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山矿田铀矿地质研究进展与趋势

相山矿田铀矿地质研究进展与趋势
相山矿田铀矿地质研究进展与趋势

相山铀矿田成矿综合模式研究

卷(Volu m e)35,期(Numb er)2,总(S UM )129页(Pages)249~258,2011,5(M ay ,2011)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Geotecton ica etM eta ll o genia 收稿日期:2010 02 02;改回日期:2010 04 30 项目资助:中国核工业地质局 相山、大洲地区火山岩型铀成矿系列、勘查模式及找矿预测研究 生产性科研项目(项目编号:05)资助。第一作者简介:张万良(1962-),男,博士,研究员,地质学专业,主要从事遥感及G IS 在铀资源评价中的应用研究。Em i a:l Z W L270@https://www.360docs.net/doc/c03526495.html, 相山铀矿田成矿综合模式研究 张万良,余西垂 (核工业270研究所,江西南昌县330200) 摘 要:成矿综合模式由成矿模式和成矿后的变化改造因素构成。江西相山矿田是我国目前品位较高、矿量丰富的火山-侵入杂岩中的热液脉型铀矿田,成矿综合模式研究具有重要实践意义。根据相山矿田铀成矿地质特征、成矿条件分析,探讨了成矿作用机制和成矿后的隆升剥露,建立了相山铀矿田成矿综合模式。此模式表明,矿田东南部的铀矿遭受了强烈剥蚀,矿田西北部是找矿预测的靶区。关键词:成矿综合模式;找矿预测;相山矿田 中图分类号:P 6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1 1552(2011)02 0249 10 笔者认为,成矿模式与成矿综合模式具有不同的概念和应用。成矿模式(m eta llogenic m odel)是矿床学研究的基本内容,是对矿床形成机理和过程所进行的模拟和假设,其意义在于对矿床形成作用有较全面的了解和认识(梁新权和温淑女,2009),可以不涉及到矿床形成后的变化和改造。而成矿综合模式(integra ted m eta llogen ic m ode l)则是在成矿模式研究的基础上,通过成矿后的变化改造因素分析,而建立的矿床形成及形成后变化全过程的模拟和假设,对矿产勘查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相山矿田在过去的矿床学研究中,多侧重于矿床的形成过程或成矿模式的研究,如陈肇博(1985)提出的双混合成因模式;邵飞等(2008)建立的铀成矿模式强调了火山岩成岩过程是成矿物质的富集过程,火山岩浆期后成矿热液系统演化孕育了相山火山盆地50M a 的成矿过程,流体降温、浓缩、混合等成矿机制的耦合,促使了铀沉淀、成矿。对于相山矿田的形成后的变化改造以及成矿综合模式研究则鲜有涉及。笔者通过收集资料,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通过矿床成矿地质特征、成矿条件、成矿作用以及矿床形成后的变化改造因素分析,建立了相山 矿田的成矿综合模式。 1 矿田地质概况 江西相山铀矿田受相山火山-侵入杂岩控制, 产于E W 向、NE 向等多组基底构造的复合部位,杂岩体平面形态呈椭圆形,东西长约26k m,南北宽 16km,面积约316km 2 (图1)。杂岩体由晚侏罗世-早白垩世酸性火山碎屑岩夹沉积岩、酸性熔岩及中酸性浅成-超浅成侵入岩组成,岩浆活动从喷发开始、火山侵出为主、浅成-超浅成岩浆侵入而结束(张万良,2005)。 浅成-超浅成侵入体(主要是花岗斑岩或斑状花岗岩和流纹英安斑岩)形态各异,花岗斑岩岩体露头规模在南部较大,呈岩株状,矿物粒度较粗,也有斑状花岗岩之称;由东部到北部,露头渐小,呈岩墙、岩脉状;至西部,露头少而小,为分散的岩滴状。流纹英安斑岩主要分布在西或西北部(张万良和李子颖,2007;何观生等,2009)。这种斑岩体分布特征与相山地区的铀矿床主要分布在北或西北部的事实可能有内在的成因联系。 矿田断裂构造发育,主要有NE 向、NNW 向、

国外地浸砂岩型铀矿地质发展现状

第18卷 第1期铀 矿 地 质Vol.18 No.1 2002年 1月 Uranium Geology Jan. 2002 [收稿日期]2001-10-12 [作者简介]王正邦(1936-),男,高级工程师(研究员级),博士生导师,1961年毕业于前苏联列宁格勒大学,1981)1983年在美国地质调查局进修。 国外地浸砂岩型铀矿地质发展现状与展望 王正邦 (核工业北京地质研究院 北京 100029) [摘要]本文首先以地浸砂岩型铀矿为重点,分4个阶段概要回顾了世界铀矿勘查和科研工作发展 的历史,总结了基本的历史经验。其次,全面阐述了当前国外地浸砂岩型铀矿地质发展的现状,对砂岩型铀矿在世界铀资源中的重要战略地位、矿床分类、时空展布特点和规律及地浸砂岩型铀矿的成矿理论和找矿技术方法的发展现状进行全面剖析,重点从构造条件、古气候条件、水文地质条件、岩相古地理和岩性条件及铀源条件等5个方面对地浸砂岩型铀矿的成矿条件进行了深入分析,对3类表生后生渗入型砂岩型铀矿的评价准则进行了概括性总结。以美国和中亚两个砂岩型铀矿主产区为代表,概述了国外地浸砂岩型铀矿勘查技术方法的发展现状。最后,在展望世界铀资源供需发展趋势的前提下,明确指出我国铀矿地质战线所面临的严峻挑战,有针对性地论述了我们应采取4个方面的战略对策。 [关键词] 国外地浸砂岩型铀矿;历史回顾;发展现状;展望和对策 [文章编号] 1000-0658(2002)01-0009-13 [中图分类号] P598 [文献标识码]C 为满足我国的经济发展和国防现代化对铀资源的需求,加速铀矿找矿勘查和科技工作,寻找新的铀资源基地,是我国铀矿地质战线面临的十分紧迫的战略任务。由于地浸砂岩型铀矿具有开采成本低、矿量大和有利于环保等优势,目前已成为世界铀矿找矿领域的主攻类型之一。鉴于我国特定的地质背景条件,该类型已成为我国铀矿勘查工作的主攻方向,也是我国铀矿地质科技工作的重点。因此,以地浸砂岩型铀矿为重点,简要回顾铀矿找矿和铀矿地质科技发展的历程,总结历史经验;全面分析其发展现状和市场需求;展望其发展的趋势,对把握时代的脉搏,明确我们的任务和奋斗目标,抓住 关键性科技前沿问题,正确制定对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中国是世界的一部分,研究中国问题,将其置于世界的大背景中,才能取得全面认识,有利于借鉴国外经验,正确进行决策。本文的目的就是重点对国外地浸砂岩型铀矿地质发展历史和现状进行概要分析,对其发展趋势和前景进行展望,并针对我们面临的挑战,提出应采取的对策。 1 历史回顾 自1850年捷克首先把铀矿石作为主要产品开采以来,铀矿勘查和铀矿地质科技发展已经历了一个半世纪的漫长历程 [1] 。这一历史

新型环保发泡剂HFC245fa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Voj.33No.8 ?8? 化工新型材料 NEWCHEMICALMATERIALS 第33卷第8期 2005年8月 新型环保发泡剂HFC一245fa的现状及发展趋势冯云飞1谢俊波1杨勇1辛波1胡锋2刘颖2 (1.烟台万华聚氨酯股份有限公司,烟台264002; 2.广东科龙电器股份有限公司,顺德528303) 摘要介绍了HFC-245fa发泡剂的各种性质、在聚氨酯硬泡中的应用及发展趋势。指出HFC-245fa体系将是未来普遍采用的体系。 关键词聚氨酯硬泡,发泡剂,氯氟烃替代,HFC-245fa,导热系数 1’llep删固ressandtendencyofnewgenerati嘶blowingagentHFC-245faFengYunfeilXieJunb01YangYon91XinB01HuFen92LiuYin92 (1.YantaiWanhuaPolyurethaneCo.Ltd,Yantai264002; 2.GuangdongKelonE1ectricalH01dingCo.Ltd,Shunde528303)AbstmctThechamcteristicsofHFc_245faasabloⅥdngagent,thepropertiesofHF(、-245faappliedinrjgid poiyurethanef0锄s,andtheresearch progressare introduced.Thetendencyofblowingagentisdescribed.Itshows thatHF℃-245faisthernostpossibleblo谢ngagentinthefuture. Keywordspolyurethaner遍idfo锄,blo丽ngagent,CF_Csubstitution,HF℃_245fa,themlalconductivity 1前言 氯氟烃(CFC)化合物长期以来,广泛用作发泡剂、制冷剂、清洗剂等。研究表明CFC类化合物具有较高的ODP(臭氧消耗潜值),会缓慢破坏大气臭氧层,并对全球气候产生不利影响。 1987年9月签署的“蒙特利尔议定书”,制订了有关国家废除CFC等ODS的时间表。我国从2003年开始对CFC-11限制使用,2005年停止使用。 各国取代CFC化合物的方法和途径不同。北美洲,冰箱、冰柜绝热泡沫及建筑、管道保温等聚氨酯硬泡中采用HCFC-141b(1,1一二氯一1一氟代乙烷)为发泡剂;欧洲,建筑用聚氨酯硬泡中把HCFC-141b作为发泡剂,而在冰箱冰柜硬泡中则主要采用环戊烷、异戊烷发泡剂;日本和其它亚太国家HCFC_141b及戊烷体系这2种替代发泡体系均有采用;各国还有少量HFC及其它HCFC用于PU硬泡。我国起步较晚,90年代后期,减氟体系和其它CFC替代物体系共存,目前HCFC_141b以及戊烷发泡硬泡体系均有采用。 HCFC是一种操作较方便的暂时性CFC替代物。因HCFC化合物分子内仍含有氯元素,ODP不为零,对臭氧层仍有破坏作用,最终必将淘汰,将被零ODP的发泡剂替代。碳氢化合物与HFC类化合物,由于其对环境的友好性,已成为ODS替代的最佳选择。以环戊烷为代表的烃类发泡剂,虽已用于聚氨酯硬泡保温,但因热导率高而导致泡沫绝缘效率的降低。同时,由于烃类的易燃、易爆,不仅会影响泡沫产品的防火性,且应用环戊烷等烃类发泡剂要改进贮藏、计量、发泡等装置,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生产100万台冰箱单台成本增加7元,使中小厂家难以接受。 2鹏245fa与其他替代发泡剂 HFC-245fa是未来长期或永久替代氟里昂的最佳候选者‘1|。 作者简介:冯云飞,毕业于济南大学化工学院,主要从事用于冰箱的PM一2010产品的技术开发和市场开拓工作。

聚氨酯发泡剂的使用优势和范围小讲

聚氨酯发泡剂的使用优势和范围小讲 聚氨酯保温发泡的优点:聚氨酯发泡由双组份组成,甲组份为多元醇,乙组份为异氰酸酯,施工时两组份进入喷涂机械中混合喷出,呈雾状,一分钟发泡凝固成型。这种材料近几年才引进,用于建筑保温防水。经过二、三年的使用,对它有了较多的了解,优点很多,使用范围很广。 1.保温性能好。导热系数0. 025左右,比聚苯板还好,是建筑保温较好的材料。 2.防水性能好。泡沫孔是封闭的,封闭率达95% ,雨水不会从孔间渗过去。 3.因现场喷涂,形成整体防水层,没有接缝,任何高分子卷材所不及,减少维修工作量。 4.粘结性能好。能够和木材、金属、砖石、玻璃等材料粘结得非常牢固,不怕大风揭起。[2] 5.用于新作屋面或旧屋面维修都很适宜特别是旧屋面返修,不必铲除原有的防水层和保温层,只需清除表面的灰、砂杂物,即可喷涂。 6.施工简便速度快。每日每工可喷200多平米,有利于抢进度。 7.收头构造简单。喷涂发泡聚氨酯收头,不用特别处理,大为简化。如使用卷材,在女儿墙处,需留凹槽,收头在凹槽内;若不能留凹槽,需用扁铁封钉收头,还要涂嵌缝膏。 8.经济效益好。如果把保温层和防水层分开,不仅造价高,而且工期长,而发泡聚氨酯一次成活。 9.耐老化好。据国外已用工程总结和研究测试获知,耐老化年限可达30年之久。 聚氨酯保温材料是目前国际上性能最好的保温材料。硬质聚氨酯具有质量轻、导热系数低、耐热性好、耐老化、容易与其它基材黏结、燃烧不产生熔滴等优异性能,在欧美国家广泛用于建筑物的屋顶、墙体、天花板、地板、门窗等作为保温隔热材料。欧美等发达国家的建筑保温材料中约有49%为聚氨酯材料,而在我国这一比例尚不足10%。 聚氨酯保温材料作为一种性能优异的高分子材料,已成为继聚乙烯、聚氯乙烯、聚丙烯、聚苯乙烯之后的第五大塑料,全球总产量已超过1000万吨/年。近年来我国聚氨酯工业获得了长足发展,在冰箱、集装箱、皮革、制鞋和纺织等领域已获得广泛应用;而此次在建筑节能等领域的大力推广,将为我国聚氨酯产业创造巨大的发展空间。一、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是: 家具业应用 1.油漆、 2.涂料、 3.粘合剂、 4.沙发、 5.床垫、 6.座椅扶手 家用电器应用 1.电器绝缘漆 2.电线电缆护套 3.冰箱、冷柜、消毒柜、热水器等保温层 4.洗衣机电子器件防水灌封胶 建筑业应用 1.密封胶、 2.粘合剂、 3.屋顶防水保温层、 4.冷库保温、 5.内外墙涂料 6.地板漆、 7.合成木材、 8.跑道、 9.防水堵漏剂 10 塑胶地板 交通行业应用 1. 飞机、汽车内饰件座椅,扶手,头枕,门内板,仪表盘,方向盘,保险杠,减震垫,挡泥板 2.地毯衬里,油漆 3.保温绝缘部件、管路 4.密封垫圈 5.防滑链 制鞋、制革业应用 1. 鞋内、外底 2.粘合剂 3.皮革整饰剂 4.人造革、合成革涂层 体育行业的应用 塑胶运动场地(包括篮球、排球、羽毛球、网球场地、跑道的铺设),运动服装(舞蹈服、泳衣、舞蹈服);运动鞋、滑板车

相山铀矿田成矿机理研究_范洪海

第19卷2003年 第4期7月铀 矿 地 质Uranium Geology Vol.19Jul. No.42003 相山铀矿田成矿机理研究 1 范洪海1 ,凌洪飞2 ,王德滋2 ,刘昌实2 ,沈渭洲2,姜耀辉 2 (11核工业北京地质研究院,北京 100029;21南京大学地球科学系,江苏 南京 210093) [摘要]本文重点研究了相山铀矿田的成矿时代及成矿环境,并剖析了典型矿床在垂向上物质成份的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相山矿田主要经历了两期铀矿化作用,第一期为铀O 赤铁矿化阶段,成矿年龄为115?016M a;第二期为铀O 萤石O 水云母化阶段,成矿年龄为99?6M a 。两期成矿作用分别形成于不同的地质环境,第一期成矿作用主要与大规模火山塌陷及次火山岩侵位有关,第二期成矿作用则主要与因太平洋板块的松弛作用而形成的区域性伸展、裂解及中基性脉岩的活动有关。相山矿田的热液蚀变类型不仅在平面上存在东碱、西酸的演化趋势,而且在垂向上还存在上酸、下碱的演化规律。通过对相山矿田成矿机理的深入探讨,认为相山矿田是成矿元素多阶段富集、成矿热液多期叠加以及多种地质因素共同作用的产物。 [关键词]成矿时代;成矿环境;垂向分带;成矿机理;相山铀矿田[文章编号]1000-0658(2003)04-0208-06 [中图分类号]P611 [文献标识码]A 1本文得到了/9730项目(编号G 1999043211)和南京大学成矿作用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的资助。[收稿日期]2002-09-28 [作者简介]范洪海(1963-),男,高级工程师(研究员级),1984年毕业于南京大学地质系,2001年获南京大学博士学位。 相山铀矿田是我国目前已发现的火山岩型铀矿田之一。前人对其成矿热液、成矿物质来源及成矿模式进行了较为深入细致的研究[1~5],但对成矿时代的研究还不够系统,有关其成矿环境及典型矿床垂向物质成份的变化规律也少有文献报道。本文针对上述薄弱环节开展了补充性的研究工作,以期进一步探讨相山矿田的成矿机理。 1 矿田地质特征 相山铀矿田受大型塌陷式火山盆地控制, 已发现的铀矿床均赋存在火山机构内部特定部位。就整个盆地而言,铀矿床的分布极不均匀,北部和西部矿床密集,而南部仅稀疏地分布一些矿点。北部的铀矿床多定位于北东向区域性断裂与环状或弧形火山构造的复合部位,矿体赋存于岩枝、岩墙状的次火山岩内及其外接触带,只有巴泉铀矿床的矿体产于爆发角砾岩筒内。由于推覆构造作用,致使形成/三盲0,即:盲构造、盲岩体、盲矿床。西部的铀矿床主要受近东西向的河元背O 凤岗基底断陷带与北东向的区域性断裂或与菱形块体以及

核能发展现状及研究报告

核能研究汇报 1.核能的安全性: 核电是一种清洁、安全、技术成熟、供应能力强、能大规模应用的发电方式,国际核能的应用经历了对核电机组的从第一代到第三代不断改进的过程,目前,国际第四代核能利用系统研究提出了反应堆设计和核燃料循环方案的新概念,我国核电已由起步进入发展阶段,具有自主设计建造第二代核电的能力,我国已做出积极推进核电发展的重大决定,加快我国核电建设,提高核电在电力供给中的比重,这将有助于缓解电力增长与交通运输、环境保护的矛盾,核能利用的发展前景将越来越广阔。 从核能第一次利用至今,已经跨过了半个多世纪,对它的利用已经从由军事用途逐步扩展到民用领域。在当前和平利用的情况下,核能发展给人类带来了诸多好处——高效经济地解决能源危机、快速持续地带来经济效益、深入多元地扩展科技前景以及为人类社会持续发展提供动力,但核能技术是一把双刃剑。在体现优点的同时,核物质本身安全风险、核科技本身安全风险以及核能外部安全风险也给我们敲响了警钟。从伦理学角度有必要利用其实践功能和应用功效来引导、规范人类利用核能的行为,要更安全、可持续的发展核能。正是基于此目的,本文对当前核能发展中的主要弊端:核事故,核走私,企业管理操作者缺失职业道德,核科学家不负责任的行为,放射性污染进行分析,并阐述这些弊端涉及到的伦理问题。提炼了确保核安全利用的四条核伦理原则:和平利用原则、安全无害原则、公开透明原则、利

益与风险均衡原则。最后从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环境角度提出相应对策,力图在这些领域内发挥核伦理的实践功能和应用功效,确保核能技术安全利用。 法国没有专门规范新能源问题的法典,其涉及新能源的法律规范主要包括能源基本法、新电力法等综合性法律以及专门性能源立法三类。法国在核能领域的成功依赖于基本法的支持、三级核能监管体制、核废物安全处置法律制度以及信息披露制度。法国在风能、太阳能和生物质能等可再生能源领域也制定了较为详细的法律和政策。我国应借鉴法国的成功经验,健全新能源法律体系并及时、灵活地修订能源法律,因地制宜地确定不同地区的新能源重点发展领域,采取合理的经济激励措施,并在能源开发利用过程中注重保护环境。 2.核能实现方式: 核能是人类最具希望的未来能源之一。人们开发核能的途径有两条:一是重元素的裂变,如铀的裂变;二是轻元素的聚变,如氘、氚、锂等。重元素的裂变技术,己得到实际性的应用;而轻元素聚变技术,也正在积极研究之中。 人类的能源从根本上说,来自核聚变反应,即发生在太阳上的“轻核聚变”。人类已经在地球上实现了不可控的热核反应, 即氢弹爆炸。要获得取之不尽的新能源, 必须使这一反应在可控条件下持续进行。为实现可控核聚变有两种方法,一是用托卡马克装置开展“磁约束聚变”的研究。另一条技术路线是20世纪70年代初公开的“包括以激光驱动为主攻方向的惯性约束核聚变(ICF)”。

江西相山铀矿田成矿地质条件分析

第1章引言 1.1 选题依据及意义 铀资源是一种军民两用的、高度敏感的战略资源,除作为核武器填料之外,也是核潜艇和核电站所需的基本原料,是发展核电的基础。能源是人类赖以生存的五大要素之一,核能作为一种清洁、高效、经济的能源,是当今世界能源供应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核电对缓解我国能源短缺,改善环境和能源结构不合理情况,实现社会-经济-自然和谐发展更具现实重大意义。根据国家核电发展目标,2020年核电装机容量将占全国总装机容量的约4%,达到4000万千瓦。核电的大发展必然带来天然铀需求的极大增长。 充足的铀资源供给和储备是保障国家战略安全的需要,是发展经济、提高综合国力、保障我国核电可持续发展的物质基础。因此,加强铀矿资源勘查,确保天然铀的安全供应对顺利实施我国核电发展战略非常重要。加速铀矿找矿勘查和科研工作,寻找新的铀资源基地,确保天然铀的安全供应,是我国铀矿地质战线面临的十分紧迫的战略任务。 相山铀矿田位于中生代赣-杭火山岩带相山火山盆地内,是赣-杭火山岩构造带中最重要的铀矿田。相山矿田是我国火山岩型铀矿床的典型代表,所包含的矿床不仅数量多、储量大,而且矿化类型也比较复杂。近几年由于基础工作和科研工作的加强,矿田地质勘查取得了令人瞩目的进展,一批新矿床被发现,老矿床不断扩大,其中邹家山矿床已跨入超大型铀矿床的行列,表明相山矿田具有较大的找矿潜力,所以对其成矿作用特征的研究对以后的找矿工作意义重大。 1.3 相山铀矿田研究现状 相山铀矿田是我国目前最大最富的火山岩型铀矿床,该矿床所处的相山大型塌陷式火山盆地座落在区域性南北向长期活动的赣中南花岗岩隆起带与北东向的赣杭火山岩拗陷带复合的巨型大地构造带上。地处扬子板块与华南加里东褶皱带的结合部位[1-3]。 四十多年来,对相山地区进行全面深入的地质研究工作主要有三次。第一次

发泡剂的研究状况

发泡剂是掺进聚合物体系,通过加工过程中适时释放出气体,使高分子材料形成微孔的一类助剂,根据气体形成的机理分为物理发泡剂和化学发泡剂。 令狐采学 1.物理发泡剂 聚氨酯(PU)硬质泡沫塑料是应用最广泛的泡。沫塑料。上世纪50年代末,使用氯氟烃类(CFCs)物质作为PU硬质泡沫塑料的发泡剂,其中最重要的是CFC11(CCl3F):后来,氢氟烃(HFCs)发泡剂,取代了CFC11。90年代初,烷烃类发泡剂投入工业生产,其中主要以戊烷类物质为主。近年来,超临界CO2作为物理发泡剂,逐渐成为微孔泡沫塑料√行业新的研究热点。

1.1氯氟烃类 CFCs是PU硬质泡沫塑料的主要发泡剂。CFC11是第一代发泡剂的典型代表,广泛应用于PU泡沫塑料行业,它具有不燃、无毒、化学性质稳定等优点。到目前为止,CFC11是PU硬质泡沫塑料生产中综合性能最好、导热系数最低的发泡剂。但是,CFCs发泡剂对臭氧层的破坏作用很大,并且会产生温室效应,根据蒙特利尔公约,发达国家已于1996年1月1日停止生产CFCs物质。后来,出现了氢氯氟烃(HCFCs)发泡剂作为替代晶,HCFC14lb(CH3CFCl2)是在商业上可替代CFC11的最成熟的发泡剂(第二代发泡剂)。HCFC14lb没有闪点,自燃温度高,发泡效果与CFC11相当,但它仍然具有一定的臭氧除去功能,并会产生温室效应p),所以,HCFC14lb 只是作为CFC11的过渡替代品使用,发达国家已于禁止其生产,我国也将在2030年前停止生产HCFC14lb。 1.2氢氟烃类 HFCs发泡剂属于环保发泡剂(第三代发泡剂)。环保发泡

剂主要是指臭氧消耗潜能(ODP)为零,温室效应潜能(GWP)较小,对环境友好的绿色发泡剂。 HFCs发泡剂分为气态和液态两大类。气态HFCs发泡剂具有导热系数较大、蒸汽压较高、需要耐压容器储存和需要对发泡设备进行特殊改造等缺点,目前已很少使用。早期的HFCs发泡剂主要是HFC134a和IIFC152a,两者缺陷在于导热系数较高,在多元醇中的溶解度较低,加工比较困难。研究表明,在HFCs发泡剂系列中,最有可能取代HCFC141b的发泡剂是HFC245fa(CHF2CH2CF,)和HFC365mfc(CH3CF2CH2CF3)。 HFC245fa由美国Honeywell公司首先推出,美国Honeywell公司、乌克兰Allchem公司和日本CentralGlass公司是其全球主要生产商。,HFC245fa具有ODP为零、GWP较小、无色透明、不可燃、无毒和无闪点等优点。HFC245fa作为环保发泡剂,国内外已开始用来生产电冰箱保温材料。美国和日本倾向于使用HFC245fa,目前Honeywell公司已建成

聚氨酯发泡胶

聚氨酯发泡胶 产品简介 首督牌聚氨酯泡沫填缝剂,简称聚氨酯发泡剂,俗称发泡胶,是气雾技术和聚氨酯泡沫技术交叉结合的产物。它是一种将聚氨酯预聚体﹑发泡剂﹑催化剂等组分装填于耐压气雾罐中的特殊聚氨酯产品。当物料从气雾罐中喷出时,沫状的聚氨酯物料会迅速膨胀并与空气或接触到的基体中的水分发生固化反应形成泡沫。固化后的OCF泡沫具有填缝﹑粘结﹑密封﹑隔热﹑吸音等多种效果,是一种环保节能﹑使用方便的建筑材料,可适用于密封堵漏﹑填空补缝﹑固定粘结,保温隔音,尤其适用于塑钢、铝合金门窗、套装门窗和墙体间的密封堵漏及防水。 产品描述 首督牌聚氨酯发泡胶是基于高膨胀性的一种聚氨酯产品,从罐子喷出后能够迅速膨胀并能够快速固化的一种填缝补缝用产品,可在潮湿的环境中使用。 应用范围 首督牌聚氨酯发泡胶用于宽接口、缝隙、裂缝的密封、绝缘、填充,能保温、抗寒、耐干燥、隔音和防潮。像隔板和天花板之间的间隙,窗框、门框、墙壁之间的空穴,屋顶和烟囱之间的缝隙,墙壁、天花板、屋顶管道周围的密封以及墙上的洞和损坏处。可用于多种材料的粘接,如金属、木材、石材、混凝土和多种合成材料,如聚酯、聚苯乙烯泡沫塑料、PVC塑料、硬质聚安酯泡沫塑料。 具体用途 1、门窗安装:门窗与墙体之间的填缝密封,固定粘结、外墙的粘接等; 2、隔音消声:语音室、播音室等装修时的缝隙填补,可以起到隔音消声作用等; 3、日常维修:孔洞、缝隙、墙砖、地砖、地板的修补、汽车隔音、隔热、保温、填 充等; 4、防水堵漏:自来水管道、下水道等漏洞的修补,堵漏; 5、包装运输:可方便地将贵重易碎商品包裹,省时快捷,抗震耐压; 6、广告模型:模型、沙盘的制作,展板修补;

相山铀矿田铅锌银成矿地质特征及找矿方向探讨

相山铀矿田铅锌银成矿地质特征及找矿方向探讨 相山铀矿田位于赣杭构造火山岩成矿带南西段乐安-东乡成矿亚带内的相山中心式火山塌陷盆地中,当前是中国最大的火山岩型铀矿田,几十年来由于单一找矿的计划经济模式,相山矿田多金属找矿没有得到重视并投入勘查研究工作,本文利用前人的资料及近几年牛头山及马口地区找矿的成果,阐述了该矿田有利的成矿地质背景、矿田地质特征、铅锌银矿化特征,并提出了下一步的铅锌银找矿方向。 标签:相山铀矿田地质特征铅锌银矿矿化特征找矿方向 0引言 相山铀矿田是我国业已发现的最大规模火山岩型铀矿田,其勘查研究工作历经半个多世纪,相继发现了邹家山、沙洲、居隆庵、李家岭等富大铀矿床,提交大中小型铀矿床近30个,在我国铀矿地质领域占有重要地位,现列为国家整装勘查区。在过去铀矿勘查过程中,发现了一些铅锌银矿化现象,但一直没有得到重视并投入勘查研究工作。近年来,在矿田牛头山地区发现了垂深近400米的铅锌银多金属矿化蚀变现象,并有较好的工业矿体,但尚未查明规模,这表明此矿田除了放射性矿产外,还存在铅锌银多金属矿的找矿前景,开展该地区铅锌银成矿地质特征及找矿方向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1地质背景 赣杭构造火山岩成矿带位于钦杭成矿带的北东段,处在扬子准地台与华南褶皱系的过渡部位,相山矿田位于赣杭构造火山岩成矿带南西段乐安—东乡成矿亚带内的相山中心式火山塌陷盆地中,是北东向的赣杭火山岩成矿带与北北东向展布的大王山—于山花岗岩成矿带的交汇处,北东向遂川—抚州深断裂与北北东向宜黄—安远深断裂交汇部位。 该区域火成岩和构造的形成受深部地球动力学和板块俯冲动力学的双重影响,同时形成了一系列NE向展布的压扭性构造,改变了东亚前侏罗纪EW向构造格局。紧随这期事件,东亚陆缘区发生了明显白垩纪-早第三纪的伸展减薄活动,其地球动力学背景可能是地幔柱活动引起的(李子颖,2006),在东亚陆缘火山岩带形成了一系列NE-NNE向的断陷盆地群和火山杂岩体。铀多金属矿床的分布与这类断陷盆地的空间关系非常密切。 相山矿田所在的区域多个火山盆地发现了铀矿床及铅、锌、银多金属矿床,具有相同的成矿地质背景,与我国东部中生代陆相火山活动的火山喷气-热液作用有关。特别是與江西贵溪冷水坑铅锌银矿田同处钦杭成矿带东段,同处中生代火山盆地,火山盆内沉积了侏罗系上统打鼓顶组(J3d)和鹅湖岭组(J3e)的火山岩系,北东向及其配套断裂和燕山中期的花岗斑岩均有发育,花岗斑岩侵位于火山岩中,与金属矿化存在明显的空间关系。

发泡剂生产现状与研究进展

发泡剂生产现状与研究进展 发泡剂是掺进聚合物体系,通过加工过程中适时释放出气体,使高分子材料形成微孔的一类助剂,根据气体形成的机理分为物理发泡剂和化学发泡剂。 物理发泡剂 物理发泡剂种类较多,传统上主要采用氯氟烃类化合物CFCS,由于会破坏大气臭氧层,十多年来国内外一直在寻求和开发理想的替代产品,并已基本形成三种解决方案。目前,PU软质泡沫生产中主要以HCFC-141b、HCFC-22作为过渡产品,但更理想的替代物质应为HFC-245fa和HFC-365mfc。HFC-245fa 是良好的冰箱冰库用发泡剂,HFC-365mfc则用于建筑用隔绝材料。西方发达国家和地区已经开始限制使用HCFC-141b和HCFC-22,如欧盟、美国、日本将从2004年起开始禁用,因此国外企业纷纷开发并规模化生产HFC-245fa和HFC-365mfc。2003年10月日本中央玻璃公司化学子公司建成年产5000吨的HFC-245fa 装置,2002年底索尔维公司在法国建成年产15000吨的HFC-365mfc装置。另外,国外还在开发一些特定的替代化合物氢化氟醚等,目前尚处于研究开发阶段。PU硬质泡沫方面,研究表明,环戊烷因具有优越的物理性能、脱模时间短和优良的绝热绝缘性能、臭氧损耗值(ODP)为零等优点被国内外广泛应用。PE/PS 泡沫塑料行业则采用氮气、二氧化碳、丁烷等替代原来的CFCS。 我国CFCs替代研究进展较快,目前大量生产HCFC-141b、HCFC-22,并借鉴国外开发经验开发出氢化氟烷烃类发泡剂HFC-134a和HFC-152a,对高性能的HFC-245fa和HFC-365mfc也在进行研究开发工作。由中石化北京化工研究院承担的“环戊烷产品开发”项目已通过鉴定,国内吉林龙山化工厂、北京东方化工厂、南京红宝丽股份有限公司等已经成功建设环戊烷生产装置,并与国内多家著名的冰箱生产企业进行合作,为其提供环戊烷型组合聚醚用作发泡材料使用。 目前,我国泡沫塑料行业仍大量使用消耗臭氧层的CFCs产品,仅聚氨酯泡沫行业1999年就消费CFC-11达到19162吨,面对如此严峻的局势,国内外进行了大量合作,截止2000年底,我国聚氨酯行业共获得多边基金赠款援助6200万美元,用于淘汰CFC-11;2003年中国塑料加工业协会组织召开了“中国聚氨酯行业CFC-11整体淘汰计划”,获得5384.6万美元赠款,将从目前到2010年分年度对中国未获资助的1000家聚氨酯泡沫制品生产企业消费的10651吨CFC-11逐步进行改造,节余资金将被用来支持替代技术、原料和设备的开发,以实现在2010年前全部禁止使用CFCs产品的目标。但国内对一些新型环保发泡剂推广应用力度还不够,以环戊烷为例,目前国内年生产能力超过1万吨,潜在市场需求很大,但是还没有形成真正的消费,因此今后我国要努力在多方支持下加快环戊烷等替代型环保发泡剂的推广应用工作,加大替代产品生产技术、设备和配方对泡沫塑料质量影响等诸多技术进行研究推广。 化学发泡剂 作为化学发泡剂使用的物质种类很多,如N-亚硝化合物、偶氮化合物、类化合物等,主要发泡剂品种有偶氮二甲胺(ADC)、发泡剂DPT、OBSH等,其中ADC在国外占化学发泡剂消费量的90%,在我国占95%以上。以下将主要介绍ADC发泡剂的应用与改性技术进展。 ADC发泡剂 我国是全球最大的ADC生产国与供应国,年生产能力达到15万吨,约占全球总生产的近50%左右,1995年至2003年生产能力年均增长率约为18%,生产厂家约为30余家,遍布全国30个省市,其中江苏索普集团、浙江巨化集团公司、江西电化厂、宁夏电化厂年生产能力都达到万吨级水平;生产设备有许多改进,如次氯酸钠生产设备大型化、连续化;缩合釜、氧化釜大型化;改用连续干燥工艺等。消费结构约为聚氯乙烯占40%、聚乙烯35%、聚丙烯12%、橡胶5%、其它8%。每年有5000-6000吨的出口量,产品主要销往东南亚、日本、韩国、俄罗斯等地。 随着塑料工业的发展,单一的ADC发泡剂已不能满足需求,因此改性ADC发泡剂应运而生。尽管我国ADC生产能力和工艺技术有较大进步,但是仍普遍采用尿素法合成水合为原料,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严重,而国外则主要采用酮氮法或过氧化氢法为原料进行生产,且已开发出数百个品种,并仍有新品种不断问世主导市场,改性工艺基本无三废、投资少,改性后的产品附加值大为提高,获取了高额的利润。而

江西相山铀矿田成矿地质条件分析

第 1 章引言 1.1 选题依据及意义 铀资源是一种军民两用的、高度敏感的战略资源,除作为核武器填料之外,也是核潜艇和核电站所需的基本原料,是发展核电的基础。能源是人类赖以生存的五大要素之一,核能作为一种清洁、高效、经济的能源,是当今世界能源供应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核电对缓解我国能源短缺,改善环境和能源结构不合理情况,实现社会-经济-自然和谐发展更具现实重大意义。根据国家核电发展目标,2020年核电装机容量将占全国总装机容量的约4%,达到4000 万千瓦。核电的大发展必然带来天然铀需求的极大增长。 充足的铀资源供给和储备是保障国家战略安全的需要,是发展经济、提高综合国力、保障我国核电可持续发展的物质基础。因此,加强铀矿资源勘查,确保天然铀的安全供应对顺利实施我国核电发展战略非常重要。加速铀矿找矿勘查和科研工作,寻找新的铀资源基地,确保天然铀的安全供应,是我国铀矿地质战线面临的十分紧迫的战略任务。 相山铀矿田位于中生代赣-杭火山岩带相山火山盆地内,是赣-杭火山岩构造带中最重要的铀矿田。相山矿田是我国火山岩型铀矿床的典型代表,所包含的矿床不仅数量多、储量大,而且矿化类型也比较复杂。近几年由于基础工作和科研工作的加强,矿田地质勘查取得了令人瞩目的进展,一批新矿床被发现,老矿床不断扩大,其中邹家山矿床已跨入超大型铀矿床的行列,表明相山矿田具有较大的找矿潜力,所以对其成矿作用特征的研究对以后的找矿工作意义重大。 1.3 相山铀矿田研究现状 相山铀矿田是我国目前最大最富的火山岩型铀矿床,该矿床所处的相山大型塌陷式火山盆地座落在区域性南北向长期活动的赣中南花岗岩隆起带与北东向的赣杭火山岩拗陷带复合的巨型大地构造带上。地处扬子板块与华南加里东褶皱带的结合部位[1-3]。

泡沫混凝土发泡剂的研究进展及发展方向

泡沫混凝土发泡剂的研究进展及发展方向 发表时间:2018-12-29T15:18:21.673Z 来源:《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27期作者:朱永福关国英高俊秋赵钰莹[导读] 受到了国内外大量的认可和关注并应用到各大建筑工程中。同时研究新型泡沫混凝土也成为了各国发展高性能建筑结构的重要研究方向。 吉林建筑大学吉林长春 130118 摘要:由于泡沫混凝土的质轻、保温、隔音、抗冻性好的优点,并且是来源非常广泛、价格相对低廉的一种材料,现广泛应用在建筑工程等领域。而发泡剂对于泡沫混凝土来说是不可或缺的,泡沫混凝土的质量绝大部分取决于发泡剂的性能。本文通过研究发泡剂的发展历程,分析国内外的发展现状,提出混凝土发泡剂的研究及发展方向。 关键词:发泡剂,泡沫混凝土特性应用松香蛋白 一、概述 由于国家出台建筑节能政策,也为了顺应环境发展要求,具有抗冻性能好、隔音、耐久性能好、性能优异等优点的新型泡沫混凝土产业应运而生,受到了国内外大量的认可和关注并应用到各大建筑工程中。同时研究新型泡沫混凝土也成为了各国发展高性能建筑结构的重要研究方向。 泡沫混凝土的应用虽然很广泛,但目前还存在诸多问题,其中作为影响泡沫混凝土的关键因素发泡剂,它的性能将决定泡沫混凝土在我国的应用及生产。发泡剂的性能是指发泡体积和泡沫的稳定性,以及与水泥浆体混合时对浆体是否产生不利影响。因此,研制出性能优异的发泡剂是提高发泡混凝土性能的关键。但发泡剂的种类很多,应用到建筑工程中的发泡剂必须具备的条件是与水泥浆体混合时不会破坏浆体,不会影响发泡混凝土最终的强度,只有符合以上条件时,才可以用来生产泡沫混凝土。 目前市场上的发泡剂有松香类、蛋白型类、复合类和合成类等。松香类发泡剂性能比较差,不适合广泛应用;蛋白类起泡能力差,应用较少;复合型发泡剂虽然效果很好,但是生产难度较大,工艺复杂,目前还没有大量应用;而合成类发泡剂因其价格低廉,易于生产,发泡能力强,易起泡等优势迅速占领国内市场。但是因其泡沫粒径较大,消泡快,稳定性差等缺陷,需加入稳泡成分。 二、发泡剂国外研究现状 国外发达国家由于高层建筑多,轻质建材用量大,所以生产轻质建材的发泡剂研究起步早,美国上世纪二十年代就有了发泡剂及泡沫混凝土,日本三十年代也开始有发泡剂投入建材市场。目前美日意等发达国家发泡剂技术已非常成熟,并已形成完整的技术标准和检测体系。其发泡剂以稳定性较好的蛋白质型为主,并向我国出口。美国研制的由烷基磺酸碱金属盐和水解蛋白质复合组成的液体发泡剂,其中盐与蛋白质的比例为一之间,蛋白质主要由动物胶、羽毛、血蛋白等动物蛋白在一定温度和压力下水解而得。Savoly A等制备出一种用于发泡石膏板的发泡剂,其主要成分是烷基硫酸盐和烷基醚硫酸盐,该类发泡剂充分利用有机大分子物质对泡沫的增强作用,使泡沫性能大幅度提升;Lonnie Jame Gray通过利用含氟类表面活性剂的超高热稳定性对原有离子型发泡剂进行改性研究,使泡沫在高温高压的条件仍然具有极强的稳定性,但是含氟类表面活性剂价格较高,且合成工艺复杂;Ranl S等采用烷基氯化物对水解的植物蛋白进行改性处理,使得泡沫更加稳定细腻;Horiuchi 等采用酶催化对蛋白质发泡剂进行分子结构的研究,探讨其与泡沫稳定性的内在关系;Maldonado V J在利用蛋白质和表面活性剂复配时,发现两者在泡沫界面上的运动和排列方式对泡沫稳定性的影响较大,膜上吸附的表面活性分子越多,则膜越致密、弹性越强,泡内气体越难向外扩散,泡沫越稳定。通过研究在一定分子量区间的水解多肽的泡沫稳定性,发现多肽分子量区间的变化对泡沫稳定性的影响。此外,Winnik F等研究高分子聚合物与不同烷基链长的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对泡沫性能的影响,并确定了最佳链长的数值。 三、发泡剂国内研究现状 我国研究发泡剂已经有五十余年,先后研制出许多类型发泡剂,在性能方面不及国外发泡剂优异。随着我国新型墙体材料的发展,在发泡剂方面也取得了很大的进步。国内许多专家针对上述发泡剂进行大量的研究。 松香树脂型发泡剂是我国最先应用的发泡剂,由于它的成本不高,制备工艺也比较简单,在我国应用范围较广。朱岳麟等制备出了浅色松香皂,由于对松香进行了脱色,因此改进了它的发泡能力。史星祥等对比了不同低碳链脂肪醇对松香发泡剂的影响。竺万发通过调整十二烷基硫酸钠的掺入量、制备过程中的温度及外加剂掺量,提出了制备工艺的新方法。石行波等通过使用猪蹄角、碱、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等进行复配,制备出稳定性强的动物蛋白型发泡剂,但材料价格较高;孙成等利用植物蛋白型制备出稳泡剂进行复配,得到的发泡剂的泡沫稳定性也较好;李军伟以活性污泥蛋白质为发泡剂母液,通过对比加入不同量的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和三乙醇胺后的发泡体积和泡沫稳定性;倪红等通过对比掺入不同量的稳泡剂、改变外界温度和改变pH值,制备出了以污泥蛋白做为母液的发泡剂。郭平等通过把十二烷基二甲胺氧化物、阴离子表面活性剂与聚乙烯醇复配,增加了泡沫稳定性;王容沙等将不同类型表面活性剂复配,得到了泡沫性能优越的发泡剂;刘永兵等、赵晓东制备了新型阴离子发泡剂。尹冰等制备了蛋白型混凝土发泡剂并研究了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十二烷基硫酸钠和明胶三种稳泡剂对泡沫性能的影响。 四、泡沫混凝土发泡剂研究及发展方向 由于泡沫混凝土具有轻质保温、隔音耐火、环保性能好的特点,被广泛应用于各项工程中。泡沫混凝土的广泛应用符合国家环境发展要求和节能减排计划。根据目前我国建筑节能的要求,大量需要的是发泡剂稳定性高的低密度泡沫混凝土,但我国目前的发泡剂稳定性达不到所需要求,因此在实际生产过程中会出现由于泡沫稳定性差导致的塌模现象,难于生产。因此,泡沫混凝土发泡剂的研究及发展方向为: 1、研究使制得的混凝土发泡剂更加稳定、可靠,降低成本; 2、研究泡沫混凝土发泡剂性能的影响因素,进一步提高其各项性能。解决泡沫不稳定,不持久等缺点; 3、研究外加剂对发泡剂泡沫性能的影响; 4、扩大发泡剂应用范围,使其在建筑领域的应用更为广泛。

聚氨酯发泡剂介绍

聚氨酯发泡剂介绍 ?典型应用 门窗安装:门窗与墙体之间的填缝密封、固定粘结。 广告模型:模型、沙盘的制作,展板修补。 隔音消声:语音室、播音室等装修时的缝隙填补,可以起到隔音消声作用。 园艺造景:插花、园艺造景,轻便美观。 日常维修:空洞、缝隙、墙砖、地砖、地板的修补。 防水堵漏:自来水管道、下水道等漏洞的修补,堵漏。 包装运输:可方便地将贵重易碎商品包裹,省时快捷,抗震耐压。 聚氨酯发泡剂全称单组分聚氨酯泡沫填缝剂俗称发泡剂、发泡胶、PU 填缝剂,英文PU FOAM是气雾技术和聚氨酯泡沫技术交叉结合的产物。它是一种将聚氨酯预聚物﹑发泡剂﹑催化剂等组分装填于耐压气雾罐中的特殊聚氨酯产品。当物料从气雾罐中喷出时,沫状的聚氨酯物料会迅速膨胀并与空气或接触到的基体中的水分发生固化反应形成泡沫。固化后的泡沫具有填缝﹑粘结﹑密封﹑隔热﹑吸音等多种效果,是一种环保节能﹑使用 方便的建筑材料,可适用于密封堵漏﹑填空补缝﹑固定粘结,保温隔音,尤其适用于塑钢或铝合金门窗和墙体间的密封堵漏及防水。 ?聚氨酯发泡剂性能说明 一般表干时间在10分钟左右(室温20℃环境下),全干时间随环境温度和湿度而有所不同,一般情况下,夏季全干时间约4-6小时,冬季零度左右则需要24小时或更长时间才能全干。在正常使用条件下(并在其外表有覆盖层的情况下),估计其服务寿命不低于十年,在-10℃~80℃的温度范围内固化泡沫体均保持良好的弹性和粘结力。固化后的泡沫具有填缝、粘结、密封等功能。另外阻燃型聚氨酯发泡剂能达到B和C级阻燃。 ?使用方法: 施工前,应去除施工表面的油污和浮尘,并在施工表面喷洒少量水。使用前,将聚氨酯发泡剂罐摇动至少60秒,确保罐内物料均匀。若采用枪式聚氨酯发泡剂,使用时将料罐倒置与喷枪螺纹连接,旋转打开流量阀,调节流量后再进行喷射。若采用管式聚氨酯发泡剂,将塑料|考试大|喷头旋紧于阀门螺纹上,将塑料管对准缝隙,揿下喷头即可喷射。喷射时注意行进速度,通常喷射量至所需填充体积的一半即可。填充垂直缝隙时应由

世界核工业现状与发展趋势(一)

世界核工业现状与发展趋势(一) 核高科技产业是从事核燃料研究、生产、加工,核能开发、利用,核武器研制、生产的军民结合型高科技产业,主要由放射性物质地质勘探、铀矿开采、水法冶金、铀精制加工、铀同位素分离、核燃料元件制造、各种类型的反应堆、辐照燃料和乏燃料后处理、人工易裂变材料钚(Pu)-239的生产、放射性废物的处理、锂同位素分离、放射性同位素生产、核武器制造和试验以及相应的科研、设计单位组成,主要产品有核原料、核燃料、核动力装置、核武器(包括原子弹、氢弹和中子弹)、核电力和放射性同位素等。20世纪30年代,随着核物理科学的发展,核能的利用被提上日程。40年代初,美国为抢在德国之前制造出原子弹,集中一大批欧美科学家和工程技术人员,投入巨大的物力和资金,开始了核技术研究和创建核工业。1941年12月6日,美国总统F.D.罗斯福批准了著名的原子弹研制计划——“曼哈顿工程”;这是一个由政府控制的庞大的融科学技术、军事和工业为一体的国防工程;它征调了全国最先进的技术设备和数千名科技人员,投资达数十亿美元。1942年12月2日,由科学家E.费米领导的研究小组指导,开始建立世界上第一座核反应堆;后来又陆续建立了三座生产钚-239的石墨水冷反应堆和一个提取钚-239的放射化学工厂,以及气体扩散和电磁分离铀厂。1945年,美国研制生产出原子弹,其中一颗于当年7月16日进行了试爆,两颗于当年8月6日和9日分别投到了日本的广岛和长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的核工业进一步发展,除继续扩大易裂变物质的生产、大

量进行核试验、制造核武器外,也将核能利用作为船舰的动力,建设核电站;1957年美国第一座核电站运行,至今已拥有核电站上百座。前苏联于20世纪30年代开始从事核能研究,1943年决定研制核武器;1948年第一座生产钚-239的反应堆投入运行;1949年8月进行了首次核试验;1952年第一座气体扩散工厂投产;1954年6月建成世界上第一座核电站,至今已拥有核电站几十座。英国和法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开始建立核工业,分别在1952年和1960年进行了首次核试验。我国的核工业是在新中国建立后创建和发展起来的。1950年成立了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开始从事核科学技术研究工作。1954年,中国地质工作者在广西发现了铀矿资源;毛泽东在听取汇报后指出,我们有丰富的矿物资源,我们国家也要发展原子能。1955年9月,在薄一波主持下起草了《关于我国制定原子能事业计划的一些意见》,同年12月进一步修订成《关于一九五六年至一九六七年发展原子能事业计划大纲(草案)》,提出了创建中国核工业的设想。1956年11月16日,国家建立了第三机械工业部,在苏联援助下建设核工业。1958年,中国第一座重水型实验用反应堆和回旋加速器建成并投入运行。1960年,苏联政府撕毁协定,撤走专家。此后,中国自力更生,奋发图强,继续发展了核科学技术和核工业。1962年11月成立以周恩来为首的中央专门委员会,直接领导研制生产原子弹的工作。1964年10月16日,我国成功地爆炸了第一颗原子弹;1967年6月17日,又成功地进行了第一颗氢弹爆炸试验;1971年9月,第一艘核潜艇试航成功,表明中国的核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