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与宇宙复习资料

地球与宇宙复习资料
地球与宇宙复习资料

第三章 地球与宇宙复习资料

一、 知识提纲

(一)

我们居住的地球 中国人:天圆地方“盖天说”

“浑天说”

1

、 古代人对地球形状的认识 印度人:大地是个圆盾

巴比伦人:大地是个空心山

2、

证明地球形状的现象和方法:海面远去的帆船的船身比桅杆先消失

月食时月面缺损部分边缘是圆弧形的 登高望远

2、 地图

地图的三要素:比例尺、方向、图例 一般指向法(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地图的类型:政区图、旅游图、平面示意图等。 (二) 太阳和月球

1、 太阳

太阳直径:140万千米 表面温度:6000℃ 日地距离:1.5亿千米 太阳大气(由内至外):光球层 (太阳黑子)

色球层 (耀斑)

日冕层 (日珥)

2、太阳活动及其影响

太阳黑子的多少和大小作为太阳活动强弱的标志。 太阳黑子活动周期为11年。 太阳活动的影响:(见书93页)

3学习使用天文望远镜:使用步骤及注意点 4、月球

月球大小:直径:3476千米 地球直径为月球直径的4倍

太阳直径为月球直径的400倍

月球体积为地球体积的1/49;质量为地球的1/81

月球表面明亮的是:山脉和高原;阴暗的是:平原和低地 环形山的成因:陨石撞击形成 月面状态:(见书96页漫画) (三) 观测太空

1、 星座的概念:把全天分成88个区域,称为88个星座。

2、 著名的星座:大熊座、小熊座、仙后座、天鹅座、天琴座和猎户座

3、 著名的恒星:北极星、织女星、牛郎星、天狼星

4、

5、 星空: 星等:星等越小星越亮(6等星是肉眼所见最暗的星,太阳是-26.7)

6、 星图的方位:上北下南,左东右西 (四) 月相

1、 月相:月球的各种圆缺形态叫月相

2、 月相变化的原因: 月球本身不发光,只是反射太阳光

由于日、地、月的相对运动而造成三者位置的变化

3、月相变化的规律: 新月(初一) 上弦月(初七、初八)

下弦月(二十二、二十三) 满月(十五、十六)

新月 日、地、月三者成一直线,月居中 上弦月 日、地、月三者成一直角

月相变化时日地月的位置关系 满月 日、地、月三者成一直线,地居中

下弦月 日、地、月三者成一直角

月相与农历:春节、端午、重阳和中秋等节日

(五) 日食和月食

1、日食 日、地、月的位置:三者成一直线,月居中

日食形成原理:当月球在地球和太阳之间,且三者正好或接近排成一条直线时,月球挡住了太

阳光的中间部分而形成

日食的过程:月球自西向东运动,从日轮西缘开始遮掩太阳,东缘结束 日食发生的时间:农历初一

日食的类型:日全食、日偏食、日环食

周期(29.53)天

2、月食

日、地、月的位置:三者成一直线,地居中

月食形成的原理:当日、地、月位于同一直线,月球位于太阳和地球一侧,月球进入地球的阴

影区而发生月食。

月食的类型:月偏食、月全食

月食的过程:月球自西向东运动,从月轮东缘开始西缘结束 月食发生的时间:农历十五、十六

(六) 探索宇宙

1、太阳系

排列:(距日远近)水、金、地、火、木、土、天、海、冥

运动:按一定的椭圆轨道绕日自西向东运动

类地行星:水、金、地、火 分类 巨行星:木星、土星

远日行星:天王星、海王星、冥王星 99.86% 哈雷慧星(76年一周期)

2、银河系

构成:由众多恒星及星际物质组成的一个庞大的天体系统 大小:银河系的直径约10万光年

形状: 侧看:像一个中间厚、四周薄的铁饼

俯看:像一个大旋涡,有四条螺旋状旋臂从中间伸出;

在地球上看:像一条横贯夜空的银河

太阳系的位置:太阳系位于银河系的一条旋臂上,与银河系的中心相距约3万光年。 3、宇宙

由银河系和类似银河系的河外星系构成,它是无边无际的。

二、 练习

(一).选择题(每题1.5分,共45分)

1.在月球上,天空的背景是黑色的,其原因是( )

A 、月球上总有一半的地方看不到太阳

B 、月球上没有大气层

C 、月球距离太阳比地球远

D 、月球上众多的环形山挡住了太阳光 2.下列现象能证明地球是球体的是( )

A 、天是圆的

B 、远去的帆船总是桅杆先消失

C 、一直西行的船又回到了原地

D 、日食时日伦的缺损边缘总是呈弧形 3.月食发生时的月相是---------------------------------------------------------------------------( ) A 、朔 B 、下弦月 C 、上弦月 D 、望

4.太空中拍摄的地球照片看上去是很圆的,这是因为-------------------------------------( ) A 、地球本身就是一个正球体 B 、地球的外面有大气层

C 、过去的测量有误差

D 、地球的赤道半径和两极方向的半径相差小 5.发生在太阳光球层的太阳活动是-------------------------------------------------------------( ) A 、太阳黑子 B 、日珥 C 、耀斑 D 、太阳风

6.宇航员在月球上的感受正确的是--------------------------------------------------------------( ) A 、 这里是无声的世界,只有陨石的撞击声打破了月球的寂静。 B 、 他们穿着沉重的宇航服,手拿探测器在月面上举步维艰。 C 、 闲暇时宇航员可以放放风筝轻松一下。

D 、 他们可以看到地球从月球的地平线上升起,只是看到的天空背景是黑色的。

7.牛郎星和织女星分别位于-----------------------------------------------------------------------( ) A 、大熊座和天鹅座 B 、天鹰座和天琴座 C 、仙后座和小熊座 D 、猎户座和天琴座 8.下列天体系统的关系正确的是-----------------------------------------------------------------( ) A 、银河系→太阳系→星系 B 、太阳系→地月系→宇宙 C 、地月系→太阳系→银河系 D 、星系→银河系→宇宙

9.下列关于太阳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太阳黑子是太阳表面温度较高而显得较暗的气体斑块。 B 、 耀斑的大小作为太阳活动强弱的主要标志。 C 、 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不大。

D 、 太阳光到达地球上所需的时间约为8分钟。 10.向阳中学东西长180米,南北宽150米,请你在长宽为10厘米的纸上绘制一张该学校地图,下列比例尺合适的是--------------------------------------------------( )

A 、1:180

B 、1:100

C 、1:2000

D 、1:200

11.试根据某学校的平面示意图判断----------------------------------------( ) A 、 学校操场在教学楼的东面 B 、 学校食堂在学校的西南角

C 、 学校的大门朝西

D 、 教学楼在操场的北面

12.有关比例尺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大比例尺的地图表示的范围大,内容较简略

B 、 小比例尺的地图表示的范围小,内容较简略

C 、 大比例尺的地图表示的范围小,内容较详细

D 、 小比例尺的地图表示的范围大,内容较详细

13.日食发生的时间是------------------------------------------------------------------------------( ) A 、每月的初一 B 、月相为新月的日子 C 、端午节 D 、每月的十五 14.在中秋节中你可能看到的天文景观是-------------------------------------------------------( ) A 、北斗七星的斗柄朝东 B 、发生月食现象 C 、发生日食 D 、看到一个弯弯的月牙 15.同过英国伦敦格林尼治天文台原址的是----------------------------------------------------( ) A 、0°纬线 B 、西经20° C 、东经160° D 、0°经线

(四).探究题:

.你能利用比例尺为1:5000 000的地图上得到杭州到北京的铁路的实际长度吗?请写出你所需要的器材,操作步骤及计算方法。

16.某人发现他的东侧是西半球,西侧是东半球,南侧是南半球,北侧是北半球,则他所处的位置是

-------------------------------------------------------------()

A、东经160°,0°

B、西经20°,0°

C、东经160°,90°

D、0°,0°

17.右图中的甲位于--------------------------------------------------------------------------------()

A、东半球、低纬度

B、东半球、中纬度

C、西半球、低纬度

D、西半球、高纬度

18.有关木星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和木星临近的行星是地球和土星

B、木星上的大红斑是木星表面激烈喷发的岩浆

C、木星上没有大气,却有光环

D、木星的体积是太阳系中居于第二位的天体

19.月球的各种圆缺的形态叫----------------------------------------------()

A、月蚀

B、月象

C、月相

D、月食

20.太阳之所以成为太阳系的中心,主要原因是------------------------------()

A、能发光

B、能发热

C、质量大

D、温度高

21.科学家设想,人类将来可能移居月球,如果能实现的话,月球上的居民则可看到()

A、月食现象

B、日食现象

C、月食和日食现象

D、看不到月食和日食现象

22.下列能表示一次完整月相的过程的是------------------------------------()

A、A→B→C→D→E→F→G→H→A

B、E→A→G→B→F→C→H→D→E

C、F→A→G→B→F→C→H→D→F

D、E→D→H→C→F→B→G→A→E

23.有关经纬线的说法①所有的经线和纬线都等长;②所有纬线都是半圆;③所有经线都为半圆弧;④所有的经线都等长,其中正确的是-----------------------------------------------()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24.发生月食时,日、地、月三者的位置关系中正确的是----------------------()

A、地-日-月

B、日-地-月

C、地-月-日

D、日-月-地

25.月球景观和地球景观相似的是------------------------------------------()

A、有风、云、雨等天气现象

B、有碧海蓝天

C、有日光、彩虹和风

D、有平原、高原、山地

26.地球上之所以存在生命的主要原因是------------------------------------------------------()A、地球有天然卫星月球B、地球的大小合适

C、地球上有空气和液态的水

D、地球是固体星球

27.日食的不同类型的形成与下列因素有关的是-------------------------------------------()

①观测者在月球阴影区的位置;②时间不同;③月、地距离不同;④月球的大小;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28.测量天体之间的距离时,通常采用下列那个单位--------------------------------------()

A、厘米

B、米

C、千米

D、光年

29.关于银河系的特点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银河系是由很多的星系构成的

B、银河系的直径有10万光年

C、银河系比星系大得多

D、银河系的中心是太阳

30.右图判断方向的发法是-----------------------------------------------------------------------()

A、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B、找方向标

C、根据经纬网

D、无法判断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31分)

31.离地球最近的恒星是,

现在国际上把天空划分为个星座。

32.地球仪上连接北极和南极的线是,也叫。在两极中间,与两极等距离的线叫,与它平行的线叫。以和为界,可以把地球分为东、西两个半球。

33.1:2000000属于(填:大或小)比例尺,其含义是,若甲、乙两地的实地距离是60千米,绘制在该图上的图上距离为。

34.在星空中找北极星,首先要找到,并将其即为北极星。星空图上的方位是35.月相的形成是:由于日、地、月三者的在一个月中有规律的变化,月相的一个变化周期是,又称为,农历的日期就是根据它来确定的。

36.月食始于月面的,终止于月面的。其方向和日食的方向。

37.太阳黑子的活动周期为年,黑子数最多的那一年叫,黑子数较少的叫

国际上规定以年起算黑子数的第一周,那么1998年属于第周。

38.地球的赤道半径为千米,两极的半径比赤道半径(填:少或多)21千米。

39.通过哈勃望远镜,目前人类能够观测到的最远天体距离地球约为光年。

40.月貌最基本的特征是,它的形成是由于。月球表面较明亮的部分是。(三).填图题(每空1分,共18分)

41.读图,回答问题:

①A在B的方向,C在B的

方向,

A在C的方向。

②如果测得图上A、B间的距离是1厘米,则该图的

比例尺为。(本题2分)

③填出A、C两地的经纬度数值A:;

C:。

42.读图,回答:

①绘制出新月的月相图;

②重阳节的晚上出现的月相是图中的位置;

③小明说春节看到了月食现象,小强说看到了日食

现象,他们两人中谁的话可信?。

43.如图:是日食的不同日伦,根据此图回答下列问题

①日食有、、三种类型;

②此图反映的是日食的过程;

③请按日食的先后顺序将图中的代号进行排列(2分)

④这种现象发生在农历的,此时,日、地、月三者的位置关系是怎样的?

月三者位置关系是:。

800

三、探究题(每空一分)

1、假如你是一名X星球上的人(X星球的自然环境与地球相同),且X星球已具备相当发达的工业技

术,但该星球没有测温度的仪器,现在请你设计一个能测量温度的仪器,并制定相应的温度测量标

准(类似于摄氏温标、华氏温标等)。

2、水蒸发的速度跟什么因素有关?请你写出探究的过程。

(1)、提出问题:

(2)、建立假说:

(4)、得出结论:

8、写出下面物态变化的名称:

(1)冬天早晨嘴里呼出的“白气”是___________现象;

(2)冰雪化成水,是___________现象;

(3)钢水变成钢块,是___________现象;

(6)雪天,自来水管常“出汗”,是现象;

9、完成三态变化图,写出各物态变化的名称,吸热还是放热。(12分)

三、简答题(15分)

1、请你分别举一个日常生活中的例子说明固体、液体和气体都有扩散现象。(6分)

2、夏天,小林为了解渴,从冰箱里拿出一支冰糕,小林发觉硬邦邦的冰糕上粘着白花花的“粉”;一剥去包装纸,冰糕上就冒“烟”;他把这支冰糕放进茶杯里,不一会儿,茶杯外壁会出“汗”。请用物态变化原理解释上面三种现象。

一、选择题

1、将红墨水分别注射到相同体积的冷水和热水底部中,可以看到…()

A、两杯水同时全部呈红色

B、两杯水都仍是下层红色上层无色

C、热水变红色,冷水始终不变

D、热水先变红色,冷水后也全部呈红色

2、扩散在哪种状态的物质中进行得最快………………………………()

A、固态

B、液态

C、气态

D、无法判断

3、下列现象中,能表明分子是在不停地运动的是……………………()

A、河水的流动

B、阳光下空气中的尘埃运动

C、盐在水中溶解

D、气体比固体容易压缩

4、下列物质中,没有一定的熔化温度的是……………………………()

A、明矾

B、海波

C、玻璃

D、铁

5、将铁水浇铸成零件的物态变化图线,应是下图中的………………()

A、B、C、D、

6、下列几组物态变化中全部要放热的是………………………………()

A、凝固、升华、凝华

B、凝华、液化、凝固

C、熔化、汽化、升华

D、熔化、汽化、液化

7、将研碎的蔗糖溶入水中,发现蔗糖不见了,这是因为……………()A、蔗糖的确消失了 B、蔗

糖发生化学变化,生成了新的物质

C、蔗糖以一种叫做“分子”的很小微粒存在于溶液中

D、无法解释

8、箱子里的卫生球,过几个月后卫生球变小或消失了,这一现象是()

A、升华

B、凝华

C、蒸发

D、汽化

2020年中考复习(生物)宇宙、太阳系、地球与生命(知识点+典题精练)(无答案)

宇宙、太阳系、地球与生命 一、宇宙起源的几大理论 1、古代人的宇宙观 世界上不同的民族和文化形成了许多有关宇宙创始的神话传说。例如:(1)中国:盘古开天辟地。(2)印度:万物从梵天而产生,依梵天而存在,毁灭时又还梵。(3)欧洲:上帝创造万物。(4)埃及:埃及神话中,地属阳性,天为阴性,天牛神话的主角——拉神之女,神圣的母牛哈托尔是作为情侣们的仁慈保护神而存在的。 2、从地心说到日心说 1.“地心说”宇宙体系学说 (1)创立:公元2世纪,希腊科学家托勒密在总结前人学说的基础上创立了“________”。 (2)主要内容:地球是一个球体,位于宇宙中心静止不动,太阳和其他天体(如月亮、水星、金星等) 都绕着地球转动。 2.“日心说”宇宙体系学说 (1)创立:公元16世纪,波兰天文学家哥白尼依据大量精确的观测资料,建立了“________”。 (2)主要内容:太阳是宇宙的中心,地球和行星绕太阳转动。 3、现代宇宙学说 1.星系运动的特点——哈勃的发现 (1)所有的星系都在________我们而去。 (2)星系离我们越远,它的退行速度________。 (3)星系间的距离在不断地________。 4.大爆炸宇宙论 大爆炸宇宙论认为,大约137亿年前,我们所处的宇宙全部以极高的密度和温度,被挤压在一个“原始火球”中。宇宙就是在这个大火球的爆炸中诞生的。爆炸引起的宇宙膨胀一直延续至今,并仍将延续下去。________________是目前被人们广为接受的一种宇宙起源学说。 大爆炸宇宙论的主要依据是现代天文观测中发现的星系运动特点,即宇宙中星系间的距离在不断扩大,说明宇宙正处在不断膨胀之中,如果能将时间倒退,宇宙中的星系就会聚在一起(一点),所以就认为宇宙起源于这个点,这个点发生大爆炸就诞生了宇宙。 【针对练习】 1.下列关于大爆炸宇宙论的叙述,正确的是() A.星系间的距离不断扩大为大爆炸宇宙论提供了证据 B.大爆炸宇宙论是唯一能科学说明宇宙起源的学说 C.宇宙不可能无限地膨胀下去,它会塌缩而在大挤压处终结 D.大约在180亿年前,我们所处的宇宙全部以极高的密度和温度,被挤压在一个“原始火球”中 2.下列观点不属于大爆炸宇宙论的是() ①宇宙是无边的;②宇宙不是一个可以任意赋予初始条件或边界的一般系统;③宇宙是由一个密度和 温度极高的大火球爆炸诞生的;④宇宙处在不断地膨胀中,并将永远膨胀下去。 A.①②③④B.①②C.③④D.②③④ 3.对地球上生命起源的解释,科学史上有着多种观点,其中有一种观点叫做“宇宙胚种论”。它认为地球上 的生命来自宇宙中的其他天体。近年来,科学家分析陨石成分时,发现在其他天体上存在构成生命物质的各种有机物,如氨基酸等,某些彗星成分的分析也表明一些彗星中存在简单的有机物。由此,你认为“宇宙胚种论”的观点是() A.正确的,应当认为地球上的生命来自宇宙 B.错误的,因为教材上告诉我们地球上的生命起源于地球上的非生命物质 C.一种没有任何事实依据的猜想,没有任何科学价值

地球与宇宙

龙文教育学科教师辅导讲义 学生:科目:第阶段第次课教师:课题第三章地球与宇宙 教学目标 重点、难点 教学内容 第一节知识点 1.地球的形状: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球体。 2.地球的大小:地球的平均半径为6371千米;赤道半径为6378千米;两极半径为6357千米(两极半径比 赤道半径短21千米);赤道周长约为4万千米。(扩展知识:地球的表面积约为5.1×108千米2,地球的体积约为1.083×1012千米3) 3.海面上远去的船只为什么船身比桅杆先消失? 答:因为地球是个球体,地球表面是个曲面,所以海面上远去的船只船身比桅杆先消失。 4.那些现象能证明地球是个球体? 答:(1)1519—1522年,葡萄牙航海家麦哲伦率领的船队,首先实现了人类环绕地球一周的航行,证实了地球是一个球体。(2)20世纪,人造地球卫星拍摄的地球照片,确证地球是一个球体。(3)在海边看到有帆船从远方驶来,总是先看到桅杆,再看到船身。这说明海面是曲面。(4)站得越高看得越远,说明大地也是曲面。(5)月食是地球的影子遮挡了月亮,从月食的过程可以判断地球是球体。 第二节知识点 一..地球仪: 1.纬线和经线: (1)纬线:纬线都是圆形,也称为纬线圈,长度不等。赤道最长,由赤道向两极逐渐缩短,最后成一点。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2)纬度:赤道是零度纬线。赤道以北的纬度,叫做“北纬”,用“N”作代号;赤道以南的纬度叫南纬,用“S”作代号。 低纬度中纬度高纬度 0°—30°30°—60°60°—90° 2.经线和经度 (1)经线:也叫子午线。经线是半圆形,所有经线长度相等。经线指示南北方向。 (2)经度:零度经线也叫本初子午线。从本初子午线向东、西各分作180°,以东的180°属于东经,用“E”作代号;以西的 180°属于西经,用“W”作代号。

地球与宇宙复习提纲

第三章地球与宇宙 复习提要: 一、太阳和月球 1、是离地球最近的恒星,它的直径约为140 ,表面温度约为℃,它与地球的平均距离约为1.5 。 2、我们肉眼看到的是太阳的,它由里到外依次是、、。 3、的多少和大小是太阳活动强弱的标志。它发生在层,耀斑发生在层,日珥发生在层。 4、太阳活动的周期约为。黑子数极少的一年称为太阳活动谷年,国际上规定从年起算的黑子周期为第一周,2009年开始为第周。 5、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6、正确使用天文望远镜: (1)选择视野开阔的地方安放。(2)用对准目标星体:a.先在镜筒外沿镜筒延伸方向用眼睛瞄准目标星体。b.用调节手柄做水平方位和不同高度的搜索。C.将目标星体置于视野中央。(3)用观察目标星体。a.调节镜的焦距使主镜内的影像清晰。b. 用调节手柄缓慢调节,直至在镜内找到目标星体。c. 瞄准目标后再次调节镜焦距,使目标星体的像清晰。 7、是地球唯一的天然卫星,是距离我们最近的天体。它的直径约为地球直径的,,它的体积为地球体积的;它的质量约等于地球质量的;○1月球 上没有水和空气,昼夜温差,因此无生命,天气变化,听到声音。○2月球对物体的吸引力比地球,造成物体在月球上很轻.(跳高跳远)○3月球的表面明亮的是,暗黑的是;○4月球表面最显著的特征是分布着众多的,是由撞击造成。 二、地球的自转 1.地球的自转:地球绕地轴不停地旋转的运动。○1方向:自向。(1)从北极上空俯视,地球作时针方向旋转。 (2)从南极上空俯视,地球作时针方向旋转。○2地球自转的周期:约。 2.地球自转产生的现象。○1日月星辰升落。○2昼夜交替:(1)昼夜现象:由于地球是一个、的球体。(2)昼夜交替:地球不停地。 3.晨昏线(圈):昼夜半球的分界线,它由线和线构成。 4、当晨昏线与经线重合时,正确的日期是( ). A.夏至日B.冬至日C.二分日D.春分日 5、.右图中表示昏线的是() A.ABC B.ADC C.EBF D.EDF 三、地球的绕日运动 1、地球公转:○1方向:从北极上空俯视,地球绕日公转,地轴与公转轨道平面成夹角。地轴北端始终指向北极星附近。地球公转方向和地轴倾斜角度不变。○2周期:约。 2、太阳高度(角):○1太阳光与地面的夹角。○2太阳高度的时刻变化(地球自转):一天的正午,当太阳位于正或正方向,太阳高度最大,此时,杆影朝正或正方向。杆影最。○3正午太阳高度的季节变化(地球公转):北回归线以北的地区:日达到最大值。南回归线以南的地区:日达到最大值。回归线之间的地区:太阳两次直射,但回归线上只直射次○4正午太阳高度的纬度变化:从直射点向两侧。 3. 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昼夜长短变化、四季更替(地球公转):○1赤道全年昼夜平分。○2日北极圈及以北地区出现极夜现象;日南极圈及以南地区出现极夜现象。 4、北半球某地一年中正午太阳高度最小的是() A.夏至日B.冬至日C.春分日D.秋分日 5、我国某地有一口井,每年只有1天有阳光直射井底的现象,该地的纬度和该天日期搭配正确的是( ) A.23.50N夏至日B.23.50S夏至日C.23.50N冬至日D.23.50 S冬至日 6、下面四幅图中,表示南半球夏至日的是…………………………( ) 7、一年中冬季是() A.太阳最高、黑夜最长的季节B.太阳最高、白昼最长的季节 C.太阳最低、黑夜最短的季节D.太阳最低、白昼最短的季节 A.春分、秋分B.立冬、立夏C.立春、立秋D.大寒、小寒 9、如图甲、乙两点的同学通过互联网商定在同一天的正午测定竿影,并用相机记录后将图片传送给对方,ABCD是两位同学得到的一组图片,你认为正确的是( ) 10、你家乡所在地昼夜长短差别最大的节日是( ) A植树节B春节C建党节D国庆节 11、某点以东是西半球,以西是东半球,以北有极昼极夜现象,以南为温带,这点的地理坐标是( ) A.23026’N,1800E B.66034’N,1600E C.23026’N,1800W D.66034’N,200W 12、正午时,地球上垂直物体的影子只朝北不朝南的地区是………( ) 春分月日 太阳直射点 全球昼夜 · 夏至月日 太阳直射点 春分月日 太阳直射点 全球昼夜 秋分月日 太阳直射点 全球昼夜 北半球昼夜 太阳直射点 北半球昼夜 太阳直射点 · · · · 冬至月日 太阳直射点

人教高一地理必修一第一章宇宙中的地球知识点总结(详细版)

第一章宇宙中的地球 第一节1.1 地球的宇宙环境 一、人们对宇宙的认识 1、宇宙概念:一般当做天地万物的总称。“四方上下为宇、古往今来曰宙”,用时间和空间来表达宇宙的内涵。从哲学上讲宇宙是无边无际、无始无终的。 2、认识过程:“天圆地方说”、“地心说”—古希腊亚里士多德、“日心说”—波兰哥白尼、“星系说”—德康德、科学技术发展对宇宙的认识范围在不断地扩大。 (1)光年:光在“真空”里一年所传播的距离,约等于9.4608×1012千米 3、范围: (2)可见宇宙:半径约140亿光年,9.4608×1012千米×140亿≈1.32×1023千米 二、多层次的天体系统 (1)概念:天体是指宇宙中各种形态物质的总称 1、天体的概念及类型自然天体:恒星、行星、卫星、星云、流星、彗星等 (2)类型 人造天体:宇宙飞船、航天飞机等 2、天体系统 (1)概念:宇宙中的各种天体之间相互吸引、相互绕转而形成 (2)天体系统的层次: 主要组成:恒星等天体(银河系中有2019多亿颗恒星) 银河系主要组成天体:恒星和星云两类 离太阳最近的恒星:比邻星距离太阳约为4.2光年(3)银河系及河外星系河外星系:超过1250亿个 总星系(可见宇宙):银河系和河外星系共同构成 (4)太阳系和地月系 1》组成:由太阳、行星,以及卫星、彗星、流星体和行星际物质等组成

中心天体:太阳①同向性:都是自西向东 主A运动特征②共面性:几乎在同一个平面上 ③近圆性:公转轨道都接近正圆 成 2》 成 行 员星①类地行星:水、金、地、火 B分类②巨行星:木星和土星 ③远日行星:天王星、海王星 太阳系 C小行星带:位于火星和木星之间 公转周期:76年 方向:自东向西 彗星成因:冰物质→升华→太阳风排斥 特征:核心→云雾状→背向太阳 组成:彗核→慧发→彗尾 地月系:是由地球和它的卫星月球组成的天体系统 1》地月系概况 方向:自西向东(自转、公转) 月球的运动周期:27.32日(恒星月)地月系(自公同步) (最低级) 其他天体系统:火、木、土、天王、海王月相成因:

七下科学地球与宇宙知识点

新教材七年级下科学地球与宇宙第四章知识点 第一节、太阳和月球 1、太阳概况:离地球最近的恒星,发光发热的气体星球 ①太阳的直径约为140万千米;②质量为地球的33万倍;③体积为地球的130万倍;④表面温度约6000 摄氏度;中心温度达1500万摄氏度;⑤它与地球的平均距离约为1.5亿千米 2、太阳为地球表层和人类活动提供了最重要的能量,太阳与地球的生物息息相关 光球层(肉眼可见)(太阳黑子) 3、太阳大气层(从里到外)色球层(耀斑、日珥) 日冕层(太阳风) 4、太阳活动 ①太阳黑子:太阳表面温度较低而较暗的气体斑块。太阳黑子活动周期为11年。太阳黑子最多的那一 年,成为太阳活动峰年,黑子数极少的那一年称为太阳活动谷年。1755年为第1周,2009年为第24 周.太阳黑子的多少和大小作为太阳活动强弱的标志。 ②耀斑:色球层上突然增亮的斑块。爆发时会释放巨大的能量 5、太阳活动的影响: ①耀斑增强时,会影响地球上的无线电短波通讯。 ②太阳黑子、耀斑活动增强时,要防晒避免紫外线过强照射损伤皮肤 注:不能用双筒望远镜或不加滤镜的天文望远镜直接观测! 6、月球概况:月球是地球唯一的天然卫星;月球本身不发光看到的是太阳照亮的月面 ①月球直径约为3476千米,地球直径的3/11,约为太阳直径的1/400 ②月球的体积约为地球的1/49;月球的质量只有地球的1/81(由于月球离地球近,故看上去跟太阳大 小差不多) ③地月距离约38.44万千米,约为日地距离的1/400 7、月球表面明亮相间,亮区是高原,暗区是平原和盆地等地陷地点,分别被称为月陆和月海。 8、环形山的形成原因:小天体撞击月球(主要原因)和月球上古老火山的爆发 9、月球上的特点:引力小;昼夜温差大;遍布环形山;不能传播声音(无空气);没有空气和水,表面只 有岩石和碎屑。 注:①月球上没有的大气层,因此在月球上,天空的背景是黑色的。 ②第一个利用火箭飞行的是万户;1969年,人类首次登月成功;我国发射“神舟”飞船,“嫦娥”卫 星。经长期探测,发现月球上有丰富的矿产资源。 ③月球上物体重力会变得轻:由于月球的质量比地球小得多,引力小。 ④月球表面昼夜温差大:月球表面没有大气,白天迅速升温,夜晚能量丧失殆尽。 ⑤月球表面布满环形山:没有大气的保护,月球遭受陨石肆无忌惮的撞击形成的 10、正确使用天文望远镜: ①选择视野开阔的地方安放;②用寻星镜对准目标星体:a.先在镜筒外沿镜筒延伸方向用眼睛瞄准目 标星体。b.用调节手柄做水平方位和不同高度的搜索。C.将目标星体置于视野中央;③用主镜观察目标星体。a.调节目镜的焦距使主镜内的影像清晰。b. 用调节手柄缓慢调节,直至在主镜内找到目标星体。c. 瞄准目标后再次调节目镜焦距,使目标星体的像清晰。(绝对不能用双筒望远镜或不加滤镜的天文望远镜直接观察太阳。 第二节、地球的自转 11、地球的自转:地球绕地轴不停地旋转的运动。 12、地球自转的方向:自西向东。从北极上空俯视,地球作逆时针方向旋转;从南极上空俯视,地球作

最新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下册第四章《地球与宇宙》知识点复习

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下册第四章《地球与宇宙》 第一节太阳和月球 1、在宇宙中与地球关系最密切的两个星球是:太阳(恒星)月球(卫星) 2、太阳:本身能发热、发光,是气体球,是地球最重要的能量来源. (1)太阳是离地球最近的恒星(日地平均距离约1.5亿千米). (2)太阳直径约为140万千米,表面温度约6000℃,中心达1500万℃. (3)太阳大气层从里到外分为三层:光球层(平时看到的形状)、色球层、日冕层. (4)太阳活动强弱的标志:太阳黑子(活动周期为11年),1998年开始为第23个周期.太阳活动激烈的标志:耀斑。 3、月球:地球唯一的天然固体卫星,本身不发光,灰色,平时看到的是被太阳照亮的部分. (1)月地距离为38.44万千米,约为日地距离的1/400; (2)月球直径约为3476千米,约为太阳直径的1/400; (3)月球的体积约为地球的1/49,质量约为地球的1/81; (4)月球的表面明亮的是高原和山脉,暗黑的是广阔的平原或盆地,分别称月陆和月海; (5)月球表面最显著的特征是分布着众多的环形山,是由陨石撞击或火山爆发造成. (6)月球没有大气层,造成月球上昼夜温差大,不能传声,无天气变化和四季变化,天空背景是黑的.(7)月球表面上的物重约为地球的1/6.自转和公转周期都是27.32天。 ( 8)1969年,美国宇航员阿姆斯特朗第一次登上月球。 第二节地球的自转 1、地球的自转:地球绕地轴不停地旋转的运动。 证据:(1)、北极星附近星空的连续曝光照片,(2)、日月星辰东升西落。 2、地球自转的方向:自西向东。 (1)从北极上空俯视,地球作逆时针方向旋转。 (2)从南极上空俯视,地球作顺时针方向旋转。(北逆南顺) 3、地球自转的周期:约一天(约24小时)。 4、地球自转产生的现象。 (1)东升西落 (2)昼夜交替 5、昼夜现象:由于地球是一个不发光、不透明的球体,在同一时间,太阳只能照亮地球表面的一半,被照亮的一半称昼半球,背着太阳的一半为黑夜,称夜半球,于是出现昼夜现象。 昼夜交替现象:因为地球不停地自转,昼夜就不断地更替。 6、晨昏线(圈):昼夜半球的分界线,它由晨线和昏线构成。晨昏线平分地球、与太阳光垂直。由于地球自转,晨昏线不停地由东向西移动。 (1) 晨线:日出各点的连线,顺着地球的自转,逐渐由夜变成昼的界线。 (2) 昏线:日落各点的连线,顺着地球的自转,逐渐由昼变成夜的界线。 第三节地球的绕日运动 1、地球的公转:地球自西向东(逆时针)绕太阳不停地旋转,周期约为365天,即一年。转轴与公转轨道面的夹角为66.50。地轴的北端始终指向北极星附近。 2、太阳高度:太阳光与地面的交角,叫做太阳高度角,简称太阳高度。 ①一天中太阳高度早中晚:先变大再变小,杆影先变短再变长,正午太阳高度最大,杆影最短,(由于地球自转) ②一年中,正午太阳高度夏季大,杆影短(夏至日太阳高度最大,杆影最短),冬季正午太阳高度小, 杆影长(冬至日太阳高度最小,杆影最长)。(由于地球公转)

(完整版)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下错题集-地球与宇宙(带答案)

浙教版科学错题集8——地球与宇宙(1-4节) 七()班姓名学号家长签名 【A组基础巩固题】 1.[2012·杭州]太阳活动可直接造成地球上发生的下列现象是(D) A.酸雨B.温室效应C.火山喷发D.短波通讯中断 2.早晨我们迎着太阳走,我们四周方位应是(B) A.前南后北左东右西B.前东后西左北右南 C.前西后东左南右北D.前东后西左南右北 【解析】早晨迎着太阳走,就是面朝东,背朝西,按顺时针方向为东南西北。 3.太阳的大气层从内到外依次是(B) A.光球层日冕层色球层B.光球层色球层日冕层 C.日冕层色球层光球层D.日冕层光球层色球层 4.下面各种现象中,可能是由于太阳的活动对地球产生影响的是(B) A.冬季平均气温升高的“暖冬”现象B.两极地区出现磁暴和极光现象 C.山区的手机信号不好,出现通话中断现象D.某山区出现大面积山体滑坡现象4.[2013·无锡]太阳黑子数量增多时,对地球上的影响是 ( D ) A.可见光明显减少 B.造成天气异常变化C.干扰无线长波通讯 D.紫外线大大增多【解析】黑子是太阳表面由于温度较低而显得较暗的气体斑块。太阳黑子的多少和大小,往往作为太阳活动强弱的标志。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很大。当太阳黑子数量增多时, 表示太阳活动增强,会导致太阳光中的紫外线大大增多。太阳活动除了黑子外,还有耀 斑、日珥、太阳风等。太阳活动增强时,太阳黑子数量增多。耀斑爆发时,释放出更巨 大的能量。太阳风增强时,可以影响地球上的短波通讯。根据以上分析,选项A、B、C 是错误的,本题答案是D。 5.2009年为太阳黑子极少的一年(谷年),下一个太阳黑子谷年将出现于( B ) A.2019年B.2020年 C.2021年D.2022年 【解析】太阳黑子活动周期大约为11年。 6.请您判断下列哪些生活片段是宇航员在月球上的真正记录, A.吃到土生土长的食物() B.跳过4米高的横杆() C.举起200千克的大石头() D.听大风呼啸() E.脱掉宇航服,在被窝里睡觉() F.拍一张照片() G.袋鼠式走路() H.放风筝() I.扔石头() J.游泳() K.宇航员可以在月球上看到漫天大雪( ) L.从月球上看天空是蔚蓝色的( ) M.流星现象( ) N.植树造林( ) O.白天和晚上的温差可以达到数百摄氏度( )P.陨石坑( ) Q.开露天音乐会( ) 7.[2012·咸宁]下列现象与地球自转密切相关的是 ( A ) A.早穿皮袄午穿纱,晚围火炉吃西瓜 B.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 C.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D.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浙教版科学中考复习 地球与宇宙带答案 专项训练

浙教版科学中考复习地球与宇宙带答案专项训练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选择题 1 . 据中国地震台网测定,四川雅安在2013年4月20日8时02分发生发生7.0级地震,截至2013年4月24日10时,共发生余震4045次,3级以上余震103次,最大余震5.7级。受灾人口152万,受灾面积12500平方公里。此区域地震多发的原因是() A.地处板块内部B.地处陆地外缘 C.地处板块交界处D.地处洋中脊附近里 2 . 下列各项实验或事实,能作为证据的是 A.铅笔沿篮球表面向右移动时笔尖先消失——地球是球体的证据 B.喜马拉雅山区发现的海洋古生物化石——地壳变动的证据 C.两本书向中间挤压时中间隆起——板块碰撞形成山脉的证据 D.切开的熟鸡蛋有蛋壳、蛋白和蛋黄——地球内部结构的证据 3 . 科学中的论断是需要通过实验或事实去证明的。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地球自西向东自转的证据之一是地球上的四季更替现象 B.地壳在不断变动的证据之一是高山上有海洋生物化石 C.大西洋海底在不断扩张的证据之一是远离洋中脊的洋底岩石年龄较老 D.大陆是漂移的证据之一是大西洋两岸古生物群具有亲缘关系 4 . 据有关资料介绍,世界最高山脉——喜马拉雅山脉还在以每年5cm的速度长高,估计50000万年后海拔会超过1万米。喜马拉雅山不断长高的原因是() A.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的作用 B.非洲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的作用 C.非洲板块与亚欧板块的作用 D.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的作用 5 . 下图为地球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地球各圈层从内到外依次为() A.地核、地幔、地壳B.地核、地壳、地幔 C.地壳、地核、地幔D.地幔、地核、地壳 6 . 下列自然灾害现象是由地壳运动引起的是() A.1998年6月的长江全流域洪灾 B.2006年8月的“桑美”台风 C.2013年4月的四川芦山地震 D.2010年8月的舟曲泥石流灾害 7 . 首先在实验室里模拟大气成分,利用火花放电形成简单有机物的科学家是() A.达尔文B.米勒C.巴斯德D.奥巴林

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下册-地球和宇宙 知识点

第三章:地球与宇宙 第一节略 第二节略 第三节:太阳与月球 1、在宇宙中与地球关系最密切的两个星球是:太阳(恒星)月球(卫星) 2、太阳:本身能发热、发光,是地球最重要的能量来源. (1)太阳是离地球最近的恒星(日地平均距离约1.5亿千米). (2)太阳直径约为140万千米,表面温度约6000℃,中心达1500万℃. (3)太阳大气层从里到外分为三层:光球层(平时看到的形状)、色球层、日冕层. (4)太阳活动强弱的标志:太阳黑子(活动周期为11年),1998年开始为第23个周期.太阳活动激烈的标志:耀斑。 3、月球:地球唯一的天然卫星,本身不发光,平时看到的是被太阳照亮的部分. (1)月地距离为38.44万千米,约为日地距离的四百分之一; (2)月球直径约为3476千米,约为太阳直径的四百分之一; (3)月球的体积约为地球的四十九分之一,质量约为地球的八十一分之一; (4)月球的表面明亮的是高原和山脉,暗黑的是广阔的平原; (5)月球表面最显著的特征是分布着众多的环形山,是由陨石撞击造成. (6)月球没有大气层,造成月球上昼夜温差大,不能传声,无天气变化和四季变化. (7)月球对物体的吸引力比地球弱,造成物体在月球上很轻.(跳高跳远 第四节:观测太空 1、天空中的亮星大多数是恒星。 2、星座是天空中的区域,全天星座88个。 3、星等:星星的明暗程度。星等越小星越亮。最亮的星属第一等星,肉眼可见的最暗的星为六等星。4、记住几个重要的星座的形状:大熊座、小熊座、仙后座、天鹰座、天琴座。 5、北斗七星和北极星 北斗七星位于大熊座,四季变化时斗柄指向随之改变:

斗柄东(左)指,天下皆春;斗柄南(下)指,天下皆夏; 斗柄西(右)指,天下皆秋;斗柄北(上)指,天下皆冬; 北极星位于北天星空的正中间,是北半球晴朗夜晚指北最好的标志,全年可见。 寻找北极星的方法:利用北斗七星的斗前二星的连线,向斗口方向延伸5倍距离即是。 6、星图:简明地表示出星座和恒星在天空中的位置。 由于地球的自转,造成星空的周日变化;由于地球的公转,造成星空的四季变化。 利用活动星图寻找恒星和星座。 第五节:月相 1、月球的各种圆缺形态称为。 它的一个变化周期称为,平均为天。 2、月相变化的原因: (1)月球本身不发光,是反射太阳光。 (2)月球绕地球运动,使日地月三者的相对位置在一个月中有规律的变化。 3、月相与日地月三者位置关系和农历的对应: (1)三者成一直线时:地球——月球——太阳(新月农历初一朔) 月球——地球——太阳(满月十五十六望) (2)三者成垂直时:月球地球——太阳 (上弦月初七初八)(下弦月二十二二十三)地球——太阳月球 4、月相变化的规律:上上上西西,下下下东东。 5、月相的形成变化图(P105页图):上半月为正“D”形,下半月为反“D”形。 第六节:日食和月食 1、日食的概念:地球上某些地区有时会看到太阳表面全部或部分被遮掩的现象。 日食一定发生在朔(新月农历初一) 2、日食的类型:日全食、日环食、日偏食。 3、日食形成的原理:在地球被月球的本影区笼罩的区域能观察到 在地球被月球的伪本影区笼罩的区域能观察到 在地球被月球的半影区笼罩的区域能观察到。 4、日食的过程:太阳被月球遮掩从西缘(右边)开始,东缘(左边)结束。 如P108页日全食过程图: 5、月食的概念:有时候我们会看到月球部分或全部月面变暗的现象。(遮掩现象)

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下册第四章地球和宇宙知识点总结

第四章基础知识汇总 第一节: 1.太阳(sun)是离地球最近的恒星。它是一颗自己能发光和发热的气体星球。太阳的直径约为140万千米,表面温度约为6000℃,中心温度高达1500万℃。太阳的直径:约140万千米,为地球的110倍。太阳的质量为地球的33万倍,体积为地球的130万倍,它与地球的平均距离约为亿千米。太阳为地球表层和人类的活动提供了最重要的能量,地球上的生物和太阳息息相关。 2.光每秒传播 30万千米,太阳光到达地球需要约分钟。 3.植物的哪些形态特点与太阳光有密切的关系 答:植物的光合作用和植物的向光性与太阳光有密切的关系。 4、太阳是一个由炽热气体组成的球体,(氢和氦)我们平时所看到的是太阳的大气层。太阳大气层从里到外可分为3层,依次为光球层、色球层和日冕层。平时我们看到的只是光球层。 5、人们把太阳光球层上的许多黑斑点称为太阳黑子,其实它是太阳表面由于温度较低而显得较暗的气体斑块。太阳黑子的多少和大小,往往作为太阳活动强弱的标志。太阳色球层上有时会出现一些突然增亮的斑块,叫做耀斑。耀斑爆发时会释放出巨大的能量。 6、太阳活动:指太阳表面的变化。活动周期是11年。常见的太阳活动有:太阳黑子(在光球层)、耀斑、日珥(在色球层)、太阳风(日冕层)等。太阳黑子的多少和大小是太阳活动强弱的主要标志。 8、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1)太阳黑子增多时,会导致紫外线增强或气候反常,伤害人类身体健康。(2)耀斑增强时,可以影响地球上的短波通讯,甚至使各类无线电通讯发生短时间的中断现象,产生磁暴现象。可使磁针剧烈颤动,不能正确指方向。(3)太阳风导致南北极极光的产生。 (4)影响地球上的气候、水文、地质及人类活动,甚至危及星际航行。在太阳活动增强时,人们要注意采取防嗮措施来避免太阳光中过强紫外线对皮肤的损伤。 9、观察太阳黑子常使用加滤镜的天文望远镜或涂黑的玻璃等。天文望远镜的使用:选择视野比较开阔的地方安放好天文望远镜,用寻星镜对准目标星体,用主镜观测目标星体。 注意:绝对不能用双筒望远镜或不加滤镜的天文望远镜直接观测太阳,否则会对眼睛造成永久损伤。 10、月球是地球唯一的天然卫星。 11、月球的直径约为3476千米,大约是地球的3/11,太阳的1/400。月球的体积很小,约为地球的1/49,质量只有地球的1/81。引力只有地球的1/6。月球和地球间的平均距离约为万千米,约为日地距离的1/400。为什么月亮跟太阳看起来差不多大(由于地月间的平均距离约日地距离的1/400,月球的直径约为太阳直径的1/400,因此,人在地球上看月球时就感觉它和太阳的大小差不多。) 12、月球本身不发光,我们看到的月球是太阳照亮的月面。月球表面明暗相间,亮区是高地,暗区是平原

浙教版科学错题集-地球与宇宙(带参考答案)

精心整理 科学错题集8——地球与宇宙(1-4节) 七()班姓名学号 【A 组基础巩固题】 1.[2012·杭州]太阳活动可直接造成地球上发生的下列现象是( ) A .酸雨 B .温室效应 C .火山喷发 D .短波通讯中断 2.早晨我们迎着太阳走,我们四周方位应是 ( ) A C 3.A C 4A C 4.[2013A C 5.2009A .6A C E G I K M .流星现象()N .植树造林() O .开露天音乐会()P .陨石坑() Q .白天和晚上的温差可以达到数百摄氏度() 7.[2012·咸宁]下列现象与地球自转密切相关的是( ) A .早穿皮袄午穿纱,晚围火炉吃西瓜 B .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 C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D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8.[2013·丹徒]在我国,处于同一纬度的A 、B 两地,某时刻A 刚好位于晨线上,B 位于A 的东侧,则B 地此时处于( ) A .昼半球 B .夜半球 C .昏线 D .晨线

9.下列现象中不能说明地球是在不停地绕地轴转动的是() A.昼夜交替B.四季更替C.太阳东升西落D.上述三项都不能说明10.下列城市中,新的一天最早到来的是() A.中国的北京B.日本的东京C.美国的纽约D.英国的伦敦

11.[2012·怀化]读“地球公转及其轨道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公转轨道是正圆 B.地球运行至A点大致是一月初 C.地球公转方向为自东向西 D.地球过A点时的运动速度略小于B点 12.在地上立一根杆子,它的杆影的方向是() A.肯定是向北B.不会向南C.在东北和西北之间D.任何方向都可能13.在地球上,一年中的每天正午日影总是朝北的地区是() A.赤道至北极圈B.北回归线至北极圈C.北回归线至北极D.赤道至北极 20.判断下列诗词所描述的月相是上弦月的是() A.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B.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C.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D.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21.如图4-4-5是一张日历,据此判断这一天晚上的月相是() 2013年3月大 18 星期一 癸巳年初七二月 清明公历4月4日农历二月廿四

七年级上册科学第三章_地球与宇宙复习提纲

第三章地球与宇宙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第一节地球 1、在“铅笔在篮球和木板上的移动”中发现在木板上移动原铅笔的长度,随着铅笔位置的移动 (会、不会)发生变化,在篮球上移动的铅笔长度,随着铅笔位置的移动______(会、不会)发生变化,以此证实了地球是个______。月食、天涯海角走不到边、远去帆船船身比桅杆(先、后)消失、麦哲伦环球航行等都能说明地球是一个球体。 2、地球是一个两极,赤道_______的球体。在太空中,地球看上去很圆的原因是它的两极半径 仅比赤道半径短____千米左右,仅差0.33%,因此,地球看上去是很圆的。地球赤道周长约为_________。 第二节地球仪和地图 3、地球仪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叫做经线,也称_________。国际上规定,通过英国伦敦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那条经线为0°经线,也叫________________。0°经线向东为_______,向西为______,东西经最大度数为_______,且各条经线长度________。呈状。 4、地球仪上,在南北两极中间,与两极________,并且与经线________的线叫做______。与它平行的线叫 做__________,它以北的称为_________,它以南的称________。两边各有_____,北极和南极的纬度分别是_______和_______。各条纬线的形状为________,它们长度的变化规律为由;纬度按度数的高低可分为(0°~30°)、(30°~60°)和(60°~90°)。 5、经线和纬线相互交织,构成了,它可以准确表示地球表面上________________。经线指示 ________方向,纬线指示________方向。 6、划分南北半球的纬线是,划分东西半球的经线是。 7、地图是以各种图式________,将地球表面的地理事物按照一定________缩小表面在平面纸上的图形。 8、要看懂地图,先要掌握________、________、这三个地图基本“语言”。其中比例尺表示 ,即。如比例尺为十万分之一的含义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比例尺常有、、三种表现方式。比例尺按其大小可分为(大于或等于1:100000)表示的范围________,描述的内容也较________,和____________(小于或等于1:100000)则反之。地图的方向常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表示。一般地图的方向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节太阳和月亮 9、___ __和__ ___是地球在宇宙中两个最重要的近邻,而_______是离地球最近的恒星。________是地 球的唯一天然卫星。

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下册-地球与宇宙 复习教案

第四章基础知识汇总 第一节:1.太阳(sun)是离地球最近的恒星。它是一颗自己能发光和发热的气体星球。太阳的直径约为140万千米,表面温度约为6000℃,中心温度高达1500万℃。太阳的直径:约140万千米,为地球的110倍。太阳的质量为地球的33万倍,体积为地球的130万倍,它与地球的平均距离约为1.5亿千米。太阳为地球表层和人类的活动提供了最重要的能量,地球上的生物和太阳息息相关。 2.光每秒传播 30万千米,太阳光到达地球需要约8.3分钟。 3.植物的哪些形态特点与太阳光有密切的关系? 答:植物的光合作用和植物的向光性与太阳光有密切的关系。 4、太阳是一个由炽热气体组成的球体,我们平时所看到的是太阳的大气层。太阳大气层从里到外可分为3层,依次为光球层、色球层和日冕层。平时我们看到的只是光球层。 5、人们把太阳光球层上的许多黑斑点称为太阳黑子,其实它是太阳表面由于温度较低而显得较暗的气体斑块。太阳黑子的多少和大小,往往作为太阳活动强弱的标志。太阳色球层上有时会出现一些突然增亮的斑块,叫做耀斑。耀斑爆发时会释放出巨大的能量。 6、太阳活动:指太阳表面的变化。活动周期是11年。常见的太阳活动有:太阳黑子(在光球层)、耀斑、日珥(在色球层)、太阳风(日冕层)等。太阳黑子的多少和大小是太阳活动强弱的主要标志。 7、太阳活动情况小结: 8、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1)太阳黑子增多时,会导致紫外线增强或气候反常,伤害人类身体健康。(2)耀斑增强时,可以影响地球上的短波通讯,甚至使各类无线电通讯发生短时间的中断现象,产生磁暴现象。可使磁针剧烈颤动,不能正确指方向。(3)太阳风导致南北极极光的产生。 (4)影响地球上的气候、水文、地质及人类活动,甚至危及星际航行。在太阳活动增强时,人们要注意采取防嗮措施来避免太阳光中过强紫外线对皮肤的损伤。 9、观察太阳黑子常使用加滤镜的天文望远镜或涂黑的玻璃等。天文望远镜的使用:选择视野比较开阔的地方安放好天文望远镜,用寻星镜对准目标星体,用主镜观测目标星体。 注意:绝对不能用双筒望远镜或不加滤镜的天文望远镜直接观测太阳,否则会对眼睛造成永久损伤。 10、月球是地球唯一的天然卫星。 11、月球的直径约为3476千米,大约是地球的3/11,太阳的1/400。月球的体积很小,约为地球的1/49,质量只有地球的1/81。引力只有地球的1/6。月球和地球间的平均距离约为38.44万平方千米,约为日地距离的1/400。由于地月间的平均距离约日地距离的1/400,月球的直径约为太阳直径的1/400,因此,人在地球上看月球时就感觉它和太阳的大小差不多。 12、月球本身不发光,我们看到的月球是太阳照亮的月面。月球表面明暗相间,亮区是高地,暗区是平原或盆地等地陷地带,分别被称为月陆和月海,平均高差为2——3千米。 13、月球上没空气和水,也没有生命。月球表面布满了大大小小的陨石坑——环形山,环形山主要是月球形成早期小天体撞击月球的产物,也有些是由古老的火山爆发形成。 14、由于月球引力小,保留不住大气,声音也无法传播,所以月球上是一个寂静无声、死气沉沉的世界。月球上既然没有大气层,当然就没有水汽,没有风、云、雨、雪等天气变化;昼夜温度差别很大,白天在阳光直射的地方,温度可达127℃,夜晚则降到一183℃。月球上没有空气,没有任何形态的水,因此也就没有生命的存在。在月球表面物体会变得很轻。 15、引力只有地球的1/6,登上月球的宇航员,穿着沉重的宇航服,拿着探测仪器,在月面行走还是轻飘飘的。 16、月球是人类探索宇宙的第一站,1969年7月20日,美国宇航员阿姆斯特朗第一个踏上月球,实现人

第四章 地球与宇宙复习提纲

第四章基础知识汇总 第一节太阳和月球:1140万千米,表面温度约为6000℃,中心温度高达1500万℃。太阳的直径约140万千米,太阳的质量为地球的33万倍,体积为地球的130万倍,它与地球的平均距离约为1.5亿千米。 2、光每秒传播30万千米,太阳光到达地球需要约8.3分钟。 3、太阳是一个由炽热气体组成的球体,我们平时所看到的是太阳的大气层。太阳大气层从里到外可分为3层,依次为光球层、色球层和日冕层。平时肉眼看到的只是光球层。 4、人们把太阳光球层上的许多黑斑点称为太阳黑子,其实它是太阳表面由于温度较低而显得较暗的气体斑块。太阳黑子的活动周期是11年。常见的太阳活动有:太阳黑子(发生在光球层)、耀斑(发生在色球层)、日珥(发生在色球层)、太阳风(发生在日冕层)等。太阳黑子的多少和大小是太阳活动强弱的主要标志。 5、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1)太阳黑子增多时,会导致紫外线增强或气候反常,伤害人类身体健康。(2)耀斑增强时,可以影响地球上的短波通讯,产生磁暴现象。可使磁针剧烈颤动,不能正确指方向。(3)太阳风导致南北极极光的产生。 (4)影响地球上的气候、水文、地质及人类活动,甚至危及星际航行。 (5)在太阳活动增强时,人们要注意采取防嗮措施来避免太阳光中过强紫外线对皮肤的损伤。 注意:绝对不能用双筒望远镜或不加滤镜的天文望远镜直接观测太阳,否则会对眼睛造成永久损伤。 6、月球是地球唯一的天然卫星。月球的体积很小,约为地球的1/49,质量只有地球的1/81。引力只有地球的1/6。月地距离约为日地距离的1/400。因此,人在地球上看月球时就感觉它和太阳的大小差不多。 7、月球本身不发光。月球表面明暗相间,亮区是高地,暗区是平原或盆地等地陷地带,分别被称为月陆和月海。 8、月球上没空气和水,也没有生命。月球表面布满了大大小小的陨石坑——环形山,环形山主要是月球形成早期小天体撞击月球的产物,也有些是由古老的火山爆发形成。 9、由于月球引力小,保留不住大气,声音也无法传播,所以月球上是一个寂静无声的世界。月球上没有空气,没有水汽,没有风、云、雨、雪等天气变化;昼夜温度差别很大。 第二节地球的自转1.地球的自转:地球绕地轴不停地旋转的运动。2.地球自转的方向:自西向东。 (1)从北极上空俯视,地球作逆时针方向旋转。(2)从南极上空俯视,地球作顺时针方向旋转。 2、课本第135页思考与讨论答案:地球每自转一周,白天和黑夜就更替一次,时间约24小时,即通常所说的1天,有利于生命的发展。地球适宜的自转周期,使地表日温度变化平缓,白天温度不会太高,晚

高三第一轮复习提纲之宇宙中的地球

高三第一轮复习提纲及练习《宇宙环境》 第一节人类认识的宇宙 一、人类目前观测到的宇宙 1、概念:四方上下曰宇,古往今来曰宙;宇宙空间上无边无际,时间上无始无终 2、特点:宇宙是物质的(由各种各样的天体组成的) 天体:恒星(2000多亿颗)、行星、卫星、星云、流星、彗星、及星际空间的气体和尘埃 天体有自然形成的,还有人造天体,如人造卫星、宇宙飞船、航天飞机等。 层次:宇宙>总星系(目前观测到的宇宙)>银河系&河外星系(约10亿个)>太阳系>地月系 二、宇宙中的地球 1、太阳系的组成及顺序 距日由近及远: 日地平均距离: 2、地球的普通性 由于地球的质量、体积、平均速度、公转、自转有自己的特点,但并不特殊。 3、地球的特殊性——有生命物质的条件 ①外部条件稳定的光照.安全的宇宙环境——大、小行星各行其道互不干扰 ②内部条件 日地距离适中(昼夜更替周期不长)—— 地球体积、质量适中—— 地球内部的物质运动—— 对应训练:新京报2009年10月1日报道,国家国防科工局昨日证实,中国首个火星探测器“萤火一号”将推迟发射,原因是要结伴去火星的俄罗斯“福布斯——土壤”火星探测器推迟至2011年发射。读地球与火星的相关资料表,回答1~2题。 1火星表面温度比地球表面温度低得多,主要原因可能是() A.火星距日较远 B.火星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特别强 C.火星大气保温作用非常弱 D.火星上昼夜更替周期比较长 2. 阳系中地球的独特性主要体现在 A.是太阳系中体积、质量最大的行星 B.是八大行星中质量最小的行星

C.既有自转运动,又有公转运动 D.是太阳系中唯一存在生命的行星 (2010·淄博一模)读下图,完成5~6题。 3. 图中太阳电池的运行轨道属于 A.恒星轨道 B.彗星轨道 C.行星轨道 D.卫星轨道 4 图中开发的能源类型是 A.太阳风 B.核能 C.太阳能 D.光能 第二节 太阳、月球与地球的关系 一、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 1、太阳辐射:太阳源源不断地以电磁波的形式向四周放射能量。 太阳辐射——太阳主要成分是H 、He ;能量来源——核聚变反应 l l 物体的温度愈高,放射能量最大值 的波长愈短,随 着物体温度不断 增高,最大辐射波长 由长向短位太阳辐射是短波 辐射,人、地 面和大气辐射 是长波辐射。 太阳辐射是否能全部到达地面? 2、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 第一,太阳辐射对地理环境形成和变化的影响——太阳辐射能是维持地表温度,促进地 球上的水、大气、生物活动和变化的主要动力。 第二,太阳辐射对人们生产和生活的影响——太阳辐射能是人们日常生活和生产所用的能源。 3、太阳辐射强度 定义:单位时间内投射到单位面积上的太阳辐射能量。 4 太阳高度角 (h )定义:太阳光线与地表水平面之间的夹角。(0°≤h ≤90 水平面上太阳辐射的计算:Sm ′ =Sm·sinh 名 称 波 段(nm) 占总能量的比例(%) 效 应 作 用 可见光 400—760 50 光效应 植物光合作用 红外区 >760 43 热效应 加热地球、大气和生物 紫外区 <400 7 化学效应 杀菌消毒、促进种子萌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