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讲 复式统计表(学生版)(知识梳理+典例分析+举一反三+阶梯训练)人教版

第3讲复式统计表

知识点一:认识复式统计表

1.复式统计表就是把两个(或多个)有联系的单式统计表合并在一个统计表里,它更有利于数据的观察、比较和分析。

2. 复式统计表可以表示两个或多个统计项目数据,单式统计表只能表示一个统计项目数据。复式统计表更简洁,更有利于对所收集的数据进行观察、比较和分析。

知识点二:根据复式统计表中的数据解决问题

考点1:复式统计表的填补及绘制

【例1】(2019春•高密市期末)光明小学开展了“传承古诗词文化”背古诗比赛活动,下面是四年级一班男生和女生参加背诵古诗比赛情况记录单

男生:30 36 38 38 30 36 30 24 32 24

女生:40 34 32 41 30 34 38 40 30 41

(1)完成下面的统计表.

四年级一班同学故事背诵情况统计表

(2)观察统计表:我认为四年级一班生队背诵情况好.(填男或女)

1.(2019春•中山市期末)以下是对三年级部分男、女生跳绳达标情况抽查的成绩记录单.

请将数据整理填在下表

(1)成绩优秀的共人.(2)本次一共抽查了人.

2.(2019春•察右后旗校级期末)实验小学准备为鼓号队购买服装,下面是队员们的身高记录.(单位:厘米)

女生:126 134 124 132 127 130 127 128 130 144

男生:126 132 126 137 141 130 141 134 128 137

请你将队员们的身高统计在一张复式统计表里.

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最新人教版第三单元《复式统计表》 单元检测(有答案解析)

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最新人教版第三单元《复式统计表》单元检测(有答案 解析) 一、填空题 1.下面是某小学三(1)班同学最喜欢的课余活动情况统计表. ①三(1)班男生喜欢________课余活动人数最多,女生喜欢________课余活动最少. ②三(1)班一共有________名学生,喜欢________课余活动的总人数最多. 2.一块菜地种了4种蔬菜,分布情况如下表。菜地的总面积是600平方米。 蔬菜种类芹菜西红柿油菜黄瓜 占总面积的百分比15%35%20% 面积(平方米) (2)根据统计表,你打算选择________统计图表示出各种蔬菜的数量。 3.看图回答 (1)喜欢________的男生最多,喜欢________的女生最少. (2)喜欢________的人数最多,喜欢________的人数最少. 4.先填表,再回答问题。 某一天三个不同的连锁店在下午5:00~5:30两种鸡翅的销售量情况如下: 香辣鸡翅的销售情况 店名长乐中路人民西路民治东路 销售量/个181619 店名长乐中路人民西路民治东路 销售量/个202016

(1) ________ (2)________的香辣鸡翅卖得最多。 (3)长乐中路的________比________卖得多。 (4)两种鸡翅中,________鸡翅的销售量最多。 5.统计表可分为________和________统计表。 6.复式统计表能反映________或________数据,它能更________地表示信息。 7.一次体育达标测试的成绩如下: 优优优优优优优优优优优优优优优优优优优优优优优优良良良良良良良良良良达标达标达标达标达标待达标。 优的人数比良的人数多________人。 8.一次体育达标测试的成绩如下: 优优优优优优优优优优优优优优优优优优优优优优优优良良良良良良良良良良达标达标达标达标达标待达标。 填表: ①________②________ ③________ ④________ 9.三年级同学在二月到六月份做好事的件数如下:二月20件;三月40件;四月30件;五月25件;六月35件。三月份比五月份多做好事________件。 10.小明15岁,红红17岁,两人的平均年龄是________岁。 11.明明读一本课外书,第一天读了17页,第二天读了23页,第三天读了20页,他平均每天读________页。 12.两队进行篮球比赛.上半场和下半场结束时的比分如下:(单位:分)

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讲义第三章 复式统计表 人教新课标版(含解析)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同步复习与测试讲义 第二章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 【知识点归纳总结】 1、把两个或两个以上有联系的单式统计表合编成一个统计表,这个统计表就是复式统计表。 【典型例题】 例1.为了便于分析和比较,有时需要把两个有联系的统计图合编成一个复式统计图.√.(判断对错)【分析】复式条形统计图的优点:能清楚地看出两组数量的多少,便于比较数据,更加直观明了.【解答】解:为了便于分析和比较,有时需要把两个有联系的统计图合编成一个复式统计图.此说法是正确的. 故答案为:√. 【点评】此题考查的目的是掌握复式条形统计图的特点及作用. 例2.看图填空. (1)在纵轴上标出每个长度的数. (2)五(三)班获得广播操流动红旗6次,请在图上用直条表示出来. (3)从图中可以看出二班卫生最好,一班广播操最好. 【分析】深颜色的直条表示获得卫生流动红旗的次数,浅颜色的直条表示获得广播操流动红旗的次数; (1)从图中找出0﹣10之间有几个单位长度,再求出每个单位长度表示的次数,进而求解; (2)五(三)班获得广播操流动红旗6次;在图中画出即可; (3)从图中读出深颜色的直条(获得卫生流动红旗的次数)最高的,以及浅颜色的直条(获得广播操流动红旗的次数)最高的即可. 【解答】解:(1)(10﹣0)÷5,

=10÷5, =2(次); 每个单位长度表示2次 (1)(2)统计图补充后是: (3)从图中可以看出二班卫生最好,一班广播操最好. 故答案为:二,一. 【点评】解决本题先看图例,找出图中的直条表示的含义,读出数据,进而求解. 2、观察、分析复式统计表要先看表头,弄清每一项的内容,再根据数据进行分析,回答问题。【典型例题】 例3.下面是某超市五、六月份销售某品牌酸奶情况统计表. ×超市五月份销售某品牌酸奶统计表 品种原味草莓味芒果味黄桃味桑葚味 箱数3045152520×超市六月份销售某品牌酸奶统计表 品种原味草莓味芒果味黄桃味桑葚味 箱数3520401530(1)请根据上表,将下面的表格填写完整. 原味草莓味芒果味黄桃味桑葚味五月 六月 (2)五、六月份共销售黄桃味酸奶40箱;六月份销售情况最好的是芒果味酸奶.

【学霸笔记】第3章 复式统计表 第1课时 复式统计表-三年级下册数学同步重难点讲练 人教版(含解析)

【学霸笔记】三年级下册数学同步重难点讲练 第3章复式统计表第1课时复式统计表 1、把两个或多个统计内容的数据合并在一个表格里的统计表叫复式统计表。 2、复式统计表的特点:复式统计表更利于数据的观察、比较和分析。 3、复式统计表由标题、日期、线条和表格等内容组成. 例1.根据张力和李明星期一到星期五1分钟跳绳训练的成绩,完成下面问题. 一二三四五 张力92102107112115 李明1039811097102(1)五天中,李明最好成绩是110下,最差成绩是97下,相差13下. (2)星期四这天张力比李明多跳15下. (3)你觉得张力的训练效果好. 【分析】(1)通过观察统计表可知:李明最好最差成绩,用减法求出相差多少. (2)根据求一个数比另一个多几,用减法解答. (3)先求出五天跳的总下数除以天数求出张力和李明的平均跳的下数,然后进一步解答即可.【解答】解:(1)五天中,李明最好成绩是110下,最差成绩是97下, 110﹣97=13(下) 答;相差13下. (2)112﹣97=15(下) 答:星期四这天张力比李明多跳15下. (3)张力:(92+102+107+112+115)÷5 =528÷5 =105.6(下) 李明:(103+98+110+97+102)÷5 =510÷5

105.6>102 所以张力的训练效果好. 故答案为:110;97;13;15;张力. 【点评】此题考查的目的是理解掌握统计表的特点及作用,并且能够统计表提供的信息,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 (表1)某服装厂去年和今年产量情况统计表 项目 计划产量实际产量完成计划的百分数 产量(套) 年度 合计9000 去年5000 今年4000120% (表2)进入某市旅游人数统计表 199920002001总计 年份 人数(万人) 项目 飞机378 火车91739 合计20 【分析】(1)首先根据减法的意义,用减法求出去年的计划产量;再根据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即可求出去年实际完成计划的百分之几;根据求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即可求出今年的实际产量;然后根据加法的意义,用加法求出去年和今年的实际产量. (2)首先根据加法的意义,用加法把三年乘飞机的人数的和;根据减法的意义,用减法即可求出2000年乘火车的人数;然后根据加法的意义,算出合计数.据此解答. 【解答】解:(1)9000﹣4000=5000(套); 5000÷5000 =1

【知识梳理】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第13周(梳理+同步练习)含答案

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第13周知识梳理 一、统计表的分类 1、单式统计表:只含有一组统计项目的统计表。 2、复式统计表:含有两组或两组以上统计项目的统计表。 二、统计图的类型及特点: 1、条形统计图:能清楚地反映数量的多少,便于比较; 2、折线统计图:不仅能清楚地反映数量的多少,还能清楚地反映数量增减、发展变化的趋势; 3、扇形统计图:能清楚地反映各部分占总量的百分之几,体现各部分与整体之间的关系。 三、平均数的意义、作用与公式 1、意义:一组数据的和除以这组数据的个数,所得的商叫平均数。 2、作用:平均数反映一组数据的平均大小,常用来代表数据的总体“平均水平”。 3、计算公式:平均数=总数÷总份数 四、可能性 1、可能性 (1)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会发生的事件,是“一定”会发生的事件。 (2)在任何情况下都不会发生的事件,是“不可能”发生的事件。 (3)在某种情况下会发生,而在其他情况下不会发生的事件,是“可能”发生的事件。 2、可能性的大小 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有大有小,在可能发生的事件中,如果出现该事件的情况比较多,就说该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反之,如果出现该事件的情况比较少,就说该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小。

3、游戏规则的公平性 游戏规则公平性就是指参与游戏活动的每一个对象获胜的可能性是相等的。可以根据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来设计游戏规则。 五、数学思考 掌握观察、枚举、比较、归纳、列表、假设等逻辑推理时常用的方法,并能较灵活地运用所学方法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学习清单内容 班级:姓名:学号:评价: 一、填空。 1、用“一定”“可能”或“不可能”填空。 (1)一个星期( )有8天。 (2)爸爸的年龄 ( )比聪聪大。 (3)状状走到十字路口,看见的( )是绿灯。 2、根据所要描述的情况,填写合适的统计图。 (1)要反映长沙市一周气温的变化情况,最好选用()统计图。(2)要清楚地表示出六年级各班人数,最好选用()统计图。 (3) 要清楚地表示出六年级各班人数占全年级总人数的百分比,最好选用 ()统计图。 3、豆豆前4次数学测验的平均成绩为90分,第五次得了95分,则5次测验的平均成绩是( )分。 4、一块菜地,种着青椒、黄瓜、丝瓜和茄子四种蔬菜,各种 蔬菜的种植面积如图所示。 (1)青椒的种植面积占这块菜地总面积的( )%。 (2)( )的种植面积最大,( )的种植面积最小。 (3)如果这块菜地的面积是1200平方米,那么种植黄瓜的面积是( )平方米,种植丝瓜的面积是( )平方米。

数学四年级-复习第三讲-复式统计表及条形统计图-提升版(教师版)人教版

第3讲复式统计表与条形统计图 知识点一:认识复式统计表 1.复式统计表就是把两个〔或多个〕有联系的单式统计表合并在一个统计表里,它更有利于数据的观察、比拟和分析。 2.复式统计表可以表示两个或多个统计工程数据,单式统计表只能表示一个统计工程数据。复式统计表更简洁,更有利于对所收集的数据进行观察、比拟和分析。 知识点二:根据复式统计表中的数据解决问题 典例精讲 【典例1】〔2021春•淮北期末〕根据统计表答复以下问题. 某地11、12月份天气情况统计表 天气 天数 月份 11 15 8 4 3 12 13 9 5 4 〔1〕这两个月共有61天. 〔2〕这两个月比 少19天. 【分析】〔1〕根据加法的意义,把11月份和12月份的天数合并起来即可. 〔2〕先分别求出这两个月阴天、晴天各是多少天,再根据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少几,用减法解答. 【解答】解:〔1〕15+8+4+3+13+9+5+4=61〔天〕; 答:这两个月共有61天. 〔2〕〔15+13〕﹣〔4+5〕 =28﹣9 =19〔天〕;

答:这两个月阴天比晴天少19天. 故答案为:61;19. 【点评】此题考查的目的是理解掌握统计表的特点及作用,并且能够根据统计表提供的信息,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 【典例2】下面是杨威家和乐涛家去年各季度的用水情况,请你根据以下数据制作复式统计表. 杨威家:第一季度23吨,第二季度30吨,第三季度32吨,第四季度26吨 乐涛家:第一季度25吨,第二季度28吨,第三季度35吨,第四季度22吨 【分析】根据复式条形统计表的绘制方法,再根据两家的用水量,据此作图即可.【解答】解:杨威家和乐涛家去年各季度的用水情况统计表 【点评】此题考查的目的是理解掌握复式条形统计表的绘制方法进应用. 综合练习 一.判断题 1.〔2021春•承德期末〕有联系的几个表可以合成一个表,可以更简洁地表示信息.√〔判断对错〕 【分析】根据复式统计表的作用,复式统计表能反映两个或多个数据,它能更清晰、明了地表示信息. 【解答】解:统计时,我们把有关联的几个统计表合成一个表,更简洁的表示信息,这样的表叫复式统计表. 因此,有联系的几个表可以合成一个表,可以更简洁地表示信息.这种说法是正确的.故答案为:√. 【点评】此题考查的目的是理解掌握复式统计表的特点及作用. 2.〔2021春•范县期中〕复式统计表由标题、日期、线条和表格等内容组成.√〔判断对错〕 【分析】根据复式统计表的特点,复式统计表能够反映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数据,它能更清晰、明了地表示信息;据此解答. 【解答】解:根据复式统计表的特点及作用可知:复式统计表由标题、日期、线条和表格等内容组成. 故答案为:√.

新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各单元知识要点

第一单元位置与方向 1、①〔东与西〕相对,〔南与北〕相对, 〔东南—西北〕相对,〔西南—东北〕相对。 ②清楚以谁为标准来判断位置。 ③理解位置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 2、地图通常是按〔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来绘制的。 〔做题时先标出北南西东。〕 3、会看简单的路线图,会描述行走路线。 一定写清楚从哪儿向哪个方向走,走了多少米,到哪儿再向哪个方向走。同一个地点可以有不同的描述位置的方式。〔例如:学校在剧场的西面,在图书馆的东面,在书店的南面,在邮局的北面。〕同一个地点有不同的行走路线。一般找比拟近的路线走。 4.、指南针是用来指示方向的,它的一个指针永远指向〔南方〕,另一端永远指向〔北方〕。 5.、生活中的方位知识: ①北斗星永远在北方。 ②影子与太阳的方向相对。 ③早上太阳在东方,中午在南方,黄昏在西方。 ④风向与物体倾斜的方向相反。 〔刮风时的树朝风向相对的方向弯,烟朝风向相对的方向飘…… 〕 第二单元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 1、口算时要注意: 〔1〕0除以任何数〔0除外〕都等于0; 〔2〕0乘以任何数都得0; 〔3〕0加任何数都得任何数本身; 〔4〕任何数减0都得任何数本身。 2、没有余数的除法: 被除数÷除数=商 商×除数=被除数 被除数÷商=除数 有余数的除法: 被除数÷除数=商……余数 商×除数+余数=被除数 〔被除数—余数〕÷商=除数 3、笔算除法顺序:确定商的位数,试商,检查,验算。 〔1〕一位数除两位数(商是两位数)的笔算方法:先用一位数除十位上的数,如果有余数,要把余数和个位上的数合起来,再用除数去除。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就把商写在那一位上面。 〔2〕一位数除三位数的笔算方法:先从被除数的最高位除起,如果最高位不够商1,就看前两位,而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就要把商写在那一位上,假设不够商1,就在这一位商0;每次除得的余数都要比除数小,再把被除数上的数落下来和余数合起来,再继续除。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第3单元《复式统计表》单元测试卷(含答案解析)

第3单元《复式统计表》单元测试卷 一、单选题。 1.要反映本次考试优、良、中、差各段学生人数,应该绘制()。 A. 折线统计图 B. 条形统计图 C. 统计表 2.从()中可以很快地看出各种数量的多少。 A. 统计表 B. 统计图 C. 两种都可以 3.学校为了了解今年的招生状况,要把全校各年级的男女生人数绘制成统计图,可以绘制()。 A. 条形统计图 B. 统计表 C. 折线统计图 4.杨树再种( )棵就和柳树同样多。 A. 4 B. 6 C. 8 5.这个班男生比女生多()人。 A. 4 B. 3 C. 2 二、判断题。 1.下面是某服装店某一天的销售数量统计表,根据统计表判断下列说法是否

正确。 某服装店某一天的销售数量统计表 (1)卖出的服装黑色比红色多。() (2)卖出的服装M号的比L号的少。() (3)每种颜色的服装都是L号卖得多。() (4)每种号码的服装都是白色卖得多。() (5)卖出的服装中白色的最多。() (6)卖出的M号服装中红色最少。() 三、.先填表,再回答问题。某一天三个不同的连锁店在下午5:00~5:30两种鸡翅的销售量情况如下: 香辣鸡翅的销售情况 店名长乐中路人民西路民治东路 销售量/个18 16 19 奥尔良鸡翅的销售情况 店名长乐中路人民西路民治东路

销售量/个20 20 16 你能把两个表合成一个表吗?试一试吧! (1) (2)________的香辣鸡翅卖得最多。 (3)长乐中路的________比________卖得多。 (4)两种鸡翅中,________鸡翅的销售量最多。 四、.下面是新华村1996~1998年水稻、小麦产量的统计图。 新华村水稻、小麦产量统计图(1996年~1998年)1999年1月制 根据上图的数据填写下表

新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材分析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教材分析 一、教材内容 本册教材分为位置与方向(一)、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复式统计表、两位数乘两位数、面积、年月日(制作活动日历)、小数的初步认识、数学广角——搭配(二)、(设计校园)、总复习九个单元的教学内容。其中实验版教材中的“解决问题”单元在本册教材中融入各个单元之中,没有形成独立单元;“制作活动年历”和“我们的校园"作为综合与实践活动出现,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探究活动或有现实背景的活动,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两位数乘两位数、面积是本次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 对于本册内容首先从下四个领域进行分类: (一)数与计算 本册安排了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两位数乘两位数、小数的初步认识。这部分乘、除法计算仍然是小学生应该掌握和形成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是进一步学习计算的重要基础。 从本册开始引入小数的初步认识,内容比较简单。此时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经常遇到或用到的有关小数的知识和问题,这部分知识的学习,可以扩大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范围,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使学生初步学会用简单的小数进行表达和交流,进一步发展数感,并为进一步系统学习小数及小数四则运算做好铺垫。 (二)空间与图形 本册教材安排了位置与方向(一)和面积两个单元.这两个单元为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提供了丰富的素材。通过这些内容的学习,让学生初步形成辨认方向、表达与交流物体所在的方向的能力等.通过现实的数学活动,让学生获得探究学习的经历,探索并体会引进统一的面积单位的必要性,认识面积单位,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公式,进一步促进空间观念的发展。 (三)量的计算 本册教材进一步扩大计量知识的范围,除了面积单位的认识外,还安排了认识较大的时间单位年、月、日及24时计时法.这些内容的教学可以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和时间观念,并通过实际操作与具体体验,培养学生估计面积大小和时间长短的意识和能力。 (四)统计知识

小学数学复式条形统计图(例3)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复式条形统计图教学设计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引入 课件展示某地区城乡人口统计图,让学生从中获取信息。 2、提出问题:你能将这个统计表中的信息在条形统计图中表示出来吗? 二、主动探究,解决问题 1、汇报课下的研究成果,引出复式条形统计图。 (1)让将统计表中的信息分别绘制在两个条形统计图中的同学汇报。 教师:课下我让你们进行了研究,现在请××小组的同学上台汇报。 生:(两人一组讲解,分工讲解条形统计图所表示出来的信息进行概述。) 教师:这组同学用两个条形统计图清楚的表示了这个统计表上的信息,感谢这组同学的讲解。(2)根据服饰统计表的学习经验将统计表中的信息在一个条形统计图中绘制完成的同学汇报。 <1>展示简单的把两个条形统计图复合在一起的复式条形统计图。 教师:我发现有的小组是用另一种方式来表示这些信息的。请××小组上台汇报。 生:汇报 教师:经过这组同学的解释我们读懂了这幅图。 <2>展示把两幅条形统计图放在一起并且区分开的复式条形图。 教师:咱们再请下一组同学来汇报。同学们,他们这幅图需要解释吗? 生:不需要 教师:请这组的同学给我们汇报一下他们的设计思想。 生:汇报 教师:这个小组的同学真了不起! <3>展示有图例的复式条形统计图。 教师:咱们再来展示一幅统计图,这组同学的统计图和上一幅统计图有什么不同? 生: 教师:你最欣赏哪一副?为什么?作图专家就是这么做的,你们真了不起。 教师:反思一下自己的作品,哪里需要改进? 如果我手中只有一种颜色的笔,能不能达到这种要求?请学生上台改图。 2、明确复式条形统计图的绘制方法,放手让学生制作复式条形统计图。

教师:这就是我们这节课学习的内容——复式条形统计图。 板书:复式条形统计图 教师:课件展示如何画复式条形统计图(名称、横轴、纵轴、图例)。 请同学们根据这个统计表中的数据把课本第96页上的复式条形统计图补充完整。 3、根据课件图中的信息提出简单的问题并进行分析和判断,发展数据分析观念。 教师:(出示完整的复式条形统计图)观察这幅复式条形统计图,回答以下问题: (1)哪年城镇人口数最多?哪年最少? (2)哪年乡村人口数最多?哪年最少? (3)哪年城乡人口总数最多?哪年最少? (4)你还能得到哪些信息? 三、出示课件进行知识运用 1、做一做:四年级同学喜欢各项运动的人数情况如下表。 请根据以上数据制成复式条形统计图。 (1)喜欢哪个项目的男生最多?喜欢哪个项目的女生最少? (2)哪一个是男生和女生都比较喜欢的项目? (3)你还能得到哪些信息? 2. 根据统计图回答下面的问题。

第3讲小数除法(学生版)(知识梳理典例分析举一反三巩固提升)人教版

第3讲 小数除法 一个数除以小数 除数是整数 的小数除法基本算理及算法 被除数的小数位数比除数少基本算理及算法 除到被除数的末尾有余数 整数部分不够商1循环小数商的近似数 用计算器探索规律 用“四舍五入”法取商的近似数 认识循环小数、有 限小数和无限小数 进一法 解决问题去尾法 知识点一: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 1. 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 小数除以整数时,按照整数除法的法则去除,商的小数点要与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商就写在那一位上面。 2.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除到被除数的末尾有余数) 计算除数是整数的除法,要注意: (1)按整数除法的方法去除。 (2)商的小数点要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 (3)如果有余数,要添0继续除。 3.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整数部分不够商1及验算) 整数部分不够商“1” 的小数除法,在计算时,要在商的相应的数位上写“0”占位。 知识点二:一个数除以小数 1. 一个数除以小数的计算方法 一个数除以小数,先去掉除数的小数点,看除数有几位小数,被除数的小数点就向右移动几位,

再按照除数是整数的计算法则计算。 2.一个数除以小数(被除数的小数位数比除数少) 计算被除数的小数位数比除数少的小数除法时,将除数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向右移动相同的位数,被除数的位数不够,少几位就在被除数末尾补几个“0”。 知识点三:商的近似数 看:需要保留几位小数或整数 除:除到比需要保留的小数位数多一位 取:用“四舍五入”法取商的近似数 知识点四:循环小数 1.认识循环小数 一个数的小数部分,从某一位起,一个数字或者几个数字依次不断重复出现,这样的小数叫做循环小数。 2.认识循环节 一个循环小数的小数部分,依次不断重复出现的数字,就是这个循环小数的循环节。 3.循环小数的表示方法 (1)写循环小数时,写出至少两个循环节后用一半的省略号表示以后的循环节。 (2)写循环小数时,可以只写第一个循环节,并在这个循环节的首位和末位数字上面各记一个圆点。 4.有限小数和无限小数 小数部分的位数有限的小数是有限小数;小数部分的位数无限的小数是无限小数。 5.用计算器探索规律 1. 运用计算器计算,发现算式的规律。 2. 能运用规律直接写出商。 考点一: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 【例1】(2019秋•隆昌市校级期中)78÷3.9=÷39,商是.

第3讲分数除法(学生版)(知识梳理+典例分析+举一反三+巩固提升)人教版

第3讲分数除法 知识点一:倒数的认识 1.倒数的意义: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 倒数具备两个条件:一是两个数;二是乘积是1。 2.互为倒数的两个数特点:如果两个数都是分数,那么两个分数的分子和分母正好颠倒了位置;如果一个是整数,则另一个分数的分子是1,分母是这个整数。 3.求一个数倒数的方法: (1)通过计算,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 (2)交换这个数的分子和分母的位置。 4. 特殊的:1的倒数是1,0没有倒数。 知识点二:分数除以整数 分数除以整数(0除外),等于乘这个整数的倒数。 知识点三:一个数除以分数 一个数除以一个不等于0的数,等于乘这个数的倒数。 知识点四:分数四则混合运算

1. 只有乘、除法,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依次进行计算。 2. 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既有加、减法又有乘、除法,要先算乘、除法,再算加、减法。 3. 在一个有小括号的算式里,应该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后算小括号外面的。 知识点五: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 解决“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问题,一般方法:方程法: 1.找出单位“1”,设未知量为x; 2.找出题中的等量关系式; 3.列出方程并解答; 4.检验并写出答案。 知识点六:已知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几分之几求这个数 “已知比一个数多(少)几分之几的数是多少,求这数”的问题的解法:方程法:根据题中的等量关系: “单位‘1’的量×(1±几分之几)=已知量”或“单位‘1’的量±单位‘1’的量×几分之几=已知量”,设单位“1”的量为 x,列方程解答。 知识点七:分数除法之和倍、差倍问题 已知两个量的和(差),其中一个量是另一个量的几分之几,求这两个量的问题的解法:有两个量都是未知的,先把谁看作单位“1”都可以,设其中一个量为未知数x,用这个量表示另一个量,然后找出等量关系,列方程解答出一个量,再解答第二个量。 知识点八:工程问题 1.利用抽象的“1”解决实际问题:工程问题是分数问题的特例,工作总量与工作效率都不是具体的数,而是用抽象的分数来表示。 一般地,工作总量用单位“1”来表示,工作效率则用完成总量所需时间的倒数来表示。 2.解答工程问题要注意: (1)把工作总量看作单位“1”. (2)解决工程问题的关键是用单位时间内完成工作总量的几分之一来表示工作效率。

第4讲 两位数乘两位数(学生版)(知识梳理+典例分析+举一反三+阶梯训练)人教版

第4讲两位数乘两位数 知识点一:口算乘法 1.两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把两位数分成整十数和一位数,用整十数和一位数分别与一位数相乘,最后把两次乘得的积合并在一起 2.几百几十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 (1)先用整百数乘一位数,再用整十数乘一位数,最后把两次乘得的积合并在一起 (2)先用整百整十数的前两位与一位数相乘,再在乘积的末尾添上一个0。

3.一个数与10相乘的口算方法:一位数与10相乘,只需要在这个数的末尾添上一个0。 4.两位数乘整十数的口算方法:先用这个两位数与整十数十位上的数相乘,然后在积的末尾添上一个O。 口算乘法小技巧:整十、整百的数相乘,只需把0前面的数字相乘,再看两个因数一共有几个0,就在结果后面添上几个0。 如:30×500=15000 可以这样想,3×5=15,两个因数一共有3个0,在所得结果15后面添上3个0就得到30×500=15000 知识点二:笔算乘法 1.笔算两位数乘两位数方法:先用一个乘数个位上的数去乘另一个乘数,得数的末位与乘数的个位对齐;再用这个乘数十位上的数去乘另一个乘数,得数的末位与乘数的十位对齐,每次相乘满几十就向前一位进几;最后把两次乘得的积相加。 2.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的估算方法估算时,可以把两个乘数都看作与它们最接近的整十数,也可以只把其中一个乘数看作与它最接近的整十数,然后口算出结果,从而判断出积的大致范围。 3.乘法验算方法:验算乘法的结果是否正确,可以调换乘数的位置再乘一遍。 4.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积可能是三位数或四位数。 知识点三:解决实际问题 1.连乘、连除算式的运算顺序:都是从左往右依次计算。 2.列两步连乘、两步连除算式解决实际问题 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应先弄清先求什么,再求什么,最后列式解答。当连乘应用题求的是总数时,可以先求出每份的数量,再乘总份数;也可以先求出总份数,再乘每份的数量。总数、份数、每份数的数量关系式:总数÷份数=每份数。 考点1:口算乘法 【例1】王老师和方老师到文具店买同一种足球,王老师买了10个,方老师买了13个。如果每个足球30元,方老师比王老师多用了多少钱?

第4讲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学生版)(知识梳理典例分析举一反三巩固提升)苏教版

第4讲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 一.知识梳理 知识点一:根据相关数据完成统计表及补画条形统计图 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 1.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都能清楚地看出统计的结果,统计表用表格呈现数据,条形统计图用直条呈现数据。 2.条形统计图中,每格可以表示1个单位,也可以表示多个单位。 知识点二:分段整理数据 分段整理数据的步骤: 1.收集数据; 2.分段整理(可用画“正”字的方法); 3.制作统计表; 4.分析数据,解决问题。 知识点三:平均数的意义和计算方法 1.平均数的意义:一组数据的和除以这组数据的个数,所得的数就是平均数。 2.平均数的求法:(1)移多补少法:在总量不变的前提下,在几个(或若干个)不相同的数中,从多的数中拿出一部分给少的数,使它们变成相同的数,这个相同的数就是这组数据的平均数。(2)公式法:平均数=总数量÷总个数。 二.精讲精炼 考点 1根据相关数据完成统计表及补画条形统计图 【例1】三(1)班同学选举阳光少年,每人投一票,选举记录如下:(×代表1票)(1)根据如图填一填. 姓名笑笑淘气张华李明王强 票数 (2)一共有人投票. (3)得票数最多的是.

(4)淘气获得的票数占票数的. 1.王叔叔买了3辆同样价格的儿童车,付给营业员1000元.他买的是哪一种? 儿童玩具车儿童三轮车儿童自行车 198318408先估算,然后在正确的答案旁边画“√“. 2.下面是学校体育组购买球类的清单,请你把表格填写完整. 货物名单价数量总价 篮球4个 足球5个434元 总计金额772元 3.下面是某校三年级同学最喜欢看的书籍情况统计. 书籍 科普类动漫类文学类政史类童话类人数/人 性别 男生5648162029 女生2413396437(1)男生喜欢看类书的人数最多,喜欢类书的人数最少. (2)女生喜欢看类书的人数最多,喜欢类书的人数最少. (3)班上要购买一批新书,你有什么想法? 考点 2分段整理数据

五年级数学上册期末复习计划(5篇)

五年级数学上册期末复习计划(5篇) 五年级数学上册期末复习计划(5篇) 复习应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基本知识是学习的基础,复习阶段就不能只满足会背诵会证明,复习要稳扎稳打,不要盲目的去复习,每次练习后及时进行反思总结。那么大家知道复习计划是怎么写的吗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五年级数学上册期末复习计划,欢迎大家分享。 五年级数学上册期末复习计划篇1 一、复习指导思想 以《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为指导,以苏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课本内容为依据,结合本年级实际,为全面提高学生的数学成绩而进行全面、系统、有针对性的总复习。通过对本册内容的系统整理和复习,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掌握本学期所学习的内容,并把各单元的内容联系起来,形成比较系统的知识体系,圆满完成本学期的教学任务,为学生进一步学习和发展奠定基础。 二、复习目的 1、联系实际,使学生进一步加深对负数和小数的认识,能正确使用负数描述一些简单的生活现象,能理解小数的意义和性质,会比较小数的大小,能正确读、写小数,并能用小数描述一些简单的事物,会用“四舍五入”的方法求一个小数的近似值。 2、实际演练,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并掌握小数加、减、乘、除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口算和笔算;会按运算顺序正确计算小数四则混合运算,能应用运算律和其他一些运算规律进行小数的简便计算;能应用学过的小数四则计算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能根据具体情境合理求出积、商的近似值。 3、回归原知,引导学生概述知识的来源,进一步理解并掌握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梯形的面积公式以及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公式,能应用公式正确计算一些平面图形的面积和周长,并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4、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土地面积单位“公顷”和“平方千米”的含义,能正确

第3讲 复式统计表(学生版)(知识梳理+典例分析+举一反三+阶梯训练)人教版

第3讲复式统计表 知识点一:认识复式统计表 1.复式统计表就是把两个(或多个)有联系的单式统计表合并在一个统计表里,它更有利于数据的观察、比较和分析。 2. 复式统计表可以表示两个或多个统计项目数据,单式统计表只能表示一个统计项目数据。复式统计表更简洁,更有利于对所收集的数据进行观察、比较和分析。 知识点二:根据复式统计表中的数据解决问题 考点1:复式统计表的填补及绘制 【例1】(2019春•高密市期末)光明小学开展了“传承古诗词文化”背古诗比赛活动,下面是四年级一班男生和女生参加背诵古诗比赛情况记录单 男生:30 36 38 38 30 36 30 24 32 24

女生:40 34 32 41 30 34 38 40 30 41 (1)完成下面的统计表. 四年级一班同学故事背诵情况统计表 (2)观察统计表:我认为四年级一班生队背诵情况好.(填男或女) 1.(2019春•中山市期末)以下是对三年级部分男、女生跳绳达标情况抽查的成绩记录单. 请将数据整理填在下表 (1)成绩优秀的共人.(2)本次一共抽查了人. 2.(2019春•察右后旗校级期末)实验小学准备为鼓号队购买服装,下面是队员们的身高记录.(单位:厘米) 女生:126 134 124 132 127 130 127 128 130 144 男生:126 132 126 137 141 130 141 134 128 137 请你将队员们的身高统计在一张复式统计表里.

3.(2019春•雨花区期末)下面是某小学六甲班30位同学的视力情况记录单.男生视力情况记录单 女生视力情况记录单 (1)请把这些数据整理在下表中. (2)根据这些同学的视力情况,你有什么想说,请写下来. 考点2:根据复式统计表中的数据解决实际问题

第3讲乘法(学生版)(知识梳理典例分析举一反三巩固提升)人教版

第3讲乘法 知识点一:两位数乘三位数 三位数乘两位数,用竖式计算时,要用两位数各个数位上的数分别同三位数相乘,用哪一位上的数去乘,所得的积的末位就和那一位对齐。 知识点二:大数的估计方法 估计具体事物的数量时,可以把它分成相等的几部分,先估计出一部分的数量,再估计出总数量。 知识点三:认识计算器 用计算器进行四则运算,每算完一道题,再算另一道题时,要先按清屏。

知识点四:根据算式找规律 根据算式的规律解决问题时,首先要观察算式中什么不变,什么在变;变化的数按照什么规律在变。特别要思考,变化的量之间,一个量的变化,引起另一个量怎样的变化。 考点一:两位数乘三位数 【例1】学校要为体育室增添两种球,每种买12个。一共要花多少钱? 1.下面的计算对吗?把不对的改正。 2.在□里填合适的数字,使等式成立。 □□□×□□=24000 □□□×□□=24000

3.一把椅子53元,一张课桌147元,学校买了60套(一把椅子和一张课桌为一套)桌椅, 一共花了多少钱?买课桌比买椅子多花多少钱? 考点二:数的估计 【例2】儿童书社中,科技书与漫画书各有多少本?猜一猜,填一填。 1026本990本1890本256本 童话书 1.估一估,在你认为合适的答案下面标出杯子的序号。 100颗200颗300颗50颗 ②号杯 2.小云做了40朵红花,小涛做的比小云多得多,小云做的比小珍多一些。小涛做了多少个? 画“√”。小珍做了多少个?画“〇”。 9374282 〇√ 3.一个桶可以装8千克牛奶。奶牛场今天大约需要准备几个桶才够?

考点三:计算器的认识和使用 【例3】计算器上的数字键2和4坏了,如果要计算“316×24,”,该怎么办? 1.倩倩用计算器计算“1234×58”时,发现按键“5”坏了。如果还用这个算器,你会怎样计算?请你写出算式:用了定律。请你再列举一个运用这一运算定算的题,完成计算。 2.小红在用计算器计算“427+196”时,输入“427”与“+”后,发现“+”输成了“﹣”, 你有办法帮她解决吗? 我的方法是:. 3.用计算器计算“1325×49”时,发现数字键“4”坏了,如果还用这个计算器,你会怎样算出结果?请写下你的计算方法. 考点四:“式”的规律 【例4】在13世纪,欧洲人采用“双倍法”计算乘法。例如: 计算46×13的过程是: 因为:46×2=92 46×4=92×2=184 46×8=184×2=386 所以:46×13=386+184+46=598 上面的计算过程可以用乘法分配律解释: 46×13=46×(8+4+1) =46×8+46×4+46×1 =386+181+46 =598 请用“双倍法”计算:34×15

高邑县第一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 3 复式统计表第2课时 练习课教案 新人教版

第2课时练习课 【教学内容】 练习课(教材第38~40页练习八习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具体的统计活动中认识复式统计表,能根据收集、整理的数据填写统计表,并能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进行简单的分析。 2.巩固复式统计表的应用,使学生在认识、填写、分析复式统计表的过程中,进一步理解统计方法,发展统计观念。 3.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和动手操作能力,进一步体会统计的意义。 【重点难点】 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进行分析、解决问题。 【复习导入】 1.复习:我们学过了复式统计表,你觉得复式统计表与单式统计表比较有什么优点? 学生讨论、交流。 2.导入: 那我们这节课一起来利用复式统计表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好吗? 板书课题:练习课 【练习分析】 1.出示教材第38页练习八第1题。 关于上面三届奥运会,下面哪些说法是正确的? (1)中国获得的金牌一届比一届多。 (2)俄罗斯获得的金牌一届比一届少。

(3)每届都是美国获得的金牌最多。 学生读题,分析题意,讨论:你从中获得了什么信息? 学生交流、汇报。 归纳:前两句话是正确的,第3句是错误的。 2.出示教材第38页练习八第2题。 下面是育才小学三(1)班同学的体育成绩记录单。 请把这些记录整理在下列表中。 (1)比较一下这个班男生和女生的体育成绩。 (2)这个班的体育成绩怎么样? 分析:(1)学生思考:从上面两个表中,你发现了什么?讨论、交流。 (2)如何比较男、女生的体育成绩呢? 引导学生归纳:比较男生和女生四个等次的人数多少。3.出示教材第39页练习八第3题。 (1)男生喜欢()类图书的人数最多。

(2)女生喜欢()类图书的人数最多。 分析:(1)学生进行调查、记录。 (2)将记录的数据填在表中。 (3)分析统计表。 学生讨论男生喜欢什么类图书最多?女生喜欢什么类图书最多? 小组讨论后交流、汇报。 (4)引导小结: 可能男、女生喜欢的图书不是上面这三种,有可能在其他里。要让学生明白统计的准确性。 【课堂作业】 完成教材第39~40页练习八第4~6题。 学生先调查后填表,并对复式统计表进行分析,解决相应的问题。 【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一起复习了“复式统计表”,你有哪些收获呢?(先和同桌互相说一说,再指名回答)还有什么想说的吗? 【课后作业】 完成《创优作业100分》中本课时练习。 第2课时练习课 根据实际问题进行分析并解决问题。 本节课是在学生了解了复式统计表的基本形式后,出示了几份与例题不一样形式的复式统计表,让学生感受统计表的形式不是固定的,要根据实际情况确定。最后充分让学生感受复式统计表在各行各业中的作用。整节课目标明确,层次清晰,学生学习兴趣浓厚,学习效果好。

【精品】三年级下册数学第三单元《统计》知识点思维导图及单元巩固练习(人教版-含答案)

三年级数学下册人教版 第三单元统计 知识点导图 温馨提示:图片放大更清晰

习题巩固 一、认真读题,正确填写! 1.小光单元测验时,语文、数学、科学三科平均95分,其中科学得了99分.那么小光语文与数学两科的平均分是()分. 2.已知下面三个数的平均数是170,请你在空缺的横线里填上正确的数. ();()9;()26. 3.制统计表时,必须把()进行分类填在表内,并写上统计的(),注明()和(). 4.用统计图表示有关数量之间的关系,比统计表更加()。 5.三年级同学在二月到六月份做好事的件数如下:二月20件;三月40件;四月30件;五月25件;六月35件.三月份比五月份多做好事()件. 6.下面是五年级兴趣小组活动人数统计表。 从上表数据可以看出,参加()小组的人数最多,参加()小组的人数最少。7.下面是三年级一班学生视力情况统计表。 从上表数据可以看出,()视力的人数最多。()视力人数最少。

8.下面是某超市一、二月份销售某品牌酸奶情况统计表. 从上表数据可以看出,()月份的总销售量最多.()的酸奶销售量最多. 二、我会判断。(对的打“√”错的打“×”) 1.统计表用表格呈现数据,条形统计图用直条呈现数据.() 2.把两个单式统计表合并成一个复式统计表可以方便比较数据.() 3.一班学生的平均身高是1.6米,二班学生的平均身高为1.62米,则这两个班学生的平均身高为1.61米.() 4.体育老师要分别统计我们班男生和女生的跳远成绩,可以用复式统计表。()5.在除法算式中,余数一定比除数小.() 三、我会选。(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1.甲、乙、丙三个数的平均数为25,已知乙、丙两个数的和是60,甲数是() A.15 B.35 C.45 2.A、B两地相距300米,甲、乙、丙三人轮流抬水,两人抬一桶由A到B,平均每人抬()米。 A.100 B.150 C.200 3.从()中可以很快地看出各种数量的多少. A.统计表B.统计图C.两种都可以 4.复式统计表与单式统计表比较,它的特点是()。 A.内容更丰富,便于比较B.直接看出数量C.更简洁、更容易看明白 5.统计某小学各个年级男女人数情况并制成统计表,设计的表头是(). A.B.C. 四、计算我最棒!

2021年人教版数学三升四暑期衔接训练:第3讲复式统计表B卷

2021年人教版数学三升四暑期衔接训练:第3讲复式统计表B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亲爱的小朋友,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你们掌握了多少知识呢?今天就让我们来检测一下吧!一定要仔细哦! 一、判断题 (共3题;共20分) 1. (2分)下面是某服装店某一天的销售数量统计表,根据统计表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 某服装店某一天的销售数量统计表 (1)卖出的服装黑色比红色多。 (2)卖出的服装M号的比L号的少。 (3)每种颜色的服装都是L号卖得多。 (4)每种号码的服装都是白色卖得多。 (5)卖出的服装中白色的最多。 (6)卖出的M号服装中红色最少。 2. (6分) (2020三下·昌黎期中) 复式统计表是把两个(或多个)统计项目的数据合并在一张表上。() 3. (12分)下面是某服装店某一天的销售数量统计表,根据统计表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 某服装店某一天的销售数量统计表

(1)卖出的服装黑色比红色多。() (2)卖出的服装M号的比L号的少。() (3)每种颜色的服装都是L号卖得多。() (4)每种号码的服装都是白色卖得多。() (5)卖出的服装中白色的最多。() (6)卖出的M号服装中红色最少。() 二、填空题 (共8题;共33分) 4. (4分)用统计表表示的数量,还可以用________来表示。 5. (8分)明明读一本课外书,第一天读了17页,第二天读了23页,第三天读了20页,他平均每天读________页。 6. (4分)三(1)班同学最喜欢吃的水果(每人选一项)情况统计表。请根据统计表回答问题。喜欢吃________的人最多,有________人。 7. (5分)四年级同学喜欢的运动项目如下表. (1)喜欢________项目的男生最多?喜欢________项目的女生最少? (2)喜欢________项目的人最多?喜欢________项目的人最少?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