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奥林匹克数学基础教程 30 趣题巧解

六年级奥林匹克数学基础教程 30 趣题巧解
六年级奥林匹克数学基础教程 30 趣题巧解

小学数学奥数基础教程趣题巧解

生活中的许多事都蕴含着数学思想,我们先看一个猜数游戏。甲心中想一个32以内的数,乙只许问“比某数大吗?”甲只回答“是”或“不”,那么乙最多5次必可猜中。比如甲想的是23,下面是5次提问与回答:

(1)“比16大吗?”,“是”;(2)“比24大吗?”,“不”;

(3)“比20大吗?”,“是”;(4)“比22大吗?”,“是”;

(5)“比23大吗?”,“不”。于是乙猜中甲想的23。

这里乙用的是对分法。32的一半是16,第1次问话后,乙知道甲想的数在17~32之间; 17~32中间的数是24,第二次问话后,乙知道甲想的数在17~24之间。依此类推,因为32=25,经5次对分,必猜中。

对分法适用于一次试验仅有两种不同结果的情形。

例1有1000箱外形完全相同的产品,其中999箱重量相同,有1箱次品重量较轻。现有一个称(一次可称量500箱),怎样才能尽快找出这箱次品?

分析与解:因为称量一次只有两种结果:等于规定重量或轻于规定重量,所以可用对分法。先取500箱称,若等于规定重量,则次品在另500箱中;若轻于规定重量,则次品在这500箱中。然后对有次品的500箱再对分,取其中的250箱称……因为1000<1024=210,所以经过10次称必可查出次品。

若一次试验可以有三种不同的结果,则可用三分法。

例2 现有80粒重量、外形完全相同的珍珠和1粒外形相同、但重量较轻的假珍珠,怎样才能用一台天平尽快地将这粒假珍珠挑出来?

分析与解:因为天平称重有三种结果;①两边一样重,②左边重,③右边重,所以可以用三分法。

先将81粒珍珠三等分,在天平两边各放27粒珍珠,天平下还有27粒。若两边一样重,则假珍珠在天平下的27粒中;若左边重,则假珍珠在天平右边的27粒中;若右边重,则假珍珠在天平左边的27粒中。

然后再将有假珍珠的一堆三等份,继续上面的做法。因为81=34,所以只需要称4次就可将假珍珠挑出来。

我们再看看“空瓶换酒问题”。

例3某商店出售啤酒,规定每5个空啤酒瓶能换1瓶啤酒。张叔叔家买了80

瓶啤酒,喝完后再按规定用空啤酒瓶去换啤酒,那么他们家前后共能喝到多少瓶啤酒?

分析与解:我们按照实际换酒过程分析:

喝掉80瓶啤酒,用80个空瓶换回16瓶啤酒;

喝掉16瓶啤酒,用16个空瓶换回3瓶啤酒余1个空瓶;

喝掉3瓶啤酒,连上次余下的1个空瓶还剩4个空瓶。此时,再借1个空瓶,与剩下的4个空瓶一起又可换回1瓶啤酒,喝完后将空瓶还了。

所以,他们家前后共喝到啤酒80+16+3+1=100(瓶)。

解例3的关键是:正确运用“5个空瓶可换1瓶啤酒”这个条件,特别是最后一次换瓶的技巧,你不充分利用可就“吃亏了”!但如果一开始酒的瓶数很多,那么这个换酒的过程就会很长。有没有简便的算法呢?注意到“每5个空瓶可换一瓶啤酒”(连酒带瓶)这个条件,可知每4个空瓶就能换到一瓶啤酒(不带瓶),那么喝剩的80个空瓶共能换到20瓶啤酒,所以张叔叔家前后共能喝到80+20=100(瓶)啤酒。综合式是80+80÷(5-1)=100(瓶)。

有了上面的简捷思路,求解类似的问题就简单多了。

例4一块钢锭可以铸成25个机器零件的毛坯,每加工5个机器零件的毛坯所剩的脚料又可以铸成一个机器零件的毛坯。现在有这种钢锭10块,最多可以加工多少个机器零件?

分析与解:这类“铸坯加工零件”问题显然也属于“空瓶换酒”问题。由“每加工5个机器零件的毛坯所剩的脚料又可铸成一个机器零件的毛坯”可知,实际每加工5个机器零件只需要4个机器零件的毛坯(没有脚料),即每

(个)机器零件。注意,此处不能使用四舍五入,只能使用去尾法。综合式是

也可以这样想:因为每加工5个机器零件只需要4个机器零件毛坯(没有

10≈312(个)机器零件。综合式是

例5 5个空瓶可以换一瓶汽水,某班同学喝了189瓶汽水,其中有一些是用喝剩下来的空瓶换的,那么他们至少要买多少瓶?

分析与解:本题告诉了按空瓶换汽水的原则和共能喝到的汽水,反过来求原先至少要买的汽水瓶数。根据“5个空瓶可以换1瓶汽水”(连汽水带瓶)

能喝到189瓶汽水呢?显然至少应买汽水

注意,此处不能使用四舍五入,只能使用收尾法。

综合式是

下面,我们讲讲如何利用对称的思想来分析解决问题。

例6 甲、乙两人轮流往一个圆桌面上放同样大小的硬币。规则是:每人每次只能放一枚,硬币不许重叠,谁放完最后一枚硬币而使对方再也无处可放,谁就获胜。如果甲先放,那么他怎样放才能取胜?

分析与解:这道题初看太抽象,既不知道圆桌的大小,又不知道硬币的大小,谁知道该怎样放呀!我们用对称的思想来分析一下。圆是关于圆心对称的图形,若A是圆内除圆心外的任意一点,则圆内一定有一点B与A关于圆心对称(见右图,其中AO=OB)。所以,圆内除圆心外,任意一点都有一个(关于圆心的)对称点。由此可以想到,只要甲把第一枚硬币放在圆桌面的圆心处,以后无论乙将硬币放在何处,甲一定能找到与之对称的点放置硬币。也就是说,只要乙能放,甲就一定能放。最后无处可放硬币的必是乙。

甲的获胜策略是:把第一枚硬币放到圆桌面的圆心处,以后总在乙上次放的硬币的对称点放置硬币。

这种利用对称思想的获胜策略体现出了一种机智,而这种机智来源于数学思想。同学们经常进行这种锻炼,就会变得越来越聪明。比如,有两堆火柴,第一堆20根,第二堆25根,甲、乙二人轮流从中取火柴,每次可以从任一堆中取走任意数量的火柴,取走最后一根火柴者胜。甲先取,怎样才能保证获胜?利用对称的思想分析,只要甲先从第二堆中取走5根,此时两堆火柴的数量相等(也是一种对称),以后无论乙从哪一堆取多少根火柴,甲都对称地从另一堆取相同数量的火柴,只要乙能取,甲就能取,所以最后一根必被甲取走,甲胜。

例7 十个相同的圆摆成左下图所示的形状,过其中两个圆的圆心A和B作直线,求直线右上方圆内总面积与直线左下方圆内总面积的比。

分析与解:我们把直线AB以及AB经过的四个圆单独画成右上图,此图关于C 点对称,所以这四个圆正好被平均分成两部分,即直线两侧的面积各为2个圆面积。所以在左上图中,直线右上侧圆内面积总和是4个圆面积,直线左下侧圆内面积总和是6个是圆面积,两者的面积比是4/6=2/3。

练习30

1.甲、乙玩猜数游戏。甲在心中想好一个1000以内的数,乙只许问“比某数小吗?”甲只回答“是”或“不是”。那么乙最少问几次就一定能猜中这个数?

2.现有700粒相同的珍珠和1粒外形相同、重量略轻的假珍珠,用一台天平至少称几次,就一定能把这粒假珍珠挑出来?

3.某校开运动会,学校给同学们买来50箱汽水,每箱24瓶。由于商店规定每6个空瓶可换到一瓶汽水,所以同学们每喝完6瓶汽水就去换一瓶,这样他们共能多喝多少瓶汽水?

4.一块铝锭可铸成20个机器零件毛坯,每4个毛坯车成零件后的铝屑又能铸成一个毛坯。那么7块这样的铝锭最多能车成多少个机器零件?

5.某校开运动会,打算发给1000位学生每人一瓶汽水,由于商店规定每6个空瓶可换到一瓶汽水,所以学校不必买1000瓶汽水,那么最少要买多少瓶汽水?

6.有一艘轮船停在港口里,轮船的外舷有一软梯,软梯的第一级正好挨着海面,往上每隔20厘米有一级。这时海水正在涨潮,每小时上涨30厘米。问:经过多长时间,海水涨到软梯的第四级?

7.红、蓝墨水各一瓶,用一根滴管从红墨水中吸一滴滴到蓝墨水中,搅拌后,再从蓝墨水中吸一滴同样体积的墨水滴到红墨水中。这时红墨水中的蓝墨水多,还是蓝墨水中的红墨水多?

答案与提示练习30

1.10次。

提示:210=1024>1000,与例1类似,利用对分法,10次必能猜中。

2.6次。

解:36=729>701,与例2类似,利用三分法,6次必能挑出来。

3.240瓶。解:24×50÷(6-1)=240(瓶)。

6.因为“水涨船高”,所以永远涨不到。

7.一样多。

提示:变化后两瓶墨水的体积都没变,所以红墨水中进来多少蓝墨水,必然有相同体积的红墨水进入蓝黑水,即红墨水中的蓝墨水与蓝黑水中的红墨水一样多。

苏教版新精选 六年级下册数学专项练习题附答案

苏教版新精选六年级下册数学专项练习题附答案 一、苏教小学数学解决问题六年级下册应用题 1.有一只渔船在“救援中心”东偏北30°方向的180千米处触礁遇险,预计2小时后将沉没。救援中心有2条搜救船,时速均为80千米/小时。此时甲搜救船正在“救援中心”北偏东30°方向的120千米处巡逻;乙搜救船在“救援中心”待命…… (1)在上图中按比例画出遇险船和甲搜救船的具体位置。 (2)你认为应该派哪艘船救援?它能否及时赶到遇险地点?(请你在必要的测量后,用计算来表明。) 2.某店主委托运输公司运1000只水晶摆件,商定每只水晶摆件运费0.4元,如果损坏一只,不但不给运费,还要赔偿损失5.1元。结果运输公司获得运费372.5元。运输公司损坏了多少只水晶摆件? 3.下面的图象表示斑马和长颈鹿的奔跑情况。 (1)长颈鹿的奔跑路程与奔跑时间是否成正比例关系,为什么?

(2)估计一下,两种动物18分钟各跑多少千米? (3)从图象上看,斑马跑得快还是长颈鹿跑得快,为什么? 4.张华家有一只底面直径40厘米、深50厘米的圆柱形无盖水桶,这只水桶盛满了水,把水倒入长40厘米、宽30厘米、高50厘米的长方体玻璃鱼缸内,水会溢出吗?请用喜欢的方式解答,(水桶和鱼缸的厚度都忽略不计) 5.一张设计图纸的比例尺是1:600,图中的一个长方形大厅长4厘米,宽2.5厘米。这个大厅的实际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6.一个圆柱形的容器,底面周长是62.8厘米,容器里面水面高0.8分米,现把一个小圆柱体和一个与圆柱等底、高是圆柱一半的圆锥放入容器中,结果圆锥完全浸没在水中,圆 柱有在水面之上,容器内的水比放入前上升了3厘米,求圆柱和圆锥的体积? 7.鸡和免一共有8只,它们的腿有22条。鸡和兔各有多少只? 8.张宏上个月收集了13张邮票,有8角和1元2角这两种面值。这些邮票的总面值是14元。两种面值的邮票各有多少张? 9.把一个圆柱的侧面展开后得到一个长18厘米,宽12厘米的长方形,这个圆柱的体积最大可能是多少立方厘米?(π取近似值3) 10.在“脑筋急转弯”抢答比赛中,一共有6道题,规定答对1题得5分,答错一题扣8分,不答得0分,欣欣共得了12分,她抢答了几次?答对了几题?答错了几题? 11.下面是关于“冬奥会段材料,请你先仔细阅读,再利用你获得的数学信息解决问题。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简称为冬季奥运会或冬奥会,第一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于1924年在法国的夏慕尼举行,冬奥会每隔4年举行一届,其中1936年第4届和1948年第5届相隔了12年,而1992年的第16届与1994年的第17届只相隔2年,第21届冬奥会于2010年2月12-28日在加拿大温哥华举行,中国代表团在本届冬奥会上夺得5枚金牌,2枚银牌,4枚铜牌,取得了历史最佳战绩,申雪/赵宏博摘得花样冰双人自由滑冠军,王濛分别摘得女子500米和1000短道速滑金牌;周洋摘得女子1500米短道速滑金牌;中国队以4分06秒的成绩夺得女子短道速滑3000米接力的金牌,并打破了世界记录,单板滑雪U型池比赛是冬奥会一个比赛项目,其场地就如一个横着的半圆柱(如图),其长35米,口宽12米。 (1)第10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于________年在法国格勒诺布尔举行。 (2)中国队以4分06秒的成绩夺得女子短道速滑3000米接力金牌,请你把这一成绩的时间改成用分作单位的数:________分。 (3)中国女子短道速滑队在3000米接力中,平均每秒滑行的距离是多少米?(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4)A市想在体育场建一个类似单板滑雪U型池的比賽场地,需要挖岀多少立方米的泥

世界青少年奥林匹克数学竞赛(中国区)选拔赛2017春季省级初赛试题及答案

世界青少年奥林匹克数学竞赛(中国区)选拔赛 2017春季省级初赛 考生须知:本卷考试时间60分钟,共100分。 考试期间,不得使用计算工具或手机 七年级试题(A 卷) 一、填空(每题3分,共30分) 1、在△ABC 中,高BD 和CE 所在直线相交于O 点,若△ABC 不是直角三角形,且∠A =60°,则∠BOC =________度. 2、在等腰△ABC 中,AB=AC,一边上的中线BD 将这个三角形的周长分为15和12两部分,则这个等腰三角形的底边长为___________. 3、凸多边形恰好有三个内角是钝角,这样的多边形边数的最大值是____________. 4、凸n 边形除去一个内角外,其余内角和为2570°,则n 的值是________. 5、已知 是二元一次方程ay x -2=3的一个解,那么a 的值是________. 6、若关于x 、y 的方程组 无解,则a 的值是________. 7、正整数._______,698的最大值是则满足、m mn n m n m +=+ 8、已知关于x 的不等式组 无解,则a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 9、 都是正数, 那么N M 、的大小关系是________. 10、若n 为不等式 的解,则n 的最小正整数的值是________. 二、选择题(每题5分,共25分) 11、三元方程 的非负整数解的个数有( ). A.20001999个 B.19992000个 C.2001000个 D.2001999个 12、如图已知 分别 为ABC ?的两个外角的平分线,给出下列结论:①CD CP ⊥; ???-==1 1 y x ???=-=+1293y x y ax ???-≥--1250x a x >, 如果))((),)((,,,200332200421200432200321200421a a a a a a N a a a a a a M a a a ++++++=++++++= 3002006>n 1999 =++z y x CD BD ACB CP ACB A ABC 、,平分,中,∠∠=∠?

2020年中国数学奥林匹克试题和详细解答word版

2020年中国数学奥林匹克试题和详细解答word 版 一、给定锐角三角形PBC ,PC PB ≠.设A ,D 分不是边PB ,PC 上的点,连接AC ,BD ,相交于点O. 过点O 分不作OE ⊥AB ,OF ⊥CD ,垂足分不为E ,F ,线段BC ,AD 的中点分不为M ,N . 〔1〕假设A ,B ,C ,D 四点共圆,求证:EM FN EN FM ?=?; 〔2〕假设 EM FN EN FM ?=?,是否一定有A ,B ,C ,D 四点共圆?证明你的结论. 解〔1〕设Q ,R 分不是OB ,OC 的中点,连接 EQ ,MQ ,FR ,MR ,那么 11 ,22EQ OB RM MQ OC RF ====, 又OQMR 是平行四边形,因此 OQM ORM ∠=∠, 由题设A ,B ,C ,D 四点共圆,因此 ABD ACD ∠=∠, 因此 图1 22EQO ABD ACD FRO ∠=∠=∠=∠, 因此 EQM EQO OQM FRO ORM FRM ∠=∠+∠=∠+∠=∠, 故 EQM MRF ???, 因此 EM =FM , 同理可得 EN =FN , 因此 EM FN EN FM ?=?. 〔2〕答案是否定的. 当AD ∥BC 时,由于B C ∠≠∠,因此A ,B ,C ,D 四点不共圆,但现在仍旧有 EM FN EN FM ?=?,证明如下: 如图2所示,设S ,Q 分不是OA ,OB 的中点,连接ES ,EQ ,MQ ,NS ,那么 11 ,22 NS OD EQ OB ==, C B

因此 NS OD EQ OB =.①又 11 , 22 ES OA MQ OC ==,因此 ES OA MQ OC =.② 而AD∥BC,因此 OA OD OC OB =,③ 由①,②,③得NS ES EQ MQ =. 因为2 NSE NSA ASE AOD AOE ∠=∠+∠=∠+∠, ()(1802) EQM MQO OQE AOE EOB EOB ∠=∠+∠=∠+∠+?-∠ (180)2 AOE EOB AOD AOE =∠+?-∠=∠+∠, 即NSE EQM ∠=∠, 因此NSE ?~EQM ?, 故 EN SE OA EM QM OC ==〔由②〕.同理可得, FN OA FM OC =, 因此EN FN EM FM =, 从而EM FN EN FM ?=?. C B

2020最新小学数学奥林匹克竞赛试题及答案(五年级)

2020最新第二届华博士小学数学奥林匹克网上竞赛试题及答案 (五年级) (红色为正确答案) 选择正确的答案: (1)在下列算式中加一对括号后,算式的最大值是()。 7 ×9 + 12 ÷ 3 - 2 A 75 B 147 C 89 D 90 (2)已知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一个五边形的内角和应是( )度. A 500 B 540 C 360 D 480 (3)甲乙两个数的和是15.95,甲数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就等于乙数,那么 甲数是( ). A 1.75 B 1.47 C 1.45 D 1.95 (4)一个顾客买了6瓶酒,每瓶付1.3元,退空瓶时,售货员说,每只空瓶钱比酒钱 少1.1元,顾客应退回的瓶钱是( )元. A 0.8 B 0.4 C 0.6 D 1.2 (5)两数相除得3余10,被除数,除数,商与余数之和是143,这两个数分别是( ) 和( ). A 30和100 B 110和30 C 100和34 D 95和40 (6) 今年爸爸和女儿的年龄和是44岁,10年后,爸爸的年龄是女儿的3倍,今年女儿是多少岁? A16 B11 C9 D10 (7)一个两位数除250,余数是37,这样的两位数是( ). A 17 B38 C 71 D 91 (8)把一条细绳先对折,再把它所折成相等的三折,接着再对折,然后用剪刀在折过三次的绳中间剪一刀,那么这条绳被剪成( )段. A 13 B 12 C 14 D 15 (9) 把两个表面积都是6平方厘米的正方体拼成一个长方体,这个长方体的表面积( ). A 12 B 18 C10D11

(10)一昼夜钟面上的时针和分针重叠( )次. A 23 B 12 C 20 D13 (11)某车间四月份实际生产机器76台,其中原计划生产的台数比超产台数多60台, 求四月份比原计划超产多少台机器? A 16 B 8 C 10 D 12 (12)一块红砖长25厘米,宽15厘米,用这样的红砖拼成一个正方形最少需要多少块? A 15 B 12 C 75 D 8 (13)图中ABCD 是长方形,已知AB=4厘米,BC=6厘米,三角形EFD 的面积 比三角形ABF 的面积大6平方厘米,求ED=? A 9 B 7 C 8 D 6 (14)一天,甲乙丙三人去郊外钓鱼已知甲比乙多钓6条,丙钓的是甲的2 倍,比乙多钓22条,问他们三人一共钓了多少条? A 48 B 50 C 52 D 58 (15)张师傅以1元钱4个苹果的价格买进苹果若干个,又以2元钱5个苹果有价格把这些苹果卖出,如果他要赚得15元钱的利润,那么他必须卖出苹果多少个? A 10 B 100 C 20 D 160 E D C B

小学六年级数学奥林匹克竞赛题(含答案)

小学六年级数学奥林匹克竞赛题(含答案) 某市举行小学数学竞赛,结果不低于80分的人数比80分以下的人数的4倍还多2人,及格的人数比不低于80分的人数多22人,恰是不及格人数的6倍,求参赛的总人数? 解: 设不低于80分的为A人,则80分以下的人数是(A-2)/4,及格的就是A+22,不及格的就是A+(A-2)/4-(A+22)=(A-90)/4,而6*(A-90)/4=A+22,则A=314,80分以下的人数是(A-2)/4,也即是78,参赛的总人数314+78=392 电影票原价每张若干元,现在每张降低3元出售,观众增加一半,收入增加五分之一,一张电影票原价多少元? 解:设一张电影票价x元 (x-3)×(1+1/2)=(1+1/5)x (1+1/5)x这一步是什么意思,为什么这么做 (x-3){现在电影票的单价}×(1+1/2){假如原来观众总数为整体1,则现在的观众人数为(1+2/1)} 左边算式求出了总收入 (1+1/5)x{其实这个算式应该是:1x*(1+5/1)把原观众人数看成整体1,则原来应收入1x元,而现在增加了原来的五分之一,就应该再*(1+5/1),减缩后得到(1+1/5x)} 如此计算后得到总收入,使方程左右相等 甲乙在银行存款共9600元,如果两人分别取出自己存款的40%,再从甲存款中提120元给乙。这时两人钱相等,求乙的存款 答案

取40%后,存款有 9600×(1-40%)=5760(元) 这时,乙有:5760÷2+120=3000(元) 乙原来有:3000÷(1-40%)=5000(元) 由奶糖和巧克力糖混合成一堆糖,如果增加10颗奶糖后,巧克力糖占总数的60%。再增加30颗巧克力糖后,巧克力糖占总数的75%,那么原混合糖中有奶糖多少颗?巧克力糖多少颗? 答案 加10颗奶糖,巧克力占总数的60%,说明此时奶糖占40%, 巧克力是奶糖的60/40=1。5倍 再增加30颗巧克力,巧克力占75%,奶糖占25%,巧克力是奶糖的3倍 增加了3-1.5=1.5倍,说明30颗占1.5倍 奶糖=30/1.5=20颗 巧克力=1.5*20=30颗 奶糖=20-10=10颗 小明和小亮各有一些玻璃球,小明说:“你有球的个数比我少1/4!”小亮说:“你要是能给我你的1/6,我就比你多2个了。”小明原有玻璃球多少个? 答案 小明说:“你有球的个数比我少1/4!”,则想成小明的球的个数为4份,则小亮的球的个数为3份 4*1/6=2/3 (小明要给小亮2/3份玻璃球) 小明还剩:4-2/3=3又1/3(份)

2018年世界少年奥林匹克数学竞赛六年级海选赛试题含答案

六年级 第1页 六年级 第2页 绝密★启用前 世界少年奥林匹克数学竞赛(中国区)选拔赛地方海选赛 选手须知: 1、本卷共三部分,第一部分:填空题,共计50分;第二部分:计算题,共计12分;第三部分:解答题,共计58分。 2、答题前请将自己的姓名、学校、赛场、参赛证号码写在规定的位置。 3、比赛时不能使用计算工具。 4、比赛完毕时试卷和草稿纸将被收回。 六年级试题(A卷) (本试卷满分120分 ,考试时间90分钟 ) 一、填空题。(每题5分,共计50分) 1、有甲、乙两个两位数,甲数的 27等于乙数的 2 3 ,这个两位数的差最多是。 2、如果15111111111111111*=++++,242222222222*=+++,33*=3+33+333,那么7*4=。 3、由数字0,2,8(既可全用也可不全用)组成的非零自然数,按照从小到大排列,2008排在第个。 4、如图,正方形的边长是2(a+b ),已知图中阴影部分B 的面积是7平方厘米,则阴影部分A 和C 面积的和是平方厘米。 5、一辆出租车与一辆货车同时从甲地出发,开往乙地出租车4小时到达,货车6小时到达,已知出租车 比货车每小时多行35千米。甲乙两地相距千米 6、一个长方体铁块,被截成两个完全相同的正方体铁块,两个正方体铁块的棱长之和比原来长方体铁块的棱长之和增加了16厘米,则原来长方体铁块的长是。 7、四袋水果共46个,如果第一袋增加1个,第二袋减少2个,第三袋增加1倍,第四袋减少一半,那么四袋水果的个数就相等了,则第四袋水果原先有个。 8、有23个零件,其中有一个次品,不知它比正品轻还是重,用天平最少次可以找出次品。 9、123A5能被55整除,则A=。 10、在一次数学游戏中,每一次都可将黑板上所写的数加倍或者擦去它的末位数,假定一开始写的数是458,那么经过次上述变化得到14. 二、计算题。(每题6分,共计12分) 11、1232001 1 2320012002200220022002 ++++L 12、6328862363278624?-? a +省市 学校 姓名 赛场 参赛证号 ∕∕∕∕∕∕〇∕∕∕∕∕∕〇∕∕∕∕∕∕∕〇∕∕∕∕∕∕ 密 〇 封 〇 装 〇 订 〇 线 ∕∕∕∕∕∕〇∕∕∕∕∕∕〇∕∕∕∕∕∕〇∕∕∕∕∕∕〇∕∕∕∕∕∕ 密 封 线 内 不 要 答 题

小学数学奥林匹克竞赛三年级“奥林匹克”数学指导(含答案)

三年级“奥林匹克”数学指导 时刻、时间与钟表 同学们,你一定知道钟表是用来记时的,爸爸妈妈当你很小时就会教你如何看钟表、报时间,可钟表里有许多有趣的数学问题。 什么叫“时间”它有两层意思: 1. 表示某一种特定时候。 如:北京时间八点整。每天早上六点起床等等,为了区别别一种含义,我们把表示某一种特定的时候,叫时刻。(也叫点) 2. 表示两个不同时刻的间隔。 如:从早上8时到10时,花了2个小时的时间写作业,从杭州到上海火车运行的时间是2小时30分。这叫做时间。 我们可以从单位名称上来区分时刻与时间的差异。 时刻,一般用“时”如:飞机上午8时起航,指飞机离开机场时刻。时间一般用“小时”共飞行了8小时,指飞机从上午8时起飞到下午4时降落,在空中飞行了8个小时。 同学们不仅要会读钟面上显示的时刻,还要学会观察钟面所表示的不同的时刻之间的时间关系。找出规律。 如:长短针位置的判断时刻,确定长,短针互换位置后的时刻,反射到镜面上的钟面的时刻等等。有利于培养自己观察能力。 例1 根据前3个钟面的规律,画出第4个钟面的长、短针。

3 分析:前面三个钟表所表示的时刻分别是1时,3时30分,6时,相邻两个钟的时间差都是2小时30分。因此第4个钟也应是在第3个钟6点的基础上增加2小时30分,应显示出的时刻是8点30分 例2 按次序观察图中各钟面所表示的时刻,找出各种钟面所表示的时间规律,请在第5只钟面上标出符合规律的时刻

分析:把各钟面表示的时刻依次排列起来 11点30分→12点5分→12点40分→1点15分→()→2点25分 发现它们相邻两钟的间隔时间都是35分钟,因此第5个钟面的时刻应是1点50分。 例3 见图:是反射在镜面上的两只钟面的长针和短针的位置,请说出各钟面的时刻? 分析:同学们我们只要用镜子实践一下,就会发现任何物体经过镜面反射,它的位置发生了变化。左边的在镜子反射后成为右边,右边的在镜子反射后变为左边了,因此,要从镜面上反射出来的钟面时刻推出原钟面的时刻,只要将镜面上的钟面左右翻转半圈,这两只钟面表示的时刻分别为6点40分和8点15分

小学三年级奥数 15趣题巧解

小学三年级奥数15趣题巧解 本教程共30讲 第15讲趣题巧解 为了考考同学们的智力和灵气,先提几个问题: 一张长方形的纸,用剪刀剪掉一个角,还剩几个角? 把一根毛线对折两次后剪一刀,毛线被剪成了几段? 一树枝上有10只鸟,用汽枪打中了一只,树枝上还剩几只鸟? 这类智力问题很有趣,但回答时要小心,稍有不慎,就可能落入“圈套”。要想正确地解答这类题目,一是要全面考虑各种情况,二是要充分运用学过的数学知识,再就是还需要些思考问题的灵气和非常规的思考方法。 例1一张长方形纸片有四个角,用剪刀沿直线剪掉一个角后,还剩几个角? 分析:由于已知“剪掉一个角”,但没有限制如何剪,所以必须对这个已知条件中的“剪法”有一个全面的考虑。否则,不加思索地顺口答出“还剩3个角”,答案就不全面了。当我们仔细考虑“剪法”的各种可能性后,再根据角的定义,就会得到全面而正确的答案。 解:由于剪掉长方形纸片的一个角有下页图所示的三种不同剪法(图中阴影部分为剪掉的角),所以,可能还有5个角、4个角或3个角。 答:还剩5个角、4个角或3个角。 例2 37个同学要坐船过河,渡口处只有一只能载5人的小船(无船工)。他们要全部渡过河去,至少要使用这只小船渡河多少次? 分析:如果由37÷5=7……2,得出7+1=8次,那么就错了。因为忽视了至少要有1个人将小船划回来这个特定的要求。实际情况是:小船前面的每一个来回至多只能渡4个人过河去,只有最后一次小船不用返回才能渡5个人过河。

解:因为除最后一次可以渡5个人外,前面若干个来回每个来回只能渡过4个人,每个来回是2次渡河,所以至少渡河 [(37-5)÷4]×2+1=17(次)。 答:至少要渡河17次。 例3(1)右图是10枚硬币,移动其中1枚硬币,使每一行上都有6枚硬币。 (2)用12根火柴拼出6个边长为1根火柴的正方形。 分析与解:(1)10枚硬币摆两行,一般来说每行有10÷2=5(枚)。图中的两行却是一行5枚一行6枚,原因是中间有1枚在两行的交叉点上,所以出现了5+6>10。由于题中并没有规定每个位置上只准放一枚,所以,只要使其中1枚硬币在两直行的交叉点上再“重复”一下,即在两行的交叉点上重叠地放2枚硬币(见右上图),就可达到目的。 (2)一个正方形需要4根火柴才能拼出,12根火柴只能拼出3个正方形,即使如左下图所示,也只能拼出4个正方形。如果我们放弃“在平面上拼”这种平常的思路,而改为在“立体空间中去拼”的新思路,那么就可能“柳暗花明”。 当思路转向立体空间后,自然会联想到正方体图形。因为它有六个正方形表面,而且正方体的棱恰好是12条,所以完全符合题意。

华罗庚学校奥林匹克数学课本_小学生6年级_奥数.pdf

第一讲工程问题 第一讲工程问题 工程问题是应用题中的一种类型.在工程问题中,一般要出现三个量:工作总量、工作时间(完成工作总量所需的时间)和工作效率(单位时间内完成的工作量).这三个量之间有下述一些关系式: 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 工作总量÷工作时间=工作效率, 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 为叙述方便,把这三个量简称工量、工时和工效. 例1一项工程,甲乙两队合作需12天完成,乙丙两队合作需15天完成,甲丙两队合作需20天完成,如果由甲乙丙三队合作需几天完成? 答:甲、乙、丙三队合作需10天完成. 说明:我们通常把工量“一项工程”看成一个单位.这样,工效就用工

例2师徒二人合作生产一批零件,6天可以完成任务.师傅先做5天 批零件各需几天? 工效和.要求每人单独做各需几天,首先要求出各自的工效,关键在于把师傅先做5天,接着徒弟做3天转化为师徒二人合作3天,师傅再做2天. 答:如果单独做,师傅需10天,徒弟需15天. 例3一项工程,甲单独完成需12天,乙单独完成需9天.若甲先做若干天后乙接着做,共用10天完成,问甲做了几天? 分析解答工程问题时,除了用一般的算术方法解答外,还可以根据题目的条件,找到等量关系,列方程解题。 解:设甲做了x天.那么,

两边同乘36,得到:3x+40-4x=36, x=4. 答:甲做了4天. 例4一件工作甲先做6小时,乙接着做12小时可以完成.甲先做8小时,乙接着做6小时也可以完成.如果甲做3小时后由乙接着做,还需要多少小时完成? 分析设一件工作为单位“1”.甲做6小时,乙再做12小时完成或者甲先做8小时,乙再做6小时都可完成,用图表示它们的关系如下: 由图不难看出甲2小时工作量=乙6小时工作量,∴甲1小时工作量=乙3小时工作量.可用代换方法求解问题. 解:若由乙单独做共需几小时: 6×3+12=30(小时).

2012年IMO国际数学奥林匹克试题解答

2012年IMO国际数学奥林匹克试题解答 第一题 设J是三角形ABC顶点A所对旁切圆的圆心. 该旁切圆与边BC相切于点M, 与直线AB和AC分别相切于点K和L. 直线LM和BJ相交于点F, 直线KM与CJ相交于点G. 设S是直线AF和BC的交点, T是直线AG和BC 的交点. 证明: M是线段ST的中点. 2012年IMO国际数学奥林匹克试题第一题 解答: 因为 ∠JFL=∠JBM?∠FMB=∠JBM?∠CML=12(∠A+∠C)?12∠C=12∠A= ∠JAL, 所以A、F、J、L四点共圆. 由此可得AF⊥FJ, 而BJ是∠ABS的角平分线, 于是三角形ABS的角平分线与高重合, 从而AB=BS; 同理可得AC=CT.

综上, 有 SM=SB+BM=AB+BK=AK=AL=AC+CL=CT+CM=MT, 即M是线段ST的中点. 第二题 设n?3, 正实数a2,a3,?,a n满足a2?a3???a n=1, 证明: (a2+1)2(a3+1)3?(a n+1)n>n n. 解答:由均值不等式, 我们有 (a k+1)k=?(a k+1k?1+?+1k?1)k(ka k?(1k?1)k?1?? ? ? ? ? ? ? ? ? ? ? ?√k)k=k k(k?1)k?1a k, 当a k=1k?1时等号成立, 其中k=2,3,?,n. 于是 (a2+1)2(a3+1)3?(a n+1)n?221a2?3322a3???n n(n?1)n?1a n=n n. 当对任意的k=2,3,?,n时, 若恒有a k=1k?1, 此时由n?3知 a2?a3???a n=1(n?1)!≠1, 因此上述不等式等号不成立, 从而不等式得证. 第三题 "欺诈猜数游戏" 在两个玩家甲和乙之间进行, 游戏依赖于两个甲和乙都知道的正整数k和n. 游戏开始时甲先选定两个整数x和N, 1?x?N. 甲如实告诉乙N的值, 但对x 守口如瓶. 乙现在试图通过如下方式的提问来获得关于x的信息: 每次提问, 乙任选一个由若干正整数组成的集合S(可以重复使用之前提问中使用过的集合), 问甲"x是否属于S?". 乙可以提任意数量的问题. 在乙每次提问之后, 家必须对乙的提问立刻回答"是" 或"否", 甲可以说谎话, 并且说谎的次数没有限制, 唯一的限制是甲在任意连续k+1次回答中至少又一次回答是真话. 在乙问完所有想问的问题之后, 乙必须指出一个至多包含n个正整数的集合X, 若x属于X, 则乙获胜; 否则甲获胜. 证明:

中国数学奥林匹克(CMO)试题和详细解答word版

2009中国数学奥林匹克解答 一、给定锐角三角形PBC ,PC PB ≠.设A ,D 分别是边PB ,PC 上的点,连接AC ,BD ,相交于点O. 过点O 分别作OE ⊥AB ,OF ⊥CD ,垂足分别为E ,F ,线段BC ,AD 的中点分别为M ,N . (1)若A ,B ,C ,D 四点共圆,求证:EM FN EN FM ?=?; (2)若 EM FN EN FM ?=?,是否一定有A ,B ,C ,D 四点共圆?证明你的结论. 解(1)设Q ,R 分别是OB ,OC 的中点,连接 EQ ,MQ ,FR ,MR ,则 11 ,22 EQ OB RM MQ OC RF ====, 又OQMR 是平行四边形,所以 OQM ORM ∠=∠, 由题设A ,B ,C ,D 四点共圆,所以 ABD ACD ∠=∠, 于是 图1 22EQO ABD ACD FRO ∠=∠=∠=∠, 所以 E Q M E Q O O Q M F R O O R M ∠=∠+∠=∠+∠=∠, 故 E Q M M R F ???, 所以 EM =FM , 同理可得 EN =FN , 所以 E M F N E N F M ?=?. (2)答案是否定的. 当AD ∥BC 时,由于B C ∠≠∠,所以A ,B ,C ,D 四点不共圆,但此时仍然有 EM FN EN FM ?=?,证明如下: 如图2所示,设S ,Q 分别是OA ,OB 的中点,连接ES ,EQ ,MQ ,NS ,则 11 ,22 NS OD EQ OB ==, 所以 N S O D E Q O B =. ① C B

又 11 , 22 ES OA MQ OC ==,所以 ES OA MQ OC =.② 而AD∥BC,所以 OA OD OC OB =,③ 由①,②,③得NS ES EQ MQ =. 因为2 NSE NSA ASE AOD AOE ∠=∠+∠=∠+∠, ()(1802) EQM MQO OQE AOE EOB EOB ∠=∠+∠=∠+∠+?-∠ (180)2 AOE EOB AOD AOE =∠+?-∠=∠+∠, 即NSE EQM ∠=∠, 所以NSE ?~EQM ?, 故 EN SE OA EM QM OC ==(由②).同理可得, FN OA FM OC =, 所以EN FN EM FM =, 从而EM FN EN FM ?=?. C B

六年级下册数学知识大全-小学奥数知识点梳理-通用版

小学奥数知识点梳理 前言 小学奥数知识点梳理,对于学而思的小学奥数大纲建设尤其必要,不过,对于知识点的概括很可能出现以偏概全挂一漏万的现象,为此,本人参考了单尊主编的《小学数学奥林匹克》、中国少年报社主编的《华杯赛教材》、《华杯赛集训指南》以及学而思的《寒假班系列教材》和华罗庚学校的教材共五套教材,力图打破原有体系,重新整合划分,构建十七块体系(其第十七为解题方法汇集,可补充相应杂题),原则上简明扼要,努力刻画小学奥数知识的主树干。 概述 一、 计算 1. 四则混合运算繁分数 ⑴ 运算顺序 ⑵ 分数、小数混合运算技巧 一般而言: ① 加减运算中,能化成有限小数的统一以小数形式; ② 乘除运算中,统一以分数形式。 ⑶带分数与假分数的互化 ⑷繁分数的化简 2. 简便计算 ⑴凑整思想 ⑵基准数思想 ⑶裂项与拆分 ⑷提取公因数 ⑸商不变性质 ⑹改变运算顺序 ① 运算定律的综合运用 ② 连减的性质 ③ 连除的性质 ④ 同级运算移项的性质 ⑤ 增减括号的性质 ⑥ 变式提取公因数 形如:1212......(......)n n a b a b a b a a a b ÷±÷±±÷=±±±÷ 3. 估算 求某式的整数部分:扩缩法 4. 比较大小 ① 通分 a. 通分母

b. 通分子 ② 跟“中介”比 ③ 利用倒数性质 若111a b c >>,则c>b>a.。形如:312123m m m n n n >>,则312123 n n n m m m <<。 5. 定义新运算 6. 特殊数列求和 运用相关公式: ①()2 1321+= ++n n n ②()()612121222++=+++n n n n ③()2 1n a n n n n =+=+ ④()()4121212 22333+=++=+++n n n n ⑤131171001???=?=abc abc abcabc ⑥()()b a b a b a -+=-2 2 ⑦1+2+3+4…(n-1)+n+(n-1)+…4+3+2+1=n 2 二、 数论 1. 奇偶性问题 奇±奇=偶 奇×奇=奇 奇±偶=奇 奇×偶=偶 偶±偶=偶 偶×偶=偶 2. 位值原则 形如:abc =100a+10b+c 3. 数的整除特征: 整除数 特 征 2 末尾是0、2、4、6、8 3 各数位上数字的和是3的倍数 5 末尾是0或5 9 各数位上数字的和是9的倍数 11 奇数位上数字的和与偶数位上数字的和,两者之差是11的倍数 4和25 末两位数是4(或25)的倍数 8和125 末三位数是8(或125)的倍数 7、11、13 末三位数与前几位数的差是7(或11或13)的倍数

2016年世界少年奥林匹克数学竞赛:三年级海选赛试题(Word版,含答案)

绝密★启用前 世界少年奥林匹克数学竞赛(中国区)选拔赛地方海选赛 (2016年10月) 选手须知: 1、本卷共三部分,第一部分:填空题,共计50分;第二部分:计算题,共计12分;第三部分:解答题,共计58分。 2、答题前请将自己的姓名、学校、赛场、参赛证号码写在规定的位置。 3、比赛时不能使用计算工具。 4、比赛完毕时试卷和草稿纸将被收回。 三年级试题(A卷) (本试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一、填空题。(每题5分,共计50分) 1、一“台阶”图的每一层都由黑色和白色的正方形交错组成,且每一层的两端都是黑色的正方形,从上到下第一层到第四层如图所示,则第2016层中白色的正方形的数目___________。 2、一个课外小组活动日,老师进教室一看,来参加活动的学生只占教室里全体人数的一半.老师很生气.这天共来了____________名学生。 3、从小熊家到小猪家有一条小路,单侧有树,每隔45米种一棵树,加上两端共53棵;现在改成每隔60米种一棵树。可余下__________棵树。 4、小明家的小狗喝水时间很规律,每隔5分钟喝一次水,第一次喝水的时间是8点整,当小狗第20次喝水时,时间是_______________。 5、妈妈买来大米2袋,面粉4袋,共重200千克,已知1袋大米的重量和2袋面粉的重量相等,那么一袋大米重_______________千克。 6、学校食堂今天午餐的菜谱上有2个肉菜和2个素菜,小明想买1个肉菜和1个素菜,共有________种的搭配方法。 7、同学们进行队列训练,如果每排8人,最后一排6人;如果每排10人,最后一排少4人。参加队列训练的学生最少有________人。 8、小明心中想到三个自然数,这三个数的和等于这三个数的积,小明想的三个数是____________。9、某小学二年级一班和二班共有85人,一班比二班多3人,二班有_________人。 10、下图中有个正方形。 二、计算题。(每题6分,共计12分) 11、567+231-267+269 12、2000-99-9-98-8-97-7-96-6-95-5-94-4-93-3-92-2-91-1 省 市 学 校 姓 名 赛 场 参 赛 证 号 ∕ ∕ ∕ ∕ ∕ ∕ 〇 ∕ ∕ ∕ ∕ ∕ ∕ 〇 ∕ ∕ ∕ ∕ ∕ ∕ ∕ 〇 ∕ ∕ ∕ ∕ ∕ ∕ 密 〇 封 〇 装 〇 订 〇 线 ∕ ∕ ∕ ∕ ∕ ∕ 〇 ∕ ∕ ∕ ∕ ∕ ∕ 〇 ∕ ∕ ∕ ∕ ∕ ∕ 〇 ∕ ∕ ∕ ∕ ∕ ∕ 〇 ∕ ∕ ∕ ∕ ∕ ∕ 密 封 线 内 不 要 答 题

第32届中国数学奥林匹克获奖名单及2017年集训队名单

第32届中国数学奥林匹克获奖名单 一等奖(116人,按省市自治区排列) 编号姓名地区学校 M16001 吴蔚琰安徽合肥一六八 M16002 考图南安徽安师大附中 M16003 徐名宇安徽合肥一中 M16004 吴作凡安徽安师大附中 M16005 周行健北京人大附中 M16006 王阳昇北京北京四中 M16007 陈远洲北京北师大附属实验中学M16008 杨向谦北京人大附中 M16009 夏晨曦北京北师大二附 M16010 谢卓凡北京清华附中 M16011 薛彦钊北京人大附中 M16012 胡宇征北京北京四中 M16013 徐天杨北京北京101中学 M16014 董昕妍北京人大附中 M16015 冯韫禛北京人大附中 M16016 林挺福建福建师范大学附属中学M16017 任秋宇广东华南师大附中 M16018 何天成广东华南师大附中 M16019 戴悦浩广东华南师大附中 M16020 谭健翔广东华南师大附中 M16021 王迩东广东华南师大附中 M16022 程佳文广东深圳中学 M16023 李振广东深圳外国语学校 M16024 张坤隆广东深圳中学 M16025 齐文轩广东深圳中学 M16026 卜辰璟贵州贵阳一中 M16027 顾树锴河北衡水第一中学 M16028 袁铭泽河北衡水第一中学 M16029 卢梓潼河北石家庄二中 M16030 赵振华河南郑州外国语学校 M16031 陈泰杰河南郑州外国语学校

M16032 迟舒乘黑龙江哈尔滨市第三中学 M16033 黄桢黑龙江哈尔滨市第三中学 M16034 姚睿湖北华中师范大学第一附属中学M16035 魏昕湖北武汉二中 M16036 黄楚昊湖北武钢三中 M16037 刘鹏飞湖北武汉二中 M16038 赵子源湖北华中师范大学第一附属中学M16039 徐行知湖北武钢三中 M16040 吴金泽湖北武汉二中 M16041 李弘梓湖北武汉二中 M16042 施奕成湖北华中师范大学第一附属中学M16043 袁睦苏湖北武汉二中 M16044 王子迎湖北武汉二中 M16045 袁昕湖北华中师范大学第一附属中学M16046 陈子瞻湖北湖北省黄冈中学 M16047 詹立宸湖北华中师范大学第一附属中学M16048 严子恒湖北武钢三中 M16049 陈贵显湖北华中师范大学第一附属中学M16050 张騄湖南长沙市长郡中学 M16051 刘哲成湖南长沙市雅礼中学 M16052 仝方舟湖南长沙市长郡中学 M16053 谢添乐湖南长沙市雅礼中学 M16054 尹龙晖湖南长沙市雅礼中学 M16055 黄磊湖南长沙市雅礼中学 M16056 肖煜湖南长沙市长郡中学 M16057 吴雨澄湖南湖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M16058 方浩湖南长沙市第一中学 M16059 郭鹏吉林东北师大附中 M16060 丁力煌江苏南京外国语学校 M16061 朱心一江苏南京外国语学校 M16062 高轶寒江苏南京外国语学校 M16063 彭展翔江西高安二中 M16064 刘鸿骏江西江西省吉安市第一中学M16065 孔繁淏辽宁大连二十四中 M16066 孔繁浩辽宁东北育才学校 M16067 孟响辽宁大连24中 M16068 毕梦达辽宁辽宁省实验中学

2013小学数学奥林匹克竞赛试题及答案

小学数学奥林匹克竞赛试题及答案 (三年级) (红色为正确答案) 1、根据下列数中的规律在括号里填入合适的数: 17、2、14、2、11、2、( )、( )。 A 2、8 B 8、2 C 5、4 D 2、2 2、甲乙丙三个数平均数是150,甲数48,乙数与丙数相同,那么乙数是( )。 A 201 B 402 C 51 D 102 3、同学们做操,排成一个正方形的队伍,从前,后,左右数,小红都是第5 个,问一共有( )人. A 81 B25 C 32 D120 4、在“A ÷9=B …..C ”算式里,其中B 、C 都是一位数,那么A 最大是多少? A 90 B 91 C 89 D 87 5、妈妈从蛋糕店买来一块方形蛋糕,(如图),让小红动手分成8块,最小要切( )刀。 A 2 B 4 C 3 D 5 6、在所有四位数中,各位数字之和等于35的数共有( )个。 A 4 B 5 C 3 D 6 7、如图,在小方格里最多放入一个?,要想使得同一行、同一列或对角连线上的三个小方格最多不出现三个?,那么在这九个小方格里最多能放入( )个?。() A 4 B7 C 6 D 5 8、甲乙二人买同一种杂志,甲买一本差2角8分,乙买一本差2角6分,而他俩的钱合起来买一本还剩2角6分,那么这种杂志每本价钱是( )。 A 1元 B 7角 C 8角 D 9角 9、从1—9中选出6个数填在算式: ÷??( + )?( - ),使结果最大。那么这个结果是( )。 A 190 B 702 C 630 D 890 10、夏令营基地小买部规定:每三个空汽水瓶可一瓶汽水。李明如果买6瓶汽水,那么他最多可以让( )位小伙伴喝到汽水。 A 11 B 8 C 10 D 9个 11、图中阴影部分是一个正方形,那么最大长方形的周长是( A 26 B 28 C 24 D 25

小升初数学趣题巧解(5)

小升初数学趣题巧解(5) “教书先生”恐怕是市井百姓最为熟悉的一种称呼,从最初的门馆、私塾到晚清的学堂,“教书先生”那一行当怎么说也算是让国人景仰甚或敬畏的一种社会职业。只是更早的“先生”概念并非源于教书,最初出现的“先生”一词也并非有传授知识那般的含义。《孟子》中的“先生何为出此言也?”;《论语》中的“有酒食,先生馔”;《国策》中的“先生坐,何至于此?”等等,均指“先生”为父兄或有学问、有德行的长辈。其实《国策》中本身就有“先生长者,有德之称”的说法。可见“先生”之原意非真正的“教师”之意,倒是与当今“先生”的称呼更接近。看来,“先生”之本源含义在于礼貌和尊称,并非具学问者的专称。称“老师”为“先生”的记载,首见于《礼记?曲礼》,有“从于先生,不越礼而与人言”,其中之“先生”意为“年长、资深之传授知识者”,与教师、老师之意基本一致。新年联欢会上,同学们一致要求教数学的王老师出一个节目。王老师微笑着走到讲台前说:我给你们表演一个数字魔术吧! 说完,王老师拿出一叠纸条,发给每人一张,并神秘地说:由于我教你们数学,所以你们脑子里的数也听我的话。不信,你们每人独立地在纸条上写上任意4个自然数(不重复写),我保证能从你们写的4个数中,找出两个数,它们的差能被3整除。王老师的话音一落,同学们就活跃起来。有的同学还说:我写的数最调皮,就不听王老师的话。不一会

儿,同学们都把数写好了,但是当同学们一个个念起自己写的4 个数时,奇怪的事果真发生了。同学们写的数还真听王老师的话,竟没有一个同学写的数例外,都让王老师找出了差能被 3 整除的两个数。 同学们,你们知道王老师数字小魔术的秘密吗? 分析与解其实,同学们写在纸条上的数字并不是听王老师的话,而是听数学规律的话。 死记硬背是一种传统的教学方式,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但随着素质教育的开展,死记硬背被作为一种僵化的、阻碍学生能力发展的教学方式,渐渐为人们所摒弃;而另一方面,老师们又为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煞费苦心。其实,只要应用得当,“死记硬背”与提高学生素质并不矛盾。相反,它恰是提高学生语文水平的重要前提和基础。因为任意一个自然数被3除,余数只能有3种可能,即余0、余1、余2。如果把自然数按被3 除后的余数分类,只能分为3类,而王老师让同学们在纸条上写的却是4个数,那么必有两个数的余数相同。余数相同的两个数相减(以大减小)所得的差,当然能被3整除。要练说,得练听。听是说的前提,听得准确,才有条件正确模仿,才能不断地掌握高一级水平的语言。我在教学中,注意听说结合,训练幼儿听的能力,课堂上,我特别重视教师的语言,我对幼儿说话,注意声音清楚,高低起伏,抑扬有致,富有吸引力,这样能引起幼儿的注意。当我发现有的幼

小学六年级数学奥林匹克竞赛题

………… 小学六年级数学奥赛训练填空题 1.甲数的31相当于乙数的41,又相当于丙数的5 1,甲、乙、丙三个数的比是( )。 2. 一张乒乓球桌,三个小朋友轮换在这张桌子上打乒乓球,他们打了1小时,平均每个小朋友打了( )分钟。 3. 对于“324”和“612”这两个数,把第一个数加上3,同时把第二个数减去3,这算一次操作。经过( )次操作后两个数相等。 4. 一个最简分数的分子加上1,约分后为65;分子减去1,约分后为54。这个最简分数是( )。 5. 一个人以相同的速度在小路上散步,从第1棵树走到第13棵树用了18分钟。如果这个人走了24分钟,他应走到第( )棵树。 6. 从南京到上海的某次列车在行车途中要停靠6个大站,铁路局要为这次列车准备( )种不同的车票。 7. 实验小学举行数学竞赛,每做对一题得9分,做错一题倒扣3分。共有12道题,马东得了84分,他做对了( )道题。 8. 有一组数:(3),(6、9),(12、15、18),(21、24、27、30)……中,第30个括号中所有数的和是( )。 9. 将奇数1、3、5、7……按右图排列。 A B C D 2017这个数排在第( )行第 1 3 5 ( )列。 11 9 7 13 15 17 23 21 19

10. 某商品按定价卖出可得利润960元,若按定价的80﹪出售,则亏损832元。该商品的成本价是( )元。 11. 货车的速度是客车的90﹪,两车分别从甲、乙两站同时相向而行,在离两站中点6km 处相遇。甲、乙两站相距( )km 。 12. 从时针指向4开始,再经过( )分钟时针正好和分针重合。 13. 一项工程,甲队单独做要20天完成,乙队单独做要30天完成。两队合做了若干天后甲队调走,剩下的由乙队再做5天完成。乙队共做了( )天。 14. 五(1)班30名男同学中,调查会踢足球和会打篮球的人数,发现每个学生至少会一样。调查结果是有53的同学会踢足球,有31的同学两样都会。会打篮球的有( )名同学。 15. 一水库存水量一定,河水均匀入库。若用5台抽水机连续工作20天可抽干;若用6台同样的抽水机连续15天可抽干。若要求6天抽干,需要( )台同样的抽水机。 16. 一个正方体的高减少3dm 后,得到一个底面不变的长方体,它的表面积比原来正方体的表面积减少了48dm 2。原来正方体的体积是( )dm 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