片。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上节课我们已经学习了19课的生字词,初步了解了课文的内容,并学习了课文的第一自然段,今天我们继续19课,详细了解课文内容。现在,复习一下上节课的内容。 1、读准下列词语:(指读、齐读) 无影无踪、智慧、酒精、能、卫星、巨大、 手臂、捞回、俯冲、翻筋斗、机舱 2、第一段中讲到一架飞机在空中自由自在地飞着,心里觉得怎样?为什么? 二、学习第二、第三自然段。 1、正当飞机得意的时候发生了什么事情? 2、这是一个什么样的庞然大物?谁能在文中找到描写庞然大物的句子?(生找,指名说,齐读。) 3、“转眼间”、“无影无踪”什么意思?这说明了什么? 4、飞机想:这是什么呀?怎么飞得这样快呢?根据上节课的学习,你们能告诉普通飞机吗? 5、那普通飞机和航天飞机有什么不同吗?让我们一起跟着普通飞机找到智慧老人问个究竟。请同学们仔细读读第三自然段,然后完成老师的表格。

6、谁来汇报一下你的发现呢?指名汇报。 7、小结:通过比较,我们发现航天飞机比普通飞机飞得——更高,速度——更快,本领——更大。 8、学习写法。 我们再来读读智慧老人的话: ①你能飞两万米高,他却能飞几十万米高。 ②从东海之滨到帕米尔高原,你要飞行四个多小时,他只需要飞行七分钟。 ③航天飞机的本领可大了!他能绕着地球转圈圈,在太空中释放和回收人造地球卫星,卫星出了毛病,他就伸出巨大的手臂把卫星捞回机舱,带到地面上来维修。 为了更好地介绍航天飞机,智慧老人用普通飞机和航天飞机进行了比较,除了比较,他还用到了什么方法?(列数字) 小结:在以后的作文中,在描写事物时,我们也可以用“列数字”和“对比”的方法,把事物的特点介绍得更加清楚明白。 9、智慧老人把飞机的疑团解开了,下面让我们一齐来朗读课文第二、第三自然段,记住航天飞机的特点和神奇的本领。 三、学习第4自然段。 1、听了智慧老人的话,小飞机从最初的“得意”变得有点儿——?(不自在) 2、小飞机为什么“不自在”?此时此刻,他知道了航天飞机的特点以后,在想些什么呢?(心里不是滋味,不舒服,惭愧都是可以诠释“不自在”的内涵) 3、智慧老人是怎样安慰小飞机的?(齐读) 4、飞机有什么作用是航天飞机替代不了的呢?(①、飞机可以用于城市与城市之间的民航运输,航天飞机无法做到;②、飞机可以用于海上救援、森林灭火、农业施肥等,航天飞机无法做到;③、飞机的驾驶员可以操纵飞机的航向、速度、高度,航天飞机的驾驶员

航天飞机

19 航天飞机 刘海华孙卫东陈永军 教学提示 教材说明:这是一篇科学童话。文章从普通飞机的视角,用拟人化的手法介绍了航天飞机的基本特点和相关知识,展现了现代科学技术在航天事业上的新成果。其中课文的二、三节,介绍了航天飞机的基本特点和神奇本领,是全文的重点。 教学目标: 4、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5、学会本课生字新词,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6、凭借对课文语言文字的诵读感悟,了解航天飞机的一般知识和特点,继续培养学生从小爱科学、学科学,长大用科学为人类造福的志趣。 教学流程 板块一:导入新课 1、同学们好!以前,我们在图画上、电视里都见过飞机。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些飞机的图片,我们来看看吧。你看,这是客机,这是战斗机,这是直升运输机,这是农林飞机,它可以帮助人们喷洒农药,灭火。[课件出示:各种飞机图] 2、飞机真是一个大家族,他们家族中有许多成员。看!在上个世纪的80年代,飞机家族中又多了一个新成员,[课件出示:航天飞机图片]他就是一种新型的飞机——航天飞机!它和我们以前见过的普通飞机有什么不同?它又有哪些特殊的本领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新的课文--《航天飞机》。[出示课题]板块二:初读感知 1、请大家打开语文课本,先读读课文,注意[出示学习要求:①读准字音,读顺句子②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③标上小节号,看看课文的哪些小节具体向我们介绍了航天飞机?] 2、课文读好了,现在我们来检查一下。同学们来看,这里有一些词语(师读,强调“臂”的韵母和影的韵母后边是后鼻韵母)你能又快又准地读好吗?[插入FLASH 读②一读]

[课件出示:脑袋手臂究竟俯冲智慧机舱无影无踪自由自在] [把臂、影、竟字变色]这是后鼻音韵母。 ①师:自己试一试,然后读给同学听。 ②我来考考你,屏幕上有一些词语,你能迅速地认读出来吗?[课件出示:“脑袋、俯冲、机舱、无影无踪”。] 3、同学们,词语一定读得不错吧,相信大家也一定能把课文读得正确、流利,愿意展示一下吗?现在,就请你把课文读给同学听听,再请同学提提意见。 [现场教师指导学生分节朗读课文] 4、同学们,课文有几个小节?是4个小节,那么,哪几节具体介绍了航天飞机的特点和本领的?我想你们一定刚才就找出来了,是(二、三)小节,对吗?找出来以后,再把这两个小节读一读。 5、书会读了,这课还有9个生字,让我们来写一写。[插入FLASH 写一写] [课件出示生字:脑、踪、智慧、竟、卫、臂、捞、维] ①请同学们注意,“慧”的笔画多,上、中、下每一部分要写得扁一些,这样才能写得匀称,还要注意,中间的部分不要出头。 ②“臂”上边要写得“扁”一些。 请同学们把书打开,描一描书上的生字。 板块三:精读感悟 (一)学习第二节 1、同学们,我们知道航天飞机是一种新型的飞机,它是什么样子的呢?请同学们读读第2小节,注意:[课件出示:学习要求:读第二小节,画出介绍航天飞机的有关词句,再读一读。] [现场教师组织学生读书、圈画] 3.[课件出示:出示第二自然段。(有关词句变色)] ①航天飞机是什么样子的呢?你画出来了吗?他是什么形状的翅膀?什么形状的脑袋?什么形状的机尾?[一点一点出示]这样一描述,我们的眼前就清楚地出现航天飞机的样子了。你能读出他的样子吗?试一试。 ②我们来看航天飞机的图片,你看,他是不是“三角形的翅膀,尖尖的脑袋,方方的机尾”。[课件出示:航天飞机图片]看了图片,我们再来读读这个句子。

航天飞机

航天飞机发射 航天飞机,是一种新型的多功能航天器,是承运卫星等航天器材到达太空的重要工具。航天飞机集火箭,卫星和飞机的技术特点于一身,它能像火箭那样垂直发射进入空间轨道,又能像卫星那样在太空轨道飞行,还能像飞机那样再入大气层滑翔着陆,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航天飞机已成为发射火箭卫星上天的重要载体。 作为一种可重复使用的天地往返运输器,航天飞机是现代火箭、飞机、飞船三者结合的产物。它能像火箭一样垂直起飞,像飞船一样绕地球飞行,像飞机一样水平着陆。 目前世界上航天飞机已经研制成功并投入运行的国家只有美国和前苏联,前苏联的航天飞机与美国的航天机基本上相似。美国航天器自1981年首次发射成功至今已成功完成 了100多次空间飞行任务。 航天飞机是人类有史以来建造的最复杂的机器,强大的运载能力使其成为独一无二的航天器。正是在航天飞机强大运载能力支持下,人类才有可能一步步修建国际空间站——这个世界上最大的太空轨道实验室,为人类未来登陆月球、奔向火星乃至更广阔的宇宙空间铺平了道路。

航天飞机是世界上唯一的可重复使用的航天运载器。70-80年代,美国、苏联、法国和日本等国相继开始研制航天飞机,但由于技术和资金等原因,到目前只有美国研制的航天飞机投入使用。航天飞机用途广泛,可进行空间交会、对接、停靠、空间科学实验、发射回收或检修卫星。它曾在空间捕获一颗未能进入同步轨道的国际通信卫星6号,进行修理后,又把它送入同步轨道。它还发射过并三次整修哈勃空间望远镜。航天飞机通常可乘7人,飞行时间一般在2周以下,最长可达28天。 目前航天飞机的主要任务是向国际空间站运送宇航员和各种建设用部件和补养。美国原设想使用可多次重复使用的航天飞机可以节约花费。但结果全然不同,每架航天飞机的研制费非常高,最新的奋进号研制费达20亿美元,而且每次发射费用1亿多美元。因此至今只做了6架航天飞机,其中一架企业号为样机,另外有五架工作机,分别是哥伦比亚号、挑战者号、发现号、阿特兰蒂斯号和奋进号。航天飞机的可靠性还是非常高,自1986年1月挑战者号发射失败后一直到2002年4月为止已成功飞行过110次。2005年7月26日任务STS-114——哥伦比亚号解体意外后首次航天飞机返回太空任务。 航天飞机由轨道飞行器、固体火箭助推器和外挂贮箱3大部分组成,航天飞机起飞的动力源自两台巨大的集束式助推器和3台液体推进剂。在这些起飞动力装置中,中心部分是一个外形像一架三角翼滑翔机的轨道飞行器,它垂直发射,是航天飞机飞行时必不可少的配件,它在进入地球大气层后像普通飞机那样下滑着陆。 航天飞机在起飞时,利用外挂贮箱内的液氢推进剂作为主发动机的动力,贮箱随着推进剂的使用完毕而投弃,另外,航天飞机还依据轨道飞行器顺利飞行;一般情况下,航天飞机的轨道飞行器可使用次数在100次以上,它有一个巨大的货仓,可以作为卫星及其他材料的存储点;大规模的太空作业时,还可将外挂贮箱带入轨道,作为航天站的核心部分。 飞行高度在1000公里以下是航天飞机近地轨道的飞行高度,向国际空间站运送宇航员和各种建设用部件和补养是目前航天飞机的主要任务,因为航天飞机的运载能力比较大,所以航天飞机往往采用多级组合形式,在需要高轨道运行有效载荷的时候,还可以由航天飞机将其送上近地轨道后再从这个轨道发射,使其进入高轨道,以完成最终任务。 航天飞机采用模块化设计,整个系统包括三大模块:

19航天飞机教案

19航天飞机 教材分析: 这是一篇科学童话。文章从普通飞机的视角,用拟人化的手法介绍了航天飞机的基本特点,和相关知识,展现了现代科学技术在航天事业上的新成果。 学情分析: 学生对航天飞机充满了好奇,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学生会饶有兴趣的朗读课文,通过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激发情感。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学会本课16个生字,其中两条绿线内的6个生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理解课文内容,了解航天飞机的一般知识和基本特点。 2.能力目标: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根据课文内容,为航天飞机写一段自我介绍,介绍航天飞机的有关知识。 3.情意目标:激发学生从小学科学,长大爱科学,为人类造福的志趣。 教学重点: 了解航天飞机的一般知识和基本特点,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根据课文内容,用自我介绍的形式概括介绍航天飞机的有关知识。 教学准备: 投影、生字词卡片、挂图、课件 教学时间: 3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初读课文,了解内容,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教学难点: 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投影 教学过程: 一、导入揭题,激发兴趣。 1.同学们一定听说过杨利伟叔叔的名字吧,他是个什么人?为什么成为举世瞩目的人?学生交流。老师概括:2003年10月15日9时整,随着38岁的中校航天员杨利伟乘坐中国自行设计制造的载人飞船飞向太空,中华民族几千年的飞天梦终于成为现实,中国成为继俄美之后第三个将航天员送上太空的航天大国而杨利伟也成为我们心目中的英雄。 2.今天我们学习的课文就叫《航天飞机》。板书课题。读题。说说你想知道什么。(什么是航天飞机?它是什么样的?有什么作用?) 二、初读课文,初步了解。 1.老师范读。学生听读思考:你知道了关于航天飞机的哪些知识 2.组织交流。读了课文,你对 三、自读课文,学习字词。 1.自由轻声读课文,要求: 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标出小节号,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 2.检查 (1)出示生字,纠正读音。 航天飞机自由自在翻筋头突然翅膀无影无踪智慧老人能卫星巨大手臂心思 捞回 俯冲翻筋斗机舱 学生自读,个别读,齐读,同桌互读。 (2)联系上下文,理解部分词语的意思。呼啸庞然大物智慧老人无影无踪帕米尔高原 庞然大物:(1)大(指形体或数字)(2)杂乱。(3)面庞,脸盘。给带点字选择适当的解释,再说说整个词语的意思。 (3)指导书写。识记字形。 四、作业。 1.抄写词语。

2019-2020年苏教版语文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19 航天飞机拔高训练第四十四篇

2019-2020年苏教版语文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19 航天飞机拔高训练第四十四篇 第1题【填空题】 给下列划线体字选择正确读音 ①呼啸(A.sù B.xiào)______ ②无影无踪(A.zōng B.zhōng)______ ③转圈圈(A.zhuǎn B.zhuàn)______ ④替代不了(A.liǎo B.le)______ 【答案】: 【解析】: 第2题【填空题】 判断下面各句中感叹号表示的感情。 ①我的角多么精美别致,好像两束美丽的珊瑚!______ ②他从来没有注意到自己是这么漂亮!______ ③这四条腿怎么配得上这两只美丽的角呢!______ 【答案】: 【解析】:

第3题【填空题】 读一读,在每句话的括号里填上一对反义词。 ①他能绕着地球转圈圈,它在太空中______和______人造地球卫星。 ②不论是______还是______,小明都没中断锻炼。 【答案】: 【解析】: 第4题【填空题】 选择关联词填空 即使……也…… 只要……就…… 虽然……但是…… 一……就…… ①______肯吃苦,______会有收获 ②妹妹______年纪小,______她非常懂事。 ③我______回家,______做作业。 【答案】:

【解析】: 第5题【填空题】 我是拼音小能手 脑袋______无影无踪______智慧老人______ 究竟______捞回机舱______维修______ 【答案】: 【解析】: 第6题【填空题】 写出描写“风”和“雨”成语。

______风______雨春______化______ 呼______唤______ 栉______沐______ 【答案】: 【解析】: 第7题【填空题】 课外拓展。想一想,填一填。 A.黄俊龙 B.聂海胜 C.杨利伟 ①我国的“神舟五号”载人飞船,于2003年10月15日成功发射,航天员是______ ② 2005年10月22日,中国“神舟六号”再度飞天成功,航天员是____________ 【答案】: 【解析】: 第8题【填空题】 你知道吗,用线连一连。 ①八仙过海______ A.急于求成

2021新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6.1《金刚石、石墨和C60》(第二课时)word学案

一、学习目标 1.知道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很稳定。 2. 掌握碳还原氧化铜实验装置,现象,及实验时的注意事项。 学习重难点 碳还原氧化铜实验装置,现象,及实验时的注意事项 二、自主预习案 1.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怎样?你能举出一些事例证明这一性质吗? 2.碳与氧气的反应――碳的可燃性 (1)在点燃的条件下,当氧气充足时,碳跟氧气反应生成,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当氧气不充足时,则生成,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这两个反应都属于(填反应类型)。 3.碳与某些氧化物的反应——碳的还原性 (1)木炭还原CuO 现象: 化学方程式: (2)问题: ①完毕后,为什么要先撤出导气管,后移走酒精灯? 。 ②若无酒精喷灯而用酒精灯加热,则应在,目的是为 了。 ③氧化还原反应(从得氧失氧的角度分析) 叫氧化反应,被夺去的反应叫还原反应。 三、当堂检测 1.化学物质对人类有利有弊,对于碳的利弊评价不妥的是() A.燃烧生成的二氧化碳会产生温室效应

B.燃烧生成的二氧化碳可以促进植物的光合作用 C.单质碳能将某些金属氧化物还原,可以用于制备某些金属 D.单质碳在密闭环境中燃烧可能产生有毒气体,因此,不能用炭炉取暖 2.齐白石最大尺幅黑白作品《松柏高立图·篆书四言联》,与2011年5月22日以4、255亿人民币拍出,其画用墨汁的主要成分为炭黑,它能使画很长时间不褪色,这是因为墨汁中的炭黑具有( ) A.可燃性B.还原性C.稳定性D.吸附性 3.试管中有黑色粉末,加热后变成红色固体,同时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这黑色粉末是() A.氧化铜 B.四氧化三铁与木炭粉 C.铜与木炭粉 D.氧化铜与木炭粉 4.2003年2月1日,美国“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在空中失事。有专家分析认为,其原因可能是航天飞机机壳底部的石墨瓦在空中脱落,击中机翼。航天飞机表面覆盖石墨瓦可以起隔热和保护作用,这主要是因为石墨( ) A.能导电B.密度小 C.熔点高、耐高温,化学性质稳定D.硬度小,有润滑作用 5.炭雕是一种集观赏、空气净化于一体的工艺品(如右图),其主要成分是木炭。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炭雕作为艺术品可以长久保存 B.炭雕能吸附室内微量的有害气体 C.摆放炭雕必须远离火种 D.将炭雕的下脚料研成粉末,与氧化铜粉末共热,不能发生反应 6.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钱逸泰教授等以CCl4和金属钠为原料,在700℃时制造出纳米级金刚石粉末。该成果发表在世界权威的《科学》杂志上,立即被科学家们高度评价为“稻草变黄金”。同学们对此的一些“理解”,不正确的是( ) A.金刚石属于金属单质B.制造过程中元素种类没有变化 C.CCl4是一种化合物D.这个反应是置换反应 7.下列对一些事实的解释错误的是( )

小学语文二年级教学实录——《航天飞机》第二课时教学实录之一

小学语文二年级教学实录——《航天飞机》第二课时 教学实录之一 师:今天我们继续来学习《航天飞机》。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两个朋友。你们认识吗?(贴画航天飞机、银色飞机。) 大家认为上面是飞机,下面是航天飞机。 师:为什么作出这样的判断?从课文中找出理由,大家放声读课文。 生:庞然大物。银色飞机小。 生:方方的尾巴,三角翼。 (看屏幕,出现航天飞机及样子的句子。) 生读句子。 1 / 7

师:有点威武。读出一点味道了。 师:用上这句话,介绍它的外形。拿出航天飞机,两人合作,一人指,一人介绍。 哪位同学愿意到上面来? 一组介绍。 师:有没有介绍出雄壮威武?请你上黑板写上雄壮威武。再指名说。 师:上堂课,我们知道银色飞机和航天飞机有几次相遇?如果有可能,我们用相机拍下他们相遇的一瞬间,银色飞机在这个位置,那么航天飞机在哪儿?大家赶紧读2、3、4自然段。如果你找到了理由就拿出航天飞机,跟同桌商量怎么放。 生读商量。 师:谁愿意到上面摆一摆?

指名上来摆。理由:猛窜上来、一跃而过。 一生平衡放,一斜放,一竖放。 齐读文中句。 看录象:美国航天飞机发射了,竖直放。 师:航天飞机与银色飞机相遇时都在飞行,那么谁飞得快?哪几句写出它速度快?细细读课文,体会。 师:举手了,很想说,同桌先说。 生:瞧!----羡慕极了! 师:到底有多快,我们来看一些资料。(出示学生刚才回答的句子)读出声音来。两句连起来读,自己读,指读,生板书:速度快 师:除了这句还有吗? 生:-----一掠而过---- 3 / 7

师:一掠而过是什么意思?老师从你们身边很快地经过能说一掠而过吗? 生:话音刚落。 师:光一个词能看出吗? 生:呼的一声。 师:连起来说,光一个词不能说明什么,要联系文章前后。(出示句子) 生自由读齐读 师:读出快来。还有快的句子吗? 生:只一会儿工夫。说理由。 师:俞老师说过要联系文章前后。还有没有? 生:----忙不跌----

《海滨小城》第二课时的教学设计

《海滨小城》第二课时的教学设计 教学要求: 学习课文第二部分内容,抓住文中重点词句,了解、体会海滨小城的美丽、整洁,从而感受大自然赋予人类的美,教育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家乡。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理解、体会文中描写小城美丽景色的语句。懂得怎样按一定顺序观察,学习作者抓住事物特点的观念方法,休会海滨小城景色的特点,学会抓住景物的特点进行描写。 教学难点:理清观察顺序,抓住景物的特点进行描写。 教具:实物投影,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同学们,昨天,我们欣赏了大海的景色,你们觉得美吗?好,请大家一边欣赏一边跟着教师回忆课文内容。 2、多媒体播放海滨录像,边看这引读。 3、作者写海滨先写了什么景色,再写了什么景色?(板书:大海、沙滩) 4、你觉得大海美在哪里?沙滩呢?(板书:色彩绚丽、动静结合)

5、在这样广阔无垠而又绚丽多彩的海滨的衬托下,小城又是什么样的呢?这节课,我们继续前往――海滨小城。你会看到另一番迷人的景色。 二、学习第二部分:小城。 1、自由读四-七段,说说作者写了小城的哪几个地方?再想想小城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2、学生读后交流。(师板书:庭院、公园、街道。美丽、整洁) 找出留给你印象的句子,读一读。 那么,作者是怎样写小城的美丽和整洁的呢? 3、我们随作者先来到庭院。学生观看录像,师范读。 指名朗读,找出这一段是围绕哪句话写的?(第一句) 自由读这一段,说说你觉得哪句话写得美,为什么? 实物投影出示句子: “凤凰树开了花,开得那么热闹,小城好像笼罩在一片片红云中。” ①热闹:写出花多,花艳,争相开放。含拟人手法。 笼罩:覆盖,花多,几乎满城都是。 一片片红云:花多,花红,很美。板书:花美 你见过这样的树开这样的花吗?这就是海滨城市特有的。 ②这是一个比喻句,把什么比作什么? ③你能把美的感受带给大家吗?指名多人读,齐读。 ④再看录像,加深印象。

19课第二课时

19、航天飞机 教学目标: 1、了解航天飞机的形状、特点、用途,初步培养热爱科学、热爱航天科学的兴趣。 2、能使用科普文章的阅读方法,读懂课文。有感情的朗读银色飞机和航天飞机的对话。 3、学会本课10个生字,读准多音字的读音,理解本课15个新词,积累字词句篇。 教学重点: 了解航天飞机的形状、特点、用途,初步培养热爱科学、热爱航天科学的兴趣。能使用科普文章的阅读方法,读懂课文。有感情的朗读银色飞机和航天飞机的对话。 教学难点: 能使用科普文章的阅读方法,读懂课文。 教法学法:谈话法、情境教学法、阅读法、表演法 课前准备:多媒体、搜集航天飞机的资料 教学课时:2课时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能用“我是一架航天飞机”开头说一段话,介绍航天飞机的特点和作用。 2、有感情的朗读全文。 3、能照样子,用“为……而……”仿写句子。 教学过程: 一、继续学习课文 1、这篇课文是通过银色飞机认识了一个新朋友、银色飞机和航天飞机之间的对话等有趣的方法介绍有关航天飞机的科学知识的。 2、找找银色飞机有哪些心理活动? 3、汇报:学习课文第1、5段等段落。 对空长叹(泄气)、吃了一惊、高兴、羡慕、惋惜、惊喜…… 4、出示例句课后第3题,仿照例句说话。

5、有感情朗读全文。 6、展示第一节课后作业(将航天飞机的形状、特点、用途自由归纳,可制成表格或卡片),交流补充完善。 7、用“我是一架航天飞机”开头说一段话,介绍航天飞机的 特点和作用。 二、补充阅读 1、《航天飞机》(见教学参考)和《综述:美国哥伦比亚号航 天飞机失事7宇航员罹难》(附后) 2、读后谈感受。 三、巩固字词、完成练习册 拓展实践: 用“我是一架航天飞机”开头写一段话,介绍航天飞机的特点和作用。 板书设计: 形状(略) 航天飞机特点(略) 用途(略) 教学反思: 最后我还设计了课后的自主作业,一是为航天飞机写一段自我介绍,这既是一个写作练习,也是一个检查学生对课文知识掌握情况的练习,更是一个把书本知识与课外知识要融合的过程。二是根据课文内容和收集的资料,做一份手抄报。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学习能力,又使课堂向课外延伸,拓展了知识面,也促进了学生能力的发展。

19《航天飞机》

一、教案背景 1、面向学生:小学 2、学科:语文 3、课时:2 4、学生课前准备: 1):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2)自学生字新词,读准生字的读音,理解词语的意思。 3)标出课文自然段。 二、教学目标 使学生了解航天飞机,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11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4个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凭借具体的语言材料,了解航天飞机的一般知识和基本特点,激发儿童从小学科学,长大用科学为人类造福的志趣。 4、课内外结合,指导学生收集资料,丰富知识,扩大视野,以“航天飞机简介”为题,自写板报稿,做到读写结合。 三、教材分析

这是一篇科学童话。文章从普通飞机的视角,用拟人化的手法介绍了航天飞机的基本特点和相关知识,展现了现代科学技术在航天事业上的新成果。 全文共4个自然段,可分三段。 第一自然段为第一段,写普通飞机在天空中自由自在地飞翔,觉得很得意。 第二至三自然段为第二段,先写航天飞机外形大、速度快的特点让普通飞机感到惊讶,然后通过智慧老人的话,介绍了航天飞机飞得又高又快的本领和它在人类航天事业中的神奇作用。这部分介绍了航天飞机的基本特点和神奇本领,是全文的重点。 第四自然段为第三段,写普通飞机在智慧老人的启发下,认识到自己和航天飞机的长处,谁也替代不了谁 课文语言生动,叙述灵活,在将普通飞机与航天飞机进行比较的过程中介绍了航天飞机的相关知识,既渗透了科学知识,又提供了语言学习的范例。并在激发学生阅读兴趣的同时更扩大了他们的阅读视野,特别适合中年级学生阅读。 教学准备: 1、航天飞机的视频或图片,在百度搜索《航天飞机》的课件,并 对其选择、整理、制作用于课堂教学。 四、教学方法 凭借对课文语言文字的朗读感悟,了解航天飞机的一般知识和基本特点,继续培养学生从小爱科学、学科学,长大用科学为人类造福的志

2019精选教育苏教版三上《19、航天飞机》说课设计.doc

苏教版三上《 19、航天飞机》说课设计 一、教材解读 《航天飞机》是一篇科学童话,文章从普通飞机的视角,用学生较易接受与喜爱的拟人化的手法介绍了航天飞机的 基本特点和相关知识。这篇课文对航天飞机知识的介绍虽然不 是很多,而且较为浅显,但主要的是调动了学生的情感,激发 了他们对航天飞机的兴趣,凭着这股兴趣,进而去阅读一些科 学知识方面的文章,去了解我国及全球在科技领域上的新发明、新创造、新突破,从而感受到科学的伟大与神奇,树立长大用 科学为人类服务的志向。 二、学生实态分析 本课的教学对象是三年级的学生,一方面他们对科学类的 文章十分感兴趣,再加上家里都有电脑,可以从互联网上查找 到许多有关这方面的知识,但对知识缺乏系统性的认识, 因而他们对科学知识就更具有强烈的求知欲 ; 另一方面,三年级学生具有想象力丰富,主动性强,情绪易受感染等特征,而且具有一定的自主阅读感悟的能力。所以,易于对学生进行朗读,想象等综合能力的培养。 三、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1、将学生的生活体验带进课堂,说说自己对航天飞机 和普通飞机的了解。 2、学生通过课前的研究、询问、调查等活动,进一步

了解普通飞机与航天飞机的相关知识,感受到科学的伟大与 神奇。 3、多媒体的运用引入相关资料,直观地拓展学生视野,激发学生的兴趣 四、教学目标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为了实现新课程的要求,根 据这篇科学童话的特点,我从三个维度设计了如下的教学目标: 1、通过课文的语言文字,了解航天飞机的外形、特点 及本领,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的兴趣。 2、能感情朗读课文,边读边体会,在读中感悟课文。 3、通过课外搜集资料,使语文与实践相结合,培养学 生的语文综合能力。其中让学生形象感知航天飞机的外形、 特点、本领是本课教学的重难点。 五、说教法、学法 为了达到本课的教学目标,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解决 疑点,我以《新课程标准》为指导,以课件辅助教学,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 六、课前准备 1、布置学生搜集飞机模型,了解有关飞机与航天飞机

19.海滨小城(优质教案)

19.海滨小城(优质教 案)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海滨小城》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要求】 1、了解海滨小城的美丽、整洁,受到热爱家乡的教育; 2、学习作者的观察方法和抓住特点具体写的方法,体会作者怎样留心周围事物的;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难点】 1、体会小城景色的特点; 2、学习作者按一定顺序观察并抓住景物特点观察的方法。 【教学内容与时间安排】 一、复习检查(4分钟); 二、学习“小城景色”(28分钟); 三、全文总结,体会写法(6分钟); 四、作业布置(2分钟)。 【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 1、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课文——学生齐读:海滨小城。 2、课文先写海滨,再写小城。大家回忆一下,课文写了海滨的哪些景物按什么顺序写的

3、过渡:你觉得海滨的景色美不美(美!)可是,靠近海滨的这座小城的景色怎么样呢,你想不想知道,想不想到小城里去看看(想!) 二、学习“小城景色” 下面快让我们打开书,跟着作者去看看小城吧! 1、课文中最能概括小城景色总特点的句子是哪句话?请找出来读一读。 学生迅速找出课文最后一句话后教师让学生齐读。之后,教师范读,学生再读。 2、课文为了表现小城景色的总特点,具体描写了小城哪些地方的景色(板书:庭院、公园、街道) 这些地方各自又有什么特点?请把概括它们各个地方的特点的句子划出来。 划好后追问:划出的句子有什么特点?学生自由回答。 教师小结:像这种在每节开头、能概括这一节主要意思的句子叫总起句。在今后学习中,我们会经常碰到它。如果我们学习时能迅速找到它,对我们快速理解课文就会有很大帮助的。 3、过渡:作者如何观察出小城景色的特点的呢又是如何围绕总起句具体描写小城景色的特点的呢这是我们这堂课主要解决的问题。

航天飞机的教学反思

航天飞机的教学反思 航天飞机,是一种有人驾驶、可重复使用的、往返于太空和地面之间的航天器。下面为大家带来的是航天飞机的教学反思,欢迎阅读~ 预设目标: 1、了解航天飞机的形状、特点、用途,初步培养热爱科学、热爱航天科学的兴趣。 2、能使用科普文章的阅读方法,读懂课文。有感情的朗读银色飞机和航天飞机的对话。 3、学会本课10个生字,读准多音字的读音,理解本课15个新词,积累字词句篇。 教学重点: 了解航天飞机的形状、特点、用途,初步培养热爱科学、热爱航天科学的兴趣。能使用科普文章的阅读方法,读懂课文。有感情的朗读银色飞机和航天飞机的对话。 教学难点: 能使用科普文章的阅读方法,读懂课文。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知道这是一篇介绍航天飞机的科普性文章,运用阅读方法,初步了解航天飞机的形状、特点、用途。 2、学会本课10个生字,读准多音字的读音,理解本课部分新词。 3、读通课文。有感情的朗读银色飞机和航天飞机的对话。 一、引入新课 1、出示课题,猜想《航天飞机》介绍了哪些内容? 2、初读课文,归纳课文介绍了航天飞机的形状、特点、用途。 二、学生自学 学生按照预习常规及其本课学习要求进行独立学习或小组学习,学习要求可如下: 1、读通课文,正确朗读生字,注意多音字的读音。 2、提出不懂的问题。 3、思考(讨论):航天飞机的形状、特点、用途。 三、检查预习情况 1、检查课文朗读,读通课文,生字、多音字正音。 2、质疑解疑 3、读了课文后,有什么感受?(学生可各抒己见,体会文章是用生动的拟人化语言来介绍科学知识的。) 四、学习课文 1、划找银色飞机和航天飞机的对话(共有2次) 2、研读这两次对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