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系统自动化》课程教学规范

《电力系统自动化》教学规范

一、课程的任务

本课程是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及输变电工程技术S业的专业课程。

主要任务:着重使电力系统自动化专业的学生了解电力系统自动化的基本内容、运行方式、硬件配置结构以及软件控制功能,为使用和设计电力系统中各个层面、规模的自动化系统建立基础。

二、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

适用专业: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及输变电工程技术专业

学时数:40学时(不包括假期和期末考试)均为理论课

学分:2

说明:本课程教学规范随专业培养方案学时的改变将进行适当修定

(一)、课程的性质和目的

《电力系统自动化》课程是我院电类各专业的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专业课。本课程内容丰富,涵盖知识面广,培养学生综合运用基础知识能力,树立理论联系实际的科学作风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电力系统自动化的基本内容,学会分析电力系统自动化实现的基本方法。为今后从事电类各专业的学习和工作打下必备的基础。

(二)、课程教学内容及基本教学要求

第一章发电机的自动并列(6学时)

(1)内容概要

§ 1.1列操作意义,准同期并列

§ 1.2同期并列的基本原理

§ 1.3定越前时间并列装置

§ 1.4字式并列装置

(2)学时安排

§ 1.5 1.5 学时

§ 1.62学时

§ 1.71学时

§ 1.8 1.5 学时

第二章同步发电机励磁自动控制系统(9学时)(1)内容概要

2.1同步发电机励磁控制系统的任务和要求

2.2同步发电机励磁系统

2.3励磁系统中转子磁场的建立和火磁

2.4 2.4励磁调节器原理

2.5励磁系统稳定器

2.6电力系统稳定器

(2)学时安排

2.73学时

2.8 2.2 1学时

2.9 2.3 1学时

2.102.4 2学时

2.112.5 1学时

2.122.6 1学时

第三章电力系统频率及有功功率的自动调节(6学时)(1)内容概要

§3.1电力系统频率特性

§3.23.2调频与调频方程式

§3.3电力系统的经济调度与自动调频

§3.4电力系统低频减震

(2)学时安排

§3.51.5 学时

§3.61.5 学时

§3.73.3 2学时

§3.83.4 1学时

第四章电力系统电压调整和无功功率控制技术(4学时)(1)内容概要

§4.1电力系统电压控制的意义

§4.2电力系统无功功率平衡与电压的关系

§4.3电力系统电压控制的措施

§4.4电力系统电压综合控制

§4.5电力系统无功功率电源最优控制

(2)学时安排

§4.60.5 学时

§4.74.2 0.5 学时

§4.81学时

§4.91.5 学时

§4.10 4.5 0.5 学时

第五章电力系统调度自动化(6学时)

(1)内容概要

5.1电力系统调度的主要任务,电力系统的分区、分级调度,功能概述和组成 5.2 5.2远方终端RTU

5.3数据通信的通讯规约

5.4调度中心的前置机系统,系统结构

5.5自动发电机控制

5.6EMS的网络分析功能

(2)学时安排

5.72学时

5.8 5.2 0.5 学时

5.9 5.3 0.5 学时

5.105.4 1学时

5.115.5 1学时

5.125.6 1学时

第六章配电管理系统(6学时)

(1)内容概要

§6.1配电管理系统(DMS)的概述

§6.2馈线自动化(FA)

§6.3负荷控制技术及需方用电管理

§6.4配电图资地理信息系统

§6.5远程自动抄表系统的构成

(2)学时安排

§6.61学时

§6.71.5 学时

§6.81.5 学时

§6.9 1.5 学时

§6.106.5 0.5 学时

第七章变电所综合自动化(3学时)

(1)内容概要

变电所综合自动化系统的基本功能、结构形式

(2)学时安排

3学时

(三)、课程的教学基本要求

1、理论教学要求

(一)发电机的自动并列

基本要求:

(1)了解并列操作的意义,理解并列时电压差、频率差和相位差要满足条件的含义。

(2)理解准同期并列的原理并作基本的判断。

(3)理解恒定越前时间并列装置的动作原理。

(4)了解数字并列装置的工作原理。

(二)同步发电机励磁自动控制系统

基本要求:

(1)了解同步发电机励磁控制系统的任务

(2)理解同步发电机不同励磁系统的工作特点。

(3)掌握励磁系统中转子磁场的建立和火磁原理和相关的计算。

(4)理解励磁调冲器的工作原理,了解励磁调fj器中辅助控制的原理。

(5)了解励磁系统稳定器的工作原理。

(6)理解电力系统稳定器的工作原理。

(三)电力系统频率及有功功率的自动调节

基本要求:

(1)了解电力系统频率和有功功率之间的关系。

(2)理解和区分电力系统负荷调节效应和发电机的功率一频率特性。

(3)熟记调频和调频方程式的表达式,掌握不同调频方式的应用。

(4)了解电力系统的经济调度与自动调频原理。

(5)掌握电力系统低频减载中的相关计算。

(四)电力系统电压调整和无功功率控制技术

基本要求:

(1)了解电力系统电压控制的要求。

(2)了解电力系统无功功率平衡与电压的关系。

(3)掌握电力系统电压控制的措施和计算。

(4)了解电力系统电压的综合控制.

(5)了解电力系统无功功率电源分最优控制。

电力系统调度自动化

基本要求:

(1)了解电力系统调度自动化的主要任务、功能及构成。

(2)理解远方终端RTU的任务及结构。

(3)理解数据通信的通信方式。

(4)了解局域网在电力系统自动化中的应用和不同通信通道的特点。

(5)了解调度中心的计算机系统。

(6)理解自动发电控制的原理和负荷预测的意义和方法。

(7)掌握状态估计的方法和计算。

(五)配电管理系统

基本要求:

(1)了解配电管理系统和能量管理系统的区别。

(2)掌握馈线自动化中重合器和分段器的作用特点。

(3)了解负荷控制技术及需方用电管理。

(4)了解配电图资地理系统(AM/FM/GIS)

(5)了解远程自动抄表计费系统。

(六)变电所调度自动化

基本要求:

(1)了解变电所自动化的意义。

(2)理解变电所综合自动化的结构形式。

2、课程实验教学要求

通过实验教学,掌握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发电机并列操作的基本要求:励磁系统对电力系统工作状态的影响;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调节的基本原理:电力系统调度自动化的基本构成:配电管理系统的构成和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的实现方式。

实验一:同步发电机手动准同期并列实验(2学时)

实验二:自动准同期并网实验(2学时)

实验三:单机一一无穷大系统稳态运行方式实验(2学时)

实验四:同步发电机励磁控制实验(4学时)

说明:根据学生及授课情况选用2〜3个实验

3、作业次数、类型、要求、作业量、批改要求

(1)、作业要求:

①、辅助加深理解课堂讲授的理论知识,锻炼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掌握电力系统正常稳态运行及暂态过程的分析及基本计算方法,掌握电力系统各种运行状态下各运行变量的变化规律。

②、每次上课布置作业。每一周结束即交作业,防止缺交。

③、作业做在作业本上,用钢笔圆珠笔按一定规格书写、字迹力求清晰,防止漏题不做。

④、教师每次登记作业情况,期末计算作业成绩。

(2)、批改要求:

教师至少批改收交作业的三分之一。

(3)、作业次数、类型、要求、作业量

第一章发电机的自动并列

次数2习题量6问答题6

第二章同步发电机励磁自动控制系统

次数2习题量6计算题1,问答题5

第三章电力系统频率及有功功率的自动调日

次数2习题量4计算题2,问答题2

第四章电力系统电压调整和无功功率控制技术

次数1习题量1问答题1

第五章电力系统调度自动化

次数1习题量2计算1问答题1

第六章配电管理系统

次数1习题量2问答题2

(4)、本课程考绩办法

①、本课程为考查课程。

②、成绩构成:平时成绩50% (作业25%、课堂纪律5%、实验20%),随堂考试50%°(四)、本课程与其它课程的联系与分工

本课程是“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方向的专业课程,是建立在基础课程上的一门综合性较强的课程。

先修课程:高等数学、线性代数、大学物理电学部分,模拟电子电路、数字电路、信号与系

统,传感器技术,高电压技术,电气传动。

(五)本课程教材和主要参考书:

1、本课程建议参考教材:

孙莹,王葵编《电力系统自动化》,中国电力出版社,2004

2、本课程主要参考书:

1.电力工业部电力系统自动化编辑部编《电力系统自动化》,电力系统自动化杂志社编辑

社,1996

2.韩富春编《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中国水利出版社,2003

3.李先彬《电力系统自动化》(第四版),中国电力出版社,2004

4. 丁坚勇,程建翼编《电力系统自动化》中国电力出版社,2006. 4

5.付周兴等《电力系统自动化》,中国电力出版社,200

6. 6

6.江智伟主编《变电站自动化及其新技术》,中国电力出版社,2005.11

7.黄益庄主编《变电站综合自动化》,中国电力出版社,2000

8.夏继强主编《现场总线工业控制网络技术》,北京航天航空出版社,2005

9.何仰法主编《电力系统分析》(上、下),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1995

三、教学实施细则

(一)课程重点、难点

主讲教师在授课中应突出重点、分散难点,使学生对于主要的内容有清晰、深刻的印象, 牢固掌握所学的知识。

第一部分发电机的自动并列

重点:准同期并列的原理。

难点:恒定越前时间并列装置动作原理。

处理方法:掌握和理解准同期并列的三个条件对于后面章节的展开有重要意义,是理解自动装置动作目的和原理的关键。学习中要注意用相量方法来分析三个条件。

第二部分同步发电机励磁自动控制系统

重点:励磁调节器的工作原理及基本电路构成。

难点:励磁系统稳定器结合传递函数的分析。

处理方法:发电机励磁控制的好坏直接影响整个电力系统的无功功率和有功功率的分配。基本电路部分应该结合模拟电路相关知识,而传递函数应复习自动控制原理相关知识。

第三部分电力系统频率及有功功率的自动调行

重点:调频与调频方程式。

难点:低频减载中最大功率缺额的计算和各轮断开频率的确定。

处理方法:注意不同调频方法的区别,结合实例讲解各轮断开频率的计算。

第四部分电力系统电压调整和无功功率控制技术

重点:电力系统无功功率平衡和电压关系

难点:电力系统电压的综合控制

处理方法:结合“电力系统”相关内容作比较。

第五部分电力系统调度自动化

重点:通信规约,状态估计原理和方法。远方终端RTU的任务及结构

难点:自动发电控制的原理和负荷预测的意义和方法

处理方法:明确状态估计意义,理解状态估计原理和方法,结合实例说明状态估计的必要性。

第六部分配电管理系统

重点:馈线自动化中重合器与分段器的配合使用及负荷控制技术,

难点:理解重合器和分段器的作用特点。比较不同负荷控制技术的优缺点。

处理方法:结合继电保护相关内容学习,结合实例学习

第七部分变电所综合自动化

重点:了解变电所综合自动化的各个组成部分。分析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目前所面临的问题和该行业的最新动态。

(二)、实现教学目标的措施、办法

一、《电力系统自动化》课程的主讲教师应为受学院聘请任课的教师,其中副教授与讲师应占绝大多数,教学本科毕业的助教在担任主讲教师之前必须任过两年教学辅导工作(包括批改作业、上习题课、答疑)并经过试讲及教研室有关主讲教师评议认可,经系部主任同意后才能受聘为主讲教师。

二、《电力系统自动化》课程的主讲教师须按《电力系统自动化》课程教学基本要求和教学大纲规定的要求内容与学时安排进行教学。

三、每位主讲教师只限于担任一个大班的教学工作,每个大班不超过四小班(每小班 30至35人)。

四、主讲教师每次上课必须有教案并认真备课。

五、习题课形式包括教师讲演、质疑、释疑、学生练习等,每次习题课最多为2学时。

习题课的目的是复习、巩固、提高课堂讲授的内容与方法。并培养学生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习题课应注意概念、解题方法,针对学生中常发生的概念性错误与思路贫乏的情况, 配给一定量的概念题,习题课的内容难度适中,数量也要适中,选择具有代表性和启示性的例题和练习题。习题课中教师的讲演应以分析问题与阐述方法为主。

六、每周每大班按规定时间与地点进行答疑、辅导。

七、成绩考核办法

每学期末由主讲教师组织一次综合测评,成绩计入平时测验中

八、学期总分评定办法:平时测验、作业20%、考勤10%、实验20%,测评50%。

九、教书育人要求、措施

1、教师应结合教学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和辨证唯物主义的教育。

2、教师结合讲课对学生进行课堂纪律要求、平时复习、自学与作业要求,并进行学习方法指导。

3、如发现学生学习放松、作业马虎或经常缺交、缺课,上课开小差等现象时应及时指出,帮助学生端正学习态度,并系教学副主任或班主任及时联系。

4、关心成绩差的学生,帮助他们分析学习差的原因,鼓励他们努力学习、改进学习方法。

5、教研室每学期分析学生学风情况,并汇报系部。

十、学生自学部分与教师教授部分的内容由教学大纲规定,教师可以将课本的某些简单例子指定给学生自学,但数量不超过课本例题量的四分之一。

电力系统自动化教学设计

电力系统自动化教学设计 引言 随着电力工业的不断发展,电力系统的规模越来越大,电力的供给和需求之间保持着严密的平衡。为了更好地满足电力能源的需求,电力系统自动化控制成为当今电力领域的热门话题。本文旨在介绍电力系统自动化教学设计的方法和步骤。 教学设计的目的 电力系统自动化教学的目的是让学生了解电力系统的自动化控制原理和设计方法,掌握电力系统的基本组成和运行方式,同时加强学生实践能力。通过对电力系统自动化类相关课程的教学,学生将获得以下知识: •学习电力系统的组成和运行原理; •掌握电力系统自动化的设计方法; •了解电力系统中各种设备的特点和运行方式; •开展实践活动,增强专业技能和实践能力。 课程内容 理论教学 电力系统自动化课程的理论教学主要涉及以下内容: •电力系统结构和运行原理; •电力系统稳定性的分析方法; •电力系统自动化控制的基本理论; •电力系统中各种设备的特点和运行方式; •电力系统中的故障处理和恢复操作;

•电力系统模拟和仿真。 实践教学 电力系统自动化课程的实践教学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电力系统模拟实验; •电力系统控制过程的仿真; •电力系统各种设备的操作和维护; •电力系统的运行状态监测; •电力系统的故障处理和恢复。 教学方法 理论教学 电力系统自动化理论课程采用授课、讲解、实例分析等教学方法进行。重点讲解电力系统自动化的基本概念、原理、方法和技术;具体阐述各种控制方式和控制策略的优劣性,并通过图表、视频等形式展示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程内容。此外,可以采取团队学习和分组讨论的形式,鼓励学生参与互动,分享学习体验和教学方法 实践教学 电力系统自动化实践课程通过实验室、实习等方式来进行。通过模拟实验、仿真实验、真实系统操作和故障救援等教学形式,让学生深入了解课程内容,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在教学过程中要求严格执行安全操作规程,确保实践教学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评价方式 电力系统自动化课程的评价方式主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电力系统自动化-电力系统自动化-《电力系统自动化》课程教学大纲

《电力系统自动化》课程教学大纲 Power System Automation 课程编号:130202221 学时:32 学分:2.0 合用对象: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 先修课程:电力系统分析,自动控制原理,电力电子技术等 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四号黑体加粗,描述文字用四号小宋体(下同)) 本课程是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一门学科方向类必修课程。电力系统自动化是保证电力系统安全、优质、经济运行的综合性技术,涉及电力系统运行理论、自动控制理论、计算机控制技术、网络通信技术等多方面的知识,包括发机电励磁自动控制、发电厂自动化、电网调度自动化、配电网自动化、变电站自动化等,是自动控制技术、信息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已经成为电气工程类专业学生必备的专业知识之一。该课程可以支撑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毕业要求 2 (问题分析)、3 (设计/开辟解决方案)、4 (研究)的达成。本课程的主要任务是: 1、使学生对电力系统相关问题形成较为系统的认识和理解; 2、使学生掌握发机电自动励磁控制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深入了解发机电同步并列的条件与过程,以及自动准同期装置的工作原理,分析在电力系统运行过程中不满足并列条件对电网产生何种影响,为分析复杂工程问题奠定基础。 3、使学生了解电力系统频率调整及电压调整的基本问题,掌握电力系统功频特性、自动发电控制、经济调度的原理和方法,掌握电力系统电压控制措施,为进一步分析和研究电力系统运行问题打下良好的基础; 4、使学生掌握电力系统自动化的基本工作原理、装置的调试方法以及装置的设计方法,并且学习自动装置对电力系统运行影响的分析方法,为设计、研发电力系统自动控制装置和解决电力系统复杂运行工程问题奠定基础。 二、教学目的与要求 本课程的教学目的是使学生掌握电力系统自动化的基本知识,熟悉电网调度自动化、配电网自动化、变电站自动化的相关问题,训练和培养学生独立思量、解决电力系统实际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

电力系统自动化教学大纲

电力系统自动化教学大纲 一、课程目标 本课程旨在培养学生对电力系统自动化的基本理论和技术进行深入理解和应用的能力。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掌握电力系统自动化的基本概念、原理、技术和应用,了解电力系统自动化的发展趋势,具备电力系统自动化相关工程项目的设计、运行和维护能力。 二、课程内容 1. 电力系统自动化概述 1.1 电力系统自动化的定义和发展历程 1.2 电力系统自动化的基本组成部份 1.3 电力系统自动化的应用领域 2. 电力系统监控与数据采集 2.1 电力系统监控与数据采集的基本概念 2.2 电力系统监控与数据采集的硬件和软件配置 2.3 电力系统监控与数据采集的数据处理和分析 3. 电力系统自动化设备 3.1 电力系统自动化设备的分类和功能 3.2 电力系统自动化设备的选型和应用 3.3 电力系统自动化设备的安装和调试 4. 电力系统自动化通信

4.1 电力系统自动化通信的基本原理 4.2 电力系统自动化通信的网络拓扑结构 4.3 电力系统自动化通信的协议和接口标准 5. 电力系统自动化控制与保护 5.1 电力系统自动化控制与保护的基本原理 5.2 电力系统自动化控制与保护的技术和方法 5.3 电力系统自动化控制与保护的应用案例 6. 电力系统自动化应用案例分析 6.1 电力系统自动化在电网调度中的应用 6.2 电力系统自动化在电力市场中的应用 6.3 电力系统自动化在电力设备维护中的应用 三、教学方法 本课程采用理论教学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法,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通过案例分析、实验操作、小组讨论等形式,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四、教学评估 1. 平时成绩:包括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等。 2. 实验报告:根据实验内容和要求,撰写实验报告。 3. 期中考试:对学生对课程内容的理解程度进行考核。 4. 期末考试:对学生全面掌握课程内容的能力进行考核。 五、参考教材

电气自动化专业课程标准

《顶岗实习课程标准》课程标准 铁道供电与电气工程专业群课程标准

《顶岗实习(含毕业设计)》课程标准 一、课程基本信息 1.知识目标: (1)熟悉了解各部门的规章制度、安全措施的知识。 (2)熟悉电气设备的结构、工作原理、作用及注意事项的知识。 (3)熟悉电气设备检修技术的知识。 (4)熟悉电气设备的参数检测及试验方法的知识。 (5)熟悉电气设备的故障分析方法,提高电气设备故障诊断能力的知识。 (6)掌握电气设备的结构、工作原理、作用及注意事项的知识。 (7)掌握电气设备的选择和性能检测方法的知识。 (8)掌握电气设备的制造工艺及流程的知识。 (9)熟悉电气设备的营销技能的知识。 (10)熟悉电气控制系统的组成、作用及运行维护技术的知识。 (11)熟悉电气控制系统设计基本要素的知识。 2.能力目标: (1)具备熟知并理解各部门的规章制度、安全措施的能力。 (2)具备掌握电气设备的结构、工作原理、作用及注意事项的能力。 (3)具备掌握电气设备检修技术能力。

(4)具备掌握电气设备的参数检测及试验方法的能力。 (5)具备掌握电气设备的故障分析方法,提高电气设备故障诊断能力。 (6)具备电气设备的结构、工作原理、作用及注意事项的能力。 (7)具备电气设备的选择和性能检测方法的能力。 (8)具备电气设备的制造工艺及流程的能力。 (9)具备电气设备的营销技能的能力。 (10)具备初步掌握电气控制系统的组成、作用及运行维护技术的能力。 (11)具备初步掌握电气控制系统设计基本要素的能力。 三、课程设计 1. 教学设计 从第六学期开始,学院推荐、企业和学生互选,学生可以自谋职业,学生与实习单位签订《顶岗实习协议》方可离校校上岗工作、学习;系部在实习前将实习计划下发给学生,组织实习纪律和安全教育知识测试,在进行顶岗实习之前应当具备电气自动化专业技能和课程设计能力,顶岗实习时结合毕业设计内容同时布置,学生对题目自主选择。 实习前准备必需的参考书。通过实际实习指导与理论教学指导相结合,使学生在实习中会搜集资料。 在实习中培养学生吃苦耐劳、动手操作能力、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具体的实习锻炼,使学生具备从事专业工作的实际上岗能力。 专职指导教师应经常到实习单位与学生进行沟通、交流,掌握学生的思想和工作动态,指导学生撰写顶岗实习周记、总结,做好学生实习总结的检查、敦促工作,做好学生顶岗实习考核工作,填写《顶岗实习工作手册》等相关内容。 实习单位兼职指导教师具体负责学生顶岗实习期间的考勤、业务考核、技能训练、实习鉴定等工作,落实顶岗实习任务,做好学生的安全教育工作,协助处理企业与实习生之间的部分问题细节,并填写好《学生顶岗实习考核表》等相关内容。学生顶岗实习结束后,专职指导教师要将学生顶岗实习材料汇总到校企合作办工作站存档。 2. 教学内容及学时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 课程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课程 电力系统是由发电厂、输电线路、变电站和配电网组成的,它是将电能从发电厂输送到用户终端的系统。自动化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可以提高电力系统的安全性、可靠性和效率。本文将介绍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的相关内容。 一、电力系统的组成 电力系统主要由以下几部分组成: 1. 发电厂:发电厂是电力系统的起点,它通过燃煤、燃气、水力、核能等能源转化为电能。发电厂的种类有火力发电厂、水力发电厂、核电站等。 2. 输电线路:发电厂产生的电能通过输电线路传输到变电站。输电线路有高压交流线路和直流输电线路两种形式,通过变电站将电能进行转换和分配。 3. 变电站:变电站是电力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起到电能转换和分配的作用。变电站将输电线路中的高压电能转换为低压电能,供给给用户终端使用。 4. 配电网:配电网将变电站输送过来的电能分配到各个用户终端,主要包括高压配电网和低压配电网。 二、电力系统的工作原理 电力系统的工作原理是将发电厂产生的电能通过输电线路传输到用

户终端。具体过程如下: 1. 发电:发电厂将能源转化为电能,通过发电机产生电流。 2. 输电:发电厂产生的电能通过输电线路传输到变电站,输电线路中的电流经过变压器进行调整。 3. 变电:变电站接收输电线路中的电能,通过变压器将高压电能转变为适合用户终端使用的低压电能。 4. 配电:变电站将电能分配到各个用户终端,用户终端通过配电网接收电能。 三、电力系统自动化的意义 电力系统自动化可以提高电力系统的安全性、可靠性和效率,具有以下几点意义: 1. 安全性提高:电力系统自动化可以通过监测和控制系统实时监测电力系统的运行状态,发现故障并及时采取措施进行修复,从而提高电力系统的安全性。 2. 可靠性提高:电力系统自动化可以实现对电力设备的智能监测和检修,及时发现设备故障并进行维修,从而降低停电率,提高电力系统的可靠性。 3. 效率提高:电力系统自动化可以实现对电力系统的远程监控和控制,实现电力系统的自动调节和优化,提高电力系统的运行效率。 四、电力系统自动化的技术应用 电力系统自动化涉及到多个领域的技术应用,包括:

电力系统自动化教学大纲

电力系统自动化教学大纲 一、课程简介 电力系统自动化是电力工程专业的重要课程之一,旨在培养学生对电力系统自动化领域的基本理论和实践技能。本课程将介绍电力系统自动化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应用,包括电力系统监控、保护与控制等方面的内容。 二、课程目标 1. 理解电力系统自动化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2. 掌握电力系统监控、保护与控制的基本方法和技术; 3. 能够分析和解决电力系统自动化领域的实际问题; 4.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三、教学内容 1. 电力系统自动化概述 - 电力系统自动化的发展历程 - 电力系统自动化的基本概念和定义 2. 电力系统监控与调度 - 电力系统监控与调度的目标和任务 - 电力系统监控与调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 电力系统监控与调度的关键技术和设备 3.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的目标和任务 -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的关键技术和设备 4. 电力系统自动化设备与系统 - 电力系统自动化设备的分类和功能 - 电力系统自动化系统的组成和结构 - 电力系统自动化设备与系统的应用案例 5. 电力系统自动化的新技术与应用 - 智能电网与电力系统自动化 - 可再生能源与电力系统自动化 - 大数据与电力系统自动化 四、教学方法 1. 理论讲授:通过课堂讲解,介绍电力系统自动化的基本理论和知识。 2. 实验教学:开展电力系统自动化实验,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3. 课程设计:组织学生进行电力系统自动化相关的课程设计,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 4. 学习小组讨论:鼓励学生在小组内进行讨论和合作,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学习。 五、教材与参考书目 1. 主教材:《电力系统自动化导论》

《电力系统自动化》课程教学规范

《电力系统自动化》教学规范 一、课程的任务 本课程是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及输变电工程技术S业的专业课程。 主要任务:着重使电力系统自动化专业的学生了解电力系统自动化的基本内容、运行方式、硬件配置结构以及软件控制功能,为使用和设计电力系统中各个层面、规模的自动化系统建立基础。 二、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 适用专业: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及输变电工程技术专业 学时数:40学时(不包括假期和期末考试)均为理论课 学分:2 说明:本课程教学规范随专业培养方案学时的改变将进行适当修定 (一)、课程的性质和目的 《电力系统自动化》课程是我院电类各专业的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专业课。本课程内容丰富,涵盖知识面广,培养学生综合运用基础知识能力,树立理论联系实际的科学作风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电力系统自动化的基本内容,学会分析电力系统自动化实现的基本方法。为今后从事电类各专业的学习和工作打下必备的基础。 (二)、课程教学内容及基本教学要求 第一章发电机的自动并列(6学时) (1)内容概要 § 1.1列操作意义,准同期并列 § 1.2同期并列的基本原理 § 1.3定越前时间并列装置 § 1.4字式并列装置 (2)学时安排 § 1.5 1.5 学时 § 1.62学时 § 1.71学时 § 1.8 1.5 学时

第二章同步发电机励磁自动控制系统(9学时)(1)内容概要 2.1同步发电机励磁控制系统的任务和要求 2.2同步发电机励磁系统 2.3励磁系统中转子磁场的建立和火磁 2.4 2.4励磁调节器原理 2.5励磁系统稳定器 2.6电力系统稳定器 (2)学时安排 2.73学时 2.8 2.2 1学时 2.9 2.3 1学时 2.102.4 2学时 2.112.5 1学时 2.122.6 1学时 第三章电力系统频率及有功功率的自动调节(6学时)(1)内容概要 §3.1电力系统频率特性 §3.23.2调频与调频方程式 §3.3电力系统的经济调度与自动调频 §3.4电力系统低频减震 (2)学时安排 §3.51.5 学时 §3.61.5 学时 §3.73.3 2学时 §3.83.4 1学时 第四章电力系统电压调整和无功功率控制技术(4学时)(1)内容概要 §4.1电力系统电压控制的意义 §4.2电力系统无功功率平衡与电压的关系 §4.3电力系统电压控制的措施 §4.4电力系统电压综合控制

《电力系统调度自动化》教学大纲

电力系统调度自动化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的基本信息 适应对象: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课程代码:54E02127 学时分配:48学时 赋予学分:3学分 先修课程: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 后续课程:毕业设计 二、课程性质与任务 本课程是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的一门专业课,本书全面阐述现代调度自动化系统的基本构成、工作原理及其关键模型和算法。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对电力系统相关问题形成较为系统的认识和了解;使学生了解电力系统自动化的基本知识,熟悉电网调度自动化、配电网自动化、变电站自动化的相关问题,训练和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为以后走上工作岗位打下基础。 三、教学目的与要求 本课程内容丰富,涵盖知识面广,开设本课程的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综合运用基础知识能力,树立理论联系实际的科学作风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电力系统自动化的基本内容,学会分析电力系统自动化实现的基本方法。 四、教学内容与安排 1、课时分配 按照课程内容,分成10个教学单元,各单元的课时安排如下表。

2、教学内容与要求 第1单元绪论 【教学内容】 绪论,介绍现代电力系统的特点,了解调度自动化系统的基本结构。 【教学重点与难点】 电力系统调度的主要任务;电力系统调度体制;调度自动化系统的基本结构。 【基本要求】 ●了解现代电力系统的特点 ●掌握电力系统调度的主要任务 ●了解电力系统调度体制和现代调度自动化系统的发展 ●掌握调度自动化系统的基本结构 【培养的能力】 掌握调度自动化系统的基本结构,对电力系统调度自动化的概念有清晰的认识。 第2章子站系统--变电站自动化 【教学内容】 子站系统—变电站自动化,介绍变电站自动化的基本内容,以及变电站自动化的结构和发展。 【教学重点与难点】 变电站自动化的基本内容;变电站自动化的结构;变电站自动化的发展。 【基本要求】 ●掌握变电站自动化的基本内容 ●掌握变电站自动化的结构 ●了解变电站自动化的发展 【培养的能力】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使学生深入了解变电站自动化的基本内容和结构,对变电站自动化的发展有清晰的认识。 第3章电力系统数据采集

《电力系统自动化》教学大纲

《电力系统自动化》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编码:AL042090 课程性质:限定选修课 适用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学时学分:32学时2学分 所需先修课:电路原理、电机学、自动控制原理、电力系统分析 一、课程说明 1.课程简介 电力系统自动化是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的一门限定选修课,主要讲述电力系统中几类主要的电气自动装置的基本原理及其在电力系统运行中的作用,以及电力系统调度自动化方面的一些基本情况,包括发电机励磁自动控制、发电厂自动化、电网调度自动化、配电网自动化、变电站自动化等。该课程的先修课是电路原理、电机学、自动控制原理、电力系统分析。本课程开设目的是对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及其未来的发展方向有一个完整的、深入的认识,并掌握具体的实现电力系统自动化的方法。 2.教学目标要求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对电力系统相关问题形成较为系统的认识和了解;使学生深入了解发电机自动励磁控制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掌握发电机的并网过程;使学生了解电力系统频率调整及电压调整的基本问题,掌握电力系统功频特性、自动发电控制、经济调度的原理和方法,掌握电力系统电压控制措施;使学生了解电力系统自动化的基本知识,熟悉电网调度自动化、配电网自动化、变电站自动化的相关问题,训练和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为以后走上工作岗位打下基础。 3.教学重点难点 1)发电机的并网过程; 2)电力系统功频特性、自动发电控制、经济调度的原理和方法,电力系统电压控制措施; 3)电网调度自动化、配电网自动化、变电站自动化的相关问题。

5.主要教法、学法 本课程教学以多媒体教学和动画演示方式,以课堂讲授为主、自学和讨论为辅的方式开展教学,着重对学生的分析问题能力、理论综合能力以及实验研究能力等方面的培养,提高学生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6.考核方式及标准 1)考核目的: 考查电力系统中几类主要的电气自动装置的基本原理及其在电力系统运行中的作用。通过对自动装置基本环节的学习,对具体的自动装置应具有一定的分析能力。 2)考核形式: 大作业或卷试。 3)主要考核内容: 发电机的并网过程;电力系统功频特性、自动发电控制、经济调度的原理和方法,电力系统电压控制措施;电网调度自动化、配电网自动化、变电站自动化概述。 4)考核题型: 填空,选择,分析,计算。 5)成绩评定: 考试成绩占总成绩的60%,其他(包括考勤、作业、讨论等)成绩占总成绩的40%。 二、各部分教学纲要 第一部分绪论(2学时) 教学目标 了解电力系统自动化对安全、经济、优质运行的作用。了解电力系统自动化的基本内容。了解电力系统的运行状态与调度控制。了解本课程的目的任务及学习方法。 本部分重点

《电力系统自动化A》课程教学大纲(本科)

电力系统自动化A (Power System Automation A) 课程编号:05410104 学分:2.0 学时:32 (其中:讲课学时:28 实验学时:4 上机学时:0) 先修课程:电机学、电子技术基础、电力工程基础、电力系统分析、自动控制理论适用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教材:《电力系统自动化》(第六版),李先彬,中国电力出版社,2015.08 一、课程目标与性质 (一)课程性质 《电力系统自动化》是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的一门专业课,它建立在电路、电机学、电力工程基础、电力系统分析等先修课程知识的基础上。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电力系统中主要的电气自动装置及系统的基本原理及其在发电厂、变电站和在输、配电网运行中的作用,掌握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的运行原理和功能结构,具备电力系统自动化方面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本课程重视理论与实际的结合,通过实验、参观实习及后续的电力系统课程设计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课程的具体目标如下: (二)课程目标 《电力系统自动化》课程主要介绍电力系统自动装置及系统的基本原理以及它们在电力系统中的作用。重点介绍同步电机并列操作、同步电机励磁系统、同步电机调速系统及AGC、低频减载、以及电力系统调度自动化系统等。课程目标包括知识目标和能力目标,具体如下: 课程目标1:掌握发电机自动准同期的基本原理;掌握发电机自动调节励磁系统基本原理,自动调节励磁系统的动态特性;能够根据同步电机并列原理、同步电机励磁系统基本原理等构建实验系统,进行实验验证。 课程目标2:掌握电力系统频率与有功控制的基本原理;掌握低频自动减负荷装置基本原理;初步了解电力系统的自动系统的构成、基本功能及发展趋势。

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教学标准

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教学标准 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教学标准是指在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教学中所需遵循的一 系列规范和要求。以下是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教学标准的一些主要内容: 1. 课程设置:明确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的核心课程和选修课程,包括电路理论、电机与变频器、PLC编程、工业控制系统等。 2. 教学目标:明确学生在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学习过程中应达到的知识、技能 和能力要求,培养学生具备实际应用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教学内容:根据电气自动化技术的最新发展和应用需求,确定教学内容,包 括理论知识、实验操作、实践项目等。 4. 教学方法: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理论授课、实验操作、案例分析、实践项 目等,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 5. 实验设备和实验室:提供必要的实验设备和实验室条件,使学生能够进行实 验操作和实践项目,掌握相关技能。 6. 教材和教辅资料:选用符合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的教材和教辅资料,以帮助 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 7. 教师队伍建设:要求教师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和丰富的实践经验,能够有效 地组织和实施教学活动。 8. 教学评估:建立科学的教学评估体系,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评估,以及时 发现和解决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9. 实习和实践:安排学生进行实习和实践,使他们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 工作中,提升实际操作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10. 教学质量保障:建立健全的教学质量保障机制,定期进行教学评估和教学改进,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 以上是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教学标准的一些主要内容,通过遵循这些标准,可以提高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的教学质量和培养效果。

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教学计划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课程教学大纲

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教学计划 一、培养目标 1.培养目标定位 本专业培养的是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具备创新精神和较强实践能力。掌握工业电气自动化的基础理论、技能及专业技术应用能力突出,并获及专业岗位职业训练的高级人才。 2.服务面向定位 面向各种条件下的企业生产一线从事电气工程技术与控制系统中设备使用、维护、改造设计、调试、技术管理及造价预算等相关工作。 二、人才培养规格要求和知识、能力、素质结构; 1、基本培养规格 思想道德素质:具备整洁,诚实。认真,守时,守信的基础;在人格方面,自尊并尊重他人,具备良好的团队精神、善良、正直。具备商品、市场、竞争、价值、风险等现代化意识。 文化素质:较高文化修养,具备一定的文学、历史、哲学、艺术、语言知识,具备较高的文化品位,审美情趣追求自我发展与自我完善,有求知和终生学习观念。 体育素质:了解体育运动的基础知识,掌握科学的技能,重视卫生营养保持,养成科学锻炼身体的习惯,达到大学生体育合格标准,了解心理健康的基础知识,具备健康的情趣和健康的意志品质,具备主体精神和自我意识,有一定的心理调节能力,能适应环境的变化,对成功与挫折有正确的认识及承受能力。 职业素质:具有一定的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及相应的法律常识,掌握工业电气自动化专业的理论基础知识,熟悉相关的专业基础知识,有较强的技术应用及开发设计方面的知识。掌握较强的计算机,单片机理论及应用的必备的专业知识。 2、知识、能力、素质结构

1.理论教学环节 《高等数学》本课程是一门非常重要的基础课。主要介绍函数、极限、导数的应用、原函数与不定积分、定积分及其应用,向量代数及空间解析几何,多元

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教学标准

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教学标准 一、引言 电气自动化技术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涵盖了电力系统、电机与拖动、自动控制、电子技术等多个领域。随着现代工业的发展,电气自动化技术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为了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电气自动化技术人才,制定一套科学合理的教学标准是必要的。 二、教学目标 1. 培养学生掌握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 2. 培养学生具备电气自动化系统设计、调试和维护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具备解决电气自动化技术问题的能力。 4. 培养学生具备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能够适应工作环境。 三、课程设置 1. 基础课程 (1) 电工与电子技术基础:介绍电气基本理论、电路分析、电子元器件等知识。 (2) 控制理论与技术:介绍自动控制系统的基本原理、控制器的设计与调试等 内容。 (3) 电力系统与电机拖动:介绍电力系统的运行与管理、电机的原理与应用等 内容。 2. 专业课程 (1) 电气自动化系统设计:介绍电气自动化系统的设计方法、软件工具的应用 等内容。

(2) 电气设备与维护:介绍电气设备的选型、安装与维护等内容。 (3) 工业自动化技术:介绍PLC编程、工业网络、机器视觉等内容。 (4) 电气安全与管理:介绍电气安全的法规标准、电气设备的管理与维护等内容。 四、教学方法 1. 理论教学 (1) 讲授:教师通过讲解基本理论知识,帮助学生建立起系统的知识体系。 (2) 实例分析:通过实际案例分析,帮助学生理解理论知识的应用。 (3) 课堂讨论:组织学生进行课堂讨论,培养学生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 实践教学 (1) 实验:通过实验操作,让学生掌握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实践操作技能。 (2) 实习:安排学生进行实习,让学生参与到实际工作中,提高实践能力。 (3) 项目实践:组织学生进行项目实践,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和创新能力。 五、教学评价 1. 考试评价:通过期末考试,检验学生对基本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 2. 实验评价:通过实验报告和实验操作,评估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3. 项目评价:通过项目报告和项目实践,评估学生的团队合作和创新能力。 4. 学业评价:通过平时作业、课堂表现等,评估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能力。 六、教学资源 1. 教材:编写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教材,包括基础理论和实践案例。

《电力系统自动化运维综合实训》(配电网自动化运维专业)课程标准

《电力系统自动化运维综合实训》(配电网自动化运维专业) 课程标准 一、制定依据 根据《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方案,以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专业标准为依据,参照电力及其相关行业、企业岗位标准,制定该课程的标准。。 二、课程定位 (一)课程性质 (简要阐述实训课程的性质) 本课程是电力类高职高专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专业的一门实践性均很强的专业核心课程,是培养具有高素质综合职业能力,在生产、技术和管理一线工作的专门技能人才的必须课程。 (二)课程任务 (简要阐述本实训课程的任务) 本课程通过现场参观、多媒体课堂教学、实验教学及系统和设备实训、工厂现场生产实训等教学手段,使学生较系统地掌握和较熟练地应用电力系统自动化的基本知识和技能,为今后从事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相关岗位工作打下扎实的基础,使学生接近或达到零距离上岗的要求。 三、课程目标 (一)知识目标 1、熟悉Linux系统常用命令。 2、熟悉vi编辑器常用命令。 (二)能力目标 1、掌握Linux系统常用命令的使用方法。 2、掌握vi编辑器常用命令的使用方法。 (三)素质目标 1、积极参与针对电力类专业的泛在电力物联网课程的学习活动,具有良好的基础知识,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2、在学习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克服困难的意志,树立自信心。 3、认识针对电力类专业的泛在电力物联网课程知识的作用,体验在“学中做、做中学”教学活动中的探索与创造的乐趣,锻炼自学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4、形成实事求是的态度,以及提出问题和独立思考的能力。 5、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表现出人际交往方面的能力与合作精神。 四、课程内容组织 (一)设计思路 本专业建设在校企合作模式下进行,组织有企业专业技术人员参加的专业建设小组,共同制订人才培养目标、共同商讨人才培养方案、共同进行教育教学改革、与企业共享教育教学资源,同时,让共建企业全程参与人才培养全过程,深化并推广“以职业岗位能力为主线、企业全程参与”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 课程组到生产一线进行专家访谈,开展广泛调研,对“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专业”及相

《电力系统自动化专业顶岗实习》课程标准

《电力系统自动化专业顶岗实习》课程标准 一、课程说明 二、课程定位 本课程是电力系统自动化专业校外实践课程、专业必修课程。通过专业教学中重要的实践方式,是其他各教学环节的继续、深化、补充和检验,培养学生顺利走上工作岗位前提高职业能力。 三、设计思路 根据行业、企业发展需要和完成职业岗位实际工作任务所需要的知识、能力、素质要求,并为学生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通过顶岗实习,学生可以深入了解企业管理文化;全面掌握电力系统设备的安装、调试、运行、维护,学以致用。 四、课程培养目标 通过顶岗实习课程的实践,使学生具备一定的综合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学习后续课程学习和职业发展打好基础。具体应从下述3个方面展开表述: 1.专业能力 了解电气自动化设备公司、电气自动化集成公司、供电公司等企业的文化、企业运作、规章制度。 2.方法能力

促成学生掌握职业技能,培养创新能力;积累工作经验,基本胜任所在岗位要求。 3.社会能力 在实习岗位养成良好的职业素养,具有良好的安全意识、团队精神、爱岗敬业,责任心强。 五、课程内容、要求及教学设计 根据专业课程目标和涵盖的工作任务要求,确定课程内容和要求,顶岗实习课程是体现职业教育思想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学生在掌握一定的专业理论知识和基本专业技能后,进企业进行较长时间的实习。通过顶岗实习,学生可以深入了解企业管理文化;全面掌握自动化设备及供电系统的安装、调试、运行、维护;能运用已掌握的专业技术改造传统设备,设计新设备;综合了解现代电气设备产品营销及售后服务等专业技能。 学以致用,学生既能全面提高专业知识与技能,积累工作经验,又能为企业生产尽自己的一份力量。 课时安排说明:标准教学周为20周,课时为560节,每周14次课28课时,实践560学时。 (一)课程整体设计

《电力系统自动装置》课程标准

《电力系统自动装置》课程标准 一、课程根本信息 适用专业:发电厂及电力系统 适用对象:高职三年制 课程类别:专业拓展课 课程性质:选修 教学时数:32 学时 总学分数:2 二、制订依据 1.《国务院关于印发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国发〔2023〕4号 2.《高等职业学校发电厂及电力系统专业教学标准》 3.发电厂及电力系统专业教学资源库《发电厂及电力系统专业人才培育方案》 4.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 4.1《继电保护及安全自动装置技术规程》GB/T 14285-2023 4.2《高压配电装置设计标准》DL/T5352-2023 5.国家职业技能标准:《变配电运行值班员》、《变电设备检修工》 三、课程定位及课程目标 〔一〕课程定位 《电力系统自动装置》是发电厂及电力系统专业的一门专业拓展课程,其理论性与实践性并重,课程内容选择主要依据“变电设备检修工”、“变配电运行值班员”等职业岗位需求,培育抱负信念坚决,德、智、体、美、劳全面进展,具备从事电力系统常用的自动装置运行、维护、检修等工作力量的高素养技术技能人才。 〔二〕课程目标 1.总体目标 本课程任务是帮助学生学习电力系统中常见的自动装置的根本学问和根本

技能,教学过程中严密结合与电力系统自动装置相关的行业标准、法规及规程,结合职业岗位力量要求,强化学生的职业技能和职业素养的培育,为获得变配电运行值班员、变电设备检修工职业资格证书及胜任实际的发变电运行工作打下肯定的根底。 2.具体目标 表1 课程具体目标 序号目标要求 (1)理解各类自动装置的组成; (2)把握各类电力系统自动装置的组成、简洁使用; (3)理解各类电力系统自动装置的运行特点及要求; 1学问目标〔4〕理解各类电力系统自动装置的原理; (5)了解各类电力系统自动装置的参数整定方法; (6)会阅读相关原理图。 (1)能进展自动装置的参数调整; (2)能说出自动装置的构成; (3)能识读自动装置的接线图; 2力量目标〔4〕能进展自动装置的接线; (5)能进展自动装置的维护; (6)能进展自动装置的操作; (1)养成擅长动脑,勤于思考,准时觉察问题的学习习惯; (2)培育细心、严谨、踏实的工作态度; 素养目标〔3〕提升专业兴趣,增加对本专业的认同感; 3 〔4〕培育电力安全标准操作意识、团队合作意识; (5)增加民族骄傲感和爱国情怀; (6)培育精益求精、追求卓越、吃苦耐劳等职业精神。 四、课程设计思路 〔一〕课程设置依据 本课程是依据发电厂及电力系统专业工作任务与职业力量分析表中的“继电保护运维”工作领域设置的。对本专业人才需求及岗位职业力量进展调研分析,并举办了企业专家、行业能手参与的人才培育方案研讨会,依据《高等职业学校

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教学标准

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教学标准 专业代码: 一、招生对象与学制 1.招生对象 高中毕业生或同等学历者。 2.学制 全日制四年 二、人才培养目标 培养面向地方企业生产、管理一线,熟悉国家相关电气标准和船舶建造规范,掌握自动化设备运行控制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从事自动化设备和电气自动化设备制造、安装、调试及运行维护工作的高素质技能型专业人才。 1.职业面向 (1)主要就业岗位 维修电工、电气设备装配调试员、设备电装员。 (2)其他就业岗位 单片机应用技术员、可编程控制器应用技术员。 2.培养规格 (1)专业能力 ○1电气系统原理图、施工图识读与绘制能力。 ○2电子产品整机装配、调试、检测与维修能力。 ○3电机设备运行控制线路设计、装配、调试能力。 ○4电气线路规划设计与施工能力。 ○5PLC控制线路设计、装配、调试与维护能力。 ○6单片机控制系统设计、装配、调试与维护能力。 ○7过程控制系统组建、检测仪表参数整定、系统运行与维护能力。 ○8自动化设备运行控制与故障维护能力。 ○9电气设备安装、调试与维护能力。 10电站构建与设备安装、调试能力。 ○ ○11外文资料阅读能力。 (2)方法能力 ○1较强的新知识与新技术学习能力。 ○2较强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 ○3技术资料、文献查找收集及信息处理能力。 ○4制定科学、合理的工作计划并组织实施的能力。 ○5技术资料阅读、技术文件编制能力。 (3)社会能力 ○1良好的思想品德、较强的法制观念。 ○2诚实守信、爱岗敬业、奉献社会的职业道德。 ○3较强的计划、组织、协调能力,团队协作能力。 ○4较强的责任、质量、安全、环境保护意识。 ○5较强的就业与创业能力,创造与创新能力。

杨利水电力系统继电保护与自动装置课程标准课程标准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与自动 装置课程标准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与自动装置》课程标准 一、适用对象 高等职业教育层次3学年制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专业的学生。 二、课程性质和任务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与自动装置这门课程特点是内容抽象、涉及知识点和技能点多,而实际应用面广。电力系统继电保护与自动装置是高职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专业大部分学生就业后工作中必需的知识和技能,供配电供电设计和电力安全事故的继电保护是最常见的电力工作,电力系统自动化程度的提高,要求越来越多的自动装置操作技能,这是本课程的应用背景。它是电力系统自动化专业的一门必修课程。为了适应高职高专对人才培养的需求,自2020年开始,我们对该课程进行了改革,加大了实践教学体系的改革与创新,进一步优化了教学计划,采用任务驱动式的模块化教学方式。充分利用实验实训设备的资源,增加了实训

项目,增加了创新性项目。本课程的任务是培养学生供电一次电气设备、二次设备故障检修能力、保护回路维护、安装和测试能力,同时,与之配合的学习相应自动化装置的原理和使用。学好本课程可为学生提供将来从事电气设备运行与维护、电气设备设备安装和供配电设计等相关方面的工作所必需的知识和必要的技能。 1.课程性质:《电力系统继电保护与自动装置》作为电力系统自动化专业的必修课程和核心课程,在本专业中课程体系中起到承前启后的作用。本课程以《供配电技术》和《电机学》的学习为基础,同时与《发电厂电气设备运行与维护》和《高电压技术》这两门课程相衔接。学好本课程可为学生提供将来从事电气继电保护设备安装运行与维护和供电设计等相关方面的工作所必需的知识和必要的技能。 2.课程任务:课程教学促使学生树立电力工作的安全意识,具备中高级电工职业资格认证所必须的供电一次电气设备、二次设备运维和故障检修能力;继电保护装置安装调试能力及保护回路分析和调试能力;能处理供电电气设备和供电线路电路的简单故障;具有查阅保护系统手册等工具书和设备铭牌、产品说明书、产品目录等资料的能力;能阅读电气二次回路和安装原理图,并初步具有简单的电气供电原理图的设计能力;能实施实际的供电一次和二次回路安装维护和调试。 三、参考学时 60时。 四、学分 4学分。 五、课程目标 掌握供电一次电气设备、二次设备运维和故障检修能力;自动装置安装调试能力及保护回路安装和调试能力;能处理供电电气设备和供电线路电路的简单故障;能胜任实际的供电一次和二次回路安装维护和测试工作岗位。具体教学目标为: 1.职业知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