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生活应激事件量表

心理学生活应激事件量表
心理学生活应激事件量表

生活应激事件量表

霍姆斯和瑞(Ho1mes & Rahe,1967)曾经编制了一个应激评定量表。应激,又称“紧张状态”。对人来说,紧张源是很多的。霍姆斯和瑞编制的这个应激量表指出,人的应激主要由43种不同的事件造成,所有这些事件包含着个人生活的种种变化,要求人适应这些变化,如表3所示①,这些事件产生不同水平的应激。在这43种不同的事件里面,你去年一年总共碰到其中的多少个事件将你去年碰到的所有应激事件的应激程度数值全部加起来,所得总和是你去年全年总的应激程度。根据疾病的发生与应激程度的相关研究,霍姆斯和瑞把一年中个人所受的应激事件而产生的应激程度数值的150或更高的值定为生活转折点。如果这年的生活中应激总程度在150~199之间,那么下一年有37%的可能患病;若分值在200~299之间,则患病的可能性为51%;若分值在300以上,则患病的可能性为79%。也就是说,应激程度越大,患病的可能性也越大。

表生活应激事件量表

编号生活事件应激程度

1丧偶100

2离婚73

3夫妻分居65

4拘留63

5亲人死亡63

6个人患病或受伤53

7结婚50

8解雇47

9分居夫妻恢复同居45

10退休45

11家庭成员中有人生病44

12怀孕40

13性生活不协调39 14家庭添进人口39 15工作重新调整39 16经济状况改变38 17好友死亡37 18改变行业36 19夫妻争吵增多35 20抵押借债已超过万元31 21负债未还,抵押被没收30 22工作责任改变29 23子女离开家庭29 24与亲家发生矛盾29 25个人的杰出成就28 26配偶找到或失去工作26 27入学或毕业26 28生活条件变化25 29个人习惯改变24 30与上司发生矛盾23 31工作时间或环境改变20 32搬家20 33转学20 34娱乐方式改变19 35宗教活动改变19 36社会活动改变18 37抵押品价值或贷款少于万元17 38睡眠习惯改变16

39家人团聚的次数减少15

40饮食习惯改变15

41度假13

42过圣诞节12

43轻度违法11

① John W.Santrock, Psychology:the Science of Mind and Behavior,Wm.C.Brown Publishers,1988.P415—416。

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ASLEC)(包括评分规则及诊断标准)

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 ASLEC) 指导语:该量表由27个题目组成,每个题目都简单地陈述了一个生活事件,请仔细阅读每个题目,并思考在过去12个月内,您或您的家庭是否发生过下列事件?如果该事件未发生,请选A;如果该事件发生过,请继续考虑该事件给您造成的苦恼程度,若您觉得该事件没有造成影响,请选B;若造成了轻度影响,请选C;若造成了中度影响,请选D;若造成了重度影响,请选E;若造成了极重的影响,请选F。 项目 未 发生 无影响 轻度 影响 中度 影响 重度 影响 极重 影响 1被人误会或错怪 A B C D E F 2受人歧视冷遇 A B C D E F 3考试失败或成绩不理想 A B C D E F 4与同学或好友发生纠纷 A B C D E F 5生活规律(饮食、休息)等 明显变化 A B C D E F 6不喜欢上学 A B C D E F 7恋爱不顺利或失恋 A B C D E F 8长期远离家人不能团聚 A B C D E F 9学习负担重 A B C D E F 10与老师关系紧张 A B C D E F 11本人患急重病 A B C D E F 12亲友患急重病 A B C D E F 13亲友死亡 A B C D E F 14被盗或丢失东西 A B C D E F 15当众丢面子 A B C D E F 16家庭经济困难 A B C D E F 17家庭内部有矛盾 A B C D E F 18预期的评选(三好学生)落 空 A B C D E F 19受批评或处分 A B C D E F

20转学或休学 A B C D E F 21被罚款 A B C D E F 22升学压力 A B C D E F 23与人打架 A B C D E F 24遭父母打骂 A B C D E F 25家庭给你施加学习压力 A B C D E F 26意外惊吓,事故 A B C D E F 27其它的挫折事件 A B C D E F 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 ASLEC) 该量表由刘贤臣等编制,适应于对青少年尤其是中学生和大学生应激性生活事件发生频度和应激强度进行评定。该量表的结构简明,易于操作,经过对1473名中学生的测试,证明该量表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 作者对1365 名中学生(初中生816 名,高中生549 名) ,平均年龄14. 6士岁,男女生分别是822 名和543 名,进行测试,并对108 名学生 1 周后进行了再测验。 1.内部一致性各事件评分与总分间的相关系数从O. 24 到,平均为0的,Cronbachα系数为. 2. 分半信度用奇偶分半的方法,将27 个事件分成两部分,Spearman-Brown 校正分半信度系数为 3. 重测信度两次测试各事件和ASLEC 总分经T 检验均无显著性差异,各事件平均相关系数为,总分两次测验间的相关系数为。 4. 构想效度:主成份因子分析显示ASLEC 可用6 个因子来概括。 该量表包含6个因子: 1.人际关系因子:包括条目1、2、4、15、25 2 学习压力因子:包括条目3、9、16、18、22 3.受惩罚因子:包括条目17、18、19、20、21、23、24 4.丧失因子:包括条目12、13、14 5.健康适应因子:包括条目5、8、11、27 6.其他:包括条目6、7、23、24 5. 校标关联效度ASLEC 总分与应对方式问卷中消极应对分(r=和心理控制源量表(CNS-IE) 中外控分(r=. 呈显著正相关关系。此外,ASLEC 总分对焦

生活应激事件量表

生活应激事件量表 美国华盛顿大学医院精神病学家Holmes等对5000多人进行社会调查,把人类社会生活中遭受到的生活危机(life crisis)归纳并划分等级,编制了一张生活事件心理应激评定表(表5-1)。该评定表列出了43种生活变化事件,并以生活变化单位(life change units,LCU),为指标加以

(转引自G P.Paychology and Medicine,1981) (转引自G P.Paychology and Medicine,1981) 生活变故的人群中,37%有重大的健康变化;有重大生活变故者中,70%呈现重大健康变化。Holmes等提出,LCU一年累计超过300,则预示今后2年内将有重大的病患;后来又进一步提出,若一年LCU不超过150,来年可能是平安;LCU为150~300,则有50%的可能性来年患病;LCU 超过300,来年患病的可能性达70%。1976年他们报道。从回顾性和前瞻性调查表晨,心脏病猝死、心肌梗塞、结核病、白血病、糖尿病、多发性硬化等与LCU升高有明显关系。一般变为伴心理上丧失感(feeling of loss)的心理刺激,对于健康的危害最大。这种丧失感可以是具体的事或物,例如亲人死亡等;也可以是抽象的丧失感,例如工作的失败等。其中,尤以亲人(如配偶)丧亡的影响最大。有些研究工作者指出,丧失或亲人的丧亡能引起个体一种绝望无援(helplessness),束手无策)的情绪反应,此时个体不能从心理学和生物学上来应付环境的需求。在这一方面,已经作了许多调查研究。如有人对新近居丧的903名男性作了6年的追踪观察,并与年龄、性别相仿的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居丧的第一年对健康的影响最大,其死亡率为对照组的12倍,而第二、三年的影响已不甚显著。另有研究发现,中年丧偶者与同年龄组相比,对健康的影响更为明显。有一调查还发现,不仅是配偶死亡,而且子女或其它近亲的死亡对也有相当大的影响,一年内的死亡率为对照组的5倍。当然这此生活变故对于不同个体的影响不会是等同的。

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ASLEC)(包括评分规则及诊断标准)

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ASLEC) 指导语:该量表由27个题目组成,每个题目都简单地述了一个生活事件,请仔细阅读每个题目,并思考在过去12个月,您或您的家庭是否发生过下列事件?如果该事件未发生,请选A;如果该事件发生过,请继续考虑该事件给您造成的苦恼程度,若您觉得该事件没有造成影响,请选B;若造成了轻度影响,请选C;若造成了中度影响,请选D;若造成了重度影响,请选E;若造成了极重的影响,请选F。

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 ASLEC) 该量表由贤臣等编制,适应于对青少年尤其是中学生和大学生应激性生活事件发生频度和应激强度进行评定。该量表的结构简明,易于操作,经过对1473名中学生的测试,证明该量表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 作者对 1365 名中学生(初中生 816 名,高中生 549 名) ,平均年龄 14. 6士 3.4 岁,男女生分别是 822 名和 543 名,进行测试,并对 108 名学生 1 周后进行了再测验。 1.部一致性各事件评分与总分间的相关系数从O. 24 到 0.57 ,平均为0.45 0的,Cronbachα系数为 0.85 . 2. 分半信度用奇偶分半的方法,将27 个事件分成两部分,Spearman-Brown 校正分半信度系数为 0.880 3. 重测信度两次测试各事件和 ASLEC 总分经 T 检验均无显著性差异,各事件平均相关系数为 0.50,总分两次测验间的相关系数为0.69。 4. 构想效度:主成份因子分析显示ASLEC 可用 6 个因子来概括。 该量表包含6个因子: 1.人际关系因子:包括条目1、2、4、15、25 2 学习压力因子:包括条目3、9、16、18、22 3.受惩罚因子:包括条目17、18、19、20、21、23、24 4.丧失因子:包括条目12、13、14 5.健康适应因子:包括条目5、8、11、27 6.其他:包括条目6、7、23、24 5. 校标关联效度 ASLEC 总分与应对方式问卷中消极应对分 (r=0.31)和心理控制源量表 (CNS-IE) 中外控分 (r=.O.22) 呈显著正相关关系。此外,ASLEC 总分对焦虑自评量表(SAS) 评分(B=O.29) 和抑郁自评量表(SOS) 评分CB=0.20) 有显著的预测作用。 使用和统计方法: ASLEC为一自评量表,有27项可能给青少年带来心理反应的负性生活事件构成。评定期限依据研究目的而定,可为最近三个月、6个月、9个月或12个月。对每个事件的回答方式应先确定该事件在限定时间发生与否,若为

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ASLEC)

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ASLEC) 姓名______性别__年龄__文化程度______编号______过去l2个月内,你和你的家庭是否发生过下列事件?请仔细阅读下列每一个项目,如某事件发生过,并根据事件给你造成的苦恼程度在B-E选项中选择相应的项目。如果某事件未发生,选择A就可以了。 ━━━━━━━━━━━━━━━━━━━━━━━━━━━━━━━━━━━━━━━━━生活事件名称A:未发生发生过,对你影响的程度 ────────────────────── B:没有 C:轻度 D:中度 E:重度 F:极重 ─────────────────────────────────────────l.被人误会或错怪()()()()()()2.受人歧视冷遇()()()()()()3.考试失败或不理想()()()()()()4.与同学或好友发生纠纷()()()()()()5.生活习惯(饮食、休息等)明显变化()()()()()()6.不喜欢上学()()()()()()7.恋爱不顺利或失恋()()()()()()8.长期远离家人不能团聚()()()()()()9.学习负担重()()()()()()10.与老师关系紧张()()()()()()11.本人患急重病()()()()()()12.亲友患急重病()()()()()()13.亲友死亡()()()()()()14.被盗或丢失东西()()()()()()

15.当众丢面子()()()()()()16.家庭经济困难()()()()()()17.家庭内部有矛盾()()()()()()18.预期的评选(如三好学生)落空()()()()()()19.受批评或处分()()()()()()20.转学或休学()()()()()()21.被罚款()()()()()()22.升学压力()()()()()()23.与人打架()()()()()()24.遭父母打骂()()()()()()25.家庭给你施加学习压力()()()()()()26.意外惊吓,事故()()()()()()27.如有其他事件请说明()()()()()() ━━━━━━━━━━━━━━━━━━━━━━━━━━━━━━━━━━━━━━━━━ 该量表由刘贤臣等编制,适应于对青少年尤其是中学生和大学生应激性生活事件发生频度和应激强度进行评定。该量表的结构简明,易于操作,经过对1473名中学生的测试,证明该量表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 该量表包含6个因子: 1.人际关系因子:包括条目1、2、4、15、25 2 学习压力因子:包括条目3、9、16、18、22 3.受惩罚因子:包括条目17、18、19、20、21、23、24 4.丧失因子:包括条目12、13、14 5.健康适应因子:包括条目5、8、11、27 6.其他:包括条目6、7、23、24 使用和统计方法: ASLEC为一自评量表,有27项可能给青少年带来心理反应的负性生活事件构成。评定期限依据研究目的而定,可为最近三个月、6个月、9个月或12个月。对每个事件的回答方式应先确定该事件在限定时间内发生与否,若未发生过仅在未发生栏目内划“√”,若发生过则根据事件发生时的心理感受分为五级评定,即无影响(1)、轻度(2)、中度(3)、重度(4)或极重度(5)。完成该量表约需五分钟。 统计指标包括事件发生的频度和应激量两部分,事件未发生按无影响记,累计各事件的评分为总应激量。若进一步分析可分为6个因子进行统计。

生活事件量表LES-应激相关量表

生活事件量表LES-应激相关量表 生活事件量表(Life Events Scale,LES),由量表协作研究组张明园等到编制于1987年,该量表参考了国外Holmes和Dorenwend及国内其他人编制的量表和调查表,对10个省市的千余名正常人进行测试,取得了正常人群及不同年龄组的常模,已在临床和研究中应用。 LES共65个项目,包括职业、学习、婚姻、恋爱、家庭和子女、经济、司法、人际关系等方面常见的生活事件,每项的评分以我国正常人(常模)的调查均值计,分四个年龄组,青年(18~29岁),中年(30~49岁),更年(50~59岁)和老年(60岁以上)。 量表包括八个因子及四个综合评分: 因子:学习、婚姻、健康、家庭、工作与经济、人际关系、环境问题、法律与政治。 综合评分:负性事件、恶性事件、中性事件、总分。 生活事件量表 1、丧偶 2、子女死亡 3、父母死亡 4、离婚 5、父母离婚 6、夫妻感情破裂 7、子女出生8、被解雇 9、刑事处分10、家庭其他成员死亡 11、家庭成员患重病12、政治性冲击 13、子女行为不端14、结婚 15、家庭成员刑事处分16、失恋 17、婚外两性关系18、大量借贷 19、突出成就荣誉20、恢复政治名誉 21、重病、外伤22、严重差错事故 23、开始恋爱24、行政纪律处分 25、复婚26、子女学习困难 27、子女就业困难28、怀孕 29升学就业困难30、晋升 31、入党入团32、子女结婚 33、免职34、性生活障碍 35、家属行政处分36、名誉受损 37、中额借贷38、财产损失或遗失 39、退学40、好友去世 41、法律纠纷42、收入显著增减 43、遗失重要物品44、留级 45、夫妻严重争执46、搬家 47、领养寄子48、好友决裂 49、工作量明显增加50、小量借贷 51、退休52、工作性质改变 53、学习困难54、流产 55、家庭成员纠纷56、与上级冲突 57、入学、就业58、参军复员 59、受惊60、业余培训

生活事件量表评定量表

生活事件量表评定量表 (Life Event Scale,LES) 一、LES的目的和背景 使用“生活事件量表”的目的是对精神刺激进行定性和定量。 生活事件对心身健康的影响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业已促进了医学模式的转变。许多研究报告了生活事件与某些疾病的发生、发展或转归的相关关系。可是,大多数这类研究的结果不尽一致,甚至相互矛盾。原因是多方面的,生活事件的评定问题就是其中之一。 在研究生活事件评定的初级阶段,人们只注重那些较重大的生活事件,因而只统计某一段时期内较大事件发生的次数。次数越多,表示遭受的精神刺激越强。这种评定方法非常简单,不足之处是显而易见的。不同的生活事件引起的精神刺激可能大小不一,丢失一件衣物与经历一场浩劫是不能等量齐观的。于是,人们相信,每种生活事件理应具有其“客观”的刺激强度。从六十年代起,人们对各种生活事件的“客观定量”有了较多的研究兴趣。其中最有代表性的人物是美国的Holmes TH。他和Rahe于1967年编制了著名的“社会重新适应量表”(Social Readjustment Rcale,简称SRRS)。SRRS的理论假定是:任何形式的生活变化都需要个体动员

机体的应激资源去作新的适应,因而产生紧张。SRRS的计算方法是在累计生活事件次数的基础上进行加权计分,即对不同的生活事件给予不同的评分,然后累加得其总值。SRRS 加权的依据来自一个5000人的常模。在制定常模时,Holmes 等事先规定“丧偶事件”为1000分,“结婚事件”为500分,让被调查者以上述两事件的评为标准,按自己直接或间接的经验去评估其它种种生活事件的分数。然后求得每种事件(5000人)的平均值,将均值除以10,再取其整数作为该事件的标准化计分。SRRS选用了调查中发生频率较高的43项生活事件。SRRS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美国当时社会生活的实际情况,是科学地、客观地评定生活事件的开端。SRRS被推广到许多国家,再研究的结果显示相关系数多在0.85-0.99之间,被公认为评定生活事件的有效工具,甚至有人认为可以作为金标准以检测其它生活事件量表的效度。 我国于八十年代初引进SRRSI,使用者们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对生活事件的某些条目进行了修订或删增。有的将百分制改为十分制,有的则沿用Holmes的计分方法。这些生活事件量表的基本理论、计算方法均与SRRS类似,故它们与SRRS的一致性较高(r=0.643-0.887)。 SRRS及其类似的修订版比较适用于研究生活事件的客观属性和某一群体的价值取向。如果用于对个体精神刺激的

青少年自评生活事件量表

青少年自评生活事件量表(ASLEC) 指导语: A B C D E F 未发生未影响轻度影响中度影响重度影响极重度 1.被人误会或错怪 2.受人歧视冷遇 3.考试失败或不理想 4.与同学或好友发生纠纷 5.生活习惯(饮食、休息等)明显变化 6.不喜欢上学 7.恋爱不顺利或失恋 8.长期远离家人不能团聚 9.学习负担重 10.与老师关系紧张 11.本人患急重病 12.亲友患急重病 13.亲友死亡 14.被盗或丢失东西 15.当众丢面子 16.家庭经济困难 17.家庭内部有矛盾 18.预期的评选(如三好学生)落空 19.受批评或处分 20.转学或休学 21.被罚款 22.升学压力 23.与人打架 24.遭父母打骂 25.家庭给你施加学习压力 26.意外惊吓,事故 27.如有其他事件请说明 自从年H·Selye提出应激(stress)的概念以来,生活事件作为一种心理社会应激源对身心健康的影响引起广泛的关注。1967年Holme和Rahe编制了第一份包含43个项目的社会再适应量表(SRRS),开辟了生活事件量化研究的途径。由于不同民族、文化背景、年龄、性别及职业群体中生活事件发生的频度及认知评价方式的差异,针对特殊群体的生活事件量表也相继问世。青少年自评生活事件量表(Adolescent Self-Rating Life Events Check List ASLEC)是在综括国内外文献的基础上,结合青少年的生理心理特点和所扮演的家庭社会角色,于1987年编制的。 使用和统计方法:

ASLEC属于自评问卷,由27项可能给青少年带来心理反应的负性生活事件构成。评定期限依研究目的而定,可为最近3个月、6个月、9个月或12个月。对每个事件的回答方式应先确定该事件在限定时间内发生与否,未发生过则选择未发生①,若发生过则根据事件发生时的心理感受分5级评定,即无影响②、轻度③、中度④、重度⑤、极重度⑥。 适用范围: 适用于青少年尤其是中学生和大学生生活事件发生频度和应激强度的评定。ASLEC的六个维度因子:(6因子可解释全量表44%的变异) Ⅰ人际关系因子包括条目1、2、4、15、25。 Ⅱ学习压力因子包括条目3、9、16、18、22。 Ⅲ受惩罚因子包括条目17、18、19、20、21、23、24。 Ⅳ丧失因子包括条目12、13、14。 Ⅴ健康适应因子包括条目5、8、11、27。 Ⅵ其他包括条目6、7、23、24。

心理学生活应激事件量表

生活应激事件量表 霍姆斯和瑞(Ho1mes&Rahe,1967)曾经编制了一个应激评定量表。应激,又称“紧张状态”。对人来说,紧张源是很多的。霍姆斯和瑞编制的这个应激量表指出,人的应激主要由43种不同的事件造成,所有这些事件包含着个人生活的种种变化,要求人适应这些变化,如表3所示①,这些事件产生不同水平的应激。在这43种不同的事件里面,你去年一年总共碰到其中的多少个事件?将你去年碰到的所有应激事件的应激程度数值全部加起来,所得总和是你去年全年总的应激程度。根据疾病的发生与应激程度的相关研究,霍姆斯和瑞把一年中个人所受的应激事件而产生的应激程度数值的150或更高的值定为生活转折点。如果这年的生活中应激总程度在150~199之间,那么下一年有37%的可能患病;若分值在200~299之间,则患病的可能性为51%;若分值在300以上,则患病的可能性为79%。也就是说,应激程度越大,患病的可能性也越大。 表生活应激事件量表 编号生活事件应激程度 1 丧偶100 2 离婚73 3 夫妻分居65 4 拘留63 5 亲人死亡63 6 个人患病或受伤53 7 结婚50 8 解雇47 9 分居夫妻恢复同居45 10 退休45 11 家庭成员中有人生病44 12 怀孕40 13 性生活不协调39 14 家庭添进人口39 15 工作重新调整39 16 经济状况改变38 17 好友死亡37 18 改变行业36 19 夫妻争吵增多35 20 抵押借债已超过万元31 21 负债未还,抵押被没收30 22 工作责任改变29 23 子女离开家庭29 24 与亲家发生矛盾29 25 个人的杰出成就28 26 配偶找到或失去工作26 27 入学或毕业26

生活事件量表

生活事件量表

————————————————————————————————作者: ————————————————————————————————日期:

生活事件量表 一、 LES的目的和背景: 使用“生活事件量表”的目的是对精神刺激进行定性和定量。 生活事件对心身健康的影响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也已足进了医学模式的转变。许多研究报告了生活事件与某些疾病的发生、发展或转归的相关关系。可是,大多数这类研究的结果不大一致,甚至相互矛盾。原因是多方面的,生活事件的评定问题就是起其中之一。 在研究生活事件评定的初级阶段,人们只注重那些较重大的生活事件,因而只统计某一段时间内较大事件发生的次数。次数越多,表示遭受的精神刺激越强,着中评定方法非常的简单,不组之处是显而易见的,。不同的生活事件引起的精神刺激可能大小不一样,丢失一件衣物与经历场浩劫是不一样的。于是人们相信,每中生活事件理应具有其客观的刺激强度。从六十年代起,人们对各种生活事件的客观定量有了较多的研究兴趣。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是美国的Holmes TH。他和RAHE于1967年编制了著名的“社会重新适应量表”(Scoial Readdjustment Rcale,简称SRRS)。SRRSD的理论假设是:任何形式的生活变化都需要个体动员机体的应激资源去做新的适应,因而产生紧张。SRRS是计算方法是在累计生活事件次数的基础上进行加权记分,即对不同的生活事件给予不同的评分,然后累加得其总值。SRRS加权的依据来自一个5000人的常模。在制定常模时,Holmes等事先规定”丧偶事件“为1000分,”结婚事件“为500分,让被调查者以上述两件事件的评为标准,按自己直接或间接的经验去评估其他种种生活事件的分数。然后求得每种事件(5000人)的平均值,将均值除以10,再去其整数作为该事件的标准化评分。SRRS选用了调查中发生频率较高的43项生活事件。SRRS在一定的程度上反映了美国当时的社会生活的实际情况,是科学地、客观地评定生活事件的开端。SRRS被推广的许多的国家,再研究的结果显示相关系数在0.85-0.99之间,被公认为评定生活事件的有效工具,甚至有人认为可以做为金标准以检测其他生活事件量表的效度。

心理学生活应激事件量表精选版

心理学生活应激事件量 表 Document serial number【KKGB-LBS98YT-BS8CB-BSUT-BST108】

生活应激事件量表 霍姆斯和瑞(Ho1mes&Rahe,1967)曾经编制了一个应激评定量表。应激,又称“紧张状态”。对人来说,紧张源是很多的。霍姆斯和瑞编制的这个应激量表指出,人的应激主要由43种不同的事件造成,所有这些事件包含着个人生活的种种变化,要求人适应这些变化,如表3所示①,这些事件产生不同水平的应激。在这43种不同的事件里面,你去年一年总共碰到其中的多少个事件?将你去年碰到的所有应激事件的应激程度数值全部加起来,所得总和是你去年全年总的应激程度。根据疾病的发生与应激程度的相关研究,霍姆斯和瑞把一年中个人所受的应激事件而产生的应激程度数值的150或更高的值定为生活转折点。如果这年的生活中应激总程度在150~199之间,那么下一年有37%的可能患病;若分值在200~299之间,则患病的可能性为51%;若分值在300以上,则患病的可能性为79%。也就是说,应激程度越大,患病的可能性也越大。 表生活应激事件量表 编号生活事件应激程度 1丧偶100 2离婚73 3夫妻分居65 4拘留63 5亲人死亡63 6个人患病或受伤53 7结婚50 8解雇47 9分居夫妻恢复同居45 10退休45 11家庭成员中有人生病44 12怀孕40 13性生活不协调39 14家庭添进人口39 15工作重新调整39 16经济状况改变38 17好友死亡37 18改变行业36 19夫妻争吵增多35 20抵押借债已超过万元31 21负债未还,抵押被没收30 22工作责任改变29 23子女离开家庭29 24与亲家发生矛盾29 25个人的杰出成就28 26配偶找到或失去工作26

青少年自评生活事件量表

For personal use only in study and research; not for comme rcial use 青少年自评生活事件量表(ASLEC) 指导语: A B C D E F 未发生未影响轻度影响中度影响重度影响极重度 1.被人误会或错怪 2.受人歧视冷遇 3.考试失败或不理想 4.与同学或好友发生纠纷 5.生活习惯(饮食、休息等)明显变化 6.不喜欢上学 7.恋爱不顺利或失恋 8.长期远离家人不能团聚 9.学习负担重 10.与老师关系紧张 11.本人患急重病 12.亲友患急重病 13.亲友死亡 14.被盗或丢失东西 15.当众丢面子 16.家庭经济困难

17.家庭内部有矛盾 18.预期的评选(如三好学生)落空 19.受批评或处分 20.转学或休学 21.被罚款 22.升学压力 23.与人打架 24.遭父母打骂 25.家庭给你施加学习压力 26.意外惊吓,事故 27.如有其他事件请说明 自从年H·Selye提出应激(stress)的概念以来,生活事件作为一种心理社会应激源对身心健康的影响引起广泛的关注。1967年Holme和Rahe编制了第一份包含43个项目的社会再适应量表(SRRS),开辟了生活事件量化研究的途径。由于不同民族、文化背景、年龄、性别及职业群体中生活事件发生的频度及认知评价方式的差异,针对特殊群体的生活事件量表也相继问世。青少年自评生活事件量表(Adolescent Self-Rating Life Events Check List ASLEC)是在综括国内外文献的基础上,结合青少年的生理心理特点和所扮演的家庭社会角色,于1987年编制的。 使用和统计方法: ASLEC属于自评问卷,由27项可能给青少年带来心理反应的负性生活事件构成。评定期限依研究目的而定,可为最近3个月、6个月、9个月或12个月。对每个事件的回答方式应先确定该事件在限定时间内发生与否,未发生过则选择未发生①,若发生过则根据事件发生时的心理感受分5级评定,即无影响②、轻度③、中度④、重度⑤、极重度⑥。 适用范围: 适用于青少年尤其是中学生和大学生生活事件发生频度和应激强度的评定。ASLEC的六个维度因子:(6因子可解释全量表44%的变异) Ⅰ人际关系因子包括条目1、2、4、15、25。 Ⅱ学习压力因子包括条目3、9、16、18、22。 Ⅲ受惩罚因子包括条目17、18、19、20、21、23、24。

(完整版)心理学生活应激事件量表

生活应激事件量表 霍姆斯和瑞(Holmes & Rahe, 1967)曾经编制了一个应激评定量表。应激,又称“紧 张状态”。对人来说,紧张源是很多的。霍姆斯和瑞编制的这个应激量表指出,人的应激主要由43种不同的事件造成,所有这些事件包含着个人生活的种种变化,要求人适应这些变化,如表3所示①,这些事件产生不同水平的应激。在这43种不同的事件里面,你去年一 年总共碰到其中的多少个事件?将你去年碰到的所有应激事件的应激程度数值全部加起来,所得总和是你去年全年总的应激程度。根据疾病的发生与应激程度的相关研究,霍姆斯和瑞 把一年中个人所受的应激事件而产生的应激程度数值的150或更高的值定为生活转折点。如 果这年的生活中应激总程度在150?199之间,那么下一年有37%的可能患病;若分值在 200?299之间,则患病的可能性为51% ;若分值在300以上,则患病的可能性为79%。也 就是说,应激程度越大,患病的可能性也越大。 表生活应激事件量表 编号生活事件应激程度 1丧偶100 2离婚73 3夫妻分居65 4拘留63 5亲人死亡63 6个人患病或受伤53 7结婚50 8解雇47 9分居夫妻恢复冋居45 10退休45 11家庭成员中有人生病44 12怀孕40 13性生活不协调39 14家庭添进人口39 15工作重新调整39 16经济状况改变38 17好友死亡37 18改变行业36 19夫妻争吵增多35 20抵押借债已超过万兀31 21负债未还,抵押被没收30 22工作责任改变29 23子女离开家庭29 24与亲家发生矛盾29 25个人的杰出成就28 26配偶找到或失去工作26 27入学或毕业26 28生活条件变化25 29个人习惯改变24

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ASLEC)(包括评分规则及诊断标准)

、 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 ASLEC) 指导语:该量表由27个题目组成,每个题目都简单地陈述了一个生活事件,请仔细阅读每个题目,并思考在过去12个月内,您或您的家庭是否发生过下列事件如果该事件未发生,请选A;如果该事件发生过,请继续考虑该事件给您造成的苦恼程度,若您觉得该事件没有造成影响,请选B;若造成了轻度影响,请选C;若造成了中度影响,请选D;若造成了重度影响,请选E;若造成了极重的影响,请选F。

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 ASLEC) 该量表由刘贤臣等编制,适应于对青少年尤其是中学生和大学生应激性生活事件发生频度和应激强度进行评定。该量表的结构简明,易于操作,经过对1473名中学生的测试,证明该量表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 作者对 1365 名中学生(初中生 816 名,高中生 549 名) ,平均年龄 14. 6士岁,男女生分别是 822 名和 543 名,进行测试,并对 108 名学生 1 周后进行了再测验。 1.内部一致性各事件评分与总分间的相关系数从O. 24 到,平均为 0的,Cronbachα系数为 . 2. 分半信度用奇偶分半的方法,将27 个事件分成两部分,Spearman-Brown 校正分半信度系数为 3. 重测信度两次测试各事件和 ASLEC 总分经 T 检验均无显著性差异,各事件平均相关系数为,总分两次测验间的相关系数为。 4. 构想效度:主成份因子分析显示ASLEC 可用 6 个因子来概括。 该量表包含6个因子: 1.人际关系因子:包括条目1、2、4、15、25 2 学习压力因子:包括条目3、9、16、18、22 3.受惩罚因子:包括条目17、18、19、20、21、23、24 4.丧失因子:包括条目12、13、14 5.健康适应因子:包括条目5、8、11、27 6.其他:包括条目6、7、23、24 5. 校标关联效度 ASLEC 总分与应对方式问卷中消极应对分 (r=和心理控制源量表 (CNS-IE) 中外控分 (r=. 呈显著正相关关系。此外,ASLEC 总分对焦虑自评量表(SAS) 评分 (B= 和抑郁自评量表 (SOS) 评分 CB= 有显著的预测作用。 使用和统计方法: ASLEC为一自评量表,有27项可能给青少年带来心理反应的负性生活事件构成。评定期限依据研究目的而定,可为最近三个月、6个月、9个月或12个月。对每个事件的回答方式应先确定该事件在限定时间内发生与否,若为发生过仅在未发生栏目内划“√”,若发生过则根据事件发生时的心理感受分为五级评定,即无影响(1)、轻度(2)、中度(3)、重度(4)或极重度(5)。完成该量表约需五分钟。 统计指标包括事件发生的频度和应激量两部分,事件未发生按无影响记,累计各事件的评分为总应激量。若进一步分析可分为6个因子进行统计。

创伤后应激障碍量表平民版

创伤后应激障碍自评量表(PCL-C) 姓名()性别()年龄()检查日期()下表中的问题和症状是人们通常对一些紧张生活经历的反应。请仔细阅个月内打扰您的程度,在右框选择打分。

得分: 检查者: PTSD检查表平时版(The PTSD Cheeklist-CivilianVersion,PCL-C)评分标准 参考值范围为38~47 17-37分:无明显PTSD症状 38-49分:有一定程度的PTSD症状 50-85分:有较明显PTSD症状,可能被诊断为PTSD (结果非诊断性,仅供参考) 介绍:PTSD检查表平时版(The PTSD Cheeklist-CivilianVersion,PCL-C)是美国创伤后应激障碍研究中心行为科学分部于1994年11月根据DSM一W制定的,由17项条目组成的PTSD症状调查表。中文译文是由姜潮教授、美国纽约州立大学布法罗学院张杰教授和美国PTSD研究中心经过多次中英文双译于2003年7月完成。PCL一C量表是专为评价普通人在平时生活(与战争相对而言)中遭遇创伤后的体验而设计的。它要求被试根据自己在过去的一个月被问题和抱怨打扰程度打分,分5个等级,1“一点也不”、2“有一点”、3“中度的”、4“相当程度的”、5“极度的”。可分为4个因素,分别为:警觉增高反应;回避反应;创伤经历反复重现反应;社会功能缺失反应。累计各项的总分(17一85),分数越高,代表PTSD发生的可能性越大。此表基于症状的数量和严重程度而提供一个连续的评分,是一个多纬度观察PTSD的工具,可以对临床治疗护理提供对PTSD主要症状更详尽的描述,还可在临床研究中作为评价心理干预效果的工具。在美国,PCL-C量表常作为PTSD症状诊断和干预或治疗PTSD的效果评价量表。 经研究PCL-C中文版具有较良好的信度和效度,并具有较好的区分度。

生活事件量表48

生活事件量表 一、 LES的目的和背景: 使用“生活事件量表”的目的是对精神刺激进行定性和定量。 生活事件对心身健康的影响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也已足进了医学模式的转变。许多研究报告了生活事件与某些疾病的发生、发展或转归的相关关系。可是,大多数这类研究的结果不大一致,甚至相互矛盾。原因是多方面的,生活事件的评定问题就是起其中之一。 在研究生活事件评定的初级阶段,人们只注重那些较重大的生活事件,因而只统计某一段时间内较大事件发生的次数。次数越多,表示遭受的精神刺激越强,着中评定方法非常的简单,不组之处是显而易见的,。不同的生活事件引起的精神刺激可能大小不一样,丢失一件衣物与经历场浩劫是不一样的。于是人们相信,每中生活事件理应具有其客观的刺激强度。从六十年代起,人们对各种生活事件的客观定量有了较多的研究兴趣。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是美国的Holmes TH。他和RAHE于1967年编制了著名的“社会重新适应量表”(Scoial Readdjustment Rcale,简称SRRS)。SRRSD的理论假设是:任何形式的生活变化都需要个体动员机体的应激资源去做新的适应,因而产生紧张。SRRS是计算方法是在累计生活事件次数的基础上进行加权记分,即对不同的生活事件给予不同的评分,然后累加得其总值。SRRS加权的依据来自一个5000人的常模。在制定常模时,Holmes等事先规定”丧偶事件“为1000分,”结婚事件“为500分,让被调查者以上述两件事件的评为标准,按自己直接或间接的经验去评估其他种种生活事件的分数。然后求得每种事件(5000人)的平均值,将均值除以10,再去其整数作为该事件的标准化评分。SRRS选用了调查中发生频率较高的43项生活事件。SRRS在一定的程度上反映了美国当时的社会生活的实际情况,是科学地、客观地评定生活事件的开端。SRRS被推广的许多的国家,再研究的结果显示相关系数在0.85-0.99之间,被公认为评定生活事件的有效工具,甚至有人认为可以做为金标准以检测其他生活事件量表的效度。

生活事件量表(Life Event Scale,LES)

生活事件量表 (Life Event Scale,LES) 一、LES的目的和背景 使用“生活事件量表”的目的是对精神刺激进行定性和定量。 生活事件对心身健康的影响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业已促进了医学模式的转变。许多研究报告了生活事件与某些疾病的发生、发展或转归的相关关系。可是,大多数这类研究的结果不尽一致,甚至相互矛盾。原因是多方面的,生活事件的评定问题就是其中之一。 在研究生活事件评定的初级阶段,人们只注重那些较重大的生活事件,因而只统计某一段时期内较大事件发生的次数。次数越多,表示遭受的精神刺激越强。这种评定方法非常简单,不足之处是显而易见的。不同的生活事件引起的精神刺激可能大小不一,丢失一件衣物与经历一场浩劫是不能等量齐观的。于是,人们相信,每种生活事件理应具有其“客观”的刺激强度。从六十年代起,人们对各种生活事件的“客观定量”有了较多的研究兴趣。其中最有代表性的人物是美国的Holmes TH。他和Rahe于1967年编制了著名的“社会重新适应量表”(Social Readjustment Rcale,简称SRRS)。SRRS的理论假定是:任何形式的生活变化都需要个体动员机体的应激资源去作新的适应,因而产生紧张。SRRS的计算方法是在累计生活事件次数的基础上进行加权计分,即对不同的生活事件给予不同的评分,然后累加得其总值。SRRS加权的依据来自一个5000人的常模。在制定常模时,Holmes等事先规定“丧偶事件”为1000分,“结婚事件”为500分,让被调查者以上述两事件的评为标准,按自己直接或间接的经验去评估其它种种生活事件的分数。然后求得每种事件(5000人)的平均值,将均值除以10,再取其整数作为该事件的标准化计分。SRRS选用了调查中发生频率较高的43项生活事件。SRRS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美国当时社会生活的实际情况,是科学地、客观地评定生活事件的开端。SRRS被推广到许多国家,再研究的结果显示相关系数多在0.85-0.99之间,被公认为评定生活事件的有效工具,甚至有人认为可以作为金标准以检测其它生活事件量表的效度。 我国于八十年代初引进SRRSI,使用者们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对生活事件的某些条目进行了修订或删增。有的将百分制改为十分制,有的则沿用Holmes的计分方法。这些生活事件量表的基本理论、计算方法均与SRRS类似,故它们与SRRS的一致性较高(r=0.643-0.887)。

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计分最新版

[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试题 测验指导语: 该量表由27个题目组成,每个题目都简单地陈述了一个生活事件,请仔细阅读每个题目,并 思考在过去12个月内,您或您的家庭是否发生过下列事件?如果该事件未发生,请选A;如果该事件发生过,请继续考虑该事件给您造成的苦恼程度,若您觉得该事件没有造成影响,请选B;若造成了轻度影响,请选C;若造成了中度影响,请选D;若造成了重度影响,请选E;若造成了极重的影响,请选F。 (1)这些题目用于测试您的个人情况,没有对错之分,请您根据第一反应如实做答 2)请结合最近12个月的情况与相应描述对照。 3)对每一个题目都要有而且只能有一个选择,不要遗漏,也不要多选。 4)请将您的答案记录在答题纸上,不要在题本上做任何记号。..000000000 姓名:性别:学号:班级:血型: 出生日期: 未 无影响轻度中度重度极重 发生影响影响影响影响1被人误会或错怪 A B C D E F 2受人歧视冷遇 A B C D E F 3考试失败或成绩不理想 A B C D E F 4与同学或好友发生纠纷 A B C D E F 5生活规律(饮食、休息)等明 显变化 A B C D E F 6不喜欢上学 A B C D E F 7恋爱不顺利或失恋 A B C D E F 8长期远离家人不能团聚 A B C D E F 9学习负担重 A B C D E F 10与老师关系紧张 A B C D E F 11本人患急重病 A B C D E F 12亲友患急重病 A B C D E F 13亲友死亡 A B C D E F 14被盗或丢失东西 A B C D E F 15当众丢面子 A B C D E F 16家庭经济困难 A B C D E F 17家庭内部有矛盾 A B C D E F 18预期的评选(三好学生)落空 A B C D E F 19受批评或处分 A B C D E F 20转学或休学 A B C D E F 21被罚款 A B C D E F 22升学压力 A B C D E F 23与人打架 A B C D E F

生活事件量表

生活事件量表 性别:年龄:职业:婚姻状况:填表日期:年月日 指导语:下面是每个人都有可能遇到的一些日常生活事件,究竟是好事还是坏事,可根据个人情况自行判断。这些事件可能对个人有精神上的影响(体验为紧张、压力、兴奋或苦恼等),影响的轻重程度是各不相同的。影响持续的时间也不一样。请您根据自己的情况,实事求是地回答下列问题,填表不记姓名,完全保密,请在最合适的答案上打钩。 答题纸

(一)测验的实施 1.测验材料 生活事件量表(Life Event Scale,LES)有多个版本,我们这里所选用的是由杨德森、张亚林1986年编制的生活事件量表。LES共含有48条我国较常见的生活事件,包括三方面的问题。一是家庭生活方面(28条),二是工作学习方面(13条),三是社交及其他方面(7条)。 2.适用范围 LES适用于16岁以上的正常人、神经症、身心疾病、各种躯体疾病求助者以及自知力恢复的重性精神病求助者,主要应用于: (1)神经症、身心疾病、各种躯体疾病及重性精神疾病的病因学研究; (2)指导心理治疗、危机干预,使心理治疗和医疗干预更有针对性; (3)甄别高危人群,预防精神疾病和身心疾病,对LES高者加强预防工作; (4)指导正常人了解自己的精神负荷、维护身心健康,提高生活质量。 3.施测步骤 LES属自评量表,填写者须仔细阅读和领会指导语,然后逐条一一过目。根据调查者的要求,填写者首先将某一时间范围内(通常为一年内)的事件记录下来。有的事件虽然发生在该时间范围之前,如果影响深远并延续至今,可作为长期性事件记录。然后,由填写者根据自身的实际感受而不是按常理或伦理道德观念去判断那些经历过的事件对本人来说是好事或是坏事?影响程度如何?影响持续的时间有多久?对于表上已列出但并未经历的事件应一一注明“未经历”,不留空白,以防遗漏。 (二)测验的记分 一过性的事件如流产、失窃要记录发生次数,长期性事件如住房拥挤、夫妻分居等不到半年记为1次,超过半年记为2次。影响程度分为5级,从毫无影响到影响极重分别记0、1、2、3、4分,即无影响=0分、轻度=1分、中度=2分、重度=3分、极重=4分。影响持续时间分三月内、半年内、一年内、一年以上共4个等级,分别记1、2、3、4分。 生活事件刺激量的计算方法: 1.某事件刺激量=该事件影响程度分×该事件持续时间分×该事件发生次数 2.正性事件刺激量=全部好事刺激量之和

大学生生活应激评定量表

大学生生活应激评定量表 年级________ 性别_________ 年龄__________ 指导语: 1.下面有一些问题,要求被试将某个时间范围内的生活事件记录下来,根据自 己实际感受而不是常理或是道德观念去判断这些事件对本人的影响、影响持续时间及影响的程度等。 2.如果没有则只需在未发生标记√,反之填写后两项,请在尽量短时间内完成。 3.本次测量非实名制记录,且会对个人信息进行保密,请放心填写。 未发生发生影响持续时间 轻度中度重度3个月内5个月内1年内1年以上例:搬家( ) ( √) ( ) ( ) ( √) ( ) ( ) ( ) 1.升入大学( ) ( ) ( ) ( ) ( ) ( ) ( ) ( ) 2.与室友关系不融洽( ) ( ) ( ) ( ) ( ) ( ) ( ) ( ) 3.旅行或度假( ) ( ) ( ) ( ) ( ) ( ) ( ) ( ) 4.失窃、财产损失( ) ( ) ( ) ( ) ( ) ( ) ( ) ( ) 5.入团入党( ) ( ) ( ) ( ) ( ) ( ) ( ) ( ) 6.期末考试产生压力( ) ( ) ( ) ( ) ( ) ( ) ( ) ( ) 7.恋爱( ) ( ) ( ) ( ) ( ) ( ) ( ) ( ) 8.恋爱失败( ) ( ) ( ) ( ) ( ) ( ) ( ) ( ) 9.自身或爱人生病( ) ( ) ( ) ( ) ( ) ( ) ( ) ( ) 10.被人误会、错怪( ) ( ) ( ) ( ) ( ) ( ) ( ) ( ) 11.意外事故( ) ( ) ( ) ( ) ( ) ( ) ( ) ( ) 12.与父母关系不和( ) ( ) ( ) ( ) ( ) ( ) ( ) ( ) 13.亲人朋友的逝世( ) ( ) ( ) ( ) ( ) ( ) ( ) ( ) 14.父母间的不和( ) ( ) ( ) ( ) ( ) ( ) ( ) ( ) 15.个人获得突出成绩( ) ( ) ( ) ( ) ( ) ( ) ( ) ( ) 16.不满所在学校专业( ) ( ) ( ) ( ) ( ) ( ) ( ) ( ) 17.与好友决裂或分离( ) ( ) ( ) ( ) ( ) ( ) ( ) ( ) 18.学习困难( ) ( ) ( ) ( ) ( ) ( ) ( ) ( ) 19.家庭增加新成员( ) ( ) ( ) ( ) ( ) ( ) ( ) ( ) 20.父母的离职( ) ( ) ( ) ( ) ( ) ( ) ( ) ( ) 21.孤独没有知心朋友( ) ( ) ( ) ( ) ( ) ( ) ( ) ( ) 22.考试挂科( ) ( ) ( ) ( ) ( ) ( ) ( ) ( ) 23.学习压力大( ) ( ) ( ) ( ) ( ) ( ) ( ) ( ) 24.家庭经济情况( ) ( ) ( ) ( ) ( ) ( ) ( ) ( ) 25.第一次远走他乡( ) ( ) ( ) ( ) ( ) ( ) ( ) ( ) 26.饮食睡眠规律改变( ) ( ) ( ) ( ) ( ) ( ) ( ) ( ) 27.感情困惑( ) ( ) ( ) ( ) ( ) ( ) ( ) ( ) 28.性问题困扰( ) ( ) ( ) ( ) ( ) ( ) ( ) (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