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辩证法习题

自然辩证法习题
自然辩证法习题

1.创造性思维方法的特征、含义、基本过程、主要形式、怎么样培养

特征:(1)思维的新颖性。它以“新、独、特”的差性来标新立异的。(2)奇妙的想象力。想象是人们在一定的知识的基础上对记忆中的信息经过加工和组合而创造出新的形象或观念的思维活动。(3)勇敢的开拓性。开拓性应是带有探索性和创新性的思维过程和思维结果,是在前人未曾达到的水平上进行创新的结果(4) 全方位的开放性。思维创新的本质在于方法的创新,没有新的方法,就不会有创造性思维火花的产生。(5) 思维的灵活性,创造性思维的发挥要具备动态多变性能,要随着主题和环境的变化而变化,不断调整自己的思维结构,以适应客观条件变化的需要。(6)思维的综合性

含义:非逻辑性思维且在实践和感性认识的基础上,利用人脑有意识的非逻辑性思维和逻辑性思维能力,在深入研究和认识事物的具体细节的基础上,发挥想象、直觉、幻想、灵感的作用。基本过程:(1)准备过程—问题提出。(2)酝酿过程—问题求解。(3)豁朗过程—问题的头破。(4)验证过程—问题成果的证明和检验。主要形式(1)想象思维又称非逻辑思维,(2)联想思维包括;(接近、相似、对比、因果)联想(3)幻想思维。如何培养:(1)良好的知识结构系统(开放的知识结构,动态的知识平衡系统,纵横交叉的知识组合系统)(2)特有的意志系统(坚定的自信心,强烈的竞争意识,顽强的毅力,果断、动机和兴趣,注意力记忆力和想象力)(3)克服习惯和情感方面的障碍(4)创造性人才的道德品格系统(5)确立现身科学奉献社会的崇高理想(6)坚持真理无私无畏的科学精神(7)实事求是亲身实践的科学态度。

2.直觉在科学创造中的作用及局限性和产生条件

作用:(1)在科学创造中,科学家依据直觉进行选择(2)直觉可以帮助科学家在创造活动中作出预见(3)直觉在科学创造中提出新的概念和理论。局限性:(1)容易将判断局限在观察范围内(2)直觉常常会把两个风马牛不相及的事件纳入到虚假的联系中。产生条件:(1)积累丰厚的知识经验具有合理的知识结构(2)多角度执着思考问题,摆脱习惯思维的束缚(3)转移注意力,处于轻松愉快的状态

3.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特征意义。本质是批判的、革命的,而不是僵化、保守的。特征:(1)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2)自然史和人类史的统一(3)天然自然和人化自然的统一(4)人与自然对象关系是能动性和受动性的统一。意义:(1)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创立,实现了自然观发展史上革命性变革(2)为马克思主义的科学观、科学方法论及科学与社会的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3)为科学与技术提供了世界观、认识论、方法论与价值论的理论前提(4)为自然科学与人的科学

的结合提供了理论依据。

4.自然演化过程的阶段与其特征

地壳演化简史(一)太古代(距今约25亿年之前)太古代的后期出现一些形态简单的无真正细胞核的细菌和蓝藻,(二)元古代(距今25亿—6亿年前)这时出现了数量较多的能进行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较原始的低等植物,如绿藻、轮藻、褐藻、红藻等。在元古代晚期,原始动物也出现了。(三)古生代(距今6亿—2.3亿年前)古生代包括寒武纪、奥陶纪、志留纪、泥盆纪、石炭纪和二叠纪。,在寒武纪海生无脊索动物空前繁盛,至石炭、二叠纪又成为两栖动物的全盛时期,植物界也从孢子植物发展成为裸子植物。(四)中生代(距今2.3亿—7千万年前)中生代包括三叠纪、侏罗纪和白垩纪。生物界较古生代有很大发展。古生代末出现的裸子植物在中生代已成为最繁盛的门类,整个中生代,爬行动物成为当时最繁盛。(五)新生代(7千万年前—现在)哺乳动物,被子植物大量繁衍。特别出现了人类。这是地球历史上具有重大意义的事件。人类经过复杂的发展过程之后,又逐渐成为干扰、控制和改造自然环境的一个重要的因素。

5.生命起源的阶段。(1)无机小分子生成有机小分子(2)有机小分子生成有机高分子(3)

有机高分子到多分子体系(4)多分子体系演化为原始生命

6. 自然界演化基本特征(1)自然界是有序与无序的辩证统一(2)自然界是进化与退化的辩证统一(3)自然界是线性与非线性相互作用的辩证统一(4)自然界是封闭与开放辩证统一

7.系统的含义及特点。系统是有若干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要素组成的具有特定结构和功能的有机体。特点:(1)开放性。系统可以与外界环境自由地进行物质、信息和能量交换(2)动态性。任何系统都有一个孕育、产生、发展、成熟到衰退、消亡的过程(3)整体性。系统诸要素按一定的方式构成有机整体(4)层次性。

8. 如何评价自然主义和人类中心主义

随着社会的进步,经济的飞速发展,人类生活水平的提高,环境的急剧恶化,自20世纪以来的酸雨、温室效应、臭氧层解体、沙漠扩展、、污染的空气等,对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威胁越来越严重,迫切要求人们更加重视人和自然的协调发展,需要我们树立正确的生态文明观。(1)人类中心主义价值观的形式在哲学史上由来已久,其最早表现是普罗泰戈拉的观点:“人是万物的尺度。”人类中心主义的现代价值理论的核心观念是:人的利益是唯一的价值标准,人是唯一的价值主体,人是唯一具有内在价值的存在物。(2)自然中心主义价值观的形成同人类中心主义价值观相对立,它认为:人类物质生产造成生态环境的严重破坏,不

能以人类为尺度来对待自然,而应把保护生态环境凌驾于人类利益以上,将保持自然,生态系统的完整、稳定、美丽作为人类行为的终极目的。(3)现代自然中心主义和人类中心主义是两种根本对立的价值观,它们的根本分歧在于如何看待价值和自然的价值。自然中心主义在处理人和自然的关系时,主张以自然为中心,人是自然界的一员。而人类中心主义坚持以人为中心,凡事从人的利益出发,以是否符合人类的利益为标准。自然中心主义和人类中心主义价值观存在诸多方面的不同,但是最终的目的都是为了缓解当今环境问题。必须把人类中心主义与自然中心主义结合起来,真正实现价值观的革命,真正实现人和自然的和谐相处。

9.如何评价非人类中心主义与人类中心主义

(1)人类中心主义P上题。(2)非人类中心主义价值观是与人类中心主义价值观相对而言,它蕴涵于非人类中心主义各理论流派的思想之中,它反对人类中心主义的狭隘利己主义,呼吁将人类道德关怀的范围扩展到人以外的自然存在,承认非人类存在物的内在价值并承担起对非人类存在物的义务。(3)人类中心主义理论流派与非人类中心主义价值观都是在对人类中心主义进行反思、批判的过程中形成的。非人类中心主义理论流派从不同的角度为非人类中心主义价值观进行论证,反对人类中心主义,谋求人类对自然的道德关怀。(4)非人类中心主义是一种合理的价值观,这种价值观是生活于现代文明中的人面对生存危机自我反省、自我发现的结果,是人类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更清醒的认识和把握,有利于从根本上缓解人与自然的关系.我们应该在非人类中心主义价值观的指导下,以维持生命共同体存在的自然限度为前提去变革作为社会利益关系组织形式的社会体制,建构新的理论形态.变革社会伦理,使社会伦理与生态伦理协调一致。

10.天然自然与人工自然的区别与联系

(1)人工自然是人们出于一定的价值需要,根据一定的价值规律,利用客观物质条件,在改造自然的社会实践中,创造出来的原来所没有存在的物。我们现在可以看到四种形式,即人控自然、人改自然、人造自然和人工智能。(2)天然自然就是人类实践活动尚未或者不可能对之发生作用和影响的那部分自然界。在天然自然里信息在无人为干涉的情况下自我增殖、自我进化,各种信息的相互作用形成一个稳定的信息系统和结构,我们称之为生态系统,它是我们进行绝大多数对自然的改造活动的对象和基础。(3)天然自然是人类活动的基础,人类生活还是离不开天然自然。任何天然自然规律获得都要借助于人工自然的手段,任何人工自然规律都要以天然自然规律为基础。二者是不能截然分开的。(4)人工自然的进一步发展,将出现天人合一的自然。人工自然扩展的同时也必

须遵循自然规律,如果盲目不顾及自然规律,自然界就要以巨大的破坏作用对人类进行报复,污染环境和生态破坏便是自然界对人类报复的具体表现。人们不能只是把天然自然单纯地作人们去改造、征服和战胜的对象,还要努力作到与自然和睦相处,这样人类自身才能与相应自然条件一起协调地发展。

11.现代生态危机的哲学和科学根源

(1)生态环境问题也是一个哲学问题。人和自然的对立从思想上源于西方哲学的主客二分的观念。在培根看来人要按照自然的规律去认识和改造自然,人只要掌握了规律,只要有了知识就有了一切。主体要不断地去认识客体,与客体斗争,战胜它,以求得更大的自由乃至彻底的解放。其次,机械论世界观是认识论根源。它把自然看做是由基本粒子组成的无生命的东西,这些无生命的事物被人类无限制地开采和利用,成为人掠夺自然、蹂蹒自然的最终根据。最后,人类中心主义是生态危机的价值根源。所谓人类中心主义是:人的利益是唯一的价值标准,人是唯一的价值主体,人是唯一具有内在价值的存在物。(2)生态环境问题的科技根源在于:科学技术在给人类带来福祉的同时,也产生了一些负作用。科学在不断发展时,科学不可穷尽,总存在着局限性。主要体现在:技术错用,技术运用不当以及技术报复效应等。(3)生态危机的出现,是人类滥用、误用科学技术的恶果。我们发展的技术不应是以一味地征服、控制、榨取自然和自然物为目的,而应该是以维护人与生态圈的共生、人与生态系统之间的和谐关系为根本。科学技术本身无罪过,关键是人类怎样利用它,人类应该认真反思自己的行为,发展人文科技和绿色科技,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12. 试述观察渗透理论的原理

“观察渗透理论”,是美国科学哲学家汉森提出的著名命题,在汉森看来,我们通常带着由我们过去的经验和知识构成的、以各种特殊语言和符号的逻辑形式加以着色的眼睛来“ 观看”的。观察和理论的关系问题是科学哲学研究的重要问题。(1)观察依赖于理论,观察渗透着理论。理论决定了观察的目的和对象。在科学的研究中,人们都要根据研究的目的选择观察对象和范围。(2)观察必须以正确的理论为指导,在观察中如果以反映客观事物本质的理论为指导,将在一定程度上保证观察的客观性(3)任何观察陈述都是用某种理论语言构成的,观察陈述所利用的理论或概念框架越精确,观察陈述所表达的意义越精确。(4)观察陈述也是可错的。一是观察本身可能产生错觉;二是观察依赖了错误的理论。(5)理论以观察为基础和源泉。科学理论和假说的发展完善离不开观察实验,科学理论或假说也只是相对真理,需要在新的观察实验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完善。总之,观察和理论是相互联系、相

互渗透的。观察的主观性决定了理论必须依赖观察;观察的客观性决定了理论必然依赖观察。观察主观性与客观性的辩证统一决定了观察与理论的辩证统一。

13.科学事实特点及作用。科学事实是认识主体关于客观存在的、个别事物的真实描述或判断,其逻辑形式是单命题。特点:(1)可重复性。科学事实渗透理论(2)科学事实应该是比较系统(3)具有相对独立性。作用(1)是形成科学概念、科学定律、科学假说,建立科学理论的基础(2)是确证或反驳科学假说和科学理论的基本依据,是推动科学进步的动力之一。

14.科学理论的特征

(1)客观真理性。科学理论的客观真理性在于其内容对客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的正确反映。(2)全面系统性。科学理论是从事物的全部现象及其所有的联系出发概括出来的普遍本质规律,它反映的内容是按客观事物的本来面貌构成的一个完整系统。(3)逻辑完备性。科学理论是系统化的知识,它将客观知识采用明确的概念、恰当的判断、正确的推理以及严密的逻辑证明加以表述。(4)科学预见性。指科学理论不但能解释已知,而且还能预见未知。

15.科学假说特点及作用。科学假说是根据已有的科学知识和科学事实,对所研究问题做出猜测性说明和尝试性解答,特点:(1)科学性与猜测性统一(2)抽象性和现象性统一(3)多样性和易变性统一。作用:(1)是形成科学理论的必要途径(2)是发挥思维有效能动性的有效途径(3)不同假说的争论有利于科学的发展。

16.宇宙大爆炸理论的哲学意义

(1)1948年伽莫夫建立热大爆炸的观念,主要观点是认为我们的宇宙曾有一段从热到冷的演化史。在这个时期里,宇宙体系并不是静止的,而是在不断地彭胀,使物质密度从密到稀地演化。这一从热到冷、从密到稀的过程如同一次规模巨大的爆发。(2)宇宙大爆炸理论给予哲学的最重要启示在于:已知总星系世界是一个处于永恒运动变化过程之中的物质巨系统,存在于总星系物质巨系统之中的一切事物、一切现象有都具有物质系统属性。从微观层面来看,分子、原子、基本粒子均具有物质系统属性。从宏观层面来看,地球上的山脉、河流、海洋、生态系统等仍然具有物质系统属性。从物质系统论的维度来看:存在于总星系之中的一切事物、一切现象,只有将其定位于与之相关的天体系统的物质系统,才能对其进行具体的认识和把握。(3)根据类比推理的原理,既然已知宇宙世界具有物质系统普遍属性,未知宇宙世界也必然同样具有物质系统普遍属性,因此,由已知世界和未知世界构成的整个宇宙世界同样具有物质系统普遍属性。

17. 如何评价科学价值中立说与科学负荷价值说

(1)科学价值中立说是关于科学知识与价值关系之间的一种观点。它强调科学认识的客观原则,认为事实判断不同于价值判断,但是科学和人是分不开的,也就是和科学的价值分不开,科学价值中立说从强调科学自身的客观性,走向科学脱离任何社会的绝对独立性,这显然是错误的有害的。(2)科学具有价值负荷性表现在:科学知识体系中渗透着价值和价值判断因素;科学家和科学共同体在科学活动中也脱离不了价值判断。因此科学价值并不是成为科学所探索的事实的一部分,而是成为科学本身的一个组成部分。科学负荷价值说是强调科学技术渗透着价值全过程的观点,坚持科学不是一种纯粹的个性工具,而是出于特殊社会情境之中的复杂事业。它认为权衡是每个社会技术系统所具有的,科学技术也像其他事情一样,有得必有失。因此人们必须对它的后果

从‘得’‘失’的角度进行比较和权衡。要做到这一点了解科学技术与不同价值、制度甚至社会文化环境的相互作用。科学是负载价值的,是事实判断与价值判断的统一。

18.科学问题的划分、选题的基本原则与正确的选题方法

划分:(1)学科问题,如自然科学、社会科学、思维科学(2)科学问题与伪科学问题(3)科学问题与表成问题(4)待解决问题与已解决问题(5)关键问题与一般问题(6)经验问题与概念问题(1)基本原则:a、创新性原则,好的选题应当提出新的科学概念、发现新的科学规律,产生新的研究方法,找到更好的表示形式、开拓新的应用领域。

b、科学性原则:好的选题一定要有相关科学事实和科学理论为依据

c、可行性原则:好的选题最好尽可能是研究者思索良久、兴趣浓厚的内容,这样容易扬长避短、发挥优势更好地激发信心和责任感,有更大毅力完成工作。d 、社会需求原则:选题时要考虑到科学、文化、经济、技术的内在联系和协调发展,满足社会不断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要。(2)选题方法:a、收集与整理b、抓住机遇,发现问题c、经验归纳与外推

d、要有怀疑的精神

e、从争论中发现问题

f、我们可以从空白点、矛盾点、交叉点、质疑点、生长点、经验点、转折点、深化点、推广点、潜热点进行选题和思考

19.如何评价价值“无涉论”和价值负荷论?

(1)德国学者马克斯·韦伯提出在社会科学研究中应该坚持“价值无涉”的原则。这一原则要求研究主体描述关于所要研究问题的全面资料和对这些资料进行科学分析所得出结论,而不管这些资料和结论是否与研究主体、社会或者他人的价值观念相冲突、相对立。韦伯认为,科学的标志是客观性,社会科学在划清自身与自然科学的界限的同时,依然必须证明自身的客观性。价值无涉”原则是韦伯试图在无主观的非理性

因素和外在条件的影响下,找出一般人的行动和社会行动的理想模

式。“价值无涉”实质上是企图通过方法论的途径,使文化科学研究获得像自然科学一样的客观性、普遍有效性。尽管关于“价值无涉”的争论仍在继续,但不管怎样,韦伯的“价值无涉”作为一种方法论原则,在今天,仍然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指导意义和警示作用。

20.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局限性、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及特点。机械唯物主义是以机械的观点来看待自然界和人,它用纯粹力学观点来考察和解释自然界的一切现象,认为自然界是一部机器,把自然界的各种运动形式归结为机械运动形式,特点(1)机械性。它用纯粹力学观点来考察和解释自然界的一切现象,认为自然界是一部机器,把自然界的各种运动形式都归结为机械运动形式。(2)形而上学性。它把一个统一的整体分割为若干孤立部分,分别研究各部分的属性、特征、结构和功能,然后把这些部分合为一体。(3)不彻底性。它割裂了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关系,认为自然界是孤立于人的实践领域之外的原始的自然物。这种观点必然导致自然观和历史观的割裂,最终陷入唯心主义和神学目的论。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用某种或某几种具体物质形态来解释世界的本原的哲学学说。是唯物主义发展的最初历史形态,它否认世界是神创造的,把世界的本原归根为某种或某几种具体的物质形态,试图从中找到具有无限多样性的自然现象的统一。存在着直观性、思辨性、整体性、猜测性和非科学性的特点

21. 试述波普尔的证伪主义的模式理论及其优越性

(1)波普尔的证伪思想是在归纳主义方法论面临难以克服的困难,并在批判归纳主义尤其是逻辑实证主义的可证实性原则的基础上以及现代科学革命的震撼和启迪下提出来的。他把可证伪性作为理论的科学性的标准:凡是可证伪的理论就是科学的;凡是不可证伪的理论就是非科学的。所谓可证伪性是指从理论中推导出的结论在逻辑上或原则上有可能与一个或一组观察陈述发生抵触。(2波普尔证伪主义打破了科学理论的静态化,把科学理论看成是一个不断变化的过程;把问题看做科学理论发展的动力,问题是认识的起点也是终点;所谓的问题也是矛盾;强调发挥思维能动性的作用,主张大胆猜测;强调革命批判精神,认为革命只有不断否定不断批判才能前进。局限性:只强调科学理论的质变忽视了科学知识的量变;强调猜测想象即非理性因素忽视逻辑思维的作用;反对归纳主义。

22.科学理论的否证式发展模式

(1)卡尔·波普尔认为一切科学理论都是科学家的自由猜测和假设,是针对问题的试探性理论,是可错的,科学的标志就在于理论的可证伪性,而科学知识是通过下面的途径不断改正自己的错误向前增长的:

P1→TT→EE→P2 。P1是初始问题,T是试探性理论,E是对尝试性理论进行消错的过程,P2是结果,新问题的产生。(2)否证原则不仅是科学与非科学的分界标准,而且是推动知识增长的重要手段。科学的进步要不断否证、不断批判旧理论,大胆猜测新理论,没有否证就没有科学革命,就没有科学知识的增长。

23. 如何评价历史主义学派在科学哲学中的地位

(1)20世纪60年代,库恩是历史主义学派的著名代表人物。伴随着批判理性主义和逻辑实证主义衰落,历史主义学派开始流行。它批判了逻辑实证主义对科学知识作静态的逻辑分析的思想,批判地继承并发展了批判理性主义研究科学发展动态模式的合理思想,并把它们与科学史的研究结合起来,从而发展成为一个较能适应当时科学发展新形势的新的科学哲学流派。(2)库恩科学哲学思想的核心是范式理论,他认为范式是科学家集团统力协作的基础,有了共同的范式,科学家集团的成员们就可以统一思想、统一行动、通力协作、科学才能得以发展。在范式理论的基础上,库恩制定出一个全新的科学发展动态模式。这种动态可简化如下:前科学时期常态科学发展时期危机时期革命时期新的常态科学时期…科学的发展就是通过这样几个阶段的不断循环往复而无限前进的。范式理论的动态发展模式本来是科学哲学研究中的一个伟大进步,范式不是对客观世界的认识,更不是对客观规律的反应,它是在不同社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科学共同体的共同信念。而范式的转化,不是认识的深化,而是心理上的信念的变化。范式改变了,科学家眼中的整个世界都变了。评价:(1)首先提出科学发展模式不是传统归纳主义的渐进式,提出了常规的新旧范式不断革新的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科学历史发展过程中实际保存的质变和量变,肯定和否定了辩证关系(2)他的范式理论提出了新的科学观,科学不是停留在一个阶段而是放弃旧理论、旧范式,接受新理论、新范式的理论(3)他从科学史研究中看到科学作为一种社会事业,其发展受科学的外部因素内部因素相互制约,因此他不仅把范式看做认识论的知识体系,而且看做知识的社会形成式,范式不仅要依赖其本身的科学性,而且要依赖心理学、社会学条件,以及对社会经济政治条件和文化因素。不足:在认识论上他只承认知识的相对性,否认科学知识的客观真理性,从而陷入相对主义和主观主义;在2产生问题上,他们片面夸大非理性因素的作用;他把科学发展模式看做一切学科的发展模式,因而否定了科学发展形式的多样性。

24.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

社会(1)前科学与技术时期。(古希腊—中世纪;科学、技术社会是理性关系,技术是规范化的技艺,这一阶段还不存在真正的技术(2)

近代工业革命时期(18世纪—19世纪前中叶)生产推动了技术的发展,技术推动了科学的形成。如瓦特发明蒸汽机导致一系列的技术科学问题。(3)近代第二次技术革命(19世纪中叶—20世纪初)科学—技术—生产(单向性)如发电机、电动机大力推广(4)现代科技革命(20世纪40.50年代)科技引发交叉科学如计算机、空间技术。

25.“人造生命”的伦理问题(从本体论上我们如何触摸辛西娅)

辛西娅:是一人工合成的基因组所控制的单细胞生物,是地球上第一个有人类制造的能够自我复制的新物种。结论:(1)辛西娅被关注,它具备了人这一具备‘感觉、感知、思维、躯体’的复杂生命体的基础(2)是一个等待被予以灵魂的他着(3)相似经常性越大,理性相似程度越小(4)认同越强烈,激发出来的伦理感情越强烈。自我如何认识他者(1)生命构成、体貌特征为认识他者提供了基础(2)语言自我交流与相似的基础。从相似性经常到一种理性相似性的转变,意味这可以通过理性相似性判断辛西娅与“我”的相似性。意义:人工合成生命成为现实,那么,这些地球上从来没有存在过的生命就可以被科学家赋予其它生命所不具备的功能。如果我们真的完全用化学方法合成了生命,那么,我们在这个过程中就已经了解、甚至解决了生命起源的问题。“人造生命“的研究对于认识生命的本质,认识生命与非生命的联系与区别有重大意义。这种技术如果被滥用可能导致恐怖的灾难,应该清醒看到科学利益有时与人的利益是会发生冲突的。我们可以通过(1)人的规范(2)法律规范(3)道德规约束来引导这一技术规范发展,开发新的药物,降低药物的生产成本,促进人类健康发展。

25.自然界物质演化的辩证法。(1)宇宙的起源与演化。公元2C古希腊托勒密提出地球中心的宇宙模型;4C亚里士多德地心说;2000多年前古希腊天文学家阿里斯塔克提出朴素的日心说(2)近代科学观察和推理。1483年哥白尼太阳中心说;1584年布鲁尼宇宙是无限的;1785年威廉.赫歇耳建立了第一个银河系模型(3)现代科学宇宙观的建立。宇宙爆炸之后,四种基本相互作用力;引力、强力、弱力、电磁力。

研究生自然辩证法考试题目及答案

自然辩证法复习题及答案 一、填空题 1、科学的三种类别。3′ 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人文科学 2、科学技术的三种哲学反思。3′ 对科学进行辩护-捍卫科学;对科学进行批判-质疑科学;对科学进行审度-必要的转换 3、《自然辩证法》的学科内容和知识体系。4′ (1)自然观是人们对自然界的总体看法。它是从整体上研究自然界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的根本观点。 (2)科学技术观是人们对科学技术的总体看法。它是从整体上概括科学技术及其发展规律的根本观点。 (3)科学技术方法论是人们对科学技术所运用的认识和实践方法的哲学概括。它是关于科学技术研究中常用的一般方法的规律性理论。 (4)科学技术社会论是人们对科学技术的哲学反思。它是关于科学技术性质、作用(正、负)及其发展规律以及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的总观点。 4、《自然辩证法》的学科由来和学科性质。2′ (1)由来:自然辩证法的历史源远流长,其萌芽形态可以上溯到古希腊的自然哲学,但作为一门独立学科则是由马克思和恩格斯在19世纪下半叶共同创立的。自然辩证法是近代自然科学的历史发展及其基本成就的科学总结,特别是十九世纪中后期自然科学最新发展和最新成就的科学总结,同时也是恩格斯本人多年刻苦学习和精心研究自然科学的科学总结。有关《自然辩证法》的材料是恩格斯1873─1886年这一时期写成的。整部著作没有写完,并且在恩格斯生前没有发表过。 (2)性质: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思维科学相交叉的哲学性质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 5、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三种类型。3′ 系统层次观,进化历史观,持续发展观 6、系统的基本特点。4′

整体性;层次性;有序性;动态性 7、“可持续发展”的概念。 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自身需求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 8、科学和技术的本质特征。2′ 科学:人对自然的理论关系、一般生产力。 技术:人对自然的实践关系、直接生产力。 9、四大产业体系的分类。4′ (1)第一产业体系(农、林、牧、畜、渔); (2)第二产业体系(制造、采掘、建筑、运输); (3)第三产业体系(通信、商业、金融、医疗、饮食、公共服务); (4)第四产业体系(科学、文化、教育、咨询) 10、科学的五大解释。5′ (1)知识体系:发展着的认识 (2)认识活动:科学研究活动 (3)社会建制:科学家共同体 (4)思维方式:科学方法 (5)精神气质:科学精神 11、作为知识体系的科学的内容。4′ 科学事实、科学定律、科学假说、科学理论 12、科研选题的四个原则。4′ 需要性原则,创造性原则,科学性原则,可行性原则 13、获取科学事实的主要方法。2′ 科学观察方法;科学实验方法 14、科学实验的主要方法。4′ (1)纯化和简化研究对象(减法实验):与隔离有关。 (2)强化和激化研究对象(加法实验)。 (3)再现和重演自然过程(过程模拟实验,乘法实验1)。 (4)替代物理过程和数学关系(结构模拟实验,乘法实验2) 15、整理科学事实的主要方法。4′

《自然辩证法》往年试题

合肥工业大学2005级硕士研究生《自然辩证法》试题 1.简答题:(6*5’=30’) 1.为什么说自然辩证法是联系马克思主义哲学与科学技术的纽带? 2.怎样正确理解观察试验中机遇? 3.爱因斯坦说“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为重要。。”试作简要说明4.简述生态伦理规范的内容体系及其社会化路径。 5.“社会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2.辨析:(3*10’=30’) 1.相对于要素和环境而言,系统得结构对功能的作用更直接,更根本。 2.绿色设计是人工自然与天然自然作用互利性的标志。 3.技术的创造和应用不仅要体现“真”,而且要体现“善”和“美”。3.论述题:(2*20’=40’) 1.试运用马克思主义关于“自然观”的观点,谈谈你对生态,环境,资源,经济发展等问题的认识。 2.试以计算机网络技术或生物医学新技术为例说明为什么“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我们应如何正确看待这个问题 1.。

2007级研究生自然辩证法试题——献给2008的学弟学妹 简答:(6*5) 1为什么说自然辩证法是学科群? 2结合自己的专业确立科学理论的过程? 3如何理解科学技术是双刃剑? 4生态哲学的理论基础? 5自然科学的社会功能? 辨析:(8*3) 1系统的非相加性只与系统的组成元素有关,与环境无关。 2科学假说只是归纳科学事实的过程。 3科学与技术无本质区别。 论述(23*2) 1材料:周正龙拍虎等 结合材料运用自然辩证法理论谈谈科学问题,科学精神,科学态度,科学方法的关系。 2生态系统规律及其实践意义。 ps:考试时间:2h 考试方式:闭卷 考试地点:西二

自然辩证法试题

1、自然辩证法学科的性质 2、什么是科学?什么是技术?二者有什么联系? 3、谈谈当代科学研究应具备的科学精神是什么? 4、谈谈科研选题原则和意义 1、运用系统的观点分析这句话:譬如一只手,如果从身体上割下来,按照名称虽然仍然可以叫做手,但按照实际来说,已不是手了。 2、联系实际,运用生态自然观分析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及建立人与自然和谐的必要性。 1、自然辩证法学科的性质 自然辩证法是研究自然界和科学技术发展一般规律、人类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一般方法、以及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的科学,它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于人类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成果与活动进行哲学概括与总结的产物。 (1)哲学的分支:自然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辩证唯物主义哲学体系中,自然辩证法与历史唯物论相并列。 (2)中间层次:在科学与哲学认识的层次上,自然辩证法处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普遍原理和科学技术的具体学科之间,是联系二者的纽带和桥梁。是具有中介学科特点的一个哲学学科。 (3)交叉学科:自然辩证法的地位不是孤立的,不仅反映了哲学与自然科学的交叉,也反映了自然科学、技术科学、思维科学、社会科学的交叉。 (4)综合性和开放性,世界性与民族性。 自然辩证法属于哲学学科,具有哲学性质,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原因有三: 第一.从研究内容上看:它把自然界、科学技术以及认识和变革自然的活动都看成是有结构的整体研究其中普遍而深刻的规律性,因而具有哲学世界观的性质。第二.从研究的角度上看:它主要不是对自然界进行客观的描述和对认识变革自然的活动进行纯思维逻辑分析,而是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中来研究自然、人以及两者的中介,因而具有客观辩证法与主观辩证法相统一的特点。第三.从研究的方法上看;它不局限于一般的归纳、演绎、分析、综合,而更重视哲学抽象。哲学抽象主要特点是进行多层次分析和多学科综合,以便提炼出既普遍又深刻的内容。 2、什么是科学?什么是技术?二者有什么联系? 科学是人类的一种社会活动,其直接职能是不断探求和系统总结关于客观世界的知识,形成一定的知识体系;这种知识体系还可以物化为社会生产力。科学是反映自然现象的知识;科学是系统地探索自然的一个活动;科学是人类文化活动的一种形式;科学是社会事业的一个组成部分。 技术是为满足社会需要,利用自然规律实践活动中创造的劳动手段、工艺方法盒技能体系的总和。属于直接生产力的范畴,表现了人对自然的能动利用、控制和改造。技术的两重属性:(1)自然属性(2)社会属性。 区别:(1)科学的基本任务是认识世界,有所发现,从而增加人类的知识财

自然辩证法考题参考

说明:题目及答案仅供参考,请大家务必注意!理科硕士研究生00年题目 《自然辩证法概论》试题〈A卷〉 1.指出下列说法中的错误项。 A "自然辩证法"一词可以指恩格斯的一本著作 B "自然辩证法;一词可以指以自然科学和自然界为研究对象的一门学科 C "自然辩证法一词可以指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技术哲学 D自然辩证法"一词可以指唯物辩证法 2.对著名科学家的哲学倾向进行分析,宜采用的方法是 A·将其置于职业哲学家派别之内B·将其思想分为好和坏的两个方面 c.从中总结出己知的哲学道理 D.非A非B非C 3·将金字塔模型〈科学界分层〉与鸭梨状模型(社会分层)相比较,哪种说法不正确? A.科学界分层的金字塔模型,也可以演变成鸭梨状模型 B·社会分层中的上层人士所占比例远大于科学界分层中的上层人士所占比例 C.金字塔模型反映了科学研究的艰巨性和高度创造性 D根据金字塔模型从科学界中提前鉴别出未来的精英人士,是困难的4矛斗学革命结构理论认为,科学区别于前科学之处在于 A.有范型 B.无范型 C.描述实在 D.不描述实在 5.科学兴隆期是指 A·某国占据世界科学活动中心地位的时间B.某国科学大发展的时棚C 1978年以来中国科学的发展阶段D文艺复兴以来世界科学事业的发展 6.洋务运动科技引进的首要内容是 A.科技翻译 B.科技教育 C.军用技术 D.民用技术 7.是否具有可检验性,可以用来区分科学与 A.宗教 B.艺术 C.文学 D.亦A亦B亦C 8.导出科学发展的指数规律的基本假定是 A.科学的发展同前一代人遗留下的知识量成比例 B·某时期科学发展速度与《天体运行论》的出版时间至该时期的距离平方成正比C.科学按几何级数发展D.A+B+C 9.罗素火鸡是对归纳原理的 A.质疑 B.支持 C.论证 D.辩护 10.科学发展的指数规律中科学知识量的指标是 A科学书籍数B科研论文数C科学期刊种类数D重大科学成果数 11 检验蕴涵是 A·理论经过实验检验所得结果包含的内容B·观察结果所包含的理论观点 c.从理论命题演绎出的可供经验检验的单称命题 D.非A非B非C 12.提出对未来科学中心属于社会主义的东方大陆"观战的依据是???? A.科学文化的特长周期涨落现象B·"红灯理论" c.科学设法与社会制度的对应 D.A+B+C 13.关于盖森事件,哪种说法不正确? A盖森在科学史大会上提交了"牛顿力学的社会经济根源"的论文 B.盖森的论文向西方介绍了马克思主义 c.盖森的论文开辟了科学史"外在论"研究的先河 D.盖森的悲剧是社会主义国家的特例 14.亨普耳悖论是指?(A+B) A.关于确证的四个信念放在一起有问题 B.渡鸦悖论 c.关子确证的四个信念放在一起没有问题 D.A+C 15.以下哪种说法不正确? A.科学知识在本质是共同体的产物 B.范式是特定科学共同体的信念和准则 C.科学共同体是科学评价和理论选择的客观准则的象征 D.科学家个体是推动科学发展的主体 16.库恩的范式包括 A.基本的科学理论 B.形而上学假定 C.解难题的示范方法 D. A+B+C 17.关于科学家角色的意义,以下哪种说法不正确? A.科学家是一个独立的社会群体 B.科学家角色的出现是有持续性的科学活动的标志 C,鲁班是中国科学家角色的雏形D.科学家角色的职业化使角色更成熟、稳定 18.科学家角色的职业化最早出现在 A.美国 B.德国 C.法国 D.英国 19.一个检验蕴涵被确证,意味着自之导出的全称命题 A.被否证 B.被确证 C.被证明 D.非A非B 20.《科学家在社会中的角色》的作者是 A.默顿 B.本·戴维 C.科尔 D.贝尔纳 21."大科学时代"的涵义是 A.职业科学家人数日益增多 B.科学日益社会化,社会日益科学化 C.科学的研究规模日益扩大 D.科学的研究对象日益复杂 22.默顿提出的科学家的四条社会规范中不包括(还有一个是无私利主义) A.普遍主义 B.公有主义 C.自由主义 D.有条理的怀疑主义 23.批判理性主义的科学增长模式是 A.猜想·反驳模式 B.实证式模式 C.归纳式模式 D.非A非B非C 24.关于科学界中的内部分层,以下哪种说法不正确? A?? A.分层意味着科学家阶层在整个全社会中的职业声望存在悬殊 B.分层说明科学界内部存在不平等现象 C.分层与科学界的马太效应有内存关系 D.无论用什么指标衡量,分层模型都是呈金字塔型 25.基础研究的先导性特点说明,基础研究经济效益的获得是 A.不可能的 B.必然的 C.直接的 D.间接的 26.可检验度取决于命题的 A.普遍性B精确性 C.冒被证伪风险性 D.亦A亦B亦C 27.科学界内部的互动之根本目的在于: A.获取学术信息 B.得到奖金 C.获得承认 D.促进科学事业发展 28.如何从根本上防范和控制科学界内部的越轨行为? A.加强社会舆论监督 B.提高科学家的个人道德水准 C.将科学与法律密切配合 D.建立、规范科学界内部的自我控制之机制 29.批判理性主义认为,科学的最主要特征在于,它是 A.分门别类的学问 B.可证实性 C.可证伪性 D.亦A亦B 30.以下哪种说法正确??? A.科学共同体运行的特有机制是:发现→评价→奖励 B.科学共同体中不包括非组织化、非正式化的科学群体 C.无形学院与科学学派是无法交叉的' D.不同层次的科学共同体的规范是不相包融的 31.哥本哈根学派的领袖是 A.爱因斯坦 B.尼尔斯。玻尔 C.泡利 D.海森伯 32.关于优先权之争,哪种说法不正确? A.科学家争夺优先权是科学体制的动力机制 B.优先权之争是人类天性在科学界中的反映 c.优先权之争是科学体制本身高度强调创造性带来的产物 D.学术承认和荣誉是科学家从体制方面获得的最主要的报酬

自然辩证法考试题目及答案

仅供参考 版权归医学院2007级硕士研究生所有 1 自然辩证法资料 1.自然辩证法的形成与发展 1、古代自然哲学 包括:(1)原始形态的朴素自然的自然观,如:神话形态的自然观,巫术形态的自然观; (2)理性形态的自然观,如:中国古代的周易,道,元气论,阴阳五行学说,古希腊哲学。 古代的中国,印度,埃及,巴比伦和希腊等都曾创造了人类最早的文明,但是当时并没有形成独立的自然科学,人类以自然哲学的形式反映了对自然界自发的唯物主义和朴素辨证法的认识.古代自然哲学的产生,标志着人类终于开始运用自己的理论思维去探索自然界的本质和规律,孕育了许多在以后科学发展中得到证实的天才预见. “在希腊哲学的多种多样形式中,差不多可以找到以后各种观点的胚胎,萌芽” 2、欧洲中世纪的自然观 以神学和宗教为主要形式,在这段时期内,人们经历着理性与信仰的战争,人匍匐在人造的神脚下,哲学是神学的婢女,理性为信仰服务。这段时期也是理性与信仰共存的时期,也有理性的战斗,如伟大的奥卡姆剃刀认为,只有自明知识和证据知识才是真正的知识,知识不依赖于权威。中世纪的自然观被宗教和神学黑暗的统治着。 3、近代自然观:包括机械唯物主义和形而上学论。

到15世纪,产生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出现了文艺复兴运动,开始了近代自然科学振兴的伟大历史时代。1543年哥白尼的《天体运动论》,1687年牛顿的《自然哲学的数学理论》以及经典力学为代表的近代自然科学,不仅摆脱了神学的束缚,也克服了古代自然哲学的缺陷,它把自然科学建立在观察试验的基础上,并把观察实验方法和逻辑方法,数学方法结合起来,使自然科学在17和18世纪获得重大的进展。在近代自然科学的基础上形成了机械论自然观,这种自然观把宇宙看成是一架巨大的机器,宇宙中的一切都是按机械决定论的原则发生因果关系,其特点就是“自然界绝对不变这样一个见解”。因此,是一种形而上学和机械论的自然观。 18世纪下半叶开始,发生了由工场手工业向机器大工业发展的第一次工业革命,科学技术进入全面发展时期。自然科学从搜集经验材料阶段开始进入对这些材料进行理论概括的阶段,它的长久打开了形而上学机械论自然观的一个个缺口,一次人类自然观的历史变革来临了。 4、现代自然观:以辩证法为形态,在继续进化之中。 19世纪30年代到70年代,自然科学的三大理论的发现(进化论,细胞学说,能量守恒定律)深刻的揭示出自然界的辩证性质。马克思和恩格斯科学的总结和概括了当时自然科学和技术发展的最新成就,批判地继承了哲学史上的宝贵遗产和人类文明史中的一切有价值的成功,特别是吸收了黑格尔哲学中辩证法的合理内核,在建立和完善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的过程中创立了自然辩证法。自然辩证法的创立是人类自然观、科学技术方法论和科学技术观发展历史中划时代的变革。 5. 自然辩证法的丰富发展 (1) 列宁对自然辩证法的丰富和发展 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列宁总结这一时期自然科学的新成就,特别是物理学的一系列成就给哲学思想领域带来的深刻影响, 在《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哲学笔记》等著作中精辟的回答了这些问题,丰富和发展了自然辩证法.

自然辩证法试卷

一、简述题(每小题7分,共计35分) 1.请简述唯物论自然观的主要内容。 答:唯物论自然观的基本思想是:世界是由物质及其现象所构成的;人的正确思想是对物及其物质现象的反映。(4分)衡量或判断一个思想是否是真理的标准就是:这一思想是否客观准确地反映了物质及其现象的真实情况。(3分) 2.对科学命题的证实为何是不可能的? 答:因为构成科学理论的命题是无时空限制的全称命题,其外延所指称的分子对象是无穷的,(4分)人们不可能用有限的经验现象去证实一个指向无限时空和无穷分子对象的命题。(3分) 3. 请简述人类生态危机的根源及其解决办法。 答:生态危机根源于人类所持的绝对中心主义认识论及其行为模式:把人从自然界分离出来当作“改造者”,是典型的人类绝对中心主义的表现,视万物为“白云苍狗”,一切为了人的需要,彻底破坏了人与自然的平衡。人类在动物谱系中扮演了一个贪婪而无节制的物种角色。(2分)但是,另一方面,人类的思维及其行为特征又不可能不是自我指向的,故而,人类又不可能不以自我为中心,在此情形之下,我们只能通过自我反省而选择一个相对中心主义的思维模式和行为模式。(2分)解决之道是:大智若愚,人对自然作用一分自然也对人反作用一分。“克己复礼”,修复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克己,指克制人类的不恰当的欲望;礼,是指自然界的秩序。寻求替代能源。共同行动。(3分) 4. 请简述技术哲学的主要思想内容。 答:对于发明者来讲,技术就是他生命力量的象征,是生命智慧的确证;技术本身就是目的,因为他在发明感受到了此在不同于历史中的彼岸,生命就是每分每秒,发明让他感受到了存在的意义与快乐。发明使他超越了历史,他达到了一个前人不曾达到的智慧高峰,他因此成为了技术史上的一座高峰。(1分)(1).首先,人是动物谱系中的一个分支。动物与自然的关系,也适合于人与自然的关系。动物与自然的关系是通过自己的身体直接与自然发生关系。人,则不同,人是通过制造工具与自然发生关系;人将自然物质转化成自己的身体部分的外部设备。(1分)(2).动物是通过自己身机能的进化来获得与其他物种的竞争关系;而人则是通过“代具”——工具系统,来获得进化的力量。技术进化,即表现为工具系统的改进、更新和代替,从青铜器、铁器刀具到枪支、原子弹等等,工具系统体现了人的智慧水平的代际提高。技术进化,实际上就是人作为动物谱系的分支系统的进化。(1分)(3).技术进化是围绕着一个由某种特定技术的具体化而产生的平衡点,即达到一个相对稳定状态。技术是由相互关联的技术事件构成的集群。技术创新具有集群特征。(1分)(4).技术具有时间性、历史性、自我理解特性和实际功利性。时间性,即是说,过去的技术并不属于此刻的我,我的发明或创新是对前辈智慧的替代力量,我是历史长河中的一座山峰,后人必须从我这里超越过去。我的技术既是历史的绵延,也是技术史的改写者,是对过去的超越,是未来的起点。自我理解特性,即我的技术即能为他人所理解和应用,改善他人的生活,为他人创造了一种全新的生活方式。我不仅享受到了作为创造者的快乐,我也享受到了作为创造者的那种交换权力(收入回报)。(1分)(5).普罗米修斯原则代表着技术为人类造福的积极因素;而厄庇墨透斯代表着技术的负面因素。法国思想家贝尔纳·斯蒂格勒(Bernard Stiegler)认为,厄庇墨透斯代表遗忘、造成过失、欠思考、愚蠢等;普罗米修斯代表沉思、反思、智慧。(1分)(6).人类是双重过失——遗忘和盗窃的产物.人类早期阶段是圆满的起源,然后是沉沦.人类缺乏动物的原始性生理缺陷,所以才需要技术来弥补。(1分) 5. 请简述科学共同体的作用。 答:近代科学具有群体特征,科学是由一群人围绕着共同的兴趣与领域,进行探索未知

2016自然辩证法题库

2016自然辩证法题库总目录 第一部分 1、如何理解科学活动中的“判决性实验” 2、科学技术的目标:人类福利或国家利益? 3、爱因斯坦相对论的哲学意义 4、关于科学测量的认识论问题—测量仪器能否真实反映客观状况 5、爱因斯坦与哥本哈根学派的争论的哲学意义 6、生存权是否应从人类扩展到动物界? 7、技术自主性(一.16) 8、科学发展的渐进与革命共存 9、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关系 10、科学研究中的马太效应(三29) 11、理论的评价——科学家接受一种科学理论的依据是什么? 12、美在科学研究中的作用。 13、人类是否应该敬畏自然?(二31、三5、四12) 14、为什么中国没有出现近代科学? 15、近代科学为什么产生在西方? 16、技术的社会构建(一7、二24) 第二部分 1、什么是科学?什么是技术?科学和技术的本质特征是什么?(四1、2) 2、科学与技术之间有怎样的关系?弄清它们之间的关系有什么意义?(四1、2) 3、为什么用科学革命来表征近代自然科学的产生? 4、辩证自然观产生的自然科学基础有哪些? 5、整体和部分有什么关系,怎样来理解整体既是部分的加和又不是它的各个部分的加和,为什么会出现整体大于部分 之和的情况? 6、什么是事物的整体性,整体观念对我们认识自然、认识社会和实际工作有什么现实意义? 7、运动,变化和演化有什么关系,演化的观点对我们认识社会有什么现实意义? 8、物质系统进化必须有外部条件,为什么又说系统是自组织的? 9、对人与自然的关系应该有怎样的看法?什么是正确的人工自然观? 10、你认为人类能否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能否向可持续发展的方向发展,请陈述你的理由。 11、有人说认识客体是不依赖于认识主体的,这种说法错在什么地方? 12、有人说科学始于问题,有人说科学始于观察,试评述这两种说法。(二 32) 13、怎样正确对待和运用科研选题的五个原则,能否说创新性原则是科研选题的最主要原则?或需要性原则是最主 要的原则?为什么?(三11四34、) 14、科学事实、客观事实、经验事实有哪些区别和联系?(四 13) 15、怎样认识和对待实验和观察中出现的机遇?(四35) 16、为什么说归纳法有可靠性又有或然性? 17、科学符号对科学发展有什么意义? 18、为什么在科学研究中要用理想化模型,怎样运用理想化模型? 19、有人说在严密的科学中不应当有幻想和猜测的成分,你对此持何看法?20、探索复杂性与简单性的主要区别是什么?为什么说探索简单性的思维方法无助于解决复杂性问题? 21、有人说“负反馈是有益的,正反馈是有害的”,试分析这一观点。 22、有人说在科学发展中科学实验比科学理论更重要,有人说理论比实验更重要,试具体分析这两种说法。(四 23) 23、试结合本专业特点阐述范式在科学发展中的作用。

2017自然辩证法考试试题及答案

1.什么是技术创新?它有哪些机制? 技术创新 技术创新不同于技术发明,它主要是指技术成果在商业上的首次成功应用。技术创新包含技术成果的商业化和产业化,它是技术进步的基本形式。原始创新和集成创新是当前我国科技界和产业界关注的焦点所在,国家创新系统是市场经济架构下企业从事技术创新活动的环境。 技术创新的机制 技术创新的机制分为两个层次:国家层次是指国家创新体系,它主要是从国家竞争力考虑;企业层次主要是指,企业在其内部和外部各种因素的影响下,通过创新建立相应的组织结构,并对社会经济发挥作用的机理和原理,它主要是从企业竞争力考虑。 2.怎样正确地理解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和关系,谈谈你对中国可持续发展之路 的想法。 (1)人与自然的三重矛盾关系 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承载力的有限性与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的矛盾关系;尊重自然的价值与尊重人类发展权利的矛盾关系;技术开发与自然保护的矛盾关系。 (2)人与自然的关系 世界上的任何事物都是矛盾的统一体。我们面对的现实世界,就是由人类社会和自然界双方组成的矛盾统一体,两者之间是辩证统一的关系。一方面,人与自然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相互渗透的,人类的存在和发展,一刻也离不开自然,必然要通过生产劳动同自然进行物质、能量的交换。与此同时,人与自然之间又是相互对立的。人类为了更好地生存和发展,总是要不断地否定自然界的自然状态,并改变它;而自然界又竭力地否定人,力求恢复到自然状态。人与自然之间这种否定与反否定,改变与反改变的关系,实际上就是作用与反作用的关系,如果对这两种″作用″的关系处理得不好,极易造成人与自然之间失衡。 中国和世界正处在关键的十字路口。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资源消耗以及随之产生的废物也大幅度增长,为了取得长期的经济增长,中国必须找到一条可持续发展之路。中国的环境恶化很严重,加上庞大的人口和前所未有的经济发展,这些都对中国走向可持续发展形成了重大障碍。这些都导致中国可持续发展的必然性:(一)人口方面的挑战(二)资源方面的挑战(三)生态环境方面的1、自然生态环境破坏日趋严峻2、自然生态环境污染日趋严峻:(1)水污染严重2)大气污染严重(3)土地污染严重(4)固体废物问题严重(5)噪声污染(6)电磁污染(7)光污染(8)热污染 在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必须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首先要改变观念,科学认识自然,掌握自然规律,顺应自然发展,科学地协调、改造自然,善待自然,改变过去那种“先发展,后治理”的老路;其次要珍惜资源,节约资源;最后要唤起公众可持续发展意识,帮助人们树立正确的自然观。 中国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是中国的必然选择,但这条道路同时是十分艰难的,首先经济实力薄弱是一大障碍,其次实现可持续发展需要科学技术特别是高新科学技术的支持,要达到这一点尚需长期努力,最后是地区发展的不平衡,尤其是西部地区水土流失等生态恶化现象更加严重。虽然有上述不足,但我们同时要看到,只要中国政府坚持发挥主导作用,充分运用科技力量,最广泛地动员公众参与,再加上国际社会的有力支持,随着经济体制改革、增长方式转变和科技进步的支持,中国可持续发展的前景是光明的 3.什么是科学精神?举例说明它的重要性。 科学精神是指从科学研究的过程和成果中所显示出来的科学本身所独有的一种精神气质,以及与之相应的科学思想、科学方法。它是科学价值的核心。科学精神有广泛而深刻的涵义,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内容:

北京大学 研究生 自然辩证法 考试题库

一、单项选择题 1. 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亚理士多德 句中的“师”是指柏拉图 2. “自然说数学语言,这个语言的字母和符号是角、圆和直线。”这句话表达了自然数学 化的思想,说这句话的人是伽利略。 科学数学化的开端是伽利略, 先河是毕达哥拉斯。 3. 提出“万物本源是水”的古希腊哲学家是:泰勒斯。 4. 古希腊自然哲学的最高成就是:德谟克利特的原子论(和现代科学最接近的古代学说)。 5. 被称为“近代科学之父的科学家”是:伽利略。 6. 提出“整体大于部分之和”(整体凸现规律,系统科学的第一原理)的哲学家是:亚里 士多德。 7. 较好地解决了热力学第二定律和生物进化论的矛盾的是:普里高津的耗散结构理论。 8. 用电路装置模拟地下水属于什么模拟:C A. 物理模拟 B. 过程模拟 C. 数学(数量)模拟 D. 功能模拟 ∵物理模拟=过程模拟,数学模拟是两者数量关系上接近,水流方程和电磁场的相似,仿生属于功能模拟。 9. 下列说法最好地表达了鸭兔图实验结果的是:观察渗透理论(概括面广,表达较温和) 理论决定着我们能观察到说什么。——爱因斯坦(太绝对) 10. 《自然辩证法概论》属于什么学科?科学技术哲学 11. 被恩格斯称为“在僵化的形而上学自然观上打开第一个缺口”的自然科学成就是:(18 世纪)星云假说 12. “科学始于问题”是由谁的观点?波普尔(英) 13. 核能的预言、发现、开发和利用过程表明,在现代社会:科学往往走在生产和技术的 前面。(核能是这样,其他不一定) 质能关系式在爱因斯坦提出相对论时已经提出,E=mc2 14. 信息论的创立者:申农(美) 系统论——贝塔朗菲(奥地利)控制论——维纳(美) 耗散论——普里高津(比利时) 15. 属于经验论者的哲学家是:弗朗西斯·培根

自然辩证法试题答案

1.从各自所学的专业来谈为什么要学习自然辩证法,将对你的科学研究有何帮助?其意义 是什么? 一为什么要学:数学作为一门自然科学与自然辩证法有着密切联系.自然辩证法为数学 理论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而数学理论的研究和学习有利于自然辩证法的发展.作为数学教师,应掌握自然辩证法原理,并将其应用于教学.这样能使学生了解数学理论的发展规律,加深对数学知识的透彻理解,掌握数学学科的精髓,更能激起学生对数学产生浓厚的兴趣 二帮助:数学发展的历史表明,数学愈向前发展,数学探索的难度就愈大,就愈需要更 加准确的计算。更加精密的实验仪器和更加高超的哲学武器。进行创造性、探索性的数学研究工作,必须借助于辩证唯物主义哲学思维。唯物辩证法是人类认识世界的最高度的概括,但它并不能自动地解决具体的数学问题,这里关键是要真正通晓唯物辩证法,勇于实践、善于探索,解决数学中的疑难问题。只有这样,才能确保数学研究方向的正确性。用辩证唯物主义思想指导数学学习,有利于帮助提高辩证分析能力,理解数学系统关系的整体性。这种数学整体性的修养,有利于获得哲学观点和数学知识,同时,它也是发展思维结构整体性的基础。从事数学学习、研究与应用的人们应当成为辩证唯物主义者。数学作为人民生产活动知识的结晶,在人类历史上是一种起推动作用的力量,它在本质是同宗教蒙昧和唯心主义对立而同辩证唯物主义紧密相联的。它为现代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提供了与日剧增的新材料,证明了辩证唯物主义哲学的正确数学是自然科学的一部分。数学工作者要想取得成功,首先必须自觉地学习和运用唯物辩证法这一锐利的思想武器,坚持唯物主义的理论,排除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对数学研究的阻碍,在科学实践中捍卫和发展辩证唯物主义的哲学。当然,在这一过程中,也应划清一些界限:一是把数学性质的问题同哲学性质的问题区分开来,既要强调用唯物辩证法来指导,又不要搞“代替论”;二是要正确区分社会历史观与自然观,既要看到人们由于受社会的影响而存在唯心史观,又要看到大多数人在自己的数学研究中会自觉地存在唯物主义的倾向,努力把唯物辩证法这种高度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运用到自己的数学研究中去,指导和推动科学技术的发展。 三意义:研究生的学习和本科生的学习有很大的不同。本科生更多的是学习书本上的知 识,主要是学习基本的、理论性的知识,这是为了打好基础为以后进一步的学习或是工作做准备。而研究生的学习则是把学习和实践有效地结合起来,用课堂上学习的理论知识指导实践,同时又反过来用实践的结果去检验书本上学到的知识。理论指导实践,实践检验理论,在学习过程中让动脑能力和动手能力同时得到锻炼。作为一名研究生,除了基本的学习能力外,还必须要拥有一定的动手能力。因此,为了成为一名合格的研究生,我们要把学习和实践很好地结合起来,锻炼自己具备独立进行科学研究的能力。而自然辩证法正是系统地介绍如何进行科学研究以及如何将自然科学的一般原理应用在科学研究过程中的一般方法。通过对自然辩证法的学习,使我们不再僵化思维,呆板地学习,而是用哲学的思想指导我们的学习和实践,有效地、合理地、巧妙地把自然科学的一般原理运用在我们的学习和实践过程当中。每一门科学都有一个哲学概括,自然科学的哲学概括就是自然辩证法,数学作为自然科学的一支,其罗辑的严密性、高度的抽象性、应用的广泛性, 决定了与哲学有着更为密切的联系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而数学作为科学技术中的重要代表,其发展进程即体现了社会的发展进程。 2.在近代自然科学产生阶段,人类在自然观和方法论方面有什么样的局限性?为什么会造 成这种情况?

自然辩证法题目集锦及其答案范文

1.如何理解自然辩证法的科学性质和研究对象。P1 P3 2.阐述自然辨证法研究的基本内容。P4 3.试述自然辩证法的创立和发展过程。P8 4.结合所学专业或工作实际,谈谈学习和研究自然辩证法的现实意义。P11 1.古代希腊和古代中国自然哲学取得了哪些重要成就? 古代朴素自然观有什么特点P19 P23 2.古代希腊的科学技术取得了哪些成就?古代中国科学技术的主要成就,表现在哪些方面?P19 3.宗教神学自然观是怎样描绘自然界的?为什么说它的出现在自然观发展史上是一种倒退P24 4.为什么说近代自然科学在普遍革命中诞生?论述形而上学自然观产生的历史倒退的历史必然性P26 P28 5.试述辨证唯物主义自然观产生的自然科学基础,它的基础思想是什么?P31 P32 6.为什么说物理学革命丰富和发展了辨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现代自然科学又在哪些方面进一步做出了丰富和发展?P32 P34 1.为什么说自然界的物质形态既是多样的又是统一的? P39 2.如何理解自然界的物质的无限可行性?P42 3.如何理解自然界系统的普遍性?它有哪些类型和基本特征?P43P44P45 4.非生命界有哪些物质层次?它们有何基本特征?P47P50P52 5.如何理解自然界层次结构的规律性?P53 1.宇宙,恒星和地球是怎样起源和演化的?如何理解生命的起源和生物进化?自然界的演化过程说明了什么?P56P57P58P59 2.为什么说自然界的形式是多样性和统一性的?P60P62 3.为什么非生命界的运动的基本矛盾及其表现?生物进化的动力是什么?P63P64 4.如何理解自然界演化形式的矛盾性?突变和渐变的关系如何?P63P64 5.如何理解自然界演化过程的矛盾性?什么是可逆过程和不可逆过程?P68 6.如何理解自然界演化方向的矛盾性?进化与退化的关系及其关系?P70 7.如何理解自然界演化发展的自组织性?以及有序与无序及其关系P72 8.什么是守恒原理?自然界运动转化的普遍性及其意义何在?P74P76 9.自然界物质运动的矛盾有哪些?如何理解其运动发展的规律性? 1.什么是天然,自然,人化自然和人工自然?它们之间的关系如何?P81P83 2.如何理解人与自然的关系?P84 3.如何理解生态自然观的自然基础,社会基础和科学基础?P87P92P974.试述生态自然观的特征和基本思想?P99P101 5.怎样才能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P102 6.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和原则是什么?P106 7.结合所学专业或工作实际,分析阐述我国深化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现实意义?P109 1.如何理解科学的含义?它有哪些本质特征和基本属性?现代科学的分类如何?P113P114P116P117 2.阐述推动自然科学发展的内部动力P119 3.关于科学发展的模式有哪些代表性的观点?P1254.如何理解科学发展的规律性?P127 5.现代科学发展的主要趋势表现在哪些方面?P1291.科研课题的一般步骤是什么?应遵守哪些重要的原则?如何评价科研选题》?必要时如何转化课题?P138P139P142 2.科学研究的经验层次的基本方法有哪些?各自有什么特点类型和作用?科学观察和科学实验P146P151 3.科学观察应遵循的哪些重要原则?恩格斯的“双重验证”思想对于感性的科学认识活动有何意义?P147P154 4.什么是科学机遇?它有何特点和作用,如何捕捉科学机遇?P157P159 5.科学研究的理论层次的常见方法有哪些?有何特点和作用?P160-P171 6.什么是科学假说?它是如何形成的?假说向理论转化的主要标志是什么? 7.什么是科学理论?它有何特征和功能?构建科学理论有哪些方法?评价科学理论的标准是什么?P174P175P177P178 8.结合做学专业或工作实际,分析阐述科学方法论(或某一种科学方法)在科学研究中的应用(或在科学发展中的作用) 1.系统科学的基本方法有哪些》它们之间有什么区别?P189 2.什么是自组织理论?自组织理论有哪些?它们之间有何不同?P193P194 1.系统科学的主要理论有哪些?其科学性怎么样? P183 2.系统观饱含了哪些基本概念?它有何显著特征? P183P185 3.什么是系统科学方法?它有何特点和功能?P186P187 1.如何理解技术的含义?它有哪些主要特征?其分类怎么样?P200p202 P204 2.技术发展的基本矛盾和常见模式有哪些?现代技术的发展趋势怎么样?P208 P210 3.什么是创新和技术创新?技术创新有何特点/P 212 P214 P216

自然辩证法考试题及答案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1、如何理解系统自然观 系统自然观是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发展。它根植于相对论、量子力学、分子生物学和以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耗散结构理论、协同论、突变论、混沌理论等为代表的系统科学的基础之上,为人们描绘出一幅从基本粒子、原子、分子化合物直到人类,从微观领域直至宇观天体系统演化的自组织、自我运动、自我创造的辩证的演化发展的自然图景,深入揭示了自然界的本质和规律,认为“系统”是总的自然界的模型。系统自然观最深层、最基本的内涵,在于它揭示了自然系统不仅存在着,而且演化着;自然系统不仅是确定的,而且会自发地产生不可预测的随机性;自然系统不仅是简单的、线性的,而且是复杂的、非线性的,阐发了自然界是确定性与随机性、简单性与复杂性、线性与非线性的辩证统一的思想。 1. 从存在到演化 以往的自然科学,如牛顿力学、麦克斯韦的电磁场论,包括相对论和量于力学等,所描述的都是可逆过程,表现出时间反演是对称的,未来和过去没有差别。人们对于自然界的认识.也就从认识存在深入到认识演化,即认识到自然界不仅是存在的而且是演化的,并试图在存在和演化之间架起一座桥梁。 2.确定性和随机性的统一 自从1687年牛顿发表《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以来,确定论观点在自然科学领域一直被奉为正统,以致机械决定论者构造了一个封闭的简单的宇宙模式.认为只要人们找到一个无所不包的宇宙方程,并且知道宇宙的一切初始条件和边界条件. 3、简单性和复杂性的统一 正如人的认识发展道路是从认识简单事物开始一样.近代科学的产生和发展也是从研究简单系统开始的。经典科学研究的对象主要是线性的、解析的、平衡态的、规则的、有序的、确定的、可逆的、可作严格逻辑分析的对象,这本来是合理的、必然的,但也形成一种传统观念,即认为复杂性只存在于生命和社会历史领域,物理世界是简单的。 4、线性和非线性的统一 以往的科学实质上是以线性系统为研究对象的线性科学。数学的发展早已为线性系统的研究提供了包括线性代数、线件微分方程、博立叶分析、线性算子理论和随机过程的线性理论在内的强有力的解析方法和工具。 2、如何理解技术的发展动力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就要重视科技创新,重视科技人才的培养,重视科技事业的发展。现代科技每前进一步,都引起社会生产力的深刻变革,特别是本世纪以来,量子力学、相对论等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科学成果,孕育产生了第三次新技术革命,以信息技术和生命科学为核心的当代科学和高技术突飞猛进,使世界生产力的发展产生了革命性的变革。初见端倪的知识经济,更是为社会生产力发展和人类的文明进步开辟广阔的空间,产生了深刻的巨大的影响。总之,科学技术已越来越成为生产力解放和发展的重要基础和标志。特别是高新技术,已成为当代人在社会生产力上的制高点。 当今世界各国综合国力的竞争,其核心和关键在于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以及高新技术产业化。科技创新越来越成为当今社会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的重要基础与标志,越来越决定着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发展进程。如果不能创新,一个民族就能难以兴盛,难以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因此,在当代历史条件下,要代表先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方向,不断地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就必须高度重视技术创新和知识创新。认掌握了高新技术的优势,认就掌握了经济和政治竞争的主动权。我国作为独立的社会主义大国,必须在高科技的发展上占有自己的位置。只有大力推进科技进步,发展高科技,实现高新技术产业化,抢占当代先进生产力的制高点,才能代表先进社会生

自然辩证法考试题及答案详解

1、什么是自然辩证法?你认为学习自然辩证法有什么意义? 2、如何理解自然界的辩证运动? 3、试述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基本内容? 4、系统自然观的主要内容是什么?举例说明学习系统自然观的意义? 5、生态自然观的基本观点是什么?依据生态自然观的基本观点如何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 6、试述现代科学的本质与特征? 7、科学研究的一般环节是什么?学习科学研究方法对你的研究工作有什么指导意义? 8、试述技术的本质、特征与发展的动力什么? 9、试述工程、产业的本质与特征? 10、你如何理解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 11、如何理解创新型国家建设? 12、根据创新型人才的素质特点并结合个人专业谈谈如何才能成为创新型人才? 1.什么是自然辩证法?你认为学习自然辩证法有什么意义? 1、自然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学说的一个分支,是马克思主义学说的组成部分,自然辩证法也是关于自然界辩证运动的整体认识。 2、自然辩证法强调的是对自然界总的认识而不是对细节的认识,所谓的自然界是广义的自然界,包括天然自然和人化自然(被科学所认识的自然)、人工自然(被技术改造的自然)、社会自然(被产业产出的自然)。自然界的辩证运动包括天然自然转化为人化自然地运动、天然自然(包括人化自然)转化为人工自然的运动、人工自然向社会自然的转化运动。 3、在转化过程中对科学、技术、工程、产业有了认识即科学指把天然自然转化成人化自然的手段;技术指把天然自然(包括人化自然)转化成人工自然的手段;工程指把天然自然(包括人化自然)转化成人工自然的另一种手段;产业指把人工自然转化成社会自然的手段。 学习自然辩证法的意义: ①学习自然辨证法对人的全面发展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拓展了分析问题的视角,让我从以前的单面思 考问题转变成有了总观全局的意识。 ②有助于培养研究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③有助于培养研究生的科学素养和科学态度; ④有助于提高研究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 ⑤有助于研究生树立科学发展观 如何理解自然界的辩证运动? 3个 试述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基本内容? 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分为运动自然观、系统自然观和生态自然观。 1、运动自然观的内容有以下3点: 自然界存在辩证运动,自然界指广义的自然界包括三大运动:天然自然向人化自然的转化,天然自然(包括人化自然)向人工自然的转化,人工自然向社会自然的转化。辩证运动是多维的。 自然界不仅是事物集合体也是过程集合体。要从天然自然向人化自然的转化中理解科学,从天然自然(包括人化自然)向人工自然转化中理解技术工程,从人工自然向社会自然转化中理解产业。 任何变化都在一定的社会制度下进行。共产主义建立在人工自然和天然自然统一的基础上,共产主义等于人道主义也等于自然主义。 2、系统自然观的内容: 1)自然界本身是一个系统。系统是由若干具有特定属性的组成元素经过特定联系而构成的、与周围环境相互联系的、具有特定的结构和功能的整体。系统与外界之间有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流。 2)系统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系统的整体与部分之间的关系可以概括为两个方面:

自然辨证法 试题

自然辩证法试题 一、选择题 1、贯穿自然辩证法理论体系始终的矛盾是(A D) A、人与自然的矛盾 B、吸引与排斥的矛盾 C、生产与生活的矛盾 D、科学认识与科学实践的矛盾 E、连续与间断的矛盾 2、亚历士多德在《工具篇》一书中,最为推崇的方法是(D) A、类比方法 B、实践方法 C、归纳方法 D、演绎方法 E、观察方法 3、被恩格斯誉为向宗教发出“挑战书”、自然科学独立的“宣言书”的不朽著作是(B) A、《人体构造论》 B、《天体运行论》 C、《两大世界体系的对话》 D、《心血运动论》 E、《新天文学》 4、为捍卫和宣传日心说被宗教强制赴火刑的著名学者是(C) A、赛尔维特 B、伽利略 C、布鲁诺 D、哥白尼 E、维萨里 5、近代自然科学独立并建立体系并获得重大成就,最为重要的原因是(A) A、科学实验的兴起 B、理性与实验相结合 C、人类思想获得解放 D、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兴起 E、日心学说的出现 6、在方法论的问题上培根与笛卡儿的不同在于(B) A、培根重视理论,笛卡儿重视经验 B、培根重视归纳,笛卡儿重视演绎 C、培根重视经验,笛卡儿重视数学 D、培根排斥归纳,笛卡儿排斥演绎 E、培根重视继承,笛卡儿重视创新 7、由于发现天体运行三定律,被人们誉为“天空立法者”的科学家是(C) A、哥白尼 B、伽利略 C、开普勒 D、第谷 E、布鲁诺 8、赖尔对辩证唯物主义的自然观产生所作的突出贡献是指出(C) A、岩石分类说 B、地质突变论 C、地质渐变论 D、岩石质变思想 E、板块构造论 9、列宁称赞把生物学第一次建立在完全科学基础上的生物学重大成就是(D) A、林耐的人为分类法 B、细胞学说 C、拉马克生物进化论 D、达尔文生物进化论 E、分子生物学 10、达尔文创立生物进化论,在探索进化机制所依据的最重要的一对根本矛盾是(C) A、同化与异化 B、个体与环境 C、遗传与变异 D、连续与间断 E、整体与部分 11、中国古代有著名的三大天体模型,它们是(B D E) A、天圆地方说 B、盖天论 C、壳层说 D、浑天说 E、宣夜说 12、1543年,自然科学领域联袂向宗教神学挑战,其代表作是(A B) A、《天体运行论》 B、《人体构造论》 C、《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 D、《关于两大世界体系的对话》 E、《新天文学》 13、到19世纪30年代,被恩格斯誉为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诞生奠定基础的重大科学发现包括(BDE) A、牛顿力学 B、康德-拉普拉斯星云假说 C、微积分创立 D、有机化学成就 E、地质渐变论 14、被誉为古希腊时期著名的三大数学家的学者是(B C D) A、毕达哥拉斯 B、欧几里德 C、阿基米德 D、阿波罗尼 E、苏格拉底 15、科学实验方法的基本分类其结果是(B E) A、析因实验 B、探索性实验 C、模拟实验 D、验证性实验 E、判决性实验 二、简述题(共30分) 1、简述古代自然观的特性。(7分) 2、简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8分) 3、科学抽象应该遵循哪些原则。(7分) 4、简述科研工作者捕获机遇应具备的素质。(8分) 三、论述题 1、试论述科学技术发展的内在动力(20分) 2、试结合自己所学专业,论述在选题过程中应如何贯彻好有关原则。(20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