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经颅多普勒血流分析仪技术要求.

超声经颅多普勒血流分析仪技术要求.
超声经颅多普勒血流分析仪技术要求.

包件二

超声经颅多普勒血流分析仪技术要求

设备名称:超声经颅多普勒血流分析仪

用途:用于脑血流检测

数量:1套

一、配置

含单通道数字化一体机一台,手持进口2MHz探头2个,2MHz监护探头1个,台车一辆,彩色喷墨打印机一台。

二、系统主要参数

1 中/英文操作界面自由切换

2 Windows XP操作系统

3 DICOM3.0 PACS系统,可以连接院内影像网络。

4 常规功能

1)增益范围:0~40db

2)发射功率:0~512mw(0~100%)

3)频谱点:128点, 256点, 512点FFT

4)脉冲多普勒采样容积:4mm~20mm

5)脉冲多普勒最大测量速度量程:512 cm/s ,其中在65mm深度可测量最大流速达到416cm/s

6)脉冲多普勒测量深度:5mm~134mm

7)自动测量及存储参数:Vs Vm Vd RI PI SD SBI HR HITS TI 5监护功能

1)预设栓子信号检测阈值, 自动栓子识别与计数, 自动栓子信号储存

2)频谱图、栓子图、声谱图同屏显示、存储,并可回放

3)脑血流长程监测脑血流监测趋势图与频谱图同步显示存储并可回放、并可编辑事件

6 多深度动态M波,多深度多普勒信号同步采集及最佳多普勒信号定位、栓

子轨迹显示,声频与视频同步自动存储并可回放

7 数据和档案管理功能

中/英文WORD报告格式可编辑,可脱机离线回放,可直接转换为PDF 文件及幻灯片,可网络传输

三、备注

整机保修三年(含探头),考虑到临床实际使用需要,可将2MHz进口探头更换为4MHz探头。

经颅多普勒超声操作实用标准

经颅多普勒超声操作流程 不同医疗机构之间的TCD自从经颅多普勒超声(TCD)发明以来,这项技术在临床的使用不断扩展。但检查程序、需要检测的血管数量、常规使用的深度范围以及报告形式各有不同。鉴于血管检查的重要性,有必要制定标准化的检查程序和诊断标准。 1 完整的诊断性TCD检查技术 TCD是一种无创伤性的检查手段,Rune Aaslid报导了利用单通道频谱TCD评价脑血流动力学的方法,操作过程中使用了颞窗、眼窗、枕窗及下颌下窗(图1A、B)。完整的TCD检查不仅要评价双侧脑血管,还要利用上述4窗分别探查前循环和后循环的血流情况。 颞窗通常是用来探查大脑中动脉(MCA)、大脑前动脉(ACA)、大脑后动脉(PCA)、颈内动脉(ICA)终末段或颈内动脉C1段的血流信号。眼窗用于眼动脉(OA)和颈内动脉虹吸部检查。枕窗则通过枕骨大孔来观察椎动脉(VA)远端和基底动脉(BA)。 脑血流动力学应该被视为一个内部相互依赖的系统。尽管每段血管都有自己的特定深度范围,但是应该意识到它们的形态学表现、血流速度以及搏动情况会因解剖变异不同,因Willis环或其它部位的血管出现疾患而受到影响发生变化。 无论是脑缺血还是存在卒中风险,以及在神经重症监护病房或有痴呆等慢性病的患者,在施行完整的诊断性TCD时,均应检查双侧的脑动脉,包括:大脑中动脉M2段(深度30~40 mm),M1段(40~65 mm),大脑前动脉A1段(60~

75 mm),颈内动脉C1段(60~70 mm),大脑后动脉P1~P2段(55~75 mm),前交通动脉(AComA)(70~80 mm),后交通动脉(PComA)(58~65 mm),眼动脉(40~50 mm),颈内动脉虹吸部(55~65 mm),椎动脉(40~75 mm),基底动脉近段(75~80 mm)、中段(80~90 mm)、远段(90~110 mm)。尽管没有额外要求一定要对血管分支进行检查,例如大脑中动脉的M2段,但只要诊断需要就应该实施完整的TCD检查。由于头颅大小不同及存在个体差异,上述各段血管的检测深度彼此之间会有重叠,或者位置比叙述的更深,例如BA 近端深度可能达到85 mm等。 为了缩短使用频谱TCD寻找声窗和判定各个血管节段的时间,经颞窗及枕窗检查开始时可将功率调至最大并采用较大的取样容积(例如,输出功率100%,但不要超过720 mW,取样容积10~15 mm)。尽管这种方法表面上违反了最小剂量原则(as low as reasonably achievable,ALARA),但这样做可以缩短寻找患者,尤其是老年患者声窗的时间,缩短整个检查所需的时间,降低患者总体接受的超声曝光量。超声操作者可能更愿意开始时使用M-模(motion mode)多深度展示或5~10 mm的较小取样容积,这有助于血管的识别,找不到声窗时再加大取样容积。如果在输出功率100%时颞窗血流信号很容易采集而且信号强度高,就应减小输出功率和取样容积使患者的超声曝光量降低到最小。经眼窗或囟门检查时应使用低输出功率(10%)。 诊断性TCD检查通常使用3~5 s的快速屏幕扫描以显示波形及频谱的细节,从而提供更多的信息用于分析,基线放置在屏幕的中间以便显示双侧信号。如果血流速度高,就需要增加纵坐标血流速度刻度比例尺,降低基线以避免频谱的收缩峰翻转至基线下方产生重叠(倒挂现象)。增益的调节应使频谱清晰显示的同时背景噪声保持在最小。如果由于声窗窄(例如颞骨较厚)导致信号衰减,

超声多普勒血流分析仪产品技术要求zkyp

2. 性能指标 2.1 安全要求 设备的电气安全应符合标准《GB 9706.1-2007 医用电气设备第1 部分:安全通用要求》和《GB 9706.9-2008 医用电气设备第2-37 部分:超声诊断和监护设备安全专用要求》要求。 2.2 声输出公布要求 声输出公布相关内容应符合标准《GB 9706.9-2008 医用电气设备第2-37 部分:超声诊断和监护设备安全专用要求》的要求。 2.3 性能要求 应当符合《GB 10152-2009 B 型超声诊断设备》、《YY 0767-2009 超声彩色血流成像系统》以及《YY/T0593-2015 超声经颅多普勒血流分析仪》的要求。 2.3.1 B 模式性能要求 a) 声工作频率 声工作频率与标称频率的偏差应在±15%范围内。 b) 探测深度 探测深度应符合表格2的要求。 c) 侧向分辨力 侧向分辨力应符合表格2的要求。 d) 轴向分辨力 轴向分辨力应符合表格2的要求。 e) 盲区

盲区应符合表格2的要求。 f) 切片厚度 切片厚度应符合表格2的要求。 g) 横向几何位置精度

横向几何位置精度应符合表格2的要求。 h) 纵向几何位置精度 纵向几何位置精度应符合表格2的要求。 i) 周长和面积测量偏差 周长和面积测量偏差:周长≤±4% 面积≤±8% 表格1 探头基本性能 表格2 B 模式性能要求 2.3.2 彩色血流成像模式性能要求 a) 在彩色血流成像模式下,各探头在其多普勒工作频率下的探测深度应不小于表格3 的要求;

b) 彩色血流图像与其所在管道的灰阶图像应基本重合; c) 血流方向应能正确识别,无混叠现象。 2.3.3 频谱多普勒模式性能要求 a) 在频谱多普勒模式下,各探头在其多普勒工作频率下的探测深度应不小于表格4 的要求; b) 彩超的血流速度读数误差应不超过表格4 的要求; c) 取样区游标位置应准确。 表格3 彩色血流成像性能要求 2.3.4 电源电压 电源电压适应范围:在额定电压的±10%范围内,彩超应能正常工作。 2.3.5 连续工作时间 对使用交流供电仪器,在正常交流电压情况下,仪器连续工作时间应大于8h; 2.4 功能要求 2.4.1 探头识别 相控阵探头自动识别。 2.4.2 工作模式 单幅(含B、B+C)、双幅、四幅、PW。

超声多普勒血流仪工作原理初探

超声多普勒血流仪工作原理初探 超声多普勒血流仪是测量血液流速和流量的仪器,位置固定的超声探头发射超声波,被血液中的红细胞接收,然后把红细胞作为波源,超声探头接收红细胞的反射波,利用超声波的发射波和反射波的频率差,根据多普勒效应公式即可计算血液的流速。因其具有灵敏度高、抗干扰能力强等优点,可广泛应用于颈部、颅腔和肢体外周血管的血液流动检查。 标签:超声波;多普勒效应;血流仪;血液流速 一、工作原理 利用超声多普勒血流仪测量血液流速时,使血流仪的探头处于固定位置,且保持静止状态,如下图所示,超声探头向血液中发射超声波束,血液中的红细胞接收超声波,并在红细胞的表面产生一定量的反射,超声探头接收被血流反射回来的超声波,通过测量反射波和发射波的频率差就可以计算血管内血液的流速。 利用超声波多普勒血流仪测量血液速度的技术可以分解为超声波的发射和反射波的接收两个过程。 先把探头和红细胞分别作为波源和观测者,接着求解红细胞接收到的超声波频率,再把红细胞作为反射波的波源,把探头作为观测者,计算探头接收到的反射波的频率,最后就可以求出发射波和探头接收到的反射波的频率差。 二、血液流速的计算 假设探头发射的超声波的频率为V,血液的流速为v,超声波在血液中传播的速度为u,血液流动的方向与超声波入射方向之间的夹角为θ。 1.计算红细胞接收到的超声波频率V1 因探头固定不动,可以看作为静止的波源,而红细胞运动的速度等于血液的流速v,故红细胞为运动的观察者,根据多普勒效应公式得: 2.计算探头接收到的反射波的频率V2 此时探头相当于处于静止状态的观测者,而运动速度为v的红细胞相当于发射频率为V1的超声波的波源,根据多普勒效应公式得: 只要测出超声波的频率V和在血液中传播的波速u、频差△V以及血流方向和超声波传播方向的夹角θ,就可利用上式计算出血管内血液的流速。 三、超声多普勒血流仪的分类

超声多普勒发展史略

超声多普勒发展史略 一、早期的工作 1842年Christian Johann Doppler首先提出光学的多普勒效应,其后Bays Bellot博士将这一原理引入声学领域。 1955年日本学者里村茂夫(Shigeo Satomura) 等人用超声多普勒研究心脏的活动与评估外周血管的血流速度。同期,Lindstrom与Edler也将多普勒用于临床检查。美国Rushmer, Frankin与Baker等在五十年代后期从事超声多普勒的研究工作。他们设计成功渡越时间血流计(transit time flowmeter),推出了最早的连续波多普勒,并进行过动物实验。1962年日本Kato证实里村所观察到的噪声来自红细胞的后散射(backscatter)。 二、脉冲多普勒 为了克服连续多普勒存在的缺陷,Reid、Baker与Watkins等于1966年研制了第一部脉冲多普勒仪(pulsed Doppler equipment)。其后英国学者PNT Wells (1969),法国学者Peronneau (1969) 也分别建立了类似的选通门多普勒系统(range-gated Doppler system)。在六十年代,研究人员将这种脉冲多普勒与M型超声心动图相结合,即用M 型曲线进行深度定位,而用多普勒频谱曲线观察血流的变化。1972年,Johnson及其同事首次发表应用多普勒经皮测量血流,并依据频谱曲线的特点探测有无血流紊乱,这对临床诊断有一定帮助。为克服探测血流与观察结构所要求的取样线方向的矛盾,1974年华盛顿大学Baker, Tome与Reid等开发了机械旋转式扫描器,成功地研制出双工型脉冲多普勒回声扫描系统(duplex pulse-echo Doppler scanning system)。Moritz及其同事(1976) 开发了一种“声定位系统(sonic locator system)"。这两种系统均将机械扇形扫描超声心动图与脉冲多普勒结合起来,以前者进行解剖结构定位,用后者观测各个心腔与大血管内的血流。 1976年,Holen 及其同事报告用多普勒技术进行检查,借助Bernoulli方程检测血流阻滞区前后的压力阶差。Stevenson及其助手(1977) 用时间间隔直方图(time interval histography)来鉴别分流疾病和瓣膜反流。 三、连续多普勒 Hatle与Angelsen (1977) 在新的基础上重新起用连续波多普勒(continuous wave Doppler, CW),使Nyquist极限频率大大提高, 故能成功地测量高速血流,估计跨瓣压差, 在心脏疾病非损伤性定量诊断中发挥巨大作用。Light, Cross, Magnin及Goldberg等曾进行大量工作,证明连续波多普勒在检测心功能方面有较大的价值。 四、彩色多普勒 脉冲多普勒与连续多普勒频谱曲线分析虽然在观察血流方向与速度上有重要意义,但检查费时甚多,且常有漏误。由Fish (1975), Kanaka (1976), Matsuo (1978) 和Brandestini (1979) 发展起来的多道选通门脉冲多普勒法(multigated pulsed-Doppler method) 可以测定沿M型曲线上各点速度的剖面图。1980年,Kasai提出的自相关技术改进了脉冲多普勒的成像方法。1981年,Stevenson报告彩色编码数字型多道选通门多普勒(color-codes digital multigated Doppler) 在房室瓣关闭不全探测上的应用,这些研究为发展彩色多普勒打下了基础。 1982年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color Doppler blood flow imaging) 研究获得巨大成功。美国Bommer报告“实时二维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在心血管疾病诊断上的应用”。日本Namekawa报告“自相关血流成像法”。在后一研究的基础上,Omoto等详细报告了彩色多普勒的临床应用情况,并在短期内证明此技术对先心病、

多普勒超声伪像的识别及其意义说课讲解

多普勒超声伪像的识别及其意义

多普勒超声伪像的识别及其意义 多普勒血流显示的方式有彩色多普勒成像(CDI)和频谱图两种,它们在二维超声即声像图基础上增加了丰富的、很有用的血流信息。另一方面也应看到,无论彩色多普勒或频谱多普勒,超声伪像也是很多见的。认识多普勒超声有关的伪像,可以帮助我们对多普勒检查更好地解释和判断,正确地评价多普勒超声所见,避免误诊,甚至有可能适当地加以利用。 一. 怎样识别多普勒超声伪像? 从事多普勒超声诊断的超声工作者应当首先学习并掌握有关多普勒超声临床应用的基础知识,其次还应了解并熟悉仪器有关的各种调节功能和操作。这样,便容易理解多普勒超声伪像的多种表现及其处理。此外还应认识到,多普勒超声技术本身受所用设备条件如灵敏度的限制很大,也受操作者技术因素的影响,它们均可以成为伪差(伪像)产生的来源。 二. 多普勒超声伪像的分类 彩色多普勒超声伪像是多种多样的。大致可分为以下四类:1.有血流的部位无彩色或少彩色信号。2.有血流部位出现过多彩色信号。3.无血流的部位出现彩色信号。4.彩色信号或其鲜艳程度(shade of color)改变,因而引起血流方向和速度的误解(表1)。 表1 彩色多普勒超声伪像分类 一. 有血流,彩色信号过少或缺失 多普勒超声衰减伪像:彩色信号分布不均,即“浅表血供多,深方少血供或无血

供”;深部器官血流如肾实质、股深静脉较难显示 频谱滤波(filter)设置过高 测低速血流时,不适当的采用较低频率探头 二. 有血流,彩色信号过多 多普勒增益过高(彩色外溢) 仪器专门设置“彩色优先”(color priority) 使用声学造影剂 三. 无血流,出现彩色信号 频谱滤波(filter)设置过低 多普勒增益过高 镜面反射伪像 闪烁伪像:心搏、呼吸、大血管搏动 组织震颤(高速血流、被检者发音) 快闪伪像(twinkling artifact,尿路结石、人工骨表面等) 四. 血流方向、速度表达有误 彩色混叠(aliasing):PRF过低、测高速血流时采用过高频率探头或较高Doppler 频率 方向翻转键设置不当 / 探头倒置 血管自然弯曲走行(仪器不会识别θ角度)

一、超声经颅多普勒血流分析仪技术参数

一、超声经颅多普勒血流分析仪技术参数双通道标准型

二、超阴道探头参数 、频率: 、探头陈元数 、最大扫描角度度 三、血红蛋白分析仪 (一)技术参数 1、测试原理:反射光度法。 2、测试样本:≤新鲜或含的抗凝剂的微血管血或静脉全血。 3、测试速度:小于。 4、测量范围:(~),结果低于4.0g或高于24.0g,将会显示“”或“”。 5、仪器调整:通过卡进行自动调整。 6、显示:液晶显示屏,测试结果采用国际单位。 7、存储功能:可保存试剂片代码,并可自动存储和更新个样品的测试结果。 8、校正功能:自我校正。 9、重量:约58g(含机内电池)。 10、电源:(枚锂电池)。 11、功耗:。 12、故障提示功能:自动判断故障并显示故障代码。 13、设计寿命:不低于年。 14、工作环境:5℃40℃,≤。 15、推荐工作环境:15℃30℃,≤。

16、延伸功能:可根据客户需要配备数据输出功能。 (二)商务要求: 、包装要求:密封完整,防潮。 、货物质量要求:货物质量应达到相关的国家质量标准要求,供应商负责送货上门,因质量问题(受潮、过期、不足量、包装破损等非预期情况)给予即时退货处理。 、投标人必须在省内设有完善的售后服务点来保证维修。 、仪器生产厂家需有配套生产试剂片。 、仪器及配套试剂片需有国家产品质量监督部门的注册检验报告。 四、经皮黄疸仪主要技术参数 、测量方式:光源反射式 、测量结果显示:三位高亮数字显示 、测量误差:±大于± 、光源:氙闪光灯,寿命约万次 电源:可充电电池 、开启准备时间:“”灯亮小于秒钟 、外形尺寸:××35mm 、充电器:输入 输出(空载) 、校验板:白色屏±黄色屏± 、使用环境: ) 温度范围:10℃40℃ ) 相对湿度: ) 大气压力:

超声经颅多普勒血流分析仪 说明书

超声经颅多普勒血流分析仪 说明书 产品特点 超声探头2MHz(脉冲波)、4MHz(连续波),可满足对颅内、颈部及肢体外周血管的检测。 应用先进的数字存储技术,方便医生对意调节增益、血流方向、取样深度、超声强度、零位线、标尺和扫描速度等。频谱图进行常规监测及病历复查。 临床常规检测快速、方便、操作自如。联机状态可随。 检测参数齐全。联机状态可实时显示血流频谱两个方向的收缩期峰流速、舒张末期流速、平均流速、PI指数、RI指数及S/D比值。 先进的操作流程设置,医生可根据自己的检查程序设置操作流程。机内存有国内著名TCD专家检测的各年龄组两性别的正常参数值、联机状态检测时,若某参数超出正常值范围,即刻用颜色报警。 丰富的脱机后处理功能。对已存存储的血流频谱重新修改并再存储,例如重新手动测量血流速度,调整血流方向,零位线及增益等。具有对频谱进行文字及图形标识,频谱回放,无用频谱删除等功能。 病历资料管理功能强大,可快速查询,大容量硬盘可以存储万例以上频谱资料,并可使用光盘存储。 独特的经颅多普勒TCD诊断报告方式。任选频谱图打印,所有检测技术数据及分析参数完整打印。

独有的高灵敏度,在20%的功率输出时,亦能快速检测出高质量图像;在最大功率625mW时,即使声窗较小,难以穿透的老年人,同样也可以获取今您满意的血流动力学和生理参数信息; 独有的自动分析和脑血管评估功能。 易于使用:人性化界面设计,切换自如。 八深度同步检测:可同时检测一个探头超声发射方向上8个深度的血流信息(图谱和数据),提高脑血管疾病筛查的效率; 数字化电影回放器:可将存储的多深度、多血管的原始动态数据(图像和声音)同步再现。 性能可靠:高灵敏度,抗干扰能力强。 硬件配置:经颅多普勒(方正)主机(CPU:E1400主频2.0G,内存:1G,硬盘:160G,DVD光驱)、19”高分辨率液晶显示器(1440×900)彩色喷墨打印机、2MHZ、4MHZ探头、豪华ABS台车、多媒体音箱、专用小键盘。 参数: 超声工作频率偏差≤5%; 血流速度测量范围:PW模式20-200cm/s;CW模式10-100cm/s; 2MHz(PW模式)最大工作距离120mm; 血流速度测量误差不超过+20%; 系统连续工作时间≥4小时。

经颅多普勒超声检查

经颅多普勒 经颅多普勒(TCD)是利用超声波的多普勒效应来研究颅内大血管中血流动力学的一门新技术。国外于1982年由挪威Aaslid 等首推,国内于1988年陆续引进。 发展简史 1918发现超声波;50年代涉足医学领域 1965宫崎测定颈部血管的血流速度 1966拉什莫尔建立脉冲多普勒仪,可定位 1982挪威人Aaslid脉冲低频超声+适当颅窗,建立了经颅多普勒(TCD),如今已发展到第四代,可进行微栓子监测 1989国内引进 仪器优点 由于TCD能无创伤地穿透颅骨,其操作简便、重复性好,可以对病人进行连续、长期的动态观察,更重要的是它可以提供MRI、DSA PET SPECT等影像技 术所测不到的重要血液动力学资料。因此,它在评价脑血管疾患以及鉴别诊断方面有着重要的意义。但如今经颅多普勒超声的应用还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如受操作者技术的影响,如今尚缺乏对正常和异常频谱形态统一判定标准和命名, 尚未建立各参数统一的正常值,而且经颅多普勒超声的失败率为2.7%?5%其原因为老年人(尤其是妇女)颅骨增厚、动脉迂曲、动脉移位等。 但随着经验的逐步积累以及技术的发展和完善,经颅多普勒超声的应用会占有 更重要的地位。 功能 由于颅骨较厚,阻碍了超声波的穿透,过去的多普勒超声只能探测颅外动脉的血流动力学变化。经颅多普勒超声仪(TCD,能穿透颅骨较薄处及自然孔道,获取颅底主要动脉的多普勒回声信号。它可探测到的血管主要有: ICA:颈内动脉颅内段

临床使用 CS:颈内动脉虹吸部 MCA大脑中动脉 ACA大脑前动脉 PCA大脑后动脉 ACOA前交通动脉 PCOA后交通动脉 OA眼动脉 VA椎动脉 BA基底动脉 PICA:小脑后下动脉 TCD技术摒弃了传统的脑血流图的不准确性和脑血管造影的有创伤性,同时为CT MRI等现代影像技术提供了脑血管血流动力学参教,成为影像诊断的重要佐证,可为脑血管病的诊断、监测、治疗提供参考信息,并对能引起脑血液动力学变化的因素进行分析。 编辑本段评价 血流速度 血流速度反映脑动脉管腔大小及血流量。血流量一定时血流速度与管腔大小成反比例,当管腔严重狭窄(90%或完全梗阻时,血流速度下降,个体间各值可有很大变异,但个体内差异很小,且左右基本对称,如两侧相差很大可认为异常。由于颅骨太厚,脑供血不足,血流本身信号弱及操作技术等原因,可有部分血管不能被探出,此类情况不能贸然诊为血管阻塞或发育不良。 脉冲指数 (PI) 反映脑血管外周阻力的大小,PI值越大,脑血管外周阻力越大,反之则阻力越小。 音频频谱 反映脑血管局部的血流状态。 经颅多普勒超声诊断标准确定病态 (1)狭窄处局部血流速度加快或有较大侧差(>2S)。 (2)狭窄后区域内脉动减少。 (3)任何区域呐导致频谱增宽的异常血流。 (4)后交通动脉或前交通动脉局部血流速度加快提示有侧支循环。

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技术参数

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技术参数 一、设备名称:数字化高档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一台 二、设备用途:妇产科、生殖医学、腹部、泌尿科科研高端实时三维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尤其在胎儿心脏、生殖道畸形、盆底超声、3D/4D模式下立体输卵管造影及生殖医学具有突出优势,满足产科超声诊断,妇科疑难病例超声诊断,胎儿畸形产前诊断及科研,具有强大的定量分析功能。系统须为投标厂家高端最新型号仪器、最新软件版本,并具有升级能力的设计,以满足将来扩展临床应用的需要。 三、整体要求:国际知名品牌,提供原厂家的技术参数白皮书(Data Sheet)及相关准确证明图片,否则按虚假应标处理。 四、设备的主要性能及功能: 1. 全数字化彩色超声诊断系统主机 1.1 数字式全程动态聚焦,数字式可变孔径及动态变焦技术; *1.2 高分辨率彩色逐行液晶显示器≥23英寸; *1.3 具备≥12英寸液晶触摸屏; *1.4系统动态范围≥274dB; 2. 数字化二维灰阶成像单元: 2.1 具备声束三维聚焦和成像处理技术; *2.2 具备空间复合成像技术,能和彩色模式同时使用; 2.3 具备斑点噪音抑制技术; 2.4 具备频率复合成像技术; 2.5 具备独立角度偏转功能,B 模式、CFM 、PWD模式分别独立角度偏转; 2.6 具备自动优化技术:通过一键能够同时自动调整二维、彩色和频谱的参数; 2.7 具备原始数据采集、储存技术,能对回放的常规图像进行33种参数调节 2.8 具备组织谐波成像,可用于全部2D探头和4D探头;具有明确谐波频率显示;可视可调; 2.9 具备多普勒实时自动计算功能;具备各种双同步和三同步扫查模式;具备同屏剪

超声多普勒成像仪VI

第6节超声多普勒成像仪 一、多普勒效应 1842年奥地利物理学家多普勒(Doppler)发现并研究了声波的“频移”现象,后被命名为“多普勒效应”。此效应是指波源将某一频率f的波以一种固定的传播速度向外辐射时,如果发射波的波源与接收波的接收系统产生相对运动,则所接收到的波的频率f′会发生变化(即频移),两个频率的差值Δf=f′-f。在声源与接收系统之间的运动为相向的情况下,Δf为正值(f′>f,接收频率提高);而相背运动的情况下,Δf为负值(f′<f,接收频率降低)。 产生多普勒效应的原因可以这样来简单地解释,以声波为例:当声波在某种介质中以固定的传播速度c前进时,声速c(m2s-1)为波长λ(m)和频率f(s-1)的乘积,即c=λ2f;但如果声源与接收系统之间存在着相对运动,相对运动的速度为 v(v是一个具有方向性的矢量单位,相向运动时v取正值,相背运动时v取负值),则声波向接收系统的相对传播速度c′为:原来传播速度c与相对运动v的迭加,即c′=c+v。在前式c=λ2f中波长λ不会因相对运动的存在而改变,只是声速c改变为c′。此时,只有f也随之改变为f′才能维持 c′=λ2f′成立,于是有: f′=c′/λ=(c+v→)/λ Δf=f′-f=(c+v→)/λ-c/λ=v→/λ 将λ=c/f代入上式,有 Δf=f2v→/c 此意为频移量Δf为相对运动速度与原声速的比值。 多普勒效应并非仅仅存在于声波传递中,任何以波动形式行进的能量传递过程,均可产生多普勒效应,如无线电波、高能X射线(或γ射线)、可见光线以及其他电磁辐射等。只是这里所列举的各种波动的传递速度太快,而波源与接收系统间相对运动速度v→与波的原有传递速度(光速)的比值极小,因此频移量Δf 很难测出,尤其不能被人体直接感受到。不过现代天文学正是借助多普勒效应通过检测、辨认宇宙深处恒星发光颜色的变化来判定天体的运动状态的。人类之所以最先在声波范畴内发现并研究出多普勒效应,是由于声波本身属于人耳的可听闻波动,且声波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不高(341m/s,15℃,1个大气压),以及声源与人耳的相对运动速度常常使声频率变化f′(=f+Δf)落在人耳的敏锐辨识 区内。例如火车从我们身旁的铁路上呼啸而过时,会使我们非常明显地听出鸣叫着的汽笛声突然间由尖锐变得低沉起来。也就是说当火车驰向我们时(v→为正),我们所听到的汽笛声(f1′)要比火车固定不动时的声音(f)尖锐一些(Δf1=f1′-f>0);当火车背向我们驰去时(v→为负),所听到的汽笛声(f2′)要比原来的声音(f)低沉一些(Δf2=f2′-f<0)。 二、多普勒原理在超声医学诊断中的应用 在经过30多年以来的临床实践后,超声多普勒方法的应用价值已愈加明显。尤其在以运动器官为主要研究对象的心血管内、外科,超声多普勒诊断成像仪器更成为不可或缺的有力诊断工具;大多数应用运动结构(如心脏瓣膜)或散射子集合(如血管中的红细胞群体)反射回来的超声波束,检测出其中的多普勒频移,作为探查目标的运动速度信息,然后用耳去监听、用仪器去分析、用图像去显示或者用影像去显现人体内部器官的运动状态。 以人体内血流的运动状态检测为例,声波的发射源与接收器均为超声探头自

YY 0572-2015《血液透析及相关治疗用水》等标准

附件 YY 0572-2015《血液透析及相关治疗用水》等90项医疗器械行业标准编号、名称及适用范围 一、强制性行业标准(共14项) (一)YY 0572-2015《血液透析及相关治疗用水》 本标准适用于血液透析、血液透析滤过和在线血液滤过或在线血液透析滤过中制备透析浓缩液、透析液和血液透析器再处理用水。本标准规定了相关用水的最低要求。本标准不涉及水处理设备的操作,亦不涉及由处理水与浓缩物混合后制成供治疗用的透析液。本标准不适用于透析液再生系统。本标准代替YY 0572-2005《血液透析和相关治疗用水》。 (二)YY 0598-2015《血液透析及相关治疗用浓缩物》 本标准适用于血液透析及相关治疗用浓缩物。本标准规定了浓缩物的化学成分组成及其纯度,微生物污染的监测,浓缩物的处理、度量和标识,容器的要求和浓缩物质量检验所需要的各项测试等要求。本标准不适用于治疗中浓缩物与透析用水配制成最终使用浓度的混合过程和透析液的再生系统。本标准代替YY 0598-2006《血液透析及相关治疗用浓缩物》。 (三)YY 0599-2015《激光治疗设备准分子激光角膜屈光治疗机》

本标准适用于准分子激光角膜屈光治疗机(以下简称治疗机),治疗机采用193nm准分子激光去除角膜组织来改变角膜形状从而改善视力,主要用于屈光性角膜切削术(PRK)、原位角膜磨镶术(LASIK)等角膜屈光矫正术和治疗性角膜切削术(PTK)。本标准规定了治疗机的术语、定义、结构、基本参数、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等要求。本标准替代YY 0599-2007《准分子激光角膜屈光治疗机》。 (四)YY 0603-2015《心血管植入物及人工器官心脏手术硬壳贮血器/静脉贮血器系统(带或不带过滤器)和静脉贮血软袋》本标准适用于多功能系统的贮血器件,该系统可能有整体性的部件,如血气交换器(氧合器)、血液过滤器、祛泡器、血泵等。本标准规定了对无菌、一次性使用的体外循环心脏手术硬壳贮血器、静脉贮血器系统(带或不带过滤器)和静脉贮血软袋(简称贮血器)的试验方法、标志、标签、使用说明书、包装、运输和贮存等要求。上述器件拟供进行心肺转流手术(CPB)时贮血使用。本标准代替YY 0603-2007《心血管植入物及人工器官心脏手术硬壳贮血器/静脉贮血器系统(带或不带过滤器)和静脉贮血软袋》。 (五)YY 0605.9-2015《外科植入物金属材料第9部分:锻造高氮不锈钢》 本标准适用于外科植入物,且符合标准成分要求的不锈钢钢棒、钢丝、钢板和钢带等,取自成品试样的力学性能可不遵循本

南京科进超声经颅多普勒血流分析仪KJ-2V4技术参数清单模板

KJ-2 V4型超声经颅多普勒血流分析仪 配置表 (1) KJ-2 V4型TCD主机一台华硕G41主板,硬盘≥250G CPU酷睿赛扬≥1.8GHZ 2G内存 DVD光驱 (2) 19”液晶彩色显示器(标配)一台 (3)佳能2780彩色喷墨打印机(标配)一台 (4)支持单通道多深度硬件及软件(高级栓子监护软件)一套 (5) 2MHz(PW)经颅多普勒探头一只 (6) 4MHz(CW)经颅多普勒探头一只 (7)多功能遥控器(19键)一只 (8)脚踏开关(单键或双键)一只 (9)计算机键盘、鼠标、鼠标垫、耦合剂一套 (10)电源隔离变压器(含电源连接线)一只 (11) TCD专用移动推车一辆(12)TCD操作手册(含三证、验收单、质保单)一套 (13)软件(KJ-2 V4型WindowsXP操作系统,TCD软件光盘,教学光盘)一套 南京科进实业有限公司

KJ-2V4型超声经颅多普勒血流分析仪 功能特点表 1、血管自动搜索及定位功能,栓子检测功能及栓子图像放大功能, 2、长时间多普勒图谱和多普勒声音同步回放功能,并能在图谱回放时进行更改操 作。 3、专业的多普勒静态滤波和动态滤波软件,可滤去干扰杂波,使图像更加清晰。 4、预置多组血管名称和血管参数及血管模拟图显示。方便医生根据不同的血管名 来更换不同探头使用。 5、有多种报告格式选择,(A4无参数、A4有参数、B5无参数、B5有参数)蓝色 软件有A4 9幅图打印方式,但只能打印6幅图。配有医生诊断术语结论模板系统,并可进行随意修改,可方便快捷的完成诊断。 6、支持手动正向.反向计算,自动静态、动态计算并可切换 7、单深度、双深度、四深度.动态画面工作中可正常切换,探头2MHz/4MHz频率切 换 8、 Vp Vm Vd Hr趋势图功能, 多门深M模.声.频谱.自动存储并可回放功能, 9、切换双深度功能,四深度功能,M模功能,处势图功能,栓子检测功能。 10、配置标准医学参数的数据库,根据不同的年龄段,在软件界面及报告单上显示偏 差值提示.(异常报警) 11、联网功能(局域网实时观看) 12、蓝色软件可进行病人数据备份和数据恢复。 13、可根据实际需求新建血管,设置血管参数信息。 南京科进实业有限公司

超声多普勒成像原理

超声多普勒成像原理 当声发射源与声接收器有相对运动时,接收器所接收到的声波频率与发射频率有所不同,这一现象称为多普勒效应。超声多普勒法成像就是应用超声波的多普勒效应,从体外得到人体运动脏器的信息,进行处理和显示。现已普遍用于血流、心脏和产科等方面的检查。超声血流测量仪、起声胎心检测仪、超声血管显像仪以及超声血压计、超声血流速度剖面测试仪等多种仪器在临床上广为应用。 超声波对血管内流动的红血球接收散射,根据多普勒效应,即反射频率于 ,由下式给出:发射频率之间将产生偏移即多普勒频移f d f =2v f0cosθ/C d 式中v为红血球的运动速度,C为超声波的速度。由公式可以看出,与血流 就可求得v。 速度成正比,若检出f d 超声多普勒法分连续多普勒和脉冲多普勒。前者的缺点是没有距离分辨能力,在射线方向上的所有多普勒信号总是重叠在一起;后者具有距离分辨能力,能够捡出某特定深度的多普勒信号,可用于清洁箱内部和大血管血流信号的检测。但由于采用脉冲波,受重复频率产生的重叠幻像的影响,测定深部高速血流具有一定的困难。

现在的超声多普勒成像装置大多采用与B超相结合的方法,在B超上一边设立多普勒取样,一边捡出血流信息。多普勒波束是与B超超声波束一起发射的。由同一探头接收放大,经延迟线和加法器后,进入混频电路和低通滤波器进行相位检波,然后通过取样状态设定电路和带通滤波器取出特定深度的多普勒信号,并将从心脏壁和血管壁来的运动滞后的低频多普勒信号滤除。取出的多普勒信号一路可以送到扬声器进行监听,一路可以经过A/D转换送到频谱分析器进行快速傅里叶变换(FFT),通过变换后便可得到多普勒频谱。以横轴表示时间,纵轴表示多普勒频移(速度),各个多普勒频率强度(功率)用辉度显示。由于FFT变换频谱范围宽,可以判断是紊流还是层流。最后,经D/A变换后与B型、M型图像一起显示。 彩色多普勒成像装置

经颅多普勒血流分析仪 产品技术要求libang

2性能指标 2.1安全 a)仪器的安全应符合GB 9706.1-2007、GB 9706.9-2008、GB 9706.15-2008 的要求; b)声输出参数应符合GB/T 16846-2008 的要求; c)仪器的电磁兼容要求应符合YY 0505-2012 的要求。 2.2仪器性能指标 2.2.1超声工作频率 超声工作频率与标称频率的偏差应不大于±10%。 2.2.2流速测量范围及误差 2.2.2.1脉冲波(PW)模式时的测量范围 当超声工作频率为2MHz 时,测量范围应不窄于20 cm/s~200 cm/s。 2.2.2.2连续波(CW)模式时的测量范围 a)当超声工作频率为4MHz 时,测量范围应不窄于10 cm/s~100 cm/s; b)当超声工作频率为8MHz 时,测量范围应不窄于10 cm/s~50 cm/s。 2.2.2.3流速测量误差 最大误差应不超过±10%。 2.2.3最大、最小工作距离 在其典型取样区状态下,最大和最小工作距离为: a)2MHz 探头最大工作距离为120mm、最小工作距离为20mm; b)4 MHz 探头最大工作距离为9mm、最小工作距离为5mm; c)8MHz 探头最大工作距离为50mm、最小工作距离为5mm。 2.2.4超声输出功率 a)颅内模式下应为:10%~700%; b)颅外模式下应为:10%~40%。 2.2.5距离选通误差 超声标称频率在1MHz~2.5MHz 的±10%时,PW 模式在典型工作距离、典型取样区状态下的距离选通误差应不超过10mm。 2.3工作状态和功能设置 仪器应具备下列工作状态的设置、选择功能:

YY0572-2015《血液透析及相关治疗用水》等实用标准

实用文档 附件 YY 0572-2015《血液透析及相关治疗用水》等90项医疗器械行业标准编号、名称及适用范围 一、强制性行业标准(共14项) (一)YY 0572-2015《血液透析及相关治疗用水》 本标准适用于血液透析、血液透析滤过和在线血液滤过或在线血液透析滤过中制备透析浓缩液、透析液和血液透析器再处理用水。本标准规定了相关用水的最低要求。本标准不涉及水处理设备的操作,亦不涉及由处理水与浓缩物混合后制成供治疗用的透析液。本标准不适用于透析液再生系统。本标准代替YY 0572-2005《血液透析和相关治疗用水》。 (二)YY 0598-2015《血液透析及相关治疗用浓缩物》 本标准适用于血液透析及相关治疗用浓缩物。本标准规定了浓缩物的化学成分组成及其纯度,微生物污染的监测,浓缩物的处理、度量和标识,容器的要求和浓缩物质量检验所需要的各项测试等要求。本标准不适用于治疗中浓缩物与透析用水配制成最终使用浓度的混合过程和透析液的再生系统。本标准代替YY 0598-2006《血液透析及相关治疗用浓缩物》。 (三)YY 0599-2015《激光治疗设备准分子激光角膜屈光 治疗机》

本标准适用于准分子激光角膜屈光治疗机(以下简称治疗机),治疗机采用193nm准分子激光去除角膜组织来改变角膜形状从而改善视力,主要用于屈光性角膜切削术(PRK)、原位角膜磨镶术(LASIK)等角膜屈光矫正术和治疗性角膜切削术(PTK)。本标准规定了治疗机的术语、定义、结构、基本参数、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等要求。本标准替代YY 0599-2007《准分子激光角膜屈光治疗机》。 (四)YY 0603-2015《心血管植入物及人工器官心脏手术硬壳贮血器/静脉贮血器系统(带或不带过滤器)和静脉贮血软袋》本标准适用于多功能系统的贮血器件,该系统可能有整体性的部件,如血气交换器(氧合器)、血液过滤器、祛泡器、血泵等。本标准规定了对无菌、一次性使用的体外循环心脏手术硬壳贮血器、静脉贮血器系统(带或不带过滤器)和静脉贮血软袋(简称贮血器)的试验方法、标志、标签、使用说明书、包装、运输和贮存等要求。上述器件拟供进行心肺转流手术(CPB)时贮血使用。本标准代替YY 0603-2007《心血管植入物及人工器官心脏手术硬壳贮血器/静脉贮血器系统(带或不带过滤器)和静脉贮血软袋》。 (五)YY 0605.9-2015《外科植入物金属材料第9部分:锻造高氮不锈钢》 本标准适用于外科植入物,且符合标准成分要求的不锈钢钢棒、钢丝、钢板和钢带等,取自成品试样的力学性能可不遵循本

超声经颅多普勒血流分析仪技术参数

超声经颅多普勒血流分析仪技术参数 一、设备名称:超声经颅多普勒血流分析仪 二、购置数量:1台 三、生产国别:国产一线 四、技术参数要求: 1:操作系统:Windows 2000/XP/7 中英文版 2:增益范围:0-40dB可选或0~7共八级可调 3:发射功率:0-800%可调 4:采样容积:4-20mm可调 *5:频谱:128/256/512/1024点FFT内置转换 6:脉冲多普勒(PW)测量深度:20mm-177mm ,可扩展至200mm 7:测量速度:Pw 20-200 cm/s Cw 10~100cm/s 8:显示单位:CM/S、KHz可选 9:频谱扫描速度:2.2-16s/屏可调 10频谱显示:8种色阶编码可选、双通四深度 11:软件包: 颅内血管检测软件、颅外血管检测软件、单探头同步单深度、四深度血管检测软件、实进双通道同步双深度血管检测软件、栓子检测软件、监护软件 *12:测量参数:Vm , Vp, Vd ,TAV, PI, RI, HR, SBI, STI,HITS,T1、T2、α、 s/d 13:专业的栓子检测技术,动态连续监护系统,血栓自动检测,计数,存储,频谱速度分布图,其他生理参数监测分析 14:自动颜色匹配功能:在噪声抑制DNR增加时,进行自动颜色匹配(色阶自动调整),从而保持了高DNR值时频谱颜色的丰富程度 15:>10分钟的长时间电影回放功能,图像声音同步。并能在回放时进行更改操作。16:自动或手动存储检查结果,并可存为BMP或JPG格式 17:具有直接在频谱图上或报告里进行标注的功能,给临床医生提示异常

18:操作简单方便,单一操作部件能完成常规血管检查的全部检查 19:配置标准医学参数的数据库,并在界面上及报告中显示,供医生参考、对比 20:多种报告格式可选,并可用Office Word来编辑报告,方便医生及时进行调整,同时用户可以把报告存储为Pdf种文件格式,方便浏览、查阅、交流 21:配有医生诊断专业术语模版系统,可方便快捷的完成诊断。 22:可进行双通道/多深度自由切换,可实现单通道/双通道,单深度/双深度/四深度/八深度的自由切换,实时显示同一血管多个审度的血流频谱图像。 23:图像存储>20000幅频谱图像 24:监视器:高分辨率24寸LED显示器 25:2.主机:4G内存、1TB硬盘、CPU:IV ,2.8GHz 26:品牌彩色激光打印机 27:双通道四深度经颅多普勒主机一台 *28:高灵敏2MHz 2个,4MHz 1个,8MHz 1个 29.:配置小键盘2只 *30:提供该设备常见配件及耗材的报价 *31:提供该设备近期成交合同复印件3份

数字化经颅多普勒超声系统技术参数精

数字化经颅多普勒超声系统技术参数 一.计算机配置 1. 品牌主机(HP、IBM或DELL 2. CPU:双核2.8GHZ处理器;硬盘:500G以上;2G或以上内存 3. WINDOWS XP 操作系统 4. 19 英寸高分辨率彩色液晶显示器 5. 外接彩色高速喷墨打印机 6. 光电多功能遥控器,具备鼠标功能 7. 国际标准的网卡接口 二.Doppler 专用主机 1. 数字化多普勒主机 ★ 2. 数字化网线传输多普勒信号(千兆传输速度 三.软件配置 1. 中文多普勒操作软件 2. 自动双向血流分析(同时计算。 ★ 3.实时的血流计算(Vmax 、Vmin 、Vmean 、PI 、RI 、S/D, D/S,TIC, TIS , TIB, HR , IWM 等参数 4. 血流频谱的手动测量(冻结后可从病历库中调出 5. 多谱勒声音及频谱同时的回放 6. 检查程序预定义

7. 探头能量限制 ★ 8. 角度校正功能, 有助于得到准确血流值 ★ 9. 秒表计时功能 10. 包络线有无不影响参数计算 ★ 11. 数字化连续400 门深M- 波,一平面显示多条血管,点击不同点显示相应的频谱。 12. 60秒频谱预存功能,冻结后可回放预存图谱,重新选择保存 13. 多种语言操作系统(包括中文操作系统 14. 模板式中文报告、图谱报告:PDF、ASC U数字格式,网页格式报告,共14种报告模版,并可导出数据的图片与音频 四.探头配置: 2、4MHZ 脉冲手持探头各一个 五.技术参数 ★ 1. 检测范围:1-30KHZ, 2-700cm/s 2. 可调节过滤范围:10-800HZ 3. 增益:6%-1 00% ★ 4.标尺调节范围:1,2,4,8MHZ:1-32KHZ,16MHZ:10-32KHZ 5. 取样容积调节范围(脉冲波:1,2,4,8MHZ:1-30mm;16MHZ:0.35-1.1mm 6. 取样容积调节步长:1,2,4,8MHZ:1mm;16MHZ:0.1mm 7. 穿透深度调节范围(脉冲波:1,2,4,8MHZ: > 15Omm;16MHZ:0筒mm 8. 深度调节步长:1,2,4,8MHZ:1-5mm;16MHZ:0.1-0.5mm 9. 可兼容1M 与16M 探头

彩色超声多普勒诊断仪

彩超的原理 彩色超声诊断仪简称彩超。彩超的原理,简单来讲就是高清晰度的黑白B超再加上彩色多普勒。首先让我们谈谈什么是超声波,大家知道人耳能听到的声音频率为20Hz----20KHz,低于20Hz的声波为次声波,人耳是听不到的,高于20KHz的声波为超声波,人耳也是听不见的。超声波之所以被广泛用于医疗领域是因为他有许多奇妙的特点:1.由于超声波频率高、波长短,他可以像光那样沿直线传播,使得我们有可能向某已确定方向上发射超声波。 2.声波是纵波,可以顺利地在人体组织里传播。 3. 超声波遇到不同的介质交接面时会产生反射波。这些特点构成了今天超声仪器在医学领域广泛应用的基础。B超成像的基本原理就是:向人体发射一组超声波,按一定的方向进行扫描。根据监测其回声的延迟时间,强弱就可以判断脏器的距离及性质。经过电子电路和计算机的处理,形成了我们今天的B超图像。B超的关键部件就是我们所说的超声探头(probe),其内部有一组超声换能器,是由一组具有压电效应的特殊晶体制成。这种压电晶体具有特殊的性质,就是在晶体特定方向上加上电压,晶体会发生形变,反过来当晶体发生形变时,对应方向上就会产生电压,实现了电信号与超声波的转换。下面是一个B超的一般原理图:一般的B超工作过程为:当探头获得激励脉冲后发射超声波,(同时探头受聚焦延迟电路控制,实现声波的声学聚焦。)然后经过一段时间延迟后再由探头接受反射回的回声信号,探头接收回来的回声信号经过滤波,对数放大等信号处理。然后由DSC电路进行数字变换形成数字信号,在CPU控制下进一步进行图像处理,再同图表形成电路和测量电路一起合成视频信号送给显示器形成我们所熟悉的B超图像,也称二维黑白超声图像。以上我们谈到了黑白B超,再让我们谈谈彩色B超,即”彩超”。其实彩超并不是看到了人体组织的真正的颜色,而是在黑白B超图像基础上加上以多普勒效应原理为基础的伪彩而形成的。那么何谓多普勒效应呢,当我们站在火车站台上听有远处开来的火车笛叫声会比远离我们的火车笛叫声音调要高,也就是说对于静止的观测者来说,向着观测者运动物体发出的声波频率会升高,相反频率会降低,这就是著名的多普勒效应。现代医用超声就是利用了这一效应,当超声波碰到流向远离探头液体时回声频率会降低,流向探头的液体会使探头接收的回声信号频率升高。利用计算机伪彩技术加以描述,使我们能判定超声图像中流动液体的方向及流速的大小和性质,并将此叠加在二维黑白超声图像上,形成了我们今天见到的彩超图像。超声频移诊断法,即D超,它应用多普勒效应原理,当声源与接收体(即探头和反射体)之间有相对运动时,回声的频率有所改变,此种频率的变化称之为频移,D超包括脉冲多普勒、连续多普勒和彩色多普勒血流图像。彩色多普勒超声一般是用自相关技术进行多普勒信号处理,把自相关技术获得的血流信号经彩色编码后实时地叠加在二维图像上,即形成彩色多普勒超声血流图像。由此可见,彩色多普勒超声(即彩超)既具有二维超声结构图像的优点,又同时提供了血流动力学的丰富信息,实际应用受到了广泛的重视和欢迎,在临床上被誉为“非创伤性血管造影”。其主要优点是:①能快速直观显示血流的二维平面分布状态。②可显示血流的运行方向。③有利于辨别动脉和静脉。④有利于识别血管病变和非血管病变。⑤有利于了解血流的性质。⑥能方便了解血流的时相和速度。⑦能可靠地发现分流和返流。⑧能对血流束的起源、宽度、长度、面积进行定量分析。但彩超采用的相关技术是脉冲波,对检测物速度过高时,彩流颜色会发生差错,在定量分析方面明显逊色于频谱多普勤,现今彩色多普勒超声仪均具有频谱多普勒的功能,即为彩色──双功能超声。彩色多普勒超声血流图(CDF)又称彩色多普勒超声显像(CDI),它获得的回声信息来源和频谱多普勒一致,血流的分布和方向呈二维显示,不同的速度以不同的颜色加以别。双功多普勒超声系统,即是B型超声图像显示血管的位置。多普勒测量血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