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运维管理-IT基础设施运维管理规范

系统运维管理-IT基础设施运维管理规范系统运维管理-IT基础设施运维管理规范

1.引言

1.1 目的

1.2 范围

1.3 定义

1.4 缩写词汇

2.运维组织结构

2.1 运维团队组成

2.2 职责和权限

2.3 岗位职责和描述

2.4 运维流程和责任划分

3.基础设施规划和部署

3.1 服务器规划与配置

3.1.1 服务器选型与数量

3.1.2 服务器安装与部署

3.1.3 服务器性能优化与调整 3.2 网络设备规划与配置

3.2.1 网络设备选型与数量 3.2.2 网络设备安装与配置 3.2.3 网络性能优化与调整 3.3 存储设备规划与配置

3.3.1 存储设备选型与数量 3.3.2 存储设备安装与配置

3.3.3 存储性能优化与调整

4.运维流程管理

4.1 事务管理流程

4.1.1 事务登记

4.1.2 事务分派与处理

4.1.3 事务跟踪与关闭

4.2 变更管理流程

4.2.1 变更申请与评审

4.2.2 变更实施与验证

4.2.3 变更评估与记录

4.3 故障管理流程

4.3.1 故障报告与记录

4.3.2 故障分类与优先级

4.3.3 故障定位与修复

4.4 配置管理流程

4.4.1 配置项登记与管理

4.4.2 配置项变更与版本控制

4.4.3 配置项验证与审计

5.安全管理

5.1 安全策略与规范

5.1.1 访问控制策略

5.1.2 密码策略

5.1.3 安全审计与监控

5.2 防火墙与网络安全

5.2.1 防火墙规则与策略

5.2.2 网络入侵检测与防范

5.2.3 网络安全事件响应 5.3 数据备份与恢复

5.3.1 定期数据备份策略 5.3.2 数据备份验证与监测

5.3.3 灾难恢复测试与计划

6.性能监控与优化

6.1 系统性能监控与分析

6.1.1 CPU与内存使用率

6.1.2 磁盘与网络IO性能 6.1.3 应用程序性能评估 6.2 系统性能优化与调整

6.2.1 系统调优原则与方法 6.2.2 系统日志分析与优化

6.2.3 数据库性能优化

7.文档管理与知识沉淀

7.1 运维文档管理

7.1.1 文档分级与归档

7.1.2 文档审查与更新

7.1.3 文档发布与培训

7.2 知识库建设与维护

7.2.1 知识分享与沉淀机制

7.2.2 知识库内容治理

7.2.3 知识库使用与反馈

8.附件

本文档涉及的附件包括:

- 运维流程图

- 网络拓扑图

- 服务器配置清单

- 系统性能监控报告

9.法律名词及注释

- SLA(Service Level Agreement):服务级别协议

- GDPR(General Data Protection Regulation):通用数据保护条例

- PCI DSS(Payment Card Industry Data Security Standard):支付卡行业数据安全标准

系统运维管理基础设施运维管理规范

IT 基础设施运维管理规范文件编号:运维

目录 目录 ------------------------------------------------------- 2运维管理规范---------------------------------------------------- 4 1. 目的--------------------------------------------------------- 4 2. 适用范围----------------------------------------------------- 4 3. 规范性引用及参考--------------------------------------------- 4 4. 本文术语,定义和缩略语--------------------------------------- 5 5. 基本要求----------------------------------------------------- 5 运维管理原则------------------------------------------------ 5制度和流程管理---------------------------------------------- 6文档管理---------------------------------------------------- 6设备和软件管理---------------------------------------------- 6供应商管理-------------------------------------------------- 6督促检查---------------------------------------------------- 7 6. 运行维护----------------------------------------------------- 7 日常操作及监控分析------------------------------------------ 7数据与介质管理---------------------------------------------- 8机房管理---------------------------------------------------- 8网络管理---------------------------------------------------- 9弱电管理---------------------------------------------------- 9

系统运维管理 IT基础设施运维管理规范

IT 基础设施运维管理规范 文件编号:运维-002-V1.0 目录 运维管理规范--------------------------------------------- 2 1. 目的--------------------------------------------------- 2 2. 适用范围----------------------------------------------- 2 3. 规范性引用及参考--------------------------------------- 3 4. 本文术语,定义和缩略语--------------------------------- 3 5. 基本要求----------------------------------------------- 4 5.1运维管理原则 -------------------------------------- 4 5.2制度和流程管理 ------------------------------------ 5 5.3 文档管理------------------------------------------ 5 5.4设备和软件管理 ------------------------------------ 5 5.5供应商管理 ---------------------------------------- 5 5.6督促检查 ------------------------------------------ 6 6. 运行维护----------------------------------------------- 6 6.1日常操作及监控分析 -------------------------------- 6 6.2 数据与介质管理------------------------------------ 7 6.3机房管理 ------------------------------------------ 7 6.4 网络管理------------------------------------------ 8

系统运维管理-计算机信息系统运营和维护管理规范

《信息服务管理规范》依据《ISO/IEC20000:2005 “信息技术——服务管理”》标准,及其它国家和行业相关法律、法规制订。本规范为《信息服务资费标准》的引导性文件。《信息服务管理规范》分为 10 部份: 第一部份:总则 第二部份:计算机信息系统集成管理规范 第三部份:计算机信息系统运营和维护管理规范 第四部份:软件服务管理规范 第五部份:数据加工和处理管理规范 第六部份:内容和增值服务管理规范 第七部份:数据库服务管理规范 第八部份:电子商务服务管理规范 第九部份:信息化工程监理规范 第十部份:其它专业类服务管理规范

前言------------------------------------------------------------2目录------------------------------------------------------------3第三部份计算机信息系统运营和维护管理规范-----------------------6 1合用范围-------------------------------------------------6 2规范性引用文件-------------------------------------------6 3定义和术语-----------------------------------------------6 3.1服务台----------------------------------------------6 3.2事件------------------------------------------------7 3.3问题------------------------------------------------7 3.4突发事件--------------------------------------------7 4要求-----------------------------------------------------7 5运营和维护服务类型---------------------------------------7 5.1基础服务--------------------------------------------7 5.2性能优化服务--------------------------------------------8 5.3增值服务------------------------------------------------8 6.运营和维护服务内容---------------------------------------8 6.1基础服务内容----------------------------------------8 6.2 性能优化服务内容-----------------------------------13 7服务台管理--------------------------------------------------14 7.1服务台功能-----------------------------------------15

IT基础设施运维管理规范

IT基础设施运维管理规范 文件编号:版本号: 一、总则 为了规范本部门的运维管理工作,使得相关工作具有持续改善性及相互协作性,能够支撑公司系统的健康可靠的运行,由此制定本规范。 本规范适用于信息管理中心技术保障部所有岗位人员。 二、部门职能 (1)负责信息化基础设施的技术保障,包括网络、电话、机房、服务器系统、数据安全等技术支持; (2)负责所有服务器系统的技术运维工作 (3)负责核心数据库的性能调优及技术运维工作 (4)负责各种网络设施、线路的技术运维保障工作 (5)负责其他设施的运维保障工作,如机房设施、一卡通、考勤机等智能化设施。 (6)负责信息化安全的建设与执行; 三、岗位职责 (1)经理: 负责信息化基础设施的技术保障,包括,电脑终端、网络、电话、机房、服务器系 统、数据安全等技术支持; 负责信息化安全的建设与执行; 负责本部门的组织管理,包括,修订组织职责、架构编制、岗位职级、分工授权等; 负责本部业务制度流程规范的制定和监督执行;

负责本部团队建设,包括,新员工入职、员工培训、绩效考核、员工心政、团队活 动等; 负责本部门工作管理,包括,预算编制与管控、计划管理、汇报管理、会议管理等; (2)系统工程师: 负责所有服务器系统的技术运维工作 负责核心数据库的性能调优及技术运维工作 (3)网络工程师: 负责各种网络设施、线路的技术运维保障工作 负责其他设施的运维保障工作,如机房设施、一卡通、考勤机等智能化设施(4)安全工程师: 负责信息化安全的建设与执行; (5)其他说明事项: 系统工程师、DBA、网络工程师、安全工程师,以下统称运维工程师; 权限控制:除负责基础设施的网络工程师,其余工程师不得拥有进入数据中心机房 的权限。网络工程师不得拥有系统工程师的管理权限。 各岗位周期性工作清单见附一。 四、管理对象 IT基础设施管理对象包括网络、电话、机房、服务器、系统、信息安全等,具体内容如下: (1)网络:XXXX运营中心、JJJJ工业园、WWWW工业园、数据中心、北京办事处的网络建设与维护。 (2)电话:XXXX运营中心、JJJJ工业园、WWWW工业园的电话网络建设与维护。 (3)机房:数据中心机房的建设与日常维护。 (4)服务器:服务器软硬件的采购、建设与日常维护。 (5)系统:操作系统、数据库、应用系统、虚拟化的日常维护。 (6)信息安全:信息安全建设与维护。

系统运维管理-IT基础设施运维管理规范

系统运维管理-IT基础设施运维管理规范系统运维管理-IT基础设施运维管理规范 1.引言 1.1 目的 1.2 范围 1.3 定义 1.4 缩写词汇 2.运维组织结构 2.1 运维团队组成 2.2 职责和权限 2.3 岗位职责和描述 2.4 运维流程和责任划分 3.基础设施规划和部署 3.1 服务器规划与配置 3.1.1 服务器选型与数量 3.1.2 服务器安装与部署

3.1.3 服务器性能优化与调整 3.2 网络设备规划与配置 3.2.1 网络设备选型与数量 3.2.2 网络设备安装与配置 3.2.3 网络性能优化与调整 3.3 存储设备规划与配置 3.3.1 存储设备选型与数量 3.3.2 存储设备安装与配置 3.3.3 存储性能优化与调整 4.运维流程管理 4.1 事务管理流程 4.1.1 事务登记 4.1.2 事务分派与处理 4.1.3 事务跟踪与关闭 4.2 变更管理流程 4.2.1 变更申请与评审 4.2.2 变更实施与验证

4.2.3 变更评估与记录 4.3 故障管理流程 4.3.1 故障报告与记录 4.3.2 故障分类与优先级 4.3.3 故障定位与修复 4.4 配置管理流程 4.4.1 配置项登记与管理 4.4.2 配置项变更与版本控制 4.4.3 配置项验证与审计 5.安全管理 5.1 安全策略与规范 5.1.1 访问控制策略 5.1.2 密码策略 5.1.3 安全审计与监控 5.2 防火墙与网络安全 5.2.1 防火墙规则与策略 5.2.2 网络入侵检测与防范

5.2.3 网络安全事件响应 5.3 数据备份与恢复 5.3.1 定期数据备份策略 5.3.2 数据备份验证与监测 5.3.3 灾难恢复测试与计划 6.性能监控与优化 6.1 系统性能监控与分析 6.1.1 CPU与内存使用率 6.1.2 磁盘与网络IO性能 6.1.3 应用程序性能评估 6.2 系统性能优化与调整 6.2.1 系统调优原则与方法 6.2.2 系统日志分析与优化 6.2.3 数据库性能优化 7.文档管理与知识沉淀 7.1 运维文档管理 7.1.1 文档分级与归档

系统运维管理规程

系统运维管理规程 一、引言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发展,系统运维管理在企业中扮演着重 要的角色。为了确保系统的稳定运行和业务的连续性,制定一套科学 合理的系统运维管理规程变得尤为重要。本文旨在制定一份系统运维 管理规程,以提高系统运维效率和管理水平。 二、管理目标 1. 确保系统的稳定性:通过规范的运维管理,确保系统的稳定运行,减少故障和系统宕机的发生,降低影响企业业务的风险。 2. 提高运维效率:优化运维流程,提高运维工作效率,减少重复工作,节省时间和成本。 3. 加强信息安全:确保系统的安全性,防止未经授权的访问和数据 泄露,保护企业的信息资产。 三、管理原则 1. 规范操作:运维人员必须按照规范化的流程和要求进行工作,严 禁擅自变更系统配置或绕过规定的流程。 2. 文档记录:对每一次运维操作都进行详细的记录,包括日期、操 作内容、结果等,以便日后追溯和分析。 3. 安全保密:运维人员必须严格遵守安全保密制度,确保企业信息 的机密性和完整性。

4. 持续改进:定期评估和改进运维管理规程,适时更新,以适应企 业业务和技术的发展需求。 四、管理内容 1. 工作流程管理 系统运维工作按照以下步骤进行: a) 接收任务:接收上级指派的运维任务,并确认任务的紧急程度和 重要性。 b) 分析问题:对任务进行问题分析,确定解决方案和所需资源。 c) 实施操作:按照规定流程进行操作,确保操作的正确性和完整性。 d) 验证结果:对操作结果进行验证,确保问题得到解决并系统运行 正常。 e) 记录报告:详细记录操作过程和结果,及时生成报告。 2. 资产管理 a) 资产清单:建立系统资产清单,包括硬件设备、软件许可证和网 络拓扑等。 b) 资产登记:对新增和更换的资产进行登记,记录资产的品牌、型号、序列号等相关信息。 c) 资产追踪:定期检查资产清单的准确性,并进行资产盘点,防止 丢失或闲置资产的产生。

it运维服务管理标准

it运维服务管理标准 IT运维服务管理标准是指为确保IT系统和基础设施的稳定运行,提供高质量的IT运维服务所制定的一系列管理规范和流程。以下是一些常见的IT运维服务管理标准: 1. ITIL(IT Infrastructure Library):ITIL是IT服务管理的国 际最佳实践框架,包括一系列的服务管理流程、最佳实践和指南,旨在提高IT服务的质量和效率。 2. ISO 20000(信息技术服务管理体系要求):ISO 20000是 一项国际标准,旨在建立和维护一个科学、系统和统一的IT 服务管理体系。 3. COBIT(Control Objectives for Information and Related Technologies):COBIT是一个管理和控制信息技术的框架, 旨在提供一套标准的最佳实践和控制目标,确保IT服务与组 织目标保持一致。 4. NIST(National Institute of Standards and Technology):NIST提供了一系列IT运维服务管理的最佳实践,例如NIST SP 800-53等。 5. ITSM(IT Service Management):ITSM是IT服务管理的 综合框架,包括一系列标准和方法论,如ITIL、ISO 20000等,用于提供高质量和高效率的IT运维服务。 这些标准通常包括以下内容:

- 服务管理流程和最佳实践,如问题管理、变更管理、事故管理、配置管理等。 - 服务级别协议(SLA)的制定和管理,以确保服务提供商能 够按照约定的服务水平向用户提供服务。 - 服务质量的度量和监控,例如定期进行性能和可用性的评估。- 风险管理,包括对IT系统和基础设施的风险进行评估、控制和监控。 - 持续改进,通过定期评估和优化服务管理流程,提高IT运维服务的效率和质量。 IT运维服务管理标准的实施有助于提高IT系统的可靠性和可 用性,提供高质量的IT运维服务,从而提升组织的业务效率 和竞争力。

IT系统运维管理操作规范

IT系统运维管理操作规范 为了保证IT系统的正常运行和稳定性,提高系统的可靠性和安全性,需要制定一套IT系统运维管理操作规范。本文将介绍IT系统运维管理操作规范的相关内容,包括硬件设备管理、软件系统管理、网络设备管理、安全管理以及问题处理等方面。 一、硬件设备管理 1. 设备存放与维护 a) 确保设备存放环境的清洁、干燥、通风,并定期对设备进行清理和维护。 b) 对于服务器、交换机等关键设备,应设置专门的机房或机柜进行存放,并不得将其用于其他用途。 c) 定期检查设备的硬件状态,如电源、风扇、硬盘等,并及时更换或修复有故障的设备。 2. 设备备份与恢复 a) 定期备份重要数据,包括系统配置文件、数据库等,确保数据恢复的可行性。 b) 定期测试备份数据的完整性和可用性,并记录备份记录和测试结果。 c) 当设备出现故障时,及时进行故障排除,并尽快恢复系统。

二、软件系统管理 1. 系统安装与配置 a) 严格控制系统安装源,确保软件的来源可信,并进行数字签名验证。 b) 采用统一的操作系统镜像,确保系统安装的一致性,并提高系统安装的效率。 c) 根据实际需求进行系统配置,并记录配置信息,方便后续系统维护。 2. 系统更新与升级 a) 定期检查系统的更新和补丁,并及时进行安装。 b) 在进行系统升级前,需要进行系统备份和测试,确保升级的可行性。 c) 升级后,需要进行系统功能和性能测试,确保系统正常运行。 三、网络设备管理 1. 设备接入与配置 a) 对于网络设备的接入,需要进行身份验证,并记录设备的MAC 地址和所属部门等信息。 b) 根据网络拓扑图进行设备配置,确保设备之间的连接和通信正常。

IT运维管理系统管理制度

IT运维管理系统管理制度 一、概述 IT运维管理系统管理制度是指为了规范和管理IT运维工作,保障信息系统正常运行和安全性,制定的管理制度。本制度适用于公司内部所有IT运维人员和相关人员,力求提高工作效率,提供优质的服务,确保信息系统稳定运行。 二、管理职责 1.IT运维部门负责制定和修订IT运维管理制度,对IT运维全过程进行计划和组织管理。 2.IT运维人员要严格遵守相关制度和操作规范,按照岗位职责完成工作任务。 3.公司领导要关心和支持IT运维工作,提供足够的资源和条件。 三、IT运维管理制度 1.工作流程规范 1.1.IT运维部门要制定完善的工作流程,包括故障处理流程、变更管理流程、备份与恢复流程等。 1.2.IT运维人员要根据工作流程进行工作,不得私自更改流程。 1.3.IT运维人员要按照工作流程及时处理故障,确保恢复信息系统正常运行。 2.服务质量目标

2.1.IT运维部门要制定明确的服务质量目标,如响应时间、解决时 间等。 2.2.IT运维人员要努力达到或超过服务质量目标,提供高质量的服务。 2.3.IT运维人员要定期对服务质量进行评估和改进,及时解决用户 反馈的问题。 3.设备管理 3.1.IT运维部门要建立设备清单,定期对设备进行盘点和检修。 3.2.IT运维人员要按照设备使用规范进行操作,保证设备安全可靠。 3.3.IT运维人员要做好设备维护,定期进行系统升级与补丁安装, 确保设备处于最佳状态。 4.安全管理 4.1.IT运维部门要制定安全管理制度,包括密码管理、日志管理、 访问控制等。 4.2.IT运维人员要遵守安全管理制度,妥善保管好账号和密码,不 得私自泄露。 4.3.IT运维人员要定期进行安全风险评估和漏洞扫描,及时进行修 复和处理。 5.变更管理 5.1.IT运维部门要建立变更管理流程,包括申请、评估、审批、实 施和验证等环节。

it运维服务管理标准

IT运维服务管理标准 一、服务目标与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IT运维服务管理的目标、范围、服务质量标准、服务提供商选择与评估、服务流程管理、人员培训与技能要求、安全管理、合同管理与合规、监控与报告、持续改进与优化、客户满意度监测等方面的要求。 二、服务质量标准 1.响应时间:对于用户提出的IT问题,应在规定的时间内及时响应,并尽快 解决。 2.问题解决率:应确保95%以上的问题能够得到及时解决。 3.服务可用性:提供的IT运维服务应稳定可靠,确保用户业务正常运行。 4.服务持续性:应保证服务的持续性,防止因各种原因导致的服务中断。 5.安全性:提供的IT运维服务应遵循相关的安全标准和规范,确保用户数据 的安全性。 三、服务提供商选择与评估 1.服务提供商应具备相应的资质和经验,能够提供全面的IT运维服务。 2.服务提供商应通过竞争性谈判或招标方式选择,确保公平、公正、公开。 3.服务提供商应提供相应的服务方案和计划,以满足用户的需求。 4.服务提供商应提供合理的价格和费用,以确保成本效益。 5.服务提供商应按照合同约定提供服务,并对服务质量进行评估和考核。 四、服务流程管理 1.应制定完善的IT运维服务流程,包括问题受理、分析、解决、反馈等环节。 2.应建立IT运维服务管理平台,实现服务的自动化和智能化管理。 3.应建立IT运维知识库,对常见问题进行整理和归纳,提高问题解决效率。 4.应定期对服务流程进行审查和优化,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率。 五、人员培训与技能要求 1.应建立完善的人员培训机制,提高IT运维人员的技能水平和专业素养。 2.应根据实际情况制定人员培训计划和方案,包括培训内容、时间、方式等。 3.应加强对IT运维人员的考核和管理,确保人员技能符合要求。

it运维管理规范

it运维管理规范 IT运维管理是指对IT系统的日常维护、监控和管理,确保IT 系统的稳定运行和高效使用。良好的IT运维管理规范能够提 高IT系统的可用性和可靠性,降低故障发生率,保障业务的 连续性和安全性。以下是IT运维管理规范的一些基本要点, 供参考: 1. 建立完善的运维管理制度:制定运维管理的相关政策和程序,明确运维管理的组织架构和职责分工。建立运维管理手册,明确各项运维流程和操作规范。 2. 确定运维工作流程:制定运维工作流程,包括故障处理、变更管理、备份恢复等流程。规范各类运维活动的审批、执行和记录,在每个环节都要进行严格的监控和跟踪。 3. 做好资产管理:建立IT资产管理制度,明确资产的种类、 数量、使用情况及责任人。对重要的资产进行登记、盘点和备案,定期进行巡检和检测,确保资产的安全和有效使用。 4. 做好备份和恢复工作:制定备份策略,确保关键数据的定期备份,并将备份数据进行存储和管理。建立备份和恢复测试计划,定期对备份数据进行测试和验证,以确保恢复操作的有效性和可靠性。 5. 安全管理要求:建立安全管理制度,规定用户权限管理、系统访问控制、网络安全防护等措施,并对关键系统和敏感信息进行安全审计和监控。

6. 运维培训和知识管理:定期组织运维人员进行技术培训和知识更新,提高其技术水平和工作能力。建立知识库或文档管理系统,收集和整理相关运维知识和经验,方便团队成员的查阅和学习。 7. 监控和性能优化:建立完善的系统监控和性能管理机制,及时发现和解决系统性能问题和故障。对系统的关键参数进行监控和分析,优化系统配置,提高系统的稳定性和效率。 8. 异常处理和事故应对:建立异常处理和事故应对机制,对各类故障和事故进行分类和分级处理。及时响应和处理异常事件,制定纠正和预防措施,避免类似问题的再次发生。 9. 运维评估和改进:定期进行运维管理的评估和改进工作,对运维流程和操作进行审查和优化。收集和分析用户反馈和运维工作的绩效指标,及时调整和改进运维策略。 10. 文档和报告管理:建立运维活动的文档和报告管理制度, 及时记录和汇报运维工作的进展和结果。对重要的运维活动进行归档和备份,以备后续查询和追溯。 以上是IT运维管理规范的一些基本要点,通过建立和遵守这 些规范,可以有效提升IT系统的稳定性和可用性,保证业务 的连续性和安全性。同时,运维团队要不断学习和改进,与技术的发展和变化保持同步,提高团队处理各类问题的能力和水平。

基础设施运维规范

基础设施运维规范 引言: 在现代社会中,基础设施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涵盖着从道路和桥梁到供水和电力等各个方面。为确保基础设施的安全、高效运行,一套完善的规范和标准尤为重要。本文将深入探讨基础设施运维的规范,以及在各个行业中所需遵守的标准和要求。 1. 设备维护规范 1.1 定期巡检与维护 在基础设施运维中,定期巡检和维护是确保设备健康运行的重要环节。巡检应包括但不限于机械设备、电气设备和控制系统等方面,以及有关安全和环境的问题。对于不同设备,巡检频率和维护计划需要根据设备特性和使用情况进行调整。同时,需要建立设备巡检记录,详细记录设备状况以及维护和修理情况。 1.2 性能监测和数据分析 对于基础设施运维,性能监测和数据分析是提前发现潜在问题的有效手段。通过运用传感器和监测系统,实时收集设备的工作数据,不仅可以评估设备的性能,还可以预测设备可能出现的故障。基于这些数据,可以制定相应的运维计划,提高设施的运行效率和安全性。 2. 安全管理规范 2.1 安全培训与管理

为了确保基础设施运维的安全性,培训和管理方案至关重要。各行 业的从业人员应接受相关的安全培训,包括设备操作、事故应急处置 和个人防护等方面的知识。此外,应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体系,确保 运维人员遵守安全操作规程,如佩戴必要的安全装备、定期参加演练 和检查等。 2.2 风险评估和预防 在基础设施运维中,风险评估和预防是保障安全的重要手段。应对 不同行业的特定风险进行评估,并制定相应的预防措施。例如,在高 速公路运维中,应加强路面病害检查和维修,确保道路的牢固和光滑;在供水系统中,应定期检查管道的漏水情况,维护水质和供水能力。 3. 环境保护规范 3.1 节能和减排 基础设施运维中的节能和减排是推动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环节。应采 取有效的措施,优化能源使用,减少二氧化碳和有害气体的排放。例如,在电力系统中,可以利用先进的能源管理技术,提高能源的利用 效率;在水处理工程中,应采用先进的净化技术,减少污水排放对环 境的影响。 3.2 环境监测和治理 基础设施运维需要重视对环境的监测和治理。应建立相应的监测系统,监测大气、水质、土壤和噪声等环境指标,及时发现和解决环境

IT运维管理规范

IT运维管理规范 1. 引言 IT运维管理是指管理和维护企业的信息技术基础设施和系统,确保其正常运行和提供高效的支持服务。本文档旨在制定一套规范和标准,以确保IT运维的顺利 进行,提高企业的信息技术管理水平和效率。 2. 规范内容 2.1. 设备管理 •在IT运维过程中,对于所有设备(例如服务器、路由器、交换机等)应进行合理的管理,包括设备的采购、部署、维护和退役等。 •设备采购应根据业务需求和技术要求进行选择,并在设备购买前进行充分的调研和比较,确保选择合适的设备。 •设备部署应按照规范的流程进行,包括设备的安装、配置和联网测试等。 •设备的定期维护应包括硬件维护(如清洁、检修、更换)和软件维护(如升级、补丁安装)。 •设备退役应根据企业的设备报废政策进行,确保设备的合规退役和信息安全。 2.2 网络管理 •网络管理是IT运维的重要内容之一,包括网络设备管理、网络拓扑管理和网络安全管理等。 •网络设备管理应包括设备的配置管理、性能管理和故障管理等,确保网络设备正常运行和高效工作。 •网络拓扑管理应对企业的网络进行规划和管理,确保网络拓扑的合理性和稳定性。 •网络安全管理应包括网络安全策略的制定、设备安全配置的管理和网络安全事件的处置等。 2.3. 数据管理 •数据是企业的重要资产,对数据的管理可以提高运维工作的效率和业务的稳定性。 •数据管理应包括数据备份和恢复、数据存储和数据安全等。 •数据备份和恢复应定期进行,并测试恢复过程的可行性,以确保数据可以有效地进行恢复。

•数据存储应根据需求选择适当的存储设备和方案,并确保存储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数据安全管理应包括数据访问控制、数据加密和数据备份的安全等,以保护企业的数据安全。 2.4. 运维流程 •运维流程是IT运维管理的重要环节,它是指对IT运维工作进行规范和流程化的管理。 •运维流程应包括问题管理、变更管理、配置管理和性能管理等。 •问题管理应对IT运维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类、处理和记录,并及时进行问题解决和预防措施的制定。 •变更管理应对IT系统和设备的变更进行合理的管理和控制,确保变更的安全和可控。 •配置管理应对IT系统和设备的配置信息进行管理,确保配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性能管理应对IT系统和设备的性能进行监测、优化和调整,以保证其良好的工作状态。 2.5. 人员管理 •人员管理是IT运维管理中不可忽视的因素之一,合理的人员管理可以提高运维工作的效率和质量。 •人员管理应包括人员的招聘、培训、考核和激励等。 •人员的招聘应根据企业的需求和岗位的要求进行,并通过合理的流程和方式进行招聘。 •人员的培训应根据人员的能力和职责进行,以提升其技术水平和工作能力。 •人员的考核应定期进行,以评估人员的工作表现和能力,并采取相应的激励或纠正措施。 3. 总结 本文档对IT运维管理进行了规范,从设备管理、网络管理、数据管理、运维流程和人员管理等方面提出了相关要求和标准。企业在进行IT运维管理时,应根据本文档的规范进行操作,以提高运维工作的效率和管理水平。同时,本文档也应不断完善和更新,以适应不断变化的IT运维环境和需求。

it运维管理规范

it运维管理规范 IT运维管理规范 IT运维是指信息技术运维部门对企业的信息技术设备和系统 进行管理和维护的过程。在现代企业中,IT系统扮演着重要 的角色,对运营效率和安全性具有决定性影响。为了保证IT 系统的高效运行和稳定性,制定一套科学的IT运维管理规范 是必要的。下面将详细介绍IT运维管理规范。 1. 服务级别协议(SLA)的制定 SLA是IT运维部门与其他部门或客户之间达成的一种承诺, 包括了关于服务质量、服务范围、问题响应时间等具体内容。制定SLA能够明确各方的权责,并且提高服务质量和运维管 理效率。 2. 事故管理 在IT运维过程中,可能会面临各种意外事故,比如系统崩溃、网络故障等。为了保障业务的连续性,IT运维部门需要建立 完善的事故管理流程,包括事故的分类、紧急响应措施、事故处理流程等。 3. 变更管理 在IT运维过程中,会有各种变更需求,比如软件更新、设备 更换等。为了避免变更对系统正常运行产生的影响,IT运维 部门需要建立变更管理流程,包括变更需求的申请、评审、实施和验证等环节。

4. 数据备份与恢复 数据是企业的重要资产,为了防止数据丢失或被破坏,IT运 维部门需要定期进行数据备份,并制定相关的数据备份与恢复策略。 5. 安全管理 IT系统的安全性是企业信息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IT运维部 门需要加强对安全性的管理,包括网络安全、系统安全等方面,定期进行安全检查和漏洞修复。 6. 性能监控与优化 IT运维部门需要对系统的性能进行实时监控,并根据监控结 果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优化,以提高系统的性能和稳定性。 7. 文档管理 IT运维部门需要建立完善的文档管理体系,包括技术文档、 操作手册、故障处理记录等,以便员工之间的知识传递和问题解决。 8. 外包管理 在实际运维过程中,企业可能会将一些运维任务外包给第三方服务商。IT运维部门需要与外包服务商建立合作关系,并建 立完善的外包管理流程和监督机制。 9. 培训与发展 IT运维部门需要持续关注技术的发展和变化,并为员工提供 相应的培训和发展机会,以保持团队的竞争力和专业水平。

IT运维服务规范

IT运维服务规范 1.服务目标:明确制定IT运维服务的目标,以满足客户的需求和期望。服务目标可以包括响应时间、解决问题的速度、系统可用性及稳定性等指标。 2.服务级别协议(SLA):与客户或用户明确约定服务水平协议。SLA 应该明确规定运维服务的范围、质量和时间等要求,并约定相应的补偿机制。 3.问题管理:建立健全的问题管理流程,包括问题的记录、分类、优先级确定、跟踪和解决等。同时要确保及时通知用户问题的处理进展。 4.变更管理:IT运维服务需要经常进行系统维护、升级和改进。建立变更管理流程,确保变更的合理性、安全性和可控性。变更前需进行评估和测试,避免引入新的问题。 5.安全管理:IT运维需要确保网络和系统的安全性。建立健全的安全管理策略,包括用户访问控制、防火墙设置、数据备份和恢复等安全机制。 7.维护记录和文档管理:IT运维人员需要记录每次事件、问题和变更的处理过程和结果。此外,建立完善的文档管理体系,包括操作手册、维护日志、故障排查记录等。 8.值班和轮班:建立合理的值班和轮班制度,确保服务能够全天候持续运行。为员工提供工作时间表,并进行必要的换班和交接。

9.性能监控和优化:建立性能监控机制,监控系统的运行状态、资源 利用率和性能指标等。通过定期的性能评估和优化,提升系统的稳定性和 响应速度。 10.问题解决和知识管理:IT运维人员应积累和管理解决问题的方法 和技巧。建立问题解决和知识管理系统,方便其他人员查询和学习。 11.定期审查和改进:定期审查和评估运维服务的效果和客户满意度。根据评估结果,及时调整服务策略,改进服务质量和效率。 以上是IT运维服务规范的一些建议。通过遵循这些规范,可以提高 IT运维服务的质量和效率,满足客户的需求和期望。同时,规范的实施 有助于降低运营风险,提升信息系统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IT基础设施运维管理规范方案

IT基础设施运维管理规范方案 IT基础设施是企业信息化发展的基础,运维管理是保障基础设施可 靠运行的重要环节。为确保IT基础设施运维工作的规范化、高效化和安 全化,制定IT基础设施运维管理规范方案是非常必要的。本文将从运维 团队建设、运维流程管理、设备管理和安全管理等方面提出一套完整的 IT基础设施运维管理规范方案。 一、运维团队建设 1.建立专业的运维团队,包括系统管理员、网络管理员、数据库管理 员等角色,根据实际需求合理配置人员数量。 2.设定岗位职责和工作目标,明确每个运维人员的职责范围和工作内容。 3.提供培训和学习机会,持续提升运维人员的专业技能和知识水平。 4.建立良好的团队沟通机制,促进运维人员之间的合作与沟通。 二、运维流程管理 1.建立完整的运维管理流程,包括问题管理、变更管理、事件管理等 环节,明确每个环节的责任人和操作步骤。 2.实施统一的运维工具和系统,支持流程的自动化和信息的集中管理。 3.制定运维操作手册和标准操作规范,对常见问题和操作流程进行详 细的说明和指导。 4.进行定期的运维流程评估和优化,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改进。 三、设备管理

1.对所有设备进行统一的管理,建立设备清单和资产台账,包括硬件配置信息、购买日期、维护记录等。 2.制定设备维护和保养计划,定期进行设备巡检和维护,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3.建立设备报废处理制度,及时淘汰老化设备,替换升级硬件设备。 4.对设备进行备份和恢复操作,确保数据的安全和完整性。 四、安全管理 1.建立完善的安全策略和访问控制机制,包括网络防火墙、入侵检测系统等。 2.定期对系统和设备进行安全漏洞扫描和风险评估,制定相应的安全补丁和措施。 3.建立权限管理制度,实施用户访问权限的授权和审核。 4.定期对系统和设备进行备份和恢复测试,确保数据的安全和可恢复性。 五、监控管理 1.使用合适的监控工具和系统,对IT基础设施的运行状态进行实时监测和报警。 2.设定合适的监控指标和阈值,对异常情况进行及时处理和响应。 3.建立监控日志和报表,记录和分析系统的运行状况和性能指标。 4.进行容量规划和性能优化,提前预测系统的容量需求,提高系统的性能和稳定性。

it运维规范

it运维规范 IT运维规范是指在IT运维工作中需要遵守的一系列规定和标准。下面是一个大致的IT运维规范,仅供参考: 1.资产管理: - 对IT设备进行统一的管理,包括购买、配置、登记、分类、报废等。 - 建立资产清单,定期进行盘点核对,确保资产的安全和准 确性。 - 妥善保管重要设备和资料,对资产进行保险投保。 2.网络管理: - 管理网络设备,包括路由器、交换机、防火墙等,确保网 络的稳定和安全。 - 设定网络策略和访问控制,限制对网络资源的访问,并定 期检查和更新。 - 监控网络流量和性能,及时发现和解决网络故障和瓶颈。 3.服务器管理: - 定期对服务器进行巡检和维护,确保服务器的正常运行。 - 设定服务器管理权限,限制对服务器的操作和访问。 - 确保服务器的备份和恢复功能,及时处理服务器故障和灾 难情况。 4.系统管理: - 管理和维护操作系统和应用程序,确保系统的稳定和安全。 - 定期进行系统更新和补丁安装,保持系统的最新版本和安

- 监控系统性能和日志,及时发现和解决系统故障和异常。 5.安全管理: - 制定、推广和执行信息安全政策和规定,保护IT系统和数 据的安全。 - 控制用户权限和访问,限制对敏感数据和系统功能的访问。 - 定期进行安全漏洞扫描和安全评估,及时修复和弥补安全 漏洞。 6.备份和恢复: - 建立完善的备份策略和计划,定期进行系统和数据的备份。 - 确保备份数据的完整性和可恢复性,定期测试和验证备份 的可用性。 - 对重要数据和系统进行灾难恢复测试,确保在灾难情况下 能够快速恢复。 7.故障处理: - 建立故障处理流程和报修系统,及时处理和解决故障问题。 - 对故障进行分类和记录,分析故障原因并定期提出改进措施。 - 定期进行故障演练和训练,提高故障处理能力和效率。 8.用户支持: - 提供及时、专业的用户支持和服务,解答用户的问题和需求。 - 建立用户服务平台和帮助文档,提供自助式的用户支持和

IT运维管理系统管理制度

xx/ xxxx XXXXXXXX公司 XXXXXXX分公司治理制度 xx/xxxx-xx-02-2022 Xxxxx分公司 IT运维治理制度 2022-02-06 公布2022-02-06 执行 xxxx公司xxxxx分公司发布

前言 为了实现XXXXX 分公司IT 标准治理,明确各相关部门职责,标准业务治理,使信息系统正常、高效安全运行,充分发挥系统的良好作用,特制定本治理制度。 本治理制度由XXXXX 分公司技术部提出、起草、归口并解释。 本治理制度的主要编写人员:xx xx 本治理制度的审核人:xx 本治理制度的批准人:xx 本治理制度自公布之日起实施。 执行中的问题和意见,请准时反响至XXXXX 分公司技术部。

一、范围 本制度明确了XXXXX 分公司IT 的使用规定及工作标准。 本制度适用于XXXXX 分公司IT 运维治理工作。XXXXX 分公司全部相关人员均应严格遵照执行,与信息安全相关的业务也应严格遵守本制度。 二、标准性引用文件 以下文件对于本标准的应用是必不行少的。但凡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标准。但凡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版本〔包括全部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标准。 ——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条例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隐秘法 ——计算机信息系统国际联网保密治理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联网治理暂行规定 ——ISO27001 标准/ISO27002 指南 ——公通字[2022]43 号信息安全等级保护治理方法 ——GB/T 21028-2022 信息安全技术效劳器安全技术要求 ——GB/T 20269-2022 信息安全技术信息系统安全治理要求 ——GB/T 22239-2022 信息安全技术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根本要求 ——GB/T 22240-2022 信息安全技术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

系统运维管理-IT基础设施运维管理规范

IT 基础设施运维管理规范文件编号:运维-002-V1.0

目录 运维管理规范---------------------------------------------------------------------------- 4 1. 目的-------------------------------------------------------------------------------------- 4 2. 适用范围-------------------------------------------------------------------------------- 4 3. 规范性引用及参考 ------------------------------------------------------------------- 4 4. 本文术语,定义和缩略语 ---------------------------------------------------------- 5 5. 基本要求-------------------------------------------------------------------------------- 6 5.1运维管理原则------------------------------------------------------------------- 6 5.2制度和流程管理 --------------------------------------------------------------- 6 5.3 文档管理------------------------------------------------------------------------ 6 5.4设备和软件管理 --------------------------------------------------------------- 6 5.5供应商管理---------------------------------------------------------------------- 7 5.6督促检查------------------------------------------------------------------------- 7 6. 运行维护-------------------------------------------------------------------------------- 8 6.1日常操作及监控分析 --------------------------------------------------------- 8 6.2 数据与介质管理--------------------------------------------------------------- 8 6.3机房管理------------------------------------------------------------------------- 9 6.4 网络管理------------------------------------------------------------------------ 9 6.5 弱电管理----------------------------------------------------------------------- 10 6.6桌面维护------------------------------------------------------------------------ 10 6.7服务器及系统变更 ----------------------------------------------------------- 1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